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基本思路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0 17:12:45

科研的基本思路

科研的基本思路篇(1)

在国家出台与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及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新形势下,科研事业单位要通过科学建立并全面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来达到预期的目标,就有必要重视以下问题的讨论。

一、理顺单位内部管理与单位内部控制的关系

(一)有关内部控制概念的思考

伴随着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按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导向,内部控制的科学有效实施必然会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这意味着,内部控制反映了为实现单位内部控制目标而建立和实施的各种方法、政策、程序和控制措施等的总称。

这一界定值得商榷。如果将其视为对“内部管理”概念的定义,似乎也能够成立。这意味着有可能存在混淆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概念的局限性。不可否认,内部控制应当是内部管理的组成部分;但内部控制应当有别于内部管理的其他构成内容。不应当混淆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的概念,这不利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以及预期目标的实现。

笔者认为,其他内部管理工作主要体现为具体事务的管理,而内部控制则侧重于风险管理,这是内部控制活动区别于其他内部管理活动的主要标志。

以企业财务预算为例,财政部于2002年4月印发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财企102[2002]号)中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如何编制、执行和组织企业财务预算;相比较之下,财政部等于2010年4月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会[2010]11号)中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中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应当关注的风险,以及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当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对此不能认为,一个单位如果具有了一些具体事务性的管理规定,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就意味着初步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实施了一些对具体事务的管理,并不意味着就有效实施了内部控制。

相比较之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这就突出了风险防范与管控的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提出:“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这也有助于正确理解内部控制目标不同于一般内部管理目标的特点。

(二)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

内部控制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履行职责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种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抵御或防范不同风险的具体措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明确的重点控制领域,包括预算、财务收支、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等。

1.风险分析

笔者注意到,我国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涉及的第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分析从事特定领域的工作可能涉及到的风险。

以企业内部预算控制为例,《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认为,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1)不编制预算或预算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缺乏约束或盲目经营;(2)预算目标不合理、编制不科学,可能导致企业资源浪费或发展战略难以实现;(3)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考核不严,可能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不同的企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有可能涉及不同的风险。认真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可使得内部控制的实施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不可否认,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大中型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逐步开始重视预算管理,都在按照相关要求编制财务预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务预算缺乏必要的执行力度,也导致编制科学的预算缺乏必要的积极性,使得预算管理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形同虚设。

2.风险防范

笔者注意到,我国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涉及的第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

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中,分别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三方面,提出了防范预算管理涉及相关风险的一些具体措施。但这些原则性的措施还有必要结合企事业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才能真正发挥防范预算管理风险的作用。

二、实施内部控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权力约束

笔者认为,只有对责任人的权力实施有效地约束,才能实施真正的内部控制。这一约束,应当是来自于专门机构、上级组织或者第三方的约束,而不是自我约束。事实证明,缺乏行之有效地权利约束机制的内部控制,或者要求责任人实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都可能导致内部控制行为流于形式。

(一)权力约束的基本要求

就现代企业而言,不考虑现行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公司制企业的权力机构应当是股东会;董事会属于股东会的常设机构,履行的是股东会授予的权责,所以董事会不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有必要区别公司的法人治理机构和内部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涉及的是公司法人层面组织结构,包括股东会、董事会和由董事会聘任的经理、副经理、财务总监等。内部治理结构涉及的是公司内部各级管理层次,包括由经理提名的副经理和财务总监,以及经理聘任的其他管理层次。

内部控制涉及的内部构架,应当侧重于内部治理结构。对此应当明确股东会对董事会、以及董事会对经理的权力约束,使之符合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在某种意义上,原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总裁陈久霖独断专行,其行为游离于单位内控体系之外,责任不在于他,而在于有权监督与控制其权力的专门机构。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权力约束应当来自上级组织以及相对独立的第三方(例如司法机构、中共纪律检查组织等)。当上级组织难以实施有效约束(太高、太远)、第三方不独立,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只能依赖于权力人的政治思想觉悟。

囚禁权力笼子的钥匙,应当掌握在权力约束机构而不是权力人的手中。

(二)权力约束与制度建设

对权力约束的要求需要通过相关的规章制度予以明确。在这方面,西方国家法制建设以及单位内部制度建设所发挥的权力约束的重要作用,为我们改进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制度建设对权力的约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有效防范滥用权力、独断专行所可能导致的各种风险,制度建设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有了制度并非意味着一定可以取得约束权力的效果,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就会导致权力失控。

三、明确权责,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关键

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前提,是各内部单位、业务工作岗位和责任人都应当具有明确的、权责一致的行为区域。这个区域,是责任人有权控制的区域,也是责任人必须履行其职责的区域。目前有关媒体频繁披露的一些地区政府部门针对具体管理事务相互扯皮、相互推诿、踢皮球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部门权责不清的真实写照。

(一)明确权利(权力)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明确责任人的权利,界定管理者的权力,是履行职责的基础。否则,踢皮球的现象就难以避免。受约束的权力,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区域范围。这个区域范围,就是囚禁权力笼子的空间。空间不能太小,否则会影响管理者履行职责;也不能过大,不受约束和控制的权力将成为腐败和事业失败的诱因。

(二)明确责任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主体

在现代社会,明确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各管理阶层的权利,科学界定领导岗位责任人的权力,是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

就科研事业单位而言,划分内部研究中心、课题组等责任中心,建立必要的单位内部责任会计制度,是明确各管理层次责任的有效方式。科研事业单位有必要通过建立与健全有业务特色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将本单位的经济与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四、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努力提高单位内部控制水平

有得必有失。改革就是利益的再分配。在努力实施内部控制、追求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同时,做好付出相应代价的思想准备。

科研的基本思路篇(2)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2-0042-03-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的历史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此而言,自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已经开始了。在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沿着多个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的路径展开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化的进程,始终是与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自传人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成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重要理论资源。但是,由于东西方不同历史文化传统及其言说语境的不同,就必然会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社会现实的历史进程相结合的问题。在这一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路径,并产生了诸多的理论成果。

第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为核心的实践路径。按这一路径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说这一路径是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核心,就在于依此路径所开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社会现实的发展始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考量的中心。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何实现中国民族的独立和富强,始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根本任务。因此,在这一路径中展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实践感。以、邓小平等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正是在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基础上,将其与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创造性地建构了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条以革命实践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路径。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性的批判理论,一传人中国,就成为中国知识精英用以分析中国社会现实、寻求民族救忘图存的有力武器,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史学界有关中国传统社会性质及出路的论争。这一论争从20世纪30年代一直延续到60年代。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思想领域主导性的意识形态,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学理层面的多元化路径。

