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1 17:19:56

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

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篇(1)

关键词:幼儿教育;音乐训导;措施

19世纪的哲学家叔本华将音乐视为世界意志的最直接显现,至20世纪下半叶教育领域对其理论进行了发展,将其融入到了现代教育之中,形成了针对幼儿主体的音乐教育,具体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情感能力,诱发其想象力与联想能力;同时也是对于幼儿听觉能力、感受能力等多种能力的训导与培养。为了更好地在幼儿教育中实践音乐训导,笔者提出了几点保障措施以供探讨。

一、音乐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及影响

音乐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较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教育为幼儿审美提供一个新通道,使其能够在音乐中获得熏陶,增进快乐,并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满足;能够诱发幼儿天性中对于音乐的热爱之情,更好地在音乐作用下使其未经平衡的各种天性得到协调;音乐教育中的舞蹈动作也可以使其身体行为得到协调。除了一般的简单五线谱的认识知识、节奏掌握、音符认知之外,最终的目标是令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获得快乐,保护幼儿天性中的创新力。由此可以看到音乐教学与幼儿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理念完全契合,因而应该增加在这个方面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幼儿教育中实践音乐训导的措施

1.实践音乐训导中的“知识传授”措施

现代幼儿教育中的音乐教学所说的“知识传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音乐专业知识方面的教育,它指的是音乐中的符号、图案、乐器及其黑白键、位置等一般意识上的认知,使幼儿通过音乐教学路径理解与音乐相关的一些元素,激发幼儿的兴趣。因而它的知识传授属于隐性植入,教学中通常需要运用一些实物进行教学活动,具体如其中的A、B、C等之类的符号、读法,以及“手指位置”等;教学应用中需要匹配设置一些塑料类的类似物,并涂以各种对应色彩,令幼儿在搬运、选择过程中理解音乐中的元素构成,感受音乐中的乐趣,并喜爱上音乐,从音乐教学中快乐游戏、学习,使各项能力得到对应训练。

2.实践音乐训导中的“能力引导”措施

幼儿教育中的音乐训导意图在于激发、引导幼儿各项能力的培养。比如,音乐教育中的符号游戏教学使幼儿在学习中得到观察能力的诱导,使幼儿学会在事物中认知,由被动教学逐渐变成幼儿喜爱、参与的主动学习。再如,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中通过歌唱、舞蹈动作使幼儿的肢体得到全面活动与训练,从生理上加强幼儿的体能诱导,合理疏导其能量的释放。教师还可以借助乐曲的旋律,使幼儿逐渐在节奏中感受到协调性,并运用节奏的把握提高幼儿对身体、情绪方面的控制能力。从音乐的多种作用与功能影响分析,音乐训导中的能力引导较多,最终的导向还是使幼儿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构成要素得到全面诱发、培养,达到对幼儿创新力的保护与强化。因此,实践音乐训导中的能力引导措施应该把握幼儿的体能范围、幼儿的适应情况,将音乐教学与能力引导进行对接、融合,以游戏活动、团队合作、针对性培养等全面实践幼儿素质能力的训练。

3.实践音乐训导中的“性格诱发”措施

幼儿在性格方面没有定型,因此,该阶段的音乐教育任务旨在令幼儿潜力中的各种素质得到训导式的培养。教师要注意观察不同幼儿的倾向、天赋等,为其未来的学习提供经验。比如,在实践音乐训导中的性格诱发时,教师需要为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各项目设置对应的评估指标,为幼儿建立起一个科学的档案资料,并使其能够与义务教育阶段进行关联,形成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之间的衔接环节,逐步为幼儿向小学生的过渡奠定多样化的可能性,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可持续的延伸性教育。教师要在智商、情商、心理稳定性等多个层面实施训导、评估,并使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共同促进幼儿性格的引导式培养。

幼儿教育中实践音乐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更符合幼儿生理、心理方面的天性。由于音钒括节奏、符号、动作、乐器等,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幼儿认知能力、情感能力方面的拓展,因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区分出音乐教学中的要素构成,使其能够为幼儿教育中幼儿的综合素质诱发、引导以及创新力的保护提供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篇(2)

音乐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关键构成要素,同时也是美育的关键内容,在培养人才综合素质阶段中,音乐教育发挥了其他教育无法代替的推动力。音乐教育是普通青少年比较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也是激发青少年自身潜力的良好方法,总体而言,音乐教育自身拥有修身养性,以及提升素质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当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状况入手,具体罗列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专门性措施和手段。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首先就是音乐课程无法得到落实,常规的教育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应试教育。学校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从学生升学进行考虑,进而制定和安排专门的教学计划。对于一些并不属升学考试科目的教学,尤其是音乐学科的教学活动,并没有依据教学计划安排进行具体实践,一些农村学校甚至直接没有设置这门课程。其次就是音乐教师素质偏低,为了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可以按照正常的教学计划进行,一些学校的音乐教师很多都是临时由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兼任,但是一些教师可能在音乐上具有一些特长,另外还有一些教师基本上没有经过专业的音乐教学方面的培训。因此也就使得一些音乐教师综合素质水平普遍偏低。甚至一些学校将音乐课开设为唱歌课,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再次就是忽略了音乐教学重要性,音乐教育属于美育构成的关键分支,也是不断落实党教育方针的重要方式。优美的音乐节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唯美。音乐教育的意义是其他学科根本上很难替代的,必须得到人们的重视。不过从实际生活实践来看,政府以及家长对于音乐的注重程度偏低,觉得音乐课程可有可无,音乐教师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突出。甚至在进行职称晋级等方面没有其他正常升学学科科教师具有同样的资格,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音乐教师的主动积极性,阻碍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和进步。最后就是音乐教学相关的设备非常简单。在对一些农村小学音乐器材设备调查分析中不难看出,仅仅只有少数学校的音乐教学器材设备符合国家在音乐教学器材方面的相关标准,很多学校音乐教学设备只有不到30%的水平。音乐教学自身所需要的音像资料以及专门的教师更加稀缺,同相关的建设要求存在很大的距离。

