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5:53

网络流行语论文

网络流行语论文篇(1)

二、寻爱求暖的心理随着全球化、城市化的发展

西方的资本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侵入国内,人们发现自己房子大了,口袋满了,心却空了。现实生活中,灵魂没有依托,真爱与温暖更是难求,因此网民们希望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关爱,寻求温暖。如流行于2009年的“哥X的不是X,是寂寞”的句式。此语源于百度贴吧里,有人发了一张一年轻男子吃面的图片,并配文“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由此,网友相继生发联想出“哥X的不是X,是寂寞”的句式,诸如“哥写的不是字,是寂寞”,“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很多网友把“寂寞体”变成自己MSN、QQ的签名,仿佛什么事都可以变作“寂寞”两字,这充分反映出了现代人空虚、寂寞的现实,人们只能通过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寻求慰藉。而“XX,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一句式则富有家庭式的温馨,得到更多网友的追捧。此语出自百度“魔兽贴吧”,起因于一个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贴子。此贴一发,短短几小时内引起了近40万名网友围观浏览,一天竟然有了710万网友点击和30万的回复,从中可以看出网民们对家庭温暖、关爱是多么的渴求。网民们渴求关爱与温暖,于是顺应网民心理的“淘宝体”也红遍了网络内外。“淘宝体”是因淘宝网卖家对商品的描述语言亲切、俏皮而被广大网友所喜爱。其关键词为“亲……哦……包邮”,例如“亲,快下订单哦”!有些公路上的警示牌受此启发改成了“亲,请遵守交通规则”,甚至有的高校也用“亲,你被录取了”来写录取通知书。一个“亲”既热情又简单,不管关系怎样,听着就顺耳。关爱、真爱、温暖一直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我们希望网民们在网上寻求到温暖与关爱后,再能反馈一些到现实生活中,对身边的人多一些关爱与温暖,少一些冷漠与猜忌。

网络流行语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H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4-0052-02

一、国内网络流行语研究

国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末,直到2000年《科学》杂志刊登周海中的文章《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才使网络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首次被正式提出。网络流行语是从网络语言中分离出来的,它作为一个独立概念产生略晚于网络语言,因此国内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也相对较晚,大致始于21世纪初。早期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专著很少,如王骁炜的《实用网络流行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网络流行语》和上海社会科学院2002年出版的《网络流行风――网上聊天词语妙用》。同时,用于搜集和解释网络流行语的《网络时尚词典》《最新网络交际用语辞典》《新华网络语言词典》等也相继面世。但这些著作多为工具书性质。可见早期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只停留在归纳与解释阶段,还未进行理论研究,后来才逐渐将其纳入语言学范畴,如黄涛在《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中介绍了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玫英在《网络语言新探》中论述了网络流行语的特征、类型及产生原因等。随之相关的硕、博士论文也逐渐增多,如王存美的《网络流行语语情调查》、常楠的《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研究》、陈伟健的《网络流行语研究》等。从研究视角看,早期学者都用普通语言学理论分析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分类、构词方式、修辞特点、语言变异、语体语用等。后来转向社会语言学,研究内容也从汉语言延伸至中外网络语言比较及对外汉语教学等,呈现出跨学科的研究局面。从研究方式看,目前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是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前者运用现有语言学理论与方法分析网络流行语,以验证或补充传统理论,或是提出新的假设和问题。后者则是围绕典型个案,聚焦于一个或多个视角展开分析,如叶开的《“呵呵”的社会学解读》、牛子涵的《从“人艰不拆”看网络缩略语》,而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比较欠缺。

二、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

作为新兴的语言现象,从语言学角度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研究是最多也是最早的。多数研究者从普通语言学视角出发,从语义角度研究网络流行语的变异,如语义衍生及泛化过程、语义缩合转用等,并结合例子探寻网络流行语的变异规律、承载内容的演变及影响因素,着重研究了旧词新意类网络流行语,如2013年网聊最伤人词汇“呵呵”的变异;或站在句法角度,从网络流行语模式的来源、特点、生成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着重分析其结构、语法功能等,得出了许多研究成果,如网络流行语的语法功能和词性灵活易变,外在形式从简单演化到多样,并衍生出一系列具有固定格式的惯用语体,如“甄痔濉保淮佑镉媒嵌瘸龇,或在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和道金斯的模因理论指导下,对网络流行语的内涵特征、形成因素及过程、传播效应及引导策略展开研究,考察网络流行语遵循或故意违背了哪些传统的语用学原则,探析网络流行语的修辞特点等;或运用礼貌、合作、经济等原则,心理模型语用推理等理论对性别称呼语、指示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进行探讨。

还有学者将网络流行语视为一种语言的社会变体,交叉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角度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本质,探讨其产生和变异的社会原因、表现形式及全新的表达功能等。学者大多肯定了网络流行语对丰富词汇数量、提高交流效率、反映社会状况、了解大众心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也指出了它的模糊性、语意不明等缺点,并针对部分网络流行语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了语言失范问题。如方毅华等人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适应网络传播特性、彰显草根文化、引发社会思考等正效应,同时具有形成网络语言暴力、影响语言规范化等负效应。”①甘露认为,网络流行语加速了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推动了新闻事件的发展和信息公开,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活跃了民间语文生活,影响语言文化发展方向,容易给部分人群造成理解障碍。②这类研究都注意到了网络流行语的两面性,在剖析具体案例的过程中探寻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对舆论风气的影响,如陈泽星在《仰“浮云”之咏叹,观社会而长思――透过网络热词解读社会》③中提出:“网络流行语不仅折射社会现状,反映社会娱乐减压心态,而且流露出网民对公权的质疑和讽刺,体现了网民在不断增强的公民意识下,对自身话语权的争取和对舆论焦点事件与社会现象的意见参与。”

可见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的学者,或以语言为中心,联系社会因素的作用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或立足语言的社会学,把网络流行语视为材料去描写和解释社会行为,把网络流行语当做社会现象考察。但无论哪种研究,都通过分析网络流行语所反映的社会现状,将研究内容深入到了社会转型期矛盾激化、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意识提高、政府公信力不足、核心价值观缺失、释压渠道不畅、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上,如网络话语阶层结构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是否一致,网络流行语能否体现出网络社会新权力和新权威等,这些都是有待深入研究的。

除此之外,对如“狗带”“蓝瘦香菇”等音译及语音变异类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也随着这些词的流行而增多;还有学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将网络流行语视为一种符号系统,探讨其认知机制;从修辞学的角度以隐喻等作为理论依据,研究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征等;从翻译学角度分析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句法特征,提出翻译策略,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将研究范围拓展至国外,虽然其研究方法有待完善,但扩大了汉语网络流行语在全球的影响。

可见,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正在逐渐深入,但现行研究方法多为定性分析,鲜有定量分析及两者相结合的研究。虽有许多学者结合语料对网络流行语进行针对性探讨,但所使用的语料比较单一,数量也不充足,很难通过个别案例探究整个网络流行语背后的语言规律。据此需要建立网络流行语语料库,展开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进一步完善网络流行语研究的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方法。

三、网络流行语的分类与特征研究

汤玫英按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以完整的词语形式出现的单纯流行语和以一定的语言格式出现的格式流行语。④谢亚军根据网络流行语的外部特征和构成元素将其分为首字母缩略型、数字谐音型、符号语言型、汉语谐音型、旧词新意型等。⑤伍凌从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出发划分出语义偏离、语法偏离、借形赋义三种类型。⑥可见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各持标准,但对这些标准的界定还缺乏严密的限定,导致标准交叉重叠,归类时模棱两可。

