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一对一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1 15:52:18

中学一对一教育

中学一对一教育篇(1)

一、体育委员的职责

体育委员是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要发挥骨干、模范带头作用。

1.课前帮助教师整队,检查人数、维持纪律,使学生能有序地在指定地点集合等待上课,使体育课一开始就秩序井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

2.提前准备好体育器材。在一些需要体育器材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前告之体育委员,由体育委员帮着安排适当的同学进行器材的搬运,尽量节省课堂上拿置器材的时间。

3.帮助教师提高分组学习的效率,进行各组任务的分配,以及观察指导,并适当地执行裁判等。当教师处理事情时,帮助教师管理班级,对课堂上捣乱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制止,防止影响其他学生的练习,或者发生意外伤害。

二、如何培养“得心应手”的体育委员

1.应着重于体育委员的教育与管理班级学生能力的培养。想要体育委员获得良好的教育与管理能力,就得学会和养成尊重班级每一位同学入手。可见,只要在实际教育与管理中牢固树立信任、宽容和接纳同学,就能赢得同学的爱戴与拥护,自然你的同学也会主动性的配合,共同维护班集体荣誉和班级公众形象的。

2.应着重于体育委员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绝不是简单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地行动实践,又是征服同学的有效手段。凡是要求同学做到的课堂教学规章制度,体育委员自己必须做到,这样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调控和自我严格管理好自身的言行举止,定能赢得同学的信任和尊重。

3.应着重于体育委员示范、讲解能力的培养。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讲得清、明、透和示范到位、标准、正确的职业本领,才能让学生学得会、懂、通和透。同样,作为体育教师的好帮手,最起码也要掌握一定的常规性、常用性的发展同学运动技能、运动体能的方法和一些简单的裁判规则,这样就能在常态课堂上成为体育教师另一只手臂,有效地指导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从而进行指导服务工作。

三、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体育委员作用

中学一对一教育篇(2)

一、通过美术欣赏教学,让学生对美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让学生比较全面得学会美术欣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比如,在美术中的书法教学中,对一些充满张扬个性的书法作品,很多学生都不知怎样去欣赏,教师便要详细地将书法的渊源娓娓道来,讲述书法家不是写字匠,并不是每个字端端正正的就是写得好,就是书法作品。字的结体在端正之余,求奇险,整幅作品更要讲究章法。再有对国画的欣赏,学生更是云来雾去,教师更要把诗书画印的欣赏法则讲给他们听,讲解写实画与写意画的不同,写意画又分大写意和小写意的区别等等。一幅优秀的名家书画作品,动辄上千万,并非哗众取宠,因为这些画作,就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国宝。可以说是无价之宝,实际上优秀的艺术作品是难以估价的。另外,对建筑艺术品的欣赏。中国的传统建筑讲究的是对称美,端庄大气。一些皇家建筑,更是金碧辉煌,气势威严。而西方建筑的欣赏标准并非如此,当然他们又分了不同流派,在此不再具体说明,但一定要让学生抓住要点,懂得分别。最多的当然是生活中如何发现美,并由此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比如,我们的电器,它的造型各异,但充满着形式美感。我们房屋周围的绿荫、小溪同样是那么的迷人。这个世界的一切一切,都要让学生感觉到它们的美好,能从美术的角度去认知它们。时间长了,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学生也就对美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方法需不断丰富

中学一对一教育篇(3)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现代人才必备的一项技能,高中时期学生面临着进一步深造与步入社会的选择,当前阶段的教学对于他们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意义,所以在教学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为他们学习发展的有效进行打好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主要有:

1、问题教学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都是“顺序”式的,往往都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认知,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这就造成学生学习方式的单调,同时由于对于知识缺乏相关的思考,也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效果不好。所以就需要我们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思维,比如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解决,让他们能够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例如: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成绩的途径;各种体育项目的战术、技术、规则、练习方法、场地器材等,教师要鼓励诱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高―假设―推理―验证”五步思维法对问题反复地进行探索、实践,逐步形成勤思好问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情境教学法

