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5 16:51:41

小学科学探究

小学科学探究篇(1)

科学教师的角色要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科学探究的“引导者”、“组织者”、“决策者”和“促进者”,是学生科学探究的亲密“合作伙伴”,同时还是科学教育的研究者。科学教师的教学方式要从传统的“教”科学,转变为引导学生“做”科学。“引导”在辞海里的解释是“引路”和“向导”的意思。在“引探―合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学方式转变及“引路”和“向导”作用体现在:①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背景、周围的环境条件、教学资源等设计学生乐意探究的课题;②创设相互矛盾的事物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③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或假设;④引导学生设计检验与自己假设有关的观察、实验、制作或考察等方案,并亲历探究;⑤引导学生从有关的探究中收集并整理获取的信息;⑥引导学生学会从捕捉到的信息中去思考、分析、归纳、概括,从而得出结论;⑦引导学生用自己获得的结论解释生产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⑧引导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把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论表达出来,与同组或同班同学分享;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同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 学生的角色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生的角色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小科学家”。学生角色转变的关键是教师,科学教师能否真诚地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小科学家,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科学课上自己像科学家那样大胆地做科学,这是科学课教学能否成功的最基本保证。科学家是儿童景仰的人,“小科学家”角色不仅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责任感,为形成科学态度,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习惯,进而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彻底转变,要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探究”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探索研究、探寻追究。因此,科学教师要为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亲历科学探究过程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必需的有结构性的材料,当然,其中有些材料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准备,学生准备材料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学习过程。让学生从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陶冶情操,从科学探究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的本领,学会逻辑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

3 “引探――合作”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引探――合作”教学法之所以能比较快地为科学教师和科学预备教师所理解和接纳,是因为它具有一系列正确的理论基础的支持,有社会学、哲学、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的支持。

社会学基础就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因此,21世纪将是教育与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故“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党中央为我国人民勾画出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无疑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尤其小学科学教育对国民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起着不可低估、不可替代的作用。

4 “引探――合作”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4.1 科学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意味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指导。二是意味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4.2 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科学课程的总目标体现了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思想,教师要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就应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在教知识;“用教材教”才能使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科学知识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培养科学素养的整体目标。

5 实施“引探――合作”教学法的思考

小学科学探究篇(2)

二、小学科学和数学

科学和数学学科有着天然的联系,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定量表达和使用逻辑推理。人类对自然现象从定性表达到定量表达的转变可以看作是从经验认识到规律认识的转变过程。伽利略经典物理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运用数学研究物体的运动并总结出物体的运动规律。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强调:科学要“运用数学收集、处理数据,运用数学进行推理,以形成概念、定律和理论。”[3]在小学科学探究中运用数学的常用方法如表1所示。

三、运用数字传感器开展小学科学探究教学

(一)发挥数字传感器的优势,将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测量

下面笔者以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蜡烛燃烧过程的物质变化》一课为例进行说明。《蜡烛燃烧过程的物质变化》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蜡烛在燃烧过程中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笔者对所教的6个平行班开展了传统方式和运用数字传感器两种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1.教学对比(1)传统教学片段①探究问题:蜡烛燃烧后是否会产生新物质?②教师讲解“蜡烛燃烧过程的变化”实验的过程。(如图1、2、3所示)实验步骤:A.用烧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B.观察烧杯中是否有水雾的产生。C.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D.待蜡烛熄灭后,往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再倒出,观察残留在烧杯壁上的液滴是否变浑浊。(2)数字探究教学片段①探究问题:蜡烛燃烧后是否会产生新物质?②教师讲解“蜡烛燃烧过程的变化”实验的过程。(如图1、图2、图3所示)③学生猜测蜡烛燃烧过程的物质变化。④设计验证实验方案。⑤分组实验。实验步骤:A.将二氧化碳、氧气、相对湿度三个传感器插入三孔罩中。B.测量蜡烛燃烧前三孔罩内二氧化碳、氧气含量及相对湿度大小。C.用三孔罩罩住燃烧中的蜡烛。D.观察、记录数据采集器中三个传感器的数值。实验结论:蜡烛燃烧过程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其中要注意的是蜡烛熄灭后容器内氧气含量并不为零而是18.344%(如表2)。(3)两种教学方式中对数学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通过表3的对比,教学效果孰优孰劣已一目了然。笔者发现:基于数字传感器的科学探究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单靠人眼观察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本实验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一般情况下,面对这些探究问题,教师只能采取“讲实验”的方式,将知识告诉学生。如本实验中采用传统的方法,学生甚至教师都会感性地认为蜡烛熄灭是氧气烧没了导致的结果,这显然是知识性的错误。定量研究是科学的特征。一些传统实验受到实验条件、实验技术的限制,难以量化。借助数字化传感器就可以直接使许多科学探究中的定性实验升级成定量实验。数字化传感器的精度高,误差比较小,数据的定量显示,这些使科学规律的探究发现或者探究验证更具有严谨性和可信性。数字化实验系统为学生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研究平台,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

