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职业发展路径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26 10:39:13

银行职业发展路径

银行职业发展路径篇(1)

(一)管理理念与用人机制相对落后。目前,农商行在人事管理体制上,大部分仍然沿用原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方式,从整体看还没有引入足够的自由竞争机制,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在提拔、使用、吸引人才的方式上和工资报酬分配上,还或多或少带有计划经济时期的思想烙印。

(二)激励机制内容单一、模式落后,“逆向调节”机制较为明显。农商行所采用的员工激励措施主要有:发放年终奖金、业务提成、组织旅游、提升职务等,这种主要依靠物质激励的办法,对主要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的心理需求激励不足。而从目前农商行所采用的激励模式来看,传统的“职务级别工资制度”较少考虑同一职务级别不同岗位人员所作贡献的不同和对员工人力资本要求的不同,而普通员工的绩效考核则过分围绕揽储指标,较少考虑资金成本及资产质量等问题。

另外,从农商行内部人力资本的配置过程中可以发现,“逆调节”现象较为明显,即目前拥有人力资本并且能为农村商业银行带来经济效益的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而农商行内部的普通员工却能得高于市场工资率的收入,在此情况下,那些优秀人才会认为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机会有限,最终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无法吸纳足够的优秀人才。

(三)机构人员配置机关化、收入分配职务化。主要体现在农商行的机构管理和人员配置有的仍延用以前的行政模式。员工收入分配的确定依据基本上也沿用了机关、公务员模式,分配的主要依据是职务等级,难以真正体现个人贡献。在这样的情况下,晋升和薪酬只决定于工龄及职务。学历、职称、能力等难以作为薪酬分配和晋升的因素,这将严重打击农村商业银行的高学历、年轻人才积极性。

(四)考核机制不透明,缺乏合理性,不能全面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一是考核任务下达不够科学,不能充分考虑各地的经营环境,使考核失于公平。二是许多农商行实施激励措施时,考核目标单一性,并没有对员工的需要进行分析,未充分体现员工的的特性。“一刀切”地对所有的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结果适得其反。三是在干部提拔任用上,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激励机制,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使一些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经营者不能得到晋升,导致员工思想上出现思变、思迁现象。

(五)缺乏对员工职业生涯的系统规划。由于管理体制的行政化,农商行对员工的个人发展没有清晰的规划,导致员工缺乏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影响了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在知识经济的今天,要创建一种学习型的工作环境,在这方面农村商业银行也缺乏对一线员工的教育培训,使得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难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需要。

二、建立员工激励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在思想上更新用人观念,根据农商行的实际要求制定激励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商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战略,充分挖掘每位员工的潜能,在内部应倡导领导为员工服务,视员工为财富,做到“员工第一”。按照农商行经营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客户满意为己任,获得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坚持责任、风险、利益相一致的原则,制定适合金融市场竞争的激励机制,采用科学的管理体制,从物质到精神,从外在到内在,从整体到个体,进行全方位的激励,全面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二)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合理的分配制度。一是对职工进行晋升、聘任、奖惩及调整工资待遇都要有一定的依据,这就需要有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二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已经显著提高,金钱与激励之间的关系渐呈弱化趋势,然而,物质需要始终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仍是激励的主要形式。要使员工充分认识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在实施过程中要深入细致。

(三)实行人才“动态管理”,建立“能上能下”的人员调整机制。 所谓人才的“动态管理”,就是要在企业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能者上、庸者下,以人为本、用人唯才的用人机制,使提升的职工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其他职工树立更远大的进取目标,更使原有的员工产生危机感,从而激发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商业银行的人员调整工作重点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强调“能上能下”干部的管理体制,重点是干部的“能下”问题;二是按照管理人员的 “四化”要求,对年龄偏大,经营管理水平一般的人员予以调整;三是严格依法治行,对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违规违纪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四是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在动态管理机制运行中,要破除传统观念,大胆起用优秀人才。首先,要彻底打破论资排辈,排除裙带关系因素,构造全新的人才晋升渠道。其次,结合农商行实际,建立劳动用工置换机制,通过竞争上岗、下岗培训、二次竞岗,形成螺旋式提高队伍素质的用工、培训方式,逐步增加高素质的在岗职工。

银行职业发展路径篇(2)

【关键词】

银行金融机构;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建设

1 加强银行金融机构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1加强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是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后三十年的第二轮改革发展时期,与此同时,银行金融机构也进入改革发展的第二季。这是一场触及实质的改革,银行金融机构改革与转型中各种观念的交流、交融、交锋不可避免,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来提高思想认识和推动观念转变,构筑银行精神,树立共同理想,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打造,提升软实力,为战略转型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2加强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是打造优秀团队的重要支柱

人是一切事业的核心因素,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有利于促进银行金融机构健康、快速发展。加强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银行金融机构团队的共识力、凝聚力、向心力、执行力,切实改善团队成员的精气神。思想政治文化建设,从人本理念出发,激发银行金融机构干部职工的工作激情、改革信心、发展士气,有效推进优秀团队打造。

1.3加强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是推动事业进步的重要基础

经验表明,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是推动事业进步的重要因素。加强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涵盖于银行金融机构每一项工作环节,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一项基础性、重要性、长期性的工作。越是深化改革,越是快速发展,越要加强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理应成为银行金融机构事业发展进步的保障、责任和文化自觉。

2 银行金融机构加强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中存在两种生产力,一种是物质生产力,一种是精神生产力。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属于精神生产力,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银行金融机构只有形成健康的思想政治氛围和向上的企业文化,才能凝聚团队力量,振奋员工精神,获得客户和社会信赖,才能推进当前转型,才能奠定长远发展的基业。总的来说,应从以下几条路径努力。

2.1强思想政治教育,解决思想问题

一是采取多种方式,确保教育覆盖到人。要通过“夜校班”、网络学院、“走出去”培训、“请进来”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构建层次分明、覆盖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有效利用优秀的学习资源,促进全县系统干部员工成长。二是抓好政治主题教育,构建核心价值观。要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银行金融机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价值来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的员工队伍。在当前形势下,尤其要加强“中国梦”、“群众路线”和“反”教育,经常性的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把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形成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职工提素质、企业上水平的局面。三是加强合规文化教育,提升员工合规意识。要经常性地开展对员工的普法教育、制度教育、警示教育,增强员工合规意识。将职业操守、职业道德、企业文化、风险控制理念意识等相结合,提高干部员工的自警、自控、自律的能力和有效识别风险的能力,在银行机构系统形成良好的合规文化,保障合规经营。四是抓好廉政文化教育,培育风清气正氛围。要以培育廉洁价值理念为根本,以廉政制度和规范为支撑,着力培育廉洁价值理念,用健康向上、追求清廉的文化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廉政文化影响力、渗透力。