体育知识是一项比较抽象的教学项目,比如对于长跑,怎么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怎么样才能够跑得更快?学生往往很难想象出来,也很难提升效率。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通过多样化的情境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认知与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创设各种体育单项比赛、球类比赛、野外训练等激励学生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例如在引导学生长跑的时候,有学生就说我们可以想象后面有一群恶狗在追,也有的同学说下大雨了,要赶紧跑回家,让大家能跑多快就跑多快,激发大家的体育潜能。

3、讨论法

讨论法就是不拘泥于教师“满堂灌”,学生“盲目练”,而是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的选择讨论。例如篮球教学比赛中,学生利用各种技术和小配合,然后分组讨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再次练习,再讨论反复几次,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这种团体练习,使个体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

4、体育游戏法

体育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活动和运动练习方法,体育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成的,具有特殊目的综合性活动。如“信任后倒”、“拦网捕鱼”、“老鹰抓小鸡”等游戏。学生在可行范围内可以自己摸索或小组讨论取胜对手的方法,充满公平竟争获胜的气氛,同时把可让学生自己和教师共同创编体育游戏。学生一旦参与积极性极高,可以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增长,更需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提升,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创新教学素材与契机,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相关的学习,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1、注重学生右脑潜力的开发培养

科学实验证明:人的创造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联,只有大脑左右脑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人的创造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因此智力开发很大程度上是对大脑右半球机能的培育提高,并使之完善和达到高度。所以加强左侧身体练习就可以促进右脑机能的发育,从而使右脑潜在的智力得到开发,那么其创造力也就相应提高,这是智力开发的重要标志,所以在体育课中应加强学生的身体左侧部位的练习,如在篮球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左手投篮,在教学排球的的时候引导学生使用左手发球,在羽毛球教学中鼓励学生使用左手等等,通过教学中科学教学方法的运用来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做好教育引导。

2、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进步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往往是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跳远必须达到多少才能算及格,长跑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才能算过关……这就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较大的困扰。有些学生身体素质好,不需要锻炼轻轻松松就可过关,有的学生经过艰苦的锻炼之后还不能及格,同时也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就需要我们能够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进步。比如在教学中应将学生按性别、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实行区别对待,因材实教。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切实的提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某一区域得到成功。这样素质好的、能力强的学生增加距离,提高要求,充分锻炼;体质稍差的学生缩短距离,降低要求,使他们也能与素质好的学生一起完成练习,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课才是名副其实的现代体育课,也能够更好的实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3、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课堂学习环境

俗话说“环境塑造人才”,优美的课堂环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要适当从美学的角度考虑,如场地是否整洁、器材是否有序、队形是否均衡等,教师要贯彻教学审美化的原则做到语言美、教法美、动作示范美、形体美等,创造美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进行学习,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中学一对一教育篇(4)

作为一名即将踏入高三年级的文科生,笔者已经感受到了应试教育下的压抑与艰辛。对于农村高中的我们来说,考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而考上大学唯一一条路就是参加高考。每个学子都有一个大学梦,都要与高考战斗,每天战斗在教室、宿舍、饭堂,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更甚有学霸废寝忘食地奋斗到深夜。可笔者不禁反思,每天做着大量的题目、拼命的背诵,真的是最佳的学习方法吗?这样做能够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吗?

