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基础知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17 11:12:01

管理学的基础知识

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篇(1)

1知识社会的不确定性使企业知识的积累和转化成为必然

1.1知识社会的不确定性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前者指为人们解决问题在意识层提供线索?只能借助某种活动形式间接推出来的知识?后者指用于支配行为操作过程的知识。其本质是用一套操作规则或程序支配人的行为。所以?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程序性知识包含两个内容:技能和认知策略。所谓“认知策略”是指一套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或程序控制了人的学习、记忆和思维活动?例如企业家分析、判断、预测市场发展变化规律时所形成的思维活动模式就是一种认知策略。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社会之中。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对知识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知识对社会活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科技的突飞猛进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使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科技给人们提供了新的知识?但这些新知识又产生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一体化?使社会、组织、个体交互作用的范围变广?频率加快?程度加深?从而使人类行为的预期、过程、结果等产生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增加了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1.2企业发展与不确定性

按照复杂性科学对企业发展的解释?企业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反馈动力系统(曹庆仁等?2001)。从企业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来看?除了有简单浅层次的规则和可探明的影响因子可供依托和控制外?企业面对的是大量的复杂、深层、内隐多变的问题?如市场问题、经济形势变化问题等。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方式?既有已建立的正式规则和行为模式的合法系统所构成?又有通过非正式渠道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组织、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关系、非正式的个体行为等影子系统所构成。合法系统虽然以确定性为主?但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影子系统更是有着高度的不确定性川。因此?企业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不确定性为企业带来了发展机会?但又会带来风险。在不确定性社会中?企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1.3企业知识的转化和积累是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主要工具

1.3.1企业知识.企业知识从其显性化程度可分为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外显知识是可以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知识?内隐知识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通过隐喻、直觉、顿悟、技巧等方式暗合之意的知识。从企业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方式来看?可分为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从企业内部各岗位职能的角度可以分很多专业知识。因此?企业知识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包含了有关组织的经验、价值观、被证实了的信息、有事实依据的见解以及分析力、判断力、实践操作力等要素的动态组合。

1.3.2企业知识的转化和积累。野中郁次郎在其《论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19 )5提出了著名的es ci知识转化模型。认为在企业创新活动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知识转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沿着野中郁次郎的思路?我国学者对企业知识的流动和转化进行许多有益的探索(张庆普、李志超,2002;饶勇,2003曹兴,徐媛媛2004)?建立了seic的扩展模型(饶勇)?将社会知识纳人到企业知识体系之中?还突出了组织隐性知识的积累过程。因此?企业知识不断地积累和转化过程就是企业的发展过程。企业必须通过知识的积累和转化?解决自身的不确定性问题?同时适应外部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

2企业知识的积累和转化必须以学习型组织为载体

企业知识如何积累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实质上是学习型组织的内容和目的。换言之?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就是企业知识的积累和转化过程?因此?只有学习型组织才能使企业知识进行积累和转化。彼得·圣吉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勾画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整体方案?从组织学习的终极目标来看?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在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野中郁次郎从知识在组织内相互流动学习的角度提出了著名的seci知识转化模型。企业发展是在企业知识的积累和转化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过程就是企业知识的积累和转化过程。

3获得成功智力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

3.1成功智力与学习型组织

智力被看成是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智力的知识观看?“智力”?实质上指后天习得的智慧能力?也就是习得的认知能力或习得的智力(皮连生2003)。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根据智力对人的实际影响?将智力划分为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业智力是“惰性化智力”?与现实生活很少发生联系它只能对学生在成绩和分数上做出预测?而成功智力才能使人达到人生中最主要的目的。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这三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协调、平衡时?智力会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因此?使企业及其组织成员怎样习得成功智力?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所在。

对于企业来说?组织发展所需成功智力的范围较广。迈克尔·茨威尔认为?支持组织成功的三大能力基石是:组织中领导层的能力;组织中员工的能力;企业文化是否能培育能力并使之最大化。企业的成功智力主要表现在行为能力上他根据长期对企业的咨询和研究?提出企业应具备的行为能力有5个方面36个项目?主要包含完成任务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个人素质、管理能力、领导艺术等内容。

3.2成功智力水平取决于组织的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认知科学的主要概念。所谓认知结构是指主体全部知识或观念的内容和组织?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包括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基本要素。企业知识的流动转化、积累、升华等过程?必须建立在以组织认知结构不断完善、提升及其高级化演进的目标基础上来。因为企业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发展所需的各种能力?而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认知结构的状况。由此可见?在不确定条件下企业发展需要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知识的积累和更新?不是将个体知识汇总起来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学科知识的累积更不是信息的堆积和简单流动?而是通过顺应和同化?智慧地运作企业资源(包括硬性资源和软性资源)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完善主体(包括个体、群体和组织)的认知结构将企业资源用知识统合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组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方式、目标等的设计必须围绕完善组织或群体、团队或个体的认知结构来进行才能系统地获得组织的成功智力。

4以成功智力为导向的学习型组织构建模型

4.1个体认知结构高级化演进模型。

个体认知结构演进过程就是个体用旧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并采取适宜行为顺应新环境而构建新认知结构的过程(图1)。一个新认知结构的建立?就会获得新的能力(或智力)模式—心智模式得到改善。当信息以知识的方式进人旧的认知结构时?要经过一系列内化过程?才能以信念的形式纳入认知结构?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不足以解决变化了的环境所产生的新问题时?重构认知结构的需要便产生?顺应过程也随之发生。每一步认知结构的演进?也是知识丰富化的过程?促使个体成功智力得到提升。个体认知结构高级化演进是一个永续不断的过程?但存在着个体差异?如演进的速度快慢不同?同化和顺应的程度不同等。

4.2组织认知结构构建过程模型

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群体智力(或智慧)?群体智力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新的群体认知结构的结果?外现于组织的产品、技术、服务、组织文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组织形象之中(图2)。

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篇(2)

2.扩展知识面比较宽厚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毕业后适应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专业基础课的设置除了要突出财经院校的特征之外,还要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除了介绍理财知识和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外,还可以介绍一些与企业经营和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财经类知识,比如货币的供需与定价、风险管理等基础知识,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资源分配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往往会考虑到教学资源分配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也关系到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问题.《财务管理》通常是财务系(或者会计系)开设的课程,《金融学》是金融系开设的课程,在设计管理类专业开设的《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方案时,要注意这样的问题:如果保留《财务管理》,金融系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能够给学生介绍金融方面的知识;如果保留《金融学》,财务系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能够给学生介绍财务方面的知识;如果这两门课程都删除,那么哪门课程能够补充理财和金融市场知识,这个教学任务应该由哪个系来承担.

二、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的方案设计

1.保留《财务管理》,舍掉《金融学》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编制完成的《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除东北财经大学外,排名前5名财经类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情况,由于各个学校教学计划设计不同,所以有的学校也叫“学科公共课”.基于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各财经类院校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有“财务管理”课程,主要是因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学习企业中某一方面的管理技能,而财务管理是企业基于价值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内容之一,因此,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财务管理》课程成了各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必开的课程.如果保留《财务管理》课程,基于知识完整性,替代《金融学》可以开设的金融类课程应具备以下特点:详细介绍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类型;介绍金融市场参与要素;介绍金融市场工具的流通和定价机制.基于上述考虑,可以选择的课程有: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等.

