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12 06:43:01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篇(1)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我国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这种形式在给我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思想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当代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的人群,容易受到一些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影响。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在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发生着改变,有些高校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有些高校却忽视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就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有效抵制经济利益的诱惑,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盲目夸大社会功利,而缺失了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诚信意识。

2.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

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和经济发展规模的速度不相适应,导致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数量逐年递增。有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有应届毕业生700余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实际数量有750余万人。如此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一方面是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另一方面也与高校的教育观念和技能培养等原因分不开。当前高校片面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导致部分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不能承受社会压力,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甚至出现对就业缺乏信心的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能与大学生实际情况相衔接,更没有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网络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更多的大学生愿意从网络中获取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沟通,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获取的途径。网络传播对当代大学生在教学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要看到不良网络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负面作用。部分大学生在利用网络便利性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养成了对网络依赖的习惯,导致不愿意思考、不愿意深入学习和研究问题。有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耽误了学业;有些大学生对网络信息不能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分辨,被错误信息所误导;有些大学生被错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所影响,改变了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这些现象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失的结果。

4.学分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教育体制也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和调整,全国各大高校都在不同程度地推行学分制,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也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一方面,虽然学分制对于激发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具有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于专业进行选择性学习的要求,但同时也导致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忽视,对实践知识的忽略,而只是片面追求理论和学分,进而走上社会之后会出现政治意识不强的现象,不愿意承担一些社会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学分制度下每个学生选择的学分和课时不同,上课时间和地点也不相同,传统的教室和班级的概念被打破了,导致学生流动性增加,班级集体意识却逐渐淡化。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勤劳勇敢、诚信友爱、谦虚互助以及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全社会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教材,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学生可以感受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感受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精神,热爱祖国,勇于现身祖国的博大情怀。

2.有助于改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个人的内在道德修养,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教育大学生要首先提高个人内在思想道德和修养,进而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教育当代大学生要培养和树立人道主义精神,培养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3.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观念,从而正确处理好自个与集体、小家与大家的关系。只有让当代大学生明白了对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也才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进而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为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一方面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去,另一方面还要从高校的角度去从制度和课程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理论课程中

以课堂为主渠道的课程教学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为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中更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起来。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二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中。

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制度建设中

俗话说,一个好的领导,不如一套好的制度。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高校的制度是一种隐性的文化软实力,对全校教职工和学生有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的形成中,制度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校制度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价值观作为高校制度的内容。比如,在学生管理制度中、奖学金选定标准中加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比重。在高校制度建设中,提倡道德第一,既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代有机结合起来,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3.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中

实践是将学习内容内化的有效途径,是将所学内容转化为自身价值观的重要桥梁。我们可以设计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配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深入爱国主义基地参观考察,通过到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的参观学习,有效地调动社会力量,使广大学生在领略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再如通过严格的日常管理和礼仪要求,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意识。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篇(2)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格教育的影响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XJK01 5CZY096。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40-01

文化的植入好坏相对决定了人格的优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自然也就造就了优秀的中国人格,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文化的相互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之间就有了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如何在现代教育过程中延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理论及特征

1.传统文化的人格体现

儒家的理想人格。在儒家的理想人格中,认为最高人格的体现为圣贤。而圣贤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是要与天同德,与大道同行,克己复礼,兴国安邦的高尚品格。儒家圣贤的人格主要体现在仁与礼的统一。

道家的理想人格。在道家的理想人格中,提倡隐士。即真人,至人,神人。主张淡薄本性,无为不争,已达到人性和自然最原始的状态。在道家的思想中,提倡返璞归真,无为而治。

法家的理想人格即为英雄。认为要追求自身的实际理想,凭自身的力量争取社会地位。提倡法不阿贵,唯法所在。在法家看来,法令制度高于一切,无论君臣,在法令面前一律平等,体现了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

佛家的理想人格提倡超尘绝俗,认为万物皆空,明心净性。在佛家的思想中,佛就是泯灭七情六欲的超人,在生活中做到宠辱不惊,万般皆空像的心态。

2.中国传统人格教育理论的特征

第一,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格。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就是表面天地之间人之性命最为珍贵,体现了人的价值。孟子说“所欲有甚于生者”就是指人的追求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表明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是中华民族的行为模式,注重挖掘人的价值,获取他人的尊重,一方面做到自爱,自尊;另一方面做到理解人,尊重他人。

第二,崇尚仁爱理念。孔子特别注重“人”的突出地位,仁爱是人性之基本,通过自身的美德,达到人与万物的统一。在理想的人格教育中提倡,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行,另一方面也要将德行推向社会,造福社会。

