青年教师党员教育管理研究

时间:2022-07-17 05:15:34

摘要:青年教师党员代表着青年教师中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先进分子,他们不仅对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前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是高校教育事业的接班人,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科学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青年教师党员教育管理研究

青年教师党员教育管理研究: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探析

摘要:青年教师党员代表着青年教师中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先进分子,他们不仅对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前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是高校教育事业的接班人,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科学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以信仰教育为基础,统一思想和行动;坚持以政治学习制度为保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化水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时代脉搏不断创新,不断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服务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青年教师党员;科学化;党建

在科教兴国的当今,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高校是掌握先进技术和知识的人才聚集地,对我国经济、技术、科研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要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的作用,就要充分重视每一位教师党员的培养和教育,特别是青年教师更是我国科技力量的后备军,充分重视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培养政治素养强、业务能力好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各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吸收更多的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等优秀青年教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推进整个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提高,对青年教师党员要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提高高校教师党员队伍素质,增强战斗力、凝聚力,引领高校师德师风。

一、新时期青年教师党员的思想特征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年龄界定和高校教师受教育时间,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对应的年龄段集中在26~34周岁,可见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绝大多数是“80后”。作为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党员群体,他们入党动机端正,面对大是大非政治立场坚定,关心国际国内时事政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从佳木斯大学王瑶[1]等开展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结果可知,高校青年教师党员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高校自身的不断发展,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党员的思想也出现值得关注的新的特征。

1.全球化程度高,价值取向多元化。从青年教师党员成长的社会环境来说,上世纪80年代我国已经改革开放,“80后”的青年教师党员接触的事物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单纯国内教育了,开始接触到大量国外信息。他们对国内外的新鲜事物、新鲜思想相对更容易接受,思维更加开阔、活跃,也更加具有创新意识。但同时由于多渠道多方位获得大量国内国外信息,使青年教师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外界各种冲击,甚至在部分青年教师党员中出现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思想不进步的现象。

2.党性认识不深刻,党性修养需提高。从青年教师党员自身思想修养来说,部分青年教师党员受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入党后思想和行动有所放松,不能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缺乏献身精神和服务意识,对学校的发展不关心,更多的是关心自身的经济收入;在模范带头作用上觉悟低,认为当先进、做标兵是想当干部的党员关心的事,和自己没有关系,自己只要不犯错误就可以了,没有引领高校师德师风的主动意识;在行动上对于党内的政治学习、组织生活参与不积极,往往是能不参加就不参加,以上这些现象都表明了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党性修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3.评职压力大,重专业轻政治学习。从高校评职压力大的大环境来说,高校各类高学历人才较多,多为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青年教师党员进入高校后,首先面临着收入低、职称低的问题,部分青年教师党员迫于高校竞争力强的大环境,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科研方面,并积极寻求进入相应的科研团队,希望通过在业务上的努力,完成职称的晋升和收入的提高。相对于专业学习而言,政治理论的学习是对政治素养的提高,是一种内化学习,是隐性的,自然导致部分青年教师党员重视专业学习忽视政治学习,把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放在思想政治进步的前面。

青年教师党员成长的社会环境、自身思想修养和高校评职压力等三个方面将对青年教师党员的思想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积极加强对青年教师党员的思想引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工作,使他们能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问题和不良风气,正确处理党性修养和科研、教学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价值核心观,增强政治鉴别力。

二、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的措施

2013年6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28~29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主席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实际上是做人的工作,做好了才能保障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保障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保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教师党员代表着青年教师中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先进分子,他们不仅对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前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是高校教育事业的接班人,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直接关系到青年教师党员的思想素质,关系到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2]。

1.坚持以信仰教育为基础,统一思想和行动。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提高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首先要把握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主线,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和行动。十八大对党章的修改中对科学发展观做出了新的定位和阐述,明确指出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高校青年教师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仅注重当前的发展,还有考虑未来的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高校基层党组织上下要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在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指导下开展工作,梳理党建工作开展的思路,使制度有保障、开展有创新、理论有深度、考核有机制,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具体落实到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即是党员发展严格标准、程序规范;党员教育管理以增强党性、提高政治素养为目标,严要求,高标准,严肃党内生活,树典型,引领党风师风;党员服务则要建立健全关怀、帮扶、激励机制,做到党员服务有保障,考核有机制。

2.坚持以政治学习制度为保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化水平。高校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研习《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和高校实际,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高校基层党组织理论成果。

此项工作重在落实,需要各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青年教师党员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以集中学习为主,业余自学为辅,采用党课、形势与政策课、讨论会、专题学习会等方式,对党的政策和路线、国内国际形势开展系统的学习,提高青年教师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使青年教师党员时刻关注时事政治,理性客观对待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并融入到自身的教学工作中,引领师德师风,成为高校教师中的典范。