笔者认为,兴趣才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对于每一个科目,我们应该努力去发现它其中的乐趣,而不是拿着课本死记硬背。学生是最有资格评论教育的,因为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感受服务的人,就像卖一件商品最后要做售后服务吸取经验。因此,教师教学中的缺陷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很多年迈的老师虽然资历丰富,但观念已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作出调整,才能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上课毫无新意,一直套用老方法,即使学习特别努力的学生也要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兴趣。作为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更多的应该是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二字,一“教”一“育”,而现在很多学校只重视“教”,却忘了“育”。笔者认为“育人”比“教人”更重要。一个人的人生只有一小段是在学校中度过,而这一时段则是对一个人一生影响最大的时段。要想提高全民素质并不能只是“消灭文盲”,还需要给人以正确的思想引导,让人们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如今在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已经渐渐的“变异”:各个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疯狂的加班加点补课,考试划重点等一些脱离教育根本目的的现象。教育的本真是培育人才,而不是培育考试机器。而培育人才最终还是取决于老师对学生的引导,要让学生们发现学习的乐趣,有兴趣去研究学习,这样中国的未来将不缺少各方面的高新人才。

作为即将踏入大学这个“小社会”的人,笔者也试图通过有关渠道窥探到当今的大学生存在种种不良现象。比如:各种逃课、送礼、代考现象频频出现,缺乏诚信观念。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诚信对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学生没有了诚信,就会出现腐败现象、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心理。现在的大学生为什么没有了像我们父辈那样渴望学习,进取的精神?笔者认为,是由于对于思想的教化不够深。比如,考风考纪问题令人担忧。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各种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作弊方法层出不穷。从夹带、偷看、交头接耳发展到使用现代通讯工具、甚至雇佣“”,可谓五花八门,形形。大学和初中高中不同,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限制。但是,由于很多人思想觉悟不够,认为大学的自由就是要用来玩乐的。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大学所给予的自由轻松的条件,我们更应该利用它来研究更多值得学习的东西,而不是平时沉浸于玩乐,到考试时就千方百计作弊。要杜绝此种歪风,笔者认为在新生入学时,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军训式的思想教育,让每个升入大学的同学都明白读大学的意义所在。

中学一对一教育篇(5)

有一位动物行为专家,出于良好的愿望,为了培养猩猩的创造力,在一个空房间里,为一只黑猩猩设置了一串挂在半空的香蕉和几个散乱的可以叠起来的木箱,然后他关上门,从门上的小孔中向内窥视。然而,他看到的却是另一只乌溜溜的眼睛——那只猩猩也正在向他窥视!

我并无意于把我们可爱的孩子比作猩猩,有的时候,我们自己却像这位专家一样做着失败的实验,惊然发现工作的进程没有按照我们预设的轨道前进,在某种意义上,使我们从事的职业陷入了荒诞。

我一直教着两个班的可爱的“笨小孩”。

初一时,我走进教室,对他们说,同学们,给你们朗诵一首诗吧!他们鼓掌。初二时,我走进教室,对他们说, 同学们,给你们朗诵一首诗吧!他们更热烈地鼓掌。初三时,我走进教室,对他们说, 同学们,给你们朗诵一首诗吧!他们抬起头,呆滞中带些惊讶地看着我,(仿佛看着一只猩猩)说:“老师,您疯了吗?都什么时候了,快点给我们讲评卷子吧!

语文课上竟然容忍不了一首诗,这真使语文教师感到痛苦。怎么会这样?这些如羔羊一般柔弱与纯洁的孩子们的一切都被一头猛兽吞噬了,这头猛兽我们称之为“考试”。诗歌是生长在山坡上的自由的花朵,中学是一个羊圈,花朵怎可生长在羊圈里!人人尽说,亡羊补牢,善莫大焉。可是,假设根本不存在羊圈,“羊儿们正在山坡上吃草”,吃饱了,可以无忧无虑地甩开四蹄撒欢,可以用沾着新鲜青草嫩汁的鼻子嗅嗅黄花,可以翻过身来蜷着脚看无心而动的流云,那难道不正是它们的幸福吗?六十年代中期,美国发起了一场“非学校化”的运动,他们的口号是:“取消学校!”因为学校制度貌似平等,实则极不平等。学校俨然以知识的垄断者自居,把极小一部分规定的知识转变成一种商品,将学生规定为这些知识的硬性消费者,使用文凭这一手段进行强行的贩卖。该思潮代表人物伊里奇(Ivan Illich)在此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隐蔽课程——只有学校教育才能为每个人的成长作准备,凡是学校里不传授的东西,便是无价值的。而这又定然导致更为极端的观念:只有通过考试才能为每个人的成长作准备,凡是不考试的东西,便是无价值的。爱因斯坦说:“做同样的工作,它的出发点,可以是恐怖和强制,可以是追求威信和荣誉的好胜心,也可以是……每个健康儿童都具有的天赋的好奇心,只不过这种好奇心往往很早就衰退了……”我们的儿童早已没有好奇心了,如果有的话,也只是对教育者古怪的行为感到好奇,正如那只向外张望的猩猩一样。

