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6:37

教师观论文

教师观论文篇(1)

1.1职教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与学生的个性发展

近年来,合作教学的兴起为我们探求一种合理的师生关系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发展师生之间平等互利、互敬互爱的合作关系,是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基础。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仅有一方存在的教育教学是不成立的。师生之间的教学合作,是一种知识传授与发展智能基础上的关系。

首先,在知识传授关系中师生应平等与民主,师生间相互尊重、信任。教师不以权威自居,更不应该以家长作风及其专横态度强制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学生也不唯命是从,因为学生有权与教师平等地沟通思想,有权向自己的教师要求他们所希望所需要的东西,他们也有权对问题做出自己独立的思考并对教科书提出批判性意见。教师对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多加引导,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并充分发挥他们其他方面的长处,而不能对他们产生偏见或歧视。这一点从理论上讲是非常容易的,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做到的。

其次,在智能发展上,学生应自主和独立,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觉进行学习和自我教育,充分表现自己的创造才能;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发展,不必强求全体学生一致,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实现自我发展。师生教学间的平等民主,为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师生关系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应当主动地维护和发展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对传统教学体系下的教师来说,必须放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放弃教师权威的思想,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健康的发展。

1.2职教教师对教学目的的认识与学生个性发展

从理论上讲,教师都深刻地清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然而,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却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框定在升学或就业标准的模式里。“成绩好”、“就业”成了教学的唯一目的,以分数论英雄,教学中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教,不考就不学,许多学生不得不尽力压制自己的个性,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变成了考试的奴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以致学生知识结构畸形、个性发展狭隘乃至萎缩。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学习必须谨小慎微,不能做与考试学习无关的事,不能凭自己的个性去从事感兴趣的事。所以,大多数富有创造个性的学生,在其萌芽状态期间,就有可能被只具传统观念的教师所湮灭,在分数的标尺面前,被教师无情地判为没有出息,学生个性发展受到残忍的压制。然而,中外历史千百次地告诉我们,在传统眼光的学校里判为没出息者,日后竟出现诸如爱迪生、爱因斯坦、达尔文等科学巨人,他们极大地影响、改变和震撼着整个世界,而他们早年也都被当时的学校判为“愚不可及”、“不可教也”之类。事实证明:学生试卷上分数的高低,与其日后成就的大小往往是划不上等号的。教学目的的核心应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个性心理学研究,个性是一个整体。健康的个性就是在体力与智力、知识与道德、性格与才能、理性与直觉、美的体验和美的表现等诸方面获得高度和谐发展的人。健康个性者即是自我实现者,是把个人的内部潜能作最大的实现者。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说即是自我实现、自我创造。

1.3职教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认识与学生个性发展

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掌握分寸,努力使自己全部的教学技能多样化。尤其是职教老师,首当其冲的是教会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知识,多种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把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当作自觉行动,精神饱满地学习、探索和追求。学生作为主体,在多种方法的教学活动中,自觉、自主地手脑并用,多种器官协同活动、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独立性得以充分发挥。创造活动是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和完善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创造活动中,个人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需要、性格、知识和能力,展现自己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在探索新事物、发现新规律的过程中,实现对自身素质的超越,从而逐步实现个性的完善。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培育、引导、训练每个学生的开发创造潜能的意识、方法和习惯。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以培养听话的学生为荣耀的片面观念,消除对顽皮学生的错误偏见,大胆鼓励学生的奇思异想,激发学生积极表现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地尝试和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会拥有更多的学习自。教师应树立起以培养学生健康个性特别是创造力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贯彻这一思想,从而把这一有意识的活动熟练化为无意识的习惯化的教学活动。

2当前学生个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忽视和教育引导的缺乏,以及对个性的否定性评价倾向,扼杀了一些学生的个性,导致个性发展不健全。

首先体现为缺乏积极的主体进取性,不敢面对问题,采取逃避的做法,削弱了成就需要、持久需要等积极的人格倾向,强化了谦卑需要、攻击性需要等消极人格特征,造成个性和人格的缺陷,缺乏探索的愿望和积极参与的热情。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所言:“考试时一比较,马上能让美国学生输得一塌糊涂。在外国,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教过的不敢做。”

其次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中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1573%有自责倾向,1317%学生有恐怖倾向,1181%有冲动倾向;572%的学生有综合情况。以至于出现浙江一高中生因无法忍受压力用锄头杀死母亲的惨剧。浙江省对2961名大中学生心理卫生测查结果表明,167%的有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学生休学、退学乃至自杀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三,在一些学生的眼里,个性仅仅被当作或是服饰上的怪异,或是行为中的张狂,或是价值观上对传统的一味反叛,或是对纪律的抵制。他们把个性这一内在稳定的心理特征外化为一种浮躁、虚华和叛逆,以外在的“标新立异”来体现富有个性的“我”,抹杀了个性的内在稳定性。

3职教教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

3.1职教教师应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寻找欠缺,改进教育方式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当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些方面相互促进,但不能相互替代。一个学生某方面素质的缺乏,特别是思想品德素质的缺乏,将会极大地影响他的成长和成才。现在许多学生在未上学之前,吵着、闹着、盼望着有一天自己也能走进那梦寐以求的“天堂”和“乐园”。然而,思维单一、未谙世事的他们,一旦进入校门,在就业压力和不良社会现象的诱惑面前,有的便开始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发生逃学等不良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们认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教育者,应该认真地、细心地去挖掘其中的原因,加强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使教学方式随着学生的成长和知识的增多而不断变化和丰富,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特有的教育方式,启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能,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

3.2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努力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古希腊著名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燃烧的火炬。”前苏联学者赞科夫认为:“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从认知结构主义观点出发,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直观思维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工作者,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可以从开设活动课、选修课、劳技课等课程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活动课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修课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内容更新周期较短,有利于因材施教,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发展个性特长,提高整体素质。此外,因考试具有教育性,具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功能,所以还可从调整考试的导向性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说,学校教育方式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的采取,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启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浓厚的探索精神、独特的求异思维、非常规的想象,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除此,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也十分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通过改变教学观,加强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建设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推行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学生容易接受、喜欢接受的授课方式为标准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3.3提高职教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培养青年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保证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改造大自然的活动中形成的文化修养和品位。由于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一些问题,造成了学生的素质缺陷,毕业生走上社会以后,没有个性和独立的思想,没有激情,缺乏诗意和想象力,没有文化上的厚重感,甚至缺乏起码的社会知识和人际交往体验与能力,只有一点狭窄的专业知识。这种状况引起人们的深思,从而引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讨论,并达成共识,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21世纪进步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振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职教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甚至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一是将教育学生做人列为教师的首要职责的传统。二是加强教师个人道德修养,在青年大学生中倡导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主体关系的变化,只有不断加强和提高教师个人道德修养,才能正确对待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才能有效地帮助青年大学生克服“浮躁”、“疑惑”、“颓然”等心态。不能将道德人格作为追求富贵的工具,更不能为了追求高贵而牺牲自己的道德人格。

3.4做名副其实的实践指导教师,做一名合格的职教教师

作为一名职教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而对于所教专业的生产实际过程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是无法担当起实践指导教师的重任的。职教培养的是面向各行各业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材。实际动手能力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创造财富和赖以生存的自我本钱;也是职教中最具特色和优势的闪光点。因此,在学习期间对学生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真刀真枪的操作本领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教师的重要职责。

以上四点是转变职教教师教学观,从而改变教学实践,并从提高自身素质出发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建议,总之,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是具有职业技术人才成长的摇篮,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职教教师就要改变教学观,提高自身素质,就要担负起重任,就要端正教育方向,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启亮.困惑与抉择———20世纪的新教学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2范才生.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3李兴洲.非教学因素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1)

教师观论文篇(2)

2“.三层理论”建设与教师教育理念的联系。“三层理论”中的第一层理论民主与和谐和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密切相连。教师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要呈现民主之风与营造和谐的氛围。第二层理论中的自由平等与尊重学生息息相关,尊重学生的发展个性、发展自由。学生自身也要按照合理意愿去充分发展自己。第三层理论为敬业与友善,重点侧重于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师的敬业态度会感染学生。学生便以教师为榜样,教师对学生的友善态度会激励学生学习,此时,教师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双方和谐共生,三层理论环环相扣,若每层都做好,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加之在每个过程中适当的运用新的交流与学习形式,在不断创新下实现教师教育理念的持续性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师教育理念的举措

