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21 18:22:08

医学文化论文

医学文化论文篇(1)

从考核目的上看,很多医学院校仅仅把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医学生能否评优获奖、顺利毕业并获取学位的一个依据;很多任课教师只是把考试作为该课程学习完毕的一种应有形式,对其他方面并不关心。对于学生来说,虽然知道医师资格证考试涉及医学伦理学方面的知识,但很多人缺乏长远考虑,仅仅关心目前的学习状态。从考核内容上看,大多数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课程的考核内容局限于教材,和医学专业课程一样,进行期末统一考试。考试题目由主客观两部分组成,答案基本上是唯一的,忽视对学生实际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考查,没有体现医学伦理学的学科特点。从考核方式上看,长期以来,《医学伦理学》课程多采用笔试,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难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价值观等进行衡量。《医学伦理学》课程意在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因此,必须与时俱进,适应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改革《医学伦理学》课程的考评模式,才能彰显课程本身的价值和作用。

1.2多元化评价方式的优势所在

考试对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也是评价和改进教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检测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由于传统考试方式的不合理,使得部分大学生即使掌握知识不充分,但通过临阵磨枪,仍能拿高分,这样培养的学生并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单一的书面测验和考试等考评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发展要求,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内容进行“多元化考评”势在必行。国外教育界经过多年教学研究,发现“多元化考评”相比于传统考核方式,更具有突出的优势。“多元化考评”强调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其目的是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教学改进的信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化考评”首先是一个以“教育多元化与考生能力多样化”为导向的多元化,具有在纵向和横向上“多层性”的属性。多元化的教育,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协调性发展,并能促进教学改革。

2高校医学伦理学课程多元化考评体系的建立

2.1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是一次总结性的测验,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运用能力的检验,期末成绩所占比重最大,但不能像以往那样占据绝大多数。笔者认为所占比值30%即可,在医学伦理学课程期末应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题型,而且编写题目应结合医师执业资格考试,让学生在学完这门课就知道重难点所在,同时为以后职业资格考试做准备。

2.2课堂表现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够判断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态度,主要通过出勤率、课堂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上课的认真程度来衡量。上课表现,往往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学习习惯,上课表现的比重20%较为适宜。笔者认为教师每节课应在花名册上标注学生上课的情况,对上课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加分,对旷课、睡觉、聊天、玩耍的同学进行扣分,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生上课的一些不良习惯,使学生能很好的进行自我约束,同时也是对表现好的学生的肯定,也是教育公正的一个体现,更是反映这门课宗旨的一项较好措施。

2.3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是一种过程性的评价,其所占比重建议在20%。众所周知,高校教师承担课程多,人数较大,平时给学生留作业比较少,所以平时成绩首先包括作业。医学伦理学课程每学期应该至少给学生留一次作业,给学生一些话题,让他们写小论文,这样可以锻炼他们思考和写作的能力,并督促他们了解医学伦理的前沿成果。此外在平时的课堂中,还可以让学生们参与到教学当中,分角色表演或者组织辩论等,这个分数也是平时成绩的一种。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放一些视频或呈现一些案例,让他们参与讨论,给他们的表现打分,调动他们学习思考的兴趣。

2.4实践成绩

为了提高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把所学更好地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实践成绩要占到学生最终成绩的20%,根据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和实践报告的情况来确定。实践教学的实施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让学生走向社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医学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并且进行成果展示。鼓励学生走到社会上,对自己感兴趣的社会问题进行调研可以更好地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且也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把实践教学制度化,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伦理道德水平。

2.5职业道德测评

医学伦理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和医学道德现象,它是运用伦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的一门学问。其目的是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激励他们在学校刻苦学习,以后为病人全心全意的服务。因此,该课程的考核中应该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测评,测评比重10%比较合适。其主要做法是,教师编写职业道德测评问卷,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评分。同时选取典型案例或社会热点医疗事件,由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班级各小组间互相评分,最后教师结合两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3对保证多元化考评体系取得实效的思考

3.1更新理念,确立多元化评价的考核模式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唯分数论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生,学校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医学人文课程,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放手让教师不断的探索更适应医学生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其次,高校教师在做学术研究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学研究的探索,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支撑教学,多了解国外的和国内其他学校的教学信息,对一些好方法要借鉴,要敢于打破常规,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最后,医学生在重视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医学人文知识,真正做一个高素质的人才。

3.2完善教学内容,进行专题化教学

所谓专题式教学法,是指由任课教师在遵守课程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把整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部分,然后把每个部分视为一个独立的专题来备课和授课的教学方法。对于专题的取舍,既要立足于教材,服务于教学计划,又要立足于学科要点,并适度关注学科前沿问题和时事热点;任何一个专题,都将讲述一个或者几个学科重点问题,其自成体系、独立成篇。专题化教学在很多学校都在开展,但方式也有差异,其效果比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好。不同学校选用的医学伦理学教材有差异,但整体来看内容差别不大。现在很多教师的教学内容依然是课本理论知识,难免枯燥单调。教师应多了解一些医学伦理学方面的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及现实案例,通过整合,开展专题化教学。同时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比较研究的方法,即相关内容看看国外的做法,丰富教学内容,也使得理论知识不会那么枯燥,深入思考后对学生的作用也会更大。

医学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有机化学论文

有机化学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学科。医学有机化学是医学、药学以及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衔接无机化学,并为后续的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医学检验等课程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医学有机化学的内容虽与化学、化工、生物工程等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大致相同,但教学的侧重点、教学的方法须有所差异,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从以下4个方面谈医学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

一、了解学生化学基础

笔者所在学校的医学专业面向全国招生,而现阶段各省或地区的高考政策不尽相同,部分新生参加了化学学科的高考,因而具有较为系统的中学化学知识结构,同时对基本的元素、物质以及化学反应有一定的认识,这类学生具备较好的学习医学有机化学的基础;另有部分考生,未参加化学学科的高考,在高中阶段学业水平测试之后便停止了化学的继续学习,这部分新生的中学化学基础薄弱,普遍存在概念模糊,对元素、官能团的认知不清以及对化学反应几乎一无所知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困难,课堂参与度低,进一步导致学习兴趣和信心的丧失,最终难以顺利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任务。