此外,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特征的概括虽有相同之处,但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概括不仅存在差异而且较为粗略含混,存在抽象、易造成理解偏差等不足。如李秉震把网络流行语的特点抽象概括为“奢化”和“简化”。⑦有学者将其特点概括成便捷性、口语化和娱乐性;有学者认为,W络流行语是一种自成体系的语言系统,具有特殊的封闭性;还有学者指出,网络流行语具有现实性和象征性、隐喻性和反讽性、衍生性和推广性以及蹿红快和周期短等特征。

四、网络流行语的正负效应与趋势预测

站在语言学角度,学者们都肯定了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和形式创新,指出了其丰富语言和表达方式的积极作用,也指出要对不规范的网络流行语及其给汉语带来的负面作用进行规范和制约。但也有学者认为语言有自我净化能力,网络流行语和其他语言文化一样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顺应适者生存的法则,不必强制规范。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各有道理,网络流行语也会朝趋利避害的方向发展。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动态性极强的语言现象,它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从而加快自身的更迭演变,自然进行新陈代谢,以适应“适者生存”这一演化规律。随着时间推移和网民素质的提高,其中不文明、粗俗、轻佻只附着于热点事件而流行一时的网络流行语将逐渐被淘汰。

网络流行语逐渐趋于理性化和现实主义。浅显的字母缩写词等已不能满足人们表达思想、炫耀文采的需求,用幽默的语言抒发生命体验,在嬉笑怒骂中使用委婉含蓄且极具个性化的词句,更能获得大众青睐,使之得到充分传播。可见以讽刺口吻抒发社会生活体验的网络流行语将是新趋势。

网络流行语与“表情包”的联系越发紧密。英国卫报称:社交媒体正进入一个“无文字”的传播时代。新奇夸张的“表情包”配上网络流行语,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比单纯的文字更具感染力,人们甚至脱离文字只用“表情包”就能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斗图”已成为社交媒体的常态,“表情包”也从静态发展为动态,语音交流的发展可能会催生出“有声动态表情包”,以满足人们更好的试听享受。

[注 释]

①方毅华、罗鹏:《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编码规律解析》,《现代传播》,2011年第12期,第77页。

②甘露:《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中国传媒科技》,2011年第12期,第43~44页。

③陈泽星:《仰“浮云”之咏叹,观社会而长思――透过网络热词解读社会》,《文艺界》(理论版),2011年第7期,第258~260页。

④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5~89页。

网络流行语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97 ― 02

语言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网络语言迅速发展。在网络语言中,以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最为深远。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时尚符号,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它折射出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并通过网络流行语表现最真实的自我。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发展以及变化为社会语用的发展提供了素材。模因论为分析语言的复制、变化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工具。①带有强势模因性质的网络流行语,其传播能力会格外引人注意,延长记忆中保持的时间,从而顺利复制,得以传递。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模因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学者从多个角度研究网络流行语,本文将尝试用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memetics)来进行研究。

一、模因论概述

(一)模因论及模因概念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阐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对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于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传播提供了鲜明的理论基础。模因论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来诠释文化传承的本质特征。模因论的核心术语是模因(meme)。该术语由牛津大学理查德・道金斯教授于1976年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Meme与gene 发音相近,词根相似,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但是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而模因是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②新达尔文主义者认为被称为模因的条件是,当某种思想或信息模式被别人复制,重复传播。该词经被收录进《牛津英语字典》以及《韦氏词典》中。《牛津英语字典》中模因的定义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方式,尤其是模仿的方式得到传播。”部分学者认为模因是存在于人脑记忆中的信息单位,从此人的记忆中被复制到彼人的记忆中去。网络流行语作为语言发展的新形式,其传播就是信息得以复制传播的方式,也是语言进化发展的新方式。

二、网络流行语与模因论

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不仅仅成为一种技术,而且成为一种以信息为标志的崭新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崭新的文化。作为这种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语言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一)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因素

网络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它具有开放、自由等特点,这些特点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网络流行语”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③网络流行语是特定人群使用的表达符号,例如年轻人以及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等。“网络流行语”是网民们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使用的不同于真实生活世界里语言的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它源于真实世界,又对真实世界产生影响。网络流行语简洁、生动,彰显个性,内涵独特,而又能与时俱进,体现了网民们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网络流行语形式多样,包括缩写、谐音、符号、数字、单词、语句等各种形式。网络的普及、网民群体的扩大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和传播。

(二)网络流行语与模因论

Francis Heylighen 把模因的成功复制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作为模因复制的前提,同化阶段是指模因通过感染新宿主以进入其记忆之中。记忆则是指模因在新宿主头脑中保持的时间,保持的时间越长,模因被表达和传播的几率就越大,但保持的时间长短还要看模因的强弱度;强势模因具有三个特征,即复制精确-高保真度,散布广泛-多产性,复制长久-生命力强。表达是指模因必须要从宿主的记忆中释放出来,通过语言,非言语,声音,文本或图像等方式表达出来,即模因的产出阶段。模因复制的最后阶段-传播是指模因需要借助一定的有形载体,包括生物载体,如人和非生物载体,如书籍,网络等,但语言是较有效的传播载体。

网络流行语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同样具有遵循着周期理论。网络流行语模因成功的基础就是引起网民宿主的注意,进人他们的记忆之中,使其受到感染、并最终获得他们的接受和认同。网络流行语的自我复制的能力各不相同。模因具有选择性,是因为模因的传播能力是不同的,某些信息更易于引起人们的注意,更易于被人们记住,更易于被传递给别人,成为模因;而另一些则从来得不到传播,成不了模因。网络流行语之间具有激烈的相互竞争性,以争取被宿主采纳、接受,得到表达和传输。怎样的语言模因才能成为成功的网络流行语即强势模因?正如前文所述,Dawkins指出强势模因的特性,即保真度、多产性和生命力。有很多模因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广为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易于被记忆。

三、网络流行语模因的种类

如前文所述,根据模因变异结果,分为“相同信息异型传递”的基因型和“不同信息同型传递”的表现型。

网络流行语论文篇(4)

引 言

当代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个庞大的“网民阶层”,网络作为一个独立的媒体平台生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传播语境。网络流行语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语言方式,并且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2011年新年伊始,“给力”一词在中央电视台闪亮登场,从春晚舞台到央视新闻,成为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新词汇。网络流行语不仅从属于网络,而且以“风潮”的态势辐射到传统媒体。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人群从90后延伸至所有人,它的意义已经不是最初的自娱自乐,而是产生了丰富的社会价值[1]。对于风起云涌的网络流行语,极有必要从网络基础受众层面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以便从文化高度认识网络流行语的效果。

网络流行语相关理论及调研文献

网络流行语的概念与意义。我国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是由现象驱动的。《牛津英语大词典》对流行语的解释是“时兴流行,反复使用,特别和政治或其他组织有关的词语”。英国流行语研究专家、英国词典学家E·帕特利奇认为: “流行语是一种时兴流行,公众喜闻乐见的俗语。”网络流行语,是由网民创造并传播,首先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一种媒体语言。它广泛地出现在聊天IM、网络社交SNS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网络语言来源广泛,多取材于方言俗语、各门外语、缩略语、谐音、误植,甚至以符号合并以达到象形效果等,具有高度跨界的混合性。通常使用注音文、拼音首字母及其他符号(如“火星文”)。一部分流行语是由网民自创的。另一些流行语并非网民原创,而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由于其所指称的事件在真实世界中的时效性、影响力而流行起来;二是线下生活中的普通用语经网民刻意地加工渲染及传播而形成的。这种加工过程也体现了网民传播“从众的创新”特征[3]。