1.创建民主和谐的氛围。一种氛围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学生和教师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学生需配合其引导,双方共同创建宽松的民主的交谈氛围。英国导师制倡导师生在知识的殿堂里自由发表见解,十八世纪的牛津、剑桥大学里,校园、草地、咖啡厅、茶馆随处可见师生就某一个问题畅谈的身影,师生间相互交流学术氛围浓厚,可见教师教育理念的塑造在源头上离不开民主与和谐的氛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最终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2.发展自由平等的精神。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说道:“人生来自由而平等”。第一,教师和学生地位是平等的。人生来平等,无所谓权势,无所谓地位,无所谓高低,也就是人人大抵差不多无显著区别。教师是园丁,并非高高在上,要深入学习园地,辛勤的采摘花粉,学习知识,酿造香甜的蜂蜜供世人分享,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发挥更大的价值。第二,倡导实行“尊重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熟谙教育规律的基础下,于成熟的教学条件下发挥出来,去深入了解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全面的了解和评价学生,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通过“尊重的教育”理念来更新现有的教师教育理念,培养出推动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合格的教师。

3.持敬业友善的态度。现阶段的教师教育注重理论的培养和实践的运行,忽视了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的培养,殊不知教师职业态度的重要性,良好的职业态度利于职业的长远和有效发展。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负责传递社会“态度”,也被称为“社会责任感”。因此,将敬业友善的态度和这种情感要素植入到教师教育理念中很有必要。第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不为名利牵绊。第二要持有敬业乐业的态度。对待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要一丝不苟,教育事关民族发展大计,来不得半点马虎。第三,坚持友善待人的原则,无论何种学生,教师要心存大爱以博大的胸怀去对待,一视同仁,营造轻松的交谈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领社会各个领域的主要思潮,自然学校、教师、教师教育、教师教育理念也都毫不例外的践行这些价值观,对于它们本身长远发展的有效性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4.构建协同创新的机制。整个培育人才的过程是个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时时离不开创新、处处离不开创新,我们要将这种创新精神融入整个过程,进行协同创新,实现在过程中的协同创新。首先,进行体制上的创新。有的高校对新事物的出现比较敏感,及时把握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能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刻意的制造形成促进教师教育理念更新的舆论氛围和压力,催生新的激励制度。其次,在教师育人过程中体现着创新,包括寻找创新的民主和谐氛围,形成新型的自由平等观,更新敬业友善的态度与方式,将他们看做一个整体,在这三层理论中实现每个过程、每个阶段、每个步骤的创新,有机的衔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内部的协同创新。

教师观论文篇(3)

(一)树立全面的系统的辩证的思维方法观教师思维方法观是教育思想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起着先导、引领作用。教师作为引领者,基于自身角色使命、职业精神,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方法论,全面系统的分析教育领域中的教育思想观点、教育教学理论、反思与升华实践经验与智慧等,坚决杜绝采用片面、机械、孤立的二元对立思维方法分析各种教育理论与实践,坚决反对从一种极端思想走向另一种极端思想。我们只有遵循教育本身固有的规律,自觉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方法论、全面系统的思维方法,才可能正确对待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的教育思想与理论,并运用它们去解决教育实践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与困惑。

(二)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根本指导思想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战略指导方针,开启了我国教育现代化征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和战略指导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可见,“三个面向”教育指导思想对当今教育仍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各类型各层次的教育与教学仍须一如既往的坚持以此为指导思想。在信息化、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各类知识和信息瞬息万变,更新快、传递快、易获取。这些时代特性要求当今教育教学必须以“现代化”为价值取向,以“现代化”为基础和核心,教师自觉更新观念与知识,自觉建构相应学习能力体系;在此基础上,拓展横向的教育教学空间,开拓教育教学的国际视野,实现其世界化,同时,延伸纵向教育教学时间,着眼于经济社会和师生的未来发展,实现教育教学的未来化。在信息化、全球化、现代化为一体的多元化时代背景中,教育教学要能引领社会发展,就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发展,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型、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所需之才,坚定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导,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发展性的深度教学改革,实现教育教学的终极追求———人的发展和关怀。

(三)树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和谐统一的整体育人观“从重视传授知识到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培养能力,是教育思想的一大突破,从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到在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素质,是教育思想的又一大突破”[2]。知识、能力与素质间的关系的两次教育思想大突破,有助于解决实质教育派与形式教育派长期关于偏重知识与偏重能力的分歧、唯理论与唯经验论的分歧等;但从各层次教学实践来看,二者关系的妥善处理还存在一定的断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明确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教育支柱,其内涵意蕴突显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与行、学与思的关系。知识既是认识的结果,更是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知识既是事实、概念系统的描述,更是获得知识的方法;知识既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相对真理,更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可见,知识与能力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相互依赖、相得益彰。知识并不仅是客观的理论性知识,还有更重要的方法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方法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体验与获得,更有助于能力的形成、提升和素质的发展。能力建基于知识,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又有助于知识的领会和理解;能力是素质外在表征之一,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影响素质的形成与塑造,充分发挥各种能力的相互关联的整体效应,促成人的综合素质的塑造和提升。知识与能力更多的强调学生如何做事,素质更多的强调学生如何做人。教师应教给学生“如何做事”与“如何做人”的思想与方法,从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且注重塑造和养成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

二、教师核心能力体系建构

21世纪教师应站在时代教育思想前沿,践行新教育思想观念,将其内化成自身能力与素质,用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现代化、信息化的思维方式建构、完善教师的能力体系。在深化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除了具有基本学习能力(如感知、记忆、理解、想象、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外,还须具备国际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特殊能力,主要包括反思能力、批判能力、实践能力、信息能力等。这些核心能力彰显出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主体性、实践性、综合性、发展性等特征。教师能力是动态、连续的。教师核心能力体系也是在动态的变化中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彰显其个性性、情境性和创新性。

(一)反思能力建构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语境下,反思能力已成为教师所必须的核心能力之一。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发展者,至少需明确何为反思,究竟该反思什么,又如何去有效反思几个核心问题,否则难以形成相应反思能力。教师反思是对自己教育教学旅程进行自觉、自为的全方位的批判性的反省和思考。就其实质来说,反思应成为教师的一种高度自觉的独立态度、一种对话、习惯、责任与品性。就其反思内容来说,应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思维方式、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教育教学情境创设、学生最近发展区等。就其反思途径和方式而言,可通过与自我反思、与他人(同伴、专家等)反思、与经典著作反思等途径,具体可采用行动反思、日志(博客)反思、案例反思等方式。通过持之以恒,有意识的、即时的、批判的反思,教师就会形成各种反思能力与反思品质。教师应时刻站在教育教学的思想前沿,用思想引领自己的行动,在行动中深度反思,在深度反思中践行思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实践性反思者和反思性实践者,这才真正称得上“反思型教师”,才能真正形成、发展相应反思能力。

(二)批判能力建构批判能力是一个人的独立思考、独到的阐释和分析能力。质疑、批判精神、批判能力是创新思维的特质,也是创新能力的不竭动力和生命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质疑和批判,也就没有创新。在现场的教育教学情境、丰富的各种符号知识谱系中,教师应能据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和经验进行个性化、情境化的意义诠释和意义获得,对具体的事与人、思想、观点、过程、方法等进行动态、辩证的审视,能给予重新建构和解构的能力,必须具有相应批判能力。在知识爆炸和信息千变万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教育教学现象、教育智慧充斥着课堂教学,其背后意蕴着许多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而一些教师却无法对其进行解构、重建、产生新的意义和价值;有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或现象的解构与想象、对权威的质疑与挑战、对痼疾窠臼的束缚突破,老师却无法理解或欣然接受或赏识,甚至一味抵制。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育教学所采用的思想观念、方法与手段、所搜集的信息资料等必须先鉴别、筛选、改组和创新,才能成为课程与教学之要素。教师对教育教学的一切和一切教育教学都需大胆质疑和挑战,不能唯书是上。教师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理性批判能力,也才可能挖掘出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可能培养出具有个性化、创新型的人才。正视人的生存与生命、关怀与发展,教师就必须具有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对相应教育教学事件或现象进行解构和重建的能力,是教育教学应有的根基和要义,唯有此,方能培养出创新型能力人才。

(三)实践能力建构实践能力是指一个人能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思维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即教师运用自己已有思想、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性、方法性、交往性、社会性实践能力等。这些实践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而成的。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就必须自觉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兴趣、实践动机和成就感,充分发挥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体性地位和作用,注重调动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强化和塑造师生的主体人格、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结合课堂内外和校内外、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等,师生共同营造真实的具体问题情境,在丰富多样的专项实践中学会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培养知识性、方法性、交往性和社会性实践能力等。

教师观论文篇(4)