这里所谓的多元化路径,主要是就其形式而言的。因为在学科分门别类的研究中,每一个重要的社会科学领域都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样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等等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解和建构。不但如此,在每一个学科领域,又都面临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现实相结合的问题,也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重路径。但是在这种多重路径的形式下,传统的苏联教科书体系始终作为经典和不可逾越的范本成为一切学科领域的指导思想,因而所谓的多元化始终不过是形式的,在理论上实质是一元的。苏联教科书体系是在苏联1929年到1930年批判德波林哲学后,“左”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形势下产生的,这种情况不能不使马克思的思想和理论遭到严重的扭曲和变形。以至于“本体论化的倾向、简单化的倾向、庸俗化的倾向、实证化的倾向、泛政治化的倾向就这样侵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肌体中,以致闹到使它是非不清、真伪莫辨的地步”,其最终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被神圣化了。“神圣化必然导致偶像化。偶像化的特征是:君临尘世高高在上,不谙世事不食烟火,具有无上权威却毫无生命活气。我们的哲学就是这样丢弃了科学品性,脱离了现实生活,丧失了生活活力,变成僵化的教条”。这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路径和学理路径之间必然产生一种张力。在实践路径上所取得的理论创新必须到传统的教科书体系中去寻找自己理论上的根据,以确证自己的正统地位;传统的教科书体系因其政治化的倾向主动为实践路径上的创新进行论证,以确证自己的主导地位。因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路径和学理路径之间,始终没能形成真正的融贯统一,这就注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路径分析可以看出,在这一进程中,理论与实践之间始终存在着内在的张力。而且由于我们最初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是以苏联的教科书体系为范本的,因而这一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文本基础的缺失就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首先,从实践路径上来看,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但必须指出的是,作为革命家,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对马克思主义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学理分析,他们的理论创新更多的是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的。因而,在实践路径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隐而不见的。如何从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出发,阐明它们与马克思主义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成为进一步深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

其次,从学理的路径来看,长期以来以正统地位自居的是传统的苏联教科书体系。尽管这一体系同样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理解基础之上的,但其所依据的文本主要是恩格斯和列宁等人对马克思思想的解释,加之马克思一系列重要的手稿在苏联教科书体系形成之时并没有出版,因而这一体系并没有能够真正反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本质精神。虽然这一体系在苏联和中国曾经有过多次修订,但其基本的框架和基本的理论逻辑并没有本质性的变化。也正因如此,自20世纪80年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实际上是开始了一个反思、批判苏联教科书体系的时期。也正是由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元路径才真正得以开始。但是,这种学理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元路径导致的结果却是马克思主义总体性被割裂。

再次,即使在学理路径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不是统一的,而是表现为多学科分别发展。由于学科门类的划分导致各个不同的学科都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总体中去寻找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内容,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等等不同学科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的人为分割。而且由于

学科隔绝,基本谈不上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但如此,甚至在同一学科内部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哲学为例,不但存在着实践层面与学理层面的差异,而且同在学理层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如高清海先生指出的:“现在是多种哲学――至少是三种哲学――分而治之、各自为政。我称它们为:‘讲坛哲学’、‘论坛哲学’和‘实用哲学’三分天下的格局。顾名思义,‘讲坛哲学’是指专门用来教育、宣传的哲学,通行于课堂、会议、政治,即有以‘讲说’的哲学。‘实用哲学’是指实际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哲学,通行于现实社会生活甚至包括政治生活等一切实际领域。‘论坛哲学’指那种供学者研究、议论的哲学,主要表现于学术报刊文章著述之中。‘实用哲学’既然是供实用的,因而它就最富生命活力,感受时代脉搏最为敏感,流行市场最为广大,但观点也最庞杂,并且摆不到桌面、难登大雅之堂。‘论坛哲学’突破了教科书模式,因而比较接近现实社会,也能迅速反映时代变化,近年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但它又难以走出学术圈子,成果大多只在学者之间交流,可谓自行消受、‘自食其果’。三者中唯讲坛哲学属大雅堂客,最为荣耀辉煌;然而它却最为保守,最远离生活,最缺乏生气,因而不能不拘守囹圄,把自己的无上权威封闭在课堂讲桌和会议台面,尽其可者通过考试获取学历证书之功用。”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是根本谈不上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的。如果说在20世纪最后二十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还遵循着从真理的标准问题、异化与人道主义问题、主体性问题到实践问题的一致线索的话,那么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这十年的研究则表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态势。

最后,由于时代的变化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割裂、教条的理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一些学科中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不再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某些学科中实际上是处于失语的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学科之间的隔绝不通,不能将其它学科在突破苏联教科书体系过程中所取得的全新成果吸收、运用于本学科领域。如哲学领域通过对苏联教科书体系的批判形成的以实践为基础的对马克思思想的全新理解已经成为哲学界的共识,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彻底地改变了教科书体系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但历史学界对哲学界的这种巨大的突破性成果几乎是熟视无睹,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科书体系之内。而在经济学领域虽然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还占有一席之地,但被视为主流的则是西方的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理论。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并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论据,因为问题的根本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理解,即将马克思针对其所生活的时代做出的具体的理论总结视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而没有领会马克思思想的本质精神。

综上所述,在近百年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虽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但由于路径的选择和目标的取向不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体性、实践性、批判性等理论品格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因而,如何通过路径的选择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其实质而言,应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并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的社会历史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了完成这一历史性的课题,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认真考虑的:

科研的基本思路篇(3)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归属于社会的精神系统,它在社会实践中,对社会系统及其要素起着保障作用。社会路径的理论基础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社会路径就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特征从宏观的层面指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动面向社会,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现象相联系,传递精神意识,维护社会延续和人的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结果,即培养的人才合格与否也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和取得社会的认同。社会路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路径,因为其充分地了解和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所以能够真正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社会,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的部署,不仅体现了社会路径的重要性,也表明了社会路径由最初的简单等同于“社会实践”,走向了制度化、经常化的发展态势。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依托,以一定的阶级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并总是为着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保证一定的阶级和政党在意识形态中的话语权和领导权。政治路径,就是着眼于加强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弘扬主旋律,具体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坚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强化意识形态的功能,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则通过政治导向实现此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有其固有的特殊规律。科学路径的理论基础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此处的“科学”不是取其广义之意,因为从广义上讲,社会路径、政治路径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符合历史进步的总趋势,都可称为“科学”的路径,这就造成三种路径概念交叉重叠、边界模糊,亦无辨析之义。此处的“科学”是取其狭义之意,科学路径是指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部的自身完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问学科化的根基。科学路径关注的既包括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又包括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李屏南老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最主要的是内容的科学性,体现在理论的彻底性、层次性、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得从实际需要出发,如果目标过高、内容太空,将会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的效果。

上述三种路径,从不同的视角切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对于指导其工作、提高其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社会路径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长足发展的外在动力,科学路径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政治路径指导和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三者同等重要,不能片面强调或是忽视某一路径,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走向极端。如果重视社会路径而忽视政治路径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泛社会化,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从而丧失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如果重视政治路径而轻视社会路径,又会导致泛政治化、夸大阶级性,不仅在理论认识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隔离、分置,在实践中也会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力、说服力和实效力。同样地,科学路径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巩固其学科地位的基础,但是也不能借口科学路径,而出现中性化、去政治化的倾向。

二、伦理路径存在的必然性分析社会路径、政治路径、科学路径和伦理路径是同样重要的,之所以要单独讨论伦理路径,是因为前面所提到的“伦理路径”是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表现在研究路径的价值取向的一种“应然”,而“实然”状态是,“伦理路径”作为一种概念没有惯常使用,尽管这种研究路径已经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运用。要提出“伦理路径”概念并对其进行学理辨析,还得解决一个逻辑基础问题,那就是伦理路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路径是否有存在的必然性?