二、改良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措施和方针

首先就是提升认识,改革观念,强化小学音乐教学,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美育综合素养,在一定程度加强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高效措施和方法,所以应该不断的提升对于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充分认识,更加关心和扶持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必须要依据音乐课程相关的标准要求设置音乐课,经常举行相关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够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就是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注重质量,大多数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自身并没有进行专业化的音乐培训,即便教师具有较高的热情以及积极性,不过因为自身的经验不充分,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不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如果无法得到提升的话,奈于学校整体基础设备不健全,领导没有引起高度的注重等,都无法取得较好的音乐教学效果。所以,必须要吸纳专门性的人才,对当前的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另外还必须要求音乐教师进行规范教学,提升自我的教学手段和措施,最终提升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总体质量。再其次加强投入,注重质量,音乐教学基础设施是保障课程标准有效实施的基础。不同地区政府以及学校必须要加强对于音乐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确保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另外还应该加强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的投入力度,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可以配套一些设备较好乐器以及教具,条件偏低的学校也应该配置一些乐器以及教具,符合音乐教学的常规需求。学校必须要注重音乐专门性教师建设以及音乐设备的配置力度。学校图书馆和教研组必须要配置一定数量的音乐书籍以及音像资料,这样可以让教师进行一定的参考和运用。最后就是深化改革,提升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的音乐教育理念,方法以及评价机制已经很难顺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标准。影响到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发挥,限制这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和进步。所以必须要更新理念,推广全新的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意识,全面发挥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主要从本文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入手,提出具体的改良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手段和措施。众所周知,音乐教育自身具备了培养创造力的效果,音乐教育还具备了推动学生身体健康的效果等等。因此全面的发挥出音乐教育在农村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这不但是社会的呐喊,也是培养出更加综合性人才的社会需求。

作者:余晴竹 单位:贵州省雷山县望丰小学

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篇(3)

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填鸭子的教学方法不但不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会降低其自身的音乐情操。在对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前需要准备以下内容:第一,内容丰富的音乐教学材料,优秀的音乐教材在讲解过程中会提升学习氛围,通过贴近生活的资料,还能让学生们深刻了解到音乐带来的乐趣。第二,树立合理的教学目标,音乐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基本音乐能力,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音乐教学目标展开深入的剖析,以便于产生深刻的理解,对学生的教学具有积极作用。

1.2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过程

创新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选择与生活十分贴近的材料,音乐教学切忌采用说教式的方法,这样既无趣、又缺乏新意,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有较好的吸收能力。而选择与生活贴近的教学材料可以帮助学生贯穿到整个音乐之中,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理解能力,还为教学增加了一定的艺术品位。第二个环节是适当的添设情景再现内容,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对一些抽象的音符、音标有所疑问,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应用学生喜爱的曲目和影视作品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第三个环节就是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与音乐有关的活动,为社会培养出全方位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2 主要的创新性初中音乐教学方法

2.1 情景再现式教学方法

情景再现式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去亲身感受音乐所带来的奥秘,当学生全身心的融入到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便会对所学内容会产生情感,自然而然的去主动挖掘作品深层次的含义。举例而言,教师在讲解歌曲的时候,可以向同学展示当时作者创作的画面,并要求学生去仿照其行为,通过模仿来感受歌曲涵盖的感情。情景再现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们走向学习音乐的正确道路,无论是通过编唱、伴奏还是任何一种模式,都能够将其作用发挥到极致,这也这种教学方法目前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2.2 联合式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可以通过联合式教学方法,何谓联合式教学方法,即教师通过分组的形式,将同学分成各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研讨、协商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简单而又有效,教师在课间对研究成果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以便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去纠正错误。随着小组成员讨论的不断深入,学生自身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这种形式不会对学生产生较大压力,轻松愉快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音乐感情的重要途径。

3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

3.1 增加初中音乐教学的途径

音乐这门学科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不难发现在生活中与音乐有关的途径众多,在影视作品、音乐节目等等都可以寻找到出色的音乐标记,这些标记如果得到老师的合理传递,会吸引大批学生,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增加初中音乐教学的途径让学生感受更多样化的音乐类型,不仅可以开拓了学生们的眼界、还加深了其对音乐的理解程度。目前教师大多通过收集出色的音乐资料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播放,使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多途径的教学便能有效的做到这一点。

3.2 优化音乐学习流程

音乐教师需要对目前的学习流程进行思考,针对一些问题采取必要的解决方案,而优化音乐学习流程是目前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第一,由于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限制导致出色的音乐作品无法被同学赏识到,所以必须对学习模式进行优化,打破传统的局限,开展音乐活动,通过视频、音频等途径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第二,教师要从以往的指导者转变成组织者,而真正的核心应该是初中生,学生要有主动自主学习的条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激发自身兴趣,通过不断的努力,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

3.3 制定科学的教学思想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学方法也被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生活更为紧密、音乐活动开展筹备工作要更加详细等等。这些要求的提出,使传统的教学思想不再适用于此,必须制定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当代背景的教学理念。就目前国家形式来看,音乐材料极为丰富,学生与音乐的关系也较为融洽,所以应该强调实际生活与音乐的接触力度,通过视听上的结合,来让音乐的欣赏层面不仅仅停留在听觉方面,更多的则是视觉震撼。制定合理的教学思想,对学生学习音乐有着推动作用。