关键词:以人为本 创新 高校教师 教育管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高等院校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对高校教师进行教育管理,从人的本性出发,充分满足教师的需要,充分开发和发挥教师的潜能,促进教师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也是每位高校管理者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以人为本要求坚持把人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符合人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尺,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以人为本”具有三层基本涵义:其一,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既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其二,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和塑造人。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类价值、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需求和能力差异,尊重人性发展的要求。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潜能和能力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塑造人,是说既要把人塑造成权利的主体,也要把人塑造成责任的主体。其三,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以人为本,意味着任何个人都应享有作为人的权利,对任何个人的权利都应给予合理的尊重;意味着对人以外的任何事物都应注入人性化的精神和理念,给予人性化的思考和关怀。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也要确立并运用人的尺度;既要关注人的共性、也要关注人的个性;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确立起终极关怀;要树立起人的自主意识并同时承担做人的责任。

一、当前高校教师教育管理中缺少以人为本的表现分析

(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以人为本的表现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几种片面倾向:一是单纯强调道德知识的灌输;二是过分提高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并由此形成了“说教式”和“管教式”两种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三是不闻不问、束手无策,使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名存实亡。

教师是特殊的群体,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随收入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增多;文化素质层次较高,具有自我教育、管理、参政、议政的能力;民主意识较强,公平心理不断升华,完美追求日趋强烈;竞争精神明显,在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等等。因此,做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用新的思想观念指导实践,重新审视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取向和生存根基。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工作思路,坚持教育的发展性、主体性、动态性和针对性,无疑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教师管理中缺少以人为本的表现

过分重视组织的权威性,忽视教师的主体性。在这种行政管理模式中,组织具有绝对的权威,是社会意志的代表。行政人员成为管理的主体,教师只是管理的客体或对象;行政权力居于主导地位,学术权力被边缘化,教师的工作价值主要取决于其在权力体系中的位置或被行政权力认可的程度;决策权高度集中于管理层,教师只是被动的执行者。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只是一种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教师的主体性受到贬抑,缺乏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过分强调组织目标的达成,忽视教师的自我实现。从管理的目的来看,传统的高校教师管理片面强调组织目标的达成,所谓“大学之大,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教师的成长理应成为大学组织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然而很多学校的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却不关切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境遇,把学生的成长与教师的成长剥裂开来。

过分强调管理的统一性,忽视教师的类特性。在现行的高校教师管理中,很多管理者在管理方法上以刚性手段为主,以“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为基础,无视知识分子的类特征及个性差异。高校教师从事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更多的是追求学术生命的充盈与完满,享受创造性劳动的欢乐。他们个性化的教学是人的个性化体现,然而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却容不得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使之远离个性化,致使教学出现死气沉沉的现象。他们具有强烈的反思批判精神与社会责任感,这必然与传统管理所强调的管理者权威发生冲突,影响管理绩效的提高。

过分强调管理的外控性,忽视教师的自主创新。受科学管理思想的影响,高校教师管理日益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定量化的轨道,强调用外在的制度约束、引导、评价教师的行为。从现实来看,量化标准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但是,一些过于量化的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制约了教师的主动性,挫伤了教师的创造性,使得教师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但是,大学的基本使命是培养人才与知识创新,人具有复杂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用一把科学的尺子来度量,教师的

教育教学行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二、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师教育管理创新

(一)以人为本创新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并服务于人的发展性,确立教师的主体性,树立动态观念。教育人、提高人、发展人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归宿和价值取向。只有始终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服从服务于人的发展这个中心,才是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和被接受的唯一理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转变观念,把思政工作的重心从维护稳定转移到促进发展上面来,切切实实地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实践中,思政工作者只能起到一个“导”的作用,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效果来自于教师自身的感悟和体会。要善于激发教师的主体性,用恰当的形式和内容并以恰当的载体引导教师主动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没有8小时内外之分,也没有校园内外之别,要根据个体发展的不同情况,整合多方面力量动态地进行,在动态中把握教师思想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要十分注重“人情味”,真正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彻底摒弃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简单化的作法,带着对教师的满腔热情投入工作。要重视教师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个不重视群众生活困难,不关心教师痛痒的人是永远得不到教师信任的,也是永远做不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

拓宽教师的人际交往面。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丰富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社会关系越丰富,自身的发展就越充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集体主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并通过拓宽教师的社会交往和人际网络,使教师走出个体化、分散化的工作和生活圈子,在集体和社会关系中获得教育,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集体的道德规范,在实现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以开放的眼光和开放的意识参与集体活动,在社会交往中获得集体文化的熏陶,获得社会教育的提高。

提高思政工作者的人格魅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过自身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力量,使教育对象产生敬佩、信任、亲切的感觉,从而效仿从同你的教育或引导,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政治理论修养,不断丰富科学文化知识,以坚强的党性、广博的知识、真诚的胸怀、清廉的作风增强自己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真理使人信服,人格使人信任,双重的力量就能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要从情感上接近教师,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用坦诚和热心消除对方的心灵屏障,这样才能实现与教师的情感沟通与理解,才会有思想上的相互交流和影响。

(二)以人为本、创新高校教师管理的新路子

1、以人为本,构建和谐高校

要以人为本,构建高校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和人际关系;建造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决定了学校的行为方向和人的做事方式,其设计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富于人性化,不能简单地把师生员工看作制度的对象,有规训而无体谅。高校文化是左右师生员工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它潜在地并时时刻刻地指挥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一个文化和谐的高校,必然体现以人为中心,从人的价值追求上引导,用一种强大的文化,造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把人们团结起来,动员起来,激发起来。高校还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应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良好的校园环境对教职工具有陶冶情操、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建筑装饰、绿化美化应体现中华文化特点,突出校园文化氛围,以朴素大方、庄重明快、自然流畅、简洁实用为要,形成集绿化、美化、净化、园林化为一体,融校园、花园、乐园、家园于一身的育人环境。

2、以人为本建立高校激励制度,强化管理艺术

激励制度是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规范、标准的激励手段和方法体系,它以文字和文件的方式来体现。它创设了教职员工可预期的激励环境,对员工的行为引导和动力促进产生直接和明显的影响。激励制度包括学校和部门两级。有教学激励制度、科研工作激励制度、管理工作激励制度等等。虽然激励制度的作用是主要的,但学校各级管理艺术对教职工的激励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它会在相对隐含的、无形的层面上发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激励性管理艺术表现在:第一,尊重教职工。了解教职工的意见;重视教职工的才华,寻找机会以提供学习或深造机会;把教职工当作自己的“顾客”,真诚服务于他们等。第二,信任教职工。让教职工参与到某些特定的活动中;把学校或单位信息与教职工分享;相互充分的沟通等。第三,认可和赞美教职工。对表现良好的教职工,以各种可能的方式鼓励、认可或赞扬他们;认同或赞赏教职工的与众不同之处,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殊潜能等。第四,对教职工的工作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此外,在管理艺术的发挥上,管理者的个人品质也会起相当大的制约或影响作用。一般来说,学校或单位领导的诚实、远见、公平、睿智、正直等品质是特别受教职工欢迎的。

3、完善岗位聘任制,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

推行岗位聘任制是我国高校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首先要科学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对教学、科研、党政管理、辅工作岗位等分类别、分等级设置。其次要建立岗位津贴制度。通常可考虑把岗位津贴分为固定和浮动两大部分,固定部分属于基础津贴,浮动部分属于业绩津贴。不同等级的岗位,基础津贴应该不一样,高层次岗位应考虑以基础津贴为主,因为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要承担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的领导责任,同时也需要比较宽松的学术环境。低层次的岗位津贴则可考虑以业绩为主,主要通过完成具体的教学、科研工作取得回报。

根据不同的岗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考评体系。岗位职责要素的考评始终应是基本的部分,通常可从德、能、勤、绩四个要素入手,其中,每一大要素又可细分为若干次等要素,如“德”包括了政治品质、思想作风、职业道德等。“能”包括了学识水平、工作能力、身体能力等。“勤”包括了工作态度、事业心、责任感、服务精神、出勤率等。“绩”则包括了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在本职工作中是否有突出成绩等。为了保证对上述各要素评价的客观性,通常需要考虑结合几个不同侧面的评价结果。考核要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性考核应控制在考核总值的30%—20%之间,使考核的结果主要是以量化的数字来说明的。要注重考核人员的代表性与人数的科学性。做到逐级考核与多种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民主与集中的合理加权系数相结合。

要充分发挥考核结果的效用,使考核结果成为对教职工进行奖惩的主要依据。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要与教职工的职称晋升、进修培训挂钩。

4、以人为本实施柔性管理、尊重教师需要的多层次性

柔性管理不是不要制度,而是要求制度设计要充满人文色彩与生命关怀,尊重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与类特性,更为重视组织文化潜在的规范、控制与整合作用;主张用理念凝聚人、用目标激励人、用魅力感染人、用文化陶冶人,实现教师与组织文化的双向建构。在柔性管理模式下,管理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者、控制者、监测者,而成为教师教育教学行动的示范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良好工作环境的创设者,成为教师成长的引路人,成为教师的良师益友与工作伙伴。学校的办学从以行政为中心转向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管理者、教师、学生不再构成一个金字塔,而是构成同心圆,学生取代管理者成为组织的“圆心”;教师管理不再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控制性管理,而转向以教师为中心

