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研究生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09:41

气象研究生论文

气象研究生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48.2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3-0017-02

一、盛唐气象

对“盛唐气象”的研究,首先是“盛唐气象”概念的提出,即盛唐气象的内涵及其有什么样的一种特征。在这一个问题上,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在研究时,学者们经常引用到严羽《沧浪诗话》中的几句话。学者们从严羽的《沧浪诗话》中如“唐人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迎旦东风漪赛驴’绝句,决柞盛唐人气象,只是白乐天言语”、“又谓盛唐诗,雄浑雅健”、“盛唐诸公之诗,如颜普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其不同如此”等句中找到了“盛唐气象”的来源,在这几句话中找到了论述的依据,然严羽并没有明确说出“盛唐气象”有什么样的内涵,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经过爬疏,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此问题。首先我们可以从林庚和韩文奇两位先生的观点中看出:“盛唐气象”是一种有着蓬勃的朝气和青春旋律的一种风尚,“盛唐气象”是一种与时代精神相连,而又更加的突出盛唐气象的特征:讴歌建功立业的英雄气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高昂明朗的思想感情,雄浑壮大的气势力量。这是一种积极向上并且表现出阳刚之气的一种风尚。

第二种具有代表性的是以傅绍良和同时撰文的李中华、陈鹏认的二文为代表的看法。与上一种风格相反,李中华、陈鹏二先生从另外的角度对盛唐气象作出了认识。

李中华、陈鹏认为:“通过对开元、天宝党争局面的考察,便会发现‘盛唐之音’、‘盛唐气象’之下有着更为丰厚、复杂的内蕴。开元、天宝年间,朝廷政治由清明转向昏暗,社会由兴盛的顶峰迅速滑向动乱的深渊。与之相对应,‘盛唐诸公’的人生旅程中也充满了挫折与苦难。因此,‘盛唐之音’中所寄寓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有高亢、自信、雄壮、飘逸,也有低抑、苍凉、孤独与悲怆”。

傅绍良先生将盛唐气象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概括,即悲壮而深沉的时代悲音。这种概括可谓是使盛唐气象更加的全面,也从中发掘出诗人的性格和时代特征。李中华、陈鹏在论文中也有类似的看法。李中华、陈鹏从情感、情志方面进行了概括,即高亢、自信、雄壮、飘逸,也有低抑、苍凉、孤独与悲怆。傅绍良和李中华等人的观点使盛唐气象的研究更加的全面,更加近了一步。这种从反方面的角度来概括盛唐气象能更好的发现盛唐气象的另外一种风格特征,但这种风格特征是包蕴在盛唐气象中的一种审美风尚。

第三种看法是从文艺学和美学的角度对“雄浑”风格作了研究。这种研究方式发展了盛唐气象的艺术特征,对盛唐气象的研究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在这方面,对此作出研究的学者较多。其中罗立乾、赵克尧、袁行霈、张福庆、陈伯海等几位大学者的研究是深刻的。罗立乾发挥了《沧浪诗话》中的内涵,在这基础上写出了盛唐诗歌气势雄浑而深厚的美学基本风貌。赵克尧先生有在这一基础上进了一大步。赵克尧先生将盛唐气象与中国诗歌理论中的境界相连,可谓是将盛唐气象融入到中国诗歌理论体系中的一种研究。这种研究是值得肯定的。袁行霈先生将盛唐气象从风格的解读进行了研究。认为盛唐气象是一种文学中蕴含着博大、雄浑、深远、超逸。这种思路可谓是将盛唐气象的研究纳入到中国诗歌理论的体系中进行研究和考察。在这方面,张福庆先生的观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张福庆认为,“‘盛唐气象’是对盛唐诗歌的一种共性的概括,盛唐诗歌中那种反映时代精神的雄浑、豪放、刚健、悲壮的具有阳刚之美的美学风格,自然可以纳入‘盛唐气象’的概念范畴;”

张福庆先生从怀疑严羽的角度进行了理解。当然,我们可以看出,张福庆先生并没有否定严羽的观点,而是在严羽观点的基础上使盛唐气象的研究范围更加的广阔,从而扩大对“盛唐气象”“盛唐之音”的研究,从而将盛唐气象或是盛唐之音看成是一种风格。这种扩大化的研究可谓是一种创举。它将对“盛唐气象”或“盛唐之音”的研究开辟出一片风景。对盛唐气象的研究也更加具有意义。当然,随着对盛唐气象的研究,从风格风貌研究的学者也不断出现。对唐代文学和诗论有较多研究的陈伯海先生就有这方面的研究。

二、“雄浑”风格的艺术特征

关于“雄浑”风格,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许自强认为:“雄浑,是属于阳刚类的一种主要风格”张国庆先生认为:“《雄浑》是《诗品》的开篇第一品,它所表示的‘雄浑’,是一种至大至刚的艺术风格,一种至广至阔的艺术境界”张少康先生却有不同的看法。张少康先生认为:“‘雄浑’之美的诗境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它是一种整体的美,而不是局部的美;第二,它是一种自然之美,而绝无人工痕迹;第三,它是一种含蓄的美,超乎一切言象之外;第四,‘雄浑’是一种传神的美,而不是形似的美;第五,‘雄浑’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流动的动态的美,而不是静止的、僵死的、缺少生气的静态的美。‘雄浑’之美具有空间性、立体感,而不是平面的”以上三种看法可以说代表了对“雄浑”风格的看法。

雄浑作为一种风格,在《二十四诗品》的风格类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问题需要将《雄浑》品放到《二十四诗品》体系中考察,在《二十四诗品》中,这种关系就是对《二十四诗品》做整体考察,在这一部分中关于体系问题的研究,张国庆老师和赵福全有相关论述,其中论述的目的是将诗品分为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其“雄浑”品所论述的就是其阳刚之美,有时又称为壮美。在《二十四诗品》中,具有壮美特征的还有《豪放》、《劲健》、《悲慨》等品。对于壮美或阳刚风格在《二十四诗品》的分法却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还是看其他学者的看法。杨景生在《“雄浑”与西方“崇高”之比较》一文中说:“中国晚唐诗人兼诗歌理论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以下简称《诗品》)中提出了中国古代诗学中著名的‘雄浑美’的审美范畴,其中‘雄浑’、‘豪放’、‘劲健’、‘悲慨’、‘流动’五品(原文见于《全唐诗》),可以看作司空图对‘雄浑美’审美特征的描述”,杨景生先生是将“流动”品也作为具有“雄浑”风格的阳刚美或是壮美来看待。朱东润先生在《中国文学史批评大纲》中将阳刚美归为:“《雄浑》《悲慨》《豪放》《劲健》”。曹顺庆先生认为:“司空图以《雄浑》统冒全篇,故雄浑之美,不限于《雄浑》一品,还包括了《劲健》、《豪放》、《悲慨》等品。”对《二十四诗品》最有研究的张国庆先生在《诗歌美学》的论文中说:“除《雄浑》外,《诗品》中还有不少品目也论及了壮美(阳刚美)型的艺术风格,其中最突出的是《豪放》和《劲健》”从上面的引论看,具有“雄浑”风格的还有《豪放》《劲健》品是没有争议的。现在看《流动》品有没有雄浑的特征呢?根据张国庆和赵福全对《二十四诗品》体现的研究,笔者还是将其排除在外。《二十四诗品》体系的研究是一个较难的问题,到底《二十四诗品》有没有体系?有,体系如何?笔者在此就不涉及此问题了。《悲慨》在张国庆先生那里单独例举了出来。张先生在《诗歌美学》一文中说:“在《诗品》中,《悲慨》是很特殊的价值极高的一品。在《悲慨》品中,作者及其笔下的人物(品目中的主人公)最直接地面对了非常广阔真实的社会人生,最直接地面对了激烈深刻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作者也毫不掩饰地一任胸中激情喷发而出,为之悲苦为之浩叹为之哀伤。这样的直面广阔社会人生并为之尽倾真情激情,在《诗品》中的确非常罕见,甚至就是唯一的。不仅如此,《悲慨》同时还极有理论深度和理论价值”正如张先生所说,“《悲慨》是很特殊的价值极高的一品”,有什么样的特殊价值呢?“在《悲慨》品中,作者及其笔下的人物(品目中的主人公)最直接地面对了非常广阔真实的社会人生,最直接地面对了激烈深刻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作者也毫不掩饰地一任胸中激情喷发而出,为之悲苦为之浩叹为之哀伤”这种胸中激情喷发,悲苦为之浩叹,再看看悲慨品: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

适苦欲死,招憩不来。

百岁如流,富贵冷灰。

大道日丧,若为雄才。

壮士拂剑,浩然弥哀。

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大风卷水,大道日丧,浩然弥哀,不正是“雄浑”风格吗?只不过悲慨走向的是“喜”的另一面――大悲。它同样也显示出阳刚的一面。张先生说到:“《悲慨》之悲剧的产生根源和依据很可能就是晚唐那一幕社会大悲剧和司空图对它的独特的体验与感受”张先生的这种说法,是建立在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上的。具有较高价值。

三、从“盛唐气象”看“雄浑”风格

林庚先生提出的盛唐气象是盛唐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杨柳提出的盛唐气象是盛唐诗歌所共同表现出来的那种基本风貌,这不正是一种具有“雄浑”风格的体现?在“雄浑”风格中“返虚人浑,积健为雄”(《雄浑》)、“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劲健》),是一种浩然正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韩文奇先生提出的盛唐气象是讴歌建功立业的英雄气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高昂明朗的思想感情,雄浑壮大的气势力量。同样的,其“荒荒油云,寥寥长风”、(《雄浑》)、“巫峡干寻,走云连风”(《劲健》)、“观花匪禁,吞吐大荒”(《豪放》)“天风浪浪,海山苍”(《豪放》)、“持之匪强,来之无穷”(《雄浑》)、“百岁如流,富贵冷灰”(《悲慨》)、“大风卷水,林木为摧”(《悲慨》)等同样能渗透出“盛唐气象”之美。傅绍良提出的盛世诗人正是从自我生存的小环境中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转变中的种种不协和,从而唱出了悲壮而深沉的时代悲音,李中华、陈鹏先生提出的‘盛唐之音’中所寄寓的情感,其中有高亢、自信、雄壮、飘逸,也有低抑、苍凉、孤独与悲怆的提法,具有“雄浑”风格的《悲慨》品“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的一种体现。浩然弥哀是一种悲壮、苍凉、孤独与悲怆,“大道日丧,若为雄才”是一种阳刚性的雄壮式的悲慨。罗立乾提出的“盛唐诗歌构成了盛唐诗歌气势雄浑而深厚的美学风貌”、赵克尧提出的“康向上的风采、恢宏豪宕的气质、雄浑宽远的境界”、袁行霈提出是“大、雄浑、深远、超逸”、师长泰提出的“唐诗歌不仅反映了开、元盛世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也显示了雄壮浑厚的艺术风貌,具有健康、明朗的感情基调”、和张福庆先生提出的:“盛唐气象是对盛唐诗歌的一种共性的概括,盛唐诗歌中那种反映时代精神的雄浑、豪放、刚健、悲壮的具有阳刚之美的美学风格”正是一种“雄浑”风格的展现。盛唐气象的这些养料,大大丰富了“雄浑”风格的内涵,同时也更加的奠定“雄浑”风格在唐代是一种不可少缺的风格类型。综上所述,盛唐气象就是一种对唐代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一种建功扬名的入世情怀,这种情怀向唐代的各方面敞开,讴歌英雄气概,呈现雄浑壮大的气势。这种盛唐气象体现在艺术作品中就是雄浑的艺术风貌,是雄浑、豪放、刚健、悲壮的雄浑风格美的类型。对“雄浑”风格在唐代诗诗歌理论中的一种探究就显得有理论的依据。中国的诗歌在唐代已经发展到了顶峰,这一座高峰中所彰显的是中国诗歌精华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国庆,《诗歌美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2

气象研究生论文篇(2)

热带综合类期刊

国际上热带综合类期刊主要有来自荷兰、美国的ActaTropica(《热带学报》)和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热带保护科学》)2种期刊。ActaTropica④由荷兰主办,Elsevier出版,1944年创刊,是世界上创刊最早的热带研究期刊。月刊,SCI收录,2016年影响因子为2.218,是一本有关传染病研究的国际杂志,内容涵盖公共卫生科学与生物医学等研究,特别强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人类和动物健康有关的主题;主要刊登热带亚热带的人畜健康、疾病生态、数学建模、社会科学、气候变化等方面的论文。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⑤由美国MongabayCorporation主办和出版,2008年创刊,季刊,为SCIE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238,为开放存取电子杂志;主要出版有关欧洲、北美地区热带森林和其他热带生态系统保护领域的原始性论文和最新评论,接收研究论文、评论文章、通信、观点文章和短讯。

