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媒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05 08:24:37

网络传媒论文

网络传媒论文篇(1)

二、寻求未来,移动互联网上的新探索

纸媒堪称最早的“移动”媒介,也最早与手机等电子移动设备结缘。2004年,我国妇女报推出了我国第一份手机报。随后,一些报纸不仅对外发行手机报,还利用手机彩信功能与读者进行简单的互动。2009年,3G牌照发放和苹果iPhone手机引入,成为我国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标志。纸媒又一次迅速站上潮头。iPhone手机落地我国的当月,《南方周末》便在苹果应用商店里推出了新闻客户端,到2013年,全国近2000家报纸中,共有278家报纸开发了移动新闻客户端。影响力较大的报纸和杂志中,开发独立新闻客户端的比例更是高达98%。纸媒还充分利用第三方移动平台,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在搜狐新闻客户端的订阅量超过千万,数倍于其报纸发行量。除了在“纸”外寻觅生机,纸媒也尝试在“纸”上找出路。2012年5月,京华时报推出云报纸,用户用移动端扫描报纸新闻区域的隐形二维码,可以欣赏到“跳”出纸面的其他多媒体内容。2013年7月,人民日报利用二维码、图像识别等技术进行传播形态创新,把报纸内容延伸到了移动网络空间。移动浪潮让纸媒深刻体会到互联网的玩法变了。国内外案例都说明想要享受到移动互联网的红利,远不是一“移”了之那么简单。在采纳新技术的同时,生产方式和结构也要随之调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渗透,纸媒母体和网站之间的互动与融合进一步加强。人民日报和人民网都设立了报网互动部门,开办培训班,推进媒体融合。2013年挂牌的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伊始便着力整合内部资源,推出了“上海观察”“澎湃新闻”客户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也将各类数字化产品整合,统一交给奥一网打理。在Web3.0阶段,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蔓延和演化,纸媒变革风起云涌,但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纸媒都没有形成可供模仿的完全成功案例。因此,纸媒的移动互联网发展之路尚在摸索之中。

网络传媒论文篇(2)

③于双、杨竞:《专家学者研讨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更要接地气》,《辽宁日报》,2016年9月23日第14版。

④潘治琦、靖鸣:《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突围》,《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6期。

⑤李宝华:《“狂欢”理论视域下新一代网红传播学解读》,《今传媒》,2016年第8期。

网络传媒论文篇(3)

I.新闻传媒在参与现代政治民主中的作用

以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著称的英国学者戈尔丁和格雷厄姆·默多克在《数字鸿沟:通讯/传播政策及其矛盾》一文中指出,“充分的公民权依赖于五种基本的文化权利:获得同作出个人决定和政治抉择相关的信息;获得主要的知识框架以将信息整合成关于世界的清晰连贯的解释;获得对于相互竞争的解释和政策的批评意见;获得能充分而公平地反映所有社群的生活及抱负的表述;获得作为参与者和旁观者介入公共文化的机会。”[1]公民的这些基本文化权利同传媒的传播活动有密切的联系。

具体说来,新闻传媒在参与现代政治民主中的作用表现为:传媒可以充当公众参与决策的工具,充当公众参与评判决策及其后果、议论公共事务的工具,充当聚焦公众注意力围绕重大问题形成公众舆论的工具,充当对于权力进行舆论监督的工具。传媒是信息的职业机构。而政治信息的广泛流通,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前提。公民和公民团体的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的重要标志。而政治参与行为,不论是参与政治决策、参与对政治决策及其后果的评论、参与对公共事务的评议,还是参与社会政治活动、运动,都需以获取政治信息、了解政治情况为前提。政治信息,是新闻传媒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媒是现代社会沟通政治信息的主要载体。通过政治新闻、报道政治讨论等沟通政治信息,是媒介作用于政治参与的方式之一。

聚焦公众的注意力,影响舆论的形成,是媒介作用于政治参与的另一方式。早在19世纪末,法国法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GabrieldeTarde)即在题为《谈话》(LaConversation)的文章中,研究过参与式民主中国家、政府、议会、志愿团体、谈话地点、公共舆论以及社会行动等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特别强调了传媒与公众舆论。一个世纪之后,西方学者开始研究塔尔德的有关观点,从中总结其关于公共舆论和大众传媒的模式。[2]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卡茨(ElihuKatz)指出,塔尔德的模式“集中于新闻报道、谈话、意见与行动之间的关系,认为新闻报道给每天发生在酒吧餐馆、咖啡屋、沙龙里的无数谈话提供了话题。……塔尔德提出,这种意义上的谈话是一种现代现象,即谈话遵循着过程公开与平等的原则,它自身正是平等的培育者。由于有了新闻报道,谈话的主题不仅全国统一,而且飞速变更。”[3]在塔尔德看来,谈话的政治功能在于“渗滤”/“过滤”(percolate)观点,即不断精炼个人的观点,使之显得更为“深思熟虑”,并在不知不觉间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形成一两个全国性的观点,而后,这种深思熟虑的观点再一次被报纸加以报道,随之成为个人行为的基准。塔尔德认为,这是现代社会中进行政治或经济选择(如选择一位政治领导人或选择一种商品)的主要途径。[4]卡茨在归纳塔尔德的模式中指出,它“不仅将新闻报道、谈话、观点和行动系统连结起来,而且指出了‘线性序列’中的每一要素推动下一要素的方式,它还将这种关系联系起来,强调内含于新闻独立报道,某一事件以及传递舆论的反馈之中的社会控制”。[5]可以看出,塔尔德当初已经关注到了新闻传播将公共场所的交谈讨论聚焦于一定的统一话题的作用,也关注到了在“公意”(舆论)从在大量的此类交谈讨论中会聚到最后成为个人行为基准的过程中新闻传播作为中间环节的连结作用,指出了传媒通过在聚焦公众的关注点和舆论形成中的作用,对公民政治选择——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环节——等选择行为的影响。他的关注点和观点,同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唐纳德·肖(DonaldShaw)和麦科姆斯(MaxwellMcCombs)提出的传媒“议题设置作用”论的研究焦点,可谓异曲同工,同20世纪40年代美国传播学先驱拉扎斯菲尔德(PaulLazarsfeld)的“二级传播”/“传播的二步流程”理论指出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互动的观点,也有相似之处。这些学者和其他进行类似研究的学者的成果,向人们展示了新闻传媒通过充当聚焦公众注意力的工具以及通过同人际、群体传播相结合在舆论形成并成为个人行为的基准中的作用,能服务于民主政治。

新闻传媒因其传播活动同舆论的联系,还通过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和舆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作用,服务于民主政治。传媒提供了民意上传的现代化工具,公众成员及公众团体可以通过传媒围绕其自身的利益等公开发出呼声,以此影响舆论,从而使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参考各方的呼声。这也是民主的一种体现。此外,现代传媒对执政机构和官员的所作所为的报道,使公众了解这些情况,这是使前者接受公众舆论监督的重要条件。而现代传媒作为面向公众的传播媒介,可以成为公众论坛,将公众对执政机构和官员的监督意见传递给后者。由传媒作为中介的舆论监督,是现代民主政治中对权力进行制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西方新闻传播史上,美国对越战争期间传媒的有关报道,对美国国内反战浪潮的掀起产生过明显的影响,后者在促使美国政府在尼克松执政期间将美军从越南撤出、结束这场战争中,功不可没;《华盛顿邮报》等率先对美国水门事件政治丑闻的揭露抨击,是导致尼克松下台的导火线。在我国,在近年来的反腐倡廉过程中,传媒发挥了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AnthonyGiddens)指出,在今天的社会中,“树立权威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民主”。[6]在当今社会,公民的政治参与体现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表现,也是使政治权力在公众中享有权威的必然方式。因此,传媒通过充当政治参与的工具,还能服务于增强公众对政治权威的认同和自觉服从感,巩固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基础,促进政治稳定。此外,通过为公众的政治参与提供信息平台、公共论坛,传媒还能服务于强化公民的民主意识,提高其参与民主政治的自觉性,以此推进以民主政治为核心的现代政治文明的进程。

当然,工具本身不能确保对工具的恰当使用。现代传媒业固然可以在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充当服务工具,发挥有助于公众的政治参与、政治表达、民主意识培养、舆论的形成、对权力的舆论监督等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传媒业自然而然会在这些方面产生正面效应,自然而然会带来福音。传媒业作为民主政治的进程中的工具服务得如何,关键在于人类社会如何驾驭这一工具。

II.网络媒体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

世界性的电脑互联网络因特网的崛起,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令人瞩目的发展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在全世界走进千家万户,电子邮件往来、电子商务、电子政府、网上新闻传播、网上游戏娱乐、网上教育、BBS电子公告牌、基于因特网的远程医疗等,迅速得到了开拓发展,网络的社会影响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因特网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渗透而言,电子政府的兴起和发展最突出地反映了这种渗透。但是,鉴于电子政府主要是通过政府建立网站在网上提供信息和服务来实现的,它不是本文此处讨论的对象。(当然它同网络媒体有一定的关系,如传媒网站为电子政府作宣传,提供通往政府网站的链接等,但从事电子政府服务的毕竟是政府网站。)本文此处要探讨的,是网络新闻媒体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的主要方式:时政/政治新闻、电子论坛、网上民意调查等。通过这些形式,网络媒体作用于社会政治信息沟通和公众的政治参与,从而服务于当前的政治民主加速化进程。

