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分享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27 09:58:34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分享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分享篇(1)

在具体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认为,“导读课”教学目标主要在于推荐阅读读物、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推进课”的目标主要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小结一段时间的阅读收获,再给予方法的指导,保持阅读热情,推动学生继续深入阅读;而“汇报交流分享n”的主要教学目标则在于引领学生对整本书进行全面回顾、总结和提升,让它与学生的生命发生碰撞,让它触及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思考,带给学生启迪。

二、“汇报交流分享课”教学内容

整本书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促进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交流分享,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关注情感的熏陶,从内容、情节等方面入手。教师始终要有整体观念,在强调整体感知的同时,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和提升。“汇报交流分享课”,教学内容一般包括五个方面:(1)叙述整本书的主要内容;(2)交流书中人物,概括书中人物的性格特点;(3)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4)品味触动心灵的语言或情节;(5)交流读书体会以及读后感想等。

三、“汇报交流分享课”教学原则

1.把握学生年龄及学段特点,确定交流内容和教学环节

在设计交流分享活动时,教师要把握学生年龄及学段特点,确定交流内容和教学环节。例如,《城南旧事》这部作品,小学课本中编排了它的序言,初中、高中教材中也有选编的内容。在设计交流分享活动时,教师要准确把握小学生年龄特点、年级段特点,确定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交流内容和教学环节,不能把小学生阅读交流分享课上成中学的文学作品欣赏课。

2.要让学生分享和收获到阅读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整本书交流分享活动的设计起点要低,要让学生分享和收获到阅读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交流对书中人物的了解时,教师可以设计“认一认、说一说”“读一读、猜一猜”等教学环节,通过展示人物图片和书中的经典片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进行判断。这些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调动他们交流分享的积极性、竞争性和表现欲,使他们分享和收获到阅读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要以点带面,抛砖引玉,渗透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指导

开展阅读交流分享活动,应该以点带面,抛砖引玉,给予读整本书的方法指导。例如,对于整本的文学作品,采用“了解作者―把握大意―理清线索―了解人物―咀嚼细节―品味语言”的交流程序,就是对整本文学作品课外阅读方法的渗透,使学生避免了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品味语言”环节中,指导学生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方面去品味,也是对学生精读整本书的方法的指导与渗透。

4.师生互动分享,使学生能够通过交流分享有所提高

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交流分享活动中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交流,互动分享,又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实现师生互动,使学生能够通过交流分享有所提高。例如,在品味描写人物的细节时,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予点拨:“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反映他的内心活动和性格品质”“细致的外貌描写可以突出同一个人物在不同时期的精神风貌”“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背景、身份、性格、年龄”等,既有读法、写法的渗透,又体现交流分享中教师的组织、引导、促进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交流分享中有所思考,有所启迪,得到提升。

总之,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是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从而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整体优化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分享篇(2)

一、新媒体是语文资源开发的主要平台

新媒体的重要特征在于它的便利性和迅捷程度,以及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平台,以信息的丰富性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就高中语文教学资源而言,很多专业刊物的网站APP、专业的教育网站等可以充分满足教师对语文教学资源的需求。比如,微信成为大家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每到中国传统节日,微信上关于节日的诗歌就非常多,基本囊括了相关节日的诗歌名篇。语文老师如果充分利用这种契机,比如中秋节发动大家以微信上的诗歌为内容举行一个颂诗会,大家就在微信群里通过朗诵等形式参与。这样既能提升节日的文化气氛,更重要是,还能通过这种形式充分利用资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诗歌,关键就在于要诵读,如果仅仅是把节日的诗歌转发给学生,他们可能会看一遍,但很可能不会把每一首诗歌都背下来,更谈不上赏析。因此,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资源,不仅仅是搜集材料,更重要的是利用平台消化材料。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在上个世纪末期开始普及,我们已经习惯了运用互联网来准备材料、辅助学习、获得更加丰富的资讯。但新媒体的出现则将这种单纯的个人的资料收集推向到一种借助平台的资源共享。所以,新媒体时代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已经是一种复合型的资源开发。第一,新媒体时代的资讯分类更加细致,利用起来更加便捷,但也正是如此,对资源的开发平台的利用开始超越单纯的材料收集而走向集合型开发。比如,关于高中语文的议论文写作等相关内容,现在手机上只要下载了高考作文类的相关网站,则有非常多的经验总结,既体现了高中语文教材所要求的议论文写作的系统性,又体现了议论文写作的经验总结的全面性。第二,新媒体时代语文教学资源的平台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这本身与新媒体的技术平台发展相关,因为媒体技术平台从以前的电脑,发展到掌上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这无疑加快了资源平台的整合力度,以及大众对资源平台的使用便利性。因此,语文教学资源现在已经呈现了多元发展态势,让教师在搜集资料、整合资源方面更加容易便捷;而在与学生互动共享资源平台方面,新媒体也提供了更为便捷有效的渠道。这是新媒体时代高中语文教学从技术层面应该注意的地方。

