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经济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6 11:08:53

公共管理经济学

公共管理经济学篇(1)

公共经济学脱胎于财政学,在与政治学交叉后又分支出了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与财政学、政府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管理学、伦理学等也有着交叉、渗透和关联。

根据最一般的定义,公共经济学是对经济效率、分配和政府经济政策的研究。这一学科包含的主题相当分散,如应对外部性存在而导致的市场失灵、逃税的动机分析,以及对官僚决策的解释。为了涉及所有这些方面,公共经济学已经从原先仅仅注重研究政府征税和支出,演变为现在关注政府与经济互动的每一个方面。公共经济学试图同时理解政府如何以及应该做出什么决策。〔2〕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经济、效率、科学和理性作为公共部门管理的价值取向,凸显管理技术和专业管理在公共部门与公共领域的运用,认为公共部门应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模式和思想。〔3〕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人行为往往使得公共产品提供者抬高公共产品的提供成本,抑或通过权力寻租以谋取部门和私人经济利益,加上政府经济活动的成本软约束带来公共部门高昂的运行成本,致使公共部门效率低下。针对这些弊端,新公共管理的倡导者呼吁必须革新与再造公共管理的流程和模式,于是管理学与经济学开始强强融合,相互渗透。〔4〕基于这样的背景,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的教学中也因此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和重要。

公共经济学是以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及决策过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5〕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作为公共管理类公共基础课的公共经济学学科有其特定的属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解它的特定涵义:第一,它是一门经济学,但却不同于传统财政学仅着重制度描述,而注重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活动,不包括政府使用经济杠杆引导资源配置的间接调控行为;第三,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活动的决策机制,突显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第四,活动的主体是政府,但同时也包括公共企业和其他公共部门。

二、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公共经济学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主要经济效应及其与社会管理目标的关系,研究体系以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两大理论作为支柱,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收支、预算管理、公债管理、收入再分配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作为主要内容。

目前,在公共管理类教学实践中,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存在问题较多,如教学目标比较模糊、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衔接不够、缺乏专门针对公共管理类的本科教材、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知识背景不同造成接受程度不一、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不过最突出的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从学生层面来讲,在学习过程中,公共管理类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理论性很强,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文科出身较多,他们对公共经济学中出现的模型公式以及数理推导理解上存在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对政府经济行为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的正确理解,也因此降低了同学们对公共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另外,公共经济学的先修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接受的西方经济学多是在一个学期讲完,而经济类本科生往往用两个学期来讲授,因此公共管理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训练和熏陶方面不如经济类本科生那样规范和熟练,加上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庞大,综合性较强,这也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从教育工作者层面来讲,由于公共经济学在中国尚属一门崭新的学科,多数教师对其教学目标还不是很清晰,对教学内容体系的认识与把握尚不够清晰准确,教学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科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阻碍了该学科合理的理性发展。这就要求公共经济学的教育工作者对以上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拷问我们现行的教学体制,建构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公共经济学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探讨适用于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公共经济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直面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建议

笔者在高校从事公共管理类本科生公共经济学一线教学多年,从教学实践中有一些切身体会,认为公共管理类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联动:

首先,应根据公共管理类不同专业就业取向制定不同教学目标。例如,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取向: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中介组织从事人事行政管理工作与其它相关管理工作者居多,当然也有诸多选择继续深造。因此,我们可以将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扎实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在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方面的职能及其原理,学会分析政府现行的公共政策目标和原理,着重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组织协调能力与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民政、城市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当然也有不少选择继续深造的。因此,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职能、相关公共政策及其原理,了解政府税收制度和政府管制制度,擅长组织协调、规划及人际交流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政府机关、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各级工会组织、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与管理,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也不少。因此,我们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支职能与原理,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安排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税收、预算、公债、国家管制等基本原理与制度,着重培养扎实的理论分析能力、良好的社会沟通与实践能力。当然,在总体教学目标上,还应体现多维度,使学生对公共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学会观察公共经济问题,培养分析解决实际公共部门运转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公共管理经济学篇(2)

    公共经济学脱胎于财政学,在与政治学交叉后又分支出了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与财政学、政府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管理学、伦理学等也有着交叉、渗透和关联。

    根据最一般的定义,公共经济学是对经济效率、分配和政府经济政策的研究。这一学科包含的主题相当分散,如应对外部性存在而导致的市场失灵、逃税的动机分析,以及对官僚决策的解释。为了涉及所有这些方面,公共经济学已经从原先仅仅注重研究政府征税和支出,演变为现在关注政府与经济互动的每一个方面。公共经济学试图同时理解政府如何以及应该做出什么决策。〔2〕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经济、效率、科学和理性作为公共部门管理的价值取向,凸显管理技术和专业管理在公共部门与公共领域的运用,认为公共部门应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模式和思想。〔3〕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人行为往往使得公共产品提供者抬高公共产品的提供成本,抑或通过权力寻租以谋取部门和私人经济利益,加上政府经济活动的成本软约束带来公共部门高昂的运行成本,致使公共部门效率低下。针对这些弊端,新公共管理的倡导者呼吁必须革新与再造公共管理的流程和模式,于是管理学与经济学开始强强融合,相互渗透。〔4〕基于这样的背景,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的教学中也因此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和重要。

    公共经济学是以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及决策过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5〕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作为公共管理类公共基础课的公共经济学学科有其特定的属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解它的特定涵义:第一,它是一门经济学,但却不同于传统财政学仅着重制度描述,而注重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活动,不包括政府使用经济杠杆引导资源配置的间接调控行为;第三,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活动的决策机制,突显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第四,活动的主体是政府,但同时也包括公共企业和其他公共部门。

    二、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公共经济学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主要经济效应及其与社会管理目标的关系,研究体系以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两大理论作为支柱,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收支、预算管理、公债管理、收入再分配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作为主要内容。

    目前,在公共管理类教学实践中,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存在问题较多,如教学目标比较模糊、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衔接不够、缺乏专门针对公共管理类的本科教材、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知识背景不同造成接受程度不一、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不过最突出的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从学生层面来讲,在学习过程中,公共管理类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理论性很强,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文科出身较多,他们对公共经济学中出现的模型公式以及数理推导理解上存在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对政府经济行为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的正确理解,也因此降低了同学们对公共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另外,公共经济学的先修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接受的西方经济学多是在一个学期讲完,而经济类本科生往往用两个学期来讲授,因此公共管理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训练和熏陶方面不如经济类本科生那样规范和熟练,加上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庞大,综合性较强,这也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从教育工作者层面来讲,由于公共经济学在中国尚属一门崭新的学科,多数教师对其教学目标还不是很清晰,对教学内容体系的认识与把握尚不够清晰准确,教学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科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阻碍了该学科合理的理性发展。这就要求公共经济学的教育工作者对以上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拷问我们现行的教学体制,建构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公共经济学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探讨适用于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公共经济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直面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建议

    笔者在高校从事公共管理类本科生公共经济学一线教学多年,从教学实践中有一些切身体会,认为公共管理类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联动:

    首先,应根据公共管理类不同专业就业取向制定不同教学目标。例如,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取向: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中介组织从事人事行政管理工作与其它相关管理工作者居多,当然也有诸多选择继续深造。因此,我们可以将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扎实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在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方面的职能及其原理,学会分析政府现行的公共政策目标和原理,着重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组织协调能力与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民政、城市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当然也有不少选择继续深造的。因此,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职能、相关公共政策及其原理,了解政府税收制度和政府管制制度,擅长组织协调、规划及人际交流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政府机关、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各级工会组织、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与管理,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也不少。因此,我们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支职能与原理,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安排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税收、预算、公债、国家管制等基本原理与制度,着重培养扎实的理论分析能力、良好的社会沟通与实践能力。当然,在总体教学目标上,还应体现多维度,使学生对公共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学会观察公共经济问题,培养分析解决实际公共部门运转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公共管理经济学篇(3)

中图分类号:D0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68(2014)02-0063-08

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两个不同学科,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尽管涉猎领域存在交叉重叠、方法手段可以相互借鉴,其核心价值和目标方向却有所不同――经济学以财富增长、富国富民为目标,公共管理学则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前者立足于自利性,后者立足于公共性;前者侧重于物质利益、追求社会的经济繁荣,后者则侧重于人际和谐、追求社会的长治久安。如果看不到二者间的这种差异,在追求眼前利益和物质利益方面更有效率的经济学就会鸠占鹊巢,取代公共管理学对公共管理实践的指导地位,使公共管理误入经济主义或唯经济论的歧途,从而引发公共管理的“经济学中毒症”。

