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专业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22 09:16:18

互联网技术专业

互联网技术专业篇(1)

近年来,随着软件行业的飞速发展,软件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已达20万,并且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因此,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被认为是最好就业的群体,但事实上我们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仍然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不少用人单位找不到满意的人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培养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为适应市场需求,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从教学改革入手,全面提升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2015年李克强在十二届人大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互联网+”理念,要求我们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新形态[1]。同样,也适用我们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将互联网深度融合到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实现“互联网+课程教学”,将会对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起着重要作用。

1软件技术专业“互联网+课程教学”特点

软件技术专业较其他专业的“互联网+课程教学”有如下特点:(1)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信息化。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与其他专业相比较,专业性难度更大,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在课程教学方式上基于“互联网+”利用信息化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专业知识点和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课程教学借助教学平台以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组织起来的,使学生通过全方位的感官接受信息,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2)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非线性。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往往是以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教学,而课程内容是打散和重组的,因此软件技术专业课程非常适合进行非线性处理,即教学内容不是以线性的从易到难或从前到后的组织方式,而是以有机结合的方式呈现信息。(3)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形式采用“线上+线下”模式。软件技术专业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下碰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学生学习不够主动、学习兴趣需要调动等,而“线上+线下”的模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较好办法,即在互联网的强大支撑下,课程教学可以尽可能的体现开放和交互,学生的专业学生积极性显著提升。(4)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资源共享。经调查,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资源在网上是最为丰富的,包括教师自己制作的教学资源,如何让资源利用最大化,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这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事情。即教师可以将课程教学资源完全置于线上,包括微课、多媒体课件和其他线上资源等,处于互联网上的所有资源学生都可以参考、学习和共享。

2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2.1学生生源质量不高

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方式主要有统招和单招两种,统招是通过全国高考录取划线的形式,但高职院校录取到的生源往往是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而单招由学校自己组织考试录取,往往生源质量比统招还低,这部分学生既有应届高中毕生,还有职高对口学生,甚至还有报名高考的社会生源,因此总体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质量不高。软件技术专业是典型的职业技术类专业,而学生和家长普遍存在对职业类专业不看好,以致填报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生源质量一差再差,这给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2.2教师专业胜任能力不够

高职院校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师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毕业,二是企业引进。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软件教师直接来自学校,很多年轻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到学校就业,这部分教师具有理论知识丰富而项目实践经验不足的特点,在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很难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也有部分老师是从企业引进的,这部分教师刚进校时确实有优势,技术也比较前沿,但这部分教师具有时效性,由于软件技术的更新,这些老师缺乏企业进修,技术过时和断层的现象也接踵出现,这些造成了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师专业胜任能力整体不够。

2.3课堂实验实训条件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的职业技术类专业显著特点就是需要具有完备的实习实训条件,而软件技术专业尤其如此,软件开发专业的大部分课程都需要大量的动手实操,学生专业技能也是在不断的技能训练中积累和提升。而当前大多高职院校的软件技术专业只有勉强满足上机的计算机机房,有的学校甚至连机房的配置都不能完全达到软件开发的要求,其他专业课程课堂的实验实训平台更无从谈起。

2.4校本实训教材开发没有及时跟进

实训是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培养环节,实训的成效很大程度取决于实训教材。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对实训教材的要求很高,一般市面上的出版教材很难符合教学实际,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时数和教材质量上。开发自编校本教材能较好符合教学的实训要求,但教师精力有限,不能做到专业所有实训教材全覆盖。选择出版社开发的实训教材则往往满足不了教师和学生实际,这部分实训教材主要体现在质量上达不到要求,教学时数也缺乏必要的支持。因此,校本实训教材开发没有及时跟进使学生在专业实训中没有统一的指导,导致学生实训环节操作性不强、效果不好。

2.5校外实习基地没有落实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学生强化技能进行综合实训的主要场所,但相比较而言,学校更看重校内的实训环节,因此,校外实实习基地的建设往往流于形式,缺乏重视,导致校外实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毕业前顶岗实习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最佳预演场,但就业岗位安排往往带有随意性,学生也很少能选择得到选择完全对口的软件开发岗位[2]。

2.6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高职软件开发专业课程考核形式主要以技能考核为主,即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学生作业、考勤、课堂表现,期末成绩即笔试或上机考试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真正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进行有效评价,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基于“互联网+”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3.1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

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师资培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主流模式,既有国家层面的也有省级层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这在某种程度上给软件技术专业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一般教学任务都比较重,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软件技术专业教师教学任务重、自主学习时间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能随时随地的接受网上教育的机会,教师既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也可以在网上和专家进行交流和互动,利用线上平台加强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将成为今后软件技术专业师资培训的主要形式。3.2开发或引入在线实训平台,解决专业实训条件不足问题软件开发专业实训条件不仅仅指机房硬件环境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在于软件实验实训条件的支撑,尤其是实验实训平台的开发或引入。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一直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想做好专业建设就得解决人才培养问题,什么样的人才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关键在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否契合岗位,这就要求我们的日常教学要有真实的企业案例和项目贯穿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软件开发专业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软件技术专业教师大都有企业开发经验,有能力开发出更符合高职软件设计专业教学的实验实训平台(如教师精力不够,也可以考虑引入),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结合在线实战环境,以真实的产业案例和岗位需求为人才培养导向,可以有效地支撑软件技术专业开展课程教学[3]。

3.3以“双轮驱动”为主线,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

所谓双轮驱动是指知识体系驱动和项目需求驱动。软件技术专业既需要知识体系来支撑,更需要项目来引领,两者缺一不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多以“知识模块”为主,是将课程内容的各个知识点、技能点按照一定逻辑顺序,由简至繁、从未知到已知、从具体到抽象进行排列,保持其整体的连贯性,一般使用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而“项目需求驱动”模式是以应用为出发点,以项目需求为轨迹,将各个技术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是一种打破技术界限和传统知识体系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更多的是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以“双轮驱动”为主线,不仅兼顾了理论课程教学,更适用于操作性强的实践课程教学。笔者在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中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优势,以“双轮驱动”为主线,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型教学模式,结合使用了“蓝墨云”“超星泛雅”等线上辅助教学平台,初步构建了“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在“蓝墨云班课”上把“课前、课中、课后”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联系,使学生在课前完成理论学习,在课中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后教师答疑解惑学生自主探索,经过近一学期的实践运用,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升[4]。

3.4建设网络精品课程,打造专业学习第二课堂

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可以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及共享,推动在互联网技术下的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使学生能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创造学习的机会。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非常适合建设成为网络精品课程,如《H5网页设计》《JAVA编程基础》和《数据库基础》等,这些课程非常适合网上授课。同时,软件技术专业教师在建设网络精品课程上具有先天的优势,教师们既精通互联网技术又擅长教育教学,教师将自己主打的1-2门课程制作出成网络精品课程,既有利于学生专业学习,又利于教师的专业教学,从而打造出软件技术专业学习的第二课堂。

3.5转变传统考核方式,实现专业课程在线过程考核评价

互联网技术专业篇(2)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7.035

当今,在云计算方式发展下,大数据在各领域得到应用,移动计算方式渗透各个领域,在生产、学习等方面发生了改变。移动互联网思维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职业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是围绕现代IT技术而进行的。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成为关键。

1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出现企业找不到所需人才而院校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这是目前各职业院校的教学现状决定的,总结如下:一是教学模式不明确、教学目标不清晰。院校的领导者、教学的管理者、教师等人员在教学理念上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特别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了解甚少,更没有深入思考,而软件技术的教学的改革、教学模式的创新必须符合当今社会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要求,在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中,改变思维与创新教学模式。二是校企合作模式上深度不过、合作内容上吻合度不强、企业支持力度上不足。缺乏院校与企业、行业一体化的机制。多年来,强调经济社会发展是职业教学风向标。但由于思想认识、教师教学能力、现实因素问题等,使得企业与院校合作广而不深。三是在教学改革、教师能力提升、学生实训实习都需要一定的投入,而高等职业院校经费投入不足。特别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只能依靠自身实力,导致教学经费不足以支撑教学改革与创新。