4 目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应解决措施

4.1 目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由于音乐在初中教学里属于副门学科,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开展音乐的最大目的。但目前教学方法只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对培养学生没有明显的帮助。更有甚者私自占用音乐课时,使得学生的能力迟迟得不到锻炼。其次,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没有新颖的内容,就无法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处于‘自导自演’的情况。

4.2 针对目前问题采取的措施

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篇(4)

教育部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就指出"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然而和全国大多数农村地区一样,皖北地区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由于长期的重视和投入不足等原因,音乐教师师资匮乏,设施落后,教材编写落后,更不用说教学观念和整体教学水平了。经历了多年的课程改革,这种现状并没有在短期内改变。要缓解《标准》要求和农村音乐教育资源短缺的冲突局面,只能发挥能动性,从皖北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无中生有",改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各个环节。

一、用当地民间音乐资源,把地方特色音乐引入课堂

在艺术领域,人们越来越承认: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有特色才能有发展。1995年"第六届全国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口号。美国的多元音乐教育模式也启示我们音乐教育不必搞一刀切,把地方特色引入音乐课堂不仅可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找到当地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和内容。

皖北地区地方戏、地方音乐资源丰富,而且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坠子戏、梆子戏、淮北花鼓、二夹弦、唢呐尤为盛行。隋景山也提到安徽民间吹打在全国民间吹打乐中以唢呐的演奏技巧、音色和地方音乐特色而闻名。很多地区无论是婚丧嫁娶、开业庆典、庙会、祭祀等等,无一例外都有使用唢呐乐班的习惯。这些唢呐乐班分布广泛,每个乡镇都有至少一个,而且发展迅速。这些地方戏曲、地方音乐都可以引进课堂,改进音乐师资短缺的现状。

而且这种引入是可行的。各个缺音乐教师的学校都可以向当地教育局申请经费,聘请当地戏曲或民乐人才走入课堂。这些民间艺人平时各种节庆假日一般较忙,其它闲暇时间很多。他们对聘金的要求也不高。另外这些艺人一般也带若干个徒弟,教学经验丰富。这种手把手教学,教学环境轻松,既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实践音乐,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弘扬地方传统。

二、自制乐器,引入小乐器,改进音乐教学设施

皖北地区经济落后,多年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中小学教育设施落后,有乐器的学校很少。要改进"缺设备少资源"这种现状,最好的方法就地取材,利用身边的现有资源,根据课堂音乐教学的需要,自制一些乐器和教学用具。比如,可以在空的饮料盒里装上沙子、豆子等,当沙锤乐器来使用;在进行音高练习时,可用啤酒瓶装上不同体积的水通过敲击来聆听辩别不同的音高等,甚至可以用锅碗瓢盆餐具组成打击乐队。农村随处可见的小石头、竹子、沙子、瓶子,孩子们用的钥匙链、铅笔、文具盒都可以发掘出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具方便易找,教法生动有趣,还能使学生乐学、爱学,教学质量也会因此而大大改变。另外如果能如上文所说的那样把当地的唢呐戏班引入课堂,也能给学生带来唢呐、梆子、大鼓、笙、二胡等乐器,增加学生体验学习机会。

相对自制乐器,把小乐器引入课堂也不失一个好方法。小乐器如竖笛、口琴、葫芦丝、串铃等价格便宜,很多学生能买得起;这些乐器易于操作,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尝试、体验音乐。《标准》强调音乐教学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注重个体差异,通过音乐实践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造性。使用自制乐器和小乐器能很好的实现上述目标。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弥补教学资源不足

网络资源应有尽有,获取方便。现在各个乡镇都有网吧,无论是音乐曲目、图谱、视频讲授、音乐素材、教法,音乐教师可以很方便的按照教学要求搜索、下载。各个中小学也都已配有微机室、投影仪或VCD播放影音系统,各种录音机也可以与移动硬盘兼容。通过播放影音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利用多媒体、互联网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缺乏,音乐资源严重不足。多媒体、互联网教学说到底只是一种技术辅助手段,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皖北很多中小学完全可以更充分地利用这一手段,甚至将这一手段成为目前音乐课堂的主要方式。

四、改编小学音乐教材,提供适合当地学生的素材

皖北地区小学音乐课一直以来没有受到重视,导致学生音乐素养普遍偏低。现行教材无论选材、难度都不适合本地区小学生。甚至教材发下去,无法施行,被学生扔进旧书堆。编写符合皖北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实际的地方乡土辅助教材势在必行。地方教育局可以与各高校音乐科研组建立联系,尤其出头组织科研立项,负责改编。各科研项目都有拨款,因此花费不大,一旦成功,对本地小学音乐教育将有很大促进。本人所在的项目组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正在组织改编《小件乐器竖笛、口琴、葫芦丝综合训练简易教程》、《农村孩子爱唱的歌》这两本适合农村儿童的地方音乐辅助教材。

