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7:01:35

青年亚文化论文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1)

青年亚文化是在青少年之中形成的,它所代表的是一些处于社会边缘化的青少年的利益。它是一种反主流文化,它的基本特点是边缘性、批判性和颠覆性。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在青少年中被普遍认可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青少年亚文化作为第三类因素中的一部分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什么是青年亚文化

青年亚文化是在青少年中产生并发展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对传统的主流文化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它会使得青少年在成长中错误将其作为自己文化信仰,从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青年亚文化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中产生阻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由于媒体对它错误的放大化,使其具有的边缘性、批判性和颠覆性的特点。它的存在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反抗。它蕴含着一种“反叛色彩”,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颠覆性。亚文化代表的是社会边缘的人群的利益。而青年亚文化则是一种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中所存在的有别于主流文化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不同于主流文化,青年亚文化存在于青少年群体之中。它的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青少年亚文化追求的是一种愉悦的感官刺激。青少年在对它的接触中收获一种愉快的感官刺激,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例如,青少年追求一些无厘头式的电影和电视剧,以求得到轻松自由的感觉。第二,它用来宣泄青少年心中压抑的情绪,追求刺激的感受。例如,青少年迷恋于一些CS、英雄联盟等网络游戏。在这些游戏中,他们能够得到一些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成就感和刺激感,以此来宣泄自我的个人情绪。第三,青年亚文化中还存在一些不良的无道德行为。例如,一些在网上的炫富行为、公布照片的行为等等。这样的没有道德的行为会给青少年的内心产生毒害作用。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不良的青年亚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青少年大多处在叛逆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如果不能良好的加以引导容易使得青少年步入歧途,从而对其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而在青年亚文化中,一些不良的亚文化所占比重甚大,这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莫大的毒害作用。如果青少年不能够良好的认识和辨别青年文化的利与弊,那么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青少年亚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炫富、暴力、色情等等消极元素,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由于青少年对社会的认识度不深,在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之下,青少年容易产生攀比、盲目等不好的心理,从而诱发犯罪。青少年亚文化潜移默化的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对其形成一些不良的观念,从而促使他们产生犯罪心理。

由于一些不良的青年亚文化中存在一些过度消费、追求高档的价值观念。青少年在此影响之下会产生攀比、自卑的心理,他们当下的情况一般都是不能满足这些需求的,所以他们会产生狂躁的心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他们的犯罪行为。

三、如何有效避免青年文化对青少年的不利影响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人言道:“家是温馨的港湾”。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人要修的第一门课程。它对人的影响往往是根深蒂固的。例如,古往今来,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的历史故事都显示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当今社会父母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而一味的去追求孩子学习成绩的高低。这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所以,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是当今家庭教育的重点。家长要注意与孩子相处时的技巧,增加与其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二)加强学校的引导作用

学校是青少年的集聚地,也是青少年学习的大课堂。在学校中不仅仅要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还要注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校要注意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避免其陷入不良的青年亚文化之中。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和法律教育,坚决抵制一些不良文化的散播。例如,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宣传活动。在学习开展一些抵制不良青年亚文化的讲座,在学生的思想上加以正确地引导。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学生的在校表现,以便及时发现并遏止一些不良行为。

(三)加大政府的管理职能

在对青少年亚文化的散播中,政府要加大对其的监管力度,惩处一些不良文化的行为,充分的发挥政府职能。在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中,政府要把工作做到实处,强力遏止不良文化的浪潮。另外,政府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教育,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要积极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在工作管理中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真正地发挥出自己的职能优势。

总之不良的青年亚文化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青少年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容易产生盲目从众的心理,所以积极正确的加以引导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家庭、学校以及政府等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样在它们的共同努力之下,青少年身心才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星辰.从iphone热卖现象解读青年亚文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9期.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049-03

媒介与族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研究媒介与族群的互动关系,可以获知该族群的群体心理特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深层次的东西。移动终端的方便快捷为青少年的媒介使用提供了便利,自媒体迅速成为该群体的主要媒介使用方式。自媒体是对传统媒介传播方式的一次颠覆,打破了传统媒介的“传者―受传者”的二元结构,将传者与受传者集于一身。并且由于自媒体把关人角色的缺失,保证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极大的传播自由度。自媒体的这种传播方式契合了青少年的激情、奔放、自由、敏捷的青春特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空间,已经成为青少年自我展示的主要平台。文化研究者认为,“文化既以商品、建筑、艺术品等物化成果存在,又以道德、法律、风俗、价值等思维形式而延续。[1]”在青少年出入这些自媒体空间的过程中,持续的信息释放使得该族群的一些亚文化及群体思潮浮出地表:消费文化及由此而形成的享乐主义,自拍文化及与此关联的泛性主义,丝文化及与此勾连的颓废主义,窥私、泄愤文化及由此带来的语言暴力主义。这几种文化与思潮成为青少年自媒体使用过程中最突出的精神文化现象。研究这些现象,可以为深入了解中国的青少年群体提供一个视角,为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为使研究更具针对性,笔者对四川外国语大学50位同学的微博、微信空间进行了调查统计与文本研究。样本中男生25人,女生25人。抽取样本的时间段从2014年1月1日到2014年6月30日。

一、青少年自媒体空间的自拍文化及泛性主义

微博是彻底开放的公共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匿名阅读、转发、评论他人的微博,微博呈现的是病毒的裂变式传播,这种方式具有发散迅速,覆盖面广的特点。微信是闭环式传播,要阅读微信用户的信息,必须获得该用户的验证才能进入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通过对50位在校大学生微博、微信传播的信息进行检视,我们发现最突出的就是青少年自媒体空间中呈现的视觉影像文化,即大量的自拍照与微视频成为传播的重要内容。“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似乎有了一个身体的‘解放’,不但身体成为种种理论思考的对象,而且身体也成为最重要的视觉符号。[2]”样本中,最少的一个学生的自拍照有1张,最多的一个同学达到了57张。这些自拍照的共同点在于:多以头部或胸部以上为镜头取像范围,取像角度以手机镜头与人眼平视视角或略高于头部的视角,表情多样,但以搞怪表情居多。自拍照数量的多少与性别有很大的关系,女生的自拍照平均每人为近8.4张,男生平均为1.8张,相差悬殊。微视频一般时间较短,为8至10秒钟,主要是简短的脸部表情或身材与服饰的展示等。微视频平均每位女生2.1段,男生0.2段。

自媒体空间中的自拍体现了青少年自由奔放、勇于自我推销的族群个性,但过量的自拍也带来一些问题。“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媒体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帕梅拉・拉特利奇博士撰文称:‘自拍经常引发自我放纵或对寻求关注的社会依赖,导致自恋或极度自卑’。[3]”我们无法实证青少年的迷恋自拍是否会导致自恋或自卑,但我们能切实地感受到自媒体空间自拍文化散发着的气息,带来一种泛性主义的思潮。不管是微信还是微博,一旦有用户自拍照或微视频,无一例外的,相较于该用户的其他信息,本条信息的阅读量与信息互动量会大幅增加。50位同学的自拍信息,其阅读量与普通文字信息的阅读量相比,平均阅读量会增加34.9%,留言跟帖数会增加67.2%。在这些互动中,要么用好色的表情进行回复,要么话语具有性暗示的气息,有时甚至是裸的色情对话和性。如其中一个女生的运动自拍,下面的跟帖不乏“妹纸(网络用语,妹子的意思),好乖”、“快到我碗里来”、“香汗淋漓呀”、“看得哥整个人都醉了”等话语。而照片者也一一用类似语言进行回复。男生的自拍及随之而来的信息交流中不乏“搞基”(网络用语,同性恋的意思)、“撸”(网络用语,的意思)、“”(网络用语,的意思)等性色彩强烈的字眼,呈现一种鲍德里亚名之为“交流的狂喜”状态。遍览自媒体空间,自拍文化及由此带来的泛性主义已经成为青少年亚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泛性主义过分强调性的生命本质,突出人的原欲,认为“力比多”是所有本能的力量。我们认为,自媒体空间的泛性主义,和我国青少年的性教育缺失及其性压抑有关。

二、青少年自媒体中的消费文化及享乐主义

在微博微信中,很多青少年乐于向人展示其衣食住行等消费活动。从心理学上讲,人都有分享的欲望和冲动,都希望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美好生活。在传统媒介时代,这种交流和分享仅限于自己的生活圈子,很难有较大的受众群。在自媒体时代,大范围的分享式传播成为可能。个性张扬的青少年得以及时地向受众传播其生活细节,尤其是衣食住行的具体信息,形成了一种消费展示的亚文化。在我们调查的50个样本中,100%的自媒体使用者都曾展示自己的消费信息。在半年的调查区间中,最少的同学了三条消费信息,最多的发了74条。内容以购物(尤其是衣服居多)、餐饮、娱乐、旅行等为主要素材。这些信息的共同点就是展示其消费的成果,以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或表达对一些目前很难实现的奢侈品的消费向往和欲望。由于微信的闭环式传播模式,受众的亲近性与可接近性使得青少年微信使用者的消费文化展示异常突出。在50个同学半年的微信中,最少的了19条消费信息,最多的达到237条,平均每天超过1.3条。50个同学消费信息的平均数达到了22.1条。可见,不管是微博也好,微信也好,消费展示在自媒体空间蔚然成风。

