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2 14:55:41

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

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篇(1)

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科技的发达,互联网迅速发展。网上交友成了流行极普遍的事。中学生上网交友会让父母担忧,也成了社会关注问题。中学生是通过面子书等交友。

中学生上网交友的利益是他们所交的朋友会是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不同风俗习惯的的各族群。他们的生活圈子会变大因为朋友满天下。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他们能和各国朋友交换资讯,增广见闻,不做个孤陋寡闻的井底之蛙。除此之外,他们还能交换信讯,丰富对各地的认识。

中学生上网交友也有弊。他们整天对着电脑,电话,不与家人沟通。久而久之,他们的性格就越变越孤僻。他们也会沉迷于网上交友,过后会上瘾,不能自拔,进而荒废了学业,成绩也一落千丈。他们也会受到网友的影响,做一些不当的行为。如果他的网友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坏人,那他也会受到他的影响,做社会上的寄生虫

总而言之,网络世界是个虚幻的空间,我们必须以谨慎的态度结交新朋友,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千万不能受那些猪朋狗有的影响。

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篇(2)

1、对于上网,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基本上都会上网,熟练上网的比率也越来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2、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友、聊天,其次才是阅读或查资料,部分学生也有意或无意地进入过黄色网站。3、迷恋上网的学生都是家庭氛围过于压抑,所以为了放松心情,才选择了上网。4学生上网时间,选择在双休日、放学回家时,平均每星期上网时间为2-10小时,做到有节制与适度;但有部分的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几乎天天想去。5、对上网的感觉,有大部分的学生觉得开心、舒畅、爽、刺激。6、上网的经济来源,大多来自于父母给的零用钱或压岁钱。7、父母懂得网络知识的较少;对于学生上网,持支持、理解态度的不多,大多家长都禁止学生上网。

从以上资料来看,同学们对上网都很感兴趣,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区。家长们对网络的认识也是不够。

那么我们应怎样认识网络呢?

所谓万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不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

它所表现的有利方面是:

一、开阔了学生视野。

网络已经成为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全世界各大图书馆的资料大多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它不仅快捷而且也省去了大量的额外的花销。网上还有新闻、资料、经济、娱乐、文学等各种信息。在网上,中学生可以看到最新,最快,最权威的新闻,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了解到更广泛的未知信息。

二、扩大了交流渠道。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它的交往超越了空间,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它还超越了辈分、年龄、职业、地位、相貌、肤色,提供了平等交往、广泛联络、自由活动的平台。在网络的新空间,可以突破专业限制,只要想学,随时可以找到学习资源个指导者。这样就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历。

三、活跃了思维方式。

利用互联网就可以学习、研究及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从而改变了传统线性思维固有的死板和狭隘。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一面,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网络的特殊性和网络发展的不完善性,我们在看到网络对中学生有利的一面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消极影响:

一、包罗万象的信息造成“信息污染”。

网上各种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难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中学生来说,造成了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二、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对身体的损害。

过度沉溺于电脑网络中对身体也是一种损害,上网时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对身体健康是很有伤害的,尤其是对眼睛的危害,现在我国中学生原近视率已达60%,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整天沉溺与网络是不可取的,有时上网的愉悦是以金钱和自己身体的健康为代价的。聊天、游戏、造成了学生成绩下降,身心健康受到伤害,不利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记得长沙有位学生,因过度上网,自己心脏受到严重损害。结果在一家网吧,由于心脏出现问题,而突发身亡。

三、没有自制力的人易形成网瘾。

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希望得到重视但十分孤独的人。生活中受到某些挫折的人。没有特长、工作不突出、心情压抑的人,家庭不和的人。因环境变化导致成绩下降有难以适应的青少年。他们都是易形成网瘾的人。如果一但上瘾,就会难以自拔。因而,自我摧残。不仅是对自己,而且对身边的人都有较大的伤害。

所以,我们必须更好、更正确的使用网络。在此,我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学校方面加强思想教育。

网络带给了学生巨大而无行的积极因素,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严重的消极影响。中学生由于年青,辨别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作为教育者,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进行意志力、控制力、责任心的培养,加强自律与他律,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别能力。"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激起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教育。"因此,在矫治学生痴迷网络的行为时,让他们自我教育,进行自律是很重要的。

第二,家庭方面建立安全上网规则。

①善于在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②要诚实友好地和他人交流,不侮辱别人。③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不随意相信网友。④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浸在虚拟的游戏时空。⑤要控制上网时间,有一定的自制力。⑥不轻易告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与家庭住址

第三,社会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篇(3)

网络最初是运用于企业的,用来查阅公司所需的资料,也用来洽谈生意。这时的网络尚未普及,可是,它的作用是积极的。此时的网络除了尚不完善外,我想还没有什么利弊之分。

随着技术的提高,网络日趋完善,也渐渐普及了。为了更适应大众的需要,有了网络游戏,有了QQ,有了各种各样的版块。于是,上网的人更多了,当然有大学生。大学生上网,理由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为了寻找一位网友以打发时间;有的为了网络游戏而不分昼夜;有的为了网上电影以此来“充实”生活。当然,也有为了学习的。我就亲耳听说一个建筑系的学生为了画图而包了两次夜。暂不说他包夜的行为是否不当,是否于身体不益,单说他对网络的利用,他在利用网络。我不得不插一句,何为“利用”呢?我觉得,在这,利用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运用。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借助于电脑,利用于网络,可以做成许多过去不能做或不易做的事。这是利?是弊?

作为一个旅游系的学生,我也是常上网的。在网上,可以看到很多有关旅游的信息。有景点的介绍,有旅游信息的,有国家对旅游业政策的公布。这些,可以说是最新、最快的。对于旅游业这样一个敏感的行业来说,早一步得到信息便意味着早一步抓住机遇。这是利?是弊?当然,网上也不全是可靠的信息,也有谣言,有谬论,如果不加辨别,一概采纳接受,并且因此而酿成巨大的失误。这又是利?还是弊呢?

网络是四通八达的,上了网,可以认识很多人。本地的、外地的、中国的、外国的,当然也会有好人、坏人。上了网,有了网友,互通有无,彼此相互联络,提供彼此意见、建议,建立一种良好的网上友谊。这是利?还是弊?整天沉迷于网上聊天,不上课,什么事也不干,只为了网上冲浪,与网络那端的人虚无缥缈地扯上半天,最后还有可能误入歧途。这是利?是弊?

