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差异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19 10:02:56

民族文化差异

民族文化差异篇(1)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al globalization,as the result of diversity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region culture,table ware enterprises need an effective marketing strategy.Some advices about how to implement cultural market strategy for table ware enterprises were given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national culture difference.

Keywords: ceramic culture,national culture difference,cultural marketing

1引言

日用陶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但蕴藏着历史、政治、经济的广阔背景,还包裹着科学、工艺和美学的内涵。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和艺术品,其丰富多变的造型、五彩斑澜的釉色,反映了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的社会生活、世态人情和人们的审美价值、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既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一种民俗艺术、民俗文化。因此,将本土文化融入陶瓷的国际营销中,运用文化营销策略迎合当地顾客的喜好,从而获得优势竞争力是陶瓷企业成功销售的必要手段。

2民族文化及文化营销的内涵

民族文化是指由历史延传下来的、现在仍起作用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主要包括特定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它是特定的民族群体在其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地域环境中形成的。

在全球一体化市场的背景下,人类的营销活动必须尊重不同地方、不同群体的文化差异及其规律性的要求。文化营销就是遵循这一要求,主动将营销活动融入当地的文化背景之中的一种营销策略,其目的是实现消费者满意最大化和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双赢"。产品文化营销是文化营销的核心,它把人们特有的价值观、具有行为导向的文化内涵融入产品中,在一定的营销方式中创造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以文化推动消费者对营销主体的认识和对产品的认同,使产品成为文化的载体,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从情感上触动消费者,诱发其购买欲望。

3文化营销策略的重要作用

3.1文化营销有助于陶瓷企业转变经营管理理念

当今国际陶瓷市场产品、文化需求日趋多元化、多层次,生产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商品处于明显的“优存"、“劣汰"的买方市场,这就需要日用陶瓷企业转变经营管理观念,以适应全球市场竞争的需要。

3.2文化营销有助于陶瓷企业的产品实现差异化

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欣赏个性化促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新颖和创新。因此,陶瓷企业应根据不同顾客群体的特殊文化需求,生产出相应的个性化、差异化的陶瓷产品,为顾客提供独特的产品文化。

3.3文化营销有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现代的产品观念已突破了传统的产品观念,它不仅仅是一种有使用价值的有形物质,满足消费者物质上的需求,还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无形产品,给予消费者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文化营销正是适应了这种产品概念和消费趋势,使陶瓷产品有可能超越其物质意义而成为某种精神的象征,从精神方面充裕和丰富产品的价值。

3.4文化营销有助于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陶瓷产品本身包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陶瓷用品逐步由传统日用品向日常观赏品转变,其功能也逐渐从存储器具发展至精神文化制品。赋予陶瓷制品文化内涵,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3.5文化营销有助于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一种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日用陶瓷企业应该有意识地逐步构筑企业文化,并将其附加在产品之中,从而形成独具竞争力的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4民族文化差异对文化营销的影响

各民族因历史发展的不同,产生了差异很大的民族文化,这些差异将导致不同民族对陶瓷文化的不同需求。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4.1各民族利益不同

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不同利益是跨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当附有中国文化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时,人们会对这种不同产品文化产生抵触行为,为保护本民族产品和文化,他们会团结一致,共同抵制外来产品和文化。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4.2各民族个性不同

不同的民族文化抚育了不同的民族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不同民族中的群体及成员有着特定的价值取向,遵循着特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规范。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文化差异给文化营销带来很大影响:

首先,文化差异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营销组合。民族文化的差异使企业在多目标营销过程中无法兼顾各个市场的需求,而我国的陶瓷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资金不足的情况,使得企业无法扩大自己的生产销售规模,也就不能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其次,文化差异成为进入目标市场的一个天然屏障。由于民族文化、民族个性的不同,导致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时会碰上巨大的阻力;

最后,文化差异使企业进入目标市场时陷入两种文化困惑。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或多或少受本地文化的影响,在进行国际营销的过程中,目标市场与本地市场的文化会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企业的生产、管理、营销要充分考虑两地的不同文化,若两种文化无法兼顾,最终跨文化营销只能以失败告终。

5陶瓷企业进行本土化的文化营销策略

在国际市场营销过程中,陶瓷企业必须考虑目标市场的特殊文化,将它的文化融入产品中,以适应目标顾客的需求。

5.1对目标市场进行详细周密的市场调研

一方面,要求企业在进行市场调研时,必须全面认真地分析目标市场的消费者特有的文化因素、文化背景,以便将能充分体现其心愿和价值的文化因素融入到产品中。例如,德国消费者喜欢淡雅的颜色,喜欢小动物的造型;而法国消费者喜欢马的图案,马在法国意为着幸福;日本喜欢仙鹤乌龟图案,有延年益寿的意思。另一方面,要求企业注意目标市场忌讳的文化,避免将此类文化带入产品中,否则产品的营销之路必定不顺。例如销往日本的陶瓷产品中不能有“四"之类的含意,因为日本人对“四"忌讳,认为不吉利。

5.2品牌文化的本土化,不断提升企业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在企业开展国际化营销中,将企业品牌文化做到深入人心、赢得目标市场的广大消费者认同是企业产品进入异文化市场的关键。因此,陶瓷企业在进入目标市场之后要竭力在品牌文化上大下功夫,在本企业品牌中加入目标市场的特殊文化,以满足不同文化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品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内涵,是最需要本土化的内容。品牌知名度的提高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提升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声誉和竞争力,也能极大地带动陶瓷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5.3全方位、多渠道的文化营销组合策略

我国日用陶瓷在其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上,一般只针对陶瓷产品的花色品种、款式进行设计,比如为满足西方人对陶瓷制品上图案的喜好,将中国传统的喜庆文化改为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文化。然而,在文化营销中,不仅要求将目标市场的群体文化融入到陶瓷产品的开发、设计、制作工艺、艺术造型等各个方面,还应该将这种特定文化体现在企业的文化、品牌、营销渠道、产品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地将目标文化融入企业整体的价值链中,用多种营销组合将目标市场的文化体现在企业的各个方面,从而更好地满足目标顾客的情感需求。

5.4营销人员本土化的管理

陶瓷企业在国际营销过程中,应尽可能雇用当地人员。一方面减少语言沟通方面的障碍,顾客更易接受该产品;另一方面,他们更加熟悉本地的地理位置、交通要道、生活习惯、社会习俗、价值理念等,使企业产品更易融入本地文化之中。

民族文化差异篇(2)

一、刺绣艺术的民族性

(一)民族艺术的多元性

不同的民族有着其自身不同的经济基础与风俗习惯,处在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包括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在彼此之间形成了很多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形成了世界民族艺术的多元化局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艺术、服饰艺术、饮食艺术等,都是一个民族的人们通过劳动、生活所自然产生的具有本民族风格的艺术。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不同地域的独特属性,但每一种艺术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它必定和多种艺术门类并存,从而形成符合这个民族习性的艺术。

(二)民族艺术的世界性

民族艺术的世界性体现在各民族艺术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它们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不同的风格。对于不同的民族艺术来说,时间和新旧程度是不一样的。与你是新的,与我却是旧的。与你古代的,与我却是现代的。各民族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各个民族的艺术或多或少地受到其它艺术的影响,一个民族的艺术要向前发展,不仅是本民族自身绝对的、纯客观的东西,还要借鉴其它民族艺术中好的东西。因此,艺术的发展绝对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是在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的。在交流中彼此融合,越发丰富多彩。

二、中西方地域文化差异性

(一)中西方的文化特征

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存在着众多差异。其中文化内容差异最突出的是中国的文化是多元的而西方的文化则是一元化的。钱穆曾说过,“西方文化主要在物,可谓是科学文化。中国文化文化主要是对人对心,可称之为艺术文化。”可见中西方的文化确实有其区别。在194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英国人将刺绣艺术带到美国。所谓美国文化,基本上是英国、德国、荷兰、法国等欧洲等国家的风格文化艺术,而本土的文化反而很少受到重视。中国是56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各区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和风俗,甚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中国的文化相对于美国来说更加的多元化。中国的刺绣文化在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征。在中国,著名的刺绣就有苏绣、蜀绣、湘绣、粤绣等,也称之为四大名绣。

(二)中西方民族性差异对刺绣的影响

刺绣是印第安人的主要传统手工艺,有棉线刺绣、绒绣、珠绣、羽毛管刺绣、发绣、补花等。在美国,靠北部的森林地区,最古老的印第安人的刺绣属羽毛管刺绣。他们大多以捕鱼为生。在当地的人们除了捕鱼之外,鸟禽也是主要的食物之一。因此,鸟兽身上的羽毛管自然成为了制作刺绣的原材料。珠绣则是在分布在美国南部最为著名的刺绣,这与地理位置和环境特征是息息相关的。南部地区离海近,所以大多就地取材。所制作的珠绣中,有贝壳珠,珊瑚珠,也有果核珠和粘土珠等。珠绣的品种繁多,人们大多在庆典节日上穿着带有珠绣的饰品,服饰上修修满珠绣图案,光彩夺目。

中国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性传统工艺之一。刺绣与养蚕、缫丝是分不开的。所以,刺绣又称为丝绣。中国刺绣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发现与使用蚕丝最早的国家,人们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养蚕。所以中国的刺绣原料都以针线为主,刺绣品的图案丰富,色彩清晰。在中国,刺绣文化多采用象征手法,早期的民间刺绣纹样都从刺绣工艺的角度反映了传统图案的精神品格。最早的刺绣图形是天子褒服十二章。这种手法代表着古代刺绣图形的设计思想,历代传承,不断拓展、完善,最终形成了“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创作原则。

三、中美文化在刺绣中的表现

(一)美国印第安人的刺绣文化

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美国印第安人的刺绣充分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经济、宗教、信仰和思想观点等。他们所创造的传统刺绣,特别是珠绣,羽毛管绣,在世界艺坛中可谓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技法和民族艺术的风格,是一份宝贵的艺术财富。如今,美国印第安人的地位有了提高,人口有所增加,即使受到白人的侵略,他们也顽强的保守着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艺术文化。印第安人在刺绣上使用的色彩是和他们的自然环境、生活习俗、思想观念以及等密切联系的。比如他们很少用红色,红色象征着战争和流血。黄色是印第安人的主要谷物,是玉米的色彩,寓意着五谷丰登;绿色似乎温暖的色彩,象征着万物复苏;蓝色则代表平静、温柔。在平原地区,以农业为主,崇尚太阳神,祈求五谷丰登,草木繁盛,所以大都喜爱白、黄、绿等,居住在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大都以游牧和狩猎为主,性格粗矿,所以就更偏爱黑色。