第三,重视修养实践,崇尚理想人格。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将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作为自身的追求根本,通过道德理论的熏陶和道德实践的累积达到人身外在和精神内在的统一。

二、传统文化与现阶段人格教育的融入

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整理,塑造高职学生优秀的人格,以经典“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理想为重点;以仁人志士为榜样加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励志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

1.思政教育体系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在现行高职思政教学体系中,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导向性融入思想道德修养课,用心弥补现行课程的人文精神的不足,增加课程的育人功能。高职学生的道德修养不能被文化课的知识性要求所取代,教学与评估只能以育人为中心,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道德修养课程,可以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来引导学生的道德思想,培养人格健全和道德品质优秀的大学生。

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网络、影视建设

网络、影视等公共媒体对高职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以在专门优秀传统文化网站中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职大学生提供一个干净绿色、健康有益的网络和影视环境,转移人格教育的重要阵地。

3.在校园人文环境中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高职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战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对高职大学的道德人格培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校园文化中的历史传统和思想追求能改变学生的价值观、理想和道德信念。如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北大的兼容并蓄,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影响着一代代的青年才俊。

三、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高职学生人格教育的理论价值

1.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择业观方面,高职的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就想着找到非常理想的工作是不现实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敬事而信“,“建功立业”的精神是值得当代高职学生借鉴的。很多成功者和建功立业的人都是从很艰辛的基层工作做起。通过传统文化中典型的人物案例引导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保持达观的择业心态,“天生我才必有用”,有才华有德行的人最终会被发现。保持不断进取的信心是帮助高职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有利于高职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高职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许多人不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因而往往造成与同学交往胆怯、与教师“顶牛”、与父母关系不合;还有一些学生交往重实惠不重原则,请客送礼、拉帮结派,这种友谊自然不会长久,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交往能力。因此,利用传统的道德中强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让他们更加能够明白尊重他人,勇于承担,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3.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诚信品质。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所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因此,对于高职学生来讲,诚信品质的培养在整个人格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良好经济建设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整个社会道德文化进步的需要。因此,通过传统文化培养高职学生诚信的品质至关重要。

4.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道德自律。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这就导致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明显。马克思说过“道德的基础是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也就表明,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有自律意识的人。在道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综上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始终贯穿着人格的养成,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着至大至刚的人格,乐天坦荡的性格,天性仁厚的性情,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中华人民高尚人格的形成。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世界文化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我们不仅要吸取丰富的世界文化,更要注重传统文化中人格和人格教育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李国娟. 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逻辑[J]. 思想理论教育,2015,04:64-69.

[2]张应平.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考[J]. 黑河学刊,2014,08:98-99.

[3]朱明贤,郑克卿,赵国龙.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教育[J]. 唯实,2008,03:32-35.

作者简介: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041-02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高度评价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对它的态度和方法。就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造性的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这句话充分表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国家和人民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应该采取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通过遵循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今中国的执政党,其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而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实施和贯彻落实社会意识形态要求的一个重要工具,国家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和基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它其中的内容和方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名词在我国虽然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才成为较为统一的标准术语,但它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它是随着国家和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当时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并加以宣传教化,它其中包含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身。在内容方面,我国自古以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传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丰富的优良品德,不仅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深厚的社会氛围,而且它其中的许多观点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指导着人们的行为,推动着社会中关于意识形态的发展,这对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方法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养性、为人处事等方面的阐述可以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提供一定的借鉴。就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而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加强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让当代青年人更好地理解、领悟和应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二、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的重要性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和完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沉淀,在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内容可以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以借鉴和应用。例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儒家理想人格、道家个性自由、墨家兼爱利人、法家法治等思想进行吸收,可以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由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自于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实践中,使得这些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更容易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因此我国在进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完善的分析、整合,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用老百姓喜闻乐见和广为熟知的民族语言讲出来,并把反映当今时代的思想内容融入传统文化之中,用中国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当今社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面对现在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参与性不断提高,思维越来越活跃,对国家和世界大事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那种纯粹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完全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教学方法是值得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借鉴的。例如“因材施教”、“言传身教”、“一日三省吾身”、“知行合一”等思想就可以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加以应用。只有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载体并坚持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实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容