网络流行语的相关研究与调查。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主要分为现象分析及理论诠释,而网络规范问题成为对策类研究的甄别标志。由于网络是一个公共信息传播媒介,因而网络流行语是全民词语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的生长。田宇贺认为全民语言在网络传播中的发展创新催生了网络流行语[4]。目前国内对于网络流行语使用行为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网络词语的分类、发展前景、产生原因、规范化建议等。

程士安在京、穗、沪等地针对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和消费观进行了系列调查,发现网络媒体不仅对传统媒体、传统的传播方式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构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传播类型,而且深深影响着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变化。调查从“信息的共同性与文化的共同体经验”和“虚拟失控与现实社会的共存及社会文化地位”等方面检视网络媒体出现之后的价值观变化[5]。

从受众角度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调查研究仍不多见,魏彤儒发表了2007年河北高校大学生群体流行语调研报告,分析了青年群体社会文化心态[6]。孙云梅也对华中科技大学校园流行语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涉及样本数百份[7]。较为常见的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和艾瑞网等专业机构进行的行业调查。高校学术导向的网络流行语调查需要在样本数量和覆盖面上进行扩展,也需要从网络流行语问题聚焦到当代青年文化认识。

调研设计

网络流行语的媒介使用水平是有差异的。什么样的受众会拥有比其他人更高的网络流行语偏好·线上认知网络流行语后的形成态度是否会影响到线下使用·下面的论证和假设将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

资深网络用户假设与测量。网民群体在互联网上的长期使用行为符合传播学AIDA模式(关注、兴趣、行动、评价),由于长期处于网络环境中,资深网络用户体现出更高的媒介依赖,这是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8]。根据CNNIC第29次调查结果,学生群体占网民总数的30%,大学生占其中的很大部分。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旺盛的学习阶段,又面临着走向社会的预备阶段。当一种行为习惯被个体沿袭和固化下来,形成新的网络“传统”和“习俗”,网络流行语的文化效应可能浸润大学生受众的思维和价值,而由这个群体所组成的当代青年,会将这种文化传承到整个社会。网络流行语出现并流行于网络上,与网络使用者资深程度有关[9]。熟悉使用网络就在潜移默化中参与到网络流行语的“流行”环境,并且受到了文化上的感染,因而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认可度较高,评价较为正面,最终更有可能将网络流行语带入生活,在社会中形成人际间和评论过程。

网络流行语论文篇(5)

二.模因论与模因

1.模因论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借用生物进化理揭示语言文化之间的普遍联系和文化传承性的本质规律。模因论中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meme),是由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Richard Dawkins 在其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使用。牛津英语词典对meme 的解释是:An element of culture that may be considered to be passed on by non-genetic means,esp.imitation(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播的文化的基本单位)。meme 意为被模仿的东西。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而被复制,就可称为模因。

2.模因的特征

模因作为文化基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仿性、复制性和传播性是语言模因的三大基本特征。陈琳霞(2006)提出模因是一种复制因子,通过模仿得以传播。经过复制之后组成的语言模因在人们的个人交际中被广泛传播。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行和传播的基本规律,而模因本身则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可见模因与语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3.模因发展的阶段

语言模因的研究主要基于进化论的观点,模因的发展经历了选择、进化、繁殖、变异、消亡等一系列成长过程。Hlighten提出,模因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1)同化(assimilation)。同化指呈现的模因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2)记忆(retention)。模因必须在记忆中停留,否则他们就不能被称为模因。(3)表达(expression)。为了能广泛传播,模因必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宿主能够感知的有形体,如话语、文本和图片。(4)传输(transmission)。模因表达需要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物质载体或媒介,防止信息流失或变形。模因载体可以是书本、照片、人工制品、光碟等。

值得注意的是,Hlighten指出,这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形成一个模因复制环路,在每个阶段都面临着被选择、模仿或者被淘汰的命运,不同的模因会因为其超强的复制性和环境适应能力而得到广泛传播。

三.网络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

1.网络语言与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文化兴起的重要标志,也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网络流行语折射出当代网络文化的风貌,是网络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秦秀白认为网络语言是指与网络和在线交流有关的语言,它由三种语言成分构成:(1)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专业术语;(2)网络文化现象相关术语;(3)计算机辅助交际(CMC)使用的特殊用语。本文涉及的网络流行语主要为分类的第二种。

2.网络流行语模因传播的方式

模因传播的途径是多元化的,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的过程中会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模因的复制不一定全部都是词语的原件和附件从内容和形式上完全一致。何自然教授认为,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有基因型的“内容相同形式各异”和表现型的“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两种方式。前者被喻为基因型的模因,后者被喻为表现型的模因。

结合近两年较为流行的“最美现象”来分析,“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妈妈”、“最美大学生”“最美婆婆”等词汇成为平民楷模的修饰词,被冠以“最美”头衔的这些典型人物经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成为社会公众模仿的对象。“最美现象”中传达的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和知识的传授中不断复制,传播给他人,本质上也是模因的传播。因为其形式的一致性和内容上的差异性,应该归属为表现型模因。

又如2013年某卫视开播的《中国好声音》,它是一档精彩的选秀节目,节目中的选秀歌曲也成为民众耳熟能详的曲调。一时间各大卫视争相模仿,《中国好歌曲》、《中国好舞蹈》等节目陆续登陆各大媒体平台,随之而来的“中国好股票”,“中国好老师”“中国好室友”等网络衍生版本更是让“中国好声音”形成了自己的体例――“中国好声音体”。从本质上讲,它也是一种表现型的模因。

至于基因型的模因可见诸于网上交际常用的数字谐音,10个阿拉伯数字随意组合,整体上发出大致的谐音,如88(再见);7456(气死我了);584(我发誓);9494(就是就是);526(我饿了);987(对不起);5201414(我爱你一生一世)等等,这种数字谐音式的表达因简介方便而深受网络使用者的喜爱,同时这些语言模因也遵循”“适者生存”的规律,容易理解和记忆的数字谐音模因被广泛传播。

四,网络流行语形成的原因

社会因素,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的发展,一方面,伴随着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新事物和新情况加速了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为了迎合人们揭示与表达新事物的需要必然会出现新的语言模因。

语言因素,语言体系本身存在着一个自我净化的过程,语言会通过使用语言的人来完成语言的升级换代,为了完善语言自身的表达体系,人们往往会通过创造、借用、移植等方式来补充新词汇,新的语言模因也随之产生。

心理因素,人们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往往带有一种求异心理,总是想方设法的追究新奇的表达方式,逐渐舍弃既有的传统表达方式。网络流行语的出现符合大众追求新奇时尚用语的心理,为了能够在网络生活中体现时代性和时尚型,语言使用者们会绞尽脑汁的创造新颖并且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达到交际的目的。

五,合理引导网络语言的传播

丰富多样的网络流行语言产生于由独特网络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我们应该对网络流行语的存在和发展持理性态度,根据模因论,语言的发展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网络流行语中不易于社会发展、低俗的语言会随着时间慢慢被历史淘汰,而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势语言模因则会被保存下来,因此我们应该对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要规范引导,同时又要给予其充分的发展空间,发挥其构建网络文化,丰富语言发展的重要作用。

六,结语

模因论为探究网络流行语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在模因论的理论基础上,简单论述了网络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并对合理引导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了解模因论和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方式,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了解语言的发展和变化。(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汉字文化.2005.(4).