首先,网络媒体构成了政治信息沟通的新渠道,从而同政治信息沟通的新发展相联系。在现代社会,新闻传媒是沟通政治信息的主渠道。人们主要通过新闻传媒,了解各类政治信息。对各类政治信息的了解和认知,是公众形成自己的政治态度和采取政治行为的前提,是公众参与政治的前提。而强调公众的政治参与,正是现代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网络新闻业兴起后,理所当然地成为沟通政治信息的新渠道。不论是传媒网站,还是参与新闻传播的商业网站,其日常的传播内容中都包括政治/时政新闻等政治信息这一块。其中有些网站的频道/板块名中即有“政治/时政(新闻)”频道/板块的名称,有些网站的新闻频道/板块命名方法不同,并无这样的板块名称,但其“要闻”、“滚动”、“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等频道/板块中的信息主要是政治信息。例如,人民网有“时政”(新闻)板块,专门提供时事政治信息,并在其“国际”板块中,沟通国际时事政治信息。新华网的频道/板块名中并无“时政”/“政治”字样,但该网站通过“滚动新闻”、“中国”、“国际”等频道,同样提供了大量的政治信息。同以往的传媒渠道相比,网络媒体作为沟通政治信息的新渠道由于其瞬时传播的特点,能对一些动态性极强的时政新闻的报道采用“滚动”式,在沟通突发性时政事件的信息中优势尤其凸显,因而一些著名的传媒网站的访问率往往会在发生重大的、突发性政治事件时明显上升乃至出现网上“塞车”现象。

此外,与网上无尽的虚拟空间相联系的网络数据库功能、超级链接、搜索引擎等手段的应用,使网络媒体可以提供围绕某些政治热点、专题的大量相关信息。这就使这一新兴的传播渠道在政治信息沟通中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具有超越传统新闻传媒的能力,可以为网民通过检索全面了解相关政治信息、研究时事政治提供很大方便。

另外,由于因特网的全球性特征,网络媒体的政治信息传播具有跨国界传播的外向型层面,这为网络媒体在政治信息沟通中产生外向性影响提供了技术上的条件。对于网民来说,在政治/时政领域,因特网上数量巨大的网络媒体构成的空前丰富的信息源在增加政治信息接收的选择性的同时,也开阔了其政治视野,使其较之传统媒体的受众,更易在政治领域追求获得来自多角度的报道、信息。前段时间,美国公众曾依赖欧洲的一些新闻网站获得关于美伊冲突的更加广角和多角度的信息画面,这一情况可以作为论证上述这一点的实例。根据欧洲新闻学中心网站([ejc.hl])上2003年2月24日的“欧洲媒体新闻文摘”以及英国“新闻界”网站([journalism.co.uk])上同日提供的有关信息,在当时美伊冲突局势紧张、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到国际新闻网站上去寻求更广角度的信息。这两家网站引用了尼尔森公司NetRatings当时提供的信息:2002年以来通往英国最大的新闻网站“BBC新闻在线”和“GuardianUnlimited”的“交通”量显著增多,其中大量用户来自美国。“GuardianUnlimited”网站的一位编辑称,他们接获了较多来自美国网民的电子信件,这些电子信件感谢该网站提供了以在美国传媒上找不到的方式进行的世界新闻报道。显然,在最近的国际局势问题上,美国公众并不满足于仅仅获得从美国立场、视角出发的报道等信息;他们到欧洲国家英国的网站上冲浪以寻求关于国际局势的各种不同观点的有关报道。[7]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媒体的政治信息沟通的外向型特征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意味着国际政治传播中的新机遇,又意味着新挑战。一方面,网络媒体以这一特征为这些国家在国际政治中比以往更响亮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在实力不同造成的国际传播严重不平衡、因特网和网络媒体发展状况不平衡的现实状况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络媒体的能力更强、更具主动权,凭借其在因特网和网络媒体发展中的优势,更易使其网络媒体制作的、反映其立场和选择角度的政治信息在世界范围流通并产生影响,这对发展中国家构成新的挑战。但是,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网络化已成大势所趋的今天,发展中国家要回避这种挑战是不可能的,回避网络媒体构成的空前丰富的信息源也是不可能的,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网络媒体提供的政治信息挡在发展中国家公民的视线之外也是不现实的,而这些信息反映的是西方的立场、选择角度。因此,发展中国家急需因势利导,做强自己的网络媒体,并重视其对外传播的功能,善用网络新闻媒体以国际上公众所习惯的信息表述形式向世界反映自己立场、观点的政治信息。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公民在信息来源多元化环境下政治视野开阔、信息接收选择多种渠道、对政治信息的质量要求更高,这种现实情况也要求这些国家的网络媒体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改进政治信息制作。联系我国的网络媒体实践来说,从我国中央级重点传媒网站和较重要的地域性综合新闻网站的情况来看,我国对于网络媒体的对外传播功能是高度重视的。在中央级重点传媒网站中,中国日报网站、国际在线网站和中国网直接使用外语为主要传播语种,人民网和新华网开设了多种外语的版本,还有繁体中文。较重要的地域性综合新闻网站也大都开设英文版本。这是利用网络媒体加强对外传播的重要一步。但是要使我国传媒网站传播的政治信息吸引大量外国网民的眼球并进而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光有这一步还是不够的,还须在此基础上再迈进一步,努力针对国外受众所习惯的信息表述形式及他们的兴趣等,改进我们的政治信息制作,使之真正在国际上产生我们所期望的效果。同时也要重视网络化时代我国公众对政治信息传播要求不断提高的现实,以我国网络媒体的卓越工作,争取使公众将之用作首选的网上政治信息传播渠道。

其次,网络媒体为公众参政议政、行使其政治权利提供了具有互动、便捷等特点的新渠道,从而同公民参政议政的新发展紧密相连。现代政治文明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在权力归属问题上主张人民是权力的主体。在西方,“人民”/“在民”的思想,为西方现代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石。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质。以民为本、尊重人民的政治权利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基石。人民就国际国内重大事件表达自己的意见,人民对政府工作进行评议、提出建议,参政议政,是人民行使其政治权利的重要表现。网络媒体的出现,为人民行使上述权利,提供了具有互动、便捷等特点的新渠道。新闻网站开设电子论坛、民意测验栏目等,是世界范围的普遍现象。在我国,依托传统新闻媒体集团的传媒网站是直接纳入国内新闻传播管理体制的,传媒网站理所当然地高度重视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保持一致。在当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执政为民,重视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重视其对政府工作的评议的形势下,我国传媒网站也就非常重视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系列行使政治参与权的新方式——电子论坛、网上的政务工作评议类栏目、网上民意测试等。

试以《人民日报》网站/人民网和东方网为例。《人民日报》网站在为公众提供在网上表达意见的新天地方面,在国内传媒网站中首开风气之先。1999年5月9日,即北约空军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第二天,《人民日报》网站开设了“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这是我国内地传媒网站中首次开通电子论坛。该电子论坛开通后深受海内外中国人欢迎,短短一个月,上贴量达到9万条。同年6月19日起,这一网上论坛改名为“强国论坛。”当年9月13日,该论坛上的帖数量跃居全球中文论坛第一名。此后,《人民日报》网站又陆续推出了读书论坛、体育论坛、健康论坛等若干论坛。目前,人民网上已形成了以强国论坛为主的由10个论坛组成的论坛群。到目前为止,强国论坛作为政治性论坛的注册用户有8万,每天上帖量在7、8千至1万,在线人数最高达2万。由于使用该论坛的网民的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和阶层分布都很广,论坛中能够听到各种声音、各种观点。强国论坛以强国与发展为主题,具有反映中国现实中的各种重大问题的特点。许多网民在论坛上就重大问题、特别是重大政治问题,建言献策,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建议。根据我国网络传播学者闵大洪的有关论文,有人把强国论坛经常性的主题进行了排名,排在前4位的是,中美关系问题、、民主问题和腐败问题。[8]强国论坛作为反映民情表达民意的新渠道,起到了加强政府和公众的沟通、促使基层社会成员遇到的问题获得政府重视和解决的作用。例如,2001年3月24日,称为“城山村人”的网友在强国论坛贴出《铁路,你究竟怎么了?》,反映自己在重庆火车站购买车票时的不愉快遭遇。这一贴子很快被铁道部领导看到,及时进行了调查处理。2001年4月11日,重庆车站致信强国论坛,称对“城山村人”在重庆火车站所遇到的不愉快,表示深深的歉意。翌日,强国论坛刊出短评:指出“网友的一个帖子引起某部门乃至部长的重视,这在强国论坛还是第一次,这再次证明了网上论坛反映民情民意、实施舆论监督的功能。……”而“城山村人”2001年5月1日再次在强国论坛贴出贴子,称:“4月22日,重庆站纪委陈书记、重庆分局路风办王主任千里迢迢专程前来福建,登门道歉。至此,一个普普通通的乘客的一个普普通通的投诉,在引起铁道部门上自部长下到站长的重视之后,有了一个告慰网友的结局。在此感谢《强国论坛》版主为跟踪此事付出的努力!”闵大洪在引述这一事例后评论说,这件事充分反映了人民网强国论坛今天所具有的影响力。他在分析强国论坛的意义中指出,其设立是《人民日报》网站在发展过程中对网络传播规律和特性在认识上和实践上的一大突破,也是中国新闻媒体网站发展中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并且从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角度看,论坛“为民众提供了言论空间、表达空间、话语空间,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一个有说服力的窗口。”[9]

东方网在2003年的上海“两会”期间,推出了“百姓议案”和“‘网议’人代会”栏目,为平民百姓倾吐自己的心声和政府听取民意开辟了更为直接的渠道。根据东方网提供的资料,“百姓议案”栏目开设后,很快在市民中引起积极反响。会议期间“百姓议案”共收到网友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近2000条,广大网友围绕治理交通、科教兴市、文化建设、医疗卫生等热点话题建言献策,参政议政,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上海大事的热情。“百姓议案”栏目作为平民百姓表达意见的新渠道,其设立使“两会”会内会外更好地结合,有利于行使平民百姓的参政议政权利,有助于使上海的各项工作更坚实地建筑在民意的基础上。“网议人代会”栏目是互动节目,每天中午邀请一位市人大代表参加与市民一小时的网上直接对话和交流。据东方网2003年2月23日传递的有关信息,市民在这一栏目中提出了300多条问题和意见。2000条百姓网上提的议案和300条同市人大代表直接对话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这两个数据说明“百姓议案”和“网议人代会”栏目确实被用作了平民百姓表达意见、议论的新渠道。可见其设立有利于激发平民百姓的参政议政的政治参与热情,从而为政治民主作出贡献。2004年上海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东方网再次设立“网议人代会”直播室,为市民通过网络参与评论人大工作提供了桥梁。目前,东方网提供通往一系列政府部门机构网站的链接,其中包括上海市人大公共信息网,新版的人大公共信息网开设了“网上议政”留言板,以运用网络加强人大与市民之间的随时互动沟通。

