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30 10:35:4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华护理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本组112例,男46例,女66例,平均年龄54.6岁,其中胃癌13例,食管癌24例,乳癌15例,肺癌30例,恶性淋巴瘤3例,结肠癌10例,直肠癌8例,骨肉瘤9。穿刺静脉为贵要静脉107例,肘正中静脉5例。置入导管长度(43-52)cm,置管时间(35-185)天,平均置管时间78天。除2例病人自行拔管外,余均按治疗计划撤管。
1.2材料
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3]PICC单腔导管、无菌手套2副、肝素帽1只、生理盐水1瓶、3M无菌半透膜。
1.3置管前准备
应用此导管应先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向患者讲解插管目的、方法、优点,术中配合,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以消除紧张心理,并签定知情同意书。环境准备:置管前紫外线消毒病室30分钟,室内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走动,保持病安静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恶性肿瘤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3]。操作中应牢固树立无菌观念,术前严格洗手,最好刷手,术中防止皮肤和导管污染,使感染率降到最低。
1.4操作步骤
1.4.1穿刺部位选择依次选择肘窝部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同时应严格选择适应置管条件的血管,避免选择损伤硬化过细的血管,避免选择乳腺或腋部曾手术一侧的手臂。
1.4.2操作方法患者仰卧或半卧位,穿刺侧上肢外展90°,头偏向穿刺侧。测量插管长度,从预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二肋间隙[2]。操作者带戴口罩及手套,将第一块无菌巾垫在患者手臂下,严格消毒穿刺点,范围10cm×10cm,扎止血带,更换手套,铺孔巾,用穿刺针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再将针鞘向血管内送进约0.15cm,撤出穿刺针芯,将导管由鞘内送入中心静脉至预定长度,固定导已置管患者的感受,解除顾虑及紧张情绪,同时向他们介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5护理
1.5.1穿刺后做好有关记录包括导管型号,穿刺静脉名称,置管名称长度,胸片结果、穿刺日期及操作者,置管完毕。
1.5.2正确封管封管有其特殊性,要求脉冲式正压封管,注射器操作时避免压力过大,不宜用10cm以下的注射器进正确的封管,因为注射器的管腔容积越小,施在导管壁上的压力就越大。输液后不需要用肝素封管,只用20cm无菌生理盐水脉压正压封管。
1.5.3严格无菌操作更换贴膜时应注意沿导管方向向上揭开敷贴,观察有无渗血红肿,换药时遵守无菌技术,彻底消毒,特别是针眼处用碘酒棉签按压数分钟,伤口无渗血时根据情况每周换药1次-2次,如伤口红肿伴疼痛,则消毒后针眼处涂百多邦软膏,增加换药次数每天2次,本组有1例患者经1周换药后症状消失。发现敷贴潮湿脱落疑污染时及时更换,每次换药后护理记录上应记录导管留置体内长度。
1.5.4保持导管通畅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在输液过程中,先输乳剂,后输非乳剂,输注化疗药物,血制品及氨基酸脂肪乳后需用无菌生理盐水100ml冲管。患者变动,大便、恶心呕吐时应随时调整滴速,以防导管内凝血、折叠、脱落等,以便及时处理。
2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2.1静脉炎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2.6%-9.7%,多发生穿刺后1~7d[4]。判断标准:Ⅰ级:穿刺点疼痛,红或(和)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主要为机械性刺激所致。原因可能为:①导管在血管内的机械性刺激;②选择的导管型号不当(导管粗、血管细,导管不能在血管内漂浮),材料过硬;③穿刺技术不熟练反复探刺血管造成机械性刺激和损伤;④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5,6]。一旦发生,应立即处理,若处理后2-3天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则应立即拔管。本组发生2例,对发生静脉炎的患者采取下列方法:减少患肢活动,局部硫酸镁湿敷,2例均缓解。
2.2血栓形成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与患者的疾病类型、性别相关,与导管的类型、插入的血管、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7]。本组患者未出现血栓并发症。
2.3穿刺点渗血在肿瘤化疗患者出现,首先应排除是否有骨髓功能抑制,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障碍。另外,多见于局部压迫止血不足,或患者运动过频、动作过大。对此,常规置管前了解患者血常规、凝血机制检查结果。同时置管后做好宣教工作,避免不良因素发生。当发现有渗血,勤换敷贴,勤加置管管理操作规范,加强无菌观念及技术。
2.4导管堵塞除外血栓形成原因主要是冲管、封管方法不正确,没有定期冲管造成导管扭曲、打折。预防措施:保持PICC导管的顺畅,避免扭曲、打折;输注粘稠度较高的液体及血制品后,要用生理盐水把导管完全冲干净才能封管;输液完毕时应及时封管,封管用10ml肝素钠稀释液行脉冲式推注冲管,患者未输液时要正压封管,定期冲管。
2.5导管脱出本组1例患者为食管癌脑转移病人,意识不清,颅高压症状发作时强行拉出。另1例患者在睡觉时自行拔除导管。对此,我科加强护士责任心培养,置管前应反复交待、教育,并对患者家属行健康教育。嘱患者穿宽松及大袖的衣服,用袜套或护膝保护肘部。护士在固定导管时,也不宜留有过多的导管在敷贴外。
3结果