老罗素说过,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对人生而言是如此,对教育而言亦是如此。所以,由“一言而为天下法”的教育方针、划一的教材、划一的教学参考资料、划一的考试乔装打扮而成的教育,是一种暴力教育。一开始就给你定下了错误的方向。楚国在南却向北走,有人劝阻,却说,“没关系,我的马好”,“没关系,我的盘缠足”,“没关系,我有个好把式”。是啊,我们的学生智力高,我们的经费很充足,我们有最卖力的教师。

是谁之过?只想起了帕斯卡尔的一句话:“参与者无人犯有过失,而悲剧依旧渐渐演成,应将一切归咎于命运。”既然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那么,我们将一切归咎于不合理的制度。在此种制度下,教师不再是拥有尊严、拥有自由、拥有灵性、拥有未来的创造者,而是强迫性的智力劳动者,和强迫性智力劳动的监视者。我们依旧视教师为神圣职业,因为他们原本是要将多少代人的工作成绩忠实地转交给孩子们,以良心为天平。我们感到∝痛苦。

“考试是指挥棒”,此言非虚 ,但最多只对了一半,“棒”则“棒”矣,然非“指挥棒”,而乃一枝狼牙大棒,谁若置若罔闻,定遭当头棒喝。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和我的笨小孩们都感到深深的痛苦。我们在狭细的路途中经常被迫陷入形而上的沉思:“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背景下,理想的答案离我们多么遥远——佛学大师池田大作如是回答:“教育的根本课题是在于说明和回答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人生应该怎样度过这些人类最重要的问题。”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教育的正确目的,归根结底是宗教性的东西,不能只图利益。教育应当是一种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有人说这些已不适应时代了,那么我们究竟处于怎样一个时代?可以移用狄更斯《双城记》的开首语:这是最好的年月,这是最坏的年月;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新纪元,这是怀疑的新纪元;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绝望的冬天。

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如何做一名教师?我们如何做一名语文教师?

我以为,语文教育在此时代应有两个目标。

A、为了传统文化的承继 [文化教育]

中国文化传统在20世纪出现了中断。鸦片战争以后,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科技的重要,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甲午败绩,进一步认识到还要学习西方的法律、政治制度,1898年张之洞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儒家文化的核心并未改变;到了时代,传统文化的整一套哲学、伦理都被了;时期,最基本的信仰、价值观都被颠倒了,传统文化至此破坏殆尽。

有目共睹的是,现代化不等于西化,现代化更需对传统的回归,绵延五千年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之处,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文以载道”, 语文教学应当自觉地担当起这一使命。

B、为了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 [文学教育]

美学家朱光潜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文学表达命运,抒感。懂得如何审美,才能热爱人生,健康充实地生活。

由于以上两点,可见语文教育回复古典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落实到教材,便是恢复对一系列经典文本的学习。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指出:“古典文学是一个民族……

中学一对一教育篇(6)

1.2 中学生毕业时,绝大部分就已经成人。即便在上大学,也将是国家、社会未来的主人翁。理财能力是当代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理财能力越发显得重要和突出。中学生处在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重要时期,是否具备初步的理财能力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的独立生存和发展,对国家的经济建设,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如果在步入社会时尚不具备初步的理财能力,一切还得从头学起,这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因此,我认为,对中学生的理财教育,不能忽视让他们如何进行简单的投资学习。让他们学会“开源”。