从研究路径结构的内部原因来看,第一,不论是政治路径还是科学路径,从其立足点来看,主要是从教育者,归根到底是从统治阶级的视角出发的,在思维方式上是单向的。这种单向的思维模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单向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制定目标一学校安排课程一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结论一通过考试进行评价;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仅仅视为教育者对学生的单向行为。第二,政治路径、社会路径、科学路径共同的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事实,因此在研究路径提出前已经预设、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应然状态或者说是理想状态,而这种预设难免有窄化路径范围的嫌疑,看似完整的三种路径内容构成实则尚有空白区域未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事实,其基本制度性教育能够对市场经济社会的基本制度性需求作出积极的、恰当的回应。

这种回应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部门职能的政府性解释和回应。但是“制度化”并不意味“不变化”,尽管现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市场经济社会在现阶段及今后一定历史时期内对社会主义制度性教育的需求,但是还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高校传统的、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已经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如今社会的焦点多集中于经济利益问题上,从而淡化了意识形态,现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为市场经济社会提供体制性教育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供给内容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的情况。第三,社会路径和政治路径单纯从政治角度和社会需要论模式进行理论探讨,往往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历史本质或者说社会物质基础、社会功能和社会普遍价值导向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的起源、发展、类型以及社会历史作用,而忽视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深入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利主义倾向,工具理性凸显,而忽略价值理性。无可否认,社会路径、政治路径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化、常态化的研究路径,也是重要的研究路径,但是也得正视这种研究视角的理论曾经表现在功能论、价值论上的功利主义立场,并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重视其即时的、显性的泛政治功效,而忽视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对个性发展、完美人性与素质发展的作用,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追求短期效应的工具理性和工具论的倾向,而忽视其对人长期性的教育、渗透、塑造的价值理性功效。从外部原因看,伦理路径的提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实践促进了人们新型道德观念、规范、品质的形成,人们的道德和行为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向自主转变,个体的独立、自主化取向凸显。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受教育者的“边缘主体”地位现象则与市场经济内蕴的伦理精神是相抵牾的,“市场经济并非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是一种人的存在方式”4,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方式,所以这种独立性相对于原来“人对人的依赖性”,是对人性的极大解放。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标准的选择”,政治不再是社会的唯一标准。随着文化逐渐脱离政治的束缚,教育也摆脱了这一桎梏,于是个性、主体性等压抑了许久的人性在教育中被重视起来,受教育者的权利与尊严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面对工作对象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随之调整其内容和方法。伦理路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路径的存在,是从伦理视角呼唤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的回归,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内蕴的诸如主体自由、利义统一、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集体主义等伦理精神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路径自身结构完整性、科学性的要求,更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三、伦理路径的现实状况及学理特性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紧密联系的,人们也尝试通过伦理视角x,--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并且已有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作出突出的贡献。如:王小锡的《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1994),该书中作者尽管没有提出以伦理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但是把两者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研究,其内容不仅有对思想政治伦理学学科性质及其理论源流的探讨,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目标、伦理内容、伦理过程、伦理手段以及道德评估进行了论述,在国内属于一种开创性的研究。

之后这方面的相关著述甚为少见,直到2003年,吴潜涛的《伦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再次对伦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进行了研究,作者论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伦理学的热点问题、新时期高校思想政工作管理、机制创新等问题,对国外伦理思想重点论述了当代日本伦理思想。在论文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有张坚强,对全球化背景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五大伦理困境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重视民主、终极等伦理关怀。尽管已有学者们对这方面研究作出了有益探索,但此类有影响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少,对其它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只是简单地将伦理学原理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就传统伦理思想或是某一应用伦理学领域结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抑或是将伦理学的“道德元素”植入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有道德的内容,于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中加入“道德教育”,或是仅仅强调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职业道德伦理等。

这些研究囿于对某一局部的研究难免存在着伦理学视野不够开阔,表现出片面性、局限性。这种研究路径在当今多元文化交织、多种思潮并存和各种利益冲突的形势下,日益显现出其理论的苍白和方法的失当等弊端。对伦理路径的概念、特性进行重新思考、辨析尤显必要。究竟何为“伦理路径”?本文认为,伦理路径就是要从伦理视角透过表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否合理的道德追问来揭示其内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关注隐含在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诸多制度和技术层面背后丰富而又复杂的伦理关系和利益需求,对教育活动给予道德评价,使教育获得理想的发展。这里需要先阐释所涉及的“伦理视角”的意义。

本文认为,“伦理视角”的“本体论”意蕴,就是要把道德视为一种“实践精神”,亦即“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一般说来,道德作为规范的“工具性”,陶冶情操的“导向性”,可以说是世人皆知的,这正是道德的价值所在,但这并不能完全、真正地揭示道德的特殊价值,道德与经济、政治、科学、宗教和艺术等意识形态并立于现实的生活之中并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们在作用的领域、方式和程度等诸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从“本体论”或方法论而视之,应该还有一个形而上学的追问。对此,马克思曾经做过精辟论述。他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曾把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分为四种,即科学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道德属社会意识,是一种思想关系,因而它是一种精神,但由于这种精神是以指导行为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就不同于科学、艺术等其它精神,又具有实践性。所以,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这种实践精神,它是通过价值的方式把握世界,亦即把世界分成两部分——善的和恶的、正当的与不正当的、应该的和不应该的。从一定意义说,伦理学就是一门有关善的价值科学。以此为视野,就要求在关系的调节、行为的约束等方面,对“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无价值”的、“哪些是负价值”的做出回答,亦即把“价值分析”作为重要的视角或方法。

科研的基本思路篇(4)

须知的基本问题主要指申请书中涉及到的非学术性填写内容。首先,申请者需要了解自然科学基金的定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定位是:“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它的二十四字工作方针是:“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激励创新,引领未来。”它的评审原则是:“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因为这些原则决定了项目的总体资助走向,不管是从学者个人的兴趣出发,还是以国家需求为牵引,终极目标都是要探索、寻找、发现现象背后的科学规律的必然性。

其次,申请者还需要了解《基金条例》和《基金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譬如关于申请条件和资格、经费预算中的管理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以及劳务费的比例和使用范围、限项的一些规定,等等。此外,还需要认真阅读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与自己的申请有关的部分。这些基本的功课做完之后,动笔才会比较流畅,没有障碍。如果能做到意在笔先,申请质量应该能得到更好的保证。

关于基本信息和项目组主要成员,只要如实填写即可。对于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项目组成员也不必过多,一般情况下4~6人足矣(包括研究生或博士后在内)。如果邀请海外学者参加课题,则需要提供参加者的确认函副本(传真件亦可)。

关于申请代码。2009年将使用新版申请代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申请代码是按照学科领域涵盖原则构成的,不同级别的代码,覆盖的领域大小不同,有一些代码之间会有所交叠。不要简单按字面意思理解,找到对应的代码就一填了之,而是在理解代码覆盖范围的基础上,对照自己项目的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再选择合适的申请代码。

关于项目的研究期限。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地区基金的研究期限一般为3年,从申请年的下一年1月1日开始算起,到3年后的12月31日结束,譬如,对2009年度的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申请,其研究年限应该是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关于经费预算。对于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地区基金而言,项目管理费用的使用额度是5%,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的使用额度是15%,劳务费的使用额度是15%,而且其使用范围仅限于研究生和博士后的津贴。在备注栏中要给出各项预算的简单计算依据与说明,对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费用预算,需要给出较为详要的必要性说明。

