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时间:2022-06-25 05:23:59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而中学的语文教学则更是“无米之炊”的艺术。但不管现实如何,作为一线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坚持的方向不变,我们的信念不变,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谈及素质教育时说:“作为一种思想,它是科学的;作为一种改革思路,方向是正确的。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民俗文化 渗透

论文摘要:本文在论述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的民众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加以点拨,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的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课文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学语文课程特点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样)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孙犁的《芦花荡》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茶馆》《荷花淀》《胡同文化》《我与地坛》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虽然有其可行性,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寻找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渗透。

1.通过突破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有相当一部分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它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果在讲授过程中不能进行正确的解读,那么,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不完整、不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正确的分析,详细地讲解。

2.通过开拓中学语文学习的新渠道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借助优质课程资源、开拓中学语文学习新渠道时,如果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成分的支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素材,可以拓宽中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的综合性学习、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其中最有新意的设置,它们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开展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时,中学语文教师在熟练有效地运用文本资料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丰富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学资源有文字的、实物的,有显形的、隐形的,有来自自然界的,也有来自生活的。”民俗文化可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充分利用。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中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处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里的中学生,他们学习的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许学校不再像学校。也许我们将把整个社区作为学习环境。”而民俗文化也无时无处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化”教育。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力,可以联系社会生活、运用贴近生活的材料,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来进行教学,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和民俗有关的活动,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这样就把民俗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阅历,使学生认识了生活、体验了人生。

3.通过发现、领悟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例如“月”“柳”“菊”“茱萸”“龙舟”等。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

4.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给学生提供一条走进民俗文化、感受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的途径,使学生在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对民俗文化进行有选择地吸收。

5.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校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民俗专家或者有关老师给学生举行民俗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日庆典、植树活动、登高赏菊、龙舟竞赛等活动,从而使学生亲身感受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学生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参加有关民俗风情活动后,写出有关感受,写出调查报告。也可以结合乡土教材实地考察,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举行民俗知识大赛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学生的民俗知识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应当把握的原则

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精华与糟泊共存的特点及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非主流存在特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教育应掌握适当的原则。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内容很多,但并非课文中只要牵涉到民俗内容或民俗描写就去讲解,在讲解时也不可牵强附会或喧宾夺主地去无限制地挖掘教材,而是应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进行恰到好处地渗透。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民俗教育可以更好地进行母语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及生动多样的民俗教育形式,可以在改善中学知识结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中学生的心理追求和文化追求,有利于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对素质教育环境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现状、对策

一、从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谈起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国家对教育的呼唤从来没有象今天如此强烈过。而语文教学伴随着这场春风乘势而上,在经历了种种批判、责难之后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且适应形势发展的教育教学理论。语文教改也犹如百花齐放,争相斗艳。在众多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纷纷闪亮登场。尤其在实施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似乎正迎来了她的春天。不可否认,所有这些都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毕竟,在与实施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加之以现代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语文教学正日益适应了语文教改的需要而开始变得轻松、有效、趣味十足。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沿着现有的这条路走下去,语文教学走向辉煌的时间已为期不远矣!

二、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广大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新课标和素质教育仍然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楼,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是阳光照不到的角落,是无人顾恋的“灰姑娘”,仍然还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苦苦挣扎。她更呼唤切合农村教学实际的探索与思考,更企盼语文教改的春风雨露。

1、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只不过是在有限的区域里推行的“贵族教育”,在农村地区几无立身之地。所谓贵族,便意味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优越的条件和“高人一等”的思想观念,用它来形容当前的素质教育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在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显然不具备这些推行素质教育的现实条件。这里其实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层含义。就硬件来看,在农村中学,没有图书馆,没有多媒体,教室里仍是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学生从早到晚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没有黑板报,没有广播室,更别谈什么手抄报、文学社、电视台。我们的学生不知道语文除了教材之外,是一个多么丰富多彩的世界。虽然说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但若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的辅助,语文教学又有多大的施展空间呢?而从软件来看则更宣布了语文教学的死刑,一方面,部分农村中学的领导认为语文教学可有可无,没有对语文教改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在课程设置,活动安排及投入上没有把语文课摆在应有的位置;另一方面,农村中学的师生在语文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也未能端正对语文的态度,抱残守旧、不知创新。结果是一支笔,一本教材,一本教参(或笔记本)便打发了三年高中的语文学习,最终使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虽然有关推行语文教改的理论文章、实践经验、教学设计等等纷纷见诸各种报刊杂志,但是又有多少是能切合农村中学实际的呢?从某种程度上说,广大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是向往语文教改,向往实施素质教育的,但是现实决定了他们只能是瞎子、聋子,只能在黑暗中摸索、探寻,可以说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是所有语文教师中最痛苦也是最困惑的。

