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Pediatrics(Electronic Edition)

  • 11-9273/R 国内刊号
  • 1673-5250 国际刊号
  • 1.9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华妇幼临床医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论坛、标准·方案·指南、论著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 200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卷首语
新春寄语1-1

摘要: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我们共同携手走过2005年迎来2006年之际,我谨代表编辑部全体同仁,向一年来为杂志的发展和审稿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编委,向始终关心支持我们发展的各级领导表示由衷的谢意!向一如既往殷切关注和厚爱我们的作者和读者表示诚挚的感谢!恭祝各位新春快乐、幸福健康!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专家约稿
儿童影像学新进展2-5

摘要:随着影像设备的迅速发展,显像技术的丰富化,儿童影像医学得到了质的飞跃,成为包括X射线(X—radi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超声成像(US)、r闪烁成像(rscintigraphy)、磁共振(magnitic resonanle imaging,MRI)、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ECT)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等多样化显像技术的崭新学科。

小儿肾脏肿块:CT与MRI检查原则、表现及评价6-11

摘要:小儿肾脏肿块临床较为多见,主要有4大类:先天性发育畸形(如多房囊性肾发育不良、多囊肾等)、创伤性病变(如血肿、含液囊肿等)、感染性病变(如脓肿、各种肉芽肿等)和真性新生物(如Wilms瘤、透明细胞肉瘤等)。小儿肾脏肿块在发病的年龄上也有较明显的“年龄段”特点: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肾脏肿块是发育畸形,包括肾积水(UPJ)和多囊性肾发育不良,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个案报告
额先露合并头足复合先露1例11-11

摘要:患者 女,38岁,已婚,G9P3^+4,因停经38^+4周,腹痛3^+d,于2005年8月18日急诊入院。患者LMP;2004年11月21日,预产期:2005年8月28日,孕期未作产前检查。约3d前出现阵发性腹痛,初为每5min~6min持续疼痛30s;约2d前腹痛加熏为每2min-3min持续疼痛30s~40s,并伴阴道流血性分泌物及阴道流液,在家中待产未果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查体;T37.6℃,P84次/min,R20次/min,BP105mmHg/70mmHg,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论著
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对不典型鳞状细胞分流监测的临床价值12-14

摘要:目的评价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分流临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54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和阴道镜检查,镜下定位活检可疑病灶.以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结果654例中,高危型HPV检测呈阳性的病例为411例,阳性率为62.8%。经病理学确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病例为58例,占总数的8.9%(58/654),其中CIN Ⅱ和CIN Ⅲ共计43例.占CIN的74.1%(43/58);CINⅡ,CINⅢ的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为80.8%及94.1%。ASCUS患者中以高危型HPV检测、直接选择阴道镜检查,检出CIN的敏感度分别为88.9%和65.5%;对诊断CINⅡ和CINⅢ。高危型HPV的敏感度为94.1%,阴道镜的敏感度为65.1%。结论ASCUS患者中高危型HPV的CINⅡ和CINⅢ检出有较高的敏感度,对ASCUS可有效地进行分流监测,患者可不必再做阴道镜检查和活检。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对血清病毒转录体的影响15-17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明确携带HBV孕妇干预治疗对保护婴儿抗-HBV感染的意义。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转录体(RNA)检测在母婴传播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91例HBsAg/HBeAg呈阳性孕妇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为61例,以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与左旋咪唑涂布剂阻断治疗;对照组为30例。治疗组在孕26周起开始阻断治疗,自母亲及其婴儿血清和母亲乳汁中提取核酸,经PCR及RT—PCR分别扩增HBV DNA和RNA,Southern—blotting验证反应的特异性,取代表性产物克隆、测序,检测血清HBV DNA及全长型(IRNA)和顿挫性转录体(trRNA)。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外周血HBV DNA、fRNA和trRNA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47.5%和6.7%,13.3%。70.0%。治疗组的前二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但trRNA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携带HBV孕妇于孕晚期给予HBIG和左旋咪唑涂布剂阻断治疗后,婴儿HBV DNA和fRNA携带率明显降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超过1/2的患儿携带trRNA。trRNA在HBV母婴垂直传播过程中有可能是一个出现更早期的可检测指标,有助于确定新生儿HBV感染的状态。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小资料
三氧苯胺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制阐明17-17