一、中国公共管理的“经济学中毒症”的九大表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在中国的公共管理中逐渐反客为主,使公共管理逐渐被经济学思维所主导,表现出明显的“经济学中毒症”的症状。

第一,经济学家把政。经济学家逐渐成为中国公共管理的把脉人。他们已成为主政者身边数量最多且最有分量的智囊,甚至给外界造成一种主政者事事问政于经济学家的印象――经济学家不仅对中国的经济政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且还对其他领域的政策制定产生了显著影响。

第二,经济学人入政。经济学博士、硕士成为中国少壮派官员扎堆攻读的学位,经济学科的毕业生(包括经济学院、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毕业生)成为公务员招录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人群。

第三,经济学课程训政。经济学课程成为中国某些干部培训班(反腐败等专门培训班除外)的首选课程,通常还是分量最重的课程。

第四,经济学思维主政。效率至上、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经济学思维一度成为主政者的默认思维模式。

第五,经济学理论统政。西方经济学理论(如公共物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不仅成为公共管理学最流行的理论,而且还被尊奉为公共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从而使公共管理实践潜在地统领于经济学理论之下。

第六,经济考量定政。经济考量成为我国公共政策和制度设计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有时甚至成为唯一的考量因素。

第七,经济指标考政。GDP指标成为考核社会发展和官员政绩的决定性指标,而前几年差不多还是唯一的指标;招商引资成为地方政府仅次于维稳的工作和职能。

第八,经济发展代政。各地普遍存在以经济政策代替社会政策、以经济发展衡量社会发展的现象,尽管近年来中央已经有意识地开始纠正。

第九,经济取向示政。从某些公共政策到相当多的官员交友,表现出不加掩饰的嫌贫爱富倾向。发财致富成为政府通过政策制定和公务活动灌输给民众的最主流的价值追求,个人财富成为衡量个人成功的通用标尺,甚至连大学也以培养了多少富豪为荣。

显然,经济学通过影响公务员和民众的思维来影响国家的公共管理实践。经济学对人的思维的影响从两个实例中可以得到印证。2011年4月,某大学教授在微博中对其研究生提出要求:“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1]如此惊世骇俗的门规所反映出来的招生标准和价值取向,让社会舆论一片哗然。而该教授不仅不觉得不妥,反而认为培养学生的“财富意识”是其所教授的房地产经济学专业的“工作内容”。无独有偶,其后媒体又爆出一起某大学副教授以其宝马车和豪华手机号码来嘲讽学生的事件,而该教师的专业背景恰恰也是经济学[2]。可见,对于最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且生活优裕的大学教授,经济学尚且能使其如此“财迷”,经济学对其他人的思维影响更可想而知。只要想一想主政者对经济学家的倚重程度,想一想少壮派官员对经济学学位的趋之若鹜,想一想公务员培训中经济学课程占的比重,想一想拥有经济学背景的官员的数量和职位,我们就不难想象中国的公共管理中的“经济学之毒”有多深。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不否认经济学人及经济学理论对中国公共管理及改革开放做出的巨大贡献,而且中国的公共管理也离不开经济学的支持,但过则成毒、偏则为祸――经济学对中国公共管理的影响已严重超出其本分,从而导致了我国公共管理的“经济学中毒症”。

二、中国公共管理的“经济学中毒症”助长的四大恶果(一)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突出,和极端事件频发,国家富而不稳,社会富而不安

基尼系数是衡量社会贫富分化程度最直接的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的基尼系数自2000年开始超过0.4的警戒线,其后逐年上升,并于2004年超过了0.465。尽管此后国家统计局不再国内的基尼系数,但学界普遍认为近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逼近甚至超过0.5,而欧洲、日本的基尼系数则在0.24~0.36之间[3]。

除基尼系数外,我国富豪与贫困人口的数字也能反映出社会贫富分化的程度。根据《群邑智库・2011胡润财富报告》,截至2010年底,除香港、澳门、台湾外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千万富豪人数已达96万人,比去年增长9.7%[4]。难怪2010年中国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市场[5]。而同样是在2010年,我国人均年收入在1196元人民币(约等于0.5美元/日)的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达2000多万,若按照联合国确定的1美元/日的绝对贫困线来衡量,我国的贫困人口则将过亿[6]。也就是说,截至2010年底,我国每1400人中有1人是千万富豪,而有上百人的日均收入不足1美元,其中更有20多人的日均收入不足半美元。

清末以来,尤其是以来,追求权利、自由、科技进步的西方发展观席卷中国,成为影响中国政治的主流意识形态,而注重责任、克己、敬天守道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则步步退缩,几乎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就西方发展观而言,无论是追求权利、自由还是科技进步,都以尊重并满足人的欲望为基础,而这又须以物质资源的丰富为前提。这样,西方发展观必然要追求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也必然含有物质主义的流弊。就此而言,西方发展观本身就含有以经济学思维主导公共行政的倾向,从而为公共管理中的“经济学中毒症”提供了思想基础。就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而言,无论是其所注重的责任、克己还是敬天守道,无不以约束或节制人的欲望为基础,因而主张小富即安、重义轻利,不追求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与西方发展观相比,传统中国政治哲学追求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更低,因而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这种角度看,传统中国的政治哲学是西方发展观的物质主义之毒的天然解药。但由于一百多年来西方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压倒性胜利,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对西方发展观的解毒功效也就难以发挥,这为经济学思维主导公共管理创造了思想基础。

(五)经济学理论的繁荣和公共管理学基础理论的薄弱,为经济学思维主导公共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经济学研究的视野和领域不断扩张,并将政府也纳入其研究领域。同时,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越来越繁荣,新理论层出不穷,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解释能力及对社会问题的回应能力不断增强。反观公共管理学,从百年前作为政治学的附庸,到后来成为管理学的附庸,再到目前成为经济学的附庸,沦为“三姓家奴”的公共管理学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基础理论,甚至对公共管理实践的最基本问题――何谓公共事务、何谓公共利益、何谓政府的缺位和越位甚至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都难以给出本学科独到的回答。这样,经济学理论的繁荣和公共管理学基础理论的薄弱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而为经济学思维主导公共管理创造了理论基础。

四、对我国公共管理“经济学中毒症”的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治病除根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来之不易、代价高昂。但如果对我国公共管理的“经济学中毒症”视而不见、任其发展,累积多年的社会矛盾形成的干柴烈焰很可能会因某个偶发事件而变成燎原之势。那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将会和政治体制、社会稳定一同玉石俱焚。

对于我国公共管理中的“经济学中毒症”,党和政府应当辨证施治:一方面对症下药,另一方面治病除根。

(一)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医治公共管理中的“经济学中毒症”

所谓对症下药,即对于中国公共管理的“经济学中毒症”的具体表现有针对性地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主政者应谨慎对待经济学家的政策建议,多听取一些经济学界之外的声音――即便对于所谓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也多听取一些“外行”的声音。

第二,中高层官员的选拔和公务员招录应注重学科背景的多样化,适当减少经济学背景的官员比例,避免出现在公务员队伍中经济学背景一科独大的局面。

第三,在干部培训班的课程安排方面,适当减少经济类课程的分量,加大《论语》、《孟子》等传统治国经典的教育。

第四,以追求长治久安的公共管理思维作为中央和地方主政者的标准思维模式,以取代效率至上、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经济学思维。

第五,客观看待我国公共管理学界所流行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积极探索公共管理学自己的基础理论。

第六,改变以GDP指标作为考核社会发展和官员政绩的决定性指标的做法,代之以更加全面科学的长治久安指数来作为考核社会发展和官员政绩的指标。

第七,树立以社会政策统筹经济政策、以社会发展统筹经济发展的理念,消除公共管理中以经济政策代替社会政策、以经济发展衡量社会发展的现象。

第八,弱化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职能,视具体情况取消一些地方政府专门设立的招商引资机构。

第九,在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的配置方面采取重贤抑富的政策,倡导传统文化中的安贫乐道、重义轻利的君子精神,扭转公共政策、官员交友、媒体报道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嫌贫爱富的倾向,引导全社会崇尚道德楷模而不是追捧财富英雄,降低全社会对发财致富的渴望。

(二)治病除根――消除公共管理中的“经济学中毒症”的深层原因

所谓治病除根,是指对于引发我国公共管理中的“经济学中毒症”的深层原因采取以下措施,彻底铲除其病根。

第一,调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把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也纳入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努力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公共管理的“经济学中毒症”的政治基础。

公共管理经济学篇(4)

