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机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6 08:48:40

科研创新机制

科研创新机制篇(1)

我区为探寻科学管理之路,积极创设了新的发展机制,把教科研工作与学校教育和学校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建设区域教育科研文化,使教育科研的意识和理念逐渐内化为全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自觉行为,形成了全区教师对教育科研自觉追求的精神和作风。

一是建立了“金字塔”式运行模型。江宁区教科室根据区域教科研发展的需要,建构了以“草根”工程为塔基,“课题研究学校”、“科研基地学校”为塔身,“火炬”工程为塔尖的“金字塔”式运行模型,分层推进,不仅使得各个层次的学校得到了迅速发展,也使全区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

二是建设了教科研实验田。“十一五”以来,全区创建了区级教科研基地学校30所,市教科研基地学校9所,省教科研基地学校4所,市项目研究中心4所,市“所外研究所”1所,中央教科所特色项目学校3所。

三是完善了教科研管理与考核制度。为激励学校、教师开展教科研的热情,使教科研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常态,我区制定了一系列教科研管理和考核激励制度,紧密地把教科研工作和学校办学绩效评估相结合:把学校教科研工作细化、量化成具体分值,作为评估学校当年办学效能的一部分,学校效能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各种先进评比、绩效工资比例、教师职称的评定等。这样一来,管理与考核评估制度就能更有效地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自觉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二、坚持开展课题研究,为教育决策服务

我区教科室协助教育局开展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兴城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和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宁区加快教育名区建设的实践研究”的推进,在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为我区教育发展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此外,近年来,我区教科室还协助区教育局制定了《江宁区“教育名区”行动计划》《江宁区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和规划纲要》《江宁区“三名”工程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协助主编的《新兴城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教育名区建设的实践研究》成果专著,分别获江苏省第二、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决策奖。

三、建立课题引领机制,为学校发展服务

我们倡导学校以课题为统领,按照“课题研究一优势项目一学校特色一特色学校一品牌学校”的名校成长轨迹,将课题与学校发展的实际结合,提升办学品位,张扬学校个性。我区教育局专门制定了课题研究经费奖励制度,这在全省是首创。“十一五”以来,全区立项2项教育部规划课题、40项省规划课题、148项市规划课题,以及多项国家电教馆,省、市教育学会,区科研规划课题,做到校校有课题。

我区一批学校在课题引领下,不断形成校本特色,对学校的全面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1年,在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评比中,全省普教系统共有89项成果获奖,我区有5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奖,获奖数排在省市前列。

四、用先进理念引领,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为加快教育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江宁区不断拓宽视野,学习新思想,引进新理念。2008年引进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项目“友善用脑”课题实验,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江宁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江宁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发展。

推进“友善用脑”。在“友善用脑”理念的指导下,我区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涌出一批具有江宁本土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新思路。如:东山小学构建了“友善用脑”课堂教学结构导图,吸引了安徽、浙江、广西等地的学校慕名而来,并在当地整体推广;竹山中学构建了以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体的“适性课堂”;湖熟中学则提出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规范、自信展示”为核心的“三自”学生培养模式。这些课改成果不但成就了一批优秀教师,提高了我区整体教育的教学质量,而且提升了学校办学的品质,造福了全区的中小学生。

不仅如此,随着“友善用脑”理念的逐步推进,一些科学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技法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友善用脑”课堂教学结构导图也在全区中小学课堂中普遍使用,很多学校建立了音乐、健脑操资源库。

“友善用脑”课题实践专题总结还被《江苏领导参考》引用,多篇阶段性成果刊登在《上海教育科研》《基础教育参考》《江苏教育》等刊物上。2010年“友善用脑”课题研究荣获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201 1年荣获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实施“适性教育”。2010年,我区成立了“学情调查中心研究组”,研制了科学的调查样表,对中小学生的思维类型、认知倾向性以及学习快乐度等学习素质情况展开了调查。通过学情调查,教师对学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酌情给每个学生建立学情档案,进行学情分析,制定对策,从而使教育教学行为更适合每个学生的成长。

五、创新培训机制,为教师发展服务

为了更好地促进师资水平的提升,我区教科研实施了多种辅助形式,如选派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做课题、开展教学专题讲座、编写教育刊物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建设科研队伍,培养科研骨干。“十一五”期间,我区在省、市率先开展教科研带头人的评选活动,连续三届评选了122名教科研带头人。

区教科室还采取多种方式引领科研骨干成长。开展读书考学活动,引导教师读教育类专著,看教育类报纸杂志;选派教师骨干赴国内外学习培训,开拓他们的教育视野;建立了“名带优”后备梯队的教育科研档案,具体分析了解后备梯队成员在教科研方面的需求以及存在的困惑,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着手制定了相关对策,助推了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

第二,构建三级“个人课题”网络,提升科研素养。为引导广大教师用科研的方法解决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自身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区全面推进了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活动。2006年起步阶段时,全区只有93项个人课题,目前,全区80%以上教师有自已的课题,每年立项的“个人课题”达6000多项。形成了市、区、校三级研究网络。

第三,开创“菜单式”讲座,搭建发展平台。为提升教师科研意识,普及教师的科研素养,锻造科研型教师队伍,我区教科室创造性地开展“菜单式”教科研专题讲座活动。“菜单式”讲座的主讲人来自区各级各类带头人与骨干,通过自愿申报招标与区教科室考察选拔的形式产生。目前已经建立了8个模块、250多个本土精品“菜单库”,每年进校讲座300多场次。现在,“菜单式”讲座已得到了主讲人和学校、教师的普遍认可。骨干教师有了展示的平台,学校、教师的成果与经验得到交流与推广。部分带头人不仅能力得到锻炼,知名度也得到提升,由区内走出区外。仅2011年,我区教师被请出区外做讲座就达123场次。

科研创新机制篇(2)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61-0123-02

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上有效的管理才能形成竞争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迫切要求改变过去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将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全国各地都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提升到战略层面,纷纷酝酿和出台新政策、新举措,打造创新高地。高校要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就必须加大科技发展力度,积极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重点解决加快创新的制度化和机制化问题。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潜能,实现科技研发效用的最大化,这也是高校当前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当务之急。

1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效能不高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是要建立高校科学研究的秩序、激活科研队伍的力量、提高科学研究效率的运行机制。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基本都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组织形式,从整体运行情况来看,效果不是很好,二级学院并没有真正履行科研管理职责,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工作内容大多是程序化的通知、接收材料、签字盖章、提交材料等被动管理。与科研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没有做到统筹规划,对科研人员申报项目进行审查、咨询与论证等服务。学院没有专职科研管理人员,多数都是身兼数职,工作头绪多任务重,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从学校层面来讲仍然存在“重申请、轻管理“”重结题验收、轻成果管理”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和科研成果的产出。