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篇(4)

我们从媒体可知,学生玩游戏出现种种不良现象,甚至引发种种社会问题,如湖北一名16岁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竟半夜持刀砍伤母亲,抢走8000元;贵州一名21岁男子因网游账号被盗杀人,庭审称不后悔;四川合江一名20岁的青年,在网吧玩网络游戏后,回家将熟睡中的父亲砍成重伤等。

信息技术教育≠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重技术的课程,但是除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外,也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三者是平衡发展的,缺一不可。本节课除了传授博客交流、熟练搜索信息外,在师生平等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课堂现状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表面上看兴趣盎然,但不少学生一到机房就痴迷游戏,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置之不理。低中高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玩网游的现象。

基于以上对社会现象、课程教育现象和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的团队选择了这节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的信息技术课。本节课有三难:一难,没有作品生成;二难,思辨能力要求高;三难,对师生要求高。

教材分析

该教学内容选自广东省中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五课《博客上的交流》。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搜索网上信息》、《网络与生活》、《QQ空间》等内容,这些已知内容为本课时的知识与技能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并作简单整理;能够使用博客发表日志和评论;了解网络游戏的利与弊。

过程与方法:关于网络游戏引发分歧,进行辩论,博客发表观点,制作倡议书,形成健康网游的共识;通过网络搜索信息,了解网络游戏的利与弊;通过开展辩论活动,明辨网游是非;通过博客交流,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发表观点;通过制作倡议书,形成绿色健康网游的共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搜索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辩论活动,培养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能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了解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体会信息技术的作用,感受信息技术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网络搜索信息;利用博客发表日志和发表评论。

难点:通过网络搜索信息;辩论时的语言组织和表述;博客发表日志和发表评论。

教学媒体

(1)平台开发环境:Apache、PHP、Mysql。

(2)平台开发技术:PHP脚本、HTML代码、Javascript脚本。

(3)系统核心模块:倡议书、评一评。

(4)应用媒体: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自主开发的学习平台。

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线索包括:技术线: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方法线:提出观点—搜集资料—辩论思考—提出建议;德育线:道德情感—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道德意志。

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都有玩网游的经历。那到底好还是不好呢?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对网游存在争议,引入本课主题。)

师:今天咱们一起探究网游是是非非。我们先来看段视频,看看别人怎么说?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谈话,视频导入,提出网游的利弊,明确本课时探究的问题。

环节二:思辨结合,探究问题

提出辩论

师:网络游戏争议不断,有的人爱它,爱到天昏地暗,因为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有的人恨它,恨之入骨,因为他毒害青少年;事实,不说不明;道理,不辩不清。今天咱们以辩论的形式来了解网络游戏的利与弊。

师:赞成正方观点的同学举举手。赞成反方观点的同学举举手。咱们现场分组,交换位置,赞同正方观点的同学坐在老师右边,赞同反方观点的同学坐在老师左边。

正反双方势均力敌,小声讨论。

设计意图:提出辩论主题,并根据正反方观点进行分组,为辩论做好准备。

任务一:搜索信息

师:为了使辩论更有效,我们通过网络搜素信息。

教师出示PPT,说明搜索操作步骤。

学生搜集基本观点、相关的事例、数据等能够说服别人的资料,来证明自己和反驳对方的观点。

设计意图:搜索相关事例、数据信息,对网游利、弊有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感受,为辩论顺利开展做准备。

任务二:辩论

师:我们一起看看辩论要求。(出示PPT)

(①辩论时间5分钟;②双方可轮流发言,也可连续辩驳对方;③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说服对方的一方胜;④辩论结束后,评出辩论赛“优秀辩手”。)

师:辩论现在开始,首先由正方发言。

生1:我认为网络游戏利大于弊,因为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话音未落)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网游弊大于利,难道你没有看到多少沉迷网游的学生,荒废学业?

正反双方就网游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激烈辩论。

师:我们的辩论告一段落,在辩论过程中,同学们非常踊跃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胜负难料,咱们听听双方辩论总结。

正反双方各抒己见,总结网游利弊。

设计意图:思辨结合,通过语言碰撞,制造情感冲突,深入探究网游利弊关系,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网络游戏利与弊。

环节三:制作倡议书,解决问题

任务三:博客交流

师:时间有限,很多同学们还没有来得及表达自己的观点,今天老师提供一个网络交流的平台,创建了我们的班级博客。咱们利用博客来交流。同学们先浏览课本21页,第五课,博客上的交流。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学习如何登录博客、发表日志及评论。

师:打开自学网站。我们通过博客发表日志及评论。

学生登录博客,对网游是非发表观点及评论。

设计意图:提供网络平台,学生通过自学网站学习博客,并发表日志、评论,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究网游的利与弊。

任务四:制作倡议书

师:网络游戏有利,也有弊,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去弊存利。关键在于把握度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共同来制作一份倡议书。

学生进入自学网站,制作倡议书。

设计意图:基于辩论、博客交流,形成健康网游的共识,倡导学生提高辨别网游是非的能力,绿色网游。

环节四: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网络是非引起的争议,一步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我们形成了共识,制作了一份倡议书。

学生参照评价表,对本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进行知识回馈并总结。

依据教学环节的构思设计,提供本课时教学网站,并分为五个模块。

首页:通过动画的形式,形象地让学生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

网游利弊:提供网络游戏利弊的观点。

博客交流:提供网络平台,学生通过自学网站学习博客,并发表日志、评论,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进程中,进一步探究网游的利与弊。

倡议书:提供平台,学生形成健康网游的共识,在倡议书中发表可行建议。

评一评:通过学习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进行知识回馈并总结。

教学反思

综观整个教学设计,始终贯穿一条现实性、活动性、思考性与趣味性的主线,力图体现教与学的统一,主体与主导的统一,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三维目标的统一。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有几方面的特点。

(1)本节课有别于传统信息技术课,整节课围绕网游是非进行德育渗透,通过辩论、博客交流、制作倡议书,让学生自我思考和自我教育。

(2)笔者前期调查了解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爱玩网游,危害不知;甄别信息,能力薄弱;语言组织,有待加强;思辨能力,逻辑不清。以此确定本课时的三维目标。

(3)本课的板书是通过师生平等的对话、思维的碰撞、共同构建课堂的结晶,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层次分明,架构清晰,重点突出。

(4)本课围绕三条教学线索进行教学,技术线(知识与技能),方法线(过程与方法),德育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整个教学环节分为三个环节:提出问题,激发思考;探究问题,辨析利弊;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本课教学内容跨度大,上完这节课后,笔者做了一些思考,教学过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篇(5)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5-0102-06引言

考试是高校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的主要手段,是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方式,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传统考试多以纸笔考试为主,普遍存在教师阅卷工作量大、考试组织效率低、试卷无法长期保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网络考试系统应运而生。网络考试系统是一种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某个学科进行实时考试的计算机系统,能够对考试全过程实施管理与控制,并通过自动组卷、自动改卷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极大提高考试的组织效率。网络考试凭借其高效、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己逐渐成为传统考试的有效补充。但是,随着网络考试的实施,针对网络考试系统的舞弊行为屡禁不止,这不仅影响考试结果的真实性,也使考试的公平性受到质疑,严重地败坏网络考试的声誉。因此,要使网络考试得到普遍认可,必须有效地解决网络考试系统的防舞弊问题,保障考试公平。一 网络考试防舞弊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环节