适当的消费展示可以扩大人际圈,增强彼此的交流,获得精神的愉悦感。但过分的消费文化的展示,使得自媒体空间的消费文化越过了某种边界,呈现出了浓重的享乐主义气息。在消费行为的展示过程中,不少青少年流露出一种炫耀的气息。在50位同学共1105条消费行为展示的微信中,纯粹记录生活点滴的信息比例为11.3%,超过74.8%的内容带有炫耀的性质,语气中是一种极大的满足感。透过这些语句,能探究到这种满足感的背后是对物质生活裸的欲望与追寻。不少留言发表了对于“富二代”、“官二代”、“拆二代”的消费生活的迷恋与向往,有的甚至直陈自己的失落感与对家庭和父母的怨怼情绪,形成了一种享乐主义思潮。

享乐主义又称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奉行享乐为人类最重要的追求。在现代社会,奉行享乐主义的人“在消费上,永远感到饥饿。购买最新发明的玩意儿、市场上最新式的任何东西,是每个人的‘梦想’,而真正的‘用’,相形之下倒是次要的了”,“消费的数字成了进步的标准……人本身越来越成为一个贪婪的、被动的消费者。[4]”极端的例子就是对于中国首富王健林之子王思聪的倾慕与富二代生活的向往。当王思聪的每一条微博发出后,瞬间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的评论与点赞,无数的微博用户直呼其“老公”,其中虽然有调侃与揶揄的成分,但其所折射出的享乐主义的文化生态让人震惊。此外,自媒体空间的享乐主义还体现在对奢侈品的极大关注。不少青少年关注名车豪宅、奢侈服饰,在我们所调查的50位学生中,关注名车或表达对名车向往的男生达到14人,关注奢侈服饰的女生达到21人。此外,流布较广的物质关注还包括各种酒类、香烟、电影、体育装备等。这些奢侈品对于学生目前的角色与地位来说具有超越性,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讲,远在其本身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外。或许,面对青少年的享乐主义,思想道德教育者应该思考“在深刻变革期,易受诱惑的人在面对各种诱惑时,怎样才能拯救自己的灵魂。[5]”

三、青少年自媒体中的丝文化及颓废主义

“丝”一词是典型的网络用语,百度百科对其做了如下定义:“常指一个人符合矮、穷、丑、矬、撸、呆、胖这些特征,也指生活中一些比较逼仄的人物。”“丝”没有俊朗的外形,最显著的特征是匮乏,包括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匮乏。物质的匮乏表现为经济能力的低下,精神的匮乏表现为人生的自我定位与自我期许值较低。有的曾经有过梦想与理性的追求,但结局惨淡,于是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将自我推入社会底层之列,生活郁郁寡欢。“丝”一词的诞生,是部分人生事业不如意者的自我讽嘲,是他们缓解社会压力的一种方式;也与社会青年自身的精神脆弱,抗打击力与耐挫力较弱有关。

当今,在青少年的自媒体空间,“丝”一词成为人人争相领受的一个“社会身份”。对50位大学生自媒体空间的取样显示,自嘲为“丝”的人数达到39人,占总人数的78%。我们根据其家庭背景与经济情况进行统计,然后依据国家统计局关于中产阶级的认定标准(年收入在5万到42万元人民币之间)来进行划分,在这些自称“丝”的学生中,父母收入能够达到中产水平的人有29人,占总样本的58%。也就是说,是否自称“丝”,与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具有必然联系。

那么为什么在青少年的自媒体空间中,“丝”一词的使用率偏高?笔者认为原因首先在于社会大环境与社会精神大气候对青少年的影响。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土壤与气候,并且会投射到每一个人的心理,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最终落实为一种时代风格。从时代与社会的视角观之,“丝”一词的本质是当代激烈社会变动下很多人对未来无所适从继而对人生失去信心的表现。社会阶层固化,缺乏流动性,底层社会青年被堵死向上的通道,这些都成为 “丝”一词背后挥之不去的暗影。这种时代风格影响到现在的青少年,导致部分青少年缺乏一种高远的人生情怀与阔大的未来视界,在自我心中设置一道精神藩篱。这道藩篱往往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刃剑。遭受挫折的时候,可以达到精神减压的作用,但很多时候往往成为青少年不思进取,没有自信的代名词,形成一种颓废主义的气息。

颓废主义最初是一种文艺思潮,来源于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资产阶级对社会不满但又无能为力的一种苦闷彷徨心绪的时代反应,滥觞于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和马拉美等先锋诗人。颓废主义表现了一种无奈又痛苦的精神状态。青少年自称“丝”,在心理学上称为“自我设障”,他们中多数人是有意识地主动将自己归类为“丝”,这种主置的矮化可能导致部分青少年缺乏自尊,也失去为新生活奋斗的耐心与动力。所谓主置,“是对我们期望成为所是的理想化表述。[6]”自媒体空间中呈现出的这种颓废气息,从直接原因上来说,可能来自学生逼仄的经济条件,或窘迫的学业状况。但主要还是精神与心理上对自我要求的降格。很多自称“丝”的青少年缺乏一种蓬勃的朝气,有的甚至迷失于网络游戏的精神世界而失去自我,缺乏对未来的规划,也懒于行动。“‘丝’文化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丝’文化是一种解构的文化”[7],随这种解构文化而来的颓废主义气息笼罩了整个自媒体空间。

四、青少年自媒体空间中的窥私、泄愤文化及语言暴力主义

青少年在使用自媒体的过程中,还有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那就是窥私、泄愤文化。对于他人隐私的好奇、打探、讨论、传播,成了自媒体空间一道刺目的“风景线”。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个人都有窥私欲,都有打探别人隐私的好奇心。但过度的窥私欲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轻则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重则以讹传讹,甚至中伤他人,造成极大的心理与精神伤害。对于隐私被窥探的人来说,其被于他者眼光与口舌之中,造成一种焦虑感,有时甚至被置于某种舆论风暴之中。而对于窥私者来说,严重的会造成病态的心理。窥私欲太强的人,一般缺乏自律意识,也缺乏对他人人格起码的尊重。为了满足一己的窥私欲望而破坏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窥私的行为往往又和对隐私的传播相联。窥探、传播他人隐私的过程,往往和语言的夸张描述密不可分。

在自媒体空间,具有极端窥私欲的微博账号有“Happy张江”和“最佳厕所读物”、“留几手”、“我的前任是个极品”等。其中,“我的前任是个极品”和“Happy张江”粉丝都超过500万,“留几手”超过850万,“最佳厕所读物”近万人。这些账号中,“Happy张江”打着正义的旗号,经常曝光婚恋失败的人之间彼此的揭私,“留几手”以恶毒的语言“点评”他人,尤其是女士的容貌与身材,“我的前任是个极品”专以讽刺揭露前任恋人不为人知的短处,“最佳厕所读物”则将民间最不为外人道的“家丑”进行大肆张扬。这些账号无一不是以极端的隐私披露为获得围观与点赞的砝码,共同点就是语言的粗鄙与恶毒,极具攻击性,具有语言暴力倾向。就笔者取样的调查样本来看,50位学生中,至少关注了其中一个账号的人数有41人,达到了82%。这些账号所的信息很快在青少年自媒体空间中成为热门微博。由于关注了类似的微博或微信账号,不少的青少年乐于在自媒体空间打探并传播他人的隐私,从明星八卦到身边师生亲友,不一而足。他们津津乐道于他人的隐私,在不经意间伤害他人的时候获得精神的自我满足。

除了窥探他人隐私的不良网络习惯外,自媒体空间还常成为青少年泄愤的场所。他们的空间充满着“负能量”。学业的不良,生活的不顺,情绪的低落,师生的相处,同学的情谊,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发泄情绪的诱因。泄愤的方式包括散布谣言、语言攻击、谩骂、恶搞等,导致自媒体空间充满了怨气与戾气。网络语“吐槽”一词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自媒体的这种精神气候。不少青少年在自媒体空间发泄对各种人事的不满,吐槽成了常态,有时吐槽甚至升格为谩骂与叫嚣。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或言语都有可能引发彼此激烈的网络争吵甚至谩骂。在自媒体空间,这种窥私、泄愤文化及如影随形的语言暴力主义具有湮没一切的特征,理性、冷静、宽容、平和等几乎没有任何立足之地。窥私与泄愤文化是自媒体空间中一种具有破坏作用的青少年亚文化,对自我而言,这种亚文化破坏了自我主体的人格建构,也破坏了人际交往的理性之根。泄愤文化虽然能宣泄心中的负面情绪,但过多的负面情绪可能会把人带入充满负能量的场域之中,从而打破心境的平衡状态。心理学表明,长期拥有过多负能量的人,可能更偏激,更不容易与人相处。

五、结 语

传媒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载体,具有代际性特征。每一个时代的传媒都深深地烙有当时社会的印记。每一个族群的亚文化都是通过某种介质而表现出来,当代青少年亚文化透过自媒体空间的放大效应更显鲜明与突出。笔者认为,自媒体空间的青少年亚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后现代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就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是一种去中心、反本质、反权威的文化。这种文化又是一种草根文化,具有反智倾向与反道德色彩,应和了广大青年生理与心理的冲动式存在。自媒体空间形成的自拍文化、消费文化、丝文化、窥私泄愤文化,及尾随这些文化而来的泛性主义、享乐主义、颓废主义及语言暴力主义,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青少年的人格修养及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了巨大的阻力。这些亚文化的存在向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蚕食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自媒体空间的这些亚文化“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信息中的数码焦虑、知识河流中的智能荒芜、观念多元中的价值迷失、角色扮演中的人格异化和人机交往中的社会化障碍等主体性迷失所带来的认识迷茫、行为失范现象。[8]”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宋元林.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文化研究第五辑[C].周宪.社会空间中的身体审美[A].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李冲,杨甜子.爱好自拍晒照片可能是种精神疾病[N].扬子晚报,2014-04-16.

