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的途径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26 10:39:13

公共管理的途径

公共管理的途径篇(1)

(2)缺少参与渠道。许多公民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纷纷参与到公共管理的事、取中,加快了公共管理的发展。但是国家设置的公民参与机制还不健全,很多公民欲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却缺少渠道和方式,这严重阻碍了国家公共管理事、取的健康发展。从目前的公民参与程度来看,土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公民参与的相关机制不健个。国家缺少与公民直接交流的机制,如选举、监督、代表会议等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公民的民土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地体现。很多地方政府的选举也只是表面形式,致使许多公民认为选举不能达到选民的意图,严重打击了公民的热情和积极性。而监督方面也做得不足,很多公民发现问题需要检举的时候却发现根本没有渠道,举报热线也成了摆设。②缺少公民参与方式的宣传。虽然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有相关的法律文件予以保护,但这些都仅仅存在十文件中,并没有在实际公民参与活动中得到具体地体现和落实,公民对这方面的了解也是少之又少,究其本质而吕,还是政府对十这方面的宣传不足。无论是通过教育或社会宣传,都应该尽可能让更多的公民参与到公共管理中,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公民的相关合法权益。

(3)参与公共管理的公民整体素质不高。公共管理的优质发展还需要公民处理公共事务的良好能力。每一个参与到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应该具备相关的知识基础,而政府机关也应有向公民宣传相关知识的义务,使公民了解公共管理的具体要求,具备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而我国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素质普遍不高,土要有以下几点问题,①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权利与义务,大部分公民对其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了解不清晰,同时也对参与的渠道和方式缺乏了解。②因为政府在信息宣传方面做得不足,加上公民所了解的参与渠道有限,从而导致公民和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公民参与的信心受到影响,公民参与的能力自然也得不到提升。③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能力受到现有的经济条件制约。从客观上说,某些地区的公民经济条件普遍不高,许多人在还在为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而发愁,何谈积极参与公共管理呢。同时政府提供给公民参与的手段和方式落后,公民缺少参与的条件,这是导致公民无法实现参与公共管理的意愿的重要原因。

2.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意义

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政府和人民沟通的新方式,也是历史发展至今的必然趋势。公共管理是政府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表现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保障公民的公共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有民土权利,而公共管理是具有服务性和公共性的管理方式。作为公民,不仅仅是管理对象,更是管理的土人,因此公共管理中不可缺少公民的参与。

3.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新途径

公共管理的途径篇(2)

从近年来公共管理的理论动态和职业发展看,公共管理者除了具有思想道德修养、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模式,培养更适应时展的拥有职业技能的公共管理者,就成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1 强化公共管理技能培养

1.1 公共管理技能的内涵。目前,很多学者从“行为管理”的角度将公共管理技能界定为,一套可被经验观察且能够为技能主体有意识地进行控制、学习、实践和改善的行为。这种界定不是传统的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研究管理技能或者将管理技能看作是管理者的风格倾向和人格特质,而是把管理技能视为一种能够通过个体有意识的表现、实践和改善的行为,这就为个体进行技能学习和训练提供了现实可能性。那么,一个公共管理者究竟应具备何种技能,对此许多学者进行了规范的以及实证的研究,综合这些研究,公共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1 技术性技能。技术性技能主要指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所需的技术和方法。现代公共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其日益变为一个专业化的活动,有效的管理者必须拥有完成专业性工作所需的技术能力。

1.1.2 人际关系技能。公共行政管理的本质在于其是协作性的人际活动,协作活动的核心在于人际的互动。一个管理者的大部分时间和活动都是与人打交道的:对外要与有关的组织和人员进行联系、接触;对内要联系上下级,特别是要善于激励诱导下属人员的积极性。一个管理者只有拥有人际关系技能才能将人员整合到各种协作性的活动之中。

1.1.3 概念化技能。概念化技能是指公共管理者所具有的宏观视野、整体考虑、系统思考和大局把握的能力。一位优秀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现状与趋势,从组织之中超脱出来,将组织视为大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而构建愿景、发展战略,以保证组织的永续生存和发展。

1.1.4 诊断技能。诊断技能是指针对特定的情境寻求最佳反应的能力,也就是分析问题、探究原因、因应对策的能力。正如一个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进行诊断方法对症下药一样,一个公共管理者应根据组织内部各种现象来分析研究各种表象,进而探究其本质。

1.1.5 沟通技能。沟通技能是指管理者具有收集和发送信息的能力,能通过书写、口头与肢体语言的媒介,有效与明确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与态度,亦能较快、正确地解读他人的信息,从而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与态度。沟通的技能涉及许多方面,如,简化运用语言、积极倾听、重视反馈、控制情绪等等。

1.2 培养技能的重要性。从上述内涵来看,管理技能的培养应该成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它之所以如此重要,从本质上来看管理技能是有效管理的基础或载体,借助于这一载体,管理策略、管理实践、工具和技术、个人特质和风格在组织中才能产生有效的结果。同时大量的研究经验也表明,管理技能在影响组织绩效的诸多因素中作用最为显著,其重要性比行业、环境、竞争和经济因素作用的总和还要大。成功的组织无一例外地都拥有一批有效的管理者,他们所掌握的良好管理技能是组织发展最为宝贵、也最为稀缺的资源。

2 TQM保证体系视角下的公共管理技能培养

公共管理技能培养的途径存在多样化,但将其置于TQM保证体系框架下,才会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效果才能得到保证。

2.1 TQM和质量保证体系的理论基础。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亦即TQM),最先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的著名专家菲根堡姆提出。它是在传统的质量管理基础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营管理上的需要发展起来的现代化质量管理。目前广泛应用于西方社会许多领域(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其基本内涵是“为确保产品质量的持续提高,由组织的全体成员综合运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对影响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以达到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为目的的一种有效质量管理体系”。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关注,这种理论开始被普遍地应用到高等教育领域,并对不断改进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方式和手段。

公共管理人才技能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是以培养学生公共管理技能为目标,在建立技能培养质量保障活动和保障机构的基础上,通过保障机构的领导、组织、实施、协调、监督、引导、激励,实现质量保障活动的有序、规范、持续运行,最终保障实现学生公共管理技能的提高。以下选择质量保证体系的运作要素(开发、设计、提供、业绩分析与改进)来构架培养学生公共管理技能的质量保证体系。

2.2 TQM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了公共管理人才技能培养的有效性。

2.2.1 使人才技能培养标准化。传统的学生培养主要通过硬性指标的设置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比如,往往通过学生学习成绩和论文质量来衡量,在技能方面的标准化管理非常少。TQM体系对这方面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通过建立一系列操作模式来保证技能培养的实施,并且在实施后重视记录和改进意见,以标准化的制度规范教师的操作程序,进而规范技能培养的质量管理工作。

2.2.2 便于统一认识和组织落实。TQM的特点之一是全员参与,为了获得所期望的质量,必须要求组织内部所有成员都参与质量管理活动,不断改进和提高质量水平。通过教学环节TQM保证体系的构建使决策领导、所有教师、学生统一认识,明确目标,教师在每门课程课堂教学、课外引导中贯彻技能培养理念与操作流程,学生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技能培养的效果最大化。