二、新媒体时代高中语文资源开发的特点以及开发、利用策略

面对新的资源平台,高中语文教学对所需资源的开发出现了新的特点。比如,在纸质媒体占据主流的时代,一个高中语文老师可能就一两本参考书以供参考,相关阅读资料也很难按照自己的设想发放给每一个学生。但是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改变了这个局面。信息化集约发展的当下,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学资源是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重视开发与利用的策略,提高大数据时代语言资源的筛选、利用,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海量信息更加考验教师的整合能力。多媒体、大数据时代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信息资源以几何级增长,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资料也是浩如烟海,老师应该选择哪些阅读资料、选择哪些文本分析文章、选择哪些相关的经验分析和知识总结,然后和学生分享,这不仅考验老师如何能更全、更广地收集资料,更为重要的是,需要老师有更强的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够真正做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通过自己的细致和专业的甄别,更好地整合语文教学资源,以精练的、简要的、准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材料的形式和学生分享。比如,关于如何做好高考作文复习的文章、经验分享可谓汗牛充栋,那么,老师如何选择那些更加科学有效、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学习兴趣和能力特点的东西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考前作文复习,这是对老师整合资源能力的一大考验。

第二,资源的共享考验教师的教学创新和教学管理能力。高中语文的知识体系本身就呈现多元化状态,这使得新媒体时代语文资源在各种媒体平台上碎片化呈现,要将这些碎片化的、专门性的语文知识进行针对性地整理,有效地融入到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之中,并且及时、高效地转化为教学资源共享,这是对语文老师教学创新和教学管理能力的极大考验。比如,关于经常使用错误的成语,这在多媒体平台上面经常被大家所转载,语文老师如何将该资源信息及其与教学相关联,并巧妙地融入到教学中,达到对学生词汇学习的有效辅导呢?这是一个问题,它不仅仅是资源的利用,更重要的是从资源的利用中看到老师的教学方法革新。比如,就这个问题,我的做法就是,每天上课之前来一个词汇练练看,每天一个容易使用错误的成语与一个高考高频成语,让学生简要讲述这个成语的故事,并准确地造句。每天一个学生来完成这个项工作,把这个环节当成上课之前的热身活动,就像以前上课之前先唱一首歌一样。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分享篇(3)

文化经验分享式课堂在推进的过程中,不重在对技巧和方法的强行归纳,而是注重对文本的解读是生命体验与文学体验的交流碰撞。

无论是什么文本,参与的学生必须以先验的阅读为前提,通过自己的阅读感知文本内容,带着疑惑和不解融入课堂,在课堂中,教师以个人的解读引领学生。尤其是在时代差异、人生观和价值观评判标准截然不同的时候,给学生以适时适事的指导,丰富学生的文学体验,拓宽阅读的视野。

以选修课对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幽冥世界的探讨为例。学生在阅读《聊斋志异》时,对幽冥世界的认识来自于生活中对鬼的民间表达。从儒家文化对鬼神的敬而远之,到百姓日常生活中把鬼当做不得已而敬畏的对象。学生很容易把蒲松g的幽冥世界当作封建迷信而加以批判。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环境,介绍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的悲惨经历。让学生明白他在《聊斋志异》中以其超凡的想象力构筑了一个亦真亦幻、亦人亦鬼的幽冥世界,目的是借抨击鬼世界来鞭挞人世,使这个幽冥世界成为人间社会的真实投影。我们才会透过那些离奇古怪的故事,看到人间的悲欢离合,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学生在充分了解了蒲松龄的用心以后,师生模拟着为蒲松龄写了一个颁奖词:

聊斋陋室,风可进,雨可进,风雨中看透世间冷暖;幽冥世界,鬼可亲,妖可亲,魑魅魍魉胜过冷漠人生。人鬼相杂,你挥笔间握起一把解剖刀,剖开封建思想的虚伪;花妖狐魅,你落寞时建起一座书斋,演绎着美好世界的和善。

二、教师文化经验分享式课堂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实施中重在培养批判性思维。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思考力为目标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而这些要求是渗透在文化经验分享的课堂里的。学生与教师就问题的探讨和交流,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对时代的隔阂与误解的消除在诠释着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教师文化经验分享式课堂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中,注重培养思维的发展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以忠孝文化的讨论为例。近年来“国学”火热,但同时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对此提出了批评意见。

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一些问题,比如读背、践行《弟子规》会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但会不会培养学生的驯化和服从。我们把针锋相对的双方的观点拿出来带领学生进行甄选和辨别,让学生明白基于不同政治建构基础上对人的不同的要求,学生就会明白以前的等级制度需要培养顺从的奴隶,而现在的平等制度需要培养的是良好习惯,在继承中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统文化的经典活在现在的魅力,不是要我们泥古不化,而是要在批判中继承。

三、教师文化经验分享式教学的课堂类型多样

教师文化经验分享式课堂的形式可以多样,有常规的课堂,在平时教学中点滴渗透。有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查与自愿报名组成的国学课程班,有以研发校本而开设的校本选修课,还有以研修游学活动为目的的流动课堂等。

1.国学课课程班的建立是为学校社团国学社而开设的课程

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中华书局合作,成立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基地。因为文化的体验是没办法用直观的方法显示出来,大家普遍反映参加国学班的同学更谦和有礼更为懂事,家长也反映自己的孩子不用逆反的极端方式懂得尊重和孝敬父母了。

2.开设提升文化素质的选修课

文学教育对于中学生的意义,在于丰富其学识,滋养其精神。课题小组在成立之后,着手开设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选修课。先后开设《论语》选读、《谈狐说鬼话(聊斋)》《文化经典与智慧人生》《红楼梦》选讲、《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起源》等,这些内容从生活上从文学上从哲学上丰富学生的学识,开拓了视野。