的全员管理、自主管理;教师不再只是一个执行者,而对各种学术性事务乃至非学术性事务拥有广泛的决策权、参与权、发言权、监督权。要关切教师的身体健康,改善教师的住房状况,使教师摆脱“清贫”的职业形象,从“贫穷而崇高”走向“富裕并崇高”,“快乐并崇高”、“健康并崇高”,切实提高高校教师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走出教书谋生的消极状态,发展教师的多种需要,提升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品质,让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也有丰满的学术生命,成为自主自觉的教育家。然而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教师都要成为教育家,更不能用教育家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位教师,在积极引导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争先创优的同时要尊重教师发展的多种可能性,鼓励教师自主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自主建构理想的职业形象,实现源于个体身心特质与现实生活境遇的个性发展。

参考资料:1、《“以人为本”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许浩 《教育探索》20__年第1期

2、《关于健全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的若干思考》杨潮 胡志富 《中国高教研究》20__年第7期

3、《激励与约束并存》 梁凤鸣 《黑龙江高教研究》20__第4期

4、《创设高校教师柔性管理模式》钟惠英. 《中国高等教育》20__年第1期

5、《“以人为本”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罗明 《中国科学教育》20__年第4期

6、《试论以人为本与高校教师管理》 刘铁中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__年3期

教师观论文篇(5)

发展观是系统科学中一个渗透着人类价值取向的概念,一般而言,符合科学原则的是科学的发展观,违背科学原则的是非科学的、甚至反科学的发展观,体现在具体问题上就会有一些认识误区。科学发展观一直是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执政理念,当前我们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中西方文化自古以来都倡导的理念。早在公元前7世纪的《管子.霸言》就从治国安邦的高度认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智者普罗泰戈拉则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命题。在我国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深刻.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发展等不同领域出发,对其中“人”的要素的具体解读是不一样的。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其中的人不仅指在教育活动中居主体地位的学生.还包括教师、管理者和其他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人员,但主要的是从事教育教学双边活动的教师和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实践的主体。人的素质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升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本质。在教育领域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首先必须确定教育语义中的“人”的主要涵盖范围.要以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一一教师与学生的根本利益为本。我们的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促进人的发展的实践活动,不仅要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也要关注培养人才的教育者的发展需要,因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②高职教育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人”自然也具有教育语义中“人”的多元属性,其主体也是学生和教师。要真正发挥好师生在高职教育实践中的主体作用.首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认识高职师生的群体特征,明确其利益和发展需要,才能把师生的利益作为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优质的教育服务不断满足这部分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并促进高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然内涵。然而在当前高职教育实践中,源于学术性和职业性价值取向的错位,导致人们对高职师生的评价机制方面存在不少非科学发展观的误区,背离了“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本文拟从如下方面做简单剖析。

一、学术性和职业性价值取向的错位影响评价机制导向

发展观是人类价值取向在判断事物发展状况上的一种体现。高等教育固有的两种价值取向则是“学术性”和“职业性”,“学术性是指高等院校在高等教育中对理性、学术与知识等目标追求的一种倾向。而职业性则是与学术性相对的,指高等院校对高等教育职业功能偏好的一种倾向.其价值取向着重于为满足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培养学生从事有关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③两者是一对缺一不可的矛盾统一体.确定其价值取向的关键在于如何根据教育实践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把握好学术性和职业性在高等教育不同类型或阶段中的最佳比重和介入方式,谋求两者的融合。从高职教育的名称来看,我们不妨说“高职”是高职教育和高职人应有的复姓。高职领域中的一切活动和要素都必然带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烙印,并且在学术性和职业性的价值取向上偏重后者。

之所以在此先提及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因为它对高职教育评价机制起着重要的导引作用。“评价”一般是指主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客体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显然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评价标准的选择和评价结果。学术性和职业性错位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在高职领域中衍生形形的非科学发展观,包括对“高职人”的评价和认识方面也难免会产生一些误区和偏差。

二、偏重以学业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机制,视高职生为“低素质”学生

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与人才培养目标是密切相关的。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高职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④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从其“高职”复姓而言,也可知是既要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规格要求,又要具有职业教育面向实际、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毕业生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特色。但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偏重于学业导向.有的搞大学本科“压缩版”,动辄升格为本科、抬高身价,忽视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性质、类型、培养目标与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不可抹杀的突出实践能力和应用导向的差异;有的又做中职的“发酵版”,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等人才培养机制方面未能摆脱中职模式,学生个性发展空间狭窄,竞争力不强,所培养出的毕业生不能体现出高职生应有的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含量更高的职业岗位以及具有更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特点。这种培养目标上的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的脱节,是高职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取向错位的一种表现,直接影响着人们对高职生的评价机制导向。

目前进入高职领域接受教育的高职生主要是“三校生”(中专生、职高生、技校生)和最后批次的普高毕业生,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相对于本科生源,若以高考成绩做评价指标的话,高职生源的普通文化科学水平显然是不太理想的;同时高职生的培养宗旨中对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因而相对于本科毕业生,高职毕业生的文化和理论素养、知识面在总体上必然会窄浅些,倘若教育界(尤其是在学校一线的教育管理者)和其他社会各界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学业性导向的评价机制,依旧注重采用文化理论知识学习水平、英语过级水平之类的标准来评价高职生源和高职毕业生的质量,而忽略或没有赋予高职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应有的评价权重的话,极易产生高职毕业生都是“低素质”学生的偏见。诸如此类的对“高职人”中的主体成员一一高职生的评价机制并没有正确体现高职培养目标的应然要求,没有突出高职特色,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严重背离,如果任由其在当前高职领域蔓延的话,对学风、教风和校风各方面所产生的破坏性后果是极为严重的,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师的教学效能不高、学生缺乏自我效能感、高职办学质量和声誉每况愈下。

三、崇尚以科研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扭曲“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

高校教师的职称评聘是建立在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评价机制上的。教学与科研一直是高等教育中难以平衡的一对矛盾,为了在系统层面弱化两者间的冲突,人们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了等级划分,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三类。各等级的职能显然是明确的.若能各就其位各有侧重地发挥相应的研究或教学职能必然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整体协调发展。但实际上,由于科研的显形荣誉与功用及教学效果的隐性与滞后性,在大众心目中,较少从事科研活动的高等教育机构不能算是“大学”(如高职院校),而它的毕业生似乎也就低人一等。于是为了争取“科研”这块高贵的招牌,几乎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高职院校)都不顾自身的等级定位,倾向采用以科研为导向的教师职称评聘机制.且对科研成果的衡量又越来越被人为地量化到在核心期刊发表多少篇学术论文和有多少科研课题为衡量指标了,这就难免会导致大大小小的学术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而在教学上却偏重于以不可界定和不易操作的道德标准来要求教师尽职尽责,即使运用了教学效能的评价指标,也大多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稍作分解,模糊性很大,并不能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效能;而在评价结果的运用上,又往往有“学而优则仕”的倾向,表面上看是尊重人才,但却可能导致这些优秀教师学术专长得不到充分发挥,以丧失更多的学术地位为代价换取一点所谓的政治地位。这种学术性取向过强的教师评价机制已经受到了学界越来越多的拷问。其实,美国学者米凯拉克等人的实证研究早已表明,教师研究成果与教学效果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很低,“究竟学术研究和发表作品能否促进教学,目前尚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有作用的话,也不会很大。”⑤

高职院校本质上应是注重职业性的教学型院校,如果一味追随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评价思路,而忽视自身教学型的等级定位以及职业性的教学特点,必然会在人才培养上和教师自身发展上带来消极影响,背离“以人为本”的宗旨,因为人总是在寻求自身价值和注重社会评价的。如果对高职教师的要求都是既要教好课,又要出科研成果,甚至是行政人员也必须发表几篇学术论文才能评上职称,而且盲目地以博士生、硕士生、教授的引进百分比来衡量一所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而忽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那么,无疑会使许多高职教师在面对教学、科研、实践等多重职能上出现尴尬和无奈。