2.保留《金融学》,舍弃《财务管理》如保留《金融学》课程,基于知识的完整性,替代《财务管理》可以开设的包含理财知识的财务类课程很难在同一门课程中找到,往往会在《管理会计》和《财务分析》中涉及到部分理财知识,由于学分的限制和基础性要求,这两门课都是专业必修课,不适合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那么替代《财务管理》的课程就需要在别的教学单位寻找,比如:投资学等.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并予以协调如果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这两门课程,就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协调,避免出现重复的授课内容.本文认为,基于专业基础课54学分的要求,《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教学大纲至少要包括表2的内容.基于两门课程内容的整合,需要针对管理类专业编写配套教材,这样才能够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篇(3)

一直以来,很多老师认为高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学习目标不明确,认为学生只满足于学会WINDOWS和OFFICE等简单的操作。然而,近几年来,根据教学观察与问卷调查,大多数高校学生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最大动力来自于计算机一级考证。高校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应多考虑学生的学习目的,不能使学生的学习目的发生太大的差距,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高校使用教材与现实教学环境不适应

高校使用的教材大约是5年左右才更新一次,教材的编写更新频率也差不多是5年一次,教材的更新跟不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速度,这极大地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学生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不再单纯满足于学会WINDOWS和OFFICE等简单的操作,而是转为以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为最终学习目的,因此高校在选择教材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目的,这样教师才能很好地使用教材进行授课。

1.3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之间的矛盾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由教师事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

2知识管理

我国邱均平教授认为,知识管理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知识管理概念指对知识本身进行管理,包含对知识进行创新、对知识进行获取、对知识进行加工、对知识进行存储、对知识进行传播以及对知识应用进行管理;而广义的知识管理概念不仅包含对知识自身的管理,还包括对和知识有关的无形资产和各种资源的管理,比如知识组织、知识资产、知识设施、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等内容。

3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改善目前课堂教学状态的新路径。

3.1提供专业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学习资源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里,教师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有限的课程内容进行描述。这种授课模式会造成知识匮乏的局面,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专业化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学习资源并不是简单地将所有的教学资源集合起来,而是采取一定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类管理使学生较好地对知识进行吸收和消化。

3.2满足学生个性化知识管理需求

课堂应当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而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兴趣爱好是个性化的,因此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是加强学生知识管理的关键。比如,现在很多大学生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是为了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注意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加入计算机一级的考试内容。

3.3注重师生之间的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最为核心的内容,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中,应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信息的共享。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当重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知识共享环境,让学生与教师能够无障碍地相互分享个人的学习看法、个人的学习经历以及个人的学习经验。

4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策略

知识管理最基本的要素包含人、知识、技术以及共享文化,所以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策略应当建立四维的知识管理策略。

4.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策略中,学生在知识交流部分表现越活跃,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就越较大。《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授时应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交流情况实施具体的策略。

4.2以知识为重点的知识管理客体

知识作为知识管理的客体,是知识管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如何很好地实现知识共享、实现知识的创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必须以知识的教授做为教学重点。通过这门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较为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常用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提高计算机文化素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4.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程知识管理质量

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加强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后,教与学效果测评的研究,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测评的研究,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测评的研究。

4.4以知识共享水平作为教学改革的衡量指标

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注重对知识进行分类管理,有利于学生快速方便获取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积累、共享、交流和创造。对基于知识管理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力求将知识管理的理念应用于课堂的设计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协作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篇(4)

二、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结构

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其知识体系的构建既要满足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围绕培养目标,形成工程管理专业如下五大课程模块[5]。

(一)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它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奠定基础。总体上可以分为五大模块:(1)政治类基础课,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2)数学类公共基础课,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3)英语类基础课程,如大学英语等课程;(4)计算机类基础课程;(5)实践环节类公共基础课,如军事训练及国防教育等。公共基础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以及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

(二)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该课程内容覆盖面较广,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往往是专业课的理论基础。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基础课包括以下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原理类、经济学基础类、法律基础类。

(三)专业课

专业课是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有关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该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的设置要坚持总体优化原则,精选课程内容,合并内容相近的课程。工程管理专业是管理学科和工程学科的结合,因此专业课应兼顾管理类课程与工科类课程。根据专业课与基础课相对应的特点,专业课同样应包括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类、经济学类、法律类。

(四)专业实践类课程

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同,实践类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管理专业认知实习、制图实习、测量实习、施工组织设计实习、生产实习、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五)选修课

选修课可以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类。限定选修课主要体现专业特点,加深理论基础,体现本学科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自由选修课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需求,以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为目的。以上五大课程模块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之间的联系

(一)工程及技术知识体系

建筑识图、AutoCAD制图、工程测量是工程类专业课程的共同基础,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是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为土木工程施工及施工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它们将土木工程类的专业知识整合起来,为工程造价、土建装饰及安装工程概预算做理论与技术准备。

(二)管理学知识体系

管理学原理、统计学、运筹学等课程是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普及,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学习做理论准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及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工程合同管理是普遍管理学在工程管理专业领域的深化与拓展,研究如何运用管理知识和手段使工程建设增值。

(三)经济学知识体系

以财务管理为基础,掌握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建筑领域,对工程成本会计进行研究,支持可行性研究的财务分析。工程经济学是工程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掌握这一知识有利于进行工程投资与融资分析,进而开展可行性研究与建设项目评估的经济评价环节。

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篇(5)

案例教学是以客观事件为基础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需教师在依托教材的基础上,运用有效方式引导学生对客观案例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并要求学生理性提出自己的观点判断,从而提高学生客观理性分析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把案例教学的方法合理有效地运用到高职的《管理学基础》课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把理论基础知识运用到管理实践中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的方法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中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案例教学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增强学生配合课堂讲授的积极性,接受课程理论知识的主动性。案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多个切入点对案例进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对课堂基础性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突出体现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教学的革新作用

案例教学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的一次至关革新。传统教学是让学生刻板接受理论概念和知识,然后用客观实例演绎论证课堂中的基础理论,这种方法对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滞后性明显。案例教学的方法是将在客观实践中得到的经验问题渗入课堂教学讲授中,把诸多经典案例运用到课堂知识概念中,并要求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这样使学生主动把接受的理论知识融入客观案例问题中,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巩固,真正对知识进行记忆和提高解决客观实践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颠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轴的新型教学方式,让学生扮演主动角色的有效新型的教学方法。

(三)案例教学在具体实践中的作用

在《管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前提是使教学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在管理实践中得以应用,在实践中让理论知识得以巩固。但是学生用于管理实践的时间是有限的,在真正意义上从实践中得到理论基础巩固的机会也是有限的。案例教学的方法就有效解决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在实践中巩固基础的问题,因为案例教学是把客观的管理实践案例和管理活动情景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解决客观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为学生进行管理实践提供真实的经验途径条件,做到在客观案例实践中巩固基础知识。

二、《管理学基础》的案例形式

(一)用客观案例引出问题

案例:讲述阿里巴巴公司提出未来五年对淘宝线上商品的假货率降低的质疑和材料,引出质疑问题和制定措施目标的要求,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并制定对策。