[page_break]

经常推出围绕一定热点问题的简单的网上民意测验/调查,也是我国传媒网站中的一种常见实践。虽然,由于目前这种网上民意测验/调查因为难以做到按科学的数理统计原则抽样,因而在采集到的信息的代表性上难以同严格按科学的抽样程序抽出公众样本进行的民意调查相比,但是这种实践毕竟也为网民表达自己的意见提供了简洁的方式,其采集到的信息总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的这一部分探讨了网络媒体介入社会政治生活的积极影响。当然,网络新媒介对现代政治文明的进程带来的并非都是福音。它也带来了对传统政治的挑战。首先,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社会传播中把关人角色弱化,个人用户可以在电子论坛上自行贴贴子等做法带来内容控制的高难度,进而带来对政治控制的新挑战。而必要的政治控制对于政治体系的有效运作是必要的,对于发展中国家/后发展国家来说则更加不可或缺,这是同后者的“被动处境密切相关的,他们必须在公民的攀比、激进情绪和国家的实力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既不能一味冒进,也不能止步不前。”[10]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曾经论证过后发展国家必须把政治参与控制在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当政治制度化还不够成熟时,失去控制的政治参与必然导致政治动乱的来临。[11]此外,从国际政治来看,由于网络的全球性特征,网络新媒介对政治生活的介入,必然会扩大不同国家的不同的政治制度、政治观念、政治行为方式等之间的相互激荡,从而给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如何维护自己的政治独立、维护自己的政治秩序方面的新挑战。可以说网络新媒介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带来了对政治控制的双重挑战。但是,必须看到,网络新媒介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已是大势所趋。面对它对政治控制的挑战,不能采取停止使用网络的因噎废食的态度,而是应当因势利导,重新调整通过传播进行政治控制的方式。

III.网络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在参与政治民主中的互动

美国著名新媒介研究专家罗杰·菲德勒(RogerFidler)在《媒介形态变化》中把“连接过去”视为新媒介成功进入社会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把跨跃“熟悉”的桥梁,看作新媒介发展的必经过程。他指出:“在人类传播系统历史中,新的形式如果缺少同先前或现存的形式的密切联系,就很少能得到采用。……传播媒介的现代形式也表现出类似的模式。例如,照相术很容易就被采用了,因为它是基于人们熟悉的观看和展示景象的方式。……起初,摄影术被看作是制作肖像和风景艺术的更有效和可靠的手段,一旦熟悉的桥梁被跨越以后,就需要更具创造性的运用。”[12]在他看来,“新媒介的成功形式就像新物种那样,并不是无中生有地突然冒出来的。它们与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老联系、新老互动也许可说是传播领域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特点。世界传播发展史上的许多事实都可印证这一点,印刷同书写的联系,早期印刷报纸的样式同手抄新闻信和新闻书式样的联系,影视同摄影、录音、文字语音的联系等,都展示了传播系统、传播形式沿革过程中的新旧联系。网络和网络新闻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具体到网络媒体渗透到社会政治生活后其同传统传媒在这方面的联系、互动而言,笔者认为,可以把这种联系互动归为沟通政治信息方面的联系互动,聚焦公众的注意力、影响舆论的形成方面的联系互动和充当舆论监督的中介方面的联系互动。

就沟通政治信息方面的联系互动而言,网络媒体在政治信息栏目编排、新闻价值判断等方面显然从传统传媒的经验中吸取了大量东西。新老媒体的政治信息内容的常见型式(patterns)大致相同。我国的传媒网站常常刊载来自传统媒体的时政报道、评论等。与此同时,网络媒体由于具有自身的一系列优势,包括瞬时传递、全球流通、承载巨量等,在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可能成为最先信息者(例如,伊拉克战争打响时,我国新华网就是最先报道这一事件的。),在重大新闻发生时通过超文本链接等方式有关信息组合成专题,成为整合资料的最佳渠道,从而为传统传媒的信息、素材提供参照源。此外,网络媒体传播政治信息的一些表述形式,也已开始对传统传媒产生影响。例如,网络媒体所开创的相关报道/背景/资料“链接”的形式,已开始影响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新闻链接”、“资料链接”、“相关链接”等已悄然出现在一些报纸上,如《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浙江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上。又如,网络媒体的首页汇集各种栏目、精彩图片和重要标题的编排模式和多层式写作、提供便捷的“导航”等方式,也已为传统媒体在版面/节目安排中吸收。“内页导读”、“今日提示”、“本报近日推出”、“今日第x版”+标题或标题/标题+图等形形式式的导读,已在报纸中盛行。

就聚焦公众的注意力、影响舆论的形成方面的联系互动来说,国内外学术界都已注意到,由于网络通过电子论坛等提供了网民讨论各种问题的公共空间,由于网络媒体能够迅速汇集围绕特定话题的相关报道,网络这一新兴媒介正开始在议题设置过程中起到与传统的传媒一起影响公众议程的作用。目前,其较为明显的表现是:网民迅速在电子论坛中就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行讨论或在论坛上转贴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网络媒体的有关板块迅速汇集相关报道;网络媒体通过超文本链接等对信息的汇集造成的信息密集度以及网上电子论坛讨论中各种意见的迅速汇集和活跃交流,既同传统媒体的后续报道发生互动,又加速了最初传统媒体报道的事件/问题/现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的过程。也就是说,网上的这些相关传播活动缩短了话题由媒介议程进入公众议程的过程中两者之间时间差。例如,在“洛阳大火”事件中,网民围绕该话题在电子论坛中的迅速、大量的信息交流,网络媒体对相关报道的汇集,都曾在这一事件很快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中产生作用,从而成为议题设置中的一环。当然,由于因特网汇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的特征,最先在网上出现的话题引起传统媒体关注、报道,再进而成为公众议题,这种可能性也是开放着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新老媒体在这方面互动的另一种序列图。但是,由于网络传播中的信息泥沙俱下、电子论坛中的议论容易出现情绪化等问题的存在,在严肃的政治议题设置方面,新老媒体的互动一般表现为前一种情况。

再就充当舆论监督的中介方面的联系互动来说,通过充当公众参政议政的具有互动、便捷等特点的新渠道,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媒介表达民意、进行舆论监督中的一股新力量,本文上一部分谈到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和东方网的“网议政府”等栏目时,曾讨论到网络媒体在参与反映民情民意、实施舆论监督中的作用。在网络媒体介入公众参政议政、进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其和传统媒体在这方面会产生网上网下的互动,网上的有关信息传播活动往往同传统媒体的相关信息传播活动相互呼应,产生相互强化的作用。例如,以围绕某些司法报道的舆论活动为例,网上曾出现信息汇集以及热烈的网民讨论,而这些又进一步加强了传统媒体对此的关注。随着网络媒体的逐渐走向成熟,网络媒体已经在吸收传统媒体服务于政府与百姓的沟通、反映民意的做法的基础上,设立一些服务于相同功能的创新的网上栏目/板块。已有研究者注意到,近年来我国传媒网站中已逐渐兴起“热线服务类板块”,[13]此类板块旨在发挥沟通政府与百姓、实现上通下达的职能,其特征为政府、媒体、受众三方的网上互动。这类“热线服务类板块”的典型例子有人民网的“人民热线”、东方网的“东方直通车”、千龙新闻网的“市民留言板”等。这些板块是依托作为传媒网站母体机构的传统新闻机构设立的,其兴起本身就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联系的反映。而这些板块的运作中,也常常出现网络与传统媒体互动的情况。人民网上“人民热线”2003年4月1日的“热线回音:人民网质疑违章车停车高收费,北京市物价局出台新规定”可以作为这种互动的一个实例。它叙述了这样一件事例:2003年2月12日,人民网发表了署名为“草青”的“人民热线:交警这样拖车收费合理吗?”,记述了当事人由于违章停车被交警扣车罚款的事。本来依规定只需罚5元,扣3分,但当事人与执法队联系后,却被告知要交拖车费200元,罚款5元,扣3分,其中,200元必须交现金,5元到银行交纳,另外还需交40元的停车费。“人民热线”发表这则网民的来稿后,引起极大反响,网友纷纷来信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人民网随后编发了一期网友热评。人民网上的这些传播活动引起了传统媒体的关注。2月13日,《中国青年报》对这篇“人民热线”讯息进行了全文转载,2月14日又发表了两篇对此进行评论的文章。3月8日,《北京晚报》发表“违章车停车场为什么高收费”,转载了该文并进行了评论。一时间,交警对违章车收取高额拖车费和停车费成了网上网下、媒体和市民纷纷议论的话题。在议论纷纷中,有关部分对有关现象作出了处理决策:3月19日,北京市物价局传出消息:为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停车收费管理,从3月20日起,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机动车停车场停放交通肇事、违章车辆,经有关执法部门指定的停车场停放按照法律法规查扣的非法运营车辆,一律按现行正常车辆停放收费标准计时收费。[14]我们从这则网民通过“人民热线”反映的问题经网上网下、媒体和市民的讨论、最后由有关部门予以解决的例子,可以看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在舆论监督中的相互强化作用。又如,东方网上的“东方直通车”板块下,不仅有“百姓声音”、“紧急求助”栏目,而且还有“投诉回复”、“媒体互动”栏目。“百姓声音”下情上达,市民通过它反映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媒体互动”则既有媒体对网民提出的问题的调查信息等情况沟通,又将传统媒体报道的一些问题搬上网,还包括这样的内容:提出传媒及其从业人员观察到的问题,邀请市民发表意见,出谋划策。例如,2004年4月13日,“东方直通车”下的“媒体互动”栏目上刊有题为“申城面临交通发展7大难题盼市民出谋划策”的文章。传媒网站的这些实践,可以说明网上网下、媒体和市民、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多重互动,正成为舆论监督的一种新形式。