(二)运用变量转换思想,对不易观察和测量的现象进行研究

下面笔者以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为例。本课的重点是探究固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认识固体也存在热胀冷缩的现象。

小学科学探究篇(3)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进行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就是要将科学教学中的各种知识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形成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1]。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学要加强对如今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从而形成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实现对科学课程的信息化教学。

一、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传统的科学教育方式过于简单枯燥,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缺乏积极性,有时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各种学习任务,没有进行自主发挥。教师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信息化的转变,以更加直接、形象地方式教导学生知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自主学习,给学生发挥的空间,促进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有利于形成良好课堂教学氛围

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科学学习中,还可以辅助教师对同学进行指导,减轻教师的任务和学生的负担。教师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促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实现有效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2]。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科学教学的策略探究

(一)更新传统教学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也是对信息技术工具的主要操作者,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相融合,促进学生科学学科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传统教学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科学课堂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可以不断地进行科学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丰富科学课堂的内容

小学科学探究篇(4)

科学的性质是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的一门科学,而对于农村学校而言,学习科学的条件得天独厚,学生的日常生活、居住环境更贴近于自然,这正为我们更好地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实践科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有利时机。我在科学教学中把握时机,拓宽思路,走出课堂,亲身经历,使学生在广阔的背景中观察科学现象,学习科学知识,锻炼科学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为学生日后乃至终生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把自己在农村学校科学教学中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以丰富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科学入门教育

三年级初学科学,学生的心理年龄和生活经验较低,但他们此时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科学课报以极大的热情,同时也是形成科学学习方法的启蒙阶段。结合教材内容带领学生亲历自然,实地观察、亲自栽培、饲养等活动,取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信息。如,在学习水生植物这一单元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校附近的池塘进行寻访,找到了有水生植物生长的水域,考察了路线和池塘周边的安全因素后,带领学生去池塘实地观察水葫芦、水花生、浮萍的生长状况和环境。学生兴致勃勃,十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池塘边,学生惊奇地发现了生长在池塘内的各种植物,在教材中图片的比较下,大家很快就认识了水葫芦和浮萍,还有水花生。大家通过对比观察明确了这几种植株的外形结构特点,认识较深刻。这时有学生发现了问题,问:“老师,为什么水葫芦漂浮在水面,而水花生部分在水下,部分在水上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使课堂顺势进入下一个探究环节。师:“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亲自动手揭开谜底。”每小组领取水葫芦、水花生、小刀等材料,这时小组开始剖开水葫芦膨大的叶柄,呈现在眼前的是较大的海绵体气囊,又拿起茎细叶薄的水花生,不约而同举起手:“我们找到了它浮在水面的原因了。”有的学生甚至提出水葫芦是带了“游泳圈”。但大家也不要小瞧水花生,它的茎也是中空的,也会有部分露出水面。学生还观察到芦苇、莲、菱等不知名的水生植物。

通过本次野外观察活动,学生懂得了,他们也可以像科学家一样通过亲自观察、实验答疑解惑。只要用心观察,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又能培养学生愿意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和善于观察的优良品质。

三、建立开放性的科学课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小学科学探究篇(5)