同时,在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的原动力中,教师是主要的动力因素,这也是为人师表之说的缘由。作为育人主体的“高职人”——高职教师的素质和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所培养的学生的素质。从当前国际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双师型”应是高职教师的正确发展方向。“双师型”教师就是指具备渊博的专业理论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双重职责的复合型教师。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与国家要求规定的80%的比例相差较远。“双师型”的教师评价指标理应在高职教师评价体系中唱主角。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就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多年来,这已逐渐成了各类中高职院校发展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和校领导的主要职责。但实践中却逐渐出现了对“双师型”评价指标的扭曲现象,表现之一是在“双师”和“双证”(教师资格证、行业技能等级证)间划等号,忽视对教师教学业务、教学能力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的全面培养和评价,这种评价导向难免会误导部分教师为拿证而拿证,甚至弄虚作假;表现之二是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教师+工程师”,这又有了对“双师”的误解与拔高之嫌。“双师”不是教师与技师或工程师称号的简单叠加,也不可能达到教师与技师或工程师水平的完美相加,而注重的是两种人才类型特征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有机融合。

虽然,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如“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尚未统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实践场所和实践机会少,缺乏切实有力的激励机制,教师聘任制无法真正实现,⑥但去除科研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准确认识高职教师的角色,强调“双师型”这一教师评价和培养机制,是大势所趋,也是当务之急。

总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求正视“人”。对于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的评价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今高职教育研究领域的关注焦点,而高职教师的评价和培养机制问题也随之日益提上了学校效能研究者们的研究框架之中,因为如今“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行政人员以至公众人士都开始注意到教师表现对学生教育成果的重要性,一致同意教师是学校教育及学校改革成功的主要元素。”⑦本文在此只是着眼于“以人为本”中“人”的因素,就目前高职师生评价机制中的些许误区做了一些简单剖析,至于如何构建关于“高职人”评价和培养机制的科学的发展观还是一个研究难题,也是个更值得高职研究者深入探讨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注释:

①.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2005.2.21.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第23卷,649页.

③陈小红.学术性和职业性的融合[M].复旦教育论坛,2003(4).

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

教师观论文篇(6)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肩负着国计民生的重任,于情于理教师都应受到世人的尊敬。“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随着社会发展受到文化、经济、教师待遇等因素影响,教育活动中时有发生师生冲突和家长对教师的控告。物质化的现实社会,人们和教师自身都趋向了功利世俗化,逐渐失落了传统“尊师重教”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重拾“尊师重教”的人文精神是教育对人类终极理想追求,对教育和社会的长足发展具重要意义。

一、人文精神的释义

从字面理解,人文精神是指人的一种精神。西方对人文精神的理解颇多,主要归落到人文主义Humanism,指一种思想态度,认为人和人的价值是最重要的,是针对个体发展各方面的潜能而言。中国在人文精神上的理解与西方存在差异。《易》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相对于“天文”即自然而言,是世俗礼法。古代人文精神乃是以礼法规范人及其行为,是社会和谐的一种道德精神,更突出的是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情结的精神。

“尊师重教”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正是肯定教师价值、激励教师自觉承担高度社会责任的内在精神。它对教育乃至整个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精神支持。

二、传统的“尊师重教”与人文精神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浓厚的“尊师重教”之风。“尊师重教”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各人而言都有积极意义。首先,历代统治者都把教育当成治国之本。《学记》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对于统治者而言,一方面,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化具有规约人的思想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礼记·文王世子》说:“庶子之正于公族者,教之以孝弟…”百姓学的目的是为了做父子,做君臣,守长幼之道。孟子一语道出臣民关系中教育的重要性:“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畏”只是百姓受镇压时不得不保持沉默恭顺的畏惧,这是不情愿的,暂时的,终有一天,条件成熟时,百姓就会翻身抗议。而“爱”则能令百姓心甘情愿的跟随。因此,“善政”者不如“善教”者的更能固国另一方面,教育还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如孔子的“先富后教”、张载的“先教后富”思想,都认识到“教”是一种人力资源的生产,认识到人的力量对经济的积极作用。统治者要借教育来稳定和发展政权,教育必须通过教师来完成。因此,统治者提倡尊师,实是情理之中。其次,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学而优则仕。百姓受教育是进入社会和拥有一定政治地位的重要途径,与旧贵族分庭抗议,给统治阶层注入新血液,促进社会发展。如颜之推所说:“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教育关系着个人的前途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百姓尊师重教。

无论是孔子“仁者爱人”的师生平等的“尊师观”,还是苟子的“天地君师”提倡天地君三者并列地位的尊师,或者是董仲舒的尊卑上下师生关系。其实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在他们身上的烙印体现。孔子时代,由以前的“学在官府”变成“学在四夷”,久受压迫的社会底层百姓有机会翻身,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要求平等的人权,师生关系在教育中体现为有教无类的平等。苟子处于战国末期,君臣关系是基于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政治要求。董仲舒“独尊儒术”后的“师道尊严”,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师道尊严”的提出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处于西汉时期,刚平息“七国之乱”,人心初定,关键是稳定社会秩序,所以当时的统治者在经济上实行“与民生息”,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自然在教育上也重视不足。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王国趋势愈来愈强。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应运而生,尊师是为了道的推广,为了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尊卑关系,以此维护封建秩序。

在古代的中国,由先秦时期较早相敬如宾的师生平等关系,逐渐滑向“师道尊严”的极端。“师道尊严”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是封建等级社会发展的繁衍物,在特定的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一方面发扬了先秦孔孟“至圣先师”教师的高尚情操,营造了一种教师道德理想主义的人文精神氛围。这种人文精神氛围不仅为教师在社会关系中提供了自我存在的意义和心灵的归属,而且肯定了其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却异化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弱化了学生的地位,忽视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价值。

三、当前“尊师重教”人文精神失落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中,网络以及其他的文字媒体多有报道师生之间,教师与学校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发生冲突甚至生命安全的事件。让人感叹“尊师重教”之风每况日下,特别是师生双方间情感关系漠然导致的隐性或显性的心理上、行为上的某种强度的冲突。学生和社会对教师失去了理想中的崇拜和敬仰,从而出现“师道没落”的现象。自然,这亦有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也更趋向于世俗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下一代的向导,若缺失了对学生的终极关怀的重视和执著探求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如何能培养下一代仰望星空精神的追求,全面开发他们的潜能?以下对“尊师重教”的人文精神失落原因进行分析。

(一)古今尊师观对比,教师心理落差强烈

古代“师道尊严”曾赐予教师在教育中绝对的权威,成为教育活动的主导,并受一整套国家制定的事师道德规范的保护和得到百姓的拜膜。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社会肯定,成为社会上具某种身份地位的人,享受着口体之奉同时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然而今天的教师难以两全齐美,要么是失落了精神的教师,要么只讲奉献的边远地区清贫教师。因此,相比之下,当前教师在心理上与古代教师形成落差。

先秦之后的“师道尊严”具极大的不合理性。它阻断了师生间的接触和交往,结束了孔子的“仁者爱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局面。师生之间平等、相互尊重,是双方关系处于融洽、和谐的状态,学生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向学,吸收教师所讲的东西,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尊师向学。这样,教师自身价值和知识价值都可受到肯定和尊重。

(二)社会发展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教育相对于古代,呈现多样性特征,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得到知识,还可从电视、报刊、网络上获取自身感兴趣的多方面知识,打破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教师为主导的长久不变的固定形式,使两者成为一种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因此,有些知识学生已了解,而教师未必懂,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了挑战,在个人价值方面受挫,并且学生也会因教师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对教师有不同程度的否认,加剧了教师的失落感。

人的发展有平衡也有不平衡,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知识高过教师,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的。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认识到人的差异性,提倡学无常师的思想。韩愈也提倡“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师生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和谐关系。教师正视当前社会教育渠道多样性的现实,认识学生的知识结构,善于发现自身的不足,积极学习与改进,从要求自身出发,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重构“尊师重教”和谐的人文精神。

(三)教师待遇的现实问题

人文精神并非指纯粹的虚无的精神存在,它是立足于现实物质世界,具高度的社会责任,追求理想,实现信仰所需要的一种精神。关注教师待遇,因为待遇关系教师的生计问题,是他们的生活保障。古代中国是小农经济,“半工半农”的生活已解决教师的基本物质生存需要,教师职业更多的是赋予知识分子一种价值实现,精神满足的职业。如今,教师作为一个职业既有公共服务性质又是个人谋生手段,嘲单纯提倡精神安慰的职业伦理,忽视教师待遇则无法与社会发展步伐相一致。教师职业待遇必须满足教师基本的生存需要,才能使教师安心投身到教学中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需求随之变化,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也不同。在追求商品化、货币化、世俗化的现代社会,工资待遇是影响人社会地位的因素之一。一定程度上否定过去不讲究报酬的奉献性天职观,重视教师劳动的社会作用及其回报价值,给予教师一定的物质报酬是肯定教师地位及其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是践行“尊师重教”人文精神的现实基础,是对教师生存和发展甚至整个人类长足健康发展的真诚关怀。同时,也可吸收更多的人才从事教师这个行业,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具重要意义。