一、本科宏观经济学教学面临的现实困难

专业不同、兴趣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层次并不相同。与经济类专业通常会在本科阶段继续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不同,公共管理类专业在本科阶段一般只安排初级课程,但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内容一般都会达到中级程度。因此希望继续深造的同学就需要掌握中级课程的有关内容。初级宏观经济学与中级宏观经济学二者尽管概念体系一脉相承、教学内容结构类似,但是同样的知识,分析深度和应用的数学工具都差异甚大。如果完全不具备灵活性,只是拘泥于初级课程的固有内容,就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阻碍其继续深造。

二、公共管理类本科生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重点

1.针对学生需求层次不同,开设多层次的宏观经济学课程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一般都会开设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但是如前所述,也有部分学生需要学习了解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此种课程设置就会不敷所需。因此,教学改革的着眼点,首先应当对授课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在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与理解前提下尽量涵盖中级课程内容,以兼顾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这一点看似困难但却有其实际可行性。现代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已经较为完善,无论是初级还是中级课程,其知识结构及使用的概念体系都基本相同,所区别的只是形式化程度或抽象化程度的不同,即使用的数学分析方法的严密程度不同。只要学生具备相应的数学知识,就不会影响对课程的正常学习与理解。当然上述方法只是在现有课程设置条件下的治标之策,更进一步的治本之策是有条件的学校争取在大学高年级以专业选修课形式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以满足希望继续深造和有更多学习兴趣的学生的需求。这是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做法,但对各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师资结构和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可视为未来的长远努力方向。2.丰富教学模式,改善教学质量从现代经济学发展的固有现状角度出发,相对微观经济学而言,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较为松散,各部分知识内容各有特色,并且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是非常紧密。针对这一特点,具体到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当中,就应当针对不同部分知识采取更为多样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全面掌握各部分内容,达到形散实不散的教学效果。例如可以通过跨国情景比较的方法讲授经济增长理论和一国收入水平的衡量,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国民收入各个组成部分的不同内涵。用学生作为主体亲身参与的方式讲授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应用课程当中学习到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对一些现实问题如当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经济焦点话题展开分析讨论,一方面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囫囵吞枣的现象;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学是一门来源于现实的科学,并非仅仅简单体现为课本上的单薄原理与教条。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乐趣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热情与兴趣。另外,如前文所述,现代经济学中大量使用数学分析工具,而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些数学工具并在现实中能够加以应用,就必须进行足够的习题练习,宏观经济学教材的每一章节之后都会提供大量课后习题就是出于这种考虑。但是由于课时安排有限,很难做到由教师在课堂上对课后习题一一进行讲解,所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设置研究生助教的方式,在正式课时以外时间详细讲解课后习题,帮助学生消化课程内容。3.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如前所述,一方面宏观经济学课程包括近20章内容;另一方面,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又相对有限。同时一般只有1-2次考试机会来最终判定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这些特点正与高中阶段教育相反,后者的教学时间较为充裕,涉及的知识范围相对有限,并且可以围绕同样知识内容反复进行多次考试,以加强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单纯采用植根于高中教育特色的闭卷考试形式就无法非常准确的判断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真实理解与掌握。有些学生可能通过死记硬背获得较好的卷面成绩,但实际并没有真正理解掌握经济学的概念体系与分析方法,考试结束之后死记硬背的内容很快就付诸东流。有些学生可能对经济学理论的整体理解更为清晰,但一次性考试固有的偶然性会削弱真实知识水平与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因此,除了最终考试以外,还可以结合采用课程论文、主题发言等多种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并令其在成绩评定中占据一定权重,最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学习成绩评价结果。4.尝试采用英文教材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诞生与演变主要源自西方国家,因此无论是经典的经济学教材还是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多使用英文撰写。前文提到的国内中文本教材大多也参照国外教材体系进行编写,中译本教材则受到译者素质和跨语言文化表达固有困难的影响,常常让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各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真实含义。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尝试直接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以提高教学质量。另外,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愈发紧密,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继续深造,采用外文教材也便于其日后接轨学习,满足了学生潜在的多层次需求。

作者:张平 单位: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经济学篇(5)

作者简介:张晔(1972-),女,山东郓城人,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韩芳(1975-),女,四川长寿人,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新疆农业大学教研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3GGKC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45-02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第三次工业全球化浪潮的到来,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社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加剧,矛盾凸显,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暴露使得现代政府在作为政治组织的同时还必须作为经济组织承担起管理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职能。传统的以政治学和行政学为理论基础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经难于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西方公共管理学界出现了一股称之为“新公共管理”的思潮,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运动。其最大特点就是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主张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来提升政府绩效,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调整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作为一种政府改革实践,新公共管理模式在西方国家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向市场的转轨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的现实,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起一个灵活、高效、廉洁的政府,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正在于此。而改革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如何进一步划分公共事务治理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主体的角色,促进我国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公共管理的现代化。[1]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国的公共行政改革显然可以借鉴“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经验。

“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重塑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对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经济理性与“新公共管理”

一般来说,“新公共管理”不仅指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于西方国家公共管理领域的改革,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更为重要的是,在改革实践中,这种政府管理模式已经逐步形成一种弥补传统行政模式缺陷的新的理论范式。无论以哪一种形式存在,“新公共管理”都是经济理性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渗透和传播,是公共管理部门依托经济理性对传统体制进行的一场具有深刻意义的改造。[2]

作为一场政府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引入“企业化政府”的概念,即在公共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对公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造、政府的权力分散与下放、公共业务的合同外包、政府的绩效考核和评估等。[3]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包括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员工参与决策与管理过程、放松管制并推进绩效目标管理、信息技术的利用、顾客服务、使用者付费、合同外包、取消垄断性管制规定等主要内容。[4]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新公共管理”以现代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不仅从现代经济学中获得诸多理论依据,还借鉴了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等。休斯认为,经济学,特别是公共选择理论、委托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融合到新公共管理中,取代了官僚组织中高层人员信奉的传统公共行政观念。[5]

总之,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新公共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它不仅对“新公共管理”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还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经济学教学的目标定位

在当今我国公共行政改革可以借鉴吸收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背景下,经济学对于公共管理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凸显。然而,长期以来,作为公共管理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经济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原因在于:首先,经济学通常在低年级开设,因此学生习惯于把经济学当成类似高等数学、英语等的公共基础课,而没有认识到经济学和公共管理之间的关联及其对公共管理专业的指导性作用;其次,从教学内容上看,经济学具有理论抽象、图形多且复杂、数学知识运用频繁等特点,对于文科生占大多数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对经济学的惧怕多于兴趣。在这种心理下,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之后,对所学知识感到既混乱又茫然,根本搞不清楚经济学究竟要研究什么和解决什么,更不要谈经济理性的培养。最后,由于经济学教学内容多,教学中往往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方式,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沉闷枯燥,教学效果并不好。

为此,必须重新审视公共管理专业的经济学教学目标,合理地定位对于“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尤为重要。[6]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考查经济学课程的定位。

1.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学科建设的影响

英国被认为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先驱,以1979年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上台为标志,其改革主题曾被有关学者概括为:私有化、分权化、竞争机制、企业精神、非管制化、服务质量、对工会力量的限制。[7]这场改革给20世纪20年代已经诞生的公共行政学科带来了很大冲击,以政治学、法律、社会分析等社会学课程为主的传统组合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的需要,英国各大学的公共行政专业的课程设置开始转向以经济学为基础的课程组合,随着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的进入,公共管理学科逐步取代公共行政学科,成为培养未来政府公务员的基础学科。

2.经济学理论对公共管理实践的影响

经济学理论对公共管理实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官僚制弊端的分析和以市场为基础的制度设计两个方面。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由于官僚制的存在使政府组织的供给具有垄断特性,造成政府面临组织机构规模的不断膨胀和效率愈发低下的困境,解决出路就是打破政府垄断,引入市场、准市场机制,通过服务签约外包的方式建立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竞争,提高公共物品及服务供给的效率。委托理论被用于分析政治家和下级官僚之间的科层关系,作为委托人的政治家和作为人的官僚之间存在着利益的不一致性,人有可能为追求个人利益而牺牲委托人利益,而政治家为监督双方利益上的不一致则需付出更多的成本,为此,需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官僚组织垄断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模式将会产生巨大的交易成本,从而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因此,应引入市场机制将公共产品和服务转由非官僚组织承担,以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经济学还借鉴了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提出了基于市场的公共政策设计。

综上,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为“新公共管理”实践开创了思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又催生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形成。因此,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经济学应该定位在经济理性思维的培养以及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学习上,这样的课程定位既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