(二)用案例巩固基础知识

案例:三鹿企业的衰亡,证明管理决策的错误给全局带来的消极后果及给整体格局带来的重大损失的基本原理,从而得到决策者的决策必须与整体目标保持一致。

三、案例教学在《管理学基础》中的实施

(一)课前案例整辑

客观案例在《管理学基础》的课堂教学中占有核心地位,课前教师必须对相关管理案例进行搜集,筛选与本堂课程相关度最高的案例进行素材整合,提前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课前准备,整理出自己或小组的独到见解和分析思路。

客观管理实践案例的选择不仅要与需要教授的《管理学基础》中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相吻合,还要考虑到学生接受分析问题的能力程度和教师的知识储备、问题处理能力。管理案例所传达的内容应有其真实背景,不能编造和虚构。最后案例的选择应与课堂时间相结合,所以案例篇幅应简洁精准、信息合理,否则不利于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

(二)课中案例讨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组织学生对课堂管理实践案例的讨论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所以首先需要把课堂理论基础知识用传统讲授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这也是进行案例讨论分析的基础。如果是没有理论知识的超纲案例,则不仅不能使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反而会使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案例所述,误入歧途。分组是案例讨论的核心要素,分组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合作分析,这样使课堂讨论分析更加深入和多元。最后在讨论发言中,教师的配合和支持是课堂气氛组织的决定性因素,不能草率否定学生的讨论分析成果,因为案例没有限定答案标准。

(三)课后分析检验

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掌握程度,需要进行量化考核,这是衡量教学方法是否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检验学生是否进步的依据。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考核,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上是否进步及能够确立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总结的能力。

四、案例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认识到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区别与联系,不能刻板认知案例教学或者坚持传统教学拒绝教学方法革新。其次教师素质在案例教学中有很高要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实施案例教学。最后教学手段决定案例教学质量,应多以多媒体为讲授手段,避免一味地使用传统的讲授方式。

把案例教学这种现代教学的手段应用到教学课程当中,是管理类专业教学的一种重要事件教学方法。但是高职《管理学基础》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必须紧密吻合教学目标和任务,灵活应用案例教学,真正提高《管理学基础》教学质量。

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篇(6)

一、问题的提出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脑力劳动者大量涌现,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知识管理的广义定义)已成为企业实践和管理学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不少企业特别是以知识工作者为主的企业,如:惠普、麦肯锡、清华同方等,已经通过建立知识库、内部信息网络建设等知识管理手段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运行的效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相关研究和实践大多仅关注对于知识这种资源的管理(知识管理的狭义定义)。即便是在这样一种狭义上的研究也主要“侧重于对知识管理的定义、目标和内容、策略与原则以及能支持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进行讨论,而对知识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手段既没有展开,也没有进行系统研究。”

应当指出,信息化建设对知识资源的管理是知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还不是问题的全部。事实上,在实践中已经有不少企业由于片面强调构建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平台,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而忽略企业管理中一些更为基本的问题从而导致其信息化建设失败,不但没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反而成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负担。在这方面,为数不少的失败的ERP案例就是典型的例子。

管理的基础问题和核心问题向来是并将永远是工作效率的问题。尽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组织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内容可能完全不同,但人们管理的目的和本质总是追求最少的输入和尽可能多的输出(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在组织效率中,最为基础的问题是各项作业的效率。100年前,正是基于对体力劳动作业效率的追求和研究,使得管理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此要提高企业效率、实现管理的目标就必须关注企业生产的作业过程以及这些作业过程中的工作效率问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业取代体力劳动作业成为最普遍的劳动方式。因而在知识管理中,最基础和核心的问题应当是脑力劳动的工作效率(知识作业工效)问题。为此,应深入知识作业过程进行工作效率研究,否则,如果忽视知识管理中的基础性问题而片面强调外部的技术工具和手段,企业将难以从知识管理中真正获益。而深入作业过程进行研究正是工效学的基本研究方式,知识作业的工效问题既是知识管理的基础问题也是工效学研究应当关注的问题。工效学应开拓其在知识管理的基础性领域——知识作业工效的研究,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但目前的工效学的关注焦点仍在于对操作性体力劳动的效率以及人与机器、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即便是涉及知识管理,也大多只从环境对知识工作者身心健康的影响等如何提高脑力劳动者的工作舒适度这样一些角度进行探讨。这一领域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时代环境极不协调。知识管理的需要以及工效学本身的发展要求尽快将工效学的关注焦点转移到以脑力劳动为基础的知识作业过程研究中来。

二、知识作业工效学研究的可行性和基本技术思路

1.知识作业工效学研究的可行性。

对知识作业效率的工效学研究就是要深入知识作业的过程,从作业效率的角度研究人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对知识信息和相关物质资料进行接收,加工与输出,特别不能忽视的是中间的加工过程。由于脑力劳动的复杂性、内隐性、差异性以及难以定量等问题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对脑力劳动的研究还只停留在心理学方面的基础性研究以及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的应用。在管理学理论和管理实践应用中,人们大多将知识作业过程当作一个“黑箱”,通过关注“黑箱”两端的输入和输出,并凭借外部技术手段来提高其输出,忽略或者说是有意回避了中间的过程(由于脑力劳动过程的复杂性以及相关基础性理论研究的不成熟)。

知识作业过程的研究虽然复杂,但从目前的“人工智能”和“脑力劳动机械化”的研究现状来看,深入人脑思维过程对知识作业进行研究仍然可行。所谓“脑力劳动机械化”是由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院士提出的:“用机器代替体力劳动作为人手的延伸可以称之为体力劳动的机械化,用某种设备代替脑力劳动作为人脑的延伸可以称为脑力劳动的机械化”。它实际上是人工智能的一个方面。从目前看来,人工智能的研究正在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讲是对人们已知的、有规律性的思维和行为的模仿,知识作业中人的思维和行为正有此规律性,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讲人工智能事实上已经对知识作业过程进行了模仿,而这一模仿必然建立在对脑力劳动作业过程进行研究并最终标准化、程序化的基础上。由此,我们可以预见,知识作业的过程虽然复杂,但打开知识作业过程这一黑箱,深入黑箱进行研究,把黑箱变成“灰箱(greybox)”以至“白箱(whitebox)并非不可能之事。

2.知识作业工效学研究的技术思路。

如何进行知识作业的工效学研究?追寻管理学和工效学的发展史,人们可以发现:100多年前,泰勒(Taylor)的“时间-动作研究”(timeandmotionstudies)建立了以时间和动作研究设立的工作标准,推动了管理各项工作科学化进程,开工效学研究之先河并使传统的经验管理步入科学的殿堂。1912年著名的美国效率专家吉尔布雷思(Gilbreth)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上首次发表《细微动作研究》,从众多的操作性作业活动中分离、抽取出18种一般操作活动动作要素(简称动素)。1930年美国康奈尔大学莫金逊以一种新的概念——“工作简化”,把科学管理的技术思路由工厂作业扩大到行政事务管理、商业、医院等各个领域。这些开创性基础研究工作,奠定了一条对作业进行“细分简化标准化”的研究思路,为提高作业效率和管理效率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思路,他们的成果至今还是管理学、工效学方面教科书的经典理论。