2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指导原则

一是企业岗位技能对接教学内容、企业生产培训对接教学形式。软件企业和软件行业的深度融合,使社会经济发展与软件技术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实时动态的映射系统。与此同时,企业、行业、院校共同搭建实践教学体系平台,整合企业应用资源,使学生在实训中获得软件设计、开发、软件营销等创新实践能力。二是软件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目标上以培训软件设计与开发人员为主线,兼顾软件营销、软件维护。使得学生一专多能,有必要将移动互联网思维贯穿到实践教学体系中。

学生和学校的关系是互联网思维下软件技术实践教学体系核心。教学情境中由学生参与到主导转变。学生由参与者转变为创造者。互联网思维下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用户群,由学生、企业组成,理清用户的需求、抓住用户的要求、体现用户的目标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期基础工作。

3构建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3.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企业和学生是教学目标的主要构成要件,实践教学与企业岗位工作内容统一,以实践教学主为教学目标。首先明确软件企业的岗位情况,用互联网思维的视角理清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内容,提炼总结岗位职责和要求。其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者是由企业技术骨干、行业专家、教学单位组成的专业委员会,最后人才培养目标应从基本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发展潜力和综合素质的视角出发,从而构建多维度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3.2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在以互联网思维视角下,以企业岗位工作内容是实践教学内容、职业标准是教学标准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素质和教学条件,构建实践教学内容。首先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进行模块化分解。其次对实践教学内容在互联网思维视角下进行层次性建构。最后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贯穿到教学内容中。按能力模块划分如下:

(1)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模块。该模块体现反映企业基本能力要求、职业标准、人文素质要求。参照企业员工培训内容,构建层次性的项目。而软件技术专业在此模块应体现基础编程能力、算法分析能力和设计表达能力。本模块的教学实践中以岗位情境模拟、学生主导、教师引导进行。

(2)专业实践模块。本模块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关键,划为对个课程群,将多课程有机联系在一起。构建企业中已开发的项目。按照软件开发模式B/S划分,有软件服务器前端课程群和服务器后端课程群。通过项目实践,使学生熟悉软件开发流程,同时使学生在团队中协作能力提升、在在开发中技术文档阅读与编写得到训练、创新意识得到激发。

(3)综合学习应用实践模块。以互联网为平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资源的优势,学生应做到:一是快速迭代是互联网的核心,学生应善于发现互联网中新技术、新产品、新设计,注重用户的需求把握。二是锻炼学生的互联网应用能力,通过以自媒体为平台,对软件产品进行推广与营销。三是在互联网平台上运用流行先进的软件设计工具进行软件产品设计的学习,锻炼前言的软件开发与设计的能力。四是熟悉互联网思维与习惯,分析市场、了解客户心理,并形成知识的能力。五是在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线上与线下资源进行同步实践操作。

(4)实习应用模块。主要使学生在职业能力、岗位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在专业上提升学生软件产品开发设计能力、精通编程技术和算法、熟悉软件的测试流程,学习软件产品营销和后期维护等相关知识。

3.3建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在软件工程角度思想指导下,软件产品开发过程贯穿到实践教学体系中。从流行软件开发技术出发,把前端、后器端的相关课程组成主类课程群模块,从产品和市场角度出发,互联网技术下的产品设计和市场相关课程组成次类课程群模块。构建融合多方向综合应用项目。以校中厂、厂中校为依托,将生产项目引入实训中;在互联网视角下进行统一规划与课程设计。课程体系如表1。本实践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创新课程:

“APP软件产品设计开发项目”课程,依据共享企业项目资源、技术资源为原则,以企业技术骨干与专业教师在技术方法、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融合学习为手段。以达到企业软件产品开发与学校教学实践同步为效果。训练学生技术开发能力。

“软件产品O2O实训”课程,本课程以互联网思维为线索,从需求、软件设计、编码、运行维护、市场等环节的实践项目。在实训中心统一管理下,以软件企业为主、教学单位为辅进行教学实践。

“软件产品一体化开发项目”课程,学生参与软件企业生产,从用户的需求提出,问题解决、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的实施、项目的管理、项目的营销与推广、后期维护与升级、以真实市场化的项目进行训练学习。

3.4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第一步以市场为导向、以校企共建为平台,制定实践教学内容。合理编制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实践课程标准、细化教学考核、把控实践教学质量。第二步制定个性化的实践教学制度,使实践教学各环节顺利开展得以保证。第三步明确实践教学个部门管理职责,院实训中心为主管机构。职责为宏观统一管理调度、细化与落实制度,教学单位和企业职责为组织、实施和运行实践教学。

3.5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互联网技术专业篇(3)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2015年,“互联网+”进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嘉兴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地,同时,互联网经济被嘉兴市政府视为经济强市“一号工程”并列入“十三五”发展战略。互联网经济必将带动网络基础设施、核心产业、网络应用等方面的重点建设,也势必需要本地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来保障互联网经济转型和维持互联网经济运行。为适应市场对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改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专业教师队伍、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手段等已刻不容缓。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这几年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作了许多积极和有益的探索,初显成效。

一、对接产业,建设专业

(一)紧跟企业转型

专业教师通过“联一企、做一项、结一师、带一批”活动,紧跟行业企业转型。深入行业调查研究,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数量、培养目标及业务规格的要求,了解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人才的岗位知识结构、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与企业专家共同分析专业岗位能力需求,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的经验,加强技术应用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组成由企业人员和高校专家共同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基于专业岗位工作过程,构建出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特征。重建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等7门课程群,完善面向企业建网、管网、用网等岗位群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明显提高。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0%,用人单位满意度在87.88%以上。

(二)建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学校与企业信息互通、人员互聘、资源共享,通过教师走出去、企业专家请进来等方式,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企业提供新生专业认知实习、学生综合技能训练、毕业生跟岗实习等岗位及项目,专业老师给企业提供生产技术支持和服务,强势互补,专兼结合,使专业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完善了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时数占专业总学时的62.8%,其中生产性时数占实践教学时数近40%。

(三)形成“建、管、用”专业课程体系

以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与维护为核心,面向三个岗位群:网络工程项目实施与技术服务岗位(建网)、网络运维与管理岗位(管网)、网络应用与技术支持服务岗位(用网)。设立三大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组成专业课程体系。对应新学徒、普通技工和高素质技术工程师的职业身份。专业核心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27%,拓展选修学时占总学时数的40%。

(四)建设现代生产场景校内外实训基地

围绕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培养,依据课程改革及实施需要,对接企业生产技术和技能大赛要求,配足、配齐、配优实训设备,满足了学生基础性实训和生产性实训要求。建立了与现代企业生产服务场景相接近的实训场景,形成了锐捷网络学院、思科网络实训基地、H3C网络技术实验实训室等有现代企业文化对接的情境化实训教学环境,保证了专业核心技能实训教学1人1工位。创立1个“校中厂”,承担学院信息化办公设备维护维修任务,新建物联网及网络通信实训基地,进一步完善了专业实训基地产、学、研、训、赛一体的功能。

(五)多渠道提升师资教学团队

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为龙头,选派骨干教师以访问学者身份到国内外重点高校专业研修,以访问工程师身份到地方重点合作企业挂职实践,加快了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使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大幅度地提高:专职教师12人,硕士及以上教师占100%,“双师型”教师91.7%;聘请来自行业企业生产管理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12人担任兼职教师,专兼比达1:1。