热带地理类期刊

热带地理类期刊主要有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的《热带地理》、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新加坡热带地理》)、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马来西亚热带地理杂志》)、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加拿大热带地理杂志》)4种期刊。《热带地理》⑥由广州地理研究所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双月刊。主要报道国际上热带亚热带地区地理研究方面的成果,报道内容涵盖地理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相邻或交叉学科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论文、前沿动态、研究进展、社会热点等。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⑦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DepartmentofGeography,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主办,Wiley出版,1953年创刊,季刊,为S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277;影响分区为地理类Q3;主要刊登热带地区自然、人文环境方面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评论,以及与地理相交叉学科的发展问题。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⑧由马来亚大学地理系(DepartmentofGeography,UniversityofMalaya)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半年刊,为EI收录期刊,主要刊登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热带亚热带地区地理与环境等方面的论文。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⑨由加拿大劳伦森大学(LaurentianUniversity)主办和出版,2013年创刊,半年刊,英-法双语出版;暂无影响因子;专注于热带环境,重视开放讨论;其报道内容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地理、制图、遥感、环境、文化地理、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地理、地缘政治等。

热带生态类期刊

热带生态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英国、德国、印度的JournalofTropicalEcology(《热带生态学杂志》)、Ecotropica(《生态热带》)、TropicalEcology(《热带生态》)。JournalofTropicalEcology⑩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UniversityPress)出版,1985年创刊,为SCI收录期刊,双月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0.904,影响分区为生态学Q4;主要报道热带生态学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或评论,重视通过实证研究来调查陆地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种群进化和生理生态方面的思考,对热带地区生态科学在定量和统计方面的提升是其重要目标之一。Ecotropica⑪由德国热带生态学会(GermanSocietyforTropicalEcology)主办和出版,1995年创刊,半年刊。TropicalEcology⑫由国际热带生态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TropicalEcology,ISTE)、印度BenerasHindu大学植物系主办和出版,1961年创刊,季刊,主要刊登热带、亚热带生态学各专业论文,包括植物生态、生态系统、土壤生态、生态压力、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演化、国际上生态变化、可持续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人文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热带生物类期刊

热带生物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美国、哥斯达黎加、中国、澳大利亚等国的5种期刊:Biotropica(《生物热带》)、TropicalPlantBiology(《热带植物生物学》)、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热带生物学杂志》葡萄牙文版)、《热带生物学报》和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热带草地》)。Biotropica⑬由美国热带生物与保护学会(AssociationforTropicalBiologyandConservation,ATBC)主办⑭,Wiley出版,1997年创刊,双月刊,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730,影响分区为生态科学Q3;主要报道关于热带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以及热带生物的进化、行为和种群生物学方面的原创性研究。TropicalPlantBiology⑮由美国于2008年创办,Springer出版,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1.400,影响分区为植物学Q4,季刊,该刊报道内容涵盖快速发展的热带植物生物学的方方面面,包括生理学、进化、发育、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基因组生态学和分子育种,多发表原创性研究和评论文章,偶以专题的形式聚焦单一热带物种或某种大的突破。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⑯由哥斯达黎加大学(UniversidaddeCostaRica)主办,SciELO出版,1969年创刊,季刊,葡萄牙文刊,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495,影响分区为生物学Q4,主要报道内容:热带生物学和保护热带生物领域的文章。选择标准是具有新的信息,论文具有相应实验设计、长时段实地工作和完整体系的分类学系统研究。《热带生物学报》⑰由海南大学主办和出版,2009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报道热带生物学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评述、学术问题讨论、研究简报(或快报)、成果摘要等。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⑱由澳大利亚热带草原协会(TropicalGrasslandSocietyofAustralia)主办,热带农业研究中心CentroInternacionaldeAgriculturaTropical(CIAT)出版,1967年创刊,英-西双语刊,在线期刊,3期/年,主要报道内容:热带农业、林业、牧业的研究成果,包括奶业和牲畜研究。

热带农业类期刊

热带农业类期刊主要包括源自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牙买加等国的8种期刊: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热带农业杂志》)、TropicalAgriculture(《热带农业》)、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波坦尼卡热带农业科学杂志》)、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热带与亚热带农业生态系统》)、《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技》《热带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⑲由印度科技部科学与工业研究局(DepartmentofScientificandIndustrialResearch)主办和出版,1961年创刊,原名AgriculturalResearchJournalofKerala(1961―1992年),半年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范围:关于作物科学、农业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等各方面的文章,特别是将生物、工程、生态和社会知识应用于热带地区农作物、种植园和园艺作物的管理。TropicalAgriculture⑳,由牙买加西印度大学(UniversityoftheWestIndies,Jamaica)主办,1921年创刊,英文刊,季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范围:综合性热带农业科学及其相关领域。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21由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niversityPutraMalaysia)主办,Putra大学出版社(UPMPress)出版,1978年创刊,季刊,OA期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内容:热带农业研究、农业生物技术、生物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昆虫学、渔业、林业、食品科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和管理学、生理学、植物和动物科学、植物生产、兽医学。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22由墨西哥尤卡坦自治大学兽医和动物科学学院(FacultyofVeterinaryMedicineandAnimalScience,UniversityofYucatan,México)主办和出版,2001年创刊,在线期刊,季刊,为Scopus收录期刊,该刊致力于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认识和发展,鼓励与该领域相关或交叉学科的成果来稿。《热带农业工程》23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1976年创刊,中文刊,双月刊,主要报道内容为农业机械工程、水土保持、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仿生科学与工程、农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生物工程(生物资源)、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农产品转化增值工程、经济与管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领域的内容。《热带农业科技》24由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与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主办,1977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刊登以天然橡胶、咖啡、热带水果、南药、热带花卉等为主的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论文和快讯,内容涉及热带农业资源与开发、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土壤农化、植物保护、农业生态、热作气象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试验简报、综述述评等。《热带农业科学》25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刊,月刊,报道范围是:国内外热带农业科学研究与生产技术动态;有关热带可持续农业理论和实践研究论文,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产品储运保鲜加工等科学试验报告;农业经济管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新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等。《热带作物学报》26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刊,月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热带作物特别是巴西橡胶树、胡椒、咖啡、剑麻、香草兰、椰子、木薯、甘蔗、热带果树、南药等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创新性学术论文为主,兼顾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试验总结、专题评述和学术问题讨论等稿件。

热带林业类期刊

热带林业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马来西亚和中国的2种期刊。JournalofTropicalForestScience(《热带林业科学杂志》)27由马来西亚林业研究所(ForestResearchInstMalaysia)主办和出版,1988年创刊,英文刊,季刊,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466,影响分区为林业科学Q4,主要报道关于热带森林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管理学、造林学、保护、利用和产品开发和发展方面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热带林业》28由海南省林学会主办,1973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刊登林业方面的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综述与述评、科技信息等。

热带气象类期刊

热带气象类期刊主要有《热带气象学报》29的中、英文版,由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主办,中国气象出版社出版,中文版创刊于1984年,现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气相互作用、中低纬相互作用、低频振荡及遥相关、低纬大气环流异常及其机制、热带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季风动力学、热带气旋动力学与运动学、热带应用气象、热带大气探测、热带大气物理、热带大气环境与化学、热带气候变化及其与国际上变化的联系、热带大气科学试验、以及相关方面等的学术成果。英文版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30于1995年创刊,季刊,为SCIE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600,影响分区为气象与大气科学Q4,集中刊登热带大气动力学、天气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及数值天气预报等方面的学术成果,报道新的预报方法和成功的经验,综述本领域科研进展及动态。

热带海洋类期刊

热带海洋类期刊有《热带海洋学报》31(JournalofTropicalOceanography),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1982年创刊,中文刊,现为双月刊,这是国际上唯一的一份专门研究热带海洋的期刊。该刊主要刊载南海及邻近热带海洋学研究中有关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海洋沉积、河口海岸、海洋生物、海洋污染与防治、海洋仪器与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以及反映最新学科前沿动态的综述性文章。

2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分布特征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区域分布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主办国分布在五大洲的12个国家。其中,亚洲国家的热带研究期刊种类最多。包括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4个国家;其次为拉丁美洲,有墨西哥、牙买加、哥斯达黎加等3国;北美洲有美国、加拿大两国;欧洲有德国和荷兰两国;大洋洲仅有澳大利亚。在热带研究期刊的主办国中,中国主办的热带研究期刊数量最多、学科最全。包括《热带地理》《热带气象学报》(中、英文版)、《热带海洋学报》《热带作物学报》《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学》《热带农业科技》《热带林业》等,涉及热带地理、气象、农业、海洋等多学科领域。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语言文字分布

国际热带研究期刊从语种上看,包括英文、中文、葡文、西文、法文等5种语言期刊。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中,英文刊的数量最多,共15种,占总刊数的一半以上。包括:ActaTropica、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TropicalEcology、JournalofTropicalEcology、Ecotropica、Biotropica、JournalofTropicalForestScience、TropicalPlantBiology、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TropicalAgriculture、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2.2.2热带研究期刊的中文刊热带研究的中文期刊数量仅次于英文刊,为9种。占热带研究期刊数量的1/3,即《热带地理》《热带生物学报》《热带林业》《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技》《热带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热带气象学报》《热带海洋学报》。葡萄牙文刊1种,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英-西双语刊1种,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英-法双语刊1种,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

气象研究生论文篇(3)

一、引言

近年来,气候灾害事件的频繁发生,需要世界各国及时了解和共享最新的气象信息,携手应对气象灾害。然而在科技翻译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多从功能理论、目的论等角度展开研究,很少运用关联理论探讨气象科技论文翻译。赵彦春曾指出:“关联理论不是翻译理论,但可以有效地解释翻译活动,指导翻译活动,奠定翻译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基础”(赵彦春,1999:276)。

二、让中国气象科技“走出去”

在引进西方先进的气象科技时,我们也要让中国的气象科技“走出去”。气象科技论文作为学术研究与信息传播的载体,在科技合作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气象论文英译的需求日益突出。

气象科技论文是科技文献的一种,用以“陈述地球大气圈、气象科技领域所发生或出现的事情,描述其特点、规律、过程等,能有效记录大气科学和气象科技界的动态”(寿邵文,姚永红,2008:178),具有专业性、客观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等特点。本文的研究案例――《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边界层热力和动力结构特征影响的比较》是典型的气象科技论文,具有代表性。

在汉语中,由动词构成的动核结构是句子在语义平面上的结构。一个动核结构体现着一个事件或一个命题。因为气象科技汉语描述的主体是从事研究、分析和观测的研究者或设备,而客体往往是客观的事物、自然现象、观测的过程或实验结果,所以在客观描述气象研究内容时,气象科技汉语注重功能和意义,多用主动句,大量使用含动核结构的简单句或分句描述逻辑事理。

三、关联理论与翻译

在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1986/1995)中,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提出了有关交际与认知的关联理论,在中西认知语用学领域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他们认为,“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Sperber and Wilson,2001:50)。1999年,Ernst-August Gutt率先将关联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中。Gutt在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提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Gutt,2004:107)。为了实现原语作者与译语读者之间的最佳交际,译者在处理作者要传递的信息意图时,要作出最佳语境假设,以寻求信息的关联,然后再根据关联度进行推理,取得最大语境效果,使作者的信息意图与读者的心理期待达到最佳关联。气象科技论文属于信息文本,以传播气象科技信息为主。本质上讲,气象科技翻译可视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际活动,译者不仅要将原语作者的信息意图推理出来,还要将此信息意图展现给译语读者。

四、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气象英译

气象科技论文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而准确地传达原文中所包含的信息。在关联理论指导下,为了满足读者的心理期待,译者要准确分析原语逻辑关系,合理调整语序和划分意群,灵活采用顺译法、倒译法、合译法及转译法等翻译策略。下面从关联理论角度,列举几个典型案例来研究气象科技论文中句子的英译。

(一)顺译法

气象科技汉语中的句子较为简单,句子间逻辑关系比较独立。作者与读者的认知语境虽有差别,但也存在共性。依据关联理论,为了再现原语语境,可以采用顺译法,即按照汉语原句的语序进行翻译。句与句之间的简单对应必然不会对读者的推理过程产生阻碍。但有一点不同,为了准确描述客观规律,英语句子偏长,结构复杂,常常采用各种从句。

案例1:原文:YSU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是MRF方案的改进版本,次网格尺度扰动通量(w′c′)与平均量(C:u,v,θ,q)的关系为

(二)倒译法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不能单纯地根据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而是要准确推测原文的深层次语义,把握原文所要传递的信息意图及最佳关联。在描述一些气象定义或实验过程时,气象科技汉语通常先叙述方法后呈现结果,而英语则先结果后方法。所以,为了准确传递作者的信息意图,给读者提供最大的语境效果,常采用倒译法,根据译文读者的语境表达习惯,将内容忠实、规范地表达出来。

案例2:原文:本文采用①高分辨率中尺度WRF模式,通过改变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进行多组试验②,评估③该模式对美国北部森林地区边界层结构的模拟能力,同时比较④五种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模拟得出的边界层热力和动力结构。

译文:To assess③ the performance of simulating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oundary layers at the forest areas in the northern Unites States and compare④ the thermal and dynamic structures of boundary layers simulated by the five different boundary layer parameterizations, a high resolution mesoscale WRF model was employed① in this paper to carry out② multiple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boundary layer parameterization configurations.

