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2 17:32:18

教师职业论文

教师职业论文篇(1)

二、高职院校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以及技能

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发展水平代表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发展水平。(一)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是指一个教师所具备的的的专业素养,它与能力无关,代表的是一个教师在专业方面的态度和修为。(二)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学科的知识内容;2.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一般教学方法和教学知识;3.课程知识,即要掌握作为教师应该掌握的材料和程序等方面的知识;4.掌握学科课程知识与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5.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本心理及特性,为下一步更好的给学生进行授课奠定好基础。(三)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指导下,在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前提下,仔细掌握一个教师从事学科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从而更好的形成从事学科教学这个工作的技能,即为教师的专业技能。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教师,一般来说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技能。1.教学设计方面的技能,包括:课程环节的设计,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技巧;能适当的对学生的正确学习行为给予一定奖励等方面的技巧;能变换教学途径、变换与学生交流模式等方面的技巧;能训练和改善学生的反应能力,增强学生参与到学习和讨论等方面的技巧;2.能够熟练应用教学媒体的技能,例如一些行业实践场景的使用以及其他相关现代化教学方式的掌握;3.在课堂教学方法上的技能,包含有应用书面语言的使用,口头语言的表达以及一些肢体语言的使用等;4.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关于教学研究方面的技能,主要体现在对于行业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的了解、分析,以及对于行业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的展望,对于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指导,对于高职教育建设的思考和创新等。

三、高职院校的教师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

鉴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出现的不良现象,基于行业的要求,教师参与职业教育就显得异常重要。当代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学会接受新事物,必须要创新和发展。不管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如果他停止不前,就必定会被他人超越,就必定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教师这个职业也是一样,知识的更新替换变化之快,要求教师必须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接受新事物,才能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的改革途径主要有:(一)充分鼓励高校教师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广泛参与职业教育理论建设。当今各种发达的教育手段不断的被运用于高职教育中,例如远程教育、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等。这些先进实用的学习途径,便捷高效,使得教师们在办公室里就可以进行职业教育,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通过网络的途径来参与职业教育改革,是最佳的参与途径。(二)高职院校内定期进行的教师集体培训,对于参与职业教育改革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在高职院校内部定期进行的教师集体培训,所有的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培训,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在知识问题上进行相互的交流与沟通,每个教师的理解不同,收获也不同,所有教师都能交流分享自己的培训心得,这样的效果也很显著。如果是单个教师独自进行职业教育,他对培训内容的理解有限,有些地方甚至会不明了,不能彻底领悟所培训的职业教育,这样,培训的目的就没有充分达到,如果是有很多教师在一起交流,教师们可以就同一件新事物进行探讨,所有的结论汇集在一起,这个新事物就会被分析的很透彻。(三)鼓励高职教师积极参与行业培训辅导、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等实践参与手段,可以给广大高职教师提供更加贴近专业的实践机会。高职教师普遍具有较为全面完善的专业理论背景,知识体系结构较为完整,但是由于平时工作性质的制约,缺乏将个人理论、经验付诸实践的机会和途径。广泛的参与相关行业培训,既不会使得教师脱离其自身角色定位,又必然使得高职教师在培训时,针对授课对象的变化主动转变知识讲授方法,从而能够更多的联系行业实际。合理安排高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对教师个人和行业企业部门都是大有裨益的。高职教师到企业中,能够带来最新最为全面的行业动向信息,从而更加坚实了行业企业今后科学稳健发展的理论基石;同时,行业企业提供的各个挂职岗位都与企业生产管理息息相关,把高职教师放到此类岗位上,让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最为直观形象的专业训练,更加合理的将自身已经具备的抽象性知识建构与具体化的专业实践相结合,对于高职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乃至各个新型高职院校学术专业建设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四)通过关注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动态研究和政策方针来帮助教师参与其中。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及时将国家与之行业相关的政策方针以及各类有效信息进行积极的消化吸收。同时,高度关注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中的一切优秀、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方法,以此来完善自身的教育方式。这些信息的了解和掌握,能够让教师在第一时间确立自身发展的方向,更好地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此同时,这些新信息中也包含了大量详细生动的解释和例证,几方面的结合作用也能够最大程度的丰富高职教师的内在素养。