五、挖掘利用各种音乐实践方式,改进课堂教学

上文已提到,《标准》更加重视音乐的个体参与、实践、创造,更加重视提高个体的人文素质和创造性。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多为纯理论式的、灌输式的、说教式的教学,与当今的新课程要求差距较大。因此本地音乐教师,不管是专职还是兼职,都可以、而且应该挖掘利用各种音乐实践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参与、体验机会。除利用上文提到的自制乐器、引入小乐器、引入地方特色民乐、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方式外,音乐教师还可以把音乐和舞蹈、朗诵、游戏、电影、音律节奏练习、表演、合唱等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创造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种兴趣组,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皖北地区小学音乐教育师资差、底子薄是不争的事实,严重影响着本地的音乐教育。如何发挥主动性,尽力改进这种落后被动局面的难题摆在我们面前。本文从改善皖北地区小学音乐教育的师资、设施、教材和教法几个方面入手,通过引入地方特色音乐、戏曲尤其唢呐、自制乐器、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改编乡土教材、挖掘利用各种音乐体验实践方式等措施,力求改善当地小学的音乐教学和教育。除了上述措施外,张晓琳还主张依托高校对农村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在农村建立培训和实习基地,充实提高农村音乐师资力量。应该还有很多方法、措施可供借鉴,但是要真正改变目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落后的方方面面,还是要靠改变观念、落实政策、增加财政投入。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篇(5)

虽然课堂教学改革的开展已经有些年头,但是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一直以来缺乏应有的重视。面对这样的教学改革现实,探索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是极其必要的。

一、更新教学观念,促进音乐学科地位的落实

素质教育的落实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音乐教育的有效落实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课堂音乐教学的有效落实,要保障音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更多是基于音乐教学结果的实现而形成的教育观点与教育方式,这样的教学观念更多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而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的每一个讲述与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对学生来说都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音乐教学实施中的被动接受者和音乐学习的从属者。这样的教学思想与观念指导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教学效率相对较低。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不高,对音乐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这样的小学音乐教学在教学效率方面不尽如人意。因此,要改变这样的教学状况,就要从根本上更新音乐教学的陈旧观念,对音乐学科本身要充分重视起来的同时,落实小学音乐教学在所有学科中应有的教学地位,更新教学的观念,推进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落实,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要改变固有的对音乐教学的学科定位认识,就得从根本重视音乐教学的实施,推进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落实。

二、要改革教学方式,以先进的教学方式推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式的选

择。对于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加以区分,把能够适应现代音乐教学需要的教学方式保留下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现有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开展。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更多是以自己在课堂教授为主,一切活动都围绕着教师的讲述,学生很少有参与活动,以及学生间彼此互动的机会。学生在教师“填鸭”与“灌输”中,逐渐失去了音乐学习的兴趣,课堂的教学气氛变得压抑而缺乏生气,这样的教学现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面对这样的教学现实,就要下大力气改革现有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不相适应的部分,以高效的教学方式推进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实施。

三、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实施

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促进教学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样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在教学的诸多环节中,教师有意识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如在一些充满自然气息音乐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中,教师可以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视频,这样的视频内容也同样充满大自然的气息,让音乐的声音之美与自然的形象之美有机结合到一起。在自然情境的创设中,让音乐教学充满情趣,由此可知,情境教学的有效实施对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实施大有益处。

四、要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促进彼此的交流与互动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实施中,学生学习是缺乏彼此交流的,学生学习更多是闭门造车式的独来独往,这样的教学效果很难实现预期要求,教学的实效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缺乏交流的教学一定是缺乏效率的教学。因此,要改变原有的缺乏交流的教学方式,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创新教学的手段与教学的方法,在不同教学内容中,创设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彼此的互动交流中学会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学会依据提出的问题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案,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研究问题,学会总结规律,让学生学会创新,学会发现,学会自主思考,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师要善于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要在学生与学生彼此互动的基础上,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彼此互动,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积极创新教学的方法,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学会体验,在体验中感悟音乐之美,在体验中感受音乐之魂,在教学的交流与互动中,不断提升音乐的素质,促进音乐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篇(6)

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这充分地肯定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学校的重视。新课标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可以说音乐教育在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可是,在我们深感欣慰的同时,却不能回避广大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可以说与素质教育是格格不入的。下面是笔者对农村音乐教育现状及采取相应措施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专职音乐教师缺乏

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缺乏,特别是小学。经调查,笔者所在乡镇共有9个小学,只有镇中心小学有1位专业的音乐教师,其他全部是兼职教师。一部分教师承担多门课程、跨学科、跨年级授课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一位代课教师是一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教本班的语文、自然、书法、思想品德、音乐,还教四年级一个班的音乐。有很多班的音乐课都是由班主任担任,可有的班主任不会唱歌,于是用音乐课来上语文、数学或让学生自己唱。中心学校尚且如此,其他乡村小学可想而知。

(二)主管教育部门、学校及家长对音乐教育的功能缺乏认识

1、虽说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已有一些年头了,但还有一部分领导对音乐教育功能认识不深,口头上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可执行起来却还是离不开应试教育,把学校的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考核校长的唯一标准。

2、学校对音乐这一学科的资金投入少,乐器没有或是相当少,一千多学生的学校连一个音乐教室都没有。有些学校课表上虽然安排音乐课,可实际却上其他课,这种现象在九年级尤为突出。音乐课不参加统考,不计入总分成绩,而学校的考核制度却直接与统考的成绩挂钩。因此,音乐教师成为学校的落后分子,与评优、评先无缘,这就严重地损害了音乐教师的积极性。

3、农村大多数学生家长的思想落后,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再加上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只关心语数外等统考科目。而老师教不教和学生学不学音乐对他们都无关紧要,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学习音乐只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三)音乐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在农村,相当一部分音乐教师都是兼职的,音乐素质较低,对音乐这一学科不够热爱,缺乏责任感。当然,也有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但由于学校对音乐不够重视,音乐科不参加年终考核,成绩不记入总分。为了能参与评优评先,音乐教师只有兼职其他统考科目,或干脆改行,连音乐都不教了。