本组112例患者施行PICC,置管成功率100%,发生静脉炎2例,感染3例,治疗后痊愈。2例患者自行拔除PICC管,1例重新置管,并完成化疗。1例未再置管。
4讨论
PICC的优点
操作方便,易于掌握。护士按照严格的无菌操作下可以独立完成,故成功率高,无须局麻、缝针、创伤小,患者可带管活动,同时也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提高了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董淑华,王建荣.静脉输液相关新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19.
[2]赵洁.白血病患者应用改良的PICC的护理96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11.
[3]东文霞,乔爱珍,李新华,等.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31.
[4]沈建英,呼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852786.
[5]王晓娅,徐氚,倪柳琴,等.PICC术外测量方法的改进[J].护理研究,2004,4(9):154.
[6]袁玲,李蓉梅.PICC置管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9452948.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属于呼吸内科,有呼吸机16台,护士26名,均为女性,医生6名,护士长1名。科室90%的住院病人平均年龄60岁以上,年龄偏高,病情严重,对护理技术水平及科室医疗设备要求高。
1.2对象与方法
1.2.1对象
一部分为病人,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每月随机选取90名ICU的住院病人,共计720例。纳入标准:所选择病人均意识清楚,无精神系统疾病,能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及意愿。另一部分为ICU的全体护士,共计26人。纳入标准为:在本研究期间科室护士无任何变动,无休病假、产假、离职和新聘用人员。
1.2.2方法
1.2.2.1干预方法
本研究从2011年9月开始至2012年9月结束,在1年的研究期间分为3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进行4个月。第一阶段:学习和培训阶段,制定护理理念,讲究护理服务艺术,树立服务品牌,实行人性化服务。第二阶段:试运行阶段,首先在呼吸ICU试行,通过4个月的实施,归纳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修正和完善方案。狠抓护理服务质量,规范护士行为准则,修订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条例。第三阶段:进行全医院推广阶段,全院工作人员集思广益,提出创新性思想,进一步完善方案。在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前后在每个病房每月随机抽取病人及家属满意度问卷调查,我科室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病区环境及氛围、护士职业素质、病区管理、医德医风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实施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前抽取住院病人问卷调查360份(每月90份),实施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后抽取住院病人问卷调查360份(每月90份),所有护士在护理服务建设前后每月均参加“三基”理论和操作考试,每季度参加护理质量考核,分别统计“三基”理论、操作以及护理质量考核成绩。
1.2.2.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内容
2.1更新护理服务意识和观念
护理服务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疾病复杂性与病人健康观念的转变,医学治疗和护理服务模式发生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在护理服务文化建设活动中,需要更新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观念,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和激情,建立一种全新的、具有凝聚力的护理服务文化。更新护理服务意识和观念需要将过去病人求医院的思想转变为现在将病人当做亲人、朋友的思想。科室通过护士座谈会,护士交心会等活动形式,利用全新的服务理念引导护士思维方式的转变,建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将病人的舒适和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要我做”的思想观念转变为“我要做”;确立“病人舒心、病人满意、病人健康是我们的共同心愿”的新型护理服务意识和观念。
2.2强化护士形象,树立服务品牌
护士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护士的感知印象,是护士在护理服务文化的社会表现和社会评价。科室护士通过积极学习护士服务礼仪手册,在日常工作中规范行为礼仪,强化形象。科室对护士仪容仪表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如在工作期间要求护士穿工作服;护士帽统一用发夹别住;严禁上班期间戴耳环、手镯和戒指;衣着整洁;举止稳重;仪表端庄强化护士形象;树立良好服务品牌。
2.3实行人性化护理服务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文关怀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树立以“人文关怀”为理念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性化服务理念是实现病人从住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得到护士的全方位护理服务。人性化服务的核心理念是“病人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士始终以病人健康为中心,对病人态度和蔼、耐心倾听、热情帮助,主动疏导病人心理、及时了解病人需求,让病人得到贴心的服务,让家属放心满意,实现真正的人性化服务。