[4]陈学明等.痛苦中的安乐──马尔库塞弗洛姆论消费主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5](美)利奥・洛文塔尔著.甘锋译.文学、通俗文化和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3)

一、童年经验的排他性

童年经验,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它是一个人在童年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意识等等。这一元素不仅是人认知积累的来源,更对个人的心理发展,即个性、气质、思维方式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从这一角度来分析两种文化接受群体心理对峙的原因。

传统文化接受群体的童年时期所接受的文化多是道德、教条、伦理等等,这些文化也就潜藏在他们的内心,当他们对外在事物进行批评时,就会本能地显现出这些童年经验的迹象。因为随着他们后天的知识积累这些经验会随之融入其中,从而形成一种既定观念,致使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有了一个“标准”,对于不满足“标准”的事物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便会一定程度上的排斥。而“青年亚文化是由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2]青年亚文化的属性特征几乎与传统文化是对立的,所以会被本能地排斥。而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多出生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时代,他们受物质享受的影响极大,致使陷入一种“迷狂”,又由于与前者相同的原理,他们大多本能地排斥传统文化,或是无法使其成为他们的中心兴趣。

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观点说:“一个人的思想发展过程的每个早期阶段仍同由它发展而来的后期阶段并驾齐驱,同时存在早期的精神状态可能在后来多少年内不显现出来,但是其力量却丝毫不会减弱,随时都可能成为头脑中各种势力的表现形式”。[3]将人的童年经验可以看作是一种内心潜力,当人们的主导观念受到充斥时它便会发挥作用,而且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力量去抵制外侵的与观念不符的事物。所以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必会因此而形成心理对峙。具体说来,这就是二者童年经验的对峙所导致的。

二、恐惧感下的自保心理投射

通常情况下,当人们真切地热爱某种事物时,当有人试图甚至威胁到其存在和发展时,便会本能地站出来保护它们,而且像保护自己生命一样。这是心理保护机制的一种变式投射:一般是指将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断言别人是这样的现象。从这一角度讲,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的心理对峙就是源于彼此的自保心理对对方的投射。就像两个对立的学派为了自身不被对方驳倒,就要不断地去攻击对方,并认为对方是“错的”,把对方看成是自身所不能接受的某种事物。同时,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也存在一种恐惧,即他们担心后生群体对新文化一味地沉迷接受,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淡化而失去主流地位,甚至在几十年、几百年后可能会是传统文化的末日。因而他们要去抵制亚文化以自保。而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则是受于传统文化对其的压制和批判而同样地进行自我保护。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284-01

一、犯罪亚文化的概念

根据文化所占社会地位的不同,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主文化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影响很大。而在某些方面与主文化的价值体系不同的都可以称为亚文化。亚文化与犯罪之间不存在决定或必然的关系,除非亚文化沿着负面走向极端越轨的趋势,成为犯罪亚文化。我国的犯罪亚文化源自于西方的色情和暴力,也是西方文化中最腐朽的部分,主要是通过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传。它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性,在社会斗争中最有主动攻击的精神,表现为注重拉帮结派,不注重是非。如以游民为中心的江湖暴力文化和以色情为中心的不良亚文化等均属于犯罪亚文化的范畴。

二、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一)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起着诱导作用。处在青少年时期的群体,身心尚未完全成熟,思想观念正处于不断形成和完善时期,来自各个方面的价值观念很易对他们产生影响。犯罪亚文化中蕴藏着大量导致青少年犯罪的社会行为,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中每个青少年,使犯罪行为在其心理上被激活、被强化。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忧烦狂躁、态度反常,加之劣迹青少年的勾引,干起坏事胆大妄为,事后又后悔莫及。

(二)犯罪亚文化的扭曲性为青少年犯罪提供了智力支持。犯罪亚文化衍生和传播,对青少年犯罪起着渲染和教化的作用,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不断地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一些青少年以模仿犯罪导致“暗示犯罪”。如在互联网中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令人担忧,他们习惯于网络游戏中的打打杀杀,动刀打枪,易产生精神麻木,在现实中有时一言不发就把刀锋相向,酿成悲剧。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犯罪亚文化便成了一些青少年的“主宰”,并形成了有悖与常人的价值观念,如“出人头地”、“花天酒地”、“哥们义气”、“活着就是为了享受”等等。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其人格偏离了正常轨道,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三)犯罪亚文化环境负面影响对青少年犯罪起着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结构不断变化,腐败现象和不良文化倾向出现。如互联网中过多过细的报道犯罪案件,电影电视中色情暴力的镜头,植入广告中生活堕落的引诱,戏剧文学中不良文化的刻画等等,无形之中就为青少年提供了污秽的文化环境,倒致一些青少年的人格变得冷酷无情,常用暴力手段攻击他人,犯罪性质日趋恶化。

三、祛除犯罪亚文化的影响,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

(一)加强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树立自律精神。重视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措施之一。在目前情况下,很多家长过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道德素质教育和培养,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作为家长而言,要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用优秀文化知识教育孩子,用良好生活方式要求孩子,要与孩子平等相处,在相互交流中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变化,并在分析评价中让孩子自觉克服缺点,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88-01

青年亚文化,也称为次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随着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文明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催生出大量的青年亚文化。如近几年的芙蓉姐姐、超女追星族、胡戈的“馒头血案”、山寨文化、“潘俊蔽幕等等,这些亚文化都表达了对主流文化的一种抵抗和颠覆。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但要有民主的政治、繁荣的经济、高度的物质文明,更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健康上进的文化。因此,在网络时代怎样正确认识青年亚文化、使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相统一,成为学界及社会颇为关注的课题。[1]

一、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内部矛盾分析

(一)个性化与偶像化的矛盾。青年亚文化的一大特点是追求前卫怪异、个性潮流。而因特网所创造的虚拟空间的交往环境进一步为青年获取信息与个性化的言行表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服饰、网络流行语、电子产品等都成为青年亚文化惯常用的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在追求另类的同时,还存在着偶像化的倾向,他们喜爱、追逐明星。如青年亚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粉丝文化”,2005年的超女之后,“粉丝”为了心中喜爱的明星而疯狂。“粉丝”已不仅仅是一种现象,已逐渐成为一种有着独特鲜明特色的粉丝文化。

当追星演变成一种时尚文化,个性化与偶像化便互相矛盾。另外,许多青年追星仅仅是为了不被“落伍”、“孤立”,他们把追星看做一件没有道理但时髦的事。由此看来,追求偶像、时尚本身就有一种去个性化、从众的特点。

(二)参与性与局限性的矛盾。网络意见或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一大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网络意见的集聚,取决于年轻人对社会事件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近年来,许多社会事件都是先在网络上引起年轻网民们的注意,随着围观和聚集的人数增多,之后才引起社会和媒体的注意。通过网络,青年人的关注能够对社会舆论造成很大的影响,青年亚文化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社会整体文化。

另一方面,网络舆论参与也表现出极大地局限性。对于大部分网络事件,年轻网民关注的主要是事件的道德层面和真相,在网络讨论中也容易出现情绪化、语言暴力、谩骂等无所顾忌的现象,使网络参与呈现对策问题简单化、理想化,以至于激进化的倾向,无法提出具体的实质问题或决策方案。

(三)统合性与离散性的矛盾。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文化存在的稳定程度和凝聚力的强弱,往往取决于价值观的统合力。由青年群体创造的亚文化也因其对主流文化颠覆的态度以及享乐、离经叛道等价值观而具有边缘性、批判性的特点。

然而,价值观的离散性也成为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特征。网络文化的多元化以及社会主流文化在多元文化冲击下产生的价值认同弱化致使青年的价值取向出现多元性,“信仰危机”成为当代青年群体的一个严峻问题。再加上青年文化形态本身具有松散性的特征,又使青年亚文化要形成一种具有强大统合力的价值观十分困难。[2]

二、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立与统一

矛盾就是对立和统一,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

一方面,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依旧存在。抵抗性是青年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其强烈的反主流文化倾向,表达了亚文化群体对主流文化和经典权威的反抗与批判。他们通过亚文化的实践获得自己的文化领域,赢得亚文化资本,而主流文化怀疑、排挤亚文化。[3]

另一方面,在主流意识形态和商业力量的干预下,亚文化内在“抵抗”意义也逐渐淡化。主流文化吸收融合亚文化的资本,发展壮大主流文化领域。这种既抵抗又不得不合作的姿态,让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立与统一的矛盾关系。

总之,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内部与外部存在的种种矛盾成为我国青年亚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张力。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针对青年的亚文化消费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让青年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使社会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符文品.引导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相统一[J].社会科学,2000,(10):60-63.