3.读书会的交流

读书会的建立就是为师生提供阅读和交流的平台。读书会定期开展活动,学生可以到读书会提供的场地去自由借阅图书,然后同学共享,就一个主题进行交流和分享。这种深入阅读,可以格致自我,同伴交流,互助分享,也会促使人对要读的书产生更深层的兴趣,参与的感觉是无可替代的。

4.研学旅行文化经验分享式教学的特殊课堂

教师文化经验分享式教学的课堂也在旅途之上、体验之中。为了更有目的性,活动前选择线路、完备策划、查阅资料、了解当地文化,做足功课。旅途参与中分工协作,保证旅行的安全和活动的顺利开展。返校后撰写心得,诉诸文字,结集,把文化的体验化成文化的经验与分享。

四、教师文化经验分享式教学以教师的教育叙事、读书随笔的撰写为重要表现形式

教师用教育叙事的方式记录下生活的状态,一段时间后回顾思考,会发现这些教育叙事的故事,能使我们看到平时视而不见的事件中蕴含的意义。

教师文化经验分享式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分享既可以在课堂上无障碍的交流。同时教师借助自己笔,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教师文化经验的分享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以撰写教育故事的形式,以自己的丰富的文化体验带动学生。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分享篇(4)

摘要:教师的责任在于顺应和学生的天性,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生理和心理特点,让学童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关键词;活跃课堂;体验;激励

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当人心情愉快的时候,他的整个身心就处于一种最佳状态,各种潜能将得到很好的发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我们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活动的主体,他们就能享受成功的快乐,有了这种快乐的心理体验,学生就会获得学习的巨大热情。

一、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要实现快乐教学,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快乐的气氛,造成学生快乐的心态,有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采用分角色朗读课文、猜谜语等方式,当然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那毕竟是外在的。而课堂气氛的真正活跃,则来自于学生内在思维的生动展开。

我们要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中有许多“朋友”可交,有许多活动可玩、有许多知识可学,语文学习生活丰富而多彩;多一点快乐的语文学习生活的宣传;教师要多一点灿烂的微笑,多一点诚挚的关爱,让学生充满语文学习的快乐期望。

1.让语文学习“快乐”起来。

让语文学习“快乐”起来,首先教师要扮演重要角色,以自己的机智幽默、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堂“快乐”起来;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在教学本文时,通过课本剧表演,让学生体验当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的快乐,让学生真正“快乐”起来。

2.体验成功的快乐。

语文学习不是触手可及,不可能都是简单易行,有时要付出努力,付出耐心,付出时间,有时甚至付出许多“牺牲”。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老师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一个赞赏的动作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成功中享受学习,享受快乐。有了快乐,学生才会产生更大的语文学习兴趣,这样的语文教学无疑是成功的、有效的、快乐的。

二、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体会学习语文的快乐

1.启发想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思考的快乐。

思考,并不是困难与痛苦的事,而是一件容易与快乐的事,它可以带给学生更多喜悦。不管在什么时代,“思考”和“想象”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根源,是能使人成为人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我给他们创造机会,激发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热情。

我在教学最后设计请生畅谈愿意做哪个小动物,有的说“愿意做小燕子,因为小燕子飞的高,飞的远。”有的说:“愿意做小蜜蜂,因为蜜蜂勤劳。”还有的说:“愿意做小青蛙,因为青蛙能捉害虫。”学生在思考的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自己展开双翅自由自在的飞翔,在想象的基础上,体会到了快乐。

2.指导实践,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快乐。

“学以致用”是学习最终的归宿。学语文到底也是为了运用。当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流畅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用精彩的肢体动作表演出来时,我相信,学生肯定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成功的快乐。

三、在学习评价中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分享篇(5)

“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进步,关注的是课堂的教学效益等。为了实现英语有效教学,教师要从多方面提高自我,从而高效开展课堂教学。以往的只注重成绩、忽略过程、忽略学生间差异的英语教学都行不通,教师必须抛弃旧观念,真正以新的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从而有效开展英语教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有效教学离不开生活化的英语教学。英语与生活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学习也不是一味的以语法、词汇等为主,而要染上生活的色彩才能更具吸引力。为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融入一定的“生活味”。教师可以以创设生活情境为主,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出来,促进学生更为主动的参与英语课堂。

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7A中的Unit 7 Shopping这一单元时,教师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课堂意识,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购物对于学生而言是最熟悉不过的,小到小卖部购物,大到大卖场、大商场购物,学生基本都亲自体验过。为此,在教学时,教师提前上午搜索经典的购物情景片段,再利用多媒体播放,让学生回忆起生活中的真实的购物情景。紧接着,教师再展示与生活中购物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感觉到语言学习与生活的关联性。教师趁机提问: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shopping?(引导学生表达与购物相关的句型、感受等)此时,有学生的学生举手表达:I like shopping. How about you? 另一位学生起来回答:I like shopping ,too. I often go shopping with my mother. 为此拓宽学生思维,教师继续引导学生:When you are shopping, what would you say? 有学生说“Can I try it on? ”;有学生说“How much is it? ”……英语课堂越来越热闹,学生的学习兴趣愈发浓厚起来。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多媒体辅助情境创设,并利用问题促进师生互动,取得很好的效果。在以视频、图片创设情境时,教师要注意内容的选取,以及时间的控制,并注意利用语言、问题、动作等将学生的互动激情点燃。

