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教学工作经验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11 03:59:40

英语教师教学工作经验

英语教师教学工作经验篇(1)

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师专业化培养

教师的专业化指的是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一个过程,遵循一定的成长规律。

(一)职前教育

职前教育指在从事岗位工作之前所进行的学校教育,在大学或者相应的机构接受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的教育,学习基本的教学技能,进行初步训练,具备教师的初步品质,为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基础。职前教育主要完成基础教育,专业知识和初步的实践知识。目前我国的职前教育一般是在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阶段来实现。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将来从事学前教育专业英语的教师要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业英语知识,具备标准的语音面貌,掌握英语教学法,初步形成教师品质。

(二)岗前培训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师的岗前培训阶段和其他学科专业的岗前培训阶段相似,都是要强化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业意识,并进一步学习职业道德、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掌握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并明确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提高从业者的职业意识,让其快速进入角色,适应岗位要求和工作纪律规定。一般来讲,从事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师资来源主要有师范院校毕业的研究生、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的本科生以及综合性院校毕业的学生,还有在学前机构工作过的教师。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及师范院校毕业的新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都基本掌握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并具有初步的实践经验。但综合类院校毕业的新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由于学科原因和院校课程设置差异,一般没有较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也没有进行相关的教学实践体验。职业师范院校的从教人员,有着相对成熟的学前教育机构的一线经验,却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相对匮乏。以上三种教师要分别采用不同的岗前培训。前两种新教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缺少教学实践的基本技能,对其重点培养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对第三类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则突出强化其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三)入职教育

入职教育在新教师入职初期角色转换和适应阶段进行。此时可采取“老带新”、“传帮带”的形式进行。对新教师的入职教育,通常由经验丰富的教师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这种导师制的指导训练让新教师更好更快地适应新角色,真正帮助新教师解决“入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目前,“老带新”的做法在国内各大高校较为流行,效果良好,它可以使新教师较快成熟成长,更好地适应新的岗位角色,获得轻松愉快的入职体验。在“传帮带”的过程中,老教师要善于发现新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优点和亮点,帮助新教师分析自己教学方法方式的利弊,引导其分析问题成因。通过相互听课及课后讨论分享教学体验和经验教训。还要因人而异,灵活指导新教师的教学实践。老教师也要不断自我充电,加强学习,弥补知识缺口,扩充知识库,以获得更饱满的精神和信心。另外,老教师要利用信息手段,为新教师提供网络资源,供新教师学习参考,并听取新教师的学习报告,给予评价或指点。

英语教师教学工作经验篇(2)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2)06-0102-06

一、引言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于英语教学面广量大,与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教育部予以高度重视。2004年确定了全国180所院校为改革试点单位;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又进行了修订,使之更加完善;先后三批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扩展项目和专题经费。基于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的全新立体化教材纷纷面世,并投入使用,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体验英语》系列教材等。

基于新的教学理念的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模式、内容、手段、方法、评估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面临着“三提高”带来的压力和相应的挑战:(1)教学要求提高;(2)学生水平提高;(3)对教师的考核标准提高。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应对压力和挑战,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以积极的态度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自身素养,钻研教学法,勤于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原则。王达金认为,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导,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思想的转变是有效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那么,我们应如何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转变教学思想呢?问题的关键是培训师资。那么,培训的有效途径是什么?目前国内的师资培训一般采用两种模式: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大学英语师资培训应属于在职培训性质,这与职前培训同样重要,甚至更有针对性。李战子指出,在师资建设方面要给年轻教师提供深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教学培训,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法、不同的课型,虽然这种培训由学校自己来搞是相当费时费力的,但却可以为教学带来新的面貌。由此可见,国内教育界已经关注外语师资队伍建设和在职培训问题。

国外对外语师资教育,尤其是在职培养,同样十分重视。早在1941年,美国学者freeman就指出,现代外语教师的培养要比其他学科教师培养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花费。一名高成效的现代外语教师的培养是没有终点的,它是一个动态持续的成长过程,其成长动力来自教师自身。为了培养合格的外语教师,美国在不同的阶段均制订了严格的外语教师资格标准,在内容上不断充实和改进,外语教师教育呈现出由“工具性”标准向“专业发展”标准逐步演进的主流趋势。另一方面,教师在职培训已成为欧洲外语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职教育更多的是关注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相关技能尤其是信息通讯技术的培养及提升科研意识和能力。

由此可见,教师在职培训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共识。但是,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进行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师资培训却是一个新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还鲜有这方面的专题研究。随着使用《大学体验英语》教材的学校和学生人数的不断上升,我们必须探索师资培训的模式和方法,以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提高自身素养,满足学生需求,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二、体验式英语教学现状调查

本课题紧紧围绕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师资培训模式展开专题研究,着重探讨在大学英语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形势下如何进行教师在职培训的方法和改善培训效果的问题,拟建立一种长效培训机制,帮助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持续成长。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全国高等院校使用《大学体验英语》教材的现状,项目组设计了两份问卷调查表:教师问卷调查表和学生问卷调查表,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4所院校进行了调查摸底。这4所院校分别是东南大学(东大)、北京理工大学(北理工)、兰州大学(兰大)和江苏工业学院(江工),其中既有综合性大学又有理工类大学,在使用该教材的高校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4所院校共有82名教师(东大43;北理工13;兰大18;江工8)和6 09名学生(东大193;

北理工194;兰大183;江工39)参加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师生的基本情况、计算机素养、体验英语教师素养与培训、体验英语教材与教法、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和自我效能、对体验英语教材和教师的评价等。

1.教师问卷调查主要结果

接受问卷调查的82名从事体验英语教学的教师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和副教授,也有年富力强、勇于探索创新的讲师和助教。这些教师教授体验英语至少已有半年以上,最长的超过了五年,这为搞好体验英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几乎100%的教师均拥有可供自己自由使用的电脑,每周上网的平均时间为6个小时,上网最主要的目的是查询资料,其次是收发电子邮件、备课、看新闻等,很少有教师上网聊天,几乎没有人会在网上玩电脑游戏。因此,教师上网主要是为了从事学术活动或进行交流与沟通。

(1)计算机素养

96.3%的教师已经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技能。97.6%的教师能使用baidu,google等网络搜索引擎查找英语备课资料,并进行加工而91.5%的教师经常使用网络平台、电子邮件、msn、qq、雅虎通等通讯工具和其他老师、学生等进行交流或实时答疑。在课堂上喜欢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的教师则高达98.8%。96.3%的教师表示自己能在课堂上比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等设备开展教学活动。98.8%的教师认为,尽管他们已经多多少少具备了一些计算机知识,但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是应该进一步接受计算机技能和信息通讯知识培训。

(2)体验英语教师素养与培训

受调查者一致认为,一名体验英语教师应具备一些基本素养才能胜任教学工作。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养(按百分比高低排序):

①计算机和多媒体基础知识(85.4%)

②扎实的英汉语言技能(81.8%)

③教学法知识(76.8%)

④体验英语教学理念(73.2%)

⑤自主学习策略(59.8%)

⑥心理学知识(58.5%)

⑦团队协作精神(45.1%)

在以上这些素养中,大部分教师自认为已具备或基本具备的素养是:计算机和多媒体知识、扎实的英汉语言技能和教学法知识;较为欠缺的素养为:心理学知识、自主学习策略和体验英语教学理念。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素养,92.7%的教师认为有必要接受培训。

关于培训模式,大家都认为采用一个模式是不可取的,应因校制宜,灵活采用多种方式。相对而言,老师们比较喜欢的培训方式为:分期分批出国培训、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开示范课、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优秀教师的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国内专家讲座或开培训课、到兄弟院校取经交流和请外教在国内培训。而每周抽固定时间培训或利用节假日在职培训却并没有受到广泛的欢迎。

(3)《体验英语》教材与教法

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超过一半的教师(61%)比较喜欢《大学体验英语》教材,但不容忽视的是也有39%的教师不太喜欢这套教材,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对教材的编写理念不熟悉,缺乏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素养,对新的教法无所适从等等。

关于体验英语教材的编写问题,68.3%的教师认为该教材的编写理念先进、图文并茂、语言地道、练习丰富,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能使学习者真正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快乐。73.2%的教师觉得这套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仅加强了语言技能的训练,更注重实际运用,强调交际内容的实用性。

尽管体验英语教材具有新颖的编写理念,重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有一半的被调查者仍习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为主。这与教材策划者和编写者的初衷是不相吻合的。但值得指出的是,78%的教师认为体验英语的核心是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我探索的快乐。79.2%的教师同意自主学习并非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相反,学生更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学习,尤其是产出性技能训练。67.1%的教师反对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认为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虽然计算机或多媒体设备有时难免会出一点故障,74.4%的教师认为这对教学不会带来多大的影响。80.5%的教师赞成体验英语倡导的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但耐人寻味的是,只有33%的教师“非常同意”和“同意”体验英语教材的教学效果优于其他教材。

2.