(六)采用双证书资格

学生毕业资格与社会职业资格挂钩,采用双证书制,即办公应用一级证书及行业资格证书。行业资格证书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络管理员或程序员资格证;华三、华为、锐捷、神码、思科等网络行业网络管理员(工程师)或网络安全员认证证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项目管理工程师或行业项目经理认证证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程监理员、电子商务员(工程师)等。近3年职业资格证率100%。

二、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一)推进信息化教学

互联网技术专业篇(4)

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的数据公布,自2013年起每年我国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高达10万人以上,在这些匆匆走入职场的学生中,能够达到就业市场需求的人数凤毛麟角,刚刚毕业的学生受到高校传统教学方法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落差的影响,在就业的职位选择上、薪资的待遇上、职业后续发展能力上处于劣势。因此,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结合国外高校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本国的发展需求,不断地改革教育方法,以期培养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实践型人才。

一、当前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淡薄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每个家庭都愿意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去培养孩子,但是应试教育的培养方式让这些孩子参与社会实践非常少,造成实践能力薄弱,适应环境慢,其独立生活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学能力等相对欠缺。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综合思维发展不足,判断事物发展状态的综合能力欠缺,导致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实践能力的缺失,使得毕业的学生不懂得职业规划、不懂得协调工作与生活,缺乏c人交流和沟通的技巧。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学生如果不主动的去参加社会实践,又得不到学校的合理引导,必然造成其工作后不能适应高强度工作节奏、不能迎接激烈竞争和挑战,甚至生活和工作都无法有条理的安排。

(二)高校的实践教学安排流于形式

随着社会上的实践能力需求的呼声不断提高,高校也逐渐的在原有的课时基础上进行了改革,而改革的办法通常是总课时不变,压缩原有的理论课时,将课时让给实践课,导致的恶果就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师们不得不在课堂上采取填鸭式的方法拼命赶授课进度,几乎无暇安排更多的模拟操作,有的甚至连教学计划安排的模拟教学课时都难以完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很多高校都建起了模拟实验室,财经类专业通常会设置企业管理模拟实验室、会计审计模拟实验室、证券期货投资模拟实验室、银行会计模拟实验室等,并投入大量资金购置或与相应的软件公司设计了模拟系列软件,这是改善教学资源和条件的一大进步。高校的教学计划中,专业课课时总量是有限的,因此建立系统的模拟实践课程体系只能是“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部分模拟教学的课时没有保证,造成模拟实验室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教学计划中的模拟教学也只是象征性地安排一点,一个学期一门课安排3次左右,加在一起不过4-6课时。这种表面化的模拟教学因为课时得不到保障,所以能解决的专业问题非常有限。

(三)高校教师知识结构参差不齐

大多的高校教师取得相应的学位后,就留在高校任教,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仅限于本专业的相关领域。这些教师没有在真正的工作岗位工作经历,缺少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演示能力较弱,只是泛泛的对课程进行介绍。这样的教师如果从事实践课的讲授,首先对实验的软件的后台维护、数据准备、课中的软件操作、课后的考核等基本技巧掌握就不足,更遑论对实践课程的指导了。而有一些教师在社会中参加了实际岗位的锻炼,具备较好的实践能力,能够熟练的使用实践教学软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较好,多媒体课件运用的熟练,上课会给学生大量的信息,增加了学生的课堂负担,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讲授进度。能够把握好课堂节奏的教师,受到课时量和教学计划的限制,无法系统的把实践知识完整的教授给学生。更不要谈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实现融会贯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可以补充培养的,可惜在高校的职称评价体系中,过于注重教师的理论研究,严重忽略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评价,甚至在职称评价、工作量的评价过程中对实践教学的老师有歧视性的评价。这些也是高校教师不愿意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不愿主动的付出精力在实践教学上的主要原因。

二、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与处于先进水平的实践单位取得合作

这里所说的先进水平的实践单位,是指内部管理制度相对完善,在同业中有较好的口碑,愿意与高校合作共赢,从而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处于发展上升期的企业。派送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在这样的企业进行至少一年的实践工作,至少负责一个项目或者多个项目的完整的具体操作。这样,参与实践的教师会对实际的工作有较为完整的认识,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消化,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功效。对于高校引进的各类财经类软件,一定要重视软件的开发、使用、后续升级,应与所购软件的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与联系,做好软件购买前的充分调查,保证购买的软件在同类软件中的先进性,能够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软件购入之后,应号召本专业的教师积极地参加软件的使用培训,并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应指定专门的负责人,对软件的维护、升级、数据整理、课前数据准备、课中控制、课后考核进行专业的打理。

(二)当前高校财经类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目前,财经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下的教学模式。

一是理论课所占比例相对较少的单一课程的实践教学,这类的实践教学可以由理论课教师独立完成,操作技能难度不高,训练的项目相对较少,课时要求不多,学生可通过相对机械的练习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环节的实践操作技能,例如点钞、小键盘、珠算等等,这类课程可以整合到一起,利用较少的课时完成教学。

二是理论课比例较大,实践教学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这类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单一学科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手工或教学软件对该理论知识进行较为仿真的实践体会,这类课程的实践操作稍有难度,训练项目视课程的需求不同数量不等,课时通常在6-15之间,学生可以通过完成教师预先设定的虚拟条件下的学习任务,达到掌握实践技能的目的,例如基础会计、成本会计、银行会计、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证券等等此类课程均是采用此种方法完成实践教学。

三是设立专门的实践课程,实践教学是整体课程的主体,这类教学要求学生在系统的掌握了所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的理论知识之后展开,通过手工或教学软件对学生所掌握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实践训练,这类课程难度相对较高,训练项目往往融合了多个课程的知识,课时通常在36-68之间,学生需要组队完成教师预先设定的虚拟操作环境下的实践任务,达到对本专业的知识理论联系实践、融会贯通的目的。这类课程难度相对较高,需要有专门的实践教学教师进行指导,该教师需具备多个专业课程的综合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例如会计综合实训、财务决策软件实操、VRSE等这类课程此种方法完成实践教学。

(三)建立系统的、科学的财经类实践教学模式

上述的实践教学模式是目前大多数财经类院校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显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没有更好的引导,也不容易发现学生的知识缺陷,因此根据当前我国财经类专业发展的特点,应逐步探索开放的实践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从所学专业中选择感兴趣的实践专题,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创设相对真实的各类实验情境,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实验室在内容、时间、场所以及设备上没有固定的形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实践教学为“主动探索”实践教学,从而督促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参与。开放的实践教学把学生放在实验教学的主体地位上,教师仅起到指导和监测实验过程的作用,使学生有独立思考、自由发挥和自觉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于如何进行量化考核,因为学生的实践结果随着不同情境的出现而千变万化,没有固定的考核标准,只有通过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的跟踪观察进行评价,因此要求学生必须综合分析实验结果书写详细的实践报告,从而总结实践经验,获得创新实践的综合性文献,为其今后的专业发展打下基础。

现在的高校都建立了局域网,大多数的专业也购买了足够数量的模拟软件,尤其是一些高仿真的软件,例如用友公司的VBSE、网中网公司的财务决策软件、大智慧软件等等都是能够面对财经类大多数的专业的软件,这些软件往往分为多个模块或者多个专业角色,这样就可以让多个专业的学生共同的完成一个完整的企业管理流程作业实验或商务实验。这些平台可以在局域网上完成,也可以在Internet完成,得到件开发者的实时指导。即便是寒暑假期间,学生依然可以在互联网上使用这些软件,尽管学生分散在不同的地域,教师依然可以在管理平台上轻松的完成对整个实验的环境设定、监控和管理。