二、农村音乐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农村中小学,面对音乐教育师资紧缺,领导部门不重视,硬件设备简陋,教学质量较低,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投人,提高师资水平,提高中小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让农村的音乐教育跟随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一同发展。笔者认为,要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这一现状,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加强对农村音乐教师的培训

针对农村音乐教师紧缺,兼职教师多等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音乐教育教研机构,成立农村音乐教师业务培训班,聘请当地优秀音乐教师来授课,时间可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首先,通过培训使其具备:①乐理和识谱的知识与技能;②乐器演奏的基本技能;③有关音乐史的知识和音乐鉴赏的基本知识;④指挥合唱团和乐队的基本技能和知识等。讲究对兼职音乐教师培训的方法,改进教学模式。其次,组织音乐教师认真钻研《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音乐学科的教学目的,改变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传统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和胜任音乐教育教学的工作。

(二)改变观念、提高认识、重视音乐

1、使领导、家长、学生、全面认识音乐教育的作用,提高音乐课的地位

中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认为音乐具有感化人心、移风易俗等的作用。如《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说明音乐中的“五音”可以影响人的性格与行为。《论语》中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记・乐记》指出:“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里,已经把音乐的功能与人心教化、世道安危联系起来,足见音乐的作用非同一般。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 “如果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我现在这些科学上的成就。”

“音乐课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大投入,改善条件

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投入资金短缺,这是不争的事实。学校对音乐教育投入的资金更是少得可怜。学校的教学条件是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在实施科教兴国、尊师重教的今天,各级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手风琴、电子琴、音响器材、多媒体教学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确保教学效果。近几年,中央虽然也下大力气努力改变农村的教育现状,但如果这种努力只是进行一年或两年,而不能长期进行,也很难让农村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平等的教育。

3、完善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一个学校的考核制度,直接影响着本校教师的教学活动。农村大多数学校的考核制度都与音乐学科没有关系,评优评先与音乐教师无缘,这就直接影响了音乐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应该填补这一缺陷,制订出一套考核音乐学科的方案,以及对课外活动课的课时计算等。这样,将更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教学工作。只有教师有了激情,才能吸引学生去学习音乐,去热爱音乐。

(三)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感

由于农村中小学存在比较严重的设施不足,学校不重视、学生不重视等等情况,音乐教师常常是处在“被人遗忘的角落”,你要的教学设备要不到,评优评先你靠边站,于是又兼任其他学科的教学。久而久之,专业荒废了,音乐教师也失去了进取和奋斗的决心,过一天算一天。这种情况也就影响了音乐教育的效果。所以音乐教师正视自己,热爱自己的工作,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努力使自己具备音乐学科的基础知识,如声乐、器乐、键盘、视唱练耳、合唱指挥、欣赏、创作及音乐理论修养等;并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用新知识新科技来武装自己;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收集有关音乐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

(四)因地制宜,弘扬民族文化

新课标写道:“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有着各自的特点,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各地区各学校和教师应结合本地、本民族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丰富本地区文化和本民族特色的教学内容。

农村音乐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目的是培养符合时展的优秀人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新课标提出的音乐教育理念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无法得到落实,城、乡学校音乐教育的差距在一步步拉大。因此,急需寻找解决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问题的方法。文本所提的片面设想,笔者只是有感而发,其主要的目的是想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并共同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排忧解难,那将是笔者愿望之所在。

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篇(7)

一、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音乐教育作为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性教育,多年来的深入改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改革实践过程仍发现很多问题,比如说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单一,没有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没有用到前沿科技发展产物,仍然处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部分音乐教师学科意识和学科素质较差,导致学生的音乐学科素质不强、重视度不够。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小学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建设。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1.充分利用学校能够提供的资源设备

学校的音乐设备是小学生保证课堂教育的重要保证,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才能让小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除学校应该提供正规的音乐教室外,各种音乐设备也应加以管理和维护。同时,学校应该给小学生提供可以接触到学校音乐设备的机会,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使小学生能在学校因为兴趣获得培养音乐素养的途径。有条件的学校应该使小学音乐教育课程资源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结合起来,配备良好的广播、录像、录音等多媒体设备,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信息时代的到来,老师已不再是传播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获取想要学习的内容。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老师不再是教育的掌控者、领导者,不再是教学的中心,而是“平等地位的首席”。虽然,当代小学音乐教学素材内容丰富、新颖,但是如果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运行,学生和老师缺乏沟通交流,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那么教学成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音乐老师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转变思维,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领导者的位置上,应该和学生平等沟通,教学相长,作为参与者加入到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有效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师要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氛围中敢于质疑、敢于提问。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让小学教育在生动活泼氛围中进行成为可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质疑,在质疑和解决质疑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并不断进步。

3.小学音乐教育课程资源整合信息网络先进技术

近十几年来,互联网技术方兴未艾,各个行业像信息化数字化整合,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互联网先进技术给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音乐教育的资源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提供的书本与乐器,互联网线上资源丰富,学生可以在网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音乐资源,音乐教育的形式趋向于一种自主化的新型模式。学校教育应该紧跟时代浪潮,给学生创建更加便捷的网络环境,改变原有的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单一教学模式。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进行网络资源的共享,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音乐评比活动,在相互鼓励和促进中共同进步。我们通过网络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快乐的大环境。我们还可以通过建设各种个性化的音乐网站,适应不同学生不同的音乐需求,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随时随地享受信息化教育的优势,随时随地获得音乐的熏陶。通过这种音乐教育模式,学生的音乐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得到提升,审美空间得到扩展。

