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田径教学探讨3篇

时间:2022-12-27 10:36:47

摘要: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时候,立足传统教学不足,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灵活地应用趣味田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驱动学生获取技能,帮助学生舒缓身心,使学生获得有效发展,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小学田径教学探讨3篇

小学田径教学探讨篇1

“趣味田径”是一种趣味性与教育性并重的体育教学方式,其显著的教学特点是田径运动内容与田径运动形式的灵活结合。体育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以及学习特点等,有计划、有方向地开展“趣味田径”项目。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提高运动实践的趣味性,来契合小学生的运动需求,循序渐进地提升运动难度,以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投入田径锻炼为目标,激发其运动兴趣,有效促进体育教学发展,助力小学生健康成长。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价值分析

(一)优化传统教学方法,增加田径教学活力体育新课改明确提出培养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在突出体育教学教育性的同时,重点关注趣味性教学方式,在趣味教学活动中,以激发小学生体育热情为目的,达成体育教学目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恰当开展“趣味田径”活动,首先需要对传统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创新,整合跑、跳、投、走等运动方式,使原本枯燥、无趣、单一的田径运动变得有趣且形式丰富[1]。在跑、跳、走、投等常见的田径运动中融合富有趣味性的课程元素,不但可以有效创新教学形式,还可以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利用好小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其参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有趣、有益的游戏化教学形式可以有效改变体育教学环境,实现小学生从“教我学”到“我要学”“我爱学”的实质性转变,让小学生在参与“趣味田径”的过程中掌握运动要领,潜移默化地爱上田径运动。

(二)践行体育新课改标准,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趣味田径”教学方式,体育教师需依据小学生的实际学情、学校教学特点、校园文化环境等相关因素,遵循“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等教学原则,按照具体的体育教学改革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趣味田径”教学方案[2]。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既要从自身教师视角科学审视教学设计,精心设计出适合学生的田径教学方案,还要善于转换视角,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立足小学生的实际体育学习需求,适度调整田径教学方案,打破主观教学经验的局限,最终设计出重点明确、目标清晰、主次分明、知识点突出的田径教学方案[3]。学校可以根据教学方案适当增添田径教学设备,并利用田径教学设备营造良好的田径教学氛围,发挥环境教育资源的实际作用。长此以往,小学生在富有趣味性的田径教学氛围中开展运动、积极锻炼,能够保质保量完成田径教学方案设定的目标,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在“趣味田径”教学方式下,小学生对田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优于传统教学方式,面对田径运动不再应付了事,而是跃跃欲试参入其中,实现体育学习与增强体质同步发展,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三)传承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对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趣味田径”而言,其主旨是“快乐”。从一定角度而言,通过创新“趣味田径”教学方式提高体育教学实际质量,就是将体育文化发扬光大,由浅入深、从细节着眼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4]。从狭义视角而言,体育文化是对社会生活中有价值的体育运动的一种概括,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而“趣味田径”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体育文化内涵的关键一环,是有实际价值的体育运动。在“趣味田径”教学模式下,小学生不但能学会基本体育知识,自觉锻炼、自主探究,还能在“趣味田径”项目中和其他同学相互配合,养成合作意识、协助意识,让小学生将“团结合作”这一基本体育文化精神内化于心,体现在今后的体育学习与终身锻炼意识之中[5],助力其茁壮成长。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克服畏难、从众心理,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趣味田径”教学方式,需要体育教师将田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整合。小学生虽然对新鲜事物容易好奇,但是田径运动于他们而言又苦又累,并不是所有小学生都能从田径运动中体会到乐趣,部分小学生在初接触田径运动时便产生了畏难、抵触情绪,既不愿意参与田径运动,也不愿意学习田径运动相关知识,认识不到田径理论知识学习的具体作用。所以,体育教师为田径运动增添趣味元素的前提就是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做好心理疏导,由浅到深,灵活组织“趣味田径”项目,以此提升田径运动的趣味性,改变小学生对田径的认知,让体育运动基础差的小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能够感受体育的魅力,并主动参与今后的“趣味田径”活动,自主探究体育运动的意义,体会“趣味田径”的独特之处,欣然投入体育学习中[6]。以设计“趣味青蛙跳”项目为例,体育教师为有效锻炼小学生的下肢力量,可以将原本单纯的“跑、跳、掷”优化设计为一个8米内双脚直线跳接力游戏,以其特有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后,体育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组至少6人,每个小组轮流扮演小青蛙。每只小青蛙尽可能每次都跳到最大距离。最后哪一组接力用时最短,哪一组就取得胜利,评为“勇敢青蛙小组”。比起机械化的下蹲、起立,游戏化的锻炼活动既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趣味盎然、享受运动,又能够使田径体育教学效果显著。