分析:原文描述的是一个气象实验过程,采用动核结构,分句较多,如果顺着翻译,译文将生硬难懂。根据关联理论,可以采用倒译法。将“结果”译成“目的”并置前,将中文动核结构译成非谓语动词结构,即“to assess...and compare”、“to carry out”,把主动汉语分句整合为含有一个主谓结构的被动英语长句,描述“方法”。这样句子结构严谨,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实现了原文与译文的最佳关联,准确清晰地将作者的信息意图传递给读者。

(三)合译法及转译法

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翻译不仅要把握原语语义,还要考虑译入语的逻辑表达习惯,实现话语语境的最佳关联。比如,气象科技文献在解释研究原理时,往往采用表示逻辑连词“因为……所以”、“于是”等。但英语中,有些动词(如cause)或动词短语(如result in,lead to)本身已含因果关系。此外,汉语习惯采用不同词语(多为形容词)表达同一个意思,若逐一翻译,则显得重复嗦。在描述气象现象时,论文大量使用动核结构,含有多个主谓结构,这跟英语的形合句型完全相反。这时,为了更清晰地表达原文逻辑,实现更大的交际效果,通常采用合译法和转移法,将重复的表达简单化,并灵活转换词性,多使用名词化结构。

案例3:原文:这主要是因为③太阳辐射不断增强①,地表热量也不断增加②,于是③由浮力产生的湍流动能不断增加④,边界层内强的湍流混合能发展到更高的高度⑤。

译文:This is mainly because the increased solar① radiation and surface heat flux result in② the continual increase③ of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generated by buoyancy and strong turbulent mixing energy in the boundary layer.

分析:原文中①、②、③、④和⑤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依据关联理论,采用合译法和转译法,将①”和②合并“the increased”,动词转换为形容词,使信息明确。③中的连词翻译为动词词组“result in”,准确地体现了逻辑关系。同时④和⑤合译为“the continual increase of”的名词结构。这两种译法的巧妙结合实现了最佳关联,为读者提供了最大语境效果。

四、结语

和传统的翻译理论相比,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观突破语义层面,更侧重翻译活动的认知与交际属性,将作者的信息意图与读者的心理期待联系起来,以实现最佳关联为目的。这对以传递信息为目的的气象科技论文翻译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依据关联理论,为了准确传递气象科技论文的信息意图,译者应以最佳关联原则为翻译准则,使译语读者在推理过程中付出最小的信息处理努力,实现理想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文妍,范新勇,等人.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边界层热力和动力结构特征影响的比较[J].北京:地球物理学报,2014(5):1400-1414.

[2] Gutt,E.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07-199.

气象研究生论文篇(4)

(一)女性主义立场对“贾宝玉”的单向解读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始伴随着女权运动兴起,很快在文学批评界站稳脚跟并产生深远影响。它涉及现代社会学批评、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符号学、美学等诸多领域,被称为是20世纪诞生的最有影响性的理论之一。国内学界普遍以欢迎姿式接纳此理论,充分肯定其批判父权制文化、性别歧视的先进性和革命性,尊重重视其社会学知识体系架构,并着意于此理论的“中国化”。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是最单纯、也是最复杂的矛盾――性别问的二元对立,即“性别政治”。女性主义者们批评男性中心主义、提倡两性平等,争取妇女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家庭、教育等方面与男性同等的权利。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球一体化进程,女性主义也在上世纪末步入中国社会科学界,并在社会学、文学、哲学等相关学科获得认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论得出众多不同以往的研究成果。仅在二十年左右的短暂时间内,国内女性文论研究就取得如此进步令人欣喜。但客观地说,站在被害者的角度呐喊,相对容易做到。我们都清楚,每个问题都有两个方面,单凭抨击施虐者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文学评论应该更加关注那些已经被传统文学研究定位了的男性形象,重新用女性主义眼光分析、提炼其特质,从而得到启示。本论的讨论对象贾宝玉,在性别研究的意义上说就极具价值。国内外学界如何评析、解读这个颇具争议性的男性文学形象呢?其结论相似、还是相反?从中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文本中清晰可见贾宝玉的“女性观”,著名有如“女清男浊”论、“鱼眼睛”论、“天地灵气只钟情于女儿”言论等,还有小说中所描述的众多怜香惜玉情节、深婉凄切的关目,足以令人对其是“情痴情种”深信不疑,继而将其“升华”成为女性盗取性别平等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但是,这些优美得体的叙述、女性化的造型设置都是流于表面的文字,并不能使人断言贾宝玉就是女性的“统一战线”。

首先,贾宝玉的欣赏对象问题。如前所述,贾宝玉的“女性崇拜”可以缩小范围到“处女崇拜”。令他魂荡神驰的唯有那些待嫁闺中的小姐与灵巧俊秀的丫鬟,而且一定要是形体美妙、性情温柔的可人儿。至于是否有文采、能否会理家并不在必选条件中。有则加冕,无则也罢。换言之,贾宝玉的“选美标准”是以肉体的优美为基础、精神单纯为主要衡量点而设定的,至于智慧、能力、勇气、信念、责任感等均不在列(而这些宝贵品质的缺席正说明其极为幼稚)。总之,纯良柔美的青春女性就构成了贾宝玉“意淫”的对象,或者说是其“泛爱”的投向物。显然,贾宝玉眼中“极为尊贵”的女儿不是女性整体,是其中一小部分。这部分女子被人为地理想化、审美化,抽象成为某种“精神旨趣”。于是乎贾宝玉便觉得“于我心有戚戚焉”。无疑,这种“崇高”其实是脆弱而幼稚的。正如梅新林在《红楼梦哲学精神》中所说的那样,“女儿崇拜,就是把追求少女的童贞之美上升到了一种宗教意识”。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这种“宗教”不合理、也不正常。如果有人把它作为人生追求,不是偌大的悲剧,就是荒唐的陷阱。不能仅凭借这罕见的“女儿崇拜”就自然而然地将其与男女平等思想挂起钩来。两者非但没有联系,反而谬之千里。何以见得?女儿,在此处根本没有建立起自我(ego),仅仅就是审美的客体,一个相当于物体(object)或他者(the other)的角色。而这个审美的主体、选美标准的制定者,就是作为男性的宝玉,如此鲜明的男性意识,无论其如何被“女性化”也是昭然若揭的。

其次,贾宝玉具有初步的性别平等意识吗?如果先不正面论述这个问题,我们且看大观园那些青春女性的生活实态。王蒙先生的红学批评专著《不奴隶,毋宁死》就曾批评那些“幸福的女奴们”是些宁肯放弃自由,也留恋贵族生活的被剥削者。这种观点可谓一语中的。作为大观园青春故事的大背景,那些时刻可能陷入危机的人际关系、不可逾越的主奴屏障等,让我们清楚大观园其实从来都是浸淫在世俗的宗法人情和利益争夺之中的。贾宝玉不是看不到这些倾轧,相反地,这些人性的丑陋肯定是伴随他成长。正是对这种丑陋的痛恨,导致其近乎激进地维护大观园的优美。大观园里的日子,他抛弃所有的压制力量、象征秩序,并力求把“美”升华成信仰。也就是说,贾宝玉爱青春女性,因为他能够从美丽女性身上照见自己的美。他仿佛就是希腊神话中留恋自己美丽倒影而落水溺死的美少年纳克索斯,耽美、自恋、虚无、苍白。正如骆玉明先生所说,“西门庆恨不能把天下的女人都拉上自己的床,而贾宝玉的理想,则是周围的女孩在他死之前一个也不要出嫁。他们都有特别强烈的占有欲,不过西门庆是肉体方式,贾宝玉则是精神方式,两者有粗鄙与文雅之分。而对异性的占有欲不仅仅是生物本能的表达,它还是权利的表达。西门庆的自信来自金钱,他相信没有钱买不到的东西。那么,贾宝玉的自信来自何处?他有着超凡的灵慧和高贵,他根本就和他人不平等。”…因此说,贾宝玉不可能主观追求男女平等,更不可能先天性具备男女平等的基因。

再次,贾宝玉总是如此强烈发声的动机是什么?戴承元在《对红楼梦“性别平等”意识的质疑》中用“弃儿”一词,说明贾宝玉的处世艰难。面对与日俱增的“家”的期待,贾宝玉除了逃避似乎也无法再有任何举动。贾宝玉对女性的赞美有多激烈,就意味着正统社会文化对他的压迫有多严酷,两者成正比。可以说,推动贾宝玉对女性萌生极度的痴情与眷恋的力量,正是封建社会要求男人的严苛规范。为了对抗不可撼动的“男性模式”,身为非主流男人只能寻找一种发声管道负隅抵抗。这块维持自尊的阵地就是女性世界。这里我们不能忽略的是,《红楼梦》中让宝玉倾慕的女性都多少带有“永恒的女性”意味,社会的正统话语也迫使贾宝玉加入“造神运动”。那些青春女性,姐姐妹妹们必须是美好的、纯真的、诗性的,她们自动地隔绝肮脏的俗世,拒绝粗粝的生活锤炼,为了维护其神祗般的“高洁”甚至不惜一死了之。黛玉与年龄不符的死亡意识、宝钗罕见的极端冷漠、妙玉的孤芳自赏均透露出曹雪芹消极的处世哲学,遥遥与宝玉的生命过程相呼应;湘云、探春、宝琴虽开朗豁达、晴雯、司棋、五儿虽刚烈,都最终难逃“热火化成灰”的结局;故事结末曹雪芹无情地结束了几乎所有青春女性的生命,她们不被允许变成“鱼眼珠子”。作为文学人物,她们的生命只能随贾宝玉的遁世而一同覆灭,似乎只有这种“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结尾才对得起女性的“神性”。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对贾宝玉的女性主义视角研究存在认识的极端化趋势。论者们都声称自己采取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论对贾宝玉进行研究,但令人不解的是各自结论不一,甚至南辕北辙。本论认为,无论是把贾宝玉看做是女性的“统一战线”还是“天然宿敌”,都不够全面客观;无论从哪一方看都是单向解读。单纯地将贾宝玉看做“护花使者”、封建社会女奴们的“救生员”,赋予他各种思想先行者的桂冠,都只能证明论者太易被文本表象、自身感情驱使,没有更深入地观察红楼故事背后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各自的社会地位。须知贾宝玉虽然对青春女性们情深意重,但他在感情上的唯我独尊和真正面对父系权威时的“偷跑主义”,终归还是将其划归为“青春期的、成长着的非主流男人”这个类属较为公正。

另一方面,如果过于揭示其“男性本质”,忽略或抵牾他的“女性气质”,无疑就抹杀了贾宝玉确实存在的“情”。无论其是否真正具有“男女平等意识”,这个形象确实超过了他所处的时代和阶级。即使是女性主义文学研究,也不能拿现代社会人文标准强求古人,古今不分地搞一刀切。那类抹杀或歪曲贾宝玉的真挚情感的女性主义研究,即使言之有物也是辜负了曹雪芹和续作者高鹗的一片苦心。这种研究在文本阅读阶段就是不及格的,起码她没有感悟到《红楼梦》中人性的美好和青春的可爱,呈现给我们的仅是一张咄咄逼人的刻板女性主义者的面孔,令人生厌。