基于以上的实践教学的经验,有很多的商业机构和高教的团体通过互联网开展了实践技能大赛,例如企业财务决策大赛、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物流技能大赛、广告策划大赛、创业大赛、市场营销大赛等全国性、地方性大赛的开展,参赛选手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参赛,足不出户就能体验最先进的实验数据环境,把实践教学改革的参与程度和交流深度进一步扩大和提升。财经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多以企业真实运营为背景,实践技能大赛的选题要与企业共同设置,与职能岗位密切相关,如营销策划、广告策划、财务规划、筹资、投资、厂房投建、人事规划、生产经营、仓储规划、物流规划、财务报税等等,真实的企业生产经营任务使参赛选手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工作,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实践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要求参赛选手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由于在不同的节点各队选手的选择不同,因此并不一定有统一的答案数据,而是依据选手的操作是否符合行业规范、经营效益高低等等进行成绩的评价。

(四)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互联网技术专业篇(5)

关键词:

“互联网+”;专业建设;信息技术;高职教育

2012年11月,易观国际首席执行官于洋首先提出了“互联网+”理念,从此国内引发了“互联网+”热潮。201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将大大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国家这些强有力的“互联网+”推动措施必将在各行各业的生产领域发生深刻变化,作为国家培养生产第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势必要及时跟进和密切配合,否则必将被“互联网+”淘汰出局。国家制订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互联网+”所涉及的大量信息技术直接对应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建设的“互联网+”创新思维已摆在面前,更是成为不能忽视的重要课题。

1高职教育与“互联网+”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已近二十年时间,在这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还从未像现在这样受到各种新技术新理念的强有力冲击,从前几年的移动通信和物联网到现在的“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这些新技术新理念的出现将大大改变高职人才的培养理念与格局。特别是“互联网+”将引领未来若干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变革“,互联网思维”深入高职教育将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将长期影响和改变各类岗位的能力需要,也将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与发展时间很短。从目前来看,什么叫“互联网+”还没有统一且精准的定义,但这丝毫也不影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互联网+”思考。通俗地讲“,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一般主要涉及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多类信息技术,而这些技术对应的专业可使高职院校校目前发展的重点信息技术专业。由于历史的原因,高职院校的这些信息技术类专业大多脱胎于传统的计算机类专业,因此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与困难。首先是理念的落后。大家往往把信息技术简单地说成计算机技术,甚至把这两类技术完全等同起来,在专业建设上往往是新瓶装老酒,因此导致信息技术类专业建设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更落后于“互联网+”的发展。二是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陈旧落后。虽然这几年不少高职院校对信息技术类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和提升,但由于惯性思维与其他原因,专业的调整落后于时展的需要。另外,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内容大多还没有更新,没有体现新技术的发展与岗位能力需要的变化。三是专业教师的知识水平没跟上。高职教育培养人才,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知识水平直接影响所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移动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普及应用,对信息技术类的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人才培养的“互联网+”思考

2.1互联网思维从“互联网+”视角来思考高职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一定会想到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个新概念,目前在学术界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普遍认可两种理论:一是工具论,二是现象论。互联网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基础设施,是一个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前提条件,所有企业都必须连接互联网。这里互联网是被当作“器”来看待的“。广义之器”包括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可穿戴式设备等。无论是工具论还是现象论,它告诉我们现在的世界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已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思维也将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

2.2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互联网+”本质上就是立足互联网平台,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最终达到企业市场竟争力的提高。典型的是“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工业”即传统制造业企业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改造原有产品及研发生产方式。从“互联网+”的本质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传统产业必将在生产、研发、营销和管理等多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也必将导致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改变。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高职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特色的高等教育。产业链上的岗位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岗位—能力—课程—专业—岗位”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逻辑循环。信息技术类人才所对应就业岗位在“互联网+”大潮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高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来源于对应岗位的能力需求,在分析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就业岗位时务必要从“互联网+”的视角来考察与研究,无论是其内涵还是外延都要着眼互联网思维的体现,从而制定出体现“互联网+”因素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找准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精准定位。因“互联网+”岗位职业能力的变化最终要体现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上“,互联网+”因素在课程体系与内容中的体现已十分迫切。培养目标的明确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在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利用互联网平台的虚拟化教学已呈现出优势,当前MOOC就是一种已被大家接受的典型的互联网教学方式。另外,网络资源库的建设正在大力发展,这些依赖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方法与手段推动着人才培养的创新。

3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的变革

3.1课程体系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是当前一个重大热门的课题,高职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的“互联网+”更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人才培养的中心内容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现,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从设计上要全面体现“互联网+”思维,以互联网的视角来审视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是要强化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互联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念课程设置,如可开设“互联网技术基础与应用”课作为信息技术类专业统一的通识课。二是要用互联网为主线和脉络把各类课程串起来,使互联网因素融入到各科课程中去。三是用新知识更换那些传统陈旧的课程,如可增开“云计算与大数据”之类扩大学生知识面的课程。信息技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互联网+”化最终要在课程内容的全面更新中实现,从目前所了解的情况看,相当一部分的课程内容比较陈旧,已远远落后于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

3.2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手段与方式的创新。长久以来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教室里听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高校教学的主流模式,这一形式的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特别是目前知识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学生的主动性直接左右了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变相对封闭的课堂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已成共识。一是大力开发网上课程资源库,做到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可以让学生自由学习。二是改变课堂教学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互联网是信息库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三是采用最新的MOOC教育模式。MOOC是一种具有大规模、开放和在线特点,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优秀教学形式,已被大家广泛接受。

4教师的互联网思维

在高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与知识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所培养学生的质量。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自觉主动学习和吸收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和新思想,用互联网思维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当前,互联网思维已经给高职院校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理念落后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教师要主动调整理念、更新观念来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各类变化。对于高职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来说,务必对“互联网+”相关的技术要认知并掌握,要形成从互联网的角度来审视思考教学与科研工作。二是教学手段与方法没有及时更新。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深蒂固,大家也习惯于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课堂教学模式,但互联网带来的飞速变化使得信息化工具的作用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优势,作为信息技术类教师更要不断提高信息化工具的使用能力,特别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各种先进教学手段。三是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环境与对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学生为主的主动学习方式在互联网这一大平台下做到了虚实一体化的开放式教学,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和次的关系了,更多地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因此,教师要调整好心态,营造对等交流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四是知识和能力出现短缺。高职院校相对本科院校来说,知识的传递与更新对教师来说会有一定的滞后,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教师的知识水平没有及时跟上是普遍现象,条件的限制导致科研活动有限,教师的整体能力水平与“互联网+”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知识更新,理念跟进成为目前高职教师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5结语

教育创新是个永无止境的命题,随着社会的变革、技术与理念的发展,各个阶段都有其鲜明的特色“。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未来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创新发展必然要站在“互联网+”潮头的前面。本文从“互联网+”的视角简要阐述了高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从几个方面对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改革创新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海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

[2]张新.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6(2).

[3]朱晋伟.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提高人才教育质量[J].科教导刊(上),2015(10).

互联网技术专业篇(6)

1研究背景

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要求我国农业生产不但要保证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还要保证农业的发展与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相协调,即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来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节约增收。农业科技成果的利用的关键环节是农业技术的传播。而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主要渠道是农业科技组织与农民之间的技术传播,自上而下的传播体系信息传播环节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时间长,成本高,阻碍了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而“互联网+”农业企业的兴起则较好的缓解了上述问题。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突破了技术传播的时间空间限制,降低了技术传播成本。本文以农业天桥网为代表案例,探究“互联网+”农业企业所搭建的农业技术传播网络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以及对我国农业技术传播的影响,进而探究其在技术传播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以农业天桥网为例浅谈互联网+农业技术传播的发展

农业天桥网是一家农业互联网信息平台,隶属于许昌县来发农业合作社,其主要功能是整合农业资源,为种植户提供精确的信息服务、农产品销售平台以及专业的技术指导。农业天桥网的经营板块分为农资企业、农业百科、农业资讯、行情资讯和农友之声等。其中,农业百科、农友之声是农业技术信息。因为本文主要探究的是技术传播方面的内容,因而主要讨论的是农业百科、农友之声、农资销售平台的内容。