此外,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有效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理论水平,正确认识并处理党建工作和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关系,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如:在思想建设方面开展高校青年教师党员政治信念调查和研究;在支部建设方面开展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有效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在制度建设方面开展以三风建设为抓手的高校党建工作机制研究,高校基层党组织目标管理考核评价机制研究等;在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开展高校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这些理论成果应具有科学性、操作性和践行性强的特点,通过这些理论研究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高校基层党组织理论成果,以深化开展高校党建工作,提高党建工作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时代脉搏不断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就必须不断地创新,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注入活力。随着国内形势的发展,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高校党建工作要遵循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要深入研究,在工作的开展中具有创新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制度,拓展工作领域,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常规基础工作不断创新,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对于党员发展在严格标准和程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培养途径和考察机制的创新,保证党员发展质量,吸引政治素养强、专业优秀的青年教师加入;青年教师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上创新教育管理服务模式,积极研究保持青年教师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和争先创优长效机制,充分体现和发挥青年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青年教师党员的服务工作要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党内考核、激励、帮扶机制,积极创新党员服务载体,搭建服务党员平台,搭建青年教师党员成长平台,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和谐。此外,对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高校党建工作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开展诸如高校党务微博建设研究、新媒体下高校青年教师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研究、积极心理学在青年教师党员队伍建设中的运用等创新研究工作,使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规定动作规范到位,自选动作更具特色”。

4.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学习中提高青年教师党员的党性修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引导青年教师党员弘扬优良作风,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引导青年教师党员增强教书育人意识,提高师德师风。在实践中践行群众路线,鼓励青年教师党员兼任学生辅导员、导师,主动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深入学生中;鼓励青年教师党员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推进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

作者简介:张海彦(1977-),女,硕士,重庆人,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教师党员教育管理研究:高校青年教师预备党员教育管理研究

摘 要 本课题在高校青年教师预备党员中进行问卷调查,掌握他们的实时思想动态,根据问卷调查的各项数据来分析高校青年教师预备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继而采取相应的教育和管理方式,以此来保持高校青年教师预备党员的纯洁性,提高预备党员的先进性,探索更加符合时代特点的高校青年教师预备党员教育管理机制。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预备党员 教育管理

1高校青年教师预备党员教育管理现状

1.1青年教师预备党员自身存在的问题

(1)部分青年教师预备党员入党动机不够端正。现在的青年教师大多没有经历过社会政治动荡的洗礼,他们的思想观念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一部分青年教师为了评优、升职或别的原因,把入党作为增强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为入党而入党,表现出了更功利性的一面。这说明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已经越来越多元化,入党动机的这种变化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2)没有理解党员预备期的重要作用和深刻内涵。由于一些青年教师预备党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党章对预备党员规定预备期的重要作用,没有意识到预备党员与正式党员的区别,没有充分认识到预备期对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意义,错误地以为预备期仅仅只是一种走过场、走形式,认为预备党员到正式党员只是时间的问题。他们错误地以为成了预备党员就万事大吉,只要不犯大错误,转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3)党员意识淡薄。这些新成长起来的预备党员们,对中国共产党员的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的红色精神已经开始有些陌生了。工农红军翻雪山、过草地,不畏艰难险阻去夺取胜利的长征精神;为了克服抗日根据地的极端困难,而诞生著名的“南泥湾精神”,这些似乎都成为了书本和电影里的传说。党员意识淡薄是预备党员继续教育必须克服的一个重要问题。

(4)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时代的青年教师党员都是在一个和平安逸的环境下成长起来,没有经历过生活艰苦。成为预备党员,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进了组织的大门,已经功成名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了“入党前加把劲,入党后松口气”的说法。一些人以为入党只是一个形式,只是一个荣誉而已,忽视了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对国内外大事漠不关心,党性意识淡薄,学习积极性和上进心减退,社会工作热情度降低,似乎忘记了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甚至有个别预备党员发生违法乱纪的现象,在高校造成不良影响。

1.2教育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1)教育管理机制缺乏连续性。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对发展高校青年教师党员的前期工作周详,但对于预备党员的教育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弱化状态,缺乏教育的连续性和持续性。在这种情况,广大的高校青年教师党员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进入预备期就等于进入保险箱,因此产生了不良的思想导向。

(2)教育管理的手法落后,形式单一。大多数高校对青年教师党员的教育知识仅仅停留在照本宣科,只是一味地读、讲,没有从青年教师的思想实际来考虑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创新。绝大多数高校教育党员的手法落后,形式单一。各种党训班往往是教育者坐而论道,理论空洞无物,脱离青年教师的思想实际。但对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谈论得很少,即使谈到具体问题也提不出解决办法来。在新形势下,大多党员教育活动还是停留在“听报告、念文件”的低层次水平上。