针对不同生源的中学化学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我们不仅需要在合班上课时考虑班级合理编排,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同时满足基础较好的学生更高的学习需求。另外,我们尝试适当安排时间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单独进行中学化学的重要知识点的回顾和讲解,将有利于这部分学生跟上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进度,也有助于他们对后续课程的学习。

二、引导学生系统建立有机化学知识结构

多数有机化学教材,包括该校使用的医学有机化学教材均按照化合物类型(如烷烃、烯烃、炔烃、芳烃、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糖、氨基酸和蛋白质……)进行章节编排,虽利于学生依据化合物类型建立知识结构,但各章节内容仍稍显分散,知识点较为繁杂,学生掌握不易。为了学生能够从最基本的有机化学概念、原理出发建立完善的有机化学知识体系,我们有意识地加强了绪论部分尤其是关于有机结构和有机反应的基本理论的阐述。

比如:绪论中我们介绍有机化学反应包含两个基本的组成:反应物共价键的断裂以及产物共价键的生成。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只有两种:异裂和均裂。前者产生自由基,后者产生离子对,两者均为有机反应的活性中间体,大多数有机反应与这两种活性中间体的生成及参与有关,从而派生出有机反应的三个基本类型:自由基反应、离子型反应(亲核或亲电反应)以及协同反应。

在后续章节的讲解中,我们将具体反应归属到上述基本反应类型进行讲解。比如:讲解烯烃的化学性质时,引导学生关注碳正离子如何形成、如何稳定以及如何参与化学反应;讲解羟醛缩合时,引导学生关注碳负离子如何形成、如何稳定以及如何参与亲核反应。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从根本上理解反应,并且能够围绕基本反应的类型及活性中间体,将内容庞杂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并逐步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

三、注重有机化学与医学的学科交叉

有机化学之所以成为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不仅因为有机分子是构成动物、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体内的物质转换及能量传递也均与有机化学反应息息相关。在医学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入相关的医学知识,在强化对知识点理解的同时,阐释相关的生物学或医学现象,从而提升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在讲解立体化学这一章节时,我们开篇即以“反应停”(沙利度胺)事件为例,让学生认识到确定化合物立体构型的重要性。在20世纪50~60年代,“反应停”在临床上被普遍用于抑制孕妇的妊娠反应,但随之而来的大量“海豹畸形婴儿”的出生使该药物被禁止使用。后来的研究表明,当时使用的药物“反应停”实际为一对对映体混合物,即安全的R构型及致畸的S构型的混合物。通过这一实例,学生自然意识到立体化学对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性,课堂专注度也显著提高。

医学文化论文篇(3)

面向新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核心和目标应该是培养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身的高质量医学人才。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是强调“教”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等优秀综合素质的培养。近年来,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在教育界被广泛接受并逐渐替代以往的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核心只有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此,构建主义教学模式更适合新型现代医学人才的培养。虽然近年多媒体、网络通讯等技术的应用为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但如果仅简单地把先进的信息技术等作为教学媒体,则不能真正实现从“教”到“学”模式的本质转变。

1以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临床课程的教学设计

1.1分析学习者和学习内容的特征.确立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的的起源可追溯至皮亚杰(J·Piaget)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该理论强调“同化”与“顺应”.即知识在真实任务的大环境中展现。因此,教学目标要有整体性而应避免过于抽象、逻辑化。教学目标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在建构主义模式中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故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后.还必须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并且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然后依据学习者和学习内容的特点才能设计出既能适合学生能力又能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体系的学习任务以及准备相应的辅导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意义建构这个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1.2营造学习环境、学习情境。实现知识的“意义构建”

构建主义教学理论所强调的是“情景”、“会话”、“协作”、“意义构建”(也是学习的终极目标)四大重要元素,并由此引申出“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人学习式”、“协作式”、“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教学策略,其中“情景”的创造尤为重要。“情景”指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一切信息。通过情景的营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会话、协作等系列教学活动,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意义构建,也即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知识的规律、性质以及内在联系得到深刻理解、从而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达到整个学习过程的终极目标,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的完整过程。

1.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信息资源设计

通过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寻找、获取资源并判断资源在学习主题中的价值、利用度,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查找有关资料以印证答案等过程,培养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小组讨论和协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1.4学习效果评价以及学习强化设计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应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应围绕学生自主能动性、协作能力和意义构建程度进行评价,力求客观、确切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针对学生设计个性化的补充、强化练习材料。这类材料和练习应经过精心挑选,既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要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达到加深知识意义构建效果、纠正错误观念等目的。

2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建构主义模式在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课件等应用于教学已经不少见。但如果认为把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引入教学过程就是实现了教学模式的转变,那是错误的理念。如果还是进行着“灌输式”的教,即使多媒体课件做得再精彩.也只能是“黑板搬家”、“电灌”.达不到知识自主构建目的。建构主义模式的启发、引导、互动式教学策略,仅依靠简单应用一些多媒体课件也不可能完美实现。“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才能帮助师生设计或营造一种适宜的教学情景,最大限度发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优势。

以儿科临床教学为例.基础理论部分可以采用支架式教学方式,利用思维导图,将儿科学的概况统括出来,让学生先对儿科学全貌有大体的了解。并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儿科与内科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在总体分类的基础上,引入对各种疾病的认识。临床医学的实践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各种疾病及其相关性的认识与再认识的过程.这种认识的正确与否,与将来的临床诊疗思维能否正确形成密切相关。在这个环节.可以采用抛锚式、随机、互动、探讨性等教学方式。例如婴儿肺炎,可以设计几个关键的问题节点,包括如何从临床体征和检查诊断肺炎(鉴别诊断和病原判断)一肺炎严重程度的判断一治疗选择一疗效判断一(返回)肺炎成因以及背景疾病分析一整体评估(包括诊、疗及预后)。围绕这些问题点,采取模拟病人形式(计算机程序或标准化病人模型),围绕病情营造学习情境,在引导、互动中训练病史体征采集,在强化以往诊断学中学到的知识的同时训练对病史体征真伪的判断,其中可穿插图像、视频、音频文件以示教。然后可以小组讨论形式,鼓励互相争论(课堂上或在教学平台设立论坛),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锻炼临床思维的形成,在辩论过程中学会分辨、评价、批判“同行”的意见。这样的教学形式,特别适合教学资源不足的科目,并可把各个基础学科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不断得到知识强化,获得整体观念。而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方式,则必须依赖信息技术,首先要建立信息资源库,利用文字、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等,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以创造教学情景,配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模式的实现。还可以利用blackboard教学平台创立学生、教师论坛、留言板等增强互动建立题库进行自测训练,进行学习效果、教学效果评价以及开始网络课程等,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并实施远程教育。此外还可开辟一些专题.例如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临床研究设计,借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医学文化论文篇(4)