2.2.3 使过程监控成为现实。目前大部分教育质量监控只停留在课堂教学上和教师的教育能力上,而对学生公共管理技能培养质量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等都没有在监控范围内。建立了TQM保证体系操作模式,就有了控制的标准、依据,进而能衡量实际成效,纠正偏差,形成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控系统来保证公共管理人才技能的培养。

3 TQM保证体系的操作模式构建

质量保证体系作为一个管理系统,从动态上看,它又可划分为开发、设计、提供和改进四个环节,被称为“质量保证体系运作要素”。本文从动态的运作要素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

3.1 管理技能培养的开发环节。构建提升学生的教学体系与配套实践平台(舆论宣传平台、实习基地平台、网络平台和科研机构平台)。见图1,形成学生提升公共管理技能的循环系统。

3.2 管理技能培养的设计环节。

3.2.1 明确培养规范。以课堂教学为例,提出课堂教学要提升学生公共管理技能的具体要求。将培养学生公共管理技能的教法明确化。见图2。

3.2.2 教学实施规范。

第一阶段:先由教师按授课计划讲授理论内容,然后进行情境模拟――借鉴与交流。通过借鉴与交流这个环节,锻炼了学生收集和传送信息的能力,即沟通协调技能,使他们善于通过口头、书写与形体语言的媒介,有效与明确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与态度,亦能较快、正确地解读他人的信息,从而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与态度,涉及到精炼运用语言、积极倾听、重视反馈、控制情绪等几方面,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运用计算机及网络处理信息的公共服务技能。

第二阶段:角色模拟,锻炼学生针对特定的情境寻求最佳反应的能力,也就是分析问题、探究原因、因应对策的能力,即诊断技能。进而形成宏观视野、整体考虑、系统思考和大局把握的能力,即应对调试技能。通过《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部门组织学》大量典型案例,并进行多次角色模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既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又强化了管理技能。

第三阶段:决策模拟,由学生寻找现实存在的公共问题,以一个决策者的身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模拟出台相关政策。

该环节的实施过程全部由学生来组织,教师只作为一名参与者。通过本阶段的决策模拟,有利于塑造有效公共管理者特质,使他们善于自我评估,愿与他人分享知识,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以民众为导向,积累多种领域的实践经验,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公共管理技能。

3.2.3 教学质量控制规范。根据TQM保证体系运用的操作模式进行教学过程监控,根据组织实际情况和经验制定服务控制规范,如,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师教学业绩量化考核办法》等,使公共管理技能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卓有成效。

3.3 管理技能培养的提供评价环节。

3.3.1 教师评价。为提高教学质量,互帮互学,实行全员听评课,不定期开展观摩教学,实行课堂教学情况通报制。

3.3.2 学生评价。广泛征询学生意见,可采取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问卷考核、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网上评教、课堂教学情况通报等。

3.4 管理技能培养的业绩分析和改进环节。管理技能培养业绩分析和改进环节是在对学生进行公共管理技能培养过程所做出的学生评价和教师评定的基础上,进行技能培养业绩的分析和改进,并把分析和改进的结果反馈到技能培养开发过程和设计过程,形成技能培养质量信息的闭环系统,使学生公共管理技能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本文系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互动机制研究》,(课题编号JG201201032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杨成虎.公共管理技能开发教育初探[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

报,2011(2)

2 史强等.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科教

公共管理的途径篇(3)

0 引言

公共管理学科有着很强的应用性,它与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学科有很大的差别。公共管理学科的教育目的是为了提升领导人员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其中包含着众多的元素:领导人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等等,所以,公共管理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应用太过于死板、僵硬的教学方式,需要不断的找寻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领导人员对于学科知识的领悟和促进领导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下面就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1 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树立公共管理教学新观念

1.1以领导人员为教学根本,充分展现领导人员的能动性。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会改变的。公共管理教学也是如此,领导人员是专业知识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实践锻炼的主体。党校教师如果不想自己的公共管理教学课堂死气沉沉,那么,就需要尊重领导人员的主体地位,将其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公共管理教学方法还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中,所以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侧重于培养学习人员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意识和增强学习人员的创新意识。

1.2注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课堂学习效率是公共管理课堂教学的必要保证,提升课堂效率也是教学方法改进的必然要求。教学效率的评价与行政效率相类似,所关注的内容都大致的相同那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比值。现如今,在我国公共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学效率很低的情况普遍存在,很多党校对于教学效率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填鸭式不良教学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在整个课堂中都是单一的、死板的讲述理论知识,这种高投入低收益的教学方式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也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教学效率更多的重视,不断的找寻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1]。

1.3 具有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在公共管理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理论和实际情况的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相融合,对于公共管理的改革、发展等信息要及时的掌握,将公共管理实际工作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实际联系。对于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等众多方面都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束缚,大胆的进行创新工作,形成自己固有的特色。而且,针对公共管理学科的特点,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公共管理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

2 改进公共管理教学方法的基本路径

2.1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公共管理教学。公共管理教学想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并不是为了追求教学方法的新颖程度,而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与公共管理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适用于公共管理的教学方法有互助式教学法、专题讨论法和案例教学法。

互助式教学方法也可以被称为合作学习法,就是利用党校教育人员之间的知识含量,通过相互的交流、互助,最终达到优势互补的良好效果,并且产生最佳的教学方案。公共管理学科的党校教育人员可以针对教学目的、教学材料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一共商议如何开展教育工作。例如,某一党校开展了党校教育人员之间相互听课的方式,教师通过自身公共管理教学的实际经验,对讲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效率等内容进行客观的评价,有助于教师之间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专题讨论方法就是教师在公共管理教学过程中设定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相应的讨论活动,从而学习有关这个主题的公共管理知识。例如,在公共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公共管理职能专题,要学生围绕此专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了解有关公共管理职能的知识,其中包括公共管理的职能有哪些,如何将公共管理职能有效地发挥出来等。领导人员通过教师引导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索活动,能够加深领导人员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且教师在教学中也传达了公共管理教学的核心内容。案例教学方法就是将公共管理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公共管理知识[2]。

2.2 开展实践调研。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性不仅仅是要求课堂教学要与实际相结合,对于课外教学的实践性也不能够忽视,需要对其内容不断的加强,而最有效的路径就是开展实践调研工作。实践调研就是要求学习人员不能只是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层次,而是需要深入到工作实际中去,对实际工作情况有着更多、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某一党校除了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实践性,同时,与公共管理模范单位建立了合作的关系,领导人员与党校教育人员按照党校的要求深入到公共管理部门中去,对模范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环境进行实际调查,学习人员也可以与模范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请教,一些在党校教学课上不能够体现的问题,在此环节中也能够得到良好的解决。

2.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如今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学方法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较为前沿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可以将声像、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进行整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的生动形象,可以将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简单化,要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某一党校的公共管理教育人员,在备课时通过互联网络找寻了大量有关教学内容的相关资料,教师将这些大量的有教学价值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且结合教材上所讲述的内容制作成相应的PPT,应用多媒体在公共管理教学课堂上进行播放,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结构,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教学成效。

3 结语

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必须要以实践为根本,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习人员的主体地位,提升学习人员对于公共管理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公共管理是不断改革、不断发展的,那么公共管理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的做出调整,对于公共管理教学只有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良和完善,才能够不断的提升教学成效,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公共管理人才。

公共管理的途径篇(4)

1.当今雾霾问题已波及为全球问题

1.1中国:

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均出现雾霾天气,引起人们对环境状况的担忧,2011年雾霾天气频繁,个别地区达20天以上,在中国气象局公布的“2011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中,雾霾天气入选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我国入选雾霾城市的分别是“ 北京、南京、武汉、济南、上海、广州、青岛、乌鲁木齐。”我国雾霾问题已经成为环境问题的重中之重,无法回避。

2013年12月8日,中央气象台继续雾和霾橙色双预警,其中江苏西部、浙江北部、安徽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这已是中央气象台连续3天霾橙色预警。

2014年伊始,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着我国,从华北到东南沿海、甚至是西南地区,已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覆盖了我国将近一半的国土。

1.2英国:

上世纪50年代,伦敦雾霾重重,成为“雾都”。1952年12月,逆温层笼罩伦敦,连续数日寂静无风。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煤炭燃烧产生的粉尘、有毒气体和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整座城市弥漫着浓烈的“臭鸡蛋”气味。人们走在街头,甚至低头看不见自己的双脚。许多伦敦市民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高发。从12月5日到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9日之后,雾霾逐渐消散,但在此之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英国治理雾霾的措施:从此,英国政府意识到,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既与燃料结构有关,也是人口、交通、工业高度集聚的结果,需要综合性治理,其中产业转型是关键,不再单纯依赖制造业,而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英国着力打造低碳生态社会。现在的伦敦“雾都”不再,宛若一个生态的公园。伦敦从“雾都”向“生态之城”的转变,正是一些工业化国家实施经济转型、努力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缩影。在今天的英国,绿色经济产业是目前为数不多的经济增长领域之一,预计至2015年每年的增长率将超过4%。绿色行业将创造40万个工作岗位,而且这一数字还将不断上升,到2020年,绿色行业从业者将有120万人。按照英国政府的计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要占15%的份额,40%的电力来自绿色能源,既包括对依赖煤炭的火电站进行“绿色改造”,也包括发展风电等绿色能源。

2.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

其实,中国官方一直在寻找雾霾形成的原因,(就北京为例)据说机动车、燃煤、工业污染和扬尘是北京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人,机动车保有量520万辆(尚不包括上百万辆的外地车);全市燃煤总量2300万吨,汽柴油消费总量达到630万吨;全市建筑施工面积高达1.9亿平方米,这些使得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的持续强化,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污染排放量的大幅增加,建筑工地遍地开花,污染控制力度不够,主要的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等多种原因造成一些大中城市的雾霾现象不断发生。

3.以公共管理的计划职能做具体分析

3.1计划职能在治理中发挥的作用

在公共管理理论中,计划的作用是积极的,它一方面是指计划职能在时间顺序上是处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管理职能的始发职能位置上的;另一方面是指计划职能对整个管理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所施加的影响具有首要意义。雾霾是当今环境问题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解决问题的首要任务是做好了解,其次做出详细规划,计划职能有助于细分目标,激发思维,计划的一个特点是目标的确定,据此,我们就可以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一定的目标上,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3.2做好计划,正确应对雾霾

中央电视台曾做出过报道,2014年伊始,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截至当前,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都超过了300,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2013年1月24日至29日,前国务院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听取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最近的雾霾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都造成严重影响,我们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只有做出了相应计划,才可以使管理活动不至于受到外来变化因素的干扰,沿着既定的目标进行,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3.3借鉴国外治理的经验,做好我国治理雾霾问题的计划

美国环保署已经针对发电站、汽车等微小颗粒物排放源了规范和指导,要求发动机生产商制造符合先进排放控制标准的产品,从而使废气排放减少90%以上;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小汽车征收“拥堵费”,对排污严重汽车征税,用来改善伦敦的公交系统;2000年12月东京都制定相关条例,规定达不到PM2.5排放标准的柴油机汽车禁止在东京都内行驶等。我国政府要充分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中央与地方携手治理,完善我国的治理措施,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理计划。

3.4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应对措施

要提高环境质量不仅我们个人要加强道德修养,而且政府也要加以宏观的支持。政府要加大控制与监管力度,同时呼吁社会各行各业在飞速发展的建设进程中,要全面考虑问题,将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统筹考虑,时刻不忘记,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治理雾霾生态灾难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更是建设生态文明型国家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必经之路。

3.5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治理雾霾问题的些许拙见

作为21世纪当代大学生,通过对公共管理知识的学习,对产生雾霾问题的深入了解与广泛调研,深刻认识到,提高环境文明建设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当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我们在加快建设过程当中,应该更充分的体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在赋予城镇化建设更多经济价值的同时,应该赋予更多、更有效的生态价值,这才能体现科学发展和协调发展的管理价值。环境保护部门在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支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依法履职,认真按照中央部署,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治理雾霾问题的落实工作,切实做好城镇化建设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汲取以往教训,使今后生态发展得更好、质量更高。建议国家能够进一步明确雾霾的治理方案,解决矛盾所在,更好推进我国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网 张遥、曹典、陈刚、倪元锦、陆文军2013-12-08

2.人民日报 2013-01-15

公共管理的途径篇(5)

一、导言

公共管理是政府为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采取各种方式对涉及社会公众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而公共管理学是当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运用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政府、非政府公共机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应用科学。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重要战略转型期,政府开始注重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公共治理结构的改革。这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建设任务日益繁重,社会管理、危机管理等事务成为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各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主要聚焦在政府管理和行政管理领域,我国目前急需的社会管理、社会危机管理、公共政策和政府绩效评估等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相对比较薄弱。也就是说,我国现有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建设所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就是在分析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探究社会建设背景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目标定位与优化途径。

二、社会建设的提出与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社会建设”的概念正式列入执政党和政府的政策领域。社会建设的提出是对我国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实践的正面回应和深刻把握。

所谓社会建设,就是为适应国家由农业、农村的传统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的转变,适应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积极面对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有利于改善民生、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行动与过程。社会建设的主体,是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社会建设的原则是以人为本,坚持公平和正义;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和社会进步。[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了社会建设六大方面的内容,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公共卫生体制、完善社会管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从社会建设的内涵与内容可见,社会建设需要更精干、更有力、更富有成效的政府管理,需要更多的第三部门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管理,需要公务员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具备更强的知识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社会建设的提出为我国公共管理学科与人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也向我国现有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换言之,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加强社会建设的新形势。其不足主要表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三个方面。

首先,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目标相对滞后与单一。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时展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部分高校在实际的教育体系设计与执行中却很难真正及时转换观念、转变教育模式,跟上时代的发展。而且,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偏重于储备政府公共部门的管理人员,强调对学生行政素质的培养,却缺乏对学生进行公共服务精神的塑造。这是由于我国公共管理教育没有完全摆脱长期以来的官本位思想,公共服务理念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体现。[2]

其次,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内容上存在问题。(1)专业设置不规范且有些雷同,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公共管理专业英文名为PublicAdministration,在国内相关专业有公共行政学、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公共事务管理学等。不同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设置不规范的事实。现行本科教学设计中的“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又在客观上导致了不同高校人才培养的高趋同性。(2)课程体系不科学,专业内容比较狭窄。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体系的建立时间较短,一些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直接是从政治学、法学、哲学、经济管理等学科分化或转变而成。这导致其专业教育底蕴不足,学科基础薄弱,专业课程设置较乱。而且,传统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内容主要局限于培养政府管理人员,缺乏对非政府公共部门所需人才的针对性培养。(3)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专业技能训练不足。从目前国内公共管理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看,基本原理类的课程所占的比例达50%~60%,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方面的课程不到20%,后者比例明显偏小。[3]