基于以上认识,为实现公共管理专业经济学教学目标,需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在借鉴国内外大学应用能力培养经验的基础上,现尝试提出“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管理专业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

1.设计体现“公共管理”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

对公共管理类专业而言,经济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应在保持其基本内容体系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增加和删减处理,从而突出“公共管理”特色。适当增加公共政策分析、公共产品的供给、公有资源的管理、税制的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在讲述各经济理论的同时,加大对政府出台的各类经济政策的分析,从而阐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同时,对于较难的理论模型及数学推导部分则可以进行简单化处理。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调整的目标在于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分析政府公共政策,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采用引导―互动式教学法,实现讲授和自学相结合

“引导―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采用互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实现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授课方法。教师的引导主要通过讲解要点、理清思路、启发思考、归纳问题、设计练习等来实现,学生的互动参与主要是通过自读自学、问题质疑、展开讨论、答题写作、迁移创造等形式完成。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把经济学理论分成基本理论和由基本理论推演而来的扩展理论两类。以弹性理论为例,需求的价格弹性部分属于基本理论,教师需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而需求的收入弹性、交叉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等,则属于扩展理论,教师完全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或学生自学方式进行。

3.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增加辅导课环节

在不增加公共管理专业经济学课程总学时的基础上,在每一章结束时,增加两学时辅导课,用于课程重点、难点、习题的讲解及案例讨论。利用辅导课,教师就可以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投资、政府税收、政府转移支付、进出口等因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案例讨论是辅导课环节的重要内容,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选择案例,学生采用小组讨论、自由辩论等多种形式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

4.建立多手段的综合考核体系

针对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考核采用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综合评定,平时考核包括日常作业完成情况、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读书报告(经济学领域的名著)的撰写等项内容。在各种考核形式权重的设置方面,要增加平时考核的权重。建立多手段的综合考核体系,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

5.建立突出“公共管理”的特色的实用性的案例库

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交融贯通以及实际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可以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独立思考、主动求知和应变能力。目前,各类经济学教材中虽然包含很多案例,但较少涉及公共管理部门。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经济学而言,相应的案例选择就应契合学科和专业背景,多采用公共部门的管理事件和场景作为案例。

五、结语

在我国可以吸收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公共行政改革的背景下,以培养未来政府公务员为目标的公共管理专业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审视经济理性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调整经济学教学的目标定位,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培养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加速我国公共部门管理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颜佳华,易承志.走向一种理论范式的新公共管理――兼论对当代中国公共行政改革的启示[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8,(1).

[2]陈国权,曾军荣.经济理性与新公共管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3]陈天祥.新公共管理:效果及评价[J].中山大学学报,2007,(2).

[4]Hood,Christopher.A 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Seasons?[J].Public Administration,1991,(1).

[5]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管理经济学篇(6)

关键词:灾害经济学 突发公共事件 管理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但近年来频发的突发公共事件(见表1)所暴露出的问题表明,目前的应急体制并不乐观,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管理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突发公共事件从本质上来说也是灾害的一种,把灾害经济学和突发公共事件管理联合起来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因此,本文从灾害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灾害经济学的特点及其基本理论

(一)灾害经济学的特点

灾害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灾害预测、灾害防治和灾害善后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关系的新兴学科(刘建琼,2009)。灾害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灾害的自然属性,而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防灾、救灾、灾后复兴等与灾害相关的所有社会经济关系。它是介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国土经济学和生产力经济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经济学。

灾害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科比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灾害经济学的目标函数不是利益最大化,而是损失最小化。灾害经济学谋求的是以最小的投入来实现受灾损失的最小化。

第二,灾害经济学是一门守业经济学。灾害经济学不研究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而是研究已有资源和已创价值的保护。“守业投入”是灾害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一种根本性的经济效益问题。为守业而应该做怎样的投入,就成为灾害经济学最重要的经济效益观。

(二)基本理论

灾害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首先,灾害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完全避免的原理。

其次,灾害反馈决策原理。无论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在时间上都服从自孕育期开始,经过潜伏期、暴发期、持续期、衰减期至平息期止的一个演化规律,所不同的只是各种灾害的阶段变化在时间长短上有所差异。认真研究有关灾情的信息反馈是及时制定处理灾害对策的基础。

再次,利害互变原理。对于灾害并非只有防治一种措施,利用灾害也应该是治灾的一种措施,这也是积极对待灾害的一种态度。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灾害都具有从中诱导到利用的可能性。

最后,治标措施和治本措施互促合益的原理。在采取灾害防治措施中,有治标和治本两大措施,两者不仅不可偏废,而且各具特色,相互促进,产生合益。治标措施具有投入少、见效快两大优点,缺点是效果持续性差。治本措施具有效果持续性长的优点,缺点是投入大、见效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短期措施与长期对策最佳结合的关系。

从灾害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近几年,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频发生,给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上百万人伤亡,经济损失6500亿元左右,约占我国GDP的6%(陈思明、毛惠彬、王芹,2008)。而突发公共事件从本质上来说也是灾害的一种,那么有必要从灾害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突发公共事件诱发因素。

(一)人为因素是诱发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原因

突发公共事件的诱发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及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研究表明,突发公共事件并不都是必然要发生的,有相当部分的突发公共事件是可以避免的。事实上,绝大多数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都是与人为因素密切相关的。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人类尚无法有效地去控制和消除诱发突发公共事件的自然因素,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对这些自然因素进行有限的预测和监控,以尽量减少由这些自然因素导致的损害。

但是,人类有可能在较大程度上去控制和减少诱发突发公共事件的人为因素,并针对各种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制定了科学的应急预案,从而大大减轻了突发公共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所以,当前应该把诱发突发公共事件的人为因素研究作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点,找出人为导致突发公共事件的原因,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这些人为因素。变被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为主动管理突发公共事件,建立预防、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制度和长效机制。

(二)经济学分析

笔者认为,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诱发突发公共事件最主要的人为因素,也是一些突发公共事件重复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例如矿难。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经济主体对经济利益最大化追求的过程中都会存在成本溢出现象,这些溢出的成本转化为该经济主体免费所得的超额利润。即使经济主体为了达到成本溢出目的而需要增加支出,例如,不法矿主向政府官员行贿或矿难发生后给予遇难矿工的赔偿等,但是其所增加的私人边际成本远远低于社会边际成本,从中牟取了大量超额收益,并且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见图1)。

图1 中,按照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的利润效用最大化原则,一个经济行为的成本应当是OB,收益是OC,但是由于存在负的外部性,私人实际成本是OA,AB 是由社会承担的溢出成本,实际收益是OD,CD 是经济主体获得的超额收益。

灾害经济学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启示

(一)强调预防在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的作用

灾害经济学是一门守业经济学,它强调的是守业投入。这与我国预防为主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方针不谋而合,也是我国几十年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比如,通过加强预防,有效的控制了瘟疫等传染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但是,自市场导向的医疗改革后,国家鼓励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自谋出路”,这减少了投入,但是结果却使这些机构更多地转向以营利为目的的病后医疗服务,无法真正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战略(杨、罗蒙英、卢祖洵,2007)。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措施难以落到实处。

(二)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制应该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社会各界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注意力通常放在了事后的短期影响上,而灾害经济学则要求关注突发公共事件长期的经济影响(张忠任,2008)。Mileti(1999)提出,当自然灾害发生后,移民应该进入一个更加稳定的社区中,并且需要有影响力的地理优势恢复由于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而在这一过程中并不需要外界提供很多资源。目前的选择将会对未来产生影响,因此强调至少应该维持生存环境的质量以免损害将来经济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既可持续发展问题。

Berke, Kartez和Wenger (1993)探讨了在灾难以后一段时期内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其强调那段时期的很多决策和行为,不仅对于社区的迅速恢复发挥作用,而且能够对将来的灾难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可持续发展机制并非仅仅作用于事件发生后的恢复阶段,而是要求在整个灾害防治过程中得以体现。近几年我国GDP快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局部地区选择了消耗型的非持续发展模式而不是效益型的持续发展模式,加大了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可能。因此,建立一个关注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三)推动公私部门合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无论是保险、再保险还是后来发展的金融工具,面对自然灾害的巨大损失,仍然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参与对损失提供保护。如果私人保险和再保险市场不能就灾难损失提供保护,就需要政府的加入。例如,Hirstopher Lewis&Kevin Murdock(1996)建议美国联邦政府与保险公司、联营公司和再保险公司订立和买卖超额损失(XOL)合同,为250亿到500亿损失规模的灾害提供保险。再如国家自然灾害研究委员会成员(1999)强调,在损失抵御措施和土地利用规划上与私人部门共同协调合作投资的重要性,包括减少保费,对减缓措施提供长期贷款。管理自然灾害风险的公、私部门都需要依赖有效率的、公平的平台,在这点上经济学家和其他社会学家的看法完全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灾害经济学家认为尽管政府在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政府的决策失误和过度干预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的作用。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简称NGO)是政府有效的“减压阀”和“稳定器”,特别是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和作用。