关于申请者正在承担的其他项目和基金项目。申请者如果有在研的科研项目与申请的基金项目相关,应该对两者的关系给予说明。对在研基金项目进展情况如能给予恰到好处的描述,也会产生较好的效果(新申请者不必考虑这一点)。

关于承诺和签字。英语中有一句谚语非常好:“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这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之一,而这里主要就是体现申请者的诚信意识。要实事求是地填好申请书的每一部分,对每一部分涉及的基本信息、使用数据和文献的真实性负责。

关于依托单位及合作单位承诺。应该提交加盖单位公章的原件(纸质文本),而且单位名称必须与公章一致。

申请书的电子文本必须与纸质文本严格一致,并具有前后一致的版本号(无页码部分除外,如承诺页)。关于工作基础。工作基础有狭义的理解,也有广义的理解。人们常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其实地下是有地基的。狭义上,有一些前期工作基础应该更好一些,因为前期基础往往是开展高水平研究的必要条件。在水中泡过足够的小时数,才能体会和驾驭水的浮力;驾驶过一定的里程数,才能开始体味驾驶的乐趣。如果没有直接的基础,也只好给出间接的基础,即概要描述自己过去曾经做过什么工作、取得过什么结果,但这些叙述只能提供一种间接证明,起到让别人了解申请者的科研能力和素质的作用。

关于工作条件。应该围绕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思路,给出必需的实验仪器和设备条件,不需要罗列很多面面俱到的高精尖“武器”。如果工作中涉及到的个别工具和手段不具备,则需要说明通过什么途径加以解决。

关于申请者简历。这里的申请者既包括项目负责人,也包括项目主要参加者。所以简历的填写不要漏掉后者的信息。既然是简历,当然也包括等能够说明问题和体现个人工作价值的内容,但没有必要罗列相对次要的信息。

需注意的关键问题

前面主要罗列了一些申请书撰写须知的非学术性注意事项和说明,其实更需要申请者加强关注的是,在撰写申请书中的学术性内容时,应该怎样更好地把自己的思索和考虑变成清晰的文字表述,让自己的同行能够清楚、无歧义地理解申请项目的真正内涵。

自然科学基金新申请者,当开始考虑进入学术内容的撰写时,最先进入脑海的应该是什么呢?答案说起来很简单,就是选题和立题,即需要先考虑在申请的项目里要解决什么科学问题。选题不是选领域和研究方向,而是选择一个具体、明确的科学问题,这一点至关重要。相当多的申请书都是给出一个比较大的范围,没有聚焦到一个“到位”的点上。此外还需要考虑,提出的问题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吗?其重要性如何?然后应该考虑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新视角来理解它,随后还要回答这样的思路或者理解是否对路。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物理学的进化》,1938年)。这需要开阔的视野、独到的角度,之后才能有所发现和超越。问题锁定之后,需要的则是打开这个问题的钥匙。长时间的必然思考和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的偶然所得,都可能帮助自己到达向往的彼岸。申请书是你的敲门砖

事实上,申请书设计的格式(撰写提纲)就是提供了这样的形式,让申请者能够围绕自己提出的科学问题和新思路,给出清晰、明确、充分、有说服力的论证。科学问题和思路体现申请者的思维、想象力和洞察力,论证则体现申请者的逻辑推断、展开和分析能力。在申请书中,这些内容是通过立项依据、研究内容和目标、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等的具体叙述来体现的。要想使申请的项目有竞争力,申请者需要下大气力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充分细致的准备。这里需要注意的有两点:第一,自己确实有想法和好的思路;第二,要善于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两者缺一不可。项目特色或创新之处(即创新点)实际上是点睛之笔,是想象力、洞察力和逻辑思考的必然结果。

项目的论证开始于题目。题目不是简单地给项目取个好听或者好看的名字,而是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凝炼而抽象出一个到位的科学问题,使同行能够确切体会到申请项目要解决的问题。例如,从材料科学的角度来看,“镁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研究”就不是一个好题目。再比如,“金属配位氢化物储氢材料中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也不是一个好题目。改善的办法是,首先申请者得清楚自己究竟要研究一个什么样的具体问题。第一个题目太泛,所以显得空洞、不具体,科学问题不明确。应该围绕实际要研

究的内容,给出关于组织结构的特定演化路径对性能产生作用的微观机理。第二个题目的范围就更大了,无法判断所申请的项目具体要解决什么科学问题。再譬如,“金属配位化合物抗癌药物和肿瘤显像药物研究”也不能算理想的题目,如果是“抗癌及显像双功能金属配合物研究”就好一些,更可取的是“抗癌及显像双功能金属配合物的结构特性”。

摘要部分应该看作是展现申请项目特色的地方。因为有400字的字数限制,要千锤百炼、言简意赅,充分利用好这里的空间,不要浪费文字资源,把申请书的精华所在表达出来,把问题的来龙去脉表达出来。比较好的摘要应该能使同行更好地了解申请项目的进一步信息,提供比题目更丰富和细致的内容,可以结合项目特色和创新之处,进行概括性叙述。

立项依据的撰写应该注意,不要把它写成对于领域的学术价值和重要性的论证,或者是国内外同行工作历史和现状的简单罗列。而是应该以自己提出的问题和思路为主线展开论述。

立项依据是整个项目的立论基础,需要明确表达出自己要做什么和怎么做,有什么理由和道理做这个和这样做,紧紧围绕凝练的科学问题和提出的针对性、自己的学术思路,结合本领域他人的工作,展开分析和论证,由此体现课题的研究价值。简单说来,就是千方百计地把拟开展的研究和要探索的科学问题、思路等方面的道理说深讲透。这需要严谨的逻辑发展过程和缜密的连贯而流畅的叙述。还要注意叙述中的衔接和转承。这个过程很像和面,一定要把面揉透,才有可能蒸出好吃的上等馒头。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避免“三段体”式的论证,即第一部分描述领域的国际热点,接下来自然归纳出这方面的研究有意义,最后,自己也准备开展相关研究。另一种三段体的表现形式为先从各个方面叙述研究的大背景和意义,然后给出或者罗列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用几句话说明自己拟开展的研究内容。这种形式的立项依据撰写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由于没有充分阐述自己对具体一个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提出新的想法及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论证,使申请项目的价值打了很大折扣,因为同行尽管看到申请者了解了很多信息,但申请者本人的思路并不明确和清晰。其实,领域前沿也罢、领域热点也罢,都不代表一个具体项目的研究价值。项目的研究价值应该是申请者自己提出的问题和另辟蹊径的理解思路。

论证过程还须注意避免文不对题或离题太远,以及论证叙述展开层次和脉络。注意直接相关文献的充分占有和展现。别人的工作要钻研和理解透彻,不要留下死角。通过文献和其他形式的交流和讨论,真正理解他人工作的实质究竟在哪里,这样才不至于犯不求甚解的毛病,也才能真正做到视野开阔,找到特别的角度,才能真正做到独到和新颖。另外,应客观评述别人的工作,自己的观点也不要绝对化。