1 防舞弊的基本思路

考试舞弊行为是指考生采取不正当手段,非法获取高于自己实际水平分数的种种违纪活动。发生考试舞弊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作弊考生应考动机不纯,对优秀考试成绩极度渴望而采取不正当手段,另外,别人作弊我不作弊很吃亏的心理扩大了舞弊考生的数量;二是监考失职,考场纪律不严;三是考场规章制度和技术保障机制有疏漏,让舞弊者有机可乘。由此可见,为了有效防止考试舞弊行为,一方面要加强考试诚信教育,让考生知道舞弊的危害,从主观上杜绝舞弊行为;另一方面应该严肃考试纪律,建立完善的考场规章制度和防舞弊技术机制,使个别舞弊企图不得施展。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网络考试防舞弊技术领域取得一些成果。胡世清等采用Silverlight技术,通过改变试卷呈现方式与答题方式实现防舞弊。李益骐讨论了身份认证与防范入侵措施、ASP脚本安全隐患的解决方案和试题库加密算法。李美满使用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技术解决题库收发双方相互认证和防止泄密问题。徐巧枝等介绍了基于监控和数字隐藏的防舞弊技术。付细楚等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技术的考试成绩多级安全保护模式。曾华军等使用特殊的考试网关实现半封闭考试环境的安全机制。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视角和侧重点研究考试防舞弊技术机制,为网络考试系统的研制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网络考试中间环节很多,运作流程复杂,单一技术手段难以防范各种舞弊行为。只有建立综合防舞弊技术机制,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考试各环节进行全局的、系统的监控与管理,才能收到良好的防范效果。

从哲学的角度看,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构成人类活动的四个要素。与之相对应,网络考试的实施过程也具有四个要素,即时间、位置、人员和行为:时间指人员使用计算机访问网络考试系统的时间;位置指人员使用的计算机的位置,可以用IP地址描述;人员指网络考试涉及的人,包括考务员、监考员、教师和考生;行为指人员对网络考试系统实施的动作集合。对于具体的一次网络考试来说,其实施过程各要素都有明确的取值范围,其防舞弊的实质内容就是将实施过程各要素限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针对实施过程各要素设计综合防舞弊技术机制,有助于人们跳出被动式、亡羊补牢式的惯性思维,准确把握网络考试防舞弊的基本方向。

2 防舞弊的主要环节

正式、严肃的网络考试包括考前管理、考时管理和考后管理三个主要环节,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和防舞弊任务均不相同:①考前管理环节,其工作内容包括生成考场名单、安排监考教师和自动组卷等,其防舞弊任务是确保试题机密,考前试题外泄是对考试的最大干扰,必须采取措施堵住漏洞,使任何人都不可能获悉试题;②考时管理环节,其工作内容包括考生在线考试和教师实时监考等,其防舞弊任务是防止考生的现场舞弊行为,例如携带电子资料入考场、请人代考、偷窥答案、传递试题答案、考试过后泄露试题等;③考后管理环节,其工作内容包括保存原始答卷、自动评分、成绩查询等,其防舞弊任务是防止原始答卷和考试成绩被篡改。二 综合防舞弊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

网络考试系统采用B/S和C/S混合的分布式系统结构(见图1),其中试题服务器用于存放题库、考生试题、考生答卷、考试成绩等信息。在考试前、后阶段,考务员、教师和考生通过Web浏览器使用网络考试系统。网络考试以开设考场的形式,在全封闭的局域网环境中进行。每个考场配备1台教师机(教师监考专用计算机)用于运行监考软件,配备多台考生机(考生考试专用计算机)用于运行考生端软件。教师机从试题服务器下载试题后,考场与外部网络的连接被断开。考试结束后,考场与外部网络被重新连接,由教师机向试题服务器上传考生答卷。考试期间,考生机只能与教师机进行数据通信,考生无法从外部网络得到任何信息。

2 网络考试系统的综合防舞弊技术机制

网络考试系统的防舞弊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网络系统信息安全问题,许多防舞弊任务可以对应到ISO定义的安全服务。网络系统信息安全标准IS07498-2定义了五类安全服务(见表1),也称为安全防护措施。

网络考试系统并不需要提供所有的ISO安全服务,例如对大多数网络考试而言,“抗抵赖服务”不是必需的。但网络考试中还存在一些ISO安全服务不能涵盖的特殊安全问题,例如防止现场舞弊行为、试题服务器上的试题保密等。

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篇(6)

中图分类号: 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5-0202-02

Abstract: In the Internet age, the way of searching information is mainly through the search engine. Whether it is general full text search engine or classification other vertical search engine in the face of problems is cheating, webmaster will through a variety of cheating in the search engine ranking increases, the cheating behavior in different ways. Search engines need to constantly 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internal sorting algorithm to eliminate cheating.

Key words: search engine; content ranking; cheating and anti cheating

搜索引擎通过提取网页中主要信息进行索引构建,用户的检索请求提交给搜索引擎后,搜索引擎通过索引系统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待选集,然后根据内部的排序算法对待选集进行排序输出。网站的盈利模式主要通过流量,网站流量越大意味着网站可以拉到更到广告投放从而实现大面积盈利。因此存在一些网站站长为了提高自身网站的流量进行作弊,通过非正常的手段来提升自身网站搜索引擎内部的排名,搜索引擎出于公平性的考虑保证排名的合理性需要对网站站长这些作弊行为进行检测并极大程度上降低因作弊行为而导致的排名不正确性。

搜索引擎的排名的依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用户的输入字符串和网站内容的匹配程度,网站站长在自身网站上堆砌大量的关键词从而期望提高网站的排名,实际诸如此类的关键词堆砌没有实际的含义,甚至和网站内容无任何关联,这极大的拉低了网站本身的质量,搜索引擎在内容识别时需要识别当前是否存在无关关键词的大量无关使用,对此类作弊行为需要打压查询字符串和网站本身内容之间的相似度。另外还有如链接作弊等,本文主要就网站作弊中常用手段进行分析,阐释搜索引擎反作弊中常用手段。

1 搜索引擎排序策略

搜索引擎排序中常用的做法是LTR(learning to rank) 算法,LTR算法是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它在传统相似度算法的基础上融合多种排序时的相关特征进行排序学习,LTR算法如图1所示。LTR是一种基于有规则性的学习监督(supervised learning)排序方法。LTR已经在诸多领域有着大量的应用,以文本挖掘领域为例,搜索引擎的返回结果排序、IR中召回文档的排序、推荐系统中对候选商品的选择以及机器翻译中文字的顺序等。

早期的信息检索系统在排序时方法比较单一,通常按照用户检索字符串和网页内容的匹配度来排序,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采用单一的相似度计算方式,实际上有多种因素会影响排序的效果,如经典的 TF-IDF, DL等,VSM和布尔模型都可以完成这些功能,这些传统的排序方式是无法融入多种排序因素,假设用向量空间模型来表征对象,向量空间模型中各个维度以TF-IDF来计算权值,相应的无法再利用其他额外的信息了,如果模型参数过多对模型本身的参数调节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参数过多也会导致过拟合和现象。则自然地联想到采用机器学习的手段来解决上述的问题,于是就产生了LTR(learning to rank)。机器学习很容易拟合多种特征来进行模型训练,而且具有非常丰厚的理论基础,有着成熟的理论和技术来解决稀疏和过拟合的问题。

模型训练的过程实际上一个参数学习的过程,选定合理的真实数据作为训练数据集合,对于特定的模型,选择合适的损失函数,通过对损失函数进行优化可以得到当前模型下最优的参数,这即是模型训练的过程,预测的过程即将需要预测的数据作为输入数据传入到模型得到模型预测分,利用该结果分即可进行相关的排序分析。