2化学与医学及检验学的联系

作为医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化学与医学的联系。历史上,化学家很早就努力为医治疾病制造药物(如、抗生素药物等),为医学和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现代医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体中生理、心理和病理现象的规律,从而寻求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以保障人类健康。显然,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而人体包含着由八十多种元素构成的上万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间发生着复杂的化学反应,人体的一切生理现象(如消化、吸收、排泄、循环等)都是这些复杂化学变化的外在体现。此外,人体内元素含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人体必需元素的缺乏和过量都会导致人体化学平衡失调,进而导致多种疾病(如缺钙会导致佝偻病、缺铁会导致贫血、氟过量会导致氟骨症)。最后,治疗疾病要依靠药物,而药物本身也是化学物质,其药理作用与其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密切相关。药典中有很多无机药物如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氯化铵等,可举例让学生了解。下面介绍化学与检验专业的联系。由于大一新生刚入校,还没接触检验专业课,教师可简单介绍一下检验专业: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该学科要求使用各种光电仪器及化学试剂完成实验分析,所以偏重理科,要求有较好的化学基础。接下来让学生了解经过检验得到准确结果是治疗疾病的首要及关键步骤,激发学生学习检验专业的热情。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如临床检验常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测定血、尿、胃液等生物标本中某些成分的含量,以帮助正确诊断疾病,来说明检验专业学生打好化学基础的重要性。这部分最后可选择播放高分子化学家周其凤的《化学是你,化学是我》一歌来活跃课堂气氛。歌词中的“化学究竟是什么,化学就是你,化学就是我”,“父母生下的你我,是化学过程的结果,你我的消化系统,是化学过程的场所”,“记忆和思维活动,要借化学过程来描摹”,“即便你我的身心健康,也是化学密码解锁“这几句形象地说明了化学与人体的紧密联系。

医学文化论文篇(5)

2多层次的教材建设

在开课之初,我们沿用了原有的校编教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材建设。2008年8月,我校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主编的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作为一部适用范围较广的教材,目前已经在全国十几所院校使用。同时,我们提供《电镜技术》、《实验动物学》等辅助教材目录供学生参阅。

3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第1版)教材涵盖的内容较多,我们结合学系的科研优势和实验技术的实用性,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制定了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大纲。理论课教学中,每个章节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或实验原理进行讲解,可以通过自学消化理解的内容、目前已不常用的技术或实验方法,或与其他学科如电镜技术、实验动物学等交叉的内容均不纳入授课范围。此外,我们还结合新技术发展和学科新动态,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内容,逐年补充最新的实验技术或相关内容,例如多个公司推出的En-Vison、MaxVision、EliVisionTMplus和Polink-2plus等新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改良的Alexafluor系列荧光素和美国BIOTIUM公司最新开发的CF系列荧光素等。在教学过程中,则根据课程组成员的科研特长安排授课内容,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作为一门医学实验技术,熟练应用这门技术进行科学研究是最终的目的,因此,实践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我们设置的实验课教学精选了石蜡、冰冻组织切片标本制作和HE染色技术;碱性磷酸酶染色技术;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技术和显微摄影技术。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我们还安排了实验设计及课堂讨论的环节。

4独具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式

三年级的临床七年制试验班学生还处在基础课学习阶段,虽然学习了与科研相关的基础知识,但是并没有真正接触科研工作。为了防止“纸上谈兵”,我们在完成理论课教学和实验技术实践之后,还特意安排了一次独具特色的实验设计及课堂讨论进行“模拟练兵”,通过设计自己感兴趣的小实验,深化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具体内容分为三部分:引言(研究背景)部分包括该领域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概要、实验目的和意义,大约500字;材料与方法部分包括实验对象(人或动物)、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突出体现免疫组织化学或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选用的抗体种属来源和显色试剂,以及详细的操作流程;结果部分对预期结果进行简要的分析。学生通过自由组合分成大约10个小组,每组3-4人,利用3个学时对设计的实验以PPT的形式进行答辩,由3-4名老师作为评委,对实验设计进行提问和点评,各组学生进行自评和组间互评,最后授课教师进行总结。这种独具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通过“查阅文献-实验设计-小组答辩-评委提问-解答讨论-总结归纳”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对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这门技术的应用范围和适用原则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5合理的考核方式及评定标准

本课程理论和实验考核各占总成绩的50%。理论课考核我们尝试了多种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对错、问答题、叙述题和综合运用型试题,采用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两种形式。最终,我们选择了闭卷考试的形式,题型确定为选择题、判断对错、问答题,并且已经建立了完整的试题库。综合运用型试题以开卷的实验设计考核替代,占总成绩的20%,其中引言8分,实验材料和方法6分,预期结果与结果分析6分。实验课中标本制备和染色占总成绩30%,HE染色标本、碱性磷酸酶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各占10分。染色切片标本经显微摄影后提供照片,照片显示的阳性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为4分;照片清晰为3分;照片颜色纯正、构图美观大方3分。

6学生反馈及后续调查

在针对临床七年制(试验班)的教学反馈和教师的自反馈调查中,我们发现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对本课程的满意度均逐年提高,该课程最终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认可。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开启了科研之门。经过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的学习,试验班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应用于为期6周的基础科研训练中,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请。由于经过本课程培训的学生能够敏锐地感受科研热点,合理地将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应用于实验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具有一定可行性,体现一定程度的创新性和创造力,所以中标率明显高于其他班级的学生。

医学文化论文篇(6)