论证要围绕主线展开。如果选择金属间化合物的塑性问题展开研究,就需要给出自己对塑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以什么样的思路去研究它,并给予令人信服的论证和说理。再譬如,如果研究抗癌及显像双功能金属配合物的结构特征,叙述过程就不能离开这条线,在逻辑上密切相关,要始终围绕结构特征这个科学问题,通过翔实有力的分析,讲清楚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与以往别人的工作有何不同、新颖之处在哪里,唯此,才能使论证令人信服和有说服力。

把握好每一个环节

项目的研究内容。应着重考虑由科学问题延伸出来的最相关要素和本质关联作用、规律,需要重点突出,有足够的深度空间可以挖掘。引申出来的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之间可能是涵盖式的,即科学问题覆盖的范围内需要揭示的客观规律,两者的关系也可能是纲举目张式的??不管是哪种形式,需要申请者注意的是,不要罗列太多的研究内容,3~5个方面的内容应该足够了,关键是内容涉及的深度;也不要泛泛地讲述尽人皆知的一般规律性研究,一定要突出特色角度和考虑,才能引人入胜。

研究目标。应该明确、简洁,突出项目的科学性和学术性。科学基金的目标不是追求具体做一件什

么事情,而是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以特定的思路去达到预期的目的。应该从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出发,借助一定的手段,实现拟探索的最终目标。避免目标和内容相混淆和相似。归纳、凝练好的目标应该是项目的科学指向,或者是阶段性驿站。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指项目的关键、难点之所在,问题得到解决之后,项目就可以顺利开展下去,而不至于卡壳。所以,需要在随后的研究方案部分给出解决关键问题的方案和对方案思路的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应避免一般化,要有自己的特色,采取的方案能够确保内容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同样的实验手段,在解决不同的问题,研究不同的内容,甚至不同工作深度都会对方案的思路提出不同的要求,申请者应该对方案中涉及的具体方法、技术路线等给出有针对性的考虑和构思,并给出可行性分析。这里的可行性分析,重点应放在方案的思路上进行,而不是人员和设备条件。

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也就是创新点。指有别于他人的学术思想或思路。可能是技术和方法层面上的,最好是一种思路上的新理解,以独特的角度看旧的问题,或者提出新问题,避免罗列似是而非的东西。创新的程度取决于自己的想象力能否比别人走得更远。

年度研究计划。应该尽量具体一些,主要体现项目的研究进度和工作安排,应该结合研究方案,再加上时间安排,就能产生很好的年度研究计划。“一年一句话”式的表述不应该称作研究计划,只能算作计划纲要。

科研的基本思路篇(5)

随着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逐日递增,我国高等教育也随之保持较快发展,部分优秀专科院校通过各种形式升格为本科院校。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为铁路培养专业警察的铁路公安高等院校,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也在积极准备申请升格为本科院校。作为校特色课程之一的《铁路运输组织》,如何优化课程内容,使之从形式到内涵真正实现由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的转变,能够适应铁路公安本科教育的要求,成为授课教师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明确课程定位

公安院校作为培养公安民警的重要基地,其行业特点决定了其在办学过程中既要遵循高等教育基本教学规律,又要体现出有别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特色就是风格,它具有三层不同的涵义,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1],是一所学校办学优势和水平的体现,是衡量其是否是一流学校的重要标志,因此,创建学校特色成为学校群体的共同追求。

我校自建校以来,一直是铁路公安教育的排头兵,承担着为全路公安机关培养人才的光荣使命,为铁路公安机关输送了大量业务骨干和领导干部。可以说学校建校60年来,已经形成鲜明的“铁路”特色,在我校各个发展时期,更是已经以“铁路”特色作为教学的重点和发展的特色。我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得跨越式发展,就要继续发展并巩固这种我校特有的并优于其他高校的这种独特的优质风貌,挖掘本身优势,办出自身的特色,以“铁路”特色立校,以“铁路”特色吸引人,这也对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笔者认为,进入本科教育阶段后,为强化我校的“铁路”特色,《铁路运输组织概论》课程应该定位为我校各专业特色课、必修课、专业基础课。

二、提高师资力量

1、优化师资结构

优化师资结构,首先要多途径、多方式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相关专业人才,以解决师资数量不足,学历、职称偏低的问题。其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在在职教师提高学历层次,鼓励和引导青年教师通过在职培养、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攻读博士学位(以在职培养为主)。再者,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密切与国内相关科研单位和重点大学的关系,选派青年教师到相关重点大学学习,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

2、提高铁路公安素养

我校作为培养铁路警察的重要基地,任课教师均具有教师和人民警察的双重身份,既要精通所授专业知识,又要了解铁路运行规律、熟悉铁路公安业务。作为《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的授课教师,即要到相关公安院校进行公安业务进修,了解公安工作,增强公安职业素养;还要利用假期到铁路公安基层进行挂职锻炼,贴近铁路公安一线工作,努力学习铁路公安基本技能,跟踪铁路公安工作最新动态,收集铁路公安基层单位的迫切需求,才能将公安和铁路两个交叉学科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

3、积极参加科研活动

大学教学和科研是密不可分的,是共生关系。教师通过科研工作,开阔视野,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和知识结构,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课程前沿信息。因而,教师即要在思想上增强科研意识,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知识的生产者;又要积极投身科研工作,以研究的态度去从事教学,要把教学也当成科研,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

三、精选教学内容

1、基本原则

教学内容精选工作是基本教学资源剔除、变换、更新的过程,首先要了解本专科教育的区别,要认识到公安本科教育不是公安专科教育在学习年限上的“升级版”,更不是专科教育的“膨化食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可以明确看出,本专科人才的培养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教育。在知识上,专科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要求是“够用”,不太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本科则要求学生要掌握更加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在能力上,专科层次更注重动手能力,而本科则更注重学习能力和发展的后劲,要求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

2、主要做法

精选本科教育阶段《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的授课内容时,要紧密结合《高等教育法》十六条。首先,选取的教学内容要丰富,知识结构要紧密,要具有较强的基础性、科学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同时还能够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学好,挖掘所有学生的潜力,为建立后续学习的创设平台。其次,在保证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完备的情况下,引入具有一定的前沿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的内容。这些知识能够反映最前沿的学术信息和社会的热点、焦点,能够在多层面产生不同反响的效果。再者要突出综合性、应用性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要结合课程特色,紧密围绕铁路公安实战展开,将大量鲜活的铁路公安实践案例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举一反三。同时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课程教学时数,使学生能够将课堂知识在校内转化为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课程建设中,要打破长久以来形成的教学观念,由“以传授和获取知识为主”转化为“既重知识更重能力的转变”,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彻底抛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现场教学、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方法,逐步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特别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课堂讲授时要善于根据学生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利用双向交流的授课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从而进行创新思考。在讲述问题时,教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使学生知道学习这一内容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在传授知识时,应贯穿发展和辩证的观点,使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对不同观点做出自己的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社会调查、写论文和心得及导读等方式,以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组织教学,要求学生根据授课内容课前做好讨论的准备,主动参与课上讨论的过程,从而将教师的单向灌输变为师生双向交流。这即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的深层次加工,又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五、结语

《铁路运输组织概论》课程建设,即要明确课程定位,又要建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精选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基础上,只有将这些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课程整体质量,进而在培养高素质铁路警察人才中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科研的基本思路篇(6)