2.2进企业文化建设,解决品味问题

一是强化品牌建设。规范金融机构现代化系统使用,规范员工行为,积极打造标杆服务网点,打造精品服务窗口,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又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二是强化文化平台使用。积极依托相关系统报刊、网站及艺术团等“文化平台”,鼓励员工从中学习,并结合地域特色、文化传统,丰富银行企业文化内涵。三是建设服务文化。通过文明单位创建、党员示范建设、青年标兵建设等活动,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优质的服务品牌、产品和优美的服务环境去赢得客户,塑造形象。四是推进创先争优。要深化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服务之星”“业务之星”等创先活动。五是培育、学习先进。坚持用事业培养典型、用感情关爱典型、用待遇激励典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学习先进人物典型,开展先进典型专题学习。同时通过身边的先进人物的言传身教,让广大员工感到真实、可亲、可敬、可学。六是开展文体活动。进一步加强文体设施建设,依托群团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和技能大赛活动,使干部职工在参与中满足精神文化需求,陶冶道德情操。增强凝聚力、激发创造力。七是建设廉政文化。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积极打造以政治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和组织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文化,培育和弘扬从业理念、道德理念、责任理念,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廉政文化活动,如观看警示片,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

2.3提升企业人文关怀,解决人本问题

一是打通员工成长路径。青年员工是银行金融机构的生力军,承载着未来和希望,要注重加强和改进青年工作,实施青年英才战略,制订详细配套的岗位锻炼、培养办法和关怀机制,为青年员工搭建成长平台;同时要为全体职工打造良好的职业通道,规划职业生涯,提供岗位竞争机会和员工成长路径,增强员工对事业的希望和组织的信心。为银行金融机构现阶段选拔可用之才,为未来发展储备后备人才。二是提高员工幸福指数。基层网点是广大员工奉献青春、建功立业的地方,有必要提高基层网点工作、生活条件,让员工快乐工作、快乐生活。要进一步改善改善员工吃饭、文体、学习等条件,营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丰富基层员工精神文化生活。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推进乡镇金库整合工作,减少员工值班,增加员工与客户交流、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构建更融洽的工作、生活关系。三是缓解员工工作压力。对营业网点尤其是基层网点,要合理配置人员,合理分配工作量,合理安排休假,保证员工即勤奋工作,也融入生活。四是加大员工关怀力度。

3 总结

银行金融机构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保持银行队伍的纯洁性,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我国的金融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重视银行金融机构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提高银行金融机构员工的凝聚力提升银行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银行职业发展路径篇(3)

三峡农商银行在转型发展中注重机制的改革与推进,将传统的规范化管理机制转变为灵活化、立体化的流程机制,在转型发展的博弈中巧设棋局,为企业发展通脉造血。

推进管理重构和资源重构。三峡农商银行全面启动大区管理体制,将40个营业网点调整为9个区域支行和4个直管支行,对辖区内的其他支行行使督导、协调、服务职能,从而大大缩短了管理半径。在资源重构上,人员流动、退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促进了员工向边远山区、经营一线的流动,也增强了客户经理营销向中小客户和“三农”倾斜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优化了干部职工队伍结构,形成了新的营销活力。

推进流程再造和形象再造。三峡农商银行通过部门合并设立贷款服务中心、信贷审批专营机构,建立“总行领导-信贷服务中心-网点客户经理”三级联合调查机制,实施差别化授权管理,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度,形成信贷业务受理、调查、审查、审批等流程化服务,最大限度缩短决策链条,提高审批效率。

他们还建立了灵活的品牌形象打造机制,大力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加快精品网点建设,实现服务网点全覆盖,并坚持“五个对接”,全力推进农村实体经济发展,使优质服务得到有效延伸,企业社会形象不断提升。

模式之革:有的放矢抓科技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科技力量成为重中之重。三峡农商银行在服务模式上从原有的劳动密集型服务向电子化、科技化、信息化服务转变。

三峡农商银行董事长王服文在谈到科技助推转型发展时强调:“科技之于银行业正如春天之于大地,它不仅仅意味着信息的畅通、服务的升级、风险的防控,更意味着银行在转型发展博弈中的胜负和存亡。”

三峡农商银行专门成立电子银行部,形成了一整套以卡乐付、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转账电话等为支付手段的电子银行产品体系,并通过广告、网点、媒体、专题活动等四种推介方式,加大电子产品宣传力度。在宜昌,三峡农商银行客户只要手持湖北农信社“福卡”,即可实现看电影、买衣服、购家私、逛超市、K歌、赏花等一条龙优惠服务。该行还在人流密集区增设电子设备齐全的金融便利店,引进“封包机”业务,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电子服务。

科技化的服务手段带动了银行的整体发展,成为三峡农商银行崛起的催化剂。截至6月末,三峡农商银行新增银行卡12.59万张,新增网银24692户,新增手机银行21666户,新装机卡乐付2555台,网银交易笔数、金额分别增长4.3倍和10.5倍,日替代231个柜员的工作量,有效地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路径之新:牵线搭桥建平台

近年来,三峡农商银行积极推进盈利模式转变,将主营贷款业务的路径由原来的“银行-客户”的单层路径拓展到“银行-平台-客户”的双层或多层模式,让企业发展之路在多个维度上四通八达。

随着宜昌各类商会组织雨后春笋般的发展,三峡农商银行主动对接商会,与会员客户“联姻”。截至5月底,该行已与18家商会、165名会员建立了业务关系,累计投放贷款13亿元,其中没有一笔不良贷款,实现了商会、会员和银行的互利共赢。

三峡农商银行为每个合作商会建立信息档案,搜集整理了15610个成员的客户信息,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重大活动,主动与商会及其成员建立合作关系,为其专门开发了商户交叉联保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保兑仓等区域性信贷产品,满足客户特色化资金需求,并在担保范围、担保主体、担保方式上寻求突破,不断创新信贷流程,拓宽商会客户的融资渠道。 该行还有针对性地实行分层维护、跟踪维护,坚持按月回访客户,掌握客户的新动向、新需求和新意见,与会员客户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

转型与坚守:疏而不漏稳发展

银行职业发展路径篇(4)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172-02

合作经济在中国的历史也由来已久,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新兴的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迅速发展起来。以辽宁省为例,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农民自主联合、民主管理,并为全体社员谋利益的新兴经济组织。目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万多个,加入的农户成员达到51.6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9.7%;带动非成员农户118.6万户。由此而来的合作社内部互助融资的问题则十分突出,原有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正在进行中,民间非正规的合作金融形式多种多样,这一切都让我们更加关注合作金融的发展问题,印度的合作金融发展历程与路径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印度合作金融概况

印度的合作金融业历史也比较悠久,并且其近些年在金融市场的份额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到2008年,合作银行已占存款市场8%的份额。印度的合作金融体系由初级信用社、中心合作银行、联邦合作银行和土地开发银行组成。初级信用社是乡村级的合作信贷组织,规模较小,按规定十个人以上即可以组织信用合作社,但必须向政府注册登记。中心合作银行是一定区域内初级信用社的联合机构,主要职能是向初级信用社发放贷款,适当平衡辖内信用社的基金,在初级信用社和邦合作银行之间起桥梁作用,同时也发挥一般银行的支付作用,联邦合作银行是信用合作组织的最高级机关,也是提供中、短期贷款的合作金融机构。