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首先要发挥NGO在预警系统中的作用。NGO中介地位使得其上接政府,下联基层群众。这种“桥梁”角色使NGO能够便捷迅速地发现危机的根源和苗头,从而呼吁并引起整个社会的注意和重视。其次在危机发生的过程中,NGO可以在第一时间起到人道主义救援的作用,同时,NGO还可以配合政府使各种正确信息公开化、明朗化,切断谣言的传播,稳定公众心理。最后NGO在危机过后的重建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受灾地区接受的社会各界捐款在用于灾后重建工作时,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和NGO共同管理和制定财政预算等,以更有力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参考文献:

1.刘建琼.灾害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

2.陈思明,毛惠彬,王芹.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经济学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2008(5)

3.杨,罗蒙英,卢祖洵.我国公众参与公共卫生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卫生软科学,2007(4)

4.张忠任.灾害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几个基本问题[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4)

5.Peter,Johannes Weisser.Is NGO aid not so different after all?Comparing the allocation of Swiss aid by private and official donors[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9

公共管理经济学篇(7)

1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现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水平作为政府和公共组织发展水平的标志,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纵深发展,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国内学者看法不一。文献[1]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围绕公共信息资源实施全面管理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它以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政策法规为保障,信息素质的培养为关键。”文献[2]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社会行为主体及其网络化组织结构,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和信息资源效用价值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综合运用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技术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在公共参与下实现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元管理。”由于公共信息不仅属于公共产品,拥有公共性,同时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又具有信息的特殊性和资源的稀缺性,因此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不仅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还属于信息管理的范畴。笔者认为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中,不仅要解决公共信息资源作为公共产品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率以满足公共需要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兼顾信息产品的特殊属性,掌握其传播与共享的内在规律也同样重要。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我国近些年来在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公共信息资源的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标准的制定以及政府电子政务的推广等。然而伴随进步的同时,相关的问题也开始凸现,例如由于缺少信息保障、信息制度造成的公共信息获取困难;由于责权不明确,监督无力而导致掌握公共信息资源的公权部门失责;由于管理主体单一,市场化程度低,造成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低效及浪费等。这些现象不仅严重闲置、浪费了公共信息资源,还加剧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贫富分化的社会矛盾,让社会公众对管理公共信息资源的公权部门产生了不满与置疑,同时也阻碍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造成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局面。对于这些现象,国内学者多从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出发进行原因的探析。笔者认为造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现状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根本症结是由于其内在属性造成的内生矛盾,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理论出发,试图找出造成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内生原因,旨在为提高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提供部分思路与建议。

2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经济学分析

2.1基于委托——理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分析

2.1.1“委托——”理论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委托——”理论,主要是指产权的所有者,通过选聘不是产权所有者的机构或者人员,在法律允许或授权的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在委托一关系中,有3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委托者的授权不当可能造成经营损失;二是方的道德风险可能造成经营损失;三是委托链条越长,风险越大。

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委托——关系中,公众是公共信息资源的所有者,所以可被定义为委托方,依法享有对委托的权限、事项及方式的选择权和决定权。而拥有与掌握公共信息资源的政府行政部门、公共管理机构可看作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方,通过法律、法规的授权,形成委托关系,依法享有委托权事项的执行权。

2.1.2委托——关系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1)过度授权导致者不正确用权造成的低效

者权力的大小及行使方式主要来自于委托者的授权,而这种授权关系主要以现有的法律规定为依据。而目前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行政部门究竟有多大的权,如何行使这些权,对不当行使权该如何处理,国内现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既不具体也不明确。在者拥有“无限”权力而监督却无法具体和到位的情况下,者极易不当用权。

(2)委托链过长,导致的低效

由于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主要由政府部门承担,而我国各行政管理级从上至下,复杂冗长。公共信息的层从初始委托人公众到达最终人政府所要经过的中间层多达五六个。层级增多,意味着信息的传输更易滞后、失真,过多的委托关系不仅可能造成人对委托人目标的执行扭曲与偏离,还会模糊每一层级委托人与人的责、权、利关系,导致激励弱化。此外,层次越多,信息流越长,使得监督成本不断增加,监督难度也不断加大。

(3)道德风险导致的低效

道德风险的发生常常是在者自身利益与委托者利益产生矛盾,者利用手中的决策权,增加自己福利,而不惜损害委托者的利益。在委托——关系中,委托人经常面临利益的诱惑与选择,在乏力的监督与高额的违规回报的对比中,者不正确行使委托权、以权谋私的可能性增大。如114台出卖优先报号权、高招办出卖高考查分权就是者发生了道德风险的典型案例。

(4)约束、激励及监督体制不健全引发的低效

一方面,在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由于对公共信息资源合理使用与监督的体系不健全,委托人对人的激励与约束基本是靠行政的“收放权”来进行的,激励手段的不明确,导致委托人对人的使用行为几乎没有任何约束。另一方面,由于委托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利益关联不大,因此公众的监督欲望并不强烈。乏力的约束方式与监督机制;公众的分散性与淡漠意识;相关机构“同盟”事不关己的态度;媒体监督的缺乏效力(如很多不正确用权迫于媒体压力而停止,但者的行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理,也无法保证此类行为不再发生),都使人增加了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从而导致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低效。

2.2基于博弈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2.2.1博弈论理论

(1)博弈论(gametheory)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它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博弈论由3个基本要素组成:一是决策主体;二是给定的信息结构,又叫策略集;三是效用,是可以定义或量化的参与人的利益,又称偏好或支付函数。

(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博弈关系

从参与人的角度来看,公众与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者——政府公共管理部门构成博弈的参与人;从策略选择来看,可能的若干种选择,形成了博弈的策略集;从效用选择来看,溥弈各方都会选择自己效用最大化的策略进行博弈。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共信息领域,博弈效用的最大获益者基本都是强势参与者。

2.2.2典型案例分析

(1)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以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由于有关部门怀疑爆炸可能污染松花江部分江段,地处松花江下游的哈尔滨市为确保市民安全,市政府做出了停水决定,并于11月21日发出了《关于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全面检修临时停水的通告》。在吉石化爆炸事件发生后一个星期中,由于地方政府采取了消息封锁的办法,并隐瞒了停水的真相,造成了市民恐慌与猜测的心理。哈尔滨当地盛传将发生地震的谣言,短期内造成了市民储藏食物,离家外逃等人心惶惶的局面。

(2)案例的具体分析

从参与的双方来看,作为公共信息管理的主体的政府决策部门因拥有较多的博弈资源,如财政、信息等资源成为博弈中的强势方,而公众作为博弈的另一方,虽然人数众多,却处于无组织状态,由于没有平等的博弈地位与信息资源,很难提出能够保护和发展自己利益的措施和建议,是博弈的弱势方。

从策略选择看,强势政府选择封锁信息作为博弈策略是理性经济人追求个体效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对于应对突发应急事件,其途径有若干种,选择封锁信息,在于这一方案简单易行。对于政府而言,既不用为承担安抚公众不满情绪烦恼,又不用为损坏政府形象买单;而作为弱势方的公众,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被动情况下,反应只能是相信或猜测。

从效用选择看,博弈各方都会选择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策略进行博弈,强势政府选择既省事又有效的封锁信息的办法,不是平等博弈的结果,而是强势博弈方自主选择的结果。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的政府而言,短期来看这种选择是投入最小,效用最大的一种。而作为公众,由于没有策略的提出并进行充分博弈,只能选择相信虚假信息或半信半疑、私下猜测,任何一种选择,都会造成自己效用的减少。

2.2.3基于博弈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如果仅仅认为上例中的哈尔滨市政府的行为与我国2003年非典初期部分地方政府采取消息封锁的办法只是一种偶然或个别现象的话,那么在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大环境下,政府或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部门采取类似的应对办法似乎是必然的。

(1)市场信息不完全

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上,信息分布足不均匀的。市场机制并不能保证相互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的利益主体披露其真实信息,因而,信息流动会受剥刮益阻碍。在一般情况下,信用双方如果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当掌握较多信息的人与掌握信息较少的委托人之问建立合同关系时,博弈的主要表现就是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隐瞒信息。