二、渗透文化知识,给予文化侵染

语言与文化自古不分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自然也不能少了文化的渗透。为此,教师要主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让学生得到文化的洗礼与侵染,从而促进学生发展。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影响深远,教师多将关注点放在学生成绩、语言技能的提高上,从而忽略了相当重要的文化学习。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文化应重新被重视起来。

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7A中的Unit 5 Let’s celebrate这一单元时,教师渗透一定的文化知识,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搜集与Halloween, Christmas, Thanksgiving Day, Spring Festival这四大节日相关的文化知识。每一个小组搜集其中的一个节日,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书刊、报纸等,尽可能多地搜集与之相关的文化信息。在搜集过程中,小组学生要学会分工合作,并筛选信息。在第二天的英语课堂上,教师给予每个小组展示成果的机会,课堂俨然成了“文化的课堂”、“互动的课堂”,非常有生机、有活力。有小组分享与Halloween相关的文化知识,如play a game named trick or treat;dress weird clothes等等。有小组分享Christmas的文化知识,如eat Turkey(学生还准备了Turkey的图片,让其他学生认识)、have dinner together等。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利用传统的方式灌输文化知识,而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共同查找文化知识,在课堂上形成“文化分享会”,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知识。这样的课堂才是生本的课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完全发挥,因而英语课堂也才会向“有效”全面迈进。在学生分享后,教师要做好点评、总结等工作。

三、设计分层任务,照顾学生差异

要让学生都取得一定的进步,分层教学必不可少。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毕竟只能照顾部分学生,因为学生间的差异一直存在,只能是“缩减”或者“扩大”的问题。为此,为了推动课堂进步,教师必须以分层的任务,让学生对照层级学生,并向高层级不断挑战,学生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也才能实现突破。此外,学生在分层任务中,很容易达成任务,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

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8A中的Unit 2 School life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分层任务,促进学生学习,照顾了学生间的差异,从而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结合本单元的内容,教师设计的分层任务如下:

1.Answer the questions.

①What is a mixed school?

②What do students do during Reading Week?

③What is Nancy’s favorite subject?

以上任务的设计主要是针对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通过边阅读,边回答问题,学生掌握文章内容。在这个任务中,教师主要锻炼学生的阅读信息抓取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

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school and American school.

这个任务主要是引导英语基础一般以及较好的学生完成,主要是通过学习本单元的阅读内容,对比分析英国学校和美国学校的差异。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再与中国学校形成对比,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印象,深化学生对不同国家学校的认识。

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分层的任务,学生的学习方向更加明确。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利用语言鼓励其大胆挑战难度大的任务,并给予一定的鼓励,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四、及时有效反思,促进调整提高

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还离不开教师的及时的、有效的反思。教师只有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及时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才能愈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优势,以及该调整、改进的地方,从而最终促进自我调整提高,更好地做好教学本分工作。在反思过程中,教师要问自我:该反思什么?反思后该如何改进?是否能形成一次经验?等等。

例如:在对牛津英语7A中的Unit 5 Let’s celebrate这一次课进行反思时,教师以自问和总结为主,从而取得很好的反思效果,反过来助推课堂教学进步。在本节课中,教师开展的是“文化分享课”,提前设计任务,让学生分组合作,再展示文化成果,形成文化学习氛围。虽然是学生主体的课堂,但教师也要适当调控、引导、总结等。为此,针对这一次课,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如:在小组学生分享后,自己是否及时表扬激励学生,肯定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针对小组中分享出线的文化错误,自己是否利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纠正学生?面对分享过程中,部分学生“开小差,捣乱课堂”的行为有没有及时干预、调控?各小组分享后,有没有总结学生搜集的文化知识,再次强化学习印象?等等。

通过这样的反思,教师能够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行为与表现,从而不断完善自我,一起与学生共建有效的英语课堂。

总之,有效英语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进步与发展。此外,作为一线英语教师,还必须结合英语学科特点,优化英语课堂教学,从导入到反思、评价,都应该充分重视起来,从而真正实现英语课堂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分享篇(6)

有效教学离不开生活化的英语教学。英语与生活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学习也不是一味的以语法、词汇等为主,而要染上生活的色彩才能更具吸引力。为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融入一定的“生活味”。教师可以以创设生活情境为主,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出来,促进学生更为主动的参与英语课堂。 

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7A中的Unit 7 Shopping这一单元时,教师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课堂意识,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购物对于学生而言是最熟悉不过的,小到小卖部购物,大到大卖场、大商场购物,学生基本都亲自体验过。为此,在教学时,教师提前上午搜索经典的购物情景片段,再利用多媒体播放,让学生回忆起生活中的真实的购物情景。紧接着,教师再展示与生活中购物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感觉到语言学习与生活的关联性。教师趁机提问: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shopping?(引导学生表达与购物相关的句型、感受等)此时,有学生的学生举手表达:I like shopping. How about you? 另一位学生起来回答:I like shopping ,too. I often go shopping with my mother. 为此拓宽学生思维,教师继续引导学生:When you are shopping, what would you say? 有学生说“Can I try it on? ”;有学生说“How much is it? ”……英语课堂越来越热闹,学生的学习兴趣愈发浓厚起来。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多媒体辅助情境创设,并利用问题促进师生互动,取得很好的效果。在以视频、图片创设情境时,教师要注意内容的选取,以及时间的控制,并注意利用语言、问题、动作等将学生的互动激情点燃。 