马克思曾经指出:“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的历史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中华民族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是我国的宝贵资源,对它进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是我们应有的根本态度。我国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创新,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更加当下化、现代化,最终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整合。所以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三)重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是实现我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一方面使我国人民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等不断增强,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例如受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腐蚀,一部分人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从而导致对国家和民族的意识淡薄、对我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足、社会责任感缺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等在一些群体中的影响越来越少。此外,我国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在制度方面缺乏系统化的规定,使得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度不高,缺乏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一部分人甚至否定中华文化、盲目崇拜外国文化,更谈不上树立和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终形成强烈的国家意识了。换句话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是当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不足,为了更好的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视和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

三、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国家对人们从小进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主要地位。为了更好地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国家在进行教材的编排时应该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编入学科的课本中;第二,在开设精品课程和选修课程中,学校可以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列为其中的一门,供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第三,教师们应该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道德素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巧妙的方式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不仅只是重视学生们的成绩,而且也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言传身教,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带头作用,用心对待学生,让他们认真认识、自觉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各门学科的综合作用,广泛宣传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实质,让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中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学生应该充分发挥在课堂中的主动作用,对所学的显性和隐性内容进行融会贯通,把外在的社会意识内化为自身的优秀品质。只有这样,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不仅有效地利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能使当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对文化的自觉、自信,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这段话说明了我们在进行宣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时不仅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且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宣传。如可以在国家政策方面加以重视并进行引导;可以在学校、社会中比较醒目的地方写一些表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语或是用形象生动的图画诉说人民群众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和敬仰;针对网络传播在当代社会的普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来广泛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设有关专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站、创立网上课堂,全面完整的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人们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等等。总之,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人们从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三)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在于教育,另一方面也在于自身的实践。要想真正的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把理论付之于实践。在实践中恰当的引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其自然而然的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去中,达到隐性教育的效果,最终形成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崇高爱国热情的中国人。社会应该鼓励人们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来学习并进行弘扬。我们可以在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开展主题类型的教育实践活动,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建军节、国庆节等,让人们在节日或纪念日的氛围里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还可以有计划的组织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或参观有一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旅游景观中去学习,在进行实地观赏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加深对中国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认识,培养人们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及爱国主义情操。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让人们在具体环境中将传统理论和现实环境结合起来,从而有针对性的吸收适合个人成长、成才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终实现自身真正的发展,实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今天,我们在进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结合,提高人们道德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促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更高的阶梯迈进。

参考文献:

[1]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

[2]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篇(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成为人们追逐的热点,领导干部也面临着物质利益的种种诱惑。近年来,频频发生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因被查办的事例。然而尽管警钟敲响,仍有一些领导干部经不住诱惑,走向道德和法律的深渊。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就需要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廉政教育。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反腐倡廉抓源头,一定要把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一个重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廉政文化遗产,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积累了大量的廉政理论,颁布了许多奖廉惩贪的律令,涌现了一大批清官廉吏,创作了无数的廉诗、廉文、廉戏和廉洁格言、普句,这些都为当今领导干部加强廉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一、明辨义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重义轻利”。孔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墨子曰:“义,利也。”义与利是辩证统一的。给领导干部的启示是:要重大义,轻私利,不取不义之财,用仁义之心去爱民,去为人民谋利。我国古代从政为官崇尚廉洁清正为民,如彪炳史册的羊续“悬鱼”拒贿、子罕“以德为宝”、包拯铁面无私、海瑞刚直不阿,他们因不受物质利益诱惑、立场坚定而受到万众拥戴。

当代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不为杂念所扰,不为亲情所困,不为私利所动,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价值观。积极吸收传统文化营养,用传统文化中“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的名利观勉励自己,明辨义利,洁身自好,杜绝贪污腐化。如果能做到重义轻利,就能够不受物质利益的诱惑,就不难做到廉洁自律,从而真正为百姓谋利,反之,如果重利轻义,见利忘义,就会耐不住清贫、经不住诱惑和考验,从而走向道德的深渊。

二、身正德高,常存公仆情怀

孔子日:“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代士大夫的最高政治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古代传统文化中,具备较高的自身修养是人世从政的前提。这给当今廉政教育带来很大启示: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身正德高,才能有吸引力和感召力,领导班子才有凝聚力。领导者有“力服、才服、德服”三种境界,以力服人只能使人慑服,以才服人可以使人折服,而以德服人则使人心服。对于为政者来说,德为权之灵魂,权为德之体现。为政必修德,是古今中外优秀的为官者普遍强调并身体力行的必修课,领导干部要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道德修养甚至比才干要重要得多。自古以来,为政者都看重道德的力量,讲究以德服人,“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如于谦“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间阎话短长”,“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成为勉励为政者的至高格言。“德高”才能“望重”,像焦裕禄、孔繁森一心为公、甘做人民公仆的精神,自然会得到人民的爱戴和信任。孔子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领导干部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常存公仆情怀,学习老子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以老百姓的愿望作为自己的追求,以“为官一任,造福万民”为己任,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良好的“官德”修养,是领导干部谋事成事的基础,只有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