4.音乐课堂创造好的情境以活跃课堂氛围

情景教学作为一种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与音乐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好的情景设置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探索课程背后的深层含义,感受到音乐的美感,获得心灵的放松与舒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参与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养成自己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情景教学能够扭转老师和学生的对立位置,老师由掌控者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

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篇(8)

2.音体美小科教学重视不够。音体美的成绩不作为期末考试的成绩,导致相当一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只重视语文、数学、英语这三大学科,对小科教学只求开了,不求开好。且占用小科课时现象较为普遍。这样就对造成了音体美课程虚设。

3.兼课老师缺少专业素养。这些兼职教师以前从没系统地学习过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同时受主观意识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兼课后又很少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提高,有的学校连校本教研都不易开展,小科兼职教师的专业素质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音乐课上,让孩子们唱几首歌曲,根本不识谱子;体育课上,让孩子们跑几圈,在操场上自由活动;美术课上,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图画内容,不存在艺术的熏陶。

4.缺少音体美小科教学器材与场地。缺少拨款和专项资金。导致农村学生没有摸过乐器,没有玩过双杠,没有拿过画笔,更别说专门的练习场地。这样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有潜力的孩子在无声无息中,也被淹没了。

5.对作业练习缺乏积极评价。部分小科教师作业批改不到位,有些教师仅仅只批一个阅或一个日期,甚至不批改,对学生的作业没有定性的评价。作业只是一种形式,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此,重视和加强音体美教学,形成规范的音体美教学体系,从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进行农村小规模学校音体美小科教学?依本人之见,加强农村小学音体美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思想上重视。采取如下措施:

措施一: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小学教师要高度重视。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音体美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在学生智力开发、兴趣培养、开阔视野、美化心灵和人格塑造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认真分析和研究小学音体美教学的现状和特点,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克服“重主课轻副课”的片面意识和做法,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小学音体美教学,恢复音体美在小学教育中的应有地位.

措施二 :学生家长与学生思想上高度重视。鼓励家长智力投资,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音体美爱好,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2.行动上重视。采取如下措施

措施一:首先壮大音体美专业师资队伍。根据本地情况多招聘音体美专业的教师;其次,学校要尽可能安排相关联学科教师兼任音体美小科教师,力求选配小科专业水平相对好一点、对所兼学科喜欢一点的中青年教师兼职,青年教师容易接受新知识。并且有活力,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另外兼职教师必须相对集中、相对稳定。切勿每人兼一班、每年换新手,让兼职教师有机会逐步熟悉所兼学科的系统知识、上下联系、教学特点。

措施二:提高学校领导和兼课教师对小科教学的重视。要通过经常讲、适时查、定期评、政策激等一系列办法,让学校真正认识到:少年儿童都有爱玩好动的天性,都对自然万物万分好奇,而小科教学更能满足他们的这些特点,更能培养少年儿童独特的个性品质,更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回归音体美小课,真正属于孩子,音体美课上,让孩子们真正动起来。

措施三:开展音体美小科联校教研活动。根据不同的乡镇,把同一小科的教师组成一个大的教研组,挑选得力人员为组长,定期或适时组织活动,群策群力,互相启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缓解单一学校小科教研力量单薄、村小教师外出学习条件受限的困难,定期挑选有潜力的孩子进行专门的训练。

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篇(9)

一、对于《调查摘要》的背景介绍及可信度分析

调查的编制工作开始于1938年11月间,发放后截止到1939年9月1日,共收回1081所学校的回执,包括741所小学,215所中学,81所师范学校,29所职业学校,15所其他性质的学校,涉及1101位音乐教师。根据当时教育部编制的《历年度全国国民学校及小学之概况》中的统计数据,1939年全国共有小学校218758所,所以这份调查报告所涉及的小学占全国小学数的0.345%。根据教育部统计处编制的《1912学年度至1946学年度全国中等学校概况》所统计的全国学校数量,1939年全国共有中学1652所,调查报告涉及的中学占13%,师范学校339所,占24%,职业学校287所,占10%。

这份调查里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样本数量较大,而且分配在十七个行省里,覆盖面广,在战争期间能做到这样规模的调查实属不易。调查得到的数据反映出来学校音乐教育的一般状况可信度比较高,可惜的是李抱忱的这篇文章受篇幅的限制,除给出了各省被调查的学校分配数量外,没有出现关于各省音乐教育的其他统计信息,无法反映音乐教育师资状况的地区差别,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份调查分析那一时期全国音乐师资的一般状况。

二、《调查摘要》数据反映出来的状况

1.音乐教师缺少专业的音乐教学训练

在这份调查中,被调查的741所小学校中共有学生122276人,音乐教师761人,平均每160个小学生有一位音乐教师,215所中学校中有学生61428人,音乐教师223人,平均每275个中学生有一位音乐教师。从这组对比数据看师生比例并不特别悬殊,但如果进一步分析被调查音乐教师的受教育状况就会发现受过音乐教学训练的音乐教师严重缺乏。因为这份调查中有些教师是否接受了音乐教学训练难以判断,接受音乐教学训练的教师数不明确,但我们仍可以判断出接受过及有可能接受过音乐教学训练的音乐教师的最大数――小学292人,中学192人,得出一个最大可能的百分比:接受过音乐教学训练的小学音乐教师占38%,中学音乐教师占86%。①

2.男女音乐教师比例失衡

《调查摘要》反映出的另一个问题是男女音乐教师的比例失衡,男性音乐教师多于女性音乐教师。以中小学的音乐教师男女比例来分析,小学音乐教师中男性520人,占总数的68%,女性241人,占总数的32%。中学音乐教师中男性175人,占78%,女性48人,仅占22%。根据《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中《1930年全国中等学校教员数表》显示的数据,中学教师男性的比例是89%,但与全国各个学科男女教师的失衡状态相比,音乐教师的男女比例差要相对较小。

