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硕士毕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8 14:55:05

管理学硕士毕业论文

管理学硕士毕业论文篇(1)

1.课程教学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改革“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引进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增加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

2.制定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高校要制定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为培养硕士生科研能力做一系列工作。一是给硕士生设立科研导师,硕士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与科研导师接触,协助科研导师做科研方面的工作,跟随科研导师感受课题申报、调研、撰写研究报告、课题结题的整个科研过程。二是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系统讲解选题、写开题报告、查找资料、制作调查问卷、研究方法等。三是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至少参加三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自己选题、制定调查问卷、撰写调研报告。

(二)改进硕士毕业论文的管理。

1.加强指导教师的管理。应制定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包括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条件与职责、硕士毕业生分配办法、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价办法、奖惩办法等。通过这些制度,明确哪些教师有资格指导硕士毕业论文,每位教师分配多少学生,对教师的指导质量进行评价并予以奖惩,以此促使教师提高指导质量。

2.建立硕士毕业论文各个工作环节的操作规程并实行全程监控。硕士毕业论文包括选题、开题、指导与写作、提交与评阅、答辩与成绩评定、论文资料装订与归档等多个环节。首先,学校要对每个工作环节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使教师和毕业生明确如何去做。其次,建立硕士毕业论文全程监控制度,学校或学院对各个工作环节定期进行检查,督促教师切实负起指导责任。

3.改变论文写作和答辩时间。由于毕业生大四阶段尤其是第八学期事情很多,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写作,建议把毕业论文工作提前到大三放暑假前即第六学期期末,进行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将毕业生分配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开始毕业论文的指导;大三暑假里,要求学生进行论文选题,与指导教师沟通后确定论文的题目;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确定调查提纲或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利用大三暑假的时间进行调研,为撰写毕业论文收集实际资料;大四开学后的一两周内,组织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工作;安排毕业生撰写论文初稿,年末前提交;元旦后以及放寒假的两个月时间,毕业生和指导教师闲暇时间较多,指导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集中精力指导毕业生完成论文的修改;第八学期开学的一两周内,完成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

4.加大硕士毕业论文选题的指导与审核力度。选题是硕士毕业论文的基础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指导教师要加大对毕业生选题的指导,强调毕业论文选题要与所学专业挂钩,选题要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实习单位面临的突出问题,选题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要选择纯理论研究的题目,选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抽象、宜限制不宜宽泛、等等。其次,学院要加大毕业论文选题的审核力度。学生选定题目后,提交给学院,学院要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选题的新颖性、实用性、可行性、深度等方面进行评审,要求选题不当的学生重新选题。

5.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实行首位参选制。每位教师指导的成绩最高的论文,应该是该教师指导的质量最优的论文。因此,各位教师指导的成绩最高的毕业论文拿出来参选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学校或学院组织教师进行盲审,这样可以确保每位教师指导的论文都有机会评优,盲审可以杜绝评优中的教师面子问题,使硕士毕业论文的评优工作做到公开公正,使评选出来的优秀毕业论文真正优秀。

管理学硕士毕业论文篇(2)

作者简介:张建斌(1966-),男,陕西岐山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屠远(1981-),女,江苏常州人,江苏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刘维平(1965-),男,江西吉安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周全法(1966-),男,江苏溧阳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编号:2016-ZX-424),主持人:周全法;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课题“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ZZ16_08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以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编号:B-a/2016/01/2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57-0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启动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以下简称“特需项目”)工作。开展此“特需项目”的目的是“服务需求、创新模式、突出特色”,主要针对国家有关行业领域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紧扣择需、择优、择急、择重,安排一批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高的高等学校,依托其与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相关的优势学科,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特需项目”的实施,激发了试点高校办学活力及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有关行业领域在特殊人才需求上的矛盾,适应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m应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5年多来,全国63家试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毕业论文改革等方面努力工作,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为我国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典型案例。

作为首批“特需项目”试点高校的江苏理工学院之一,在3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主动契合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形成了以“资源再生”、“绿色装备制造”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和科研格局,在资源再生利用、关键基础零部件的再制造、循环经济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为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领域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特需”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江苏理工学院在开展“特需项目”以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紧密依托行业协会组织和相关企业,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硕士,以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

在“特需项目”中设立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背景是国家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考量。从2010年开始,国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切需要提升硕士和本科层次人才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特需项目”设立并实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愈显紧迫。然而,由于大学的行业属性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弱化,企业与高校之间原先存在的行业纽带已经不复存在,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土壤逐渐消失,即使是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也已经出现严重困难,因而在“特需项目”的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工程硕士的工程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大问题。

江苏理工学院在30多年的本科人才培养中,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双证书”毕业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所有的工科学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应知”和“应会”考试取得劳动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工、高级工),工科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行业性一直未弱化。借此基础,江苏理工学院提出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必须把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工程硕士培养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通过专业(领域)的行业属性定位、与行业产业和企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打折扣的工程领域实践和工程创新活动,全面提升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基于这样的工程硕士培养理念,江苏理工学院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尝试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四结合”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以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将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科技创新和就业进行有机整合,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毕业后,可选择到该企业就业,继续从事企业实践与论文阶段未完成的科技创新活动。

图1 “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

(一)课程学习阶段

在课程学习阶段,相关课程的设置原则是注重基础,联系实际强化应用,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打好理论基础。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实验操作以及技能培训等环节,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2]。在此阶段,每位工程硕士的企业导师必须给研究生开设专业领域相关专题,介绍专业领域新动态、新技术、发展趋势,强化工程硕士的工程概念和创新意识。此阶段的另一重要任务是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确定未来的企业实践单位、工程研究方向、科技创新内容、毕业论文(含设计等)选题以及职业规划和就业计划。

(二)企业实践阶段

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际运行中,企业实践、学位论文和毕业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在企业实践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围绕本领域的工程实际开展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通过岗位实习、工程体验、综合训练、技术研发等环节,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运用领域专业知识,开展企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3]。

(三)学位论文阶段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在企业实践之前的课程学习阶段完成,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位论文必须在企业实践时完成,学位论文还要与企业实践、科技创新和未来的就业工作结合起来。论文选题必须结合企业、产业和行业实际,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第一导向,注重技术性、工程性,兼顾学术性。通过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形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领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工程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和工程创新等能力。

(四)毕业就业阶段

从就业角度来看,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以及在企业从事科技创新和学位论文工作,是工程硕士和企业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学校通过对毕业研究生、实践企业和就业单位的跟踪调查,审视、反思学校对工程硕士培养定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置、培养过程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同时获取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需求信息,进而反馈予学校,优化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完善管理服务。

实践表明,“四结合”培养模式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热烈欢迎,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人才招聘易、留住人才难”的难题,解决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阶段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找工作、影响论文质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优质就业的难题。

二、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一)进一步健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运行机制