[2]黄禧祯.网络时代青年文化的内在矛盾及其成因[J].思想・理论・教育,2006,(01):13-16.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018-01

青年亚文化是由青年这一特定人群发明、信奉和推行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青年亚文化群体“兼容”了亚文化和青年的共有规律,并产生了区别其他群体的独有特征。

一、青年亚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全球化是青年亚文化群体产生的重要因素

经济全球化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交换方式,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对民族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文化全球化对青年文化特别是青年亚文化都产生了长远的、深刻的影响。

(二)社会结构的转型为青年亚文化提供理论平台和生存空间

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由于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人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而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也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并根据自身的利益来选择和评判价值观,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出现就成了必然。

(三)青年亚文化是青年人独特的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文化的表现

青年期的自我意识觉醒,身份认同的需求是青年人成长的必经过程,也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客观存在,它需要合理途径释放,所以青年人选择同龄群体的亚文化,既使自我得以彰显又抵抗了父辈成人社会对其“标签化”的定位。

二、当前中国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及特点

青年亚文化作为青年创造的意义体制、生活方式总会通过一定的物品行为外化表现出来。当前中国青年亚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青春性

当代青年面对的主要矛盾就是与父辈的代际矛盾,成长于不同价值观主导环境下的青年与父辈有不同的理想价值判断和人生追求,他们希望彰显青春个性,表达自我存在,在亚文化中他们的语言行为方式无不表达自我青春概念。

(二)娱乐性

亚文化青年用一种玩世不恭的姿态解读社会事件,将严肃的事件用轻松甚至嘲弄的态度对待,目的是娱乐大众,娱乐自己,以获得青年所追求的快乐自由感。

(三)消费性

当代亚文化青年比以往任何时期都热衷于消费,并且消费方式、消费行为本身已成为亚文化的一部分,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日益普泛的文化符号消费时代,青年亚文化风格也成为商品,成为市场的宠儿,亚文化青年的作品在市场得到热卖。

三、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青年亚文化具有颠覆性特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审视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既能发现它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也能发现它正无情地消解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本身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首先,青年亚文化对文化主流的某种偏离和抗拒可以起到警醒社会的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内容。亚文化表现形式纷繁众多,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可以借鉴这些形式从而变得丰富多彩。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在内容和形式上尊重青年人的主体地位,反映青年人的心声,并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能从丰富文化生活的角度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用主文化引领亚文化的健康发展,还是能被青年人接受的。此外,青年亚文化客观上在青年与社会的沟通中起着中介的作用,因此亚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本身还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补充。

(二)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消解

1 浮躁不安、追求感官刺激使青年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产生戏谑与阻拒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所强调的主流价值观具有经典性和权威性,需要受教育者内心的共鸣,但青年亚文化群体浮躁不安、追求感官刺激的心理首先在态度上就主动与经典权威疏离,他们无法静下心来接受严肃庄重的主流文化的洗礼。

2 轻松、愉悦进而戏谑化、搞笑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影响青年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形成整体性、逻辑性的理解。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Use New Media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Young College Subculture-Practice and Thin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unselor Team Blog

WANG Sha, YANG Hang, LIU Zhouping

(College of Finance and Statistics,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79)

Abstract Starting from a network of youth subcultures, by understanding its formation, transmission,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lict and youth subcultures and mainstream values. New media as the main carrier of the spread of youth subculture, its development plays a "double-edged sword" effect. Through the new media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platform to build with students: counselor team blog, thereby enhancing the attractiveness and identity force mainstream cultural values, multi-stakeholder involvement, build positive interaction mechanisms, thus promoting healthy development of young college subculture.

Key words new media; young subculture; counselor team blog

新媒介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依靠本身强大的联络通信功能及覆盖全球的网络,已经成为当今青年亚文化传播发展的主要载体,对青年亚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青年亚文化离不开新媒介这个传播载体,要依存新媒介才能形成;另一方面,新媒介也在塑造、再现、建构,甚至催生青年亚文化的诞生。根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6月,中国网民数达到5.38亿,其中18-24岁者有2000多万,而这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介对青年亚文化发展的影响力比此前几乎所有的媒介形式都要广泛、深刻、迅捷得多。

1 以新媒介为载体的“青年亚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特征及影响

(1)借助网络媒介,青年亚文化逐步广泛覆盖当代青年群体。它从操作的便捷性、经济性、主体性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吸纳青年群体的加入,激发了社会不同阶层青年群体参与文化创造的热情。青年亚文化由“小众”走向“大众”,它的实质就是将青年亚文化的话语权回归青年本体,尤其是将青年的媒介话语权交还给青年阶层。

(2)青年群体通过谙熟地使用新媒介技术为自身赢得了更为自由的表达空间。网络具有非常强的游戏性、匿名性、虚拟性,网络中的交流没有那么多文化的禁忌和社会的规范,上网的人没有那么多顾虑,可以尽情地展现真实的自我,展示自己许多不那么理性的、不那么成熟的、甚至和社会的主流意识对抗的一些观念。

(3)通过新媒介技术的多媒介、多兼容、多互动的诸种特性,实现了青年亚文化风格类型也迅速由单一向多元转向,文化风格的表达惯例,获得了更自如的、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使基于网络新媒介技术的青年亚文化类型层出不穷,此起彼伏。当今社会的高度发达和信息量的日益扩张,导致各种思潮的泛滥,折射在青年中便出现了光怪陆离、林林总总的群体,青年亚文化通过新媒介技术的多媒介、多兼容、多互动的诸种特性。

(4)以互联网等新媒介为载体的青年亚文化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颠覆性、批判性。青年大学生借助网络活动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发泄负面的情绪,甚至反动的言论。问题在于这种处于破坏、颠覆状态的亚文化容易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产生错觉,从而将全部媒体上的青年亚文化内容当作主流文化来接受,把亚文化宣扬的价值观念当作主流的健康的价值观念来吸收。

2 以新媒介为载体的青年亚文化与主流价值观的主要冲突与关系

大学生作为中国青年的主要群体,对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发展传播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大学生作为中国青年的精英群体将决定未来中国主流文化的走向。

(1)以新媒介为载体的青年亚文化表现为突发多变性与主流价值观长期稳定的冲突。由于以新媒介为载体的青年亚文化在整个阶段都是由某个发起者或核心组织力导或实施,缺乏强烈的长期的目标指向、稳定价值和各方保障,导致其发展往往过分依赖于某个人或组织的发展、某个事件的进程或某种思潮的兴衰,当这个核心出现问题或产生偏差,或者又有更新的事件和思潮来袭时,这种文化也会相应地发生巨大的变化。

(2)以新媒介为载体的青年亚文化表现为个人主义和群体主义的价值冲突。在群体主义那里,群体责任先行,而在个人主义这里,则个人权利优先,“个性”的烙印十足。在这里,他们无须顾忌别人“怎么看”,只须考虑“我怎么想”。青年个体在新的话语世界创新与表达,并迅速获得回应,体现出非中心的、无政府的意识形态,与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相悖。

(3)以新媒介为载体的青年亚文化表现为虚拟、边缘、批判性,与主流价值观所倡导的真实、阳光向上的价值观相悖。青年亚文化群体从和网络结合的那一天开始便贴上了青年人特有的开放、激进、批判性、边缘性和颠覆性的标签。这种批判多体现在青春期中的人们对未来的迷茫、对社会的愤怒、对权力的反抗和对自身的否定。他们则向往自我境界,厌恶主流价值观中成年人的工作世界和责任、权威王国,无论他们的出身如何,家世谱系如何,青年人都会以差异、个体和自我的名义一有机会便展开对整体与权威的挑战,在现实或者想像的反抗与抵抗之中强化其的诉求。

青年亚文化在社会整体文化中,特别是和网络结合之后已经不再是边缘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开始逐步引领主流文化。

3 新媒介对大学生青年亚文化引导作用的研究

针对几类主要师生、生生常规网络互动平台在受众中的覆盖面、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成效等方面依据合理性、一般性、逻辑性、明确性、非诱导性原则设计问题,向在校学生发出问卷1300份,收回有效样本1159份,根据调查结果反映出现有平台在建设过程以及对青年亚文化引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挥的实际作用,为有效利用、管理、创新新媒介,对青年亚文化产生积极引导作用提出思路。

(1)新媒介对教育者的素质和技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60%的被调查者认为,教育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网络操作技能,进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引导队伍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新媒介开展对“青年亚文化”引导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化。从平台上来看,52%的被调查者都认为,目前高校都有自己的 门户网站和事务性主题网站,但对其关注度并不够,缺乏吸引力、亲和力和引导能力,受大学生欢迎、喜爱的网站亟待建立。72%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够贴近被教育者的生活、工作、学习,无法激发被教育者的兴趣,对于新媒介上出现的被教育者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思政教育者反而往往流于形式,处理方法有待改进和提高。

(3)影响手段和引导方法需要不断创新和改善。67%的学生认为,现有教育手段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由于师生的身份、地位的差异与限制,很难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青年亚文化表现在网络上独有的私密性、非中心的、无政府的状态,体现了其对主流意识的排斥,必须要引进更加能够被接受的、更加符合人性和心理预期的教育模式。