2.1农业天桥网提供了农户与专家之间的农业技术交流平台

首先,农业天桥网建立了农业百科这一农业生产技术科普板块,通过在上面有关农业种植、预防病虫害等知识来传播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户生产技能,并提高当地农业产量和农产品质量。因为农业天桥网的建立是基于当地的农业合作社,因而主要针对的是当地的主要农业作物,尤其是经济作物。农业百科不仅包含了作物的种植的内容,而且包括病虫害防治、作物收割等一系列农业生产知识,内容丰富,详实具体,可操作性高。农业百科这一科普板块的设置,方便了农户随时随地查看有关农业种植方面的知识,弥补了部分农户生产知识方面的不足,并且方便了初进入农业生产的农户快速了解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深入发展,农户们基本上可以随时使用互联网技术,因而可以方便的登录农业天桥网查看农业生产技术。农业天桥网的成立扩大了农业技术传播的范围,相比于之前一对一的人际技术传播,网络媒体的技术传播可以实现一对多的大范围技术传播,提高了技术传播的效率,缩短了时间和空间距离,降低了传播成本。其次,由于农业百科板块囊括的内容有限,无法满足现实中其他农业生产知识的需求,例如新种植技术的运用、新品种的引入、新农业机械的应用等等,农业天桥网还建立了专家咨询这一内容,用于解决农户自己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专家咨询这一板块的加入,缩短了专家与农户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农户自行盲目生产的可能性,而且方便了农户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生产技术,并适时投入生产,有利于降低农户的生产风险,提高农业收益。与此同时,专家咨询这一内容方便了农户对专家进行生产指导上的反馈,有利于专家掌握农业技术的传播效果,并且提高农业技术传播的效率,使得农业技术传播不再是专家-农户的单向传播机制,而是专家-农户-专家的双向传播机制。

2.2农业天桥网提供了农户与农户之间技术交流的平台

农业天桥网建立了农户之间生产经验交流的信息平台——农友之声。农友之声是农户生产经验交流的论坛,有着成功生产经验的农户在平台上发帖分享自己在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小妙招,以及在农业新产品、新技术使用方面的心得体会。在没有网络平台之前,农户之间生产经验的交流是人际传播,传播范围过于狭窄,而且传播动力有限,想要提高农业生产的农户跑到有先进生产经验的农户那里去咨询,学到后自己运用,但是传播链条也就自此终止,得到经验的农户没有将生产经验继续推广的动力。而农友之声是在网络平台上分享生产经验,登陆到平台上的农户都可以看到成功农户的生产经验,进而借鉴用于自身的农业生产来提高自身农业生产效率。论坛形式的经验交流不仅拉近了成功农户和普通农户的距离,而且使得农户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生产经验,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进而推动了农业技术的传播。

2.3农业天桥网提供了农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技术交流平台

另外,农业天桥网还建立了农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农资企业通过农业天桥网这个平台将企业信息、产品信息等到网站上,农户可以自由查询,根据自身需要来咨询、购买。依托于农业天桥网而且公布了具体详实的企业信息,因而产品具有很高的信任度,方便了农户购买。农资企业不仅会在天桥网上农户经常使用的化肥、农药、农机等产品信息,还会增加一些新产品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新技术的传播。相比于以往的农户前往种子站、化肥站、农机站等实地购买农资产品,农业天桥网降低了农户购买农资的时间成本和距离成本,加快了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速度。实地购买方式中,农户需要前往实体店查看商品情况,走访多家比较商品价格,而且产品的质量也无法保证,由于实体店本身限制,可能产品的种类也不齐全,也缺乏更加实用的新产品,阻碍了新技术的传播,影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农业天桥网利用互联网渠道,在网站上公布产品信息,产品种类齐全,并且有最新的价格信息公示,方便农户货比三家,也方便农户使用新产品、新技术。农户在网站上购买农资产品,实体企业送货上门,进行产品使用的技术指导,买卖双方都有技术传播的动力,因而技术传播的效率会大幅度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

3以农业天桥网为例分析“互联网+”农业企业对于农业技术传播的影响

“互联网+”农业企业农业天桥网通过建立农户与专家、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农资企业的信息交流渠道,提高了农业技术传播的效率,降低了技术传播的成本,推动了农业生产的高效发展。

3.1传播链条缩短使得信息传播的时间缩短、成本降低

农业天桥网建立的农户与专家、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农资企业信息交流渠道是建立在互联网平台基础上的,互联网技术缩短了时间、空间距离,使得技术传播双方不需要直接接触就可以实现农业技术的传播,降低了技术传播的成本。以往的农业技术传播渠道是农业科技组织安排专家定期下农村,实地指导农民生产经营,由优秀的农户先学习到先进的生产经验,然后再由成功农户将技术进行进一步推广,技术传播环节较多、时间较长、成本较高。而“互联网+”农业企业所提供的互联网平台实现了普通农户与专家之间的直接信息交流,先进的生产技术可以直接由专家传播给农户,而且不再是一对一的技术传播,而是一对多的同时传播,普通农户如若一时无法掌握技术,还可以通过农户之间的交流论坛来交流心得、相互学习,缩短了技术传播的时间,降低了技术传播的成本。

3.2移动互联网的加入使得农业技术传播的范围扩大

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互联网+”农业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农村硬件设备的欠缺可能会影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传播,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农户家里可能没有电脑,但是基本上都会有手机,手机作为移动通讯设备,极大地方便了技术的即时低成本传播,并扩大了技术传播的覆盖范围。以往的技术传播是人际或组织传播,传播范围有限,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传播则属于大众传播,只要登录互联网平台就可以接触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因而基本上每个农户都可以接收到技术的传播,进而运用到日常的农业生产当中。

3.3技术反馈机制的增加使得技术传播的效率提高

“互联网+”农业企业在技术传播方面增加了信息反馈的途径,使得技术传播不再是专家-农户的单向技术传播,而变成了专家-农户-专家的技术传播和信息反馈途径。以往的技术传播只有单向的专家生产指导,专家把技术传授给了农户,但农户理解了没有、掌握了多少,专家并不清楚,因而也就无法评估技术传播的效率。随着互联网交互平台的出现,专家和农户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信息交流,有什么问题农户也可以直接提出来,刚开始理解操作后又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反馈给专家,专家可以及时掌握技术传播的效果,农户也可以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农业技术。因而,“互联网+”农业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技术传播的效果,提高了农业技术传播的效率。

4以农业天桥网为例谈我国“互联网+”农业企业在技术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建议

4.1技术传播的方式不够系统化、直观化

首先,以农业天桥网为例,“互联网+”农业企业虽然在网络平台上以浅显易懂了农业生产方面的经验和技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农户普遍存在知识理解能力较弱,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对于互联网上的生产技术,农户因为不识字或理解不了文字所要传达出来的内容而无法掌握,因而可能阻碍技术传播的效果。笔者认为,不妨在文字注解的基础上加入视频讲解,既容易理解,又容易模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效果。

4.2农业技术传播的内容集中于较为常用的生产经验,缺乏最新研究成果的

其次,在技术传播的内容方面,“互联网+”农业企业一般的是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资、农机产品信息,但是相比于当前的农业科研发展来说,还是落后于农业科研的发展步伐的,这与“互联网+”农业企业信息平台的运营人员素质密切相关。笔者认为,“互联网+”农业企业的技术传播应该稍微追赶一下当前农业科研的发展,操作性强、成本低、农户易接受的更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当地的农业生产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农业的转型发展。

4.3在发展侧重点上偏重于农资电商平台、农产品电商平台

最后,虽然“互联网+”农业企业在农业技术传播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互联网+”农业企业的发展方向还是更侧重于打造成农资销售电商平台和农产品销售电商平台,一窝蜂地涌入电商这个行列,不仅竞争压力大,而且由于经营内容过宽,会出现发展高不成低不就,各有涉猎,但都不突出的情形。笔者建议,各“互联网+”农业企业应该有所侧重,或全力打造农产品电商平台,集中全力将农产品销售、物流、售后各个环节做好;或只经营农资产品,经营环节集中于农业生产,在农资销售的基础上通过传播相应生产技术提高农资产品销售的潜力。

参考文献:

[1]李旭东.“大数据”时代对农业传播发展的影响[J].福建农业,P95.