(二)中国民族传统的刺绣文化

中国的刺绣用品涉及到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说刺绣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华”可谓恰如其分。传统刺绣展现其独特魅力,刺绣也辐射各族人民的喜爱。通常也要做出相应的更改,以确保民族服饰刺绣图案的完美表现。中国的民俗节日丰富多彩,一年12个月基本月月都有不同的传统民俗节日,各地的人们也在用各自的方式在欢庆着这些节日,大多节庆活动中也少不了精美的刺绣工艺。居住在山寨的喜用花卉、鸟兽构图,以绿、蓝二色为主;居住在溪河边的多取材于鱼虾、人物之,以红、黄二色为主;还有凉亭、佛塔、寺庙和各式各样的几个图形。中国刺绣是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在特定的文化、思想、的孕育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刺绣具有历史积淀的文化精神,这决定了它不单是形体。民族刺绣是一种带有自发性、业余性和自娱性的艺术创造。在漫长的历史中,它也自然形成了它独特的审美造型和独特风格。

四、结语

艺术是为了表达感情和交流而产生的。在艺术的世界里,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优势,这使得我们对自己的民族、对自己的文化的传承具有了艺术价值。本文主要将美国和中国的刺绣进行比较,对比中西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由于不同的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刺绣文化的历史形态。彼此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形成了世界民族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格局,才使得世界艺术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郑珊珊.刺绣[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民族文化差异篇(3)

一、民族关系的现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维、汉、哈、蒙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新疆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维吾尔族人口为1011.98万人,汉族人口为841.96万人,分别占了全部人口的46.42%和38.99%。占据新疆人口总数前两位的族群关系是影响新疆政治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共同的经济生活将各民族的利益更加紧密、直接地联系在一起。20世纪90年代初,有100余户汉族农民自发来疆并在维吾尔族人聚居的民丰县定居,当地各级政府帮助他们解决住房、用水、用电、子女入学等问题,维吾尔族农民主动为其中的贫困户、缺粮户捐钱捐物,以后这些汉族农民带头进行科学种田,传播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等方面的农业生产技术,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状况,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经济交往的不断加深,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上的交流和沟通。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各种文化因其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互碰撞甚至冲突。

二、民族文化的差异

文化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使人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文化观念和风俗习惯。实际上,在民族关系的整个过程中,文化的差异始终是存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文字

人类交际工具的种类是繁多的,有手语交际、旗语交际、音乐等多种形式,但语言文字是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交际工具。一个民族的存在,是以其使用的语言为标志的。人类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际工具,而是这个民族认识、解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与此同时,一个民族往往将自己的历史,以及自己对于环境做出反应的一些经验积淀在自己的语言中。在民族关系的实际中,差异最主要体现在人们的符号化行为中。

人类的思想文化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的。语言的差异导致文化的差异是必然的。维吾尔族是以维吾尔语为母语并作为日常生活用语,而且保留了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在民族关系的发展过程中,语言成为了两个民族隔阂的重要因素,语言的不同,言语的不理解,思想文化表达的制约成为交际的阻碍因素。由于语言的不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民族的民族意识,弱化了彼此接纳的心理,进而强化了民族之间的差异。

2、

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大约在十世纪初,即我国唐末至五代时期,比中原地区晚了两个多世纪。大约在十五世纪伊斯兰教取代了其他的宗教,成为全体维吾尔族共同信仰的宗教。从此,伊斯兰教就根深蒂固地影响着维吾尔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文化的意识形态范畴内,宗教属于文化的重要要素,维吾尔族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表现在维吾尔族的经济、社会生活当中。维吾尔族的行为准则都是以伊斯兰教的典籍《古兰经》以及“圣训”为指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维吾尔族的里的禁忌:维吾尔族不食自死的牲畜,维吾尔族不食猪肉、狗肉、兔肉、驴肉、骡肉等等,不食一切动物的血。在维吾尔族的清真餐厅吃饭,不能把非清真的食物带入餐厅,这样是对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的不尊重。

汉族不是一个全民信仰宗教的民族。汉族对各种宗教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有的吸收并成为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在整个汉族群体里,是不同的。

之间因的不同引发的民族关系问题以伊斯兰教和非伊斯兰教尤为突出。部分伊斯兰教信仰者总是在强调自身与异教徒的对立,强调正统与异端的区别,由此构成了不安定的因素威胁着新疆的政治稳定和安定团结。

3、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人们积久而成的风尚和行为模式,是一定社会中大多数人共同遵守的规范。风俗习惯作为一种文化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之间的跨文化传播。维吾尔族风俗习惯主要是依托《古兰经》伊斯兰文化而形成的独特的、完整的民族风俗。维吾尔族喜爱吃馕、抓饭、烤包子、拌面等食物,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最重大的节日是“古尔邦节”。

(1)饮食禁忌。穆斯林的饮食禁忌种类很多,但几乎都是对动物性食品及其脂类,而且要求比较严格。禁食猪、狗、驴、骡肉和猛兽猛禽的肉。禁食未经宰杀而自死动物的肉,也禁食所有动物的血。禁食不是穆斯林宰杀的牲畜。这种禁忌的行为准则来源于《古兰经》以及“圣训”。

(2)生活习惯。维吾尔族在生活上是非常严谨的民族,维吾尔族忌讳洗过手后甩手,忌讳在别人面前剪指甲、擤鼻子等不雅不礼貌的行为。但是,在汉族文化中没有对饮食的禁忌,也没有严格的行为准则来规范生活习惯。

三、民族关系需要和谐发展

民族交往需要两个民族彼此之间的接触、交流和往来,并需要之间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里相互协作、协调发展。民族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两个民族的团结发展,两个民族的团结发展是建设和谐新疆,使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

之间的交往障碍主要是由于语言的不同、的差异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而产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民族问题的时候着重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现代社会中,维吾尔族学习汉语语文显得尤为重要。维吾尔族学好汉语能够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能够学习到更多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在维吾尔族学好汉语的同时,同样对汉族也提出了要求,尤其是在新疆维吾尔族聚居的地方工作的汉族干部,只有掌握好维吾尔语,汉族干部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才能够更好地与维吾尔族群众沟通交流。

新疆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在市场经济日趋深入的现代化进程中,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中隐含的封闭性、排他性和落后性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本民族的发展,这就需要维吾尔族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与其他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交融,只有在不断交往中才能够凸显出自己民族的先进与落后,才能够推进文明与进步。两个民族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现彼此之间的长处与文化精华,逐步使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拉近,逐渐淡化彼此之间的文化分歧。

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看,随着社会化程度的加强,社会分工愈加细化,世界犹如一个大的工厂,需要一种高度统一的高效率的管理来指导、协调和组织社会生产,而经济活动的本质是无民族差异的。因此,在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需要新疆民族站在社会发展的前沿,扬弃传统的文化观念、文化模式,认同与接受适应社会化管理与发展的新文化观念,新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对于维护国家统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①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②彭岚嘉,陈占彪:《中国西部文化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③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④牛丽红:《新闻报道中的西北民族问题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7

⑤蔡帼芬、徐琴媛:《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3)

⑥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黄泽:《民族文化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0)

⑦刘双、于文秀:《跨文化传播:拆除文化的围墙》[M].黑龙江出版社,2000

⑧[英]・茨克:《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⑨陈青,《跨文化传播中的中西方差异及传播策略》[J].《声屏世界》,2005(3)

民族文化差异篇(4)

(湖南文理学院语言教学中心,湖南 常德415000)

摘 要:

英语和汉语习语,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练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它指的不仅仅是固定短语和谚语,还包括一些俗语(colloquialism)和俚语(slang)。本文将采用对比分析法,从习语产生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惯、民族心理等方面分析习语的形成及其差异,以求达到两种文化准确、生动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习语;民族;文化

前言:习语是谚语、成语、等的总称,是语言宝库中绚丽多姿的瑰宝,其生动形象、寓意深刻、韵味隽永,既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也闪耀着语言艺术的光彩。习语存在于每一个民族语言当中,说明不同民族的语言具有共同性原则,但每个民族语言的产生、发展所经历的过程不尽相同,文化背景亦不相同,因此造成语言差别,语系中各语素在语境中的差别,以及同一语素在不同语言中所指也不相同,而习语又是最具有文化内涵的语素,追溯这些习语的发展演变过程,是正确理解这些习语的关键所在。英、汉民族在生态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习语无论在语言形式还是表达方式上都各有特色,由于英、汉习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具有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正确理解并使用这些习语。

1英、汉习语的民族特点及文化差异

1.1经济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习惯对习语的影响

英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对航海和航运事业非常有利,因此有相当大一部分习语来源于航海业,如:“cast an anchor to wind ward”(未雨绸缪、“hoist sail while the wind is fair”(趁热打铁) 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小洞不堵要沉大船)。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好风快扬帆)Still waters run deep.(静水流深)。这些习语极其重视海洋的影像。有关航海的其它习语有:when one’s ship home(如果变成富翁);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会儿);trim one’s sails(见风使舵);to clear the deck(准备战斗);in deep water(处于水深火热之中);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起初,这类习语只是船员使用,但由于表达力强,后来逐渐被陆地上的人所采用,在更广泛的范围上比喻相类似的事物,成为家喻户晓的习语。例如:on the rocks(触礁),现在用于形容事业或婚姻出了问题。当然汉语里也有一定数量的有关航海的习语,但是中国虽临海,而且海岸线漫长,但航海业一直比较落后,与水有关的民俗习语也就相对要少得多,常见的有:同舟共济、一帆风顺、随波逐流等。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所以汉语民俗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反映农耕生活的,如“五谷丰登、青堂瓦舍、粗枝大叶、树大招风”等。由于地理、生态环境的不同,英汉民俗、习语的许多比喻形象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汉语常用“雨后春笋”来描绘某物(常常是有价值的东西)突然间大量涌现,英语却说“spring up like mushroom”,反映了中、英两国各自的生态特征:英国不生长竹子,bamboo在英语里是一个借用词。英语的“plentiful as black berries”出自“黑莓遍地,俯拾皆是”的生态环境,汉语说“多如牛毛”,则因为牛是中国农民的最好帮手。我国和地貌特征相关的习语很多,形容沙漠的有:不毛之地;形容陷入困境的有:深陷沼泽;形容道路崎岖的有:自古华山一条路。和发达的英国航海业相比,我国一直秉承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这可以从有关习语中看出,如:拔苗助长、瑞雪兆丰年、瓜熟蒂落。称商则为:奸商。有时候,简洁的语言常常让人不知所措,有些关键字让第二语言学习者望文生义,产生误解。说“pullover”时,不是拉翻了的意思;在快餐店里,店员问“for here or to go?”,初到国外的人往往不知所云;give me a ring.可不是用来求婚的;drop me a line.更不是要你排队站好,“pullover”是把车子开到旁边,for here or to go是在这里吃还是带走,give me a ring.是打个电话给我,而drop me a line.是写封信给我,party animal 是喜欢参加舞会的人,而不是开party时带个小动物。改革开放以来,年轻人的“N多”,“酷毙了”,“帅呆了”更是信口拈来。有些学者认为,计算机领域是语言的屠宰场,如“boot”不是靴子,而是启动;blue tooth用来描述终端进行数据输入、输出和交换的意思。(黄碧蓉 2005. P102-103)