2.4建立特色重症监护护理服务
ICU护士责任重大,承担着危重病人抢救及监护工作的重责,护士的护理技术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病人的生命安危,因此ICU做好重症病人的急救和监护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科室通过建立特色急救和重症监护护理服务,为重症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比如护士应定期参加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操作技术,解决重症病人病情严重、病症复杂等难题;重症病人容易被感染,因此做好ICU无菌管理尤为重要,如对医疗器械(手术刀、手术钳、雾化器、呼吸机等)要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护士的双手需要在操作前后进行清洁,严格控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出监护室。2.5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ICU接受治疗的病人病情复杂及难治疗,护士工作量繁重,因此需要护士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技能操作水平,使护理文化建设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室通过以下方式加强护理服务建设从而提高护士专业素质:定期对护士专业理论和技能操作进行考核;鼓励护士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储备量;评选“优秀护士”,进行荣誉激励和经济奖励,从而激发护士工作的热情度和主动性。
3讨论
3.1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实施护理服务文化的建设,一方面,从规章制度、纪律等方面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使其注重护理礼仪,讲究护理艺术,在护理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仪表形象;另一方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三基”理论考试成绩从建设前的88.45分提高至建设后的96.38分,操作考试成绩从建设前的865.9分提高至建设后的95.28分,由此可见,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对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2提高了住院病人及家属满意度
在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为准则,使病人在舒适、亲切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环境中治疗、康复。通过护理服务文化的建设,这项工作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认可,科室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过去的88.12%提高至96.69%,这是对护士护理服务工作的进一步肯定。
3.3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护理服务质量是护士为病人提供护理技术水平和生活服务效果的程度,护理技术水平决定护理质量水平,提高护士技术操作水平和技能熟练程度,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减轻病人疼痛,提高病人及家属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科室通过加强护理服务文化建设,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从建设前的89.38分提升至建设后的95.88分,病人及家属满意度从建设前的88.12%提高至建设后的96.69%,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专业技术操作训练,定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进行择期手术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骨科患者48例,普外科45例,妇科45例,肝胆外科39例,泌尿外科23例;男性89例,女性111例;年龄15~87岁,平均(56.4±6.2)岁。依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于年龄、性别、病因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人性化优质护理措施。内容如下:(1)术前护理。术前1日前往病房进行访视,核对患者信息后进行自我介绍,语气温和。告知自己将陪伴其进行手术,有需求可随时提出,自己将会努力予以满足。介绍术前要求和术中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做好术前心理准备;(2)术中护理。术前可提前进入手术室调好室温。向患者解释术中各项操作,同时观察患者表情,了解其需求,适时回应;(3)术后护理。清理术后残留血迹和消毒液,据患者术式取合适。患者清醒后告知手术成功,送上祝福。
1.3观察指标
(1)术后应激指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2)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用(x-±s)表示,组间-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应急指标及术后满意度,其结果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54例患者,年龄21-69岁,均为女性。所有患者中子宫肌瘤患者17例,卵巢脓肿患者21例,阴道炎患者11例,宫颈炎患者5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7例,1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2组同时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