(2)博弈主体不到位

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规范作为指导。这个统一的规范,既是管理部门日常工作的行为标准,也是检验其工作质量与有效性的基本依据。为了充分保护和体现博弈各方的要求和利益,规范的制定者应该是博弈双方以外的局外人。而我国,目前有权制定相关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规范与法规的是各级政府,作为博弈的参与主体,身兼政策制定与行动执行的双重角色,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部门在制定规范时很难做到不偏不倚,完全自律。

(3)缺乏充分的博弈过程

制度经济学假定个体只有有限理性,每个个体都在他所依存的体制允许的有限范围内,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也就是说,不同个体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产生个体最优行为解的集合就是规则,规则的集合形成制度。而制度的形成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因为只有多方博弈才能接近博弈的理想状态——即充分兼顾各方利益,同时促成博弈各方自觉自律行为,任何人若想通过违反制度来得到好处,必将从别的方面受到更大的惩罚,从而得不偿失。公共信息管理的制度也不例外,它也应该是一个多重的、多层次的各方博弈的结果。而现行我国的公共信息管理市场化进程缓慢,远无法达到多方博弈的状态,不充分的博弈过程,使得博弈中的强势方违约、失德行为在短时间内成为必然。

2.3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2.3.1公共选择理论

以詹姆斯.M.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由于公共物品的生产是政府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责,因此将各级行政机关统称为官僚,而这方面的理论被统称为官僚经济理论。同时,由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和管理是政府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责。政府是由人组成的,政府的行为规则是由人制定,因此也需要人去决策,而执行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经济人”特征。因此,没有理由认为政府总是集体利益的代表和反映。行政机关也是理性经济人,同样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同样也会犯错误。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与交易政治学构成了公共选择理论的三大基石。

2.3.2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公共信息资源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因此我们也可以用公共选择的理论来解释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效率问题。一般而言,掌握公共信息资源的公共部门(我国一般是政府机构)为了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将履行公共信息产品提供者的职能,常常直接提供市场可能供给不足的公共信息资源,并履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外在效应消除者等角色,管制自然垄断、处理信息不对称等。但由于公共组织自身的官僚机构的特性,政府根本无法高效地提供公共信息资源,具体原因如下:

(1)垄断导致的低效

首先由于政府部门垄断着大部分的公共信息资源,做为官僚机构的政府,其垄断性质决定了其信息供给活动必然缺乏竞争。而竞争对于激励理性行为人的内在动力、提高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政府的垄断性不仅使其失去了竞争所形成的外部压力,同时也失去了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的内在动力。公共信息资源的政府垄断,导致了公共信息资源难以及时有效地被供给、利用与开发。

(2)政府公共行为导致的低效

政府公共行为导致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低效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行为趋向于资源浪费。官员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就像弗里德曼所说是“用他人的钱,为别人办事”。政府官员虽然对公共信息资源有支配、占有、使用权,却无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因而没有提高效率使得成本最小化的激励。同时,与市场中的企业家相比,由于政府官员行事时无成本压力,因此不计成本的政府行为频繁发生,以上两点都导致了政府公共行为的低效。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激励动力而导致的低效。一般行政机构中,官员的劳动补偿与其劳动成果和效率联系不大,或者说联系不紧密,不仅因为政府官员的劳动成果和效率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还因为政府给予官员的报酬也并非根据其工作绩效,更大程度上依据的是职位的高低和制度上的硬性规定,而且规定一旦做出就很难改变。

于是,在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激励机制难以建立,官员只有争取职位和权力的动力,而没有提高效率和改善工作质量的压力。政府公共行为低效的无法避免,使得同为公共管理范畴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趋于低效成为必然。

无论是用委托——理论、博弈论还是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行为,都表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无法避免的内生矛盾使得管理的低效似乎难以克服。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结合现实,认为以下几点建议对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会有所帮助。

3 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效率的途径

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规范化

法律作为对行为责任的强制约束,在实际生活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尽管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为各级政府,但普遍存在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部门的信息寻租、政治创租的行为,都呼唤更有力的法律来保证公共信息资源能够更有效的利用。笔者以为,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立法应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②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③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具体程序;④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果评价与效率评估;⑤行政机关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的责任以及违反义务所应承担的相应后果等。

只有明确责任,建立对称的责任体系才能有效的限制权力的腐败与滋生,将公共信息资源作为公共产品内在不可避免的低效性降至最低。

3.2探索多元化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提高供给效率

3.2.1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

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我国可以通过探索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文献[10]指出“随着社会分工的专门化、公众信息意识的强化以及社会公共空间的不断扩展,社会结构也日趋复杂,组织分化程度不断提高,原来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以及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功能等为一身的庞大政府行政结构也面临分化,并在事实上形成了多样化的信息资源管理渠道,为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开辟了新的道路。”政府可以鼓励多种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形式如公公合作、公私合作、私人参与等多种形式,打破长期以来政府一家垄断的局面。竞争机制的引进必然会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

3.2.2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分级分类,积极探索不同的管理模式

根据公共信息的类型,可以探索确立不同的管理方式。如涉及国家安全、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信息,完全由政府进行封闭式管理;而对不属于国家机密的并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信息,如政府法律、政策信息、公共灾害的防治信息,则可尝试由政府组织开发、利用,并免费提供给公众;而对于商业信息一能带来直接的经济价值并满足特定个体需要的信息,可以允许商业信息机构在公众信息的基础上开展增值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而政府可以完全退出此领域的管理,只作宏观调控。

3.3加强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不仅需要提高基础设施的配套能力(包括软硬件的开发),建立高效的信息公开、共享制度,注重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协调管理与深度开发也同样重要。

3.3.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报刊、电视等大众媒体,同时要加快各级图书馆、文化馆、资料馆的建设,为社会公众获取公共信息提供便利,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进程。

3.3.2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加强部门信息共享

要加快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支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不同业务部门、不同行业系统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问的信息共享。

3.3.3挖掘公共信息资源的内在价值,做好公共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

目前国内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大多还只限于对数据的简单统计、罗列和。而对于深层次的分析、预测却涉及很少。很多部门的公共信息,如进出口、旅游业、气象信息等,如果能对累积的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与挖掘,不仅能为更多的企业和公众发挥指导作用,还能为其引进资金、开展国际贸易、更好的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机会。

3.4推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参与的公众化,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必须保障公众更广泛地参与到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管理机构受公众的委托,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而公众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委托人,无疑是最有权利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建议与监督的群体。另一方面,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部门作为公众的委托人,承担着对信息管理效果的回应义务,在信息收集、信息管理、信息利用的过程中必须给予公众了解、参与的过程与机会。国外在保障信息收集的过程中对公众的参与权,都有相关的法律作为依据,如美国的《文书节减法》。该法规定:机关在申请进行信息收集时,还要同与信息收集有关的公众或受影响机关协商,征求其意见,以评估信息收集的必要性、负担、效用等。再例如对于信息公开方面,发达国家也都有诸如《阳光政府法》、《公共信息法》等作为公众合法的获得公共信息的保障。在我国,也应该效仿发达国家的做法,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与广泛参与,才有可能真正的推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效率的提高。

4 小结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领域里,政府做为“理性经济人”和“社会公益人”双重角色,在信息不对称、激励不明确、约束无效率的情况下,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低效似乎不可避免。但公共信息管理部门如能从法律上加以限定,规范上加以约束,在管理上引入多元化,切实地保证公共信息的共享与利用的推进;另一方面,完善监督与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公众关注与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经济学篇(8)

目前我国已经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水利固定资产已达数千亿元,包括了防洪、排涝、供水、灌溉、发电等工程体系。这些水利工程在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抵御洪涝灾害、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各个水利工程建设的时期和过程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有一定规模并具有综合功能的水利工程大都是由政府和集体投资建设的,也有部分是个人投资建设的,这些水利工程的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水利工程产权不清晰。1988年颁布的水法在水利工程所有权问题上明确规定水资源属于全民所有。但是在1988年以前已经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无偿用水的观念更是根深蒂固。水权法律的颁布滞后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导致了对水利工程的产权产生错误的意识,各方争夺的是使用权、收益权、支配权等利益性权利,但对水利工程的维修、管理支出等义务则互相推诿。不清晰的产权致使水利工程的管理机构被错误的认为是水利工程的产权所有者,管理人员是自收自支的直接掌控人,结果是虽然水利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支配权等名义上是政府的,但是在管理过程中缺位严重,收益好的归个人,收益差的归政府。

