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技术理论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5 16:51:41

云计算技术理论

云计算技术理论篇(1)

2栅格化信息网络的资源管理策略

信息化栅格网络在不改变原来通信网络结构与体制的基础上,将各种业务类型与传输标准的异构专用网络集成。针对底层网络拓扑状态,采用基于资源整合的虚拟化技术,实现“一网四域”的资源共享管理,具体体现在物理层面上一张网络实施承载,上层3个逻辑网运行具体的业务,实施各通信子网连接状态、交换路由、流量等监视控制管理,达到网络拓扑透明、统一计算流量分布和统一网络资源配置。

2.1网络资源管理架构

栅格化信息网络的资源控制策略体现在运维支撑系统的资源管理与调度模块。随着通信装备与栅格技术的发展需求,承载网络带宽得到大幅提升。因此,在资源管理方法上,采用了基于全IP技术,以集中控制为主、分布式管理为辅的分级分域资源控制策略,将网络资源统一分为网元级和网络运维级2个层次进行管理。网元级为网络重要核心节点,如:通信业务控制系统、智能通信业务系统、资源策略控制系统以及核心承载层的网络路由器、网络交换机等设备,在网络层与下面的各个通信处理单元间起承上启下作用,负责处理网络层操作系统与其他各个网元间交换的管理信息,并以集合的方式控制和协调下级网元子集。网络运维级主要是针对底层网络拓扑状态,采用基于资源整合的虚拟化技术,实现“一网四域”的资源共享管理(见图1),具体体现为物理层面上一张网络实施承载,上层3个逻辑网运行具体的业务,达到网络拓扑透明、统一计算流量分布和统一网络资源配置,并力争在局部范围内实现网络资源负载的最优。

2.2业务分级的资源管理模式

由于带宽资源相对充裕,栅格化信息网改变了传统的通信网络,对上层业务类型不加以区分,业务在网内的传输采用先到先得的网络资源占用方法,允许用户在申请网络资源时,对业务优先级进行人工参数设置,运用资源预留协议(RSVP)在网络节点预留报文的IP目的地址,确保经过路由协议选择所转发的数据包的QoS;运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MPLS)使用短而定长的标签(label)对报文封装分组,实现在数据平面实现快速转发,使业务接入控制与路由选择相结合,针对不同业务类型提供不同的QoS需求保障。具体的网络资源管理与控制流程如2图所示。由此可见,栅格化信息网络一方面通过在网络上层对网络资源实现全局的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运用核心承载网屏蔽底层异构网络结构与资源的差异,较基于传统的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策略增加了跨层间的QoS保障,资源预留等资源管理技术,增加了层间协作,实现了网络资源的跨层融合管理。由于继续采用了与指挥关系紧密耦合的树状层级式资源管理结构,故其网络资源的柔性调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网络资源管理架构

随着各类异构网络的融合发展之势,网络资源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等特点[5],传统的资源静态分配、负载静态管理,应用与基础设施紧耦合的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一体化网络资源管理的新要求。为解决网络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问题,笔者基于“一切皆服务”的云计算理念,提出了一种“网络即服务”(或“通信即服务”)的网络资源管理架构,目的在于运用资源虚拟化、组件封装等云计算技术实现一体化异构网络资源的融合管理。“网络即服务”的资源管理架构从上到下依次被划分为3个层次:网络接入平台层、资源表示层和网络基础设施层。其中,网络基础设施层由超短波电台网、高速数传网、战术互联网骨干网、数据链等异构网络组成,是整个网络进行传输的组成基础,负责各类用户的网络接入。资源表示层作为核心部分连接网络接入层和基础设施层,通过虚拟化技术和中间件技术将物理网络资源抽象成可承载、可管理、可调度的逻辑资源,并汇聚形成网络资源池。区别于传统的与网络结构绑定紧密、树状层级式的资源管理方法,该架构通过对资源池内的资源实施统一的管理与调度,使资源管理与网络结构松耦合,提高了网络资源可扩展性与柔性管理能力。如图3。

4“网络即服务”的资源池构建方法

资源池化是云计算的核心概念[6],一体化网络资源池动态融合了各个通信子网的网络资源,通过跨网、跨层的资源优化组合,为不同业务需求的用户提供更高效的QoS保障要求。从根本上说,网络资源池提供的是一种跨平台互操作能力,统一分配目标,为多样化业务提供底层平台支撑。本节重点从资源虚拟化技术、网络资源的模块化封装和资源的分类与监测3个角度构建网络资源池,描述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一体化网络资源管理方法。

4.1网络资源虚拟化

网络资源的虚拟化是对传输链路、网络节点、网络架构等物理资源和逻辑资源进行全面虚拟化[7],在共享底层的异构物理资源的基础上,构建出多个共存但相互隔离的逻辑网络,形成一体化网络资源池,使物理网络能够根据动态变化的虚拟资源请求,向上层提供无差别的通信服务资源模块,为实施高效的通信传输策略提供基础。如图4,在逻辑虚拟网络可看作为逻辑上的共享资源池,是一系列基于虚拟链路相互连接的虚拟节点的集合,本质上可以看作是底层物理拓扑的一个抽象子集。每个虚拟节点托管在一个特别的物理节点上,而一条虚拟链路跨越物理网络中的一条链路,并且包含了该链路上的一部分资源。逻辑虚拟网络提供统一的服务应用与管理,聚合的底层物理资源可以具有多个通信协议与不同的传输标准。通过选择自定义数据包格式、路由协议、转发机制以及管理和控制功能,实现端到端服务。图4网络资源映射关系在针对逻辑虚拟网的资源调度过程中,由于在资源池中,服务是以切片(slice)的形式存在,一个服务即对应一个切片[8],因此,先将资源池中的资源以切片的形式分配;其次对功能相近的服务进行聚合(aggregate);最后将一系列的服务资源以组件(component)[9-10]的形式进行封装,以封装的通信服务模块间动态按需组合为上层业务提供服务。