2、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当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比任何时候,任何区域的教学都更呼唤改革。毕竟,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没有改革就没有进步,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不从“应试教育”的泥潭中挣脱,开辟出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就永远都没有出头之日,永远只会是无人关注的“灰姑娘”。实施素质教育,则是改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唯一出路。著名语文改革家魏书生的话应成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他说:“语文教学必须将‘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为目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唯一出路。”不可否认,在农村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确还存在着许多困难,而且也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甚至还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阻力,但是我们没有退路可走,不改革不创新就永远不会有进步,摸着石头过河、不怕失败、不怕跌倒,总会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新路来。

三、改变当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就成了路。面对困境,开辟新路,我们义不容辞,更要有敢为天下先的智慧和勇气。近些年来,笔者在现实条件许可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在语文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逐渐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从两个方面予以阐述。

㈠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既不忘应试又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没有教育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就不能取得成功,因而可以说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由此可见转变观念是推行语文教改的第一要义。有关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笔者认识到树立“大语文观”也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观念也罢,固然是千真万确的,但它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与农村中学的现状不相适应,其一,在农村中学没有推行大语文观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其二,农村中学学生的生源素质决定了在课堂上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去发挥出他们的主体作用。

换个角度来看,长期以来,围绕语文教学的最大难题并不是语文观的问题而是“学”与“考”的关系问题。正是因为未能妥善地处理好“教什么”与“考什么”的关系,结果导致了语文教学内容的混乱和语文考试的盲目,以致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对语文课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甚至出现了高分低能和“学得好”却“考不好”的奇怪现象。难怪乎在农村中学语文备受各方人士的冷眼和歧视。笔者正是针对这一现象,大胆创新,从改革教学内容入手,着手妥善地解决课文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问题,从而既不忘应试,又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素质。

观念转变之一,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并不是课文,课文仅仅是同任何一份试卷上的阅读材料一样的一篇范文,一个个例而已。在具体教学中,不是因为学什么课文而设定教学目标,而是先定教学目标然后再来选取与之相适应的课文作为范例。事实上,学习语文大可以象学习英语一样实现量化,把一学期、一单元、一篇课文所涉及到的听、说、读、写的知识和技能一一地罗列出来,而我们教师则是将这些内容形成系统和网络,将听、说、读、写的各项能力的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和学习的方法详细地安排好。实现知识和技能的系列化教学。同时让学生明白,语文课不是学课文,而是学知识,学技能,学运用。

观念转变之二,根据上述思路,把传统的、以课文学习和作文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语文课,分成“语文知识课”和“语文能力训练课”。两者有各自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前者以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为主,包括语文的基础语法知识,以及针对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中所安排的其他相关的知识等,目的在于通过知识的积累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后者以训练为主,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规则和方法,经训练形成听说读写的技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只是为方便论述而将两者分开来谈。在实际教学中,两者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分开的,一节课里边应该是既有理论讲授,也有示例分析,还应有实践训练。只能说它是语文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当然,毕竟受条件的限制,我们还不可能走得很远,在许多时候也不能不受高考指挥捧的影响,但从实效来看,笔者所在中学的语文高考成绩总保持在同类学校的前两名,而且学生的语文素质的确较进校时有大幅度的提升。

㈡立足课堂,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的改革,构建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

作为农村中学,学习的主阵地就在课堂,只有切实地抓住课堂这一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才能真正地将语文教改推向实处。从总的方面来讲,课堂教学要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全面发展。如果在以前,受学生学习基础和素质的影响,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不过是一句空话,推行语文教改后,这一局面正逐渐得到改变。

