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16: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临床医学儿科专业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工作的开展,所有新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是直接面对患者的临床一线人员。而儿科医生不仅要面对不能正确表达病情的患儿,同时还要面对患儿家属,因此在儿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研究生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1],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让每一名儿科医生清楚地意识到人文素质是一名医生所必备的素质。
1人文教育在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意义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通常是指在人的生存过程中以追求真、善、美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对人的整体、全面、长远和根本利益为终极关怀的价值追求。人文精神本质上以人为中心,将人的尊严、生存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作为主旨的观念和信念。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重要表征就是医学人文精神,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注与尊重。医学人文精神根植于医学实践,其核心就是关爱生命,以患者为中心,在诊疗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弘扬高尚医德。
2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2.1加强人文教育是解决医患纠纷的重要途径
现代高新医疗技术的应用,在给患者带来巨大福音的同时,也导致一些医生崇尚“技术万能论”,只见“病”不见“人”,把“病”与“人”割裂开来,缺少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有效沟通,导致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甚至发生了一些性质恶劣的“杀医事件”。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有关。医学人文精神淡化,忽视“人”的体验,忽视“人”的存在,必然导致医患矛盾。医患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医护与患者的关系,其次才是人与疾病的关系,这又包括两部分:一是医护与疾病的关系,二是患者与疾病的关系。因此,要解决好医患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处理好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即首先要解决好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儿科医生与患儿家属的关系。我国著名的外科大家裘法祖说“医学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但必须要有人的温度”。加强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教育,提高儿科医生的人文素质,是减少医患矛盾的重要途径。
2.2加强人文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医学模式已经向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患者对医院的期望更趋于理性,其更关注就医环境、就医体验和生活质量。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人文精神。尤其是儿科医师面对的儿童是一个不断生长变化的个体,在儿童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儿童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发育特点,还必须注重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才能更好地减轻患儿的痛苦。
2.3加强人文教育是提高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需求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意识和职业道德、人文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素质以及身心素质。交流沟通技能是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体现,不仅要懂得如何与患儿沟通,还要掌握与患儿家属沟通的技巧。医乃仁术,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对患儿有仁爱之心,树立以患儿为中心的理念,善于把握患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了解患儿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抓住问题的本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适当的时间、地点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建立互助互信、友善和谐的医患关系,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儿童医疗服务的骨干力量,其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儿童医疗服务的质量。研究表明,医患沟通不良是导致医疗投诉和医患纠纷多发的重要原因,所以加强人文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儿科医生的必然要求。
2.4加强人文教育改善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现状
我国高考制度的设置导致报考临床医学的本科生以理科学习为主,人文基础相对薄弱、人文知识储备不够。考上大学后由于学生课业负担繁重,对人文科学课程的学习时间很少,加之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部分学生趋于功利化,只重视医学知识,而轻视人文知识。因此,很多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人文课程教育,导致人文知识储备不足、人文精神缺乏;缺乏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自身综合素养不高;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不足;缺乏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
3如何在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中融入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的手段不应局限于课堂讲授形式,应拓宽人文教育途径[2],通过带教教师的榜样作用,把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
3.1首先提高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研究生人文价值观的形成[3-4],所以我们积极鼓励临床教师参加人文培训班,努力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相关内容。身教大于言传,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在临床医疗实践过程中,临床教师除了讲解疾病的诊断治疗知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外,还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2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医学人文知识
指导并带领学生阅读古籍文献。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可以从中汲取其精髓,并将其运用到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中去。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医乃仁术”,“仁”是儒家理论的核心,其基本内涵为尊重人、宽容人、同情人、关心人、帮助人、爱护人,珍视人的生命。儒家学说认为,君子要以义为重,人的道义价值应高于物质利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履行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天职的前提下获得正当的经济收入,实现义与利的完美结合。古人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加大对医学先贤的宣传教育,弘扬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历史人物的高尚医德。
3.3在病史采集中注重培养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语言及非语言沟通技巧
病史采集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儿科临床实践的基本技能。儿科患者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往往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痛苦。病史采集大多来源于患儿家属,而患儿家属则因对孩子的过度关爱及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而过度担心、焦虑不安,导致其对患儿病情夸大或隐瞒而表述不准确。因此,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儿科医生获得患儿真实病情的重要渠道,也是患儿及其家属信任医生、配合诊断治疗的基础。在临床带教中教育学生采集病史时,做到着装合体、举止大方、态度和蔼,同时还要善解人意,尊重患儿及其家属,并要求对所有患儿一视同仁。
3.4在体格检查中融入“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理念