2 “中学生理财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2.1 有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价值观是人们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是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享乐主义人生观在目前的学生中还大有市场,至于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很多中学生受父母和社会的影响,把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标准。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摒弃盲目攀比、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气,树立“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 理财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理财教育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付出与收获”之间的关系,珍惜父母和他人的劳动成果,从而逐步树立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的意识。

2.3 理财教育有助于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理财理念及责任意识与诚信意识的形成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用。

2.4 理财教育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生经济行为中主要存在这么几种心理:消费中的攀比和从众心理、生活追求上的求异心理、两极分化趋势下的自卑心理。学生盲目消费的背后是他们虚荣心驱使下的攀比和从众心理。不顾家庭经济情况,盲目攀比的消费行为既给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理财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明晰现在的学习任务。

3 对“中学生理财教育”的几点实施意见

3.1 注重学生的“节流意识”培养。据一项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理财能力普遍低下,近70%的中学生买东西不会 “货比三家”,80%的中学生买东西没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许多中学生在吃穿用方面片面追求时髦,讲究档次,攀比之风尤盛。还有八成中学生对家中收支情况“一问三不知”。同时,也有这样的一部分学生:觉得理财跟自己比较遥远,平时买东西都是父母支配,平时很少独立花钱,基本没有金钱概念。

上述两种情况,在当前中学生中较为普遍。针对这种现状,结合中学教材,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第一,让学生学会消费,懂得必要的消费规矩,有的放矢、正确合理地花钱,要有算账的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让学生懂得钱来之不易。要正确认识钱的作用和地位,懂得钱是劳动成果,珍惜父母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第三,让学生找机会参加储蓄存款,增加金融知识,自己计划管理,体验理财的滋味。第四,教会学生合理利用好零用钱,用于购买学习用品,支付交通费等,以及为社会的小额募捐等。第五,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储蓄知识,学会选择合适的存款方案,感受到储蓄增值的快乐,养成储蓄的习惯。第六,让学生课余可以向家长请教一些常用的财务账目的常识,养成精打细算、有计划、有理性、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第八,形成记账的习惯,记录每天的收支,定期检查。经常进行比较、总结会增强我们的理财意识的,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

3.2 加强学生的“开源意识”培养。据了解,会借钱,会投资,是美国人理财的主要观念。中国人常教育孩子怎么攒钱,美国人则教育孩子怎么借钱。当然,两个国家的国情、文化背景、思维习惯等大不相同。我们不赞同我们的中学生完全向美国学习,不过也要看到别人的合理之处。了解投资、学会投资,也应该是中学生理财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3.2.1 要使学生获得一些投资理财知识。可以通过课堂的学习和举办各种理财知识讲座:如中学生是否适合炒股、我集的邮品何时会升值、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存款方式,如何争当一名光荣的纳税人,如何提升个人信用级别等等,来丰富学生的理财意识。

中学一对一教育篇(7)

1. 前言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懂得感恩的学生才是人格健全的人。感恩情感的欠缺已成为学生的共性问题,同时也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感恩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个性的重要教学内容,而课堂是学生心灵碰撞、灵魂净化、精神洗礼的重要场所之一。高中历史教学就是要在课堂上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的教育,实现新课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感恩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利用网络资源来给感恩教育创造环境。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网络技术已经深入人心,现代信息技术和历史已经成为新世纪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注意让互联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学习中的运用,让网络成为学生历史学习、教师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历史只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仔细对上下文进行深入的理解,然后再进行教学,才可以让学生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曾经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搜罗到中国在历届奥运会上的奖牌榜,和曾经参加过三届奥运会,最后终于夺得金牌的运动员熊倪感人事迹等资料,使学生们在内心由衷地感受到体育健儿拼搏奋斗的精神和祖国体育事业上的辉煌战绩。除此之外,我还利用网络搜集到李四光、竺可桢、茅以升、侯德榜等科学家的事迹,要他们进行分析整理,然后要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生动的讲述。学生对人物的事迹了解的越多,对一个人的敬佩之情也就会油然而生,他们身上的爱国精神,竺可桢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最后,我由此提出此次课的讨论话题:我们这一生应该如何为自己、为家人、为国家的荣誉而努力拼搏。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受到了深刻的感恩教育,思想也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