因此,“疾病与医疗模式的改变,隐喻了文化和政治的扩张和征服。国家和政府处理疾病和医疗的策略和方式,恰好反映了‘科学’政治殖民的隐喻。”②这一场科学政治殖民的隐喻对中医所带来的困境是空前的。中医的处境在科学的节节胜利下,陷入不断萎缩的局面。有学者对目前中医的这种困境有着精炼地概括:“‘中医教育’在大量安排西医学课程的同时,中医基础理论中掺杂的牵强附会的西医学诠释内容也越来越多。‘中医科研’全面采用西医的思路、方法和价值标准。实验研究、动物模型、还原分析、客观标准、定量数据几乎成为‘中医科研’的全部内容,课题的设计、立项、鉴定、评级完全按照西医的标准与规范。‘中医临床’以辨证分型为特色而纳入西医病名之下,使其变成辅助疗法;‘中药研究’实际上是植化研究提取有效化学成分,使其变成辅助西药等等。”③除此之外,中医从业人员从清末民初的80万人,至1949年剩下50万,现今仅有27万人。此外,“各中医院仅有约10%的中医开汤药方,即按中医思路看病的不到3万人。……尤其可怕的是:许多中医基本上不会用中医思路看病,只会看化验单。”④至于在宣传层面,国家缺少公开正规地对国民开展中医学的知识普及,偶有的与中医药相关的影视作品亦远离真正的中医,因此国民对中医的认同也在消解。许多老中医忧心忡忡:21世纪,中医学界陷入了严重的乏人又乏术的尴尬境地。此种现象,似乎真的把千百年来护卫民族身心健康的中医陷入“遗产”位置上:即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却处于濒危状态的文化。

二、“申遗”:中医复兴之路及其悖论

当原来是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使用的活态的中医,陷入萎缩乃至消亡的危险之境,中国政府积极投身于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成为一种被多数人认为是表达中医、展示中医、拯救中医、复兴中医的途径和方法。自2003年,中国政府启动了中医“申遗”工程。在首批10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医药便为其中一类。不少中医界的从业和研究人员都积极发文,按照联合国教科文所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来确认中医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符号来拯救处于困境中的中医。如沈劫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在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实践和历史性观察认识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原创性学科,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它世代相传,与中国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并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不断地被再创造,得到广大中国人民的认同和尊重。中医药学完全符合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应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⑤把中医往“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靠,获得“合法性”、“话语权”、“生存空间”,并非不是。至少如刘更生所言,“(中医)申遗最大的好处是在思想基础上、指挥上、国家和人民的观念上达成共担责任。反过来,为中医识。”①这种对中医重视认可的共识,是中医复兴的基础。然而,在中医申遗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思路与做法,却存在理论上的矛盾和悖论。

一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1972年制定《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开始,到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再到2007年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多样性公约》都不断地在调整文化遗产的分类和评估体系,以确保文化主体性和多样性保护的初衷。换而言之,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持有者应当在积极探索自身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来形成自己的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体系,参与到“世界遗产”的博弈中。在这一方面,日本和韩国就是典型。他们“坚持不懈地以本国的遗产保护和遗产理论研究,引导和推进着基于传统文化的遗产本体认知:强调多样性、无形性、非精英性、活态的民间民俗遗产类型,并最终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的形式,拓展和重构了世界遗产的崭新体系。”②反观中医,我们一直缺乏从中医自身出发,来强调建立一套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这可以从中医申遗之路具体经历中看到:我们如何一直在“屈从”当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概念”、“定义”、“规定”和“体系”,而不断地分解自己的整体性来“削足适履”地适应它们,以获得“中医非遗”的符号和地位。2003年,为避免中医药文化遗产也(诸如端午节一样)被其他国家抢先申报,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酝酿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当时起草的“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方案”中,第一步是将中医药学整体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③2008年9月,中国将“中医”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然而却因为不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申报规则的具体要求,撤回了中医的申报,在2009年10月改为“中医针灸”申报。④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年所申报的35项中,“中医”被认为是“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名列榜首”的选项。恰恰是这被中国人认为是重中之重、无需讨论的“中医”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非遗部的评审委员会认为是不符合相关规定。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深思的事情,它折射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以及这种独特性未被纳入到国际遗产体系标准中去博弈、接受、吸纳的事实。王旭东先生曾撰文对该事件和现象进行了分析,概而论之,有这几个层面:首先,根据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即“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进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中医申遗必须符合所有的条件,而在评审委员会看来,中医的非遗申报中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该遗产项目使社团或群体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凝聚力。⑤其次,《公约》规定“非遗”的形式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这就是对文化“形式化”的约定。中医的形式极为丰富,但是,从项目名称上,专家们却无法看到“表现/表演”之类的具体形式。这是因为“中医”二字不是项目名称,而是一个知识领域的总称。

因此,评审专家无法将其与《公约》规定的五类项目形式对应。①基于上述分析,王先生认为,要想解决中医申遗的障碍,必须要使中医具备《公约》中所规定的明显的形式感,否则无法通过申报。因此,需要将“大中医”分解为“小项目”,以“针灸”、“养生”、“气功”等等作为单项分别申报,否则连审查都无法通过。他认为“要认真组织专家改变或完善申报方略,认真解决‘持续的认同感’、‘代表性特征’两大核心问题,……只需要顺应UNESCO审批非遗项目的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中医申遗应该是毫无悬念。”②由此可见,王旭东先生从中医“申遗”的困境及其原因出发,为了能适应联合国“申遗”的要求,提出把中医“化整为零”,去符合《公约》所规定的非遗的几种形式,比如“针灸”。无疑,这一过程表明了,在申遗的过程中,我们为了符合联合国的标准,而忽略了按照自己的遗产特点来建立自己的遗产理论和实践体系。在我国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类)中,传统医药作为其中一类被纳入其中。在这一类别下包括了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藏医药等9项内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而言,这种分类体系延续了“化整为零”的思路,以更加符合UNESCO的认定标准和思维。尽管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等六项被认为“基本上是涵盖了中医药的精髓”③,但是并不能体现中医的整体性、系统性。无论是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又或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等,它们都是在一个共同的哲学、宇宙观层面下的“技术”,是一种“道用”。现在中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其“道”的层面濒临危机,即“中医认知方法、价值观念、思维特点越来越难以被现代人领会和理解,中医文化的根基面临萎缩乃至消亡的危险。这才是中医必须申遗的最关键的诉求。”④实际上,中医作为“非遗”的亮点,是它所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宇宙观层面的“道”,在这个“道”之下所形成的自身的知识分类体系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诸如此类种种,在中医的“申遗”过程中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主张和认可。更不用探讨更多深层的细节问题,诸如,“中医药所具有的系统完整性特征说明中医药知识自身的密切不可分割性、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融不可分割性,同时也具有和自然生存环境的相融和不可分割性特征”⑤、中医系统里头讲究“医药不分家”的辩证事实,等等。