1.2一般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管理,2组患者同时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人性化管理主要包以下几个内容:环境管理、患者生活状态管理、人员合理调配管理几个方面。
1.3观察指标:
向患者发放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心理状况进调查,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生活质量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
1.4数据统计: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组患者生活质量高的为7例,占比例的25.92%,生存质量一般的为11例,占比例的40.75%,生存质量差的为9例,占比例的33.33%,心理状况差的患者有7例,占比例的25.92%。2组患者生存质量高的为18例,占比例的66.67%,生存质量一般的为9例,占比例的33.33%,无生存质量差的患者,心理状况差的患者有2例,占比例的7.41%,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的有5例,占比例的18.52%,满意的患者为7例,占比例的25.93%,满意度一般的为11例,占比例的40.7%,不满意患者为4例,占比例的14.81%。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的有13例,占比例的48.15%,满意的患者为12例,占比例的44.4%,满意度一般的患者为2例,占比例的7.41%,无不满意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其能够有效缓解护患矛盾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进而使治疗能够顺利进行。人性化护理模式主要是强调在管理中要注意人性化要素,以充分挖掘护理人员的人性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在本院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2组,其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况均要好于1组患者。人性化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情感管理,情感管理不仅仅体现患者的管理中,同时也要体现在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的人员的不同特点,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医院管理人员要充分尊重护理人员,消除护理人员的消极态度。此外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也要对患者进行情绪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患者的需求。对情绪消极的患者要积极进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进而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2)开放式管理,管理人员要积极与护理人员进行互动,并与之商讨工作决策,耐心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与其建立起友好的工作关系,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人性化管理能够顺利开展。
(3)人文管理,在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精神的本质,要充分体现护理的意义。护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已然形成了稳固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思想等观念,且多数观念并未随着时代的更新而改变。提升人文管理能够使护理人员突破固有思想,使其文化精神能够上升到更高的档次,进而实现通过文化来约束护理人员行为的措施。
(4)树立人性化护理观念,科室以及医院要向护理人员树立人性化管理的观念,让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在思想上重视人性化管理,才能自觉的完成工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患者年龄在43~75岁,平均年龄为(68.5±2.3)岁;实验组患者年龄在44~76岁,平均年龄为(69.5±2.6)岁。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方式基础之上使用跨文化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该组肿瘤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由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实验组:该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之上使用跨文化o理措施,其具体的操作理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治疗前护理措施