1、降低学习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改革,推行成功教育。鉴于农村中学学生的实际水平,现行语文教材有许多内容并不符合农村中学的教学实际,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学带来了难度,更重要的是不切实际的教学内容使广大农村中学的学生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以致从根本上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所以,根据农村中学学生的实际,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合理地设置课堂学习目标,真正做到日有所获,月有所得,才能使学生重拾信心,而不至于出现半学期或一个学期下来,不少学生甚至是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学生连连感叹“语文课什么也没能学到”的尴尬局面。以议论文写作的教学为例,针对学生实际,在教学中从最简单的要求达成抓起,只要未能达到要求,便反复进行,直到达成要求为止。而一旦达到要求则给予鼓励、表扬。如不少学生不会分析事例,喜欢以叙代议。教学中,我们就专门据此设定教学目标:在引述事例时,不能超过两个句子,而每引述一个事例,就必须至少有三倍于引述事例所用的语句来对此加以分析,什么时候做到这一点,什么时候这个目标完成。与此同时,我们提供典型示范并进行理论指导,三两次下来,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以上只是我们推行语文教改的一个小例子,但正是这点点滴滴,慢慢地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潜力,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成功,看到了语文学习的未来。如此下来,他们又怎能不爱学,好学和会学语文呢?成功是每个人都渴望的,聚沙成塔,积少成多,推行成功教育的目的正在于此。

2、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将《实话实说》引入语文课堂。

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生学会怎么学,而不是怎么教,当然这里边有一个怎么教学生学会的问题。但其实质是一样的,即在课堂上,教师只能是主导,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多向体育课学习,比如体育课上学习某个动作,体育老师把动作要领讲完并示范几遍,他的教学任务便基本完成了,而剩下的时间便交由学生练习。这并不是说我们的语文课就都要这样上,而是说这其中的精神是相通的。由此,不难想到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栏目。笔者认为,将《实话实说》引入语文课堂不失为是处理好课堂上师生关系的好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自由的氛围,让学生敢说敢讲,参与到课堂的集体学习中来,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他们的潜能,与教师一起研究教学内容,分解目标,明确任务,共同练习。而教师则只需要象主持人那样穿针引线,由主讲者转变为他们的学兄学长。所谓学兄学长,只不过是在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上比他们先行一步,能起个领头和指导的作用而已。当然,教师不能将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强加于学生,而应该鼓励学生多维思考,大胆质疑,从真正意义上使学生思有所悟,学有所成。如此,则我们的语文教学将无往而不胜矣。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而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则更是“无米之炊”的艺术。但不管现实如何,作为一线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坚持的方向不变,我们的信念不变,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谈及素质教育时说:“作为一种思想,它是科学的;作为一种改革思路,方向是正确的。”我想,只要我们能坚持这一方向,踏实勤奋,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完全能变“丑小鸭”为“白天鹅”,由“灰姑娘”而成“美丽的公主”。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与媒介素养教育

[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媒介素养 教育

[论文摘要]:文章从媒介素养的深刻含义、媒介素养教育是中学语文新课程时代的必然要求、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沿革现状及对我国开展语文媒介素养教学的建议等方面,阐述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一、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中学语文新课程时代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信息社会,人们被形形色色媒介信息所包围,信息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中学生对媒介的认识、选择与接触,对媒介信息的甄别与判断,以及对媒介的使用等,都直接关系到中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听、说、读、写能力外,还包括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

社会的发展对当代人提出了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即:具备信息时代的新素质—媒介素养;对教育提出了适应时代的新内容—媒介素养教育;为中学语文教学适应时代需要指出了新的思路—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中学语文教学之中。媒介素养对于能力的要求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求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媒介素养是一种具有综合意义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培养,它在传统的语文教育基础上建构了一种融合时代因素、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紧密结合当前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在素质教育指向下语文教育由“纸面文章”走向“实践应用”的重要通道。

今天的语文教育应教给学生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基本的视、听、读、写、说的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从而学会使用社会的一切信息资源以完善自我、促进社会发展。