100年来,沿着经典科学管理奠定的“细分简化标准化”研究思路,围绕着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等核心问题,研究者们深入作业过程和管理过程进行大量研究,大大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类劳动和工作方式已发生根本性转变,以体力为主的操作性作业的“时间——动作”分析和动作要素分析等经典理论与方法已不能满足以脑力劳动为支撑的知识作业研究的需要。然而,尽管经典科学管理与现代管理研究的对象有着本质的差异,经典科学管理深入作业过程和管理过程“细分简化标准化”的研究思路,仍是研究知识作业(脑力劳动)工效可以借鉴的基本学术思路。这对于知识作业工效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方法和实现技术上的继承性和延伸性,是在新的领域内的深入,也是对一般工程操作研究在知识作业研究方面的提升与拓展。人工智能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说明了对某些脑力劳动进行标准化研究的可行性。如同对操作性作业的分析与研究一样,通过对知识作业过程的研究,也可以类似于“时间——动作”研究和动作要素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思路为指导,分解知识作业,抽取与定义知识作业的工作要素,探讨知识作业的一般环节、程序、过程,合理地组织知识作业的工作要素并再设计标准化作业方式,以科学地提高知识作业的工作效率和基于个体工作效率的管理效率。

三、知识作业的工效学研究对知识管理的基础性意义

工效学注重通过作业过程研究来提高系统效率,其基于作业过程的研究成果曾极大地丰富了管理学的内容,许多成果成为管理实践中的基础性要求。可以预见,在知识经济时代,注重知识作业的效率研究将同样有助于这一时代的管理实践,并如同对体力劳动的作业研究是传统管理(相对于知识管理)的基础一样,知识作业的效率研究必将奠定知识管理的基础。

知识作业的工效学研究对于知识管理具有基础性意义。其一:它可以提供较全面的知识工作职业分类标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这样的一个分类标准(现有的分类标准涉及知识型职业较少,大多为技能型职业。可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要建立这样一个分类标准,就必须深入各种知识作业过程,考察、细分和比较各职业之间的相对作业难度,从而建立他们之间可比较的等级划分标准,给知识工作者一个社会化的价值评估标准。这将有利于更科学地定义脑力劳动和评价脑力劳动的价值,为企业聘用人才,激励人才提供标准,对于社会对人才的培育以及人才自身的成长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其二:如同泰勒对体力劳动的“时间——动作”研究为体力劳动提供标准动作从而提高了传统生产方式下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一样,对知识作业的工效学研究可以为一些重复性脑力劳动设定标准化“操作程序”(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就是这些脑力劳动机械化的前提),从而极大地提高这些脑力劳动的工作效率。控制理论的奠基人美国数学家N.Wieaer曾说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手由于机器竞争而贬值,现在的工业革命便在于人脑的贬值,至少人脑所起的较简单的较具有常规性质的判断作用将要贬值”。可以预见,在脑力劳动作为主要劳动方式的知识经济时代,通过知识作业的工效学研究,使一部分重复性脑力劳动程序化(贬值)将为整个社会劳动效率的提升起到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篇(7)

关键词:

PDCA;计算机基础课程;手机平台

中图分类号:

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3017601

1 绪论

十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文件,促使高校进一步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教学质量摆在首位,将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和高校积极响应。高校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最近的各种实验表明,许多工业领域的新管理模式,都可以实际应用于教育”。PDCA就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最早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休哈特博士提出,后经戴明博士推广应用。其特点是把质量改进看成是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顺序的循环往复过程。

目前PDCA的研究主要应用于高校管理中,而对于如何运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更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效率的问题研究上仍是一片空白。本课题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2 研究对象

我校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Visual Basic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等。而对于目前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以下问题:(1)由于课时受限,教师授课内容以理论为主,学生不能及时吸收;(2)学生接受课本基础信息,对所学知识认识低,不知道在实际中如何使用知识,学习兴趣较低,甚至出现睡觉、逃课现象;(3)学生面对众多网络和电子产品,知识吸收量较小,知识利用率较低。

根据2013年11月25调查研究的数据显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大学生手机使用率高达98%,游戏、语音等娱乐占有很大的比例,学习所占的比例不到1%。在调查中学生反映针对手机平台的网络学习资源少且与所学知识吻合度较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高校本科生。

3 研究方法

国外高校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PDCA的尝试,如美国在1991―1996年,实施PDCA的学校由78所增至216所。近些年来,我国一些高校也开始借鉴企业管理的理念,引进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构建大学教学更加合理的管理体系,推进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采用PDCA来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的管理体系,教师依据前期的教学效果制定plan阶段的计划,进入Do阶段执行前期计划,根据Do阶段的数据进行Check阶段的反馈结果分析,及时的进入Action阶段进行处理,不断反复,形成一个螺旋式的上升效果。

3.1 Plan阶段

分析高校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点掌握的影响因素,根据相关因素制定修改计划,设定一个即达目标。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在校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但是由于同学们接触计算机的时间不同,对计算机的熟悉度存在严重的等级化。

然而,高校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点的吸收存在几个问题:(1)计算机基础课程目前的授课方式还是按照理论加上上机实践进行。前期课程中的专业术语让学生们十分陌生产生排斥性。(2)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时设置为8或者12周,课时较短,内容较多。(3)学生使用手机频繁,但是学生不会主动查看、搜索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关的知识,同时没有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关的软件。

经过分析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影响因素:(1)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关的软件较少。(2)教学过程中案例少,学生兴趣低。(3)学生能动性较差,被动接受。

3.2 Do阶段

实施利用手机平台建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进措施。主要影响因素确认后,针对主要因素制定相应地改进措施,并将其纳入正式的教学日程中,付诸实施。

(1)按照课程的内容,设计相关的手机软件。该软件涵盖课本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课程安排以及知识点相关的作业、一些企业中用到的案例以及部分优秀实用的案例,让学生及时的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教学过程中多添加一些案例,吸引学生兴趣,引入案例的特点是:对于知识点具有针对性,同时案例具有实用性,比如像简历、产品介绍ppt、利用彩灯讲述二进制等案例。

(3)让学生自己动手找自己喜欢的案例,通过手机平台与老师或者学生分享,在同学中引起讨论,老师适当的加入一些学过的知识点,老师起到指导的作用。此外,每一个班级可以举办知识点案例赛,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之间还可以共享知识。

3.3 Check阶段

通过评价,查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计算机基础课程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因为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是不断变化的,导致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兴趣的主要因素,在改进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变成非主要因素,而其他因素成为学生兴趣的主要因素。所以,预期的措施可能有良好的效果也可能并没有解决原有的问题。

在评价学生兴趣效果时,要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对比进行效果评价。通过学生座谈会、学生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计算机基础课程作品大赛、专家座谈等多方面进行考核。

3.4 Action阶段

巩固改进后的成果,解决遗留的问题。对于利用手机平台提高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兴趣,经过实施如果已经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后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加入下面的内容:(1)告知学生相关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软件,引导学生将其装入自己的手机中,前期引导学生使用。(2)上课期间加入与知识点相关的案例,让案例生动有趣,同时案例要具有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3)与学生负责人一起举办计算机基础课程类的项目大赛,比如:电脑维修、简历大赛、excel大赛、最有创意的ppt等活动。

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将重新分析影响因素,并将在下一轮的循环中继续制定新的目标,并积极总结这一次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次循环做好准备。

4 结果

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到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管理中,提高教师的管理能力,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兴趣;利用基于手机平台的PDCA的管理模式,学生对知识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就业的自信。

项目的研究可提高教师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更加合理、有效的讲授;能够提升我校计算机基础课教程的师资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缩短企业培养人才时间。

参考文献

[1]Applying the Plan-Do-Check-Act Cycle to Develop Best Practices in Remote Online Systems Engineering Education[C].Alice Squires. INCOSE.