探究活动科学性的保证是有效开展探究活动的前提基础。探究活动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探究材料要科学,探究方法要科学,探究过程要科学三个方面,教师应该根据探究主题合理地选择探究材料,根据探究内容科学地选择探究方法,根据学情有目的地设计探究过程,关注科学探究活动的科学性,让科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开放性原则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个可变的、在探索中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时间、空间、资源、内容、过程、结论、评价等多个方面,教师应该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来面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时刻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探究环境,让学生有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同时满足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教师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有助于帮助学生拓展对科学现象的体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3.实践性原则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以动手操作为载体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在方式上,有课件演示、教师示范、学生动手操作等;在空间上,不受教室所限制,有专门的实验室或相关的活动场所;在安排上,可以按知识的逻辑进行,也可以按活动的逻辑进行。实践性是学生动手、动脑,动全身的真正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主体性原则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指导、协助和排难解惑的作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主设计探究内容与形式,最后也是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汇报。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启发性原则

陶行知说:“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思维,而启发式教学是实现这种教学的重要手段。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更应该遵循启发式教学的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教师在必要时才予以启发,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6.层次性原则

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心理特点和逻辑思维特点来进行安排设计,遵循内容从小到大,活动从易到难,要求从低到高这样的层次性原则,让科学知识逐步深入,不让科学探究太过简单,也不过度拔高探究难度,让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有获得成功体验的可能,同时保证探究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从而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和提高。8.创新性原则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创新是科学探究的生命力。创新型的科学探究活动旨在从改革传统的“满堂灌”、“一师言”的科学课堂出发,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潜能开发和创新心理品质形成的教学方式。只有不断创新,科学才会不断向前发展。

二、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策略

1.精心设计,激发探究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做一系列的编排和预设。精心巧妙的活动设计有利于营造浓烈的科学探究氛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其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内容的选择、探究重点的确定、探究类型的选择、课堂组织形式的选择、活动计划和仪器的准备。

1.1探究内容的选择。教师要有所选择的开展探究活动,应选择一些蕴含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内容来让学生探究。如“摩擦力”一课,其中会用到“数据测量”、“数据处理”、“控制变量”等科学方法,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又可以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

1.2探究重点的确定。在确立了探究主题后,就应认真分析设计的每个环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确定探究的重点。如在探究“摩擦力”时,在科学知识上的探究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决定因素和产生条件;在科学方法上的探究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应侧重于某一点或某一方面,让学生深刻体会科学探究的实质。

1.3探究类型的选择。很多教师对科学探究存在狭隘的理解,他们认为只有让学生动手实验的才算是探究,其实探究的形式有很多,笔者认为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把科学探究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操作实验型:科学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很多现象和规律都需要通过实验操作来进行探究,再得出结论。(2)理想实验型:从教科版的小学科学教材来看,很多科学规律和结论是无法在小学科学课堂用实验来完成的,这就需要通过科学思维来建立。如“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绝对零度”等。(3)访问调查型:调查访问也是一种科学探究方式,让学生在调查访问中,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4)讨论交流型: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可以活跃学生思维,达到互补的作用。(5)资料研究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学会分析、处理各种资料,获取所需要的知识等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探究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探究类型,促使探究活动有效地开展。

1.4课堂组织形式的选择。①指导型:使用这种组织形式,教师应处理好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的关系,属于学生独立探究的部分,就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对于不属于本探究主题的过程目标,教师应大胆指导,让学生把精力集中于本次探究需要强化的环节。②合作型:在科学探究中,很多探究主题都需要多人合作完成,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教师应组织学生以学习对子或四人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③开放型:根据探究内容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和方向来开展探究活动。

1.5活动计划和仪器的准备。针对一个具体的探究活动,教师应根据活动的内容和性质来确定活动计划,设计出探究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并准备必要的材料和仪器。当然,也可以让学生选择生活中的器材制作简单的实验仪器,或用其他设备改造成所需要的仪器。

2.适时指导,自主探究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新课程倡导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但笔者认为这种放手绝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在探究过程中要做好指导工作,及时调控全班学生的探究活动,并在合适、必要的时候对学生加以指导和帮助。笔者在对小学科学探究课堂的跟踪调查中发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直击要点,做到恰如其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探究方向。教师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创设虚拟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探究主题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提出对问题的看法并作出相应的假设,让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和研究的思路。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了一定的资源和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想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对获取的事实进行自主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自己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例如在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完成第一个实验(热在金属棒上的传递)后,观察到了“离酒精灯火焰近的牙签先掉落,离酒精灯火焰远的牙签后掉落”这一实验现象,教师追问:从刚才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结果很多学生只能总结出“热是从酒精灯火焰的这一端向另一端传递的”这一结论,这时教师可以及时引导:金属棒两端的温度怎么样?经过教师的这一点拨,学生很快就可以发现“热是从物体热的一端向冷的一端传递的”。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活动本身,而往往忽略了自己的体验和收获。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留有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真情实感,组织学生相互点评、相互启发,让学生在反思中领悟科学真谛,让科学思想真正内化成学生的科学理念和科学知识。