网络流行语论文篇(6)

综 述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深入,网民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评论。于是诞生了“次奥”“路过”“打酱油”等流行语,表示第一时间对某事件形成关注和讨论。而像“蛋疼”、“拙计”、“中二”等词也都是在网络爆红之后,才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之中。语言变异现象始终是汉语言文学研究的热点,网络流行语中这些特殊的词语变异现象当然值得注意,即词语原有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被打破,或者改变词语原有的能指形式,或者赋予词语原有能指以新的所指内容,使词语的感彩、语体色彩甚至语义内容都发生某种程度的偏离。

一、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原因

语言是时代的反映,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网络上的年轻人思想活跃,思维灵活,喜欢新鲜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新,追逐时尚,而且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约束,同时由于他们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这就使得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1、网络载体的普及性使表达途径提供了可能

网络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互联网信心中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是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预示着更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互联网时代。网民已然成为一个特殊的社区群体,在网络社区里,人们有自己的语言习惯,有自己的名称地位,有自己的权利自由。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2.0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传播的方式也更是日新月异。而其中对传播影响最大的非自媒体莫属。当前,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已成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和新兴舆论场。而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简短,有着140字的限制。正是因为这样的限制,强制规范了我们使用简短的语言概述自己的表达。另一方面,因为简短地表达很难系统的“字明其意”,这就需要利用大众公认的意义符号来传达文本内容的实质。

2、网络交际的娱乐性使表达方式变得幽默生动

网络流行语借助旧词新用、语义别解、谐音、重叠等词汇变异形式,在调侃中不但非常形象,而且调节了气氛,形成一定的幽默轻松效果。这也是网络流行语得以蹿红的重要原因。如“淘宝体”的亲切,“咆哮体”的激动与幽默,“甄体”的“说人话”带来的反转喜剧效果,“高晓松体”的生动表现在对行业的调侃描述上等等。

网民的相对年轻化使得网络流行语充满青春与活力,他们创造出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流行语,营造出了轻松幽默的阅读气氛。如:黑旺财――《唐伯虎点秋香》中的一条狗,狗者,犬者,黑犬,就是默。驴友――泛指爱好旅游,经常一起结伴出游的人。菜鸟――原指电脑水平较低的人,后来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指在某领域不太拿手的人。

3、网民群体的极化性使表达实质得到民意共鸣

近几年,网络的迅速发展也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民意表达的渠道,尤其是微博的发展更是将民意表达推向一个高潮。而随着“自由”、“民主”、“权利”等意识的渐渐觉醒,广大群众要求自由表达的呼声越来越大。在还没有达到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条件下,以一种幽默、调侃、简洁的话语形式传达大众心声的方式受到大家的认可。

心理学家梅厄斯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群体极化就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因此,网络用语一旦诞生就会以无法预知的速度迅速传播开来,成为网络流行语。“给力”一词从网络到现实的爆红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与过去“偶”、“稀饭”、“94”等网友自娱自乐独创的网络流行语不同,很多的网络流行语均是“背后有故事”,连接着社会热点事件,若不了解这些热词的出处,仅从字面上很难理解他们的社会含义。如“神马都是浮云”、“我勒个去”、“非常艰难的决定”、“羡慕嫉妒恨”等,这些网络流行语蕴涵着人们的爱憎与喜悲,表达着态度与意见。或许它们稍纵即逝,但在这些词语背后透露出公众对公共事件抱着怎样的心态和意味,反映出一定的舆论“切口”与暗示,很值得玩味和思考。

二、网络流行语的构成方式

零度偏离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王希杰先生在修辞学界提出的语言学理论,它以修辞研究为出发点,运用“零度”和“偏离”这两个基本概念,在“四个世界”的参考框架中对语言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新的阐释,是独具特色的汉语语言理论。

其实,网络流行语中的语言变异现象对这个零度偏离理论也是适用的。根据这个理论,我认为,网络流行语的构成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语义偏离

有的网络流行语词语构成不变,但使用环境发生了改变,尽管同音同形,但意义效果已不可同日而语。这在理论上说,就是语义发生了隐喻抽象化的偏离,由较具体的动作域延伸向较为抽象的认知域。

如“打酱油”、“做俯卧撑”,这是两个动宾结构短语,原表示两个具体的动作行为。这两个词到了2008年的网络上,词义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流行语中的“打酱油”表示网络上不谈政治,不谈敏感话题,与自己无关,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用此话回帖而已,相当于“路过”。“做俯卧撑”的网络流行语,源于贵州省公安厅发言人王兴正关于李树芬之死的介绍,表达了对时事不关心、不评论,只做自己事的态度。

2、语法偏离

如“雷人”,本义是云层放电时击倒某人。目前网络上流行语“雷人”有新的含义,是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惊,很无语的意思,有时也引申为因为事物的某些属性而使看到的人产生无限热爱的一种情况。

“雷”字作为网络流行语,用法比较随意,已经由本意的名词向动词、形容词发生偏移。

用例一:当动词使用,“我被那个视频雷到了”、“那人的舞蹈真是雷死人不偿命”。

用例二:当形容词使用,“你看到过山寨飙车队了吗,真是巨雷啊”、“娱乐圈里的人真是一个比一个雷”。

用例三:当名词使用,用作对某些事物的回应,“好大一个雷啊!”

用例四:成语,“天雷阵阵,气死我了,没费拉”。

3、借形赋义

如“”,音:jiǒng。“”其实是“”的衍生字,现代的字典里都查不到。两个字的读音相同。的意思为“明亮、光明”。“”字是生僻字,一般古代常用。

网络流行语“”的语义是借形赋义:“八”像眉眼,“口”像一张嘴。因此根据形状,“”被赋予郁闷、尴尬、悲伤、无奈、困惑、无语等等意思,示意很好很强大,也指处境困迫,喻尴尬,为难。同“窘”一样,表示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极为窘迫的心情。

再如“”,由两个“呆”组成,音méi。在20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可以查到“”字,它是“梅”的异体字。从字形来看,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并没有发生变化。

但在今天的网络文化中,“”的音义却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呆+呆”组合而成,网民们直接看形读音,通常把它读作“呆呆”或者是“双呆”,在语义上赋予它“很傻、很呆、很天真”的新义。

三、网络语言的影响价值

从语言变异的角度来看,网络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网络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语境,网络语言就是在这种环境之下产生的一种变体,这种变体是特殊的语言现象,是和网络社群相对应的。

如果在时代性的文化背景下考察网络流行语,那么它是以“碎片式文化”的形态存在。青年群体热衷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现象是对传统和僵硬制度的全面解构和反抗,同时,也反映了网络人的生活状态与生活态度,他们追求的不是建立体系严密的宏大叙事,而仅仅是对当前心境的即兴表达。这样,一元选择被网络否定,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样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网络流行语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而产生的一种反映社会风貌与民众思想状况的文化现象。作为语言符号,网络流行语最能反映出当代青年对待社会变革以及思想意识领域的现状。而当文化这个本身就非常复杂多元的词前面挂上“网络”、“高校网络”等字眼时,它的意义就更加明显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流行语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时事、关心国家发展的先进性趋势。