1.2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缺乏创新活力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评价体系不科学。一般科研评价基本是本校或同区域同行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对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进行评价,没有借助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专家的力量进行深度全面的评价;二是评价分类不科学。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定量评价不同类型的科学技术活动,不符合科学与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三是评价的价值导向不正确。高校在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时往往要求其在一个周期内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申请一定数量的专利、出版一定数量的专著等,只注重科研成果短期的形式和数量的指标评价,而不评价科研活动本身创造的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低水平重复等不良风气和短期行为,使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活力。

1.3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为了进一步调动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提升科研水平,我国高校大都出台了一系列科研激励政策,从科研立项、、专利获批、成果获奖、科技服务等方面给予科研奖励,极大推动了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但当前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数量,轻质量”现象,只注重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形式,而忽略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实用价值,最后导致产出的科研成果因没有实用价值或价值不大而无法转化;二是当前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主要限于激励科研成果直接完成者或“第一署名者”,忽视了创造科研成果的整个研究团队成员的贡献,不利于团队协作;三是科研激励机制的外在动力主要是职称评聘,对于不需要职称评审的科研人员没有吸引力,因此这种激励作用难以持久,存在“重眼前,轻长远”的倾向;四是激励政策虽涉及面广,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够完善和细化的问题。如有些条款只简单罗列出了奖励的标准和要求,但缺少具体的量化措施或实施细则,导致科研激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失真或片面的现象,影响了科研激励机制的公平和公正性。

1.4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成熟,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科研成果转化既是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求。科研成果只有充分运用到地区和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才能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很低。究其原因,一是大多高校依然存在重申报、轻研究、低转化问题,大量的科技成果很难进入市场,也很难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二是科技成果实用性不强,高校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造成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虽多,但真正能在市场上应用且产生效益的甚少;三是缺乏专业化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很多高校目前还没有成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科技中介机构,制约科技成果的转化;四是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不足。

2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思路构想

2.1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效能

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来逐步完善,在改革创新过程中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转变科研管理部门工作职能,强化二级学院管理职能,推进学院自主管理。建立以学院为单位的科研管理机构,跨学科、跨专业地开展科研管理与服务工作,切实履行学院的管理与监督职责;二是建立重大项目预研机制,由学校学术委员会和科研管理部门牵头,研究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发展战略与科技政策,凝练重大科学问题,明确科技创新主导方向和重点领域;三是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节点目标考核和预警管理;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监管,规范直接费用支出,完善间接费用管理,加强项目结转结余资金使用管理,切实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四是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全校科研项目及经费、人才团队、科研平台、科技成果及转化等科技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加强科技资源数据库与国家科技政策、计划和资源的统筹衔接,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五是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通过科技培训和自主学习,提高科研管理队伍在战略研究、项目策划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增强科研管理队伍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

2.2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和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按照“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一是建立校内外同行评价相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发挥学术委员会在科研评价导向和科研诚信评价中的作用,加强高校科研评价与监督管理职能,提升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统筹协调能力,建立由学校、学院、学术委员会组成的校内科研评价管理体系。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重视校外、国际同行专家在学术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建立校内与校外同行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二是建立科学的科研分类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完善科研评价内容,统筹兼顾科研诚信、成果质量、学术影响力、成果转化、服务决策、人才培养、对学校和社会公益性贡献。对不同科研活动实行分类评价,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协调发展;三是建立公平、开放的科研评价机制。以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为导向,弱化学院考核评比,鼓励学科人员交叉,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的学科领域核心问题研究;完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研评价效率,及时公开评价信息,确保科研评价透明度和公正性。严格遴选同行评价专家,减少行政和人情干预,建立以校内外学术专家为主体、以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为核心的科研评价机制。

2.3创新科研激励机制,增强创新动力

科研激励机制创新是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环节,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支持和智力保障。高校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创新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一是实行人才柔性管理机制,聚集优秀的创新人才,转变传统的薪酬制度,设计多样化的绩效工资形式,加大绩效工资的比重,拉开薪酬差距,激发科技人员的潜能和创造性;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体系,以学术水平为衡量标准,重视科研成果的应用,克服学术短期行为。对人员的职称评定,在保留原有的数量、外语水平和学历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上,适当引进科研成果实际应用效果等因素,并逐步淡化一般性论文、著作等在职称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权重,增加应用效果的权重,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允许越级破格晋升职称,不断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促使科研成果的最大产出。

2.4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成果转化能力

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适度前移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组建相关领域专家组,加强知识产权布局与形成引导。将知识产权转化纳入科研评价体系,建立以科研能力、创新成果转化水平和服务基层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如开发应用类科研项目既要考察是否完成研究任务,又要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考察的重点是成果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并非发表文章的数量。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与收益分配制度,探索建立科研人员以知识、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股权期权奖励等分配方式,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科技成果孵化条件建设(如大学科技园区),打通技术成果通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科研中介机构企业化运作,加强技术成果转移专业队伍建设,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俊桂,吴圣龙.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0):57-59.

科研创新机制篇(3)

摘 要:“中国农谷”建设,农业科技是关键。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农业科技有了大幅提高,但与建设“中国农谷”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农业科技的体制机制创新,是建设“中国农谷”的关键。

关键词 :“中国农谷”;农业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3.002

收稿日期:2014-11-28

中国农谷作为“湖北样板、三农特区、中国高度、国际水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必须创新农业科技的体制机制。虽然近年来荆门市农业科技进步明显,但与建设中国农谷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创新现代农业科技的体制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1 “中国农谷”农业科技优势

1.1 农业科技研发队伍日益壮大

2013年,荆门市有农业科技专业技术人员675人,其中高级高级职称60人,中级345人,初级270人。人才队伍结构合理、梯队结构形成,已形成10余个农业科技源头创新团队,研究开发30余项农业新技术。近年来,全市积极推进校地产学研合作,成功举办“千名科技精英进荆门进千企”及“专家院士荆门行”等活动,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荆楚理工学院研发力量不断增强,在承接转移国内外科技成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11年启动龙泉英才计划以来,共引进樊明武、方念伯等8位领军人才,聘请了朱英国院士等100名科技精英和10名市政府科技顾问,已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6家。