师访谈主要结果

项目组成员与东大外国语学院的8位体验英语教师就教材和师资培训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其结果与问卷调查的结果完全相同。大多数教师认为,体验英语是一部基于新的教学理念的较为成功的教材,在选材、多媒体技术运用、练习编排、课外自主学习等方面均有创新,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和交际能力,但同时对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等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凸显出教师培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学生问卷调查主要结果

为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计算机素养、元认知水平和自我效能以及对体验英语教材和教师的评价,我们对东大、北理工、兰大和江工的609名使用体验英语教材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概括如下:

(1)基本情况和计算机素养

大部分学生在上大学前多多少少曾接触过电脑。上大学后,35.2%的学生每周上网1—3小时左右,28.3%的学生的上网时间在4~6小时左右,甚至有20%的学生超过了7小时,只有1%的学生从不上网。他们上网最主要的目的是查找资料,其次是聊天、看新闻、玩游戏、发电子邮件等,相对来说,上网写博客的学生较少。76.2%的学生认为自己已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并能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英语学习资料,进行加工可惜的是,只有18.6%的学生经常使用电子邮件、msn、雅虎通等通讯工具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显然他们更热衷于在网上与陌生人聊天。经常在英语学习论坛上发帖子,参与讨论的学生也只有21.3%。

(2)元认知水平和自我效能

令人遗憾的是,只有42%的学生清楚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和任务,并有中长期或短期学习计划;40.9%的学生经常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反思,并相应调整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将近一半的学生(49.6%)课外经常阅读英语类报考杂志。经常观看英文电影或电视节目的学生只有40。6%,而常常收听bbc,voa等英语电台节目的学生仅为13.6%。但是,已经有34.3%的学生经常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和辩论赛等活动,67.2%的学生认为只要尽力去做,自己能解决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大多数难题。72.7%的学生相信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自主学习英语,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3)大学体验英语教材

相对其他同类教材而言,58.5%的学生更喜欢体验英语教材,57%的学生认为《综合教程》的难易程度很适合他们的英语水平,能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72.2%的学生希望在不减少上课学时的情况下增加上机自主学习的时间,而超过一半的学生(56.5%)喜欢上机自主学习,不喜欢被动听课。

(4)体验英语教师

参与问卷调查的95.6%学生一致认为担任体验英语教学的教师从总体上讲是合格的并尽心尽责的;84.1%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能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体验英语教学,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给予积极的引导,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觉得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陈旧,仍然主要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关于体验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问题,按选项情况排序如下:扎实的英汉语言技能(85.1%),体验英语教学理念(67.5%),教学法知识(65.5%),计算机和多嫩体基础知识(64.4%),自主学习策略(57%)和心理学知识(53.2%)。虽然排序情况与教师的不尽相同,但位居前四位的素养内容却完全相同,这充分说明在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方面师生之间是具有共识的。

从学生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学生对体验英语教材、自主学习理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持肯定态度,充分证明了这是一套比较成功的教材。三、体验式英语教学法及教学理念和原则

刘援认为,新一代大学英语教材应摆脱多年来英语教学以提高阅读能力为重点,教学内容侧重讲解、欣赏的旧模式。立体化教材的目标定位是为了促进学生尽快地掌握运用英语这一交际工具,借助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创造良好学习心态和自主、高效的业务能力训练场景。体验英语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定位而编写的立体化教材,倡导自主学习模式,重点攻克中国学生“输出”能力弱这一难点。祝大鸣指出,体验英语突出实用、应用,重视交际表达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

以杜威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家指出学习的发生基于人们的直接经验,以及人们的行为和反思。体验学习模式主张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建立一种

能产生直接后果的经验。所谓教育就是创造一种直接的和相关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发展技能和情感。体验学习模式在近二十年elt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利用。人们常见的语言学习的认知理论、交际教学法、建构主义、语言意识教学法等理论或教学方法都以学习者的经验为出发点,提倡自我发现,强调互动性。他们是体验学习模式的具体体现。

《大学体验英语》教材编写的核心理念是突出“外语学习过程是一种体验和经历”(中国外语网)。要把学生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体验英语学习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或愉悦。因此,传统的教学法已经不能适应体验英语教学的需要,而代之以针对体验学习模式的体验教学法及教学原则。体验教学法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后方法”时代的教学并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教学法,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在课内外安排相应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体验英语教材的特点,项目组根据应用语言学理论和调研结果以及东大的教改经验,概括了体验式教学法所遵循的几条教学原则,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使用。

1.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传统的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所有的教学活动,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教学法、听说教学法等。教师在课堂上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体验教学应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学习的乐趣,积累学习经验,教师则发挥辅助和引导作用,不去替代学生的学习。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2.基于任务的课堂活动

要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过程和乐趣,必须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现象。教师应精心设计基于交际任务的课堂活动,这些任务可以是基于真实的交际环境的,也可以是教育类的。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语言应用的实际能力,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成活动参与者,在真实或接近于真实的语境中增强语言能力和交际水平。

3.四项语言技能综合提高

传统的教学法侧重于读写能力或听说能力的提高,即使是交际教学法也是以增强口头交际能力为重点。体验教学法则强调四项语言能力的综合提高,尤其是产出性技能——说写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内外有更多的语言体验,做到“做中学”,其语言综合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偏重于某些技能不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培育。

4.合作式学习

如果把学习当作一项个体活动,学生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去完成各项教学活动,这样的学习是乏味的,学生无法体验学习的快乐,效率也不可能很高。因此,课堂上和课外都应提倡合作式学习,包括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可以安排配对和小组活动、角色扮演、讨论、辩论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互动。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研究活动,分工收集资料,合作调查研究,集体讨论问题,一起做演示汇报。这样的合作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同时,教师可以作为活动参与者,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从而体会到教学的快乐。

5.课内指导性学习和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授课为主,强调知识的传输,而体验式教学不仅重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更注重学生课外个性化的超越时空限制的基于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自主式学习。课堂学习固然重要,但还远远不够,课外自主性学习可以与课堂学习互为补充。自主式学习在学习时间上更为灵活,进度可以自行调控,方法可以自由选择,还可以随时调用浩瀚的互联网资源,拓宽知识面。网络资源丰富,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在特定的语境下通过同化和顺应与屏幕信息产生互动,建构意义,丰富知识,增强语言能力。

6.现代教育技术的充分应用

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早已过时,也不可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兴趣。如今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在体验英语教材编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充分应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扩大信息输入量,使讲课更加生动活泼,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感染力。这是过去的教学法所无法比拟的。

以上这些教学原则构成了体验式教学法的基础,教师可以

据此设计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步骤,收获最佳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乐趣将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升华。

四、英语教师的培训模式及培训内容

英语教学的成败与教师的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教师所具备的素养又发挥着关键作用。根据项目组对教师和学生所做的调查,教师应具备计算机和多媒体基础知识、英汉语言技能、教学法知识、体验英语教学理念等素养。绝大多数的教师认为应接受培训以获取或增强这些素养。

师资培训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自从学校问世以来就出现了教师培养问题。培训模式一般可分成两类:师范教育和在职培训。师范教育是指师范类院校对即将成为师资的学生所进行的培训,其对象主要为未来的中小学教师。但大学英语教师不一定都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很多教师并没有学习过教育学、教学法、心理学等课程。因此,对于大学老师来说,最佳培训方式还是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岗前培训针对刚刚走上教育岗位的新教师,主要培训内容为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教育法教程等课程。事实证明,对于即将担任教学任务的新教师来说,掌握一些相关教育学和教育法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也是相当有效的。但是,岗前培训是短暂的,培训内容也是非常有限的。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面临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因此,教师培训是一个长久的问题,教师应接受终身培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储备,这就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的培训机制,形成英语教学的师资培训模式。由于各校的情况不同,教师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也不尽相同,因此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自的最佳培训方案。根据项目组的调查,结合东大外国语学院多年来积累的教师培训的成功经验,采用下列培训模式较为合适:

1.出国培训

到英美等英语国家参加短期或长期语言及专业知识培训是最受教师欢迎的培训方式。这种培训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缺点是成本较高。其实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经费,如国家公派(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经费以及省留学基金项目)、学校公派(学校与国家留学基金委1:1配套项目、学校留学基金)、院系留学项目(院系经费+个人自费)、国际交流项目等。

2.教学示范课

请优秀教师上教学示范课是一种向同行学习的良好途径。由于是使用同一种教材的同事上课,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其教学方法和经验及教训均可作为借鉴和参考。具体的课程示范是教学理论和教材教法的有机结合,比纯粹接受理论培训更有说服力,也更有实践价值。听完课后与授课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将会获得更大的收获。

3.国内外教培训

到国外参加培训当然是最佳培训方式,但成本较高,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承受的。因此,可以采取一种变通的办法,聘请国外高水平的大学教授或专家给教师上培训课。花钱不多,但取得的效果却比较理想。

聘请外教进行培训的关键是外教的水平,因受到工资待遇、原单位工作等因素的影响,很难聘到高水平的外教,刚刚大学毕业的小外教是无法担此重任的。

4.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包括在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是一种很好的教师培训方式。会议代表可以聆听专家的主旨报告,并与同行切磋交流,掌握学术界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科研能力。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

5.课程录像上网

大学英语课程的特点是学生人数众多,因此教师也相应较多,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能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招标的形式,将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全程录像后挂到网上供全体教师观摩借鉴,也可供学生课外预习或复习。问卷调查表明,师生均希望欣赏和学习优秀教师的精彩教学录像。

6.国内专家培训

不可否认,国内也有很多高水平的语言专家。因此,可以通过高校联合的方式举办教师培训班或组织针对特定英语教材的教学法研讨会,展开专题研究。各高校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兼职教授资源,定期邀请他们(包括非兼职教授的海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或做讲座。学院可派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进修或担任访问学者,这虽然逊色于出国培训,但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培训方式。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拟请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领域的专家进行专

培训,教师掌握了相关知识后可以在课堂上更好地应用多媒体和网络课件,调动教学资源,使讲课更加生动活泼,改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能指导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课件使用过程中碰到的困难,以提高学习效果。