生物医药行业被称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我国目前正处于从医药生产大国向创新药物研发强国的关键转型时期[1],因此迫切需要适应我国医药行业发展需要的髙素质创新型药学人才。而实验教学在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科学思维与方法、创新意识与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和必要手段[2]。传统实验教学体系中,实验课程依附于各门理论课程而独立设课,学生难以系统地建立起药学实验技术体系的概念,不能适应医药事业发展对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药物研发是一个涉及药学各个学科的综合体系,借助于新药研发思路可以将药学各分支学科有机联系起来。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部级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成立以来,秉承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为目标,针对药学学科发展趋势及社会对高素质创新药学人才的需要,对药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实施了创新性改革。中心以药物研发思路为线索,整合和优化药物合成、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效学与安全性评价等多门学科实验内容,围绕核心药物研发实践过程,构建了全新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一体化专业药学综合实验教学新体系[3]。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独具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1基于药物研发思路的药学综合性实验特色

1.1引入药物研发链全过程

药物研发过程是一个涉及药学各学科的综合体系,中心基于药物研发思路,以核心药物研发过程为主线,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药物合成、药物分离纯化、药物分析鉴定、载药脂质体纳米粒制备及药效学评价等实验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了核心药物贯穿实验全过程的综合性实验。以核心药物研发为主线的药学综合性实验,还原了科学实验过程的真实状况,有利于学生将各门专业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实验技术方法相互渗透、融合起来,建立起学科整体概念。让学生从药学一级学科的高度系统性掌握药学领域各实验的原理、方法、技能及其综合应用,从药学一级学科的高度学习、领略、理解药学各二级学科之间最本质的联系和内在规律[4]。

1.2引入科学研究全过程

基于药物研发思路,以核心药物研发为主线的药学综合实验,是以科学研究思路为线索、围绕药物研发的实践过程而构建,内容涵盖新药研发项目的主要核心研究内容。科学研究过程全面渗入本科实验教学中,使实验过程更加贴近真实的科学研究,学生在学习药物研发实验方法、技能的同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实验课不再是理论课教学的验证与延伸,而成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最佳手段。学生在药学综合实验课程中,全程独立完成从文献查阅、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数据整理、到撰写论文及论文答辩等科学研究基本过程,科学研究思维、能力得到全方位的训练和提高。

1.3引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以验证灌输为主,教师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进行详细地讲解示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阻碍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以核心药物研发为主线的药学综合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对实验设计思路、方法合理性等问题只做启发式讲解;对实验现象的正确判断,实验结果的分析,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过程中器皿的选择、清洗、试剂配制、仪器选择、调试等在传统实验课中由教师完成的工作,均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传统的照讲义做实验改变为主动探索实践过程,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力,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1.4引入先进实验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药学领域的仪器设备、测试手段不断更新,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方法成为药学创新性人才的必备技能。基于药物研发思路而构建的药学综合实验,全面渗入了新药研发的现代实验技术方法。学生在实验中广泛接触操作大型精密、常用仪器设备,如核磁共振、质谱仪、HPLC、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纳米粒度仪、原子力显微镜、高速低温离心机、冷冻干燥机、生理二道仪、血小板凝集仪、鼠尾光照测痛仪等。让学生系统地建立起药学实验技术体系的概念,全面掌握药学研究相关的实验技能,形成了覆盖药物研发全过程的技术实践能力。

2基于药物研发思路的药学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

中心紧密围绕药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构建以核心药物小分子抗心血管疾病药物咔啉羧酸和阿司匹林药物研发为主线的实验教学模块。核心药物前沿与经典相结合,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

2.1以小分子抗心血管疾病药物为核心药物的实验教学模块

高校的科研成果是非常宝贵的潜在实验教学资源[5]。中心优选多肽及小分子药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抗心血管疾病小分子药物咔啉羧酸衍生物”,将其研发过程转化到实验教学中。咔啉羧酸衍生物具有很高的抗血栓活性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中心以核心药物咔啉羧酸衍生物的药物研发过程为主线,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药物合成、药物分离纯化、药物分析鉴定、载药脂质纳米粒制备及药效学评价等多门学科的实验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了核心药物贯穿药物研发全过程的综合性实验。其内容涉及新药研发链的全过程[6],如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实验:3D-QSAR预测先导化合物活性;药物合成实验:Pictet-Spengler缩合,氨基保护,羧基保护,多肽合成;药物分离纯化实验:柱层析,大板薄层层析,HPLC纯度测定;药物分析鉴定实验:红外,紫外,核磁,质谱测定;载药脂质体纳米粒制备;药效学评价实验:咔啉羧酸衍生物抗血小板凝集活性测定,SD大鼠血管条舒张率测定,SD大鼠造栓模型建立及溶栓实验。学生从实验方法学的角度理解药物研发全过程,加强了学生对药物研发流程的综合性认识和框架性梳理,加深了学生对药学各学科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所处地位及相互关系的体会[7]。

2.2以阿司匹林为模型药物的实验教学模块

阿司匹林是家喻户晓的百年经典药物。阿司匹林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发现柳树皮具有镇痛解热作用,随后提取出强效活性成分水杨酸,人工合成后迅速用于临床。但由于具有强烈的酸味和苦味,对胃肠道刺激极大,患者不愿服用。通过乙酰化修饰水杨酸合成高纯度的乙酰水杨酸,很快通过临床疗效测试[8]。1899年,正式投入生产,并取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阿司匹林的诞生经历了一个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分离纯化,得到先导化合物;再到先导化合物优化,经过药物试验,最终得到有效且安全新药的经典药物研发过程。中心设计了模型药物阿司匹林以实验原料传递的方式,将基础化学实验和专业药学实验课程中阿司匹林相关实验内容有机串联起来,形成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药学综合实验。实验中,学生从药物研发的起点先导化合物修饰(阿司匹林合成)出发,经过纯化、质量分析、结构表征,最后进行药效学评价实验,完成了药物研发的一系列实验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药物研发的基本过程以及所学知识、技能在此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从而建立起立体的药物研发系统框架。

3基于药物研发思路的药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效果

3.1建立药物研发过程的系统框架

在基于药物研发思路而构建的药学综合实验过程中,学生从药物研发的起点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出发,经过药物合成、药物分离纯化、药物分析鉴定、载药脂质体纳米粒制备及药效学评价等一系列实验,系统地完成了药物研发的全过程。注重各学科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相互衔接和配合,从而建立起立体的药物研究系统构架,提高学生科研思维和科学实践能力。

3.2提升实践技能、创新能力

基于药物研发思路而构建的药学综合实验,还原了科学实验过程的真实状况,有利于学生多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系统的药物研发思维以及对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实验课程中每位学生独自完成全套实验,学生实践技能得到充分的系统训练和提高。药学综合实验还广泛涉及基础实验课程中的基本实验技能,而且不再是“照方抓药”地完成。如反应终点的判断,柱层析洗脱剂及TCL展开剂的溶剂配比等,均要由学生自己根据合成产物性质来摸索,从而开拓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药物研发思路的药学综合实验是研究式的探索过程,能够满足学生科学探索和创新的欲望。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3.3激发科学探索精神

在基于药物研发思路而构建的药学综合实验过程中,学生独立承担复杂的实验流程,每个实验内容都是对下一个实验内容的保障,因此会规范严谨,一丝不苟,尽力保质保量地完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科学探索兴趣。随着实验过程的新结果不断出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浓厚,求知欲不断提升和好奇心不断强化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9]。实验教学中大幅度增加现代科学仪器操作,学生有极大的兴趣,并极富成就感。构建基于新药研发思路,内容涵盖核心药物新药研发全过程的综合性实验,将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实验过程中,在实验教学中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今后仍需不断探索与实践,调整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以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创新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缪明星,刘晓东,刘李,等.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药代动力学实验教学平台[J].药学教育,2015,31(6):51-54.

