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趣味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3 16:08:51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

篇(1)

音乐趣味教学属文化教育范畴,充分使用教学环境并予以创新,解决了在哪教与学、怎样教与学、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几个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国内外音乐教育体系的融合应用,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活动。音乐趣味教学具有学生参与度高、学习音乐愉悦性高、教学知识综合性强的特点,其教学课程具有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审美体验价值及文化传承价值。

一、音乐趣味教学概述

(一)音乐趣味教学理念

音乐趣味教学是指围绕学生的音乐需要、音乐兴趣、音乐理想、音乐目标、音乐情绪、音乐情感及音乐自信心几个方面开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持续主动的学习音乐,并具备音乐实践能力、音乐审美能力的教学过程。音乐趣味教学不是单纯的完成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传递,而是将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起来。

音乐趣味教学包含的教学理念有:以兴趣爱好为核心、以音乐审美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注重个体发展、鼓励音乐创造、弘扬民族音乐、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音乐趣味教学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及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创造力及表现力。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融合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热情,让学生真正的感受音乐,系统的学习音乐。

(二)音乐趣味教学特征

(1)科学性。音乐趣味教学融合了诸多音乐教育家的教学思想,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整合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在教学环节中不断开展实践活动和教学研究,逐渐形成完善的体系,尊重音乐教学原理,尊重音乐教学的特殊规律,尊重学生心理学发展规律及脑科学发展规律。

(2)综合性。音乐趣味教学解决了教育和环境的关系问题,解决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解决了从教师如何教到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是综合性知识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音乐趣味教学的综合性还体现在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为学生考虑,应用教学知识,包括音乐教育与用脑科学,教学应用的教学思想,学生学习的音乐环境,集音乐、动作与语言的综合音乐体验等。

(3)实践性。音乐教学必须通过学生的实际唱奏甚至创造来体验音乐,不同靠教师的传授、说教和示范,必须通过学生的自身体验来接受音乐教育。因此,从唱歌练习、乐器演奏,到歌剧编排,都体现了音乐趣味教学的实践性。

(4)系统性。音乐趣味教学集音乐教育、教育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知识于一体,在音乐教学内容选取,到音乐环境打造、音乐教学实践设置等都体现了音乐趣味教学的系统性。

(5)激励性。音乐趣味教学结合教学要求提出符合学生音乐需求的,难易适中的目标,学生在努力实现目标后,产生成就感。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发挥创造才能,表现自我,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趣味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通过情境渲染引发学生的兴趣

枯燥的乐理知识、发声、节奏练习及试听,如果单靠教师讲解,小学生难以理解并接受,更谈不上产生兴趣了。因此,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结合小学生的喜好,通过渲染情境及有趣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掌握音乐知识。比如,在学习《小小粉刷匠》这首歌时,教师可以模拟一个粉刷房子的情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粉刷匠工作的场景,理解劳动的辛苦和喜悦,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各种艺术形式

丰富多彩的小学音乐教学要遵循艺术教学的融合原则,将美术、舞蹈、写作等艺术形式融入音乐教学中,在最短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艺术形式,从而提高审美素养和艺术素养。将美术融入音乐教学中,把歌曲与绘画适当的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用色彩和线条描绘出歌曲内容,使歌曲内容变得立体而直观,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中,音乐与舞蹈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在音乐学习中,配以舞蹈,不但活跃课程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学生还可以在优美的舞蹈动作中,理解音乐作品的深刻含义。将写作融入音乐教学中,可以要求低年级的学生写音乐作品的听后感、描写音乐作品的故事情节等,可以鼓励高年级的学生填词、谱曲,创作出自己的音乐作品,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更大的创作热情。

(三)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普遍应用于音乐课堂上,使音乐课更加直观、形象,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它将学生带入一个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不但开拓了学生的音乐视野,还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在欣赏三年级课程《森吉德玛》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辽阔的草原、勇敢勤劳的蒙古族人民的画面,从而使学生更加形象的了解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积极向上的生活习俗,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四)教师声情并茂感染学生