在对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措施之前,进行一系列的准备措施,首先对患者的家庭经济情况、自身的价值取向、社会结构等信息进行综合性评估;其次由于部分患者来自于不同的地方,在语言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可以根据这一情况,招募一些志愿者,负责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消除患者内心由于语言不通造成的紧张和尴尬。
(2)治疗后的护理
患者在接受治疗措施之后,可能治疗过程会对其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加之部分患者对身体的完整高度重视,所以很多患者在心理上很难接受现状,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鼓励患者,对其进行适当的安抚;对于患者在接受治疗措施之后能够达到稳定的身体状态,这就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功能恢复锻炼,从而提升机体的免疫力;患者在出院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注意事项的讲解,并且制定专业的复查时间表,提醒患者在定期进行复查。
(3)根据患者价值观的不同进行护理
国内外在价值观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很多的中国家庭啊对肿瘤患者采取了隐瞒的方法,但是在国外,由于患者享有对自己身体状况知情的权利,尤其是肿瘤这一类重大疾病方面,所以对于不同的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价值观的评估,从而对患者进行病情发展的讲解和护理计划的说明等等;
(4)根据患者文化差异进行护理措施的展开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重视自由和个人的权利,任何治疗措施的开展都需要经过患者本人的知情和同意,仅仅由家属做决定是不合乎法律规定的。但是在国内,很多患者的治疗措施都是由其家属进行决定。所以根据这样的文化差异,就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并且在护理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尽量不干涉患者的决定,让患者感受到自由和独立。
1.3 指标观察
(1)对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比较;(2)护理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P
2.实验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对于护理满意程度的比较。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对于护理效果的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肿瘤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0.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治疗,并且对于对照组患者护理中,针对其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管理措施,以确保对综合科临床患者护理到位。对试验组患者在护理治疗上,对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对患者的护理人员,应用人性化管理措施,有针对性的满足患者临床护理需求,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确保护理人员可以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不仅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同时也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护理人员的交流能力,能够以身作则,发挥护理人员效力,提高对综合科患者的护理水平。最后,观察分析2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
1.2效果评定
分析2组综合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可以在60例患者以及护理人员之间,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2组患者发放针对住院环境、人际关系、护理态度、业务水平以及护理水平等内容的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析综合科患者护理管理的最佳方法。
1.3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对住院环境满意的有12例,对人际关系满意的有14例,对护理态度满意的有18例,对护理水平满意的有20例;试验组患者对住院环境满意的有28例,对人际关系满意的有20例,对护理态度满意的有26例,对护理水平满意的有28例,2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临床综合科患者护理中,对于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也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护理疗效,降低综合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使得综合科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值得在实际护理中推广应用。
3讨论
在综合科患者护理中,为患者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实施人性化管理,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规范,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水平,对改善医疗环境也具有极大的作用。以下就介绍针对综合科患者护理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措施。