二、渗透文化知识,给予文化侵染 

语言与文化自古不分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自然也不能少了文化的渗透。为此,教师要主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让学生得到文化的洗礼与侵染,从而促进学生发展。传统的英语教学论文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影响深远,教师多将关注点放在学生成绩、语言技能的提高上,从而忽略了相当重要的文化学习。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文化应重新被重视起来。 

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7A中的Unit 5 Let’s celebrate这一单元时,教师渗透一定的文化知识,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搜集与Halloween, Christmas, Thanksgiving Day, Spring Festival这四大节日相关的文化知识。每一个小组搜集其中的一个节日,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书刊、报纸等,尽可能多地搜集与之相关的文化信息。在搜集过程中,小组学生要学会分工合作,并筛选信息。在第二天的英语课堂上,教师给予每个小组展示成果的机会,课堂俨然成了“文化的课堂”、“互动的课堂”,非常有生机、有活力。有小组分享与Halloween相关的文化知识,如play a game named trick or treat;dress weird clothes等等。有小组分享Christmas的文化知识,如eat Turkey(学生还准备了Turkey的图片,让其他学生认识)、have dinner together等。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利用传统的方式灌输文化知识,而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共同查找文化知识,在课堂上形成“文化分享会”,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知识。这样的课堂才是生本的课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完全发挥,因而英语课堂也才会向“有效”全面迈进。在学生分享后,教师要做好点评、总结等工作。 

三、设计分层任务,照顾学生差异 

要让学生都取得一定的进步,分层教学必不可少。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毕竟只能照顾部分学生,因为学生间的差异一直存在,只能是“缩减”或者“扩大”的问题。为此,为了推动课堂进步,教师必须以分层的任务,让学生对照层级学生,并向高层级不断挑战,学生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也才能实现突破。此外,学生在分层任务中,很容易达成任务,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 

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8A中的Unit 2 School life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分层任务,促进学生学习,照顾了学生间的差异,从而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结合本单元的内容,教师设计的分层任务如下: 

1.Answer the questions. 

①What is a mixed school? 

②What do students do during Reading Week? 

③What is Nancy’s favorite subject? 

以上任务的设计主要是针对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通过边阅读,边回答问题,学生掌握文章内容。在这个任务中,教师主要锻炼学生的阅读信息抓取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

2.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school and American school. 

这个任务主要是引导英语基础一般以及较好的学生完成,主要是通过学习本单元的阅读内容,对比分析英国学校和美国学校的差异。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再与中国学校形成对比,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印象,深化学生对不同国家学校的认识。 

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分层的任务,学生的学习方向更加明确。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利用语言鼓励其大胆挑战难度大的任务,并给予一定的鼓励,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四、及时有效反思,促进调整提高 

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还离不开教师的及时的、有效的反思。教师只有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及时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才能愈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优势,以及该调整、改进的地方,从而最终促进自我调整提高,更好地做好教学本分工作。在反思过程中,教师要问自我:该反思什么?反思后该如何改进?是否能形成一次经验?等等。 

例如:在对牛津英语7A中的Unit 5 Let’s celebrate这一次课进行反思时,教师以自问和总结为主,从而取得很好的反思效果,反过来助推课堂教学进步。在本节课中,教师开展的是“文化分享课”,提前设计任务,让学生分组合作,再展示文化成果,形成文化学习氛围。虽然是学生主体的课堂,但教师也要适当调控、引导、总结等。为此,针对这一次课,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如:在小组学生分享后,自己是否及时表扬激励学生,肯定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针对小组中分享出线的文化错误,自己是否利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纠正学生?面对分享过程中,部分学生“开小差,捣乱课堂”的行为有没有及时干预、调控?各小组分享后,有没有总结学生搜集的文化知识,再次强化学习印象?等等。 

通过这样的反思,教师能够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行为与表现,从而不断完善自我,一起与学生共建有效的英语课堂。 

总之,有效英语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进步与发展。此外,作为一线英语教师,还必须结合英语学科特点,优化英语课堂教学,从导入到反思、评价,都应该充分重视起来,从而真正实现英语课堂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分享篇(7)

一、以“开放、合作、共享”的

教育国际化理念为引领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位于三国文化胜地武侯祠旁,学校现有学生1100余名,教师73人,中高级教师占80%以上,其中获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优秀教师称号70余人次,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设施设备完善优良,教育环境优美,钟灵毓秀的人文环境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师生的性情和品格。学校秉承“快乐教育”这一办学理念,让每个孩子成为有用的、快乐的、幸福的人,教育教学成绩斐然。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在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效益,获得了“全国青少年优秀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四川省青少年智能机器人活动实验学校”“四川省小学智能机器人活动十佳学校”“北师大外语教学实验基地”“四川省绿色学校”“四川省科技教育示范校”“成都市校风示范校”等殊荣,被誉为成都市新优质学校。

学校办学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接轨,是优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人才培养的目标。从2005年以来,学校开始引入外籍教师任教英语。学校用国际视野来观察、思考、把握教育与发展教育,用世界眼光优化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流能力、国际竞争力的优秀教师与学生。在推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整合国际课程和资源,让教师用国际化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快乐地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体验中提高国际交往和竞争的综合能力,逐步形成了 “理念引领,交流合作,共建共享” 的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