教师职业论文篇(2)

二、保定市某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分析

调查发现,在全国地级市中,保定市的高校综合数量排名第一,其中本科院校达到7所。因此加强保定市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基于此,我们对保定市某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进行了一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的调查,并做了详细的统计及分析,能够为高校及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参考。本文采取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保定市某高校师德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做了详细的记录与分析。针对学生(全日制本科生及全日制研究生)共发放调查问卷共计5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487份,回收率达97.4%。调查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职业道德总体素质;(2)教师为人师表及教书育人;(3)教学态度及责任心;(4)对学校师德建设的满意度;(5)造成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的原因;(6)职业道德与业务水平;(7)提高高校师德建设的措施。调查结果发现:

1.教师职业道德总体素质。作作风,其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求真创新;诚实守信人格高尚;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等四个方面。看出该校学生对教师职业道德总体素质比较满意,只有6%的学生认为该校教师职业道德总体素质为一般。但在教书育人方面,有51%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关心程度为一般,这说明该校教师应当适当的增加与学生的交流,热爱学生,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行为之一。在为人师表方面,可以看出该校教师在言行举止、衣着方面是符合教师的职业形象,做到了“以身立教”,成为学生的表率。

2.对当前的师德师风建设状况最不满意的方面是什么。学生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教师在行课过程中态度敷衍,散漫随意,这个比例达到了47%。学生不满意的地方还有就是教师对待学生态度粗暴,品行不端。这说明该校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学习,并引入新的考核评估机制,调动教师的教学和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造成某些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的最主要因素。在造成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调查中,学校的管理制度不科学,不严格的比例达到了77.2%,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及道德修养也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其他的因素还包括学校奖惩制度不明,没有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一线教师也表示学校重科研,不重教学;教师工资待遇低、住房问题得不到解决等也导致了部分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

4.提高师德状况措施。76.5%的人建议建立考核评估新机制,其次是建议学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同时加强教职工队伍管理并抓好教学科研工作环境建设。58.8%的学生还建议学校引入上岗竞争机制。

三、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问卷列出了5种促进高校师德的措施,从表6中可以看出,各个措施的重要程度之间的比例相差不大,笔者认为这五种措施从管理角度、主体角度、环境条件角度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措施提出了全方位的见解,学校应从这5个方面入手,全方位的提高教师师德建设。

1.建立考核评估新机制。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估新机制,确保师德建设实效。将师德表现作为青年教师绩效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表彰宣传先进典型,惩戒师德表现不良和失范的青年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这在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上海外国语大学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湖南农业大学的祖智波还建议,“每年定期举行师德表彰等活动,树立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思想政治素质好的发展全面的优秀教师典型,让他们成为教师学习的榜样,对获奖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在职务评聘晋升、出国进修和学术梯队选拔等方面优先考虑。”

2.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学习。对于教学,有的教师敷衍了事,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关心,只是满足于教学任务的完成。甚至有的教师开创了第二职业,将教书育人作为了副业。这就导致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产生了教与学的障碍。因此学校应积极提倡教师开展与学生交流活动,并为教师与学生开展此活动提供相应的支持。

教师职业论文篇(3)