互联网技术专业篇(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1.031

Reflections on Improvement of Vocational Accounting

Teaching in "Internet +" Time

SUN Ling, ZHAO Jianmei

(Jiangsu Institute of Commerce, Nanjing, Jiangsu 211168)

Abstract In "Internet +" era, all sectors in the event of changed formats. Traditional accounting services by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surrounded by corporate demand for accounting personnel career change. Vocational College as the main force accounting personnel transport, we must cater to business needs, re-enacted the "Internet +" 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This article will "Internet + "common problem accounting teaching presence conduc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times,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recommendations of Accounting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Internet + " era.

Key words "Internet + "; accounting; vocational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teaching improvement

2015年3月5号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从此“互联网+”成为了最为热门的新名词。“互联网+”的概念是指用互联网思维,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时下潮流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升级,形成新的行业形态,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

1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迎来“互联网+”时代

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的会计业务在发生改变,企业越来越多地关注管理会计和云会计的应用,对会计人才的职业需求也在发生改变。正值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产教融合深化迎来非常重要的改革发展期,作为一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笔者认为借助“互联网+”国家计划的广泛推广,高职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教师的转型升级、学生的创新创业以及实习就业等方面都应该与“互联网+”新理念更好地融合,高职院校要与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努力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为社会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高技术高技能的“互联网+”会计专业人才。因此,掌握互联网思维、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段来指导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非常迫切,而“互联网+会计”将对学校、教师、政府和行业企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互联网+”时代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20年来,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迅速,网络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已经开始覆盖校园,包括数字化校园、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库、微课慕课的开发等。会计专业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微课慕课的开发以及会计信息化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会计职称无纸化考试的普及等等。但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仍然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包括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脱节;教师缺乏互联网思维;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手段运用匮乏;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在教学过程中严重缺位,下面将一一展开剖析。

2.1 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脱节

几乎所有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培养宗旨都是学生出校门就能上岗,具备良好的会计素养和会计职业技能。可实际效果却无法达到企业的实际需求,究其根本原因是人才培养目标出了问题,学校和社会之间严重脱节,学校不了解企业真正需要的会计人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到底是什么,所以很多时候就会出现定位过低趋同于中职院校或定位过高趋同于本科院校。企业现在迫切要求员工掌握会计信息化等新技术新技能来进行会计业务的开展,但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没有开设这一新技能的相关课程。另一方面,由于会计职业的专业性非常强,会计岗位涉及企业机密信息,一般企业不太愿意为了培养个别员工而与学校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几十个学生,所以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往往是流于口号,而高职院校对于“互联网+”会计这样的行业变革和企业需求更是不甚了解。

2.2 普遍缺乏互联网思维

从“互联网+”的概念本身来看,一方面要求掌握互联网思维,另一方面要求能够运用时下热门的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笔者认为,两方面都非常重要,而互联网思维尤为重要,特别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中,教师的互联网思维就更为重要了。从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的实际情况来看,青年教师比较能够接受互联网、信息化等新兴技术,并且愿意运用这些技术手段与学生开展交流互动,比如QQ、微信、微博等;青年教师对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也比较热衷,比如开发微课慕课,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深入运用于课堂,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等。由于青年教师所占教师队伍比重小,大多数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愿意进行改变,甚至认为运用新技术手段就会取代教师的地位。教师缺乏互联网思维就会导致会计专业学生缺乏互联网思维,无法满足未来就业需求。

2.3 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手段运用匮乏

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较少。高职院校的校方领导缺乏互联网意识,对“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不够重视,相关软件、硬件投入匮乏。目前仅在课堂教学环节略有运用,而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实训实习以及教师培训等方面还未拓展。对课堂教学的开发现在所采用的是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形式,但是会计专业由于课程理论性强,实践教学还未能运用这种形式,且运用的范围并不是很广泛。即使是2012年底建成会计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也未能实现随时随地浏览、师生有效交互、资源更新快速、下载便捷。所以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过程中,移动互联网、信息化等技术手段的运用还较匮乏。

2.4 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严重缺位

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并未积极参与进来。国外会计职业具有非常高的职业门槛,相对地社会参与主体对会计人才的培养都发挥积极重要作用,发达国家大多由行业进行指导,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以经济补贴和政策支持的形式鼓励企业参与会计人才共同培养,企业乐于提供行业专家进入高职院校授课、吸收学生进企业实习。而我国政府部门在顶层设计上对职业技能和职业需求未作出积极指导、也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行业企业也不愿意花高昂的人力财力物力成本配合高职院校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在“互联网+”时代下,如果不能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有效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合作,那么未来“互联网+”会计人才缺口将会越来越大。

以上问题将导致学生难以跟上互联网时展的需求,造成极大的教学和资源浪费,影响了国家综合竞争力、创造力的良性形成,降低了学生的成才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从以下四方面对会计专业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3 “互联网+”时代下改进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建议

3.1 适应企业新需求,确立“互联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在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经济业态发生变化,许多企业的经纪业务发生转型,从而使得会计核算方法发生转换,原来很多企业的会计只要坐在办公室做账就行,但是现在的会计不仅仅要会做账还要能跟踪业务环节,这就使得企业对会计人才能力要求提高,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发生了改变。未来将运用“云技术”在网上实时做账、实时报账、实时审账、这些便捷的会计核算处理方法都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对企业加强调研,结合“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手段,全方位了解企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确立未来以“互联网+”会计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及时改进。

3.2 积极引导教师转型升级,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引导教师形成互联网思维,通过不断地创新,实现教师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型成运用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多维度教学,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开发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创新创业活动、学生实训实习活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在转型过程中,形成互联网思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从思想上认可并且愿意接受转型,技术的运用才会更为迫切、更为得心应手,而且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已经从其他各行各业的转型中得到印证,相对而言比较成熟,在开展教学时我们可以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教师亟需编写“互联网+”会计人才需求的相关教材,完善专业课程设置,接受信息化技术运用的培训和“互联网+”会计行业企业的培训,从多方面武装教师,为培养“互联网+”会计人才提供良好的师资储备。

3.3 大力开展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手段运用

大力开展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普及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加强云会计相关课程的模拟训练;对教学过程、教学成果、学生反馈、企业反馈等进行及时跟踪。高职院校需要建立网络平台、微信平台等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实时跟踪,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互动平台,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平台。以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财会类学生实训实习平台为例,学校设置大型网络终端,与多家企业开展合作,以企业商业信息保密为前提,将企业的财务信息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上传到网络上,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线进行企业真账业务处理,这一方面解决了学生真实的顶岗实习而且也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财务服务。这种方式颠覆了传统的会计(类)学生到企业实习难的困境,也能够保障学生在校就完成真实业务处理,对学生未来就业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3.4 发挥政府积极指导作用,大力支持校企合作

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行业企业主动参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来形成良性循环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流程。吸引不同行业中成千上万家企业参与提供会计职业需求报告,通过技术分析、系统筛选找出会计职业需求的职业技能(技术)和职业素养,学校针对企业提供的职业需求报告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制定,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同时根据企业提供的用人标准对学生进行学习情况检测,出具真实公正的学生个人学习档案,最终方便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准确识别所需人才。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还将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教材、用人标准的制定、考核标准的制定等,从而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基金项目:校级课题《高职院校中外合作项目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项目代码:3042141223556);江苏省高校哲社课题《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驱动因素与策略研究》(项目代码:2012SJB630072)