1.2动、植物习语所反映的民族心理

英、汉两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各自的历史条件和具体情况,形成了他们独有的心理状态。例如,英汉文学作品中有着大量的动、植物形象描写,这些形象是特定民族心理的积淀,承载着人们对动、植物的崇拜。自古以来动、植物就是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对象,人们对动、植物自然属性和作用的认识虽然基本相同,但各民族对其有用性的感受程度和崇拜是不同的。不同民族对动、植物的偏爱在民俗习语中可以得到验证。从他们对某些动物的不同态度即可看出不同的民族心理及动、植物在习语中具有的不同的象征意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要想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一门语言,就一定离不开该语言所在的地域文化。不同文化群体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如对狗所表现出的态度便是这一差异最好的例证。“狗”在汉民族的文化史上从来就是卑劣低贱的代名词,常被用来形容坏的东西或反面人物,例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狗改不了吃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狗彘不如”等等。而在英、美人的眼里,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并赋予狗忠实勇敢的品质。因此,英语里跟狗有关的习语常用来表达良好的、温柔的情感。尽管英语里有时狗的寓意具有明显的贬义,如blush like a black dog(厚脸皮) “狗”在西方民族传统观念中是“人之挚友”(man’s best friend)。“狗”在英汉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价值观也是截然不同的。当“dog”用以指人时,其意思相当于fellow,非但没有任何贬义,相反还略带褒义,使语气诙谐风趣,这种寓意和语气在汉语中是没有的。如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dog in a double(果敢坚决的人)。当然,有时狗的寓意是中性的,没有明显的褒贬情感色彩,如underdog(失败者),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dog’s treat(大众不喜欢之事), dog此时相当于“man,fellow”。在我国猫头鹰(owl)也称夜猫子,与蝙蝠一样是一种专门夜间出来活动的鸟类,由于它的啼声凄厉,人们把它的叫声与死亡相联系。“夜猫子进宅”意味着大祸临头,厄运将至,人们把猫头鹰看作是厄运的征兆。而西方人把猫头鹰看作智慧鸟,是智慧的象征。“牛”是汉民族生产劳动的好帮手,所以中国人对牛有一种偏爱,汉语中常见的有关牛的习语有“九牛一毛、气壮如牛、风马牛不相及、俯首甘为孺子牛”等。英语中以“horse”构成的习语较多,这是因为英民族早期用马耕地,与马结下了缘分。例如:horse of another color(完全是另一回事)、back the wrong horse0(下错赌注)、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事后弥补为时已晚)等。英、汉习语中,由不同的动物名称所构成的习语都是英、汉民族历史文化长期发展的产物,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心理倾向。

2英、汉习语的文化心理对比

不同的民族心理产生不同的民俗文化。民族语言在其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民俗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蕴含着与语言相关的种种民族心理因素,英汉民俗习语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心理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魏云 2005. 102-105)

首先是生存方式。英汉民族因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的状况不同,生存方式有很大的差异:首先我们从生活方式上来看,因为华夏民族长期受农耕社会滋养,中国人心理上有一种固守家乡、依恋故土的感情。“叶落归根”、“月是故乡明”的情感,在我国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如青岛啤酒厂针对港台地区的广告语是“喝一口青岛啤,等于喝一口家乡水”;另一则针对海外华人的旅游广告词则是“分享历史的荣耀”,两则广告均有唤起思乡之情的作用。西方人不断追求新奇,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人们处在不断流动、不断奋斗之中。根据资料统计,美国人一生中搬家达十几次之多,平均三至五年搬一次家,家乡观念淡薄。“Where do you come from?”,是美国人初次见面开始交际的话题。激烈的生存竞争对英语的变化影响也很大。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号召人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己解放自己,倡导自我奋斗精神;“Keep up with the Joneses”(赶上富邻居,争比阔绰)等。

其次从生存状态。英汉民俗习语从饮食、服饰、住所、婚葬、节日喜庆、交通工具到游艺习俗规则,反映各自的民情习俗,丰富多彩。与饮食相关的民俗习语如:汉语中有“大锅饭”、“生米煮成熟饭”等;英语中有“in the soup”(在困境中)、“a piece of cake”(很容易的事)、“earn one’s bread”(谋生,糊口)等。汉语表示服饰的习语有“黄袍加身”、“戴高帽”等;英语民俗习语中的“take the gloves off to someone”(毫不留情对付某人)、“pull one’s socks up”(摩拳擦掌,大干一场)等均与服饰有关。汉语民俗习语中的“洞房花烛”、“金榜题名”、“鸣锣开道”等,反映了汉民族独特的习俗;英语民俗习语中的“above the salt”(尊为上宾)、“a red letter day”(重大喜庆日)、“a feather in one’s cap”(成绩卓著,荣誉的标志)等反映了英语民族特有的习俗。表示住所的词语在英汉民俗习语中也非常活跃,如汉语中的“青堂瓦舍”、“土阶茅屋”;英语中的“build the castle in the air”(空中楼阁)、“put as poke in the wheel”(阻挠计划,阻止发生)、“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s”(本末倒置)、“back-room deal”(幕后交易)等,从中可以看出英汉民族不同的居住条件。有关游艺习俗的民俗习语也不少,如汉语的“摆龙门阵”、“马后炮”、“舍车保帅”等;英语中“play one’s trump card(s)”(打出王牌)、“a card up one’s sleeve”(取胜法宝,绝招)和“The die is cast”(骰子已经掷出,木已成舟)也是有关游艺习俗的习语。

再次就是礼仪规范。不同文化衍生出不同的礼仪规范。中西方人对称赞的反应方式是不同的。英美民族对频频出现的称赞语从肯定方面坦然接受,并表示感谢对方,以“Thank you”作答。而中国人却往往做出自我否定或淡化赞扬的反应,以示谦虚。因此,汉语社交活动中的自谦语比较多。如“承蒙夸奖、才疏学浅、不吝赐教”等。送礼和受礼在不同民族也有不同的社会规范。汉族人将心意的表达同送礼的轻重相联系,礼物的轻重表示心意的轻重,与受礼人的关系密切程度有关。英美人重在心意表示,小小礼品重在表达情意。在受礼习惯上,汉族人表现得更含蓄。英美人收到礼品决不推辞,并当面打开加以赞扬,以示感谢。汉语赠受礼品时的自谦语有“礼物微薄,不成敬意,略表心意,请笑纳”等。

最后可以来看看其颜色取向。颜色词是构成民俗习语的一个重要语素,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极其丰富的表现力。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机制和视觉神经系统,对颜色刺激的感受从理论上讲并无质的区别,英汉民俗习语表现出共同之处实属情理之中。如“颠倒黑白(call black white)、开绿灯(give sb. green light)、白发老人(gray-haired man)、当绿林好汉(go to the green wood)”等。由于不同民族生活环境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对颜色的感受往往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喻义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取向上的差异也很明显。汉民族自古喜爱红色,因为太阳和火能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红色象征幸福、喜庆、欢乐、热烈、成功、光明、发达、吉祥。因此,人们把结婚称作红喜事,新娘要穿红衣,顶红盖头,新郎要披红绸,戴红花;过年过节门上挂红灯。与红色有关的民俗习语有“红光满面,看破红尘,红颜知己,红颜薄命”等。但英美人则视“红色”为不祥之兆(red for danger),斗牛士激怒牛用的红布被喻为“令人恼怒的东西”。英美新娘结婚礼服穿白色表示纯洁、美丽、高尚。黄色在中国历史上象征着神圣、皇权、尊贵、庄严,源自皇帝黄袍加身。英美民俗习语“born in the purple”(出身豪门,出身王室)出自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君主穿紫色的袍子,因此,紫色就成为尊严、豪华和

权力的象征。同样,“in the red”(亏损)、“blue Monday”(讨厌的星期一)、“blue mood”(闷闷不乐)、“in the black”(盈利)都有各自特定的含义。(陈莉莉1996. P.91-93)

3英、汉习语的特征

习语具有特别的语言成分,具有自身与众不同的特征。语言中的词汇与文化息息相关,而词汇中的习语则是词汇中对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社会文化生产的每一个侧面都会反映到习语中来。习语的形象、简练、寓意深刻、机智幽默等特点使得它在体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共性上,比其它语言成份在体现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习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特征的集中反映;习语以极其简洁的语言形式体现出语言系统中不同的修辞手法。尽管英汉习语在起源上有很大的相似胜,但两者在影像的选择和内涵意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语言学习者来说,正确理解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是很有必要的。

3.1习语的修辞手段

习语一般都运用恰当的比喻来生动地说明人或事物的特性,如汉语中“猫哭老鼠”、“海底捞月”等,英语中有over head and ears in love(深坠情网),a snake in the grass (潜伏的危险),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一针及时省九针)等,通过比喻,这些习语给读者留下一幅幅生动的图像,比直截了当的语言有力得多,也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1) 相同的比喻形象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见

世界各地的人同住一个地球,有些经历和意识是相似的,因此,英汉两种语言有时会用同一事物或概念来表达相近的意思,如全心全意―heart and soul;趁热打铁―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鱼目混珠―to pass fish eyes for pearls等。

(2) 不同的比喻形象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见

由于英、汉、民族是在不同的社会地域环境中的两个不同的民族,因此,在表达同一意思时,会用不同的比喻形象,这是习语的民族性的典型表现,例:雨后春笋―mushrooms,缘木求鱼―to fish in the air,狐假虎威―like a donkey in a lion’sshade,挂羊头卖狗肉――to cry wine and sell vinegar等。

(3) 同一比喻形象在两种语言中表达不同的含义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习俗和文化背景,所以同一事物对不同民族可能引起不同的感情,中英两个民族对狗的喜恶,前面章节我们已经对此作了较为详细地论述,在此就不再重复。

3.2习语的音韵和谐

除了生动形象之外,习语的另一个特点是常常利用声音的和谐来达到易懂易记、顺口入耳、主动有力的目的,许多英语习语利用头韵(Alliteration)和尾韵(Rhyme)、重复(Repetition)及对仗(antithesis)等手法来增加语音美感和修辞效果。

(1) 头韵:我们传统上称之为“双声”。汉语中有“伶俐、参差、淋漓”good as gold([小孩]很乖),might and main(竭尽全力),hot and heavy(猛烈地),Money makes the mare to(有钱能使鬼推磨)。

(2) 尾韵:汉语中有“仓皇、逍遥、从容、窈窕”等,我们传统上称之谓“叠韵”,英语中也有art and part(策划并参与),By hook or by crook(不择手段),high and dry(孤立无援),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中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3) 重复:在英、汉语中重复是常用的修辞手段,如汉语中的”热腾腾、眼睁睁、头头是道落落大方”等,英语中有”step by step(逐步前进)、measure for measure(针锋相对)、call a spade a spade(直言不讳)、neck and neck(不分上下)等。

(4) 对仗:如汉语中“大同小异、古往今来有勇无谋”、“朝令夕改”等,英语中“fair an soul(风雨无阻)、weal or woe(祸福甘苦)、no and over(机不可失)、sooner or later(迟早)”等都是常见例子。