7.现代师徒帮教模式

师徒帮教虽然是一种传统的甚至是古老的学艺形式,但仍然适用于今天的青年教师培训。青年人刚刚走上教学岗位,虽然具有较好的语言基础,但还是比较稚嫩,缺乏教学经验和课堂应变能力,也不知如何去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如果青年教师能与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结成对子,形成师徒关系,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下更快地适应教学,尽快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旦带了徒弟,导师也会多了一份责任心,并将倾注更多的关心,给予更为悉心的指导。

8.教师培训制度化

教师培训是长久之计,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培训制度化。同时,在鼓励教师参加培训方面不应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要制定关于在职培训的条例,要有考核,并进行跟踪,将进修情况和考核成绩计人人事档案,作为年度考核、晋升职称、干部提拔等的重要依据。应加强所有教师的进修和培训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化为具体行动。只有定期参加培训,才能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站在学术前沿,做一名称职的英语教师。

英语教师教学工作经验篇(3)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2)06-0102-06

一、引言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于英语教学面广量大,与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教育部予以高度重视。2004年确定了全国180所院校为改革试点单位;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又进行了修订,使之更加完善;先后三批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扩展项目和专题经费。基于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的全新立体化教材纷纷面世,并投入使用,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体验英语》系列教材等。

基于新的教学理念的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模式、内容、手段、方法、评估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面临着“三提高”带来的压力和相应的挑战:(1)教学要求提高;(2)学生水平提高;(3)对教师的考核标准提高。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应对压力和挑战,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以积极的态度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自身素养,钻研教学法,勤于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原则。王达金认为,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导,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思想的转变是有效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那么,我们应如何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转变教学思想呢?问题的关键是培训师资。那么,培训的有效途径是什么?目前国内的师资培训一般采用两种模式: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大学英语师资培训应属于在职培训性质,这与职前培训同样重要,甚至更有针对性。李战子指出,在师资建设方面要给年轻教师提供深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教学培训,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法、不同的课型,虽然这种培训由学校自己来搞是相当费时费力的,但却可以为教学带来新的面貌。由此可见,国内教育界已经关注外语师资队伍建设和在职培训问题。

国外对外语师资教育,尤其是在职培养,同样十分重视。早在1941年,美国学者Freeman就指出,现代外语教师的培养要比其他学科教师培养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花费。一名高成效的现代外语教师的培养是没有终点的,它是一个动态持续的成长过程,其成长动力来自教师自身。为了培养合格的外语教师,美国在不同的阶段均制订了严格的外语教师资格标准,在内容上不断充实和改进,外语教师教育呈现出由“工具性”标准向“专业发展”标准逐步演进的主流趋势。另一方面,教师在职培训已成为欧洲外语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职教育更多的是关注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相关技能尤其是信息通讯技术的培养及提升科研意识和能力。

由此可见,教师在职培训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共识。但是,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进行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师资培训却是一个新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还鲜有这方面的专题研究。随着使用《大学体验英语》教材的学校和学生人数的不断上升,我们必须探索师资培训的模式和方法,以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提高自身素养,满足学生需求,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二、体验式英语教学现状调查

本课题紧紧围绕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师资培训模式展开专题研究,着重探讨在大学英语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形势下如何进行教师在职培训的方法和改善培训效果的问题,拟建立一种长效培训机制,帮助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持续成长。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全国高等院校使用《大学体验英语》教材的现状,项目组设计了两份问卷调查表:教师问卷调查表和学生问卷调查表,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4所院校进行了调查摸底。这4所院校分别是东南大学(东大)、北京理工大学(北理工)、兰州大学(兰大)和江苏工业学院(江工),其中既有综合性大学又有理工类大学,在使用该教材的高校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4所院校共有82名教师(东大43;北理工13;兰大18;江工8)和6 09名学生(东大193;北理工194;兰大183;江工39)参加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师生的基本情况、计算机素养、体验英语教师素养与培训、体验英语教材与教法、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和自我效能、对体验英语教材和教师的评价等。

1.教师问卷调查主要结果

接受问卷调查的82名从事体验英语教学的教师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和副教授,也有年富力强、勇于探索创新的讲师和助教。这些教师教授体验英语至少已有半年以上,最长的超过了五年,这为搞好体验英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几乎100%的教师均拥有可供自己自由使用的电脑,每周上网的平均时间为6个小时,上网最主要的目的是查询资料,其次是收发电子邮件、备课、看新闻等,很少有教师上网聊天,几乎没有人会在网上玩电脑游戏。因此,教师上网主要是为了从事学术活动或进行交流与沟通。

(1)计算机素养

96.3%的教师已经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技能。97.6%的教师能使用Baidu,Google等网络搜索引擎查找英语备课资料,并进行加工整理。而91.5%的教师经常使用网络平台、电子邮件、MsN、QQ、雅虎通等通讯工具和其他老师、学生等进行交流或实时答疑。在课堂上喜欢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的教师则高达98.8%。96.3%的教师表示自己能在课堂上比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等设备开展教学活动。98.8%的教师认为,尽管他们已经多多少少具备了一些计算机知识,但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是应该进一步接受计算机技能和信息通讯知识培训。

(2)体验英语教师素养与培训

受调查者一致认为,一名体验英语教师应具备一些基本素养才能胜任教学工作。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养(按百分比高低排序):

①计算机和多媒体基础知识(85.4%)

②扎实的英汉语言技能(81.8%)

③教学法知识(76.8%)

④体验英语教学理念(73.2%)

⑤自主学习策略(59.8%)

⑥心理学知识(58.5%)

⑦团队协作精神(45.1%)

在以上这些素养中,大部分教师自认为已具备或基本具备的素养是:计算机和多媒体知识、扎实的英汉语言技能和教学法知识;较为欠缺的素养为:心理学知识、自主学习策略和体验英语教学理念。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素养,92.7%的教师认为有必要接受培训。

关于培训模式,大家都认为采用一个模式是不可取的,应因校制宜,灵活采用多种方式。相对而言,老师们比较喜欢的培训方式为:分期分批出国培训、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开示范课、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优秀教师的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国内专家讲座或开培训课、到兄弟院校取经交流和请外教在国内培训。而每周抽固定时间培训或利用节假日在职培训却并没有受到广泛的欢迎。

(3)《体验英语》教材与教法

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超过一半的教师(61%)比较喜欢《大学体验英语》教材,但不容忽视的是也有39%的教师不太喜欢这套教材,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对教材的编写理念不熟悉,缺乏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素养,对新的教法无所适从等等。

关于体验英语教材的编写问题,68.3%的教师认为该教材的编写理念先进、图文并茂、语言地道、练习丰富,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能使学习者真正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快乐。73.2%的教师觉得这套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仅加强了语言技能的训练,更注重实际运用,强调交际内容的实用性。

尽管体验英语教材具有新颖的编写理念,重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有一半的被调查者仍习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为主。这与教材策划者和编写者的初衷是不相吻合的。但值得指出的是,78%的教师认为体验英语的核心是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我探索的快乐。79.2%的教师同意自主学习并非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相反,学生更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学习,尤其是产出性技能训练。67.1%的教师反对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认为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虽然计算机或多媒体设备有时难免会出一点故障,74.4%的教师认为这对教学不会带来多大的影响。80.5%的教师赞成体验英语倡导的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但耐人寻味的是,只有33%的教师“非常同意”和“同意”体验英语教材的教学效果优于其他教材。

2.教师访谈主要结果

项目组成员与东大外国语学院的8位体验英语教师就教材和师资培训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其结果与问卷调查的结果完全相同。大多数教师认为,体验英语是一部基于新的教学理念的较为成功的教材,在选材、多媒体技术运用、练习编排、课外自主学习等方面均有创新,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和交际能力,但同时对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等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凸显出教师培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学生问卷调查主要结果

为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计算机素养、元认知水平和自我效能以及对体验英语教材和教师的评价,我们对东大、北理工、兰大和江工的609名使用体验英语教材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概括如下:

(1)基本情况和计算机素养

大部分学生在上大学前多多少少曾接触过电脑。上大学后,35.2%的学生每周上网1—3小时左右,28.3%的学生的上网时间在4~6小时左右,甚至有20%的学生超过了7小时,只有1%的学生从不上网。他们上网最主要的目的是查找资料,其次是聊天、看新闻、玩游戏、发电子邮件等,相对来说,上网写博客的学生较少。76.2%的学生认为自己已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并能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英语学习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可惜的是,只有18.6%的学生经常使用电子邮件、MSN、雅虎通等通讯工具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显然他们更热衷于在网上与陌生人聊天。经常在英语学习论坛上发帖子,参与讨论的学生也只有21.3%。

(2)元认知水平和自我效能

令人遗憾的是,只有42%的学生清楚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和任务,并有中长期或短期学习计划;40.9%的学生经常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反思,并相应调整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将近一半的学生(49.6%)课外经常阅读英语类报考杂志。经常观看英文电影或电视节目的学生只有40。6%,而常常收听BBC,VOA等英语电台节目的学生仅为13.6%。但是,已经有34.3%的学生经常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和辩论赛等活动,67.2%的学生认为只要尽力去做,自己能解决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大多数难题。72.7%的学生相信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自主学习英语,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3)大学体验英语教材

相对其他同类教材而言,58.5%的学生更喜欢体验英语教材,57%的学生认为《综合教程》的难易程度很适合他们的英语水平,能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72.2%的学生希望在不减少上课学时的情况下增加上机自主学习的时间,而超过一半的学生(56.5%)喜欢上机自主学习,不喜欢被动听课。