由此可见,对贾宝玉的“捧杀”和“棒杀”都是孤立、静止、片面的单向性解读。它将人物定型为纯然性政治的加害者和受害者、施虐者和受虐者。用黑白分明的研究方法搞性别政治,未必更加接近真理。因绝大多数男女都处在不黑不白的灰色过渡段上。性别研究更应该潜入其中,辨明究竟,关照到两性中的每一个性,照顾到每个性别中的每个人物,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看清问题。面对现实中的不平等、性歧视,女性们的反抗与争取是不容质疑的,只有了解男性、解构男性,才能进而解决女性的问题、社会全体的问题,甚至男性自身的问题。这大抵就是女性主义文论的文化使命吧。

(二)性别诗学立场对“贾宝玉”的双向解读

性别诗学源于女性主义,它扬弃了女性主义的激进与保守,采取折中方式重新审视文学作品中男女两性角色与关系。较之于女性主义“男女矛盾对立”价值观,性别诗学更注重两性平衡,试图超越两性对抗而谋求共同利益与平等。因此,性别诗学别具创新性和深刻的理论价值;可以缓冲女性主义的“反男性倾向”、“唯女性主义”,柔软灵活地看待、处置文学世界中的性别现象和人物。无疑,相对于过去的女性主义,性别诗学的研究理念和价值取向更加兼容合理,研究者也不再满眼“受难的女性”,而是有意识地将思维偏转到“两性”的角度多元立体地看待人物形象,特别是一直被冷落、痛斥的男性人物形象。

超越性别意识的“双性同体”概念屡次被先锋研究重新定义,弗吉尼亚?伍尔芙、埃莱娜?西苏、酷儿理论等都可见“双性同体”的影子。毋庸置疑,伍尔芙的双性同体理论作为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对女性主义文论的多元而纵深的发展带有巨大影响。与伍尔芙平分秋色的是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作家和教育家埃莱娜?西苏,她提出了更具有针对性的“双性同体”特征。即“每个人生来都有男性和女性两种观念”。这种提法是更加多元而复杂的。如果说,伍尔芙仅仅初步勾勒了“双性同体”的话,西苏的“双性同体”则是为了消除男女两性分化的二元对立而设的概念。而后出现的酷儿理论(queer)反对社会对个体限制、反对异性恋压迫、也反对同性恋同化,总之,它反对所有定型的、僵化的模式和性角色,它包容了所有的“非主流”。显然,“双性同体”这种模式适合我们认识和评价贾宝玉。

本论认为,“雌雄同体”只是一种假说,它具有两性性别器官和优秀品质,是想象中的一种早期人类世界的“完人”。文学批评界的“双性同体”则是融合了两性性格、气质、品格的个体。其实,这“优秀个体”仍然是个假说。诚如伍尔芙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是“双性同体”的,只是后天地被社会文化规定主要表现某些气质。但现实中,这种假说仍然难以成立,难以计量每个男人的“男性气质”、每个女人“女性气质”的含量是多少。反观之,如果能够计算这样的数值,只能证明其是荒谬的伪科学。因此,我们认为,“双性同体”只是种“实验室语言”,仅能做到给某个文学人物、文学作品一个美好的定名、一个完美的向度。但它不能投射到现实中,不能拿它解释现实中存在的性别问题。因而说,性别意义的研究与其浅尝辄止,毋宁面对现实生活,以社会的、人文的、心理的、历史的眼光加以考察,才能更加深入人物的内在世界,并还原其面临的矛盾困惑、挣扎取舍。

(三)男性研究立场对“贾宝玉”的重新定位

男性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其研究目的在于对工业社会急需的男性品质“勇敢”、“健康体魄”等做出科学的评估。而后伴随着女性运动、女性主义理论的深入,男性团体、男性运动渐次出现,男性研究亦在北美社会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时至今日,男性研究已形成规模,并逐渐东移至亚洲各国。我国的男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台湾、香港、沿海等地,而且其研究的触角并未太多地触及到文学领域。但内地男性研究专家方刚却做出这方面的大胆尝试,特别是其对贾宝玉的研究令人耳目一新。

方刚先生的论文《贾宝玉:阶级与社会性别角色的双重叛逆者》提出,贾宝玉是封建时代末期的“新人”,从根本上违背了加注于其身上的社会性别角色规范,体现了“男人要解放”的新意。为了佐证这个观点,方刚举例贾宝玉爱哭、善哭的特异性格,正面论述了贾宝玉背离儒家传统的叛逆男性形象,又用贾府男人对贾宝玉的镇压、嘲讽、不解等消极态度反证传统的男性性别角色的深度内化造成了男性群体的“集体无意识”。即封建社会男性对自身也同为父权制受害者的事实浑然不觉。正因如此,贾宝玉形象具有超越时代的革命性和前瞻性。至此,笔者完全同意方刚先生的观点,但同时也认为有几处值得商榷:

第一,方刚先生认为贾宝玉是初步带有“男性解放”思想的男性。笔者也承认这个提法颇具新意。但要坐实这个结论,则需要更加详实的论述。“男性要解放”,束缚力量来源何处,为何要解放,如何解放,解放后何去何从,能否获得解放,解放的哲学终极意义在哪里等,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而且要放置在《红楼梦》的大背景下做诠释,要想令人信服贾宝玉是争取男性解放的先锋,这些都是必须经过深刻讨论的。

第二,方刚先生最后将曹雪芹定义为“初步具备女性主义和男性解放主义的伟大文学家”。笔者认为《红楼梦》是否具有两性平权思想现仍很难形成定论。不容置疑,文本的确通过贾宝玉形象流露出对下层女性处境的同情,对上层贵族男性的抨击。但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多元的。例如前章节中所列各家观点都能自圆其说。况且,目前阶段的研究尚缺曹雪芹的笔录、索引考据等史料支持,因此很难界定曹雪芹个人观点中是否存在“两性平权”思想。进一步说,“女性主义思想”的提法似乎有拔高之嫌。无论是《红楼梦》、还是作者曹雪芹、乃至主人公贾宝玉,都是清前中期时代思潮、人文环境、社会风土、民族心理等因素共同酝酿的产物,即便具有类似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也一定是模糊的、稚嫩的、零碎的,无法与当代社会学理论一一对号入座。值得肯定的是,方刚先生引入社会性别角色做贾宝玉形象研究。这个研究理论本身是极具开拓性和创新性的。

方刚先生是内地较好地融合了性别角色与古代文学研究的社会学者,其独具特色的研究指出了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方向。在认识到目前这类研究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我们再次回到男性研究,定能挖掘到更多值得借鉴的社会学知识来丰富古代文学研究。

较之女性主义、女性运动广泛而深刻的发展,男性研究还显单薄。各种男性运动虽此起彼伏,但主旨分散,莫衷一是,没有形成统一的方针论调。特别是对女性主义、女性运动的态度,各派亦大相径庭。比如左倾的“女性主义取向”的男性运动与保守的“恢复男人成为一家之主”的父权团体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总体而言,男性运动关注的焦点仍停留在社会生活,还未触及文学批评领域。故对男性文学形象的评价现仍集中于女性主义文论。这也是笔者以下尝试借用男性研究领域的“男性气质”这一基本概念重新诠释“贾宝玉”形象的动因所在。

所谓“男性气质”(masculine)这一概念可谓男性研究的基石。西方学界对其进行了屡次推翻、重建的过程。关于它的经典论述来源于康奈尔《男性气质》在这部经典著作。康奈尔提出了著名的“多元男性气质”理论,即:支配性男性气质、从属性男性气质、共谋性男性气质、边缘性男性气质。

支配性男性气质与从属性男性气质分属矛盾关系的两极,一方是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各方面权力运作的支配者;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甚至被驱逐出男性群体。共谋性男性气质,是依附于支配性男性气质,从男权制社会分得性别红利,同时又能规避风险的一种绝大多数男性具备的男性气质。边缘性男性气质是最为灵活、最难以界定的。它的定义必须依靠阶级、种族、社会地位、名誉等坐标完成。比如黑色人种至今仍未能全面地享有与白色人种平等的权力,但黑人政治家、黑人明星等社会精英则游走于各种场、各种分类的交界点,呈现出边缘性色彩。

虽然康奈尔对“男性气质”的划分极具权威性,但并不是亘古不变的金科玉律,而是随着情况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这四分类只适合康奈尔时代的西方社会。任何一个社会、一种文化的性别观都是具有差异的,而且都随着社会的演进而调整、改进。笔者认为,来自西方社会学的男性气质分类,不可能完全吻合中国男性群体。特别是在应用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男性形象研究的时候,必须要以客观辩证的角度审视古代文学男性形象,灵活地实践并更新目前的男性研究,扩宽文学批评的思路。

在此认识基础上,让我们回到贾宝玉这个吊诡多姿的文学形象。众所周知,贾宝玉在贾府男人中并不合群。文本中虽然没有给出其他男性对其明朗态度,但读者从贾宝玉激进的“男浊女清”论中也能品出他们之间的疏远关系。

气象研究生论文篇(5)

对于“气”“文气”的研究阐释,始终是古代文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许多文学理论家、古代文论研究家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于不同的理论诉求,对“气”“文气”进行内涵阐释和理论层面的整合建构,组成了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研究史上话语纷争不断、观念纠缠不清、学理庞杂乖舛的“文气”论阐释史。这当然推动、丰富了20世纪以来的古代文论研究,提供了传统文论中的“文气”论话语资源与中国现当代文论观念、话语碰撞的机会,增加了传统“文气”论的话语和观念影响、进入现代文论话语体系的可能性。但是,其中又存在着一个不争的事实,即越是研究、越是阐释,我们离“气”“文气”的意义原点、原境反而越远,与古人的话语思致越隔阂,其情形正如季羡林在20世纪90年代谈到古代文论时曾经说的那样:今人对于中国古代文论,一看就明白,一思考就糊涂。其实,我们还可以在季氏所言后面再加上“一解释就犯愁”六个字。由此,可以引发出一个问题来,即如何在现代学术的视野下来认识“文气”论,如何以现代学术的知识工具来分析古人的“气”与“文气”之说,如何通过现代学术话语来阐述“文气”论。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始终伴随着百余年来中国现代学术中的“文气”论研究,而我们在该文题目中所提出的“如何在文化通识视野中阐释‘文气论’”这一问题,即正是由于“西学”引进之后,在传统“文气”论与西方文学观念和西方文学理论批评话语碰撞过程之中逐渐生发出来的,在具体研究中将 “气”“文气”论与西方文论、西方学语进行比照的时候出现的,是将传统的“气”“文气”方面的话语作为材料而置于西方文论的模型中进行强力冲压的强制阐释中凸显出来的。

现代学术在“气”“文气”面前犯“糊涂”“犯愁”的现象,其实早就开始了,比如当年严复就曾经困惑“元气二字,到底是何物事”,“与梦呓又何以异乎”[1]?而陈独秀则干脆贬斥“气”“文气”为“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2]。这说明,在受到西方认识论、知识论以及进化论、科学主义熏陶的近现代学者眼中,说清楚“气”“文气”是什么,的确是一件大费周章的事情。但是,在古人眼里,“气是什么”,却并不是一个问题,无论是“气象”“气韵”“气体”“气力”“气格”“气骨”“气调”“元气”“体气”“生气”“清气”“风气”“逸气”等概念术语,或是孟子的“知言养气”和“浩然之气”、曹丕的“文以气为主”、刘勰的“文辞气力”,还是韩愈的“气盛言宜”、王世贞的“气从意畅,神与境合”、刘大的“气随神转”、曾国藩的“为文全在气盛”等命题,当古人在言说它们的时候,既不“糊涂”,也不“犯愁”,根本不存在什么为了神秘而故弄玄虚的问题,而且他们的意义指向是非常明确的。由于古代诗文评家非常明了“气”“文气”的知识渊源(当然这个“知识”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知识,而不是我们现在的知识),而读者对于“气”“文气”的公共理解也不成问题,因此言说者可以畅说无碍,达到出神入化、圆融自洽之境,而听者当然也不会“糊涂”“犯愁”。古代诗文评家言说“气”“文气”,以及以“气”论文,不是对文章进行单纯的知识性认知,而更多的是倾向于发表对于文章的整体性感受,以及在思想、价值层面对文章、作者提出意蕴、精神气质方面的主张和评价性意见。对于古代诗文评家而言,将作者饱满贯通的情怀思致和文章圆融深厚的义理至境归结于“气(道)”,是颇为常见的做法,“气”“文气”作为一个理论范畴、批评术语的使用,在古人那里具有普遍的本体论、方法论、终极性追问的意义。然而,对于经过知识大切换的我们今天的研究者来说,如何在中西学术的比堪会通与旧学新知的交汇融通中,理解并阐释诸如“气”“文气”一类的传统概念、范畴,本身也就成为一件颇具学术挑战性的工作。