[2]高丹.基于PDCA原理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内在改进[J].高等农业教育,2009,(11).

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篇(8)

1引言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200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联合瑞典查尔姆斯技术学院(ChalmersUniversityofTechnology)、瑞典林克平大学(LinkpingUniversity)、瑞典皇家技术学院(TheRoyalInstituteofTechnology)共四所工程大学,创立了CDIO工程教学理念[1]。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2]。CDIO教学大纲由四部分组成:①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②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③人际交往技能,团队协作与交流;④企业和社会的构思、设计、调试和运行系统。目前,全球已有七大地区,总计151个院校参与CDIO项目,共同开发并完善CDIO教学模式,其中,欧洲有63所高校,北美有19所高校,亚洲有32所高校,拉丁美洲有14所高校,英国-爱尔兰有13所高校,澳大利亚-新西兰有八所高校,非洲有两所高校[3]。CDIO于2015年被引入中国,其教学大纲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代表着先进的教育方法,符合工程人才培养的规律,引起了我国高等院校的关注与参与[4]。目前,我国共有8所高等院校成为CDIO项目成员:汕头大学(2006年)、清华大学(2009年)、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2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2012年)、燕山大学(2013年)、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5]。CDIO起源于工程领域,随着CDIO模式的开发与完善,它在人文社科等领域也有所发展,如日语视听说教学模式改革、国贸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会计教学改革等[6-8]。知识管理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学者彼得杜拉克早在1956年就认为“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认为,知识管理是组织有意识采取的一种战略,可以帮助人们共享信息,进而通过不同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9]。可见,在网络新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从企业到国家乃至整个社会对知识管理人才都有日趋增长的需求。相较于商业团体和组织,高校所提供的知识管理教育和培训,具有理论性强、更加系统全面的优势,已经成为了知识管理教育的主要机构。目前,我国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的培养等问题。在网络新经济时代,高校能否建立一套完善的知识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将CDIO理念引入知识管理课程教学创新实践中,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方面,设计知识管理课程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管理基础、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以此促进我国知识管理教学和人才培养,并为从事知识管理教学的高校教师提供借鉴。

2传统知识管理课程教育的缺陷

当前的教育教学中,知识管理课程在众多高校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灌输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整个课程学习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收状态,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减弱,对所学基础知识、方法技能和应用工具等掌握不牢,不能及时完成课程任务,难以具备课程要求的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这种被动学习的现象同样也会降低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教学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水准,达不到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目的[10]。此外,由知识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可以看出,知识管理课程旨在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方法和工具分析已有问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的能力,即“学中做”。这种“学中做”的宗旨,同样也造成了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的现状。知识管理课程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及“学中做”的课程宗旨亟需得到改革与完善。知识管理课程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应用工具,学会运用理论方法与工具分析已有问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还要培养学生在知识管理实践应用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即“做中学”。因此,知识管理课程教育应做到“学中做”与“做中学”并重,CDIO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个人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系统把握能力四个方面的能力,这与知识管理课程教育“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是一致的。

3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教育模式设计与实践

基于CDIO理念,知识管理课程教育模式将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四个环节进行设计。

3.1知识管理课程构思

网络新经济时代,知识正逐渐取代传统资源如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在社会生产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知识创造与传播过程及知识管理活动中,人和技术至关重要。培养具有一定知识管理基础或专门技能的优秀人才,是国家、企业及个人开展知识管理活动的必然选择。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已经设置了《知识管理》及其他相关课程,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提供了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多层次、全方位知识管理课程教育,为我国知识管理优秀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结合CDIO教学大纲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及国家、企业、社会等对知识管理人才能力的需求,知识管理课程应更加注重对知识管理人才的全面培养。在知识管理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中做”与“做中学”相结合的方式,着重提升学生对知识管理基础知识、分析方法和应用工具的掌握与利用,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网络新经济时代,信息知识量之大、变化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了个人处理能力的范畴,团队合作成为必然。知识管理人才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因此,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应将团队协作能力纳入学生能力培养的范围之内。总之,基于CDIO理念的知识管理课程教育,应注重“学中做”与“做中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个人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系统把握能力,充分运用知识管理理论基础、分析方法与应用工具来发现、分析并解决知识管理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3.2知识管理课程设计

鉴于传统授课模式中的教师、学生积极性不高,课程教育缺乏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为培养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及四大能力,本研究从授课模式、案例选择、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知识管理课程进行设计。

3.2.1知识管理课程授课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灌输模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学习被动,对所学知识不理解、掌握不牢固,进而失去学习兴趣,丧失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长此以往,这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准。案例教学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等[11]。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教育将一改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采用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知识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的性质决定了一些基础性的概念知识无法融入案例,学生只有通过教师授课,才能掌握基础知识,保证后续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将知识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等融入案例中,通过案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达到知识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案例学习,既加深了对知识管理基础知识、方法和技术等的理解、掌握与运用,又养成了善于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了学习主动性。此外,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知识管理课程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协商与合作,共同完成授课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一过程,既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同学情谊,又提升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教育模式将为国家、社会、企业培养大量的综合性知识管理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2知识管理课程案例选择

由于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教育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其课程案例的选择成为关键。案例选择是否具有典型性、真实性以及案例的难易程度都将影响知识管理授课的质量,选择知识管理案例应注意以下几点:(1)所选案例的典型性。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典型的案例与课程教学目标及核心教学内容高度一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方法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2)所选案例的真实性。源于生活、贴近实际的真实案例更具有感染性和启发性。在案例分析中,以真实的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明晰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3)所选案例的难易性。所选案例的难易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了影响了课程授课的效果与质量。难度系数较高的案例使学生望而生畏,会弱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难度系数较低的案例又弱化了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应选择难易系数适中的课程案例进行授课。