(4)体验英语教师

参与问卷调查的95.6%学生一致认为担任体验英语教学的教师从总体上讲是合格的并尽心尽责的;84.1%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能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体验英语教学,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给予积极的引导,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觉得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陈旧,仍然主要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关于体验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问题,按选项情况排序如下:扎实的英汉语言技能(85.1%),体验英语教学理念(67.5%),教学法知识(65.5%),计算机和多嫩体基础知识(64.4%),自主学习策略(57%)和心理学知识(53.2%)。虽然排序情况与教师的不尽相同,但位居前四位的素养内容却完全相同,这充分说明在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方面师生之间是具有共识的。

从学生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学生对体验英语教材、自主学习理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持肯定态度,充分证明了这是一套比较成功的教材。三、体验式英语教学法及教学理念和原则

刘援认为,新一代大学英语教材应摆脱多年来英语教学以提高阅读能力为重点,教学内容侧重讲解、欣赏的旧模式。立体化教材的目标定位是为了促进学生尽快地掌握运用英语这一交际工具,借助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创造良好学习心态和自主、高效的业务能力训练场景。体验英语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定位而编写的立体化教材,倡导自主学习模式,重点攻克中国学生“输出”能力弱这一难点。祝大鸣指出,体验英语突出实用、应用,重视交际表达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

以杜威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家指出学习的发生基于人们的直接经验,以及人们的行为和反思。体验学习模式主张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建立一种能产生直接后果的经验。所谓教育就是创造一种直接的和相关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发展技能和情感。体验学习模式在近二十年ELT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利用。人们常见的语言学习的认知理论、交际教学法、建构主义、语言意识教学法等理论或教学方法都以学习者的经验为出发点,提倡自我发现,强调互动性。他们是体验学习模式的具体体现。

《大学体验英语》教材编写的核心理念是突出“外语学习过程是一种体验和经历”(中国外语网)。要把学生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体验英语学习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或愉悦。因此,传统的教学法已经不能适应体验英语教学的需要,而代之以针对体验学习模式的体验教学法及教学原则。体验教学法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后方法”时代的教学并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教学法,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在课内外安排相应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体验英语教材的特点,项目组根据应用语言学理论和调研结果以及东大的教改经验,概括了体验式教学法所遵循的几条教学原则,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使用。

1.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传统的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所有的教学活动,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教学法、听说教学法等。教师在课堂上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体验教学应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学习的乐趣,积累学习经验,教师则发挥辅助和引导作用,不去替代学生的学习。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2.基于任务的课堂活动

要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过程和乐趣,必须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现象。教师应精心设计基于交际任务的课堂活动,这些任务可以是基于真实的交际环境的,也可以是教育类的。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语言应用的实际能力,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成活动参与者,在真实或接近于真实的语境中增强语言能力和交际水平。

3.四项语言技能综合提高

传统的教学法侧重于读写能力或听说能力的提高,即使是交际教学法也是以增强口头交际能力为重点。体验教学法则强调四项语言能力的综合提高,尤其是产出性技能——说写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内外有更多的语言体验,做到“做中学”,其语言综合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偏重于某些技能不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培育。

4.合作式学习

如果把学习当作一项个体活动,学生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去完成各项教学活动,这样的学习是乏味的,学生无法体验学习的快乐,效率也不可能很高。因此,课堂上和课外都应提倡合作式学习,包括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可以安排配对和小组活动、角色扮演、讨论、辩论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互动。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研究活动,分工收集资料,合作调查研究,集体讨论问题,一起做演示汇报。这样的合作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同时,教师可以作为活动参与者,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从而体会到教学的快乐。

5.课内指导性学习和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授课为主,强调知识的传输,而体验式教学不仅重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更注重学生课外个性化的超越时空限制的基于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自主式学习。课堂学习固然重要,但还远远不够,课外自主性学习可以与课堂学习互为补充。自主式学习在学习时间上更为灵活,进度可以自行调控,方法可以自由选择,还可以随时调用浩瀚的互联网资源,拓宽知识面。网络资源丰富,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在特定的语境下通过同化和顺应与屏幕信息产生互动,建构意义,丰富知识,增强语言能力。

6.现代教育技术的充分应用

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早已过时,也不可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兴趣。如今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在体验英语教材编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充分应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扩大信息输入量,使讲课更加生动活泼,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感染力。这是过去的教学法所无法比拟的。

以上这些教学原则构成了体验式教学法的基础,教师可以据此设计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步骤,收获最佳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乐趣将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升华。

四、英语教师的培训模式及培训内容

英语教学的成败与教师的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教师所具备的素养又发挥着关键作用。根据项目组对教师和学生所做的调查,教师应具备计算机和多媒体基础知识、英汉语言技能、教学法知识、体验英语教学理念等素养。绝大多数的教师认为应接受培训以获取或增强这些素养。

师资培训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自从学校问世以来就出现了教师培养问题。培训模式一般可分成两类:师范教育和在职培训。师范教育是指师范类院校对即将成为师资的学生所进行的培训,其对象主要为未来的中小学教师。但大学英语教师不一定都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很多教师并没有学习过教育学、教学法、心理学等课程。因此,对于大学老师来说,最佳培训方式还是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岗前培训针对刚刚走上教育岗位的新教师,主要培训内容为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教育法教程等课程。事实证明,对于即将担任教学任务的新教师来说,掌握一些相关教育学和教育法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也是相当有效的。但是,岗前培训是短暂的,培训内容也是非常有限的。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面临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因此,教师培训是一个长久的问题,教师应接受终身培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储备,这就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的培训机制,形成英语教学的师资培训模式。由于各校的情况不同,教师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也不尽相同,因此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自的最佳培训方案。根据项目组的调查,结合东大外国语学院多年来积累的教师培训的成功经验,采用下列培训模式较为合适:

1.出国培训

到英美等英语国家参加短期或长期语言及专业知识培训是最受教师欢迎的培训方式。这种培训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缺点是成本较高。其实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经费,如国家公派(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经费以及省留学基金项目)、学校公派(学校与国家留学基金委1:1配套项目、学校留学基金)、院系留学项目(院系经费+个人自费)、国际交流项目等。

2.教学示范课

请优秀教师上教学示范课是一种向同行学习的良好途径。由于是使用同一种教材的同事上课,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其教学方法和经验及教训均可作为借鉴和参考。具体的课程示范是教学理论和教材教法的有机结合,比纯粹接受理论培训更有说服力,也更有实践价值。听完课后与授课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将会获得更大的收获。

3.国内外教培训

到国外参加培训当然是最佳培训方式,但成本较高,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承受的。因此,可以采取一种变通的办法,聘请国外高水平的大学教授或专家给教师上培训课。花钱不多,但取得的效果却比较理想。

聘请外教进行培训的关键是外教的水平,因受到工资待遇、原单位工作等因素的影响,很难聘到高水平的外教,刚刚大学毕业的小外教是无法担此重任的。

4.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包括在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是一种很好的教师培训方式。会议代表可以聆听专家的主旨报告,并与同行切磋交流,掌握学术界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科研能力。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

5.课程录像上网

大学英语课程的特点是学生人数众多,因此教师也相应较多,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能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招标的形式,将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全程录像后挂到网上供全体教师观摩借鉴,也可供学生课外预习或复习。问卷调查表明,师生均希望欣赏和学习优秀教师的精彩教学录像。

6.国内专家培训

不可否认,国内也有很多高水平的语言专家。因此,可以通过高校联合的方式举办教师培训班或组织针对特定英语教材的教学法研讨会,展开专题研究。各高校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兼职教授资源,定期邀请他们(包括非兼职教授的海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或做讲座。学院可派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进修或担任访问学者,这虽然逊色于出国培训,但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培训方式。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拟请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领域的专家进行专业培训,教师掌握了相关知识后可以在课堂上更好地应用多媒体和网络课件,调动教学资源,使讲课更加生动活泼,改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能指导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课件使用过程中碰到的困难,以提高学习效果。

7.现代师徒帮教模式

师徒帮教虽然是一种传统的甚至是古老的学艺形式,但仍然适用于今天的青年教师培训。青年人刚刚走上教学岗位,虽然具有较好的语言基础,但还是比较稚嫩,缺乏教学经验和课堂应变能力,也不知如何去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如果青年教师能与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结成对子,形成师徒关系,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下更快地适应教学,尽快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旦带了徒弟,导师也会多了一份责任心,并将倾注更多的关心,给予更为悉心的指导。

8.教师培训制度化

教师培训是长久之计,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培训制度化。同时,在鼓励教师参加培训方面不应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要制定关于在职培训的条例,要有考核,并进行跟踪,将进修情况和考核成绩计人人事档案,作为年度考核、晋升职称、干部提拔等的重要依据。应加强所有教师的进修和培训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化为具体行动。只有定期参加培训,才能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站在学术前沿,做一名称职的英语教师。

英语教师教学工作经验篇(4)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079-01

教研组是教师学习研究有关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结合教学工作钻研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总结交流教学经验,进而改善教学、促进教师学科素养和教学素养发展的学习共同体,是校本研修的最基本单元。教研活动要内容的确定要有思辩性,即围绕专题、注重生成、层层递进、伴随探究、不断扩展思维容量,将教师的思维引向深入;教研活动的过程要体现体验性,即强调“做中学”“做中悟”,让教师具有感性认识,体验、内化实践知识;教研活动方式要有综合性,即将各种活动形式系统有机结合,让教师经历多种学习状态,促进新经验的建构;教研活动要突出思维的引领性,即注重教研活动的信息开放,结合需求争取各类专业资源的支持、开拓教师的视野,提升观察思考的境界,我就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观点:

第一、要明确各年级段英语教学工作的目标和要求,抓好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确定英语教学的工作目标是做好英语教研组各项工作的总出发点和总归宿,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则是英语教研组工作目标实现好坏的根本标志,也是衡量英语教研组工作优劣的基本尺度。英语教研组的工作目标应该根据学校的总体工作目标及教务处工作目标来确定。目标一旦确定,教研组长在学年或学期初应充分酝酿工作计划。计划本身就意味着管理和控制,工作计划是要执行的,也是要受检查的。因此,计划最好尽量具体化,做到教研活动定人、定时、定地点,使每项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教研形式要多样化,各种课形的汇报课、公开课、观摩课及听课、评课、专题教研、业务学术讲座,此外各备课组每个学期开展一次英语课外活动,各种英语节目竞赛。

第二、要树立英语教学质量意识,协助学校抓好英语学科的常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是教学工作全过程中的几个基本环节,也是我们常说的常规教学。教师只有掌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环环紧扣,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第三、突出英语语言功能,融于教研与课外活动之中。学习英语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不仅要会阅读英语,会用英语写作,还要克服哑吧英语,要会讲英语,作为英语教师更不能当“哑吧”英语教师。首先提倡在课堂用英语组织教学,其次在教研组尝试用英语开展教研活动,人人用英语讲,用英语讲评听课内容,能说的多说,多少不限,中英文并用,有的能脱口讲,有的只能靠猜,有的可以将要发言内容先用英语临时写出来再发言,能力不同,方式不同,但目的一个,争取人人讲英语,用英语开展教研活动,对英语教师而言是压力,也是动力,这有利教师进一步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增加练习语言技能的机会。此外,我们还将英语交际功能的培养延续至课外的各种英语竞赛活动中,活动课的开展为了弥补在教学中所存在的客观局限性,还可检测、培养学生用英语的交际能力。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融英语知识于活动之中,在多种形式活动中,学生的才能得到极大的发挥,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到培养与锻炼,涌现了许多口语出色的学生,为更高一级的英语比赛活动培养和蓄备了人才。对于英语教师那也是受益匪浅,长期这样我们的英语老师就很快成为真正的“假洋鬼子”了。

英语教师教学工作经验篇(5)

(一)以实践为导向的工学结合发展模式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必需的基本教学能力,还应具备专业实践能力。教师应组建校园和行业企业的良好互动模式,在学校充实理论知识,在行业企业学习和锻炼,在工学结合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具体操作可采取每次抽调一定比例的教师轮流到行业企业中去工作一年(具体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也就是,一年在校,一年在企业,或,一年在企业,一年在校,时间太短不宜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行规律,以及用企业经验完善专业建构。由当地行业专家以及专业名家组成指导委员会,对教师的顶岗锻炼以及理论素养提出具体的导向性意向,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在外贸企业实习,可以完善实践技能,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并让教师带着问题去研究市场,研究教学,既可以开展跟专业有关的市场调研,了解专业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还可以把科研课题带到企业,与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人士共同完成;亦可以协助企业进行外贸相关软件的研发工作。顶岗实践的目的在于将企业经验与成果带回学校,完善课程体系,重塑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促进校企合作进一步发展。

(二)促进教师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模式

在以实践为导向的工学结合发展模式的驱动下,教师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师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挥主动性,参与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进入外贸企业顶岗锻炼后,了解了企业的运作规则,学校应该让教师有机会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校本教材的开发,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教师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以及依赖教材的“教书匠”,而是课程的策划者与教材的设计者。[4]商务英语专业的校本课程以及校本教材应该选择实用性强、操作性高的知识,注重学以致用,并对此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以及考核要求。在校本课程以及校本教材外,学校也应该创造条件让教师与行业专家一起编制教学大纲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在不同培养阶段的能力标准作为教学实施的依据,并允许根据企业操作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材顺序,以便于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顶岗实习。[6]

(2)协助推动校企进一步合作交流工学结合、顶岗实践让商务英语专业青年教师有机会与外贸行业专业人士以及专家进行交流,关注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熟悉本地区、本行业情况,及时掌握经济发展动态,提高实践能力,让教学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让自己既懂得商务英语专业理论知识,又熟悉外贸操作流程,以及外贸相关职业工作内容,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与行业人士参与制定学生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也能在具备理论知识后,进一步在更全面的实践操作中完善自己。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的科研课题定位于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不为做课题而研究,将科研课题带入企业,课题组成员吸纳部分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请教行业专家意见,与行业人士合作共同完成科研课题,充分体现课题的科学性、前瞻性、推广性、实效性,配合企业培养科研导向型工作人才,探索建立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实现学校和企业合作互惠、共同发展。

(3)作为反思性实践者,在理论与实践中完成自我的专业发展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指出,反思源于实践中的困惑,是引发有目的的探究行为和解决情景问题的有效手段。反思行为是:“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照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导出的结论,去进行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5]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成熟并最终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一条重要的途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经验+反思=成长,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经验可以理解为实践性的知识,反思性教学恰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发现到这些实践性知识的珍贵价值;教师通过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摒弃思维定式,分析和思考工学结合下理论性知识的实践度,实践性知识的理论度,提高实践操作水平,将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结合,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反思性教学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设立一个总结与研究的平台,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校内的理论知识,在理论教学中,结合外贸企业的实际操作经验进一步提升理论的科学性。

二、工学结合促进高职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一)建立工学结合校企管理机制

学校带头组织工学结合校企管理机构,企业参与,建立、健全工学结合的各项制度,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根据外贸产业结构调整、外贸行业发展和外贸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及重心,与企业共同制定校企合作教师顶岗实践方案以及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使商务英语专业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

(二)建立工学结合教学团队

(1)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促动下,逐步形成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参与外贸企业实际操作,在有条件有能力的情况下可担任企业部门领导,为企业培训员工,外贸企业有才干的人士到学校担任实训课程甚至某些核心理论课程的兼职教师,并在外贸企业指导学生顶岗实践,接受学校专业教师实践锻炼。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还可以将科研课题带入企业,在顶岗锻炼的同时与企业行业人士共同进行科研课题的开发,促进企业培养科研导向型人才,学校与行业企业在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享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发与服务等方面紧密合作。

英语教师教学工作经验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133-01

关于英语教师开展英语教育科学研究的调研及理论思索

1、一般情况

人们对英语教师参加英语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英语教育实践的性质,进而促进自身英语教育的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认识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陕西教育学院外语系英语教育理论研究室课题组曾对我国目前中学英语教师及职务培训的状况作了历时半年的随机抽样调查。统计数据表明,79.6%的英语教师对于提高英语教育理论研究水平的需求层次很低。在“关于英语教师进修的课程设计”的问卷调查中进一步说明了,他们对职务培训的需求只是偏重于:“英语会话训练”、“英语听说训练”、“英语阅读训练”、“英语写作训练”、“实用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简笔画训练”等。而“英语教育科学研究指导”仅占20.4%。

在榆林市报名参加“英语教育科学研究指导”教程的教师中,从教学研讨活动中观察统计表明,约有40%的教师对于参加英语教育科学研究压根儿没有心理准备;在进一步的教学研讨活动中,据笔者的教育观察调研表明,90%以上的英语教师,在参加本“教程”进修之前,思维层次较低。其表现特征是:他们虽然数十年置身于自身丰富的英语教育教学实际,而没有通过独立思维,提出可供研究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的能力。他们习惯于(或仅满足于)堆砌大量的英语教育事实。水平较高的英语教师,也只限于“梳理教育事实”的水平。

每当研讨学生英语听力训练的学习障碍时,他们往往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缺乏有效的教学对策。他们习惯地把“学习障碍”归咎于“英语语汇的遗忘”。

某些比较注重中国学生常见英语语言分析的教师,也只是“用心地”列出错误频度较高的语言知识点;在他(们)的教学对策中,只是以语言知识点(诸如:人称、名词单复数、时态、语态、情态等)加以归类,而后进行反反复复的“大题量”、“高强度”的试题练习,让他们的学生在茫茫题海中,以“苦”作舟。

一谈到新编英语教材的使用,许多教师无所适从,不知用什么教学原则,什么教学方法去实施,只是淡淡地认为,利用“新教材”,让学生多听一点;一谈到教学效果,一味埋怨:“从考试成绩来看,到底是语法概念差”。

总之,在他们的“经验总结”中,只是集中了大量的“可直接感知”的课堂英语教育现象。他们常常缺乏分析、抽象、概括、总结、提炼,使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正如伟大哲学家培根所批评的,他们只具备“蚂蚁的工作方法”:只知搜集事实,堆砌事实,而不会总结。因此,他们的经验是不系统、不规范、未经验证过的、缺乏迁移价值的。即便是在英语教苑中成功耕耘的“经验”,也没法让同行们借鉴,大部分都“自生自灭”。

2、理论思索

上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对于上述反映出的英语师资队伍素质问题的诸多“事实”,必须作深入的理论思索,以便探求出这种“现象”的“本质”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找出有效的教学对策和实施途径。

(1)缺乏概括能力是阻碍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第一因素

对于英语教师教育才能的研究的理论起点,首先应当检察他们在自身认知结构中的“抽象概括水平”对自身教育能力的作用有多大。从实践角度来研究它,这就是看他是经验思维型的英语教师,还是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