2、水利工程管理缺位、效率低下。很多水利工程由于建设的时间较早,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和更新,按照现在的检验标准大都属于病险工程,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除险加固。一些机电设备更是已经运行超过30年了,严重老化,或者水利工程的整体安全性较差,运行效率低下。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水利工程是以农业灌溉为主,但现在农业灌溉的面积急剧萎缩,水价低廉,水利工程却未能及时转变原有功能。有很多安全定性为二、三类的水利工程的安全状况较差。

3、水利工程的内部管理职责不清、管理体制不顺。建成后的水利工程一般属于事业单位,政府负责提供保障,经过多年的发展,管理队伍庞大,导致管理目标不明确,守着编制等饭吃,管理职责不清。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是确定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各方面在管理范围、职责权限、相互关系的准则,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设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对其单位属性、人员组成、管理职能和经费来源予以明确。

二、公共经济学视角下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政府授予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管理的职能,这样政府在准公共物品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弊端:

1、政府在供给水利工程管理准公共物品过程中存在着政府和水管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导致了各种资源运作的低效率。政府与水管单位之间是委托和的关系,政府是委托人,水管单位是人。水利工程的管理是由专业性要求的,政府不一定能够明确水管单位所需要的人财物,政府在供给资源时会出现时效性方面的偏差,导致编制与经费与实际需求长期不相符,管理经费紧张、人力资源不足,影响管理职能的发挥。管理单位本身是人,但很多却定性为自收自支,不符合人的身份。

2、政府对水利工程管理供给的垄断会导致低效率。水利工程的供水、灌溉、发电等因为管理上的效率不高,导致最终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也不高。供水的设施设备损坏比较严重,漏损量大,影响了对产品的有效供给。此外在水的定价和收取费用上由于不具有直接性利益,出现收费的人多,但收的很少。特别是少数纯发电等经营性水利工程采取变卖资源的方式转变为民营,价格严重被低估,导致国家资源的流失。

3、“经济人”是政府官员所具有的特征,这使政府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失灵。经济人的特性使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把全部精力从公共物品的供给上转移到对个人的权力、职位、收入等个人利益的追求上,因为政事、政企无法分开,人虽然由政府委托供给工作但却无法充分行使工作,而只是作为政府的管理末端在操作。

4、政府官员的行为目标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出现偏差,主要表现为对水价的定价机制不透明,缺乏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明确定位,结果是出现损公肥私、水管单位员工多为官员裙带,却缺少技术人员,用水单位使用廉价水资源,而供水单位则无法享受好处。

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1、理顺以水权为基础的产权关系。政府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出发点是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对关系公共安全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承担起保障责任,但是负责并等于政府全包,而着重点是在理顺关系上。国家和集体的所有权地位的明确是理顺关系的前提。水法规定:水资源是属于全民所有,集体所有则是指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

政府还需要二次确定使用权、收益权、支配权等产权。因为每个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二次产权的确定应分类制定改革方案:政府对纯公益性为主的供水、防洪、灌溉等水利工程应采取公共财政支出的方式保障管理资金;政府对准公益性的具有一定的供水、发电收益的水利工程可以通过采取把部分收益权转让的方式取得公共产品的供给;政府对以盈利为目的的水利工程在保证国家资源最大化收益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确定产权,使水利工程的效益尽早发挥。理顺产权关系,政府是整体控制人。政府通过采取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有效解决政府财政对水利工程投入短缺的问题。保证功能发挥时的绝对控制权。

2、理顺水利工程的收支体系。政府拥有水价、电价的定价权,对建设管理的资金问题需要从收支两条线的角度考虑,建立一套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资金的有效机制。从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这两个角度需要政府对水利工程的政策投资补助和水价、电价等进行合理定价,从整体运作的角度明确收入来源。应在考虑整个社会对供水、防洪、发电、灌溉等综合需求的基础上定位水价,以政府统筹和杠杆调节作用来综合确定水价,通过政府算总账的方式对收支问题进行平衡,改善各水利工程因为自身条件而产生的待遇不平等问题,确保所有的水利工程发挥公共产品的供给特性。水价、电价的制定应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由政府统一调配收益,承担水利工程的管护成本。防洪等纯公共产品因为难以计量应由政府完全提供并确定合理的建设管理所需资金,建立一套使水利工程管理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充分保障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3、定位市场化经营,提高管理效率。实行市场化操作、分权管理是提高准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水利工程管理上政府引入了市场机制是为了确保发挥水利工程效率从总体上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和指挥。代表政府进行管理的责任是:对具体的经营实体总体指挥、绩效考核、日常管理。按照政府的要求对日常工程进行生产、维护、监测,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和效益,提高管理效率,接受政府考核。产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管理模式可以在决策层和经营层之间进行重新的配置调整。决策层根据水利特性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指挥工作实行分级管理,按照区域对指挥权限重新划分,采用直接职能或者单独成立的方式增加列入政府部门,减少管理层次。经营层是由社会成立的具有专业水准的公司,拥有的相应的管理团队,承揽水利工程管理业务。经营层在激励的竞争环境中,对内部管理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优化,建立一支精简高效并具有竞争力的管理团队。

四、结束语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路是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市场通过竞争提供服务。水利工程管理的合理成本是通过市场竞争最终确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在承包工程管理后,通过做好服务,提高政府供给水利工程公共产品的效率,这就是在政府的全面负责下的水利工程的市场化改革,也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水管体制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06).

公共管理经济学篇(9)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262-03

引言

公共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学科,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同时,和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都存在交叉领域,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在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中,其学科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国外,随着凯恩斯主义的逐渐兴盛,政府广泛地干预经济,公共部门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经济时代和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诱使经济学家们从过去单纯研究政府收支本身,转变到从更广泛、更深层的角度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部门的体系要重建,职能要转变,行为方式要调整,效果评判标准也要发生变化。这样,客观上要求有一整套较为系统的理论,对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因此,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对于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学生进行公共管理学研究和分析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由于公共经济学在中国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尚不深人,对于该学科的许多问题也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认识,因此,造成公共经济学教学的定位还比较模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也阻碍了该学科的健康发展。

在国外,公共经济学虽然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但由于语言上的原因,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在英语国家广泛流传。在国内,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为人所知。目前,在中国开设公共经济学课程的专业大多在高校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政策)学院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公共经济学是介于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因此,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也要求必修该课程。众所周知,不同学院培养学生的定位和目标是不同,因此,有必要区分不同专业本科生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在这个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是每一个公共经济学教学和研究者必须明确的问题。本人结合多年给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教授公共经济学课程,试图说明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说明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在中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各个学校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明确规定要把基础课程的学科导向与专业课程的就业导向结合起来,把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使得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严谨和科学。公共经济学一方面对政府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了解政府在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使政府的决策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体系,以提高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可以说,公共经济学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积淀和能力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政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来源于文科生,数学基础不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凡涉及到数学公式、数学推理和图形就感觉困难,这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具体政府经济行为的理解能力有所欠缺。公共经济学要求先修的课程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不像经济学院本科生接受过严格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学思维的熏陶,加上公共经济学教材涉及的许多理论涉及内容广泛,综合性较强,这也无疑降低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针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公共经济学教学,应该与传统财经类经管类院校所应用的方法和体系方面有所区别,应该更加注重把现实的案例融入课程理论中。

在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大致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第一,没有运用经济思维去分析政府经济行为。在给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掌握公共产品、公共选择、政府收支等相关理论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去理解和思考政府经济行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一点非常重要,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而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对知识点的讲解,并要求学生强行记忆知识点,对于经济学分析问题的方法却涉及很少,其结果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着重熏陶经济思维习惯,脱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也淡化了课程的现实魅力。第二,从教学手段来看,过于单一,从书本到书本,所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型”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学习情况看,不少学生仍习惯于中学时代的思维与学习方法,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公式,为应付考试而学,最后考完就忘了,纯粹是为应付考试在学习公共经济学。教学手段的缺陷造成不能达到公共经济学课程应有的教学目标,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造成上面两个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任课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公共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对于达到教学目的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一些老师总认为公共经济学理论性强,大多借助多媒体以课堂口授为主,偏重于对概念和理论的讲解而脱离实际运用,造成学生只跟着老师翻PPT的感觉,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灌输教育,而学生参与法、案例教学法等实践教学的方法运用甚少。教师没有充分给学生主动权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和发言上面,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大多数偏好实践性和趣味性强的课程,对枯燥和空洞的理论性太强的课程体系缺乏兴趣,学生也难以理解。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对课堂要求的差距造成学生不喜欢公共经济学这门课程,因此,公共经济学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2.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单一和考核方式不当。目前,公共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基本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缺乏对动手和实验能力的考察体系,也缺乏在课堂上让学生具体分析现实中政府经济行为及其评价,这也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而这是不符合教学目标多维化发展趋势的,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政府经济管理人才。在单一的教学目标指引下,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公共经济学期末考核不当。现存的考核方式大多以期末卷面成绩和平时综合成绩折算期末总成绩,而且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得比例较大。而与此同时,期末考试卷面知识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反而可能助长平时懒散、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甚至“作弊”等不良倾向,既不符合教学目标,也有违公平规则。老师这种长期不良的考核方式,在一届届学生中形成认知,也极大地降低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3.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与专业整体课程设置衔接不恰当。学习公共经济学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但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只简单了解浅显的经济学概论,缺乏一定的经济学思维训练,还有的学生没有预修过经济学基础就来修公共经济学课程,这从根本上增加了学生对公共经济学相关知识理解的难度。现行教学对所有专业采用同样教案,显然是不合理的。另外,公共经济学与其他课程必然会有知识点的重复,虽然一定的重复能起到学习迁移的正向作用,但重复过多或授课体系设置不当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或轻视学习的心理,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经济学学习兴趣的建议