3.2.3知识管理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考核方式注重课程结课时的笔试成绩,导致学生将学习重心放在基础理论上,忽略了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的培养。随着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深化,课程考核方式也随之多元化,如授课教师采用的“出勤成绩+作业成绩+考试成绩”方式。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教育模式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重在培养学生的四大能力,考核方式也呈现多元化。试题式考核、情景式考核、即兴式考核、互评式考核可以作为知识管理课程的考核方式[12]。(1)试题式考核。试题考核是目前课程结课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用于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考核一般分为闭卷考核和开卷考核。闭卷考核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巩固;而开卷考核则为学生展现个人能力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能让学生在考核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善加利用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知识管理学是一门开放性和发展性较强的综合性交叉边缘学科,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宜采用开卷考核。(2)情景式考核。情景式考核是指给定一个具体情景(如某一案例),并围绕该情景展开考核。这种考核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就某一特殊情景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设法解决,通过汇报、演讲、论文等方式将结论或解决方案反馈给课程教师。(3)即兴式考核。即兴式考核用于考核学生日常课程学习情况,提升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同时,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估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授课计划。课程知识回顾提问、课程学习推动提问等均可采用即兴式考核方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通过记录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发言情况、出勤次数等,来综合评定并给出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4)互评式考核。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可将课程教育成绩评定权交予学生,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引入互评式考核,即学生依据自身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发言的积极性、逻辑性、深刻性等客观给出自己的课程考核成绩。学生通过参与成绩评议,可以对比发现自己在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明确学习目标,敦促自我提升。上述几种考核方式,在课程成绩评定时,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互相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地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总之,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教育一改传统的授课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在知识管理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上皆有所转变。为了提升知识管理课程教育效果与质量,在案例选择时,授课教师应选择具备典型性和真实性且难易程度适中的案例。在考核方式上,采用试题式考核、情景式考核、即兴式考核、互评式考核等多元化考核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知识管理课程学习情况。

3.3知识管理课程实现与运作

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教育模式的实践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5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知识管理》授课过程为例,展现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的实现。本文以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构思为指导思想,从授课、考核等方面重点展现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教学过程。

3.3.1知识管理课程授课

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授课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如,在知识管理战略与策略内容的授课过程中,首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先向学生们讲授知识管理战略的类型(知识领先战略、知识差异化战略、知识整合战略),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方法,知识管理的主要策略(市场化策略、系统化策略、社会化策略),知识管理策略的选择及实施等基本知识。其次,教师讲解相关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管理战略与策略内容的理解。本课程采用美国知识领先战略的经典案例——以知识和最新科技成果提高市场竞争力。案例提到:“1992年,美国率先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口号。1994年开始实行‘全美永久性信息基础设施计划’。1996年,美国仅在信息产业的投资就达100亿美元,超过日本和欧洲的总和。1997年,克林顿正式采用“知识经济”的提法。”这指明了美国保持强劲的竞争实力和竞争优势所采用的知识领先战略措施。再次,学生选择并分析案例。围绕知识管理战略和策略,学生自主选择相关案例并加以分析,最终形成案例分析报告。这一过程,体现了知识管理教学的“学中做”“做中学”目的:通过教师讲解案例的过程,学生得以从案例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技巧等,学会分析案例;通过自主选择案例并加以分析,学生得以在案例分析的整个实践过程(案例选择、案例分析及案例汇报等)中,学会思考、重于实践。

3.3.2知识管理课程考核

在实际知识管理课程考核中,上述四种考核方式——试题式考核、情景式考核、即兴式考核、互评式考核,本课程均有涉及。依据课程特点,在试题式考核中,试题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管理基础理论、方法和应用工具的掌握程度与应用能力,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表达能力等。试卷设置了选择题、案例分析题以及论述题三种题型,其中,论述题采用选择作答(3选2作答),既凸显了试卷的灵活性,又强化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课程选择给予学生两周时间自主选择案例并开始准备,案例范围包括:有关知识管理战略的案例,有关知识管理策略的案例,有关知识管理模式的案例和有关知识管理系统的案例。在这两周内,学习小组完成案例选择、案例分析以及汇报案例结果的PPT。PPT展示设置了以下流程:将报告(PPT)拷入计算机(课前)—确定报告次序(课前)—分发同学评议表(课前,见表1)—报告—提问环节—同学评议—教师点评。课程制定了以下规则:①出于课程时间限制及训练学生突出表达重点的考量,要求各小组用10—15分钟的时间汇报所选案例、分析过程及分析结构;②各小组自主推选两位同学,一位参与PPT汇报,另一位参与互相评议;③其他小组成员针对该小组的汇报内容等进行提问,该小组其他成员可以协助汇报学生作答,体现团队合作精神;④各小组完成成绩评定后,将评议表交还授课教师或助教。由于《知识管理》课程考核第一次采用互评式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授课教师也对各小组的知识管理课程知识及相关表现进行有关记录,以对比或修订学生的评定成绩。对比发现,学生给出的考核成绩与授课教师给出的考核成绩基本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两点:第一,学生掌握了运用知识管理基础知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客观公正地评估了其他同学的成绩;第二,这种考核模式具有一定的可取性。最后,《知识管理》课程的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评议分值等给出学生最终的综合成绩。

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篇(9)

1引言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200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联合瑞典查尔姆斯技术学院(ChalmersUniversityofTechnology)、瑞典林克平大学(LinkpingUniversity)、瑞典皇家技术学院(TheRoyalInstituteofTechnology)共四所工程大学,创立了CDIO工程教学理念[1]。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2]。CDIO教学大纲由四部分组成:①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②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③人际交往技能,团队协作与交流;④企业和社会的构思、设计、调试和运行系统。目前,全球已有七大地区,总计151个院校参与CDIO项目,共同开发并完善CDIO教学模式,其中,欧洲有63所高校,北美有19所高校,亚洲有32所高校,拉丁美洲有14所高校,英国-爱尔兰有13所高校,澳大利亚-新西兰有八所高校,非洲有两所高校[3]。CDIO于2015年被引入中国,其教学大纲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代表着先进的教育方法,符合工程人才培养的规律,引起了我国高等院校的关注与参与[4]。目前,我国共有8所高等院校成为CDIO项目成员:汕头大学(2006年)、清华大学(2009年)、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2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2012年)、燕山大学(2013年)、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5]。CDIO起源于工程领域,随着CDIO模式的开发与完善,它在人文社科等领域也有所发展,如日语视听说教学模式改革、国贸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会计教学改革等[6-8]。知识管理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学者彼得杜拉克早在1956年就认为“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认为,知识管理是组织有意识采取的一种战略,可以帮助人们共享信息,进而通过不同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9]。可见,在网络新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从企业到国家乃至整个社会对知识管理人才都有日趋增长的需求。相较于商业团体和组织,高校所提供的知识管理教育和培训,具有理论性强、更加系统全面的优势,已经成为了知识管理教育的主要机构。目前,我国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的培养等问题。在网络新经济时代,高校能否建立一套完善的知识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将CDIO理念引入知识管理课程教学创新实践中,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方面,设计知识管理课程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管理基础、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以此促进我国知识管理教学和人才培养,并为从事知识管理教学的高校教师提供借鉴。

2传统知识管理课程教育的缺陷

当前的教育教学中,知识管理课程在众多高校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灌输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整个课程学习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收状态,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减弱,对所学基础知识、方法技能和应用工具等掌握不牢,不能及时完成课程任务,难以具备课程要求的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这种被动学习的现象同样也会降低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教学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水准,达不到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目的[10]。此外,由知识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可以看出,知识管理课程旨在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方法和工具分析已有问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的能力,即“学中做”。这种“学中做”的宗旨,同样也造成了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的现状。知识管理课程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及“学中做”的课程宗旨亟需得到改革与完善。知识管理课程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应用工具,学会运用理论方法与工具分析已有问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还要培养学生在知识管理实践应用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即“做中学”。因此,知识管理课程教育应做到“学中做”与“做中学”并重,CDIO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个人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系统把握能力四个方面的能力,这与知识管理课程教育“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是一致的。