参考文献

互联网技术专业篇(8)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4-0080-04

网络工程专业是随互联网的发展壮大而兴起和发展的,自 1998年被教育部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以来,全国已有近 300 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网络专业技术人才[1]。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基础开设,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各高校本着“培养高层次的网络规划建设、网络管理维护、网络应用人才”这一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增设通信原理、互联网工程建设与规划、网络管理、网络程序设计、网络安全等课程开展专业人才培养,与原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模式相近[2,3]。由于教学体系、教学实践经验的不足以及硬件设备更新换代的滞后,使得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工程能力相对较弱,毕业生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不够明显。近些年,由于低端网络人才市场趋于饱和,本科生就业市场上出现了“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聘不到合适人才”的普遍现象,导致部分应用型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出现萎缩或停招。这足以说明,“传统”网络工程专业亟需在专业内涵、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重大的改革创新。

1 “新互联网”时代大潮对网络工程专业 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经过40多年的长足发展,其产业变革席卷全球,颠覆传统行业的节奏也进一步加快。2014年1月8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2014互联网产业年会”上,互联网产业各界人士一致认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必然将在工业应用中扮演更加深入和广泛的角色,促进工业全产业链、全信息链的信息共享和协同集成。思科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2014展会”演讲中也对物联网的发展充满信心,表示:“这一转变已经开始,它(指物联网)将改变我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的方式……2014年将是物联网发生关键转变的一年,并且到2017年,物联网产生的影响,将比整个互联网更为深远”。

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网络技术的兴起给网络工程专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只有正视这种汹涌的“新互联网”时代大潮,不断丰富和发展网络工程专业的内涵、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才能适应新网络时代的要求,培养面向企业需求的实践人才,焕发专业活力。本文分析总结大连工业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实践经验:“突出专业特色,彰显时代特点”、“优化专业层次结构,大类培养”、“加强实践,注重校企合作”,旨在探索一条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面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工程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道路。

2 “新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工程专业的建 设思路

大连工业大学于2004年开设网络工程专业,经历了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迄今已毕业6届、300余名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通过对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统计可知,目前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四个领域:传统互联网系统设计及应用、Web软件设计与开发、嵌入式系统应用和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蓬勃发展,近几年嵌入式系统应用和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的就业比例逐年上升,已渐有超过传统互联网应用这一传统就业主体的趋势。根据这种现状,大连工业大学从2010年起着手改革新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就业优势明显加强。

首先,拓展传统的网络工程专业内涵,突破传统的“互联网建网、管网、用网”领域,以时代需求为导向,引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知识,拓宽专业领域;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既要培养传统互联网络系统设计与开发、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等层次的专业人才,也要培养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开发、移动互联网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多领域专业人才。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优化专业层次结构,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制定“宽口基础+特色方向”的课程体系,开展大类培养。

最后,网络工程专业作为一个跨学科、实用性强、服务面广的专业,要大力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既需要高校本身的努力,加大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加大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更需要社会、企业和学校的紧密配合,探索一条群策群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新模式。

3 拓展专业内涵,彰显时代特点

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射频标签和传感器网络等技术,实现人与物、物与物智能沟通和对话的网络信息技术[4]。近几年,国内申请增设物联网相关专业的高校数量众多,但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物联网课程体系规划不完善、教材建设计划不完备、师资力量薄弱、实验室配套设备缺乏和实验方案标准有待规范等问题。

实际上,在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传统网络工程专业已涵盖了大多物联网知识领域,拥有物联网网络层的学科建设优势,具备应用层的基础知识,需要补充的主要是物联网感知层的相关课程[4]。显然,传统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专业在知识结构上有很多共性,只要适当补充和调整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即可培养具有物联网技术知识的专业人才。

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是“新互联网”时代两个最热点的技术领域和应用领域,根据新技术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大连工业大学网络工程专业重新定位了专业内涵,调整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补充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相关知识,制定了新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目的是培养面向工程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新”网络工程人才。新培养方案中将网络工程专业方向设定为4个方向:(1)传统互联网方向;(2)系统集成方向;(3)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方向;(4)Web软件开发。

4 优化专业层次结构,大类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大连工业大学网络工程专业是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基础、依托校网络中心工程环境开展学生培养的,具有坚实的教学师资和教学资源基础。为优化网络工程专业的层次结构、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网络工程专业采用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联合的交叉大类“2+2培养”模式:前两年教学内容与计算机专业保持一致,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基础;后两年根据专业特色,按照行业技术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设立了“传统互联网应用”、“系统集成”、“Web软件开发”、“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四个特色方向,形成合理、有时代特色的课程群体系(见表1),及有效的实践环节,从而保证学生在校学习内容和企业需求的有机接轨。

5 面向工程应用,优化实践教学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同样明确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网络工程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培养网络工程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大连工业大学网络工程专业本身的特点,笔者采取“校内+校外”、“校企联合”的创新与实践教学模式开展对学生实践工程能力的培养。

5.1 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坚持“面向工程应用,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原则。具体划分为“四层次、七类别”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四层次”是指学生应获取基础实验和认知能力、初步设计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和工程能力等四个层次的能力;“七类别”是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题训练、各类实习、毕业设计、参加创新和科研课题、职业培训等七个环节[5]。

根据大连工业大学网络工程专业自身特点,针对“课程群”系列课程,开设综合性较强的专题训练实践环节,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又有利于与企业实训项目相结合、置换。例如,笔者将第七学期的“网络规划与设计专题训练”、“网络安全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网络管理+Linux系统运维”三个实践环节组合成一个综合性专题训练模块,引进合作企业的生产实践项目,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5.2 “校内+校外”、“校企联合”的创新与实践教 学模式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充分关注行业、企业需求,密切校企合作,建立了“校内+校外”、“校企联合”的创新与实践教学模式。

1)有效利用校内资源,将教学实践与实际生产环境有机融合。网络工程专业依托大连工业大学网络中心开展校级实践活动,将教学实践落实到生产现场,开展从校网络中心到教育网地区中心全方位的教学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引入网络中心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承担认识实习、操作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将网络中心技术人员的工程实践经验更好地融入到教学环节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勤工俭学,通过承担一定的网络维护开发等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专业实验室、学校网络的建设维护工作,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和动手能力。通过上述方式,将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融入实际的生产环境中,使学生学以致用,既深化了对专业理论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突出了网络工程专业的工程特点。

2)扩大校企合作。根据行业、企业需求,结合学校实际,笔者重新定位网络工程专业方向,建立了“企业岗位定制”教学;同时,加强校企教师的双向培训机制,与企业在学生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图1所示的四个层次实践课程体系中,强调培养过程中的企业参与,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专题训练环节,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接轨。

3)支持学生参与创新科学研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导师制”。从大学一年级入学开始,即进行专业介绍和行业发展规划,逐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方向,鼓励本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建立“导师制”师生研究室。教师带领本科生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实践活动,建立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创新与实践教学模式。目前,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已参加了多项部级大学生创新与创业项目,科研实践能力大幅提升。

4)积极开展专业竞赛,以赛促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竞赛,以优秀获奖学生为榜样,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向上、锐意进取。同时,通过联合开办的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红帽学院,鼓励学生考取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CCNA)、思科认证网络高级工程师(CCNP)等行业国际资格认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6 结论

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传统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讨论在“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以《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将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与高校传统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有机融合,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扩展专业内涵、优化教学体系、建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等一系列举措,大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探索了一条以行业需求为目标,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复合型、应用型网络工程人才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曹介男,徐明,蒋宗礼,陈明.网络工程专业方向设置与专业能力构成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2,(9):31-34.

[2]岳峰,王桢.浅谈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21):126-127.