印度农村信用合作运动是国家发起的,国有合作制是印度合作运动的最独特特征,到目前为止,政府对于农业合作社的股金资本仍占有7.5%。这种特征成为国家持续控制合作社的方式,官办化,政治化,使合作社丧失了活力,民主自治特征。印度合作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储蓄、印度国家农业乡村发展银行(NABARD)的低息贷款。印度合作金融体系组织机构健全,显著特点是由政府发起组建,政府把合作社看成官方机构的一部分,干涉过多,农民多将信用社视为取得政府援助的一种工具:初级信用社除发放贷款外,还兼营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业务。

二、印度合作金融体系的发展路径

合作金融体系指一个经济体内的所有合作性金融机构及其相互关系,通常包括信用合作社,合作银行,各种类型的互融资机构等。内生式自然演进路径最能体现合作性金融机构的自愿、互助、互利本质,也是合作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的一种直接体现。相对于内生性发展路径,外生性制度发展具有政府强制性变迁的特征。如日本和法国的农业合作金融体系,在其形成的初期,就具有了浓厚的官办、官扶色彩,一定程度上履行了部分的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也更有效、更为直接地表现为政府的意图。所谓混合式发展路径是指合作金融体系在发展中既有内生的动力,又有政府的引导与扶持,两种路径相互交错、共生共存。这种路径可能是合作金融发展历程中,最初内生自然演进,之后政策扶持引导,再脱离政府独立发展,或者是整个合作金融体系中,某种类型的机构内生式发展,而另外类型的机构则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外生发展,或者进行强制性变迁。

混合式发展路径的优势是合作金融内生不足或有先天缺陷的情况下,政府会适时介入,有利于合作金融健康发展。但缺欠是,有些国家干预过度,则向外生性强制变迁靠拢,影响了合作金融自身优势的发挥。总体来看,印度政府和管理层更注重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因此合作运动以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增长为主,尤其是农村信用合作社表现出典型的外生性特征,而城市信用合作行业则明显地具有内生性特征。

1.城市信用合作体系的发展路径呈现内生式特征

印度第一个互助援助协会Anyonya Sahakari Mandali于1889年在Vithal Laxman的指导下成立的,也称为Bhausaheb Kavthekar,城市信用合作协会是在社团基础上组建的。1904年,合作信用社团法(Cooperative Credit Societies Act)给予了信用合作运动真正的推动和激励,当年10月第一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团注册成立。在早期信用合作协会中,Bombay Urban Co-operative Credit Society最为知名,它成立于1906年。在1913―1914年的银行危机中,有57家银行倒闭,存款大量从股份制银行向城市信用合作社转移,大量存款从非合作机构转入合作机构,两者的安全性是明显不同的,对后者的偏好部分是因为其地方性和公众性,主要的原因还是与政府大力推进合作社运动相关。

当前,印度共有2 090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占银行业总数的10%,是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政府对UCB也提供支助与外部监管,但其最初的形成与日后的发展还是以尊重内生性需求为主,与RCB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2.农村信用合作体系的发展路径呈现外生性特征

印度于1947年独立后,政府仍然继续支持合作运动。1982 年,印度的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正式成立,这一银行的主要职能是为信用合作机构、地区农村银行以及从事农村信贷工作的商业银行提供再融资服务。

印度的农村合作银行类似于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具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只为社员提供中短期贷款服务的农村合作银行,另一种是专门提供长期贷款服务的土地开发合作银行。截至目前,印度全国共有农村合作银行109 924家,其中农村合作银行109 177家,土地开发合作银行747家,其中合作银行在农村金融业中所占地位逐步提升。印度的合作金融宏观结构为三层结构,第一层结构是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乡村一级的信用合作组织,是印度信用合作体系的基础;第二层结构是中心合作银行,是区域性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联合机构;第三层结构是邦合作银行是印度各邦信用合作的最高机构,其成员是中心合作银行。

印度政府为了鼓励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以出资者的身份参与信用社。信用社的资金来源主要由社员股金、储蓄基金、储蓄存款、政府或其他部门的贷款组成。在印度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中还有一种民间自生的机构――农村金融互助组,它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合作性组织形式。由于互助组能够动员那些不希望储蓄的穷人储蓄,并且能够使集中起来的资金在小组成员间有效地流动,所有互助组成功地为其成员提供了金融服务。为了支持互助组的发展,印度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于1992年实施了银行与互助组联系工程。印度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还向参与这项工程的银行提供百分之百的年利率为6.5%的再贷款,并且组织银行和非政府组织进行交流和对话,以宣传这项工程和确保银行官员参与这项工程。

互助组与银行联系的方式主要有四种: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方式是银行直接与互助组联系,对互助组向其成员的贷款提供信贷资助。另一种方式与第一种方式稍有不同,是银行直接支持互助组,但由互助组促进组织向互助组提供培训和指导,并监督互助组的执行情况。第三种方式是由非政府组织和互助组促进组织充当银行与互助组的中介组织,银行与互助组的联系是间接的,非政府组织与银行签订合同,承担向银行还款的责任。第四种方式是银行根据互助组和非政府组织的推荐,直接贷款给互助组成员。

但是由于外生型制度下成员缺乏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缺乏专业的公司治理,政府的政治性干预,使得大多数合作社经营不善,效率低下。农业信用合作机构在数量扩张上是令人满意的,但存在着结构性缺陷和经营性不足。表现为信用循环较差,资源利用不善,借贷无效,恢复困难。UCB(城市合作银行)与其他类型的银行相比,机构总数连续递增,已经达到1 800多家,但存贷款增速却是逐年递减的,而且在印度的金融市中所占份额比较低,自1990―1991年度的 3.3% 稳步增长到1999―2000年度的6.6% ,在此之后又回落到2005―2006年度的 4.8%。

与UCB同样,RCB(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份额也呈递状态,这与印度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有关,20世纪90年代以后,商业性金融有了较大发展,政府推动银行与合作社经济之间的合作,也使得RCB的业务量增长有所放缓。最近,印度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对Karnataka ,Andha Pradesh和TamilNadu三个邦实施联系工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与银行有联系的互助组经营效益和效率都有所提高。

三、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和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的金融供求失衡问题不容忽视。而合作金融本身具有的不同于商业性金融的非盈利特性与这一供求缺口的特质具有极高的吻合度。作为一种内生性的制度安排,在合作金融的发展进程中,政府的支持及引导应当适度。就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而言,制度失灵与市场失灵共同存在,需要政府的引导与规制,而促进合作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是当前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因此,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进程中,必须体现这一原则。

银行职业发展路径篇(5)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是职能型的组织结构,其业务流程也是按照职能型的组织结构而设计的。这样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与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发生扭曲,与银行信息化发展水平产生背离,应在组织结构和流程上实现再造。笔者认为,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选择。在组织结构再造实现后必须进行流程再造,这样才能使组织管理与流程运行相统一。