再次,从教育方法上看,一方面,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课堂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教学。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公共管理专业的显著特点。然而,现有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仍不突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得不到有效训练。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现行公共管理的课堂教育以抽象的理论讲解居多,优秀的案例研究和教学极为欠缺,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单向沟通方式还十分常见。

三、新形势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与目标定位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4]如何科学、准确地定位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有效的培养平台,是现代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构建新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秉持几个基本原则。第一,必须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建立高校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前提。第二,以学科内涵为导向,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学科涵义与特点,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拟定人才培养规格,是建立新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依据。第三,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在传授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尤其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四,坚持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原则。在努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

在社会建设背景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瞄准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建构起一种新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层次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目标定位于着力培养学生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公共管理理念、创新公共管理的知识素养、别具一格的公共事务管理运作技能,使他们成为能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非政府公共机构以及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本科专业人才。

复合型人才的主要特征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素质全面。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有非常渊博的知识,而且还应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以及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维护正义、献身公益、服务公众的精神特质,以及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等。基本能力是指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关交往能力等。专业能力是指领导能力,政策规划、制定、协调和决策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专业技能则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能力、文献搜集与处理能力、处理实际公务的操作技能等。[5]

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就是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应用型的学科和专业,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手段,适应不同行业、岗位的需要。培养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需要,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其重要方法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创新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可以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转换与融合,实现对自身原有知识和能力的超越,并能获得一种更新的思维、方法和技能,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应对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是要爱护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竞争意识和批判精神。

需要说明的是,“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这三个词语所包含的内容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只是侧重点有些不同。比如,具有复合知识与能力的学生更容易具有创新意识;复合型的人才必须把复合知识与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而成为应用型人才;应用型的人才在实践环节中比较容易激发出创新思维。

四、优化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在社会建设背景下,要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就必须优化人才培养的途径。

1.优化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也是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突出公共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机结合,知识、素质、智慧、技能与社会实际情况有机结合,理论和应用有机结合,富于启发与独立思考有机结合,有利于人才全面成长。

公共管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还需要保持工具性课程与价值性课程设置的动态平衡。[6]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必然要掌握和运用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和手段,但又不能片面强调效率导向的实用性的工具理性。因为公共管理专业承担社会管理的责任,须维护和坚持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即自由、秩序、正义和责任。如果片面注重开设工具性的课程,不但误导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能会导致公共管理内在价值的丧失。因此,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把握好工具性与价值性的适度平衡。“平衡”不等于课程的课时数量对等,而是把公共管理内涵的价值观念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唤起公共管理者神圣的职业伦理,即通过“追求卓越的专业技术而服务于公共利益”[7]。

2.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实际,关注学科发展动向。首先应反映出我国政府管理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进展,并运用公共管理知识对我国部门行政和基层行政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深入分析和研究;其次是关注国外公共管理学发展的新动向、新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概括总结。因此,要适时改造公共管理专业旧的课程体系,大量增加跨学科、前沿性和应用性的课程;要及时删除或合并过时、重复、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大量增加作为学科新基础或反映学科前沿的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

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涉及多门学科领域,相当一部分知识具有直接应用性和极强的实践性,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1)研究讨论式教学法,即教师按照教学要求从拟讲内容中抽出若干重点作为讨论题目,并指定相关参考书目,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最后归纳总结。(2)专题式教学法,即老师将本学科中最基础、最核心或最受关注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以突出重点,将内容讲透。(3)开放式教学,如通过组织学生到政府部门进行调研,了解政府具体运作。(4)案例教学,即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极具代表性的案例,或要求学生就某一知识点写出相应的案例。(5)网络教学,即利用信息网络化,开设专业网页和远程教育教室以及公共管理专业模拟实验室等。[8]

3.强化实践环节,突出应用能力。

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即课内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培养体系。公共管理专业的课内实践教学活动,可建立模拟演练实验室,开展包括公共决策过程模拟、电子政务处理模拟、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公共服务大厅模拟、电子政务模拟、公文流转模拟等在内的专业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课堂体系以学生社团为依托,以学生学术刊物和学生学术论坛为载体和平台,以特色素质拓展活动为抓手,引导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学习活动等。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专业认知、专业调查、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社会,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拥有稳定的、合作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是实施校外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基础。[9]学院应与政府和相关大型企事业单位携手建立一批高质量的与公共管理相关的实习基地。要积极探索合作机制,确保(学)校(政)府双方在合作中双赢。如基地为学校实践教学提供便利,为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挂职”、“兼职”提供岗位;学校为基地培养人才,或帮助解决管理问题,以及共同进行课题研究等。

4.重视师资建设,提升教研水平。

公共管理作为新建学科,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建构专业师资队伍。通过引进、培养和聘任等措施将国内外优秀公共管理教师吸收到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中来,使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得到稳步发展。可以让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学术研讨会及向名牌高校派送国内访问学者,有条件的学校派教师出国考察,借鉴学习国外的教学经验。通过多种途径,达到提高师资水平的目的。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通过专业教师在政府或其他公共事业部门挂职、担任顾问等形式,促使教师更深地理解公共事业及其管理的相关理论,成为实践型教师,避免教学中照本宣科现象的出现。教师应经常性地进行调查研究,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专业教学。

另外,还要加强师德建设。师德建设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教书育人的自觉性至关重要。[10]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不仅要精于教书,还要善于育人。一个好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有学术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格感召力。高尚的师德能使学生潜移默化,铭刻在心,终身受益。因此,要以师德为核心,促使教师增强敬业意识,提高育人水平,塑造师德风范,努力做到严谨治学,敬业爱生,以德立身,以德立业,为人师表,乐于奉献,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前中国社会生活的主要矛盾与和谐社会建设[J].探索,2010(5):47-54.

[2]杨安华,龙兴武.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特征及其对我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6(6):36-37.

[3]许吉.浅论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2009(1):323-324.

[4]顾玉林.创新型和个性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5(10):43-45.

[5]阳信生,龙兴海.现代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要求及培养途径[J].文史博览(理论),2009(9):71-74.

[6]孙晓娟,赵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161-163.

[7]张成福.公共管理的职业主义与职业伦理[J].新视野,2003(3):25-27.

[8]葛秋萍,李淑芳.公共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和谐发展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08(12):53-56.