三、启示:中医中的中国“非遗”理论图式

作为一个文明未曾中断的古国,中国拥有大量的文化遗产。在加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各项遗产公约的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便拥有了47项世界级的遗产,名列世界第三;有36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列世界第一。但是,“所有申报成功的‘遗产’都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的知识体系和管理体系为根据,都是‘项目性申报’的成果,未能体现中国独立的遗产体系。”⑥上述“中医”申遗而改为“中医针灸”这一事件恰好注脚了我们有着丰富的遗产却未形成自己独立的遗产理论体系这一现实。从中医角度而言,在“遗产”时代的大背景下,虽然我们还会痛惜中医沦为“遗产”的地步,但是,如果能认识到中医沦为“遗产”的原因,并加以弥补,我们应该庆幸中医能够成为“非遗”而得到新的生机。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实践和理论角度而言,中医作为一个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遗产,如果能得到自我的表述,不仅仅是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探索的一个很好的实践,也是增进和完善世界遗产评价标准的实践。彭兆荣先生在探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的时候,指出要在我国传统中寻找和建立遗产体系,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自己的非物质文化理论体系。他认为可以从“遗存之道、遗存之相、遗存之技和遗存之法”四个核心内容展开。所谓“遗存之道”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层面的普适性观念,涉及宇宙观、人观和价值观等;“遗存之相”是指现象学层面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逻辑和文化语法,一套自己的认知、命名、概念和分类系统;“遗存之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的践行系统,包括形而下层面工艺、技术、技能;“遗存之法”是指一整套应变逻辑、策略和模式,以保持活态遗产生命力。①下文拟从这四个面向来探讨中医作为中国一项突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中国的文化脉络中表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己特有的整体性和体系性。

1.医道:遗存之道

中医之于中国文化而言,她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核心的内容。“医以载道”,中国文化中最抽象的要素,如气、阴阳、五行、和合、中庸都集中体现在中医之中。离开中国文化的“道”,中医就不成为中医。中医的理论核心包括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药物的四气五味,诊断的四诊八纲,都是中国文化核心之“道”的体现。《易经》中的“阴阳”是中国哲学最核心和抽象的概念,其运用大到无外,小至无内。日月昼夜四时方位男女人伦都能用阴阳来解释。而整个中医的核心和基础就是“阴阳”,《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②健康和谐就是阴阳的平衡,反之就是阴阳的失调。故而《内经》中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③出自《尚书•洪范》的“五行”是中国文化中另一个核心的概念,指自然界五类基本物质木、火、土、金、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变化。中医将五行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用以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木火土金水的特点和属性不仅对应了了肝心脾肺肾五脏、怒喜思悲恐五志等的功能和特性,同时“五行”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也对应了五脏五志等的生克乘侮的关系。当人体的五行相生相克保持平衡时,身体表现为健康;当正常的生克过度,转为乘(乘虚侵袭,克制太过)侮(被克强势,反欺侮主),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病变。相应的,在治疗的方法上,也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进行医治,如“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④因此,“‘五行’在中医学中的运用,应是‘天人相应’的实体化。”⑤阴阳五行是中国最抽象的哲学概念,也是贯穿整个中医理论和实践始终的概念。无论是从致病理论、八纲辨证、还是“君臣佐使”的用药配伍,又或者是人与晨昏四季八方等自然环境之间的整体联系、以及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整体联系,都蕴含着阴阳五行、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无不展现着整体性与辩证之美。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中医承载着“道”,也彰显着“道”。离开“道”,而谈中医,就是失去了灵魂;更不用说离开“道”而专注于某一味“药”,某一门“技”。因此,医道既是中医之“道”、也是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道”。是在“道”这一层面上,根本性地决定了中医整体作为“非遗”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也是在这个层面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是以“项目”的形式单独孤立地面对世人,而应该从自己最深的“道”的层面———即宇宙观、人观和价值观上入手来建立自己的遗产理论体系。

2.医学:遗存之相

我国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中医名录包括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藏医药等9项。诚如前述,这9个项目是作为单独的项目被列出来的,而不是以一套依照中医自有的文化逻辑、理论要素、基本研究单元及其结构模式,以系统的、整体的方式呈现出来。在中医非遗之路上,我们依然没有摆脱以“科学的”、“他者的”的标准来“修正”自己。上述中医“非遗”实践的逻辑延续了从晚清以来的历史困境和悖论:中医始终在西方科学隐喻下,无法以自己的体系完整地自我言说和证明,而要用近代科学和西医学作为自身价值评判标准。时至今日,中医学界需要采用西医的概念、术语、标准、规范,应用西医的病名、病因、病理、药理来解释中医药的有关理论,来获得所谓合理性、创新和发展。关于这一点,柳长华先生曾以《神农本草经》指出问题的症结:“多年来,人们习惯地认为传统知识没有标准,也无法制定标准,标准必须是可以量化的、可以被实验室证明的。其实,有些传统知识是有标准的,如果需要的话,也是可以制定标准的。以中药新药和中药专利的申报、审批为例,我们多年来采用西方化药的标准,其所带来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使得民族产业受到压制,因为至今仍有人认为中药本身没有标准。其实,中药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标准———从《神农本草经》的出现,到历代本草文献的总结,实质上都是在追求实现一种‘标准化’,只是这种安全有效的传统标准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承认而已。有的人一谈标准,就要求与国际盲目接轨,从没想到尚不存在的‘国际标准’是需要自己去建立的……”①上述提到的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的“本草”形制就是中医医药学的一类从自己文化、经验出发的一套认知、命名、概念和分类系统。在《神农本草经》中,将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析族区类,振纲分目”把中药材分为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此外,有关经络、穴位、疾病等等,中医也有自己的命名和分类系统。以疾病中的痹病为例,“痹”一词就是中国文化中对于“风湿”一类疾病的命名,并有自己的解释和分类。中医学界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形成了一套关于“痹”的表述系统:痹病是人体正气不足或脏腑气血功能失调,风寒湿热燥等外邪侵袭(也可内生五邪及瘀、痰引起),造成经脉气血不通、不荣,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则关节变形,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单单关于“痹”的成因上,又分为:按外因命名(风痹、寒痹、湿痹、热痹、八风五痹、八风十二痹、风冷痹、外感痹、暑湿痹、湿风等);按内因命名(内伤痹、实痹、虚痹、痹弱、气虚痹、血虚痹、阳虚痹、阴虚痹等);按不内外因命名(食积腰痛、损伤痹、蓄血痹、瘀痹、瘀血痹、痰痹、溢饮等)。②事实表明,中医中极为丰富和特色的关于宇宙、生命、身体、疾病、医药等认知、概念、命名和分类系统,本身就是一套能自我言说的“非遗”知识体系,要充分梳理出自己知识谱系,参与到世界遗产的构建中来。因此,“如果想不照搬西方知识谱系来框囿中国的遗产事项,就必须回到中国丰厚的遗存中去,从名实之辩的根本点出发,梳理千年中国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谱系。”③