LTR一般说来有三类方法:单文档方法(Pointwise),文档对方法(Pairwise),文档列表方法(Listwise)。

2 网站作弊行为

网站站长通过排序作弊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网站的排名,作弊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 增加目标作弊词词频来影响排名;

・ 增加主题无关内容或者热门查询吸引流量;

・ 关键位置插入目标作弊词影响排名;

详细来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方式:

2.1关键词重复

关键词重复是作弊中常用的手段,通过设置大量的关键词在网站中。关键词的词频信息是排序时重要的排序因子,关键词重复的本质就是通过关键词的词频来影响网站在展现时的排列顺序。

2.2无关查询词作弊

为了提高网站在搜索时的展现次数,尽可能多的通过增加关键词来提高和用户搜索时的匹配度,作弊时增加很多和当前网站页面主题无关的关键词也是一种词频作弊,即将原来词频为0的单词词频增加为词频大于等于1,通过提高来搜索时的匹配度来吸引流量。

有些网站站长则会在网页的末尾处以隐藏的方式加入一些关键词表,也有一些作弊者在正文内容中插入一些热搜词。更有甚者,有些网站页面的内容完全是采用机器的方式生成毫无阅读性可言。

2.3图片alt标签文本作弊

alt标签作为图片的描述信息,通常不会在用户浏览网页时展示,当用户鼠标点选获得焦点时才会展示,搜索引擎会利用这一信息进行分析,因此部分网站作弊人员会利用这一信息用关键词进行填充,从而达到吸引流量的目的。

2.4网页标题作弊

网页本身的标题信息作为网站内容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判断一个网页的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搜索引擎在计算相似度时增大这一部分的比例,作弊作者会利用这一特点,将与网站无关的关键词堆砌在网站标题处达到作弊的行为。

3 反作弊研究

搜索引擎作弊手段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但是从最根本的作弊技术进行分析,还有能够发现一些共通的内容。从基本的思路角度,可以将反作弊手段大致划分为以下三种:“信任传播模型”、“不信任传播模型”和“异常发现模型”。其中前两种技术模型可以进一步抽象归纳为“链接分析”中“子集传播模型”。

“信任传播模型”就是在海量的数据集合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半人工的方式筛选出能够完全信任的网页,可以理解为这些网页是完全不会作弊,可以称这些网页为白名单网页,搜索算法以这些白名单网页为起点,赋予白名单网页的链向网页以较高的权值,在搜索过程中判断其他网页是否存在作弊行为要看其和白名单内网页的链接关系来确定。白名单内的网页通过链接关系将信任度向外散播,如果中间的某个网页信任度低于给定的阈值,则认为该网页存在作弊行为。

“不信任传播模型”从整体的技术程度上来说和“信任传播模型”是类似的,区别在于“信任传播模型”起始点是信任节点,“不信任传播模型”起始点是不信任节点,即确定的作弊行为的节点,可以理解为是黑名单网页集合。赋予黑名单的各个网页节点一定的不信任度,通过网页之间的链接关系将不信任度向外传播,如果最后链向的页面节点的不信任阈值大于给定的值,则认为该页面节点存在作弊行为。总体来说,“信任传播模型”和“不信任传播模型”都可以认为是基于链接分析的方式来实现,都是通过对链接传播的扩散性来评判搜索页面是否存在作弊行为。

“异常发现模型”是区别于“信任传播模型”和“不信任传播模型”的链接分析模型,其主要基于一种假设:作弊网页必然存在某些特征有别于正常网页,这些特征可能是内容上,也可能是链接上的,通常先抓取一些作弊网页的集合,分析这些作弊网页存在的异常特征,然后利用这些异常特征来识别作弊网页。

4总结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人们在信息检索时的主要方式,搜索引擎通过提取网站信息进行索引分析,将最匹配用户的网页推荐给用户。网站站长为了提高自身网站在搜索时的排名会采用多种作弊行为来干预排序,通过关键词堆砌和链接作弊等方式来恶性破坏公平性,本文试图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各种作弊的行为的技术实现,并从实际出发来遏制此类作弊行为。

参考文献:

[1] 李智超,余慧佳,刘奕群,马少平. 网页作弊与反作弊技术综述[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5):1-8.

[2] 肖卓磊. 搜索引擎作弊及反作弊技术探究[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74-78.

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篇(7)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界定了考试作弊行为,如: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或者存储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的;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的;其他作弊行为。

近年来考试问题出现了危机,考试舞弊现象越来越多,情况越来越复杂、严重。作弊工具从小抄、“”到手机、电子词典,再到现在的军用对讲机、针孔摄像机、无线耳机……为应对各种考试中不断升级的高科技作弊方式,教育部门的反作弊手段也在不断升级:人工监考、指纹验证、电子眼、手机屏蔽器、作弊克星等,然而,反作弊措施似乎永远跟不上作弊手段的进步。

一、与传统的作弊手段相比,现代考场舞弊现象呈现出新的特点

1.作弊工具的高科技含量逐级攀升。与传统小纸条相比较,如今的作弊工具高科技程度越来越高,诸如“针孔摄像头、无线接收器、手机短信、间谍眼镜”等在考场作弊中大显身手。出售这些作弊工具的小广告在学校周围的墙上随处可见:打开网络,输入“考试作弊”字样,能打开许多网站,查看各种网络销售的作弊工具:网络中教你如何制作考试作弊的隐形纸条等。这些作弊工具通过无线电或隐形文字传输信息,隐蔽性更强,监考人员又不能搜身,故很难一一识破。

2.参与作弊的“”以在校高学历人员为主。“”代考现象在一些大学校园非常普遍,许多高校学子把此种行为作为营利手段,频频代人考试且考分颇高。并且“”“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英语考级、自学考试、成人高考、职称考试等等。更有甚者网上有“”网站、某些高校“”还成立了“考研小组”,小组成员都是大学本科、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习优秀,他们提供现场帮助,开价千元,获利不菲。使得参与者与恳求帮助者的道德水准扭曲。

3.作弊方式从无序性向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谋性转化。考试作弊人员逐渐从个体作弊到群体作弊,甚至出现作弊经纪人。媒体对于高考舞弊案的报道颇多,大都是群体作弊。策划人事先安排“”以“应试”人员身份进入考场,然后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将考题传出考场,场外将答案做出,按事先谈好的价格卖给考生家长后,再往考场内发送。参与案件人员有考生、代考人员、监考职员、教师、家长等。家长、学生认为:花费些钱财冒险一搏考取名校是值得的。

4.考试作弊已形成了“新型职业”,队伍不断壮大。由于提供作弊工具、参与作弊行为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事发后,相关人员如果不是主要谋划者,法律并不给予必要的惩罚,使得参与作弊的人员愈来愈多,有“主谋”和“从犯”,有“参与者”和“策划者”,这种畸形的“职业”范围有滋生蔓延之势,且作弊手段不断翻新。不仅在中国,考试作弊已在全球范围成为普遍现象。