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清廉自守

领导干部要学习传统文化“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境界,面对名利,要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对领导干部来说,名和利是与党和人民的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无数革命先烈和先进模范人物,默默地为党和人民奉献,却从不考虑索取,从而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无私奉献。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要求领导干部以更加高瞻远瞩的气魄去开展工作,把个人的名利得失放在滚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潮中去衡量是微不足道的。要有“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发扬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领导干部要弘扬传统文化“仁政”思想,树立以民为本、甘于奉献的意识,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胸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以“仁爱”之心对待老百姓,以党和国家事业为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把老百姓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老百姓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老百姓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心中时刻铭记: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用实际行动筑好“甘于奉献”这道领导干部在思想道德方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

领导干部要警钟长鸣,拒腐防变,清廉自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多腐败堕落的领导干部,都是由于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私欲膨胀,抵挡不住各种诱惑,最终走向罪恶的深渊。因而,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从中汲取教训,在工作中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做到清廉自守,自觉抵制腐败的侵蚀,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坚持权与责的统一,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真正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

四、把好“人情关”,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领导干部工作纷繁复杂,在处理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面对一系列的“人情关”。“人情交往”是腐蚀领导干部的糖衣炮弹,一旦疏于防范,就会走向贪污受贿的深渊。对此,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自己手中的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始终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绝不能把它变成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篇(5)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改革实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获得了长足进步,业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滋生了一系列问题,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言,各民办高校就显得比较欠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格,而且还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因而,很有必要认真审视和深入发掘民办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这对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民办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管窥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民办高校的努力,民办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总的来看,多数大学生都对传统文化有一定认识,肯定传统文化教育在社会的重要地位。但同时我们还应该发觉目前的不足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偏低

笔者就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行走访,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的占 52%,能完整背出古诗词或正确回答出作者的大学生占 41%,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用的大学生占16%,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大学生占24%,而认为学英语绝对有用的大学生占90%。”由此可见,当代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令人堪忧。

(二)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念淡薄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中国社会优良道德风尚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民办高校的一些大学生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却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背道而行,传统美德观念淡薄。譬如,整体精神的淡化,个人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普遍存在;诚信观念的淡薄,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恶意拖欠学费的事件时有发生;人伦价值的漠视,不孝敬父母、不尊重长辈、顶撞老师的事也屡见不鲜;坚韧不拔精神的缺失,害怕吃苦、拈轻怕重、畏惧困难、贪图享乐的现象时常出现。这些事件、现象以及做法都反映出来民办高校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的淡薄。

(三)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不足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速,在部分媒体和商家的炒作下,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越来越受到民办高校大学生的青睐。然而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不再像原来那般热闹,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只注重其形式,往往把节日当成了吃饭送礼的日子,忽视了其内在深刻的文化意蕴,大多数民办高校学生都不知道或是说不清楚一些传统节日的来源。一些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于几个传统节日的关注单纯出于对放假的热爱。由此可见,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不足,一定要引起民办高校的重视。

二、民办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剖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起步晚,重视不够,成效不佳

民办高校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加之师资、资金等的不足,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都起步较晚。而且许多高校未足够重视,在具体实施上措施不力、方法不当,甚至连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公共课程、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都未开设。这种情况给新时期民办高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加了难度,这是造成其出现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多元文化的渗透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文化的多元化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近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所奉行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多元有害价值观念的干扰、渗透,在不同程度上使一些意志薄弱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对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产生盲目的崇拜。加之,许多西方国家的腐朽文化产品充斥在中国的民办高校校园中。久而久之, 一些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无形中可能会接受或者认同西方国家的价值观,进而怀疑甚至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不断冲击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些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偏误,认为它已经过时,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脱节,因此在商品物流的高速运转中毫无节制地追求物欲私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所重视和推崇的人伦亲情、慎独自律和诚信友爱等道德规范被弃置不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升级,经济利益不知不觉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占据了主要位置,功利性的职业至上理论让民办高校部分大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淀。当前,尽管有些民办高校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选修课程,但是选修的人数和上课的效果远未达到所期望的教育效果,这需要民办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社会认真查找原因,对症下药,以期逐步取得较好的教育实效。