3.医技:遗存之技

由前述可见,中医在“道”的统摄下,用自己的概念、术语、标准、规范建立起来自己的分类体系和知识系统的“学”。然后,在“学”下,生长出各种具体的用来预防、判断、医疗疾病,维护身心健康之“技”:它涉及到了生态亲和、器物工艺、活态操演、身体技术。现在被列入首批部级非遗项目的医药类非遗中的“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都可以算是属于“技”的层面。此外,中医的导引养生功、心理疗法、食物疗法、推拿、巫祝等都是属于具体用以预防、判断、治疗疾病的“技”。这些“技”是显在的,能为一般人所接受。在中医中,还有一种潜在的“技”———“内证法”。因为它的神秘性、直观性,为一般人所难以理解和接受,从而成为一种真正濒危甚至消亡的“非遗”。但是它很细微、很精深地存在于传统文化中,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①在某种程度上,诸如针灸(经络、穴位)、正骨、制药等技术的形成和有效性是建立在“内证”这门神秘的技术之上的。由于中医除了治疗人的肉体,还治疗人的精、气、神,其精气神部分,比如经络穴位、五运六气、五藏六腑,而这些就需要通过内证的方法来获得。②这门极其精深细微级别的“非遗技术”完全是要按照一定的方法通过自身修炼来实现的。著名当代中医刘力红曾经举了《胎胪药录》一书中提到“胎息”来大致解释“内证”获得的条件,即人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特殊呼吸状态(胎息),心明的状态就会自然产生,从而就能达到内证所需要的条件,而进行“内视反观”。古人讲的经络穴位、药物气味、药物的归经,并不都是思考出来的,而是内证实验出来的。③由于后世之人越来越少有人能掌握并亲证这门技术,而只是直接应用这门隐性技术所证得的显性技术(如针灸),所以“内证”慢慢就淡出了人们的经验和认识。因此,要真正成就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存之技”,不仅仅要整理和保护显在的“技”,还要重新认识和恢复隐性的“技”,这是中医所特有的,区别于西医的精华之所在。今天,我们绝大多数人之所以对中医所主张的“精、气、神”的东西无法信任,原因在于长时间地中断了“内证”之“技”的践行(doing),因而影响到了中医(尤其是其形而上方面)的存续(being)。“非物质文化遗产唯有‘技’的践行(doing)而成就其存续(being)的本身。”④

4.医承:遗存之法

中医千百年来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遗存之法”,使得中医能几千年以来不断地保持生命力,一代一代地延续下来。这套“遗存之法”概而言之,有这样几点:

第一,培养一个“完备”的人。中医不仅仅只是一种医疗技术,它更是一种深厚的文化,从一定程度上而言,优秀的医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天文地理道德等的全面修养。中医理论与中国儒释道的文化精神相同,即便是民间的医生,通常也要把医德放在首要位置。古代很多读书人未考中功名转而学医,上手很快,成就很快,说明中医医承之法的首要在于保持它所依存的文化生态———中国儒释道的传统文化。

第二,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贵要略》等中医经典。从张仲景开始一直到当代的颇具威望的李可、刘力红、徐文兵、倪海厦等中医,凡是在中医领域有所成就的,无一不是从研读经典中成就出来的。尽管后世中医著述汗牛充栋,但是都无法超越和替代经典。

医学文化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0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156-02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明确提出了:要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文化建设成为了我国各级政府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文化精英汇聚的高校理应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这场运动中成为引颁者,而校园文化建设也必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进发出新的活力,文化型校园也应被推向更高的位置。

一、校因文化及其作用

校园文化的定义在学术界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也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类。狭义的校园文化主要指学生群体间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它囊括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各方面,诸如科技、艺术、体育以及在学生间普遍存在的非主流文化活动。广义的校园文化一般是指,在高校的属地内从物质形态建设到规章制度再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各类文化形态,而且文化活动的主体不局限于在校的大学生,师生员工都成为文化建设活动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从校园文化建设的体系构建来讲,本文所研究和阐释的校园文化应是广义上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在校师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虽属于形而上的意识形态,但校园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觑:

(一)育人功能。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无所不在的背景文化。在校师生都在校园文化的氛围中工作和学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会影响到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心态,形成良好的凝聚力推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等各方面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反之,消极、病态的校园文化也会浸润到在校师生。内化为一种不思进取等消极和扭曲的价值观念。

(二)导向功能。当今多元和复杂的社会文化无不对校园文化形成一种外在的包围,泥沙俱下的形态下,缺少文化辨识能力的师生极易成为非主流文化的收编者,而校园文化能起到匡正的作用,校园文化必须在高校的属地内占领文化的高地,指引师生向积极、健康的文化靠拢。

(三)辐射功能。高等院校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依靠的重要力量,在文化建设方面不仅能在墙里开花也能在墙外红,闪光的校园文化还能走出象牙塔外,助推地方文化建设的向前发展。而且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也能向社会输送经过高雅文化熏陶出来的优秀毕业生,数以万计的优秀学子如能深刻领会和吸收校园文化,也将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积极助推新的文化建设。

二、高校文化生活的消极现状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首先需要认清存在的问题,就当前而言,因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限性,加之各类非主流文化通过以网络为主的各种形式的渗透,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仍有亟待改进之处。而因粗鄙文化和文化建设存在的盲点也造成了校园文化的缺失。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程度存在着以下几种不良倾向:

(一)庸俗化倾向。主要表现为:个别学生迷恋网络游戏,课余时间都泡在网吧和寝室里,甚至为此发展到了逃课的地步;性的困扰与焦虑,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首先无法回避自身生理的萌动与困扰,其次便捷的网络信息和各类影像传播制品都会让大学生对性既好奇又向往,因此,寝室夜话中刺激的主题会围绕性展开,学生情侣短暂的相处后也不再会有任何的避讳和忌惮。这些现实问题都直接可以归结为厌学现象,是学风建设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世俗化倾向。主要表现为:个别学生在学校的建筑物的墙体上乱刻乱画。肆意涂鸦;在图书馆占座、在食堂内浪费粮食、在课堂上发短信;在寝室使用违禁电器、打牌、打麻将、聚众喝酒。这些不文明行为都说明了学生欠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与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份不符,基础文明教育的缺失在此暴露无遗。

(三)消极化倾向。主要表现为:个别学生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找人替课,考试作弊。本应有理想和抱负的大学生却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在学业上对自己不负责任,总是抱有得过且过的思想,不再追求优异的成绩。只满足六十分万岁的平淡。这主要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和懒惰天性的原因造成的,这种消极化倾向还带有一定的传染性。

高校的学生工作往往受学生工作人员精力的限制,不能确保所有的学生都具备品学兼优的特质。此外,缺少整体的教育规划前提下,教育方式又沿袭传统缺少创新,只通过类似单纯和直白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足以改变个别学生的厌学、逃学、不求上进的现状,在带有一定叛逆心理的学生那里说教也只能无功而返。但是,以上校园内令人失望和担忧的现象,在校园文化建设重新规划和具体作用下就能够收到一定的改观效果,能够矫正个别学生的消极思想观念。

三、何谓“大医文化”

医学院校作为高等院校中的特色院校。理应在坚持文化建设的主流方向前提下,积极开展特色文化建设。而“大医文化”无疑是值得倡导的特色校园文化。“大医文化”不仅将培养个别医学院校正是因为大医文化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也直接促进了学校及其附属医院的教学、科研、医疗等各项中心工作的发展建设。

“大医文化”源自《大医精诚》。《大医精诚》一文出自唐朝药王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详细论述了医德医风,是学医和从医人士所熟稔的文献。《大医精诚》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精。是说从医之人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也就是说从医之人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换而言之,在医学院校精诚即可拆解为:精于专业,诚于品德。

精于专业,正是对医学生的学业要求。医学是崇高的事业,要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神圣的医学生誓言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社会责任。诚于品德,是对医学生完满人格的道德要求。医生是受到人们尊重的职业。救死扶伤彰显的是一种大爱精神,医者需要具备一颗仁心方能成为大医。大医精诚,是对医生的成长修炼明确提出了要求和标准,是一种培养学生成为全面的人的教育策略。精诚二者,不可偏废,既精且诚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医。

“大医文化”建设功在高校,但是利却可以延伸到社会。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立场并不坚定的医生往往捐弃了从医的道德,成为利益熏心的贪婪者,近年来医生这个行业一直遭受着社会的道德谴责。主要就是源于医德医风的堕

落。因此,未雨绸缪让医学生在医学院校接受“大医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养成德行高尚品格,能够更好地抵御来自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袭,能够消除人们因个别医生有违职业道德造成的不良社会形象,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四、构建“大医文化”体系

“大医文化”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嗓统性工程,也是一个开放性的工程,理论探讨只能是不一而足的基础研究,但大医文化体系的构建需要做好几个基础层面的文化创建工作:

(一)物质形态文化建设。校园的建筑及配套的硬件设施建设也应融入“大医”的文化因子,如校园楼宇建筑、校园景观(假山、湖、园、林)、广场的命名,医学名家的雕塑、画像都应布置在校园的醒目位置,供在校师生瞻仰和膜拜。校史馆、标本馆、形态学展馆等各类科普基地的建设也要将“大医文化”蕴含其中,实现文化氛围的全覆盖。物质形态建设虽然是静物,但通过耳濡目染的形式也同样能让医学生接受和理解“大医文化”。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主要指学校的校风、校训、校标、校歌等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医学的神圣从医学生入学的医学生誓言便开始了。校园精神要在一以贯之下去。因此,校风、校训、校标、校歌的制定不但要充分展现“大医文化”,更要充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医学生时刻将其铭记于心,并内化为自己终生的信仰和理念,将大医精神带到社会进行播撤。

(三)学术和学风文化建设。高等院校必然是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知识殿堂,高校师生应在内心升起和充满文化的自豪感。医学院校的学术活动还应具备百家争鸣的特色。不仅局限于医学学术的繁荣,应该是博采众长的文化讲堂。但贯穿始终的是育人这个教育核心。学术活动的出发点就是为培养大医和激励大医创造外在条件,医学生不但要在学术活动中汲取知识,更应树立成为学术精英和大医者的远大抱负。学风建设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学风建设需要通过奖励和树立正面典型来有效推动,类似一对一的师生帮扶和学生帮扶也应推广。学术建设和学风建设相辅相成,两种文化建设齐头并进更能很好地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四)师德师风文化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高等院校不仅扮演着学术的导师角色,同时也应注意自身言行,成为学生敬仰和效仿的贤人,积极追求成为受学生敬仰的“大师”。要想培育出“大医文化”的传人,教师本身就应是“大医”的范本,身体力行的教化有时候比言语的规劝更有效力。尤其是临床教学的教师,对待患者的行医态度直接影响到医学生的未来。教师因具备更为深厚的学识,更能充分理解“大医文化”的精髓,自然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成为“大医文化”的义务宣教者。

(五)感知文化建设。医学是神圣的事业,医生是受到社会尊重的职业。这些感受需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后才能培养他们为医学事业勇攀高峰的决心。因此要通过大置的社会实践(下乡义诊、进社区)来让他们了解社情民意。让他们真正体味到患者对于生命和健康的渴望,让他们建立起对医学事业的崇高感。此外,还应积极推广生命教育,让他们不但学会尊重每个生命,乐于为患者进行医疗救治:更要懂得敬畏生命,学会用感恩的心对待实验动物。学会用怜悯去对待伤痛与死亡。