3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教育模式设计与实践

基于CDIO理念,知识管理课程教育模式将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四个环节进行设计。

3.1知识管理课程构思

网络新经济时代,知识正逐渐取代传统资源如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在社会生产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知识创造与传播过程及知识管理活动中,人和技术至关重要。培养具有一定知识管理基础或专门技能的优秀人才,是国家、企业及个人开展知识管理活动的必然选择。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已经设置了《知识管理》及其他相关课程,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提供了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多层次、全方位知识管理课程教育,为我国知识管理优秀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结合CDIO教学大纲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及国家、企业、社会等对知识管理人才能力的需求,知识管理课程应更加注重对知识管理人才的全面培养。在知识管理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中做”与“做中学”相结合的方式,着重提升学生对知识管理基础知识、分析方法和应用工具的掌握与利用,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网络新经济时代,信息知识量之大、变化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了个人处理能力的范畴,团队合作成为必然。知识管理人才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因此,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应将团队协作能力纳入学生能力培养的范围之内。总之,基于CDIO理念的知识管理课程教育,应注重“学中做”与“做中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个人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系统把握能力,充分运用知识管理理论基础、分析方法与应用工具来发现、分析并解决知识管理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3.2知识管理课程设计

鉴于传统授课模式中的教师、学生积极性不高,课程教育缺乏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为培养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及四大能力,本研究从授课模式、案例选择、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知识管理课程进行设计。

3.2.1知识管理课程授课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灌输模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学习被动,对所学知识不理解、掌握不牢固,进而失去学习兴趣,丧失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长此以往,这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准。案例教学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等[11]。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教育将一改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采用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知识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的性质决定了一些基础性的概念知识无法融入案例,学生只有通过教师授课,才能掌握基础知识,保证后续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将知识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等融入案例中,通过案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达到知识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案例学习,既加深了对知识管理基础知识、方法和技术等的理解、掌握与运用,又养成了善于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了学习主动性。此外,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知识管理课程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协商与合作,共同完成授课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一过程,既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同学情谊,又提升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教育模式将为国家、社会、企业培养大量的综合性知识管理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2知识管理课程案例选择

由于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教育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其课程案例的选择成为关键。案例选择是否具有典型性、真实性以及案例的难易程度都将影响知识管理授课的质量,选择知识管理案例应注意以下几点:(1)所选案例的典型性。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典型的案例与课程教学目标及核心教学内容高度一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方法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2)所选案例的真实性。源于生活、贴近实际的真实案例更具有感染性和启发性。在案例分析中,以真实的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明晰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3)所选案例的难易性。所选案例的难易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了影响了课程授课的效果与质量。难度系数较高的案例使学生望而生畏,会弱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难度系数较低的案例又弱化了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应选择难易系数适中的课程案例进行授课。

3.2.3知识管理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考核方式注重课程结课时的笔试成绩,导致学生将学习重心放在基础理论上,忽略了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的培养。随着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深化,课程考核方式也随之多元化,如授课教师采用的“出勤成绩+作业成绩+考试成绩”方式。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教育模式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重在培养学生的四大能力,考核方式也呈现多元化。试题式考核、情景式考核、即兴式考核、互评式考核可以作为知识管理课程的考核方式[12]。(1)试题式考核。试题考核是目前课程结课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用于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考核一般分为闭卷考核和开卷考核。闭卷考核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巩固;而开卷考核则为学生展现个人能力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能让学生在考核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善加利用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知识管理学是一门开放性和发展性较强的综合性交叉边缘学科,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宜采用开卷考核。(2)情景式考核。情景式考核是指给定一个具体情景(如某一案例),并围绕该情景展开考核。这种考核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就某一特殊情景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设法解决,通过汇报、演讲、论文等方式将结论或解决方案反馈给课程教师。(3)即兴式考核。即兴式考核用于考核学生日常课程学习情况,提升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同时,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估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授课计划。课程知识回顾提问、课程学习推动提问等均可采用即兴式考核方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通过记录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发言情况、出勤次数等,来综合评定并给出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4)互评式考核。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可将课程教育成绩评定权交予学生,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引入互评式考核,即学生依据自身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发言的积极性、逻辑性、深刻性等客观给出自己的课程考核成绩。学生通过参与成绩评议,可以对比发现自己在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明确学习目标,敦促自我提升。上述几种考核方式,在课程成绩评定时,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互相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地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总之,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教育一改传统的授课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在知识管理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上皆有所转变。为了提升知识管理课程教育效果与质量,在案例选择时,授课教师应选择具备典型性和真实性且难易程度适中的案例。在考核方式上,采用试题式考核、情景式考核、即兴式考核、互评式考核等多元化考核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知识管理课程学习情况。

3.3知识管理课程实现与运作

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教育模式的实践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5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知识管理》授课过程为例,展现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的实现。本文以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构思为指导思想,从授课、考核等方面重点展现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教学过程。

3.3.1知识管理课程授课

CDIO理念下的知识管理课程授课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如,在知识管理战略与策略内容的授课过程中,首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先向学生们讲授知识管理战略的类型(知识领先战略、知识差异化战略、知识整合战略),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方法,知识管理的主要策略(市场化策略、系统化策略、社会化策略),知识管理策略的选择及实施等基本知识。其次,教师讲解相关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管理战略与策略内容的理解。本课程采用美国知识领先战略的经典案例——以知识和最新科技成果提高市场竞争力。案例提到:“1992年,美国率先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口号。1994年开始实行‘全美永久性信息基础设施计划’。1996年,美国仅在信息产业的投资就达100亿美元,超过日本和欧洲的总和。1997年,克林顿正式采用“知识经济”的提法。”这指明了美国保持强劲的竞争实力和竞争优势所采用的知识领先战略措施。再次,学生选择并分析案例。围绕知识管理战略和策略,学生自主选择相关案例并加以分析,最终形成案例分析报告。这一过程,体现了知识管理教学的“学中做”“做中学”目的:通过教师讲解案例的过程,学生得以从案例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技巧等,学会分析案例;通过自主选择案例并加以分析,学生得以在案例分析的整个实践过程(案例选择、案例分析及案例汇报等)中,学会思考、重于实践。

3.3.2知识管理课程考核

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篇(10)

[作者简介]赵善庆(1961- ),男,山西襄汾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中心主任,教授、高级统计师,研究方向为高校财务管理与教育管理。(江苏 无锡 214153)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146-02

管理学基础课程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由于高校没有统一的管理学基础教材,大多只能根据各自的情况选用不同的版本,造成了教学迥异的效果。笔者认为,在影响管理学基础教学质量的因素中, 虽然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考核等环节十分重要,但更需要一个好的教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教材建设问题。