公共管理的途径篇(6)

基于现实的角度来说,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相关政策制定到实施的过程。对其也是较为重视的。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弊端,对此想充分地凸显公共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自身作用。就要对其进行系统探究。

一、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链构建

公共组织的首要目的就是为相关社会及成员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公共组织的主体就是相关人力资源部门。其主要管理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及约束方式对其进行制约。进而增强其工作质量与效果。这些相关工作成果的融合就是公共组织自身的内部价值:当公共组织将内在的价值提供给相关社会成员的时候,就是其外部价值体现。对此要想充分地增强相关公共组织成员的内在工作价值与能力。凸显其自身价值。就要将各种价值有效地集合起来,进而构建一个相对完善、高效以及持续的外部价值系统,这也是现阶段公共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所在。也就是说,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价值,要对其个人与工作价值、组织以及外部价值等整合起来,构建一个系统的价值体系,促进其良性循环,这也是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系统的着力点与根本目标。

具体来说。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共同构建: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以及价值分配。其中价值创造系统就是基于公共组织的相关成员对自身价值的持续稳定提升:在公共资源有效利用的基础上,为社会相关部门提供更具价值的相关公共产品以及相关服务。价值评价系统就是对公共组织内部的相关组织与成员自身的价值以及工作价值的总量进行系统的评价,进而为价值的增长与创造提供一个系统的制度与约束。价值分配系统就是基于具体的价值评价数据与相关结果。对相关公共组织内部的相关组织与成员的自身价值及其工作价值的总和进行回报与激励,进而为相关价值的创造提供优质的激励制度。人力资源自身的价值链与其相关循环就是指价值创造系统、价值评价系统以及价值分配系统的有效融合及良性循环。在其持续稳定地增强内部价值的工作中,为外部相关方面提供各种高效以及优质特征的产品及相关服务。

对于以上相关人力资源管理价值链的构建与公共组织的具体应用与实施并没有冲突,虽然在实际中企业与相关公共组织存在功利性的区别,但是从本质来说,组织的意义是相同的。相关人力资源的主体意义与管理宗旨等内容都是相同的,也就是f其存续的价值内涵是一致的。基于此种因素,构建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价值链是必要的,是现代公共组织资源管理的主要特征与意义。也是现代公共组织中人力资源系统构建的基础框架。

二、公共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价值创造体系

在现实中。相关公共组织的价值创造系统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首先,公共组织相关价值创造理念。也就是价值创造的原因。在实践中对应的是相关组织文化构建及设置问题:价值创造中的核心价值观要起到引导作用。基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激发整体的创造价值。组织文化以及相关氛围的构建是一种价值创新的生产力。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创造因素,也是相关组织人员的主要约束能力。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就是将组织相关成员的价值与创造内容融合起来,继而凝聚起内在核心。这整个过程就是对相关组织文化弘扬的重要途径。是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构建的基础与前提。

其次,价值创造以及定位问题,就是对相关公共组织自身价值的构建过程中,对其重要程度及其价值的共享程度进行确定与管理。基于一般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其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系统理论依据作用,是价值评价和分配的基础。如果我们说全体组织工作人员构建了系统的公共组织整体价值,那么通过平均的方式对具体价值进行平均分配是一种符合情理的方式。在组织的构建过程中。不否认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贡献与价值。但是不同部门不同职位对组织的整体价值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对此要进行系统的界定。对具体职位的人。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相关开发重点要进行精准的定位。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是基于公共组织自身职位评价系统开展的。通过具体的制度对相关职位的具体职责以及具体的价值贡献进行考量,根据具体的制度对不同职位的具体职责以及相关价值进行评断,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内容之一。

最后,相关工作人员的聘任以及培训工作内容,利用具有实践经验的雇员进行招聘和培训工作,提高对优秀人才的吸收能力,继而解决相关招聘问题。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人才都是稀缺资源,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就要构建系统的人力资源生态系统。也就是说,完善的人力资源经营管理模式。是现阶段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多层次的培训是现阶段组织成员实现自身价值。提高整体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构建一个持续的、稳定的人力资源培训系统,才可以真正的凸显其整体价值。

三、公共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价值评价体系

在现阶段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价值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主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价值创造过程中的问题。就是要充分地挖掘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能力及潜力。保证员工可以持续稳定地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继而创造更多的价值。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首要解决的就是绩效管理问题,主要涵盖了相关计划的制订、实际组织氛围的优化,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能力的强化以及系统的任职资格体系构建。

第二,对实际的价值创造成果进行系统的评价。也就是说要对具体的工作人员自身创造价值进行科学系统的评判。主要就是利用绩效评价方式对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进行系统的评价。对其发挥的价值以及贡献给予肯定:对今后的工作明确方向。为相关价值分配以及工作开展提供各项依据与参考。进而构建系统的绩效以及回报系统。在实践过程中,我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系统的价值评价系统,通过传统的人事考核方式开展工作。这种缺乏科学的绩效管理形式。导致了相关公共组织价值分配等方面的扭曲等问题,导致各种效率低下问题的凸显,进而导致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

同时,在实际的公共组织中,如果单一的面向工作人员开展绩效考核是与实际需求相脱离的。因为公共组织自身的价值相对个体的价值来说更为重要,主要就是因为公共组织的相关价值创造的过程与具体的价值创造结果的作用是相同的。要想保证整个公共组织整体价值,也就是外部价值的持续最大化。就要构建系统的价值评价系统。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地发挥绩效管理的整体效能。

第三,相关工作人员认知资格评价系统的构建。在公共组织中构建系统的认知资格对其自身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任职资格反映工作人员在相关工作范围内自身的工作能力与水平,是其综合素质能力的证明。利用相关认知资格评价系统,给予职业标准约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明确开展方向。根据相关职业程序与标准对其进行管理。可以稳定地提升相关工作成员以及队伍整体的工作绩效。

四、公共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价值分配体系

第一,回报价值问题。在进行价值分配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要根据科学的方式对工作人员自身的价值创造因素进行鼓励与激励。在相关公共组织自身的价值分配系统中,要解决的就是制定科学的回报管理机制。对工作人员自身的回报问题进行科学评判,进而全面实现优质的人力资源以及相关价值行为的激励。对此,在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公共组织相关薪酬政策开展。在实践中。薪酬政策是一种有选择的行动。在进行相关回报以及激励的过程中,要明确具体的工作人员,要对其具体的工作价值、学历以及职务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要保证价值分配是公平合理的。是基于员工整体价值系统构建的,对此工作人员才会不断地优化自身的绩效结果以及工作质量。

公共管理的途径篇(7)

1.转移可由社会承担的政府职能,由社会中介组织执行。政企职能错位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政府职能的转移,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

2.扩大市场准入领域,放松限制。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转型的实现需要放松对市场的限制,不断扩大市场主体准入的领域。

3.建立良好的法律与制度环境,完善各类相关规范制度,有效的解决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二、积极培育社会自治能力

公共事务的治理与资源的创造、分配由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组织共同参与,两者的合作可形成伙伴关系,政府与社会呈现的多中心治理结构合作模式,可打破政府对公共管理权力的垄断,有助于社会自治能力的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对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有力地推动公共管理的社会化转型。社会自治能力的培育能有效加强社会组织化程度,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的社会化转型。政府的科学规划有利于非政府组织的有序发展,有关发展措施的制定,使其适应社会与市场的实际需求。与非政府组织相关的基本法与专项法规体系的制定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蓬勃发展,这些规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1.以民间组织相关基本法律的制定作为基础,对民间组织登记管理专项法规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

2.对管理和社会监督机制进行完善。目前的监督管理措施很难对非营利组织进行有效监督,通过政府对非营利组织建立健全自律和问责机制以及审核制度和规范章程,可以有效的规范这些组织的行为,帮助其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

3.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快速发展,应对早期的法规进行调整,对民间非营利组织实施优惠政策,对公益捐赠减免税方面的法规政策进行落实。

4.在政府财政支持与其它扶持措施下,制定并非营利组织员工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的相关规范制度,利于非营利组织吸收人才。