李抱忱对这一问题给予关注,在《调查摘要》中他指出男女音乐教师比例失衡这种现象是有讨论和注意的必要的。他认为女性天性温柔,并且歌声与儿童相似,所以小学音乐教育中女性教师最为合适。他预言我国音乐教育上了轨道之后,小学音乐教师一定是女性多于男性。事实证明李抱忱的预言十分准确,如今学校音乐教师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学校音乐教育女性化成了值得讨论和注意的问题。

3.多数音乐教师为兼职

《调查摘要》显示兼职音乐教师的比例远远高于专任教师,总计兼任音乐教师占83%,专任音乐教师只有15%(其他2%不详),小学音乐教师兼任占90%以上,中学音乐教师兼任占64%以上,师范学校音乐教师兼任占54%,职业学校音乐教师兼任占64%。在兼任音乐教师中教授国语和数学的最多,这种状况说明由于当时音乐师资的缺乏,一些学校为了符合规定,由非音乐专业教师兼任音乐课。虽然调查后音乐教育委员会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弥补受音乐教学训练教师的不足,在师范院校增设音乐系,开展音乐师资训练班,但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4.音乐教师在自身修养提高方面的需要

《调查摘要》还涉及了音乐教师在自身修养提高方面的统计。在被调查的教师中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学中急需的是音乐刊物、参考书及教材,还有很多教师希望能够在音乐方面多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希望能有机会进行学习和交流。这些调查反映出音乐教师在专业音乐教学训练和所需音乐教学知识方面的缺乏,同时也反映出教师迫切需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自觉意识。

三、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小学音乐师资状况的分析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音乐师资的缺乏制约着中小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的音乐教师缺少专业的音乐教学训练,出现这种状况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传统教育观、婚姻观、留学教育及推行音乐教育的组织工作状况是最重要的因素。

1.传统的教育观和婚姻观制约了女性在音乐教师职业方面的选择

民国时期虽然提倡女学,男女平等,无论在观念上和实践中,受教育权的两性差异始终受到批判和谴责,但传统观念认为女性接受家庭教育就可以了,这些都制约着女性在接受学校教育方面的选择。按照当时的学制,1904年的癸卯学制中完成五年初等师范教育学生的正常年龄应该是21岁,改革后的1922年壬戌学制是18岁。从初婚年龄来看,虽然1930年到1949年全国男女初婚年龄有上升的趋势,但实际上当时女性19岁以下低龄结婚在全国具有普遍性②。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女性一般到了适婚年龄时会选择结婚而不是继续接受教育,这使她们在教师职业的选择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是导致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男性教师多于女性教师的重要原因。

2.留学教育中学习音乐人员的数量较少使音乐教育的发展缺少动力

通过《调查摘要》可以看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师资不足,而且当时的音乐教师普遍缺少专门的音乐教学训练。在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中,留学教育与新式学校教育构成了中国教育近代化中的两股重要的力量,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留学教育为中国教育提供了新鲜的血液,新式学校教育则把这股新鲜的力量推广和发扬。中国的留学教育开始于19世纪末,最初的留美学生所选专业大都与数理、军事相关,从留学教育的资料及对留学教育的评价看,直到20世纪初的留日热潮中,专业选择上变得广泛而多样,留学学习音乐的潮流才出现。根据1907年日本各学校中国留日学生在籍人数统计,学习音乐的中国学生共21人③,与全部留日中国学生6325人相比,数量十分少。教育是一个循环的系统,音乐学科的教育系统启动较晚,而且早期留学学习音乐的人员较少,在音乐学科教育中循环的动力不足。

3.推行音乐教育的组织工作缺乏连贯性

全国性的音乐教育组织、机构多注重教育法规的制定、推行和完善,但大都维持的时间不长,使得工作没有延续性。1921年中华教育改进社下设的音乐教育委员会,在北伐战争后停止了活动。1927年蔡元培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施行大学院制度,大学院下设艺术教育委员会,专门负责全国的音乐教育工作,但艺术教育委员会的命运与大学院制度一样,昙花一现,1928年就被撤销。国民政府教育部下设的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成立于1934年,抗战爆发后工作停顿,1938年音乐教育委员会在重庆重组,开始关注中小学音乐师资问题。这些全国性推行音乐教育的组织成立后,都致力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但由于这些组织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加之战争原因,使得推行音乐教育的组织工作缺乏连贯性。

四、改进措施及其评价

针对中小学音乐师资处于严重缺乏的状况,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进行了讨论,采取了应对的措施,即在师范院校增设音乐系或音乐专修科、举办音乐师资训练班。1938年,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在重庆重组后的第一次会议议决举办音乐推广人员训练班。第二年教育部音乐教导员训练班在重庆近郊开办,参加的学员除川、陕、滇、黔、桂、鄂等省保送外,在重庆市公开招生,共收学员40人,训练时间五个月,考试合格后由教育部发给证书,并分配各省从事音乐辅导或音乐教育工作。此后的几次有关音乐教育的会议都出现了围绕开展音乐师资训练班的议题及决议。1940年4月25日,教育部在重庆召开第二届全国高级师范教育会议,决议“请师范学院增设音乐系或音乐专修科训练师资案”。④1940年,教育部呈请行政院拨款筹办全国师范音乐教员训练班,并拟订《全国师范学校音乐教员训练班设置要点》⑤,规定每期训练二个月,招收学员50名。训练科目有:音乐教学研究、音乐哲学、美学、和声学、作曲学、指挥法、西洋音乐史、国乐概论、声乐、器乐等。1941年,音乐教育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议指定各国立师范学校一律增设音乐系。1941年,教育部通令各省、市教育局,在各省、市成立师范学校一所或数所分别设置专门培养师资的班级,培训音乐师资。1944年4月,音乐教育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再次议决设立音乐教员训练班。