一、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的类型分析

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有多种类型。哈佛大学商学院NitnNohria教授在1995年6月发表的《组织结构概述》(NoteOnOrganizationStructure)一文中,将不同的组织结构划分为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网络型及其他混合型,并就这些结构的不同特征进行了论述,指出在设计任何组织的结构时,通常需要考虑下列几个方面的事项:劳动分工、协调机制、决策权的分配、组织边界、非正式结构、政治结构、权威的合理基础。

就我国而言,银行的组织结构应满足经营管理的三项基本需求:有效地完成银行基本任务,即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原则;能够对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重大威胁作出反应,控制好组织结构的惯性原则;保持不断创新,即管理者的创新精神。据此,我国商业银行设计一个高效的商业银行组织系统,需要考虑五方面要素:环境的变化、正确的战略和经营方向、经营道德、有效的领导层、信息化水平。

下面对现代商业银行的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网络型四种组织结构类型进行分析。职能型组织结构是按银行职能部门来设置的,一般适合规模较小的银行,每一部门依据职能提供一项系列服务的一部分;事业型组织结构是依据企业的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划分的,适合规模较大的银行,它是根据产品特性的不同将银行职能部门分成事业部;矩阵型组织结构兼顾了事业型和职能型的特点,按客户的业务发展流程分类,每一事业部都能完整地完成目标任务,它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支撑;网络型组织结构是按掌握一定技能的知识雇员的类型来进行划分的,其适用于变化大、不确定因素多的环境,实际上是网络经济时代的结构,已呈现“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这种组织结构理论说明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实际来看,随着银行发展环境的变化,价值观也实现了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质的转变,其组织结构也实现了转变:即从行政职能型、事业型的组织结构向矩阵型和网络型的组织结构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北美洲等一些跨国性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这种转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构建具有借鉴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及其缺陷

从组织结构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域和政府序列设置的。即各总行为一级法人;一级分行对应省和直辖市级;二级分行对应地、市级;最后是县(区)级支行和营业所(办事处、分理处),至今这种状况还没有得到全面改变。从管理体制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均实行一级经营、三级管理。银行内部经营机制无论在资金筹措与运用,还是财务分配、人事制度上主要由上级行管理。管理行集中了过多不该集中的经营权,而真正的经营行却缺乏足够的自力。决策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阻碍了分、支行经营活力的增强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此外,封闭的干部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仍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它既不体现员工的素质能力和工作绩效,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对经营提出的开放灵活的管理要求。在分配问题上,所实行的依然是行政干部的级别工资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种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与信息化在银行中的应用已不相称,缺点是:管理层次多,管理成本高,信息链条长,市场反应慢,服务效率低下。虽然国外银行也有层级结构,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外银行能充分利用信息化实施管理,在分行之下不设下一级机构。

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比较好些,但仍然笼罩着行政机关的影子,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现代信息技术在银行的广泛应用,为银行构建运转高效的矩阵型组织结构提供了可能。

三、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笔者认为,应根据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参照国际成功的银行组织架构,以银行信息化建设为平台,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按照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要求,打破省、地(市)、县(区)之间的界线,以经济区为中心,设立区域大型城市行为分行,总行作为管理决策层,主要职责是战略决策、授信管理、产品研发、信息综合处理等。其他权力尤其是产品营销和市场开发的权力尽量下放。这便形成了以总行为决策中一心,以分行为经营中心,以下属发展部为产品服务中心,从而实现集中政策下的分散经营,将政策控制集中化和业务运作分散化的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总行最高决策机构能够集中力量制定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以及各项政策。从事经营的商业银行在不违背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管理其日常经营活动。在银行内部,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原则和方法,对商业银行优先配置资源,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按效益最大化原则经营。经扁平化改造的组织结构形成后,把过去多级管理、一级经营变为一级管理、多级经营。相应地减少了委托层次,从而在结构上减少了人风险。

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的操作可考虑三个方面。首先,合并过多的支行,特别是业务半径小的支行,如隔路毗邻的两个支行,把支行一级的机构整合为我国商业银行营业部下设的业务发展部。其次,压缩管理层级,减少中级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中级管理层还应该大幅度削减,减少银行业务发展的组织障碍,发挥信息技术在银行管理中的作用。最后,精选一批高级人才为客户经理,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在组织结构和业务管理上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这样就能够实现组织架构与以客户为中心相结合,压缩组织层级后减少了非利息支出,增加了银行利润。在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实现后必须进行流程再造,以使组织管理与流程相统一。

四、组织结构再造后的流程设计

流程是指一系列相关的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并为一定的目标、任务而进行的过程。这一过程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或步骤组成,相互之间有先后顺序,有一定指向,把所有这些工作环节或步骤衔接起来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从管理学上讲,流程就是有效配置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具体工作路径。这种路径是既定理念、素质、分工条件下的产物,当理念、素质、分工等发生变化时,路径也应该发生变化,问题是这个路径可能有很多,而理想的路径应是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

1.我国商业银行现有流程的缺陷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速度具有其他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管理的落后,这些优势尚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从流程上找原因,是因为:现有的流程是以银行为中心,按手工或部分计算机处理模式建立的,信息流在旧理念和旧流程环境下运行,发挥的作用甚小,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为发挥金融信息化在共享数据资源、流程自动化控制与处理、信息快速传递与跨地域存取的特性,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再造业务流程。又由于,在旧有的职能型组织架构中,客户的需求实现流程被肢解,呈现流程片段化,而客户对片段化的流程越来越反感和疏远,因而造成客户流失,为保住客户,达到客户满意和实现客户忠诚,实现重复购买,必须对流程进行再造。

2.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

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客户类别,将本来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最有利于顾客价值创造的营运流程重新组装,使银行能有效适应市场的要求。在银行业务流程的再造中,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作业进行最大限度地集成,从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组织,以期在战略方向、效率、质量、客户满意和对市场应变中取得突破。

3.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

银行职业发展路径篇(6)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是职能型的组织结构,其业务流程也是按照职能型的组织结构而设计的。这样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与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发生扭曲,与银行信息化发展水平产生背离,应在组织结构和流程上实现再造。笔者认为,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选择。在组织结构再造实现后必须进行流程再造,这样才能使组织管理与流程运行相统一。

一、 现代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的类型分析

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有多种类型。哈佛大学商学院nitnnohria教授在1995年6月发表的《组织结构概述》(noteon organizationstructure)一文中,将不同的组织结构划分为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 网络 型及其他混合型,并就这些结构的不同特征进行了论述,指出在设计任何组织的结构时,通常需要考虑下列几个方面的事项:劳动分工、协调机制、决策权的分配、组织边界、非正式结构、 政治 结构、权威的合理基础。

就我国而言,银行的组织结构应满足经营管理的三项基本需求:有效地完成银行基本任务,即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原则;能够对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重大威胁作出反应,控制好组织结构的惯性原则;保持不断创新,即管理者的创新精神。据此,我国商业银行设计一个高效的商业银行组织系统,需要考虑五方面要素:环境的变化、正确的战略和经营方向、经营道德、有效的领导层、信息化水平。