1.2 农业科技投入产出不断增加

近年来,荆门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798项,争取科技专项资金突破2亿元。2012年,荆门市市级科技经费预算达到2 590万元,占地方性一般预算支出的1.51%。投入的增加,必然提高产出。全市和隆平高科合作组织实施“中国农谷隆平高科超级稻示范项目”,100亩连片超稀摆栽“广两优1 128”平均亩产量达910.3kg,创中稻高产纪录。荆门市多项农业科技项目获奖,如水稻外源DNA浸胚育种法及“红宝石”品种开发应用项目获荆门市技术发明一等奖,育种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农田土壤养分信息化管理技术及区域性推荐施肥系统研究”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高产优质抗逆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8号的选育与推广项目,超高产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华大麦4号选育与应用,分别获省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一、三等奖。2012年,荆门市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55%。

1.3 农业科技平台建设速度加快

2013年,荆门市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湖北省科技创新进位先进市”荣誉称号。荆门市围绕“中国农谷”大局,加强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强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通过平台建设,一大批创新性成果不断产生,如荆门市农业科技园是设施农业的典范,已成功实现组织培养-实验室扩繁-温室小苗培育-成花工厂化生产的整套蝴蝶兰生产全过程。荆楚理工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依托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筹建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检测技术。

1.4 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创新能力提升

近年来,荆门市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不断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合作,提升自主或联合研发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农产品精加工方面,部级龙头企业国宝桥米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合作研究开发米系列产品,开发出米汁、饴糖、米乳等系列产品等。

2 中国农谷农业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

(1)农业科技投入少。2012年,荆门市科学技术经费预算仅2 590万元,占地方性一般预算支出的1.51%,相比苏州2011年科技支出53.6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35%。由于科技经费投入明显不足,造成荆门市农业顶尖人才缺乏,原创科技成果少,原始创新能力与国内外有相当的差距。近3年来,全市1 108件授权专利中涉农专利约占8.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率和贡献率不高。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自主创新不足,新技术在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新技术转化缺乏资金和人才支撑。

(2)农业科技教育落后,在中国农谷区域内,无一所农林院校,甚至连涉农的中专、技校也没有,而在周边地市,都有办学历史悠久的涉农专技学校乃至综合性大学,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中国农谷底子薄弱。

(3)从中国农谷所处的地理位置,特别是核心区的位置来看,距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较远,无法与硅谷、光谷以及杨淩等相提并论。长期以来,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经费不足,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不高,机械化普及率不高。

(4)随着打工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青壮年和有文化的劳动力大量外流,留守农民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偏低,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3 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3.1 创新科研体制机制

(1)设立中国农谷农业技术管理机构。为了抢占中国农谷农业科技制高点,建议由荆门市科技局、市农业局联合组建中国农谷农业技术管理中心,中心设在市科技局,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整合全市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围绕科技制高点,出台涵盖人才引进、人才奖励、资金安排、重点产业支持、项目资助、专利扶持、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科技扶持政策,并负责实施、考核、监督。同时,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为企业创造各方面条件,引导企业逐点突破,切实为企业服务。

(2)组建农谷农业科技研究机构。①构建中国农谷首席农业科学家制。首席科学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由我国农业技术领域的顶尖级专家组成,是荆门市农业科技发展方向的决策机构,全市农业科技制高点总体由首席科学家决定;②建设院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是主要执行机构,按照首席科学家的决策,明确研究方向,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成为实实在在的研发实体;③引进一流企业研发总部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际粮农组织技术工作站、中试基地等,围绕科技制高点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研究;④依托荆楚理工学院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加强对七大高新技术的研发,搭建国内外相关成果承接转移的平台。

(3)创新科研经费投入体制。在科研项目的选择上,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围绕科技制高点,选择一批服务于中国农谷现代农业发展的科研项目,在人才、资金、政策上给予重点支持,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可以选择动植物良种繁育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生物技术等七大技术研发作为投入重点,科研资金的分配引入竞争机制,实现项目负责制。

(4)完善农业科技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建立一套适应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的机制和制度,加快出台包括对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方法。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辈出的环境。

3.2 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1)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引进国外农业高科技企业到荆门落户,重点引进如孟山都、杜邦先锋,以及生物技术类、智慧农业类、农机制造类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500强企业在荆门落户,或在荆门设立分支机构,形成一批农业高科技企业集群,快速提升荆门市的科技研发实力,缩小荆门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同时,引进国内农业高科技企业,如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相关企业,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如联合建设实验基地、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技术入股、合作办厂等形式,推动中国农谷农业科技的研发,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2)大力扶持、培育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目前,荆门市农业高新技术企业4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5家,部级龙头企业6家。叶威机械、神地生物、新美香食品精加工等技术与科技制高点发展方向一致,且有多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自主研发实力强,是全市实施农业科技制高点的重要依托。对于上述企业,要进一步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为科技制高点提供技术支撑。不断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成立企业研发中心,培养企业的研发人员、增加企业的研发费用。政府要在项目上给予优先支持,争取国家或省级的重大项目立项,并在税收、贷款、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等方面支持企业开发新技术。

3.3 建立中国农谷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1)设立省级开发区“湖北荆门中国农谷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将相关农业科技企业集中在园区,给予园区企业一定优惠政策,形成农业科技企业集群集群式发展,并在园区建设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农业机械工程技术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大宗农产品种子研发中心以及各类良种繁育基地等。并在园区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供应、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信息共享的科技开发产业链,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荆门农业整体发展的先导型成功模式,成为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的孵化器。

(2)完善园区的服务功能。美国硅谷“孵化器区域”,从资金筹集、申请执照、战略计划、生产业务、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公司上市等都有各种专业公司提供流水线式的相应服务,能够降低创业门槛,缩短创业周期,培养吸引创业人才。建议全市构建类似硅谷的“孵化器区域”专业化服务体系,建立一套齐全的支持创业制度化的基础设施,引进、培育、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围绕七大技术进行产品研发、创新、创业。

4 建立多渠道的农业科技开发投融资体制

农业科技开发周期长、投资大,面临着极高的市场风险。因此,需要建立企业、政府和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投资、共担风险的投融资体制。首先,政府应成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主体, 致力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及农业技术结构调整,围绕七大技术组织力量协同攻关。同时,建立多元化的机制和鼓励性政策体系,促进非政府公共投资从事农业科研;其次,充分利用国际上的优惠贷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国外资本、社会资金、民间资本的投入,向高新农业技术企业提供贷款;第三,搭建租赁融资交易平台。租赁融资是当今世界发展最迅猛的新兴服务产业之一,也是世界上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金融工具,极大推进了金融市场业务多元化、综合化、专业化发展。此外国内外通行的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都是荆门市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徐顽强,段萱.我国产学研集群创新形态及优化策略——以湖北“光谷”和“农谷”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8)