教师的情感、行为修养,直接影响学生建立健康的审美情趣。音乐课堂上,如果教师的仪表、语言及举手投足间能够体现出艺术的美,会给学生营造一种艺术的氛围,调动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形成一个舒畅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角色”,从而不知疲倦、情绪饱满地完成学习任务。此外,教师的语言要精炼、形象,富有启发性,使学生身临其境。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就像是一个演员,用自己的精湛的演技和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五)让学生在表演中品味学习的乐趣

以前的音乐课堂上,能够参与音乐表演的学生很少,一般都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表演,大部分的学生还只是看别人演、听别人唱。不能真正参与表演,就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充分利用音乐作品中的每一个角色,争取让所有的同学都参与进来,让学生在表演中品味音乐作品,在表演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体会学习音乐的无穷乐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在学习《小红帽》这首歌时,结合故事情节,让学生分组表演,并对各组表现评比,评选出小红帽、大灰狼、外婆等角色的最佳表演者,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表演,在表演中品味学生的乐趣,由此产生对音乐更浓厚的兴趣。

三、结论

综上所述,音乐趣味教学法是教学方法新、教学理念新、采用教具新的新型音乐教学法,是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大力提倡趣味教学法:通过情境渲染引发学生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各种艺术形式,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声情并茂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表演中品味学习的乐趣,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年 4 月第 1 版

[2]吴跃跃.《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年 8 月第 1 版

[3]郭声健.《音乐教育新概念》.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年 12 月第 1 版

篇(2)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摒弃那种教师滔滔不绝讲个不休,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语言交流的氛围,给学生“讨论”“说话”“争吵”的机会,让人人都说起来,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

1.儿歌谜语来“引”趣。

儿歌、谜语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在教学中我将一些难于记忆或趣味性不强的歌曲内容编成形象、生动的儿歌或谜语,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你问我答来“增”趣。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通过讨论的方法然后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不同见解,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老师提供给学生一段音乐片段,在学生不知道的前提下,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你认为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性,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进行多方面的描述。从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中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端性

二、“趣”在活动体验

如在学习常用的力度标记和速度记号时,教师可以编一些音乐谜语或顺口溜。像延长记号,教师可编其为“眉毛弯又长,眼珠圆又亮;你要碰到它,歌声唱得长”。教师说出前两句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其记法,然后再读出后两句,使学生充分掌握它的意义。这样,增强了音乐课的娱乐活动性,有利于培养、激发儿重的音乐兴趣。

在辨别1、2 、3、5四音时,让学生分别扮小鸭、小鸡、小羊、小猫等动物,在听音模唱时,让他们用该动物的叫声模唱音高,以提高学生对音的听辩能力,这种形象且有趣味性的活动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通过愉快的模仿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增长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力。教学中运用游戏是激发学生音乐学习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将一些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听音练习等在游戏中愉快的完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听音是一件头疼的事,既单调又缺少辨别能力。在教学中,将听音活动游戏化,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方法。

篇(3)

关键词:

趣味教学;小组竞争;乐器

过去我们的音乐教学模式太过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行素质教育以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更加的明显,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趣味教学元素,关注学生的体验十分必要。音乐学习和其他科目的学习相比还是有些不同的,它需要调动学生的感官来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对音乐没有兴趣,不能使自己的感官配合音乐学习,将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产生很大的阻碍。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喜欢上音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趣味教学模式在逐渐地被教师所使用,其展现的效果很是惊人。在这篇文章中,主要研究了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趣味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游戏渲染教学情境