3.通过近代百年屈辱史的学习,使学生生树立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近代史是我国屈辱的百年史,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才取得了最后的斗争胜利,扭转了中国人们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通过这段史实要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可以救中国,才可以摆脱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压迫。激发了学生感谢中国共产党的热情。通过近代史的学习也使学生铭记“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同时也要学生从内心说出:“屈辱的历史不会在我们身上重演”的感慨之言。

4.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感恩教育。

如,组织历史感恩故事演讲比赛。把班级分组,由每组选出负责人,带领自己的组员,分工负责,搜集不同时期的感恩故事,然后精选出感染力强的故事,参加演讲比赛,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搜集和甄别资料的能力,又使学生在搜集资料和演讲比赛中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又如,在活动与探究课中,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剧编排出。在过程中学会合作、宽容,感谢他人的劳动与付出。这是接受感恩教育的好方法。

5.利用历史人物生动感人的言行来让学生学会感恩。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确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学生学习历史,首先得到的是具体的历史知识,通过掌握具体的历史知识,给人启迪,潜移默化,达到鉴古知今,知人论世的作用。在教学中重视用历史人物生动的言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历史教材中记载了大量历史人物的爱国名言,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教材,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又近现代史上如关天培、邓世昌以身殉国,谭嗣同舍身变法,英勇就义,董存端舍身炸碉堡等事迹,这些英雄行为及其坚强的信念,惊天地,泣鬼神,成为万代楷模。在教学中,充分挖掘体现时代特色,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去参与教育内容,同时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金生;高中历史教学的困境和改革[J];教学与管理;2005年15期

[2]彭云松;高中历史教学应注重“衔接联系”[J];广东教育;2005年09期

中学一对一教育篇(8)

1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针对性的必要性

德育教育针对性其实质就是德育教育要满足社会发展、企业需求、教育课程改革和学生修养等方面的具体需要。其必要性也主要体现在上述几方面,表现为:

1.1社会发展需要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发展不仅是物质方面的,还包括各种文化和意识形态,在改革深人的进程中,一些新的国际思潮和价值观逐渐渗透进我们社会的各阶层,人们的社会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多变化,多元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冲突逐渐突出,很多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风气盛行,这些都给中职学校敲响了必须要加强德育教育对社会针对性的警钟。

1.2企业经营需要

新时期企业的经营运转资金很重要,但真正能创造价值的是人才,人才的标准是多方面的综合结果,良好的德育素质和职业道德都是人才需要具备的。

1.3教育改革需要

传统的中职教育日的只是教会学生最基本的工作技能,这并不能帮助学生真正学会工作和生活。随着中职学校生源的不断萎缩和素质的逐步下降,中职学校进行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德育教育是当前中职教育的薄弱环节,必须提高德育针对性,使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达到预想目标

1.4学生自身修身需要

中职学生的生源年龄段相对偏低,正是学生从少年到青年的过度期,是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其独立性和对事物的认知性都不明确,很多青少年犯罪行为都发生在这个时期,因此,此时迫切需要学校做好德育方面的针对性教育,以帮助学生在技能获得的同时做好自身素质修养,教给他们正确的人生方向,培养他们良好的立足社会并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行。

2当前中职学校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中职学生的社会认知度和好感度上比普通高中学生要低得多,主要间题在于:

2.1学生心理和生理形态差异过大

在普通高中学生为升卜最好的大学努力学习时,中职学生却过早地接触了社会,这个时期的他们心理年龄大都不成熟,但身上担负的确是20多岁的生理责任,在没有正确的引导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思想和能力的错位,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观,极易犯错