首先,综合科患者护理中,应该提高护理人员的交流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够定期组织患者开展护理知识讲堂工作,使护理人员可以正确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并且还应该鼓励护理人员与患者主动沟通交流,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有效减少护患纠纷,提高医院护理水平。通过人性化管理,确保临床每位护士都可以各尽其责,并且强化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能力,建立人性化管理制度,规范临床护理管理质量。
其次,人性化管理综合科患者护理工作,针对综合科患者护理中,能够制定合理的奖励政策,可以根据每月护理人员的出勤率及患者评价,从而能够评选出最佳的护理人员,并对其给予一定奖励,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还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能够在对患者护理中有更多的耐心以及热情,并且给护理管理工作也将会带来极大的便利,提升医院人性化管理水平。再者,综合科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在对患者护理治疗中,对于年轻护士,应该针对每一位护理人员特点,高年资护理人员应该在生活上给与其主动的关心,消除工作中的摩擦,也可以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并且医院的管理层也应积极同护理人员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护理人员工作、生活状况,使护理人员能够将更多的真心应用到临床患者护理中,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管理,要以人为核心,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以人为本,调动护理人员潜能,关怀每一名临床护理人员,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最后,应该建立良好的临床护理队伍,不仅可以为患者护理提供有效的人员基础,也可以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对于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策略,护理管理人员要采纳护理人员意见,强化医院护理队伍建设,避免因人力资源缺乏而导致的护理质量问题,注重缓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发挥护士长表率作用,结合工作考虑护士实际要求,做到奖罚明确,充分调动临床患者护理中的积极性,增强护理队伍稳定性,提升医院护理队伍形象。
关键词:品牌文化定位重要性战略
现阶段,许多管理专家或广告策划人都将品牌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因素。然而随着国际与本土品牌营销战的日益升温,再加上本土品牌价格战等综合因素影响,在我国消费者常常做的,是抛弃某个品牌而转向另一个品牌。在我国市场的这场竞赛中,消费者对许多品牌的忠诚度尚未真正形成,因此,在推动品牌上的任何的努力,都极有可能为自己确立声望,赢得公众的信赖,从竞争中脱颖而出。
如何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忠诚,如何让品牌升华为消费者的一种信仰,引导消费者的需要,这是每一个品牌的终极使命。因此本文提倡从战略的角度去理解品牌,将品牌文化作为品牌战略的切入点,从高端理解品牌,从文化的宏观视角塑造品牌,这才是一个伟大品牌能够成长并走向成功的必然之路。创建一个强大的品牌文化,其首要问题是对品牌文化进行定位,这是每一个品牌战略的核心,尽管不是所有最终拥有强大品牌文化的建设都是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去进行品牌文化定位,但在实施过程中都注意到了品牌文化定位问题,并将其合理成功的解决。
一、品牌文化定位的重要性
所谓品牌文化定位是指将某种文化内涵注入到品牌之中形成文化上的品牌差异。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品牌的品位
品牌文化定位不仅可以提高品牌的品味,而且可以使品牌形象独具特色。通过传达诸如文化价值观、道德修养、文学艺术、科技含量等,启发联想,引导愿景,建立心智模式,平衡美感等形成一定的品位,成为某一层次消费者文化品位的象征,从而得到消费者认可,使他们获得情感和理性的满足。如劳斯莱斯定位“皇家贵族间的座骑”;金利来代表着“充满魅力的男人”;索尼“永不步人后尘,披荆斩棘创无人问津的新领域”,成为世界闻名的“创新先锋”。
2提高品牌价值,保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
情感是维系品牌忠诚度的纽带,如果一种品牌不能深度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品牌将难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通过提升品牌文化意蕴,以情营销,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使消费者对企业品牌“情有独钟”,增强品牌的人性创意和审美特性,占据消费者的心智,激起消费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从而引起兴趣,促进购买。
3使品牌形象获得消费者认同和忠诚
英特尔前总裁格罗夫曾说过:“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21世纪的主宰。”吸引不了注意力的产品将经不起市场的惊涛骇浪,注定要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只有独具特色、个性化的品牌文化定位,才会有别于同类产品,才能引起消费者的好奇心。
“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文化是明天的经济”,不同的品牌附着不同的特定的文化,企业应对文化定位予以关注和运用。
二、品牌文化定位战略
关于如何进行品牌文化定位,很多企业家、专家们已有多方论述,但依笔者所见,最核心的主要有如下四条:
1围绕品牌文化核心价值而展开
中国品牌在战略上的主要误区是企业的价值活动没有围绕一个核心展开。品牌文化核心价值是品牌资产的主要部分,应有利于消费者识别和记住品牌的利益和个性,获得消费者认同、喜欢乃至爱戴。如同样是沐浴露,舒肤佳能“有效去除细菌”,六神代表的价值是“草本精华,凉爽、夏天使用最好”;同样是名车,宝马是“驾驶的乐趣”,沃尔沃定位于“安全”。因为有了自己清晰的核心价值与个性,这些金字招牌各自拥立了自己的固定消费群,在各自的区隔内占据最高的份额。而消费者也因为对核心价值的认同,而产生对品牌的美好联想,对品牌有了忠诚度。
定位并全力维护和宣传品牌文化核心价值已成为国际一流品牌的共识,是创造百年金字招牌的秘诀。核心价值对品牌的影响犹如基因对人的影响,人类与大猩猩的基因的差别只有1%,但这是因为1%的差异,人类比大猩猩聪明了不知多少倍。可见,如果没有清晰定位品牌核心价值,一个品牌不可能成长为强势品牌。如果在核心价值上差了竞争品牌一点,品牌的获利能力可能会差成百倍、上千倍。
2个性化定位
品牌策略家赖利•莱特(LarryLight)说:“品牌的信息主要的焦点应该集中在与众不同之处,而非强调品牌有多便宜……”俗话说:如果你想讨取所有人的欢心,那么你最后只能是众叛亲离,过宽过抽象的平庸的品牌文化就是没有文化。只有独具特色、匠心独运的品牌文化才能深入人心。如“七匹狼”已成为了追求成就、勇往直前、勇于挑战,年龄以30—40岁男士为主要目标消费群体的男士精品形象,这种个性鲜明地突现男性精神的品牌文化,从而使七匹狼品牌以其深刻的文化品质,取得了中国男性群体时尚消费生活的代言人地位。通过对男性精神的准确的把握,七匹狼公司将服装、酒类、茶品等产业统合在“男性文化”下,并围绕这一品牌文化,对各类产品进行了开发和定位;服装——自信、端重;酒类——潇洒、豪放;茶品——安静、遐想。这种将男性的主要性格特征全部融入到企业涉及的各行业中的现象,在我国工业企业中是十分罕见的,因而形成巨大的竞争力。
成功的品牌文化定位都是彰显其个性的。通过品牌文化个性的塑造确定品牌的独特形象,才能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3与目标消费者共鸣
消费者的认同和共鸣是产品销售的关键。定位需要掌握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购买动机,激发消费者的情感。成功的定位一是必须简明扼要,抓住要点,不求说出产品全部优点但求说出异点。二是应能引起消费者共鸣。定位要有针对性,针对目标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和他们的欣赏水平。三是定位必须是能让消费者切身感受到的,如不能让消费者作为评定品质的标准,定位便失去了意义。
任何产品的品牌文化都必须以消费者为导向,定位要以消费者接受信息的思维方式和心理为准绳,突破信息传播沟通的障碍,将定位信息进驻于消费者心灵。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社会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品牌管理的文化定位是否成功,取决于社会公众或目标消费者的评判。只有准确地表达出消费者的心声的文化,才能让消费者动心。品牌文化必须来自消费者内心的呼唤,又回归消费者的心灵,必须考虑目标消费群的特征,与目标消费群的需求相吻合。如“悄悄豆”品牌正是抓住儿童与成年人完全不一样的独特心理特征,凭一句简单的广告诉求“悄悄豆,不要悄悄吃”而一举名扬全国。因此,企业要想创造名牌,就必须研究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心理、文化背景、消费观念、审美观、文化价值观及其特定需求,适应其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对其目标消费者科学定位才能成功。
4发掘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中国“景泰兰”和法国“人头马”,承载了民族文化特色;无锡的“红豆”服装品牌和绍兴的“咸亨”酒店,分别借助人们早已熟悉和热爱的曹植和鲁迅的名篇挖掘出中华历史文化的沉淀。如“金六福——中国人的福酒”,这种定位已将金六福的品牌文化提升到一种民族的“福”。
经过定位之后,一个品牌的文化内涵就基本建立起来,至于一个品牌文化最终成功的道路,不同品牌有不同的诠释,但无论怎样,品牌文化的定位是每个企业必须努力完成的必要步骤。
参考文献:
1肝肾阴虚型
1.1症状表现为右胁下积块,胁间隐痛,腹胀不适,纳差消瘦,精疲乏力,头晕肢软,耳鸣目眩,五心烦热,低热,盗汗,恶心呕吐,甚则呕血,便血,皮下出血,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1.2护理本证以滋阴柔肝、凉血软坚为护理原则
1.2.1生活护理病房宜凉爽,安静,舒适。
1.2.2饮食护理以清淡为宜,可用生地汁梗米煮稀粥,以养阴生津,兼以清热。可服枸杞百合粥:以枸札子30g,百合30g,粳米200g水煮成粥。加入冰糖适量,1碗/次,1~2次/d。
1.2.3心理护理本型患者易心烦,应经常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
2肝郁脾虚型
2.1症状表现为右胁胀痛或右胁下肿块,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胸闷反酸,纳呆嗳气,舌淡胖大,苔薄白,脉濡或弦。
2.2护理本证以疏肝理气,益气健脾为护理原则。
2.2.1生活护理力求病房安静舒适,酌情参加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
2.2.2饮食护理进食以高热量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忌食土豆、芋头等壅阻气机的食品,对纳呆呕逆严重者配合使用陈皮、砂仁、竹茹等开胃之品,煎水代茶饮,有助于增进食欲,培其后天之本。
2.2.3心理护理根据中医肝喜条达、恶抑郁的理论,劝导患者避免忧思恼怒,从多方面进行关心和宽慰,使肝气条达。
3脾肾阳虚型
3.1症状表现为神疲乏力,畏寒便溏,纳差,口不渴,右胁积块,胁间隐痛,腹胀如鼓,腹水足肿,目黄,身黄,黄色晦暗,舌淡有齿印,苔自腻,脉濡缓或沉迟。
3.2护理本证以健脾补肾、利水退黄为护理原则
3.2.1生活护理病房宜温暖向阳,多备衣被,防止受寒。
3.2.2饮食护理饮食要量少质高,少食多餐,忌食生冷,可适量食用胡桃、羊肉、山药等。可用山药15g,芡实10g,粳米适量,煮粥服食。
3.2.3心理护理本型患者精神疲乏,应调动患者积极性,使其配合治疗。
4气滞血淤型