[2]李炜,叶德泳,仇缀百,等.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药物设计学课程建设[J].药学教育,2011,27(1):24-27.

[3]王玉记,徐艳霞,吴建辉,等.多肽及小分子药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五年—革新意识、钻研学问、训练人才状况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31(4):509-513.

[4]徐力生,张霞,李治,等.开设药学学科一体化综合性实验的探讨[J].药学教育,2010,26(2):49-51.

[5]吴音,刘蓉翾,李亮亮,等.科研成果转化为综合性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8):62-64.

[6]ZhaoM,WuJH.PharmaceuticalsciencesLabManualI[Z].CapitalMedicalUniversity,2015,3.

[7]齐庆蓉,付春梅,旷喜,等.药学创新实验的课程构建[J].药学教育,2016,32(2):58-61.

科研的基本思路篇(7)

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作科学来研究

恩格斯在1874年对德国社会人提出:“特别是领袖们有责任越来越透彻地理解种种理论问题,越来越多地摆脱那些属于旧世界观的传统言辞的影响,而时时刻刻地注意到: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636页)恩格斯强调了两点,一是领袖们要透彻地理解理论问题,二是要把社会主义当作科学来研究。这个要求今天仍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从思想和理论的来源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和原则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应把它当作科学来研究。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作科学来研究,首先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说,他们提供的是一般原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要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不能机械照搬;他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不能停滞。过去,存在过教条式地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问题,也存在过将一些错误观点附加到科学社会主义上去的情况。这些,都不是科学态度。我们要引以为戒。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作科学来研究,还要清醒地研究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理论,扎根于当代中国大地。这是这个理论科学性的重要方面。因此,要重视研究国情。对我们的基本国情,我们已经作出了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变化较快的历史进程。这就需要不断研究国情,掌握在某一发展阶段的特点。十七大报告概括了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由于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因此,需要在总体肯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前提下,研究各个地区的发展程度和特点。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作科学来研究,更重要的,是要大胆进行理论创新,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适应现时代的要求。正如邓小平所说,“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责任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文集》第3卷,第291页)这就要求社会主义实践者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科学总结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理论创新是艰苦的科学工作。多年的经验说明,既要大胆创新,又要勇于接受实践的检验。不但要有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还要有科学勇气。

二,借鉴构建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经验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当年,对于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曾有各种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应以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构成体系,有人认为,应以理论层次构成体系,有人认为,应以理论板块构成体系,也有人认为,应以理论范畴构成体系。这样的平等探讨和争鸣,很有好处,可以相互比较。这也体现了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学术问题上,是不可能一锤定音的。

当年构建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编写各种版本的“邓小平理论概论”的成功经验,今天可以借鉴。

党的十五大以后,各地编写了不少属于“邓小平理论概论”性质的著作,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三本:

(一)《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编写,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本书从总体上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基本内容,是中央党校的教科书。全书共十四章,前面有长篇“绪论”,最后有“结束语”。这是中央党校编写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即“三基本”)系列教材中的一本,而且是主要的一本。这套教材是在同志的重视和支持下编写的。以后,中央组织部决定将这套教材作为全党干部学习的基本教材,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邓小平理论概论》,国防大学训练部组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这本书是在国防大学校首长直接指导下撰写的,全书共十五章,前面有“绪论”。这本书是军队的中、高级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参考教材。

(三)《邓小平理论概论》,教育部社科司组织撰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全书共十三章。编者说明,这本书是为适应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的需要而编写的,是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以上三本著作,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基本一致,都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前导,以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线,以基本观点构建体系,体现了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这说明,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大家有高度的共识。

以上三本著作,又各有自己的特定对象和适用范围。中央党校的《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是以领导干部为对象的。国防大学编写的《邓小平理论概论》,是以军队的中、高级干部为对象。教育部的《邓小平理论概论》,则以大学生为对象。所以在内容和分量上,又有所差别(教育部的《邓小平理论概论》不到30万字)。这样做,是客观的需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基础。邓小平理论的体系框架,也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框架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的理论思维逻辑是,首先提出,要解放思想。进而提出,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也要解放思想。他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他从理论上、路线上、战略上回答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和科学体系,基本上也是这样。

贯彻十七大精神,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不是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简单相加。而是要站在十七大的认识高度和理论高度,依据这个理论的内在逻辑,以邓小平理论的体系为基础,将三者贯通,提炼出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需要集思广益,大家共同努力,需要平等探讨和争鸣。以下是我自己的看法。

我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以下十七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理论观点。

1,思想路线论。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基础上,邓小平针对思想僵化半僵化状态,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强调,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十七大提出继续解放思想,也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思想路线,解决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思想路线是基本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2,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只讲社会主义特征的框子,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念。邓小平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以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

3,初级阶段论。这是对基本国情的科学概括。十七大概括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4,科学发展论。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为了更快地发展中国。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要求。

5,改革开放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历史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

6,市场经济论。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7,民主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民主与法制不可分开。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要依法治国。

8,文化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

9,社会论。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新课题。

10,文明论。社会主义要建设高度的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还要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

11,社会和谐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概念,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要求,应当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理解社会和谐。

12,国防和军队建设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防和军队建设占有重要地位,应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认识和处理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13,“一国两制”论。“一国两制”是重要的中国特色。

14,和平发展道路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5,政治路线论。政治路线是基本理论的凝练。基本理论只有凝练为路线,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指导作用。对基本路线的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还应当包括对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总体布局的论述。

科研的基本思路篇(8)

一、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依据

**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立足于全市“十二五”期内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服从服务于全市“十二五”总体规划。以国家、省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并作为全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依据。

二、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

**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根据环境的新变化、发展的新要求,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现状,通过广泛缜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使“十二五”规划成为我市未来五年科技发展的行动指南。

三、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研究,明确思路

要深入全面地分析“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新特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加强战略思维,扩大国际视野,更新规划编制理念,准确把握我市科技发展机遇和前进方向,加强对我市科技发展带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前瞻研究,明确发展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开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上下衔接,密切合作

要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原则,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充分衔接,并对国家、省科技发展规划要充分借鉴,服从指导。要深入基层调研,做好专题研究,各县区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在编制好自身科技发展规划的同时,积极配合全市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民主参与,提高集成

要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坚持民主化的原则,确保规划工作的广泛性,创造开放的工作环境,要民主参与、集思广益,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广泛凝聚社会各界智慧,提高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特别是要注重发挥专家队伍的作用,发挥科技顾问团的作用,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使规划更民主、更科学。

(四)突出重点,做深做实

编制我市科技发展规划要按照全市总体规划确定发展方向和原则,深化和落实总体规划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并依据科技发展的特点,提出量化指标,突出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并提出针对性实用性强的保障措施,使规划在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科技“十二五”规划编制时间安排