调研结果表明,在大部分英语教师(即便已达到了一级或高级)的认知结构中,可用于解决自身教育问题的思维“材料”,主要是历年来的英语教育事例,一些零星的感性经验。即大部分英语教师属于经验思维型的教师。

英语教师教学工作经验篇(7)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项基础性课程,其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大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能力,以及提高我国教育和人才的国际化水平都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的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大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的“短板”。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融合程度日益加深,我国各个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完善,现代教育手段和技术对大学教学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大学英语的听说教学也逐渐呈现出教学理念现代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法多元化的特征,为传统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取得了很大成效。在这样的形势下,新媒体工具以其开放性、多元性、互动性、便捷性的优势引起了部分大学英语教师的注意,也被不同程度地引入到英语听说课堂教学环节当中。虽然将新媒体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广受大学师生的欢迎,但相关研究却并不深入,亟需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新媒体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结合提供理论指导。

一、新媒体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理论基础

1.情境认知理论。情境认知理论不同于传统的认知、学习理论,其核心思想是知识、学习都出自情境并依赖于情境。情境是就人与人、人与环境互动的动态变化发展过程。情境认知理论纠正了以往的认知理论将知识理解为仅仅依靠逻辑规则和信息描述,通过意识的推理和思考就能得到,因此忽视知识产生所依赖的文化背景和客观环境因素的观念。

在情境认知理论中,学习既是个性化的,也是社会化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人与其内外部环境互动的过程,即实践的过程,只有学习者将知识运用于该知识适用的情境当中时,整个学习过程才是完整的,有意义的。因此,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应当注重受教育者与他人、与环境的互动,重视受教育者将知识应用于实践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构建适合受教育者的学习模式,培养其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新媒体工具应用的场景十分广泛,其本身的特征能够为大学英语情境教学提供条件、途径和平台,情境认知理论则为新媒体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2.经验学习理论。经验学习理论是国内外的教育、学习领域广为人知的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是经验的“形成验证重构再形成”四个环节构成的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是“始于经验、然后回归于经验”“改造或者转化经验、创造知识”。经验学习理论的认识学习过程,首先是通过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即初步经验),然后通过对感性认识的回顾、反思、分析等内在的意识和心理过程形成具有逻辑性的、较为抽象的经验,之后将内化的经验再运用于实践活动或现实情境之中,通过领悟和思考形成对之前经验的再认识,创造性地重构新经验……凭借四个阶段的循环实现经验――即知识的“领悟”和“转化”。

在教育过程中应用经验学习理论,就是要重视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融入实践活动,重视受教育者在实践活动中的情绪、感受、所思所想,并引导、帮助其完成经验的概念化、理论化、系统化,形成有别于感性经验的理性知识,同时通过教育者自身的行为影响、塑造受教育者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媒体工具的社交属性、多媒体属性能够良好的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既有利于学生经验的形成和重构,也有利于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对学生的经验进行指导。

二、新媒体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优势

1.新媒体能够形成丰富多元的教学情境。现代新媒体技术的兼容性十分强大,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格式的电子信息都能够在新媒体软件上流畅的呈现和运行,这就为大学英语的听说教学开辟了非常广阔的新天地,尤其是创造了丰富多元的教学情境,极大地弥补了传统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缺陷。传统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往往只能运用文字、音频以及少量的图片,并且这些素材大都围绕着课本内容,使得英语听说内容缺乏吸引力,教学情境较为单一,而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使得大学英语教师既可以在海量的互联网资源中选取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还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呈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既丰富了教学情境,也扩充了教学内容。

2.新媒体有利于大学生英语实际应用经验的形成。众所周知,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一直是令大多数英语教师头疼的问题,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大学生英语应用的场景和机会,用进废退是学习的基本规律,较少使用就意味着难以提升。然而,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不使用英语听说能力的问题,一方面,互联网沟通了全世界,国内外的各种文化产品都呈现在互联网上,尤其是影视、动漫、音乐等,新媒体作为互联网的工具性入口,大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听到英语语音,熟悉标准的英语发音特点和方式;另一方面,新媒体的社交属性便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学生遇到英语听说上的问题可以随时请教老师,教师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指导学生,学生在实际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知识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就间接提高了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效率。

3.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是以教师为绝对主导的,教师决定着学习的内容,掌控着教学的方法和节奏,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学习的地位。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角色由支配者和主导者变成了辅助者和引导者,学生成为了教学过程中名副其实的主体。首先,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选择学习内容的决定权实质上掌握在学生手中,教师可以推荐、引导,但无法控制,因此教师对听说教学的影响力在弱化,相应地,学生的主动性在彰@;其次,当学生在学习新媒体视听资料时,遇到疑难问题是由学生提出和发问的,教师则是回应和指导,这正与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和回答的过程相反,也是学生主体性得到强化的体现。

三、新媒体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策略

1.采用混合教学模式。传统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固然有诸多不足,但综合考虑种种主客观、内外部因素,围绕教科书、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仍是听说教学的主要模式,传统课堂教学仍有新媒体教学不可取代的作用。首先,英语的语音语调中的很多基础性知识和技巧必须通过教师现场讲授、强化训练的方式来获得,这正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其次,大部分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达不到流利会话的水平,也不足以应对新媒体上庞杂的语言入,必须通过课堂听说教学来打牢语言应用基础;最后,大学生在学习、运用英语听说能力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共通性、普遍性的问题,通过统一化、集体化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解决这类问题效率更高。相应地,新媒体更适合用于个性化、情境化的教学,便于教师对学生个体或者少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因此,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性和优势,但也不能忽视传统课堂教学的作用。

2.打造第二课堂。新媒体是对区别于传统平面媒体的新兴电子媒体的总称,其成员数量众多,特色各异。狭义的新媒体主要是指具体传媒产品,如门户网站、微信平台、微博等,广义新媒体还包括互联网、手机等终端工具。由新媒体的概念可知,其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这就为通过新媒体打造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第二课堂具备了充分的条件。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应以学习者的心态积极拥抱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给教育领域带来的变化,熟悉新媒体的使用技巧和运作方式,了解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习惯和心理,学习借鉴互联网上优秀的英语听说教学素材,具备游刃有余地借助新媒体进行英语听说教学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之外,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资源挑选、制作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教学视频、音频等素材,通过新媒体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训练、讨论,将教学、学习、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第二课堂。

3.构建师生互动体系。很多新媒体产品不仅仅具有媒体属性,还具有社交属性,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意见表达、沟通交流的平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微信。微信作为一个社交软件,不仅能在个体之间方便地传递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信息,还可以通过服务号、订阅号、朋友圈大范围地传播信息。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微信以及类似软件的特点,一对多地为学生推荐英语听说学习资料,还可以一对一地进行个性化指导。很多大学生之所以英语听力、口语水平差,就是因为其本身英语基础差造成的自卑心理,不愿意开口讲英语,形成恶性循环。而有了新媒体,学生可以通过语音单独与教师交流、求教,避免了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蹩脚英语的尴尬。借助新媒体工具,教师可以构建起英语听说学习的互动体系,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强大正在重塑社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新媒体工具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广泛使用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创造了更多可能。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努力寻求新媒体与传统听说课堂教学的契合点,通过两者的互补构建完善英语的教学模式,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靖.微信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2]刘巍.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优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116-119.

[3]贺海霞.新媒体环境下西部地区高校英语听说教学策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10-112.

[4]史杰.论新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5,17:36-37.

英语教师教学工作经验篇(8)

摘要:介绍东北大学软件学院全英文教学经验、思路和方法等,为其他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际化;全英文教学;软件工程;教学模式

0 引言

计算机软件是用英语表达的一门科学与技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引领着计算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这决定了英语无论是对软件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还是对跟踪前沿技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国际化是必然的,而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实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近年来,一些高校作了双语教学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于双语教学通常中文和英文授课时间各占一半,授课教师会针对一个知识段落用英文讲一遍,再用中文讲一遍,尤其是重点难点之处更是这样。这种做法的初衷是想让学生彻底听明白,但是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学生在听英文讲解有困难时,会认为接下来老师会用中文再讲解一遍,而对英文讲解产生一种下意识的惰性和逃避,对中文讲解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从而使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无论对于授课教师还是听课学生,授课语言的频繁交替,也会影响英文的语境和思维,所以授课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双语还不如“单语”舒服。

当然,全英文教学确实会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面临较大的困难,但这是国际化的必经之路,而且是可以逾越的。笔者在国外留学和工作期间,了解到印度高校的教学情况是这样的:在印度,小孩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在所在邦就读,所用授课语言为本邦语言,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来学习。上了大学之后,所有的课程资料和授课语言一律为英文,这除了要求授课教师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之外,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笔者的一位印度同事坦承头一年他们压力非常大,但是从第二年开始就适应了。正是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使印度软件产品和软件人才拥有强大的国际竞争优势。

教育国际化,尤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众多高校的共识,欧洲、俄罗斯以及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的名校都在努力开展全英文教学。我国一些高校也认识到了全英文教学的重要性。东北大学软件学院作为部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一直以培养国际化、创新型软件人才为办学理念和目标,10年前就开始积极倡导双语教学,从2011年开始,就在一些课程上开展全英文授课。笔者在所负责的软件工程课程上率先开展了全英文教学,并获得了成功,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借鉴国外优秀课程及教材

教材应该是领域内高水平、权威的、英语地区受欢迎的优秀教材,同时也是我们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书籍。授课教师最好接受过该课程的培训。