5.政府变革规制,从制度上给与非营利组织参与政治的权利义务,让这些组织可以及时、有效地表达自己对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意见与需求。

公共管理的途径篇(8)

职业学校公共关系的五条管理策略

(一)将公共关系与政策研究结合起来,主动引领职业学校公共关系发展如果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举措能经常“提前半步”或者“正确地创新”,那么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专家学者、用人单位无疑会对其“另眼相看”,因为实际上这种职业学校充当了“稳健探路者”和“主力引领者”的角色。而要想长期“正确地创新”则必须建立在扎实科学的政策研究基础上。这种政策研究的重点是准确把握政府在教育公平和效率方面的改革诉求,以及对产业技能需求和人才规格变化的早期准确识别。从整体观点出发,这其实也是一种公共关系。在这种政策研究指导下的职业学校发展其实是在进行一种最高层次的公共关系活动,也是难度最大的一类公共关系活动。

(二)重视学校发展规划制订过程中公共关系效应的发挥学校发展规划既是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来制订和实施学校发展综合性方案的系统过程,也是一次整合推广学校公共关系的良好机会和广阔平台。制订学校发展规划是发展职业学校内外部公共关系与实施目标管理的有效结合点。明确的宗旨和发展目标对于职业学校管理而言至关重要,而通过科学的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则可以促进这个问题的解决。同时,科学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也可以成为学校开展内外部公共关系活动、提炼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以及建设和形成学校文化的良好契机。除此之外,结合时展,对校训进行再凝练可以成为职业学校一项有意义的公共关系活动。

(三)检测职业学校形象的专案应该定期来做并将结果形成学校发展规划与战略制定的数据支撑定期进行职业学校形象检测专案是有价值的,也是切实可行的。这项工作居于公共流程(菲利普•科特勒,凯伦F.A.福克斯,2005)的第二步(如图1所示),目的在于系统了解相关公众对于学校的形象和态度的看法,了解的结果可以作为与学校对自身的认识做比较的基础。全面准确把握环境的变化是公共关系的重要职责之一。这种专门的公共关系活动可以定期来做,比如2~3年,或者在特定时期,比如五年学校发展规划制订之前。成立临时公共关系工作小组是进行这项工作的组织保障。这项工作要由学校主要领导来负责组织,校办、政策研究室、督导室、学生科、招生就业办是主要的小组成员。这些成员接触的公众群体范围相对来说比较适宜做这项工作。

公共管理的途径篇(9)

1 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树立公共管理教学新观念

1.1以领导人员为教学根本,充分展现领导人员的能动性。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会改变的。公共管理教学也是如此,领导人员是专业知识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实践锻炼的主体。党校教师如果不想自己的公共管理教学课堂死气沉沉,那么,就需要尊重领导人员的主体地位,将其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公共管理教学方法还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中,所以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侧重于培养学习人员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意识和增强学习人员的创新意识。

1.2注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课堂学习效率是公共管理课堂教学的必要保证,提升课堂效率也是教学方法改进的必然要求。教学效率的评价与行政效率相类似,所关注的内容都大致的相同那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比值。现如今,在我国公共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学效率很低的情况普遍存在,很多党校对于教学效率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填鸭式不良教学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在整个课堂中都是单一的、死板的讲述理论知识,这种高投入低收益的教学方式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也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教学效率更多的重视,不断的找寻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1]。

1.3 具有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在公共管理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理论和实际情况的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相融合,对于公共管理的改革、发展等信息要及时的掌握,将公共管理实际工作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实际联系。对于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等众多方面都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束缚,大胆的进行创新工作,形成自己固有的特色。而且,针对公共管理学科的特点,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公共管理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

2 改进公共管理教学方法的基本路径

2.1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公共管理教学。公共管理教学想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并不是为了追求教学方法的新颖程度,而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与公共管理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适用于公共管理的教学方法有互助式教学法、专题讨论法和案例教学法。

互助式教学方法也可以被称为合作学习法,就是利用党校教育人员之间的知识含量,通过相互的交流、互助,最终达到优势互补的良好效果,并且产生最佳的教学方案。公共管理学科的党校教育人员可以针对教学目的、教学材料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一共商议如何开展教育工作。例如,某一党校开展了党校教育人员之间相互听课的方式,教师通过自身公共管理教学的实际经验,对讲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效率等内容进行客观的评价,有助于教师之间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专题讨论方法就是教师在公共管理教学过程中设定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相应的讨论活动,从而学习有关这个主题的公共管理知识。例如,在公共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公共管理职能专题,要学生围绕此专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了解有关公共管理职能的知识,其中包括公共管理的职能有哪些,如何将公共管理职能有效地发挥出来等。领导人员通过教师引导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索活动,能够加深领导人员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且教师在教学中也传达了公共管理教学的核心内容。案例教学方法就是将公共管理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公共管理知识[2]。

2.2 开展实践调研。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性不仅仅是要求课堂教学要与实际相结合,对于课外教学的实践性也不能够忽视,需要对其内容不断的加强,而最有效的路径就是开展实践调研工作。实践调研就是要求学习人员不能只是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层次,而是需要深入到工作实际中去,对实际工作情况有着更多、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某一党校除了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实践性,同时,与公共管理模范单位建立了合作的关系,领导人员与党校教育人员按照党校的要求深入到公共管理部门中去,对模范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环境进行实际调查,学习人员也可以与模范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请教,一些在党校教学课上不能够体现的问题,在此环节中也能够得到良好的解决。

公共管理的途径篇(10)

[中图分类号] F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10-0046-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府公共事业的管理绩效评估与模式创新研究》(05BZZ014)阶段性成果。 委托理论是新制度经济理论中最具方法论和规范性的流派之一。建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型管理方式,是推进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方式创新的必然选择。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健全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招投标管理机制,完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合同保证制度,创新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激励约束机制。

一、健全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招投标管理机制

健全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招投标管理机制,就是要加强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评标专家管理,规范评标程序,采取科学的评标方法,健全社会监督机制。

1.加强评标专家管理

首先,注意提高评标专家的素质和修养,加强对评标专家的培训、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地方政府可以每年组织一次或几次评标专家的培训,规定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担任地方政府公共事业评标专家,同时建立健全评标专家考核评议制度。在评议的过程中,要真抓实干,防止“走过场”和流于形式主义;要对被评议的专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评标工作进行清查,把对个案的定性分析和对总体的定量考察结合起来,对于在评议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以指出并予以纠正,对于评议不合格的专家,应取消其评标专家资格,决不能做“好好先生”。[1]

其次,地方政府部门可以采用随机抽取方式抽取评标专家,对于技术复杂的特殊的地方公共事业招标项目,也可以采取直接指定的方式选择评标专家;要严格执行地方政府公共事业评标回避制度,对于与评标项目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专家,应尽量避免其参与评标工作;要做好评标专家名单的保密工作,对泄露专家情况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政府部门的行政人员不得作为评标专家参加本地区所管辖范围内的项目的评标工作。

再次,地方政府公共事业评标专家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招标文件载明的评标方法进行评标,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非法干预。评标工作应严谨、客观、科学,并达到应有的深度,对地方公共事业招标人提供的清标结果要认真复核、全面评审,切实保证评标工作的有效性。

2.规范评标程序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地方政府公共事业招投标工作的基本程序可以分为初步评标,详细评标和结束评标三个阶段。