网络流行语的涌现,预示着某种新力量、新思潮、新观念的崛起。使用网络的主流人群从80后延伸到90后,90后这一新兴网络主体,在思想上、生活上有着更多的创新意识。而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实则是网络群体的集体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产物。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时代的身势语,他以简单的符号、惟妙惟肖的形象性和创意十足的创新意识,创造出了网络时代特有的语言,既满足了青年网民不同的喜好和需求的多样性,也遵从了他们自主选择的个性,更加符合他们追求个性化的口味。

结束语

语言的稳固是相对的,而发展却是绝对的;语言规范是相对的,而变异却是绝对的。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变异现象是一定社会条件下、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是一种言语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对它应作全面审视、具体分析,我们不宜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

青年人追求时尚、求异求新,这是网络流行语中词汇变异得以盛行的心理基础,也是多元多彩社会现实的折射。网络流行语中的词汇变异现象,是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有积极的修辞价值,所以不宜按照一般的语言规范去衡量和纠正。

对待这种现象,我们更应该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合交际需求的词语变异形式会保留下来,成为经典语言,而不符合规范的词语变异现象,则会在“约定俗成”中自然而然地淘汰掉。

参考文献

[1]戴庆厦 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萨丕尔 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网络流行语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95 — 02

随着技术的革新和网络的发展,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正在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迅速的成为现在的一种比较新兴的语言现象,并且正在表现出比较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其所包括的范畴不仅仅是现在的网络世界中所通用的语言,还在网络之外的日常交际生活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网络的流行语言逐渐的成为了我们日常交流以及媒体的生活用语。很多的网络语言已经逐渐的被大众所接受,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交际用语。所以,网络语言的研究也逐渐的成为了专家学者所关注的焦点。有部分的相关专家认为,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和普及,在未来的短时间内,互联网将与人们日常必备的消费品一样成为人们的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来讲,互联网语言是指的那些在网络中传播或者是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所能够接触到的一切的语言。但是,根据郑远汉教授的分析,网络的语言一般可以分为以下的两个方面:

首先是与电子计算机或者是网上的相关活动所相关的名词的术语。

其次是人们在上网聊天的时候所临时创造的一些特殊的符号或者是信息代号以及特殊的用法。而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就是第二种网络语言。

一、模因概说

模因一词是来源于生物学的基因词汇,其指的是通过模仿而产生的自我复制的现象,这个词是牛津大学的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首先提出的。在其著作中,他将基因的复制因子的特征描述为基因的模仿,从而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对文化传播的基因的描写,也就是我们说的模因。模因一次在拼写上仿造了基因的拼写方式。有些学者对模因的定义阐述为个人记忆中的一个信息单位,能从一个人的记忆中复制到另外一个人的记忆中去。生物体需要依靠遗传以及进化来对生物的基因进行延续。而文化也同样的是需要通过自身的集成以及相关的计划来延续其本身的基因的。所以,模因一产生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关于模因的新兴的学科也逐渐的诞生。模因学的研究领域也十分的广泛,大到文化的部分,小道理念的研究。国内最早在对模因进行研究的学者是何自然教授,其将模因学带到了中国并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模因的理论中,模因被认为是一种病毒,可以从一个人的大脑中传递到另外一个人的大脑中,在那里所得到的生存环境中进行生存,并且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继续将其传递下去。这样的传递感染式的行为,就是一种相互模仿的现象。

模因的定义经历了两个时期的不同讨论。早起人们对于文化的模仿的范畴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通常以此作为依据制定了相关的定义。而后期则是对于大脑的信息单位进行定义。总体上来讲,任何一种实体,只要经过了从一定的模仿的过程到复制的过程的转移,就可以称作是一种模因了。

二、网络流行与模因中的语言特点

关于模因的特点的分析,有的学者认为其有一定的复制能力,有一定的延续性,有一定的继承性,有一定的变异性。而在网络流行语进行传播的额过程中,网络流行语的模因有以下的特点:

1.内涵型

网络流行语大部分都是经过网民自发的研究和讨论,利用其本身的聪明和才智所创造出的一些相对比较新颖的词语或者是对一些旧的词语进行的一定的加工所产生的新的含义。网络流行语的模因之所以能够产生广泛的传播是与其背后的隐喻机制有一定的关系的。在很多的网络流行语的模因中,很多的是网民从一个新闻事件中所概括的能够包含整个事件的词汇,有的干脆就是直接的用新闻的人物名字或者是新闻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的事物作为事件的代号。不管是什么样的网络流行语的模因,其背后所隐含的故事和其潜在意义才是支撑起模因的基础。

2.形式简单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对于事情的处理往往都是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和便捷性。对于文化也是这样的,人们在文化的领域中所追求的都是有一定的功利性和时效性的东西,所以,在网络的流行文化中也是这样的。网络中的交流现在大都是通过打字的方式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在网络的流行文化中,文字是占有了很大的比重的。为了能够节省时间,但是又不能够影响其交流的目的的达成,人们往往就会自觉的选择那些生动并且形式简单的信号进行传输信号的表达方式。网络流行语也就是在这样的交际的需求之下所产生的。在长期网络流行语的观察中,我们发现网络流行语出了更新速度快之外,其本质上的特点就是形式相对简单,有一定的普遍接受性,并且能够通过人们的简单接触迅速的被记忆。

3.使用频率高

网路流行语的模因一旦产生就能够让人们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固执,并且在复制的同时能够通过网络迅速的传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和更新速度都是很快的。在传播的过程中,虽然很多的构词方式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语法的规范的,但是这些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中往往是反映出了人们的一定的思想认识和一定的主观上的愿望,这样的话就能够使得网上的相关的模因的复制品被大量的传播,而在传播的过程中这个机制就大量的流行起来。

4.传播过程中可以变异

在网络流行语的模因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层次不同的受众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语境下的网络流行语的转变,与以前的模因相互结合或者是在不同的语境下产生新的模因的方式,会产生网络流行语的模因的转变。这个过程往往就是网络流行语的快速变化的过程,人们往往会通过网上的谐音的转变,或者是旧词新意的转变方式将网络流行语的以前的模因进行转变和发挥,产生新的不同的流行语。

三、网络流行语模因的文化分析

1.强势网络流行语模因与弱势网络流行语模因

我们在模因论中所说的强势网络流行语模因,指的是那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够被广泛的复制和传播的,在一定的时期内能够在网上持续的存在的模因,其主要包括那些传播了上千年的习惯用语和成语等,当然,还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逐渐的适应社会现实而产生的一些能够适应时尚的,比较简单的网络流行语。这些流行语不管是在人们的网上聊天和网络生活中使用,还在一定的程度上转移到了日常的生活中,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交际的一个部分。

而我们所讲的那些拖尸的网络流行语的模因,主要指的是那些生命力相对比较弱,不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找到新的宿主,或者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得不到有效的传播而被复制的次数相对比较少的模因。这些模因在刚出现的时候往往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其被复制的次数比较少,很快就消失了。

2.网络流行语模因的成因分析

我们可以将网络流行语模因的产生看做是事物的内外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结果。从内因的层次上来看的话,现代汉语的词汇的发展的需要就是网络流行语模因所产生的根本来源。由于网络的交流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社会所普遍存在的现象,而面对这样的情况,语言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对自身进行改造才能产生适合时展的社会的需求。于是网络的环境下就产生了这样的网络流行语的形式。