4.2网络资源组件封装

为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屏蔽网络资源异构性特征,实现快速灵活组织资源,需要对资源进行服务化封装集成。资源的组件封装是在虚拟化技术的支持下,通过选取恰当的协议构建通信服务模块,供上层业务调用并提供通信支持[11]。封装技术要满足网络资源的多样性与动态变化,采用统一的描述机制,将各式各样的网络资源抽象为统一规范的服务,同时对上层提供对应的操作接口,进而根据一定规则的业务需求构造相应的通信组件供上层业务调用。在进行网络资源封装时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1)网络资源的封装要满足网络资源动态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封装后共享服务资源的数量和可用性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动态变化;2)网络资源由于体制与标准、格式种类较多,具有异构性特征,在进行资源封装描述时采用统一的资源描述机制;3)资源的封装不仅是对资源的某功能模块或者单一网络资源进行封装,需对网络资源进行统一的分类,达到资源的集成应用和协同工作的效果;4)组件封装的设计和构造应按照所承载业务的类别和使用频率选建,封装的组件需明确可支持的业务类型和可提供的通信服务能力等必要信息。

4.3网络资源监测与更新

由于网络拓扑、节点状态、链路的可用率等网络资源都不稳定,资源的初始分配往往很难达到最优的配置布局,因此需要提供恰当的管理手段实时监控资源的运行并支持资源的适应性更新。探测机制方面可以采用主动探测和被动检测的方法进行资源的监测与获取[12],主动探测是主动向网络服务器发送承载报文,通过探测所传信息的相应传递需求、性能参数等指标计算得出所需调用的网络资源;被动探测通过在网络特定位置安放探针,记录和汇总某链路上的流量信息分析得出可用网络带宽。如果监测到网络状态的异常情况,则对资源池内组件资源进行更新,在资源更新过程中,由于网络资源在各层表现形式不同,资源池中资源的表现形式也对应着相应的表现形式,因此,网络资源应在各层次做相应的变化。为及时反映资源状态,系统应设置措施保证对资源信息的及时采集和汇总,并在确认的情况下及时更新其情况。资源监测与更新流程如图5所示。

云计算技术理论篇(2)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2.07.047

1.云计算的背景、定义及特点

云计算是继1980年代大型计算机到客户端一服务器的大转变之后的又一种巨变。

云计算是网格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狭义云计算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广义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是其他服务。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

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与互联网更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2.云计算的相关概念

2.1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模式和基础设施

云计算可以认为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消费者通过Internet可以从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获得服务。

2.2Paas:平台即服务

PaaS:平台即服务。PaaS实际上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因此,PaaS也是SaaS模式的一种应用。但是,PaaS的出现可以加快SaaS的发展,尤其是加快SaaS应用的开发速度。

SaaS:软件即服务

SaaS:软件即服务。它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无需购买软件,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

2.3云物联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2.4云安全

云安全(Cloud Security)是一个从“云计算”演变而来的新名词。云安全的策略构想是:使用者越多,每个使用者就越安全,因为如此庞大的用户群,足以覆盖互联网的每个角落,只要某个网站被挂马或某个新木马病毒出现,就会立刻被截获。

“云安全”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监测,获取互联网中木马、恶意程序的最新信息,推送到Server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再把病毒和木马的解决方案分发到每一个客户端。

3.云计算在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界的应用

3.1高校图书馆应用云计算的切入点

随着“云”的不断发展,其轮廓也日渐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云计算所具备的海量存储能力、节点灵活接入、资源获取便捷等特性,能够实现高校图书馆之间联合编目和资源的共享,能够整合异构数据库实现一站式检索,进而优化经费的使用,减低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用户的体验,使高校师生可以无障碍的获取更多资源,满足高校图书馆用户的各类需求包括他们的潜在需求。此外云技术使用特殊的容错措施可利用廉价的节点构成云,通过集中式的自动化管理,图书馆无需负担数据中心管理成本,这些工作将由云服务供应商负责,图书馆只需共享云端资源即可。

3.2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云计算应用

国外高校图书馆使用云计算技术稍早于我国,国外成功运作最具规模的项目属0CLC的WorldCat数据库,它也是图书馆界对云计算的初次尝试,目前全球已有7万多家图书馆加入此项目,高校图书馆约占一半。该系统可以实现统一的采购、编目、流通环节的管理,所有的服务都通过云端提供给图书馆,使每个图书馆不再需要拥有自己的一套图书馆集成系统,甚至不需要自己的服务器,而只需要接入互联网的设备就可以完成图书馆日常各种工作。OCLC WorldCat Local提供一个强大的检索接口和覆盖整个网络的信息检索服务。云技术的使用简化了检索的过程,使用户可以通过一站式的检索一次性获取所在图书馆的馆藏、所在图书馆所参加的图书馆联盟的馆藏及OCLC WorldCat全球图书馆联合目录数据,获得目次、摘要、封面图像等信息。

4.云计算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

4.1云计算将改变移动学习模式

移动学习是继数字化学习后出现的又一新学习模式,它包括随时、随地的学习资源,强大的搜索能力,丰富的交互性,对有效性学习的强力支持和基于绩效的评价。移动学习的模式有两种:基于短信息服务(SMS)和通过建设WAP教育站点,分别是基于点播和基于浏览的移动学习。云计算的出现将带来移动学习模式的变革。云计算教育资源将存储于云服务器中,学习者无需再通过短信或WAP站点点播方式,学习者可以通过EPC、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登录到学习平台进行学习。