音乐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在学习中结合起来,进而将抽象的音乐知识在他们脑海中变得更加的形象,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小学生由于年纪尚小,自制力很差,在课堂学习中很难做到一直都注意力集中,因此需要教师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游戏教学的教学方式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调动自己的听觉和视觉的时候也不会觉得音乐的知识是那么的单调,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老师在教授“小小粉刷匠”这节课程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些报纸和刷子,在课堂上教师将这些东西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将报纸折成小帽子,然后用刷子给帽子涂上喜欢的颜色。学生对于涂抹颜料这个过程都很有兴趣,而且通过自己动手涂抹颜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的内涵。这样在完成课堂教学以后,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一举两得。另外,一些音乐的基础知识中有一些符号需要学生理解记忆,这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这时候教师可以编一些跟这些符号有关的顺口溜,比如,对延长音符号,可让学生记忆这样的顺口溜“:眉毛弯又长,眼珠圆又亮;你要碰到它,歌声唱得长。”学生通过记顺口溜的方式可以轻松地记住各种符号的作用,这样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而且还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趣味教学的重要性,尽可能地多开展一些教学活动。

二、参与表演,体会音乐美

表演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策略,将表演和音乐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音乐学习和表演活动结合起来,可以把枯燥的音乐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知识生动化,让学生从单一的音乐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通过动手动口,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培养他们的音乐思维能力。例如,老师在教授“小红帽”这节课的时候,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以后,可以根据这首歌描述的情景,来设置“小红帽”“樵夫”“大灰狼”“外婆”和“猎人”等角色,然后可以把学生分组来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体会到音乐的内涵。在各组表演结束以后,可以通过小组互评、老师点评等方式选出表现最好的一组进行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三、故事塑造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思维空间很大,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音乐教学。讲故事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想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以一个故事作为一节课的开始。例如,在教授“动物们的聚会”这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讲一段动物开会的故事,然后将这个故事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进而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对音乐学习更具热情。教师在教授“龟兔赛跑”这节课后,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录音,伴随着录音教师需要进行讲解,另外,在每个不同的小动物出场的时候都需要搭配不同的乐器。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就可以了解到不同乐器的作用。在课程结束前,可以让学生将这个故事复述一遍,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复述,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使他们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学到更多的东西。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采取趣味教学的方式,对于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但是进行趣味教学还需要音乐教师在传统的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对于教学方式进行完善和创新,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来进行教学方式的研究。

篇(4)

小学音乐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美育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丰富了小学生的艺术审美,同时也提高了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趣味教学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贺拉斯的《诗艺》。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音乐,让学生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让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积极性。

一、游戏导入,让学生在玩中学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学习注意力不持久,对于45分钟音乐教学课时,学生无法一直专注学习,同时也会因为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音乐课堂失去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将游戏导入到音乐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学,还能够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户外,将丢手绢的游戏融入音乐教学中。小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站定,请一位小学生拿手绢,等同学们将《丢手绢》的儿歌唱完后将手绢放到自己选定的同学身后,这时手绢在谁身后,谁就要将教师在课上讲过的歌曲或舞蹈表演一遍,并由其他同学给予点评或指导。在这样的游戏音乐教学中,不仅能够使每一位小学生都亲身参与到教学游戏中,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减轻学习带来压力的同时,让学生在玩中学,真正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

二、故事融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趣”

故事因其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深受小学生的喜爱。音乐教师可以将所教授的歌曲编成故事讲给学生听,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歌词的意思,之后再将歌曲教授给学生。例如:在教授《数鸭子》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将歌曲的情节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学生听,根据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要养成上课不迟到、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否则就真成了“抱个鸭蛋回家了”等。生动有趣的故事将学生引入歌曲情节中,在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让教师轻松地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使学生熟练掌握歌曲,并调动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结合绘画,让学生感知音乐的神奇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对于美好或想象的事物喜欢进行涂鸦、创作。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音乐教学与美术中的绘画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将“音乐+美术”的美育教育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例如:在讲授《秋天好》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首先,让学生对秋天的美好景色进行观察,然后通过歌曲赏析将《秋天好》里边的秋色用彩笔画出来,音乐教师教授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将音乐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还原为生活形象,同时也让艺术形象变得更加直观、立体,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感受到艺术形象的美好,最后学生在领会歌曲内涵后,能够富有感情地歌唱出这首歌曲,并且使所演唱的歌曲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趣味性,感知“原来音乐也可以如此神奇”。