5.从发展事态看,同情心导致高校考试作弊更为猖獗,引起学生不满。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考试乏味、枯燥、繁重,从入学考试到毕业考试,作弊人数逐级递增。考生不会花费大价钱购买高科技作弊仪器,往往限于纸条、手机作弊,容易被发现。但由于条件限制,监考老师往往是带课老师,监考力度不够,针对自己的学生犯错误,于心不忍当堂认证作弊,因为“作弊”二字一旦写入学生档案,将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发展。这种姑息迁就的做法导致作弊事态扩大,老师的“善心”使得其他考生的辛苦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遭致怨言。

二、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引发的思考

陶行知先生早在1913年就发表文章《为考试事敬告全国学子》,指出“考试舞弊之五恶德”:“欺亲师”、“自欺”、“违校章”、“辱国体”、“害子孙”[1]。作弊根源究其原因,具有长久历史传承性:从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开始,传统作弊手段有:贿买、夹带考试经文、请人代考等。法制不健全是作弊行为屡禁不止的另一原因,由于我国现阶段缺乏对考试的立法;考试作弊成本过低;收效显著,一些人频频铤而走险。故而“反作弊”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的任务,任重道远,不能只局限于考场内,应该长期坚持、从小做起;改革教学、考核方法;淡化考试的影响。

1.诚信教育,从小做起,持之以恒。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标准。据调查,小学生作弊现象很少,因为他们的内心是纯洁的,老师、家长循循善诱地告诫做人要讲信用,要诚实。他们的语文课本中有一句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到中学、大学,来自家长的期望,升学的压力,奖学金等利益的诱惑,青年朋友在道德方面失去了做人的准则,期望以作弊方式不劳而获。当今世界主流仍然是诚信的,没有诚信国家将不会安稳,没有诚信校园将不可立足,没有诚信的个人将最终为社会所抛弃。国家倡导诚信,社会呼唤诚信,人人需要诚信[2]!但是社会上不讲诚信的现象又较多,涉及经济、建筑、政治、教育等各个领域。受社会局部诚信环境缺失的影响,青少年在诚信面前迷失方向。诚信应该从小做起,从家长、教师自身做起,教育督促学生从杜绝考试作弊做起,自觉恪守诚信,反作弊行动需要全球人支持和参与。

2.研究新教学方法,重视能力培养,增强学习兴趣。国务院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阐述了素质教育思想,提出高校培养学生必须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倡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和宽松的条件,克服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按照这些要求,彻底改革陈旧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只有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研究面向21世纪的新教材、新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走出考试作弊长抓“不止”的怪圈创造条件[3]。遵循各专业社会发展要求,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改革课程结构,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的,降低学生的学业负担和精神包袱,切实做到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和教师,带着兴趣欣然接受新知识。

3.改革考核方法,淡化试卷考试成绩,综合评定课程结业成绩。现行的考试模式是一种机械的、可以通过作弊来取得高分的考试,在很大程度上是体现不出考生的思考与创造的。许多教育工作专家很赞同开卷考试,这样做需要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查询资料,调查研究,巩固所学知识,开拓视野,发挥自己的创造与激情,这种考试方法也可以借鉴到社会成人考试中。有人提出,当作弊越来越现代化的时候,我们主要研究的应该不是怎样对付具体的作弊手段,而是应该更多地研究考试本身[2]。认识到以往“一卷定终身”的传统考试方式的弊端,较多的学校开始采用综合评定分数的方法:即课程结业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成绩、实验课成绩,占30%-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70%)。总评成绩能够较为公正地反映出整个学期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考试形式上,网上公开考试课程的试题库利于学生复习,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试卷分为A、B卷;选修课程采用半开卷、开卷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课外查询资料等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集成论文形式,整个考试看似简单,要付出辛苦才能得高分。学校采取学分制管理,一门选修课不合格,可以通过选修其他课程补上学分,使学生考试压力减小,有较多精力投入到重要考试课程复习中。

4.“魔道之争”,难分胜负,期盼法律亮剑。据统计,包括高考在内,我国每年花费在反作弊上的资金将近十亿元。然而,反作弊技术往往滞后于作弊技术,作弊与反作弊,就是一场无休止的“魔道之争”。而用高科技手段防止作弊,可以治标,但不能治本。我国古代对科场舞弊者的惩罚十分严厉,主要有:枷号示惩、斥革、杖责、刺字发配,最后一种处罚相当于重犯要犯的刑罚。而现代我国考试群体作弊案件中,虽然参与作弊的当事人受到了严厉处罚,但是案件中一些从属人员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如花费金钱雇用帮手的家长,助纣为虐的考官等,如何处罚这些人员,没有准则。到目前为止,我国教育考试方面的法规尚不健全,对作弊人员的处理手段还缺少法律依据,处罚力度显然远远不够,对企图作弊者起不到警戒作用。我们期盼相关考试法规出台,毁灭考试作弊的土壤根源。

增强诚信教育,改革考试方法,并以法律干涉考试作弊行为,反作弊才能标本兼治,考场的天空才会更蓝。

参考文献:

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篇(8)

高考作弊,屡禁不止

2011年高考前几天,宜昌市当阳县高三学生祝新忽然情绪异常,像着了魔似的要求父母给他买“设备”,还威胁父母为他保密,否则他就要自杀。原来,所谓“设备”是用来考场作弊的高科技产品,有了它,就有人在考试的时候给他传送答案,让他获得高分。祝新说,有人秘密向他们兜售这种设备,已有10多名同学打算购买。当然,这种设备价格不菲,包括“服务费”,即传送答案的费用,一名考生3万元,而且可以事先签合同,成绩满意后再付款。

祝新的父母犯了难。不答应孩子吧,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怎么样,高考恐怕没戏;答应吧,高考作弊是犯法的事,一旦败露,儿子的前程就毁了。左思右想,理智还是战胜了贪婪,祝新的父母及时报警。

当阳警方迅速介入,经多方侦查,于6月1日将犯罪嫌疑人杨某(23岁)、罗某(21岁)、史某(21岁)等3人抓获,收缴了作案用的无线发射器、耳麦等专用器材。杨某等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随即被警方以涉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刑事拘留。杨某交代,他和罗某、史某均为武汉市大学生。2011年年初,他们从网上得知,利用高科技产品为高考考生作弊隐蔽性强、利润大,是一条“绝妙”的生财之路,于是合谋作案。4月,三人筹款网购了价值万余元的器材,窜至当阳物色考生。被抓获时,他们已先后与10名考生见面,对作弊器材进行调试,并谈妥了相关事宜。

据警方介绍,杨某等人的作案设备很先进,可以逃避信号检测,发射器可同时向256人发送信息。“好在他们在高考前落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阳警方表示。

2011年6月4~5日,甘肃省白银市和靖远县警方发现有人在学校周边张贴小广告,公然兜售高考作弊器材,每套价格2000元左右。该器材高考时可接收场外“”的答案,除语文免费外,其他科目每科的“信息费”为2000元。警方立即展开侦查,于高考前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现场查缴作弊器材数套。经审讯,3名犯罪嫌疑人均为通渭人,其中29岁的牛某、24岁的全某是某高校在读研究生,23岁的王某是某政法学院法学系大二学生。