3.3习语的独立性、固定性及整体性

汉语中我们常说的“装蒜、倒霉、落花流水”等习语对于只知道单个汉字意思的外国人来说无论如何也猜不出其意思,同样,英语初学者对英语中的“to 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to paint the lily(画蛇添足)”等习语也会感到困惑不解,而bring down the house(博得满堂彩),to pay through the nose(被敲竹杠)等都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因为习语是语言中独立、固定的成份,我们只能说“雪中送炭、乱七八糟、露出马脚”,而不能说“雪中送煤、乱六七糟、露出牛脚”,英语也同样”A stitch in time save nine”中的”nine”不能用其他任何数字代替,”as fit as fiddle(神采奕奕)也决不能望文生义。

结语

以上对英汉习语的民族及文化特征、文化差异、文化心理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我们能把握英、汉两种语言间的某些语言共性。“语言教学亦文化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出现的一些习语可以从文化背景、修辞、音韵等方面,采取比较教学方法,使语言形式、词汇意义及文化内涵同步并学,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习语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于文化的敏感性,逐步了解英语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增强他们学习英语语言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Gernando, C. Idioms and Idiomaticity[M]. Oxford: OUP, 1996

[2] Bolinger. Language and Culture[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235

[3] Smith, L.P. Words and Idioms[M]. London: Constable. 1925

[4] Mcmordie, W. English Idioms and How to Use Them[M].Oxford, OUP. 1978

[5] Gary R. Weaver,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 readings in intercultural relations,[M] Boston, Mass. Pearson, c2000

[6] 魏云. 英汉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兼容.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5: 102-104

[7] 黄碧蓉. 翻译视角下的习语文化差异探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5.5: 102-102

[8] 陈莉莉. 试析汉英颜色词的社会文化差异[J]. 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2): 91-93

[9] 金惠康.英汉跨文化交际翻译[M].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

[10] 郑寒冰. 试论英汉习语的文化传译[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1: 180

[11] 刘永红.从汉英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化的不同[J]. 英语学习.2000.1:50-51

[12] 胡文仲. 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0

[13] 蒋磊. 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14] 张学英. 汉英、英汉习语大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7

[15] 覃先美.英语动物文化考释[M].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民族文化差异篇(5)

文化、历史、政治、社会的变革都会对英国文学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英国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文艺复兴是英国文学的重要变革时期,这一阶段出现了莎士比亚、萨里、斯宾塞、华埃特、海伍德等著名的文学家。文艺复兴过后,又先后出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发展阶段。到了18世纪初,又兴起了新古典主义,这使得宗教神学开始在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发展到19世纪,浪漫主义气息逐渐渗透到英国文学创作中,这一时期的文学家更加追求自由和解放。到了19世纪后半期,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影响下,英国文学的题材逐渐扩展,文学也被赋予了某种经济和政治色彩,大多数文学作品宣扬自由平等思想。在此之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英国文学趋于写实,在选材上更加关注现实生活。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文化也趋于多样化发展,这促使英国文学顺应时展,呈现出更加全面、多元的特点。

(二)美国文学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相较于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美国民族较多,且有大量移民。这就使得美国文学呈现出更加多样性、复杂性、庞大性的特征。总体而言,美国文学先后经历了殖民时期、革命后、一战前、二战前后等阶段。在最早的殖民时期,美国文学呈现出鲜明的早期浪漫主义色彩。这一时期的美国大陆相对落后,文学仍源于生活和劳动,因此,文学作品多是赞颂人们的品格和自然风光。到了一战前后,现实主义和乡土文学出现在美国文学中,对美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使美国文学的现实性不断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文学的转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饱受战争摧残,对社会和人性开始反思,深入思考人性的善与恶,美国文学也一度陷入迷茫时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文学逐渐进入第二次繁荣时期。到了19世纪2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进入高度发展时期,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的矛盾逐渐暴露,各种文学流派也相继出现,文学作品的现实性更加鲜明。30年代的美国文坛则以左翼文学为主导。而到30年代后期,文坛上则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学流派纷纷出现,且大胆发表自己的文学见解,彼此之间相互争论、交流和借鉴。在此过程中左翼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逐渐成为美国文学思潮的主要引导者。与此同时,美国文学逐渐与世界相互交流,并对世界文学产生一定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产生了重大打击,二战后,美国文学逐渐呈现出多样化格局。

(三)英美文学评论的主要内涵

英美文学评论随着英美文学的产生而出现,并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在英美文学发展过程中,文学评论的要求越来越规范严格,理论指导也越来越系统化。英美文学评论以文学作品为主体,并依据相关的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系统化研究和分析,进而探索英美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便为之后的文学创作提供理论指导,推动英美文学更快、更好发展。文学评论家通常综合考虑作品的写作手法、表现特色、思想观点、创作风格等要素,对作品进行多角度分析和评价,以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和主旨。此外,文学评论也有助于文学创作者得到更加客观的反馈,进而以此为依据进行反思,并不断进步。

二、民族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在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英国文学评论常遭遇矛盾和挣扎。17、18世纪英国文学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宗教色彩,创作手法也相对荒诞,在这种文学背景下,文学评论就陷入矛盾中。到了20世纪,英国文学评论家开始重新思考和审视之前的理论,并朝着女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方向发展,逐渐进入转型时期。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转变对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文学评论与美国文学背景有着密切联系,美国的早期殖民历史,使其文学创作接受了印第安文学、英国文学等欧洲大陆文学的影响。当然,美国文学并非单纯地模仿和复制这些文学,而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艺术,并日趋成熟,最终从英国文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正是这种特殊的文学演变历程,促使美国文学具有更加自由、开放的文化内涵。与之相对应的,美国文学评论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关注较少,反而更加重视作品的独到见解和创新性。

(二)文化载体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语言不仅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还是民族文化根基。就文学创作而言,它又是文学作品的构成基础。因此,语言差异也会对文学评论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民族的评论者对同一部文学作品的评价也会略有差异。受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的影响,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谚语、典故、习俗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若无法准确把握这些差异,就会影响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论。相比较而言,英式英语较为严谨,英国评论者在评论文学作品时对语言的运用更加谨慎,同时,受语言习惯影响,英国评论者对所评论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抱着一种尊敬的心理,这也正是英式英语沉稳、庄严的表现。而在英式英语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美式英语则相对自由、随意,其对英式英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革新,同时,美国评论者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也相对轻松。相较于英式英语,美式英语发展历史较短,与之相对应的,美国的文学作品受传统束缚也相对较小,更加关注创新和个性特点。在文学评论中美式英语的用词也更加自由和开放。文学评论也会反作用于文学创作,因此,受英国文学评论理性、传统特点的影响,英国的文学作品更加规范,在语言运用方面更加严谨,带有浓重的历史感。而自由、独立的美国文学评论则会让文学创作更加关注个性展示,这更容易引起文学思潮。正是受文学载体的影响,英美文学评论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与此同时,文学评论也反作用于文学创作,使美国文学创作在短短的发展历史中,越来越具有独特性,在世界文学舞台上大放异彩。

(三)历史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纵观英国文学发展史,其创作演变历程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人本主义只是相对于禁欲主义与神权主义来说的。整体而言,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观点还相对保守,这主要源于英国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英国文学评论的这一特点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相较于英国,美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就带有明显的独创性。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发展历史较短,没有沉重的传统束缚,文学评论不必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同时,美国在独立战争后,逐渐形成了自由、独立、民主的文化氛围,这也促使美国文学评论更富创造力。

民族文化差异篇(6)

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用比喻来对事物某某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比喻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最有力的手段,没有比喻,语言的发展就不可想象。比喻的种类有很多种,早在我国宋代就有关于直喻、隐喻、类喻、诘喻、对喻、博喻、简喻、引喻、虚喻等的记载,发展至今,最常见的比喻形式有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语言和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有怎样的民族传统文化就会出现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样,作为一种修辞方式的比喻也深受文化的影响。比如古希腊人常用天神比喻快乐、逍遥;阿拉伯人常用风暴比喻灾难;非洲人常用橄榄树枝比喻和平;印度人把牛作为神的象征;墨西哥人常用仙人掌比喻独立;美国人把耶稣当神一样崇拜;而中国人则常用龙比喻自己的祖先,用梅、兰、菊、竹比喻中华民族的气质和传统精神。总之,任何一种民族的语言比喻都反映着该民族的文化特征。

比喻的心理基础是想象,更准确地说是联想,人们时常把某些品质、特征与某些事或物联系起来进行联想。在这方面英汉比喻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由于英美国家的人和中国人(主要指汉族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就出现了在英美文化中提到某些事物时往往可以联想到某种特征,而在中国文化中却联想不到任何特征或者是其它的特征。反之亦然。所以本文就民族文化对比下的英汉比喻差异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下简要说明。

第一, 由于社会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差异:

Their opinions on art are for the birds. 词典注明for the birds是一个源自美国的成语,主要用于口语,意为“没有意义或价值”,因为birds在英文中常比喻比自己懦弱或蠢笨的人,因此为birds准备的东西被智力正常的人认为是unacceptable。在不同的上下文里,这一成语可以有不同的译法,如:

Their opinions on art are for the birds. 他们对于艺术的观点简直荒唐可笑。

I’ve seen the film. It’s for the birds.我看过这部电影,无聊透了。

A T-shirt selling for one thousand yuan. The price is too high. It’s for the birds. 一件T恤衫要卖一千块钱,太贵了,才不值那么多钱呢!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bird一词在英语中有贬义也有褒义,可以指女孩(dolly bird)、犯人(jail bird)、机灵鬼(downy bird)、行家老手(old bird)、怪人(queer bird)、夜猫子(night bird)、早起的人(early bird)等。

同样,汉语中也有这样的比喻:风,从水中掠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圈圈年轮……那么朋友,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上走过,又该留下点什么呢?我们应当留下青春的骄傲,寻梦的足迹;我们应当留下真我的风采与个性的张扬,我们应当留下无悔的演绎和星光的灿烂!