4.2云计算可以构建虚拟学习环境

随着网络学习的普及,构建完善的虚拟学习环境成为远程教育的研究热点之一。在Web 2.0环境下,个人使用更多的是网络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目前虚拟学习环境的构建仍依托于某特定的教学机构,其辐射范围、学习者构成、学习内容等往往受该教学机构的控制。云计算是继网格计算之后的又一个全新的网络概念,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在云时代,所有资源和应用程序都将整合在“云”端,学习者可以根据云服务的类型,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创建虚拟社区。Google协作平台、百会的协作编辑功能、Ning的社区环境都有利于异地学习者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和深度互动。如可以通过iGoogle创建个性化网络空间,利用Diigo创建个人网络课程等。在云时代,我们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创设人性化的网络学习环境。

4.3云计算可以整合教育信息资源

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信息资源是教学改革的参照物、教学研究的工具书、学习的知识仓库。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资源将越来越丰富,给教育信息资源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的聚合,云计算根本出发点就是信息融合与网络共享。在云计算时代,教育信息资源转化为云服务,学习者只需输入关键词,即可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资源。

5.云计算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理论篇(3)

软件云计算应用就是通过因特网为用户提供基本的、具体的应用功能。当然,用户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互联网进行定制并使用能够满足其需求的软件服务。服务提供商则需要根据用户所定制的软件的使用时间、数量等要求,收取与之相对应的费用。软件云计算应用主要是针对那些需要直接使用某些特定应用程序的用户群,他们使用这些应用程序的目的是为了节省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等资源。他们不需开发任何应用程序,只需要根据自身对应用程序的使用情况付费即可。

2.平台云计算应用

平台云计算应用就是以应用作为中心,其目的是向用户提供共享的中间件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平台云计算将自己的应用程序部署在云服务器中运行,同时,还可以提供平台的各种共享服务。例如:应用消息服务、数据持久化等。使用平台云计算可以让应用程序具有更优质的伸缩性,让用户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自己的应用,而不需要关注底层的中间件。平台云计算应用主要适合于以自己的应用为中心的客户群体,这些客户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使应用具有更加完美的伸缩性,节省采购和维护中间件所产生的时间和费用。

二、云计算技术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

(一)对IT部门创新的影响

云计算技术的使用能够引起IT战略的变革。企业的IT战略主要包括应用开发战略、跟踪学习战略、系统维护战略等。应用开发战略的重点是IT技术的应用程度,IT能够成为企业在竞争过程中的工具。一般来说,企业的经营机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规划,因此,在云计算技术环境下,企业能够通过云计算技术对业务进行整合,从而突破企业规模的限制,提高经营效率和企业竞争力。跟踪学习战略更加关注企业对IT的需求和IT技术的识别,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能够克服硬件上的限制,提高企业IT应用水平,而且,跟踪学习的对象也从先进企业转变为本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使IT的投资水平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程度大大降低。系统维护战略的重点是企业运作对于IT的依赖程度和IT系统的复杂程度。云计算供应商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对服务的传递,企业是云计算系统的终端,系统安全、软件升级、防毒防护等工作都是由云供应商负责的,不仅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而且引起IT人员结构的变革。在云计算技术应用之前,企业的大多数IT人员都是技术人员,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处理技术方面的故障、维护物理设备、开发软件、搭建系统、维护网络等。如今,云计算技术环境对IT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企业的IT人员要对云计算系统有充分的了解,促进云计算供应商与企业的沟通,使云计算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其次,IT人员还要及时发现云计算系统中的故障,及时加以解决,以保证云计算终端的顺利运行。最后,IT人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的业务程序要有明确的了解。

(二)对技术研发创新的影响

云计算技术的使用增加了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云计算技术改变了硬件对计算机能力的限制,企业不必花大量资金进行高配置硬件设备的采购,也不需要对设备的更新换代状况给予关注,大大减少了企业在硬件设备方面的成本。因此,在云计算环境下,企业要减少在硬件设备和技术人员方面的投人,增加对技术研发、科研设备和技术人员的投人,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使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建立和完善组织结构,提高科研效率。在云计算环境下,企业要进一步改善组织结构,逐步优化企业业务流程,建立起共享的学习平台,使云计算技术能够实现对基础设施的统一配置管理,将存储器、运算器、信息系统平台等进行整合和统一,组成统一的资源池,在对负载进行分析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分配,从而使负载达到平衡,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为技术研发人员提供多项便捷的服务。

(三)对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影响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要注意灵活性和规范化的结合,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对现代化的管理软件进行合理运用,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从而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云计算技术需要资源平台,而且服务模式是按需分配的,因此,在保证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要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在云计算技术环境下,企业可以从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合理的管理模块,并且按照业务上的需求,定制所需要的管理模块,增强个性化的服务。

三、提升云计算技术的策略

(一)掌握云计算核心技术

建设并逐步完善涵盖企业的相关政务信息、电子商务、中介服务以及窗口服务等方面的数据资源库,主要指完成企业的产业资源、招商引资、就业招聘、政策法规、信用档案、人力资源、融资担保、项目申报、技术专利和产权交易等基础数据建设,重点进行企业政策信息库、成长性企业信息库以及企业重点项目库的建设。同时,整合以上业务数据库和综合窗口服务平台、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应用数据库,为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注重平台网络涉及到的基础数据库包括企业、产品、专家、人才等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为项目的业务应用建设提供完备的基础数据。在基础与业务数据库基础上,建设形成主题数据库,面向企业决策支持、组合分析以及预警预测等提供综合数据服务支撑。数据交换服务平台承担省级服务平台与窗口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平台网络与外部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任务等。数据交换服务平台是数据资源中心与其他系统的沟通纽带,将平台网络的内部和外部系统有机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数据共享,消除数据孤岛。建设具有可用性和可靠性的基础数据存储、交换、服务系统,应用SAN,NAS等方式统一归并业务流程,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和备份。建设数据管理工具集,实现元数据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编辑、数据同步监控等平台的管理功能;建设数据中心安全认证体系,实现包括用户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及权限管理、安全日志及审计、数据加密、数据摘要、数字签名、时间戳验证等在内的安全技术及其应用。