互联网技术专业篇(9)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8-0131-02

1 引言 “互联网+”

2015 年3 月5 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1]

通俗来讲,“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的前提和基础是互联网,它的目标是各产业互联网化。“互联网+”的出现,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其意义在于使信息和数据真正流动起来,从而产生巨大的生产力,通过打破信息不对称,促进产业跨界升级,驱动传统产业在业态和运行模式上“进化”,其本质就是传统业务的数据化、在线化。

2 目前现状

2.1 网络工程专业的特点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面向网络应用的工科专业,以往大部分高校的网工专业都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基础开设课程,主要围绕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网络管理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展开。[2]随着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互联网+”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计算机网络工程人才培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是网络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

2.2 传统网络工程专业存在问题

由于教学体系结构不完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条件建设滞后、师资队伍匮乏和教学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网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不够突出,就业市场上出现了“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人才”的现象,导致部分应用型高校的网工专业出现招生萎缩甚至面临停招,我校目前正处在此尴尬阶段。因此,网络工程专业亟需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下重新定位和改革创新,以适应新互联网时代的人才需求,培养面向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3]

3 教学改革探索

3.1 明确专业定位 拓展专业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4]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是“互联网+”时代下几个最热点和最具代表趋势的技术和应用领域,根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我校的网工专业需要重新定位专业内涵,调整原有的教学体系结构,制定新的网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是培养面向企业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新”网络工程人才。新人才培养方案中,可将网络工程专业拓展出几个专业方向:移动互联网技术方向、云计算技术方向和物联网工程方向。

3.2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重视实践课程

网工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按照专业定位,要在应用型“2+1+1”人才培养模式中有所体现。前两年教学内容与计算机其他专业基本保持一致,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基础,第三年根据专业定位,设立符合企业需求和就业发展的专业课程,保证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明确就业方向。

首先,为保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课程必须围绕网络技术和网络编程能力开设,网络技术包括网络管理能力、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的规划与设计能力等;网络编程能力包括JAVA程序设计、网页网站开发、数据库技术等。专业定向培养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开设核心课程,其中移动互联网技术包括J2EE开发能力、UI设计、网络数据库等;云计算技术包括云平台开发、大数据管理、云计算管理能力等;物联网工程包括物联网理论与物联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无线传感器技术应用等。

结合网工专业的特点,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实验实践课程设置应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据重要的比例。专业课程都必须配置相关的实践课程来完善教学,某些实践性较强可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以课程设计、综合实践,甚至独立课程的方式来开设。实验实践课程要适应企业、技术发展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产品案例,编写适合本院校本专业方向需求的实验指导书,在教学内容上要求一定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3.3 加大实验室建设 引进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同样明确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4]

目前,网工专业的实验室基本停留在传统网络技术方面的实验室,能满足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编程、嵌入式等相关课程的实验实训课开展,而对于云计算、物联网工程方面的实验室投入还是不够重视。学生只能在理论的学习上,通过模拟环境来完成简单的实验,缺乏专业性、综合性的实验实训环境,导致教学效果明显滞后,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把网工专业的配套实验室建设完善。我校在筹备的新实验室包括无线传感器实验室、物联网智能仿真实训室、云计算实验室、移动互联网开发研发室、创新实训室等等,保证“新”网络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上有了基本保障。

根据网工专业培养目标,为更好促进毕业生就业,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建立校企长期合作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5]

(1)把企业带进来。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的资源,与企业建立综合实训基地,借用企业的先进设备,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并融入企业的技术需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适当引进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担任讲师,跟校内教师协同完成综合实训、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在一起。另外,鼓励企业主导活动参与网络工程的学科竞赛,以赛促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专业方向的竞赛,通过企业培训师的指导,把竞赛当成实训的项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2)把学生带出去。扩大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利用企业丰富的技术资源和成熟的市场环境,把学生带到企业去实践实习,在企业中掌握技术,把握就业形势,明确学习目标。学校通过和行业培训机构联合开办行业证书认证,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参加行业权威培训如思科网络学院、Linux认证、JAVA工程师、嵌入式和云计算等方向的行业资格认证,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实验室。完善创新实验环境,支持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研究活动,建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把企业产品和项目带到创新实验室进行研究论证,把学生创新研发的产品和项目应用到企业环境去验证,有效地带动了产学研的结合。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校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力争在创新实验室出成果,对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大幅提升。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网工专业的专职教师、实验人员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网络技术、编程开发,对“互联网+”时代下“新”网络工程专业的研究和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特别在物联网和云计算方向的专业人才师资缺乏,造成教师对于教学资源开发、课程教材选订、实验教学设计上经验不足。

在重点引进新专业方向师资力量的同时,必须提高本校网工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尽快适应“新”网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教学带动科研。首先,加强理论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通过深造培训的方式提升教学能力。可以引入网络中心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承担实验教学课程,与实验室实验员共同参与到实践教学任务中去,将网络新技术更好地融入到理论教学中。另外,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加强校企教师的双向培训,与企业建立师资培养、人才交流等方面的长期合作关系。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行业的专业资格证书,建立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涵盖教学能力、实践创新、课程建设和科研能力等方面。

4 结语

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建立在“互联网+”时展趋势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探索“新”网络工程方向的教学改革思路。本文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出发,以创新思想为指导,以教学改革为手段,通过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使网络工程专业和人才培养朝着更加明确的方向发展,培养出符合企业、适应社会需求的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亚丹.“互联网+”时代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J]. 科教导刊, 2015 (12): 69-70.

[2] 王辉,刘云翔,李文举,荣祺. 基于“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5 (21): 75-76.

互联网技术专业篇(10)

2)加强人才考核,注重人才培养

目前数据管理中缺乏专业性人才,其中互联网技术人才最为紧缺。目前从事数据管理工作的员工大多对数据管理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对互联网技术的掌握十分有限,一旦互联网出现问题,员工无法及时修复问题,就会使数据管理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可能会使数据泄露,给运营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前从事数据管理的工作人员对互联网的理解比较浅显,一方面没有将互联网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另一方面没有能力挖掘互联网的潜在优势,限制了新技术运用于数据管理的前景的发展,数据管理工作效率始终较低。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数据管理同样也需要有良好专业素养的专业人才作为支撑,人对新技术和数据管理都有足够的能动性。因为通信及互联网技术设计专业知识较多,对人才的要求将会更高。企业为了优化数据管理工作,就必须定期对数据管理人员进行新技术学习培训工作,并对出勤情况进行考核,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深化专业知识,使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工作人员固然可能具有多年的数据管理经验,但是时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管理方法也变得更加新颖,员工应当主动承担起改变数据管理模式的重任,这就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工作,使员工掌握更多核心的数据管理方法。

3)加强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为了全方面的在数据管理过程中运用好互联网技术,首先应当使运营商自身意识到互联网技术对于数据管理的重要性,改变以往对数据管理人员的陈旧观念,运营商一方面应当认识到互联网技术之于数据管理发展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可能带来的问题,对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防患于未然,避免运营商蒙受经济损失。企业应当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主,确保数据管理人员掌握最基本的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对最为常见的故障能够妥善处理。具体的培训工作可以安排具有丰富互联网技术知识的人员组织讲座,也可以把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外包给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第三方机构来负责。企业内部还应当招聘专业为互联网技术的人才,组建专门的专家团队,为数据管理献谋献计,确保数据管理能够始终充满活力和动力。企业应当组织专业人才对数据管理的风险进行评估,拟定出完整的融风险评估、风险防治为一体的风险体系,避免重要数据外泄,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企业应当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泄露对于企业形象的负面影响,间接导致企业遭受沉重的经济打击。互联网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业务,并且在不同业务间的兼容问题上处理得相当成熟,用户将同时拥有用户号码和物理号码,对二者的管理能确保用户使用的流畅性。互联网技术还可以对整个网络通信进行整合,便于集中处理,在设备运行工作中,互联网技术还可以提供强大的监控管理,使网络数据的查询更加方便快捷。丰富的互联网技术经验能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因为有强大的加密措施,为数据安全设立防火墙,避免病毒和黑客的侵入。

上一篇: 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 下一篇: 临床医学儿科专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