科研创新机制篇(4)

1 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效能不高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是要建立高校科学研究的秩序、激活科研队伍的力量、提高科学研究效率的运行机制。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基本都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组织形式,从整体运行情况来看,效果不是很好,二级学院并没有真正履行科研管理职责,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工作内容大多是程序化的通知、接收材料、签字盖章、提交材料等被动管理。与科研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没有做到统筹规划,对科研人员申报项目进行审查、咨询与论证等服务。学院没有专职科研管理人员,多数都是身兼数职,工作头绪多任务重,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从学校层面来讲仍然存在“重申请、轻管理”“重结题验收、轻成果管理”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和科研成果的产出。

1.2 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缺乏创新活力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评价体系不科学。一般科研评价基本是本校或同区域同行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对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进行评价,没有借助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专家的力量进行深度全面的评价;二是评价分类不科学。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定量评价不同类型的科学技术活动,不符合科学与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三是评价的价值导向不正确。高校在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时往往要求其在一个周期内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申请一定数量的专利、出版一定数量的专著等,只注重科研成果短期的形式和数量的指标评价,而不评价科研活动本身创造的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低水平重复等不良风气和短期行为,使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活力。

1.3 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为了进一步调动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提升科研水平,我国高校大都出台了一系列科研激励政策,从科研立项、、专利获批、成果获奖、科技服务等方面给予科研奖励,极大推动了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但当前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数量,轻质量”现象,只注重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形式,而忽略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实用价值,最后导致产出的科研成果因没有实用价值或价值不大而无法转化;二是当前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主要限于激励科研成果直接完成者或“第一署名者”,忽视了创造科研成果的整个研究团队成员的贡献,不利于团队协作;三是科研激励机制的外在动力主要是职称评聘,对于不需要职称评审的科研人员没有吸引力,因此这种激励作用难以持久,存在“重眼前,轻长远”的倾向;四是激励政策虽涉及面广,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够完善和细化的问题。如有些条款只简单罗列出了奖励的标准和要求,但缺少具体的量化措施或实施细则,导致科研激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失真或片面的现象,影响了科研激励机制的公平和公正性。

1.4 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成熟,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科研成果转化既是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求。科研成果只有充分运用到地区和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才能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很低。究其原因,一是大多高校依然存在重申报、轻研究、低转化问题,大量的科技成果很难进入市场,也很难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二是科技成果实用性不强,高校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造成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虽多,但真正能在市场上应用且产生效益的甚少;三是缺乏专业化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很多高校目前还没有成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科技中介机构,制约科技成果的转化;四是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不足。

2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思路构想

2.1 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效能

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来逐步完善,在改革创新过程中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转变科研管理部门工作职能,强化二级学院管理职能,推进学院自主管理。建立以学院为单位的科研管理机构,跨学科、跨专业地开展科研管理与服务工作,切实履行学院的管理与监督职责;二是建立重大项目预研机制,由学校学术委员会和科研管理部门牵头,研究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发展战略与科技政策,凝练重大科学问题,明确科技创新主导方向和重点领域;三是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节点目标考核和预警管理;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监管,规范直接费用支出,完善间接费用管理,加强项目结转结余资金使用管理,切实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四是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全校科研项目及经费、人才团队、科研平台、科技成果及转化等科技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加强科技资源数据库与国家科技政策、计划和资源的统筹衔接,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五是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通过科技培训和自主学习,提高科研管理队伍在战略研究、项目策划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增强科研管理队伍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

2.2 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和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按照“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一是建立校内外同行评价相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发挥学术委员会在科研评价导向和科研诚信评价中的作用,加强高校科研评价与监督管理职能,提升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统筹协调能力,建立由学校、学院、学术委员会组成的校内科研评价管理体系。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重视校外、国际同行专家在学术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建立校内与校外同行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二是建立科学的科研分类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完善科研评价内容,统筹兼顾科研诚信、成果质量、学术影响力、成果转化、服务决策、人才培养、对学校和社会公益性贡献。对不同科研活动实行分类评价,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协调发展;三是建立公平、开放的科研评价机制。以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为导向,弱化学院考核评比,鼓励学科人员交叉,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的学科领域核心问题研究;完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研评价效率,及时公开评价信息,确保科研评价透明度和公正性。严格遴选同行评价专家,减少行政和人情干预,建立以校内外学术专家为主体、以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为核心的科研评价机制。

2.3 创新科研激励机制,增强创新动力

科研创新机制篇(5)

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引入协同创新机制,有助于科研效率、质量和创新性的提升,这可以更加有效的推进我国社会科学技术革新。但从现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创新机制下的科研管理模式还并不是非常健全,须得尽快做出改进与完善,以真正确保科研成效。

1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科研的基本含义

与传统的高校科研形式有所不同,协同创新机制下的高校科研,主要指的是以高校为主导,通过学校内部、政府、企业、中介机构以及其他科研单位的协调合作,共同进行创新性的科研活动,这可以有效集合多方的力量与资源,与传统的高校科研形式相比优势非常显著。例如,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科研可以获得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设备、政策支持,而且可以将科研成果更加快速的转换到生产实践当中,获得自身利益和社会效益[1]。不过,现目前我国高校在协同创新机制下的科研管理模式还并不是非常健全,这会对实际的科研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阻碍,为此我们应当尽快对其做出改进与完善,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有效性,确保科研成效。

2如何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下的高校科研管理模式

2.1健全科研管理体系

第一,改变科研管理理念。现代科学的发展,使高校科研获得了很大提高,并且出现不同的新情况。但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仍然习惯于用过去的管理理念管理科研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竞争和创新的社会,科研亦是如此。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服务意识,营造公平竞争的科研氛围。同时,科研管理部门还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对高校科研工作者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以更好地保护科研人员从事创新工作的积极性[2]。第二,创新科研管理方法。高校行政化一直为许多学者所诟病,其中科研管理工作也不例外。高校科研管理的行政化无法调动科研工作的创造性,过于保守而被动。创新科研管理方法应当以市场为导向,将企业所需与高校科研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高校的科研工作能够更好地契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第三,建立信息化的科研管理平台。高校和其他的相关协同合作单位应当共同构建信息化的科研合作平台,这既是为了方便沟通联系,也是为了实现更高程度的信息资源共享,减少重复的科研劳动,对于提高科研效率和成效来说作用显著。