体格检查的异常发现是疾病诊断的重要线索和依据,是医生与患者零距离接触和情感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随着大量高精尖仪器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致使体格检查被年轻医师日益忽视。儿科医师面对的患儿易哭闹,不配合体格检查,家长亦不愿意让年轻医生检查患儿,导致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有畏难心理,不愿意给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因此,带教教师不仅要让研究生认识体格检查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还要在体格检查中融入人文关怀。在进行检查前准备一些儿童喜欢的玩具,与患儿适当游戏,减轻其恐惧心理;检查时动作轻柔、灵活、规范、准确、全面;检查后帮患儿整理好衣服、盖好被子并对患儿家属表示感谢。
3.5在辅助检查选择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
适宜的辅助检查有利于疾病的明确诊断,但如果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顾患者的实际情况,盲目选择检查项目,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也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因此,带教教师在指导研究生选择辅助检查项目时要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检查项目,做到有的放矢,培养研究生的医德观念。
3.6在疾病的诊断中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
1根据职教理念调整教学内容
儿科学属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研究对象包括新生儿、婴幼儿、青春期的儿童。围绕儿科学的教学宗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结合现代职教理念,从四个方面改革教学内容:首先,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小儿体格、智力、适应性、综合素质;其次,根据小儿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技术,最大能力的降低儿童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升儿童疾病的治愈率;再次,普及教育做好儿科知识的宣传,例如先天性疾病的筛查、免疫接种、儿童膳食营养、儿科保健知识的普及等;最后,对小儿疾病的康复可能性及具体康复治疗方案进行研究,尽最大可能帮助疾患小儿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乃至恢复健康。为此,本次课改主要进行以下五个方面教学内容的增加、合并或删减。
(1)根据儿科学发展趋势和对疾病的临床研究,将“风湿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在授课计划和教学课件上进行整合,统一为“免疫性疾病”。这一章内容整合后重新进行分节,包括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免疫缺陷病、风湿热、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川崎病,共六节内容。
(2)根据我国儿童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现状,增加了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内容,将这部分内容与结核病、寄生虫病,三部分内容整合为“感染性(传染性)疾病”。这一章内容整合后重新进行分节,包括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结核病、寄生虫病,共六节内容。
(3)根据人们对健康儿童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这章内容的讲解进行拓展,增加课时量[2]。例如,增加儿童日常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部分内容;配方奶粉儿童每日摄入奶量的计算;婴儿抚触;婴儿主被动操等。
(4)将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方案进行修订和更新,以更好的适应当今临床实际和应用;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新生儿败血症,因此将新生儿败血症的教学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补充完整,增加败血症的诊断指标,使新生儿疾病的讲解更加完善。
(5)为适应基层助理医师的执业能力范畴及其实用性,删掉了儿童急性白血病、儿童急性坏死性小肠炎、儿童癫痫等内容的讲解。将节省出的课时添加到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适应医学教学模式的改变,弱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提倡人体整体化,以适应整体化医学的理念。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则,满足“三个需要”。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处理好不同内容的联系与衔接。
2进行学情分析更新教学方法
分析我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结构,来源包括三个部分:(1)高职大专(理科)生,这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中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具备学习临床医学的基本条件;(2)高职大专(文科)生只具有中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初步知识,学习医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差距;(3)单招生在中专阶段已经学过生理学和生物化学,部分学生已具有学习临床医学的基础,但知识相对偏少,实践技能有待提高。
针对这样的学情,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和达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教学团队从以下三个方面更新教学方法,适应学情。
(1)以儿童对健康的需求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儿科医护工作人员对小儿的健康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不断地提高儿童体格、智力发育、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教学外应不断的给学生渗透“责任感和使命感”,保障小儿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和谐状态[3]。
(2)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角色扮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要求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从医学学生的角色转变为准医疗工作者。由于年幼的小儿不能自诉病史,年龄又偏小,缺乏明确的定位症状和体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作为儿科医护工作者,临床诊断时务必详细询问家长小儿病史,并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必要时结合实验室检查等。课堂上学生科角色扮演为疾病防治的执行者、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者、儿童营养膳食的指导者、患儿代言者、患儿知心者等多重角色。
(3)CBS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CBS,Case-BasedStudying,基于案例讨论的学习。即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以案例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讲述新课前可先提出典型案例,将学生分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CBS教学法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形象性、动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针对岗位需求改革考核方式
(1)理论知识的传统考核法。按照本课程的授课计划和教学目标,教研室内进行轮流说课,统一每章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方法和考核方法。在每章节讲授完毕时,结合近年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考试,应附有相应的目标检测习题,包括A型、B型、C型单项选择题、X型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学期末时,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儿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50%。
(2)CBS教学考核方法。这种考核方法是本次课改的特色和核心。将每个教学班的学生按照4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并指定小组长。由组长抽取教师之前准备好的相关案例,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小组调研,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激烈讨论、结合课本理论知识形成案例小结,最终以实验报告的形式上交,教师进行点评打分。这种考核方式可在学期初、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每个案例10分。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30%。