四、创设情境,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音乐教学是对创造性思维要求较高的教学活动,音乐教师应积极地创设相应的音乐教学情景,在所创设的情景之中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感,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的时候,应创设这样的情景:在生日宴会上,大家为自己切蛋糕、唱生日快乐歌,这种熟悉的场景及歌声往往能有效地引起学生产生共鸣,这个时候由音乐教师带着领唱,小学生也会跟着唱起来,仿佛真的回到了自己过生日的现场。此时,音乐教师应适时让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只有在这样的故事情景中,小学生才能更容易地进入自己的角色,领悟音乐的魅力。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自身的艺术素养的养成及身心健康的发展。趣味教学对音乐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小学生音乐艺术的熏陶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师只有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将趣味教学融入音乐教学中,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在玩中学”,音乐教师才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曹丽娟.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舞蹈教学探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3).

篇(5)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趣味教学的作用

(一)趣味教学是架设学习音乐的桥梁。

从儿童音乐教育的观点看,根据儿童的生理、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专门集中注意于音乐。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趣味教学引进课堂,是势在必行的。所以音乐趣味教学是帮助儿童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

(二)趣味教学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

趣味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位儿童成了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成为负担,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大批不喜欢音乐的儿童也爱上了音乐课,并能及早发现一些有特殊音乐才能的学生。

二、进行趣味教学,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方法(一)“趣”在语言交流中。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摒弃那种教师滔滔不绝讲个不休,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语言交流的氛围,给学生“讨论”“说话”“争吵”的机会,让人人都说起来,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

1.儿歌谜语来“引”趣。儿歌、谜语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在教学中我将一些难于记忆或趣味性不强的歌曲内容编成形象、生动的儿歌或谜语,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歌曲《可爱的太阳》编成:什么东西像灯笼?高高挂在半空中,照得屋里亮堂堂,照得我们暖烘烘。

学生们认真的听着,都纷纷举起了小手,争着回答。当谜底亮出后,我说:“小朋友,老师把这个谜语变成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学生听了都很惊奇,纷纷说:“耶!谜语也能唱成歌曲?”我说:“对呀!这个谜语我们不但要给别人去猜,而且还要去唱给他们听,你们说好吗?”“好”学生异口同声,高兴得不得了,饶有兴致地学了起来,唱得非常动情。

2.你问我答来“增”趣。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通过讨论的方法然后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不同见解,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老师提供给学生一段音乐片段,在学生不知道的前提下,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你认为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性,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进行多方面的描述。从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中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端性。

(二)“趣”在活动体验中。

如在学习常用的力度标记和速度记号时,教师可以编一些音乐谜语或顺口溜。像延长记号,教师可编其为“眉毛弯又长,眼珠圆又亮;你要碰到它,歌声唱得长”。教师说出前两句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其记法,然后再读出后两句,使学生充分掌握它的意义。这样,增强了音乐课的娱乐活动性,有利于培养、激发儿重的音乐兴趣。

在辨别1、2 、3、5四音时,让学生分别扮小鸭、小鸡、小羊、小猫等动物,在听音模唱时,让他们用该动物的叫声模唱音高,以提高学生对音的听辩能力,这种形象且有趣味性的活动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通过愉快的模仿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增长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力。

教学中运用游戏是激发学生音乐学习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将一些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听音练习等在游戏中愉快的完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听音是一件头疼的事,既单调又缺少辨别能力。在教学中,将听音活动游戏化,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方法。

(三)“趣”在教学手段运用中。

教学手段在音乐课的运用中表现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教具的运用。在教具的制作上,可以做一些动物、音符的头饰,美丽的“花朵”形象的图画,还可以制作“活动”的教具。如在歌曲《谁唱歌》的教学中,老师可先将几个卡片制作的“小动物”贴在黑板上,当老师教授歌词内容时,启发学生“谁唱歌儿叽叽叽?”学生回答:“鸟儿唱歌叽叽叽。”老师就将黑板上的“鸟儿”“飞”到挂图中歌词的空白处。这样,对于歌词的记忆就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的运用。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电化教学手段的普遍应用,使音乐课更显形象、直观,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它将学生们带入了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从而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如:百鸟林中争鸣,听后感觉是欢愉?是清新?还是联想山中行旅的心境?秋雨打窗声,沙沙沙沙,那均匀不断的雨声,你想到了什么?这些音色并未告诉我们什么故事,只是激起了各种情绪:不安、兴奋、欢乐。然而他却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极深的兴趣,感知音乐的大门也随之敞开了。