(四)学生主体地位变化

古代中国的教育171的是“化民成俗”,注重的是受教育者的社会化,发展共性,即社会和谐中人的集体观。当前,社会的价值观起了变化,教育的理念也随之改变,倾向于发展学生个性。“以人为本”、“张扬个性、保护天性”的观念大力倡导,而且学生的权利受到法治社会的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空前的重视,教师反而处于极为尴尬的地位。在某市的教师师德岗前培训课堂上,培训教师一再严厉地警告:“不能骂学生,不能打学生,连碰都不得碰!否则你就有可能被告!”崇高教师道德的培养并没有完成却对准教师情感和教育热情进行了挫伤。教师体罚学生是应该受到指责和严格禁止的事情,然而在准教师即将走上讲台时,不是“尊师爱生”师生双方面和谐关系的师德培养而是俨然准教师已经体罚了学生的严厉警告,诚惶诚恐的状态如何能自信、乐观地面对未来的教育事业,教师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更难以在教育事业中体现,是教师内心情感的沉重挫伤。另一方面,在以礼孝为传统的中国,这样的观念强化了学生自我中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向现代过渡中的文化失落下的迷茫,学生容易陷入迷途而没能及时得到教师指导。“以人为本”走向了另一个师生不和谐的极端。“以人为本”的极端学生中心观,是造成“尊师重教”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之一。

以人为本,在教育中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目的是了解和尊重学生个性,在此基础上做到长善救失。“以人为本”是教师爱生的表现,是教师对学生的高度责任心。在教学和管理的过程的教师持一定的主导地位来严格要求学生是应该也是必须的,尤其对于自我能力、意志不强的中小学生更加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个人价值在和谐的教育活动中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师生间相互的尊重,是教育对人的关注和关怀,追求人类理想的“尊师重教”人文精神的表现。

四、重拾“尊师重教”人文精神的意义

教师观论文篇(7)

数学观是指一个人对数学的总体看法和认识,亦即对数学的本质、发展以及数学的地位和作用的基本观点和态度。高师学生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的准教师,他们的数学观应成为数学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师学生的数学观进行研究,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一、高师学生的数学观

(一)高师学生数学观的现状随着学生数学视野的不断拓展,数学活动经验的不断丰富,不同阶段的学生应形成与其学习经历相应的数学观。笔者使用香港中文大学黄毅英教授的数学观调查量表〔〕和自编调查表,对高师学生的数学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师生对“数学是什么”的认识不全面且处于较低水平;对数学研究对象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对“数学是结构或模式的科学”的认识不足;对数学的价值仅仅定位于工具和训练思维上,而对数学能以其独特的性质促进人类品德的完善、认知的健全、人类思维的不断创造等文化价值以及数学对科技的推动与提高,对经济建设发展的贡献等认识不足;对数学的发展过程的认识较好。但是,对直觉和想象、猜测和反驳在数学中的作用以及数学本身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的认同人数还显得太少。

另外,笔者还对“学好数学的方法以及数学学习的应有内容”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3%4的高师生认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多记、多练是数学学习的好方法。这从另一角度印证了高师生数学观的现状。

!二(高师学生应具备的数学观

从应然的角度来看,高师学生良好的数学观内涵包括:3数学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结果,数学的研究对象是抽象思维的产物。数学既研究来源于现实的,又研究在逻辑上各种可能的、在已知形式和关系的基础上定义出来的形式和关系,数学家是通过模式的建构并以此为直接对象来探求客观世界量性规律的,数学是模式的科学。数学的概念、原理、公式、法则等是数学活动的产物,同时也是进一步建立新模式的工具。

%3数学的发展是一种经验或拟经验性的活动,是将人的能动的经验性活动概念化、模式化的过程。

03在数学活动中,猜想与推测、证明和反驳、检验和修正是必不可少的数学方法,并且人们需要通过交流、解释、批驳等合作性活动才能达成共识。因此,数学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修正错误的、具有创造性和社会性的过程。

+3数学是由诸多元素构成的多元结构体。数学是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工具,为其他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思想、方法和必要的语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的“自由”想象和创造,为人类的创造性充分发挥提供了最为理想的场所;数学是解决问题的艺术;数学和计算机的结合,使其成了一门技术;数学以其丰厚的哲学底蕴,理性的思想、方法、语言和精神,成为一种超越民族和地域界限的文化。

二、高师学生良好数学观的意义

(一)高师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观是高师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高师数学教育不仅是学生获得高深的数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数学信念、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的过程。数学观教育是高师数学教育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因此,高师数学院系的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应确立数学观教育这一教学目标,这正如郑毓信教授所说:“对于已经选定了数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无论他们将从事数学研究或数学教育,我们则应帮助他们认真地去思考(“什么是数学”)这一问题,因为,这显然是促进由‘被动的’学习向‘自觉的’工作状态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二#高师学生良好的数学观是进行高效和主动学习的需要首先,学生的数学观对其数学学习动机、行为和策略、数学认知方式、过程和结果有很大影响。学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一定的观念指导下从事数学学习和数学问题解决活动。

例如,若学生持有“数学是解题的学科,是概念、公式、法则的集合”的观点,他就会采用机械地记忆并将解题作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和目的。而若学生持有“数学是一种经验或拟经验性的、解决问题的活动,其中充满着猜想、证明、反驳、检验和修正”的观点,他就会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调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进行主动的、有意义的数学探究活动,获得“活的”、具有个性的数学活动经验,高效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同时,这种数学学习活动又能反过来进一步强化对数学的认识,进而形成良好的数学观和高效学习活动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其次,学生的数学观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也有很大影响。学生对一个数学任务赋予的价值是决定他们在该任务上愿意付出努力程度的重要因素,学生对数学的正确认识是其学习的重要动力。

三#数学观教育是提高高师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数学文化素养的重要价值,已经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数学观是数学文化的核心成分,数学观教育是数学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师生进行数学观教育,可以使他们了解数学自身的发展历史、社会和人的发展对数学的需求、数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不懈的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孜孜以求,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四#高师学生良好的数学观是适应未来基础教育工作的需要首先,义务教育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都将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特别强调通过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上的一系列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良好的数学观已成为合格数学教师的必备要素。

其次,已有的研究表明,教师有不同的数学观就有不同的数学教学观;教师的数学观及其教学布置,对学生的数学观有着不可取代的关系〔!〕。作为未来基础教育准教师的高师生,其数学观同样影响着他们的数学教学观,进而影响着他们今后的教学行为;高师学生的数学观更关系到今后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由此可见,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今天,高师学生要胜

任未来的教学工作,本身经历一定的数学活动而形成良好的数学观是适应未来基础教育工作的需要。

三、高师数学教育如何使高师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观

(一)将数学观教育纳入各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中英国学者欧内斯特($%’()*+#曾将数学教育的目的划分为三种〔!〕:实用主义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数学的目的。反思我们的高师数学教育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定位在了数学的目的上,尤其是过分强调显性专业知识的掌握,抽象概括、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高师生的数学观教育长期以来受到忽视。为此,高师各专业课教师要认识到数学观教育的重要性,将数学观教育纳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数学观教育的内容和具体要求,挖掘、提炼和揭示教学内容中所蕴藏的数学观内容,并在教学中付诸实施。

二#设置和开发有高师数学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面貌是影响学生数学观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课程设置进行的改革包括:开发综合化的新课程(例如数学建模、数学实验),以弥补单一学科课程在数学观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使学生对数学能产生比较全面的认识;适当增加和强化数学观教育课程,开设如数学史、数学哲学、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思想方法论类的课程。

目前高师使用的教材,内容呈现的基本上是严密的概念、命题及其逻辑体系;重演绎,轻归纳;重纯数学的形式化训练,轻联系实际的问题解决,这极不利于学生正确数学观的形成。建议在教材的修订中,对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概念和内容,要以生动的现实背景作为问题的切入点;呈示数学问题的发现探究过程,数学结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过程;编制与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现实应用价值的数学习题;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史等,以形成具有高师特色的新教材。

三#在各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和强化数学观教育学生自身正确的数学观是在对学习内容的良好感知、现实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课堂里的学习经验以及具体数学活动方式的丰富体验中形成和发展的。为此,高师各专业课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自己的专业课程中渗透和强化数学观的教育。

,%拓宽教学内容

增加介绍本学科有争议甚至曾经出过错误结论的内容(这是目前教材中最缺乏的)。通过这些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发研究和讨论,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形成动态、有谬的数学发展观。及时补充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在数学学科的应用。例如,介绍通过设计“好算法”、用计算机进行数学计算得出数学结论的计算技术,使学生领会数学的技术性。