2.2强化内外沟通协调合作

现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在科研成果的转换率方面还较为偏低,这主要是因为高校内外沟通协调合作有所欠缺而造成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强化内外沟通协调合作。例如,应当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等单位进行沟通联系,从实质层面上整合一切的科研资源、科研力量,了解当前的社会科学技术需求,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资源,确保科研成果能够立即投入实践应用,解决社会所需的,从而提高科研成果转换率。另外,高校还应当通过与相关单位的合作,成立“高技术研究院”、“工业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专业化实体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孵化衍生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构建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及具备技术、市场和资本融合功能的科技服务平台以及产业链[3]。

2.3提高科研队伍素质能力

在协同创新机制下的高校科研工作当中,作为科研人员除了要具备出众的科学知识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外,还要具备奉献精神、服务意识、法律知识、保密意识以及良好的政策解读和执行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继续学习意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科研工作当中干出成绩,为科研工作和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做出有效的贡献。所以,高校应当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教育培养管理,增强他们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能力的科研队伍,确保科研工作高效、有序、规范的向前推进,并获得有效的科研成果。

2.4改进科研评价体系

在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的科研评价管理体系必须要做出改进,改变以往以论文、著作及课题数量,科研经费额度,刊物与项目级别为标准的评价和激励的机制。创新科研的统一考核评价形式,依据科研类型对科研成果进行差异化评价,应用型的科研着重考核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贡献,重大的基础性研究侧重于项目周期进行考评,切实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3结语

在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科研工作想要取得良好的成效,在当前就必须要对科研管理模式进行完善,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有效性,因此我们应当继续加强相关的研究、探讨与实践,以促进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曹越,蔡晓燕.论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路径[J].山西科技,2016,(1):134-136.

科研创新机制篇(6)

科技创新正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最新潮流。从世界范围看,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正孕育突破,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核心力量;从国内来看,地区间的竞争,正在从传统领域的资源要素竞争向创新领域的首位度竞争转变,科技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最核心资源。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全球600多万名高层次科技研究人员,利用1.25万亿美元研发投资所创造出来的知识和技术,回流到社会之后为世界创造了高达63万亿美元的GDP。

南京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加速、产业高端化加速、国际化进程加速、城市化进展加速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创新是南京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可以说,南京在错失苏南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外向型经济高歌猛进的两次发展机遇期之后,真正迎来了符合南京发展优势的第三次重大历史机遇期。南京如果再次丧失这次机遇,很有可能彻底丧失新优势、失去提升首位度的机会。因此,南京必须要抓住用好这次机遇,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核心要素,努力发挥好科技、教育、人才、文化资源优势,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上实现新的突破。

二、南京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及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依靠自身的科教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建设。从发展历程来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自发发展阶段(1978年—2000年)。这一时期南京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发展主要选择了以要素投资为主的数量型经济增长方式,自主创新的内在需求不强。因此,该阶段南京自主创新发展主要表现为教育科技内部的自身发展,科教资源与当地经济发展关联度、带动性不强。

二是自我推进阶段(2001年—2010年)。这一时期南京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明显增强,外部环境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转为现实生产力成为市委市政府领导普遍共识。南京市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确定了科教兴市战略,并努力把南京建成全国有影响的高教科研中心。2006年南京市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这对改善南京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提高南京市自主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政策强有力的推进下,南京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得到了加强,并逐步形成了基于科教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南京模式”。但这一时期,科技对南京产业的提升远不如深圳等先进城市,专利产品转为当地现实生产力还很少,著名的科技创业型的企业家仍然较少。

三是自觉发展阶段(2011年—今后)。这一时期,南京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进一步加强,特别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南京必须走上一条“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2011年以来,南京建设“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陆续推出“1+8”政策体系、“科技九条”、南京“321政策”、“创业七策”等一系列政策,为全市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可喜的是这些政策已经在全市形成强烈反响,创业创新正引领南京新一轮科学发展的潮流,创新驱动已成为南京城市发展的“自动引擎”。

三、南京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南京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教中心的地位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清醒地意识到,南京与先进城市相比,科技创新的总体水平还存在不少差距,特别是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不显著,特别是科技创新的动力仍然不足,总结起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不明显。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没有企业的参与,就没有创新与市场的结合,科技创新也就不会转为现实生产力。从南京的现实来看,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在高校、科研院所。一是面向企业的科研经费投入比重较低。2011年南京市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3.1%,是全国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但是来自企业的研发投入只占一半,也就是说,直接面向市场的研发投入比重只有1.5%左右,低于苏州、无锡、深圳等同类城市。二是企业研发机构较少。2011年,苏州88.6%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无锡91%研发机构建在企业,而南京只有43.5%。正是由于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未能真正建立,极大影响了全市科技创新的能力提升。三是企业研发人员比重低。2011年,苏州86.1%的研发人员在企业,无锡95.5%的研发人员在企业,而南京在企业的研发人员只占48.6%。

2.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南京虽然拥有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优势,每年产生大量的科研成果,但能真正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比重却很低。据相关部门统计,南京地区高校的科研成果只有10%有可能应用转化,高校科研课题只有20%直接面向市场应用,尚有70%左右的职务发明专利在“沉睡”。这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投入占比高达近50%的比重相比,形成巨大反差。正是由于科研成果转化率的低下,影响了科技南京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南京虽然是一座科技教育人才资源丰富的地区,科技进步却没能走到前列,经济却不是很发达的原因。

3.科技创新要素集聚能力较弱。长期以来,南京由于缺乏完善的创业空间和孵化环境,大量的科研成果要么“墙内开花墙外香”,要么被束之高阁。正是没有适合的科技创新环境,南京的高校院所才舍近求远,到苏锡常乃至其他地方去转化成果。科技创业人才是一个地区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也是决定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南京创新创业环境相对较差,不能吸引到更多科技创业人才来南京创业,自然很难产生像华为、中兴这样的高科技企业。目前,南京市现有国家“”专家116人,但创业类专家仅15人,而苏州“”人才中80%是创业人才。