(二)突破田径教学瓶颈,唤醒学生运动热情要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好“趣味田径”,体育教师就必须找出小学生对传统田径教学不感兴趣以及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以打破田径教学瓶颈为目标,以创新实践教学为核心,对“趣味田径”的实效性进行优化,确保“趣味田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形式等深受学生喜爱,使“趣味田径”项目的开展行之有效[7]。例如,在锻炼小学生腰腹肌力量的仰卧起坐项目中,体育教师可以先观察小学生对仰卧起坐的兴趣,再进行课堂提问:“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推陈出新,把仰卧起坐变得好玩?”以此促使小学生集中精神,发挥奇思妙想,积极发言。科学利用好小学生喜爱游戏与个体表现的心理,让小学生在增添了趣味性的的仰卧起坐项目中,体会参与游戏设计环节的成就感与自豪感。可见,体育教师通过增添一些简易的游戏环节,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参与感、好胜心,唤醒小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

(三)鼎力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启导学生自觉锻炼好动、贪玩、好奇心强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喜欢玩乐的特点,对田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是实现“趣味田径”的根本途径。而要对田径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就要求体育教师对现有体育教材的章节内容与课程拓展方式进行整合、优化,在适合的教学资源中加入一定的趣味性,使小学生乐于学习田径知识并参与田径项目。而要对田径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就要求体育教师多使用游戏教学形式,将田径知识教学与田径项目训练融为一体,实现在玩中教,在教中玩,从而引发小学生的田径学习兴趣[8]。例如,体育教师可以打破传统训练方式,创新设计“捉野兔”项目,训练学生的奔跑速度与反应能力,让小学生先在确定好的路线范围内热身赛跑,激发其竞争意识,而后让两名小学生一组,一名学生扮演“猎人”,一名学生扮演“野兔”,两组之间对抗竞争,赋予跑步游戏性,引导小学生快乐锻炼,自主运动,灵活掌握田径技巧。

(四)科学调整锻炼强度,趣味化设计竞技实践项目小学阶段,田径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完成规划好的体育教学目标,还要从根本上培养小学生的运动意识,助力小学生在学习田径的过程中修炼品性、身心健康同步发展。为此,体育教师需要注意,对此阶段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小学生,不应该安排整齐划一的田径锻炼项目,也不应该设计过于复杂的田径锻炼项目,应该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开展“趣味田径”,以适切性、针对性为基本原则,对田径竞技项目进行趣味化调整,确保学生不超负荷运动。例如,在开展仰卧起坐项目时,体育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听取小学生意见,实施快乐体育教育,根据实际情况与小学生展开师生间的对抗比赛,培养师生融洽的关系,为体育运动增添娱乐性要素,引导小学生科学调整锻炼难度,正确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意识,最终达成强身健体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落实“趣味田径”理念,开展“趣味田径”锻炼,一方面可以灵活调整教学形式,为小学体育教学增添活力;另一方面可以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小学生提供自由实践的机会。因此,将“趣味田径”与小学体育教学整合创新,推动小学生自主学习,使小学生重新认认识体育锻炼、体育竞技等概念,培养小学生的体育自信心,在强调实践性、综合性、针对性的“趣味田径”教学中,可有效促进田径教学发展,助力小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杨伟 单位:甘肃省玉门市下西号镇学区

小学田径教学探讨篇2

一、小学田径项目高效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开始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小学生的运动时间。另外,当代小学生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他们常常吃一些高热量、高油脂的食物。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小学生逐渐出现了体弱多病、身材肥胖的问题。田径运动能够增加学生的运动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适当参与田径运动,有利于学生提升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另外,田径运动能够将学生从紧张的室内学习环境带入轻松的室外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内心压力得以释放,有利于学生保持心理健康。

(二)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田径项目教学时,能够将关于跑步、跳远、铅球等运动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不同田径运动的比赛规则、发展历程及技术特点等,有利于丰富学生对田径项目理论知识的学习。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时,能够将如何在跑步时摆臂、如何在跳远时起跳和落地等运动技巧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对田径运动技巧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学生丰富运动知识,提升运动能力,开拓自身的认知领域。

(三)有利于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养成教育是指教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运动习惯也是小学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田径项目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够向学生讲解终身运动的重要性,渗透体育文化、体育精神等德育内容,使学生形成主动运动的意识。通过讲解跑步、跳跃等运动技术,教师能够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运动习惯,有利于推动学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实现体育养成教育的目标。