引入开放性、综合性、一题多解型问题,并倡导学生采用灵活的学习方式,多途径、多方法地解决问题。重视直觉和猜想、归纳与演绎、合情推理等这些体现数学解决问题本质的数学方法的应用。

-%开展多样的学习活动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数学教学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实施有利于学生数学观形成的数学教学活动。例如,就某一观点开展讨论交流活动、某一结论开展探究发现活动、某一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等,以强化学生数学活动的体验。

组织专题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数学的现展、数学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及早形成数学是科学、技术、文化的多元数学价值观。

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数学家传记、数学史著作,使学生能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学习内容,对学习内容在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来龙去脉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设计实施突出数学本质的教学采用过程教学,注重真实背景的再现。许多数学概念的形成都是在历史与现实的千呼万唤中应运而生的,有着深刻的背景。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背景性知识的教学,充分展示数学概念的发生过程、定理的发现过程、思想方法的形成和运用过程,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是远离生活的抽象物,而从本质上认识和把握数学。

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尽可能地从数学的现实应用和数学自身的矛盾冲突引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中逐步抽象为数学问题,并尝试数学的表示。

突出合情推理,重视数学思维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过程,寻求解法、探索模式、形成猜想、验证结论。

重视数学的应用。有意识地开发所学内容在现实中应用的案例,并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应用于生活、学习实际。通过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能力和观念。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

反思是形成观念的重要途径,数学观只有通过内化才能真正确立。为此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对本学科研究对象、主要问题、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发展应用的不断梳理和思考,促进学生对数学的领会,使学生的数学观不断产生飞跃。

教师观论文篇(8)

21世纪是多种文化相并存、相碰撞、相融合、相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化,国际交往的空间不断扩展延伸,呈现出国际化趋势,如:交流合作跨越国界,国际范围内的物质精神资源实现共享,洲际或区域范围内产生跨越地理意义的更为广泛的联系等。由于教育自身具有本质的趋同性、活动的国际化和发展的产业化,以及教育新思想的传播与新理论的推动,国际教育在各国广泛地开展。面对日趋开放化、国际化的教育大背景,本土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和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在授受异域文化活动中,将面临着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碰撞与冲突。

一、国际教育、教师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国际教育。通常,我们所谈论的国际教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超越国家之上的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或世界教育;二是指一种教育理论体系或特定的研究领域,即国际教育理论。对它的理解,普遍的认识是国际教育的内容包括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学术交流和学生交流、对其他国家教育发展的援助等。但还有一种理解,即用全球的视角,对国际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如人口问题、环境教育问题、多元文化教育问题等进行国际交流和了解(顾明远,2001)。在不同的视阈下国际教育又以不同形式呈现。广义上,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第一,教育项目服务于主国(host country)学生,同时电吸引外国学生到主国学习。第二,某国设计的教育项目传送给另外一国学生。第三,专门为某一特定国际学生群体量身定制的教育项目。

(二)教师本土文化。教师本土文化是基于本国家、地区或民族的文化环境背景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及情绪反应等。教师文化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教师的思想理念层次,二是价值体系层次,三是行为模式层次,这三个层次相互构成了一个整体。这里所指的教师文化是比较宽泛的,而本土教师文化相对来说要具体些,更强调一种民族性的东西,同时又融合本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元素,形成自己独特的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倾向。教师文化的本土化要求教师要有国家和民族观念、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但本土化不等于狭隘的民族优越主义、沙文主义,不是建立在贬低或排斥异域文化,而是建立在保存自身优秀传统、吸纳各国先进文化的前提下,使教师因为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而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一分子,成为适应本土的一员。

(三)异域文化。异域文化具体指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在语言、历史、体制、信仰、习俗、价值观等方面上的差异。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异域文化实质上是一方对他方文化的一种解释。其特点表现为一种异域性,但它并不是一种性质或状态,而是对他方文化感知和应答的结果。从教学角度出发,异域文化可理解为目的语国家的整个社会方式。

二、国际教育对本土教师文化的影响

(一)教育理念。随着教育进一步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国际教育势必会对本土教师教育理念产生影响。一方面,本土教师为更好地与其他国家的教育机构、学术团体或个人等进行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主动地了解、学习、探寻各国的教育,用一种教育应“面向世界”的视界与胸怀接纳世界各国的先进教育文化,树立国际教育观,走出传统、狭隘与封闭的文化藩篱,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本土教师过分担心国际教育会给本国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的价值观,同时,还认为这种影响会冲击我国传统文化,会在青年学生中产生负面的效应。这样一来,一些教师会全盘否定国际教育,拒绝或抵制学习国际教育中先进理念,致使国家、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畸形”与不平衡。

(二)行为模式。国际教育中不同服务背景都可能对本土教师产生行为上的影响。其具体行为模式体现为,第一种是本土教师通常要以访问者身份去适应主国文化,参与到主国教育与文化交流中。在此过程中,本土教师需要学习和运用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第二种是本土教师作为培训对象,在本国学习或接受国外文化时,需要认同、同化或顺应所涉及的异域文化,如知识、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等。第三种是本土教师作为教师角色,在以目的语为中介向异域或本土学生传授知识过程中师生间所产生的文化上的碰撞与冲突。

(三)价值体系。国际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国际理解教育,强调的是多元文化共存,目的是增进各民族、各国人民的相互尊重、认识与了解。基于国际教育的价值体系,本土教师在实施国际教育、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国际教育不仅能增强本国的教育,而且能促进本国教育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还应比较全面、客观地把握国际教育价值的实质,将促进国际教育和维护国家利益二者结合。因为某些西方国家实施的一些国际交流项目或计划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其主要任务是为渗透或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颠覆别国的目的。

三、国际教育背景下本土教师对异域文化的困惑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趋势以及多元文化格局和文化间交融、碰撞的加剧,本土教师势必会经历和感受先前所未遭遇过的异域与本土两种文化相冲撞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冲突与变动,并且还陷入深深的矛盾与困惑中,具体表现在以下阶段:

(一)文化认同阶段。认同是一种意向性(有目的)反应。认同发生在不同的文化接触、碰撞和相互比较的场域中,是个体(群体)面对另一种异于自身存在的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保持自我同一性的反应。因此,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

在异域文化认同阶段,教师首先表现出好奇、兴趣和注意等意向,接着感知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差异以及来自异域文化的冲击和压力,最后反思并探寻自身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

(二)文化同化与顺应阶段。同化和顺应是个体对环境适应的两种机能。皮亚杰认为,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顺应是指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在同化与顺应阶段,本土教师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汲取异域文化精华并将其统整到本土文化中来,同时,在尊重本土文化前提下还适当地扩大本土文化开放度以适应异域文化,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有影响力的多元文化教育,摒弃狭隘的民族文化观,形成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张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

事实上,这一阶段,也是教师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正式、直接接触时期,教师体验着对异域文化的同化或内化、顺应的矛盾与犹豫。如在教育教学方面,具体表现为国际教育背景下新课改的实施、新旧教育观的冲突、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迈进、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与学校新要求的差异等,所有这些,对于本土教师而言,都是先前所未遭遇过的。

(三)文化平衡化阶段。平衡化指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图式不能同化新的知识经验时,心理产生不平衡状态。每经过一次由失衡到新的平衡,其认知结构的改变使之能够吸收容纳更多新的知识经验,促使智力水平得到发展和提高。在文化平衡化阶段,面对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互动所激发出的诸多矛盾、冲突与对抗,教师可以通过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文化场中教师发展的文化机制等手段调节,促使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达到互补与共进,趋向平衡。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教师还是处于失衡状态。

四、适应与创生:本土教师异域文化观

(一)文化适应。

1.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扩大文化适应度。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国际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国际教育的实质和核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倡导并实施的“联合学校计划”。其目标是以尊重人权为基础,培养对他国、他民族、他国文化的理解与世界大同意识。这里的“国际理解”要求在认识彼此文化的教育中,不应当立足于文化进步主义,而应立足于文化相对主义。也就是说,并不是认为发达国家文化进步,发展中国家文化落后,而是认为每个国家都拥有其独具特色与价值的文化。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各国、各民族所拥有的文化的理解与尊重的态度与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理解教育可以说是异文化理解教育或多元文化教育。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中,需要对多元文化具有包容性、理解性。本土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面对异域文化对本族文化壁垒的撞击,应当重视国际教育中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同时,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从文化全球化战略高度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在维护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增强它们之间的互补性,扩大文化适应程度,客观地认识异域文化,从而在本土文化发展基础上借鉴异域文化之精华或摄取养分,丰富本土文化。