压力的概念最早是取自于物理学和工程学(STRESS一词由structural,engineering,systems和solver这四个词拼合而成,即结构工程系统解算程序/语言),指的是将充分的力量用到一种物体和系统上,使其扭曲变形。20世纪初,压力的概论才出现在医学界,表示人体的过度负荷,在生理学和医学领域,stress被译为应激,心理学领域除译为压力、应激之外,也译为紧张。坎农(WalterB.Cannon)把压力定义为斗争和逃避的综合症,他的学生,加拿大生理学家,现代压力研究的先驱之一雪莱(HansSelye)继承了他的理论,首先将它引入了社会科学领域深入探讨,此后压力这一名词,广泛地被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把压力理解为一个人在生理或心理方面负担过重的状态。但从专业角度来分析,由于人们研究内容不同,立场观点各异,研究工作的侧重点和目的不尽相同,使得对压力概念的界定缺乏一致性的看法。纵观以往的研究成果,我们大体可将其归纳为以下三大类[2][3][4]。

1、压力是机体对情境的整体性反应

这是医学和生理学界对压力的早期认识。所谓压力,指个体面对刺激时,为求重新回复正常状况所做的反应;不论外界的或身体内的变动,虽有其特殊之处,都会引起个体的整体性反应,凡有这种反应,即称为处于压力之下。1936年,雪莱提出压力是机体对环境需要的一种反应,是由许多有害因素产生的一般适应综合症(generaladaptivesyndrome,简称GAS),他强调身体反应的非选择性(non-selectivity)和非特殊性(non-specificity)。后来,康农(LeviKaga发展了雪莱的观点,提出了“心理社会刺激与失调论”(PhychosocialStimuliandDisorder)以及“压力和成就下降”模式(StressandPerformanceDegradation)。这些以反应为基础的压力模式强调身体机能和生化反应,均把压力看作研究的依赖变量,强调压力是对压力源作出的反应,而不认为压力来源有何重要性,亦未涉及个人认知、评估的探讨。

2、压力是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

这种观点偏重于把压力看作对机体发生作用的社会与物理环境的变化,包括心理社会刺激、自然灾害、战争、工作中的冲突等对个人的影响,这种影响带有干扰和破坏的性质,如果干扰和破坏超过了个体的适应能力,就会产生适应不良的现象,引发病变。所以,此种观点均把压力作为研究的自变量,强调压力来源的重要性。

3、压力是机体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此种观点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即环境有变动,将会对个体形成一种要求,但个体并非完全被动地反应,而是采取主动的方式适应环境的要求。认知学派Cox&Mackay(1973)和Lazarus(1976)提出“压力相互作用”理论(TransactionalModelofStress)。他们把压力定义为个体察知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所表现的心身紧张状态。他们指出压力发生于个体无法应对或调节、个体觉察可估价一种有威胁的情境之时,并不伴随特定的刺激或特定的反应,这种评估来自对环境需要的情境及个体处理这些需要的能力或应对机制的评价。这种观点的研究取向,不仅考虑了雪莱提出的整体性反应和Holmes等人提出的压力源指标(stressindex),同时兼含Lazarus和Laumier提出的个人认知评价系统。到目前为止,多数学者都在此观点下进行着有关压力的各种实验研究。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压力的完整定义应为:由已知或预知的事件引起,可能对个体造成身心上的不适应,从而使机体处于高度激起的状态。上述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压力事件(压力源),个体对压力事件的认知、评估,由压力事件引起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压力源,即作用于人身上的压力,它首先应是中性的,并不会引起个体的压力反应,只有当个体对此进行认知评估并内化后,才能使事件变成压力。

(二)教师职业压力研究概述

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来源于对工作压力的研究。

卡普兰和康伯(Caplan&Cobb)认为工作压力与工作的特征有关,工作压力是由工作环境对个人造成威胁的任何特性引起,包括过分的工作要求或不充分供应。弗农依指出工作压力是个人的能力及其可运用的资源,在环境需求之间的差距所导致的现象。毕尔和纽斗在综合文献之后,指出工作压力是指与工作有关的因素和工作者发生交互作用,因而改变工作者的身心状态以致失去正常功能。古柏(Copper)和荷认为工作压力是表示环境对个人的直接影响,与个人对压力源反应的现象。考恩(Kahn),沃尔夫(Wolfe)和魁姆(Kahn,Wolfe&Quinm)等人研究发现,占全国样本三分之一的被试曾有过与工作相关的心理压力。但总归起来,他们对工作压力的研究“包含两大方面,压力情境和压力反应”[5]。