二、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语文学科教育实践的国际考察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198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下,学校媒介教育开始形成规模。目前许多国家已将媒介素养教育列为必修课在中小学开设。1987年,加拿大安大略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立法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高中英语课程的省份;1999年9月,媒介素养教育正式成为全加英语语言文学课程的一部分,成为中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目前,加拿大各省都已把媒介素养教育整合为学校的核心课程—语言课的一部分。1995年,英国教育部修订的国家课程框架要求2000年以后的英语教学必须增加动感图像文本的学习内容。目前,美国各州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均含有媒介素养教育的规定。我国港台地区及印度也开始重视媒介素养教育,而我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实践研究尤其缺乏。

鉴于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与其母语教育的特殊地位,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母语教育是信息时代世界母语教学的必然趋势。站在国际教育的视角上,我们会发现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语文学科教育是时代要求的必然趋势,在语文课程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佳平台,也是实现“语文素养”教育时代新要求的最佳途径。

三 、对我国开展语文媒介素养教学的建议

1.加强语文媒介素养的研究和实践。对研究界来说,不但需要介绍西方先进国家母语媒介素养的历史、现状和标准,还要深入研究语文媒介素养的定义、特征及其发展序列;不但要研究语文媒介素养教材的编写特征和方式,还要探索语文媒介素养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不但要介绍国外的先进经验,更要做好这些经验的转化工作,使其为中国语文教育事业服务。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探索怎样在高考中增加媒介素养的考试范围,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在推广语文媒介素养时都曾遇到过很大的阻力,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大学入学考试中没有将媒介素养问题纳入考试范围,因而很多教师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冒风险。现在,英国已经很明确地将这一要求体现在中学准高级水平考试的语言测试中,美国的全国英语教师协会也在1997年通过一个决议案,呼吁各大学入学考试机构将语文媒介素养的要求体现在英语科目的考试要求里,以此推进高中阶段的媒介素养教学活动。如果能在考试研究中取得突破,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广大中小学教师不令自动。

2.慎重第一。语文媒介素养是一个社会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以及文化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使用和推广不能离开这些基本条件。在教育和教学层面,语文媒介素养或者媒介素养能否作为一个国家、地区或者学校教育当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方针加以重视和落实,语文教师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承担起这一艰巨的工作,学生是否愿意进入这样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以及家长或者社区是否已经做好了接受或者支持的准备等等。所有这些要素都将共同作用,决定语文媒介素养能否取得成功。尝试媒介素养教学的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语文媒介素养决不是包治语文教育百病的良药,它甚至是一把双刃剑,条件不成熟,准备不充分,或者运用不得法,都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3.需要排除对语文媒介素养的误解。有的人把语文媒介素养理解成信息技术的操作素养,即语文多媒体教学,这实在是一种浅薄的陋见。我国对语文媒介素养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还刚刚起步,还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可提供

参考,但这决不是广大语文教师保守观望甚至拒绝的理由。作为一线教师,要千方百计学习钻研,主动尝试,将成功的实践和事例聚集起来,形成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高潮,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对语文媒介素养的决策和实施。

4.认真对待批判性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批判性思维是语文媒介素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特征,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对批判性思维的内涵还不够了解,因此,强调这样一种思维品质有时难免会使教师产生一定的担心。他们不但要担心这种思维品质对目前标准化考试的不良影响,更要担心学生一旦形成这样的思维品质,就会给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很大的负担。国内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钟启泉先生做的研究,而研究语文批判性思维的文章更是屈指可数。如果这方面的研究不深入具体,就很难让媒介素养教学产生真正实效,很有可能滑入追求表面热闹和兴趣至上的误区。批判性思维的质量与媒介素养的质量成正比,没有严肃认真的批判性思维的语文教学,就称不上是语文媒介素养的教学。

5.课程开设的三条思路。根据国外的经验,语文媒介素养的课程可以设计出三条思路。一是在语文课程中增加媒介素养教学的内容,这条思路比较有基础,因为目前新课程标准就已经规定了新闻教学的选修内容,只要以此为基础,以媒介素养为目标,摸索出一套较为细致合理的编排序列,就比较容易拓展和丰富这门课程。二是将媒介素养作为学校层面的综合学习活动课程,使语文活动成为其中的一个必不可少而且很可能是主要的组成部分,使媒介素养成为一个跨学科的学习领域。三是将语文媒介素养作为一种课外活动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力所能及地培养一点基本的媒介能力即可。这条思路简单易行,灵活性强,可以边学边教,积累经验,为较高级的媒介素养教学作好准备。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课改进程加快,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取得了显着成效,尤其是课堂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中学语文改革呈革命性变化,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一些缺陷。本文主要分析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偏重形式误区,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偏重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逐渐现代化,语文教学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显得不能很好适应即将成为新世纪人才的学生在语文素质,特别是语文能力方面的实际需要。因此近一两年内,各地语文教师、语文教研工作者以及关心语文教学的学者、专家都纷纷对当前语文教学提出批评,强烈要求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进行改革,乃至汇合成一个响亮的呼声:“语文教学非改不可!”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经验,主要分析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偏重形式误区,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