即如前面所言,“文气”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批评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论域,在百年来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始终受到重视,一直属于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就当代学者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意识和解决的方式、方法来看,大致可以归列为三种情况:一是历代文气研究的资料整理、归类,如贾文昭主编《中国古代文论类编》(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徐中玉主编“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资料丛刊”《文气・风骨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胡经之主编《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二是对于“文气”说演变的历时性梳理以及“文气”说发展史上的重点个案分析,如朱荣智的《文气论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张立文主编《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三是文气研究体系的建构及其与思想文化的关联性研究,如陈竹的《中国古代气论文学观》(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涂光社的《原创在气》(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环宁的《气势论》(民族出版社2002年)、赵树功的《气与中国文学理论体系构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夏静的《文气话语形态研究》(商务印书馆2014年),等等。就“文气”说的资料整理现状来看,在文献材料的收集、梳理、汇编方面,均可以说相对已经较为充分、系统了;以史论形式书写的文气发展演变史以及标志性人物的专论,是目前“文气”研究领域成果最为丰硕的部分,论文、论著数量均极为可观;至于文气话语体系的理论建构,基本上是在各种各样西方文艺学体系的刺激下,研究者们试图梳理、建构出关于传统“文气”论的理论体系,并且努力使之具有中国文论的话语特色。应该说,与前辈学者相比,当代学者在“文气”论研究方面,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理论自觉、自信和方法创新意识。而就当下“文气”论研究乃至整个古代文论研究的大体走向来说,重点工作应该是从史料的挖掘爬梳与整理汇编转向对于史料的创造性诠释,在目前业已积累的相当数量的史料整理基础上,深究历代文论家围绕“文气”问题提出的解释、争辩、推衍、发挥及其所蕴含的思想史意义与诠释学内涵,从而建构起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气阐释方法和解释学原则,以及贴近历史原境的“文气”说理论、话语体系。

以往的“文气”说研究,受现代纯文学观念以及文艺学知识框架和理论分析工具的牵制,更多地局限于仅仅挑选传统“文气”说话语中与现代文艺学话语相投契的内容进行比附性的阐述,而过滤掉了传统“文气”说中大量的与现代文艺学知识不相兼容的内容。同时,以往的“文气”说研究,比较隔绝与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气论”研究,互通声气不够,在使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气”论研究与中国诗文评研究中的“文气”说研究两者一体化方面,缺乏必要的学术视野和学术理念方面的自觉。然而,“气”论、“文气”说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母体中之生成与演变,几乎与经、史、子、集四部全有关涉,因此必须超越出现代文艺学的知识范围,必须克服现代文艺学眼光和阐述方法的单一使用,而回到古人“气”论、“文气”说的知识、思想原点上来,将一种笔者曾经阐述过的与传统“国学”所代表的学术理念和方法相称符的“大文论”视野付诸研究实践,追求一种思想史研究的格局,如此而行事,庶几可以取得研究上的一些突破,获得具有学术创新意义的理论建树。

就当前中国文论的研究状况而言,对于整体性、系统性乃至民族性的诉求,恐怕仍然是一个未竞的话题。“文气”说乃华夏文学、美学之精粹所在,围绕“文气”说的诠释,历代思想家之价值立场、政教理念及其美学思想和时代审美感受等,均能够得到较为集中的体现。所以,我们可以说,考察古代文艺思想史,恐怕很难找到第二个如“文气”这样的具有本源性、涵括性、灵动性与贯穿性的范畴了。我们还可以说,古人围绕“文气”所建立的一套话语系统,可以有效地诠释文学(当然还包括书、画、乐等艺术)领域的一切活动。因此,古人对于“文气”的认识与阐述,实际上影响制约和拓展了古人对于文学本体、特征、规律及其功能等根本问题的认识,最为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大文论”的特质。笔者认为,通过对于以“文气”说为核心的传统文学思想体系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古代文论研究视域的拓宽和研究方法的更新,也有利于重新建构中国故有的贯通文、史、哲的文学义理和学术文化脉络,因而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一个值得展望、期待的方向。就“文气”说研究的现状而言,若要深入下去,紧要的功夫就是进一步拆除现代学科划分所带来的文、史、哲互相阻隔的樊篱,相互打通、彼此涵括,培养国学视野与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文化通观意识,将“文气”说的发生发展视为古人形上之思的一部分,寻找其间的知识共识与精神共享,恢复并重新搭建人文话语系统。简言之,在文化通观视野中走综合创新之路,应该是今天阐释“文气”问题的不二选择。

就目前这一领域的前沿成果而言,入选2013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夏静著《文气话语形态研究》,在对传统“文气”说的理论阐释和话语建构方面,体现出了明显的创新意识,在具体的学术见解上具有新意之处也颇多,从而将“气”论、“文气”说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学术境界。《文气话语形态研究》一书,在文、史、哲融通的学术大视野中、在中西知识工具的融会贯通中,尝试探索“文气”研究中解释转向、话语重建的可能性,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效。该著第1章回顾并反思了20世纪学术界有关“气”论、“文气”说研究的相关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论、“文气”说研究的解释学转向与新维度问题。第2章通论“气”论、“文气”说研究中诠释学方面的一般性方法论问题,其别强调了传统哲学的体用观及其方法论对于“气”论、“文气”说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第3章从知识学的角度,推衍“气”论知识谱系的生成与扩展诸问题,旨在厘清“气”论在中国早期思想文化传统中的意义脉络与运思轨迹。第4章从思想史的角度,以“一体三相”来阐释“气”论思想谱系的建构以及艺术活动中的气化问题。第5章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气”系列与“文”系列之共相与殊相,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之层级释义与意义关联以及“文气”元范畴意义的确立。第6章通过经典诠释的“隧道效应”视角,梳理、审视了历代论者围绕“文气”结构的三个面向(作者之气、文本之气、文章气象)所展开的论述及其所蕴含的问题意识。第7章从方法论的角度,就“气”论思维的三种基本范型展开探讨,分析整体关联、意会体悟、对待立义在气学思想史上的发展脉络,在气学观念史上的价值属性,以及在文学批评领域的渗透与影响。第8章从价值论的角度,分析文气价值的实现、文气话语价值体系的奠基、价值理性的形成等问题,探讨文学批评史上主流的文气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态。全书结构缜密,从学术到思想,从知识到价值,从历史到哲学,从文化到文论,从宏观到微观,纵横交错,力图在传统经、史、子、集的贯通中,建构起一套体系完备的“文气”说解释理论。

具体来看,该著的第3、第4章,较为集中地落实了“大文论”的观念与文化通识、通观的视野。第3章“气学知识谱系及其扩展”,从前知识状态、一般知识话语与民间信仰以及知识话语泛化几个方面,进行了逐层深入的分析。著者认为,作为一般认识水准与信仰原则,“气”论的若干范畴、命题及其思维方式,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精神生活包括人文创造之中。春秋战国以降,随着“气”论知识系统的逐渐形成,“气”论与思想文化中的若干核心要素(天人、“三才”、道、阴阳、五行等)不断融合,形成古人最大的解释系统与信仰体系,由此基本上决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来文化哲学与学术发展的高度、深度与宽度。第4章“气学思想谱系及其艺术阐释”,主旨在于探讨“气”论的本体化、精神化以及在文学艺术领域的衍生问题。本章首先指出,在“气”论思想谱系中,统摄“具象之气”“本体之气”“精神之气”三种品相,这构成气学认知的一般层级。为了避免宏观叙事的粗疏感,本章以两个案例的佐证,来展开“气”之“一体三相”在经典解释者承传中再诠释的历程:首先,以汉学为例,分析了思想史视野中“气”论诠释学的发展、演变。并且指出,汉人的“气”学理论建构,多关注社会、历史、政治等气化形质层面的事物,构思玄妙,气势宏伟,兼顾宏观与微观、整体与部分,奠定了古代“气”论思想发展的基本格局。其次,以艺术活动中的气化以及苏轼的“随物赋形”为例,进一步论述“精神之气”在人文创作中的显现。作者认为“随物赋形”是一个本然而应然、形似而神似的行气、运气过程,这是古人行文运气的最高境界,也是一种“神与物游”、道技合一的天地境界。

笔者向来认为,“文气”说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认知方式和知识框架,具有事实认知与价值认知、知识论与道德论双重交织、相互缠绕的特点,需要从多学科、多维度展开研究,因此,如何在古今思想系统融通与中西知识工具借鉴中走综合创新之路,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知识多元时代,在理论上有待解决的问题。就此而论,《文气话语形态》一书,在努力坚持国学视野和文化通识观念,运用当代人文研究的理论分析工具来阐释传统“气”论和“文气”说方面,确实体现出了方法论方面的优长之处,这对于“文气”说话语形态的研究,必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就笔者个人的认识而言,以为该著在方法论自觉和形态研究两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点:

其一,方法论方面的自觉意识。以往的“文气”说研究,鲜有从体与用两个层面来考察和阐释“气”“气论”“文气”问题的,而在该著中,则充分地体现了著者欲从体用分析的角度来认识、阐释研究对象,该著的1、2章,便是从解释学的问题意识入手,在细致地梳理、反思“气”论、“文气”说研究之学术历程的基础之上,就如何以体用分析为方法,以话语形态考察为切入点,对“气”论、“文气”说进行知识学与思想史的研究。该著视文气的发生为古代“气”学体用思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次生系统,较为细致深入地考察了文气之知识谱系、思想谱系、话语形态、结构形态、价值论核心与方法论原则。文气之体用义涵盖本体论、知识论、语言论、价值论层面的精义,四者相互界定,基本上可以涵盖以“文气”为元范畴的中国文论的知识特质与精神品格。该著从体用分析的方法入手,从知识、思想、价值、艺术实践、批评方法、话语形态等维度展开,对传统的“气”、“气”论、“文气”说等进行了历时性梳理考察和共时性分析剖判并臻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确实体现出了一种方法论方面的自觉与进步。

其二,话语形态分析为“气”论、“文气”说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在该著的6、7、8三章之中,著者对“文气”说的话语结构形态、“文气”说的话语言说方式,以及“文气”说的话语价值体系等问题,分别进行了考察与阐述,其中无论是对于作者之气、文本之气以及文章气象之分析,还是对于整体关联、意会体悟以及对待立义等“文气”说的话语言说方式的总结,以及“文气”说的话语批评的价值指向、体系构成、特点呈现等问题的阐述,均体现出了一种新的问题意识和新的分析角度,一些提法和见解,对于进一步推动“文气”说研究,确实具有开拓、深化、方法启迪的意义。

笔者认为,开拓未来“气”论、“文气”说研究的综合创新之路,除上述方法论和研究范式外,在具体的学术实践中,叙事层面的“语境融合”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不同于西方形式文论强调狭义的“文本语境”,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研究,“文本语境”(文本)与“情景语境”(论世)、“文化语境”(知人)互动融合与循环相生而形成的整合语境之探究,是人文科学之“人文性”极其重要的方面,也是古代文论研究中具体可行的叙事路径之一。在古代源远流长的经典解释传统中,“文气”说的话语是如何生成、衍化、完善并自成体系的,经典的后代解释者受制于各自的“历史性”,在历史客观性彰显与现实主体性发挥的两难处境中,如何在时代风云际会的“文化语境”和思想观念衍生的“文本语境”牵引下,通过与时代思想、与经典文本互动形成“语境融合”,从而建构起形态复杂的“气”论、“文气”说解释的历史,这确实是一个极其艰巨而又充满挑战意味的学术难题。因此,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叙事方法的选择方面,如何避免抽离“文本语境”的望文生义式理解,或者强调“文化语境”而忽视“文化语境”与“本文语境”的“语境融合”,也是未来研究中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方面。

当然,由于在文化通识视野中阐释“气”、“气”论、“文气”说确实具有相当大的学术难度,由于当下包括笔者在内的从事传统文论研究的学者,全部存在着知识层面的错位性重叠和思想观念层面的缠绕纠结,因此在理论认知方面根本无法做到旧便彻底旧、新便彻底新,故而虽然欲想在古今中外的左右顾盼中达到一种旧学与新知圆融自如、还原与建构俱臻佳境的程度,但是这个目标的实现,恐怕永远是一个过程性追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虽然一直鼓舞着我们的研究信念,但是由于中西知识视野与功底之不逮、功利主义之干扰、文化通识视野之缺失,以致“用”的往往简单、浅表、粗暴,而仅仅流为一种徒有其表的口号;而“以古释古”则向来被蔑视、被曲解、被丑化,而待到我们今天具体研究到某一个问题而真正需要“以古释古”时,则因学术努力之弱化而找不到“古”了,便只好徒生叹息。因此,《文气话语形态研究》一书对于传统“气”论、“文气”说话语形态的研究,亦远远不能说已经达到了尽美尽善的地步,而势必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与不足,比如对于传统“文气”说话语批评实践的现象描述还不够全面;对于“文气”说影响下的传统文学创作现象、作家主体心态和精神的体认等的关注也尚嫌不够;对于以“气”“文”为构成要素而形成的传统文论中的“文气”说话语批评的范畴、概念、术语、命题的爬梳、层级分类、语义考释、批评实践考察方面亦尚有遗漏之处;对于“气”论和“文气”说与传统中医学说的关联性、传统医理对“气”论和“文气”说的影响和塑形、“气”论知识共同体中的医理元素等方面问题的爬梳、疏证、揭示,尚付之阙如。甚至书中个别地方,还存在着在行文的最关键时候却出现了因功力不济而气衰的情况,或者存在着需要驻足深究然而却一带而过的痕迹。凡此种种,相信该书著者会在下一步的学术研究之中继续致思于“气”论、“文气”说诸问题,以新的研究心得弥补、修正既有研究中的一些不足环节,并且在传统文论研究的其他方面取得新的学术成就。言此,亦是提出一个包括笔者本人在内的今后之努力方向,因为中国传统文论所具有的文化魅力,需要我们树立这样的学术信念来探究之。

[项目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思想通史(清代卷)》(12JJD750002)。]

注释

气象研究生论文篇(6)

“知行合一”由中国明代心学家、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知”与“行”的关系成为了当今中国哲学、艺术届重要的议题。

知为知识,行为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概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概知,认为行便是知。行中有知,知中有行,两则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不仅要认“知”,更应践“行”,“知”与“行”合一,才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高校美术研究如何让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即是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相辅相成,学以致用,浑然一体。从实践中总结经验生成理论,由理论指导实践共同前行!

