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与环境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气象与环境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41-1386/P 国内刊号
  • 1673-7148 国际刊号
  • 2.1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气象与环境科学是河南省气象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8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河南省气象局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气象与环境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简讯、应用技术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气象与环境科学杂志研究论文
河南省气候变化与北极涛动的时频相关1-7

摘要:利用交叉谱与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分析了北极涛动指数(AOI)距平和河南省月平均降水距平、月平均气温距平序列的时频变化特征及河南省气候变化与北极涛动之间的多时间尺度相关,结果表明,河南省降水和气温变化与AOI之间存在着多时间尺度的显著相关振荡,年代际尺度周期的互相关系数明显大于年际尺度周期的互相关系数,相关程度随耦合振荡频率的增大而减小,相关显著性取决于两者的时频域联合统计特征,时域中小波互相关系数、小波凝聚谱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说明北极涛动的年际和年代际异常对河南省气候变化具有显著影响.

基于灰度相关和控制点库的遥感资料自动地理配准技术研究8-11

摘要:采用灰度相关的方法,基于人工建立的控制点库,对2008年2—5月期间16个时次的河南省EOS/MO—DIS资料进行自动地理配准,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白天的配准平均误差0.839个像元,夜间配准平均误差0.319个像元,基本可以满足日常业务的精度要求。灰度相关的方法简单、高效,只需建立完备的控制点库,便可以应用于日常业务,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

红外遥感寻找地下热水方法探究12-14

摘要:陆地卫星热红外波段能反映地表温度差异,因此选择ETM+数据进行地下热水的探测。通过温度反演、灰度拉伸、波段组合等,寻找可以突出地下热水分布信息的图像处理方法。试验发现,采用ETM+6-ETM+7后进行灰度拉伸再与5、3波段组合效果较好。为进一步突出地下热水信息,采用了IHS变换和小波变换等增强方法进行图像融合处理,可获得比较理想的地下热水分布图。

2008年1月河南异常低温多雪分析及数值预报产品释用15-20

摘要:2008年1月,河南省出现了历史同期罕见的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4倍左右,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6℃;中下旬出现了3次大范围强降雪天气,信阳最大积雪深度为50多年来的最大值。分析表明:2008年1月份,500hPa欧亚环流高、低纬度反位相特征明显,高度距平场上欧亚高纬度自西向东呈异常的+-分布,而中低纬度则呈相反的-+分布,由于这样的分布特征有利于冷空气从东路入侵河南和南支低槽活跃.因而冷暖空气在河南省交汇形成大范围的降雪天气;1月副高偏北偏西,有利于暖湿气流向北输送;历史上河南省冬季气候对拉尼娜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在太阳活动的高低值年份,河南省1月份均出现过多雪,特别是高值年份多雪概率较高,其次是低值年份;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在1月中下旬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服务效果。

长沙近57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21-24

摘要:根据1951-2007年长沙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近57年来长沙的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7年长沙存在着冷一暖一冷一暖的气候波动,但总体上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显著;除了8、9月气温呈下降趋势之外,其余各月都呈升高趋势,4、5月升高趋势最显著,其次是2月;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也都呈上升趋势,其中最高气温上升趋势显著,上升速度也较快,即日较差呈增大趋势。年平均气温近期的增温从1997年开始,明显偏晚,在21世纪初开始显著增暧,但没有发生突变。另外,年平均气温变化还存在准4a周期振荡的特征。

2008年1月河南低温雨雪天气的中期环流特征25-28

摘要: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1月中下旬河南省出现的低温雨雪天气的特征、大尺度环流形势以及高低层大气的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1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偏北,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沿副高边缘向北输送,影响河南;东亚地区500hPa高度距平东西部差距显著,标志着亚洲中纬度地区槽脊加强,环流经向度加大;东亚有较强冷空气活动,东亚从30候850hPa明显的经向风负距平,也反映该时段冷空气活动较强。分析结果还显示,河南省冬季的持续低温雨雪天气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建立和维持有紧密联系:从乌拉尔山阻高的建立、维持到河南省低温雨雪天气的开始,从乌拉尔山阻高的崩溃到河南省雨雪天气的结束,中间的时间间隔约为5—10天。因此,乌拉尔山阻高的建立、维持和崩溃,对河南省低温雨雪天气的开始和结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稻麦轮作模式对引黄灌区盐渍化潮土脱盐效果分析29-31

摘要:开封市北郊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采用放淤改土种稻、稻麦轮作方式改良土壤的盐渍化。本研究选取稻麦轮作地与休耕地进行土壤含盐量分析,并与放淤种稻措施实施前后的土壤含盐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盐渍化潮土的脱盐效果。结果表明:①休耕地土壤含盐量表现为上高下低的表聚型特征,表土层与心土层平均含盐量明显高于稻麦轮作地,而下层土壤低于稻麦轮作地。②稻麦轮作地表现为土壤含盐量较少、上下基本一致的平均型特征,与20世纪60--80年代相比,土壤含盐量显著降低,脱盐率达80%以上。稻麦轮作模式及相应的水利配套设施能够通过影响水盐运移规律来达到降低引黄灌区土壤盐渍化程度的目的,具有很好的脱盐效果。