篇(6)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趣味教学的作用

1.趣味教学是架设学习音乐的桥梁。从儿童音乐教育的观点看,根据儿童的生理、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专门集中注意于音乐。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趣味教学引进课堂,是势在必行的。所以音乐趣味教学是帮助儿童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

2.趣味教学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趣味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位儿童成了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成为负担,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大批不喜欢音乐的儿童也爱上了音乐课,并能提早发现一些有特殊音乐才能的学生。

二、进行趣味教学,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方法

1.“趣”在语言交流中。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摒弃那种教师滔滔不绝讲个不休,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语言交流的氛围,给学生“讨论”“说话”“争吵”的机会,让人人都说起来,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

(1)儿歌谜语来“引”趣。儿歌、谜语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在教学中我将一些难于记忆或趣味性不强的歌曲内容编成形象、生动的儿歌或谜语,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歌曲《可爱的太阳》编成:什么东西像灯笼?高高挂在半空中,照得屋里亮堂堂,照得我们暖烘烘。

学生们认真的听着,都纷纷举起了小手,争着回答。当谜底亮出后,我说:“小朋友,老师把这个谜语变成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学生听了都很惊奇,纷纷说:“耶!谜语也能唱成歌曲?”我说:“对呀!这个谜语我们不但要让别人去猜,而且还要去唱给他们听,你们说好吗?”“好”学生异口同声,高兴得不得了,饶有兴致地学了起来,唱得非常动情。

(2)你问我答来“增”趣。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通过讨论的方法然后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不同见解,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老师提供给学生一段音乐片段,在学生不知道的前提下,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你认为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性,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进行多方面的描述。从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中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端性。

2.“趣”在活动体验中。如在学习常用的力度标记和速度记号时,教师可以编一些音乐谜语或顺口溜。像延长记号,教师可编其为“眉毛弯又长,眼珠圆又亮;你要碰到它,歌声唱得长”。教师说出前两句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其记法,然后再读出后两句,使学生充分掌握它的意义。这样,增强了音乐课的娱乐活动性,有利于培养、激发儿重的音乐兴趣。

在辨别1、2 、3、5四音时,让学生分别扮小鸭、小鸡、小羊、小猫等动物,在听音模唱时,让他们用该动物的叫声模唱音高,以提高学生对音的听辩能力,这种形象且有趣味性的活动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通过愉快的模仿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增长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力。

教学中运用游戏是激发学生音乐学习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将一些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听音练习等在游戏中愉快的完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听音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既单调又缺少辨别能力。在教学中,将听音活动游戏化,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方法。

3.“趣”在教学手段运用中。

(1)教具的运用。在教具的制作上,可以做一些动物、音符的头饰,美丽的“花朵”形象的图画,还可以制作“活动”的教具。如在歌曲《谁唱歌》的教学中,老师可先将几个卡片制作的“小动物”贴在黑板上,当老师教授歌词内容时,启发学生“谁唱歌儿叽叽叽?”学生回答:“鸟儿唱歌叽叽叽。”老师就将黑板上的“鸟儿”“飞”到挂图中歌词的空白处。这样,对于歌词的记忆就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篇(7)

在素质教育观下,教育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为核心目标。美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要从孩子抓起,美育也是如此。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必须加强对美育的重视程度,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为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而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素质,就必须重视音乐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一、把生活情趣引入教学中

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的老师,也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小学音乐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在音乐中得到美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在音乐中释放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乐趣。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必须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是趣味教学,是适用于小学每个阶段的学生的。要让学生们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可以考虑把他们日常生活中喜欢的东西导入课堂,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乐趣,把音乐课当成快乐的课堂。当然,在这里,教师也应该根据课堂的需要进行选择,而不是随意地把生活元素贯穿于课堂,那样只能是把音乐课当成纯粹的课外活动,起不到音乐教育应有的作用。