(3)实践操作技能考核[4]。实验操作技能考评包括现场操作考核和实验报告考核两种形式。由教师根据课程标准,选定考试范围及操作要求,同时在固定时间内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动手训练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考试时教师将考题编号分组由学生自己抽签,学生根据考题内容独立完成操作,考试完毕进行评委现场打分。对于复杂实验(例如新生儿心肺复苏),也可将学生分成小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机会,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全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认真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打分。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20%。
4小结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01-0051-03
1998年,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草案),临床医学由原来的五个专业调整为临床医学一个专业,儿科医学专业即停办。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疗体制的改革,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侧重于以优质及特色取胜,塑造新世纪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为适应社会需求,分设儿科医学专业,培养专门人才尤为重要。
一、儿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走访调研
我院针对目前儿科医师缺乏的实际情况,通过调研国内两所开设儿科专业的医科院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学习其成熟的培养经验及管理模式,并参观其儿科技能实训室,为我院儿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借鉴并积累宝贵的经验。
(二)专科医院人满为患,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儿科诊室萎缩
由于儿科医师高风险、低回报的就业现状和教育部对儿科医学专业停止招生政策的实施,近年来,医学院校毕业生鲜有人愿意从事儿科诊疗工作。以天津市为例,在53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有20所不设儿科床位,3个医学中心有儿科床位82张,5个区域医疗中心有儿科床位110张。此外,儿科的二级学科只有内科。综合医院儿科萎缩,专业人才断档,高水平儿科医师匮乏,儿科诊室设置不全,诊治能力下降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儿科卫生专业的发展。
二、儿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导向失衡,致儿科医师缺乏
1998年,国内医学院校陆续撤销儿科医学专业,只在研究生培养阶段设有儿科专业方向。统计显示,在停办的十余年间,全国儿科医师的数量只增加了5000人。最新研究表明,中国0岁~14岁的儿童超过3.2亿人,而每千名儿童有0.2598个儿科医师,美国则为1.4588个。参照美国的标准,中国儿科医师的缺口达20万。
目前,我国本科培养阶段对于临床医学不设专业方向。现仅重庆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十余所儿科教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的医学院校继续以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医学)的模式坚持儿科专业人才培养,每年共招生四百余人。天津市的医科院校暂无本科层次的儿科专业招生,这说明天津市培养儿科医师的任务更加紧迫。
(二)现实因素影响,致儿科医生缺乏
综合医院出于经济效益、医疗风险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忽视儿科诊疗方面的建设,造成人员梯队断档,二级以上医院儿科医生人才队伍日益萎缩。具体原因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儿科专业教育介入晚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于2013年开始在临床医学专业三年级学生中按照专业动员、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筛选出60人左右重新组班,作为儿科专业的特需人才进行培养。现已有两届在校生,共计105人。但这些学生在进入儿科专业学习之前,没有接受过儿科专业思想教育,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认识到儿科学研究目的是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对儿科专业的特殊性缺乏认识。
2.缺乏完善的培养方案
随着国内医学院校陆续在本科阶段取消儿科学专业,其培养方案也随之调整。多数医科院校对于课程设置本着突出重点、保持特色的原则,对专业性强、适用面窄的小儿外科学和小儿传染病学学时大幅度削减,同时将小儿内科学与内科学中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整合,增加内科学的课时数。
3.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儿科专业切实有效的考核体系不健全,内容多侧重临床医学专业,由于实验条件有限及实践中具体因素的制约而没有儿科专业特色的考核。
4.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
独立学院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教育机构,是本科第三批次录取,即大家常说的“三本”。学生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卑感,这种负面情绪从在校就读一直延续到就业竞争中。同时,由于独立学院在社会上存在时间短,大众认可度不高,也加重了学生择业时不自信的心理。如此,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日益凸显,在择业时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找到工作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三、儿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政策引导为首要,加强儿科专业人才培养
我国儿科专业人才缺口大,现行培养体系与儿科特征脱节。在2012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世界健康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儿科住院医师培养研讨会上,专家呼吁医疗行政机构应当正视儿科医师紧缺和培训体系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医改政策应向儿科倾斜,支持儿科从体制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以完善。
2014年11月,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统筹各类医学专业协调发展,特别要加强儿科、精神科等临床急需紧缺人才培养。
可见,国家已开始关注儿科专业人才缺乏的现实。作为医学院校,我们要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尽快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儿科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二)院校联动,医教协同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作为独立医药院校,为适应社会需求,应积极开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院现有2010级和2011级儿科专业学生共计105人。2014年与天津市儿童医院签署教学医院合作协议,由该院对我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有志从事儿科工作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1.早期介入儿科专业教育
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即开展有关儿科专业的系列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等。如聘请我市儿童医院专家来学院进行专题性质的专业讲座;或从学生中选拔对儿科专业感兴趣的代表,利用寒暑假去儿童医院开展早期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对儿科专业有深层次的理解,为三年级的儿科专业储备优秀生源,避免以往学生盲目选择专业的现象发生。
2.调整培养方案,积极改革儿科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上采取“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即在本科五年制的教学计划中,三年半为理论学习,一年半为临床见习、实习。三年半的理论学习时间分配上,前两年半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趋同,后一年逐步向儿科专业方向分化,开设小儿内科学、小儿外科学、小儿传染病学、儿童保健学及儿科技能实训课等专业性强的课程,使儿科专业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拓宽知识面,加强就业的适应性。