网络新媒介与传统的大众传媒共同参与政治民主正成为信息化时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新现象。双方在共同介入社会政治生活中在一系列方面产生互动。如何使两者以有利于各自扬长避短的方式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互动,发挥其推动政治民主、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的作用,构成充满现实意义的研究新课题。

参考文献:

1.赖浩锋《网络媒体推动新闻报道“变脸”》,载《中华新闻报》2004年4月7日。

2.李永刚《网络扩张对后发展国家政治生活的潜在影响》,见鲍宗豪主编《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5-213页。

3.闵大洪《党与党报网站(1)》,获自“中国江苏”网,2003年2月23日。(该网站网址:[])。

4.王舒怀、张意轩《上通下达、三防互动——新闻网站热线服务类板块研究初探》,载《新闻记者》2004年第三期,第44-47页。

5.【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中译本,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中译本,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网络传媒论文篇(4)

在一定程度上,非道德行为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大肆流行,遵守“诚实”的价值认同,“信仰”的标准在互联网上会大大降低,自得其乐,使用随机的互联网很受欢迎。上网聊天,主要是高职院校学生交往的形式,但在聊天中,高职院校学生不会不使用他们的真实姓名和地址,不健康聊天的话题和内容对他们来说没有道德约束。

2.网络传媒行为主体的无约束性淡化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责任感

在网络媒体中是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有等级之分,没有贫困和歧视,那里的人们摆脱现实社会的管理和控制,摆脱道德和社会舆论的限制,使高职院校学生为所欲为的冲动。高职院校学生在网上,很容易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有做一些不道德和非法行为的冲动。

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高职院校学生网络传媒诱错现象的有效性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完整的内涵包括:一是提高自身素质,不断优化高职院校学生,目标,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设计的实施方法的教育环境,遵循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发展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网络媒体健康教育活动;二是高职院校学生要认识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增强自控力;三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意志和信念的过程,产生积极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行为。

1.预防网络传媒诱错现象基本原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网络媒体诱错现象在进行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对网络媒体诱错现象能进行解释。故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能预防高职院校学生网络传媒诱错现象学生发生。网络媒体引起的诱错现象是人类社会使用网络资源引起的,产生和存在是社会不然的结果,它是人类和社会本身的缺陷。网络媒体中引起诱错现象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成反比,人与社会,不断自我改进和发展,能有效的避免网络媒体诱错现象。因此,预防网络媒体诱错现象,应着眼于一个人的自我完善,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健康全面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与网络传媒诱错现象预防基本原理的契合

为了有效预防的网络媒体传媒诱错现象,关键在于个人自我完善的教育,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境界的良性发展,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在社会价值观,社会规范认同和遵守。心理健康教育是世界观的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使高职院校学生能够适应的道德和行为的社会需求。

三、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高职院校学生网络传媒诱错现象的措施

1.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优化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保障的目的。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教育部门要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室、宿舍、班级和学生社团为载体,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心理认知教育,培养学生情绪稳定,优化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发现、判断和解决现有的网络信息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成长。

2.优化网络环境

目前,网络环境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的速度,强度,深度和广度。网络的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但是也能有负面的影响。如何避免网络传媒的诱错行为,首先教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上网的指导和培训,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其次,使网络教育进课堂,网络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作为教材来教导学生,培养学生主动识别互联网上的信息;最后是让网络教育进行学生活动。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特点,有不同的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专业知识。

网络传媒论文篇(5)

而从对传播政治理论最为自觉、即作为一种任务来完成的角度看,党和政府是政治理论的核心传播者,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善于利用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影响网民网络语言政治心理的职责群体就构成了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传播者的主力军。有学者指出,要加快互联网宣传的队伍建设,主要包括新闻网站和各类官方网站的专业宣传队伍、网络发言人队伍、网络评论员队伍等他们应该具有驾驭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能力建设的能力,有条件成为网络语言的“意见领袖”引导和传播政治理论。当然,在网络环境中,具有极强草根性的网民对党政机关宣传队伍使用网络语言的意思表述仍然具有某种看法、甚至是否定,众口难调。所以,只有加强党政机关政治理论的应用、宣传与草根网民的实际需求之间的联系,把网络语言的使用真正做到公共利益的诉求、网络舆论的诉求、工作目标的诉求有机统一起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政治理论传播效果。

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范畴确定问题

本文的政治理论主要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构成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范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从宏观抽象到逐步具体细化的一系列理论表现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从群众实践的丰富、片段化经验中,经过无数理论工作者和党领导集体长期推敲总结形成政治理论的核心层,即具有学理化、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思想层面的政治理论;“思想……为了在社会中找到一个不仅是在知识上的存在,而且还是一个物质的存在,它们必须被制度化。”在权力的支持下,核心层的政治理论被转化为一种法律、习俗、实践系统,这就构成了政治理论的中间层,即制度和政策规范;制度和政策规范面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被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融入到各个地区、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此时的政治理论似乎踪迹难寻,这不是消失和被遗忘,而是作用的发挥,整体民众日常生活的每一点进步和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地是政治理论、制度和政策规范的体现。它们还以其稳定性和确定性,使人们日常生活得以预见未来,减少不确定性,推进人民群众行为处事和思维的理性程度。这就构成了政治理论的外层,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进步和思维方式的变化。

从整体上讲,网络语言所传播的政治理论的内容包括思想理论层面的政治理论制度政策规范层面的政治理论以及政治相关性的日常生活三部分内容。思想理论层面、制度和政策规 范层面的政治理论组织性强、文本呈现性强、用语规范性强,并不容易用网络语言进行传播,这是网络语言的特点决定的。这两种形态的政治理论,在网络语言中往往是通过政治相关性的日常生活形态所展现的,客观上蕴含综合性强的政治理论比较复杂和零碎的日常生活,更贴近网民,形式多样,一旦生产生活和政治理论发生对照,网民基于利益相关、兴趣爱好、良知正义和辩论证明等的需要,便创造或运用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言意识的一部分,引起强烈的语言态度,这种态度就是政治理论三个层次依次落实后网民的感觉体会,所形成的网络语言也完成承载政治理论传播的客观化功能。如“70码”、“我爸是李刚”等折射着网民对公共权力严格化和公平化的需求,“曾经奋斗、以往蜗居、现在裸婚”、“豆你玩、蒜你狠”折射着网民对党和政府经济方针政策的需求、“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神马都是浮云”折射着网民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入形态。从一定程度上所有的网络语言简单明了地传达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个人价值观等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哪一个网络语言不是简单明了地折射其背后对应的政治理论呢。

使用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渠道问题

互联网传播政治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介,将政治理论纳入到互联网中进行传播的技术已经成熟,只是网站媒体的内容排放问题。但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中的工具性存在,其传播政治理论的渠道就是政治理论或政治事件行为通过网络语言纳入到互联网中进而形成实实在在地影响的过程,互联网是这个渠道的主要生成平台。当前,在互联网传播中,存在政府舆论场、网媒舆论场、网民舆论场三个舆论场,政府舆论场自上而下地释放信息,形成话语权威和舆论主导;网民舆论场则依靠网民自下而上地民众关心的具体问题上的共同判断和意见表达;网媒舆论场则处于二者中间促进民意和政府互动。网络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词汇和字符的选择,网民从政府舆论场和网媒舆论场中选择具有典型性、突发性等特点的问题进行评说和发表意见,在此过程中网媒通过自己的视角和智慧将某个问题用网络语言进行表述,并自媒体③后,引起广大网民的共鸣和转载,就标志着承载特定政治理论的网络语言的形成,被纳入到互联网的传播渠道。

在此后传播中,该网络语言经受实践和时间检验的能力决定了其传播的政治理论被纳入社会视野的程度,越是经受住考验其放大的效果越是明显,越具有影响力,越是深入人心。被放大或指称的某个相关事件一定程度上对与事件相关政治理论的规范和完善具有影响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网络语言在从虚拟向现实渗透和转化过程中力量释放形成巨大舆论压力所导致的,随着人们在现有的语言环境中开始频繁地引用网络语言时,其实更多的是关注网络语言背后所指代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是政治理论、制度法规政策所、制度政策的执行规范或失范所导致的。至此,网民从舆论场选择出来的社会事件或现象创造了特定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力量回归或渗透到现实社会,引起人们对事件或现象背后深层次问题的反思和思考,进而促进理论的发展或完善,一个完整的传播渠道正式构成。

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对象问题

通过网络语言接受政治理论的对象,一定程度上是在客观作用下形成的。在开放多元自主的网络虚拟世界中,网络语言向谁传播政治理论其实是受众选择网络语言的过程,其前提条件是面对海量的网络语言资源,网民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往往投放在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上,网民经常处于自发状态自由选择相关的网络语言来进行运用和理解,这是常态,我们不考虑有组织地利用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非常态问题。在网络语言传播信息的常态中,受众对其承载的信息反应是有差异的,这同受众个人的社会经历、心理构成、文化素质、社会环境等各种不同因素有关,受众对信息的选择大体经历选择性接受、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阶段,某受众对承载政治理论的网络语言经过这三个阶段的选择后,就构成了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信息的对象。

面对与政治理论相关的网络语言,网民选择它的动机是不同的,总体上主要包括本网络语言所表述的政治诉求与自身利益相关和不相关两种选择动机。网络语言的生成或被广泛传播,更多的动机是这种利益不相关性的结果,不相关的选择动机主要是网民对网络语言所赞扬或批判的某些社会问题持有共同的看法,这种看法或许是纯粹受非理性所支配的,是在网络世界这一公共领域大众直观反映的情感状态,接受该网络语言主要是表明局外人的个人立场,这是利益非相关性网络语言能够被受众选择的主要心理特征。当前,最直接体现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就是网络新闻语④,此类网络语言对社会热点问题政府处理关注度极高,一旦处理过程中出现信息不对称或者事件发展中出现让人瞠目的话语,立即就形成网络语言,如杭州飙车案中的“欺实码”和河北大学撞人事件中的“我爸是李刚”,事件本身仅仅与当事人有关,而更多的网民接受、理解和记忆住这些网络语言,其实是对公权问题的一种局外人关注,其背后蕴含着公众对党和政府如何加强执政能力的政治制度和政策规范的理解和期待,更高层面的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理念。