四、南京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

1.企业实力较弱限制了科技创新的能力。创新往往意味着较高的投入和较高的风险,因此创新往往需要较强的企业实力支撑。从南京企业发展现状看,实力较强的往往都是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和少数民营企业,绝大多数都是资产和销售规模很小的中小型企业,这限制了南京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2.创新环境不够优化影响了科技要素的集聚。创新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从软环境上来看,主要有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长期以来,南京虽然也出台了多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但由于没有相关配套政策和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实施意见和相关行动计划,政策落实起来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南京文化相对传统,缺乏勇于创新和激励创业的文化氛围,极大影响了南京科技创新的能力。从硬件环境上来看,虽然也建了不少大学科技园,但相比发达地方,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比较滞后,严重影响创新要素在南京集聚。

3.传统竞争方式缩小了创新应用的市场。低生产要素成本竞争目前仍是当前我国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压缩成本和降低价格仍是南京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主要手段,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还未能上升到企业的核心战略。因此,只要低生产要素成本竞争仍是市场主要方式,那么创新产品的应用市场很难推广,自然科技创新的动力很难真正形成。

4.考评体系落后阻碍了科技成果的产生。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南京科技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未能跟上现实发展的要求,特别在科技创新考评体系上仍遵循过去的传统做法,只注重各类论文、课题和专利,不追求科技成果向现实应用的转化。正是由于南京科技创新考评体系与现实需求的脱节,南京虽拥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但真正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果却很少。

5.激励机制不强削弱了科技创新的激情。创新活动需要创新机构和创新人才去完成。只有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制度才能真正激发出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的激情,一个城市也就自然形成较强科技创新动力。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南京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内在动力不强,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未能充分调动,特别在“招才引智”力度上、在利益分配制度上、税收优惠政策上与先进城市有相当的差距。

五、增强南京科技创新动力的实现机制

要增强南京科技创新动力,必须努力克服和改善上述制约因素,建立能够提升南京科技创新的实现机制。南京科技能力的提升既取决于发展环境的营造,也取决于技术创新活动主体积极性的有效发挥,还取决于适应南京特点的科技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科学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从南京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必须着手抓好以下几项制度的建设:

1.以实力提升为动力,建立企业主体机制。企业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主体,对产业创新、技术创新最为敏感,处于产学研合作的集成环节,是科技与经济的关键结合点,同时,创新能力也是企业提升自身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南京要真正建立起企业主体机制,按照“平台向企业集中、人才向企业集聚、政策向企业集成”的思路,不断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打造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创新主体,引导企业不断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切实加强品牌、专利和标准化建设,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标准;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要把服务和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推动中小微企业加快成长;积极引导和支持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建设研发机构,引导企业活跃研发活动、提升研发水平。

2.以环境优化为目标,建立政府引导机制。政府在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通过制定和落实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法律机制、财税、金融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等政策,能够营造和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提升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南京政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一是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正确把握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作用,重在从微观管理中抽身,更加注重宏观管理;二是积极吸引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创新创业人才,积极打造“紫金人才特区”,由过去“招商引资”重点向“招人引智”转变;三是突出创新载体,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四是进一步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大力拓展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进一步发挥政策引导资金的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五是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营造鼓励创造、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引导和推动科技人员树立创业的精神。

3.以产业升级为先导,建立市场导向机制。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有效率的经济形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利用达到最优化,生产成本达到最低化,因此,科技创新要发挥出最大潜能,必须建立起以市场导向为主的运行机制。南京在充分科教资源优势的同时,更加发挥好市场的作用,积极引导民间力量在科技创新上的渗透,提高科研机构的自主地位,全面提升科研成果产业化水平。在发挥市场导向功能的同时,南京更应该注重科技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紧密结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国际最前沿、未来有前景、南京有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突破。

科研创新机制篇(7)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362-01

一、科技创新的不同层次及研究所的使命

1.1 科技创新的不同层次

目前社会还是以传统技术为主流,例如发电技术、汽车发动技术和喷气式飞机技术等等,真正的革命性技术创新非常罕见,及时这些革命性技术的诞生了,也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普遍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迄今我们仍然在分享着20世纪的科技成就,20世纪科技成就主要在实际应用上,解决了新产品发明所必需的工程技术、材料和制造工艺问题。但是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的是革命性技术的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在如今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科技创新可以分为发现、发明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三个层次。发现的目的在于揭示从宏观到微观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及其运动规律,主要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的科学家的责任和工作重点。发明的任务是根据科学发现所揭示的规律,通过工程技术手段,研制成新材料、新产品或新的生产工艺流程,发明主要是在工程技术层次上的创新。技术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是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科技创新成果需要有企业家把各种生产要素组织起来,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进行规模化生产。

1.2 企业研究所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载体

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具有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推动力,不搞创新,企业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企业具有重视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中,能够使科技创新方向和目标的选择更符合市场需求,同时企业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设备、工程技术能力以及社会化的配套能力,它能够把科技要素、工程要素、资金要素、市场要素直接结合起来。对于重大的技术创新项目,应当采取需求牵引,工程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化分工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研究所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参与技术创新过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这一个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社会化分工,社会化分工是指充分发挥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研究所的的分工与协同。不仅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更要强调发挥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分工合作,充分发挥不同研究所和企业的优势,实现技术集成。

二、研究所科技成果机制探索

2.1 加强政府的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中的作用

在促进研究所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扶持,因为研究所所进行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不仅仅关乎着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我国的科技创新和革命性技术创新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在研究所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政府应该要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调,为企业研究所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通过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增强企业为未来对研究所进行技术投资的信心。政府还应该要增强政府调动全社会资源的能力,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格局,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同时,应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建立科技公共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平台,整合和提高科技基础设施资源,建立科学、形成适当集中与适度分布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格局,运用共享的机制推动科技资源的社会化。最后政府还可以实行促进企业增加研发的财税政策,准许企业以某年度的研发费用抵销以后年度的盈利,以减少以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或者冲抵以前年度的盈余,申请退还以前年度的部分税款。或者是企业可以从收入总额中提留3-5%的技术开发准备金,技术准备金可以不纳税,但三年内必须用于技术研发。

2.2 研究所清楚认识市场换技术的策略

以市场换技术,是指通过向跨国公司转让国内的市场份额,以换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市场换技术的前提条件有三个:一是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处于不同阶段;二是产品具有生命周期;三是技术存在代际差异。研究所必须要清楚认识以市场换技术策略的优劣之处,其中它的积极作用有与发展中国家最初的技术和产业起点相比,缩小了技术差距、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同时研究所一定要看到以市场换技术的弊端,由于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代际差异,发展中国家换来的技术总是第二流或第三流的技术。跨国公司在技术转让时,必然要“留一手”,以市场换技术的国家更不可能获得核心技术。与此同时,以市场换技术还可能形成对本土企业技术进步进行排斥和抑制。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的历程可以发现,跨国公司所在国企业的技术与中国企业的技术差距对技术引进起决定作用,而决定技术差距的不仅包含自主市场的开放程度,而且包括东道国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扩散的速度。因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促进技术转移的更有效的途径。因此,研究所在探索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时候一定要认清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必须要增加自主创新能力。