(4)丰富教育的内容迫在眉睫。79%的学生认为,教育者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对新媒介的需求,建设一批受大学生喜爱的新媒体平台。在教育网站平台开发和建设中,要在统筹兼顾传统途径和新兴媒介下,不断更新和改进网站的开发与建设,不断创新展示的内容,并加强对时事热点、社会焦点问题的评论与引导、加强与大学生的思想交流、心理咨询、在线学业辅导、就业指导开辟受大学生喜欢的版块的设计和建设。

4 利用辅导员团队博客,引导青年亚文化良性发展

辅导员团队博客能够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通过科学组合,达到优势互补、满足学生需求,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的环境下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重要平台。

(1)一支结构合理、思想过硬的团队是建设博客的基础。辅导员团队博客建设的博主都是经过选拔、邀约,各个方面有优秀表现或者突出贡献的个人,他们在日常现实生活可能就是他人敬佩、喜爱的对象,在特定环境下,由他们形成合力容易形成新的舆论中心,有利于实现对青年亚文化的解构和重塑,对青年亚文化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动力。

(2)主动占领网络育人阵地,并优化阵地选择。辅导员团队博客在建博时,一方面要切实保障博客能够在青年学生群体中获得足够的关注度,一方面保证哪里有大学生哪里就有辅导员团队博客,发动各方力量,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把握一定的话语权。另一方面针选取学生聚集性较高且相对官方认同、权威的网络平台直接关乎博客的可信度与生命力,并且关系到博客是否能够更好地发挥博客的引导和教育功能。

(3)“朋辈辅导”是有效手段。辅导员团队博客吸纳一批优秀的学生骨干加入,从很大程度上打破“师”“生”沟通瓶颈,团队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有争论的热点事件,依靠团队的力量可以真实、全面、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对大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理性的舆论引导,稳定大学生情绪,及时把握话语权,通过平等的“朋辈辅导”,无形中达到育人目的。还能利用大学生的语言表达习惯,并且恰当运用新兴媒体技术,将施教内容用最贴合大学生实际需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表达。

(4)创新辅导员团队博客内容建设,做大学生喜欢的博客。在内容建设上,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发挥集体智慧,建设具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博客,满足学生需求,获得青年学生的认可,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文化风气。辅导员团队博客建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段改进、完善,并与其他思政教育方式积极配合,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引导整个高校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政想政治工作辅导员专项(项目批准号12JDSZ306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肖荣春,舒闻界.新媒介传播对大学生影响的实证研究,2012(23).

[2] 马中红.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文艺艺研究,2010(812).

[3] 任翔.青年亚文化与价值冲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6).

[4] 李晗龙,高军.青年亚文化群体的特征及其类型分析.学术交流,2010.2(2).

[5] 马中红.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文艺研究,2010.12.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8)

当前各类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不同的社会思潮不断地向社会大众兜售自己的内容体系和价值主张。在这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的场域中,大学生往往根据自身的喜恶、当前生活的需要或者自身对社会现象的评价,从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选取某个文化片段,以区别于主流文化的风格和内容,彰显青年群体的个性和观念,这种文化被称为青年亚文化。

一、青年亚文化时代表征

要准确理解青年亚文化,首先就得明确亚文化的基本内涵。亚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亚文化主要是指与主流价值观念、文化主张、生活方式相对比,处于次要从属地位的文化,有时候也被称为次文化。狭义的亚文化在使用的时候就已经附带了价值判断的色彩,专指不良的亚文化,用以描述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相背离的文化观念、价值主张以及行为方式。本文所使用的亚文化,是指狭义上的亚文化概念。

亚文化根据思想主张、传播受众、产生地域、发展历程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而青年亚文化主要是指20世纪6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的社会文化形态。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的主张和利益。这些青少年的思想行为与成人世界所推崇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两者之间直接发生对抗。青少年与成人世界发生冲突,青少年往往是处于劣势地位,被迫孤立和边缘化,而青年亚文化则是在这种场景中悄然崛起的。因此毫无疑问,于主流文化、权威文化而言,青年亚文化是具有颠覆性、批判性和破坏性的。青年亚文化自兴起以来,所主张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不断更迭,承载内容的媒介也在更新换代。就思想主张来看,青年亚文化已经不再体现为当初的纯粹张扬个性,背叛主流文化,而更多地体现在“哈韩”、“哈日”的外国文化崇拜,“杜甫很忙”的文化恶搞。而从传播媒介来看,青年亚文化近年来借助新媒体的“东风”,从以前的服饰、流行歌曲等可触表现形式向虚拟的社会空间“进军”,在网络、手机、微博等平台上迅速蔓延开来。

二、青年亚文化:大学生成长的桎梏

(一)弱化大学生的民族身份意识

青年亚文化很重要的主张就是不同国家流行文化之间的相互效仿和学习,从鸟叔的“江南Style”再到越南的“痒痒舞”,来自世界各地的潮流在大学生群体中川流不息。青年亚文化在带领大学生接触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观念、潮流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弱化大学生的民族身份意识。这是因为,“任何文化都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不承载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是不存在的。”当大学生在“享用”青年亚文化,模仿别国生活方式的时候,也是在潜移默化地接受支撑这种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背后的意识形态,成为了大学生民族身份意识的确立和巩固的阻滞因素。

一方面,青年亚文化不断抹煞大学生关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界限,鼓吹“文化无国界,潮流就行”的理念,着力削弱大学生的民族身份归属感。受到青年亚文化的冲击,大学生在辨析、评价、选择文化的时候,更加注重是否流行、是否刺激等因素,而不会去洞察青年亚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源流。换言之,青年亚文化虽然缩短了大学生与各种文化潮流之间的距离,但同时也淡化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关注,疏远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情感。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身份建构的首要前提。大学生没有对民族文化培养起情感,大学生关于民族身份的意识建构也就无从说起。另一方面,青年亚文化剧烈充斥大学生的生活周遭,挤压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青年群体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痴迷于追寻事物表面上的不断翻新。”流行文化与民族文化相比较,流行文化更加新奇与直观,更能抢夺大学生的眼球,吸引大学生参与到这股潮流中去。青年亚文化在大学生的生活周遭无孔不入,致使民族文化很难去推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血脉进行仔细地回溯审视。大学生的生活空间被青年亚文化所“侵略”,他们每天接触的都是瞬时性、表面化的文化信息,自然很少会去思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等本源性命题。换言之,民族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面临遮蔽,导致他们很难建立起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民族身份的荣誉感。

(二)淡化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相应的政治制度的反映。”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主要是指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归属感和自觉行动力。而青年亚文化在大学校园的蔓延,一定程度上正动摇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和情感。

青年亚文化倡导大学生与潮流文化“为伍”,尽可能地张扬个性,而对于主流意识形态,青年亚文化“漠不关心”,政治淡化的色彩相当明显。这样一来,在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在文化观念认同、生活方式选择上以及政治制度认知上只关注个人感受和流行程度,而不会去理会其中深层的文化价值和政治意义。当面对外国接踵而来的文化攻势,他们不会去思考其中是否深藏着除文化交流之外的意识形态渗透,也不会去思考这种文化模式与本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之间是否存在冲突,而仅仅是以“我的感觉”和“是否流行”作为追随与否的标准。这种“不问政治,只谈风月”的做法往往导致大学生被外国的意识形态渗透而不自知,进而疏远甚至排斥本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实,这种情况可以从当前大学生盲目追求留学,高呼“哈韩”、“哈日”、“哈美”的口号,甚至在政治观念、国家制度、文化价值等评判上唯西方马首是瞻,盲目地认为“西方的月亮更圆”等现象中便可见一斑。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打着“政治无涉”的青年亚文化的冲击下,在不知不觉中模糊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界限,淡化对本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和认可,而这种情况无论对大学生的成长还是国家的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大学生不了解主流意识形态,自然就谈不上认同或者践行。在杂错的观念面前,他们就无法准确地判断什么价值观念是科学准确的,什么生活方式是应该积极拒斥的,对主流意识形态缺乏认同的现象相当明显。

(三)助长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倾向

青年亚文化强调大学生追随自我的感受,专注当前的享乐,最大限度标榜自我的个性,释放当前的欲望。“我的感觉最重要,我的享乐最关键”的信条既是青年亚文化理论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青年亚文化能够如此广范围、深层次地将大学生吸纳到自己旗下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快速生长和生活方式系统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总是努力寻找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独特标志,努力标榜可以将自己与成人世界区分开来的行为或者特征。因此,青年亚文化这种关注自我感受与需求的观点与大学生渴望独立、渴望发出自己声音的心理特征是不谋而合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青年亚文化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如此快速地蔓延。

青年亚文化鼓励大学生要关注自己的真实想法,鼓励他们要敢于表达自己这本无可厚非,然而青年亚文化的过度发展导致大学生只是专注自己,忽视他人,不关注社会等极端个人主义的精神状态却是相当有害的。青年亚文化的过度扩散或者说泛滥,导致了大学生习惯遗忘自身肩上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将人生价值、社会奉献等与他人密切关联的命题抛之脑后。当面对社会为大学生设定的各种责任,面对社会主流的崇高价值观,大学生想到的不是如何将小我与大我有机结合起来,而是产生与我无关的心理,对这些社会责任加以排斥。其实,这是因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亚文化的不断“冲洗”下,他们只看见自己,只知道自己的感受,只考虑如何发展自己,而不会或者说不愿意去关注别人的想法以及需求。在面对各种行为选择或者各类社会责任承担的时候,他们更愿意高呼“只要能享受快乐,哪管他洪水滔天”,个人主义的味道相当浓烈。