3.抓住生成,深入探究

生成是以教师的预设为基础的,没有很充分的课堂预设,就不会有很精彩的生成,而生成又是对预设很好的补充和提升,只有当教师在充分预设的前提下抓住生成,探究才会深入,才会出彩。为了保证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进行课堂预设是必不可少的。在对一些小学科学教师的观察和了解中,发现教师在上课前都会进行认真备课,有些教师的教案设计得还非常巧妙,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但是,也常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力求“完美”,给学生留有的空白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课前预设走,让学生“补白”和“润色”的机会很少。笔者认为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一个临场的智者,不要被自己课前的设计所禁锢,而应顺应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抓住动态生成的机会,形成动态生成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提升能力开辟“最近发展区”。例如在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磁铁的两极》一课教学中,教师准备了条形磁铁、圆形磁铁、蹄形磁铁,正准备给学生讲解磁铁的磁极时,突然蹄形磁铁因为吸附力不够,从黑板上掉了下来,摔得支离破碎,当时教师也慌乱了,不知所措。其实当时教师可以跳出之前的预设,设计一个“寻找不规则磁铁磁极”的探究活动,然后把接下来的探究交给学生,让大家一起来研究判断磁极的方法。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用已知磁极的磁铁靠近看它的吸引情况;把破碎的磁铁悬挂看它的指向;用小铁钉测试等方法。这样教师既可以很好地处理课堂突况,同时又可以抓住亮点生成,以一块掉落的磁铁带动全班学生对不规则磁铁磁极的探究,体现生成的魅力和探究课堂的精彩,让探究课堂更具灵活性。

4.给足时间,充分探究

我们常常见到的现象就是:教师因为时间原因,简化探究过程,让探究草草结束,直接抛出结论,这样就致使探究未能充分进行,也不利于学生对科学规律和方法的理解。充足的时间是学生进行探究的保证,没有足够的时间,探究就会流于形式,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给足时间,让学生尽情探究、充分探究。

三、强化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意义

1.提高科学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教学的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同时关注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教师应在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简单地介绍科学方法和思维,让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科学的真正含义。

2.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是科学探究的生命力。如何引导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强调教师要轻结论、重过程,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学习,鼓励学生创新性学习的思维活动,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小学科学探究篇(6)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56-01

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可以给儿童带来乐趣,可以保持儿童的好奇心,可以培养儿童对科学的积极态度。“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开放的课堂给予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学生就能在民主、自由、宽松的空间里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探究课堂。

(一)科学探究就在身边

科学探究是一般人都具有的一种潜能和欲望。如一位学生在炎热的夏天里热的满头大汗,他拿起扇子扇了一会儿就凉快了。这位学生就经历了一个简单的探究过程:身上为什么会凉快了(问题)――可能与扇扇子风流动有关(猜想)――到有风的地方(实验)――身体凉快了(现象)――天热的时候扇风扇就会凉快(结论)。在这个例子中,学生并不懂得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他是凭直觉完成这一探究过程的。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生产中,许多学生和成人都经历着类似的探究过程,只是平时人们不太注意罢了。

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这毫不夸张。孩子们身上本来就不缺少“探究”的基因和潜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我们身边的事件,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学生课堂探究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引领指导

课堂探究是师生互动、不断生成的探究的过程。在课堂探究活动中,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课堂上也会常常出现许多难以完全预设的情况,甚至会频频“失控”。因此,恰到好处地把握“放”与“扶”的度,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中,要加强教师引领指导,在学会大胆开放的同时,又要创造性地驾驭课堂。

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观察或实验后就转过身子坐好,各小组上台汇报时,教师很自然的在学生的空位上坐下,与孩子们“零距离”接触,一起倾听参与他们的描述和评价,了解他们理解了多少,误解了什么,不时追问,不时点拨,使整个探究活动生动活泼,调控有序。