2.提升文化自觉,培养文化适应意识。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不同文化的人,在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实际上它是一种文化意识。在这种状态下,人对自己身处其中的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和分析,对待本民族文化是一种反思的、理性的态度与认识。提升文化自觉,实质上是促使本土教师从相对单一、狭隘文化和封闭、隔离的文化生存与保护机制的藩篱中走出来,意识到民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挑战性以及与异域文化的交流、互动的必要性、急迫性。

3.开展交往对话,增强文化适应力。“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人与人之间是如此,文化与文化也应当这样。具体地说,就是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间通过交往与对话,增强彼此间适应力,达到共享,如世界观、价值体系、生活方式以及行为规范等。只有这样,个体才能对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差异进行心理上的解除,形成比较自然地应付新异的环境,走向对异文化的良好适应。而且,个体将会更加全面与客观地认识文化差异,丰富充裕的感情生活,采取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肩负起应有的传承与发展文化职责。

(二)文化创生。

1.文化视界。国际教育背景下本土教师要用国际性、全球性眼光检视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都在推动着世界文明发展与进步。本土教师既要反对狭隘的民族文化观、唯本土文化是尊、视异域文化为异己,加以拒绝、排斥,又要反对文化霸权即用一种文化模式控制另一种文化模式,要求人们只接受和认同单一文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全球化,世界文化图景正在从一元走向多元,从自我封闭走向多元互动,只有遵循“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理念和具备宽阔的文化视野,才能在多元文化相互交往中谨守包容、接纳的心态,善于理解“他者”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即“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矛盾与冲突,进而培育一种文化宽容与文化认同的社会氛围。

教师观论文篇(9)

教学文本,即教材,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构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教学文本"最主要指的是音乐活动中教师使用的音乐材料。在近十年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如何对待教学"文本"——音乐材料,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基于"音乐知识本位"的文本观

知识本位的教学文本观是以传授知识为基础,把知识传承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在这样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被看作是一个等待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灌输。如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更注重让幼儿通过图谱,动作或其他形式学习音乐作品的结构,并且特别注重幼儿对作品的名称,作者等知识点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音乐知识被分割成零散的"碎片",这种以教师为主的独白式教学,活动的重点往往放在如何让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预设的教学材料,而忽视了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很多时候教师把音乐能力的培养仅作为出现在教学目标中的一些空话,而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体现和实施。长期以来,这样的教学使我们的孩子仅仅是学会了几首儿歌,几个小的律动,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给孩子精心教的"音乐内容"都会在幼儿的记忆中逐步"褪色"。

(二)基于"音乐能力本位"的文本观

能力本位的教学文本观强调通过教学文本培养学生的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确立了幼儿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与快乐为核心的课程思想,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 强调"音乐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种审美感染的过程。"将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引导幼儿对音乐进行审美式的体验、探究、表现和创造。在这样的文本观影响下,教师们注重了幼儿的对音乐的感受力,多通过身体动作、语言或游戏等调动幼儿的多种感觉器官加强对音乐作品的体验。但是这种教学往往由于教师自身音乐素养的欠缺,造成活动中主要注重了幼儿体验方式的多样,而忽略了这种体验是为了更好的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对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停留在了先层次的感官刺激上,甚至过分的追求教学手段的丰富还会降低幼儿对音乐的注意力,对幼儿更深层次的分析和聆听音乐的能力没有实际的意义。因此,我们发现很多时候,教学活动中教师很难把握音乐教学的常规,使教学活动常陷入一种混乱状态,进而导致了诸多的无效教学,孩子的过度兴奋使教师变的很被动。培养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往往变成了幼儿在音乐中漫无目的的瞎想和乱做, 课堂上看到的"小班乱跳,大班乱叫",更使幼儿误解为"随意胡闹"就是创造。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

作为幼儿教师,日常工作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保育的任务,五大领域的课程有要求教师需要多方面的才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把每个领域的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好事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艺术领域的活动,更需要一些专业的知识。如何将音乐活动变成音乐与教师和幼儿的一种对话,仅仅懂得一些皮毛的艺术技能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以期为幼儿教师的艺术课教学的专业成长提供借鉴。

(一)架设幼儿与音乐对话的桥梁

在教师对音乐有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对话的基础上,教师变可以开始设计教学活动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架设了从艺术家到艺术作品到幼儿之间的桥梁,使幼儿情感体验上的模棱两可降低到最低限度,铺平了儿童通往音乐世界的道路。其实音乐本身到底描述的是什么,或者是哪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创作的对孩子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师怎样通过活动让他们获得对音乐基本体验。而这种体验正是幼儿和音乐建立对话的基础,这些对话所产生的经验对幼儿以后能否理解和喜爱音乐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分析音乐的能力 、表现音乐的能力 和一定的音乐文化修养。笔者认为,学前阶段音乐能力的培养应该紧扣乐音的四个性质和特点,音乐活动的设计则应该让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渐增长对乐音的四个性质的认识和对音乐的结构的感知和体验。如果教学目标围绕这些音乐要素制订,那么教学活动就应该注重在游戏中让幼儿通过动作,体会音乐中节奏的重音、跳音;在身体律动的变化中,感知乐句的划分以及乐句之间的关系;在学唱歌曲中,体验音乐的分句和音乐表现的不同情绪;在欣赏活动中,让幼儿感受不同的音色和力度带来的不同情绪变化,以及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初步建立对音乐结构的感知等等。只有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中所教过的歌曲或律动也许渐渐被孩子遗忘。

(二)聆听是幼儿与音乐对话的基础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通过一些活动让幼儿建立听音乐的习惯,并逐渐把这种习惯内化成为一种能力;这个活动的设计使很多体验必须靠倾听来完成,使幼儿在各种音乐游戏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和发展听觉能力。在很多的音乐活动中,教师总是用音乐表演来解释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听的少,大部分经验从老师的语言引导获得。这样不仅违背了音乐这一听觉艺术本身的规律和性质,更让幼儿产生了一种音乐是可以语言来解释的误解。其实音乐或任何艺术的独特价值,恰在于它的"不可翻译性"——这正是音乐与语言的区别:如果所有的音乐意义或音符可以用文字或语言充分的表达出来,音乐艺术就不会存在了,音乐所表现的意义只能通过听觉来领悟,并且不同阅历的人所领悟到的深浅也不同。而音乐教育则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反应来进行的人的感觉的教育。这样,我们的活动首先要以听为主,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幼儿不断的在听中加深对各种音响的体验和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教学文本观历经几番变革的今天,幼儿教师应该在与"音乐"这个特殊的文本对话的同时找到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生活价值。正如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只有教师自身与音乐对话能力强了,自己和音乐能达到"视界融合"的境界了,我们才有可能更好的设计的音乐活动,为幼儿和音乐之间铺平对话道路。因此,教师大可不必在一节活动中让孩子欣赏整个的音乐作品,重要的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体验,把音乐素养培养和提高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为幼儿终身热爱和理解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教师观论文篇(10)

注意观察能力的培养,就为他们智力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培养兴趣,启发幼儿积极观察

人一旦对某一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从内心产生对他的向往,从而自觉的去观察它、研究它,不需要任何外力的强制。兴趣在幼儿的观察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要从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入手。

幼儿 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个特点,启发他们积极自觉的去观察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如《保护牙齿》一课中,谈到用醋能把硬蛋壳泡软,为了让幼儿亲眼看到这个现象,我除了让幼儿回家做这个实验外,还在教室里亲自做这项实验,让幼儿天天观察蛋壳的变化。四、五天后,幼儿惊奇地发现硬蛋壳果然变软了。他们从内心信服了睡前不要吃东西,应刷牙嗽口的道理。

二、循循善诱,引导幼儿正确观察

幼儿的观察兴趣浓了,我又注意引导他们正确观察。首先,让幼儿懂得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左到右,或由人到物,或由近到远。这样的指导经常坚持,日积月累,幼儿的观察就不至于杂乱无章了。其次,幼儿观察事物比较粗略、笼统,不善于区别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他们常常易把相似的数字图形等混淆起来。我就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所要分辩的对象,通过认真比较,让幼儿自己去发现两者间的细微差别,自己去认识它们各自的特点。实践证明,幼儿记忆自己发现的知识,比记忆老师灌输的知识牢固得多。

三、多方配合,促进幼儿深入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我还注意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参加活动,以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增强观察效果。心理学告诉我们,能力是在活动中发展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教学《乌鸦喝水》这一故事时,我引导幼儿分别观察水瓶高、瓶口小,乌鸦喝不到

水的情景;观察聪明的乌鸦往水瓶里放石子,使水面升高的情景;观察乌鸦喝到水的情景。这样,幼儿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又动脑,既提高了观察能力,也较为全面地、深刻地理解所要学的内容。

上一篇: 工业分析毕业论文 下一篇: 农业销售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