2.2学习目标和动机不明确

很多中职学生选择中职学校都是退而求其次,很少有真正主动进人中职学校学习的,因此很多学生根本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目标,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人错误认识的影响,很多学生更是对学习失去信心

2.3学习理论基础较差

多数学生选择中职学校都是因为中考落榜或者因为本身成绩不佳想早日学到技能进人社会,其理论知识基础都相对薄弱。在中职学校接受新的知识时,很多学生会觉得比较吃力,产生厌学情绪,不会就不问,不问则更不会,这样恶心循环造成很多学生的课堂时间白白浪费,根本没有学到任何有用的知识。这需要中职学校教育从基础抓起。

2.4学生心理素质不高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年龄和特殊性使他们很多人心理素质不高,很多学生存在自卑、偏激、反叛和懒惰心理,当然并不是说普通学校的学生不存在这些情况,只是中职学校学生情况更严重一些。这些心理状态使学生逃课、旷课成为常事,承受压力能力不强,在恶劣的外压下容易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对学习和生活没有自信和进取精神,偏激的心理还使他们遇事容易冲动而犯错,造成终生遗憾。

3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针对性的一些建议

了解了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针对性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和需要提出一些德育教育针对性建议,具体方法有:

3.1师生统一认识,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

要做好德育教育,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不管是普通教师、行政员工和领导,都必须要将德育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并以此引导和教育学生,让学生树立“人本”的观念,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利于沟通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能及时深人地了解、沟通并解决

3.2建立完善的制度,确保德育教育实施

国无法不立,学校的规章实施也是这样,要让人遵循就必须要先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一套完善的德育教育和管理制度是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所必须具备的东西,只有用这些规章来宣传和监督各项活动才能使教育生活更有秩序,从而达到德育教育改革的目的。例如《学生手册》、《班级德育管理量化考核条例》及《学生行动规范》等等,这些都可以针对学生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细致地制定。

3.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育影响

做好德育教育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课堂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优势,提升德育教育。首先,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解决学生道德方面的心理困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变化,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应变能力;其次,各专业老师在进行技能教学的同时更要注意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针对不同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形成相关的正确的职业道德素养,在技能实践中更要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3.4建立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增强隐性教育能力

中学一对一教育篇(9)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23-01

如今的社会高度发展,竞争越来越强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压力随之越来越大,其次父母对他们过高的希望和要求也会让他们产生巨大的来自家庭的压力。在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下,处于成长期的学生不免就会出现很多心理问题,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将引起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我对如何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在体育教学中,我会发现很多学生在完成某项动作时,会感到很不自信,在没有进行尝试之前已经把自己否定了,胆怯的躲在队伍后面,试图逃避完成学习任务。譬如,在跳山羊课中,很多学生表现出害怕的情绪不敢去完成动作,看到这种情况我并没有去批评他们,而是对他们说:“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在老师心里你们都是最勇敢的勇士,最优秀的学生,这么一点困难是不会吓倒你们的,大胆的去尝试让老师看到你们自信勇敢的一面!”在我的鼓励下,原先不敢去完成动作的学生都增强了信心,在我的保护和鼓励下,那一堂课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我所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那堂课,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在教学中,适当的鼓励和肯定对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是多么的重要。

二、培养学生敢于表现,敢于挑战的优良品质

现代的体育教学提倡让学生做真正的课堂小主人。每一次课,我都让学生自己站出来当“小老师”,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学习,去组织他们喜欢的体育活动,我则站在一旁对他们进行指导。我大胆的尝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上课,其目的就是想让他们充分的去表现自我,克服紧张情绪,勇敢的站在人群前面去展示自己的才华。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我让很多以前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的学生都能积极的去表现自己,即使在室内上别的课也能大胆的站在讲台上发言了。