从外因的角度分析的话,一个社会的文化以及大众的心理上的诉求也促进了网络流行语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在这个社会的文化取向不断演变的过程中,网络上的语言流行的方向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演变的过程中,随着人们的文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逐渐的流行,网络流星语的简单性和方便性也成为了人们所追求的一个主要的方向,在这样的基础上,网络流行语模因的外部环境也就产生了。

3.网络流行语模因对社会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模因的生成速度比较快,使用频率也相对比较高,并且由于其不仅仅存在于网络之上,还存在于报纸和杂志的媒体中,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网络流行语的模因在产生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有一定过得消极层面的影响。

首先,从积极的层面看的话,网络流行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强调尊卑等级的观念的文化状态,底层的弱势群体往往得不到一定的有效的保障,产生的是一种极度的压抑的心理,这样的人群往往希望能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彪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话网络的出现正好给他们一个比较好的平台。他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念和看法。同时,网络流行语也对语言文字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由于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但是语言也是不断的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的传统的语言文字在现代化的快速生活方式的背景下,应慢慢的产生了词不达意的现象,这就需要网络流行语来拓宽语言文字的系统。

其次,从消极的层面看的话,由于网络流行语的逻辑相对比较混乱,语法和语义的角度下审视的话是非常的不科学的,这对于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很多的流行语已经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交流的系统中,这就使得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对其使用的频率相对加大,这样的话对于汉语系统的规律性和完整性以及科学性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比如,受到网络流行语言的影响,现代汉语的语法中的主谓结构的倒装现象慢慢的开始流行,这就使得他们对于汉语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随意性,有的甚至形成了一定的语言习惯,这就对我国的语文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参 考 文 献〕

〔1〕胡信华.网络语言中的模因现象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9).

〔2〕张润,史立英.语言变异的模因视角分析——从网络语言谈起〔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02).

〔3〕吴燕琼.网络语言变异的模因解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03).

〔4〕周立建.模因论视角下的“XX门”现象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1,(24).

〔5〕江华珍.语言模因与网络语言〔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12,(01).

网络流行语论文篇(8)

20世纪中期以来,“文化转向”的研究取向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它以语言和文本作为研究的独特视角,关注普通大众,重视个体价值;用语言代替阶级,用符号代替意识形态,从中透视社会政治意蕴。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正从网民走向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从简单的造词恶搞发展到关注社会热点、表征民意舆情,甚至于动摇权力阶层话语霸权地位的倾向。有鉴于此,本文以语言符号的文化研究为解释范式,选取自十六大以来,网络语言中影响力较大的网络流行语为样本对象,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生成路径、发展变迁,并探析其暗含的社会政治发展前景。

一、网络流行语的生成路径及其发展变迁

假设说把传统的规范汉语看做是正体的话,网络流行语就是一种言语变体,如“杯具”是“悲剧”的变体,“被就业”是“被说成是就业了”的变体。这种言语变体,或者是没有改变原有符号的意义,而制造新的语境,如“躲猫猫”;或者是直接赋予一种新的含义,如“打酱油”。而无论怎样,它都是一种带有显明意图的修辞方式,凝结在其文化涵义中的是大众的某种社会情感、心理诉求等,如“杯具”中的自嘲,“被就业”中的无奈等。

网络流行语的首要特征是简洁性,以“贴标签”的方式,将复杂信息简单化,通常由3-6个字符组成,如“很傻很天真”“打酱油”“给力”等简明扼要;另外还具有时尚性、前卫性、流行性、受众广等特点。

1.网络流行语的生成路径

陈原先生曾说:现代社会生活的某种特殊情境,不能使用或不满足于使用传统语言(有声语言或书写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所以常常求助于能直接打动(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在我国,网络流行语的生成背景就是基于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情境,其产生及变迁的土壤就是缘于政治发展转型期的激变。

具体来讲,我国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期,一方面,新事物、新观念等大量涌现,人们已经形成了某种社会心理或表达诉求,依靠现有的规范汉语却往往表达不出人们的情感,语言表达系统呈现“缺位”现象,于是网络流行语就应运而生了,如“囧”“给力”“蜗居”等。而另一方面,在转型期我国政治体制尚不健全,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高发,民众“公民意识”的觉醒同现实权利之间的差距引发信任危机等等,民众找不到最佳的语言来抒发自己内心压抑的不满,于是选择具有强烈修辞意味的网络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态度,如“被就业”“恨爹不成刚”等。

2.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变迁

自十六大以来,网络日渐成为中国一般民众意见集聚与传播的主要渠道,民众借助网络,生产了大量的网络流行语,下图表格内容是对十六大以来网络语言中影响力较大的网络流行语的简单概括。

回顾网络流行语的演变历程,不难发现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的路径和走向:最初网友为交流快捷利用拼音、外语进行简单的造字游戏,或只是进行单纯的恶搞,而现在的网络流行语更有赖于热门新闻事件和国计民生重大议题的催生,并更可能去催生新的事件和议题,影响事态的发展和解决,如“俯卧撑”事件引发的贵州“6·28瓮安”事件等;网络流行语不再是网民的专利,而走向普通民众,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及熟人世界的约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同社会身份、不同地域的人开始不约而同地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其中;网络流行语在娱乐调侃大众的同时,增加了现实关怀,因为关注现实所以更能走进人心,产生移情,引起共鸣。它映照当下社会现实的变迁,表达公众对自己生存的现实社会的态度和立场,如“逆袭”“正能量”等。网络流行语不经意间的蜕变,无疑使之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它所折射出的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前景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

二、变迁下的网络流行语透视出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

1.表征民意舆情,增强政府的回应力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民众的网络话语行为,它的大量出现,显示了多层面的民众精神结构与意志表征。因此,网络流行语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民意表达的符号,看似幽默搞笑,实则是具有明显的舆论监督作用,是公民政治参与权的体现,其折射的民意舆情尤为值得关注。

“我爸是李刚”“躲猫猫”“楼歪歪”“俯卧撑”等网络流行语就涵盖了对现实中负面的抨击,体现的是一种普遍的民间焦虑倾向,这种对权利的焦虑与权力逾界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暗示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对公权力的不信任,而且流露出公众对更多事实真相的渴求。在这里,网络流行语起到的是“社会泄压阀”的作用。然而,“泄压阀”是有一定“容量”的。这也就是说,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及时进行舆论引导,化解社会矛盾,推进政府政务公开,增强政府的回应力。

现代责任政府要求执政者必须对民众的意见和需求作出积极灵敏的反应,并给予民众满意的答复。而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官员主动开展“网络问政”,这一现象的兴起,不仅适应了“网络时代”到来的变化,同时也增强了政府的回应力。

总之,网络流行语是民众言论自由和舆论表达的形式,而这种形式也是宪法规定的公民舆论监督权利的实现方式;同时,这种形式也给政府施加了压力,迫使政府积极向民众做出回复。然而,需要看到网络流行语的表达常采用委婉和间接的修辞,类似于一种意见的“曲线表达”,这无疑不利于网络民意表达渠道的理性建设。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应该提供一个体制性的渠道让公民把不满或看法顺利地表达出来,保障公民的表达权,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拓宽民众话语权,加快公民社会的生长

20世纪70年代,福柯在《话语的秩序》一书中首先提出“话语即权力”,开始把话语和权力联系在一起。话语特权的形成,其背后是政治权力的介入,现代民主社会对权力的操纵和社会的控制也越来越依赖话语霸权;而网络开放的、平民的“解构”精神赋予了网民进行话语抵抗、打破话语霸权的权力。