江苏理工学院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紧贴服务需求、培养过程体现能力要求”的培养思路,据此修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高标准制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完善出台了企业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导师聘任管理办法、研究生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及毕业质量跟踪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同时,专设了研究生企业实践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实施经费,从而为“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企业实践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围绕特定的专业领域,以研究生为主体,以企业实践基地为载体,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过程。工程硕士企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制不同,实践时间理论设计为半年到1年不等。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其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和局限性。而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实际运行中,研究生实践、论文和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实践的时间得到有效延伸。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企业实践过程中,研究生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再因为课程、实践以及论文等环节而分段,而是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进行有机整合,连贯、深入地进行实践与研究,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进行无缝对接。由于企业实践项目能大大激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探索能力,其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能很好结合在一起,学生更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大胆尝试。同时,双导师共同引导研究生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思考问题,学会设计解决方案,学会通过观察、实验、调研等活动对问题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鼓励研究生将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企业实际生产中,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大限度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从实践成果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5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科研成果丰硕,参与申请专利30余项,参与技术研发项目20余项,参编著作2本,50余篇,在上海派力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的赵洁同学被全国工程教指委评为第三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共100名)。近年来,“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和企业基地参与的项目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三)学位论文质量和毕业质量明显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是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为学生选定的,一般是行业或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从而保证了学位论文与企业实践具有很好的延续性、融合性。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的应用课题、工程实际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形式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与技术改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论文体现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突出工程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位论文实行双指导和双盲审,按照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1〕11号《关于试行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的通知》要求进行评审。

从学位论文质量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6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共计44人,其中,21人选题与实践内容选题直接相关,17人在实践企业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其中,毕业论文盲审优秀率29.5%,而按“四结合”培养模式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论文盲审优秀率高达52.9%,占全校优秀率的69.2%。不难看出,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实践成果丰硕,毕业论文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研究生。

(四)就业质量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的校企深度协同,让研究生在就业方面有很高的质量和效率。因为企业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中实践、论文、科技创新和就业等环节,实现了几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将校企深度合作和协同育人贯穿于工程硕士培养的全过程,让研究生切实参与到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与实践活动中去。毕业生就业时,由于对实践企业比较熟悉,不用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研究课题,所学的内容也与工作内容高度一致,研究生乐于到所实习企业就业,同时企业也需要这样一个对企业文化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工作,这就形成了企业与毕业研究生就业双赢的局面。

从就业情况来看,江苏理工学院两届工程硕士毕业生70多人中,有23人留在原实践单位就业,通过举办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返校交流等活动,学校得到了双方关于“四结合”培养模式毕业生的反馈。其中,用人单位高度评价了这部分毕业生,认为采用“四结合”模式的研究生动手能力的提升更加明显,在企业中更有干劲、取得的成果更多;而毕业生们在返校交流中也提到,“四结合”培养模式已成为助推自己全面成长成才的“加速器”,在这种模式下的毕业生一到单位便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受到了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

(五)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导师水平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因素,实施“双导师制”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必然要求。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中,一方面,校内导师的遴选除了对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外,还要考察其实践能力以及与行业、企业联络和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聘请行业内的领军人物、技术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并以讲座、研讨等多种方式与校内导师交流工程硕士指导经验。此外,设立导师组,由领域内学术水平高、工程经验丰富的导师担任组长,负责小组内其他导师的日常培训与管理,使导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学校实施导师“能力提升计划”,定期组织校内导师到行业内知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进行进企、进站工作,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升校内导师的实践能力。根据“四结合”模式的需要,学校加大工程硕士培养经费,增加企业导师的辅导报酬,为工程硕士培养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同时,不断完善导师考核制度,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六)专业领域的产业和行业属性得到显著强化

加强研究生企业实践是国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的需要。近年来,学校陆续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联合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电梯学院、机械研究总院江苏分院等行业学院,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行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提升学校行业知名度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行业背景。

在此过程中,学校以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互惠互利樵则,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多途径建设实践基地,有效拓宽了研究生选择实践企业的渠道。目前,学校已与5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包括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常州市润源经编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无锡市派克重型铸锻有限公司等。其中,已有28家单位成功获批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导师和研究生可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在众多实践基地中选定实践企业,进入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和论文阶段。2016年,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江苏省优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该公司每年可容纳5-10名研究生进行企业实践,并可根据学生意愿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

江苏理工学院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自2012年以来的四年多探索实践中,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以环境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将企业实践、学位论文、预就业、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环节有机衔接,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生实践创新课题和毕业论文选题,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指导下从事企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并在此过程中签订就业意向。从已毕业的两届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跟踪调研情况来看,学生和企业均对此模式实施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四结合”培养模式提出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解决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研究什么”、“培养什么能力”、“毕业后如何服务特需”和“如何高质量对口就业”等问题,为培养行业和企业急需的硕士层次的高技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管理学硕士毕业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57-0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启动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以下简称“特需项目”)工作。开展此“特需项目”的目的是“服务需求、创新模式、突出特色”,主要针对国家有关行业领域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紧扣择需、择优、择急、择重,安排一批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高的高等学校,依托其与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相关的优势学科,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特需项目”的实施,激发了试点高校办学活力及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有关行业领域在特殊人才需求上的矛盾,适应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適应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5年多来,全国63家试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毕业论文改革等方面努力工作,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为我国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典型案例。 

作为首批“特需项目”试点高校的江苏理工学院之一,在3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主动契合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形成了以“资源再生”、“绿色装备制造”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和科研格局,在资源再生利用、关键基础零部件的再制造、循环经济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为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领域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特需”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江苏理工学院在开展“特需项目”以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紧密依托行业协会组织和相关企业,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硕士,以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 

在“特需项目”中设立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背景是国家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考量。从2010年开始,国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切需要提升硕士和本科层次人才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特需项目”设立并实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愈显紧迫。然而,由于大学的行业属性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弱化,企业与高校之间原先存在的行业纽带已经不复存在,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土壤逐渐消失,即使是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也已经出现严重困难,因而在“特需项目”的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工程硕士的工程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大问题。 

江苏理工学院在30多年的本科人才培养中,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双证书”毕业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所有的工科学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应知”和“应会”考试取得劳动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工、高级工),工科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行业性一直未弱化。借此基础,江苏理工学院提出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必须把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工程硕士培养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通过专业(领域)的行业属性定位、与行业产业和企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打折扣的工程领域实践和工程创新活动,全面提升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基于这样的工程硕士培养理念,江苏理工学院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尝试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四结合”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以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将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科技创新和就业进行有机整合,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毕业后,可选择到该企业就业,继续从事企业实践与论文阶段未完成的科技创新活动。 

图1 “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 

(一)课程学习阶段 

在课程学习阶段,相关课程的设置原则是注重基础,联系实际强化应用,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打好理论基础。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实验操作以及技能培训等环节,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2]。在此阶段,每位工程硕士的企业导师必须给研究生开设专业领域相关专题,介绍专业领域新动态、新技术、发展趋势,强化工程硕士的工程概念和创新意识。此阶段的另一重要任务是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确定未来的企业实践单位、工程研究方向、科技创新内容、毕业论文(含设计等)选题以及职业规划和就业计划。