二、形成多元开放的中外教育交流合作机制

加强师生对外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教育比较研究,充分吸纳优秀世界教育思想与经验,并为我所用。2010年,学校成为成都市首批“中英校际连线”学校,与外籍学校建立了比较稳固的友好关系,每年的师生互访不仅有益于双方的相互学习、增进了解、加深友谊,而且我们以“教师的世界课堂”和“学生的世界舞台”为主题,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教师与学生。

1.教师的世界课堂

学校设置了国际理解教育教师培训课程,通过开设“全员英语语言培训”“国际交流礼仪培训”“赴英国担任汉语教师”“赴香港担任汉语志愿者”“参加海外研修班培训”“设立学校海归工作室”等课目,让教师认识、感受、走进、实践“世界课堂”,培养高水准的国际理解教育教师队伍。目前,教师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全员教师均能用英语进行对话与交流。到海外进修学习的教师有9名,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的教师达到100%。李蓉、唐嘉奕等教师先后到英国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汉语教学工作,王蓉、夏娟等教师在重大国际交流活动中现场执教国际教育研究课,并深受好评。学校先后请6名外籍教师担任双语教师,邀请英国校长克莱尔女士等10多名外籍人士到我校访学。

2.学生的世界舞台

丰富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学生们提供了锻炼自我、成长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2010年至今,我校学生以互访、录影、电子邮件、写作等方式参与中外交流活动达20000余人次,参与面为100%,并有近30人次参加国际竞赛,并取得优异赛绩。2011年4月, VEX世界锦标赛——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在美国佛州的迪斯尼体育主题公园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13余个国家,400余只队伍,1800多人参加了本次比赛。由于没有设置小学组,我校作为为数不多的小学队伍参加了中学组的比赛,和各国的中学生精英同场竞技。比赛时,学生们分工合作,靠着扎实的英文功底,和不同国家的联队沟通,和比赛评委对话。获得了此次比赛中学组冠军,以及机器人最佳设计奖。学校机器人代表队已连续三届获得世界机器人竞标赛冠军。

三、共建课程,共享快乐

丰富与建设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基础学科课程”“校本拓展性课程”和“校本实践性课程”的学校快乐教育课程,让学校优质课程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土壤。学校在与英国哈尔佩尼雷恩等学校签署的合作交流项目中,共建课程是一项重要合作内容。双方共建了“中英课堂碰撞”“艺术、科技教育共享”“社区点亮生活” 三大主题系列课程,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以课程为载体,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流能力、国际竞争力的优秀学子(见图1)。

(一)开展“中英课堂碰撞”教学研讨活动,建设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基础学科课程

学校以中英课堂交流为载体,通过与英国哈尔佩尼雷恩友好学校开展“交换双方教材与书籍”“现场开展中英课堂碰撞(同课异构)”等项目的教学研讨活动,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优化学科课堂教学。学校与外国学校教师围绕主题“家”“食物”以及“环境保护”,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通过课堂碰撞与深度研讨,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发现我校的优势与不足,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优化课堂教学。 以语文学科为例,简单介绍一下中外课堂教学特征的差异(见表1)。

课堂教学碰出对中英教育的文化背景、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深层思考,以此探寻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共同努力,达到共建课程,共享课程的目的。来自英国的主讲教师克莱尔表示:“因为之前担心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尽量用简单的词汇去替换复杂的关键词,但没想到同学们的英语水平超出了我的预想,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效果非常好。”

学校按照英国小学教室原样创建了全市首个英式教室。教室里任何一个装饰都不是简单的展示,而是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重要课程资源。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和教学环境,引入英国的教学方式,实现国外教学资源的共享,让学校教育真正与国际教育接轨。在中外课程共享共建中,我校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教学课程改革中迈出崭新而坚实的一步。

(二)共享中外艺术、科技教育,建设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拓展性课程

1.音乐艺术文化交流

每学期,学校与外国友好学校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定期交换节日活动、运动会等视频,与英国等外国学校师生对比不同的音乐、艺术形式和效果,促进文化交流,学生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培养师生的艺术鉴赏力。

2.国学经典诵读交流活动

中方学校进行经典诵读及中国传统礼仪展示,英方友好学校由汉语助教教授简单的国学三字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学生学会了尊重并认同他人的文化。

3.机器人教育交流

与英国哈弗彭尼学校开展机器人合作项目,交流两校机器人制作发展情况。

(三)以“社区点亮生活”为主题,建设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实践性课程

校际连线“社区点亮生活” 把国际元素引进各个课程领域,让学校享受到由此带来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帮助学生培养文化意识,世界公民意识,语言、沟通和信息沟通技术能力。学校立足于龙小分校所在蜀汉社区的三国文化,以雅俗共赏的锦里为切入点,体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处,理解成都独特的休闲文化所蕴含的包容、和谐、宜居的城市文化。只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激发学生对所在社区的自豪与热爱,启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对社区生活提出建议。

通过课堂指导,让学生们走进社区,了解社区的蜀汉文化。美术、音乐课堂指导学生学习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形式,英语和计算机课程指导学生与英国友好学校的交流,综合实践课指导学生对社区改进提出构想并走进社区沟通实施等。学校通过整合社区与学校,整合美术、音乐、体育、英语等课程的资源,整合英国的综合课程建设经验,共同协作完成了综合性的开放课程,并围绕这一课程成立了包括社区人员在内的涵盖多个学科综合课程小组,以深入挖掘资源。