三、民办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机制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以及人格塑造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作为教育者,如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仅作为一种强制性简单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效果是不言而喻的。鉴于此,我们很有必要积极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机制,拓展新渠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切实增强民办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学生自己去自觉地吸收传统文化中精髓的部分。

(一)完善课程设置,开设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课堂教学有利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地传授和教育,这是对当代大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直接、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部分民办高校只是开设了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程,一些民办高校甚至还没有设置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这就容易导致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与积累的匮乏。

为了运用好课堂教学这个大学生教育的有效阵地,各民办高校要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安排 专门课时对大学生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要开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程范围可以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典文学鉴赏、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国音乐绘画赏析和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等等。各民办高校也应该安排一些深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教授或专家学者讲授一些诸如《道德经》、《论语》、和《古文观止》等中华古典精品选修课程,或者开设诸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书法艺术》和《唐宋诗词鉴赏》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选修课程,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名人名家大讲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学术报告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中国书法大赛、中国绘画大赛和中国音乐大赛,等等,通过这些渠道深化当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丰富他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体系。

(二)打造具有浓厚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育人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传播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浓厚的学校往往会培养出品学兼优,素质高的学生。良好校园环境的潜在作用影响着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滋润着大学生的心灵,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民办高校要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载体,把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渗透到学校建筑、教学设施和各种人为景观当中,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比如说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命名建筑物,在校旗、校徽、校歌、校训等方面注入传统文化因子,增添一些文化名人的雕塑、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石雕,定期举办一些文化讲座、文化沙龙等等。同时,各民办高校尤其是高校的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好大学校报、图书馆报、多媒体传媒平台、网络论坛、贴吧、宣传栏、广播台、电视台等舆论宣传阵地在大学文化育人中的重要示范作用,精心培育健康向上、品位高雅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大学校园文化“硬”环境。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手段,让校园充满文化底蕴,最大限度的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引导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很多来源于农业文明,常与祭祖、祈福、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联系在一起。这种历史渊源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与西方的节日比起来似乎显得有些“土”,没有西方的节日浪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品位也越来越高,开始有许多人特别是追求时尚的大学生对传统节日逐渐淡忘。此外从农村涌入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有农村演变为城市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使得大学生,特别是对农村不熟悉的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越来越少,甚至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节日。针对此现象,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并将一些传统节日设立为法定假日。但仅仅定位法定假日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大学生致死盼着在这个节日期间可以放假,而不会去探究为什么会放这个假。因此,作为民办高校应该利用好每年的寒暑假和重大节假日,积极开展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社会实践。在这一时间内,应该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比如说举办优秀传统文化展览,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例如举办以传统文化内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志愿者活动,义务支教活动,文化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大学生的心中,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此外,还要认识到社区对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性。社区在文化传播中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可以让一些文化素养比较高的退休老教师定期开展传统文化讲堂,定期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比赛活动,如象棋大赛、书法绘画大赛等。

四、结语

通过对民办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审视,我们看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但也看到了新的方向。我们国家领导高度重视,继而在整个社会形成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大环境。在民办高校内无论领导、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德育结合的重要性。通过二者的结合,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德育中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2).

[2]张海燕,金秀兰.新形势下大学生典型教育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2014(2).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043-02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儒家政治伦理文化为核心的,体现在观念形态的哲学体系中的多元动态的文化系统,是各朝各代各种文化思想碰撞同化的产物,更是在中国人民经济文化政治生活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归纳出来的一种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加强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现在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在工作中学习和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智慧,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实践的结合点,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价值,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民族意识。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问题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足。现在我国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现代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通过思想政治课进行的,教育方式也多为理论教学,如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等,并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此外,在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没有明确统一的教育目标和行为规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要求非常空泛,而且也没有针对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思想政治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普遍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2.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身上体现不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国文化也随之有了融合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一些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令人担心,平日只浏览动漫卡通、时尚杂志、通俗小说的他们,可能连我国四大名著都没有阅读过,传统人文经典阅读得少,从中获取的文化内涵自然更少。此外,由于缺少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一些大学生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自私自利心较重,严重缺乏民族使命感和荣誉感,不可否认这是由于社会上后现代主义以及功利主义盛行的影响,但客观上来说也是没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

3.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载体不够。由于思想政治课是当今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自然缺少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载体,比如,举办一些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等,即使开展也多处于重大节日或是活动时,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也没有形成常态化。此外,现代网络媒体对大学生的行为、思想影响较重,但很多高校并没有在互联网这方面媒体进行开拓,使网络媒体成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已有的工作也较为零散,没有系统性,难以发挥出网络媒体的巨大优势。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1.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以及吸引力。由于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思想较为活跃跳脱,对古板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有抵触情绪,大学生在这个阶段正处于人生的重要时期,但也容易受到观念的冲击和西方文化的影响,这就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学生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若能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来吸引和影响学生,更容易被接受。