网络媒体多被看做是一种草根媒体;网络世界,呈现出相对可以自由言说的状态,每个人都可畅所欲言,尽情吐露自己的心声,“野百合也有春天,一个草根也要发言,也想把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出来,把内心的感受发泄出来”。当无名的大众通过网络集合意见而形成广为传播的流行语言符号时,它也体现出一种话语权力。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以或讽刺或诙谐的方式,从无意到有意、从单纯的解构重构某些语句到关注并积极参与社会热点事件讨论,突显出网民争取话语权、消解中国威权体系的意识。而随着网络传播,民间话语渐渐抬升、传统权力话语有衰退之势,双方的话语对抗并不是目的,话语和解才能最终推动中国公民社会的生长及成熟,这就要求当权者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问题,对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传播予以包容接纳和规制引导。现实社会中的不少案例也预示着话语和解的倾向:2009年云南省委召开专门的协调会,针对李荞明一案,题为《关于征集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参与调查“躲猫猫”舆论事件真相的公告》的公告;2010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使用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引发媒体和网友舆论强震。不难看出,官方已采用网民重新建构的热词,这不仅使得当权者在文化领导权的掌控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同时也预示着国家与社会有效沟通的开始。

网络流行语扮演的是“从民间产生,发出民间的声音”的一种角色,表达出反权威的批判力量。毕竟在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压力齐聚而体制又不健全的今天,这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民众话语权的表达。但应该注意的是,网络流行语在缺乏监督的网络空间中产生,必然会有一些违背道德规范的成分,公众在使用网络流行语表达话语权时还需谨慎。

3.推动价值观多元化,活跃当代中国政治文化

德国著名释义学家伽达默尔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人因为有了语言,所以有了一个“世界”,同“世界”有了一种关系,对世界有了一种特殊的“态度”。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由同质社会转变为多元社会,网络流行语的盛行,本身既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同时带有各种情绪的网络语言也反映了民众价值观的多元化。

而网络流行语的大众化趋势,反映出当下文化的发展类型已经不再是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简单二元对立,而是越来越趋向于互动共生的一种状态,在多元化的今天,这无疑为政治文化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力量。

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流行语也暴露了若干值得警惕的问题,如“恨爹不成刚”“谈感情伤钱”等,公众追求权钱的实用型价值观普遍;又如,“BT”“PMP”等不知所云的网络流行语,对传统价值观的肆意解构和颠覆,这种求异心理的后现代文化在青年群体中普遍流行,暗藏着道德和信仰的危机。毕竟,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还扮演着影响个体社会化的角色,这些蕴涵错误价值观的网络流行语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规范,重在培养受众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其正确选择、分析、判断网络流行语的能力。

三、网络流行语的变迁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的变迁是社会政治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影响着当代政治的发展。

网络流行语扮演着吸引公众注意力的重要作用,其作用在当今这个“注意力”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它具有“让民众发声”“让观点浮现”“让社会的管理者听到并思考”等作用,且代表的是一种民意,在诙谐幽默的同时宣泄减压、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流行语要避免因过度娱乐及抹杀传统等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且,网络流行语传达的情绪往往是负面的,群体中的受众者往往因缺乏理性,不加考虑的全盘接受,“说理和论证战胜不了一些词语和套话”,道德和社会机制规范在狂热的群体中完全失去效力。因此,笔者认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不应该陷入被动,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对之进行正确管控、引导和疏通,及时矫正失范的话语,有效引导舆论。

参考文献

[1]李明洁.网络流行语为什么能够传达民意?[J].编辑学刊,2011(4).

网络流行语论文篇(9)

一、语域

韩礼德(Halliday)把语域(register)分为三类:话语方式(mode of discourse)、话语风格(tenor of discourse)和话语范围(field of discourse)。

1.话语方式

聊天语言在同一时段里是双向的,即接收信息和发出信息是发生在同一时段的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不同,网络聊天的交流双方需要讲话者通过键盘录入文字,可以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人类瞬息万变的不稳定的思维活动,使之表达准确清晰且易于记忆,这使它具有了书面交流的优势;又由于它的时效性强,随意,语法结构自由,因而又具有了口语交流的长处。这使得网络聊天同时兼有书面语和口语的双重特征,模糊了人们对口语和书面语的传统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现象。所以,有人把网络聊天称为“书面口语”(written speech)或“交互式书面会话”(interactive written discourse)(Allen&Guy,1974)。

2.话语风格

在网上,人们几乎不采用拘谨体和正式体,偶见商谈体,更多的是随便体和亲昵体。这从网络交际“进入”和“退出”的方式上就可体现出来。常用的“进入”方式有:“hi!”、“Hello!”、“r u free (Are you free?)”、“Chat?”等等。而对方一句“OK”,双方即可进行随便、亲密的交流,婚姻家庭、个人隐私无所不谈,这在实际的生活中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退出”的方式也很简单,有时甚至很突然,常有这种情况,两个人正聊得很投缘,一人有事要走,他只一句bye就可以离开了,并不需要解释什么,而这在现实生活中恐怕不妥。

3.话语范围

网络交际语言显然多属于非专业性语言。这是因为网友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很难有共同的专业性语言。另外,网络交际内容的“随意性”和行为的“不专一性”也决定了其话语范围属于非专业性语言。再者,在网上进行交流的人们往往不专一,如一边看电视一边交流,也有的人同时与几个人交流,这些都决定了网络交际语言的话语范围是非专业性语言。在网络交际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以电脑和因特网为载体和技术基础。如电子邮件、BBS、在线聊天等,既可以是同步交流,也可以是异步交流;既有单向交流,也有双向交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交际方式的不断丰富和多样化,以适应人们实际交流的需要,单就网络聊天工具而言,已从最初的MSN、ICQ发展到现在的OICQ、Yahoo、Skype等等,其功能也从最初的只能文字交流到后来表情符号的添加,再到现在的语音、视频聊天,多样化的选择也满足了广大网民求新、求快、求异的心理。

二、话轮

网络空间是一个以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的虚拟社会,网络用户群活跃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传达感情。在这些交际活动中,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交际方式,和传统的面对面的言语交际手段相比,网络交际对网络技术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网络交际中,交际双方所有的交流信息都是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递的。当发话人发话后(往往是通过键盘输入的文字信息),信息由计算机进行编码后通过网络传递出去,对方电脑接收后进行解码还原,受话人通过阅读获得发话信息,这个过程往往有时间上的延迟。由于网络状况、电脑运行速度、交际双方操作电脑的熟练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这个延迟的时间变得较长。因此,便出现了网上会话中特殊的话轮转换。

A:你在干吗呢

B:吃饭了吗

A:吃了,你呢

B:在写论文呢,愁死我了。你现在哪呢

A:我也吃过了,别急慢慢写,在宿舍

……

可以看出,该例子中不再遵循一问一答的规则。网络交流打破了日常会话中的话轮规则,形成了网络交际独有的两条话语主线交叉并行的局面。

三、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在网络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于日常交流的参与角色和交流方式,对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遵守和日常交际也不尽相同。简单地说,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网上聊天中仍然存在,但是被遵守的程度与现实生活中不一样。

例1:影子:

草尉剑侠:在

影子:论文

影子:电影

草尉剑侠:写论文呢

影子:ok,你忙,cu

草尉剑侠:c u

这样的对话一方面减少了自己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使“听话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这就说明了合作原则中的经济原则在网络交际话语中同样适用。

例2:月影沙秋:你在阿

草尉剑侠:是啊,你也来了

月影沙秋:恩,你的论文写完了吗

草尉剑侠:呢,正在写呢,你的呢

月影沙秋:一样

草尉剑侠:问你个事啊

月影沙秋:说吧

草尉剑侠:是你的论文写是关于什么的,我想借鉴一下

月影沙秋:便写写得,关于语码的问题。

草尉剑侠:语码?