(二)构建云计算平台

突破大规模数据计算与管理,大规模资源分享与调度、运行协调及安全保障等重大关键技术,建立EB级云存储系统、云计算中心网络大容量交换机,研制按需简约的云操作系统、支持亿级并发的云服务器系统,形成云计算技术产品体系,研发相应安全防护产品与软件,构建云计算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云计算平台的研制包括四个方面:(1)云计算操作系统软件、进程管理软件、大数据分析软件、数据安全控制软件等的研制;(2)云服务器亿级并发系统的研制;(3)云存储系统EB级的研制;(4)大容量云计算网络交换机的研制;(5)虚拟化平台研制;(6)分布式存储研制。

(三)核心技术的研发

要以公司现有的技术积累为基础,以社会对云计算的需求为导向,以人才为中心,加强云计算硬件设备和关键算法的研究。通过建立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支持对应项目的研发和实验。建立云计算的研究、开发,试验和工业化平台。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建立示范项目,带动技术的发展,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靠拢,实施电子发展基金、“核高基”等重大项目,重点研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方面的关键软件技术,最终在关键技术上形成突破。发展软件产业的试点示范,逐步完善产业链。

云计算技术理论篇(4)

2基于云计算技术高校招生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2.1系统资源模块。此模块结构又包括系统存储资源、网络、及服务器,将其数据信息中心和主控制机房相结合,经虚拟的系统平台和有张力的资源管理,为其他模块提供数据资源基础。根据云计算技术设计了相关高性能服务器体系和系统平台管理服务器相结合的资源共享空间;其中,经系统平台服务器安装的虚拟化管理系统,不仅提供服务,而且有总体资源控制和调度功能。

2.2系统数据模块。此模块主要是高校的基本招生信息数据;分为基本数据、招生信息、及具体用户信息。其中基础数据又主要包含高校具体的情况(基本信息、教师及专业设置);招生信息主要是高校近几年来的招生数据情况(录取分数、招生计划);用户信息主要是指与系统有关的高校部门基础信息及各地考生注册信息等。

2.3系统用户模块。针对高校招生管理系统使用对象主要是高校招生职能部门人员、宣传人员、学生及其家长、高校其他部门(教育管理部门,教务部门,户籍部门等),此模块保证不同用户都能用多种终端多媒体技术,对招生信息数据进行查询访问,同时还可依照相关权限采取对应的操作管理。

2.4系统应用模块。由于高校招生工作比较广泛,因此其对象各不相同;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招生对象提供不同的服务选项,应用模块建设是为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对应的服务管理。此系统模块又包括前端应用和后端管理两方面;其中,前端应用主要是针对不同用户进行的业务可定制功能(计划编制、宣传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数据报送、报到管理等)。而后台管理则主要包含三方面管理功能(云资源、平台、业务);其中,云资源管理主要是统一监管计算中心各类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资源。

3基于云计算技术高校招生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及分析

3.1基于云计算技术高校招生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高校招生管理系统在具体实行中,终端用户想要进入系统就必须首先建立个人的账号信息,通过该账号信息进入后才能进行具体的数据资源查询及操作管理。经云计算技术的软件支持,用户可对其系统中的资源进行动态的调动;同时,其软件也可依照不同的设计需求,进行智能型的平台选择,系统形式呈现为树形结构。针对实际云计算技术高校招生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有专业化的机房设施,用户连接云招生管理系统,高校连接云招生管理平台;信息数据无需存储在招生平台中,当系统接到请求时,平台自行选择连接对应高校,通过对应高校云招生管理系统提供数据,防止云平台数据存储太多而出现运行不畅等问题。高校间云计算系统即连续又独立,由此保证在相关高校出现故障问题时,其它高校招生管理系统数据运行正常。

3.2基于云计算技术高校招生管理系统的分析。在实际应用中使我们知道,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高校招生管理系统优势较多。具体包括:(1)扩展性较强:由于云计算是虚拟化技术,因此其资源弹性和动态资源分配能力比较强;可进行无限扩充。此特点很好的满足了高校招生阶段性增长的工作量情况,同时还能有效解决高峰期数据处理问题;(2)可靠性较高:在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招生设备管理系统,合理科学的存储方案完善了数据资源管理;信息多副本备份促使数据访问性能提升,及高校招生数据准确性的加强。用户数据存储、过程的管理和计算都由服务器端进行。同时,由于服务器的多种服务渠道,使其在计算时发生节点问题可进行自由路径转换,保证计算工作有效开展。云计算系统平台还可整合不同高校招生信息,使资源共享最大化。由于高校招生系统中的数据信息众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也应做好数据保护工作。

云计算技术理论篇(5)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1-0107-02

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信息化时代,随着云计算技术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云计算技术已经逐步成为了现代互联网领域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计算机领域范围内对于云计算信息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与此同时,在进行云计算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安全关键技术的引进已经成为了云计算发展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是促进云计算系统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将具体的结合相关的云计算安全管理技术,介绍如何有效的应对云计算系统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

1 云计算安全的关键技术理论探析

在进行云计算安全的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过程中,要从云计算技术应用的各个环节来进行云计算安全关键技术建设,并在各个环节之中充分的利用云计算安全技术的优势,不断的提升云计算安全技术的应用水平,进而有效的提升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安全度。并在进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利用到相应的数理统计知识和概率论知识进行对云计算安全关键技术的进行讨论,提升云计算安全技术的应用水平,并按照相关的技术理论展示目前的云计算技术安全管理结构。