下面对现代商业银行的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网络型四种组织结构类型进行分析。职能型组织结构是按银行职能部门来设置的,一般适合规模较小的银行,每一部门依据职能提供一项系列服务的一部分;事业型组织结构是依据 企业 的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划分的,适合规模较大的银行,它是根据产品特性的不同将银行职能部门分成事业部;矩阵型组织结构兼顾了事业型和职能型的特点,按客户的业务发展流程分类,每一事业部都能完整地完成目标任务,它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支撑;网络型组织结构是按掌握一定技能的知识雇员的类型来进行划分的,其适用于变化大、不确定因素多的环境,实际上是网络 经济 时代的结构,已呈现“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这种组织结构理论说明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实际来看,随着银行发展环境的变化,价值观也实现了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质的转变,其组织结构也实现了转变:即从行政职能型、事业型的组织结构向矩阵型和网络型的组织结构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北美洲等一些跨国性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这种转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构建具有借鉴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及其缺陷

从组织结构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域和政府序列设置的。即各总行为一级法人;一级分行对应省和直辖市级;二级分行对应地、市级;最后是县(区)级支行和营业所(办事处、分理处),至今这种状况还没有得到全面改变。从管理体制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均实行一级经营、三级管理。银行内部经营机制无论在资金筹措与运用,还是财务分配、人事制度上主要由上级行管理。管理行集中了过多不该集中的经营权,而真正的经营行却缺乏足够的自力。决策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阻碍了分、支行经营活力的增强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此外,封闭的干部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仍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它既不体现员工的素质能力和工作绩效,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对经营提出的开放灵活的管理要求。在分配问题上,所实行的依然是行政干部的级别工资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种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与信息化在银行中的应用已不相称,缺点是:管理层次多,管理成本高,信息链条长,市场反应慢,服务效率低下。虽然国外银行也有层级结构,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外银行能充分利用信息化实施管理,在分行之下不设下一级机构。

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比较好些,但仍然笼罩着行政机关的影子,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现代信息技术在银行的广泛应用,为银行构建运转高效的矩阵型组织结构提供了可能。

三、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笔者认为,应根据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参照国际成功的银行组织架构,以银行信息化建设为平台,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按照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要求,打破省、地(市)、县(区)之间的界线,以经济区为中心,设立区域大型城市行为分行,总行作为管理决策层,主要职责是战略决策、授信管理、产品研发、信息综合处理等。其他权力尤其是产品营销和市场开发的权力尽量下放。这便形成了以总行为决策中一心,以分行为经营中心,以下属发展部为产品服务中心,从而实现集中政策下的分散经营,将政策控制集中化和业务运作分散化的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总行最高决策机构能够集中力量制定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以及各项政策。从事经营的商业银行在不违背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管理其日常经营活动。在银行内部,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原则和方法,对商业银行优先配置资源,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按效益最大化原则经营。经扁平化改造的组织结构形成后,把过去多级管理、一级经营变为一级管理、多级经营。相应地减少了委托层次,从而在结构上减少了人风险。

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的操作可考虑三个方面。首先,合并过多的支行,特别是业务半径小的支行,如隔路毗邻的两个支行,把支行一级的机构整合为我国商业银行营业部下设的业务发展部。其次,压缩管理层级,减少中级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中级管理层还应该大幅度削减,减少银行业务发展的组织障碍,发挥信息技术在银行管理中的作用。最后,精选一批高级人才为客户经理,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在组织结构和业务管理上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这样就能够实现组织架构与以客户为中心相结合,压缩组织层级后减少了非利息支出,增加了银行利润。在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实现后必须进行流程再造,以使组织管理与流程相统一。

四、组织结构再造后的流程设计

流程是指一系列相关的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并为一定的目标、任务而进行的过程。这一过程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或步骤组成,相互之间有先后顺序,有一定指向,把所有这些工作环节或步骤衔接起来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从管 理学 上讲,流程就是有效配置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具体工作路径。这种路径是既定理念、素质、分工条件下的产物,当理念、素质、分工等发生变化时,路径也应该发生变化,问题是这个路径可能有很多,而理想的路径应是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

1.我国商业银行现有流程的缺陷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速度具有其他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管理的落后,这些优势尚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从流程上找原因,是因为:现有的流程是以银行为中心,按手工或部分 计算 机处理模式建立的,信息流在旧理念和旧流程环境下运行,发挥的作用甚小,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为发挥 金融 信息化在共享数据资源、流程自动化控制与处理、信息快速传递与跨地域存取的特性,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再造业务流程。又由于,在旧有的职能型组织架构中,客户的需求实现流程被肢解,呈现流程片段化,而客户对片段化的流程越来越反感和疏远,因而造成客户流失,为保住客户,达到客户满意和实现客户忠诚,实现重复购买,必须对流程进行再造。

2.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

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客户类别,将本来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最有利于顾客价值创造的营运流程重新组装,使银行能有效适应市场的要求。在银行业务流程的再造中,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作业进行最大限度地集成,从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组织,以期在战略方向、效率、质量、客户满意和对市场应变中取得突破。

3.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

银行职业发展路径篇(7)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是职能型的组织结构,其业务流程也是按照职能型的组织结构而设计的。这样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与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发生扭曲,与银行信息化发展水平产生背离,应在组织结构和流程上实现再造。笔者认为,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选择。在组织结构再造实现后必须进行流程再造,这样才能使组织管理与流程运行相统一。

一、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的类型分析

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有多种类型。哈佛大学商学院NitnNohria教授在1995年6月发表的《组织结构概述》(NoteOnOrganizationStructure)一文中,将不同的组织结构划分为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网络型及其他混合型,并就这些结构的不同特征进行了论述,指出在设计任何组织的结构时,通常需要考虑下列几个方面的事项:劳动分工、协调机制、决策权的分配、组织边界、非正式结构、政治结构、权威的合理基础。

就我国而言,银行的组织结构应满足经营管理的三项基本需求:有效地完成银行基本任务,即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原则;能够对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重大威胁作出反应,控制好组织结构的惯性原则;保持不断创新,即管理者的创新精神。据此,我国商业银行设计一个高效的商业银行组织系统,需要考虑五方面要素:环境的变化、正确的战略和经营方向、经营道德、有效的领导层、信息化水平。

下面对现代商业银行的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网络型四种组织结构类型进行分析。职能型组织结构是按银行职能部门来设置的,一般适合规模较小的银行,每一部门依据职能提供一项系列服务的一部分;事业型组织结构是依据企业的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划分的,适合规模较大的银行,它是根据产品特性的不同将银行职能部门分成事业部;矩阵型组织结构兼顾了事业型和职能型的特点,按客户的业务发展流程分类,每一事业部都能完整地完成目标任务,它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支撑;网络型组织结构是按掌握一定技能的知识雇员的类型来进行划分的,其适用于变化大、不确定因素多的环境,实际上是网络经济时代的结构,已呈现“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这种组织结构理论说明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实际来看,随着银行发展环境的变化,价值观也实现了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质的转变,其组织结构也实现了转变:即从行政职能型、事业型的组织结构向矩阵型和网络型的组织结构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北美洲等一些跨国性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这种转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构建具有借鉴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及其缺陷