    (二)企业实践阶段 

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际运行中,企业实践、学位论文和毕业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在企业实践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围绕本领域的工程实际开展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通过岗位实习、工程体验、综合训练、技术研发等环节,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运用领域专业知识,开展企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3]。 

(三)学位论文阶段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在企业实践之前的课程学习阶段完成,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位论文必须在企业实践时完成,学位论文还要与企业实践、科技创新和未来的就业工作结合起来。论文选题必须结合企业、产业和行业实际,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第一导向,注重技术性、工程性,兼顾学术性。通过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形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领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工程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和工程创新等能力。 

(四)毕业就业阶段 

从就业角度来看,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以及在企业从事科技创新和学位论文工作,是工程硕士和企业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学校通过对毕业研究生、实践企业和就业单位的跟踪调查,审视、反思学校对工程硕士培养定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置、培养过程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同时获取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需求信息,进而反馈予学校,优化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完善管理服务。 

实践表明,“四结合”培养模式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热烈欢迎,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人才招聘易、留住人才难”的难题,解决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阶段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找工作、影响论文质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优质就业的难题。 

二、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一)进一步健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运行机制 

江苏理工学院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紧贴服务需求、培养过程体现能力要求”的培养思路,据此修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高标准制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完善出台了企业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导师聘任管理办法、研究生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及毕业质量跟踪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同时,专设了研究生企业实践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实施经费,从而为“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企业实践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围绕特定的专业领域,以研究生为主体,以企业实践基地为载体,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过程。工程硕士企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制不同,实践时间理论设计为半年到1年不等。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其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和局限性。而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实际运行中,研究生实践、论文和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实践的时间得到有效延伸。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企业实践过程中,研究生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再因为课程、实践以及论文等环节而分段,而是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进行有机整合,连贯、深入地进行实践与研究,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进行无缝对接。由于企业实践项目能大大激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探索能力,其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能很好结合在一起,学生更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大胆尝试。同时,双导师共同引导研究生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思考问题,学会设计解决方案,学会通过观察、实验、调研等活动对问题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鼓励研究生将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企业实际生产中,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大限度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从实践成果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5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科研成果丰硕,参与申请专利30余项,参与技术研发项目20余项,参编著作2本,50余篇,在上海派力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的赵洁同学被全国工程教指委评为第三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國共100名)。近年来,“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和企业基地参与的项目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三)学位论文质量和毕业质量明显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是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为学生选定的,一般是行业或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从而保证了学位论文与企业实践具有很好的延续性、融合性。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的应用课题、工程实际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形式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与技术改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论文体现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突出工程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位论文实行双指导和双盲审,按照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1〕11号《关于试行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的通知》要求进行评审。 

从学位论文质量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6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共计44人,其中,21人选题与实践内容选题直接相关,17人在实践企业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其中,毕业论文盲审优秀率29.5%,而按“四结合”培养模式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论文盲审优秀率高达52.9%,占全校优秀率的69.2%。不难看出,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实践成果丰硕,毕业论文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研究生。

   (四)就业质量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的校企深度协同,让研究生在就业方面有很高的质量和效率。因为企业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中实践、论文、科技创新和就业等环节,实现了几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将校企深度合作和协同育人贯穿于工程硕士培养的全过程,让研究生切实参与到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与实践活动中去。毕业生就业时,由于对实践企业比较熟悉,不用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研究课题,所学的内容也与工作内容高度一致,研究生乐于到所实习企业就业,同时企业也需要这样一个对企业文化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工作,这就形成了企业与毕业研究生就业双赢的局面。 

从就业情况来看,江苏理工学院两届工程硕士毕业生70多人中,有23人留在原实践单位就业,通过举办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返校交流等活动,学校得到了双方关于“四结合”培养模式毕业生的反馈。其中,用人单位高度评价了这部分毕业生,认为采用“四结合”模式的研究生动手能力的提升更加明显,在企业中更有干劲、取得的成果更多;而毕业生们在返校交流中也提到,“四结合”培养模式已成为助推自己全面成长成才的“加速器”,在这种模式下的毕业生一到单位便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受到了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 

(五)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导师水平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因素,实施“双导师制”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必然要求。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中,一方面,校内导师的遴选除了对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外,还要考察其实践能力以及与行业、企业联络和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聘请行业内的领军人物、技术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并以讲座、研讨等多种方式与校内导师交流工程硕士指导经验。此外,设立导师组,由领域内学术水平高、工程经验丰富的导师担任组长,负责小组内其他导师的日常培训与管理,使导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学校实施导师“能力提升计划”,定期组织校内导师到行业内知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进行进企、进站工作,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升校内导师的实践能力。根据“四结合”模式的需要,学校加大工程硕士培养经费,增加企业导师的辅导报酬,为工程硕士培养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同时,不断完善导师考核制度,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六)专业领域的产业和行业属性得到显著强化 

加强研究生企业实践是国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的需要。近年来,学校陆续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联合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电梯学院、机械研究总院江苏分院等行业学院,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行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提升学校行业知名度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行业背景。 

在此过程中,学校以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互惠互利為原则,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多途径建设实践基地,有效拓宽了研究生选择实践企业的渠道。目前,学校已与5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包括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常州市润源经编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无锡市派克重型铸锻有限公司等。其中,已有28家单位成功获批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导师和研究生可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在众多实践基地中选定实践企业,进入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和论文阶段。2016年,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江苏省优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该公司每年可容纳5-10名研究生进行企业实践,并可根据学生意愿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 

江苏理工学院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自2012年以来的四年多探索实践中,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以环境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将企业实践、学位论文、预就业、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环节有机衔接,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生实践创新课题和毕业论文选题,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指导下从事企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并在此过程中签订就业意向。从已毕业的两届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跟踪调研情况来看,学生和企业均对此模式实施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四结合”培养模式提出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解决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研究什么”、“培养什么能力”、“毕业后如何服务特需”和“如何高质量对口就业”等问题,为培养行业和企业急需的硕士层次的高技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管理学硕士毕业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097-01

一、问卷调查设计

为了解现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所存在的缺陷,针对性地完善教育改革,本研究特对目前全日制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现状作调查分析。调查对象为江西师范大学和南昌大学的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调查内容主要根据教育部培养要求,从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导师教学和毕业考核四个方面展开。

二、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对两所高校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调查中,对于学校和学院对研究生的管理情况只有2442%的学生认为“很科学”,学校的管理人员也有人认为“专硕和学硕在管理上没有什么差异”。而大部分学生和管理人员都认为在管理模式的科学性方面学校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对企业导师的访谈,校内导师只有10%认为“很科学,能够全面掌握学生情况”。有一半的观点认为“不太科学”。在对学校管理队伍管理情况的评价调查中发现,对于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设计达到满意水平及其以上的不到一半。因此,学校和企业还需探寻更加科学合适的方案。