一.语文课改存在三种偏重形式的误区

首先,现代化教学方法存在片面性误区。主要是无法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运用只是为了赶时髦。语文教学无固定模式,必须因材施教,由于教师性格差异,片面使用多媒体技术,使得现代化手段存在偏重误差。

其次,片面强调教学形式创新。由于新课改要求,许多教师错误的全部否定传统教学方法,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大多数评优课非常注重形式。例如,有某位老师为参加省评优活动,花钱请高手制作课件,课件非常精美,获得省级二等奖,但回校向同事演示时,不知道如何返回原来画面。

第三,对语文教学的个性特点进行掩盖。语文课教学方法无异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基础性与人文性学科,利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意,对读者造成震撼作用。许多语文文章属于精美文学作品,特别是是古诗文经过千百年的传颂,可以说是极富艺术感染力,语文教师需充分发挥、利用语文文章优势,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语文教学改革出现偏重形式的原因

首先,不能很好处理优良教学方法与效果之间的关系。内容以形式为基础,效果作为教学方法的目的,不可本末倒置。处于新课改背景下,强调新教育理论,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教师过分重视形式。学校教育强调的是教学质量,无论哪种学科,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目的。教学手段即使再新颖、再多样化,若教学效果较差,教学方法也没有任何意义。

其次,不能很好处理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一味强调创新,而忽略继承的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根据唯物辩证法,任何改革都是原有事物、规律的再发展与创造,不能全盘否定现有模式,语文教学更加应该如此。许多学校由于急于标新立异,全面改革新课程,使得“课改公开课”、“课改研讨会”现象增多,忽视了创新必须结合继承。

第三,不能很好处理一般和特殊之间的关系。针对语文学科而言,其与其他学科具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同样也具有许多不同之处,语文文学作品具有特殊性,由于文学作品提倡意境与神似,优美作品可吸引读者。语文教师就必须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如何去领悟文章的神与意。

三.语文课改走出偏重形式误区的对策思考

首先,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若讲述说明文,尽可能使用多媒体,利于学生熟悉与理解,因说明文的知识性较强,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明白与理解。例如,笔者讲述《绿色蜾蝈》时,觉得非常有必要制作课件,上课开始时,多媒体屏幕上,呈现一只可爱、活泼的绿色蜾蝈,要求学生去仔细观察,然后结合自己语言对蜾蝈外形、动作特征进行描述。学生们通过各抒己见,朗读文章之后,明显具有感性认识,也激起相关文本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笔者设计一张表格,在屏幕上呈现蜾蝈的生活习性,学生通过屏幕可一目了然。

其次,创新与继承的结合。创新之根本是为发展事物,而创新之基础就是继承。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尤其是古文,古人习惯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种方法教授古文,也是古文教学的精华。鲁迅先生非常讨厌“三味书屋”的生活,然而正是由于老先生在“三味书屋”中的执拗教学,才奠定了鲁迅先生的文学基础。

第三,发挥语文课特色。针对语文教材而言,大多数属于文学作品,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领悟文学的神韵、意境,让学生充分去想象与思考,实现“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语文境界,不能说限制学生非要逼真见到实事实物。

第四,树立正确、科学的评价导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若想摆脱偏重形式误区,对于各类形式的评优课,不能以“现代化多媒体”、“课堂热闹讨论”作为选优的唯一标准,不然会严重影响中学语文教学的含金量,使得优美语文文章被热闹化、形式化。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能让学生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心理得到满足,这就是一堂成功的课。我们切莫走进新课改的误区,过分注重形式的东西,一窝蜂去仿效,而丢了自己可挖掘的资源。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教育