我们从以上这些英汉比喻可以体会出其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自的社会风貌和行为习惯。

第二, 由于历史发展和文艺方面的不同而引起的差异: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发展至今拥有了无数的文化瑰宝,中国有“卧薪尝胆”、“南柯一梦”、“掩耳盗铃”、“鸿门宴”……然而,英国人就没有这个历史背景,所以也没有这些比喻。同样,英美国家常用的一些成语典故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找不到渊源:cat’s paw,字面意思“猫爪子”,出典为17世纪法国著名的寓言作家拉・封丹的《猴子与猫》。讲的是狡猾的猴子哄骗头脑简单的猫儿,替它从炉火中取出烤熟的栗子来。猫儿应命去做,结果猫爪子被火烧伤了,而取出的栗子却被猴子吃光了;a Shylock(夏洛克),指贪婪、残忍、追求钱财、不择手段的守财奴――这是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a Frankenstein(弗兰金斯坦;人们常说“制造一个弗兰金斯坦”),指杀伤原制造者的怪物或东西,也指制造这种东西的人以及可怕的怪物或人――这是玛丽・雪莱的小说《弗兰金斯坦》中的人物。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医学院的学生。他把尸体中的骨头取来,制造了一个似人的怪物,最后自己被这个怪物杀害; Odyssey(奥德赛)比喻艰难的旅程。但中国就没有这些文化渊源,因此也就没有这类的比喻。又如《基辛格》一书开头对基辛格的一段描写:

...he (kissinger) has been described as, among other things...“Dr.Strangelove,”...“Nixon’s Metternich,”...“Jackie Onassis of the Nixon Administration.”(M.&.B.Kalb;Kissinger)...他(基辛格)成了传奇人物,给他加的头衔多极了,……“斯特兰奇洛夫博士”……“尼克松的梅特涅”,……“尼克松政府的杰姬・奥纳希斯”(马文・卡尔布佰纳德・卡尔布:《基辛格》)Strangelove(斯特兰奇洛夫)是1964年美国同名电影Dr・Strangelove(《斯特兰奇洛夫博士》)的主人公,是一个受美国雇用、毫无人情的德国科学家;Metternich(梅特涅)是19世纪奥匈帝国的外交大臣和首相,外交老手,基辛格非常崇拜此人;Jackie Onassis(杰姬・奥纳希斯)是美国已故总统肯尼迪的妻子,一直被认为是“最受欢迎的妇女”之一。这就是说,基辛格具有这三个人的特点。中文比喻里也有不少同类的例子,比如:“在你们中间肯定会有未来的鲁迅和郭沫若。”是指在你们当中肯定会有文学家产生;“我们厂里的诸葛亮真多”,是指厂里有很多聪明又有才干的人。又如“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天安门诗抄》)诗中用“鬼”和“豺狼”来比喻残暴和险恶的“”。“雄杰”喻指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总理。只有了解中国历史背景的人,才能理解诗中的喻意。

第三, 由于概念和思维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差异:

英国人、美国人和大部分西方人,都把狮子比喻成“百兽之王”,使它享有很高的声誉。如:regal as a lion(狮子般庄严),majestic as a lion(像狮子一样雄伟)。但是,中国人则认为狮子不过是一种凶猛强大的动物,而不见得庄严雄伟,倒是常把老虎(tiger)比喻成“兽中之王”。如常把勇将比喻成“虎将”;把勇猛善战的人比喻成“虎胆英雄”或“如猛虎下山”以及“攻如猛虎,守如泰山”。又如“他干起活来像个小老虎”,则是比喻“他”生机勃勃。提到兔子,中国人很快就会联想到它的敏捷。如中国人常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东北方言还把跑得快的人说成是“穿兔子鞋了”。但英语民族却认为兔子是胆小的象征。英语常说as timid as hare, as timid as rabbit(胆小如兔)。可是,中国人认为胆小的是老鼠,故有“胆小如鼠”之说。又比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喜欢我也要喜欢我的狗)。in like a lion, out like a lamb虎头蛇尾(来时像狮,去时像羊羔)。like a cat on hot bricks像热锅上的蚂蚁(像热砖上的猫)。like a drowned rat像落汤鸡(像落水的老鼠)。as stubborn as a mule犟得像头牛(顽固得像头骡子)。as cunning as a dead pig狡猾得像狐狸(狡猾得像头死猪)。 eagles do not breed doves虎父无犬子(苍鹰不会生出鸽子),等等。

以上的这些英语比喻,如按汉语习惯译成中文后,便会出现英汉喻体完全不对应的现象。这反映了英汉民族在思维方式、概念和习惯上的差异。中国人怎么也想象不出,死猪有狡猾的特征。只有英语里才有这类比喻。但译成中文时,只能按中国人的习惯进行意译,不能直译。

第四, 由于和神话传说的不同而引起的差异:

英美和大多数西方人大都信奉基督教,他们常常用《圣经》中的人名、地名和故事情节来做比喻的喻体。如Prometheus Unbound的原义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转义“释放出来的巨大力量”。把Prometheus喻为一种巨大的力量。英语中用这类宗教和神话作比喻的很多。用Tower of Babel(巴别通天塔)比喻语言障碍。用olive leaf 来比喻和平。而人名Cain又是杀人犯的代名词,因为在《圣经》中,Cain因为嫉妒弟弟Abel得到了上帝的称赞而将其杀死。同样的Noah’Ark 则表示危险之中的安全之处,因为《圣经》中上帝为了惩罚那些邪恶的人们故意发了大水要将他们淹死,而只有诺亚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好人,所以上帝用一只方舟挽救了他和家人的性命。此中的洪水Flood也就被比作成了一种严厉的惩罚工具,等等。在中国,佛教也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佛教对中国习俗、思想的影响在比喻中也得到反映。如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比喻得过且过,胸无大志;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比喻平时不努力,用时应付一下;用“八仙过海”比喻各有高招。还有“三个和尚没水吃”,“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等等,都无不与佛教影响有关。

以上从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英汉比喻的不同之处,体现了民族文化特征对语言文化的影响。不少英语工作者,由于不了解这些,不知道英汉语言修辞以及所引起的联想方面的差异,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地道的英语比喻,同样也不能灵活地将汉语里的比喻准确地译成英文。难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影响我们同外国朋友交流。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想了解中国,而比喻无论在中文还是在英文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了解比喻在民族文化差异下的不同之处,对于外国人了解中国和中国更多的了解世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民族文化差异篇(7)

【中图分类号】F211.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很多企业开始将“营销触角”延伸到过去不太重视的民族地区。但是我国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他们的消费模式和消费行为,进而加剧企业在民族地区的营销困难。开展跨民族文化营销的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差异,并针对不同的民族文化采取不同的对策来指导本企业的营销活动。

一、文化与市场营销的关系

(一) 文化、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差异的内涵

在我国,“文化”一词出现很早,在《周易》、《老子》等古典著作中均能找到其词。我国现代社会所使用的“文化”一词是由西方引进的,用英文和法文表示均是culture。

文化的含义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广义的文化是指世界在“人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是人类创造的“第二自然”。而狭义的文化是指某种活动的特定的运作方式。文化的组成要素包括价值观念、知识、教育、宗教、道德、语言文字、艺术、风俗习惯等方面。

世界上没有无文化的民族,没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也不存在。所谓民族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模式,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民族的生活方式或样式。民族文化在本民族内部具有较大的凝聚作用,对于别的民族而言又构成很独特的魅力,可推动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社会、文化的环境独特而不同,并且也经历了不同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从而具有了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这种特色也表现为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民族文化差异也构成了我国丰富而多彩的文化。在我国,具体的民族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言、教育、、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家庭等方面。

(二) 文化与市场营销的关系

1. 文化是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环境要素

文化是市场营销环境中最重要的甚至是根本性因素。只有准确把握文化环境才能真正掌握市场营销环境及其变化规律,才能确保营销主体的营销行为适应市场环境的需要。这是现代市场营销活动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所谓的市场营销环境是指制约和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不可控的现实或潜在的外部力量和各种相关因素的总和。市场营销环境可分为宏观营销环境和微观营销环境。宏观营销环境包括人口、政治、法律、经济、自然、科技和文化等要素。微观营销环境包括企业的供应商、营销中介、顾客、竞争者和社会各类公众等要素。

文化作为宏观营销环境要素之一,不仅与宏观营销环境中的诸要素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微观营销环境要素之间也有着紧密的关联。宏观营销环境要素中的自然环境不仅影响着市场营销活动的物质资源,而且还是特定社会文化形成的一个直接因素,同时政治、法律、经济、科技等方面既是社会文化系统的组成要素,又是特定文化背景的产物。微观营销环境的构成要素实际上都是存在于特定文化系统下的社会主体,他们的行为都是表现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所以也可以说是文化行为。总之,社会文化背景是影响市场营销宏微观环境因素的重要的要因。

2.市场营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市场营销作为市场经济社会的一种协调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解决现实社会中多种矛盾冲突的方法和手段,其理论和思想与社会文化渊源是分不开的。因此,可以说市场营销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表现形式,市场营销来源于文化,同时又创造、丰富和发展着文化。

此外,市场营销终归是人们的活动,从事市场营销活动的营销者和消费者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所以可以说市场营销活动富有非常浓厚的文化色彩。

二、民族文化差异对民族地区市场营销的影响

(一)语言文字差异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构成文化的重要要素之一。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语言文字也达到50多种。我国每一种民族语言代表着该民族特有的文化。语言文字是人们采用的最重要的沟通手段,也是人们在市场营销中相互沟通的主要工具。在民族地区从事营销的企业,如果不了解该地区民族语言就等于没有真正了解该民族的文化。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人口所占比例约为40%,大多数朝鲜族居民均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即朝鲜语和朝鲜文。随着该地区朝鲜族和其他民族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深化,该地区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也对朝鲜族的语言文字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将产品销往该地区的企业在设计品名、商标和标签时,最好标识朝鲜文。如设计产品包装时,在产品外包装上同时采用汉语和朝鲜语文字来设计,以此进一步拉近营销企业与当地消费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尤其是在设计品名时,如具有民族特色,其营销效果将会更佳。有一家生产和销售糯米酒的企业,将其产品命名为“玛歌丽”(将糯米酒翻译成朝鲜语就是“???”,发音是“mageli”),这就抓住了当地消费者的心理,一定会取得较好的销售效果。

(二)差异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往往给人们树立了道德准则和禁忌,这些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从而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产生深远影响。与其他民族相比而言,延边的朝鲜族信仰宗教的人较少,受世界三大宗教影响不大,而且朝鲜族也没有统一的宗教。但是朝鲜族的各种信仰却不能忽视。朝鲜族的原始信仰有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守护神崇拜等,而现代信仰有民族圣山——长白山、民族歌曲——“阿里郎”等。有一家随车销售矿泉水的厂家,无意中将“阿里郎”的伴奏音乐设置成售水信号,结果遭到很多朝鲜族居民的强烈抗议。最后该厂家迫于来自朝鲜族居民的压力,不得不更换其信号音乐,该厂家的对外公众形象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三) 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我国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教育体系、方法和内容差别很大,这也给企业的营销活动造成较大的影响。朝鲜族人民历来特别重视教育,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兴办了很多学校,这在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中是非常罕见的。朝鲜族有“宁肯卖掉黄牛,也要让子女上学”的优良传统,目前延边地区已经具备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完备的教育体系,各种技能和知识培训等深受该地区人们的欢迎。其教育发展水平在我国民族地区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延边州,高档文具,尤其是一些学习产品,及艺术品、乐器等产品都比较旺销。

(四)风俗习惯差异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风俗习惯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长期形成并世代相传的约束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规范。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各种各样,而且丰富多彩,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一个民族的习俗往往影响市场的消费倾向。一种新产品的出现,若不能在相关的民族习俗中生根,万难形成批量市场。了解和把握好民族地区消费者的禁忌、习俗、避讳等,是企业进入民族地区进行市场营销的重要前提。

延边的朝鲜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继承和发展了很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风俗,在服饰、饮食、居住、丧葬、礼仪、婚姻等诸多方面保持得极其完整。如饮食方面,延边州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稻之乡,朝鲜族是在我国最早栽培水稻的民族,大米是其主食。朝鲜族爱吃打糕、冷面,爱喝大酱汤和狗酱汤。