与自身利益相关性的选择动机并非仅仅指引发网络语言形成和传播的社会事件或现象直接发生在网络语言的创造和使用的网民身上,更多的是网络语言所折射的问题恰恰是某些网民所面对的同类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否存在这些网络语言,他们对该类问题的解决长期以来都呼唤或支持着相关政治理论的出台或政治理论的合理落实,而一旦有了针对该类问题的网络语言,这类利益相关的网民群体就获得了在现实中压抑着的希望、诉求、心愿等远比现实世界容易喷发的突破口,他们迅速选择并理解成为该网络语言强有力的接受群体,对网络语言客观传播的政治理论进行着从表层到深处的反复酝酿和理解,从而接受或否定当前的一些东西。所以,网络语言承载信息的利益相关性是判断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接受者的重要指标,利益相关性越大,作为接受者的角色越坚定。但网络语言在公共领域的存在,激发着社会人群的正义、良知、恻隐之心或邪恶、罪恶、居心叵测,无论接受者的角色强弱,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受众是网民中的不确定人群,这种不确定性还被网民带到现实生活中来,形成更大的不确定受众群体,也就意味着受众的庞大性。

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效果问题

网络语言与互联网的关系决定着其传播政治理论的效果与互联网的发展对政治的影响是一致的,“传播技术的政治以及传播技术与政治,是所有新的传播技术问世前后都会涉及的问题。而现代政治社会中,无非将形成两组关系,一个是国家与新传播技术,一个是公民与新传播技术。前者是庙堂之上的云霄,后者是草根之下的土壤。它们之间尽管有此霄壤之别,但却一贯相辅相成,这正是互联网链接式政治生态的奇观之一。”

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新技术的产物,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着互联网打破“沉默的螺旋”,又用互联网的链接式政治生态联系着国家与公民,其传播政治理论的效果就是从这里展开的。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促进党和政府思想理论、制度政策和贯彻落实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网民通过网络语言的诉求包含合理和不合理两种状况,这取决于网民对网络语言所指代事件的真相的把握程度,基于事实基础上的合理诉求要么促进政府改进政策或措施,要么支持政府或相关部门的正确行为,但均有利于政治理论的深入人心;基于扭曲事实或事实不明的不合理诉求的网络语言,会成为昙花一现的谣言,散布者可能会受到追究,成为教育民众良好网络行为的样板,事实清楚后会更加促进民众的判断力。所以,网络语言本身具有很强的淘汰性,具体到其对党和政府理论政策的促进而言,主要关注生命力持久的网络语言所带来的实际效应。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效果是公民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参与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互联网“即使不是彻底和永远,互联网至少也已经部分而不可逆地改变了媒体‘意见气候’,改变了社会公众和‘理性讨论’的定义,改变了国家政治的文化形态”,网络语言本身的创造和应用具有一般文化价值的同时,更具有政治文化的特征,每个与现实问题相联系的网络语言,从不同方面折射出的是“网友齐心协力寻求真相,摆脱舆论一律的束缚,冲破话语霸权的坚固藩篱,执著地发出另一种声音。这种声音正在汇聚成一股力量,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捍卫着社会的正义”、“每个字眼的背后都是一种曲线的意见表达,……。‘曲线表达’背后的网民多为年轻人,思想活跃、渴望交流。他们呼吁政治生活的透明,为民众争取知情权,体现了强烈的舆论监督意识。”

网络传媒论文篇(6)

网络传播为政治民主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彰显了民主的潜能。但是,在看到网络媒介这种民主潜能的同时,也应注意到,网络自身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主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从而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民主体现出一定的限度。这种限度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一)权力与商业的侵蚀

权力的侵蚀往往体现为一种直接的行政干预,以求达到信息垄断的目的,如不分青红皂白下达政令强制关闭有损政府形象的网站,强制删除涉及敏感议题的帖子等。还有一些干预手段则较为巧妙,如通过制定政策达到事先过滤的目的,或面对某个利益相关事件时保持沉默,而这种沉默不但达不到消解事态严重性的目的,相反可能使网络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对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造成更大的破坏。美国心理学者G.M.奥尔波特认为,流言的流通量(R)与问题的严重性()i和涉及该问题的证据暧昧性(a)之乘积成正比,用公式表示即:R=i×a(流言的流通量=问题的严重性×证据暧昧性)。可见,事情越重要,与人们的关系越密切,越容易成为流言传播的话题。而问题情况的暧昧不明,则会引起受众的猜想臆测,流言迅速蔓延,导致受众不良情绪进一步扩散。在对信息自由的干预上,权力常常扮演一种事前过滤器的角色。克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一书中谈到长尾市场中的供需关系时对过滤器进行了分类———事前过滤器和事后过滤器,如表1所示。

安德森认为,事前过滤器和事后过滤器有一个本质的不同:“它们是在产品上市之前实施过滤的。事实上,它们的任务就是决定哪些东西能够上市,哪些东西不能上市。我把它们称为‘事前过滤器’。相比之下,我所说的那些推荐和搜索技术都是‘事后过滤器’。事后过滤器会鉴别特定兴趣领域内已经存在的东西,突出那些精华(也就是中肯、有趣、新颖的东西等等),压制甚至忽略那些糟粕。你大可以把任何东西扔进市场,由市场本身来完成去伪存真的任务,而事后过滤器就是市场的心声。它们会疏导和放大消费者的行为,而不是试图预测这些行为。”

可见,事前过滤器充当的是守门员,事后过滤器则是顾问,事前过滤器重在预测和把关,因而导致的是信息的垄断,而事后过滤器只是评测或监测,并把最好的信息产品推荐给消费者,因而带来的是信息的民主。为防止权力的滥用对信息传播造成的垄断,在政府和民意的推动下,网络信息公开作为民主实践的一种形式已经开始实施。与网络问政重在加强公众与政府的互动不同,信息公开重在把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以最大的诚意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防止谣言的产生。其实,早在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就已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按理应成为一种常态,但实践起来仍遇到诸多障碍。前些年,官方网站的信息有效性和更新度一直遭公众诟病。如今,微博的诞生提供了一个快捷公开政务的渠道,有新动态可以第一时间公布,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信息公开后也无法制止谣言的流传,甚至连公众基本的知情权都无法满足。问题的症结可能在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公文化与空洞性,在文字上玩真相的躲猫猫游戏,没有讲究信息公开的有效性及公开的细节和方式,这种无效的信息公开等同于没有公开,因而并不能阻止公众因谣言而盲动。

与直接的信息垄断不同,商业的侵蚀是以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侵犯平等的民主原则。如各类商业广告就是潜藏在有偿新闻中的一匹匹特洛伊木马。媒介的企业化经营很难逃脱对广告的结构性依赖,在真相与经济利益面前,如果无法坚持公共利益原则,媒介的天平就很容易偏向自身的经济利益。网络传播中同样存在商业广告的侵蚀,各类弹出广告和游动广告转移着我们的注意力,一些隐性的广告更是侵蚀着我们的公共空间,网络精英逐渐成为“企业精英”中的一部分,因而无法保证代表多元利益并提供民主对话的空间。此外,随着媒介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过去互不相干的媒体不断进行技术上的兼容,反过来又刺激了媒介产业全球市场的高速发展,商业的触角也不断延伸至每一类媒介的每一个角落。合并浪潮的到来为媒介的唯利是图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民主则被阻隔在媒介之外,海科特和凯偌尔不无担忧地指出:“企业帝国有着繁密、深长的触角,媒介成为它们的一部分之后,利益冲突和组织内部的自律便成为长期的问题。比如,当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网路被能源巨头和武器承包商通用电器买下来后,它还能积极地报道核能问题吗?相反,交叉推广的营销策略必然会影响编辑部的决策。”

与此相关的问题是,由于网络广告商寻求更加精确和具体的目标消费市场,进一步导致了受众分众化的趋向。网络营销的分片策略及网络为特殊群体的特殊需要而创办的个性化网站不仅导致了公民的分化,还使其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而公民分化造成的离心力容易造成不同群体间的隔阂和文化冲突,不利于其注意力的聚焦,从而为公共事务的民主解决带来难度。

(二)数字与技术的鸿沟

“数字鸿沟”是指经济能力的不平等所导致的信息服务的不平等,这种信息服务的不平等进而又导致了文化利益和政治利益的不平等,最终造成对民主政治的伤害。海科特和凯偌尔直白地指出:“在唯利是图的商业化趋势下,使用媒介信息及其服务能够提高人民参与政治和经济事务的程度,但这种权利只限于有经济能力的人。犹如私营化的医疗业产生了多层次的保健系统,商业化的媒介也扩大了‘信息富人’与‘信息穷人’之间的差距。即使是由广告支撑的‘自由’媒介也是偏向于富有阶层的文化利益和政治利益,因为他们才是广告商最想覆盖的目标。广告有效地强加给媒介一个以社会等级为基础的审查机制。”在网络环境中,要实现民主,就要打破这种由数字鸿沟导致的阶级分层,防止权力集中于某些所谓的政策精英手中,“民主的逻辑是一人一票,资本主义的逻辑———市场则是一美元(一英镑)一票”,在看似自由平等的网络环境中,同样要警惕人民币为人民说话的恶劣影响。技术的鸿沟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络民主的发展。一方面,网络媒介的不断升级及政府在政务公开上对网络媒介的倾斜,将大批很难掌握网络技术或无法适应网络环境的公众挡在网络参政议政的大门之外;另一方面,网络技术尽管已经相当成熟,但是海量信息的存在仍然对公众获取有效信息形成了相当大的障碍。网络技术尚不能有效地消除噪音,而信息的繁多不仅没有带来多元化,还可能进一步导致同质化。网民们拥有成千上万的网址,他们的声音和呼吁有多大的意义?一百个网址也许等于什么都没有。网址的繁多并不等于观点和政策的多元。一个传媒集团尽管拥有几十家媒介,但是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出发,其发出的声音是单一的、同质的,统一口径的,因而,本质上体现了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的垄断。此外,信息的过载,使得公众从海量信息中获取有用知识、情报的意愿和能力大大减弱,一般人更愿意将信息的判断权和决策权交与所谓的专家,自己只是充当被动接收的角色。虽然网络上也存在大量过滤器,但是过滤后的信息中仍存在大量冗余信息,若不能很好地掌握网络过滤器的使用技能,仍难获得切实有效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公众的政治态度极易受到某些专家的影响,而所谓的专家,可能只是大众媒介包装出来的掌握话语权的“砖家”。