二、把儿童游戏引入课堂

活泼好动是小学的普通特点,在这一阶段的学生都喜欢做游戏。为了能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在完成课堂导入之后,可以迅速地进入正题,简单明了地完成本次课堂要讲授的基础乐理知识,然后就开始现场演示舞蹈或者试唱歌曲,当学生初步掌握动作要领或者歌唱技巧后,教师就可以缓解一下学生学习的紧张情绪,从“任务”教学跳到游戏教学,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学转到游戏。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长时间的教学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现象,并能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在游戏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学生喜欢的游戏,在游戏中复习本次课堂所学习的内容。比如,把学生们经常玩的“丢手绢”游戏引入课堂,选一位同学来“猜”,其他的同学围成一个圈,手绢在教师喊开始后就在围成圈的同学中传递,老师喊停后,让圈外的学生猜手绢在哪里,被猜中的同学就要把刚刚学到的舞蹈或者歌曲表演一遍,其他同学纠正错误;猜不中则反过来。这样的游戏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还可以把刚刚学过的音乐知识用游戏的方式来复习一遍,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还能起到娱乐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游戏中加入竞赛游戏,就是以“打擂台”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表现个人的音乐和舞蹈才能。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以刚刚教过的或者上次课教过的舞蹈或者歌曲为表演项目,以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参与的可能,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在全班同学及老师面前得到表现的机会。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长时间地得到维持。

篇(8)

进行趣味教学,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方法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摒弃那种教师滔滔不绝讲个不休,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语言交流的氛围,给学生“讨论”“说话”“争吵”的机会,让人人都说起来,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

1.儿歌谜语来“引”趣。儿歌、谜语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在教学中我将一些难于记忆或趣味性不强的歌曲内容编成形象、生动的儿歌或谜语,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篇(9)

音乐通过声音的传递而作用于人的心灵,进而引起人们的共鸣。音乐共鸣是人类与音乐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感应,音乐共鸣让我们在音乐欣赏中感受思维与音符碰撞的,收获美好音乐感受的同时让人拥有精神上的满足。尽管小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思想内涵不是很明白,但是通过长时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音乐共鸣中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共鸣碰撞的火花中体会音乐教学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还能起到净化心灵的良好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学习。

《小黄鹂鸟》是一首蒙古族的短调民歌,歌曲情绪细腻、爽朗,抒发着自己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热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从它的歌词中感受到草原的辽阔:“辽阔的草原美如画,肥壮的牛羊、奔驰的骏马铺洒蓝天下”,这是我提问学生们如果这美丽的大草原是你的家乡,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你听,蒙古族的小朋友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唱起了一首蒙古族民歌《小黄鹂鸟》,由此能更好地让学生产生音乐共鸣,在这首歌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想象,仿佛置于辽阔的大草原中在音乐声中一起徜徉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们更加喜欢蒙古族音乐,了解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并乐于主恿私饷晒抛逦幕。

通过让学生产生音乐共鸣来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们在共鸣中能更好地理解歌词大意,感受歌曲背后的情感,音乐的趣味性提升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师的教学难度也随之降低了。

二、在感受音乐魅力中提升音乐教学趣味性

学生之所以有时候对音乐学习很难提起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生感受不到音乐背后独特的内在魅力,认为音乐学习就是听听歌,唱唱歌,没有多大的实用性,学习欲望就渐渐地被消耗殆尽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进入到音乐深层次的学习中,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在我国版图尾部最高的羽翎上,有一片集冰川、雪山、草原、森林、湖泊、河流为一体的神奇土地,那就是被誉为“亚洲惟一的瑞士风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纳斯(又称喀纳斯)。一位联合国官员说:“哈纳斯是当今地球上最后一个没有被开发利用的景观资源。它的价值,在于证明人类过去那无比美好的栖身地。”,所以在《美丽的哈纳斯湖》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我提前搜集了许多与音乐情境相似的图片,编辑成PFrr,在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边播放图片边利用有感情的声音,配合PPr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音乐内涵。告诉学生们音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听觉上的享受,他能带给我们的还有祖国的大好河山,热情的民族风情、美好的友谊等等,我们要学会感受音乐的内在魅力,打开心灵的另一扇大门。