火锅作为民间流行的汉民族的特色美食,流行于全国各地。火锅产品刚进入延边市场时,当地的朝鲜族居民不大愿意接受。但是朝鲜族历来喜欢吃狗肉,故一些餐饮公司就推出“狗肉火锅”这一独特的美食。该产品结合了属于朝鲜族传统饮食的狗酱汤和汉民族传统饮食之一的火锅,完美地展现了朝鲜族和汉族俩民族的优秀的饮食传统,在延边地区已成为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也深受来自海内外的游客的欢迎。

三、企业面对民族文化差异应采取的营销对策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理念乃至消费行为都表现得有所不同。企业在民族地区开展营销活动时,必须正确地认识该地区存在的民族文化差异,并根据目标市场民族文化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营销对策,以便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一)实现营销人才的当地化

企业要开展跨民族文化营销,人才是最关键的要素。跨民族文化营销人才应熟练掌握民族地区语言,而且对民族地区不同的文化习俗要有较强的理解和掌控能力,同时能够容纳和尊重来自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要对少数民族文化采取中立的态度,不能随意判断优劣。

由于对跨民族文化营销人才提出的要求较高,外地人员很难符合上述标准。因此,大多数企业都是在当地物色营销人才,即采取营销人才的当地化。它可以克服由于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引发的种种误解,并利用当地人才的良好人际关系,迅速打开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大大降低营销企业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

(二)融入目标市场民族文化

在跨民族文化营销中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尽早融入当地的民族文化,消除民族文化壁垒,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地区消费需求。其中,最重要的融入方式就是寻找两种文化之间的契合点,再据此打造具有深刻民族文化内涵的产品。虽然我国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但是毕竟都是属于中华民族文化圈,因此其间必定存在融合之处。并且随着全国各地区之间经济交流的加深,各地间的文化交流也将增加,这就为跨民族文化营销提供了更多的切入点。

(三)适度规避目标市场民族文化的差异

企业在跨民族文化营销活动中,因对目标市场民族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触犯文化禁忌的现象时有发生。若触犯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文化禁忌,不仅会导致营销活动的失败,而且还可能会遭到目标市场的排斥,甚至会给企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在宗教氛围特别浓厚的民族地区更要注意尊重当地民族的信仰,因为它是民族文化差异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因此,当两地存在巨大的民族文化差异之时,对两种文化的重大分歧之处应当适当地规避,以免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四)以文化力引导消费

企业通过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强化其文化影响力,以此有效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最大限度地激发消费者的消费热情,最终使之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如广告是有效的宣传手段。广告在跨文化营销中的作用和地位比在单一市场的营销活动中更为重要。一个成功的广告能通过突出文化共性,强调产品共性,充分考虑当地的民族文化特点,透过民族文化差异来传达产品所蕴含的理念,并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本存.文化与市场营销[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张文勋.民族文化学论集[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

【3】社会文化差异对企业营销的影响[EB/OL] .

民族文化差异篇(8)

关键词:英语教学;习语;民族文化;差异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idioms;national culture;differences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212-01

1英汉文化差异在习语中的体现

1.1 生存环境差异英汉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生活方式有异而形成各具特点的习语。英国四面环海,以渔牧业为主,因而英语中产生了大量的相关习语。如: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to take the ropes了如指掌,to trim one' sails to the wind随机应变,a poor fish可怜的家伙,a cold fish冷淡的人,queer fish怪人,a shy fish羞答答的家伙等。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以农业为主,所以汉语中有许多与土地、农业有关的习语,如:水到渠成、土生土长、卷土重来、揠苗助长、顺藤摸瓜等。比喻花钱大手大脚,英语是 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是挥金如土。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夏天常常是骄阳似火,赤 日炎炎似火烧。而英国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常与可爱、温柔、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做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在汉语中东风是春天的使者,在英语中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

1.2 生活习俗差异生活习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民俗是习语赖以生长并获得顽强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许多习语就出自民俗。英汉习俗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狗仗人势、丧家之犬、狼心狗肺、狐群狗党、狗腿子、狗头军师”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

1.3 历史文化差异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神话故事,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皆来源于此。如“毛遂自荐、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而英语中也有许多丰厚文化底蕴的习语。如to go to something at hammer and tongs(全力以赴地),call a spade a spade(实话实说),Achilles' heel(致命的弱点),Pandora's box(无穷的灾难)等。

1.4 宗教差异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人中国已一千多年,人们相信佛主和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很多习语如“万事皆空、五体投地、借花献佛、回头是岸”等与此有关。在英美,人们多信奉基督教,习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 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the sword of Damocles(即将临头的危险),at the eleventh hour(最后时刻)”等来自《圣经》。

2英汉文化差异在教学中的导入

英语教材课文选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也包括了许多跨文化的习语。所以,应该结合教材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

2.1 设置选修课程开设如《圣经》、《欧洲文化》、《古希腊神话》等课程,或就有关专题以讲座形式向学生全面介绍西方国家的民族特性、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等,使学生对这些国家、民族情况有一个整体把握和了解,并从中比较出它们与本国、本民族的总体差异所在。

2.2 充分利用外籍教师的优势在英语教学中,外籍教师有着中国教师所无法企及的优势,这就是英语是他们本民族的语言,甚至可以说他们本身就是这种民族文化特性的体现。因此利用外教的这一优势,让他们在课内外与中国学生交流的时候,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上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到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东西。

2.3 广泛运用英文电影和歌曲的教学方法运用英文电影歌曲教学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那些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抱有排斥甚至恐惧心理的学生,在教学中能够使用图文并茂,有情节有故事的电影无疑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而有效的学习环境。另外教师选择的影片应该是具有西方文化底蕴,影片的故事情节反映了西方社会的文化内容,在影片中所使用的语言取材于现实生活,更加生动和规范。歌曲应该通俗易懂易学。在愉悦的环境中引导学生思考、提炼影片歌曲里的文化内涵以及语言习惯,将之与中国文化和汉语语法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巩固学习的效果。

英汉习语结构凝练、意义深远、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含蓄幽默,富于表现力和生命力,并都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是民族文化在语言里的结晶,闪烁着民族文化的光芒。教师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文化教学,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帮助学生从习语中发现文化,再通过掌握文化去指导我们外语学习与实践,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增强他们文化差异敏感度,从而使学生能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进行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刘艳芹.从英汉习语看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J].平原大学学报,2006(4):87-89.

民族文化差异篇(9)

基金项目:2011年琼州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对外汉语教育问题研究――以母语为俄语的留学生为例 (编号: QYQN201120)

中图分类号:H355 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09-0175-02

地理环境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是自然造物的自然属性,在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决定作用中可见一斑。当人们为了适应地理环境而进行生产和生活时,决定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便是选择一种适于该自然环境的生产方式,这一生产方式是该民族对于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当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民族想要解决人类对于自然的最初恐惧时宗教便应运而生,而宗教对于人类文化的启蒙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以下将从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等几个方面对俄语专业科研项目中体现出的俄汉民族文化差异进行分析。

一、地理环境

要从根本上解释俄汉民族文化的差异,首先要谈及的便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人类对世界最初的依托,民族所生活的地理环境是形成经济格局的基础,也是选择何种宗教的内在依据所在,更是形成思维方式的最朴素来源。

(一)气候条件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达到1700万平方公里,地域辽阔的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寒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北冰洋的寒流可席卷直到黑海的俄罗斯欧洲部分,叶尼塞河以东的西伯利亚气候更为严酷。俄罗斯的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则短暂凉爽,春秋极短。因而俄罗斯人对寒冷、严冬、冰雪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情感。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以亚热带、温带气候为主,中华民族所主要繁衍生息的长江、黄河流域受到季风影响强烈。而且自古从秦岭淮河到南海的广大地区便终年温暖湿润,为富庶的鱼米之乡。虽然现今的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但是在清代之前的中国东北边境一直在山海关,长城左右徘徊,对于东北的冷可谓领教不深。而西部地区如青藏高原等地自古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对汉文化汉语的影响较小。

(二)地形条件

俄罗斯的广大领土主要包括从中欧到西伯利亚的巨大东欧平原和叶尼塞河以东的西伯利亚平原、高原、山地,平坦开阔的东欧平原使得俄罗斯民族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罗马从地缘角度讲更为接近,所以俄罗斯的民族文化深深烙印上了西方文明的印记。同时俄罗斯亚洲部分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与蒙古草原相连,为蒙古人的入侵创造了条件,金帐汗国约240年的统治为俄罗斯民族文化添加了东方色彩,因而俄罗斯的民族文化便继承了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色彩,可以说俄罗斯民族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以西方文明为主流。与之不同的是中国的地形条件为汉文化提供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使得其在不被打扰的情况下独立发展,并形成了世界古文明的源头之一。在中国的地形中山地高原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较高,汉民族文化的诞生地黄河长江流域位于崇山峻岭、高原、海洋的和合围之中,西为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北为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外兴安岭等,东为浩瀚的太平洋,南部中缅、中越边境同样山高水险。这样汉民族便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中很难被打扰,因而保持了民族文化源头的纯粹性,同时也具有了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 经济格局

人类选择适合生存的地理环境后,就要在这一地域中进行生产以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这样便形成了一定的有利于自己的经济格局。而经济格局对语言文化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刻的。

在俄罗斯严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从北到南几个自然带,首先是占领土面积15%的苔原带,然后是占领土面积60%以上的森林带,最后为大草原。这样的自然带分布结果使俄罗斯优良的可耕地面积只占到国土面积的8%,而且有效利用率还不高。因此,在历史上沙皇政府为了增加农业生产而制定了农奴制的方式组织生产。这也使得俄罗斯的经济打上了深深的农奴制烙印。农奴制实行之初虽然为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奴制最终成为俄罗斯发展的桎梏。18世纪下半期,俄国农奴制发展到顶峰,而此时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的时期,这使得俄罗斯工业化改革滞后于西欧,于19世纪上半叶才开始,但是19世纪上半叶,在俄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中,商品经济的长足发展。事实上,俄罗斯自古而今就有贸易的传统,俄罗斯民族的祖先斯基台人是以游牧为生的民族,而游牧民族的特性之一便是逐水草而居,不容易从事比较稳定的农业生产,同时统治俄罗斯240年的金帐汗国也是来自于游牧的民族。另一方面从10-12世纪俄罗斯与东罗马和西欧诸国的贸易往来就十分频繁,因此,其民族文化也就更容易受到希腊商业文明的影响。