二、小学田径项目高效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趣味游戏进行教学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明确生本理念的指导作用。兴趣是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影响着小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在进行田径项目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设计一些综合学生兴趣和田径运动的趣味游戏,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乐学情感。在设计趣味体育游戏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将游戏规则简化,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游戏的具体规则,使游戏的参与条件和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相符合。比如在教学“30米快速跑”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狼追羊”的趣味体育游戏,让一组学生扮演“狼”,另外一组学生扮演“羊”,然后在长30米的区域内开展游戏。在每一轮游戏中,“狼”队派出一名学生,“羊”队派出四名学生,使参与游戏的学生分别站在游戏区域的两端,让扮演“狼”的学生询问“几点了”、扮演“羊”的学生回答,以此来用“几点”指代学生的前进步数,如当学生回答“5点了”时,则要向前迈出五步。当扮演“狼”的学生说出“开饭了”时,扮演“羊”的学生就要迅速往回跑,最后依据“狼”抓住的“羊”的数量评出游戏的胜出者。

(二)组织学生开展田径比赛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逐渐提出了课堂竞赛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所以,在进行田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鉴课堂竞赛的方法,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设计基于不同田径项目的课堂竞赛,引导学生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运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时机,在学生掌握了运动方法之后开展田径比赛,以此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保证体育竞赛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比如在教学“立定跳远”时,教师可以举办立定跳远比赛,利用学生的求胜心理提升课堂效率。在正式开展比赛时,教师可以利用体育器材在塑胶跑道上画出不同距离的刻度线,让学生依次从起跳位置向前跳跃,在成绩表上记录下学生的跳跃距离。再如在教学“600~800米跑走交替”时,教师可以举办600米接力比赛,让学生自由选择结组对象,使每三名学生成为一个参赛小组,要求第一位学生以跑的方式完成比赛并将接力棒传给第二名同学,第二名同学以竞走的方式完成比赛,第三名同学以跑步和竞走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比赛。

(三)设计分层次的学习任务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身体素质、运动意识等方面的差异,教师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相同的学习任务。分层教学法是教师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有利于教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构建高效课堂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运动习惯等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结合学生能力设计不同的训练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学习,以此来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比如在教学“长距离跑”时,教师可以针对体能、耐力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距离和时间,将训练项目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能训练,努力帮助学生增强体能。再如在教学“障碍跑”时,教师可以针对肢体灵活性不同的学生设计难度不同的训练内容,为运动能力较好的学生设置复杂一些的障碍,为运动能力稍弱的学生设置简单一些的障碍,然后结合学生的训练效果,逐渐提升障碍难度,以此来不断学生的运动能力。

(四)通过小组合作优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提升课堂参与度。为了提升教学的效率,体育教师应当推动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设计学生合作训练的环节。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时,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保证小组内部的差异性和小组之间的均衡性,在此基础上发挥优等生对学困生的帮助作用和学生之间的互评作用,引导学生合作练习田径项目的具体运动技巧,以此来提升学生自主训练的效率。比如在教学投掷项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展开“投掷垒球”、“投抛实心球”等训练项目。在正式训练时,教师可以让两名学生面对面站在训练区域内并保持安全距离,然后让两名学生依次投掷垒球或者投抛实心球,节省学生在单独训练时重复捡球的时间。另外,在学生合作训练时,教师可以鼓励投掷动作掌握好的同学帮助其他同学纠正投掷垒球或者投抛实心球时的腿部动作、手腕动作等,以此来推动学生共同进步。总之,小学田径项目在当代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完善。身为教学的主导者,体育教师应当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案,结合体育运动的特性引入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速度、增强学生的力量,努力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陈振华.提高小学田径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性的策略[J].运动,2017(24).

[2]胡孝臻.体育游戏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09).

[3]陈宜刚.新课改下小学体育课田径教学新思考[J].田径,2016(06).

作者:陈斌 贾建良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秦淮第二实验小学

小学田径教学探讨篇3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体育学科为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需要教师依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运用技能,还要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塑造健康体魄,构建健康心理,形成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但是,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与改革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课堂组织结构松散,教学缺乏趣味性等。立足素质教育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要求,结合当前体育教学不足,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挖掘了趣味田径这一集益智、益身、益趣为一体的游戏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应用趣味田径于小学体育教学有着极高价值。

一、趣味田径应用于小学体育的价值

趣味田径是指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利用简单易操作的运动器材,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切身体验多样体育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塑造健康身心的教学活动。从趣味田径的内涵可以看出,趣味田径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符合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体验获得身心发展。此外,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趣味田径,还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的阻碍,增强体育课堂的活力,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立足趣味田径的应用价值,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探索多样的策略对其进行应用。