2001年6月7日,广东高考首日开考不足半小时,网上就有人在微博上贴出作文题,令公众哗然。经查,涉案微博的者是广州某高校在校生马加润,一个以“爆料”为能事的“微博控”。作文题则是由一名考生陈某用手机拍摄后发给他的,而手机则是陈某藏在一个不锈钢水杯中混入考场的。案发后,按照高考有关规定,陈某的高考成绩被取消,并禁止其下一年参加高考。

2011年6月4日,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教师刘艳华和何淑杰因向毕业生家长出售高考作弊器材被警方抓获。刘艳华交代,她先后向考生家长兜售了27套作弊器材,并向考生家长许诺,到高考时自己能给考生传送答案。

2011年6月7日,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两名考生在考场上利用皮带上的微型显示器作弊,被监考老师抓获,作弊者受到了各科高考成绩均按零分记录的处分。

2011年12月30日,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法院做出一审判决,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分别判处在2011年高考期间利用手机短信、彩信、QQ等多种功能进行作弊的5名被告6个月至10个月的有期徒刑。这起作弊案全国共涉案18人,其中12名考生被取消当年高考各科成绩,下一年不得报考。

据警方介绍,2011年高考,全国各地的作弊案均呈现三个特点:一是获取暴利;二是利用高科技诱惑考生,推销方式多样;三是大学生、研究生参与较多。

利益驱动,迷失自我

2011年6月4日,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警方破获了一起高考作弊案,主要嫌犯孙鹏也是一名在读研究生,他的交代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疯狂而邪恶的心灵蜕变历程。

孙鹏时年28岁,在大学里学习成绩优异,三年前毕业。“后来,我考上了研究生。为了筹集学费,家里用住房作抵押贷了款。这就更让我着急了。”孙鹏说,“读书期间,我经常琢磨怎么能快速挣钱,好把欠的钱还上。所以,当了解(高考作弊)这事有暴利时,尽管明明知道违法,但我还是决定试试。”

2011年3月,孙鹏经过仔细调查后,亲自到深圳花4000多元钱购买了包括车载发射器、屏蔽仪、金属探测器,以及可以放在考生耳朵里、腰部的一些声音接收仪。而后,他来到吉林省梨树县,通过当地一名教师,得到了吉林师范大学实验高中部分应届考生的名单和电话号码。他让同伙徐雷给这些学生打电话,声称可以为他们提供作弊器材和高考答案,如果作弊成功将向考生收取一定费用。他利用自己在高校的便利条件,雇佣了一些高校学习好的学生,计划从网上购买高考试题,让这些学生答题,然后用发射器传给购买接收器材的考生。在警方将犯罪团伙成员抓获当天,这些人一直在调试安装设备,并已与多数负责答题的人进行了沟通。他们的所有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已经有4位家长向他们购买了作弊器材。

“我现在非常后悔,这都是利益的驱使。”孙鹏告诉记者,他的营生利润相当大:每套接收器材进价300元左右,他卖1000~1500元;接收者想接收普通本科答案的,收2.5万元,想接收重点本科答案的,另收1.2万元。

孙鹏交代,为了防止考生和家长在作弊成功后毁约不付款,他还把每个家长与他交易的过程偷偷录了音。“一旦有考生考上大学后不付款,我就拿着这些录音威胁他们,对他们的作弊行为进行揭露!”

孙鹏学习成绩优异,被学费所困,固然可怜,但他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害人害己,又是那么可悲、可恨。那些购买作弊器材的考生和家长何尝不是如此?他们同样是被利益所驱动,置高考公正大义于不顾,泯灭良心,迷失自我,终落得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可悲下场。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为应对高考中不断升级的高科技作弊,教育部门的反作弊手段也在不断升级:人工监考、指纹验证、电子眼、手机屏蔽器……教育部称,今后全国所有参加高考监考的老师都要经过专业反作弊培训。在高考时,要求考生签下《诚信考试承诺书》。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现代化的巡查系统已对高考全部考场100%覆盖,并对全市各区县远程电子巡查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了智能图像识别报警系统。高考时,各考点的主考官可以通过系统巡查本考点的所有考场,检查监考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区县和市考试院的监控系统则可以分别掌握本考区以及全市考场的情况。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将继续对考试进行全程巡回无线电监测,并辅以“作弊克”等现代化侦测工具,防范和打击非法利用无线电设备的作弊行为。

2011年高考期间,广东省启用120多座无线电信号监测站,派出40多台无线电信号监测车,对无线电专项电磁环境进行严密监听、监测和巡查,加强对考场周边非法无线电信号的监测。一旦无线电监控车追踪到可疑信号,在来不及介入调查的情况下,会发射大功率信号压制可疑信号,避免可能的作弊行为得逞。

广东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无线电管理处副处长陈崇谦告诉记者,近两年高考期间都发现了可疑信号,由于信号延续时间短,调查不及时的话很可能让不法分子得逞,因此及时采用大功率发射设备干扰掉。“现在考试作弊设备非常先进,纽扣摄像头、笔芯摄像头等都有,以前这些都是间谍设备,现在则出现在考试作弊中了。”陈崇谦透露。

除了升级高科技反作弊手段,中央和各省地市不断出台法规,加大惩罚力度,遏制高考作弊之风。

2004年,教育部出台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明确将考生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分成“违纪”9种和“作弊”14种,将监考等考试工作人员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分成“违纪”9种和“作弊”10种,加大了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力度,考生违纪即取消其该科成绩,作弊则当次报名参加的各科成绩无效。

广东南方福瑞德律师事务所曹宇瞳建议,我国法律应该对包括高考在内的考试作弊做出明确而统一的规定,最好是出台一部《考试法》,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有法学专家建议,应该在我国《刑法》中增列“高考作弊罪”,以震慑不法之徒。

2011年高考前,吉林省教育厅等13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教育统一考试考风考纪工作意见》,并以省委、省政府名义下发,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六个严禁”和“五个一律”:

严禁党员干部及其他公职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暗示、授意、指使相关人员违反招生考试工作纪律;严禁党员干部及其他公职人员在招生考试中,纵容其子女、亲属、请托人违反招生考试纪律,或为其实施舞弊行为提供便利,收受贿赂或谋取其他利益;严禁利用组织招生考试、录取等工作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索取财物或其他非物质性利益;严禁出具虚假证明材料,为考生异地违规参加高考提供便利;严禁违反规定为考生高考加分、保送、替考等提供虚假证明材料;严禁高考工作人员包括参加高考监督工作的纪检监察干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对舞弊考生,一律取消当年成绩和下一年高考资格;对参与或授意舞弊的公职人员,一律给予党政纪律处分;对参与或授意舞弊的领导干部,一律先停职检查,再做组织处理和党政纪律处分;对失职失责造成影响和后果的部门,一律追究责任;对参与或间接参与舞弊的党员干部、考生和考生家长,一律曝光。

诚信为本,珍惜前程

为什么近年来高考作弊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教育专家们认为,除了不法分子贪图暴利、相关法律不健全等原因外,考生、家长和老师,甚至整个社会都需要反省。

首先,部分考生和家长心存侥幸。高考是决定孩子能否接受高等教育的关键考试,而我国教育资源有限,因而竞争激烈。有些考生和家长心存侥幸,投机取巧,迷信高科技作弊手段,最终自食其果。