课程实施流程如下:走近社区,了解锦里——了解代表着锦里中蜀汉文化的民间艺术——尝试学习民间艺术——用民间艺术手法创造艺术作品——发现生活中的遗憾——再创作——放眼社区,给社区提出相应的改进计划。

在教师们的指导下,孩子们走进锦里参观、摄影、与民间艺人交谈、与游客交流等,初步了解了学校所在社区的蜀汉文化。在校园里,开展了以蜀汉社区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活动——蜀汉文化周,绘画、十字绣、皮影、剪纸等蜀汉文化展,成都小吃美食节。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对民间艺术形式有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教师和艺术家的带领下,学习用锦里中的民间艺术形式剪纸、刺绣、皮影等来创作反映社区文化的艺术作品,改造了学校的废旧凳子,完成了呈现锦里的建筑及生活风貌的艺术品展览;与川剧艺术家沟通,初步尝试进入川剧;以“我与社区”“我的理想社区”等为主题,对所在的蜀汉社区发表感言、展开思考,并从小学生的视角对社区生活提出建议,对社区改进提出相应的计划,并与社区沟通协商共同完成社区改造:制作了锦里的明信片、参与社区文化墙的设计、为“锦里”招牌纠错字、和锦里合作开展“地震三周年,感恩与您同行”活动等。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分享篇(8)

1.《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1.1有利于培养师资队伍。通过建立青年导师制度,结合团队建设的实际,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在教学与科研实践中优化教学梯队。导师要参与青年教师的听课、辅导、答疑、备课、试讲的全过程。通过共同承担授课任务,可以互相借鉴、 取长补短、 进行知识交流, 且每学年开展团队成员教学比赛活动,通过讲课竞赛、优秀教案评选、优秀多媒体课件评选等措施,加强教学交流,提高各层次教师的学识素养与教学水平。

1.2有利于促进学科专业教学改革。教学团队注重精品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通过凝结团队智慧、整合教学资源,牢牢把握并集中突破改革重点与发展难点,通过定期研讨和集体备课,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相互督促、 相互促进,积极进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革新,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

1.3有利于学科专业方向的凝练。学科专业发展是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教学团队能够打破长期以来学科专业方向形成的壁垒,将教学资源和科研成果的优势进行互补,在交叉碰撞中,学科专业不仅有望滋生出新的结合点,而且可以形成特色,并充分发挥辐射作用,使 相关学科专业也得到发展。

2.《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团队的构建与运作

在响应国家和省、校建设精品课程的要求, 申报《小学英语教学法》精品课程同时, 我们就开始筹划以精品课程为项目平台, 组建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在此期间,教学团队建设也经历了从成员间简单合作到现在的密切配合、信息共享, 具有较高绩效的正式群体。从团队构成的 5P 要素以及教学团队的基本特征来看, 《小学英语教学法》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已经形成。

本课程组成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及职称结构合理,是一支素质较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目前,整个团队共有主讲教师5名,其中,江西省学科带头人1人,景德镇学院青年骨干教师1人,"双师"型教师2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主要成员都有从事小学英语教学法教学工作的经验,深受学生喜爱,能够较好地将教学、科研与实验紧密结合起来,且能运用现代高科技进行教学的辅助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推动精品课程的建设,本教学团队共同制定教学大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 教师间经常进行研讨, 分析学生面临的困难, 寻找答案。教学合作小组共同协商教案、教学计划、评估内容及评估方式, 协调教学进度。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 中, 小组教师分担任务制作教案、课件, 相互听课, 分享教学资源等。定期召开例会, 讨论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借助集体智慧, 通过团结合作, 共同寻求有效解决途径。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按照"教学――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再发现问题――再改进"的循环过程开展教改实验。采用贯穿体验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亲临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并通过说课、上课的形式来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获得更加扎实的实践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从2011年入选江西省精品课程至今的5 年时间里 , 团队成员不仅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示范,而且不断完善课程的网站建设,实现了课程内容上网, 提供了较为丰富教学资源, 且能够做到在线答疑和在线测试, 使教学相长, 师生共同进步。目前,课程网站功能比较齐全, 运行良好, 基本做到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另外, 课程负责人还为精品课程编写了江西省教师教育专业教材 ( 2013年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 。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3年来, 得到师生的普遍好评, 精品课程教学的推广和示范作用得到初步的发挥。

3.《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后续工作

3.1形成完整的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的反馈体制。实行考教分离制度,保证教学质量,并且定期组织学生座谈,根据教学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座谈会,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并将座谈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任课教师。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每学期开展一次不同主题的教学研讨会,如交流教学经验体会。通过研讨经验共享尽快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的教学质量。

3.2完善监督与激励机制,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以科研来培养锤炼教学队伍,以高素质的教学队伍保证优质的教学质量,形成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循环的良好态势。建立学生评价制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监督,形成规范的审查评价体系,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定期举行教案比赛和授课比赛,对取得优异成绩教师进行表彰,建立个人档案,在评先晋升时享有优先权,建立一个健康良好科学的竞争机制。

3.3进一步优化网络教学资源。开辟网络学习的新空间,加强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满足学生多方式学习的要求; 更新《小学英语教学法》案例库,将案例教学融入到已有的教学模式中,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建立和完善学生上机实验和学习的内外部环境,逐步改善和提高实验室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拓宽实践性教学环节思路,增开设计性综合性及研究性实验课程。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分享篇(9)