从目前应用的云计算安全的关键技术来看,主要的技术包括:SaaS应用技术、PaaS应用技术、数据传输技术、数据残留处理技术等方法,这些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从云计算运用的过程中,发挥出整体性的安全保护效果,进而从全过程保证云计算的安全运行,发挥出云计算系统的基本作用。

2 云计算技术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

截至目前为止,虽然云计算安全技术和云计算系统管理技术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云计算安全技术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情况,在后续的解决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2.1 网络黑客对云计算系统攻击问题

随着云计算技术技术的发展,在社会领域范围内产生了很多的新型工作领域,云计算系统也凭借着其大存储量、高速传输数据性能在互联网发展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凡事都具有自己的两面性,云计算技术技术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例如,在进行云计算技术的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受到来自互联网黑客的攻击,由于云计算是依靠于互联网的“虚拟空间”进行的数据存储,里面所包含的数据信息资料也十分丰富,黑客攻击对于云计算的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进行黑客攻击对于云计算安全的影响层面,可以通过使用正态分布函数进行相关的分析检验,并得出相关的结论。从相关数据文献资料的查询可以看出,来自网络黑客的攻击很有可能会给云计算技术的安全技术应用过程带来较大的干扰。

具体的来说,通过网络黑客对于云计算互联网的攻击(主要的途径就是互联网黑客通过自己的编程功底,制作出相应的木马文件,来进行对云计算系统的安全性打击。例如,近几年出现的病毒“熊猫烧香”等,都对互联网上的数据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何可所制作出来的病毒性物质具有对云计算系统的强大破坏能力。与此同时,由于云计算技术的核心技术在于将大范围的计算机系统都通过互联网形成了一个大范围的“虚拟存储系统”,这就导致黑客所制作出来的病毒对于云计算系统具有强大的破坏能力,能够极大的对云计算技术系统造成破坏。经受过这些病毒攻击的云计算系统往往会出现崩溃的情况,严重的威胁到了云计算技术系统的信息安全。

2.2 解决木马程序对云计算系统的攻击问题

截至目前为止,对于云计算系统进行攻击最广泛的病毒就是木马程序攻击,这也是进行云计算安全技术研究的核心问题。在进行云计算安全关键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从云计算系统很有可能会受到木马程序的攻击的层面进行规划设计。

云计算技术理论篇(6)

“在科技不断变革、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抢占战略制高点,才能引领科技创新,推动中国经济整体做大做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表示。

在科技革命告诉发展的过程中,云计算始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支撑性角色,成为各种新技术发展和普及的基础和前提。

正如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名誉理事长,原邮电部、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大会开幕致辞中所述:“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地发展,正在广泛地深入、影响到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正在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实际上,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以及各种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对云计算的需求,云计算市场已经进入快速成长阶段。

据统计,2015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约15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2016年,云计算骨干企业收入均实现翻番。SaaS、PaaS占比不断增加,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链条趋于完整。工信部近日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提出到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要达到4300亿元的发展目标,同时指出要建立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支持软件企业向云计算加速转型,加大力度培育云计算骨干企业,建立产业生态体系。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以数据的深度挖掘与融合应用为特征的智慧阶段,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作为基础网络条件支持的云计算正在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它们的推动下,云计算技术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云计算将进入一个深度发展的新阶段。今后人工智能会促进云计算的智能化,同时云计算、大数据又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人工智能服务的云平台,即智能云服务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梅宏院士在主题演讲中表示。

云计算技术理论篇(7)

 

随着有关云计算概念、术语和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大量报道,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采用和实施云计算技术。由于云计算概念和技术比较新颖,涵义比较宽泛,再加上市场上一些人将云计算放大成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和无所不在的万能技术,对云计算的描述和推销多少出现了一些浮燥和炒做的嫌疑。脱离实际过分夸大或缺乏全面分析地炒做云计算不仅可能让人误解,也会使得云计算的发展不切实际,对于云计算产业在中国的成长非常不利。所以,有必要对云计算的由来和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定义。在总结云计算技术为IT产业带来好处的同时,找出不足及局限,从而更好地发展云计算技术。

一、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由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Computing)、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发展来的,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

中国网格计算、云计算专家刘鹏认为 :“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

云计算中的“计算”是一个简单而明确的概念。“计算”系指计算应用,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指一切IT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所有的信息、通信和视频应用都将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之上。由此推而广之,云计算中的“计算”可以泛指一切ICT的融合应用。所以,云计算术语的关键特征并不在于“计算”,而在于“云”。

二、云计算的发展模式及其特征

早期云计算来之于国际上以亚马逊、Saleforces.com和谷歌(Google)为代表的公司,并且都提供了具有显著特征,但又代表着不同模式的成功云业务。

云计算按照层次将业务模式划分为3层,最顶层是软云,中间层是平云,底层是基云。在基云之下是构建云计算的基础技术。

基云也称基础设施服务,指将IT的基础设施作为业务平台,直接按资源占用的时长和多少,通过公共互联网进行业务实现的“云”。基云的用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集体和行政单位。基云的IT业务是将存储、网络、计算、安全等原始IT资源提供给用户。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如Web服务软件和数据库等)来使用IT资源。

平云也称平台服务,指将应用开发环境作为业务平台,将应用开发的接口和工具提供给用户用于创造新的应用,并利用互联网和提供商来进行业务实现的“云”。

软云也称软件服务,指基于基云或平云开发的软件。软云是通过互联网的应用来实现业务,软云业务可以利用其他的基云和平云平台,也可以利用软云运营商自己的基云和平云环境。

基于云计算的实践与营销案例,归纳出云计算的基本特征如下:

(1) 虚拟化的超大规模

云业务的需求和使用与具体的物理资源无关,IT应用和业务运行在虚拟平台之上。论文写作,数据。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何有互联网的地方、使用任何上网终端获取应用服务。论文写作,数据。

(2)动态的高可扩展性

云技术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根据应用的需求动态地增减IT资源。由于应用运行在虚拟平台上,没有事先预订的固定资源被锁定,所以云业务量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以满足特定时期、特定应用及用户规模变化的需要。

(3)高可用性

云平台使用数据多副本拷贝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技术来保障服务的高可用性。任何单点物理故障发生,应用都会在用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转移到其他物理资源上继续运行,使用云计算比使用其他计算手段的可用性更高。

三、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传统模式下,企业建立一套IT系统不仅仅需要购买硬件等基础设施,还需要买软件的许可证,需要专门的维护人员。当企业的规模扩大时还要继续升级各种软硬件设施以满足需要。对个人来说,我们想正常使用电脑需要安装各种软件,而许多软件是收费的,对不经常使用该软件的用户来说购买是非常不划算的。对于企业来说,计算机等硬件和软件本身并非他们真正需要的,它们只是完成工作、提供效率的工具而已。

云计算的最终目标是将计算、服务和应用作为一种公共设施提供给公众,使人们能够像使用水、电、煤气和电话那样使用计算机资源。

最简单的云计算技术在网络服务中已经随处可见,例如搜寻引擎、网络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输入简单指令即能得到大量信息。

目前,以Google云应用最具代表性,例如GoogleDocs、GoogleApps、Googlesites,云计算应用平台GoogleApp Engine。

四、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云计算”是一个很时尚的概念,它既不是一种技术,也不是一种理论。准确说,云计算仅描述了一类棘手的问题,因为现在这个阶段,“计算与数据”跷跷板的平衡已发生变化,即已经到“移动计算要比移动数据要便宜的多(Moving computation ischeaper than moving data)”。

随着个人PC市场的逐渐饱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于企业IT投资的负面影响,云计算适时的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中。论文写作,数据。论文写作,数据。作为一种全新的获取计算资源的方式,云计算将会彻底改变IT产业的结构。论文写作,数据。由于计算资源从客户端向计算中心的集中,传统纯硬件厂商的生存空间将更为狭小,大浪淘沙的行业洗牌会继续持续。论文写作,数据。云计算模式下,互联网将成为连接厂商与客户的唯一通道,互联网业的霸主和软件供应商的融合势在必然。

虽然现在还有很多人担心云计算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问题,但时间会证明这些问题在行业模式的大转变下都只不过是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正如B2C刚刚兴起时,人们一度认为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支付的方便性等会阻碍它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已经被证明根本不值一提。同样,对于云计算带来的IT行业大变革,时间也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五、结束语

云计算技术将不仅提供传统意义的IT资源和应用服务,而且将支持包括IT、通信、电视、移动和物联等一切互联网技术融合后的资源使用和业务应用。云计算发展的关键技术主要有统一交换构架、统一虚拟化和统一计算系统,云计算发展的战略推手将是组建开放产业联盟和推动开放技术标准。

云计算模式具有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数据隐私问题、安全问题、软件许可证问题、网络传输问题等。云计算技术它是一个即将,或者正在改变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场变革,是拥有比较持久生命力技术演变,包括商业模式的革新。“云计算”代表了一个时代需求,反映了市场关系的变化,谁拥有更为庞大的数据规模,谁就可以提供更广更深的信息服务,而软件和硬件影响相对缩小。

参考文献:

【1】(美)MICHAELMILLER.云计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美)芬加.云计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云计算技术理论篇(8)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037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02

0 引 言

近年来,云计算这种新型的信息技术正在飞速的发展,它的出现导致了IT深层次的变革,并将引领IT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因此,我国企业为了跟上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在国际化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要尽快普及云计算的应用,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升级。

2010年10月,作为创新生产方式的重要保障之一,云计算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并被认定为我国未来的重点产业之一。这也预示着国家发展云计算,推进企业信息化升级,进而与世界接轨的决心。就目前我国企业云计算应用情况来看,采用云计算的企业比例约为企业总数的18.6%,而49%的企业对云计算的应用根本没有考虑,这充分表现了企业对云计算的认识还不够,对云计算的应用没有信心,小心谨慎,信息化停滞不前。虽然我国的云计算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扶持下,相信云计算技术将会被企业广泛的接受,逐步进入云计算的发展和成熟阶段。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IT技术,它采用信息技术整合的方式为需要IT资源的用户提供服务,这种服务是基于互联网的,与其他IT技术不同,云计算不仅仅提供了技术支持,更是为用户提供所需IT的解决方案。虽然云计算自身的可扩展性、弹性、配置动态性等技术特性能够升级企业的信息化,可众多企业出于对新兴技术未知性的恐惧和对云计算应用效果的怀疑而不敢尝试,进而容易造成云计算推广进度的缓慢,丧失企业信息化升级的良机。为了促进云计算在企业中的应用,专家和学者纷纷开始基于企业的视角研究云计算。目前,对企业云计算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企业应用云计算的优劣势和采纳的动阻力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对如何保证企业云计算应用的成功率从而提升企业云计算的采用率等现实问题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对企业云计算应用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且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对企业云计算应用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进行探讨与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会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丰富企业视角下云计算研究的内容;在深化云计算技术给企业带来影响的同时,找出影响企业云计算应用绩效的影响因素,让企业可以通过控制这些因素来提升云计算的应用绩效,为企业实施云计算战略和推进其信息化发展提供建议。