2.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统文化中蕴藏的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以及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的公德心等,这些内容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政治品德思想。传统的文化涵盖了人格修养、爱国主义等各方面的精神元素,其各种各样的文化作品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宝贵的精神资源。

3.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具有丰富的道德哲理,影响甚至遍及全球,因此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道德文化能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培养大学生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及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也是现代大学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4.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我国传统的文化中包含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果大学生能认可这些文化,那么将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只有当大学生认同了传统文化的整合力,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和内容,时刻用传统文化规范自身的行为,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尊重传统文化的和谐校园氛围。

5.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与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优秀传统思想不光影响着年轻的学生们,也同样影响着社会各行各业中的职业人士,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大学生更快地形成与社会相适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他们更快地成长为我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6.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充分发挥文化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等特点,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更能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更易为青年学生所接受,使学生在受到传统文化熏染的同时,更能接受到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教育,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7.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极为丰富的资源。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常言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道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有不计其数的仁人志士一心为国甚至为国捐躯。其二,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当代大学生需要树立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在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表现出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指引着我们为实现个人以及祖国的伟大梦想而时刻奋斗。其三,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儒家思想中体现出“慎独”,大学生应该时刻注意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修身养性。

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应用

1.组织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人才,故高校教育不应只局限于理论教育和书本教育,还应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等。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中也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高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如:社会群体应宣传我国传统文化的来源背景,在传统的节日中可组织相关的传统表演。

2.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网络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网络平台获得知识和信息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这就要求高校应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建立学校的网络管理部门,并认真负责地建立、管理和监督维护网络平台,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氛围,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供主流的文化背景。高校也了建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网站,但应注意突出本校的特色,“中国大学生在线”这一网站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案例,全国各地的高校都可以学习借鉴。例如,通过网站开展旨在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的活动,以及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的活动。或在网站提供名师讲座等学习传统文化的资源,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强大号召力。

3.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在高校的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但现阶段,部分高校并没有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对传统文化知识没有系统和科学地讲解,有的甚至根本就不涉及传统文化知识的相关内容,这些都将导致传统文化在学生中不能很好地弘扬和继承。这就要求高校应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课堂教学,可开设独立的课程,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可包括偶我国古典的音乐、诗词和书法作品等欣赏课。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是我国优秀思想家智慧的结晶。对于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做好其传承和保护工作,要不断地结合实际发展创新我国传统的文化,不断地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在新时期下,应充分地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其运用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充分地发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帮助各大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莉萍,王芳,张莹莹,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11):61-67.

[2]刘红旗,王秀丽,李斗争,等.传统文化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6):87-89.

[3]魏媛媛,杜瑞平,张晓峰,等.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及期价值体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5):75-77.

[4]李赛钰,张雅丽,李晶晶,等.新时期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离与回归[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2012,14(1):34-36.

[5]马其南.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220-222.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篇(7)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内容

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当中沉淀下来渗透在民族行为和意识当中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道德情操和礼仪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它体现在相关的经典著作、文化用品等客观物体之中,也体现在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性格特点、知识构成、习俗礼仪等主题之中。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提供着丰富的精神资源。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最优秀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结晶。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儒家的“仁政”思想、“人性本善”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都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学习,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素质和坚定的信念都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永远比教会学生知识更加重要和艰难。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单一枯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里有着众多的学习方法:孔子强调的思考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兴趣学习方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善于学习的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受到思维限制。大学生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可以学习到海纳百川的思维和心胸。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有着法道佛儒墨等学派,相互之间和谐联系,共同存在,可以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

要想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融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是第一位。要以课程建设为主体,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需要反复地仔细挑选,开设各种课程,首先需要开设一个基础的文化欣赏和学习课程,之后开设不同的文化课程,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要。比如经典文化著作选读,先秦代表著作欣赏等。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不断地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

2.加强校园的文化活动

大学生每天学习和生活都在校园里面,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设一个人文的校园环境,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接受度。因此,除了在课堂上使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在校园之中,可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比如,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演讲、竞赛、征文;观看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开展文化和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在每天生活中耳熏目染,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3.加强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路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的常客,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接受新的生活方法非常快速。学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加大网络平台和图书馆的使用。学校图书馆应该加大对学生们的读书兴趣的了解。根据专业的不同,推荐不同的读书目录,指导大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作用和意义,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和阅读经典的思想历史名著,并且结合社会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