关于学校的管理队伍对专业硕士的管理状况,学生的观点中,“非常严格”占698%,“严格”占4651%,“松散”占4651%。学校的管理队伍在对于专业硕士的管理上有一半以上认为是比较严格的,但还有近乎一半认为管理放任自流,会导致很多管理问题的出现。因此,对于这样的管理,“不太认同,但会遵守”和“不认同,也不会遵守”的学生占到了6512%,对专业硕士的管理没有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使得学生对管理制度的认同感很低。

(一)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与学术型硕士授课形式没有区别对待

对于专业硕士理论课程设置与学术型有无区别的选择中,“有”占8023%,“没有”占1977%,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的也只有1279%,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需要有所不同,学校针对这些需求的不同对于专业型硕士的理论课程的设置采取不同的方法,有利于专业型硕士实用性知识的培养。虽然,两所高校的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做到了与学术型硕士的区别,但仍然存在约3837%在授课上与学硕共同上课的情况,并且缺乏校外导师针对性的指导,使得授课效果大打折扣。在导师的访谈中了解到,这些课程的制定不能与企业导师共同完成,缺乏科学性。

(二)双导师制没有得到广泛实施,部分校外导师只挂名现象普遍

对于授课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调查中,“讲授”占2093%,“讲授为主,讨论为辅”占6744%,“讨论为主,讲授为辅”占1047%,“讨论”占116%,研究生自主讨论在整个专业硕士的授课方式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导师授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不能拘泥于形式。

在这两所高校的调查中发现,“单一导师制”的选择占7093%,“双导师制”占2442%,“由多名导师组成的导师组”占465%。数据显示在校企联合培养这一创新性的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中,依然存在很多的学校采用的是与传统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一样的单一导师制,双导师制和导师组制度并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

校内导师指导不合格。导师的水平和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校内导师对学生的学习有最直接的作用。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导师对学生的研究领域不熟悉”占1395%,“对学生的研究情况漠不关心”占1279%,“忙自己的事情,没时间过问”占314%,“带的学生太多顾不上”占3953%。可见,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导师所带的学生太多导致学生不受重视导师无暇顾及,同时导师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情,没有太多的时间过问学生。

管理学硕士毕业论文篇(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增幅甚至达10倍左右。结果,硕士生的基础、学风均有所滑坡。如何使硕士生在毕业后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层次人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英美文学专业为例,初步探讨如何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这一问题。

一、引导硕士生继续保持刻苦、认真的学风

当前,不少人上硕士研究生只是为了拿张文凭,以便找份较为理想的工作,而不是为了从事研究,因而,读研期间的学研态度非常散漫。在一年多的课程学习期间,一些硕士生上课经常迟到,甚至经常旷课。硕士生的许多课程属选修课,一些授课教师为了吸引足够的学生上自己的课,平时出勤管理和期末成绩考核都不严格,个别学生甚至数月或整年不上课,期末考核仍然过关,甚至还能得不低的成绩。遇上出勤管理较严的老师,一些硕士生为了出去代课或打工挣钱,甚至还找无关的人“替其上课”。基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在酝酿毕业论文开题的半年里,更多的硕士生外出代课或打工,把开题的事儿抛到脑后;待到开题前三五天,才慌忙到优秀硕博士上看别人的毕业论文,把某些论文改造成自己的论文框架――开题报告,蒙混过关。开题后近一年时间里,一些硕士生要么代课或打工,要么忙着考各种证书,而且在最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又四处跑着找工作,很少查阅与毕业论文相关的资料,也不认真考虑论文写作,直到离答辩前一个月左右,才开始上网搜索别人的论文,以拼凑自己的论文;结果拿出的英语论文语言错误到处都是,内容观点或站不住脚,或逻辑漏洞百出,更有甚者,一些人的毕业论文绝大部分是抄来的……

针对如此的读研风气,硕士生导师在其指导学生入校之日起,就应严格要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其珍惜读研机会,鼓励其继续保持准备考研阶段的刻苦、认真的学风,并让其明白,若不踏踏实实地学习,达到最基本的学业水平,毕业时连按时拿到文凭也会成问题。其次,导师要根据所指导硕士生的研究方向,给其推荐一些必读书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与所带的硕士生就其最近学习的内容、研读的书籍等进行座谈。这样不仅可以适时地答疑解惑,避免一些硕士生“常年见不到导师的面”的抱怨,又可以督促硕士生,让其不敢偷懒,以避免一些硕士生该毕业了导师推荐的书还“没来得及”看的现象。第三,导师不仅自己上课要加强考勤管理,而且要与其他授课导师经常沟通,了解所指导硕士生的课堂出勤情况,及时发现个别学生经常缺课的原因,以便及时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四,导师要至少提前半年开始指导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开题,在开题之后一年左右的毕业论文写作时期,要督促其继续认真查看相关文献资料,尽早动手写论文,并经常了解和帮助解决他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五,相关授课教师和培养单位要严格硕士生的课程考核、开题和答辩管理,使任何不合格的硕士生都不能毕业,以对下届硕士生起警示作用。

二、指导硕士生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

在本科阶段,许多学生只满足于学习几本相关教程,考研时,又只是反复复习几门必考课程,因而成为硕士生后,知识面非常有限。有的导师在其硕士生入校后,就给其确定了明确的研究对象,仅推荐了与其毕业论文直接相关的书籍,完全忽视许多硕士生实际上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缺乏全面、透彻的了解这一事实。就英美文学专业来说,不少硕士生连“什么是文学”都说不清楚,别说用英语就是用汉语写文章也不完全能写通顺,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完全能恰当运用。鉴于此,硕士生入校后,英美文学专业的导师应引导其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应让硕士生清楚,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史哲“不分家”,研究文学有看不完的书籍;同时,应围绕“英美文学”既是“英美”的文学,又是“文学”,且是“西方”的文学这一特质,给硕士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籍。这些书籍可涉及以下类型:

第一,英美文学背景知识类。包括外国文学史(或欧美文学史);世界文化史(或文明史),英国通史(或文化史),美国通史(或文化史);西方哲学史,西方美学史。这类书籍导师可鼓励硕士生读英文版的。

第二,文学原理、文学批评方法、文学理论史类。这类书导师应要求硕士生读英文版的,例如Rene Wellek等所著Theory of Literature,Jean Paul Sartre的What is Literature?,I. A. Richards的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Wilfred L. Guerin等所著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Richard Harland的Literary Theory from Plato to Barthes,Raman Selden等所著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英美作家从小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西方文化(包括文史哲)的影响,较全面地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和西方文论史,可以深化研究者对有关作家、作品的理解。而较全面地了解西方现当代文论,可以增强研究者的洞察力,为评论自己感兴趣的作家、作品提供适宜的理论基础。