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 情感教育

论文摘 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个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几乎伴随着一切心理因素,其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其他心理因素的发展。中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关系密切,有着必然联系,结合本人在中学担任语文教学的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情感是语文教学中的催化剂,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现代教学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情感的培养,情感培养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是情感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

1 基本途径

1.1 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内涵

我们在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是发现,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作者经历了深厚情感体验把积累的情感和知识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课文中作者对大自然、人、物、生活以及祖国的热爱之情,贯穿于其作品之中,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的情感,是语文教学与情感的结合点,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重点。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是从多方面反应作者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之情,大多都是脍炙人口的文章,集道德、人情、风景美于一体,几乎每篇都涉及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我在教《项脊轩志》、《背影》等这类表达至爱亲情的文章时,除了紧扣课文的内容,仍要辅以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抓住现阶段中学生的逆反思想和心理,他们同父母的所谓隔膜,代沟问题,把中华民族赡养父母的传统思想,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殷之情,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对这类课文的学习,树立一种美好的,正确的人际关系思想。

1.2 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情色彩

情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协调师生关系的纽带,在教学中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语文教师要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自己的情感融于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感到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教师一个鼓励的手势,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都会给课堂带来和谐的音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感情。

2 基本方法—情感渗透

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想方设法将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热情激发出来,让学生“情有所动”,将其置于激昂的情感之中,感受学有所得的喜悦,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把做到动之以情呢?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有意识进行质疑问难、追求探究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的促发下,阅读者就能顺利进入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的思维链中,充分体现思维的灵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所谓习惯成自然,训练有素的学生一旦进入临战状态,其质疑问难的习惯立即会使他与题目的设置者达成一种契合,而使问题的解决显得游刃有余。相反,缺乏问题意识及习惯,面对阅读对象的“陌生”,会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从而阻滞了思维活动,处理起问题来当然会生涩。

2.2 要引导学生重视阅读,完善阅读技能,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能力是由多要素、多层面、多层次组成的结构系统:从纵向看,有阅读感知、理解、鉴赏、迁移、创造五个能力层级;从横向看,有阅读选择、思考、想象、记忆、时效五项能力贯串;从纵向看,有阅读知识(认知结构)、智能(行为结构)、情志(动力结构)三维能力分支。这些分解开的能力要通过一系列阅读方法的历练才能综合形成,要通过整体优化才能健康发展。

纵观中外林林总总的阅读技法,从阅读效率着眼,大致可浓缩为三大读法:精读法,略读法,快读法。三大技法分别反映了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尤其是略读、快读更是现代中学生,特别是临场考生在训练中必须谙熟兼备的综合技巧。而由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传统的单纯精读的影响久远,长期以来,忽视了略读和快读,这恐怕也是造成“少慢差费”的原因之一。完善阅读技能,应先学会“吟咏涵泳,文道兼收”的精读,再学会“观其大意,提纲挈领”的略读,后学会“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快读,实行三大读法的科学配伍,使阅读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和速度,全面提高阅读训练的效率。

2.3 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科学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段话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正确对待学生阅读提问指明了方向。过去我们总认为阅读教学只要把知识点讲清楚就行,对学生提问不加重视甚至反感。而在创造性阅读教学中,我们把鼓励学生提问放在教学的首位,并对学生的发问予以及时强化。有时候学生的发问可能是幼稚的或者是钻牛角尖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也一样给予关注,认真倾听,肯定其大胆的行为,找出其中的闪光点。问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无论是次要得还是重要的,无论是紧扣原文还是离本万里的,我们都应一视同仁地作出回答,如果不回答,也应给予合理的说明。

3 要为学生创造培养问题意识的情景

(1)引用名人名言故事。如:“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以此营造审问的阅读环境气氛。

(2)开展小组阅读审问活动,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共振,灵感得以激发,诚如萧伯纳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

(3)教师提供一个问题,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展开质疑。

(4)设置阅读障碍,使熟悉的东西陌生化,或使文本内容与日常观念或者科学概念之间发生矛盾。从而改变学生惯性思维,使之产生愤悱的阅读心理。

总之,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以及让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中应该有效把握情感教育这一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有效的发展语文教育事业。

上一篇: 小学语文教学探讨 下一篇: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思考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