软件工程课程借鉴了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该大学在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与教学拥有全球公认的权威)软件专业的SSD9 SoftwareEngineering课程,笔者还接受了该大学教授的课程培训,这为该课程多年来的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授课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软件工程课程借鉴了SSD9课程的教学内容、模式以及教材。该教材为软件工程权威专家Stephen R·Schach所著,随着软件工程领域的发展,10年来,该教材多次版本升级,从Structuredand Object-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到Object-Oriented and Structured Software Engineering(5th~8th版),直到最新版的Object-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这样保证了我们所选教材的权威性和前沿性,做到了教学内容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

2 全英文教学资料

全英文教学的课堂资料主要包括英文课件PPT、英文案例描述、英文实验报告文档等。这样能够保证学生耳中所听到的和眼中所看到的课件相一致,保持课堂上纯正的英文氛围和英文思维的惯性。同时,这些资料应该与英文原版教材一脉相承,以保证学生在课后学习时能够获得纯英文学习资料,以避免学生在英文资料和中文资料之间的苦苦对照。

软件工程是一个很宽广的学科领域,其中的很多术语在英文有唯一的、明确的含义。但是翻译成中文就会有多种译法,有些资料甚至有翻译错误,这反而给学生造成概念上的混淆,造成不必要的学习困难。所以确定英语作为课程学习语言,从全局来看反而更加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

3 授课教师的英语能力

全英文教学采用英文教材以及大量的英文资料,同时课堂上的授课语言为100%英文,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有很好的英语能力,尤其是英语口语能力,这是开展全英文授课首要的硬件条件。授课教师要能够充分、深入地理解教材及各种教学资料的内容,同时,要能够在课堂上用流畅、准确、简单易懂的英语口语进行讲解。只有授课教师的英语水平达到相当程度,才能营造出良好的英语氛围,使学生能够沉浸在英语思维和学习中。通常在英语地区工作学习过的教师才能够达到这种英语能力。

教师仅仅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还不够,还要对课程教学有相当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随时根据课堂学生的状态和接受的程度,来灵活掌控授课的节奏、重点、讲解方式、师生互动,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除了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取得过优异的TOEFL和GRE成绩),还有3年多英语国家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并且有10年的双语教学经历,这都为该课程全英文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组建英文授课班

近年来我国的英语教育从小学,甚至从学龄前就开始抓起,所以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较前几年确实有相当程度的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英语教育还存在地区和个体差异,所以一下子要求所有的学生接受和适应全英文教学不太现实。应该先从一部分学生做起,以点带面,逐步拓展到更多学生,乃至于其他课程,逐步形成全英文授课的大气候大环境。

笔者的做法是组建全英文授课班:首先学生自愿报名,然后教师结合每名学生的英语能力、专业能力等综合情况组建一个全英文授课班。第一届全英文班有30名学生,初步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二年就有了更多的学生报名,经过双向选择最终确定为90名学生的规模。

5 课前预习

英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学生在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大部分集中于专业词汇上。如学生在聆听老师的英文讲授时会因为一两个听不懂、且多次出现的专业词汇,而产生越来越大的困惑和压力,进而使自信心和热情受到打击。如果授课教师在课前把下次课中可能要涉及的重点专业词汇和出现频率高的词汇布置给学生进行预习:就会大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

如在软件工程课程中经常出现词汇client,在软件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中client可能会是指“客户端”“客户机”等,而在该课程中频繁出现时都是指软件系统的“客户”。所以如果没有预习,学生就会对老师的授课内容产生误解和困惑。实践证明,课前预习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6 课堂互动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全英文的课堂学习中,一定要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紧紧地跟上教师的思路和节奏,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要增加互动的形式,使互动更加灵活、没有压力感,使学生能够积极、愉快地参与,甚至主动发起课堂互动,从而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笔者在软件工程课程的每一堂课,都至少有两个互动环节,其互动题目通常选取一个以某些先修课为基础的、学生以前遇到过的、感到困惑的,并且与本堂课的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加以教师的适当引导,最终结合到每堂课的知识点上,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7 对学生的考核

对学生的考核是结果式考核和过程式考核相结合,并且均为全英文。

结果式考核即传统的期末考试。笔者用2年多时间建设和完善了全英文版的在线题库和考试系统,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在可监控的空间范围内(学校的机房),登录该在线考试系统进行机试,实现了考试的先进性和准确性。

过程式考核包括实验情况和课堂表现(主要指课堂上积极与老师用英语交互)。软件工程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实验教学占到24学时(课程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验开始前,要求学生每3~5人自愿组成一个实验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感兴趣的、难度和规模适中的题目,以保证学生愿意投入、能够调研和完成,例如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网上订餐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等;题目确定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课堂所学方法和技术,完成本组课题的实验报告,包括需求调研、需求文档、用多种UML图表达的分析和设计方案。这些文档均要求完全用英文完成。

最终的实验成绩包括文档成绩和答辩成绩。文档成绩以实验报告的质与量来评分。答辩成绩以小组为单位的自述和答辩的形式来考核,要求学生在给定时间内(约10分钟)运用全英文的PPT、WORD文档和图片等各种形式,最大限度地展示本组的工作成果,用全英文作自述和回答老师用英语提出的问题(约8~10分钟)。

对全英文验收答辩,学生一开始是很害怕的,但是有扎实的实验成果做后盾,加上全组同学的认真准备,最终绝大多数小组都能够作出较为精彩的英文答辩;而且有的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参与了英文自述和答辩,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和自信。课程实验的整体验收情况很理想,老师给学生的答辩都作了现场录像,因为这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全英文实验和答辩,笔者把答辩视频录像copy给学生留作纪念,学生们都很开心和自豪。

8 立体化课程资源建设

为了方便学生的课后学习,非常有必要对课程资源进行全英文的、立体化的建设,以此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和手段。课程资源应该做成web版,放到公共服务器上,以便广大软件专业的学生以及业内人员进行软件工程课程的学习和专业参考等。

笔者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的教学资源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指南、知识内容、练习、实践、作业、测验、案例、常见问题和知识结构;各个知识模块再向下分解为若干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录像及其内容、练习、测验、案例、资源下载和扩展学习。同时还提供课程简介、教学团队简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模板、往届学生实验报告样本、学生实验答辩录像等资源。

9 结语

软件工程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在东北大学软件学院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超过95%的学生认可全英文教学,坦承参加全英文授课班有很大的收获,既学习到了最新的专业知识,又学习到了实实在在的专业英语,对自己成长为国际化的软件人才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逐渐体会到英文软件专业书籍和资料的精妙之处,表示以后不会再回避和抵触英文专业资料,并且希望学院能够扩大全英文教学的范围。综上所述,在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上进行全英文教学是可行的,能够带来理想的教学效果。

英语教师教学工作经验篇(9)

体验式教学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第一,能够满足旅游市场对人才需求形势的变化需要,第二,可以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视角,提高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的英语竞争实力,为其就业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实践中,要求教师能够进一步落实体验式教学的相关内容,优化教学内容、积极备课,并拓展多媒体学习资源,让学生们可以在丰富的情景体验中强化英语交际技能和应用技能等,在落实好职业规划的基础上,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一、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概述和特点

(一)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概述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学生作为主体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获得技能的过程。体验式教学所倡导的是教师的教学启发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体验式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内涵也逐渐丰富,该教学模式不仅要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更在乎其个人体验;学生必须要主动地参与课堂,而不是被动地进行练习;最后,体验式教学需要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使学生们能够主动承担学习责任,强调在实践、在体验中学。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体验式教学首先具有亲历性,这也是该教学模式的本质特征。基于心理层面的角度,即学生在心理上亲身经历某件事,并通过移情的方法对自身加以反思和回顾。基于实践层面的角度,即学生能够通过亲自经历某件事或亲自参与教学活动,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来体验教学真实性。体验式教学具有个人性,即个体之间由于差异较大,主体性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对事物的理解以及兴趣爱好不同,其体验成果也相对较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设计多样化的体验情境,让学生们能够通过亲身经历的模式,得到差异性的认知,甚至产生不同的情感。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们积极分享和交流情感体验,同时也可以在沟通的实践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体验式教学具有缄默性。在教学实践中,要求参与体验式教学的学生,能够亲自在场并亲身经历。但有些场景或情况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需要体验主体在享受和观赏的时候,能够对场景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激烈的内心活动,这些活动大多是内心的感受,只能通过想象来进行传达,无法真正参与实践。

二、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的特征

(一)突出专业性和技能型

高职院校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尤其在旅游专业英语教育中,需要学生们具有一定的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技能性和专业性都相对较强,一方面要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另一方面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深入社会和多元化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在传统的高职旅游英语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将重点放置于提高学生成绩以及追赶教学进度等方面,并没有针对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最终导致教学总体成效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高职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师能够率先进行理论的创新,然后注重提高英语教学的技能性和专业性,通过丰富教学情境和优化教学体系来满足人才的实际发展需求。

(二)教学内容相对广泛

伴随着职业教育的逐渐发展,在高职教育体系当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们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情感体验,并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的实践技能,为日后的就业发展奠定基础。尤其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实践中,体验式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十分常见的教学工具,但是由于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无论是教材还是学习资料内容十分广泛,而且涉猎的知识体系也过于繁杂。要求教师除了让学生们做好大量的专有名词积累并培养其口语交际能力之外,也应该提升英语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们在亲自体验和亲力亲为的实践中,了解日后要从事工作的内容和权限,以便于引导学生制定良好的职业规划目标,为日后的就业发展服务。