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卢建平先生认为,高考作弊对孩子的成长危害甚大。“孩子用作弊的手段获得大学录取通知书,即犯罪让他获得了好处,尝到了甜头,道德感必将减弱,品行必然不端正,可能会更加激发他在将来的求学、工作、晋升过程中的作弊欲望。如果这样的现象蔓延开去,那么一代人就毁了,国家的根基也要遭到破坏。”卢教授说,“我不是危言耸听。美国执法部门曾逮捕过58名在托福考试中作弊的外国留学生。美国政府认为,在托福考试中作弊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我赞成美国人的这种思维,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其次,诚信意识薄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劳凯生先生说:“我从小学、中学一直到读大学,听说的作弊案只是极其个别的现象,现在已经比较普遍了,而且很多人是从小学就开始作弊。我的孩子告诉我,他在北京读中学的时候,班长带着同学们集体做考前作弊练习。比如做选择题,摸左耳朵代表A,摸右耳朵代表B,前面一个同学一摸,后面同学心领神会。很多人很小就参与做这样一些事情,已经习以为常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是道德价值的丧失,起码是诚信意识薄弱。”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心理专家沈家宏认为,家长的教育方式和社会整体氛围对青少年的心理有莫大的影响。比如,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和保护欲过强,孩子缺乏为自己负责的意识;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孩子往往不惜做出出格的事来寻求父母的关注。另外,不可否认,社会现实中的一些阴暗面和不公平让孩子耳濡目染,让他们觉得结果好就一切都好。“这种功利思想渗入孩子的头脑,他们就不认为作弊是一个原则问题。”沈家宏认为。

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篇(9)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033

“美团外卖”、“百度外卖”、“餐桌网”、“饿了么”……这些外卖网站相信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并不陌生,甚至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叫外卖的现象随处可见,尤其作为一名宿管人员,每天看到各种外卖在宿舍门口等待取餐的送外卖的商家,感觉叫外卖已经成为了校园的一种“饮食文化”。那么就其外卖本身,我认为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那么就其的利弊我在此做个简单的分析。

1 叫外卖的利

1.1 方便省力

学生们不必为了出去吃一顿饭而开始穿衣、洗脸、梳头,而在宿舍点餐后耐心等待即可,可以穿一件睡衣下楼去取外卖,也可以头不梳脸不洗的就下楼取,节省了很多时间可以用在学习上,大大节约了学生的宝贵学习时间。

1.2 口味多样化

我曾在学校餐厅就餐,走进餐厅就感觉无法选择,因为餐厅每天的菜系、口味基本上都大同小异,我只是偶尔在餐厅吃一两顿就会有此感觉,如果连续吃上几天就会感觉到反胃、腻,这种感觉对于学生而言就更为明显了,但是外卖则不相同,可以点不同商家的外卖,尝试不同的菜系与口味,满足了同学饮食不单一的要求。

1.3 省钱

同宿舍的在一起偶尔会有些小聚会,例如庆祝生日、庆祝考试通过,或是假期从家来后的小团聚,去饭店吃饭吧太贵,去餐厅吧气氛又不太好,所以通过定外卖,大家一起平摊,费用不高可以吃好,而且在宿舍有氛围,可以很好的实现学生们小团聚心愿与要求。

2 叫外卖的弊端

2.1 首先是卫生难以保证

对于一些外卖、小吃铺、小饭馆的卫生条件可以说是不敢恭维,食用的菜有没有清洗干净,食用的肉是不是从正规渠道来购买的,而且做菜师傅的卫生都难以保证,我记得在我校住宿的一个女同学因为在街道上吃了不干净的烤羊肉串半夜突然高烧,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胃里有样似寄生虫的东西,不得休学半年,既影响了身体,又影响了学业。

2.2 容易让学生养成惰性

对于一些大学生而言可以利用节省的时间用来读书,但是对于另一些大学生而言,却利用节省的时间在宿舍打游戏、上网、聊天、玩微信;也可能是某些同学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即教室――宿舍,懒得出宿舍,这样惰性就会增加,最终导致学生缺乏锻炼,影响学生的身体发育。

2.3 缺少沟通,形成“宅”现象

经常叫外卖的学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很少与外界沟通、交流,不去了解世界,也不知道外面世界的美好性,整日过着自我的生活,很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很希望学生们能减少叫外卖的次数,与同宿舍、同班级的同学们一起走出去在餐厅吃顿饭,接触一下外面的美好世界,为大学生活增添一份活力。

2.4 没有售后保障

学生们在网上订餐后,往往都不要求商家出具发票,也不问商家的地址等信息,在食用后有任何的质量问题,都没有投诉场所,只能自认倒霉,自负其责,完全没有售后的保障,直接影响自己的身体与金钱。

3 外卖利与弊的权衡

在分析完外卖的利与弊之后,我觉得其实权衡利与弊才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难把握的,这就需要我们一起帮助学生们掌握。

3.1 辅导员进宿舍

辅导员要多进宿舍,多给学生们讲外卖的利弊,帮助学生分析外卖的利与弊,引导学生们的正确消费。这种正确消费可以是一般情况都在食堂就餐,如遇学习紧张、小聚餐,或是身体不适时可以偶尔网上订餐,绝对不能长期在网上订餐,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身体健康成长。

3.2 公寓楼内多宣传

公寓楼内应该多利用楼内的楼长进宿舍机会,给学生多讲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与人沟通的重要性,还可以利用楼内的宣传文化板块进行宣传,多出一些大学生饮食安全的板报,让学生们多了解食品安全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其实,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饮食习惯的把握,我们只是起到了辅助的作用,真正把握饮食习惯的还是要靠学生自己掌握,但是学生们必须知道在网上订餐不能作为自己的一个长期的饮食就餐习惯。好的饮食就餐习惯,再加上适当的体育锻炼,会增强大学生自我的身体素质,也会对自己的成长提供最有力、最基础的保障。

参考文献

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篇(10)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103-04

一、问题提出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报告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皆以公司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可见财务报告对于证券市场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中国发展还不长的证券市场中已经频频出现财务报告造假舞弊的行为,屡禁不止,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经过大量的中外研究发现,财务舞弊的成因是多元化的,并且舞弊的手段也是越来越高明,如今财务舞弊成因的研究已经扩展到公司治理这一企业制度层次。公司治理结构,指为实现公司目标经营业绩,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基于委托责任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结构性制度安排。公司治理优势在于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公司的良性运转和高效经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换言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能有效抑制财务舞弊的发生,因此对公司治理和财务舞弊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股东大会会议次数对财务舞弊的影响

股东追求的经营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在公司治理中股东不参与经营,为了关注公司的运营状况,监督管理层是否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股东会用投票权来进行约束。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越高,公司财务舞弊被发现的可能性越大,财务舞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本文以股东大会会议次数来衡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程度。因此,提出第一个假设:

H1:股东大会会议次数越多,发生财务舞弊的概率越低。

(二)董事会特征对财务舞弊的影响

董事会作为代表股东的公司最高决策机构,既是股东会的人,又是经理层的委托人,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具有战略决策职能和监督职能,其中之一即为确保公司会计和财务报告制度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董事会特征主要包括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次数和独立董事比例等特征。