三、结语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研究所是技术创新的领头羊,科技队伍的主体主要集中在研究所内。我国科技创新仍处于发展较慢的阶段一大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落后,要改变这种状态我们首先要认清科技创新的不同层次,并清除认知研究所的使命。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时必须要处理好研究所与政府的关系,并认清不同的市场策略,这样才能促使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科研创新机制篇(8)

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逐渐凸显其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何谓科技型中小企业?通常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主要从事科技成果商品化以及技术开发、服务、咨询为主要营业内容的企业 。

一、湖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现状

湖南是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在整体经济环境上,科技发展的氛围上都尚处于中等水平。随着今年来政府对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视,湖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同经济发达地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相比,其在信息、技术、人才、融资等方面还处于劣势,加上不对称信息的存在,不完全有效的市场,以及尚待改进的政策环境,这都使得中小企业在其创新发展过程中又面临着更多困难和挑战。

(1)企业的自筹资金有限,外部融资困难重重

企业创新需要资金的支持。湖南的金融业发展虽然并不落后于我国其他同类城市,但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往往难以满足。据统计:我省89%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基金方式都是:自有。24%的企业能够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数额不多的贷款。其余的企业则以如小额贷款等民间集资方式获取资金。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超过80%的企业主承认企业有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从2010年省内某金融机构对961家科技型企业的调查结果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满足率较低,其中企业贷款户数满足率为20.7%,企业贷款需求金额满足率为24.5%。

(2)科技进步对企业创新发展的贡献率低

科技成果转化是企业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然而最近五年这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目前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0%左右,其中通过相关的成果交流会、中介机构的方式实现转化的只有总转化率的15%.,这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整体水平。例如在美国,其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87.5%。因此,加快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进程也是我省经济强省的重要方面。

(3)企业缺乏有效的创新机制

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虽然已经创立数年,但是对于如何创新,建立怎样的创新机制,既不重视也不了解。而另一些新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尚未觉察创新机制建立的重要性。事实上对于能够渡过企业初创“危险期”的企业而言,缺乏市场经营和创新机制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利用资本市场、技术市场的资源,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发明创造性,才能给企业以活力。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机制的构建

SWOT是企业战略的分析方法,但是也能为湖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机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1) S:湖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优势

“两型”社会的示范区在湖南挂牌后,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优秀的科技人才前来就业和创业,这给我省的科技技术力量带来了一股新的源泉。同时,长沙地区的河西“高校城”的建设和扩大在扩充本省自有的科研力量,如果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的数位教授就创办了自己的科技型企业。湖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好借着政策的利好方向,在这一形势下,努力吸收高校已有的科研成果,并发挥企业灵活的机制,将其转化至市场,从而实现使科研成果到企业产品的转化。

(2) W:湖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劣势

由于中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许多企业的经营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而且企业主大多本人是科研工作者,本身来自研究机构或者高校,对于市场的运营规则还不熟悉,却期待市场能非常理想化地接纳企业生产的新产品。这也是导致创新难以推进,难以持续,难以走向市场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管理上、投融资方面也缺乏先进理念的导向,引进风投、创投的比率仍然比较低。

(3)O:湖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面临的潜在机会

虽然金融创新在湖南全省范围内的普遍开展,部分省市花费重金聘请了金融人才,并下到基层,这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处于资金缺乏的困境得到改善。并且,湖南本土在机械制造等方面已经有规模较大的公司占领了行业领先地位,如、三一重工等,科技型中小企业如果能够依托这类产业的蓬勃发展,在此产业链上能够创新并提供与之配套的相关产品,体现产业集群的效力,这也能为在行业中有立足之地。同时随着国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视,提供创新基金,这在一定程度上既能获得政策的支持,也是湖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机遇所在。

(4)T:湖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外部威胁

目前全国各省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都非常迅猛,无论是在新能源开发,信息技术的研发、生物技术的运用等方面都已经有许多的同类竞争者,这些都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另外,世界各国对专利的保护,也使得研发出来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产品也设置了屏障:对国外高科技的“模仿”、“山寨”已经不能成为企业维系其创新的来源。因此,与本土的科研院所联合,让一些只生活在实验室的产品,走向市场。让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管理也融入创新的元素,这才是湖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之路、生存之道。

三、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湖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建立一套现代化的创新机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利用资本市场、金融创新改革来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制约问题,为企业的创新人才设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股权激励、技术参股。第二、充分利用湖南省乃至全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接收技术支持、市场开拓、创业指导、管理咨询等多方面的社会化服务。

参考文献:

[1]聂荣喜、马贱阳、谭丽霞、常小佑. 对湖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的一点思考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7): 81-82.

[2] 周三多、 陈传明、鲁明弘.管理学[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3] 黄志民, 蔡淑琴.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N] .经济日报.2005年11月 24日.

科研创新机制篇(9)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249

0 引言

当前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纯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创新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其置于核心地位。在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将科技作为其宏观调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 构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必要性

1.1 我国当前国情的要求

现如今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而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国土资源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多地少是我国现在发展的现状,人均矿产资源更是不足,资源浪费严重,也写现象的存在就更加剧了我国的资源紧张。

1.2 有利于国土资源的长远发展

我国的科技虽然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还无法满足国土资源的发展现状。国土资源方面科学技术应用不高的表现如下:第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强,地质科学仍然处于过渡阶段;第二,本领域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以及精密仪器需要进口;第三,相关的科技创新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

1.3 有利于创新源动力的激发

国土资源的长远发展必定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因此可以说科学技术就是国土资源创新的原动力。当前国土资源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开采需要面临供应紧张和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可以有效缓解当前比较激烈的矛盾,是国家的国土资源得到安全保障。

2 构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途径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科技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科技需求,才可以针对需求开展各种研究,得到需要的成果;科技创新则可以把相关的成果直接进行转化,进而为国土资源事业服务;科技创新支撑机制则是通过信息共享和服务等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2.1 科技需求反馈机制的构建