同时为了尽快培养音乐师资,一些学校和组织开设了短期音乐师资训练班,1937年12月福建省举办了一期音乐师资训练班。1940年至1941年间,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举办了两期音乐教师训练班,每期三个月。1941年国立音乐院举办音乐人员训练班,时间不到两个月,对云、贵、川、陕、鄂、西康各省及重庆的音乐教师进行了培训。开办音乐师资训练班的方法可行性很强,是有效的补救和应对措施,这些训练班大多利用假期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培训,能够有效地利用仅有的音乐教育资源,但从掌握的史料来看,这些培训班持续的时间都不长。

1940年之后全国不少增设音乐系或音乐专修科的学院,对音乐师资的培养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战乱等原因,对音乐师资的培训并未取得明显的效果,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音乐家协会所作的调查涉及54个地区、922所小学的995位音乐教师,调查反映出大多数音乐教师是兼任音乐课,主要是教其他学科,“捎带地”教音乐,在小城市或农村中的音乐教师,有99%以上是兼任。⑥师资的缺乏仍然是学校音乐教育中最为突出和问题。

结语: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小学的音乐师资严重缺乏,男女音乐教师比例失衡,制约着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这种状况与留学教育、传统的教育观及推行音乐教育的组织机构是密不可分的。音乐教育委员会针对音乐教师缺乏的问题,曾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在师范院校增设音乐系培养师资,举办短期音乐师资训练班,给音乐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这些措施对音乐师资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但由于战乱等原因这些改进措施持续的时间不长,而且培养音乐教师的师资本身的缺乏,使得中小学音乐师资缺乏的状况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师资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教学工作的开展、教育理念的推广都离不开合格的教师群体,当今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推进同样离不开教师,如果没有稳定、训练有素的音乐教师队伍,任何美好的教育理想都难以实现,民国时期是这样,今天亦然。

(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骨干项目资助,项目编号:SGB2009-35)

①当时我国只有音乐院、音专及音乐训练班的学生能够接受专业的音乐教学训练,一般师范学校、大学、美专艺专虽有音乐课,多半注重个人修养,课程设置中很少有专业的音乐教学训练。根据《调查摘要》提供的音乐教师学历状况统计数据分析,小学音乐教师中: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250人,大学毕业的教师17人,美专艺专毕业的教师24人,音乐院毕业的学生1人;中学音乐教师中: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46人,美专艺专毕业的教师132人,音专毕业8人,音乐训练班毕业6人,可以得出接受过及有可能接受过音乐教学训练的音乐教师的最大数――小学292人,中学192人。

②王跃生《民国时期婚姻行为研究――以“五普”长表数据库为基础的分析》,《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44页。

③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83―84页。

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篇(10)

1.音乐教育的内在意义

音乐课是丰富多彩的,它是高中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近年来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高中开设音乐这门课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欣赏音乐的能力,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态度。让他们享受在音乐的世界中,与音乐产生共鸣,能够喜欢音乐,喜欢生活,有效地提高学习能力。

教育改革的重点是素质教育,而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素质教育,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程会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使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构思能力,教会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整体发展。高中音乐教育大体有两个方面:它是针对所有高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不是针对个别尖子生的教育;高中音乐是艺术美、教育美、生活美的体现,有助于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所以高中音乐要指导学生参加音乐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审美的过程,提高他们音乐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同时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思维、意识、能力的培养。

2.高中音乐教育的现状

随着国家教育系统对音乐教育的重视,音乐教育有了可喜的发展,可是现实往往是让人失望的。小学、初中、大学音乐还比较丰富,可是高中就完全是个空白,同学们都在学习语数外之类的文化课,不重视音乐课,甚至有的音乐课已经被其他的文化课老师完全占用了。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没有任何创新。教师上课死板,学生就无精打采,没有兴趣听课,学习消极、被动、无激情,更谈不上思维、意识、能力的创新。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完课本上那些死板的知识,有的学生看似听得很认真,其实一点好奇心都没有。

教师安于现在的状况,在带领学生欣赏音乐时往往只拘泥于一个标准答案,没有创新,学生的思路稍微偏离标准答案,就引导他们往标准答案上走。有的教师还会对学生进行反复枯燥的发音训练,学生对其是非常反感的,对音乐的欣赏完全囿于老师说的标准答案,学生非常被动,所以老师的工作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音乐,而要做到这点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3.针对现状采取的应对措施

(1)改变观念,创造新的教学模式。一些过时、保守的旧方法严重束缚教师的思想,使他们不易接受新的观念,这样就无法将新的观念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会一直沉溺于旧的观念中不能进步,很难体会到音乐的深层含义,所以教师要努力地改变教学观念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进步。而创造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把学生被动学习的行为改成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2)对音乐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以学生为主。教师不能过于死板,沉溺于强调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死记硬背,机械化教学,一定要注意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因为音乐强调自我欣赏、强调灵魂,主要靠自己去领悟,教师不必讲得太多,那样就变成教师自我欣赏音乐了。教师要乐于探索,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可以给他们分小组,允许他们用手机、课本查看,这样学生们既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自主学习。

上一篇: 社交媒体概念股 下一篇: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