(三)探究式学习要与接受式学习相结合

我们大力提倡探究式学习并不等于否定接受式学习,接受性学习也可以是探究式的,两种学习方法同样重要,没有先进落后之分。

例如我们提出探究的问题时,有时会完全由学生自主提出;有时会教师创设生活情景提出;有时会教师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这些方法都是可行的,同样重要。

有的教师课堂上刻意追求一开始就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自由选择研究方向,使学生陷入思维盲目扩散而一无所获,最终还是老师不得不总结出结论的尴尬境地。这样过高的理想化的境界,其实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相反,教师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适时引导、从扶到放、循序渐进,反而往往会事半而功倍,明快而高效。

(四)探究过程要做到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在科学课上,真正的学习并非发生在学生的手上,而是发生在他们的脑袋里。科学探究包括认识科学探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探讨与交流等八个方面。这一切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才能完成的。动手实验只是探究活动的一个方面,对于整个探究活动来说,起到收集事实、掌握证据的作用。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对动脑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创造亲手实践的机会,更要组织学生在动手之前进行猜想结果,在实验之后进行讨论交流,这才能体现探究的本质,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探究过程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来确定

新课程标准虽然强调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也可以是全过程,但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要由扶到放,逐步培养。所以让学生如何探究、侧重探究能力哪个方面的培养要根据具体的探究内容来确立。例如《纸的研究》一课,适合重点培养学生自己设计研究方案,能从不同角度研究纸的特点的能力;像《恐龙时代》这样的课比较适合培养学生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它途径获得科学资料的能力和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的能力;在学习探究的起始阶段,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对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选择出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当然,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探究的全过程也是十分必要的。

(六)探究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可激起儿童强烈的探究欲望,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天性又可驱使儿童进行深入的科学探究;而真正的科学探究并不是坐而空谈的,它必须借助于活动这个载体,活动又必须凭借生活这个舞台。爱迪生寻找钨丝、发明电灯,阿基米德研究沉浮定律都是在生活中反复探索、实践和验证的。生活作为学生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和场所,应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主旋律。学生在生活中吵吵嚷嚷、敲敲打打、拆拆玩玩、七搞八搞,自己操作,自己发观,自己表达,并能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学会接纳、赞赏、争辩、分享和互相帮助感受到科学探究的无穷乐趣。只有这样,科学探究才能显示旺盛的生命力,散发勃勃生机。反之,脱离了具体的生活实际,在空洞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中,学生便会觉得科学探究如同一潭死水,高深莫测,索然无味,黯然失色了。他们的兴致大大削弱,参与度大大降低,探究也就无法深入持久地开展。

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就应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课上,我们有时需要有意识地创造生活情境,以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当科学探究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时,学生就会油然而生出一种亲切感,其探究的欲望和自信也就更为强烈。

总之,在科学教育中,我们教师要唤起学生积极的探究情感,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要为学生创设一片自主探究学习的广阔天地,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实效,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探究篇(7)

【关键词】

不确定;自由;有效;积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式教学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真正运用好探究,利用探究更好的完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正确利用探究中的不确定性

法国社会学家艾德加•莫兰曾提出:“人们教授确定性,然而需要教授的恰恰是不确定性。”他认为教育不应该只关注一些确切知识,一定要正视不确定性。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教授方式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结果出现一些不确定性,更贴近真实的探究状态。多经历这样的探究过程,让孩子从小就明白,很多事情都不那么确定。探究中学生产生不确定思考是正常的,我们要坦然面对,理性处理。特别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不确定的猜测,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学生在对不确定的想法进行探究的过程正是学生寻找问题真相的过程,不确定想法通过探究得到了印证,科学问题的真相也得以揭露,达到了探究的目的,学生从中也掌握了科学知识。

二、给学生多一些探究自由

学生学习科学必须通过亲身探究活动,才能寻找到科学问题的真正答案。如果从来没有苦苦思索某一问题,经历一次乐此不疲、念念不忘的活动,就没有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我说他就没有经历真正的探究。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我认为是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没有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总局限于条条框框,最终学生探究不到科学问题的真相。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大的课题,然后学生围绕课题自行提出问题。学生对提出的所有问题进行梳理,最后确定自己要进行探究的问题。在问题探究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充分自主,让学生自由探究、广泛探究、深入探究,充分发挥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想象力、创造力,最后才能更好地得出探究的结论。学生从探究中不仅获得了乐趣,培养了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品质,也学到了科学知识。