改革开放以后,高校扩招,使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美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艰辛探索,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教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专业技术人才,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对高校美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由于高校的美术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探索结合不够紧密,就造成了很多美术专业的学生,理论与实践分开学习,做理论研究没有实践,不懂笔墨,一味传习古人,拿古人的标准来评价现代的绘画,生搬硬套,完全没有理解古人之意,做实践绘画的只会引用西方绘画标准,详细的描摹事物本身,从而缺少了文人气息。谢赫在所著《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也在绘画的讲统一性。气韵生动指绘画所展示出来的精神,气在本体论中就是生命万物的本原,最初的状态,是无形,是感受,韵是气的一种表达形式,气可通过韵对事物外在形态的描摹而具体化,气韵两者是可以多元化、例如有轻松的、愉悦的,有饱满的等,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所绘的事物,描绘出对象的外形表现出它的精神。也可理解为“以形写神”。在绘画的形式中经营位置也时分的重要,讲究多少、大小、主宾、呼应、虚实、疏密,参差,等各种关系。传移摸写、笔墨技法是对气韵生动的具体形象的展示。

骨法用笔:骨法来源于相学,指人外形特点,再就是指所画人物形象所体现出的气质身份。后来泛指一切描绘对象的轮廓。骨法更多的表达转向骨力、力量美即用笔的艺术表现了,用笔的艺术性,准确性,也包涵着笔力、结构表现等。就是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技法。骨法用笔简单来讲就是用什么样的笔墨技法形象的把画面呈现给观者。“气韵生动”是理论高度,实践创新就是“骨法用笔”,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理论研究”的描写借助于用笔画出来,而骨法与用笔是展示的手段,其主要为了表达理论研究理的结果。

藝术理论作为艺术人文性传承的载体,对艺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距离越拉越大,更多的艺术类院校更重视绘画技巧的培养,而综合性院校更重视理论性研究,在理论研究中得不到实践的检验;从而实践创新也没有思想上的正确指导,很容易偏离主导思想,汲取不到传统理论中的营养元素,也就没有办法创造出新的笔墨艺术形式、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的绘画,更谈不上做到“笔墨当随时代”。失去了理论的支撑,实践创作只会凋零,理论学习与实践创作相辅相成的发展局面就会遭到破坏,画家沦为画匠,闭门造车,临摹古人作品,只是掌握了一门专业的技能,重复使用单一技法没有创造性,没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与艺术理论,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画家。掌握绘画的技能只走完一半的路程,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建立就要“明理”。明理就是要研习艺术理论,让理论做为技能的指导,才能行的更远。论评论家如果没有很好的技能临摹与训练就成了高谈阔论只会指手画脚,创作的作品不见笔墨,久而久之,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不能得到健康均衡发展。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改变画者的思想与多种绘画方法相结合,多角度、全方位,提高专业训练。才能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同时还要多学习传统文化,使创作的艺术作品更具有深刻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意象,也可以临摹古代佳画名迹近距离触摸历史面对面的交流。在学习中对古与今进行必要的辩证思考,承袭古人虽然对人类文化、精神文明的表现与传承都起着重要作用,但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只有不断比对两者差异了解两者的本质特征的区别,才能对古与今不同的艺术形进行再加工。艺术作品与其传递的文化内涵才是重点与难点。只有开放的思维,包容的胸怀使各种文化融合进来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

美术理论研究是实践创新的概括与升华,实践创新是理论研究的展示与重现。两者只有理论与技法并重,艺术道路才能长足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谢赫,姚最.古画品录 续画品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气象研究生论文篇(7)

壮志凌云在九天――风起云涌,振翅高飞

高原所起步于1972年,1978年成所,为加强青藏高原气象科学研究,1984年国家气象局赋予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在计划经济体制中跋涉十多年之后,高原所面临着体制落后、人员冗杂等诸多问题。新世纪的钟声刚刚敲响,在国家改革开放不断走向纵深的大背景下,高原所毅然走上了科技改革的探索之路。

2001年底,擂响改革战鼓的高原所决定弃旧迎新,推陈出新。首先是按照《高原所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了一套新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理事会、科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逐一建立……高原所实现了由主管部门直接领导向理事会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转变。为适应新型科研体制的需要,实行了以科研课题组为活动单位,全面实行课题制、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这一举措既加强了科研管理,又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制度创新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高原所也时刻牢记,科技创新是科研院所的立所之本。因此,高原所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仅2008年以来,高原所就立项主持56项。其中,包括973项目课题在内的科技部项目4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3项,自治区地方项目3项,中国气象局西南区域气象中心项目5项。7项成果分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17篇,其中核心论文153篇,SCI论文29篇,EI论文24篇,ISTP论文5篇,出版专著17部。

这些成果以高原气象为专业特色,紧密结合青藏高原大地形对灾害性天气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旱涝冷暖异常及其次生灾害影响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重点围绕青藏高原大气观测和信息采集、高原山地数值预报模式和预报技术、高原陆面过程和地气相互作用对我国重大天气气候与环境灾害影响等重点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通过推进高原气象观测能力建设,提升高原气象研究水平,加强高原气象业务支撑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改革中浴火重生的高原所在科研的道路上大步跨越,振翅高飞,正不断发展成为我国和区域高原气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科学探索有门道――积淀研究优势,打造核心能力

作为地球上的天气气候敏感地区,青藏高原特殊地理位置及特有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它对全球天气气候变化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多年来,高原所紧密结合青藏高原及其复杂地形对我国灾害性天气气候与生态环境影响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重点开展了高原气象观测、高原天气、高原气候与气候变化等优势学科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高原天气研究与应用:实施了我国西南涡加密观测大气科学试验,并业务化;开展了高原涡与切变线、西南涡演变特征、异常机理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深入研究了高原东侧陡峭地形区暴雨的形成过程、演变特征和异常原因,丰富了对暴雨天气的认识;开展了数值模式的预报能力评估、资料同化、模式地形和物理过程参数化分析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改进了业务预报水平,为发展高原山地区域数值模式奠定了前期基础。

――高原气候研究与应用:深入研究了青藏高原热力异常、陆气相互作用、南亚高压不同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我国夏季重大气候异常的影响,加深了对旱涝灾害成因的认识;系统分析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大气水汽循环特征及其水汽输送变化,指出了水汽输送的异常对区域旱涝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青藏高原热力异常与亚洲季风变异的关系,土壤湿度对季风气候的指示意义;开展了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区域气候模式的适用检验与业务应用研发。

――高原气候变化研究与应用:系统开展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变化事实、成因及其影响的综合分析研究;完成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东侧金沙江流域水资源及水汽循环影响的研究,揭示了其温度、降水和径流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气候变化对西南地区水资源、农业影响及其综合评价模型和应用研究;首次建立了四川省气候变化高分辨率(1x1km)数据集,并预估了不同情景下未来100年气候变化趋势;开展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研究。

――高原陆气相互作用与应用:针对新建观测站资料与科学试验资料,开展了青藏高原地区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研究;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及下游盆地区域的微气象学特征,加深了对大气边界层结构、能量输送、湍流通量等特征的认识;进行了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地表参数和能量通量的卫星反演试验和检验,建立了区域估算模型;开展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气候生态系统的监测、分析和应用研究。

紧紧围绕高原气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高原所通过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原气象学科的发展,发挥了专业所对气象业务的核心和引领作用。

高山顶上测天漏――提升高原气象预报能力

目前,我国正努力推进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而一个合理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气象综合观测布局至关重要,开展青藏高原观测布局关键技术和前期科学研究试验势在必行。

2005年,高原所在青藏高原东侧的理塘县完成了大气综合观测站建设。当年11月,占地20亩的理塘观测站正式投入运行,填补了我国青藏高原东坡大气边界层观测的空白。该基地形成了具备地面常规观测、通量与近地层梯度观测、GPS水汽观测与GPS探空、天气现象与辐射观测、地表能量交换、大气温度、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垂直变化、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光学性质和垂直分布等方面较为完备的观测系统,设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高原地气相互作用、能量平衡、水热收支、高原天气气候与气候变化、高原气象灾害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更高分辨率的实测资料,获得了一些新的成果。

为了进一步提升青藏高原及其东侧综合观测体系能力,高原所再接再厉,基本建成了包括高原主体、东坡、成都平原为基地的青藏高原气象综合观测体系。除理塘大气综合观测基地外,还先后建成了成都平原温江大气对比观测站,高原东部陡峭山地区16个GPS水汽观测站,结合业务观测站网,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沿30°N东西剖面、100°E南北剖面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关键区大气观测体系,在综合观测、科学试验、信息共享、科学计算、科研平台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为我国高原气象基础观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业务应用和合作交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高原所针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实施了一系列大气科学试验,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复杂天气系统过程的准确把握和有效预报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也为西南区域复杂地形下数值模式能力提高及同化技术提供了支持。特别是西南涡加密观测试验的业务应用及其常态化,加密资料实时进入区域气象中心业务平台,为预报员正确把握天气系统及其变化,做出正确的天气预报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加密观测资料直接同化进入西南区域数值预报业务模式,改进了数值预报业务水平,尤其是由此建立了一种科研应用于业务的新方式。同时,开展了高原山地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应用技术研发,调整了西南区域业务数值模式系统,提供了覆盖西南各省(市、区)的模式预报产品,成效显著。

随着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的业务化,高原所形成了一项新的气象业务服务产品――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在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及时实现业务化,建立了面向业务、社会和公众的共享平台,并以书面文本和电子文档两种形式实现共享,已在全国气象科研、业务和教育部门及其社会有关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多年来,高原所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从观测、试验和研究等多方位,加强科技成果的业务应用,实现了业务推动科技,科技引领业务的目标,对于提高气象灾害预测技术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技支撑排万难――抗震救灾,不辱使命

2008年,四川“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举世震惊。在这场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高原所集中展现了科技创新对于气象业务的重要支撑作用。

地震一发生,高原所就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活动及灾区科技服务中,为抗震救灾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他们应用数值模式、集合预报、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等开展每日两次的“区域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地震灾区预报”,分发到灾区气象台站、四川省气象局相关业务部门及各级领导,共提供44期服务材料。

高原所还成立了专门的科研小组,开展“高原东侧四川汶川大地震前后天气气候变化分析研究”、“灾区24小时降水的精细分析”、“灾区泥石流发生与气候条件分析”、“灾区疾病传播与流行的气候条件分析”等地震灾区相关气象科学研究,完成了《四川汶川大地震前后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等13篇与地震灾区密切相关的科研论文和科普文章,发送四川省各级气象部门及其相关单位作为科普宣传和气象服务参考,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指导,为决策部门提供了大量参考信息,3篇被四川日报、四川科技报转载。科研人员作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防灾减灾规划气象专家组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写了《四川省气象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修复规划》。此外,还创作了《地震灾区过冬取暖须谨防一氧化碳中毒》、《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农业低温霜冻害及其防御》等科普文章,为灾区震后第一年过冬提供科学指导。