网络虽然蕴藏着相当大的民主潜能,但是不得不提醒的是,不能因此盲目乐观。在我国,网民的数量还远未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7月19日在京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增长速度更加趋于平稳,互联网在易转化人群和发达地区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下一阶段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将转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以及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居民,因而需要关注互联网在这些人群中扩散的障碍。这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网民规模继续扩大,但增速逐渐放缓;过去五年多内助推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的几类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即将触顶,而其他年龄段和教育水平的人群对互联网的接受速度很难达到年轻和高学历群体的水平,造成中国网民增速的放缓。可见,网络在公众群体中的应用远未普及,全民的直接式的网络民主更是短时期内难以实现,要想突破这种技术的瓶颈,为网络民主的未来铺平道路,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间,不仅涉及到网络技术的掌握,网络素养的形成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自由与民主的博弈

网络世界的自由一度使网民们赢得了一方狂欢的领域,底层民众也能发出声音,弱势群体的权益也能得到一定的保障。然而,随着自由度的扩大,网民的媒介素养却并没有得到相应地提升,网络中侵犯隐私权、名誉权的事件屡屡发生,更有甚者,利用网络煽动民众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对国家政治民主的发展造成相当恶劣的影响。2011年,两起国际危机事件引发了国内众多学者对网络媒介社会功能的反思。一起是2012年初埃及、也门、叙利亚等国发生的大规模示威游行,另一起是2011年8月伦敦街头发生的骚乱事件。分析这两起危机事件时,有学者认为,网络中的社交媒体扮演了三种重要角色:事件的议程设置者、群体的情绪煽动者和暴力行为的组织发动者。这三种角色所表现出的网络媒体的“自由”潜力和悖论发人深省。的确,如果不能把握好网络传播的自由权,网络不仅不能为大众所服务,反而成为骚乱事件的推手,给社会的稳定和公众利益造成更大的伤害。

目前,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正进行密切的互动和嫁接,这种媒介融合的趋势确实为新闻专业主义展示可持续张力搭建了更好的平台,然而新闻专业主义的关键不在此,平台当然越宽广越有张力越好,但汇集新闻并不等同于新闻专业主义,相反,在网络这个平台中,违反新闻专业主义的报道并不鲜见。人们开始明白,网络的自由与便捷带来的不一定是真相与民主,在充分利用网络的同时,也要认识到网络功能的悖论,并时刻对其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一,警惕媒体逼视对隐私权的侵犯。“媒体逼视是新闻媒体对私人领域的过度公开,这种行为不仅给被报道对象带来负面影响,而且会造成大众传媒社会功能的失调。”媒体逼视大多发生在网络环境下,本质上体现为一种网络暴力,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侵害。尽管其出发点可能是借民主的力量达到舆论监督或解决公共问题的目的,但很多情况下却只是充当了网民不良情绪的发泄口,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还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对其未来的生活更是带来不可磨灭的阴影。

第二,警惕“情绪性民主”的泛滥。面对网络中出现的海量信息,很多网民往往迷失其中,无法驾驭和判断,在这种情形下,他们在思考、分析、执行决策的过程中都可能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为某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以可乘之机。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新闻”的旗号进行网络宣传,公民很容易被其左右,在政治判断和评价上出现偏差,进而导致非理性的政治参与。因此“,网络传播在政治民主化过程中容易形成情绪性民主,由失真、泛滥的民意测验和被煽动起来的公民情绪所制造的肤浅的虚伪的民主,可能让决策者的正常决策受到阻碍,甚至使决策者在人声鼎沸的公民情绪面前无法保持理性,影响社会公平和行政决策的效率。”

网络传媒论文篇(7)

2广电网络传媒中电子技术的应用

2.1智能化应用

由于逐渐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的深入,广电网络传媒的功能变得更加强大。在目前的广电运营当中,各种新型网络运营模式走进民众的生活。而这正是借助了电子技术,才实现了当下的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具体表现为:在广电网络传媒当中利用电子技术对IT系统实现固化流程的改造,有效提高了整个网络运营的效率。在广电网络传媒的业务当中利用电子技术实现了进一步的优化升级。

2.2数据传输

在广电网络传媒当中,关于各种信号、视频、音频的传输是基础,而借助电子技术已经实现建立了一个多媒体网络平台,在其中关于各种图像、视频等的安全、正常传输,用户能够接受到电视节目,都归功于电子技术。另外,利用电子技术还能够将射频总线与双绞线结合,实现更加长距离、大范围的数据传输,还能够有效保证传输质量。不仅仅是在以上两个方面的应用,良好地运用电子技术能够将各种功能实现融合,同时还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建立不同的网络平台。

2.3双向改造技术

针对广电网络传媒中心的双向改造,主要包含了双传输网改造和用户接入网改造两个方面。关于广电网络传媒的双向改造,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要求,更是广电网络想要继续发展下去的必要途径。传统的广电网络主要是利用CATV发展起来的HFC网络,功能就是实现有线电视服务,实现的是单向下行广播式的传输方式。在改造的过程当中,需要利用到电子技术。在进行双向改造当中,主要有以下三种较为可行的方案:

2.3.1FTTH技术

意思就是光纤到户。其主要特点就是基本上能够实现无源,其具有的长距离抗电磁能力特别符合广电网络传媒的运用。另外考虑到广电网络传媒中时时需要数据的传输,而FTTH技术其采用的光波传输技术,支持的协议更加灵活,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同时FTTH技术能够引入各种新业务,而这正好符合广电网络传媒的应用特点,是一种十分理想的业务透明网络。

2.3.2无源光网络PON技术

其属于一种纯介质网络,其中不需要任何有源电子设备,大大降低了电磁以及雷电带来的干扰,符合广电网络传媒的改造需求。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的业务透明性较好,是目前所有技术当中性能最佳的一种,将其应用到广电网络传媒的双向改造当中可能性最大。

2.3.3HFC技术

其属于一种光纤与同轴电缆相结合的混合网络。HFC具有传输容量大、易实现双向传输的特点。其将铜缆与光缆结合起来,将两者之间的物理特性结合起来,其能够支持各种传输技术,包括帧中继、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与此同时,在改造时应该有熟练掌握电子技术的专业工作人员实现全程跟进,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改造的准确性。专业工作人员应该在了解清楚改造的方向的基础上实现对改造的实时调整,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另外需要提到的是IP技术,其是保证互联网电视能够提供相关视频服务的技术基础,借助IP技术能够实现提高视频传输质量的效果,并且还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

网络传媒论文篇(8)

关键词:网络媒体;舆论;舆论引导

1网络媒体的兴起及舆论的界定

在当今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步伐中,新闻传播活动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随着新闻传媒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因特网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网络迅速向新闻传播领域渗透,网络媒体作为基于网络技术的新闻传媒崛起于当代传媒的花园之中。在传统三大媒介(报纸、广播、电视)之后,以其独特的特点迅速成为“第四媒体”。网络媒体这个名词也开始出现并流行。中外学者针对网络媒体的定义也随着时间以及自己的出发点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见解。

薛瑞汗在《论网络媒体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一文中指出网络媒体即互联网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但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媒体不再被置于报纸、广播、电视媒体之后冠以“第四”之名,而被正式命名为“网络媒体”。汪苑菁在《网络媒体的道德危机和社会责任》一文中从法律的角度指出网络媒体是指“根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授权或承认,在国际互联网上依法从事新闻信息的选择、编辑、评述、登陆和链接等服务的专业网站。”这种定义明确了网络媒体的主体,即网站。

那么,何为舆论引导?首先,“舆论”一词,何梓华在《新闻理论教程》中认为,“舆论是社会生活中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基本相近的人们或社会集体对某一事态的大体相同的看法。”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雷跃捷在《新闻理论》中提到,“舆论就是普通大众的言论或意见”“新闻舆论则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传媒对最新事态的意见表达”。而舆论引导,则是“通过报道、分析当前形势,研究改造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的各种途径在公众中形成和新闻媒介立场相同的强大舆论,把公众的意志统一起来。”不难看出,要进行新闻舆论引导,新闻媒介是其中重要的载体。

2网络媒体的基本特征

随着网络的发展,新闻信息的出口越来越多元化。作为新兴媒体的网络,在传播活动中有其独特的特征。

首先,信息来源的多样化。网络的广泛应用,决定了其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几近为零。在网络环境搭建的平台中,人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表各自的意见与看法,“全民记者”的时代正逐步到来。

其次,多媒体化:网络媒体传播手段多媒体化,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介单一的传播手段,而是集报纸、广播、电视三者之长于一体,实现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报道手段的有机结合。报道同一新闻事件,报纸用文字、图片,广播用声音,电视主要用图像,而网络媒体三者皆用,融合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报道手段。

第三, 实时性:网络媒体的新闻来源广泛,网民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者;网络媒体制作、新闻简便,同样可以现场直播。因此,其时效性常常胜过传统媒体,尤其以报道突发性事件见长。