一、管理学基础教材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教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国内学者参考国外著名管理学家撰写的管理学教材而编著的。代表有周三多主编(2005年第二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管理学》。其特点一是教材体系全面。按照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管理过程展开全书的讨论,全面系统、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是教材内容新颖。充实了管理的内外环境、绩效考评、组织行为基础、群体和团队管理、控制方法和技术以及信息化与管理等内容,充分吸收了国内外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三是教材体例活泼。既有管理学理论的系统讨论,又有管理名家及其主要管理思想的介绍。四是通俗易懂。语言流畅,理论、实例相结合,充分关注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加深其对管理学概念和原理的认识。另一类是由单凤儒编著的《管理学基础》。该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是高职高专首批部级精品课管理学基础的配套教材,先后被全国二百余所高职院校使用,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形成了以下特色:一是在内容上,探索研究重心下移。从传统的以整个企业(组织)为研究对象转为以中层部门或小单位为研究对象;从以高层管理者战略管理为研究重点转为以中基层管理者管理实务与技能为研究重点。二是在结构上,体现职能—技能导向。针对高职教学要求与管理学的学科特点,设计了以“管理职能+管理技能培养单元”的教材结构模式,即按照管理职能(管理者实施管理的程序与功能)设计宏观结构;按照管理技能培养单元(主要包括知识研修与技能训练两大模块)设计微观结构,实现了按照管理过程教学与注重技能培养的统一。将管理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置于实际管理情景中,在介绍知识前让学生先接触管理实际:每章从管理职责与实务开篇,使学生一开始就知道未来的岗位职责是什么;每个单元从初露锋芒开篇,让学生先处理棘手的管理矛盾,再学习所需的管理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练,既熟悉了管理的过程与实务,又提高了管理的技能。但仔细分析发现,管理学基础教材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教材版本泛滥。通过网上搜索可以发现,管理学基础教材版本很多。有李英与任莉于2009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张小红于2009年在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蒋永忠与张颖于2007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王凯与陈超于2006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版本、季辉与林维柏于2002年在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系列教材、叶萍于2007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单凤儒于2007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钟金霞等于2007年在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王福胜于201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面向应用型高职高专教学的管理学教材等。从表面看 ,管理学基础教材呈百花竞放之势 ,但不能否认很多教材在内容上的空泛与肤浅。

2.框架结构雷同。许多教材都冠以管理学基础精品课程的配套教材,表明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规律与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核心,本着适应性、实用性、前瞻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编写而成的,是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适用教材。教材尽量淡化理论色彩,采用描述性的语言,以期达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目的。但教材编写框架体系基本相同:首先,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等基本问题进行阐述,然后,按照管理的职能逐一编写, 教材内容基本一致。如蒋永忠与张颖以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为主线进行阐述;李英与任莉按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五大职能展开;单凤儒首先介绍了管理学基础知识与现代管理学理论与思想,其次重点阐述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并针对基层管理者的实际需要,分两章介绍领导职能,最后讲述供企业管理和与企业管理相关专业选修学习。可见,目前我国管理学基础课程尤其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教材编写还处于探索中,存在相互借鉴、各立门户的重复现象。

3.教材偏重理论知识阐述。一直以来评价教材质量的准则都是理论体系是否完整,因此,编者试图通过一本教材将课程涉及的方方面面知识都涵盖其中,严格按照逻辑严谨等标准展开,不太重视管理能力的培养。如管理职能大多将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部分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编排的逻辑顺序,大多是概念与理论的堆砌,缺乏实例印证,导致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

4.课程内容陈旧。管理学基础教材虽然在选择与组织单元课程内容上有些改进, 如在每单元增加了案例导入,课后增加了案例阅读、实训项目,但由于案例或脱离实际、叙述累赘、缺乏创意,或过时、缺乏实际操作意义,还有部分案例和课程内容结合不紧密,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甚至令人费解。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本科教材的框架内容,陈旧过时,过分强调教学目标的计划性,约束了教师的自主发挥,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

5.教材质量把握不够。高职高专学生高考录取分数较低, 文化基础课底子较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欠缺,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 但其实际工作的动手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层次的学生。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尤其是对概念性、理论性内容学习兴趣不大。就目前的管理学基础教材而言,虽然在总量上概念性理论有所减少, 但课程原有的复杂程度并没有降低。相反,由于部分内容的删减, 使得课本内容前后不连贯,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更大。

6.忽视学生参与。教师在编写教材时,往往不愿意突破传统的管理学基础教材框架体系,仅把教材的可教性放在第一位,对于教材是否有利于学生管理能力开发、是否有利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次要考虑,没有确立和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管理学基础教材的主要特点

1.指导思想。管理学基础教材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时代特征。管理学基础教材不但要及时反映当代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管理者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而且要不断更新与教材配套的大小案例。

3.创新特色。不求面面俱到 ,但求特色明显。

4.理论总结。本土管理理论不但要反映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思想与理论,而且要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的管理实践进行理论总结。

5.突出案例。案例教学是管理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具体体现,一个仿真或真实的案例应该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从不同的角度领悟其中的精华。

6.学习兴趣。好的管理学基础教材更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把学生阅读、理解及最终的接受放在首位。

7.编写框架。管理学流派纷呈,体系盘根错节,在一部教材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不能一味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应借鉴国内外管理学家的基本共识,在管理学基础教材框架编写上不过分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做到以管理职能为主线基础、有利于管理能力提高即可。

三、管理学基础教材建设的思路

1.明确理论逻辑体系。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决定了管理学基础教材的理论逻辑体系。一是必须体现原理课程的性质。告诉学生管理的基本规律,从系统运筹、以人为本、履行职能、尊重科学、权变创新等逻辑体系进行教材建设。二是培养三种技能。整个课程体系应围绕技术技能、人文技能、思想技能设计,着力培养学生建立现代管理观念,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技术方法。

2.合理的框架结构。以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为逻辑线索,加入实用性强的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团队沟通、跨文化管理等内容,从实践角度给学生以清晰的框架。每章内容可分成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两部分:基础知识内容,以够用为度,涉及的知识点务必讲解透彻;技能拓展提高的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可归结到技能提高部分。

3.突出的案例教材。案例是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是对一个组织在某一时段上发生的事件的历史重现。在编写相关案例时,要注意搜集事件当时各个方面的真实情况和数据,并将其充分融入案例中,让学生领悟其中的管理智慧。案例教材的开发要自编和引进相结合,在鼓励国内教师收集资料编写案例教材的同时,积极从国外引进经典的案例教材,中西交融,扬长避短。

4.显明的时代特征。要编写一本水平较高的教材,必须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并将管理领域中的新资料、新信息增补到新教材中,供师生学习、讨论。

5.科学的编写体例。教材建设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成长。因此,在教材每一章的开始就应明确地讲清本章的教学目的、要求以及重点难点,每一章末都要附有思考题和综合练习题,有利于学生自学。对一些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章节,要加入典型案例及相关思考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掌握学到的理论知识。

6.务实的应用模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求满足“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的教学要求。在每一章节后特别安排一些典型的管理应用分析案例,便于让学生把管理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帆,康洁.浅析高职高专管理学教材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3).

[2]蔡翔.《管理学》教材编写的问题与对策[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2).

[3]彭冬芝.管理学基础理论教材存在的问题与演化趋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1).

[4]罗时嘉,孙浩.论应用型大学经济管理类教材的策划[J].出版发行研究,2009(12).

[5]袁庆林.中外管理学教材建设比较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12).

[6]黄津孚.管理学的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和成绩考核[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5).

上一篇: 财政和税收的区别 下一篇: 资金融资方式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