在董事会规模方面,Jensen(1993)认为,相比大规模的董事会,小规模的董事会在信息沟通方面有着比较优势,因此能更有效地控制经理人的财务舞弊行为。Yermark(1996)的研究也表明小规模的董事会对公司的发展更有利。然而Core(1999)却认为公司董事会规模与公司业绩没有明显的关系。

在董事会会议次数方面,与股东大会类似,在一定程度上,董事会会议次数代表着董事成员的勤奋程度,会议次数越多,董事会成员之间有更多的机会来讨论并完善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进而可以减少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而董事会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财务舞弊行为时,董事会会议次数通常较多,目的是纠正已经发生的舞弊行为。

在独立董事比例方面,按照董事与公司的关系划分,一般将董事分为内部董事、有关联的外部董事和无关联的外部董事(也称独立董事)。Fama and Jensen(1983)认为在董事会规模既定的情况下,董事会的独立性是保证董事会监督职能的关键因素。独立性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它可以确保董事会在利益相关者做最佳利益行动时保持足够的客观性。Beasley(1996)研究发现,未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比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有更大比例的外部董事。Dechow,Sloan and Sweeney(1996)、Persons(1996)和Sharma(2004)等实证研究表明,董事会中内部董事占多数的公司更可能发生财务舞弊,独立董事的介入有助于抑制经理人的财务舞弊行为,而且随着独立董事数量的增加,公司发生财务舞弊的概率就会下降。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2:董事会规模越大,发生财务舞弊的概率越高。

H3:董事会会议越多,发生财务舞弊的概率越低。

H4:独立董事比例越大,发生财务舞弊的概率越低。

公司领导权结构是指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由一个人兼任。Molz(1988)认为两权合一会削弱董事会的监控功能,公司倾向于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从而降低了公司的透明度。Beasley(1996)和Persons(2006)实证研究发现,两职合一影响内部监控和信息披露质量,两职合一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负相关,与财务舞弊正相关。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意味着总经理自己监督自己,这与防止总经理自利的目的相违背,会削弱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增加舞弊发生的概率。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5: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发生财务舞弊的概率越高。

(三)监事会特征对财务舞弊的影响

监事会不仅对经理人员进行监督,还对董事会成员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审查,这可以防止董事与经理人之间的合谋。类似于董事会的监督效率,监事会的监督效率受到监事会规模、监事会会议次数的影响。一般地,规模较大的监事会在专业、经验、信息等方面可以互补,也不容易被强势的董事会、经理人员所牵制,这有利于发挥监督作用;活跃的、积极的监事会有更多的机会发现经理人、董事成员的不当行为,能够更有效地监管管理层;激励机制可将监事会成员的利益与股东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励强度大的监事会有更强的动力维护自己利益和股东利益。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6:监事会规模越大,发生财务舞弊的概率越低。

H7:监事会会议越多,发生财务舞弊的概率越低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2009—2010年因财务舞弊而受到证监会、上交所和深交所行政处罚、通报批评和公开谴责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分为财务舞弊公司和非财务舞弊公司。

财务舞弊公司是因财务舞弊而受到证监会、上交所和深交所行政处罚、通报批评和公开谴责的上市公司。剔除了金融保险行业的公司、资料不全的上市公司和未找到配对样本的上市公司。

对于非财务舞弊的配对公司,按照如下标准进行选择:(1)配对样本必须为没有受到沪深交易所、证监会谴责,所选用财务年度的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应与财务舞弊公司处于同一上市地(上交所或深交所)。(3)与财务舞弊样本处于同一行业(证监会的CSRC 行业代码)。(4)总资产与财务舞弊样本公司的总资产相当。合计总样本为96家上市公司。本文数据来源于国泰君安数据库及证监会网站、上交所网站和深交所网站。

(二)变量解释

四、实证分析

以上两个表格对财务舞弊公司和非财务舞弊公司样本各指标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性统计。两组样本的总资产均值几乎相同,体现了样本挑选的标准。董事会人数、董事会会议次数、公司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都存在显著差异。可见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合理,董事会人数和董事会会议次数反映了董事积极沟通并参与公司的治理,沟通次数越少舞弊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二)回归结果分析

从上面的回归结果看出,股东大会会议次数和董事会会议次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可见当公司出现财务舞弊状况时,股东会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整顿公司出现的财务问题,通过增加会议次数来增加股东沟通次数,次数越多越有可能商讨出制止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对策,使公司步入正轨,防止其侵害股东利益。而其他解释变量都不显著,这说明这些指标不能成为解释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因素。在控制变量中,公司规模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公司规模越大越不可能发生财务舞弊,这可能是因为公司规模越大,各种规章制度比较全面,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比较完善,公司越不容易发生财务舞弊。

五、结论、建议及局限性

本文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和财务舞弊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形成的结论主要有:股东大会会议次数与财务舞弊之间是显著负相关,董事会会议次数与财务舞弊显著负相关。

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对策来防范财务舞弊风险。(1)保证股东大会次数,降低中小股东的监督成本。中小股东由于持股数量少,用手投票所得到的利益与其对公司实施监督所负担的成本严重不对称,因此更愿意搭便车来分享其他股东监督所带来的利益而不用承担任何成本,因此降低中小股东的监督成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进行,比如,发展机构投资者,使中小投资者通过投资基金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召开股东大会必然会产生不小的成本,因此为了保证股东大会的次数,我们要改革上市公司的投票表决制度,采用成本更低廉的投票方式,如网络股东大会与电子投票权。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股东大会的会议成本,而且可以保证股东大会的次数,从而降低财务舞弊发生的风险。(2)进一步提高董事会、监事会的监督效率。从本文的研究结果看,无论是独立董事还是监事会在抑制公司财务舞弊上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财务监督权同时赋予两个监督主体可能是公司内部监督体系效率低的重要原因。实际上,由于独立董事聘用机制、激励机制等原因,他们没有激励来监督非独立董事与管理层、监事会成员的履职情况,对公司监督体系效率的改善几乎没有绩效。可以考虑不将监督职责赋予给独立董事,而只发挥其专业咨询功能,在公司中建立以监事会为核心的监督体系,以在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之间形成良好的内部制衡机制。

由于公司治理特征包括多个环节,每个环节有多方面的特征,本文只是选取了主要环节的主要方面的指标开展研究,未能完整反映公司治理结果对财务舞弊的影响。且在公司治理指标收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还有作者统计水平有限,因此回归结果没有预期那么显著。

参考文献:

[1] 徐文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1-14.

[2] 陈亚平,赵刚.浅议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内部控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123-124.

[3] 梅丹,王瑞雪.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舞弊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4):113-119.

[4] 杨盈盈.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防范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34-37.

[5] 黄新建,吴江,付利.治理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15):135-136.

[6] 顾艳玲.中国上市公司2004—2009年财务舞弊行为研究[J].财会研究,2010,(23):48-51.

[7] 杨慧辉.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效率对财务舞弊行为的影响[J].现代财经,2010,(11):81-86.

上一篇: 大学电脑论文 下一篇: 行业可行性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