第四,互动性:网络媒体能实现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传统媒体虽然通过问卷调查和读者来信来电等方式与受众沟通,但本质上新闻机构对受众的单向传播。网络媒体通过开设电子论坛(BBS)、公布记者电子邮件和在每篇报道之后设置评论区等手段,给公众提供一个交换批评和评论的场所,使网民能够直接参与新闻报道,产生良好互动。

最后,广容性:广容性是指网络媒体信息的容量不受限制。就传统媒体而言,报纸苦于版面有限,广播、电视限于时段固定,不得不对许多材料忍痛割爱。网络媒体则一改传统媒体线性述事的方式,采用超链接的方式将无限丰富的材料立体式地。

3 网络环境下如何实现新闻舆论的正确引导

“网络媒体是网络新闻宣传和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力军。”舆情局副局长曾提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最活跃、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新兴媒体,也因此迎来了发展的战略性机遇。要正确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新闻舆论的引导,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全面认识网络传播的基本特性和规律。如前所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有着许多相同的属性,同样是社会舆论的工具,同样具有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的功能,同样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这就要求网络媒体适应网络传播的新特点,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还要坚持新闻“三贴近”原则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通达社情民意。

其次,网络媒体的公开性与低门槛为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和情绪宣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客观上能起到心理疏导、安抚情绪、缓和矛盾的作用。但网络媒体不能只作为公众的意见发表台,而要紧紧围绕其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针对人们的各种思想和意见,做好引导。

第三,要包容多样,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而对于那些影响社会稳定、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少数杂音噪音,则应该加以“过滤”和“屏蔽”,用真实、有益、建设性的舆论主导传播空间,压缩和抑制失实、有害和破坏性的言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网络媒体必须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网络媒体中的大多数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里发展壮大,已成为文化产业的一支生力军。但应该始终牢记,网络媒体与所有新闻媒体一样,都具有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和引领思想道德建设的双重职能。网络媒体要带头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培育文明道德风尚。那些唯利是图,为争取网民的“眼球”,增加点击率,不惜用不健康的内容去取悦网民的网站终将遭到广大网民的唾弃。

参考文献

网络传媒论文篇(9)

当前,网络媒体日益呈现全球化、全民化、移动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发展势头最强劲的媒体形态。网络媒体极大拓宽了社会联系渠道,社会公众表达、建议、批评、监督的方式日益多样,网络问政、微博微信反腐成为热点,党和政府也主动运用网络媒体,纷纷通过开设微博、微信等,积极推行网络政务公开,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同时,网络媒体带来了崭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平台,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方便,并不断催生出新的网络文化。2013年5月15日,新华社新媒体产业报告《崛起的中国新兴媒体—中国新兴媒体发展报告(2012-2013)》。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42%,中国手机用户已突破11亿,平均每10人拥有8部手机,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网络媒体用户第一大国。

然而,由于信息门槛降低,网民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网络防范虚假信息手段能力不足等原因,网络媒体中,虚假信息混淆了人们的视线,甚至误导大众,干扰正常网络信息传播秩序,严重影响网络媒体公信力,进而影响网络媒体整体形象。因此,如何把握网络媒体的舆论传播趋势和引导规律,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力,大力提升网络媒体公信力,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

发挥政府监管作用,构建网络媒体公信力

安全性是构建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基石。既然网络是现实社会的延伸,那么现实社会的安全体系必也将在网络媒体中得以体现,否则一个充斥谎言、色情、暴力、毒品的空间将永远无法与现实社会接轨,甚至对现实社会的发展产生反作用。而建立安全的网络空间环境,则需要从加强国家立法、政府监管、技术防护等多个方面入手,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

1、加快国家立法

网络空间是继海、陆、空之后,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互联网主权是一种新的国家主权形式。事实上,网络安全是全世界都在做的事情。美、英、法、德、俄等主要国家都制定了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澳、加、荷、捷等国家相继跟进,旨在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网络安全战略,40多个国家组建了网络安全组织。美国早在1987年就制定了《电脑犯罪法》,2011年又颁布《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和《网络空间行动战略》,从国家战略层面统一部署网络安全,全面提升在网络空间的行动力和控制力。2013年2月,欧盟颁布《网络安全战略:公开、安全和可靠的网络空间》提出五项战略重点。可以看到,加强战略部署,维护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惯例。目前,我国政府虽然针对网络安全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文件和行政法规、规章,但在预测、反应、防范和恢复能力方面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库保护、数字媒体、数字签名认证等信息空间正常运作所需要的配套法规尚不健全。2010年6月,《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指出:互联网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中国境内的互联网属于中国主权管辖范围。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完善信息网络立法,尽快制定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各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在信息安全保障上的职责,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排除国内外敌对势力和不法分子的干扰、破坏和攻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2、加强政府监管

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管理。政府作为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总代表,有义务也有权力对网络舆论的主基调进行有效监管。政府要做网络舆论空间的守护者。网络时代,网民对于国际环境,国内形势,社会风习,或其他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认识。面对近6亿的上网群体,如果政府不能正确的对网民群体过激行为进行合理的疏通和引导,不构建更多、更宽的平台来吸引意见的集中讨论和怨气的有效释放,而只采取“堵、藏、捂、掖”的单边行动,或者对网民的表达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持否定甚至是高压打击的态度,将有悖于信息时代的发展规律,也不利于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其次,政府要做网络舆论规则的制定者。网络时代是全民麦克风时代。政府必须依法制定清晰而明确的网络舆论表达规则,让网民在充分享受自由表达个人观点见解的同时,遵守法律与道德的底线。政府要做网络舆论方向的引导者。网络媒体行业自律组织,不论是促进互联网发展,净化网络环境,还是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都能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政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协会各级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协助互联网络协会制定并实施行业自律措施,以促进网络舆论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要组织宣传部门利用网络热点事件,第一时间主动设置网络舆论议题,正确引导由热点事件、敏感事件而引发的网络舆论。

3、注重软件防护

以技术手段保障网络空间安全,是目前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在这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高端核心路由器、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核心技术与产品的研发支持能力,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与设备,在基础技术与关键产品上做到安全可控,提高我国网络空间国际竞争能力。同时,加大对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投入,提高我国对新兴技术的掌控能力,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产业链条。二是加强核心技术研究。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新兴技术的安全保障,特别是要加强对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漏洞分析研究工作,建立信息技术的安全检测与审核制度,对进口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进一步完善等级保护制度和标准,继续做好等级保护定级工作。加快网络防护、入侵检测、实名上网等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并与新兴技术结合起来,提高新兴技术在应用过程的安全防护能力。建立新兴技术的信息安全预警机制,成立专门的机构对新兴技术的信息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研究。三是加强网络安全部队的建设。建设网络强国,必须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

借助传统媒体优势,打造网络媒体公信力

根据2013年4月27日“首届中国传媒公信力论坛”的中国传媒公信力数据。在绝对公信力上面,报纸与电视居于前两位,在相对公信力上,电视、报纸、网络居于前三位。出现这样的结果,得益于传统媒体的人才、技术、品牌等优势。事实上,我国国内众多传统媒体或媒体集团创办的新媒体,包括网站、微博、微信等,无不是借助和发挥所属传统媒体的人才、技术和品牌优势才得以发展壮大,其公信力也较其它社会性的网络媒体强得多。因此,网络媒体在提升自身公信力的征程中,必须学习和借助传统媒体的经验和优势。

1、借助传统媒体内容优势

内容是传媒业的灵魂,没有内容,媒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以渠道起家的网络媒体,只有以内容为基础,以渠道为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才能加快自身的发展。从现实来看,传统媒体有着网络媒体暂时还无法比拟的内容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拥有从政治层面获得重要新闻信息的优先。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在提供调查性新闻报道、解释性新闻报道等方面具有网络媒体难以企及的优势。因此,网络媒体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借助于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移植和嫁接传统媒体内容为我所用,以提高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美国多所大学的研究也表明:即便是最好的新媒体,其生产内容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还依赖于传统媒体。

2、学习传统媒体的把关优势

网络媒体的泛众化、多元化,导致了网络中信息数量的爆炸式增长,而且这些无数的信息中又夹杂着大量的垃圾信息,这使得许多受众难以承受这样的信息重负。实际上,当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量不足和不及时时,人们才对网络传播的大量信息抱以兴趣和希望;而当网络传播的信息量大大超过需求时,人们真正感兴趣的,只是那些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实用信息。这就对网络媒体的信息采编和把关提出了高要求。从现实情况来看,传统媒体所具备的把关能力和舆论整合功能是目前许多网络媒体所不具备的。换一句话说,网络媒体信息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是网络媒体的弱项。也正因为如此,网络媒体可信度和公信力不如传统媒体,而且一些色情信息、暴力信息、虚假广告、谣言等无时无刻不夹杂在网络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网络形象。另外,网络媒介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信息内容的碎片化,分散了舆论的整合性,使舆论引导功能受到严重的挑战,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变得越来越弱化。因此,网络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学习和吸收传统媒体新闻采编把关办法,能够整合社会良性舆论、荡涤社会有害信息,从而形成社会主流舆论、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引导功能。

3、借助传统媒体的人才优势

提升网络媒体舆论公信力,关键在于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因此,打造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是网络媒体公信力建设的必然要求。经过长期的发展,国内传统媒体,尤其是以党报党刊为龙头的主流媒体,都培养和积聚了一大批优秀的传媒人才,他们普遍受过正规教育和专业训练,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较高,具有较高的新闻宣传理念和丰富的新闻传播经验,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新闻采访、调查技巧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根据需要,娴熟的生产出富有智慧、击中时弊、引领社会的新闻产品。在新闻采编、策划报道、媒体管理上的制作、运营经验老道,尤其具有对新闻舆论影响力的把控能力,能够通过娴熟的编排技巧使新闻横有宽度、纵有深度。因此,网络媒体要寻求突破,最便捷的办法就是借助传统媒体人才队伍的成熟经验和成功模式。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越来越认识到建设具有专业水准的新闻采编队伍的重要性,频频向传统媒体的采编、策划、管理人才伸出橄榄枝,以提高自身的软实力。这种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人才流动,既给予传统媒体巨大的冲击,也给网络媒体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当然,新旧媒体之间人才流动的内在动力,还源自两种媒体形态的各自特点,网络媒体需要传统媒体的人才和经验,传统媒体也将借助网络媒体的传播手段。正因为如此,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理论,已经开始被业界普遍所接受。