3.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本着医教协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则,在我院三年级儿科专业学生确定后,从教学医院的儿科临床科室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临床医师作为其导师,即本科生导师制。这是目前我国高校探索育人的新模式,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导师要对学生学习期间的各个方面负责,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临床技能训练。同时,向儿科专家请教,共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细化考核内容,制订详细的评分标准,为儿科专业学习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4.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拓宽就业渠道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医学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考试即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目前仅有研究报告影像学专业或医学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性,或是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成绩的相关性,但是关于临床医学本科生临床课程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分析尚未研究。为了解和评价临床医学本科生对于临床课程的掌握程度,进而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本研究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主要课程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了解各科成绩的相关程度。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选择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6级五年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因各种原因缺考、重考或补考者的成绩除外,共计131名学生的成绩列入分析。
2.方法。收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主要临床课程成绩,主要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精神病学和影像学等六门课程。其中,两次平时成绩各占15%,期末考试成绩占70%。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用Spe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主要临床课程成绩之间的相关性,r为相关系数。
二、结果
(一)主要临床课程成绩统计学分析
内科学、外科学和儿科学成绩的平均分在70~80分之间,妇产科学、儿科学和影像学的平均分在80~90分之间;只有内科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内科学不及格人数最多,为6人,占总人数的4.6%,外科学、儿科学成绩全部及格。见表1。
(二)主要临床课程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主要临床课程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
表1主要临床课程成绩统计量
表2主要学科成绩相关系数(r)比较
三、讨论和建议
(一)进一步重视内科学、外科学和精神病学的学习
研究表明学生平均成绩在75~85分之间,为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学生对于临床医学主要课程掌握程度较好。但是从平均成绩来看,外科学、精神病学和内科学平均成绩很低,并且精神病学和内科学不及格人数较多。这可能与试卷难易不同有关,但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对这些学科不够努力和重视。因此,在以后的临床教学中,学生需要加强对于内科学、外科学和精神病学的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成绩,老师在上课时要把握好课堂节奏,做到细致耐心,循循善诱。
(二)端正学习态度,加强教学投入
结果显示r值在0.2~0.4之间,呈弱相关的课程有:儿科学与内科学;r值在0.6~0.8之间;呈强正相关的课程有:影像学与妇产科学;其余课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6~0.8之间,呈中等强度正相关。所以在今后的临床课程中,学生在学习妇产科学的同时,亦需要掌握扎实的影像学知识。此外,儿科学和内科学相关程度较弱,这与两者的知识体系差异较大有关,内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为成人,儿科学的研究对象为儿童。因此学生需要端正态度,对不同学科一视同仁,同时学院也应在硬软件设施上给予充分支持,确保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综上,我院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是可以给予肯定的,但是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加大人力和物力资源投入,确保学生达到培养要求,进而促进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青萍,舒凤鸣.医学影像学本科学生各类课程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9,4(3):232~234
临床实习是临床医学本科生由学生身份向临床一线医师身份转变的关键时期,具有双重身份性质,既是带教教师眼中的学生,又是病患眼中的实习医生。临床医学本科生在临床实习时存在很多问题。儿科又成为“哑科”,小儿表达能力差,诊治不配合,家属情绪焦虑,这给本科实习医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通过总结实习带教经验,解决临床医学本科生儿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让其充分了解儿科、喜欢儿科,选择成为儿科医师。
一、临床医学本科生儿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对儿科不感兴趣或不重视。儿科用药、手术、基础与临床科研均与其他学科有较大差距。儿科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对病情变化的观察及判断有较高要求,许多综合性医院取消儿科急诊及门诊输液,导致儿科住院患者多,周转率快,在综合性医院儿科医生要承担产婴室、新生儿、儿科住院部及夜间急诊等繁多的临床工作,因此临床医学本科生对儿科不感兴趣、不重视,导致他们在考研、规培及未来职业规划计划中,大部分不选择儿科,因此儿科医生生源大量流失。
2.考研或就业的影响。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农村及城镇医疗保险的普及,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医疗单位对医疗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临床医学本科生毕业后找工作越来越难,考研成为大多数临床医学本科生的选择,因此在实习阶段,本科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复习考研,儿科也是考研的冷门专业,因此临床医学本科生不能将精力和时间用于儿科临床实习,甚至在实习期间请假复习。我国推行住院医师规培制度,本科生大部分不会选择儿科规培,因此实习生不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不遵守科室劳动纪律的问题时有发生,将实习工作看成自己的负担而抵触实习工作,甚至会在加强监管后质疑管理[1]。
3.实习医生角色转换障碍。临床实习让本科生由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角色转换,本科生尚未进入实习医生的角色,实习时会潜意识地把自己当作学生、当作旁观者,把临床实习当作理论学习,不主动参与到问病史、查体、解读报告、分析病情、与家长沟通病情等临床工作中。实习医生从校园走向医院,从书本走向实践,面临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工作的困难,会有焦虑、畏惧等心理。
4.儿科医患沟通问题。儿科又称“哑科”,儿童不能自我表达自身存在的问题,需家属提供病情,而家属带有自身情绪,往往不具有客观性,儿童查体和治疗均不配合,没有经验的实习医生经常会束手无策。目前儿童患病住院,全家出动照顾,面对众多家属的询问,实习医生由于临床经验少、缺乏沟通经验而无法回答,而家属要求经验丰富的医生诊治,在心理上排斥年轻的实习医生,甚至轻视实习医生,拒绝实习医生的问诊和查体,实习医生极易产生对儿科的厌烦、脆弱、自卑、畏惧等情绪,打击实习的积极性,使得无心于儿科临床实习工作[2]。
5.团队协作问题。临床诊疗是一个集体性的工作,并不是仅仅只要医生发挥作用,医疗及护理团队、医技检验、后勤保障、行政等多个单元集体发挥作用,而良好的团队协作、良好的团队沟通是保证医疗运转的基础,需要医护人员各司其职。实习医生会被安排比如测血压、做心电图、测血糖、记录出入量、换药、打印病历资料等看似与学习临床知识无关的事务,甚至科室事务、搬东西、跑腿等,因此实习医生会对自己实习所做的事情感到困惑甚至怀疑,会推诿或拒绝上级医生的安排。
二、解决方法
1.引导实习医生正确认识儿科现状及发展机遇。我国儿科医生数量增长缓慢,且每年都存在流失的现象,为了缓解儿科医生短缺的状况,部分高校已恢复儿科学本科专业招生。在国家补助下,儿科规培医师待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儿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赢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引导实习医生正确认识儿科现状及发展机遇,纠正其对儿科的偏见,改变其对儿科固有的观念,树立对选择从事儿科行业的信心。
2.加强儿科临床基础知识的培训。实习过程中,查房主治医师、住院总医师、住院医师应在临床带教中发挥好临床教学工作。查房主治医师重点讲解疾病分析与诊断思路,疾病概念诊断的标准、分类及治疗原则等,查房时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实习医生主动学习,掌握疾病基本的诊疗思路。住院医师负责带领实习医生掌握收治病人的流程、病情观察重点以及一般临床问题,如发热、腹痛等常规处理措施。住院总医师主要负责理论教学,讲课内容需贴合实际,比如肺炎、补液等基础知识的讲解,加强基础知识储备,而病例讨论需讨论疑难病情,加快临床思维的形成。实习医生需认真书写病历,带教教师要及时纠正病历书写错误,提高书写医疗文书的效率和质量,并对其进行常用诊疗技术的培训,让实习医生熟练掌握腰椎穿刺、骨髓穿刺、胸腔穿刺等基本操作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31-0184-02