(1)初步评标。该阶段的任务主要是:①评标专家审查地方公共事业投标文件,审查的内容包括:投标文件是否完整;是否存在计算上的错误;是否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做出了完全响应。对于符合上述要求的,就确定为合格投标人。②对最低报价的投标进行评审,如果没有完全符合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应按招标文件的规定界定为废标和不合格投标。然后再对次低报价进行初评,以此类推,直到通过初审确定最低价合格标和次低价合格标为止。③对确定为基本上符合要求的投标,进一步核实有没有计算和累计方面的错误。

(2)详细评标。评标专家按照地方政府公共事业招标文件或者投标邀请书中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详细评审和比较,对设立标底的,还要参考标底,从而在合格投标人中选出中标候选人。

(3)结束评标。即评标专家向地方公共事业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如果招标人授权评标专家直接确定中标人的,评标委员会也可以在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中直接确定地方公共事业中标人。

3.采取科学的评标方法

自1979年招投标制度在建筑行业试行以来,建设部已颁发了规范有关项目勘探设计、施工、货物、工程设计、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投标的行政法规及其资质管理办法共六部规章,各省市也陆续颁发了相应的地方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在这些行政法规和实施细则中都对评标办法作了较为明确规定。到2001年,为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督管理,原国家计委等七部委联合了12号令《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该规定是各行业共同遵守的评标方法的通则。该办法明确了三类评标方法:包括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综合评估法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它评标方法。在该办法规定的上述三种评标方法的基础上,各部委根据行业特点又颁布了一些具体规定。例如,国家交通部针对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施工监理,水运工程机电设备、施工、勘察设计招投标管理颁布的部门规章中对评标办法的适用范围分别作了界定。[2]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陈川生、沈力:《招投标实践中不同评标方法的研究》,载《中国招标》2007年第20期。

在这种情况之下,要进一步提高评标方法选择的科学性,就要解决好两个方面问题,首先,解决好招标过程中过分重视报价的问题,可将地方政府公共事业招标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地方政府公共事业技术标的报送和评审,第二步为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商务标(即报价)的报送和评审。只有在通过技术标的评审后,才有资格参加第二步商务标的评审。其中,在技术评审中应着重审查地方政府公共事业投标文件中是否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各章节条款的内容和顺序逐项作出实质性应答,投标文件中是否完全具备招标书中所要求的资料、图纸等;地方政府公共事业投标文件中工期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地方政府公共事业投标文件中提高的施工机械设备是否先进、齐全,针对现场实际情况,配置是否合理;施工组织机构和专业技术力量能否满足施工需要;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合理可行,主要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有革新,主要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安全可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全面、可靠。在商务标评审中,应着重审查投标文件中单价、材料构成及用量和水平是否合理,有无严重的不平衡报价;商务部分是否提出与招标文件中合同条款相悖的要求;地方政府公共事业投标人的信誉、业绩、财务状况等。其次,注意给评标专家留有充足的智力咨询的空间和足够的自由度。要充分信任和发挥专家的专业技术水平,并通过项目运行实践对当时的评标专家进行评价和管理。

二、完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保证担保体系

运用保证担保手段推进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的发展已是国外一种成熟的通行做法。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应当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保证担保体系。

1.宏观上正确选择保证担保模式

目前,国际上工程担保模式主要有两种:美式高保额有条件担保模式和欧洲无条件低保额银行保函模式。其中,北美国家采用的主要是高保额有条件模式(由专业保证保险机构担当保证人),而欧洲和国际商会采用则是低保额无条件模式(见索即付.由银行和专业保证保险机构担当保证人)。

借鉴欧式低比例保证和美式高比例保证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建议逐步建立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保证模式,即适当比例的有条件合同保证模式:

投标保证担保额应不低于合同价格的20%,上限为80万元;近期履约保证的保额不少于主合同价格的20%,条件成熟时可以提高到25%~50%。

由银行和信用保证公司并行作为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合同保证的保证人。作如此选择,原因是:自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引入保证担保制度以来,只有银行系统将工程担保纳入了自己的业务范围予以展业,至今,银行系统已有一套比较完善的保函审批和监管体制,银行保函模式基本上得到了市场的认同与肯定。而把信用保证公司作为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保证人的理由是:目前,我国市场上的专业担保公司已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并日趋走向成熟,并在保证担保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2.中观上建立健全保证担保机制

健全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会计制度。要增加预算支出科目,将公共事业合同保证费用列入投资预算,并予以单列;修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在公共事业实施科目下的成本项目明细科目中增加担保费用。通过制定相关规定明确允许代建单位将保费列入公共事业工程造价,同时允许公共事业承包商将保费列入工程成本中。

完善担保机构监管机制。一是制定公共事业委托运作担保机构担保的风险控制标准、担保机构信用及担保能力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对担保机构定期评级制度。在此基础上,还要制定公共事业委托运作担保行业的准入标准,对担保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准备金和经营业绩等指标作出规定,并根据担保机构信用和能力等级,确定允许其开展公共事业担保的业务范围。二是建立公共事业委托运作担保信息统计系统,该系统建立后,对于不具备担保能力或担保余额总额超出担保能力的机构可以限制其出具保函或建议其做出联保、再保等安排。三是实行保函备案制度,通过该种制度,政府公共事业主管部门可以加强对备案保函的规范性进行审核和监督,促使担保机构提供符合规范的担保,遏制规避监管的行为,避免公共事业委托运作担保流于形式。

建立担保机构信用记录机制。通过建立重大不良性记录,规范信息采集和调查、信用咨询及评级,形成公共事业委托保证信用信息数据库,并搭建政府管理部门、银行和专业信用保证机构共享的信用平台。

3.微观上科学设计保证担保品种

参见工程建设的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保证担保品种应包括五种:

一是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人投标保证。指由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保证人为人向公共事业委托运作招标人提供的,保证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参加公共事业委托运作招标活动的保证。人在投标有效期内撤回投标文件,或中标后不签署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合同的,由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保证责任。投标保证担保额不低于合同价格的2%。

二是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人履约保证。由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保证人为人向发改委提供的,保证人履行公共事业委托运作合同约定义务的保证。如果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人未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由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保证责任。

三是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人付款保证。由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保证人为人向公共事业承包商提供的,保证人履行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合同约定的支付工程款义务的保证。也就是说,如果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人未按照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合同的约定履行支付工程款的义务,由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保证责任,即履行代为支付工程款的义务。

四是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人预付款保证。由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保证人为人向发改委提供的,保证人收到发改委的预付款后将政府公共事业款项专款用于政府公共事业建设的保证。如果人未将预付款用于政府公共事业建设,由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保证责任,即赔偿发改委损失。

五是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人维修保证。由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保证人为人向发改委提供的,保证人在政府公共事业工程保修期内所出现质量缺陷时及时进行维修的保证。如果人未按照公共事业委托运作合同的约定维修政府工程,由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保证责任,赔偿发改委的损失。维修保证的保额为主合同会额的10%。

三、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结构风险管理制度

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风险是指在地方公共事业委托关系确立后,由各相关主体引发的风险,主要包括地方政府部门引发的风险、项目管理公司引发的风险以及公共项目承包商引发的风险。[3]对这些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有利于保障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走向成功。