在这场严峻的灾难面前,高原所经受住了考验,高原气象科技成果的及时应用,发挥了指导作用,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气象服务中,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创造了佳绩,赢得了荣誉。

青年精英显身手――人才建设聚焦“西部之光”

“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本质和主体在于人才,尤其是优秀科技团队。”作为高原所的掌舵人,所长李跃清一直以来都坚持以人才为根本,加强青年人才培养,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李跃清表示,高原所不到40人,青年人占多数。之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骨干人才相对不足,断层现象严重,如40岁左右的骨干人才非常少;同时,我国西部地区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困难。为此,高原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激励措施和长效机制,如通过中美双边科技合作、中组部“西部之光”计划、科技进修培训、攻读高层次学位、国际学术交流等途径,吸引、鼓励和促进青年人才快速、健康成长,收到了明显成效。已建立了高原天气与高原山地数值预报、高原气候、高原气候变化、高原气象观测等科技创新团队,为高原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发展注入了持续的动力。

通过高原气象开放基金,按照“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凝聚国内外优秀气象人才,构建高原气象联合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平台,也是高原所人才建设的“秘诀”之一。高原气象开放基金已资助了国内外许多气象及其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和业务机构的科技人员,已成为一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开放科研基金,并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成果。同时,选派青年骨干到国外访问进修,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讲学,举办国际国内高原气象会议,实行“科研-业务-科研”的岗位锻炼模式,有力促进了青年气象科技人才的成长,已有5人崭露头角。通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实施国际培训进修等方式,高原所已成为聚集和培养高原气象优秀研究与应用型人才、开展高原气象科学研究与交流、加速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推广的重要基地,推动了高原气象学科的深入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一支精干高效、结构优化、充满活力、富有创造性的科研队伍初步建立,形成了以高原气象学科为中心,在高原大气观测与科学试验、高原天气气候与气候变化、高原山地数值预报技术等领域有所建树的科研创新团队。

风云世界情难了――展望未来,绘制蓝图

当前,以青藏高原动力、热力作用为核心的高原气象学已进入了涉及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的新阶段。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气象探测技术在时空、手段、精度、要素等方面的大大拓展,我国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的积极推进,使高原气象学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气象研究生论文篇(8)

叶院士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介绍如下:

1. 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

叶笃正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它们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地影响着东南亚的天气和气候;他与国外气候学家Flohn各自指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叶笃正还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冬季是冷源;他同时还深入地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热源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他的研究工作,国际上才接受大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2. 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

提出了大气平面Rossby波的能量频散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西风环流中的能量可按远大于风速的群速度向下游(或上游)传播,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对阻塞高压天气系统的生成、维持和移动给出一种动力学解释.这个理论31年后才由B・Hoskins的“大圆理论”所推广,成为对遥相关和遥响应的理论解释.

3. 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

叶笃正与陶诗言等发现东亚和北美环流在过渡季节(六月和十月)有急剧变化的现象,这一发现对中国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他们还发现阻塞形热的建立和崩溃常伴随着大范围环流形势的强烈转变,它的长期维持则带来大范围气候反常现象,从而证明了阻塞高压在持续异常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这些发现和理论成为研究东亚气象学问题的重要文献,奠定了中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国外的学者在10多年后,由于1976年冬季北美出现极其寒冷的天气,才开始提出各种系统理论,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4. 创立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

大气环流中究竟是气压场还是风场为主导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天气预报的关键之一.叶笃正等通过一系列工作建立了大气运动适应尺度理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运动都存在着特征尺度,当实际运动的空间尺度大于这个特征尺度时,气压场起主导作用;当运动的空间尺度小于特征尺度时,风场起主导作用;对中小尺度的大气运动,同样存着适应问题.这个独创的理论完善了大气运动各分量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物理解释,在天气预报业务上有重要的作用.

5. 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叶笃正积极组织并领导中国开始气候变化的研究.他积极参加全球变化科学组织(IGBP)的创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如气候和植被过渡带的敏感性、全球变化中大气化学的作用和“有序人类活动”适应全球变化等.他通过模拟计算后指出,大范围的灌溉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时间可长达3~6个月,从而证明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和可能性(被称为“陆面记忆”).

气象研究生论文篇(9)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学如何把自然界、生物界、人类、人类社会联系起来研究人类的卫生保健,疾病预防、治疗等。方法 从人的生命全过程和以《黄帝内经·素问》及中国古代文献,结合现代科学成就进行研究。结果 发现“气”是中医学把自然界、生物界、人类、人类社会联系起来的理论工具。结论 对于“气”的认识和理解对中医学以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气;天人合一;动而不已;中医理论;社会;宇宙

study on zhongqi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qin feng.

“气”在中医学典籍及临床诊疗用语中广泛地使用着。如天气、地气、人气;精气、神气、血气、元气、脏腑经络、营卫之气,正气、邪气,治则中的补气、破气,中药学中的四气、益气药、下气药,其他疗法如针灸、气功和按摩等操作过程中的得气、运气、调气等。以“气”组成的中医学术语远不至于此。这些含有气的词其意各别,其故何在。“气”组成的中医学术语何以能与中国古代其他学科(如天文、地理、哲学等)相互使用呢,其内在原因是什么?由于中医学理论和实践涉及天文、地理、生物、人文、社会、哲学、科学等多方面、多学科,范围甚广现就《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关“气”的内容进行研讨。个人学识有限,错误之处敬请医界同仁及广大学者指正。

1 资料分析

1.1 从人的呼吸和饮食研究气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1],《阴阳应象大论》“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1],《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1]。中医学认为:由人的呼吸之“气”是天气,由口嗌进入人体的饮食等是地气。人是依靠天地之“气”生成和维持生命的。就是人以天地之气生。呼吸之天气,人眼是看不见的称为无形之气,进入口鼻之地气是饮食等,它们是可见的称为有形之气。二者是“气”存在的不同形态。现代科学证明:呼吸之气是以氮氧为主的空气,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是有形的;人类的饮食是由水、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矿物质组成的,五者几乎包括了

地球上所有的物质成分。可见《素问》所论述的“气”就是自然界一切有形和无形物质的总称或对其的认识。

在人体内,呼是气之升,吸是气之降,饮食入胃是气之入,消化排泄是气之出,此种作用称为“升降出入”,维持着人生命的全过程。《素问·六微旨大论》“非升降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出入无以生长化收藏”[1],这种作用如果发生障碍“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1]。这种种作用变化,人或生物就生病或死亡。“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也,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1]。凡是具有“升降出入”作用的个体《素问》均称为“器”。人体、生物个体和群体,社会,宇宙及其内部的星系、星体、分子、原子,时间及空间均具有此作用,都可以称为器。器就是能进行升降出入的个体,包括生物、非生物、有形者、无形者等(请参下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归气…气生形”[1],《素问·六节藏象论》“气合而有形(形:人眼能看见的形态,包括生命的和非生命的),因变而正名”[1],《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1],《素问·天元纪大论》“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化生万物,气有多有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损益彰矣”[1]。“气合”及“气散”是形气转化的两种方式和物质基础。其转化表现条件有:自然界的,生物界的,人类社会及人类思想意识和人类创造的科学技术等,在“合散”成个体过程中上述条件或单独或复合起着作用。构成人体的元素成分已经清楚,没有人的生物作用它们是不能组成人体的。宇宙是由大爆炸及不断膨胀的自然界的“气合散”作用生成和存在的[2],没有这一自然界的条件就没有宇宙及其中的一切。个体的千差万别是由参加“合散”过程时各种“气”的多少及“合散”条件而定。形,成之后就有象,象是人们眼目和意识中的形。由此产生了中医学的脏象理论和望诊技术。

《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廖廓肇基化源,万物资始……气?颜媪樽芡忱ぴ??判切?势哧字苄???????肺锵陶隆?1]。《五运行大论》“气为人之下太虚之中大气举之”[1]。古人认为太虚是无穷大的,天空中的宇宙及其中的天体和大地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气”存在的现象,大气的力量是无穷的。气是由有形和无形及各种力组成的。

1.2 从“动而不已”来看 《素问·六微旨大论》“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变而化……成败倚伏生乎动,动不已则变作矣”[1]。升降是天地之“气”运动形式和作用;天和地又是“气”存在的不同表现,两者都是“气”存在的表现。以此类推宇宙内外的一切都是“气”存在的不同形式的表现;它们以各自的运动规律永不停息地运动着。事物由化生而成,由变而败坏以至毁灭,此一事物能变化成另一事物是由事物本身的动而不已,及其自身之外的一且动而不已引起的,动而不已的形式在《素问》中有:合散、变化、转化、生长壮老已、生长化收藏、象变、“器”的存在与毁灭等。

人类的心脏在其一生中是动而不已的,从而使脏腑功能正常地进行着《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不通形乃大伤”[1]。生物的生长壮老已和生长化收藏是由其自身的动而不已完成的。太阳以它的动而不已约束着系内各星体有序的动变着,它的任何变化都可以引起系内星体出现异常。宇宙中各星系、星体各自动而不已保持着其系内外各星系的有序运行。个体和群体只有动而不已才能存在。

“气”是以动而不已致使有形和无形的事物时刻不停的形成、存在、发展、毁灭和转变等永恒地进行着;事物的内、外部的“气”动而不已的形式和规律各别;“气”动而不已造成宇宙及其内部的星系、星体到原子、亚原子和其中的各种力的相互转化及生物、人类社会等事物的相互依存、转化等。我们把这称其为“动而不已”理论或“动变作用”理论、或“动变论。”

2 讨论

2.1 用“气”的“动变作用”理论看中医学 《素问》在两千多年前引入《易经》中的八卦、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理论研究了“气的动变作用”,及其在中医学方面的应用。如应用在经络藏象精气神等人体的保健、生理、病因、病理、发病、诊疗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中医药学的理论及各种疗法,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防病治病和保健工作。《易经》以六爻、八卦、重卦、阴阳等形象的论述了“气,动而不已”的特点和变化方式。阴阳、五行还用以对气进行分类,前者把气分为阴气、阳气、阴中有阳和阳中有阴等四个类型,后者把气分为木气、火气、土气、金气和水气个五型,结合阴阳又分为10个亚型。此两种分类方法可用于任何事物的分类或分型。阴阳以其“平秘、平衡、消长、转化和决离”等;五行以生克制化乘晦等方式来研究“气”的动而不已和其相互作用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运:有天之五运(风寒暑湿燥火)和地之五运(木火土金水)之别,两者以太过、不及和平气来描述天地之“气动而不已”的规律及其对大地上气候、人类及各种生物和事物产生的影响和(或)所致的变化等。藏象经络学说结合上述四种学说及精气神等生理病理变化藏于内、而象见于外等的研究:形成了天人合一理论,指导着中医学的保健和治疗工作,如按四季气候变化不同的摄生方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病因学中的三因致病,发病学中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诊治中的四诊八纲,辨证论治,及疗法中的补气、益气、调气、行气、破气、运气、治未病等;更以气的动而不已为指导把天地(包括宇宙及自然界)、人、人的思想意识、人类社会、生物界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医理论和中医学模式:天体(自然界)、生物、人类-心理、思想意识和社会的医学模式。

2.2 用“动变作用”的观点来看现代科学和文化 人们对大千世界物质的认识从古代宏观的几种(木火金水)到现代微观的几种(分子、原子、亚原子)等都是有形可见的,天文学中的黑洞,宇宙中的暗物质、暗能量现在是看不见的,所有这些都可看作是“气”的有形和无形的存在。宇宙是在140~150亿年前一次大爆炸中出现的,从其形成至今尚在不断的膨胀着而且越来越快[2]。是人们截至目前已知的最大变化,这可看作是“气”的“合散动变”作用在自然界中的最大显示;但是大爆炸是怎样来的和爆炸之前又是什么情况现在仍然是未解之谜。

宇宙中各星系和各种星体都是依靠其内部不断运动(合散)变化产生的力量才能在各自的轨道上不停而有序地运行着,并在运行中合并其他丧失原有动而不已规律而毁灭的天体使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反之毁灭。天体是靠其内、外部动而不已存在着,分子、原子也是如此。

宇宙的空间是由大爆炸和不断膨胀造成的;从星系、星体到亚原子等它们是以各自个体及其运动轨道划出范围为其空间;生物个体出生后不断膨胀及群体在其活动中占有的范围是个体和群体的空间。空间是由“动变”作用产生的。