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他们以自己为中心,不愿意去帮助别人,缺乏团体精神。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每一组都让他们自己选出小组长,小组长的主要任务就是带动本组成员共同进步。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我看到了以前不愿意帮助别人的学生,渐渐的也改掉了坏习惯,他们也融入到小组中去帮助别的同学,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让他们明白了只有融入到集体中,大家互相协助才能共同进步。在教学中我也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了他们团体合作的好品质。比如,我在一次游戏课里安排了一个接力游戏,在做完游戏的时候,我让学生们思考,一个怎样的队伍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学生们各抒己见,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只有靠团体的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听了学生们的回答我非常的开心,我觉得一节课不仅仅是单纯的给学生上课,而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更为重要。

中学一对一教育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53-01

一、做好引导教育,培养学生兴趣

体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在农村地区,由于学生接触的体育活动较少、知识面较窄,对于体育理念、体育运动的认知不完善,对于体育专业知识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特别是对于体育知识,对于一些基本的体育理念、体育技巧在掌握不完善,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仍然较低。所以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做好引导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对于身体发育、对于个人精神面貌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全面的认识到体育的积极意义。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要能够树立积极的、健康的个人魅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也会在无形中向教师学习,通过榜样的力量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魅力,进而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基础教育,打好体育根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要建好一幢大口,首先也要有稳定的根基。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是如此:体育是一项综合性的、全面性的、终身性的运动形式,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习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发展影响深远,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打好基础,以便他们日后更好的从事体育锻炼。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教育,却往往会忽略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由于学生的体育知识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作为根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得快、忘得快、知识掌握不牢等状况。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对于基础知识、理论知识的讲授,通过教师对体育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正确地对待体育,形成正确的对待体育的态度。在讲授的过程中,不能只是理论上的讲课,要避免枯燥的课堂,更注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的讲课方式,达到多元化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做当天的“体育委员”,以便能够引导学生从基本的口令入手去体验班级的协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养成以集体为主的意识,提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

三、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要求实现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对于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的主导者观念,避免出现学生只是在教师的领导下进行模仿式学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得不到体现的教学模式。因为单一的教学方式会让课堂变得乏味,学生会没有兴趣去关注体育课,更不用说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就意味着讲课的实际效果是极差的。因此,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不再被动,而是主动地参与,才是培养体育意识首先要做的。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乐于参与的游戏来丰富体育课堂,例如开展一些小组竞赛,让学生自己进行规则的制定、组织,通过学生自身的参与来增强学生体育学习热情,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四、丰富教学途径,感受体育乐趣

体育是一项快乐的、积极的运用,青少年在初中阶段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的形态、各项机能以及耐力、速度、弹跳、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利于巩固生长发育,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意义重大。兴趣能够让学生产生动力,没有兴趣就会有可能出现有部分学生喜欢体育但是并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享受到体育的快乐,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对日常的体育训练也会有兴趣,这样培养体育意识也不再困难。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生物、化学等科目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中的乐趣,引导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状态,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

五、注重合作交流,加深学生感知

初中学生的情感易于情绪化而不稳定,有叛逆倾向,良好的体育课堂能够促使他们对教学内容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更积极地展示自我,有利于果断、坚强、拼搏、团结的精神面貌,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培养学生的合作、团队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并且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而不至于太自我化。反之,也是因为合作意识,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训练,与他人共同努力,得到集体的胜利。这种靠团队取得的胜利比个人得到的胜利更有价值,更值得被称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得到了培养,合作意识得到了升华,这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够更好的认识到什么是体育精神、什么是体育传承,这对于学生日后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都会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六、注重观念培养,引导自主实践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也不如教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方法与学习认知。特别是在体育运动中,教师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体育套路,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认知。让学生认识到体育不是为了锻炼而锻炼,而应该将锻炼视为一件持久的事情,当做自己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除了教导学生锻炼技术相关的内容,学生的认知能力也需要培养。只有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锻炼的目的、重要性及意义,才会主动地并且能够坚持地进行自我锻炼,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践活动。

上一篇: 监理的合同管理 下一篇: 医学的哲学思考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