近年来,儿科患儿的数量明显增多,加之家长对疾病治疗效果要求的提高,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难度显著提升。与成年人相比,儿科患儿具有机体免疫力低、药物耐受度差等特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在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临床操作能力,方可使患儿的预后得以改善。有研究指出,培养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儿科学临床思维,对人才专业能力的增强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实施“儿科学临床思维培养模式”期间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样本,阐述了儿科学临床思维的培养方法,观察了培养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以2017年9月—2018年9月实施“儿科学临床思维培养模式”期间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1例作为观察组,性别:男/女=10/31,年龄(21.15±3.59)岁。
以2019年9月前实施“传统教学模式”期间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1例作为对照组,性别:男/女=9/32,年龄(20.16±2.84)岁。两组学生具有可比性(P>0.05)。
(二)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教师需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为学生灌输儿科学理论知识。观察组实施“儿科学临床思维培养模式”,将理论教学、临床带教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儿科学临床思维,为人才专业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儿科学临床思维培养模式”的应用方法如下。
1.理论教学
为培养儿科学临床思维,加强理论教学是关键。教师可将多媒体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以及提问式教学法展开教学,为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图片插入理论知识中,可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如当讲解早产儿与足月儿的外貌特点时,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乃至视频,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更加接近临床,使其临床思维得到培养。(2)案例教学法: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为学生介绍临床真实病例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样可达到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目的。如讲解新生儿黄疸的相关知识时,可为学生提供如下病例:“產妇30岁,产前使用催产素10.0U肌肉注射,第二产程68min,胎儿娩出后可见皮肤、巩膜、黏膜黄染,测量血清总胆红素提示黄疸。请分析该患儿黄疸的高危因素,并为其制定治疗方案”。病例介绍完成后,学生需分为不同的小组,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临床思维。(3)提问式教学法:教师可将提问式教学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其临床思维。如学习小儿肺炎知识时,教师可提问如下问题:“小儿肺炎的诱因?”“患儿的临床症状?”“疾病的治疗方法?”“患儿的预后”等。采用上述方式提问,可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对上述知识进行思考,从而提高问诊的全面性,提高疾病治疗方法的针对性,改善患儿的预后。
2.临床带教
为培养儿科学临床思维,教师同样应对临床带教问题加以重视,以增强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临床带教过程中可采用“情景教学法”“病例汇报模式”进行教学。具体方法如下:(1)情景教学法:以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为例,教师可首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由教师扮演“患儿”,由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临床医生”“患儿家长”“护士”等角色。“医生”应对“患儿”及“家长”问诊,并为其提供诊断意见,根据诊断结果,对疾病进行治疗。上述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使学生充分了解儿科学临床实践的流程,了解临床实践中常见的问题,这对其临床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2)病例汇报模式:将病例汇报模式应用到儿科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儿科学临床思维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价值。病例汇报模式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带领学生接触典型病人,要求学生从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多种角度出发,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并进行病例汇报,培养其儿科学临床思维。
(三)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采用笔试的方式评价,总计0~100分,≥80分视为优秀,60~79分视为合格,<60分视为不合格。理论知识掌握率=(优秀+合格)/41×100%。同时观察两组学生的临床思维评分以及教学方法满意度。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率为97.6%,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二)学生临床思维评分
观察组学生临床思维评分中,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分别为(94.8±2.3)分、(95.6±1.0)分、(97.4±1.9)分及(98.0±0.4)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三)学生教学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教学满意度95.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三、讨论
所谓临床思维,指运用医学、自然科学、人文及行为科学知识,借助“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患者沟通,制定个性化的诊断、治疗、康复与预防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执行的过程[1]。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对其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素质教育也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典型案例教学法是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临床医学是建立在解剖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之上的,属于自然科学,但它的实践对象是人,人最大的特性是社会性,又属于社会科学,这就决定了现代医学不仅仅是技术的载体,还是一组范畴构成的精神张力的生命感,它是科学与人文的交织与冲突。医学生的教育有着其特殊性,需要理论结合实际,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改变,教学评价体系也较之以往不断进行着改革。临床医学的教师必须不断地去优化临床教学方法,才能使临床教学不枯燥,一直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探索、发现、总结一种生动活泼、科学合理、浅显易懂的教学模式,从而赋予传统教学模式以新的内涵,典型案例教学法是这种探索、发现的总结,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儿科学的学习以基础课、专业课、见习及实习后毕业的形式进行[1]。随着社会发展,在传统的 “粉笔+黑板”的单调的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幻灯片制作,通过多媒体,运用图像、声音、视频等,使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和生动。但其专业理论教学仍采取以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容易脱节,学生自我思考的机会极少,只能被动地、填鸭式地跟从教师的思路去理解,使学生在临床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的培养方面有很大的欠缺。但现实中医生最为重要的技能恰恰就是独立自主的分析病因,从而采取对应的治疗手段。随着儿童患者及其监护人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医学生在儿科见习、实习期间个人或者自主学习的机会越发减少,实习质量得不到保证。
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医学院校的教学形式比较灵活、科学,典型案例教学法就是欧美发达国家很多学校纷纷采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采用和推广让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和丰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归纳和总结。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预选一些本专业的典型案例,在理论课结束后即给予学生,并开出相关参考书目,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仔细地分析研究这些典型案例,结合理论教学和相关的参考书目,重点解决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等问题,自我归纳、总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将更多时间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教师不再完全充当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分析病例。最后对讨论案例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学生讨论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以更为互动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消化书本知识。