三、把握好探究的有效性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虽然探究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但我们不能随意探究,要紧贴我们提出的课题进行探究,尤其把握好探究过程的有效性。一些教师的科学课表面看似很热闹,学生们动手了、讨论了、汇报了、交流了,忙忙碌碌的一节课,但学生们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收获甚少,教学也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因为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忽略了探究的有效性,偏离了探究的正确轨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安排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发现并提出让多数学生感兴趣、有条件探究、有价值探究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要探究的问题提出思路,做出计划。学生在有序的情况下对问题进行探究,积极搜集有关事实与证据,进行合理的实验,得出所探究问题的答案。在教学《蚯蚓》一课中蚯蚓的生活环境这一知识点时,教师提出关于蚯蚓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可以提出很多问题,我们不可能每一个问题都去研究。我们要把问题聚焦到“土壤中有什么”这一核心问题上来,学生围绕问题准备实验材料,搜集与土壤相关的知识。通过学生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土壤,认识土壤中的植物、动物等生物,还可以对一些生物进行进一步分类。探究中教师既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注重了探究的有效性,最后达到我们探究的目的。

小学科学探究篇(8)

小学科学课在探究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三方面的关系,不能因为它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活动,而过分强调某一部分却忽视其他部分。

2.真实性高。

探究的问题最好是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问题,不是纯理论上的问题。探究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批判和质疑的科学精神。质疑不等于盲目的怀疑一切,而是要以事实为依据。

3.引导性强。

在科学课的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分析思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从探究的一个阶段自然而然的过渡到另一个阶段。科学探究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是,老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与教学目标相关的知识,而是需要创造一个特定的环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领悟,最后获得结果。

4.开发性大。

科学课的探究教法是一个开发性很大的教学活动,需要在与其他教学方式的相互作用中得到不断改进。老师对探究式教学的本身要不断地进行自身反省,使其更加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只有如此才会适应学生不同能力水平、不同学习内容的探究,不至于把探究式教学变得教条化和理想化。

二、探究的类型

教学中的探究具有不同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下面两种类型。

1.开放式探究。

开放式探究是指学生自主开展的探究活动。开放式探究要求学生对科学活动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这种探究方式比较适合一些物理现象的观察、物理规律的定性研究和实践性的探究。

2.指导式探究。

指导式探究顾名思义就是探究的过程需要在人的指导下进行,在小学科学课中,这个人当然指的就是科学老师。老师在充分分析学生的情况并预测探究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适时、适度地进行暗示和指导,使探究过程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指导式探究教法非常灵活、实用性强、课堂教学效率高。

三、科学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

学生要知道自己探究的主题是什么,针对什么现象设问。如在探究一种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首先对象就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质。有些物质体积相同,质量却不同。还有些物质质量相同,体积却不同。我们都听说过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更重的脑筋急转弯。很多人都会想也不想的回答铁重,而事实上一斤铁和一斤棉花是一样重的。这就被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所迷惑了,棉花给人的感觉就是轻的,铁就是重的。所以在探究中要明确自己的探究对象,然后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对探究的问题可能出现的答案进行假设和猜想。如针对蜡烛在燃烧时火焰的温度,我们可以做出以下猜测:蜡烛在燃烧时火焰各层的温度都是不一样的,其中外层火焰的温度是最高的,里层的温度是最低的,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实验计划。

3.制定计划。

这一阶段需要根据上一阶段的猜想和假设来进行。如验证蜡烛燃烧时外焰的温度是否最高时,可以用一根棉签平放在火焰上,3秒后取出,根据棉签哪个部分被灼烧的最严重,来判断哪层火焰的温度最高。

4.进行验证。

对上述的步骤进行具体的实行,不要只实验一次就结束,需要多次反复的实验,才能得出最准确的结论。

5.解释和结论。

对得出的结论进行归纳、比较、分类和整理。判断结论是否肯定了之前所做的猜想和假设,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6.反思与评价。

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和评价,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在实验中的长处和不足,并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如除了通过棉签的灼烧成度来判断蜡烛燃烧时火焰的温度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办法可以进行实验。

7.表达与交流。

把自己在探究实验中得到的结果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探讨,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四、探究式教法要注意的问题