月影沙秋:恩

草尉剑侠:什么语码?

月影沙秋:语码就是语码阿,嘿嘿。

草尉剑侠:不懂,赫赫

以上的对话是围绕话语分析的学期论文这一话题进行的一段在网络上的对话。当草问及月的论文内容时,月只是泛泛的说明了一下,这就使草明白月不想告知草有关他的论文内容,也不想让草参考。月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原则,也就是没有给草提供更多的有关他的论文的信息。

网络交际参与者双方在非面对面的交际环境中,交际者往往为了交际速度,采取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来进行交际活动,其礼貌程度低于日常言语交际。但是,不礼貌的交际话语未必违反网络交际的礼貌原则,这与网络交际的礼貌程度较低和礼貌原则适用范围宽泛等因素有关。有些看起来很不礼貌的话语,不一定会导致不好的交际效果。

张:?

张:说话……

张:每次跟你说话都不理我,太不道德了

张友:猪头……

李:你才是猪头呢,我忙啊,别烦我。正写论文呢我

张:常有理——胡说八道

李:不信拉到,88。我要赶论文了回头聊鸟人。

“不道德”、“猪头”、“胡说八道”、“鸟人”都是不礼貌的交际话语,但是在这个地方,词语本身的意义弱化,只是表达了“不满、不快”的情感意义。这些交际话语仍然在网络礼貌原则的规范之内,只是礼貌程度很低。

四、结语

网络语言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语言变体,它有着无限的创新性,给现代汉语来了一股强烈的冲击波,有人称之为“第三次语言革命”。然而,网络语言从词语和使用都没有一整套规范来加以约束,存在着不少缺点。有的网络语言品位不高,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网络流行语论文篇(10)

0 引言窗体底端

所谓社会语言学,“它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语言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①从一门语言诞生之日起,它就不再是孤立着的,而是同社会密切相关的,并随着社会的前进而不断变化发展。而我国是一个拥有4.2亿网民的国家,由网络所构成的虚拟社会日渐庞大,在这个网络社会使用的网络流行语也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仅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不同于现实语言的一些区别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

1 特征

(1)从语言全民性的角度来看,有些网络流行语体现了汉语普通话里的谐音现象。“语言作为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属于社会的所有成员。语言既不是由社会的某些集团或个人创造的,也不由某些集团和个人所专用;语言对于社会的全体成员来说是共同的,是各种社会集团通用的交流沟通的工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语言的全民性。”②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每个汉族人都有使用普通话的权利。在网络社会同样如此,网络社会也是一个巨大的统一的语言社群。只有使用普通话才不会引起交际障碍。有些网络流行语甚至直接利用普通话中相谐音的词汇。例如“豆你玩”“蒜你狠”等词,都是利用谐音的方式反映了菜价普遍上涨的客观事实,也反映了这种现象对老百姓正常生活的不良影响。这种故意改变“能指”与“所指”对应关系的方式,既生动形象又不乏力度,最重要的是这种谐音所有人都听得懂,这也是它能够快速传播和流行的基本条件,反映了语言的全民性。

(2)从语言地域变体的角度来看,有些网络流行语直接受方言的影响。所谓地域变体,简单说就是指不同地区的方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交流是通过有声语言,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方言中可能读音不同,但书面文字还是相同的,例如“鞋子”在有的方言中读成“孩子”,但书面语写出来都是“鞋子”这两个字。而在网络交际中,语言没有声音,全部由文字所代替。但网民来自全国各地,出于自身习惯,他们常常会根据自己方言的读音来书写词汇,这就创造出了若干个没有任何关联的语素拼凑起来的新词。例如有的人把“非常”写成“灰常”,这说明这个地区的人h和f不分;有的人把“感觉”写成“赶脚”,这出自湖南一带的方言。久而久之,这些词就成了网络流行语,不说这些方言的网民也开始使用这些词。可见,在现实中,方言往往被普通话所同化,而在网络中,普通话却往往要被方言“异化”。

(3)从语言接触的角度来看,有些网络流行语直接受外语的影响。“语言接触就是指不同民族、不同社群由于社会生活中的相互接触而引起的语言接触关系。世界上任何语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别的语言发生不同程度的接触。”③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就说过:“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己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邻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④汉语也不例外。中外交际的不断深入就必然造成语言接触,并带来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上的变化。而如今互联网联通着整个世界,不需要面对面的交际,也有可能产生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可以说,网络社会就是一个各民族语言文化互相交流融合的虚拟场所,诞生了许多受外语影响的网络流行语。

(4)从语言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角度来看,有些网络流行语直接出自社会热点现象。网络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针砭时弊的舆论场所。与一般社论声明的严肃性不同,网民们选择一种更加诙谐幽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热点现象的看法,使特定的语言成为一种特定的符号表达一种特定的意义。例如:“我爸是李刚”句式的一夜爆红,就是人们自发的用带有强烈暗示意味的句子来表达对官二代草菅人命的愤怒。这些词都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是语言对政治经济现象的反映。但是,这种网络用语的流行通常具有集中性和爆发性,以及一定的时效性,当新的社会热点出现之后,就会被新的网络流行语所取代。

2 形成原因

2.1 网络社会具有天生的敏感性

在信息社会,互联网是信息传播最迅速的媒介之一。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海量的资讯在网络上并传播。所以网络社会对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天生的敏感性。网民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并发表评论。于是诞生了“围观”“路过”“打酱油”等流行语,表示第一时间对某事件形成关注和讨论。而像“雷”、“山寨”、“神马都是浮云”等词也都是在网络爆红之后,才渐渐进入平面媒体、娱乐节目及大众视野。所以说,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体,其对信息的传播速度总是要快于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

2.2 网民具有天生的先锋性

中国有4.2亿网民,而在年龄构成上,“历次调查结果都显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最多,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而占据绝对优势。”⑤“年轻人思想活跃,喜欢新鲜事物,更喜欢追求个性,展示自我,崇尚创新,追逐时尚,往往不愿意接受现实生活中诸如一些语言规范的约束。开放自由的网络给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提供了必然和可能。”⑥也就是说,网络流行语总是标新立异的。

2.3 群体极化的作用

心理学家梅厄斯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群体极化就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也就是说,个人的观点在群体里会得到加强和放大。因此,网络用语一旦诞生就会以无法预知的速度迅速传播开来,成为网络流行语。因为正是网络使个人迅速的群体极化,个人在接受他人信息轰炸的同时也在信息轰炸他人,最后很多人的声音就会渐渐汇聚成一种声音,从而加速了特定语言符号的传播。“给力”一词从网络到现实的爆红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3 结语

总而言之,网络流行语深受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合理性,我们应该给予宽容的态度。但其也是特定语言环境下的产物,即网络社会的产物,天生具有不规范性并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理解,所以它仅限于在网络交际中使用,尽量不要让其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以免引起沟通不畅或其他不必要的误会。

注释

①②③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上一篇: 思政建设论文 下一篇: 重点专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