儿科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案例为先导。模拟现实场景,化无形为有形,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紧地联系起来,重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处理疾病的能力。典型的临床案例充满探索趣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日后良好的临床工作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典型案例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由配角转为课堂的主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明显加强,扩展了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对此,国内部分学者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试验,通过采用传统教学法与典型案例教学法对照试验。在学期末,采用考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数据,结果显示:无论是理论考试成绩还是病案分析成绩均有显著性差异[2][3]。发现典型案例教学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迪临床思维、锻炼分析能力、理论与临床联系和对重点及难点的理解、巩固理论知识等方面很有帮助,对于广大的医学生今后进入临床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应用典型案例教学法在儿科的教学中,应注意:①典型案例教学法一般需要较多的时间,对教师和学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在案例选择中,应有较为完善的总体规划,精心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在保持案例的真实性、针对性、趣味性的同时,能准确地表达课程的理论知识,满足教学的需要,且能达到很好的效果。②讨论题要准确,富有启发性[4]。教师要及时有效地引导,起到一种“导演”的作用,引导学生在病案复杂的材料中,运用儿科学中相关理论知识、原理和方法对病案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便获得疾病的处理知识,使得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及掌握儿科学书本的理论知识。
我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我校承担乡镇(社区)医务人员定向培养任务[1],从2010年起,学校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根据乡镇(社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乡镇(社区)卫生服务特色及调研结果,在融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的基础上,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以期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为乡镇(社区)培养合格的全科型医学人才。
1.整体分析
我校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整体分析,并与非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再次明确本次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设想是:按照乡镇(社区)医疗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根据“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毕业实践分段式教学。将传统的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拓展型实践教学各环节纳入课程体系,共同构成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内的、较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2.具体改革内容
2.1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课程群的改革
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在我校组织的基层医生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意见的调查中,大部分基层医生对音乐、美术、高等数学、物理学等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类课程的评价较低,而对生物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非常重视,认为这和传统的生物医学教育模式[2]有密切关系。对此,我们将适当调整音乐、美术、高等数学、物理学等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类课程的课时数,同时依据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生的“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职业规划特点,加强卫生法学、医患沟通学等医学人文类课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2.2生物医学课程群的改革
以夯实专业学科基础为主要目标,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针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生未来基层卫生工作中常见的医疗问题,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医学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增设乡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等乡镇及社区卫生工作适用课程,突出本区域疾病的诊疗,强调所学知识的适用性。
2.3公共卫生课程群的改革
以培养学生的预防战略和公共卫生意识,树立预防为主及为人群健康服务的观念,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主要目标,为独立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奠定扎实的基础。针对乡镇及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加强健康教育学与管理学、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学等预防医学课程[3]教育,适度增加预防医学课程[4]的学时。
2.4临床医学课程群的改革
以拓宽专业口径和增强专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在与基层医生的访谈和调查中,70%以上的调查对象强调中医学知识在基层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并且对中西医结合内、外、妇、儿科学、中医学课程的评价也较高,因此,我们将内、外、妇、儿科学改设为中西医结合内、外、妇、儿科学,将中医学课程细分为中医学基础和中医诊断学两门课程。
课程计划中必须制订临床毕业实纲,安排不少于70周的毕业实习,将毕业实习时间由一年增加到一年半,较非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增加半年,其中50周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以具备实践教学条件的县级医院实习为主,20周为预防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习时间不少于12周),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临床经验,初步形成独立从事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工作能力。
2.5全科医学课程群的改革
以强化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是集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课程。根据乡镇(社区)医疗人才资源的现状,国家极度缺乏在基层能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的全科医生。因此,我们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全科医学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急救医学等与乡镇及社区医疗工作密切相关的全科医学课程。
2.6选修课程群的改革
以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全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依据,科学配置选修课程。区别于本科临床医学生,鼓励学生多深入基层,了解基层,熟悉群众,到基层中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科学地进行探索和实践,最终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真正为乡镇及社区培养学得实、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民,甘雅芬,谢清平.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课程设置探讨.教育与职业,2010,11:94-95.
[2]刘春苗.建立特色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7):947-948.
[3]杜鹃,白雪松,宋春梅.深化预防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中国科技信息,2012,6:136.