1.科学探究适应的条件。

探究是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手段,科学探究的选材问题也是探究的重点。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用探究式教法。怎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探究?首先,选择的课题一定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就是学生不知道的问题或者不太清楚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探讨能够得出结论的问题,一定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所以科学探究式教法的选材很重要。不合适的探究材料只会浪费学生的时间。

2.探究需要老师的引导。

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应用探究式教法的科学课上,老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探究的过程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力气。如果学生没有探究的方向,胡乱的进行探究,那么探究就失去了意义。事实上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突然就形成的,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可以独立的进行探究学习,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变得独立的。

3.探究设计的合理性。

老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符合学生所思所想。题目的设计尽量结合实际、开放性强一些,尽量增加题目的探究趣味。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敢于大胆的猜测和提出假设,根据假设和猜想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来得出结果验证我们的猜想,探究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在探究时学生需要鼓励。

活跃的课堂气氛需要评价的手段支持。课堂上老师尽可能的对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尤其是小学生。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能满足学生好胜、爱表现的心理。能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用美的语言,是对学生的信任和鼓励,更能促使课堂的气氛变得轻松融洽。

小学科学探究篇(9)

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只有学生自己选定的问题,学生才有极大的兴趣去进行研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现在的学生大多是不敢提问题,不会提问题。因此老师一是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二是教师创设情境造成学生认识冲突,引发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学生一开始提问题可能会出现所提问题漫无边际,没有真对性,提不到点子上或者是问题太多,难度太大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大都能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应的较恰当的问题,并能对问题的结论有一定的猜想。例如“声音的产生”一课,学生看到桌上摆着各种能发声的材料:鼓、锣、音叉、橡筋琴、铁盒、内挂小球的塑料瓶等,立刻会想到研究有关声音的问题。而且在低年级学习了“声音”一课,了解了声音有高低强弱的不同,有嘻杂悦耳的区别,也就很自然地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为什么声音各有不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使学生发现,要弄清这些问题必须先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从而明确本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科学探究“重过程”

科学探究重要的过程之一是信息收集、数据整理的过程,所以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达他们的收获,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自主探究、大胆作猜想和解释。创造性的猜想和解释可以打开学生想象的翅膀,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了契机,使他们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如在“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中,首先要求学生搭一个最简单的“平板桥”,然后在纸桥面的中间压上一个小重物,并逐渐增加,直到把桥面压垮为止,最后把重物的个数记录下来。接下来,让学生在同样的桥墩上重新设计纸桥面,尽可能多压几个小重物,并把每种桥面承受重物的个数记录下来,对结果进行相互讨论,说说自己的发现。.随后,学生们设计出了很多不同的桥面。他们在讨论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发现:有的说“桥面改变了,桥面能压的重物个数也变了”;有的说“物体形状改变,承受力不一样”;还有的补充说“物体承受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系”……对这些结论,教师都应给予肯定。这些结论是由学生自己或共同讨论得出的,虽然他们得出的结论又准确,语言表述欠严密,解释也欠科学,但只要学生自己动手做了,经历了,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摘”科学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就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科学探究“重运用和创新”

小学科学探究篇(10)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是一门综合性极强、信息量极大、知识面极宽的基础性课程。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自主性的学习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意识、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小学科学课本是以单元编排为特征的教材,系统性、针对性较强,那么如何运用网络资源的优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有利于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如何提供网络资源的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展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的空间,进一步激活课堂,使科学教学更具有生命力呢?

 

一、依据教学内容,丰富网站材料,营造学习环境

 

通常的专题学习网站一般由“教材知识”、“拓展资源”、“讨论协作”和“评价检测”四个模块组成。在实践中,我们从学科“学”的实际出发,以科学教材为基础线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在网站建设中突出内容的丰富性和有序性,以达到资源、平台、工具的优化合理组合。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和搭建自主互动学习的平台。

 

1、选择材料,丰富内容,创设环境。

 