1、教师职业压力现状研究

首先对教师职业压力进行研究的是英国学者荷礼柯夫(Kyriacou)和苏利夫(Sutcliffe),他们调查了英国综合中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发现综合中学教师感受“很大”职业压力的比率,在1/5至1/3之间。美国教育学会于1967年对公立学校教师的调查发现,78%的教师有“些许”或“相当”多程度的压力。“费斯勒和托米(Feithler&Toker,1982)在对教师的研究中,发现有16%的教师处于高压之下,76%的教师处于中、低压之下。”[6]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研究也同样证实教师工作是一种高压力的职业。我国台湾地区在对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表明,台北市中学教师有相当大的职业压力。我国杭州市教育研究所和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最近分别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进行调查,也得出同样的结果,中小教师职业压力大,有近四分之三以上的教师表示“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7][8]。尽管目前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仍是少数,但这足以说明现代社会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压力。

2、教师职业压力因素研究

综合文献,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压力因素的研究上面,多侧重于压力源的研究,对压力反应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

压力源主要是可能是由于生理的、社会的、或是心理的,包括期望和理想从而引发压力反应的事件或条件。教师职业压力主要来自于学生行为、学校管理、教师工作量、教师的角色冲突、同事关系等方面。国外学者对教师职业压力源的研究侧重于学校内部的压力事件上,如荷礼柯夫和苏利夫认为教师职业压力有四个因素,即学生的不良行为,工作条件差,时间紧张和学校风气不正;克拉克经过因素分析编制教师职业压力因素问卷(TeacherOccupationalStressFactorQuestionnaire),得出教师职业压力的五个因素是专业的缺乏,校长和教师间专业的关系,同事关系,班级教学和常规指导,工作任务繁重;西克恩和柯夫编制教学事件压力量表(TheTeachingEventsStressInventory),将教师职业压力归结为暴力和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过死,专业的工作要求和教学的功能四个方面;荷若克则认为教师职业压力包括四个因素:个人的安全感,学校管理的紧张,专业的功能和教学的功能;伯格(Bog,1990)提出教师职业紧张的五个因素分别是学生、工作负荷和时间、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学校文化特质。另外对教师的相关研究也涉及到一些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零星内容,如“教师工资的下降”,“师生比和教师工作时间的增加”,“教师培训的相对减少”,“学生的攻击行为和教师健康”以及“社会影响”等。[9]

我国台湾地区对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和国外的研究结果大相径庭,造成教师职业压力的因素集中表现在教师的人际关系、专业发展,工作负荷,角色因素,教学要求和学生行为等方面。

大陆地区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文献很少,直接进行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则更少,多数间接地概述了事实上的教师职业压力,如教师的职业倦怠(冉祥华,1995),教师的苦恼与需要(贺斌,1985),教师角色危机(曹军红,2001),教师心理健康等。而且综合看来,大多侧重于定性的研究,定量研究很少。如陈云英等人(1993)通过译著发现教师压力的五种因素:任务不明确、互相冲突,任务负担过重,组织的相互影响,对大众承担的责任,缺乏参与机会;姚爱萍(1998)从理论上分析造成教师精神压力的四种因素:社会对教师的过高要求,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偏见和贬抑,教师的自我发展标准过高,紧张的教学工作过程;刘启珍(1998)也通过例证分析得出教师心理压力的因素包括多重角色,社会对教师的过高要求,教师强烈的成就动机与动机受阻等;赵淑君(2001)认为教师不良心理产生的根源是教师工作特点带来的压力,教师角色本身带来的压力,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此外还有社会生活压力,个人抱负与现实反差带来的刺激等;王秀丽(2001)分析教师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有四个因素:学生行为,工作负荷与时间压力,工作中的竞争,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相背离;另外教师感受最大的压力是考试压力(冯伯麟,1996);陈永明(1999)指出造成教师社会压力的六方面原因。