4.美化校园环境

在校园举办各种活动属于软件设施,还应该加强对于校园硬件设施的美化。校园的图书馆、教室、操场、寝室、篮球场等地方,是大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应该在设计的时候加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因素,让学生在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在操场树立孔子的石像,在教师和寝室悬挂名人事迹、书画作品,张贴文化知识海报等。

四、结束语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中华优秀文化浩瀚众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精彩的文化价值,通过加强学校的文化课程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的文化活动,加强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等路径,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

【参考文献】

[1]李建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研究[J].学园,2014(25):38-39.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篇(8)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所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与劳动过程中、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的思想、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观念与生活方式的综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形成给予影响,使他们成为思想品德合格的大学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历史沉淀的精髓。其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地万物,人之为贵”的人本主义精神等,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深深挖掘的教育资源,可以为其提供教育内容上的有力支撑;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精华,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作用。

1、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

大学时期是人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是大学生提升自身修养的有效途径。《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尚书》中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思想,都是关于修身的宝贵文化遗产。也多次引经据典,提出要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其中一种便是自省意识,就是要经常自我约束,经常自我反省,“检身若不及”。[1]这是中华民族重视克己修身的原则,有益于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此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情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忧患意识、强化其责任感、养成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等,对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深远意义。

2、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文化修养与自身涵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丰富,对高校教师自身文化修养、专业技能的提高及教育方法的完善都有积极作用。韩愈的《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明教师并不是只需教授完教材中的知识,还要传授学生做人的道理,这就需要教师自身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品德,才能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论语》中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方法都是很具实效性并可以被教师借鉴吸收的教育方法。高校教师可以结合当代科学技术,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运用到教学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结合,坚定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3、有利于建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可以使学生树立品德意识;又可以使教师提高自身素养,言传身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在修身立德还是笃行劝学等方面都有丰富的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体现了其时代价值,迸发着时代光辉,有利于活跃思想政治理论课气氛、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

4、有利于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建设以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先进思想文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至关重要。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若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可以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带来的问题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现象严重

首先,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许多高校只有部分专业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理念也使此课程较计算机、外语等课程少,不能使大学生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其次,很多高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素质与能力不平衡,有些教师甚至是刚毕业的学生,其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深,无法给学生深刻的指导。最后,很多高校的宣传栏等成为广告免费地。加之校园流行元素多样化的冲击,致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

2、外来文化的冲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挑战

当前,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外来文化,其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渠道就是新媒体。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新旧观念交替、冲突。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很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影响,从而一味认可西方文化,忽视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造成“民族虚无主义”和“”。外来文化中丑化我国民族英雄等不良因子,容易腐蚀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思想境界、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使得优秀传统文化无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

3、腐朽文化的影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加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腐朽文化层出不穷。无论是杂志书籍还是网络环境都存在许多腐朽文化,混淆视听,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冲击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阻碍。

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实现路径

要想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把二者紧密结合。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张耀灿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壤之中,并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激荡中获得发展的文化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发展创新,必须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加强高校优秀传统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报纸、宣传栏等有利资源,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修养。其次,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在日常娱乐中也可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再次,高校多开设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使学生系统学习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自觉遵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自身也成为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通过具体实践活动,加深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身体力行,提升其思想境界,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

2、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获得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主要渠道,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有重要意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看待、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相结合,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得到提高,减小思想政治教育难度。

3、高校教师加强自身文化素质培养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着关键作用,所以高校教师一定要注重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培养。

首先,教师要高度重视自身薄弱环节,在专业技能必不可少的条件下,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以身作则。其次,教师要自觉改进教授方法,借鉴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经验,将其中包含的高尚道德情操运用到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最后,教师多与学生进行关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方面的交流,对其感兴趣或者存在疑问的内容,要及时沟通,争取能在沟通过程中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4、发挥高校社团活动的优秀文化渗透

高校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社团活动是最容易聚集大学生的一种方式。社团建设是加强学生民族精神和文化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发挥高校社团活动的优秀文化渗透,既能建设社团文化,又能有效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在锻炼大学生组织能力、社交能力的同时,可以使优秀传统思想更快、更有效地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五、总结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工作不容忽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影响深远。探析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为发现当前存在问题,找到发挥其作用的实现路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新,提高W生各方面素质,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使其成长为符合时展、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1.

[2] 刘辉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思考[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4)55.

[3] 人民日报评论部.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79.

[4] 王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13.