第三,中国文学作品、中国文学史、中国美学史(或文论史)类。鉴于国内绝大多数外国文学论文是用汉语写作和发表的,倡导英美文学专业的硕士生读一些中国的文学作品、文学史、文论史,不仅可以使其开阔视野,加深对文学的认识,提高文学欣赏水平,而且可以使其具有较好的文学功底和汉语文学水平,使其在文学鉴赏和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第四,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相关的文学理论和作品类。比如说,导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般就要给自己的硕士生推荐较多的女性主义批评论著,及女性主义经典文学作品和最新作品。硕士生多看一些与其导师研究方向一致的书籍,研究方向或毕业论文选题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或接近,将有助于导师发挥其特长,提供更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三、培养硕士生的科研选题和进行研究的能力

一些硕士生毕业论文该开题了,还没找到题目,让导师给找题目;题目确定了,却不知如何写,反而轻信“天下论文一大抄”的谬论,东抄西拼,整篇论文没有自己的观点。为此,导师应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第一,引导硕士生在了解背景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一个切入点,然后围绕这个点有针对性地、以批判的眼光去看书。比如说,引导硕士生把英国或美国文学的某一体裁的某一个作家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以便集中精力,阅读该作家的代表作、其传记、可行的文学理论及相关文献。同时,要提醒硕士生摈弃“印在书本上的话都是完全正确的”观念,看书时要敢于质疑。如果硕士生对某一作家的作品以及相关文献非常熟悉,又具有质疑精神,他们就会发现,他人的相关评论并非“定论”,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自己有很多的话可说。

第二,要告诫硕士生,他们所选定的研究课题应是自己有独到见解可陈述的――要么是没有人研究的作品,要么用独特的视角去研究经典性作品,但无论如何,要有一些新发现,要得出一些独到的结论。这一点以第一点为基础――只有集中精力,基本读遍某一特定领域里的相关文献,才能掌握该领域的国内外动态,确定既富创新性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第三,引导硕士生进一步广泛地收集、有效地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除从本地图书馆和从网上收集文献外,导师可告知硕士生从我国的国家图书馆收集资料的便捷方式(实际上,不用去北京,就可通过一些机构,获得相关材料的复印件);如果导师的科研经费较为充足,也可资助硕士生通过“卓越亚马逊网”直接从美英两国购得最新英文原版著述。要建议硕士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收集来的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一部分需反复细读,大部分只需有选择性地阅读,比如说,可通过相关著述的“索引”,查到并阅读和自己研究内容直接相关的页码的内容。阅读文献时,对他人的观点应始终秉持“批判扬弃”的态度:面对有瑕疵的论断,可做些修正,从而提出自己的论点;对自己同意的观点,可拿来引用,但要作为自己提出更高一层论断的论据。

第四,鼓励硕士生在鉴赏作品和研读文献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练就既能充分论证、合乎逻辑,又做到条理清晰、不乏文采的文学论文写作能力。要正告硕士生,搞科研、写论文,只要能提供充分的证据,在真理面前,没有长幼,没有尊卑,在文学欣赏和批评领域更是如此。要基于反复细读所研究的文学作品的感悟,并以相关参考文献为佐证,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然后就是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过程――此即论文写作。论文要做到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层次分明。同时要建议硕士生,既然学文学专业,自己写论文时就要发挥平时阅读英、汉文学作品所积聚的文学能量,尽量使论文文笔流畅,且不输文采。

总之,硕士生招收院校、负责培养的院系、所有授课老师,尤其是责任导师,要努力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严格管理,善于引导,使硕士生能继续保持刻苦、认真的学风,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培养独立地进行选题和从事研究的能力。通过这样有针对性、有步骤的耐心、艰苦、综合努力,硕士生才能培养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毕业后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 聂珍钊.“中国的英美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全国学术研讨会闭幕词[J].外国文学研究,2004(5).

[2] 束少军.弱势族群的崛起与中国学者的学术自觉――记全国英语文学研究高层论坛[J].当代外国文学,2013(1).

管理学硕士毕业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7-1724-05

随着辽宁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及农业生产结构的深刻变化,农业生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数量、质量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硕士毕业生离校后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毕业生所在单位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以及毕业生的自我评价都蕴涵了很多有益的信息资源。因此,对硕士毕业生质量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进而进行经验总结和问题剖析,将为高校提供质量反馈和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依据,推动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评价数据来源于2009年农业部科教司项目“东北区农业高校农科人才培养、社会使用及发展需求研究”对农科硕士毕业生基本素质评价的调查研究。农科硕士毕业生基本素质评价包括知识结构、外语水平、敬业精神、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科研(推广)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其他能力等10个方面。本次调研涉及29个单位,其中省政府主管部门2个,省级农业推广部门7家、省市农业科研院所9所、高等农业院校1所,共发放调查问卷119份,收回119份,有效问卷100%。

1 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

由于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对它进行评价时涉及到诸多因素,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同,评价标准或自然状态模糊时,用单纯的定性评价或用传统数学方法很难达到优质的评价效果,对此可以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模糊决策,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则是其中的一种。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数学建模方法。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模型,可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对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科学。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是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对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其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关键。而建立此模型的首要环节就是根据具体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图。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共包含10个指标(图1),这些指标的确定来源于2009年农业部科教司项目“东北区农业高校农科人才培养、社会使用及发展需求研究”中对农科硕士毕业生基本素质评价的要素。

根据图1得出评价指标:u(u1,u2,u3,u4,u5,u6,u7,u8,u9,u0)。

1.2 评价集的构建

评价集是对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结果的直接描述,可将评价结果分成4个等级,记为评价集:v=(v1,v2,v3,v4),其中v1表示好,v2表示比较好,v3表示一般,v4表示较差。

1.3 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

其中rik为二级指标各因素属于评价集 v=(好,比较好,一般,较差)的第k个评语vk的隶属度。隶属度可以由公式rik=dik/d确定,其中d表示评价总人数,dik表示对评价指标ui作出评价vk的人数。

1.5 评价结果的处理

首先给每个评价等级从高到低确定百分制分数段,约定好(v1)的成绩区间为[90,100],比较好(v2)的成绩区间为[80,89],一般(v3)的成绩区间为[60,79],较差(v4)的成绩区间为[40,59],然后,取相应分数段的中值95、85、70、50给评价等级赋值,得:

v=v1v2v3v4=95857050

则综合评价结果的得分为:f=b·v

2 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与分析

通过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评价的数据整理,应用上述评价模型对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进行了评价与分析[2]。

2.1 各因素权重的计算

2.2 综合评价

对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参评的119名人员评价情况如表2所示。

2.3 评价指标的处理

2.4 结论

评价结果显示,辽宁省农科硕士毕

业生质量评价等级是比较好的,也是对农业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肯定。但是,应该看到在比较好这一等级中,总体评价得分偏低,仅为82.78分。由此看出,提高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的质量是农业高等院校今后非常重要的任务。为了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率,满足社会各方面及硕士研究生自身的要求,高等农业院校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质量的策略。

3 提高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质量的建议

3.1 优化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要优化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农科人才为目标,重视通识教育。以上分析数据显示,只有33%的参评人员认为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很好。所以,尽快优化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已成为一种客观需要。