按照省、市统一布署,结合自身实际,我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年11月-20**年12月):前期准备和研究阶段。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成立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我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重大问题的考察与研究工作,完成市政府安排的**市“十二五”规划重大前期课题研究。

第二阶段(20**年1月-20**年3月):基本思路形成阶段。科学确定“十二五”期间我市科技发展的发展方向、工作原则、和发展目标,形成我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并与全市总体规划的基本思路相衔接。

第三阶段(20**年4月-20**年7月):规划草案起草阶段。拟采取委托专业机构或专家顾问的方式,根据“十二五”科技规划基本思路,起草我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草案,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做好规划论证工作,报市政府批准,并与全市总体规划的相衔接。

根据市政府安排,我局还将参与全市“十二五”规划的重大前期课题“加快服务业发展思路研究”、“社会事业发展思路研究”及“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研究”研究,相关科室与课题研究牵头单位要积极配合,按要求完成课题研究内容。

五、科技“十二五”规划编制的组织领导

科研的基本思路篇(9)

一、从理论源头上进行探索,鲜明地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其理论根源,这两大理论体系是同根同源的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这两大理论体系,它们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都是属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它们的理论根基和思想来源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要追根溯源便应从“老祖宗”谈起。本书开宗明义第一章便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等代表著作谈起的,从而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两大理论的源头。紧接着又把同思想十分切近的列宁主义单列出来,结合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阐明其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启示,包括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启示。至于这两个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则甚为密切,它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彼此衔接的不同阶段,是一种继承和发展关系。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先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对思想的坚持、发展、创新和超越。全书各章正是沿着这一总体思路和基本观点具体展开的。

二、从思想路线上进行探索,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这两大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实事求是是用中国语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准确而简明的概括。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思想的哲学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它像一根红线贯串于这两大理论体系之中。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晚年由于种种原因曾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正确的思想路线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并把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联系起来,强调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在这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由于解放思想解除了“两个凡是”的禁锢,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才重新回到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上来,从而把历史推进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由于有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坚实哲学基础的有力支撑,才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成果,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继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是这两大理论体系共同的哲学基础,它像一根红线贯串其中,并渗透到其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对此,全书不仅辟有专章论述,还在各相关章节中有充分体现。

三、从理论特色上进行探索,这两大理论体系均具有中国特色这一鲜明的理论特征,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着的独创性理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丰硕成果,它是植根于中国这块土壤中的、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因而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独创性理论。

在思想体系中,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而创立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独特的革命理论,并由此而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的革命道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以及“一化三改造”这一建设同革命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无疑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总结了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的历史教训,“以苏为鉴”,力图找出一条适合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因而对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作了艰辛的探索,其理论成果集中反映在这一时期他所作的重要讲话和科学著作中。如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对正确区分和处理不同性质的两类矛盾,对充分调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积极因素等理论问题,均作了科学的论述。在《论十大关系》中,对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中央和地方等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矛盾问题,作了精辟的阐释。这些探索中的积极成果,对尔后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起到了先导作用,对尔后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打下了理论基础。

新时期由邓小平创立的冠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同思想一样,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独创性理论,而且其中国特色更加鲜明,其理论上的创新更加突出,这从其整个理论体系,特别是从其体系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的理论原理中更加显示出来,有力地说明这两大理论体系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独创理论,这不仅是一以贯之的,而且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如在思想路线上,其理论的哲学基础由“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建设道路上由“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根本任务上,“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立,真正实现全党工作向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的转移;在发展阶段上由“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的观点,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立,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制定;在战略步骤上由“两步走”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改革开放上,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到改革作为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国际战略上,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理论”到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倡导“和谐世界”;在根本工作路线上,由群众路线到“以人为本”;在政治制度上,由人民民主制度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祖国统一上,由对台湾的“一纲四目”到对台、港、澳的“一国两制”;在统一战线上,由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立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到建立更为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到“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十六字方针;在军队建设上,由人民军队的建军思想到中国特色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在党的建设上,由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的“系统工程”,到执政党建设理论;在党的纲领上,由对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相统一的探索,到将其统一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过程,等等。对此,本书在各相关章节中,都作了梳理并进行动态分析,从深度上阐明其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独创理论在其理论特征上的继承发展关系。

四、对晚年失误的原因进行探索,把它同思想科学体系区别开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鉴戒

思想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论原则,而晚年的失误,正是违背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思想中的正确理论原则。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本书对晚年的失误并未加以回避,而在相关章节中对其失误的表现、后果及原因,尝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评估和分析。

科研的基本思路篇(10)

我国改革开放正处在关键时刻,要深化改革,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当前,我国的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涉及的问题更加敏感,涉及的社会关系更加复杂,解放思想的任务也更加繁重、更加迫切。如何继续解放思想呢?本人认为解放思想必须做到十个结合。

1 解放思想必须同实事求是相结合。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是辩证统一的。首先,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要实事求是必须先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之所以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归根到底是因为认识是由人去进行的,问题是由人去解决的。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同时,解放思想也必须以实事求是为指针和方向,使解放了的思想为实事求是服务,解放思想若离开了实事求是这个基础,思想便失去了根基。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同志说:“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应一以贯之。不解放思想,教条主义盛行,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离开实事求是,脱离实际,脱离亿万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可见,解放思想决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2 解放思想必须同改革开放相结合。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导。深化改革开放,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不是教条,它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展。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即体现在其世界观的方法论上,体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上,也体现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敏锐把握形势的变化,“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不断依据变化了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要求不懈进取、不断创新,适应、指导和引领新的社会实践,包括改革开放的实践。破除思维定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 解放思想必须同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解放思想主要是要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通过不同思想的交流,最终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用科学发展观做指导,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和要求,在解放思想中真抓实干,在转变观念中破解难题,在更新思路中转变发展方式。要着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必须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不合时宜的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唯GDP”的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又必须强调局部服从全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

4 解放思想必须同改革创新相结合。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促进解放思想,二者是有机统一的。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就是要切实找到扬长补短的新思路、新对策,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试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马列主义的本本上找不到答案,别国模式无法照搬,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找到答案和出路,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改革开放30年来,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到国有企业改革,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到“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都是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的结果。

5 解放思想必须同四项基本原则相结合。解放思想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过来,也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使解放思想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解放思想是统一的,二者并不矛盾,有人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对立起来,认为讲四项基本原则,就是思想不解放,就是否定改革开放,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解放思想决不能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邓小平同志指出:“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去‘解放思想’,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去了。”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决不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制度。在原则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注意分清界限,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在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任何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都是错误的。

6 解放思想必须同现实国情相结合,解放思想,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清醒而又顽强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扎实奋斗、不懈奋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7 解放思想必须同解决问题相结合。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邓小平同志说:“解放思想必须真正解决问题。”他指出,思想解放不能停留在讲现成话、讲空话上,而是要仔细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地想办法使我们的步伐快一些,使生产力发展快一些,使国民收入增加快一些,把领导工作做得更好一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还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革开放以

来的解放思想,虽然主题和重点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解放思想的主题都是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时期思想解放的重点,不仅要研究解决改革发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更要解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难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

上一篇: 电子商务企业经营模式 下一篇: 工程项目管理实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