二、趣味田径应用于小学体育的策略

(一)准备活动:调动学生兴趣准备活动是小学体育课堂的主要活动,也是起始活动。众所周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是以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获取体育技能为主要目的的。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是教师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在当前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少教师忽视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一上课就开始讲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导致学生在还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难以有效地走进体育课堂,最终使得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针对传统教学不足,笔者尝试将趣味田径应用到准备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上课借助趣味化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自身体验走进体育课堂,有效地做好课堂学习准备。以“老鹰抓小鸡”趣味田径项目为例,这是一项具有趣味性的活动,而且,大部分学生在是日常学习生活中,早已体验了此项活动,积累了活动经验。所以,将这项游戏应用到课堂上是可以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在准备活动中,笔者先将全班学生按照男女划分为两组,每组选出一名“鸡妈妈”和一名“老鹰”。其他组员扮演“鸡宝宝”角色。接着,笔者公布此次活动规则:在指定的范围内,“鸡妈妈”要带领“鸡宝宝”躲避“老鹰”的追捕,不能走出指定的范围,否则被判失败。“老鹰”抓到的“鸡妈妈”或“鸡宝宝”是“俘虏”,在规定的时间里,如果“老鹰”可以抓住五个“俘虏”则为获胜方。在公布游戏规则的时候,笔者看到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产生了浓厚的参与兴趣。于是,笔者把握时机地将游戏权利还给学生,驱动他们按照规则玩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建立了积极的学习情感,还通过运动充分地锻炼了肢体,减轻了机体惰性,为有效地参与新知教学活动做好了准备。

(二)教学活动:趣味引导练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球类和田径是主要内容,占据了绝大部分,其中,田径是体育学科各项活动的基础。但是,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重视田径价值,大都应用“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单向地讲解基础的田径知识,机械地反复训练田径技能。教学实践显示,大部分学生失去了田径学习兴趣,同时也没能有效地掌握田径知识,发展田径技能。针对该情况,在组织体育课堂教学的时候,笔者尝试应用趣味田径,打破单一的教学形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玩中获取田径学习乐趣,自然而然地掌握、应用田径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以“田径起步”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先利用多媒体直观地展现了田径起步视频,要求学生们在观看的同时总结田径起步的动作技巧。在多种感官的作用下,大部分学生可以初步地认知田径起步动作技巧。接着,笔者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指导学生们在小组中合作交流,总结田径起步动作技巧。之后,笔者根据学生们的总结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通过一次次探究和教师指导,学生们可以准确地掌握田径起步动作技巧。立足学生们的学习所得,笔者应用趣味田径引导他们应用所学。此次笔者应用趣味田径赛跑活动。在赛跑的路径中,笔者设置了古诗问答、数学计算等趣味活动,学生答对问题,则可以跑向下一个环节。在终点笔者设置了一些气球,要求学生打爆气球。最后,看哪一个学生用时最少,且打爆的气球数最多,则为获胜者,获得奖励。因为此项趣味田径是以训练学生的田径起步技巧为重点的,所以,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笔者认真观察,发现他们的田径起步技巧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点拨。如此活动,不但使学生们通过切身实践加深了对田径起步技巧的理解,提升了田径起步技巧的掌握效果,还大大地增强了课堂活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此外,不少学生通过经历此项活动实现了益智、益身,提升了发展效果

。(三)结束活动:指导放松身心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学生们需要经历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通过体验这些活动,大部分学生的血液循环会加速、心率会加快、肌肉紧张程度会增加,尤其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忽视学生的如此状态,贸然地要求学生停止活动,学生们因为突然改变身体运动状态出现了应激性反应,导致身心受到一定的伤害,违背了体育学科教学原则。立足传统教学不足,笔者尝试在课堂结束阶段应用趣味田径,使学生通过体验运动量小的活动,慢慢地调整自身状态,放松身心。以“篮球”为例,在组织了高强度的篮球拍球训练活动之后,笔者创设了“拍球过河”这项趣味田径项目。针对该项目,笔者将学生们划分为四组,其中男生两组,女生两组。笔者在操场上利用跳绳设置过河路线,学生们需要沿着路线拍球前进。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关注速度和时间,只要关注球不脱手、人不离线即可,最终看哪一组能按照要求完成活动,则获得奖励。为了取得胜利,学生们开始慢慢地拍球,自然而然地舒缓了身心,同时还进一步地增强了拍篮球的运动技能,提高了课堂学习质量。总而言之,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时候,立足传统教学不足,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灵活地应用趣味田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驱动学生获取技能,帮助学生舒缓身心,使学生获得有效发展,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沈曹祥.关于在小学体育课上开展趣味田径运动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2):115.

[2]颜汤峰.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2018(34):104-105.

[3]李俊,倪达,叶慧.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的作用[J].田径,2018(10):20-21

作者:王斌 单位:重庆市铜梁区大庙镇司马小学

上一篇: 中小企业融资探讨3篇 下一篇: 煤矿企业成本管理探究3篇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