1 云计算应用绩效的影响因素

陈升等研究了信息技术应用绩效的影响因素,认为采用动因、层次、先天条件和实施过程等是信息技术应用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Iyer和Henderson在研究中基于企业自身条件的角度对企业业务与云计算应用匹配进行了研究,其结论表明:二者匹配程度越高,企业应用云计算的成功率就越高。Garrision 等在其研究中指出,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有助于组织对云计算的应用与吸收。Zissis和Lekkas认为,可靠的云计算供应商能够帮助企业解决云计算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安全和隐私风险等问题。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本文把企业云计算应用绩效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企业的自身基础、云计算供应商的可靠性和实施管理3个方面。

2.1 企业自身基础

企业自身基础是指企业在应用云计算时就已经具备的资源条件,它是动态变化的,是企业产生应用云计算需求的源动力,并会影响企业应用云计算的最终效果,具体包括企业管理基础、企业投资基础和企业成员素质基础。

企业的管理基础会影响云计算的应用效果。姜岳新基于实证在其研究中指出,企业的流程、组织、文化和制度等都会影响企业信息化实施的结果。而企业的信息化不仅涉及单纯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更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管理体制,从企业的组织战略管理、组织结构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等方面着手,最大程度提升企业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红利。由此可见,企业的管理基础越好,越能够保障云计算实施的成功率,云计算的应用绩效也越高。

云计算的应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为之投入相应的资源。投资的资源应包括相应的财务、时间、人力和物力,投资过程就是企业资源分配的实施。企业的管理层会根据自身投资的基础对云计算项目的实施做出评估,投资基础越好,云计算的应用过程就越能够得到保障,其应用绩效也就越好。

企业的成员包括企业的中、高层的管理人员和基层的工作人员,其素质也会影响云计算在企业中的应用效果。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企业成员对云计算技术的认知和接受能力及对应用云计算重要性的认可度都需要以其自身的素质为基础。无论是管理人员的战略决策,还是基础员工的终端使用,他们对云计算技术及相关信息技术的知识越丰富,越能拓展企业应用云计算的深度和广度,进而提升云计算的应用绩效。

云计算技术理论篇(9)

二、文献综述

现阶段广为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关于与计算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按照用户需求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作为服务(SaaS)三类。从云部署的角度又可以分为公共云和私有云。云应用涵盖了文字处理,社会媒体,工程管理,电子邮件,页面开发,数据存储,会计,文件存储和电子笔记等。云计算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前期基础设施的投入,进而降低企业成本。由于信息系统和技术已经托管给服务提供商,企业可以更多的关注于商务领域和活动。这种模式最适合于资源(资金、时间、经验等)缺乏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基于云计算SaaS的会计软件,将所有企业数据存储在服务商的网络服务器中,避免了很多问题,如计算机崩溃等。对于乡镇企业需要我们关注以下特点:经营活动由市场调节;企业所在地集中在农村地区,职工中大部分为亦工亦农的农民;企业按规模划分绝大多少为中小企业;大多说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科技含量相对较低,技术设备比较简陋;企业管理相对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由以上特点可知技术的创新和运用对于乡镇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的云计划过程中,乡镇企业只需支付少量等成本就可以获得SaaS的云计算服务。但是,事实上新技术特别是云计算技术在乡镇企业的应用依然没有得到推广。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问题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年龄,职业,工作单位等);第二部分包括对云计算的认识以及受访者中没有采用云计算的原因和想法;第三部分要求对云计算有一定认知的受访者在问卷中给定的云计算服务中选出所采用的服务以及对云计算未来发展的期望。此次调查一共发放调查问卷450分,通过学生寒假实践活动发放到乡镇企业会计从业者手中,共收回问卷378份,回应率为84.0%,回收的问卷将做进一步分析。受访者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从业者占83.1%,相关领域工作不足5年的占63.8%。受访者中从基层会计工作的占77.8%,其余为企业管理者或相关人员。所有受访者全部就职于乡镇企业。此外,36.8%工作环境中提供一个完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但绝大多数(63.2%)是在一个计算机会计系统和手工会计系统的工作环境。最后,只有1%的受访者声称公司目前正在进行云计算。

四、分析讨论

在所有受访者中只有71人表示对云计算有所了解,已经或未来将会采用云计算。从不同角度对这部分受访者进行划分。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对云计算了解的比例越高。由于乡镇企业的关系,本次问卷中涉及硕博士人员较少,但不容否认硕博士人员对新技术新热点的关注度较高。同时,由于云计算是新兴技术,所以参加工作不久(5年以下)的人员,是关注云计算的主体。最后,从企业规模角度来看,大中型乡企中,由于管理理念先进,会计及管理人员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也是未来接受并采纳云计算的生力军。在所有受访者中307人表示对云计算很陌生没有采用云计算的计划。列出了没有关注及不采纳云计算的原因,这因素按重要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其中,不使用云计算的最重要原因是在会计工作中不需要相关技术。这些可以在前两项的回答中得到认证。直接回答从来没有使用或不使用云计算的占47.2%,不知道云计算确切是什么的占到40.4%。在本质上,他们不认为使用云计算给他们带来任何显著的好处。此外,对数据安全和数据泄露的担心,网络的可信任度等也是会计工作中不采用云计算的重要原因。本次调查还列出了一些云服务提供商让熟悉并打算采用云技术的受访者进行选择。给出了相应的结果。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从业者对全球知名云服务商有一定的倾向性,产生这样的结果可能还是出于对知名服务商的设施和能力的信赖。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国内的云计算还出于起步状态,所提供的服务和功能也各有倾向,不够完善。对于了解并接受云计算的会计从业者做进一步的询问,他们给出了接受云技术的原因。这些原因基于云计算的优势: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资本支出转移到运营成本,反应速度准确,动态可扩展性,简化维护等。其中会计从业者最看重的是前两项,占到总比例的75.3%。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如企业规模,高安全性,标准化的接口等。在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8.6%)认为,随着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云计算势必会引发企业信息系统的深层次变革,将会对会计信息系统产生深远影响。他们指出在乡镇企业会计事务处理中广泛采用云计算还需要相关技术逐渐走向成熟,须要乡镇企业和云技术提供商联合共推云计算平台的长远发展。