从组织结构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域和政府序列设置的。即各总行为一级法人;一级分行对应省和直辖市级;二级分行对应地、市级;最后是县(区)级支行和营业所(办事处、分理处),至今这种状况还没有得到全面改变。从管理体制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均实行一级经营、三级管理。银行内部经营机制无论在资金筹措与运用,还是财务分配、人事制度上主要由上级行管理。管理行集中了过多不该集中的经营权,而真正的经营行却缺乏足够的自力。决策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阻碍了分、支行经营活力的增强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此外,封闭的干部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仍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它既不体现员工的素质能力和工作绩效,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对经营提出的开放灵活的管理要求。在分配问题上,所实行的依然是行政干部的级别工资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种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与信息化在银行中的应用已不相称,缺点是:管理层次多,管理成本高,信息链条长,市场反应慢,服务效率低下。虽然国外银行也有层级结构,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外银行能充分利用信息化实施管理,在分行之下不设下一级机构。

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比较好些,但仍然笼罩着行政机关的影子,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现代信息技术在银行的广泛应用,为银行构建运转高效的矩阵型组织结构提供了可能。

三、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笔者认为,应根据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参照国际成功的银行组织架构,以银行信息化建设为平台,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按照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要求,打破省、地(市)、县(区)之间的界线,以经济区为中心,设立区域大型城市行为分行,总行作为管理决策层,主要职责是战略决策、授信管理、产品研发、信息综合处理等。其他权力尤其是产品营销和市场开发的权力尽量下放。这便形成了以总行为决策中一心,以分行为经营中心,以下属发展部为产品服务中心,从而实现集中政策下的分散经营,将政策控制集中化和业务运作分散化的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总行最高决策机构能够集中力量制定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以及各项政策。从事经营的商业银行在不违背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管理其日常经营活动。在银行内部,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原则和方法,对商业银行优先配置资源,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按效益最大化原则经营。经扁平化改造的组织结构形成后,把过去多级管理、一级经营变为一级管理、多级经营。相应地减少了委托层次,从而在结构上减少了人风险。

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的操作可考虑三个方面。首先,合并过多的支行,特别是业务半径小的支行,如隔路毗邻的两个支行,把支行一级的机构整合为我国商业银行营业部下设的业务发展部。其次,压缩管理层级,减少中级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中级管理层还应该大幅度削减,减少银行业务发展的组织障碍,发挥信息技术在银行管理中的作用。最后,精选一批高级人才为客户经理,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在组织结构和业务管理上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这样就能够实现组织架构与以客户为中心相结合,压缩组织层级后减少了非利息支出,增加了银行利润。在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实现后必须进行流程再造,以使组织管理与流程相统一。

四、组织结构再造后的流程设计

流程是指一系列相关的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并为一定的目标、任务而进行的过程。这一过程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或步骤组成,相互之间有先后顺序,有一定指向,把所有这些工作环节或步骤衔接起来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从管理学上讲,流程就是有效配置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具体工作路径。这种路径是既定理念、素质、分工条件下的产物,当理念、素质、分工等发生变化时,路径也应该发生变化,问题是这个路径可能有很多,而理想的路径应是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

1.我国商业银行现有流程的缺陷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速度具有其他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管理的落后,这些优势尚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从流程上找原因,是因为:现有的流程是以银行为中心,按手工或部分计算机处理模式建立的,信息流在旧理念和旧流程环境下运行,发挥的作用甚小,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为发挥金融信息化在共享数据资源、流程自动化控制与处理、信息快速传递与跨地域存取的特性,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再造业务流程。又由于,在旧有的职能型组织架构中,客户的需求实现流程被肢解,呈现流程片段化,而客户对片段化的流程越来越反感和疏远,因而造成客户流失,为保住客户,达到客户满意和实现客户忠诚,实现重复购买,必须对流程进行再造。

2.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

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客户类别,将本来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最有利于顾客价值创造的营运流程重新组装,使银行能有效适应市场的要求。在银行业务流程的再造中,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作业进行最大限度地集成,从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组织,以期在战略方向、效率、质量、客户满意和对市场应变中取得突破。

3.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

银行职业发展路径篇(8)

一、问题的提出

一般而言,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复合称谓,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金融监督管理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对于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本文对金融监管组织架构所给出的定义是:一国金融监管主体体系的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职责分工、目标安排和协调运作的状态或模式,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金融监管集中度问题,即是应该实行统一监管组织架构还是实行分业监管组织架构;二是中央银行是否行使金融监管的问题,即中央银行是否监管商业银行。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浪潮使得金融业逐步走向混业经营。为了应对混业经营对金融监管所带来的挑战,各国开始逐步变革本国的金融监管组织架构,转向统一监管。从实践上看,20世纪80-90年代北欧三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金融监管组织架构改革的国家。北欧国家挪威、丹麦和瑞典分别于1986、1988和1991年改革了本国的金融监管组织架构,走上了统一监管的道路。这一改革在欧洲产生了很大影响,有部分国家追随北欧国家的改革统一本国的金融监管组织架构,这一浪潮至1997年英国金融服务局的成立后达到顶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实行统一监管组织架构的国家数量不断增多,统一监管已成为一种潮流。根据统计,1996年仅有15个国家实行统一监管组织架构,而到2009年,世界共有45个国家实行统一监管组织架构。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国和英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改革本国的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美国于2010年10月1日成立了美国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负责发现、分析、化解金融体系中的系统性风险,促进监管机构之间的监管合作;2009年后,英国对其金融监管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建立了两个新的监管机构:金融稳定委员会(FSC)和金融稳定理事会(CFS)来负责宏观审慎监管,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一时间,加强金融监管组织架构之间的协调,增强其统一程度成了各国所选择的方向。

虽然统一监管已经成为各国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变迁的趋势和潮流,但在统一监管组织架构下中央银行是否行使监管职能,即中央银行是否包含在统一监管组织架构之内目前还没有定论。由于各国金融业发展水平、法律体系以及金融监管制度各不相同,所以,通过比较不同种类金融监管组织架构之间的特点,并考察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变迁历史及路径,对指导各国改善金融监管,顺应时代潮流变革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特点比较

按照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统一程度,同时中央银行是否行使监管职能,可以将全球各国的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分为8种类型,分别是在中央银行内实现统一监管、在中央银行外实现统一监管、不完全统一监管(银行和证券统一)、不完全统一监管(银行和保险统一)、不完全统一监管(证券和保险统一)、不完全统一监管(双峰监管)、分业监管(中央银行不负责监管)和分业监管(中央银行负责监管)。下面将对这8种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一)在中央银行内实现统一监管