辽宁师大硕士研究生马超首先对我国小学教师心理压力进行直接研究,他通过因素分析得出我国教师心理压力的五个因素,即工作负荷,学生不良行为,职业认同,时间和资源匮乏以及教师评估,形成24个题目,并对辽宁沈阳市五个城区的341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学教师心理压力常模,但他对不同个人背景(如性别、年龄、教授科目等)在压力因素上的差异并没有进行深入探讨。

教师职业论文篇(4)

一、根据、现状与特点

首先,我们应该从大学教师这一群体的身份角色的性质,来讨论一下大学教师道德的必要性这一前提性的问题。这本来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但似乎近年来也成了问题。大学教师首先是一个职业群体,但同时它构成了知识分子这个精神性群体的主导部分。在近年来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与讨论中,有人认为,在当代社会,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知识分子面临的挑战,首先是知识分子公共性的丧失。不再以天下为已任,而主要是承担一种学术的功能,只是某个知识领域的专家甚至是缺乏人文关怀的技术性专家。当代知识分子只是一名学者,更确切地说是有一技之长的专家。第二个方面是知识分子的再度边缘化。与政治、经济的分离,使知识分子不再处于整个社会的中心,而只是社会中众多分子中边缘的一员而已。知识分子不是一个道德人,而是一个知识人,他应该以一种知性的方式存在。知识是知识分子赖以存在、证实自己的最根本的理由,是其他非知识分子所不具备的。有人认为这才是恪守了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知识分子不再背负“道”这个沉重的十字架,这种观点似乎认为知识分子在当代只需要“妙笔著文章”就行了而不需要“铁肩担道义”了。这一方面放弃了自己的道德责任,也拒绝了社会和公众对自己的道德要求,使知识分子的道德必要性成了问题。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过于偏激,知识分子在当代可能更加知性化、专业化、边缘化、平民化,但仍然是最具精神性的一个社会阶层,完全放弃了社会良知和对自己比较高的道德要求,则知识分子就会失去其质的规定性。讲求道德文章皆佳,学问道德兼备从来是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中国自古以来也是把“尊德性”与“道问学”并提,亦即道德与学术实为二而一、一而二者。这也是知识分子能够发挥其社会批判、引导民众的社会作用的价值基础。

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的主导部分,其群体道德的根据首先来自于这种阶层的本质规定性。另外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和责任则来自于其职业的社会地位、功能,自由和权利。任何职业都有其职业责任和道德,由于大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与社会功能,使其职业主体的责任和道德变得更加重要。其职业主体的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状况不仅影响着大学目标的实现,而且对社会的道德风貌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职业责任就是某一种职业从业人员对其职业团体的职业目标实现和功能发挥所应承担的义务。这种义务体现在职业主体的职业实践活动中,表现为一种做事的行为规范要求。而职业道德则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职业目标和功能,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个人品质和人际规范。本文侧重从人际规范的角度来论述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二者在职业的范围内都具有做事做人所应履行的义务的含义,而且这种义务性的规范均主要是*自觉自律得以实现的,这种义务虽然也包含了某种职业雇用的强制性,但更多的体现为一种道义性,这是由教师职业育人的人文性和崇高性所决定的,因而其差别并不是很大,即都体现为具有道德性质的义务承担和行为规范,但出于叙述的方便,我们把责任看作是做事方面的义务,而把道德主要看作是做人的要求。