(3)基层组织缺乏活力,身兼数职疲于管理。高校党务工作者大多身兼数职,一边要上课,一边要做研究,他们大多日常工作繁忙,常常无暇把青年教师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到位,更谈不上对党建工作的创新了。

(4)不重视教育质量,只重视形式。预备期满转正是保证党员质量的重要关口。调查发现,有些党支部在党员转正问题上一味地迁就照顾,只要不出现政治问题一律按期转正。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资格的“事件”少之甚少,几乎消失了。主要是由于党支部疏于把关,只要预备党员不犯原则性错误,都予以转正。

2原因分析

(1)思想上存在误区。在对预备党员的教育上,“只要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不仅充斥在一些组织者的头脑中,而且也深入到部分预备党员自身当中,甚至潜在默认了“预备党员教育管理”等于“按期转正”,从而导致部分党支部忽视了对预备党员的继续教育与管理,青年教师入党后出现“松口气”的思想,错误的认为党的“大门”已跨迸,政治有保障了,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2)基层组织重发展,轻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对发展青年教师党员的前期工作计划周详,而对于预备党员的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弱化状态,缺乏连续性、针对性和实质性。教育管理的形式单一,没有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和他们的具体实际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感染力强的活动,降低了教育效果的有效性。

(3)基层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当前党员考察、发展、培养机制往往注重理论教育,形式主要有组织生活、文件学习、参观考察等,并且大多停留在形式上,培养教育的效率不高。与此同时,严重缺乏实践教育,致使绝大多数青年教师预备党员多年来接受的党性教育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党性意识和党员精神难以转化为实际行动。

(4)制度建设缺乏机制约束。党章中对于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要求各基层党组织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或实施细则,加以细化,增强实际操作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缺乏规范的预备党员管理、教育、考核和监督机制和措施。如大多数党支部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只限于定期过几次组织生活,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在师生中的表率作用。这样势必导致工作的随意性,缺乏工作的严肃性。

3建议

3.1健全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1)确立理论学习制度。定时召开预备党员培训会,会议的形式尽可能的丰富多样,可采取观看视频回答问题等形式,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大学生预备党员的实际需要。另外,预备党员要及时地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包括口头和书面的,便于党组织能及时了解到预备党员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动态,进而有针对性教育。

(2)确立组织生活会制度。由于预备党员接受教育的时间有限,因此要特别珍惜生活会的召开,努力使其成为一种制度。一旦确定召开时间就必须人人遵守。生活会可以由预备党员轮流主持,重在人人参与,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充分调动预备党员的参加组织活动的积极性。

(3)建立观察制度。根据现下存在的入党动机不端正,党员意识淡薄的情况,考察高校青年教师预备党员是否具备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看政治上是否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看是否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考察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情况;考察其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言论和行动,看是否具有党性觉悟。可相应实行措施:给预备党员压担子,分配任务,进行实绩考察;由党支部指定专人与其保持经常联系,进行经常性的教育考察;联系人定期向党支部汇报跟踪考察情况。

3.2创新预备党员教育形式

(1)开展实践活动,增强预备党员的先进性,在教育活动载体上突出实践性。教师党支部根据预备党员的情况,分配一定的任务,如协助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人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工作,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让青年教师预备党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暑期三下乡、参加志愿者活动等等。在实践中树立预备党员的先进意识、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党组织通过实践活动来及时了解预备党员的完成工作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2)充分利用广播、报刊、网络等渠道,提高预备党员的先进性。广播先进的党员人物事迹,及时宣传党员教育心得,经验,推广先进典型。使预备党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刊登党报及党政新闻,使预备党员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预备党员也可创立自己的报刊,可在党支部内部交流,也可面向全校发表。预备党员还可利用网络技术便利的特性,建立网上党校,建立网上论坛,吸引广大师生参与进来,畅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上进行创新。结合学校的不同时期的工作中心,确定不同的主题。抓住党在历史转折时期重要会议精神和决策,要求知名专家学者做专题辅导报告,使高校青年教师预备党员心悦诚服接受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拥护党的领导。结合党的纪念活动有利时机,组织开展各项活动。高校预备党员再教育是一项系统工作,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积极探索再教育的新形式,开发教育的新载体。总之,我们首先在思想上重视它,在管理制度上创新它,在实践中锤炼它,才能使预备党员增强党性意识,责任意识,模范意识,才能使他们在思想、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起先锋模范的作用,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年教师党员教育管理研究: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思考