摘要:治疗乳腺癌的常用药物三氧苯胺(他莫西芬)有可能诱发子宫内膜癌。作为乳腺癌主要治疗药物而被广泛使用的三氧苯胺,虽然在乳腺组织中显示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活性,但在子宫内膜中却表现出雌激素模拟作用。据统计,服用三氧苯胺的乳腺癌妇女,其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为正常妇女的2~3倍。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论著
干扰素鞘内注射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鞘内注射前后脑脊液中干扰素浓度的测定18-20

摘要: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并观察脑脊液中干扰素浓度在鞘内注射前、后的变化。方法将7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除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鞘内注射干扰素外,还按干扰素注射的剂量分为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治疗前、后分别采集脑脊液,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脑脊液中干扰素浓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两种不同剂量干扰素疗效比较,大剂量组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小剂量组。结论鞘内注射干扰索是一种治疗病毒性脑炎的有效方法,且脑脊液中干扰素浓度的高低与临床疗效呈平行关系。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个案报告
川崎病伴巨大血栓形成1例20-20

摘要:患儿,男,5岁,因“发热9d”入院,超声心动图提示:左房,室增大,主动脉内径增宽,左冠状动脉呈瘤样扩张,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及无端分支扩张,扩张血管内未见明显血栓形成;心包腔内积液13mm;超声诊断;①左主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右主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远端及左前降支扩张,符合川崎病以及改变;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论著
咳安口服液合并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观察21-22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咳安口服液合并重组人干扰素α-2b(干扰素)治疗小儿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患儿采用咳安口服液合并干扰素治疗,对照组给予非那根止咳糖浆和干扰素治疗。每天观察并记录患儿症状、体征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7%,对照组为86.0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咳安口服液合并干扰素治疗小儿合胞病毒肺炎效果肯定,适宜于临床应用。

中华墨汁在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示踪中的应用23-25

摘要:目的探讨中华墨汁在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centinel lymph node,SLN)识别中的作用。方法术前在官颈癌周围正常黏膜3,6,9,12点处注射消毒的10%中华墨汁1ml,共计4ml。待中华墨汁进入腹腔后,打开阔韧带及后腹膜,观察宫颈旁、闭孔区、髂血管区的淋巴脂肪组织。结果注射中华墨汁至观察到淋巴组织染色的平均时间为150min。18例宫颈癌患者中,可识别SLN为16例,成功率为89%。这16例可识别SLN为79枚,平均每侧可识别为2.4枚。每例可识别SLN为1~8枚,2处以上可识别SLN为14例;单侧可识别者为3例,双侧可识别为13例。其中2例淋巴结转移,预测准确性为100%,假阴性率为0。未能识别SLN的2例,为术前行放疗所致。18例患者示踪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华墨汁作为淋巴系统示踪剂,效果可靠、染色持久、经济方便,是宫颈癌SLN检测的理想示踪剂。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临床经验
剖宫产术后患者寒战的护理干预25-25

摘要:剖宫产手术一般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出现寒战症状很常见,发生率可达到21%~87%。通常发生寒战后都从医疗用药和护理保暖吸氧等方面进行处理。临床实践表明:采取新生儿早吸吮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剖宫产术后患者寒战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论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和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研究26-29