这种监管组织架构是完全的统一监管组织架构,不但金融监管机构实现了完全统一,且中央银行也合并在统一监管机构中。这种金融监管组织架构主要存在于一些小国家,其典型代表是新加坡。这种监管组织架构的好处是较为适应混业经营的趋势,较容易取得范围经济,其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从而容易产生官僚效应和道德风险。

(二)在中央银行外实现统一监管

这种金融监管组织架构是一种较常用的架构,即金融监管机构实现了统一,但中央银行独立在统一的监管机构之外,单独行使货币政策职能。其典型国家是英国。这种监管组织架构的好处是较为适应混业经营的趋势,容易取得范围经济。缺点是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信息交流不畅,容易延误金融机构的救助时间,导致金融危机在更大范围蔓延。如英国在2009年对北岩银行的救助,就由于英国金融服务局和英格兰中央银行信息沟通不顺畅而延误了救助时间,从而导致北岩银行被挤兑,进而使得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

(三)不完全统一监管(银行和证券统一)

这种金融监管组织架构是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的一种过渡形式,主要由于该国银行和证券融合程度较高,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而将银行和证券的监管部门合并,以更好的监管系统性风险。其典型国家是芬兰、卢森堡、墨西哥。这种监管组织架构的好处是适应混业经营的趋势,较容易取得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且便于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其缺点是由于其监管组织架构集中程度不高,并不能较好地应对金融机构更深程度的混业经营,如银保混业和证保混业的趋势。

(四)不完全统一监管(银行和保险统一)

这种金融监管组织架构是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的一种过渡形式,主要由于该国证券市场不发达,或者由于该国的证券监管权力较为分散。其典型国家是加拿大、哥伦比亚、秘鲁。这种监管组织架构的好处是容易取得范围经济和规模。其缺点是难以适应日益加深的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趋势,由于金融系统性风险多数是在银行和证券市场形成和传染,所以这种监管组织架构难以控制银证混业和证保混业所产生的金融系统性风险。

(五)不完全统一监管(证券和保险统一)

这种金融监管组织架构是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的一种过渡形式,主要是由于该国证券或者保险行业不发达。其典型国家是玻利维亚、智利。这种监管组织架构的好处是容易取得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其缺点同样是难以适应日益加深的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趋势。由于金融系统性风险多数是在银行和证券市场形成和传染,所以这种监管组织架构难以控制银证混业和银保混业所产生的金融系统性风险。

(六)不完全统一监管(双峰监管)

这种监管组织架构是基于迈克尔・泰勒(Michael Taylor)1995年提出“双峰”(Twin Peaks)模式理论基础之上的。这种组织架构的特点是成立两家在职能上相互补充的金融监管机构,一家是针对金融领域里的系统性风险进行审慎监管的机构,可称之为“金融稳定委员会”;另一家是针对金融机构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合规监管的机构,可称之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双峰式的金融监管模式可以避免监管职能在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重叠,并解决金融监管目标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双峰监管组织架构的劣势在于:第一,由于未实现完全统一的监管模式,仍然会存在信息沟通方面的障碍,所以仍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管套利;第二,目前双峰监管主要停留在研究阶段,真正付诸实践的只有荷兰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且其具体操作也有很大差别,并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

(七)分业监管(中央银行不负责监管)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实行分业监管的模式,且中央银行只负责货币政策,而不负责金融监管。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中国。这种监管组织架构的优点是监管责任比较清晰,不会产生责任互相推诿的现象,且便于中央银行独立的制定和行使货币政策,缺点是不适应目前世界各国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趋势,且无法取得监管的规模效应。

(八)分业监管(中央银行负责监管)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实行分业监管的模式,但中央银行除负责货币政策外,也负责商业银行的监管。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巴西、印度。这种监管组织架构的优点是监管责任比较清晰,不会产生责任互相推诿的现象,且便于中央银行掌握商业银行运行的情况,以便及时行使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对问题银行进行救助。其缺点是不适应目前世界各国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趋势,且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无法保持足够的独立性,容易导致道德风险。

三、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变迁历史及路径

金融监管的历史起源来自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起点是中央银行的建立。众所周知,在中央银行建立之前,由于货币发行权并不集中在国家手中,所以国家对经济的影响只能通过税收来实现,其影响相对较弱。随着中央银行的建立,货币发行权最终由国家垄断,国家可以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即通过货币政策来影响经济。但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受到金本位制的影响,中央银行对经济的调控能力随着金本位制的逐渐瓦解和崩溃而不断增强。众所周知,金本位指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在金币本位制下,经济基本自发运行,中央银行对经济的调控能力是最弱的,而在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中央银行对银行的调控能力逐渐变强。中央银行通过统一货币发行,逐渐具有了发行银行的职能。商业银行由于具有天然脆弱性,导致其经常会出现危机。而中央银行通过行使最后贷款人的职能,间接行使了银行监管的职能。

20世纪30年代以前属于各国金融监管的建立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发达国家建立了中央银行或者银行监管机构,开始监管商业银行的经营和运作。当时由于证券业规模发展较小,所以混业经营的风险是有限的和可控制的。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由于管制较严,只有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国家建立了证券和保险监管机构,而一些民族独立国家建立起了中央银行。20世纪70-90年代,金融业规模增大的同时,证券、保险市场得到了发展,特别是70年代,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混业经营趋势开始明显。证券和保险监管机构开始普遍建立,只有少数国家建立起了统一监管组织架构。21世纪之后,金融业进入全面混业经营阶段,此时统一监管组织架构开始盛行,部分国家虽然没有建立统一监管组织架构,但通过建立金融监管的协调机构来适应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挑战。

以上是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变迁的一个大致方向和历史。而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金融监管组织架构也存在着不同的变迁路径,上文所列举的8种金融监管组织架构也代表了8种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变迁的类型与路径。下面列举如下:

(一)在中央银行内实现统一监管

这样的金融监管组织架构有两种变迁路径:第一种是正常的从中央银行的建立到证券、保险监管机构的建立再到中央银行内实现统一监管,这种变迁的典型国家是墨西哥;第二种是直接由在中央银行内实现统一监管,这种变迁的典型国家是新加坡。

(二)在中央银行外实现统一监管

这种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变迁路径一般是正常的从中央银行的建立到证券、保险监管机构的建立再到中央银行外实现统一监管,即建立统一金融监管机构,但中央银行不包括其中,代表国家是英国。

(三)不完全统一监管(银行和证券统一)

这种金融监管组织架构有两种变迁路径:第一种是正常的从中央银行的建立到证券、保险监管机构的建立再到银行和证券统一监管,这种变迁的典型国家是墨西哥;第二种是直接由中央银行监管证券业,而没有证券监管机构的建立过程,这种变迁的典型国家是卢森堡。

(四)不完全统一监管(银行和保险统一)