3.1.1 推进专业结构调整,改革课程体系 首先,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预警机制,准确而及时地预测和掌握市场动态,根据辽宁省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群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在巩固和提升原有的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经济管理、植物保护、园艺学、农业工程等专业优势的同时,应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生产与深加工、生物工程、设施农业工程、精准农业与信息技术、绿色能源、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水资源合理利用、农产品检测、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物流管理等与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对支柱产业有迫切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不断使农科硕士研究生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其次,要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在课程设置上,力求做到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要深入,对非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要广泛,鼓励学生选修哲学、法律、语言、公关礼仪、心理学等有利于提高自身修养的课程,以及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外语等有利于提高自身专业外技能的课程,不断完善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体系。 3.1.2 加强各农业高校的校内和校际合作 在大学内部各院系之间进行人才的跨专业培养,或者在不同大学间实行互认学分,联合授予学位的人才培养制度,在农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上真正做到不拘一格,以此来加强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社会竞争力和拓宽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范围。

3.1.3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围绕辽宁省农业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和关键技术,吸引生物技术、新材料、农业高新技术等高层次人才来农业高校任教。要着力引进一批能跻身国际领先或国内一流水平的学科技术带头人,引进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掌握尖端农业高新技术的专门人才。倾力打造一支以国内外知名学者为领军人物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形成若干个整体实力居国内领先地位的学术团队。

3.2 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3.2.1 注重培养农科硕士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 上文分析数据中分别有25%和19%的参评人员认为辽宁省的农科硕士研究生具备很好的思维和科研推广能力,可见该省农科硕士研究生这两方面的能力仍需加强。因此,在对农科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探究式学习为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所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如高等农业院校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对有价值并具有可行性的课题研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和设施保障,以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以此来培养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这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具备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2.2 要注重培养农科硕士研究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其他方面的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分别只有18%、24%、18%、 32%、27%和19%的参评人员对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及实际操作能力表示十分认可,因此,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农科硕士研究生能力和素质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农科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具备优良的知识素养,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及适应工作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将其推进就业市场,参与岗位竞争[3]。

在农科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上,学校要重视实践环节,创造机会让他们参与到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使他们在学习之余注意搞好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注重自身各种能力的锻炼和素质的提高,为学

今后的发展储备更多的竞争资本。例如学校可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鼓励农科硕士研究生参加寒暑期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创业大赛、辩论赛以及各种其他素质拓展活动,努力改变农科硕士研究生只埋头于实验室,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状,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使他们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社会交往、语言文字表达等能力以及培育他们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素质,以保证农科硕士研究生在将来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4]。

4 结语

根据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和模糊性,建立了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有效地克服了评价中的主观因素影响,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获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根据评价结果得出,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等级为“比较好”,但在“比较好”这一等级中,总体评价得分偏低,提高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的质量是高等农业院校今后非常重要的任务。高等农业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进一步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使其在充满挑战的新形势下,抓住机遇,成就自我,奉献社会。

参考文献:

[1] 吕跃进.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排序[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2,16(2):79-85.

管理学硕士毕业论文篇(7)

一、受理提前毕业申请的范围

本次受理提前毕业申请的对象为XX、XX级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不在本次申请之列;XX级硕士、博士研究生可申请提前一学期毕业(XX年12月),XX级硕士、博士研究生可申请提前一学年毕业(XX年6月)。

二、申请提前毕业的条件

(一)XX级硕士生申请提前毕业条件

1.已修满全部学分,各门课程的考试或考察须一次性通过,且有五分之三科目的成绩达到优良(80分);

2.毕业论文已经完成初稿;

(二)XX级硕士生申请提前毕业条件

1.已修完学分,各门课程的考试或考察须一次性通过,且有五分之三科目的成绩达到优良(80分);

2.毕业论文已经开题并进展顺利,且已经通过学校统一组织的中期考核;

(三)XX级博士生申请提前毕业条件

1.已修满全部课程,且各门课程的考试或考察须一次性通过;

2.毕业论文已经完成初稿;

3.已发表符合《沈阳药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要求的学术论文,须有原件或接收函原件;

(四)XX级博士生申请提前毕业条件

1.已修满全部课程,且各门课程的考试或考察须一次性通过;

2.毕业论文已经开题,且论文进展顺利;

3.已经撰写完成符合《沈阳药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要求的学术论文,且保证在申请答辩前达到学校关于发表学术论文的相关规定。

(五)XX级原生物基地班硕士和XX级原理科基地班博士

1.已修满全部课程,且各门课程的考试或考察须一次性通过;

2.毕业论文已经开题,且论文进展顺利;

3.原基地班研究生提前毕业需满足生物基地班或理科基地班培养方案的要求。

三、受理提前毕业申请的时间

各学院受理提前毕业申请的时间为9月17日-9月26日。

四、申请提前毕业的程序和要求

管理学硕士毕业论文篇(8)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国家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当代科技和人才的重要阵地。随着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研究生教育如何适应现代化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应该看到,目前很多硕士研究生到工作岗位之后存在“不适应”的问题,往往在具体的工作面前束手无策。主要表现为动手能力差、组织管理能力弱及处理人际关系不好等方面问题。硕士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不仅应当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应当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及社交等综合能力,还应当具有关心他人与合作共事等多方面的素质。

对于工科本科学生而言,毕业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撰写科技论文和技术报告的能力、收集各种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养成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因此,充分、有效地利用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环节,在本科毕业设计中全面提升硕士研究生具有重要意义。

1.在本科毕业设计中培养硕士生的学术科研能力

在本科毕业设计中培养硕士生的学术能力,既是出科研成果的需要,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本科毕业设计是围绕着指导老师的课题进行的,指导老师可以在本科毕业设计中组织本科生和硕士生定期举行和课题有关的各种学术讨论会。如可以让硕士生先给本科生上一次课题的入门课,即作一个关于课题的较为详细的背景介绍。没有任何方法能像讲授课程那样帮助人去学习这门课程。因为要想讲好这次入门课,就要做大量的知识储备。硕士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就会主动阅读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主动驾驭知识,有利于启发思考,发展智能,培养创造能力。这个过程可以使硕士生站在更高的高度上看待问题,对课题的国内外进展有充分的了解,如目前研究的问题所在,以及解决问题的价值等。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硕士生在科研中最可贵的“超前性”,使他们永远不满足于对现有知识的掌握,既尊重知识,又勇于创新。同时结合课题的实验进展,安排本科生和硕士生作阶段性的课题报告,并安排质疑和讨论。在这种学术讨论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平等、自由地交流,没有既定观念的束缚,也没有权威的压抑,硕士生在与他人的全方位互动、反馈中不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实现自我,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自我教育水平,在多元、开放的人际互动和学术领域碰撞中激发灵感、创新研究、丰富人生。另一方面,这一系列的学术讨论也充分体现了硕士生的研究水平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听取报告不仅开阔了学生和教师的视野,拓展了知识面,提供了研究团队内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而且报告后的集体讨论中也解决了不少研究难题。本科生在听报告时不但学到了报告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别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老师在享受这一过程中常常也会受益匪浅。