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探讨IGF—I在新生儿HIE发病机制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41例HIE组新生儿生后12h~24h及10d~12d血清、脑脊液及1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血清中IGF—I的水平变化。结果①生后12h~24h,轻、中、重度HIE组血清IGF—I的水平分别为(32.94±8.43)ng/ml,(22.56±5.51)ng/ml,(15.77±3.60)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79.28±13.28)ng/ml(P〈0.01);且HIE程度越重,IGF-I的水平越低(P〈0.05)。②生后10d~12d,轻、中度HIE组及重度HIE无症状组血清中IGF-I的水平分别为(67.22±21.52)ng/ml,(68.54±22.88)ng/ml,(52.58±14.11)ng/ml,分别较各组生后12h~24h的水平增高(P〈0.01),仍低于对照组(P〈0.01),其脑脊液中的水平分别为(6.18±0.87)ng/ml,(5.74±0.94)ng/ml,(5.08±0.87)ng/ml,也较生后12h~24h时的水平,分别为(4.43±1.16)ng/ml,(3.19±0.84)ng/ml,(1.97±0.45)ng/ml均明显增高(P〈0.01);重度HIE有症状组血清和脑脊液的IGF—I水平分别为(22.49±10.58)ng/ml和(2.26±0.70)ng/ml,虽较生后12h~24h增高,分别为(14.22±3.37)ng/ml,(1.87±0.80)ng/ml,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然而却明显低于其他各组的水平(P〈0.01)。③HIE组血清与脑脊液的IGF-I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4,P〈0.05)。结论IGF-I是一种重要的神经保护因子,其水平的改变可能与新生儿HIE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个案报告
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术后复发1例报告29-29

摘要:患者 女。51岁,子宫次切术14年后,因发现盆腔包块半年于2004年5月28日入住本院。查体:下腹扪及-12cm×10cm×10cm质硬、固定、边界清、表面光滑、无压痛之包块,移浊(-)。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通畅,宫颈光滑、正常大小,于盆腔扪及-12cm×10cm×10cm质硬、固定、边界清、表面光滑、无压痛之包块,双附件未扪及,与腹部检查系同一包块。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论著
尿微量蛋白测定对妊娠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30-31

摘要:目的探讨尿4种微量蛋白在妊娠肾损伤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正常妊娠产妇165例、妊高征45例和非孕对照40例的尿4种微萤蛋白MA、TRF、IgG和A1M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早孕组尿4种微量蛋白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中孕组中MA、TRF有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其余无明显改变;晚孕组和妊高征组尿4种微量蛋白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尿中4种蛋白检测可以作为晚期妊娠肾损伤的早期诊断的灵敏指标,对肾小球或肾小管损伤及病情发展的判断、预后等也有一定临床意义。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在新生鼠实验性缺氧缺血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32-34

摘要:目的观察新生鼠实验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组织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HIBD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7d龄SD大鼠右侧颈总动脉并暴露于8%氧气环境2.5h,制作HIBD模型。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动态定量监测大脑皮质、海马区脑组织中MCP—1在HIBD后不同时间点表达的变化。假手术组为对照组。结果HIBD后6h右侧脑组织MCP-1 mRNA表达至高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h组仍高于对照组(P〈0.05)。24h~72h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HIBD后MCP-1 mRNA表达显著升高,推测MCP-1参与了缺氧缺血脑组织损伤的过程。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个案报告
子宫全切术后肺栓塞1例报告34-34

摘要:患者 女,43岁,因月经量增多1^+年.加重10d入院.诊断为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术前各项检查大致正常。术后患者恢复较好。术后第4天,患者如厕时突感胸闷、气促、呼吸困难,伴大汗淋漓、心悸。体格检查:T32.0℃,P114次/min,R28次/min,BP80mmHg/60mmHg,精神差,口唇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14次/min,有早搏,下肢无压痛。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论著
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扫及保留卵巢功能的宫颈癌根治35-37

摘要:目的探讨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行宫颈癌根治术中.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扫加卵巢移位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研究资料选择45例年龄为26~40岁宫颈癌Ⅰb-Ⅱa期的患者。其中,研究组(22例)宫颈癌根治术行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扫+卵巢移位术,对照组(23例)行传统的官颈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并随访1~4年。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差异有硅著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2年卵巢功能正常。两组复发率及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扫+卵巢移位的宫颈癌根治术术中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保留卵巢功能.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肿瘤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