国土资源科技需求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划分为社会需求、管理需求和国家需求三个方面[2]。社会方面的需求,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主体进行构建,比如矿产开发的企业需要的是矿产资源开发的科技方法,而 地质勘探企业则是需要更加先进的成矿理论。管理层面的需求,主要研究的是怎样发挥国土资源管理中科技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国家层面的需求则是要通过科技的力量来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协调发展。在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中需要注意对科技需求反馈机制的构建,从而为国土资源的长远发展提供获取和捕捉信息的渠道。

2.2 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构建

构建科技创新动力机制需要构建起相应的平台、充足的资金以及相关的制度作为保障。具体构建的过程如下:第一,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积极的建设一些重要的科技示范工程、产业化基地等,建立起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创新平台,使各种科技创新项目可以实现有效的对接。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科技研究项目,比如地质或者地质等,可以和高校进行合作,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起可操作性。另外也要建立水平更高的研发中心或者是科技创新孵化器,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第二,科研主体创新制度的建立。此种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相关的科研主体进行科技创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最需要进行科技创新了,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多种类型的创新协会。而公益性的视野单位则可以探究现代化的科研所制度,在人事制度管理和经费制度方面提高自主管理的能力。高校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理论的主要研究基地,所以要加强对新理论的研究,加快技术转化应用。

2.3 科技创新支撑机制的构建

第一,需要完善科技创新合作制度。为了实现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可以跨地区、跨行业的合作,可以将地质学会、土地学会等相关单位作为纽带,加强和国内外科技组织之间的联系,积极的参与到国际上的重要科研计划中,建立跨部门的科技立项以及攻关制度。第二,服务和信息平台的完善。为了建立起更加强大的咨询服务系统,使大型的仪器设备实现共享,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可以建立起国土资源相关的服务和数据共享中心,使一些基础的数据资料可以快速的和实现网络共享,使一些应用性比较强的成果可以进一步的扩展和使用。第三,科技创新评估制度建立。通过对科技政策和专项工程中的科技创新进行评估,提高科技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总结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和灵魂,而科技是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在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构建科技创新机制,推动国土资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科研创新机制篇(10)

“委托—理论”认为个人工作表现与组织业绩间存在显著关联,为督促员工更为努力地工作,主张依据个人工作成果进行奖励,以建立基于绝对表现的激励机制。然而,绝对表现评估方式因员工产出的不易测量或测量成本过高而存在执行困难。为此,Lazear and Rosen(1981)提出竞赛理论,主张根据员工相对表现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度奖励,并认为奖励结构是激励机制设计的关键,总奖金一定的情况下,奖金结构会带来不同的激励效果。高校作为非盈利机构,其科研创新本身具有多向性和外部性,难以对每一项成果进行精确定价,此时若采用竞赛模式进行研究成果排名,并辅以恰当的奖励结构,则可能有效推动高校的科研创新工作。

模型建立与分析

本文在探讨高校科研创新激励设计中依照竞赛理论基本模型之假定,假设存在两位完全同质(Identical)的研究人员j和k,其科研成果分别为Rj=ej+εj和Rk=ek+εk,其中ej和ek分别代表研究人员j和k的工作努力,εj和εk分别代表研究成果的外部随机扰动。由于科研成果不易在市场上精确定价和直接销售,故假设高校提留部分科研经费aF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其中F是科研经费总额,a是奖金比例。同时设计奖励结构(WH,WL),其中WH+WL=aF,且WH>WL,并令W=WH-WL。设定科研成果较好的研究人员将获得较高奖励WH,否则只能获得较低奖励WL,则研究人员j获得较高奖励的概率为P(ej)=prob(Rj>Rk)=prob(ej+εj>ek+εk)=prob(ej-ek>εk-εj)=prob(ej-ek>ξ),其中εk-εj=ξ,且ξ:g(ξ),若令G(·)为ξ的累积概率密度函数,则获得较高奖励的概率可以改写为P(ej)=G(ej-ek)。此外,定义科研人员因工作而产生的负效用为Gj(ej),并假定C'>0,C''>0。根据本文之前设定可知,科研人员的期望效用函数为EUj=PWH+(1-P)WL-C(ej)=PW+WL-C(ej),通过计算可得其一阶条件为P(ej)/ejW-Cj(ej)/ej=0。

科研人员为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必须付出恰可满足一阶条件的努力程度ejE。由于P=G(ej-ek),故一阶条件可改写为Wg(ej-ek)-Cj(ej)/ej=0。由于科研人员j和k同质,故其最佳反应函数具有对称性,此时两人的最优策略选择一致,即ejE=ekE,均衡条件为W·g(0)=Cj(ej)/ej,该式意味着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扩大奖励差额W势必导致Cj(ej)/ej增大,由于C'>0,表明此时科研人员努力程度也在提高,这印证了通过设定竞赛式的奖励结构可提高科研成果输出的论点。此外,其他条件不变时,外部扰动变大将导致g(0)变小,此时若需维持科研人员的努力水准,则必须进一步提高奖励差额。此外WH+WL=aF,意味着W存在上限[1],这表明基于奖励结构的激励效果同样受到奖金总额的限制,科研基金总额的提高和奖励比例的提高,都有助于更好地激励科研人员的工作努力水平,并促进最终成果输出的提升。

结论与建议

高校科研创新工作的激励机制,面临科研结果市场价值不易精确衡量的难题,面对总奖励额度的相对固定,采用相对绩效评估方式有助于提高奖金的激励效果。为此,本文根据竞赛理论设计了基于奖励结构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模型,并通过分析提出以下结论。首先,加大奖励差额确有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努力水准;其次,奖励结构的确定还与外部环境对于科研成果输出、准确判断及认定的影响程度有关,若科研成果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或其评定环节有失公允,科研人员将降低工作努力,此时通过扩大奖励差距可纠正此种偏差。此外,科研经费的多寡也同样影响着基于奖励结构的激励机制的实质效果,同时,奖励比例也对激励效果存在正向影响。

因此,本文建议在高校的科研创新工作激励中,应彻底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思路,强化通过科研奖励额度的显著差异化以保证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和工作产出。当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不易被客观反映或易受到外界环境左右时,必须提高奖励差额。同时,为了保证基于奖励结构的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还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及提高奖励比例的额度,以形成更为“宽幅”的奖励差额,增加激励效果。

注释:

[1]W的上限出现在“All or Nothing”的奖励结构设置中,即科研竞赛胜出者获得所有奖金aF,而失败者则没有任何奖励,此时的W=aF。

参考文献:

[1]林浚清,黄祖辉,孙永祥.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公司绩效和治理结构[J].经济研究,2003,4:31-40.

上一篇: 医疗高端医疗保险 下一篇: 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