2.在本科毕业设计中培养硕士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硕士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引领本科生共同完成工作,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而此时,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硕士生就是这个小组的领导者。确定合理的目标,制订适当的计划,确定达到目标的方式、方法,进行目标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处理会给硕士生提供很多挑战和锻炼的机会。为了达到目标,硕士生需要掌握适当的激励方法、需要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可以让本科生在硕士研究生的指导下开展一些和毕业设计有关的社会调查,通过指导本科生的社会调查,可以使硕士研究生开阔眼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锻炼独立研究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在本科毕业设计中培养硕士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许多硕士研究生面临着求学与就业及社会和家庭责任的多重压力,是一个亚健康的群体,大多只是啃书本,埋头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不去参加学校或者学院组织的一些活动,也不注重与周围人的交流,正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导致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一些基础的实践能力不强。在协助指导本科毕业设计中,硕士生需要和包括本科生、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的老师在内的不同的人进行沟通协作,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不可预知的事件会带来突发的问题,需要硕士生与学生、教师进行沟通协调,从而极大地锻炼研究生的口头和书面沟通技巧。在这个过程中,硕士生走出原来的单一的小圈子,趋向于全方位的开放,并能较好地处理多方面的关系,接受多方面的挑战,适应多方面的变化,经受多方面的锻炼,培育多方面的能力。摆脱了有些用人单位对硕士生“坐下来不能写,站起来不能说,跑出去不能干”的不良评价。研究生在指导本科生开展毕业论文相关工作时,本身也可得到很好的锻炼,提高自身对科研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总结能力、讲解能力、协调配合能力等。同时,本科生可以更多地获得专门的一对一的讲解,提高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此外,这种模式对于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友爱团结、协作公关基本素质也是一种很好的培养。

4.在本科毕业设计中增强硕士生的自信心、成就感和自豪感

在硕士生协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通过指引本科生一步步地达成目标,增强了自信心,同时通过亲身体验传道、授业、解惑的历程,将产生为人师的自豪感和获得成功的成就感。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多用正面评价激励硕士生,为硕士生提供心理帮助。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和昨天的自己比较,有一点点进步就要奖励自己。指导教师不仅要嘉许学习努力、学习效果好的行为,更要嘉许遇到困难不气馁、能坚持“一天学习一点,一天积累一点,一天提高一点,一天发展一点”的态度,以倡导一种积极的学习科研文化,不断地增强硕士生的自信心、成就感和自豪感。这种积极进取的文化不仅有利于激励学生在校学习时能克服困难坚持下去,而且能使学生毕业后真正成为终身学习的受益者。

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连续扩大,如何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研究生教育是国家面向公民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高级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与研究生教育密切相关。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既是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又是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标志,可以说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富有创新精神的硕士生群体是学校教学、科研活动中最富活力的有生力量。充分利用本科毕业设计,全面提升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进一步增强硕士生的自信心、成就感和自豪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硕士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润杰,刘维民,刘鹏.研究生参与本科实验教学发挥重要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7):108-109.

[2]于长青.研究生培养中科研育人模式的构建[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9,(7):10-12.

[3]于忠海.研究生“自我教育”的学术资源构建与教学理念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9):44-46.

[4]张学义,史立伟.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J].职业时空,2009,(9):71-72.

[5]何江涛.研究生协助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利弊分析[J].中国地质教育,2009,(2):42-44.

[6]冯晓丽.高师院校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

[7]常宝英.关于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07,(5):165-168.

管理学硕士毕业论文篇(9)

学校位于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南昌市,现有前湖主校区等五个校区,占地面积8000余亩,具有一流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学科体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经过数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 “文理工医渗透、产学研结合”的新型综合性大学。

学校研究生教育起步于1965年。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15种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共有20个专业领域]、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法律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农业推广硕士、旅游管理硕士(MTA)、工程管理硕士(MEM))及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临床药理基地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1个。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特色专业9个、教学团队1个、精品课程2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有江西省高水平重点学科5个、高水平实验室2个、高水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16个,江西省“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6个。学校还设有中德联合研究院、中法工商管理教育培训中心和中英联合学院等国际合作办学机构。

南昌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始终贯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秉承“格物致新,厚德泽人”的校训,致力于教书与育人的结合,致力于前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致力于完美人格和崇高理念的塑造,朝着建设“高水平新型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迈进。

热忱欢迎您报考南昌大学,期待着您成为南昌大学的一员!

二、招生简章

招生规模

我校2014年各专业的实际招生规模数,以当年国家文件批准下达数为准。

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同等学力。同等学力考生必须是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已经完成与所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的学习(须有结业证书或由学习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提供课程学习证明及成绩),同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⑴获得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二等及以上奖励(指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排名为第一或第二。

⑵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刊物上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三篇。

(三)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研究生招生体检标准。

(四)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五)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报名时间与手续

网上报名:2013年12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登录南昌大学研究生院主页(yjsy.ncu.edu.cn)报考,报考人员请按要求填写并提交报考信息;

现场确认:2014年1月11日--12日凭本人二代身份证和学生证(或毕业证书)到南昌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999号,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研究生院大楼四楼),进行现场数码照相,并交纳报名费。同时提供:

⑴报考南昌大学《博士研究生登记表》原件【请贴上近期一寸免冠正面彩照】。内含专家推荐信、思想政治审查表等,可在研究生院下载中心下载;

⑵学历、学位材料:

已获硕士学位考生: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研究生毕业证、硕士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应届硕士毕业生: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研究生学生证、研究生管理部门的证明;并在取得研究生毕业证、硕士学位证后交验证书原件(同时上交相应复印件);

同等学力考生: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硕士学位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或课程成绩证明;

⑶同等学力人员须提供相应的业绩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⑷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同等学力考生提供本科阶段成绩单)、硕士论文(附评议书)、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专著)、科研成果证明书、学习(工作)中获奖证书等原件及复印件材料(原件面试时提供给导师小组);自我评价一份;

⑸本人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⑹攻读南昌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免试政治理论申请表。

入学考试

博士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时间预计为2014年3月份,初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已获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申请免试)、英语、两门专业课;复试预计安排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复试科目:专业综合面试(含英语听说能力测试)。初试、复试具体时间和注意事项将在南昌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基本规则和要求预告如下:

1、英语试卷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两部分。试卷一为公共英语,题型有词汇与结构、阅读理解、英汉互译和写作,满分为100分。试卷二为专业英语,题型为专业文献资料翻译,满分为100分。

2、初试结束后,将根据初试结果划定复试分数线。复试分数线包括单科最低线和总成绩最低线。进入复试的同等学力人员须参加2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的加试,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合格线为60分。

3、经初试、复试后各学科专业点在研究生院下达的计划数内,提出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由研究生院审核,报校领导批准后,张榜公示。

4、拟录取的定向培养考生须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办理定向培养手续,否则不予录取。