云计算技术理论篇(10)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040-01

伴随着互联网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普及,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日臻成熟,传统的以因特尔和以Windows为平台的网络商业运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发展要求。反之,云计算技术正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1 云计算的基本概念

云计算技术是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一项数据管理技术,它将复杂的数据处理过程分割成为若干个子程序,由云计算下的多个服务器进行分析再反馈给用户的数据处理系统。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有效节约时间和精力。从狭义的角度看,云计算就是指在IT行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模式与交付,它通过网络资源获得所需要数据资源。

2 云计算技术的特点

2.1 虚拟化程度高

云计算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功能的全部虚拟化,用户无论在什么地方均可以通过网络终端享受服务。全部的服务信息资源均来自“云”,而并非实物操作,用户仅仅使用笔记本电脑或是智能手机就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获取应用服务。

2.2 规模庞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云计算的服务器已经发展形成了庞大的规模,据统计Google公司的云计算服务器已达100多万台,而像搜狐这样规模的公司,云计算服务器也已经超过40万台。

2.3 可靠性好

云计算的可靠性是多种保护措施实现的,比如数据的多副本容错功能、计算节点的互换等。并且配备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数据库进行实时维护,保证存储信息的安全、稳定性,确保用户不受影响。

2.4 通用性好

云计算的推广范围很广,能够满足各类用户的服务要求,甚至同一云能够在同时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并且可以构造出很多不同形式的应用,这为用户享受云计算服务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

2.5 成本低廉

云计算采用的是集中自动化的管理形式,容错措施使用低廉的接点构成模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理运营成本,减少了分摊到用户身上的管理维护费用。其良好的通用,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廉价的服务,用户无需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就可以获得想要的资源。

3 GIS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

3.1 GIS工程的基本概念

GIS软件工程指的是软件从概念定位、原理应用、技术落实到软件的开发与维护的整个活动过程。它涵盖GIS的规划设计、组织落实和功能评价等多项工作,还包含质量监管、需求控制、风险控制等多项技术,在此基础上形成GIS的数据信息管理和质量监管体系,实现数据处理功能的最优化。

3.2 GIS工程的主要特征

3.2.1 系统的复杂程度高

文档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较高。GIS工程需要交付的文档涵盖工程系统的设计手册、用户指南、软件说明书、功能检测报告、空间分析报告等等,这些文档内容庞杂而且质量要求较高,对于管理人员工作要求很高。软件在微观上的复杂程度高。由于GIS工程涉及的信息量非常大、内部功能结构复杂,因此工程本身的长度及内部结构管理都是非常复杂的工作。理论研究的难度大。GIS工程是基于虚拟化的云计算技术发展的,在空间理论方面极为复杂,不易理解。

3.2.2 对于数据的处理要求特殊

数据质量要求严格。GIS工程对于输入数据的质量要求是很高的,如果数据存在问题则容易引起系统功能的故障或是运行崩溃。数据的时效性。GIS软件工程内部的数据信息更新换代非常快,这样才能满足网络时代海量信息资源的发展要求,如果数据陈旧就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因此时时的信息采集工作是建设GIS软件工程所必须要做的。

4 基于云计算的GIS软件工程模式

4.1 GIS软件工程的结构模式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GIS软件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上面已经提到云计算技术具备庞大的数据存储量、可靠性高、通用性好等优势。这些技术优势使得GIS软件工程的结构模式得以进一步优化,具体的来说,云技术下的GIS软件工程会充分的运用云端所提供的构件进行革新,而传统的GIS构件是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由云端提供的庞大数据信息量以及地图检索服务可以为GIS软件更新服务工程,满足不同读者需要提供可能。

4.2 GIS软件工程的组织模式

传统的GIS软件生命周期呈串行模式,可是在云计算技术的推动之下,GIS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也将发生大的变化,逐渐呈现为多重的螺旋模型发展趋势。GIS软件工程的研发具有开放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需要大量工作来打基础,为了克服研发弊端,对于GIS构架的设计可以吸收借鉴其他的成功经验,选择较为完善的构件和代码,这样对于推进组织模式更新具有重要作用。

4.3 GIS软件工程的管理与维护

在云计算技术下构件的GIS软件工程具备很大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软件的管理和维护也在同时进行,改变了传统的先开发后维护的工作方式。一般在软件的初期研发阶段仅能完成少量的部署工作,可是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介入和发展,可以有效的减少各个软件工程的耦合系数,确保各种构件均能实现联动或单独的自由管理模式,像客户端、服务端和管理端等等部分均可实现管理方式的优化。

5 云计算条件下的GIS软件工程应用

云计算技术自身具备很强的数据管理能力,可以有效的降低管理成本,这为GIS软件工程的研发单位节省了很大一笔研发资金。但是在进行GIS软件工程研发的初期,服务商需要投入大量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同样是一笔较大的投入,所以假如能够改进原有的设备用于研发则可节约很大一部分投入。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品质有保证的应用软件,并成立云计算技术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现代云计算技术和GIS行业在开发中存在的矛盾。这就能更加有效地实现云计算条件下的GIS软件工程发展。

6 结语

综上所述云计算技术发展下的GIS软件工程技术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在工程体系建设、组织模式和管理与维护等方面,较之以往的技术有了很大改进。为了加快GIS软件工程的发展,我们应积极的利用云端庞大的数据信息资源获得自身发展所必须的资源。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小学科学探究 下一篇: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