三、校园文化建设:消解青年亚文化的利器

(一)坚持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创新

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最主要场所,也是青年亚文化“进攻”的重要阵地。高校要有力有效地回应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所带来的干扰,就要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让大学生身处于大学校园之中便能够感受到先进文化和科学价值观念的引导。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引优秀民族文化的“活水”厚实校园文化的底蕴,筑牢抵制青年亚文化的“城墙”。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体现校园文化的风格,突显校园文化较之青年亚文化的优势,不可能是在空中楼阁中进行的,必须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统一起来。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注重民族文化中教育资源的挖掘,让大学生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强化自身民族身份的自豪感。就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例,高校可以定期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一站到底”历史知识竞赛、“我读传统”征文比赛,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进而理解热爱民族文化,尊重珍视自我的民族身份。另一方面,高校还必须将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有机融汇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之中,用时代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的生机活力。高校要注重以时代精神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有时代感、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系统。高校校园文化特色鲜明,与时俱进,富有活力就能很好地转移大学生对于青年亚文化的的视线,弱化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二)坚持主旋律与尊重多样性的和谐统一

大学生如此为青年亚文化“痴狂”,究其原因就在于青年亚文化能够很好地满足大学生新奇直观的心理需求。高校应认清楚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又要强调尊重多样性,积极与青年亚文化“争夺”大学生的注意力。首先,高校必须在稳定的基础上唱响校园文化主旋律。高校必须坚持以昂扬向上的理论武装人,提升大学生抵抗青年亚文化的“免疫力”;以健康科学的舆论引导人,铲除青年亚文化在高校蔓延传播的“土壤”;以积极正面的文化产品鼓舞人,激发大学生学习先进文化的持续动力。其次,高校应该在多样性的指引下注入校园文化的活力。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形式多样、新鲜生动的活动方式强化大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信心和信念。大学生坚定了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了健康积极的的价值旨向,青年亚文化的生存空间也自然被挤压。要让大学生更好地关注校园文化,从校园文化的内涵中明确科学的价值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校园文化主旋律与文化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就不可或缺。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9)

一、恶搞风格:一种象征性抵抗

微电影这一新的艺术样式在获得命名的合法性之前,是以网络微视频的方式存在的。换言之,网络微视频构成了微电影的前身或滥觞。互联网这一新的媒介语境为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青年亚文化构造了一个新的表现空间与生存方式,使得青年亚文化成为被率先激活的文化类型,网络视频也成为青年大肆进行意识形态表达的重要工具。

许多研究者往往将微电影的肇始指向2006年胡戈创制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下简称《馒头》)。仅有20分钟时长的《馒头》是胡戈对于陈凯歌电影《无极》的一次大胆的嘲讽、解构与重新诠释。短片借用中央电视台《中国法制报道》栏目的画面,并摘选影片《无极》中的画面,重新剪辑、配音,演绎了一场杀人案件的侦破过程。就是这部胡戈仅仅花费5天时间、用了两台电脑和一张盗版碟炮制出来的短片,开启了其后草根恶搞微视频的创作热潮。这部如今看起来十分粗糙芜杂的作品,在中国微电影的发生发展链条上,尤其是网络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内容与表达方式的转向中是极富有意义的。在《馒头》之后,《春运帝国》《鸟笼山剿匪记》《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新龙门票贩》等一系列微视频作品继续延伸着青年亚文化在互联网新媒体上的恶搞式书写。

在以《馒头》为代表的上述文本中,戏仿、拼贴成为最为基本的修辞方式。通过戏仿与拼贴,它们冲破了权威与经典的堡垒,重构了新的符号系统,赋予了自我文化身份得以证明的胜利想象。例如,在《馒头》中,电影《无极》的主要角色被置换为经理、、助手、粉丝、城管、警察等,荒诞不经的影像下其实有着真切的现实观照。“王经理”与“张倾城”之间的关系指代着农民工与包工头的冲突,“满神牌”ㄠ水“逃命牌运动鞋”等广告的设置映射出受众与广告商等之间的矛盾。青年亚文化作为对主导文化的一种反抗,往往意图为不合理的社会病灶与现实矛盾提供一种解决方式,尽管这种解决方式往往是象征性的、无补于事的。《馒头》等作品所展露的现实关怀,正是这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的作祟。因此可以说:“新世纪之初的微视频,实际上是以‘泛80后一代’‘成人宣言’的姿态入世的,其文化价值远远大于其美学价值。虽然绝大部分微视频篇幅短小且艺术质量不高,甚至可以说显得粗糙简陋,但是往往能清晰展示出‘泛80后一代’理解世界和社会的另类视角,展示出他们在文化上强烈的独立愿望,进而展示出他们与前几世代之间在思维方式、审美取向上的巨大代际冲突。”{3}

《馒头》等微视频作品的这种象征性文化抵抗行为,显示出“风格”之于青年亚文化的重要意义。若是以激进对抗的方式对主导文化、主流文化加以挑战,青年亚文化可以被视为一种反文化( counter culture)。但在伯明翰学派看来,青年亚文化对抗主流文化的方式更多的时候是风格化的、仪式化的,青年亚文化擅于创制出服装、音乐、舞蹈等丰富而独特的风格与符号系统,来彰显自己的文化地位与阶级存在。斯图亚特・霍尔的《嬉皮士:一次“美国”的运动》、约翰・克拉克的《足球流氓与光头仔》、戴夫莱恩的《聆听朋克》等文章都阐述了“风格”之于青年亚文化的重要作用。正如赫伯迪格所言:“亚文化所代表的对霸权的挑战,并不是直接由亚文化产生出来的,更确切地说,它是间接地表现在风格之中的。反抗与矛盾的嵌入与展现(我们随即将会看到的‘神奇的解决方案’)都位于现象的最表层,即符号层面。”{4}《馒头》等作品风格化、象征性的文化抵抗,并不代表其抵抗行为不具备实际的文化效能。面对《馒头》的辛辣嘲讽,《无极》的出品方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表示要对胡戈究责、“绝不手软”,而导演陈凯歌也按捺不住,公开斥责胡戈“”,表示要对薄公堂。《馒头》事件已经由个人化的恶搞行为,上升为全民参与式的文化事件,其中的亚文化意义自不待言。显然,中国微电影在微视频阶段的抵抗性解码活动,作为新生代或“泛80后一代”的文化认同行为,构成了对于主流文化秩序的一种挑战。

二、抵抗话语的渐隐

伯明翰学派指出,随着亚文化的抵抗风格的产生与传播,占有支配地位的文化和利益集团不可能坐视不理,它们会对亚文化进行不懈的遏制和收编。因此,可以看到,在每一次亚文化的发展周期里,亚文化的文化抵抗行为最终的结局,往往都是从对抗到缓和,从抵抗到收编。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一书中,赫伯迪格指出,亚文化的表达形式通常通过两种主要的途径被整合和收编进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秩序中去。第一种,商品的形式。把亚文化符号(服饰、音乐等)转化为大量生产的物品。第二种,意识形态的形式。通过统治集团(警方、媒体、司法系统)对越轨行为进行“贴标签”和重新界定。{5}随着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6年之后,微视频在中国网络虚拟世界野草般无序地生长,瑕瑜互见,而它所具有的巨大传播效能也促使主流文化也逐渐开始调整既有的敌视姿态,谋求新的话语策略。{6}

在对网络微视频的收编与整合上,资本表现出了最为灵敏的嗅觉。2010年初,凯迪拉克推出了吴彦祖主演的商业广告《一触即发》,尽管片长仅 90 秒,但故事完整,情节紧张,场面火爆,在动作打斗设计上也与电影长片一般无二。这部广告被冠之以“微电影”的称谓,也由此成为“微电影”之名流行的滥觞。其后,莫文蔚主演的第二部凯迪拉克广告、微电影《66号公路》也登台亮相。与商业性广告式微电影兴起同步,诸多网络媒体平台也开始了自己的微电影创作。例如优酷网于2010 年6月便联手中影集团、雪佛兰・科鲁兹启动中国首部跨平台传播的微电影――“11 度青春系列”项目,其中筷子兄弟执导的《老男孩》已然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与商业化收编同步,意识形态的规训与整合也不落下风。从 2011年开始,微电影逐渐进入主流艺术竞赛和评审的视野。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网易微电影节”“中国大学生微电影节”“北京国际微电影节”等名目繁多的电影评比展映活动轮番上演,这些由政府、高校、媒体或商业机构举办的眼花缭乱、方兴未艾的活动,为“微电影”的合法性增砖添瓦。此外,代表主流文化的诸多传统电影制作者也开始加入到微电影的创制之中。例如优酷网在2012年推出了大师微电影系列,集结了顾长卫、许鞍华、蔡明亮、金泰勇、吴镇宇等优秀制作者。2013年这一项目又集结了吕乐、张婉婷和罗启锐夫妇、吴念真、黑泽清等导演,阵容不可谓不强大。此外,国家机器的规训效能也开始凸显。例如2012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就专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意在遏制一些视频网站制作内容存在内容低俗、格调低下、渲染暴力血腥色情等倾向,引导网络视频的健康有序发展。这也是“微电影”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国家广电总局的文件上,表明微电影作为一项新的媒介艺术,获得了登堂入室的合法性,同时也进入了国家的审查范围。