体格检查

本着“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复试期间将由我校医院根据《南昌大学研究生招生体检标准(修订)》(昌大校发[2003]22号文)及其实施办法组织体检。凡体检结论属于不能录取之列,则取消其录取资格,其名额由后位者自动递补;凡体检结论属于不能录取的专业之列,则必须调转相近专业,若无相近专业可调,则取消其录取资格,其名额由后位者自动递补。请在报名之前上网查询我校研究生招生体检标准。

其他事宜

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包括专业课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题。

单位代码:10403

单位网址:yjsy.ncu.edu.cn

通讯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政编码:330031

管理学硕士毕业论文篇(10)

自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开展以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展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于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目前对于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四种类型:一是会计学术型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职人员都可以报考但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要求参加每年一月份的“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命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录取分数线由国家统一划定(自主划线招生单位除外),毕业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二是在职单证研究生,以招收从事会计或相关领域实际工作两年以上的在职人员为主,要求在职人员参加每年十月份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GCT联考)”,联考命题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录取分数线由各招生单位自己划定,毕业时只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三是在职双证研究生,以招收从事会计或相关领域实际工作两年以上的在职人员为主,但要求在职人员参加每年一月份的“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命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录取分数线由国家统一划定(自主划线招生单位除外),毕业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四是全日制双证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职人员都可以报考但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要求参加每年一月份的“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命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录取分数线由国家统一划定,毕业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相对于会计学术型研究生、在职单证研究生和在职双证研究生,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双证研究生在招生对象、培养目标、就业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而需要我们在研究生招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一、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特征分析

相对于学术型会计硕士研究生和在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研究生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刘成立和陈淑玲,2011):

(一)生源不同

从2009年开始的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来看,学生主要来自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而且生源绝大部分是学术型硕士落榜考生的调剂,受考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并且收费较高限制了部分优秀学生的报考,因而生源质量相对不如学术型硕士。相对于在职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专业硕士完全没有工作经验,只是从书本中学到了有关的理论,而对实务缺乏了解。

(二)培养目标不同

根据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培养方案,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面向会计职业,培养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会计实务,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而学术型会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会计学理论,系统掌握会计学基本技能与方法,熟悉相关法规,能够运用会计学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进行会计研究和处理会计实务,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及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的高级专门人才。很明显两者的培养目标存在差异。

(三)就业渠道不同

与学术型会计硕士研究生很多就业于高等院校或进一步攻读博士研究生不同,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主渠道是实务部门,即各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很少有研究生会进行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如果是在职不脱产攻读研究生,无论是单证的还是双证的,都只能算作“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毕业后需要回定向或委托单位(即现有单位)就业,无法通过双向选择方式进行工作的选择,这是在职与全日制研究生一个很重大的区别。

二、招生方面的改革

2011年8月,教育部的《关于做好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继续推动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要加快评价方式改革,把对考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作为改革的重点。2012年管理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实行综合能力考试的试点扩大了会计等共7个专业学位,并且在初试中取消政治科目,即会计等专业学位硕士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招生单位在复试中进行,在初试中只考核英语和管理类综合能力,其中英语100分,管理类综合能力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数学基础、逻辑推理和写作,共200分。相对于以前的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初试,取消了思想政治理论和会计学考试,更加关注了对考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有利于选拔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但笔者认为在初试中还要进行两方面的改革:一是增加会计学基本知识的考查,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会计实务,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如果在初试中不考会计知识,只考英语和管理类综合能力,很多英语专业或数学基础、逻辑推理和写作等方面能力较强的考生在初试占有很大的优势,但在培养时可能存在很大的困难,不利于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因而建议在初试中增加专业课的考查;二是适当降低英语的分值或取消英语的考试,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即拥有在会计实务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进行研究探索,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到英语的可能性较小,因而建议适当降低英语的分值或取消英语的考试,或者把英语考查放在复试中进行,给招生单位更大的自。

三、培养方案的改革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文件精神,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如下几点:(1)鼓励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并逐步增加在教学中使用案例的比例;(2)开辟第二课堂,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3)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考试、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撰写专题报告等;(4)成立导师组或实行双导师制,发挥集体培养作用,并适当吸收企业与政府部门中相关人员参加论文指导工作;(5)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习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6)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体现专业学位特点,突出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论文形式上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等。

笔者认为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进行如下方面的改革:一是积极吸收实务部门人员参与全日制会计硕士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课程体系设计,根据社会的需求制定适当的培养方案,引入企业、行业等实际部门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评价,保障人才培养和职业需求紧密结合。实务部门人员应参加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计划的制定、论文选题与开题、课程学习与考核以及教学实践等各个环节。二是适当减少总学分要求,目前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不少于40学分,远高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学分要求,而学习年限短于学术型研究生,一般只有2年。很多学校在安排具体的培养方案时,一般把学生的上课时间安排在第一学年内完成,第二学年的上学期安排实践课、下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的写作,这就必然造成第一学年课程过于沉重、学生疲于上课的情形,不利于培养学生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的学校甚至为了迎合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培养方案,而把每学分的学时减少为10学时,因此建议减少总学分要求;三是加强学位论文方面的改革,真正发挥双导师制的集体培养作用。要根据学生在校外导师单位实习的情况,由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把握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共同确定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以解决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为研究的导向。通过论文写作,不仅能提高科研工作水平,而且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郑冬梅,2009)。

四、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改革

在减少总学分的基础上,要大量减少核心课,适量增加专业实践课。现有的培养方案要求核心课要达到22学分,笔者认为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在课程体系方面应进行如下几方面的改革:一是适当降低专业学位研究生外语的要求,建议改为选修课,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二是由于在初试中已取消思想政治理论的考试,政治课的学习也可以在日常的管理中得到体现,不必列为必修课;三是在专业课设置方面,可以将每门专业必修课的学分降为2学分,减少理论知识方面的内容;四是原有方案要求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习实践,但实践课的学分只有6学分,建议学校应加大相关实物操作层面的培养,加大实习力度,增强竞争力,将学分增加到10学分,即每两个星期的实习为1学分;五是课程设置要与执(职)业资格考试相衔接,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而与会计密切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较简单,主要考虑注册会计师考试,建议应根据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科目调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以使学生在毕业时获得相关资格。

为加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建设,我国已出版了国家会计学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系列教材,如《财务会计理论》等教材,笔者认为需要在下列方面进行改革:一是目前出版的教材多数是在2009年以前编写的,针对的对象是有工作经验的在职会计专业人员,但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有很多教材并没有根据授课对象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应进行全面的修订;二是《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明确指出,鼓励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并逐步增加在教学中使用案例的比例,但已出版的教材偏重理论的较多,介绍案例的较少,应进一步加强MPAcc案例课程建设;三是有一些课程并没有相应的教材,而是借鉴了学术型研究生或本科生的教材,由于本科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专业型研究生,因而可能达不到培养目标,需要进行相应教材的建设。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小学数学论文 下一篇: 信托投资基金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