作者简介:苏苗赏,男,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儿科医学教育。
2016年教育部批准全国八所高校开始重新招收儿科专业五年制本科生,这对儿科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恢复不等于照搬从前,如何在新形势新环境下构建适应时展需求的儿科本科教育体系,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儿科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儿科医学教育的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对儿科专业本科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儿科医学系本科教育的建立
50年代初,北京、上海、沈阳等医学院校开始筹建并招收儿科系学生,学制五年,培养方式是选择部分医疗系学生,在第五年安排到儿童医院实习,接受儿科医学教育,毕业后从事儿科工作。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中国医科大学即当时沈阳医学院、北京第二医学院、上海第二医学院和重庆医学院等院校设有儿科系,并建立儿内科、儿外科、传染病等教研组,开始自己编写教材和制订教学大纲,实施有关儿科医学生的培养计划,为各地儿科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1977年恢复高考后,原先的儿科医学院校恢复儿科系,湖北、南京、温州、青岛、新乡、河北等医学院校也开始筹建儿科系。次年还恢复了儿科研究生培训制度,并且开始制订儿科学专业教学大纲,编写《儿内科学》、《儿外科学》、《儿童传染病学》、《儿童保健学》等教科书,统一了全国儿科医学教育的教材,为保证儿科学专业教学质量起到很好作用[1]。
二、儿科医学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199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五个专业调整为临床医学一个专业,儿科学专业即停办。该决定一方面是规定了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为培养内、外、妇、儿并重的全科医生;另一方面,也是对儿科医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在全科医生的基础上,通过毕业后严格、强化性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儿科专业医师[2]。对于这种形势的改变,全国医学院校纷纷改变原有的儿科医学办学模式,来适应目录调整及社会对儿科医师的需求。至此以后,儿科医生主要来源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中选拔,进行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为2-3年;其二是本硕连读医学生,学制为7年或8年,毕业后获得儿科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其三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考取儿科学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儿科医疗工作[3]。但由于儿科专业性强、社会家庭期望值高且儿科医师报酬相对低下,由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选择从事儿科专业的优秀学生极少,再加上长学制或研究生培养的儿科医学人才培养周期长,招生人数限制等原因,导致儿科医师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医疗需求。为了应对“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可能带来的“儿科医生荒”,2016年3月教育部批准中国医科大学等八个省市医科大学新设五年制儿科学专业,确定从7月起招收本科学生,并力争到2020年每省或自治区至少有一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教育。
三、儿科本科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解决思路
1.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基层医院合格的儿科全科医生的匮乏远甚于三级甲等医院儿科各亚专科医生。没有胜任的儿科全科医生,我国分级诊疗体系的推进就会成为空谈。如果没有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必定会影响整个儿科学专业的健康发展[4]。近年来的医疗体制改革,基层医疗机构规模的扩展,并没有使就医环境得到改善,基层医务人员仍然缺乏良好的医学培训,因此人们宁可排长队在三级医院就诊而不愿在基层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对比内地的儿科医学教育,香港特区卫生署鼓励公立医院专科医生在社区开办私人诊所,以便充分利用卫生资源[5]。因此,缓解目前儿童就医难的问题,需加强基层儿科医生的专业培养。
2.课程设置。
21世纪儿科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营养不良、传染性疾病(麻疹等)、感染性疾病(败血症等)的患病率大大降低;而肥胖症、心理行为异常、遗传代谢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睡眠障碍等大幅度增加。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儿科医学教学也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此外,还应该注重儿童身心健康的全人教育和医疗服务。因此,要求适时改变教学内容,修订教学大纲,增设儿童心理学、睡眠医学、急诊医学、家庭护理、卫生保健方面等课程,使医学生获得更多、更新而且更为实用的临床知识,以满足临床工作需要。教学内容按专题编排,如保健、生长、发育、行为、营养、防护、青春期问题、新生儿问题、常见急慢性疾病、儿科急症等,涉及到儿童医疗服务多方面。也可以参考美国儿科教学,适当增加外科如矫形、急腹症、儿童眼耳鼻的体检及常见皮肤疾病等部分内容。
课程设置应注重对于儿科医师眼界(Vision)、使命感(Mission)的培养。无论是儿科学总论或分论的教学内容,处处需渗透着“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未来儿童问题专家和领导者”的塑造意识[6]。儿科医师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疾病、疾病谱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同及产生这种差异的深刻背景,并从社会的角度来认识自己的工作。从课程选择和数量上看,为开拓学生的视野,除学院设立的核心课程外,适当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
3.教学方法。
对于知识量大又相对抽象的基础课程,进行课程整合是必要的。不同课程教师之间进行合作,共同制定出医疗典型案例,将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知识与临床案例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对各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也使得基础医学知识不再显得枯燥晦涩。在教学形式上,可采用PBL教学法等不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还应定期开展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是培养临床思维最有效的方法。
4.临床技能。
患儿家长的不配合,医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操作机会越来越少,为克服这一困难,学校在临床技能培养方面应该加大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建设临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培训基地,模拟医院场景,配备临床教学使用的模拟人及模拟教具,通过模拟实习,缩小实习与临床实践方面的差距。在见习或实习阶段,最好由固定的医师带教,全面负责学生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诊治及诊疗操作,以及危急症病人的诊断与抢救处理能力的训练,实际操作中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及时发现实践中暴露的问题,纠正其错误。定期讲授本科诊疗新技术、新进展知识教育,查房时注意抽查提问,以了解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临床诊断及处理医疗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一种在导师引导下,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的全新的学习形式,近年来在我国医学院校广泛开展。如何通过PBL教学使儿科临床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儿科教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1什么是PBL教学
我国的医学人才济济,我国医学教学的基础知识,临床操作技能都可以与发达国家相媲美,但是却没有太多一流科研成果,而追其原因其实是源于我国教学模式的一种相对落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培养出的学生过于模式化和惯性思维,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力,特别是缺乏创新思维。