[5] 张健.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中国报业,2013(7)16.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篇(9)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本文探讨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1.有利于培养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

高职院校绝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说话不文明,遵守校规校纪差,缺乏自律自强,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综合素质亟待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人文素养教育资源,比如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遵循的是“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和“以义制利”,始终将“义”放在“利”的前面,甚至是要舍“利”取“义”;这些育人文化和处世文化等是其他任何文化都不能比拟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些精髓融入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接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从中汲取营养,学会认识和了解自身的理性、情感及意志。学会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有助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观”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工程。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生活条件优越,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中长大,多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缺失,因此在处理社会关系及人际关系时常常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因此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就至关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有益的借鉴。比如儒家思想中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些对于培养高职学生自律意识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3.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对于大部分高职大学生来说,相比于专业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处在一个边缘的地位。高职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到相应的学分,加上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不能认真研究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程吸引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不能有效发挥,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原本相对枯燥单一的理论课程充满生机活力,鲜活的案例也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能力。此外,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育过程中,有效的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也有效地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双重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着力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

教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要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就必须提高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突出,社会价值观念多样,高职院校学生涉世未深,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同样也面临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此情形下,教师更应当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夯实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基础,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才能恰当的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真正起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作用。

2.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坚持传统文化进课堂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不失是一个良好的途径。其实,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本身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相互融合的一面。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针对大一年级学生,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等,这些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很多的体现,孟子所说:“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老子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就是教导同学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时也要努力做好当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爱国主义的最好体现;根据学生的实际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积极引导学生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不断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到校园建设中来,在硬件建设上,教学楼等建筑的设计融入中国传统优秀的元素;同时还可以将中国古代优秀的科学家、思想家的雕塑摆放在校园中,并配上简单的介绍,软件方面,还可以将一些经典的传统文化标语和图片悬挂在教室以及寝室内,使学生能够时刻处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

另一方面,在组织学生活动中,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比如可以利用一些重要的节日,例如端午节等,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介绍和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经典诵读等活动,促使学生加强对经典书籍的学习与阅读,汲取优秀文化作品中的营养,有利于学生加强自身的修养。此外,还可以邀请国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时刻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4.以社会实践为抓手,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相对于理论学习而言,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更加直观。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借助社会实践来进行,比如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各类具有人文底蕴的景点、博物馆、纪念馆等等场所进行参观,还可以与这些场馆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中国传统的节假日开展一系列相关的活动,播放一些中国传统的民族艺术,如皮影戏等,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主动性。

5.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来

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经成为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网络上信息冗杂,各种负面消息和糟粕的存在,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有着不良的影响。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大学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主要内容,以网络的形式向学生进行传播,建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专门网站,让学生能够在网络的环境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通过微博、博客以及微信等,一些与大学生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经典文化小问答、成语故事小常识等,向他们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学生交流,解答疑惑,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对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着积极的意义。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合点,进而能够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接,实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威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方向[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2]李宗云.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许武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山东大学,2012.

[4]李奕.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路径研究[J].理论前沿,2014(11).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篇(10)

高校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但更要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优秀大学生。

1、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因理论性强、政治色彩浓、教学模式僵化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普遍不高,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传统文化具有渗透力强、形象生动等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更容易打动人心。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中,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逻辑哲学、古代中国的“大同”思想以及传统的知行观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实践观;也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统一、经世致用等思想去处理相关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生人文课程培养计划

目前,高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构单一,且由于学时数少和大课堂教学的原因,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作为高校,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社会义务。高校应该依据自身情况,结合各学科专业的学习内容,有选择性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 选修课,将传统文化必修课或选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历史等课程。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也需要改革和创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要逐渐由灌输式教学向讨论式、互动式教学转变,寻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问题的相通之处,激发学生主动讨论的热情,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

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培养能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广受欢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善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入手。一是校园的基础设施和建筑风格都可加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让大学生们无论走到校园的哪个角落,都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二是丰富校园行为文化,以多种活动为载体,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开展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中国传统节日内涵深厚,凝结了民族精神和情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高校发掘传统节日内涵,举办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将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三是发挥校园媒体正面舆论作用,可以通过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微信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达到“耳濡目染,不学以能”的效果。

三、高校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高校教师,因此,高校应着重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需要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不断更新思想,能够游刃有余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解决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信服力。另一方面,教师的人格魅力、言行举止、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因此,高校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给大学生以人格示范引领。高校应采取措施加强对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不但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同时,高校要挑选出一批教师精英,要求他们从学术的角度分析、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

上一篇: 英语教师教学工作经验 下一篇: 绿色政治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