大学教师的职业责任与道德确实是以学术自由和职业权利为前提的。“学术自由是指教授和他们的机构团体独立于政治干涉。”“学术自由意味着松散的结构和最低程度的干涉”[1]这分别是指学术自由的政治含义和管理上的含义。我国大学教师越来越享受着更多的学术自由。享受着充分的职业权利。他们对大学的事务如教师的招聘、课程的设置、学术的评价、学位的授予等等拥有权利,他们享受着更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年有两个假期甚至还有学术假,他们的经济收入在中国已基本达到一个与其中产阶级的地位身份相当的水平。与此相联系,他们在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方面似乎并没随着收入的提高和权利的的不断扩大而相应的更好,而且,大学遭受批评的根源还常常在于,大学教师不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奉行自己的职业与学术道德。美国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唐纳德·肯尼迪在其所著《学术责任》一书中指出:“与学术自由互为补充和对应的是学术责任,但后者却鲜为人用。在我们这样的民主社会里,这二者被视为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在谈到个人自由与群体责任之间的对称与均衡关系时,约翰·加德纳(JohnGardner)表述地很好:‘自由和责任,权利和义务,它们是交易的关系’。”[2]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我们的学术自由和学术权利,而且要关心我们的职业责任和道德。

目前大学教师的职业责任与职业道德状况从总体上看是不容乐观的。教学责任的松懈、对团体和公益的责任等等都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研究性大学自由到可以容忍有的教师连学校最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都可以不来,给人一种无组织存在的状态感受。在职业道德方面敬业精神的匮乏,学术道德的缺失、人格境界的狭隘等等都成为突出的问题。这一方面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只强调了硬币的一面而对另一面则关注不够,也许还在于大学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大学教师的职业责任和道德呈现出一些特点。近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在中国只有一百年的历史,在西方则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在西方中世纪,大学多与教会有着密切联系,是一个修学与修道的场所,公众对他们的道德性从来没有怀疑过而给予充分的信任。中国的士大夫,现代知识分子的前身,更是以其“以天下为已任”的高风亮节受到民众的尊重,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传统知识分子在很大的意义上被公众看作是知书达理的君子、道德的楷模、良知的体现。因而这一群体的道德往往不被公众关注。另一方面,知识分子作为从事知识生产的群体,其工作的创造性、个体性的确需要更多的自由,教师也被理所当然的看作是自由职业,因此,大家所关注的是给他们以更多的自由和权利而很少向他们提出责任与道德的要求。但是,现代大学成了一个更加多元化、巨型化、国际化的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群体,如果还对其主体不提出一些责任和道德的明确要求,那么要很好的保证大学的正常高效运转,实现大学的总体目标越来越变得不可能了。所以强调大学教师的职业责任与职业道德是大学在现时展的需要。另外,大学主体的责任与道德,主要不是*制度的安排,而是依*大学的某种历史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传统,因而使大学教师的责任与道德具有更多的主体性、自律性而缺乏监督机制。笔者认为在现代社会更加多元复杂的大学生活中,要强化教师的责任与道德意识,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群体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的教育,另一方面更要加强相关的制度安排,规范制定并强化监督机制。

二、大学教师的职业责任

大学教师的职业责任主要是由大学的目标与功能决定的,其目标与功能的实现主要是由其主体职责的履行得以实现的,二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现代大学的职能包括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甚至还有文化交流等职责。相应的大学教师的职业责任主要表现为教学职责,培养指导职责,学术职责,公益与社会服务职责等几个主要方面。这是从教师的职业活动的角度来说的,如果从职责的对象角度来再加以分类的话,又可以分为对学生的职责,这主要是教学与培养指导职责,分别是对本科学生与研究生的职责,从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对学校的职责,因为学校就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学术职责可以说是对科学事业健康发展所应负的道义责任,体现为尊重科学规律、具有科学精神。公益和社会职责则是对学校和社会的职责。