一、新时期青年教师党员的思想特征

1.党性认识不深刻,党性修养需提高。从青年教师党员自身思想修养来说,部分青年教师党员受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入党后思想和行动有所放松,不能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缺乏献身精神和服务意识,对学校的发展不关心,更多的是关心自身的经济收入;在模范带头作用上觉悟低,认为当先进、做标兵是想当干部的党员关心的事,和自己没有关系,自己只要不犯错误就可以了,没有引领高校师德师风的主动意识;在行动上对于党内的政治学习、组织生活参与不积极,往往是能不参加就不参加,以上这些现象都表明了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党性修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2.评职压力大,重专业轻政治学习。从高校评职压力大的大环境来说,高校各类高学历人才较多,多为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青年教师党员进入高校后,首先面临着收入低、职称低的问题,部分青年教师党员迫于高校竞争力强的大环境,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科研方面,并积极寻求进入相应的科研团队,希望通过在业务上的努力,完成职称的晋升和收入的提高。相对于专业学习而言,政治理论的学习是对政治素养的提高,是一种内化学习,是隐性的,自然导致部分青年教师党员重视专业学习忽视政治学习,把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放在思想政治进步的前面。青年教师党员成长的社会环境、自身思想修养和高校评职压力等三个方面将对青年教师党员的思想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积极加强对青年教师党员的思想引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工作,使他们能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问题和不良风气,正确处理党性修养和科研、教学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价值核心观,增强政治鉴别力。

二、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的措施

2013年6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28~29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主席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实际上是做人的工作,做好了才能保障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保障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保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教师党员代表着青年教师中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先进分子,他们不仅对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前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是高校教育事业的接班人,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直接关系到青年教师党员的思想素质,关系到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1.坚持以信仰教育为基础,统一思想和行动。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提高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首先要把握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主线,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和行动。十八大对党章的修改中对科学发展观做出了新的定位和阐述,明确指出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高校青年教师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仅注重当前的发展,还有考虑未来的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校基层党组织上下要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在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指导下开展工作,梳理党建工作开展的思路,使制度有保障、开展有创新、理论有深度、考核有机制,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具体落实到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即是党员发展严格标准、程序规范;党员教育管理以增强党性、提高政治素养为目标,严要求,高标准,严肃党内生活,树典型,引领党风师风;党员服务则要建立健全关怀、帮扶、激励机制,做到党员服务有保障,考核有机制。

2.坚持以政治学习制度为保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化水平。高校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研习《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和高校实际,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高校基层党组织理论成果。此项工作重在落实,需要各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青年教师党员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以集中学习为主,业余自学为辅,采用党课、形势与政策课、讨论会、专题学习会等方式,对党的政策和路线、国内国际形势开展系统的学习,提高青年教师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使青年教师党员时刻关注时事政治,理性客观对待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并融入到自身的教学工作中,引领师德师风,成为高校教师中的典范。此外,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有效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理论水平,正确认识并处理党建工作和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关系,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如:在思想建设方面开展高校青年教师党员政治信念调查和研究;在支部建设方面开展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有效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在制度建设方面开展以三风建设为抓手的高校党建工作机制研究,高校基层党组织目标管理考核评价机制研究等;在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开展高校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这些理论成果应具有科学性、操作性和践行性强的特点,通过这些理论研究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高校基层党组织理论成果,以深化开展高校党建工作,提高党建工作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时代脉搏不断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就必须不断地创新,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注入活力。随着国内形势的发展,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高校党建工作要遵循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要深入研究,在工作的开展中具有创新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制度,拓展工作领域,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常规基础工作不断创新,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对于党员发展在严格标准和程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培养途径和考察机制的创新,保证党员发展质量,吸引政治素养强、专业优秀的青年教师加入;青年教师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上创新教育管理服务模式,积极研究保持青年教师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和争先创优长效机制,充分体现和发挥青年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青年教师党员的服务工作要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党内考核、激励、帮扶机制,积极创新党员服务载体,搭建服务党员平台,搭建青年教师党员成长平台,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和谐。此外,对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高校党建工作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开展诸如高校党务微博建设研究、新媒体下高校青年教师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研究、积极心理学在青年教师党员队伍建设中的运用等创新研究工作,使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规定动作规范到位,自选动作更具特色”。

4.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学习中提高青年教师党员的党性修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引导青年教师党员弘扬优良作风,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引导青年教师党员增强教书育人意识,提高师德师风。在实践中践行群众路线,鼓励青年教师党员兼任学生辅导员、导师,主动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深入学生中;鼓励青年教师党员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推进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

作者:张海彦王艳碧李国华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上一篇: 村干部教育管理探讨 下一篇: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发展策略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