径流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32-35

摘要:利用汾河流域静乐站1970~2004年的气温、降水及径流资料,建立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径流变化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径流对降水的响应比气温敏感,且径流变化是气候因子和流域下垫面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冻雨形成的天气条件分析36-39

摘要: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和1°×1°的NCEP资料,对2008年1月中旬河南出现的一次冻雨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的演变及气温垂直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层西南暖湿气流叠加在华北入侵强冷空气之上非常有利于冻雨天气的产生。因此,冷、暖、冷的大气温度垂直结构特征和中层暖平流的活动是冻雨产生、维持的必要条件;冻雨强度和地面的温、风、湿及降水强度均有密切的关系。

南召县近50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40-43

摘要:利用南召县1958--2007年降水资料,对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年际变化、丰枯变化趋势以及频率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8.52%的降水量集中在6-9月;年降水量呈递增趋势,趋向率为8.15mm/10a;夏季是影响年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丰、枯年变化均匀。

郑州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与空气污染的关系44-46

摘要:根据郑州市1980--2007年能见度及同期地面气象要素(风速、温度、气压和相对湿度)观测资料和2006年、2007年空气污染物(SO2、NO2、PM10)监测数据,分析了郑州市大气能见度的变化特征以及大气能见度与气象要素和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大气能见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一年之中,能见度最小值出现在12—1月及7—8月,最大值出现在51月;一日之中,08时能见度最差,14时最好。能见度与温度、风速呈正相关,与气压、湿度呈负相关,与空气污染物质量呈负相关。

2007年7月19日黄淮地区区域性暴雨成因分析47-51

摘要:利用常规资料、T213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和NCEP1°×1°的6h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7年7月19日河南省黄淮地区区域性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区域性暴雨是西伯利亚西部高压脊前不断有冷空气南下,使贝加尔湖切断低压发生替换过程中衍生出许多短波槽携带冷空气南下与南支槽前、副热带高压西南暖湿气流大量向北输送汇合产生的;卫星云图直观演示了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演变特征,而且在其移动过程中激发出的中α、β尺度对流云团造成了短时强降水;云顶亮温tbb最低值中心及强度、θse高能区可以指示强降水的落区和移动方向;男外,高低空急流耦合形成急流次级环流为中尺度对流云团长时间维持提供了持久、深厚的上升运动。

冀南地区一次强雷暴过程分析52-57

摘要:利用MTSAT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常规天气资料和闪电资料,对2007年7月18日邯郸地区强雷暴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雷暴云的发展与水汽通量、不稳定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雷暴初始阶段,地闪以负闪为主,正闪较少;随云系发展,闪电密度增大;云系发展成熟阶段,正闪密度变化不大,负闪密度明显减小。雷暴云回波强度〉36dBz,就有闪电发生,且强回波区与闪电区一致。

商丘市气温日较差变化特征分析58-61

摘要:利用商丘市8站1961--2006年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计算并分析了商丘市年、季及月气温日较差的线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年最低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最高气温上升趋势不显著,气温日较差呈显著减小趋势;春、夏、冬季季平均气温日较差均呈减小趋势,其中春季和冬季的减小趋势显著,秋季呈弱的增加趋势;全年有10个月的气温日较差呈减小趋势,其中1、3、5、8月气温目较差显著减小,1月减小幅度最大。城市化发展对气温日较差变化有一定影响,距城区较近的台站平均气温日较差显著减小,而距城区较远的台站气温日较差减小趋势不显著。

硕士研究生投稿问题分析及编辑对策62-66

摘要:研究了硕士研究生来稿的特点、存在问题以及投稿的几种常见错误心态,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指出编辑应热情指导、严格要求、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研究生导师应严格把关、全面指导,硕士生应虚心好学、规范学术行为、不断提高论文写作水平。

气象与环境科学杂志应用技术
焦作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系统的数据库设计67-70

摘要:以焦作市饮用水水源地数据为基础,以Microsoft Access2003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平台,探讨了管理焦作市饮用水水源地工程资料数据库的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焦作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系统数据库,力求做到界面友好、便于操作、查询方便,为焦作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奠定基础。

基于MICAPS系统的气象图形Web显示71-74

摘要:利用MICAPS系统后台运行程序,通过修改相关参数和编写程序,将天气实况、城市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等气象数据,在Web服务器上实时自动生成预报员熟悉的MICAPS图形,并在叠加底图后保存为标准图像文件。再通过Web语言设计,实现在Web网络上提供实时的、全面的、专业的气象图形,从而提高了气象网站的专业性和服务功能。

移动气象站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75-78

摘要:为了应对突发雷电事件和解决非固定地点的雷电预警,提出基于应急气象车载系统的雷电预警系统概念。在现有雷电预警系统的基础上,以移动气象站为平台建设车载移动雷电预警系统,以可移动式多普勒天气雷达、便携式大气电场仪、车载闪电定位仪等为监测手段,并与气象及其他资料共享,通过数据融合,现场提供雷电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