1.健全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结构风险监控制度

思路决定出路。新的思路昭示着新的出路。[4]健全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结构风险监控制度,重点是要规范风险监控程序,有效实施监控,规范结果运用。

(1)规范风险监控程序。包括做好风险监控准备,有效实施风险监控,规范风险监控结果运用三个方面:首先,做好监控准备。目前,地方政府公共事业风险监控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前期准备不足,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不知道监控什么。不能根据监控的目的明确监控对象,不能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使风险监控无所适从,无的放矢;二是不知道为什么要监控。对风险监控的宗旨、目的和要求,理解不深,掌握不透;三是不知道该由谁来监控;四是不知道参照什么指标和标准来监控。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结构风险监控的有效性、客观性和科学性。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正确确定监控项目,科学制订监控方案。其次,有效实施监控。就是要规范公共事业委托结构风险信息、数据收集,杜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骗上级,层层加水,水到渠成”的现象;科学选择风险数据收集的方式与方法;健全风险监控实施责任机制;健全风险监控实施监督机制。最后,规范结果运用。要敦促地方政府根据风险监控结果来检验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根据监控结果来诊断政府公共委托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并科学总结运作经验并予以推广;利用监控结果来推进政府公共事业风险管理,运用监控结果来优化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运用监控结果来增强预算执行的刚性。解决这些问题,重中之重就是要规范风险评价结果运用,建立健全风险评价结果运用机制。[5]

(2)引导和推动多元主体参与风险监控。一是强化人大的监控。要尽快出台《公共事业项目监控法》等专项法规,使风险监控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建立人大代表项目调研制度和人大代表微服私访制度,合理界定人大代表在暗访、暗查地方公共事业委托运作过程中的职责与权限,明确人大代表微服私访的经费来源,建议从人大的日常办公经费中予以拨出。二是引导群众、媒体参与监控。注意扩大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及时向民众通报公共事业委托运作的情况,听取民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健全群众举报网络体系。包括公开的投诉电话、举报信箱和专业用于监控地方公共事业委托结构风险的群众监督网站,安排地方政府领导来信、来访接待日,并充分发挥廉政信息员在项目运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媒体监督机制,赋予媒体必要的人事自、经济自和报道自,保证其在发现地方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中问题时敢于说话,同时建立媒体自律机制,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可靠性。

2.完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管理制度,是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结构风险的根本所在。

(1)健全委托运作决策机制。首先,创新决策咨询制度。一是建立决策咨询委员会。组成人员可以包括高校公共事业管理及委托运作方面的专家等、委员会主任一职可以由长期从事地方公共事业管理,事业心强,善于研究问题的退下来的地方政府领导来担任。同时明确委员会的职责,规定其只具有地方公共事业委托运作的建议权,不具有决策的拍案权。二是建立富有灵活性的项目咨询工作机制。地方政府可以组织专家人员进行课题研究,就地方公共事业委托运作决策中的问题进行咨询;也可以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的形式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谈,直接就相关问题进行咨询。三是建立形式多样化的咨询报酬机制,地方政府可以采取月工资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年终奖金的形式,或者按照咨询的次数来支付专家一定的酬劳。其次,完善项目决策听证制度。要健全决策听证法规。尽快制定一部统一的《听证程序法》或制定一部专门的关于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决策听证单行法规;进一步改进决策听证方式;完善决策听证程序。

(2)完善委托运作动力机制。第一,构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的动力机制。在设计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激励机制时,应吸取的教训是既不要低估物质激励的力量,把精神作用看成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片面地夸大精神激励的作用,把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以及对解决一切实际问题的合理要求,都统统看作是搞“物质刺激”、“金钱挂帅”、“个人主义”等等;也不要低估精神激励的作用,认为只要有物质激励就可万事大吉,就能使项目公司、承包商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结果必然是导致项目公司和承包商在地方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中一致向“钱”看,“前途、前途、有钱就图”,金钱至上、损公肥私,造成损失。 第二,构建一般激励与权变激励结合的动力机制。第三,构建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结合的动力机制。要把外激励与内激励有机结合起来。

3.创新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保险制度

创新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保险制度,就是要使保险制度富有时代性,具有操作性与可行性。

(1)进一步健全运作保险法规。改进地方公共事业造价管理办法,积极推行地方公共事业工程量清单报价。并建立地方公共事业工程造价监理制度,完善保险费交纳制度。在我国,工程保险保费与工程质量监督费、施工安全监督费重复缴纳,进一步加重了业主的负担,而目前国外实施工程保险和保证担保制度的国家,保险公司和担保主体监督合同的实施,业主交了保费后就不再交纳工程质量监督费和施工安全监督费。在我国工程保险和保证担保制度日渐成熟后,完全可以依靠市场的机制确保工程的质量和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应该取消这两项费用,政府相应的部门转变为中介机构。

(2)进一步完善主投保机制。一是要提高地方公共事业业主的保险意识使地方政府认识到保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自觉自愿地去为地方公共事业委托运作进行保险。二是建立强制地方公共事业业主投保的制度。在西方,强制投保已是一种十分流行的做法。在我国,却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实施步骤上,可以先进行地区性试点,再予以全面推广。三是完善地方公共事业业主的权责体系,主要是赋予地方政府实施地方公共事业投保的权利和责任,并对其投保的方式、程序和费用来源给以明确的规定。

(3)进一步深化保险经纪制度创新。其一,创新保险经纪人认证审批制度。①规范保险经纪人资格认证内容。认证登记内容应具体包括申请、审核机关的批准、场所使用权证明、经费来源、注册资本、业务范围、人员构成等等。②明确保险经纪人资格认证程序。地方政府应改变过去那种事无巨细,一概包揽的做法,应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不再直接审批保险经纪人的设立,凡符合准入条件的保险经纪人只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然后再报业务主管部门备案即可。对于需要验资的,则要严格按照规定办理,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再确定其法人地位。③完善保险经纪人资格考试制度。为提高保险经纪人的自身素质,建立一支克尽职守、勤勉尽责、专业化的保险经纪人队伍。有必要建立保险经纪人资格考试制度。在具体做法上,可以借鉴教师资格考试和司法考试的成功经验,在社会范围内推行保险经纪人考试制度,对于考试合格的人员,可以由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发给保险经纪人上岗证书。其二,建立健全保险经纪公司制度。可以采取股份公司、民营公司和私人公司三种组织形式。其三,建立保险经纪人全面品质管理模式。一是建立地方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保险经纪人质量体系,编制保险经纪人质量体系文件,合理选择质量体系要素;二是有效实施地方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保险经纪人质量体系,加强对地方公共事业委托运作保险经纪人组织教育和培训,提高保险经纪人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国甫,等.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364.

[2]陈川生,沈 力.招投标实践中不同评标方法的研究[J].中国招标,2007,(20):45.

[3]张玉亮.地方政府公共项目委托风险管理研究[D].省略/kns50/Brief.aspx?ID=9&classtype=&systemno=&NaviDatabaseName=&NaviField=.

[4]张玉亮.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估的体制改革原因析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3):49.

[5]彭国甫,张玉亮.追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估的发展方向[J].中国行政管理,2007,(6):29.

On the Construction Approach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Public Business Principal-agent Administration Style

Zhang Yuliang,Chai Mao

上一篇: 银行职业发展路径 下一篇: 土地产权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