(三)保证语言的实用性

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和综合型的人才。尤其旅游英语教学本身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可以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和课堂的丰富性。例如在教材的选择以及教学内容更新方面,始终要保证知识体系服务于学生的发展诉求和职业规划要求,以实践性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原则,让学生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一方面强化个人的英语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制定针对性的职业应英语学习规划。整个过程要突出英语教学语言的实用性,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有效注重情感体验的实践中,更游刃有余地应用英语体系,来解决现实生活中或未来职场中可能会遇到或发生的问题。

三、体验式教学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一)是迎合旅游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基础

近几年来,社会形势日益变化,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升级,对旅游等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助推了整个旅游市场的飞速发展。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旅游专业并完善课程体系,这不仅是提高高职院校社会效益的关键,同时也是迎合旅游市场发展的实际诉求。尤其是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在求学期间就能体验到丰富的职场情景,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案例还原的形式,使学生们及早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不仅能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社会适应性,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出真正能迎合旅游市场发展的人才。除此之外,在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情况下,要求教师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在突破传统的情况下,及时调整教学方向,这也是助推整个旅游市场以及相关附属产业和谐发展的关键。

(二)是改良传统旅游英语教学模式的关键

依照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要求教师可以以学生为中心,以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英语实践水平为动力,开展特色的、具有综合性的教学实践。因此依托体验式教学法,能够引导教师积极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以及综合应用能力加以分析,一方面通过引入情景案例,为学生们讲述日后在职场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另一方面,通过情景引导让学生们亲自到相应的职场中加以见习,有效地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这对于改良传统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是提高职业院校人才竞争力的核心

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无论是办学规模、师资力量还是人才培养成效,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落脚于培养综合性的技能型人才,以突出人才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为核心。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实践中,应用体验式教学需要学校与相应的旅游企业合作,一方面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对外实践和参与实训的机会,另一方面积极邀请企业员工到学校为学生传达工作经验和企业理念等,这一方面能够提高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升级高职院校人才的竞争力,为日后的就业发展打好基础。

四、当前体验式教学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运用遇到的瓶颈

(一)存在学生体验不足的问题

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落脚点在于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英语实践当中,获得技能升级和情感体验。但是当前部分教师虽然也认识到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仅停留在案例分析和课程总结反思方面,即让学生们对行业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和演练,并没有真正地引导学生还原英语情境以及职场场景等。这种忽视学生情感体验的体验式教学,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们的习得效果,也不利于激发其主动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降低教学成效。

(二)校企合作不充分,难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

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实践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需要学校与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机会和见习机会,通过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其提供相应的岗位,使学生强化社会适应能力。但是当前虽然部分职业院校与当地的旅游企业建立了合作,但是学生在见习中大多是旁观者的角色,并没有真正做到参与职场规划和职场生活当中,更不用提在见习中开口说英语以及与外国游客交流等。这种相对粗放的合作关系本身并不长久,而且还极大地浪费了资金、资源以及学生的实习时间。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升级

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高职旅游英语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将英语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让学生们能够在落实职业规划的情况下,对旅游行业的前景、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着手提高个人的英语能力和交际技能。但是当前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依然以传统的理论引导为主,让学生们积累单词、背诵语法以及朗读课文,并没有基于旅游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学生职业规划前景等内容,设置一系列与旅游相关的英语会话情景和案例。这种陈旧和落后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难以培养出适合旅游行业发展的专业性人才。

五、分析体验式教学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一)创设丰富的旅游英语交际情景,注重学生的体验

体验式教学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注重的是让学生在情景交际中体会英语的实用性,并强化个人的交际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实践中,要求旅游英语教师能够注重学生的体验,通过创设丰富的旅游英语交际情境,使学生的语言图式被激活和激发,并依托思考、理解、体会和感知填补学生经验上的空缺。情景的创设包括表演体会、生活展现、图画再现、音乐渲染以及语言描述等。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播放与旅游行业相关的纪录片,使高职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未来要从事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案例分析和情景还原的形式,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用英语还原旅游行业中景点讲解、购物、酒店入住、沿途导游和机场迎接的场景。如接待外国游客时,怎样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文化差异,获得更多的娱乐体验?在为外国游客介绍中国美食时,怎样更积极地沟通活跃气氛?这些都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共同来进行情景演绎,以便于加深其情感体验,获得真实的语言情感。

(二)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提供多元的见习机会

体验式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亲身参与和实际体验,因此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需要与当地的旅游企业或有关机构开展深度的合作,一方面邀请旅游企业内的资深员工到院校开展教学工作,为学生们传达第一手的工作经验。例如新手员工如何在工作中最快速的积累经验,提高自己;在面对用户刁难的时候,怎样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为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充足的见习机会,尤其是与外国友人交流的机会,如让学生做助手,辅助导游接待外国游客;或亲自让学生到酒店迎宾,做入住接待等。学生们通过实践和见习,可以更针对性地了解自己在旅游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词汇量积累不足或不敢开口交流等。在获得反馈的情况下,帮助他们及时补齐短板,提高英语学习成效。而且校企之间的合作,还可以生成更加优质的高职旅游英语教材和教学体系,让教师和企业员工为学生们创设更丰富的旅游英语会话情境,使学生在深入体验和身临其境当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交际和沟通

传统高职旅游英语理论是教学,显然已经难以适应旅游行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因此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引导下,要求旅游英语教师能够进一步深化教学措施和教学模式的更新和改良工作,通过模拟现实环境或创设真实的实验室场景,让学生在动态的职场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体验活动,以便于帮助他们强化运用和深化理解英语知识。例如在模拟导游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熟悉当地各个景点的英语导游词,然后通过检索和资料的汇总,进行模拟讲解和景点介绍等。整个过程中,要求学生配合规范的服务和动作,并运用学习过的英文句型进行训练和实践,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而针对学生胆怯的心理,则要求教师能够深化情景引导,真正将职场还原交给学生来创设和安排,如分角色重塑酒店入住办理场景或机场接待场景等,让学生们必须用英语来进行沟通和交流,甚至设置一些难题,培养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如冬天接待外国游客,提出想要饮用冰水的要求,可条件不允许,学生如何能巧妙地应答,既解决问题,又不会引起游客的不满。这些真实场景的重塑,可以让学生们增进职场体验,培养其社会适应性。

结束语

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满足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改良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病。因此在实践中,要求高职旅游英语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旅游英语交际场景,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此同时,院校和企业也应该加强合作,为学生提供多元的见习机会。英语教师本身要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地沟通和交际,使他们在丰富的场景中强化英语技能,为日后的就业发展而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敏.体验式教学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校园英语,2021(19).

[2]陈玛莉.体验式教学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64).

[3]黄欣懿.体验式教学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

英语教师教学工作经验篇(10)

关键词:新课程;小W英语;研训工作;新策略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小学英语教学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新课程、新思想、新理念为学生带来了新体验、新内容、新感受。作为一个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严格以新课程理念为准,不断在教学中提高英语研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探索、实践、创新英语研训工作策略,在这场英语教学变革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强化校本研修指导,落实英语常规研训工作

如果将教师的专业成长比喻成一个正在成长的表演者,那么校本研修就是为这个表演者提供展示的平台,所以说校本研修工作就是教师素质提升的一个载体。校本研修工作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校本研修作为一个新策略是教师教育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对英语教师。因此,在英语常规研训工作中,我们要强化校本研修工作,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的指导,将以学校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三者相融合,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展开校本研修工作,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如,我们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课程研讨,帮助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的流程,(1)教师“教什么?如何教?”(2)学生“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3)学校“如何促进师资?如何改善教学环境?引进先进教学经验?”等方面的校本研究课程,在研修课堂上相互交流教学经验,使教师更好地将新课程理念应用到实践中,让评价发挥引导、控制、反馈、改进的功能。将学科研训活动纳入英语常规研训工作中,强化校本研究指导,以此促进和推动小学英语研训工作新策略的实施。

二、深化教学课堂改革,落实英语课改研训工作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阵地依然是课堂,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因为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的成功与否。因此要深化教学课堂改革,落实英语课改研训工作的实施。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为本,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知识,还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如,从教学手段方面进行课堂变革,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创设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游戏,合理地引导,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深化教学课堂改革,发挥小学英语科研工作的作用,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强骨干教师培训,落实英语科研研训工作

每一个学校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骨干教师的不断探索和辛勤工作,可以说,骨干教师就是这个学校的尖兵、旗帜和标榜,在创新小学英语研训工作的道路上,也需要这样的有影响力、有职业素养、有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队伍。因此,在英语研训工作中,我们要重视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有目标地选择骨干教师的培训内容,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先进的骨干教师培训体系,贯彻落实英语教学的科研工作,让骨干教师在新课程、新专题的影响和指导下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引领整个学校的教学变革,不断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教育科研能力。

如,我们可以在学校选择一批教学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一个科研工作小组,主要探究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英语研训工作新策略。针对这一科研小组,我们要定期组织他们去参加培训,去重点的小学听外校优秀的教师讲课,学习他们的授课经验,回校后进行讲评或者研讨,也可以组织他们去偏远的山区学校进行学习和服务。在实践中加强骨干教师的培训,落实英语科研研训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研训工作新策略的实践中,我们本着在探索中创新的原则,以在实践中研究为准则,将一些新策略尝试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努力引领课改的方向,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质,帮助学生切实解决英语学习中面临的难题,从校本、课堂到教师,从常规、课改到科研,由内到外、由浅到深地、全面地进行英语研训工作的创新,努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 财政扶贫工作计划 下一篇: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