维护网络舆论高格调,提升网络媒体公信力

网络媒体的“正能量”,是其公信力的源泉。健康良性的网络生态舆论环境,有利于构建健康文明的社会。网络媒体的宣传和引导,是公民意识培养和网络公民道德风尚形成的重要推动力。因此,为构建和谐政府、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网络舆论环境,是网络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网络媒体提高自身公信力的根本所在。

1、坚持网络舆论高格调

网络媒体在社会公民人格构建中所处的地位、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积极构建“为民、法治、安全、文明、诚信、创新”的网络空间刻不容缓。一方面,网络媒体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网上舆论氛围,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为用户提供高品位、高格调、高质量的信息和服务,引导受众选择健康有益的网上信息;坚持自我约束,建立、健全网站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制作、流程,强化内部监管,增强网站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以及社会责任感;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另一方面,网络高格调归根结底是网民受众的高格调,所以网络高格调有待于网民素质的提高。因此,每个网民受众都需要从我做起, 提高自身修养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和不良影响,同时, 绝不向互联网虚假有害信息,特别是不在网站社区、论坛、BBS、聊天室、博客中发表、转载违法的、格调低下的言论、图片、音频、视频信息,自觉维护广大网民受众的合法权益,积极维护网络正能量,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

2、探索网络传播新路径

网络媒体要建立适应新媒体传播形态的新机制、新规则,积极探索新媒体传播规律,完善新闻传播管理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一流的、职业化现代传播队伍。坚持走新闻专业化道路,逐步形成以专业记者、专业编辑、专栏作家、知名评论员等高级专业化人才队伍为主,多层次人才聚集的格局。鼓励新闻从业人员充分利用自媒体,把握信息网络化时代的特点,及时掌握网民的思想动态、心理变化与利益诉求,同时对受众参与地域范围、受众间的交互性和受众与媒体间的交互性,以及网络媒体可掌控程度进行研究,保证舆论在网络形态的传播中始终保持道德风尚的正能量,充分发挥增强官民间沟通、缓解社会矛盾、提升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形象的积极作用。

3、推进网络队伍职业化

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与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一样,都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推动人类文明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网络媒体从业人员遵守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特别是在互联网自身即时、海量、开放的特点下,网络媒体的工作人员需要更高的职业操守来抵制利益的诱惑,坚持以客观真实、专业规范的理念报道新闻。从目前情况看,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专业来源比较广泛,在职业入门时又没有经过基本的职业教育和职业门槛的考试检验,这些从业人员在工作中遇到某些情况,特别是在一些外界压力诱惑面前,难免会不知怎么应对,甚至做出有违职业伦理和专业要求的错误行为。因此,必须把好从业门槛关,并且通过加强监管和从业门槛的制度建设来规范网络媒队伍建设,推进网络媒体工作者职业化、规范化。同时,要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制定和完善网络媒体的职业道德规范。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应该结合职业特点,不断提升自身的伦理道德修养,并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内容,约束和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而具备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人生价值观,自觉地避免不良传播行为,为网民提供真实客观、积极健康的信息,从而提升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网络传媒论文篇(10)

(二)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视角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效能遵循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强化网络舆论的自我净化功能,需要法治规范和网络成员的自我约束,应当尊重社会公众的话语权,能够体现社会理性的基本素养。其本质内涵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有着内在的契合。大学生是网络舆论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不稳定阶段,凸显了网络舆论生态系统对大学生的复杂影响。遵循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课外知识的获及能力,提升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和思辨能力及其自律能力,增强其网络道德信念,积累媒介素养教育的有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网络舆论自我净化过程的不良因素会对大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的负效应。因此,遵循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是大学生有效利用媒介所必须具备的软素质,有利于引导学生成为媒介信息的受众者,推动大学生积极融入于健康向上的媒介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释放网络舆论生态的正能量。

二、网络舆论常态与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矛盾

尽管网络舆论有其自身需要遵循的“生态逻辑”,但是必须承认,网络舆论的特点以及各种不同利益表达和情绪宣泄下所导致的众声喧哗是网络舆论场的常态。这种常态在复杂的媒介语境中与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存在诸多矛盾。

(一)便捷的网络舆情与大学生媒介角色认知力偏差的矛盾在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下,集合因各种事件的触动而导致的社会公众对类似事件的所有认知、看法、情感和行为倾向为一体的社会舆论借助互联网形成便捷舆情充肆着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每个环节。在此背景下的网络舆情呈现高度集中化的特点,其现实表现是网络公众,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更多青睐于使用微博等虚拟舆论场集中处理各方信息,形成多中心、多传播的网络舆情。这类信息的产生、形成、传播的速度在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对网络舆情获及能力的同时,也要求大学生具备相应的媒介认知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的网络媒介基础知识薄弱,对网络媒介的功能及其角色控制的认知能力较为欠缺,以至于丰富的网络舆论资源,难以成为大学生真正意义上获取信息资源、鉴别网络舆情的有效工具,其媒介认知能力尚未达到网络生态系统循环所应具备的水平。

(二)多元的信息内容与大学生媒介信息思辨力缺乏的矛盾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是各种信息的输出窗口和消解阵地。草根民众、社会精英、新闻记者等不同群体不断活跃于这个平台上,随着他们不断的输送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意见,越来越多的声音充斥于网络舆论场,使得网络成为社会各阶层实现话语权的重要平台,凸显了网络舆论对社会公众生活的强大影响力。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缺乏网络身份认同和有效技术监督的情况下,不同立场的多元信息难免夹杂着低质量的虚拟信息,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信息判断力过滤有价值的观点。虽然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信息高度关注,但在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对低质量信息的判断能力和思辨力较弱,对网络媒介信息的选择、分析和思考上存在偏差,容易在思想上为时而不断的“微博谣言”和“微博对掐”所“绑架”,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极为深刻的不良影响。

(三)虚拟的舆论主体与大学生媒介使用自律力不足的矛盾虚拟、匿名的舆论主体极易模糊网络舆论生态系统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界限,它为社会舆论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有利于社会公众表达关切、伸张正义和呼吁权力,推动一些社会热点矛盾和问题得到及时的关注、解决,但也难免网络非理的发生,容易导致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出现网络极端化的表达。显然,还没有足够现实基础作支持的虚拟网络舆论迫切需要网民在融入网络媒介生态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自律力。[5]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学生因网络道德意识淡薄,容易受情绪影响,会不经意地在网络上类似不健康或不具可读性的语言,甚至出现极端的网络语言暴力和人身攻击、捏造并传播网络谣言以受关注等非理,影响舆论的正确走向,再加上大学生思维活跃、言语激进,在为网络舆论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网络舆论的不稳定因素,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媒介使用自律力的情况仍需值得关注。

(四)互动的舆论传播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缺位的矛盾新媒体下的网络舆论具有几何方式的传播能量,尤其在微博时代的网络舆论,其独有的传播特性有着更为强大的互动功能。应该看到,当前的网络舆论传播除了在短时间内可以自发地大范围地传播舆论,还能借助网络自治力量组织凝聚虚拟力量,将网民从虚拟空间延伸至现实生活,形成舆论场中强大的跨阶层、跨空间的社会影响力。由此带来的网络舆论传播负效应更需要通过强化对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加以规避。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既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未能涵盖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也不能维系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功能,加上很少大学生受过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他们的媒介素养更多是基于自发的网络生活经验积累,相关媒介素养水平难以承接强势推进的网络舆论传播。

三、基于网络舆论“生态逻辑”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思考

在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渗透到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中的趋势下,网络舆论已渗透大学生活的每个场合,而从网络舆论常态与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矛盾来看,迫切需要高校、有关部门、大学生在面对网络舆论生态系统时,都应遵循其“生态逻辑”,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一)净化大学生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基于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过程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具有媒介素养教育的效能,本文以为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首选是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培养负责的网民心态和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并使之形成社会共识,营造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好氛围。[6]具体包括:加强网络舆论的技术监控和法律约束,强化行政和司法机构对网络舆论及非理性网络行为的监管责任,充分保护社会公众的网络话语权,保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强化网络媒体形成有效的自律机制,确保所发言论符合事实真相;发展网络自治力量,建设网站舆论监督协会,及时清除低质量的网络舆论信息;加强制度建设,引导网络企业规避恶性竞争,避免因过分商业化的舆论诉求给网络舆论秩序造成负面影响;制定校园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网络监管力度,优化校园媒介资源,宣扬积极的网络舆论态度,净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

(二)大力普及大学生网络媒介知识考虑到大学生是网络舆论场的重要参与者,但其对网络媒介的传播特性和表达方式及其理性认知还存在偏差,本文以为加强在校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感悟体验,实施媒介素养方面的系统教育,大力普及大学生网络媒介知识,培养其网络沟通、交流能力,并以积极的态度看待网络舆论尤为重要。具体可通过课程设置及互动教学、学术论坛、专题讲座、社团活动等贴近大学生主题生活形式向大学生传授网络媒介知识,帮助大学生掌握网络媒介舆论传播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增进其对网络媒介舆论特性的认知。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大学生对社会舆论与网络传媒特点的认识。此外,还可以在尊重大学生作为网络舆论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兴网络媒介,在校园网络环境内部牵引正确的舆论导向,与大学生进行互动的网络媒介交流活动,在此过程中建构大学生的媒介认知能力。如此,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普及网络媒介知识,建设高校内部完善的网络舆论交流平台,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舆论获取有效的学习资源。[7]

上一篇: 绪论课教学论文 下一篇: 建筑安全员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