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如果一门课程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体会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师上课过程索然无味,这门课程的设置和建设是不成功的。在分析了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定位,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低和缺乏主动性的原因后,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纠正这种教学局面,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公共经济学的兴趣。

1.要科学设置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课程该体系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增强学生的学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减少公共经济学知识点与其他课程的重复。在学习公共经济学之前,一般都要求学生学习过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因此,应鼓励要在大一和大二安排学生修完微观和宏观经济学课程,再修公共经济学课程。另外,在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可以少讲或不讲地方公共经济一章,以免与地方政府学课程内容重复,另外,对公共选择理论方面的知识点也要有所侧重,免得与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课程内容重复太多。也就是科学设置公共经济学的前期课程和后期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有根据前期和后期课程的设置,作相应的调整。

2.教师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同时要把现实的例子应用到理论中,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相关的课程内容,可以应用“小组专题讨论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公共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理论性较强,涉及市场失灵与资源配置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与收入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知识包含了现代经济学的应用。在讲授这些理论知识的同时,切忌教师只照搬书本、给学生读PPT,而是要把现实当中的政府经济行为和政策融入理论知识的讲解,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一些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课程内容当中,可以引用“小组专题讨论法”。所谓“小组专题讨论法”是指把公共经济学抽象理论的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部分并分别设置不同的“学术专题”,将这些学习专题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根据人数与课时总量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一般五人一个小组),共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每个学习小组最终必须把学习成果向全体学生展示,让学生在快乐中品味学习的幸福,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对公共产品理论这一章,分别设置讨论专题:(1)中国某一种公共产品(公共医疗服务、自来水等)的运行和供给效率问题专题讨论,(2)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公私合作制问题专题讨论(交通领域等)。在对公共支出理论一章中,可以设置讨论专题:(1)中国公共支出不断增长趋势的探究,(2)国际上类似国家公共支出增长的比较研究。在对税收理论这一章中,可以设置讨论专题:(1)中国税收结构优化问题探讨,(2)美国与中国税收结构的异同研究。在政府规制理论知识一章中,可以设置专题讨论:(1)中国政府规制历史发展及其原因讨论,(2)某一行业政府规制的国际比较研究(食品业规制等)。总之,在“小组专题讨论法”过程中,大约给学生三个星期的时间完成,原则上要求每个小组开三次碰头会。专题讨论需提交一份研究报告,约3 000字左右,同时每个小组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演讲课题。讲完之后有5分钟时间互动交流,可以有三名左右同学向小组主讲人提问,然后教师总体作评述,最后教师结合课题报告、演讲效果评价该小组专题讨论的综合成绩。

3.教师要合理的设置公共经济学课程考核体系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考核体系相互影响。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考核体系的设置,良好的考核体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公共经济学的教学目标要明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内容设置上面,要多增加课堂学生发言分析具体问题,应用“小组专题讨论法”给学生机会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性强的章节,也可以应用试验课程。 期末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针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公共经济学考核习题要采用多种考核方式最终评定学生的成绩。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和日常考外,还在教学中用“小组专项讨论”及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另外规定每个学生选择一本公共经济学领域的名著选读,在学期末完成所选读名著并写一份2 000~3 000字左右的读书报告,读书报告时也作为期末平时成绩的一个很重要的权重,要求把公共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和所选图的明著结合起来,选读书本大致在奥利弗・威廉森、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亚当・斯密、哈耶克和大卫・李嘉图等著名经济学家的作品。学生成绩的测评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读书报告、卷面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在具体评定各种考核形式权重设置方面,要多增加“小组专项讨论”结果和课堂中具体问题的发言的权重。通过这种多种手段的综合测评外,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在学习公共经济学过程中,学生切实得到素质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增加。

总之,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经济学课程不仅应该教会学生相关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还应该强调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实在问题的能力培养。目前,上海海洋大学正在向有特色一流水平大学迈进,一流大学离不开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的拓展建设,也离不开相关重要课程体系的建设。作为一所在海洋、水产和食品方面有特色的大学,公共经济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把公共经济学课程真正建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用性课程。

参考文献:

[1]樊丽明.科学发展观与财政学科建设[EB/OL].省略.cn.

[2]刘宁.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定位研究[J].教育产业,2006,(5):86-87.

[3]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导引与案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公共管理经济学篇(10)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不似初始阶段那么迅速,如今的重中之重就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除了利用经济手段之外,还需要国家通过公共管理手段加以辅助,但是如今我国公共管理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政府管理垄断、办事效率低下。因此,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当务之急,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需要创新管理机制、推动政府转型和社会转型。

一、公共经济管理的概念

公共经济管理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其中不仅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基础性学科,还必须有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背景。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来审视公共经济管理,就会形成不同的概念和框架体系。所以,多年来学者对于公共经济管理的概念存在颇多争议。在国外,例如斯蒂格利茨、汤尼森等知名学者,都是从政府作为公共经济管理主体的职能方面进行探讨公共经济管理。但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大胆地将市场机制和工商管理的方法引入公共管理。这不仅扩大了公共管理的主体,还从根本上革新了公共管理的管理方式,这也对公共经济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经济增长质量与公共管理创新的内涵

关于经济增长质量,各个领域始终没有给出准确的定义。有人认为这个概念属于政治经济学范畴,从效率上讲,产量、质量、效率、消费率等的共同增长就是所谓的经济质量提高;也有人认为这个概念关乎宗教、政治和社会等多个方面;而任保平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指的是经济的长期发展;叶初升则认为这是“质”的飞跃,突出“质量”一词。可见,学者们多是在主观上给经济质量下定义。虽然经济发展质量这一概念不确定,但是却有一定的“规范”,主要从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综合考虑,不在于数量、规模上的提高,关键是将生态、社会系统也纳入其中。公共管理创新是指公共管理创新主体为了公共利益,对现存的有缺陷的公共管理制度进行改造,或对失效的公共管理制度加以废止,而使现存的有缺陷的公共管理制度得以完善,或创建出合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全新的公共管理制度的持续不断的创造性活动过程。公共管理的主导者是政府内的公共组织或非政府组织,其目标主要是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从公共管理的职能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要求来看,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需要公共管理予以保障,也需要以公共管理做载体,公共管理的基本任务和方向都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公共管理部门配置社会资源使得市场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另外,公平是公共管理的最终目的,社会协调发展和实现公共利益都是通过公共管理来实现的;另一方面创新管理机制也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手段。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数量往往先于质量而行,这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生态和社会成本太高,并不是市场管理机制不完善,这样很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此外,从现在的经济形势来看,经济多元化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经济主体多元化导致各主体之间竞争激烈,甚至出现了一些恶意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商家信誉。所以,政府要加强管理,通过创新管理体制、提高资源管理效率、规范主体行为、改变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

三、经济增长质量背景下公共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管理模式存在弊端。第一,政府主导管理。我国政府的各个机构层次划分明确,行政权力的运作、领导的指挥方向、信息传递方式、政府人员的权限和职责都有明确的规定,官僚制的价值观念格外重视形式和契约;第二,没有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建立灵活的、全民化和企业化的政府还只是设想。例如,很多人认为企业化政府只是简单地代替了官僚政府,在管理中滥用权利等现象就是具体体现。再有,临时机构和雇用的员工关心的只是如何按时完成任务,并不在乎管理的过程是否得当,这是严重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上一篇: 高端创业项目 下一篇: 广告实习内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