4.1症状表现为胁下积块刺痛或胀痛,推之不移,拒按,或胁痛引痛,入夜更甚,倦怠乏力,脘腹胀满,嗳气呕逆,纳呆食少,大便不调,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细或沉涩。
4.2护理本证以舒肝理气,活血消积为护理原则。
4.2.1生活护理疼痛甚者卧床休息。
4.2.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忌辣、坚硬、肥苷之品。宜食桃仁粥,即桃仁10g,去皮尖,水煎,取汁与粳米同煮,粥成后加入冰糖适量。
4.2.3心理护理患者因病程长,疼痛较重而悲观失望,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
5湿热淤毒型
5.1症状表现为右胁下积块,胁间刺痛,心烦易怒,身目俱黄如橘皮,发热,口干口苦,食少厌油,恶心呕吐,腹部胀满,便结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
5.2护理本证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为护理原则。
5.2.1生活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病房清爽、干燥、通风,及时更换衣服,疼痛时禁用热敷。
选取2012年10月到2013年5月的100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的年龄在20~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1±4.3岁,患者的怀孕时间为37~40周,患者的体重在59~82kg之间。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之下实施人性化护理方式,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以及体重等方面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50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人性化护理,为患者进行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护理,按照患者的个体化不同,为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以及焦虑的情绪,注意患者的饮食起居等方面的护理,使患者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自然分娩,占总例数的60.0%,剩余20例患者实施剖宫产手术,占总例数的40.0%;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自然分娩,占总例数的80.0%,剩余10例施行剖宫产手术,占总例数的20.0%,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50例)患者在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平均为199±61.7ml,观察组(50例)患者的出血量平均为151±63.3ml,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与文本的互动对话教学文本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完成的,主要有教材以及其他现成文本(如课改指导纲要、学科视听资料、学科课程标准等)、教学设计文本(如教案等)、在授课过程中创造的文本、教学告一段落后产生的文本(如作业、教学记录等)。学生实现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对话,主要是指学生凭借自己现有经验、知识和情感去对文本进行体验和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文本已经变成了另一个“自己”,是与学生自身平等的个体。通过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对话,学生能够不断对知识进行“温故而知新”,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加深理解。
二、互动对话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中的经验教训
1.互动对话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互动对话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导致了无效课堂等问题。目前,互动对话教学模式的应用主要面临的问题有:首先,为了对话而对话,没有实现精神上的沟通,从而使互动对话课堂流于形式化。比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让同学看着西气东输的路线图询问西气东输的起点和终点。其次,学生参与课堂对话缺少自主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容易形成完全凌驾于学生之上的问答式教学,曲解了对话教学模式的真正内涵,而学生也只有回答“是”、“对”等这样的简单赞同词语。第三,师生对话毫无目的性,将富含知识性的地理问题变成了毫无目的的闲谈。比如昆明发展花卉业的原因,有些学生就会联想到清明节、情人节等节日送花习俗等,完全偏离了地理的学科范畴。
2.互动对话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中的经验互动对话教学模式是一项适合新课程改革标准、能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互动对话教学理论的探索和研究,使自己不断明确互动对话教学的内涵,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促进师生实现共同发展,做人性化教学,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尊重和实现。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激活。同时要开展小组对话交流,并制定明确的小组对话原则,教师应该对小组交流积极做出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