这种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变迁历程有两种:第一种是正常的从中央银行的建立到证券、保险监管机构的建立再到银行和保险统一监管,这种变迁的典型国家是加拿大;第二种是直接由中央银行监管保险业,而没有保险监管机构的建立过程,这种变迁的典型国家是秘鲁。

(五)不完全统一监管(证券和保险统一)

这种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变迁历程一般是从中央银行的建立到证券、保险监管机构的建立,再到证券和保险统一监管,这种变迁的典型国家是玻利维亚、智利。

(六)不完全统一监管(双峰监管)

这种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变迁历程一般是从中央银行的建立到证券、保险监管机构的建立再到双峰监管模式,这种变迁的典型国家是澳大利亚和荷兰。

(七)分业监管(中央银行不负责监管)

这种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变迁历程一般是从中央银行的建立到证券、保险监管机构的建立,然后成立专门的银行监管机构,将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这种变迁的典型国家是中国。

(八)分业监管(中央银行负责监管)

这种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变迁历程一般是从中央银行的建立到证券、保险监管机构的建立,但中央银行仍然负责商业银行的监管。这种变迁的典型国家是印度和巴西。

四、结论及启示

从各国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变迁的历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及启示:

(一)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各国应该根据本国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金融监管组织架构,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融监管组织架构模式。从上文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统一监管组织架构较为适合金融市场比较发达、混业程度较高的国家,如英国、新加坡等;而分业监管组织架构较为适合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较低、混业程度不高的国家,如中国、印度等;部分统一监管组织架构做为分业监管组织架构向统一监管组织架构的过渡形式,较为适合部分金融行业混业程度较高或者部分金融行业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如墨西哥、加拿大,澳大利亚。

(二)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变迁路径多种多样,其基本趋势是:中央银行?分业监管组织架构?部分统一监管组织架构或者统一监管组织架构,而中央银行是否行使监管职能则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主要看一国政府的意愿。假如政府追求金融监管的规模效应,即保持监管信息沟通的顺畅,及时处置金融风险,则中央银行将会行使监管职能;假如政府害怕金融监管中的利益冲突、声誉损失及道德风险,则中央银行不会行使监管职能。

(三)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变迁呈现发达国家引领,发展中国家追随模仿的趋势。由于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变迁主要与该国经济金融发展程度密切相关,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所以,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变迁主要始于发达国家。从历史来看,无论是中央银行的建立、证券和保险机构的建立及统一监管组织架构的建立,都源于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其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变迁主要处于追随模仿发达国家的阶段。对我国来说,虽然我国经济总量较大,但由于我国人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目前还应该实行分业监管组织架构,待经济进一步发展之后,逐步走向统一监管组织架构。

参考文献:

[1]Llewellyn,D.T.(1999),the Economic Rationale for FinancialRegulation,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 Occasional Paper,series 1.

[2]Robert Pringle, 2010. How countries supervise their banks, insurersand securities markets 2010[M]. Central banking publications, London.

银行职业发展路径篇(9)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路径依赖的形成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金融在其长期发展与演进过程中又形成了一种惯性的路径依赖,这种路径依赖在它产生的当初往往与当时的经济环境是相容的,因而能支持经济的发展,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后,依赖型的路径往往又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要想维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破这种旧的路径,或结合新的经济发展特点对旧路径进行改造。当前我国进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就面临着既有路径依赖的阻碍作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及整个金融业的改革都至关重要。

我国建国后计划体制下大一统的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在初期为迅速组织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重点建设中是十分有益的,但在经济建设的总量和结构都发生明显变化后,这种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制显然已无法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更不用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了。其后虽经过几次较大的改革,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制,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及其他金融市场虽有发展,但仍处于配角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作用仍相当有限。而根据发展中国家近几十年的经验来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无一不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调整金融结构,提高非银行金融的比例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并且能分散经济增长中的风险。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发展模式一旦确立,就会沿着既定的轨迹和路径一直演化下去,并产生不断自我强化的趋势,即使有更好的改革方案,也会因为昂贵的沉淀成本及其学习效应、网络效应以及适应性预期等造成的收益递增效应,使既定的路径难以发生改变,形成路径锁定效应,并成为阻碍制度框架变革的保守力量。当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面对的问题正是在这种以银行为主导的既定金融体制下,既要维持经济增长,又要使银行不致因利率市场化改革而遭受损失。然而一项成功的改革,不仅取决于目标选择是否正确,还依赖于初始时选择的路径,一旦路径出现偏差,有可能导致无效率的路径依赖发生(彭兴钧,2002),最终导致失败,并且金融行业改革失败往往意味着更大的风险。那么,利率市场化的路径何在?

二、过去的金融改革未能改变原有路径

银行职业发展路径篇(10)

林毅夫的此番当选,不但是世界银行任命的首位中国籍的首席经济学家,对于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尚属首次。

林毅夫当选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自然与其个人在经济学专业上的学术造诣和对学术机构的管理能务密不可分。但其身后的祖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通过30年改革开放实践,所验证出的为国际社会益发认可的“中国式路径”,亦为林毅夫的当选提供了强大助力。

谁是下一个?

留心一下,我们可以发现:两年来,全球华人,尤其是中国人越来越多地在国际机构中担当要职。

2007年11月27日,中国女律师张月姣当选为WTO上诉机构大法官,距离林毅夫接到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的正式任命,前后才两个多月。如果我们将时间再向前推移,会发现两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出现在国际组织的高管序列里,2007年2月9日,中国驻联合国日内瓦大使沙祖康担任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2006年11月10日,国际电联(ITU)选举中国籍的赵厚麟为副秘书长;2006年11月9日,在瑞士的日内瓦,得到中国政府高调支持的陈冯富珍当选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华人首次主政国际组织;2005年10月24日,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竞选获胜,就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执行局主席。

两年多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国际组织高管的竞争中胜出,应该说是自1971年10月25日中国重返联合国之后的又一次外交胜利的集中体现。在37年前,乔冠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次登上联合国大会讲台发表重要演讲,标志着当时我国在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而今天,“中国声音”响彻在越来越多在国际机构中,更多的中国人在国际组织中担任要职。

继林毅夫之后,下一个是谁?我们虽然还无从确定,但我们却完全可以相信伴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中国声音”许多已成为国际事务的行为准则,在这种情况下,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中国人走向国际舞台,在范围更广阔的空间里,担任更高级别的职务。

中国式路径

世界银行对林毅夫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的任命,除了其在经济学专业领域的成就得到国际认可外,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以及取得巨大成就的路径选择,得到了国际各界的广泛认可。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为何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如此之多的中国人涌进了各类国际组织,并且均担当要职。

此次世界银行任命林毅夫担当其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众所周知,世界银行的功能是帮助贫困国家消除贫困、关注并扶持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以此推论,似乎世界银行高管的组织结构中,应有许多人来自发展中国家。但事实上,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很多国际性组织中,高管一直由欧美国家所把持。而这种状况背后隐藏的是一种“大国情结”,他们习惯性认为只有只有发达国家才是当下先进文化的代表。

上一篇: 统计学的目的 下一篇: 公共管理的途径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