至此,通过商业广告式微电影的定制、大牌明星的纷纷加盟、诸多网络视频平台的精心策划、国家机构的意识形态控制、传统电影制作者的染指、微电影评奖展映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始等,微电影终于在主导意识形态文化与主流商业文化的双重推动与收编下,告别了微视频散兵游勇的边缘姿态,取得了名正言顺的文化地位。

随着微电影步入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场域,曾经微视频阶段的锋芒与锐气逐渐消耗殆尽。尽管微电影的创作难以计数、面目驳杂,但其青年亚文化的书写却逐渐俯就于主流意识形态与商业逻辑的裙裾之下。如果说,《馒头》时代的微视频还留存青年亚文化的抵抗精神的话(虽然这种抵抗也是象征性的、可疑的),那么被收编后的微电影则面临着文化抵抗性的全面失落。

实际上,当下微电影对于青年亚文化的呈现是纷繁多样的,青年亚文化仍然是最为重要的表现议题之一。以最有影响的《11度青春》系列微电影为例,这一系列有掀起青春集体怀旧热潮的《老男孩》、有剧组底层群众演员怀揣明星梦的《哎》、有讲述网恋的《李雷与韩梅梅》、有都市爱情动画片《泡芙小姐的金鱼缸》、有讲述年轻的主人公与57岁时的自己相遇的《夕花朝拾》等。但究其本质,这些作品的内在地联结着对于传统伦理秩序和集体记忆的温柔整合,这种意义建构方式既有利于规避意识形态的规训,又能较为有效地取悦受众,已经成为当下微电影重要的建构模式。“筷子兄弟”作为微电影潮流中的代表性创作者,其作品最能够体现这种对于主流文化的俯就与依赖。无论是《老男孩》还是《父亲》系列中,反讽、戏仿都是经常出现的修辞方式,但这种修辞的运用无关意义的解构与对权威的挑战,只是一种叙事的需求。

三、从“青年”到“青春”

近十年来,中国微电影的青年亚文化书写的嬗变,较为典型地印证了英国伯明翰学派以“抵抗、风格、收编”为关键词的青年亚文化理论,这种演变,既是电影艺术与网络新媒体两种媒介话语相互龟跤竹詈系慕峁,又受制于大众消费文化与主导意识形态的制约,因此在更深层次上呈现出了21世纪以来中国特有的文化演进逻辑与话语角力过程,构成了一个观察中国社会文化症候的切口。

微电影中青年亚文化抵抗性的渐隐实际上出自当下中国社会主导文化、大众消费文化与互联网文化三种文化的合力掣肘。一方面,主导意识形态要求微电影能够像传统电影一样,担负起主流文化传播的功能,另一方面,消费主义驱使着微电影发挥其传播效应去追逐利益。而最重要的是,微电影所诞生的语境――互联网新媒体语境,天然具有对于青年亚文化的文化抵抗性的消解功能。

《馒头》等微视频的青年亚文化书写,显示出互联网时代中国青年亚文化在内容与表达方式上的深刻转变。整体而言,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青年文化更多是以追随主流文化的面目出现的,典型的西方式青年亚文化现象并不突出。得益于经济的转轨与思想的解放,80年代青年亚文化崛地而起,描述与指向着中国巨大转型期特有的精神阵痛。而《馒头》为代表的新媒体语境下的青年亚文化书写,则实现了传统风格化表征向多媒介数字虚拟化生存的转向,开始从小众走向普泛,表达方法更加多元,传播方式更加迅即。不能否认,互联网的开放性、无中心性消解了现实世界中权威对于青年加以掌控的可能性,使之成为青年亚文化疯长的温室,具有了异常宽阔、自由的书写空间。然而,“网络媒介的无深度感、暂时性、分裂性和全球化特征,促使在其基础上生成和传播的青年亚文化不再可能像传统亚文化同样抵抗任何单一的政治体系、主流价值和成年文化,他们甚至不同程度地弱化了这一文化的某些‘抵抗’的特质。如果我们依然在反抗/抵抗的层面上去认识网络媒介下的青年亚文化,便显得圆凿方枘、I格不通了,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早已发生‘裂变’,二元对立和某一主流文化始终居高临下的观念也已被多元文化观念所取代”。{7}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抵抗”既模糊了着力的对象,也失去了明确的方向,而娱乐消费的功能则得以无限放大。不仅如此,互联网也快速推动着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的散播,助长了新型拜物教。

于是,在主导意识形态、商业逻辑与新媒体语境的三重掣肘下,青年亚文化走向弱化乃至失落便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进而在当下中国,出现了这样吊诡的现象:一方面是青春文化的崛地而起,无论是传统电影还是微电影中,青春题材都是荦荦大端,是占据重要地位的表现对象;另一方面,青年亚文化曾经引以为傲的文化抵抗性却消耗殆尽。也许真如周志强所言,这是一个“青年消失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启蒙中国的激情被消费生活的激情所替代,塑造自我的理想被狂欢体验的梦想所替代,充满乌托邦精神的‘青年文化’,被享乐主义的‘青春文化’所替代”。{8}于是,我们只看到了作为消费者的青年,却看不到了作为反思者与社会行动者的青年。

注释:

{1}可参见倪祥保的《“微电影”命名之弊及商榷》(《电影艺术》2012年第5期)、丁亚平的《“大电影”视域下的微电影的发展》(《艺术评论》2012年第11期)、饶曙光的《微电影:新的电影形态、新的产业业态》(《当代电影》2013年第5期)、吴限的《微电影:话语权的改变及其对传统电影的反哺》(《艺术评论》2012年第11期)等文章对于“微电影”定义与形态的探讨。

{2}理查德・卡恩、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互联网亚文化与对抗的政治学》,陶东风、胡疆锋主编:《亚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17页。

{3}盖琪:《微时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视觉书写》,《文化研究》第14辑。

{4}⑤ 迪克・赫伯迪格著,陆道夫、胡疆锋译:《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第116-117页。

{6}杨晓茹、范玉明的《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网络微电影发展研究》一文便总结了中国社会主流文化对于网络微电影的收编方式,包括意识形态收编的三条途径:通过影像文化大赛对网络微电影进行界定、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到创作中、加大监管力度,以及商业化收编的三条途径:网站开辟了微电影原创频道、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团队加入制作、网络微电影受到广告主的关注等。

青年亚文化论文篇(10)

Criminal Inferior Culture and Criminal Teenagers

Hou Qing qi

Abstract: The house of criminal teenagers rate has becme high, which is the one of most serious social problem that affects the security of society of our country .The reason that causes teenagers gang to commit a crime is extremely complex, In which the development for teenagers, the influence of criminal inferior cultural environment takes affect to come, is more firm , more direct , more important.Criminal inferior culture is caused commit a crime in teenagers, from aspect cannot appraise take affect.Criminal inferior culture what commit a crime with teenagers relation is a important program that we are faced with.The examination accessary crime inferior culture of this paper as in teenagers, criminal cause is discussed , from this, puts forward prevention and decreasing for teenagers, the criminal measure of specific aim.

Key words: culture criminal inferior culture criminal teenagers

一、犯罪亚文化概述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比例一直高居不下,且犯罪形式日益多样化,从暴力型犯罪如杀人、抢劫、强奸乃至智能型犯罪如计算机犯罪等均有参与,犯罪数量日增,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青少年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犯罪行为大多由社会因素引起。其中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作用最直接、最明显。

亚文化概念是美国人类学家A.W.林德对越轨行为的研究中首次提出的,这一理论主要被应用在越轨行为和犯罪行为的研究中。亚文化最一般的含意是某一主体文化中较小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概念构成要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它们是主体社会可以辨认出的组织部分,在某些方面而不是在所有方面不同于主体社会;(2)作为主体社会的一个组织部分,它们至少服从该社会的一部分准则和法律;(3)作为与主体社会有显著差异的集团,它们为其成员规定了自己特有的行为规范;(4)它们是一个发挥功能的单位——就是说,它们至少能够为了某些目标而作为一个整体行动;(5)它们意识到自己是在某些方面与主体社会离异的单位。[1]

根据文化在社会上所占的地位不同,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犯罪亚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但二者之间不能等同。亚文化与犯罪之间不存在一种决定或必然的关系。除非亚文化沿其负向走向极端,发展,成为极端亚文化一犯罪亚文化,一般不直接产生犯罪。

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方式的转变,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在整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本位主义弱化,外来异质文化的冲击,加之我国自身文化的变革,使部分亚文化势力不断泛起,特别是青少年由于其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的特殊性,使青少年犯罪亚文化表现突出,并在与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共存中顽强地表现着自己。犯罪亚文化是指一种逆主流文化而动的反文化、反社会的危害统治秩序的最极端行为。如青少年的暴力行为、破坏行为、吸毒等均为犯罪亚文化。[2]这种犯罪亚文化,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往往表现出不同于成人犯罪亚文化的特征:一是强烈的反叛精神或无罪恶感的心理特征;二是实施所选择的最极端的反文化、反社会的一系列活动;三是通过各种渠道将犯罪的技术和方法传授给其他人,以期强化青少年这个弱势群体的地位。