相比之下,优越的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地形,为汉民族发展稳定的农业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只要一家人在土地上辛勤劳作、春种秋收,那么就可以保证一家人的温饱,男耕女织的劳作方式,使得人们不必通过贸易买卖就能够生活安定,这就是中国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生根发芽的沃土。同时,自商鞅变法开始,中国便一直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明末虽然在中国社会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其发展十分缓慢。由于生产力大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比俄罗斯早了近1000年,在封建制度的维护下,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的十分深入而彻底,所以中国的经济格局是以农业为根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即农耕文明。因此具有农奴制色彩受到希腊商业文明影响的俄罗斯经济格局与中国建立在农耕基础上的经济格局存在着迥然的差异,这也是导致俄汉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人类依托自然环境而生,进行生产活动而维系自身的存在,同时又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诸多不可解释现象的敬畏而产生了。是人类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知识水平十分有限时对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的崇拜。而俄罗斯和中国在漫长发展史上都或形成了自己的。在俄语中留有深刻痕迹的宗教非东正教莫属。俄罗斯的东正教(Православие)与天主教(Католичество)、新教(Протестантство)并称为基督教(Христианство)三大派别。基督教是由犹太人耶稣于1世纪创立。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大部分。这也导致了基督教的分裂。于是在公元1054年,基督教正式分裂为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正教和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正教因处于罗马帝国东部,又称东正教。拜占庭(Византия)帝国时期,东正教被定为国教,直接受皇帝领导。自此,谋求国家统一和发展的基辅罗斯大公符拉基米尔于公元988年引入东正教,并强迫全体人民接受洗礼,使得东正教成为国教,自此俄罗斯的语言文化受到了东正教的深刻影响。

首先由以上了叙述可知东正教是建立在拜占庭文明基础上的,而拜占庭文明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因而这就进一步证实了俄罗斯民族文化中所具有的西方文明色彩。其次在俄罗斯对东正教的接受过程中可以看出,弗拉基米尔大公是为了加强对国家的统治而引入东正教来代替多神教,所以俄罗斯的东正教在最初便与政治不可分割,因此除苏联时期俄罗斯的东正教都是与政治紧密相连的,90年代后俄罗斯的东正教呈明显的复苏趋势,不仅政府在重要的公开场合会请大牧首出席,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去教堂进行宗教活动,很多与宗教有关的语言又回到日常生活中。最后,要强调的是俄罗斯人对东正教的态度。东正教要求信徒带着赎罪的心情存在,强调救赎,因此俄罗斯人对于神的态度是敬畏的。事实上在中国所达到的程度和影响的深度都远远不及俄罗斯。虽然在汉民族文化形成的最初阶段,也广泛流传着多神教的痕迹,人们相信万物有灵说,但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说,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这些学说诞生于群雄并起的阶段,各家之言便多与国家治理、人民教化有关,所以当时的秦国运用法家学说实行变法而最终统一天下,此后东汉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念治理天下,可见中国不需要来为政治服务以实现大一统,因而宗教在国家政治中所起到的作用就十分有限。谈及中国的宗教对民族文化影响比较大的就是佛教和道教。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公历纪元前后)传入中国,可见佛教在中国的历史远比东正教在俄罗斯的历史长,但是其影响却远不及对方。中国的另一宗教便道教。虽然道教和佛教对于民族文化都有影响,但是此二者都无法脱离儒家思想这一根本的民族思想。同时,中国人对于宗教的信仰是偏于功利性的,人们烧香拜佛是为了祈福以求现世的利益,炼丹求道是为了长生不老,得到成仙是为了享受永世的快乐,这与俄罗斯人对于宗教的信仰完全不同,基督教的教义是要求人以历经磨难的方式来偿还罪过,以求得死后可以上天堂,因此俄罗斯人更注重对死的理解与探索,而中国人更讲求生的价值和意义。

结语

本文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产生的民族文化差异进行比较研究,从地理环境、经济格局、等方面探讨俄汉民族文化差异的根源。对于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4..

民族文化差异篇(10)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11―0078―07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文化异化的现象日益凸显,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提出质疑。面对民族文化大规模商业化现象,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如广西如何向旅游者提供相对“真实”的民族文化产品逐渐被业内人士重视:从旅游角度看,真实性是旅游产品差异化的有效途径,地方特色是旅游产品区别于其他旅游地的标签;从民族文化本身来看,低俗的“改头换面”后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处处可见,势必对其文化传承造成影响,保持真实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必要措施。基于以上两点,本文中将以黑衣壮为例,分析游客对真实性的感知差异,以揭示真实性感知与满意度间的关系,为在何种程度上保持民族文化真实性提供依据。

1、相关研究现状简述

以往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定性多,定量少;经验总结多,理论指导少。自1964年布尔斯廷(Boorstin)将“真实性”(Authentic)概念引入旅游业以来,西方旅游研究以此展开了热烈讨论和分析。如马康耐(MacCannell,1976)的“舞台真实”理论(stagedAuthenticity)认为真实性是可以根据历史遗留来构建的,并相信适当的舞台化不会丧失真实性…。随后科恩(cohen,1979)提出“旅游空间与舞台猜疑”理论(Tourists Space and Staged Suspicion)扩展了“舞台真实”理论内涵。国内对“真实性”的引进始于王宁(1999)教授,他将真实性界定为客体真实、构建真实和存在本真,这一概念得到国内学者广泛认同。随后国内学者如田美蓉(2004)、李旭东(2005)等在其有关民族旅游的硕士论文中提出了“真实性”概念及相关理论运用。但是,这些研究并未涉及游客对真实性的感知差异,以及如何正确对待这种感知差异以提高游客满意度的问题,本文将从游客感知角度进一步探讨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田野工作法来收集资料和数据,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和参与体验。同时,为了弥补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的缺陷,将利用加特曼(Guttman)量表和李克特(Likert)量表量化游客的真实性感知差异,使研究结果较为科学和客观。

3、研究背景

3.1 对民族文化的界定

泰勒(Tvlor,1924)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综合体。这一定义强调了文化的包容性实质,在这一概念下,许多变量都被涵盖于“复杂综合体”之中了。笔者据此将民族文化界定为涵盖众多要素的综合体,包括民族艺术、民族服饰、当地习俗、民族建筑、民族语言、、手工艺品、历史文物古迹、节庆活动、传统技能、特色饮食等11大文化要素,本文所提到的民族文化即这11大要素的“复杂综合体”。

3.2 黑衣壮旅游开发现状

黑衣壮的生活形态在壮族各支系中保留得最为完整,人类学专家称之为壮族“活化石”,其中又以广西那坡的黑衣壮民族为典型。那坡黑衣壮是壮族特殊支系,居住在那坡北部大石山区,有5万多人口。以黑为美是黑衣壮传统,奇特的礼仪节庆、民族服饰、民族舞蹈、无不展示黑衣壮古朴的风土人情。现已以吞力屯为原型将其开发为以歌舞表演、民族建筑参观、农家乐为主要旅游项目的吞力黑衣壮民俗风情园。

4、调查方案

4.1 调查主题

本次调查是关于旅游者对黑衣壮民族文化真实性感知差异以及当地人对民族文化的展示与游客感知之间关系的调查。

4.2 调查时间及地点选取

本次调查分为两个阶段:2006年6月28日至2006年7月11日以及2006年10月1日―2006年10月7日。那坡黑衣壮主要分布在吞力、马独、弄文3个村寨。目前黑衣壮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规模有限,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开展仅限于吞力黑衣壮民俗风情园,游客较集中于这一景区,其旅游活动具有典型性,故选取吞力屯为主要调查地点。

4.3 调查形式

本次调查以针对游客的问卷为主,兼以与游客及当地居民的深度访谈、调查人员深入体验当地生活并作为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等多种形式。其中调查人员的介入是以旅游者身份体验黑衣壮民族文化真实性,并尝试从黑衣壮村民角度去表述其文化真实性。问卷采用即发即填一对一形式。笔者关于游客问卷调查组织了两组问题:一组为收集游客游览该景点的动机及其社会人口学特征;一组为获取游客对黑衣壮民族文化各方面真实性的评价。

4.4 调查样本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35份,回收率为90%。第一阶段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第二阶段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6份。之所以选择这两个阶段,原因有二:一是这两个阶段均属于旅游旺季,游客量较大;二是不同阶段的数据更能科学反映实际情况。

5、调查分析及结论

5.1 旅游者个体特征

问卷数据统计表明,在这些游客中,62.22%为男性,37.78%为女性;年龄层次集中在24―45岁,占60%,其次为45―55岁,占24.44%;游客职业以公务员和专业/文教科技人员居多,共占51.85%,学生占13.33%;受教育程度为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共占71.85%;月收入水平集中在800―1200元和1200―2500元这两个层次,分别占样本总量的44.44%和24.44%。

游客主要特征总结如下:旅游者受教育程度较高;以中等以上收入青年男性为主;职业构成上主要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学生为主。田美蓉和李旭东关于民族旅游中游客特征的调研与本文游客特征不谋而合。

5.2旅游者在民族文化旅游中对真实性的需求

首先我们要清楚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是否要求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具有真实性,这是研究的意义和前提。通过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用加特曼(Guttman)量表进行处理,将游客在乎 真实性的程度量化,再用图形直观显示。得到的曲线平缓则表明游客对是否保留真实性的态度倾向于中立。用4―0分表示从很在乎一很不在乎5种表述对应的分值,代表表述强度。表述数量与表述强度的乘积越大,则样本对真实性越在乎。游客对真实性的在乎程度可用等式表示:

在乎程度=表述数量×表述强度(其中用y表示在乎程度,x表示表述数量,y是一关于x的函数。令y1=4x,y2=3x,y3=2x,y4=x)

如图1所示,通过处理我们得到了一条陡且流畅的曲线C,表明游客关注真实性。既然游客在乎民族文化旅游中的真实性,那么民族文化表述的真实度越高,游客满意度也越高。

5.3 游客真实性感知的三种差异与满意度分析

游客在旅游中对真实性的感知千差万别,笔者认为存在3种差异:游客感知同一类民族文化的真实性程度(真实度)的差异;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真实性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差异;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真实性感知与实际情形的差异。这3种差异与满意度存在何种关系,是本文分析的主要目的。

5.3.1 游客感知同一类民族文化的真实性程度(真实度)差异

当我们使用“商业化”一词时,自然会想到旅游开发损坏了民族文化真实性。游客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评价褒贬不一,问卷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因此使用表2中5个依次排列的选项测量游客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评价,5个选项也反映了游客感知真实度上的差异。

样本表明游客对黑衣壮文化旅游开发持有不同意见,即他们感知的民族文化保留真实性的程度存在差异。“商业气息太浓”表明很大程度丧失了真实性,“发扬了黑衣壮文化”表明旅游开发不仅最大限度保留了真实性,还复兴再现了一些已被历史长河冲刷殆尽的民族文化。这5个选项从左至右依次表明体现出的民族文化真实度在逐渐递增,同时这些数据也有力地说明了旅游者对同一类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程度(即感知的真实度)存在差异。

除此之外,笔者观察到表2的数据大致呈正态分布,同样采用加特曼(Guttman)量表进一步处理。在游客要求真实性的前提下,越能体现和发扬民族文化,游客越满意。可将选项中5种表述“商业气息太浓”、“商业化一般”、“不清楚”、“体现了黑衣壮文化”、“发扬了黑衣壮文化”依次赋值为0分、1分、2分、3分、4分,为表述强度。

加特曼给出了一个公式:

满意度=表述数量×表述强度

这个公式表明,正面表述的数量越大,则游客整体满意度越高。用y表示满意度,x表示表述数量。于是给出“发扬了黑衣壮文化”的满意度函数为y1=4x,其后由右至左几种表述的满意度函数依次为y2=3x,y3=2x,y4=x,在坐标上画出其函数曲线,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可得到游客对该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满意度曲线S,S曲线陡峭且不平滑,弯曲幅度较大,这是由于y1和y2值较大而y3和y4值较小造成,大多数游客认为该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体现甚至发扬了民族文化,游客感知到的真实度较高,因此游客对黑衣壮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满意度偏高。

5.3.2 旅游者对真实性的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差异

相对封闭的人文环境、巨大的文化差异在旅游者的印象地图中形成了民族地区原始、纯真、充满诱惑力等感知概念。当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等感知形象存于游客心中时,旅游者在旅游中对真实性的感知与期望之间会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本文将用李克特(Liken)量表(等级划分)来量化。将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差异划分为完全相符、相符、不清楚、不相符、完全不相符这5个等级,并依次赋值为5、4、3、2、1分。如表3所示。

5.3.2.1 旅游者真实性感知与期望差异量表的内在一致性检验

将表3用SPSS 13.0软件进行信度分析之后,输出结果显示克伦巴赫a(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59,达到了可接受的信度水平(≥0.700),说明该表内在一致性较好。

同时,利用SPSS 13.0软件分析得到游客对黑衣壮民族文化要素感知信度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第一栏为变量名;第二栏为删除该因素后量表的平均值(Seale Mean if Item Deleted);第三栏为删除该因素后量表的变异数(scale Variance if Item Deleted);第四栏为该项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CorrectedItem-Total Correlation),从该栏中可以找出与量表相关系数较低的项目,本表中相关系数最低为0.584,可以接受;最后一栏为除该因素后量表的Alpha系数(Cronbach's Alpha if Item Deleted)。本量表中删除各因素后Alpha系数介于0.951与0.965之间,比较集中,说明这些因素均可保留。

5.3.2.2 旅游者对真实性的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差异量化分析

如表3所示,将总体样本量化处理后,得出符合度(Mean),1≤Mean≤5;若Mean=5,则表示游客对真实性的感知与期望之间无差异,完全相符;若Mean=1,则表示差异最大,感知与期望完全不相符;若Mean>3.5,则表示感知与期望基本相符;若3.5≥Mean>2.5,则表示旅游者不清楚或不了解该因素;若Mean≤2.5,则表示旅游者认为感知与期望不太相符。

由表3可知,游客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与旅游期望存在差异。从符合度的比较来看,游客对黑衣壮服饰真实性的感知与期望符合度最高,差异最小,达到了4.1852,位于完全相符与相符之间;民族艺术的符合度最低,差异最大,为2.4000,其次为民族文字,符合度为3.0714,基本上属于游客不清楚是否真实的情形;游客的总体感觉符合度为3.5037,接近于相符,说明游客在旅游中对真实性的感知与旅游之前的期望是比较符合的。“满意是一个程度概念,取决于感知和期望的符合度。”“很多学者如南丁格尔、帕拉索罗门都同意满意度来源于期望和感知的差异(Nightingale,1986;Parasuraman et al,1985),很多学者也将满意度作为期望和实际感知之间的某种相异程度来论述。钟(chou,1989)将满意度定义为期望和被感知到的经验结果之间的拟合。休斯(Hughes,1991)认为满意度主要是由旅游者的感知决定的”。据此,游客对黑衣壮民族文化体现的真实度是满意的。

此外,中位数(Median)和众数(Mode)也揭示了 游客感知的实际情形。从样本统计的中位数来看,中位数与众数基本上一致。对于一些文化要素,如当地民俗、节庆活动、、民族文字、特色饮食、历史文物古迹、传统技能等要素,大多数人还不能把握,因此选择了“不清楚”。特别是在总体感觉一项,几乎一半游客选择了“不清楚”,另一半游客选择了“符合”或“完全符合”,因此导致了量化后的符合度接近于“相符”,众数和中位数所揭示的实际情况引起了研究者的思考。这种情形也出现在李旭东对九寨沟藏族村寨、理县桃坪羌寨、盐源泸沽湖摩梭村寨的游客调查中。很大一部分游客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了解限于“听说一点”或“不知道”,反映了这些旅游者出游前没有获得足够的有关民族文化方面的信息,没有做好旅游地民族文化的知识准备。这是某些游客无法评价所游览的文化景观是否真实的主要原因。

5.3.3 旅游者对真实性的感知与实际情形的差异――“舞台猜疑”

无论旅游供给方如何认定自己的旅游产品,游客对当地的实际情形都会有自己的观点,而这种观点也是建立在对当地旅游供给的感知上。

旅游者在民族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对真实性的感知与实际情形是存在差异的。科恩(Cohen,1979)提出的“旅游空间与舞台猜疑”理论(tourists space andstaged suspicion)表明这种差异的存在。如表5所示。

该理论是旅游社会学研究中体系较为完整的理论。笔者在田野调查中感受了这种“舞台猜疑”。

5.3.3.1 “真实”情形

“真实(authentic)”情形表明游客感知与当地旅游实际景观展现是一致的。实际情形是“真实”的,游客感知也如此。

在黑衣壮民族文化旅游中,游客对当地旅游开发有自己的看法,如环境卫生需加强,交通不便等。这些感知表述是从问卷的开放式问题中总结出来的,说明游客感知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情形基本相符。这是负面“真实”情形的表述,同时也存在一些正面的感知表述,如游客对当地的民族服饰、传统技能、民族语言等要素的感知与实际情形基本一致。因此对这3项的感知与期望的符合度较高,分别为4.1852、3.6741和3.8667。

5.3.3.2 “舞台真实”情形

“舞台真实(staged authenticity)”情形表明游客对景观本质(实际情形)的感知与其本质不一致。旅游供给方为迎合旅游者而将景观舞台化,但是旅游者没有意识到景观系统的舞台化,而将其作为真实景观接受。

黑衣壮旅游开发也将一些民族文化要素舞台化了。一类为“舞台真实”程度较高的景观。如原始的民族建筑,其原料不用现代建材,而用木材、石头、草、泥等建成。黑衣壮这种原始干栏式建筑在难易程度、耐用性、安全性以及成本上远不及砖瓦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因此旅游开发方为了经济实用,同时保证民族建筑真实性,将现代建材和民族建筑式样结合起来,用现代建材建干栏,在干栏的表面钉上未精细加工的木材,为游客营造一种真实性。前文已经分析过,游客对民族建筑真实性的感知与期望的符合度较高,为3.8000,游客的满意度也较高;为美化环境,在村中铺设的人造石子小路、精心打理的菜园及栽种的花木等景观,也因符合当地人生活情趣而被游客认定为“真实”。

一类为游客因不了解而认定为“真实”的文化景观。如黑衣壮族内通婚及不落夫家的习俗虽然已经不被现代青年人接受,但由于黑衣壮对外宣传如此,因此某些旅游者仍认为他们保持着这一原始婚俗;民族手工艺品是生产以出售给旅游者的,其原本的文化内涵已消失,但仍得到多数旅游者的喜爱,因此,旅游者对手工艺品的感知与期望符合度较高,为3.8370,表明旅游者确实是被善意地“迷惑”了。这些现象,均给不明“真相”的旅游者“真实”体验,并正面影响其满意度。除此之外,原本淳朴的村民关系因旅游经营竞争而日益敏感,没有“露面”的民族文字等要素因不易被觉察和感知而被认为是原始而真实的。

因此,旅游供给方为游客营造了“真实舞台”,使游客把原本丧失一定程度真实性的民族文化要素认定为真实。这是典型的“舞台真实”情形。“舞台真实”提高了游客满意度。

5.3.3.3 “舞台质疑”情形

“舞台质疑(denim of authenticity)”情形是对真实的否认,恰恰与第二种情形相悖。景观系统是真实的,但是对于那些曾有过可怕旅游经历(some direprevious experience)的旅游者来说,各地舞台化景观的普遍和舞台化趋势的加剧误导了旅游者,使其质疑景观的真实性。

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要,黑衣壮民族歌舞表演被搬上舞台:演出人员是当地淳朴的黑衣壮村民;演出形式是黑衣壮一脉相传的原始歌曲和舞蹈动作,真实地反映着黑衣壮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情趣(如庆祝丰收、迎接客人等)。可以说,黑衣壮歌舞表演具有真实性。但对游客来说,这种歌舞表演因大量泛化,游客类似旅游经验太多,而将其认定为“舞台化”严重。因此,游客对民族艺术(主要为歌舞表演)的感知与实际相去甚远,符合度仅为2.4000,表明游客并不满意。这就是“舞台质疑”斥真为伪的真实写照!

此外,黑衣壮饮食口味清淡,很多游客不习惯这种菜肴,因此也使一些将“民族的”都认定为“好”的游客质疑特色饮食的真实性;某些宗教活动或节庆仪式忌讳外人参与或观看,不能满足游客好奇心而被嗤之以鼻,认为是故弄玄虚。笔者也将这些划归在“舞台质疑”情形中。这种情形无疑会对游客的满意度造成负面影响。

5.3.3.4 “人造性”情形

“人造性(contrived)”情形:景观被旅游供给方公然舞台化,而旅游者也意识到其舞台性。

这种情形在黑衣壮民俗风情园也存在,人造的蓝靛园,用于种植蓝靛草――黑衣壮人染布所用染料,对于增加黑衣壮传统染布技能的真实性是有利的,可是因疏于管理而荒芜不堪,这种被一眼看穿的粗俗人造景观引起游客极大不满。如果能有比较好的创意和规划,这种“人造性”情形也能向“舞台真实”转化,这是正面的转化,对于提高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是有利的。

5.3.3.5 黑衣壮民族文化旅游中的“舞台猜疑”

以科恩提出的4种旅游情形为框架,笔者建立了黑衣壮民族文化旅游“舞台猜疑”坐标图,并将相应的民族文化要素纳入其中,以此来阐明黑衣壮游客真实性感知与实际情形的差异状况。

如图3所示,第一象限中纳入要素属于“真实”情形,游客的感知与实际情形基本一致,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是积极的;第二象限中纳入要素属于“舞台真实”情形,游客将原本舞台化过的景观认定为真实,这种差异是正面的,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是积极的;第三象限中纳入要素属于“人造性”情形,对于追求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旅游者来说,这种情形对满意度的影响是消极的;第四象限中纳入要素属于“舞台质疑”情形,游客感知与实际情形存在负面差异,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是消极的。

6、结论

综上所述,游客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差异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图4所示。

其一,游客在民族旅游过程中对真实性的在乎程度量化值为4.2000,游客非常在乎民族文化的真实性,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当游客追求真实性的需求得到满足后,自然会提升游客满意度。

其二,游客对民族文化真实性感知的3种差异对满意度的影响:

上一篇: 宏观经济调节 下一篇: 文物保护调研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