随着新课改工作不断深入,对课堂教学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从而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通过语言文字对学生的影响,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B,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终身学习意识,掌握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对语文教学重要性产生正确的认识,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意识、思想态度以及价值观,这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享受语文课堂,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驱使一个人进行某件事的动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提高课堂参与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语文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课堂参与度比较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有学生会在语文课堂中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也难以使学生从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体验到乐趣。

2.缺乏科学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一般是以辅助教学为目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一定的手段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教学课堂,促使学生可以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是,当前大部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没有对教学辅助手段进行合理的运用,导致课堂教学氛围低沉,在很大程度上磨灭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枯燥、乏味的教学课堂中难以享受到乐趣,这会对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形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作用。

二、促使学生真正融入语文教学课堂,享受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1.不断增强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课堂,并享受到语文课堂的乐趣,这就需要不断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使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再由教师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从而享受到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乐趣。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教学课堂,就需要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特征和知识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现代诗教学的时候,可以使学生深情的朗读,学生要确保自己朗读的有感情,就需要充分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只有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充分对没一句诗进行剖析,才能准确演绎出来。学生在这个演绎的过程中,就是一种情感的体验,通过这样的体验就可以使学生从教学活动中享受到乐趣,这对使学生享受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讲解自己对教学内容的观念和看法,在这个参与大过程中,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语文课堂中获得享受的感觉。

2.合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分享篇(10)

——“十”报告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文件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匀,地域发展不平衡。幅员辽阔的西部地区,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9%,地域面积却占全国总面积的56%。目前,我国已认定的55个少数民族中,有将近50个居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整体经济欠发达,人口居住分散。就教育领域而言,西部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发展严重影响着我国教育质量的整体效果。关注边远、贫困及西部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效缩短中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已经不是需要论证的问题,而是应该探寻如何有效实施的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教育的结果和目标,不仅强调了现代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同样强调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应用。事实证明,对于边远、贫困以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化投入,可以很好地共享优质资源,开拓少数民族师生的视野,能够有效地缩短资源分配不均而导致的数字鸿沟,可以较好地体现教育均衡的理念。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关注弱势群体,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的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关注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性问题,有效地整合技术手段与教学理念,为西部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教学环境,有效地落实“十”精神所倡导的教育公平的理念。

案 例

笔者所在的团队曾开发了《藏汉双语生物模拟仿真实验》教学课件,以此为例,对于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课件制作进行说明。该教学课件内容选择了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植物标本制作”实验和“动物标本制作”实验。整个课件主要由知识点介绍、视频演示操作、Flash模拟仿真实验和习题操作练习四部分构成。

知识点介绍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步骤部分,以文本的形式分别呈现每个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和进行实验操作的详细步骤,是学习者进入仿真实验操作前必须认真学习的内容;实验视频部分不仅记录了实验材料的野外采集和每个标本制作实验的实验室现场操作,还附有详细的声音解说,在进行仿真实验操作前观看视频内容,就会对实验操作过程有一个更加连续、完整的认识;仿真实验模块是整个课件的核心部分,利用Flash软件完成,学习者进入该模块,选择使用相关的实验材料和实验器材,通过点击或拖动鼠标完成仿真实验操作。仿真实验具有一定的交互功能,在操作者进行错误操作时,系统会自动提示,引导操作者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

针对本软件双语教学的特点,我们将课件中的文字进行藏汉双语呈现,对于藏语内容使用“同元藏文输入法”中的CHINATIBET字体。具体操作需要将该软件安装后,并且在Flash和Authorware字库中导入该字体即可进行输入;对于视频形式的内容,我们录制为汉语、藏语中主要的三大方言:安多藏语方言、卫藏方言和康巴藏语方言四种音频形式,可以通过点击按钮进行不同语言的切换,使得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自主学习。

以藏语优质课程视频案例为例,据了解,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主要采用“藏+汉”和“汉+藏”的教学模式。“藏+汉”类学校教师以藏语进行授课,并另加授一门汉语文,藏汉语文教材均使用西北五省协编的民用教材,内容与普通中小学的统编教材出入较大,其余课程属于统编教材的藏语翻译版本。“汉+藏”类学校教师以汉语授课,教学内容均与汉语类普通学校无异,并另加授一门藏语文。 面对这样一个比较庞大的教学团队,如何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众所周知,优质精品课程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和促进作用,笔者长期带领学生在藏族地区进行实践调研,从调研中也可以看出,民族类教师对于优质课堂实录的需求普遍都很高,然而少数民族语言类精品课程资源却十分匮乏,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类教师而言,因为语言、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原因,汉语类的资源往往很难借鉴。从2008年开始,笔者团队陆续拍摄制作了一系列民族类小学藏语文优质课堂视频案例,并免费发放给部分西部农村藏语类小学,受到了当地教师的广泛欢迎!

微评论:

江苏泰兴市西城初级中学 邱玉东:用好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用更多的精力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关心他们的情绪发展,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从每一个孩子未来发展的高度,处理教育教学中的成绩和思想问题,尊重每一个孩子作为人的尊严,把每个孩子的生命成长,追求高质量的生命发展作为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引导每一个孩子发挥潜能,提高生命质量。

上一篇: 应收账款能力分析 下一篇: 房地产评估法律法规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