在网络环境下,使科学教材信息与学生之间产生作用,达到科学教学的目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提供的教材信息更适合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展开,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者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要求有针对性地寻找选择丰富网站内容的资源。例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在网站中除了提供动植物繁殖后代过程性资料之外还针对学生平时能接近菊花培植的特点,单独增加了繁殖后代具体的操作过程,使学生有机会进一步学习并指导其实践操作。同时,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的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教者在网站中增加了一位医生的介说并配上图片,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既有兴趣又比较形象直观,从而使学生“我是怎样出生的”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懂得生命来之不易,应珍惜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2、优化结构,丰富内容,营造环境。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如果将搜集到的信息和科学教材上的所有内容堆砌在文本上,自主学习时随时点击,那么学生的学习就比较乱,其认知过程就缺少一个有序的进程。那么,就会影响在有限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因此,教者认为必须对其内容依据问题进行排序,突出资源的主题性、序列性。例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教者设计了“导读台”提供学习问题序列,以激发学生保护资源的意识。将与教材有关的内容制作成导航图,指点学生阅读信息与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助于学生在整体浏览中围绕中心问题自主学习,在部分品读中围绕重点问题自主探究,在独立思考中围绕解答问题阅读信息,在自主学习中围绕解决问题处理信息提高发展。

 

二、依据学生需求,丰富网站形式,细化学习流程

 

科学教材编排单元性比较强,因而就为网络环境下开展问题探究自主学习提供了主题性明显的特点,教者如何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再根据教材特点,编排呈现网站形式非常重要。总体上其网站内容形式的呈现上可归纳为三种形式:学前浏览、学中导航和学后延伸。

 

1、学前浏览,拓展概念,激发兴趣。

 

科学课导入新课时,由于学生学前概念比较肤浅,对新的学习内容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好奇心,因此,教者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计整体学前浏览内容,以拓展学生的已有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这一单元,教者提供了的主题的内容,以丰富的地球信息与呈现形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快速浏览,然后再让学生提出更进一步探究学习的问题,为本单元或本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中导航,提供信息,培养能力。

 

科学课堂教学中教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学习形态,适当提供有助于开展问题探究自主学习的主题内容,让学生围绕中心问题探索学习信息,解答学习问题。例如《我们的地球》就设计了这样三个中心问题,这实际上为本单元的教学建构了一个知识体系,形成了知识网络,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导航,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引路。

 

3、学后延伸,丰富概念,陶冶情操。

 

学生通过学前浏览和学中导航两个阶段的自主学习,其知识更加丰富、兴趣更加浓厚,但脑海中所产生的问题可能也更多,这就更需教者在此时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让学生进一步去搜寻,以满足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和探索未来的精神。例如《我们的地球》这一单元学习后,教者认为,可依据学生的所提出的问题再次提供一些网站信息让学生再去浏览学习,也可编排一些主题让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信息,让学生永远做学习的主人,研究的主人。

 

三、依据学科特点,丰富网站途径,优化教学方法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教师作为引导者,进行着问题设置、资源提供、内容设计、任务提出以及组织协调等学习导航的工作,而学生作为探究者,则进行着明确任务、围绕问题、探索实践、自主学习等实践的任务。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空间,途径与方法。教者认为,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别于常规性的课堂,特别是科学课也有别于其它学科。因而通过实践与研究,笔者依据科学学科的特点将网络环境下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归纳为“问题探究”教学方式及“主题探究”教学方式两种。

 

1、问题探究,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根据科学教学内容,相当一部分教材的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实验活动,那么这样的课型就可运用“问题探究“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例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折形状》一课的教学,教者在网站中提供了关于形状方面的模型、建筑以动植物的外形等,让学生点击浏览,提出问题导入新课。然后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体会各种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最后组织讨论,再次点击进入网络,说一说,网络中的物体为什么这样设计。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始终围绕本节课的学习中心,展开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互相交流、共同探讨,而教师则是课前作好准备,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并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之中,适时进行个别指导,及时捕捉动态信息,调控教学进程。师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共同分享集体的智慧和探究的成果。

 

2、主题探究,拓展知识,增强意识。

 

科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不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实验,而只要进行主题式学习与讨论,就能达到学习目标。因此,教者建议这一类型的课堂教学可选用“主题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例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中《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一课。首先让学生说一说矿物资源对人类有何作用,你对地球上的矿物资源有何思考,并出示开采、提炼、运用的相关图片,确定本节的学习主题是:矿物资源日益减少,人类怎么办?围绕这一主题组织的探究活动。接着组织小组讨论。在整个课堂教学结束前还可以上学生对资源开发与保护,新能源研发等进行创造性的设计,课后进一步打开网站,搜集相关信息。这样的教学活动自然而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距离,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上一篇: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下一篇: 云计算技术理论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