时间是人们对某一星体运行轨道的分割,如太阳年、太阴年、回归年和恒星年等;或对于某元素衰变阶段的划分等方法作为时间单位的。时间是各物动而不已的产物,和空间一样离开了动而不已作用时间也是不存在的。

人类社会、国家、政体、团体、小集体、家庭等都有产生、发展的上升阶段和衰败、灭亡的下降时期,这些变化都是在动而不已中产生的。

人脑对传入传出的各种信息的接受和处理是它的“动变”方式之一。人的思想意识的出现、发展、成熟和运用及其产生的效果等是人脑的另一种动变形式。哲学是人脑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抽象和反复而创造出来的,认识、抽象正是人脑动而不已的形式,离开了人脑的动而不已,哲学也就不能为人类发现的了。

化学、物理学和数学是对物质“动变作用”的不同研究方法。如化学中的化合和分解。物理学中对力、热、声、光、电、磁、分子、原子、亚原子等的研究,都是对上述各种物理现象动变形式的研究;又如对温度的产生、变化可影响或改变物质的物理状态等,说明了气的相互间的作用,而温度的产生和变化则是由太阳等动而不已造成的。数学是以各种运算方法来揭示各种事物的运动规律,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到高级数学的运算方法、成果等都是研究事物动而不已规律的方法。三者均可用于各种事物的“合散动变”作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及对天文、地理、生物、社会、医学和哲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开发。用之于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方面的研究可以扩大其思维、思路及方法。

中医药学运用“气”动而不已的理论把自己和外界的一且联系起来形成其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这个理论至今仍然是有其强大的生命力的,与现代科学观点在许多方面有相同的认识。使用现代科学成果及研究方法对中医学中“气”进行研究和探索一定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气象研究生论文篇(10)

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她的话其实有些道理。

理科是学习理论和方法的,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等,专业课程往往是高中课程的深入和延续;工科专业则是研究技术和工艺的,如电子、机械、建筑、水利、汽车等,专业课程和社会行业的分工息息相关。也就是说,学了四年之后,理科专业的学生脑子里全都是理论和方法,社会上除了教师,找不到最对口的专业;而工科专业的学生,毕业了马上可以运用到工作中,因此就业形势很乐观。

理科并非纯粹理论学科,其研究的内容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二是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或为应用打基础),三是应用研究,纯粹理论研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例如人们熟悉的太阳风暴,当太阳风暴发生时,会对卫星运行、导航、通讯以及地面的一些高技术系统造成危害。研究太阳风暴产生的机制,属于基础理论研究范畴;研究太阳风暴对各类高技术系统的影响及避免措施,属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范围;而研究监测太阳风暴的方法和技术,则属于应用研究。

本文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几个研究性很强的理科专业,这几个专业不是人们熟知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典型理科专业,而是“非典型”的,专业的针对性很强,研究的方向较“窄”,集“高、洋、上”和“研究I生”为一体,让人一听名字就觉得,这个专业实在“时髦”。

善用统计,明白生活 戴稳胜

也许在你的印象中,统计永远与枯燥的数字紧密相连。说实话,很多刚进校门的统计学专业学生也是带着些许疑惑与不解来审视这个也许将会伴自己一生的专业:它会不会只有枯燥的数据?它会不会只有繁琐的公式?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很多人都会自豪而又底气十足地说:统计,是如此精彩!

生活中的统计数字

“11月23日上证综合指数达到2800点、”“北京市城市居民入均可支配收入19867元”“6月CPI同比上涨3.5%,上半年GDP预计增长7.7%”等等,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报道,但是很多同学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些数字都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上证综合指数、入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它们的本质,都是平均数、增长率等统计数字,反映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比如CPI,它反映的是日常消费总体上的通货膨胀水平,说白了就是,今年的十块钱与去年同期相比,是不是还值10块钱。比如“10月份的猪肉价格同比增长30%”,也就是说,去年如果这时候买一斤肉要花10块钱,今年就得花13块。但是日常用的东西,有的价格在上升有的却在下降,如何衡量总体上的物价水平呢?这就需要把日常的食品、卫生、医药、用品等的消费,根据消费的一定比例放到一个篮子里,然后计算这一个篮子的所有商品价格的平均增长率;CPI同比上升6.5%,意思就是在消费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今年买同样的商品比去年要贵6.5%。

生活中其他的数字也与CPI类似,计算的都是些平均数、增长率等,反映经济环境,通过把握这些数字,就可以大致了解我们的生活状况或把握经济发展态势。

描述不确定性的语言

除了以上体现生活状态、经济态势的数字,我们还常常听到另一类型的数字。比如每天听的天气预报,“明天降水概率30%”;健康节目里,某专家说“腰围每增加3厘米,患癌症的可能性增加8倍”等。这里的“概率”指的是“可能性”,就是一种描述不确定性的统计语言。生活里这样的不确定性比比皆是,我们天天都在运用这些统计思想和方法,不过有时我们用得很好,有时却也会误用。

巴西足球世界杯开赛在即,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看球类比赛,看前就会预测哪支队会赢,看完了以后还会再讨论讨论,忠实的球迷还会做出分数统计表进行分析。有些彩民购买足球时押得比较准,这就得益于对历史成绩的统计分析与推断,他可以根据历史成绩,研究不同队伍获胜的概率,再购买相应的号。球队的教练则会做更多的统计分析。对本队的队员,他得观察记录每场比赛球员的表现,将其失误进行归类,赛后分析哪个球员什么类型的失误比较多,这样就可以为队员提供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对其他队,他得研究这些队伍历史上出场球员的规律,所用阵势,并在赛前推断与本队比赛时对方将出场的队员、所排阵势,以便做出相应的安排。因此球赛比赛的就不仅仅是球队的战术技术,更要考查领队教练的统计智慧。

统计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把握了统计思想也可以让我们不那么轻信,让我们少上些当少受些骗。譬如,我们也常听说“手机辐射会损伤大脑”、“屋顶加设天线会损害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等传言,但是这些传言,有统计数据表明确有其事吗?其实,对于流传坊间的各种传言,只要记住一句话:数据胜于雄辩!

看了上面的文章,同学们就应该明白,统计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应用也如此的广泛,涉及理、工、农、医、文等各个方面,因此,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也是理科专业中较好的,毕业生可以去往政府统计部门、经济管理部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信息咨询公司等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开发空间资源,探索宇宙奥秘 李泠

空间科学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周围的亲戚朋友在听说过我的专业之后基本上很茫然,有一次在火车上跟人闲聊,邻座的阿姨问,是QQ空间吗?

事实上,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与航空航天、太空探索密切相关的专业。在空间科学方向,它侧重于天文学与天体力学、空间环境,要进行大量的太空观测,研究太空环境的变化对地球的影响;在空间应用方向,又与航天技术联系密切,更侧重于遥感技术、卫星与天文导航。在国内,这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可是在国外,这个专业已经蓬勃发展几十年了。大一入学,老师就跟我们说,空间专业起步晚,国内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又不多,咱们比西方国家落下太多了。但是,正因为起步晚,这个专业潜力才大。

物理基础要打牢

我们专业属于物理学类,可想而知课程无论如何也不算简单。空间科学按照宽口径模式设置相应课程,着重于加强基础,比起其他专业,我们的课是相当满的。而且,有四门课是绝对不可以懈怠的,那就是数学、物理、计算机和外语。对任何物理类专业来说,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都是必不可少的,空间专业有时因为处理数据的需要,还要学会编程,这就要求深厚的计算机知识。不仅如此,因为这个专业最前沿的东西基本在国外,最新最权威的研究也多是用外文发表,所以不论是因为平时阅读文献,还是为了以后出国深造,都应该掌握扎实的外语。

大一大二我们会跟随全院学习基础课程,这就像是武侠小说里修炼内功的过程,内功不够深厚,再好的招式也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如果基础的数学物理课程掌握不好,绝对会限制以后的发展。

大三大四就会学习一些专业课程,流体力学、天体测量、天体力学、天体物理和空间探测技术等。并且,实验课会在大学四年贯穿始终,有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最后还会有空间探测技术的专业实验。除了平时上课,学校为了培养我们的兴趣,让我们对科研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每个学期都会开展科研立项活动,虽然听起来可能很高深,但其实只要有热情,大一就可以参加,跟着学长学姐们做项目。老师那里会有几个题目,感兴趣的同学(通常是大二大三的同学)会就其中一个题目向老师申请做小组长,在老师的指导下,带领组员完成。这种科研立项活动能让同学们接触到最新的东西(例如我们小组就正使用着“嫦娥”系列卫星的数据),学习使用与空间专业相关的软件,有时还需要自己编写一些程序来处理数据。这种科研活动能让同学们尽早接触和科研有关的东西,更清楚地了解专业老师们的研究方向。

本专业的深造和就业

空间科学,乍一听好像是挺浪漫,本以为是研究太阳月亮宇宙等等,可实际学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当然,确实有太阳和月球方向的研究,不过本科四年,却是要被各种物理包围的。因为课程的难度和强度,再考虑到本科毕业后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有一些同学在大一下学期转走了。所以,如果选择了空间科学专业,就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能静下心来,潜心学习。

一旦立志在空间科学的这条路走下去,继续深造就是不二选择。本科四年,我们只能学到一些比较基础的东西,如果想在这个领域里有所贡献和突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空间专业的保研率很高,只要成绩不太差,没有挂科记录,本校读研基本都很容易。在国内读研也很容易,虽然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不多,但是每个学校空间专业的老师几乎都有不俗的科研成绩以及海外留学的经历,师资力量非常雄厚。

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会去科研机构或者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由于专业设置与航天领域的密切结合,还有一部分人被分配到航天和国防部门,进行相关科研、开发等工作。

鉴于国家对航天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我国航天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以“嫦娥三号”为例,“嫦娥三号”探月的一大目的就是对宇宙进行深空探测。“嫦娥三号”此次奔月,携带了4台科学仪器,用于在月亮上观察太空、宇宙、地球,进一步开辟了深空探测的绚丽篇章。比如我的一位老师,现在正在进行月壤和火星表面土壤的研究,我的一位师姐,每天从早忙到晚,撰写与“嫦娥三号”有关的科学任务书。

可以想想,越来越多的空间系列任务一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对地观测卫星、载人航天、空间站……正以更短周期出现在公众视界中,到那个时候,空间科学专业更是大有可为。

看天吃饭的气象专业 张智

读大学的时候,不同专业的朋友总爱问我“明天下雨吗?”,“可能下吧!”“大哥拜托去看天气预报好吗?”这些都可能是我的回答。我是气象专业的,我预测下雨可是比萧敬腾更准哦!

气象专业乐趣多

中学的时候,出于对天文的热爱,我参加了学校里的气象观测小组,这是我对气象专业产生兴趣的第一步。而直到我真正读了这个专业,才了解到,气象学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科学。首先,术语非常深奥,厄尔尼诺、拉尼娜、气旋、反气旋、锋面、涡流、切变线、寒潮等等,行外人基本只知一二。其次,很多最尖端的科技都应用在了气象的研究和工作中,比如超级计算机在天气预报上的应用,前不久,美国国家气象局就斥资数亿美金升级了超级电脑。

那么,就读气象专业,到底可以学到些什么呢,来看看我们专业的一些课程吧――必修课:天气分析、天气学、微气象学、植物生理生化应用气象学方法、农业气象学等等。

专业相关的选修课:风景园林概论、气候变化与环境、现代气候学基础、气象经济学、土壤地理学、应用气象预报、中小尺度气象学、动力气象学、气象灾害学、污染气象学等等。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这些课程的知识储备超强超多?所以,气象学专业绝对不只是为了天气预报,而是将气象学的原理,应用在农业、水温、航空、军事等方面,充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重要学科。

这些课程需要大量的数学和物理知识,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知道,美剧《生活大爆炸》里的天才“谢耳朵”在大学里唯一fail掉的课程就是气象学。

不过,读气象专业的难度和乐趣同样多。

我们有超级先进的实验设施――当机械系的同学在用车床做螺母的时候,我们在拥有多普勒天气雷达、极轨静止卫星接收系统、EOS/MODIS卫星接收系统、风廓线仪、大气风洞、高性能超级计算机群的实验基地做实验。我们还有丰富的实习体验――学校在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安徽、辽宁都设有实习基地。我们实习的时候,去的是江苏省气象局北极阁气象台和南京观测台。其实在学校里,我们就一直接触到自动气象观测站、小气候梯度观测系统等设施,实战经验可谓十分丰富。

上一篇: 城轨交通论文 下一篇: 国际贸易地理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