(六)寝室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留有死角,一直以来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薄弱,学生在寝室的环境内无法通过自身努力营造出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尤其是受网络传播影响,反而有可能接触到各类非主流文化,身心受到不良文化的蛊惑进而变得懒惰、低俗,甚至堕落,因此,“大医文化”要延伸到学校的每个角落,不但是在课堂、图书馆、实验室,更要在教师不在场的寝室内构建积极、向上的大医文化,让学生在休息、放松的前提下仍能接触到健康文化,全面确保学生的成长成才。

文化建设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程。文化建设应该在一个大的理论框架下进行具体操作,但又不能趋同,“大医文化”建设应当是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核心。文化建设不能仅仅依靠高校的职能部门,更需要高校领导以及每位师生的共同参与,才能出成果、见成效、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吴建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医学文化论文篇(8)

2采用大班案例讨论课考核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个患病的机体来讲,同时存在着机能、形态和代谢方面的改变。案例分析是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也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学习能力[8]。如女性较为注意自己的形体,关注自己身体各部位的比例正常,有些女性刻意减少饮食量以保持身材苗条,有的女性由于过度减少进食量而出现低血糖的现象。教师授课时首先提出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这个现象,引起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再分析糖代谢的内容,最后回到案例本身,使学生既学到了糖代谢的相关基础知识,又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及临床实践中,为将来的临床课程学习打下基础[9]。在案例的选择中我们特别注重案例与生化知识点的相关性及相互联系。例如:我们选择糖尿病的病例,讲解了糖代谢中血糖的来源及去路,与学生一起分析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通过这个案例的学习,不仅讲解了糖代谢,同时还与脂代谢途径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对生化各章节内容从纵向到横向结合起来。在讨论的过程中,请学生先分析,教师参与讨论,及时引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是一种有效的、主动的学习方式。同时建立起案例讨论成绩评定方法以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大班病例讨论成绩由病例讨论课现场讨论各班成绩(70%)和个人成绩(30%)组成。其中讨论课现场讨论成绩由教师及学委组织的答辩委员会评出;而个人成绩则根据每人准备工作多少、答辩参加状况、任务完成情况等内容,由学委组织学生评分。案例式教学考核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精神[10]。

医学文化论文篇(9)

1)教学内容丰富,激发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医药文化知识内容丰富,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能够借助于教学课件给医学生系统传授中医药文化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使用课件制作过程中的许多功能给学生们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从而可以加强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热情,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医学生的视野。

2)信息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课时容量,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通过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课堂上能够为医学生讲授的更为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将难点和比较重要的知识点突出出来,使医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在课件中可以使用图片、影像、网络等信息把中医药文化知识向医学生系统的展现出来,使每一次上课的课堂内容都十分充实,信息量要比只从书本上学习的大很多,增添了医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老师课堂上只是通过板书来学习书本上的各种知识,不仅每节课所能向学生所能讲授的教学内容有限,而且由于老师在每节课上都要书写过多的板书,浪费了大量的有限的课堂时间,并且学生也会感觉课堂内容枯燥乏味。然而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之后,老师可以从每节课中的繁忙的板书书写环节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用到中医药文化知识的讲授课堂上,老师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要一边在黑板上写板书一边讲授,并且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是课堂的讲授内容更加精彩、生动,教学课件上所能容纳的讲授知识量更大,教学效率会比传统教学模式高很多。例如:在做中医药文化知识课后练习时,根据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成绩优秀的学生会感觉练习题的难度较小,而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则会有种习题做起来难以适应的感觉。所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课后练习题和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老师可以把练习题中所涉及的内容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完成,把握好有效课堂讲授时间,学生也能够更好的领悟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并且使学生具有自己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

3)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但是教师从观念上和方式的改变,而且从以前的以考试为主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的各项素质前面提高的方向转变,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型中医药人才,为教师和同学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多媒体教室可以给老师和医学生创造一个肃静、洁净和利于大家学习的环境。老师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由于过多的板书而每次都要擦黑板,减轻了老师的体力劳动,并且不会因为擦黑板而产生大量粉笔灰被老师吸入体内而引起身体上的不适,或者长时间写粉笔而使手指发发炎,教室内靠近黑板的同学也不再会被课堂上产生的粉笔灰所困扰,同学的注意力又可以跟随老师的讲授知识点重新回到课堂上来,多媒体教学无论是对老师的身体健康还对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有益的。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以后,教师能够使教学课件的内容更加的充实,备课效果也会更好,而且还可以学习使用更多的多媒体电子设备,掌握其使用方法及其特点,对于中医药文化教育的老师来说不仅可以提高自身作为教师所具有的综合素质外,还能教育更多的医学生掌握祖国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并将其发扬光大,这是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具有的责任和素质。

4)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进而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资源也是十分广泛的,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所需要的课件、影视文件等资料来丰富自己所做的课件并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授课形式,最终实现一套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授课风格和方法,不但可以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还能使医学生们在课堂上充分掌握中医药文化知识。由于网络上的多媒体资源非常丰富,包括各种图片、影像等各种资源,将这些资源引入到教师的教学课件中必定会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们的学习气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随着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传统教学形式无法再适应新时代中医药文化知识教学的要求,对中医药文化知识教学来讲是势在必行的。自古以来,教书育人是每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学质量的好坏是由若干因素所造成的,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授课的多少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教师讲授课程的一种方式,合理地融入传统的中医教学形式中,它的价值体现在教学的效果上,而且必须服从提高教学效果的要求作为专业课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中医药文化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作者:徐海利齐峰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医学文化论文篇(10)

2改革传统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多是教师机械灌输,而学生被动接受课堂知识。为此,首先应提高学生对《医学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通过网络平台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如在学习糖代谢时就可以提出“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那么红细胞是如何获取能量来维持其代谢需要的?”同时,教师要在网络平台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到课堂时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提炼、归纳,解决问题[6]。另外,独立学院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于3学时1次的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到第三堂课时教与学的效果均不是很好,为此,作者设计了每次教学内容时需要增加调动学生兴趣的部分,让部分走神的学生重新回到课堂,如《医学生物化学》的“绪论”能否讲好非常关键,也是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趣的关键一堂课,设计该部分内容时可在线播放一些视频,如《theinnerlifeofthecell》,讲述一些诺贝尔获奖科学家的小故事;在讲解枯燥的代谢内容时可结合临床一些病例,在线播放相关疾病的视频,如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等,让学生觉得《医学生物化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消除其“学习生化无用论”的错误想法。

上一篇: 教育政策论文 下一篇: 语文新课改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