二、青少年犯罪的亚文化特征

犯罪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极端的越轨活动,它与青少年犯罪活动接壤,有的本身就是青少年犯罪活动,因而对青少年犯罪的实施起推动与促进作用是必然的。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方法的传播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作用。任何文化都具有传播性和传递性,犯罪亚文化也是如此,它在自身的传播与传递过程中,必然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作用,从而使犯罪手法得以四处蔓延。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规模的发展起着加剧与扩展作用。这主要表现在犯罪亚文化的渗透性上,通过渗透,犯罪亚文化的影响与推动下,青少年犯罪规模必然进一步蔓延与扩展。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的犯罪起着群体化作用。文化在人与人之间起着凝聚与联系的作用,它是同一文化群体内交往的纽带和共同的价值标准。犯罪亚文化在这一点上表现更为突出,它为青少年团伙犯罪提供的“智力”与“犯罪场”支持就能说明这一点。[3]犯罪亚文化影响作用下的个体,以亚文化的标准相互之间产生认同感,从而出现青少年犯罪群体化。

由于犯罪亚文化没有主文化那样系统、规范,也不具有高度的理论化形态,因而更容易被社会的一般成员,尤其是青少年所接受和传播。犯罪青少年是社会上特殊的一个群体,犯罪亚文化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犯罪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总有一定的导因,形成犯罪动机才能产生犯罪行为。对于青少年的犯罪动机和犯罪行为这种内化与外化的过程,犯罪亚文化环境常常是其发生的导因,而犯罪动机往往就直接导源于犯罪亚文化。比如在犯罪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由于享乐主义思潮的刺激而无视法律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行为过程,就是因为在青少年中大量传播着的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人生不乐等于白活”、人与人的关系就是一种弱肉强食的关系等等犯罪亚文化的导源。于是,他们一方面极力追求个人的享乐,私欲极度澎胀;另一方面,当他们明显地不具备这个条件,用正当的手段也难以达到的时候,就必然地陷入到享受的无止境欲求和违法犯罪、遭受打击的冒险这两难选择之中,为了获得个人幸福,往往不惜牺牲别人,损害他人,以身试法,走向犯罪。

转贴于

考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着一个明显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4]首先,他们常常都是从所处环境中接受了一些不良习惯,出现小过失开始,因为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和教育,得不到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甚至遭受冷漠和歧视,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挫伤。在自己的犯罪亚文化圈中最终获得了情感上的慰藉和对犯罪的认同感,受到周围人群的支持、姑息、纵容,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其次,犯罪亚文化是青少年犯罪的精神支柱。在青少年犯罪中突出表现出来的暴力性、凶残性、反复性和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等特性,除了青少年追求刺激、富于冒险的原因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犯罪亚文化环境的影响。[5]他们在追求享受,追求自我表现,为了“出人头地”的时候,其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便是:目的是主要的,手段是第二位的。他们为了达到非法的目的,胆大妄为,无所顾忌,花天酒地为目标,交友结盟论英雄,视法为儿戏,把犯罪、坐牢看成追求“人生价值”的英雄行为,从而强化了犯罪的勇气和决心,并在犯罪亚文化精神纽带的连结下,聚合得更紧,破坏性更大。青少年犯罪的这一特点,正像是犯罪的各种动因在亚文化这个风涡中搅起的一个个旋风一样横冲直撞,不可一世。对犯罪亚文化在青少年犯罪中这个不动声色却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可忽视,不可小视。

再次,犯罪亚文化的转型又决定着青少年犯罪的基本特点。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犯罪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同样也在发生变化、转型。而亚文化的转型又直接决定着青少年犯罪基本特点的变化可以看到,近些年来,青少年犯罪中出现的大案增多,有组织犯罪增多,追求享乐和财产型犯罪增多,公开、激情犯罪增多,毒品犯罪、性犯罪增多等等,与犯罪亚文化的转型变化不无一定的关系。[6]

此外,犯罪亚文化的传播,也常常使犯罪青少年在犯罪心理上被激活、被强化。比如在思维方式上出现的反常病态,忧烦狂燥而不能自拔,易于兴奋,粗暴成习,相信“命中注定”,强调自我中心,追求“男子汉气慨”,只顾眼前利益,把社会视为危险,迷信只有用极端手段才能解决问题等,在思想及文化中强调只顾物质利益而不顾手段是否合法,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等,加上人际关系的疏远和社会结构的松散等,都为青少年犯罪提供了相当大的文化环境空间。

犯罪亚文化的功能,最直接地表现为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和作用上。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产生起着直接性的条件与环境作用。文化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而存在,并且指引着人们的社会行为。犯罪亚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起着消极作用,这是其与主文化不同的一点。因此犯罪亚文化是犯罪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影响着犯罪的变化与发展。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起着诱导、盅惑和强化作用。犯罪心理的形成是青少年的主客观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除主观原因外,客观原因就是犯罪亚文化的熏染与诱导,由此导致了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与不断强化。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活动的实施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7]

反思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发展历史,应该犯罪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人的本质说到底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与生理因素相比,社会因素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青少年的发展来说,犯罪亚文化的影响作用来得更多、更快、更直接、更重要青少年活动能量大,求知欲望强,好猎奇、爱刺激、敢冒险,可塑性大,但他们缺乏知识,经验不足,辨别是非和抵制消极影响的能力差,容易接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犯罪亚文化的状况将深刻地折射在他们的头脑之中,并直接影响他们的社会化程度。[8]对于犯罪青少年来说,对于犯罪青少年来说,他们社会化缺陷的形成,或者是因为错误的外界影响,或者是由于社会化进程中的脱节所致,这些负面影响阻碍了他们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内化过程,形成了他们不完全的社会化人格。犯罪亚文化环境的负面影响越多,青少年不完全的社会化程度就越大,导致其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三、祛除犯罪亚文化,预防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少年的特性决定了他们需要社会给予更多、更好、更及时的关心和爱护,给予科学、健康的教育、引导和规范,给予丰富多彩而又昂扬向上的文化滋养,以使他们在作为国家主人和接班人的同时,能在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健康地成长、发展这无疑是全社会的期望,同时也是全社会的责任。为使青少年远离犯罪亚文化,要从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家庭教育科学化。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方法失当,是导致青少年受犯罪亚文化影响,违法犯罪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预防青少年产生不良行为,防止因教育不当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就需要提高和加强家庭在预防违法犯罪方面的职能,要通过家庭教育来加强对青少年早期智力的开发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开导。加强家庭教育,必须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首先要营造民主平和的家庭气氛。父母与子女平等相处,在相互交流中,父母对子女的思想和情感就能及时掌握,并通过及时的分析评价,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道德规范;而子女的归属的需要、爱的需要、获得理解需要得到满足,产生愉快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性格倾向。其次,帮助子女构建正确的需要结构。对已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子女,家庭成员应充满爱心地去了解、感化他们,耐心地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行为方式。

(二)加强学校教育,改革现有的教育制度。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课堂。学校教育成功与否发挥学校素质教育作用。学校要把应试教育改为素质教育,要把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面,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法制观;切实抓紧抓好,要营造一个学法、知法、用法的氛围。加强对后进生的帮助教育,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作法,注重教书,更重育人,不要把“双差生”推向社会犯罪的边缘。[9]

(三)加强政府监管,还青少年一片净土。有关部门应大力加强对社会娱乐性场所的管理,严禁青少年进入营业性舞厅、歌厅、游戏厅、网吧;坚决整顿文化市场,净化社会环境,加大“打黄扫非',力度,禁止向青少年出售转播淫秽音像光盘、图书,扫黄打非、禁赌、禁毒,彻底清除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毒根,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主流文化的宣传,弱化消除不良亚文化的影响。大众传媒应担负起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责。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新闻媒介,要自觉地向青少年传播法律知识,宣传法律意识,使自己真正成为传播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园地。

(四)针对城市社区青少年犯罪,要建立一系列的机构组织,预防青少年重新犯罪的发生。强化社区功能,鼓励社区扩建或新建娱乐设施,利用俱乐部和讨论小组等形式弘扬社会主流文化,加速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利用普法教育和社会道德教改变社区旧有的观念,号召社区成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少年从不良群体中解救出来,并且培养他们与社会主流文化相一致的社区意识。[10]通过有组织地看望即将释放的青少年违法犯罪者,加强他们与社区的联系,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是社区完完全全的成员。如果能够解决青少年犯罪人的再社会化问题,就能够减少青少年重新犯罪的可能性。为他们回归社会和重新社会化提供生活和成长环境,控制、预防青少年重新犯罪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弗兰西斯·C·瓦克斯勒。越轨社会学概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 王洛。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C]。北京:群众出版社,1989.

[3] 陈树恒。怎样预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1989.

[4] 张小虎。转型期中国社会犯罪探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戴宜生。中国青少年犯罪情况概述[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0(2)。

[6] 赵可,白岚。青少年越轨行为概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7] 肖建国。维护青少年权益中的误区探究[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1(1)。

[8] 梅德衡。预防犯罪对策[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5.

上一篇: 高效课堂教学论文 下一篇: 教育心理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