PBL教学最早于1966年诞生于加拿大McMaster 大学,并逐渐在全球100 多所医科学校中推广、修正,进而推广到其他学科领域,包括商学院、教育学院、以及建筑、法律、工程、社会工作学院等。
与传统病案讨论不同的是,PBL 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讨论,从病案或临床场景中发现临床问题,发现自身已有知识的不足,从而针对自身情况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内容和学习方法(而不是教师告诉他们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去学习新知识,之后分享学习成果,再次讨论和合作,以解决问题。导师的角色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促进讨论进程和观察学生表现。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还能提高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对信息的批判性评估应用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学会和别人分享所学、尊重他人等多方面的素质。
2儿科临床教学的特点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在我国现目前的医学教育中,跟其他医学专业一样,儿科学仍然分为课堂讲授和临床教学两部分。在进入临床教学前,学生所接受的是纯理论的知识,包括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等,缺乏有关临床专科的感性认识。而临床教学则是通过真实病案和临床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研究、创新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临床中的沟通、应变能力。特别是儿科临床工作中很多问题与成人临床工作更加复杂化,成人由于有着成熟的思维和辨别能力,可以有助于医疗研究的顺利开展和问题的解决,但是由于幼儿属于辨别和认知能力尚欠,很多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比应对成人患者更加麻烦,这样就更需要我们的医疗工作着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能力去观察和了解患儿的问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幼儿由于体制的抵抗力和发育不成熟,治疗的方式也需要更加的谨慎,很多治疗方式要更加注意副作用和患儿的承受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去让学生观察和了解相关注意事项,以便在临床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另外,由于现在国人育儿较少,对儿女格外的关心,家长对病情的过度的关注,也容易导致医患之间配合的矛盾,因此学员同样需要关注亲友的情绪和心理安抚工作,而这些都是在基本课本知识之外的可贵社会知识,让学员可以真实的学到实在的可用信息。
随着我国医疗环境的发展,医患之间的矛盾突出,在儿科尤为明显。患者年龄小,表达能力差,对治疗检查的配合度差,加上家属情绪不稳定,都对儿科临床教学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3儿科学在PBL教学课程中的应用
严格意义上的PBL教学最常用于基础医学和前期临床医学的教学。很多医学院校为推广并深化PBL教学法,独立开展并设立了PBL教学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这种PBL教学课程基本上都是采用来源于真实临床、由病案编写者精心设计的临床病例。对于初期尚未系统学习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学生在PBL课程中尝试使用基础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病案中提出的临床问题时,必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就如同模拟的临床诊疗经历。这也就促使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不断的提出问题、寻求方法、解决问题,通过横向整合应用已经学习到的基础医学知识,纵向贯穿基础医学与尚未系统接触的临床医学,打破了传统医学各学科之间的界线,实现了多门基础学科知识的横向综合和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的纵向综合。
儿科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主要专科组成,所涉及的临床知识涵盖成年之前的生长发育全过程。儿童各个成长阶段的正常生理变化、高发疾病病种、相同疾病在不同阶段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后等均各有特点,更有别于成人。这是其他任何科室所不具有的优势,有助于学生更灵活深入的理解基础医学的相关知识,包括生理学、胚胎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同时,学生在儿科学与基础医学相关学科交叉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患者和疾病,更全面、系统的理解医学知识。
这样的学科特点使得儿科学在PBL教学课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有的时候虽然课程安排中提出的临床病例很少涉及到儿科专科病案,但是学生在课程运作讨论过程中都会提到关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作为学习目标。
4 PBL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尝试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作为一门实践科学的最大特点。传统模式中的儿科临床教学更强调带习老师的作用,结合临床患者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讲授。这样的教学方式从某种角度可以认为是课堂讲授的翻版,只是简单的将讲授的地点移到了病房,对学生的促进推动作用并不大。
PBL教学法通常采用一个导师对应多个学生的团队模式,而正好与儿科临床教学人员安排相符合,更强调学生的团队协作[4]。学生通过对患者的问诊查体采集所需要的临床信息,结合自己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展开小组讨论和研究。每个成员相互取长补短,通过活跃而融洽的讨论,逐步建立协调、积极、相互尊重而充满竞争气氛的关系。作为学习小组的一份子,每个成员都承担着教育同伴的责任,同时拥有分享知识的权利。当然,讨论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会出现争论和异议,同时也会发现自己在问诊查体、理论知识、沟通能力的不足和缺陷。学生通过自我剖析和积极思辨,最终达成相对的统一认识,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适应未来以合作为基础的工作环境。
带习老师在临床教学中的地位角色逐渐弱化,只是作为整个临床教学的观察者出现[2]。带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供更为灵活的临床病案,在课前更有效的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如果患者及家属不能配合,可以灵活的改为模拟患者方式进行,由带习老师或教学模型模拟患者或家属,以提高学生在临床教学中的兴趣。同时带习老师应该更有技巧地调整和指引学生,使他们在讨论和自我引导的学习中涵盖到每个预设的学习目标;并在这个过程,促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将以往的书面知识能够整合并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的病例问题中去。
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首先布置任务,在进入儿科实习前,由专业教学组长或者教学秘书来进行学员的带教,讲解PBL的教学方式,而带教员一般有主治医师或者多年工作资历的医师来担任;而后提出问题,每周与学员进行1次见面,实习时均进行PBL教学,对所有学员做出参与的要求,让主管患儿的学员在带教员的指导下进行病史、生命体征和实验室研究结果参与要求,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员带着问题去进入到实际的学习中。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教员指导学员寻找相关医学证据,并做相关问题的证明研究工作,指导学生自主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更加利于学生对问题的记忆和解决能力。同时这种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也更加易于学生的激发起兴趣和主动意识,枯燥的理论教学时无法让学生得到求知的欲望释放,只有与实际相结合,实践证明学生的积极性才可以被充分的调动,这也是各大院校进行科研研究的一种主要方式。
综上,儿科临床实践可以形成以"学习者"、"解决问题"、"团队合作"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临床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举一反三、扩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