音乐的魅力不仅仅来自音乐演唱带给我们的心灵感受,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引导学生学会感受音乐中的文化魅力从而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通过音乐的途径进行学习,开拓他们的视野,收获不一样的世界。

三、在游戏教学中提升音乐教学趣味性

游戏教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尤其是对于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游戏使他们现阶段最大的快乐,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往往哪个会使得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聊,继而也就会对音乐学习失去兴趣。所以说,教师应当在音乐教学中添加一定的趣味活动或者环节,或者将音乐教学课堂搬到户外进行进而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富有戏剧性的教学环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土拨鼠》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与家乡波恩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当时人们有随身带土拨鼠到处流浪的风俗习惯,就好比现代人在家中养狗、猫,并带他们外出游玩一样,是一首表现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我和学生们进行了一个“打地鼠”的游戏,让学生们扮演土拨鼠,学生们在游戏环节都玩的不亦乐乎,所以在之后歌曲的学习中学生们的兴趣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篇(10)

前言

所谓的趣味性教学主要就是指,教师利用游戏、幽默的语言、教学辅助工具、动画、图片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并且将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1 增加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这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师只要将一些趣味性策略有效的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就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等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投入到音乐学习活动中来,从而与教师形成一种愉快和谐的教学关系[1]。因此,我们应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一种自觉的意识。让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音乐课,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享受体验,这样音乐课堂便能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最美好的东西。从而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有助于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由此可见,增加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会成为学生学习音乐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起点,教师通过科学的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也许能够成为学生的终身兴趣,促进学生对音乐更深层次的研究[2]。

2 “趣味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2.1 创设情境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所谓的情境教学主要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某种情境,使学生能够处于一种较为真实的情境中,进而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学生的良好学习。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创设,小学生爱玩爱动,如果创设的情境过于的安静,将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3]。因此,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比较活跃的情境。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聆听树叶的沙沙作响和小鸟的放声歌唱,引导学生将这些想象成美妙的音符,在不知不觉中,感受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这样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大自然中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好,有助于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打好音乐的基础。

2.2 利用音乐游戏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非常喜欢玩游戏,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将游戏带入到课堂中,使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让学生练习教师刚教完的歌曲,小组成员每人一句,待练习完毕之后,教师让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学生配合的最为默契,唱的的最好,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练习歌曲,进而实现了良好的音乐教学效果[4]。

2.3 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的优势,教师可以将其充分的利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喜欢生动形象的事物,喜欢色彩、图片和动画,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因材施教,投其所好,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形俱佳,能够调动学生耳、口、眼、脑等多种器官,让他们获得轻松愉悦的情绪体验。例如,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通过提前准备的多媒体课件,播放春景幻灯片和“鸟语泉鸣”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又将一段关于春画片呈现出来,学生们的兴致更高了,他们仿佛真正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烂漫的山花,听到了淙淙的流水声,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借着学生们欢腾的气氛,教师可以开始这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掌握的非常快,甚至平时不喜欢唱歌的学生也积极的参与进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时加深了学生们对歌曲内容的理解[5]。可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相应的音乐感受。

2.4 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由于在学生平时的生活中,对动物、花朵等非常的熟悉,在学习相关的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想象在平时生活中见到的花朵是什么样的,在生活中小动物是什么样的,进而会对歌曲中描述的场景有更加深刻的领悟,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因此,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趣味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更为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有效的调动起来,实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莫宇萍.“趣味性”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音乐时空. 2013(05)

[2]王艳雯.会“讲话”的手――谈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手势的几点体会[J]. 音乐天地. 2010(09)

上一篇: 建设工程节能 下一篇: 现代企业研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