通过教学以传承文化,培养人才这是大学在其产生之初就首先具有的最基本的职能。这是纽曼时期的大学理想。在他看来,大学显然是“教学的机构”,是培育“人才”的机构。洪堡创立的柏林大学,发展了大学的研究功能,而美国的大学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能使其与市场社会紧密联系,成为社会的“服务站”,而又使现代大学具有了其社会服务功能。这样使大学成为一种综集性的社会组织体。

尽管如此,可以看出,教学、培养人仍是大学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责。如果说更多的研究功能使大学教师区别于中、小学教师的所在,那么其教学功能与职业则是所有教师不可或缺的职责,舍此则不再是教师了。其区别不过是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所不同。大学教师也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学者。研究冲击教学,似乎是一个带有世界性的问题,近年来在美国的大学,也越来越重视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对大学来说,研究水平及其成果是决定学校声望和排名的硬指标,对于教师来说科研成果的多少、优劣则是决定他们的晋职、待遇的硬指标,这样在有意无意之间就轻视了教学。教师在履行教学职责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积极性和敬业精神差,用力小、投入精力少,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和整合力都不强,不遵守教学规范,很随意,不认真备课,教学进度无计划甚至有的教师随意缺课,让人代课,还有迟到早退现象,从整体上体现出一种应付教学的情形,在学生中引起不良反映,影响了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大学扩招的规模又比较大,这样就更难保证教学质量了。现在各个学校虽然都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但这种努力如果离开教学主体——教师的认同和配合则会是收效甚微的,或难见成效的。要努力改变这种情况,最根本的还是要不断培养教师对教学的职业责任感,通过多种积极鼓励和监督检查措施养成教师的教学职业责任感。“我们需要——特别是在研究型大学——更多地谈论教学,并尊敬与奖励那些在这方面做得好的人,使它成为让人们热爱的劳动,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责任。”[3]

培养指导的责任是指在一些研究型大学或者有研究生培养能力的大学里,培养指导研究生成了教师的重要工作和职责。这一职责在一些以教学为主的没有学位授权点的学校是不存在的,但在前一类学校,则其重要性似乎在某种意义上超过了对本科生的教学职责。这是因为,一方面,从客观上讲,在这类研究型大学里,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数量有的已与本科生在校人数接近、持平,在个别学校和学院,甚至是研究生超过了本科生人数,如本人服务的系就是这样。这类学校也公然宣布自己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学校。而对教师来说,特别是一些教授,可能在若干年内已没有给本科生上过课了,这虽然不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所提倡,但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客观上培养研究生的工作成为这类大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和职业责任。培养和指导研究生工作不单纯是一种教学职责,作为导师,他们与研究生之间建立了一种较之本科生而言更为密切的关系。它是职业的义务与对人的发展的义务的更为紧密的结合,是教学、科研、人格、能力等的全面职责。作为导师,不仅要检查督促研究生很好的完成他们的学位课程,取得优良成绩,而且要指导他们参与科学研究工作,逐步形成研究的能力和科学精神,遵守学术规范,发表学术成果,同时还要根据研究生的素质、性情、能力等特点对他们整个人生的发展设计出一个最适合他们的发展前景和计划,当然对他们的做人、品质也要负起全面的责任,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起码也不要做出有辱师门的事来。

尽管教学与培养指导责任是大学教师的基本职责,但能够体现大学教师职责特点的却是学术责任,大学教师职业在根本上是一个学术性职业,如果没有学术研究工作及其成果,那他们和中、小学教师以及其它职业的区别就不大了。大学教师如果不从事研究工作,也不能很好地履行前两种职责,没有学术水平,教学质量就不会太高,也难以对研究生进行指导。优秀的学者自然是优秀的教师,把原创性工作丢在脑后的教师,很快就会变成落伍的教师。实际上,在研究性大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非常重视学术研究工作的,甚至对于学术成就的关注,开始以牺牲教学和培养工作作为代价。

学术责任是学者对科学事业的发展所应承担的一种义务,体现为尊重科学规律、具有科学精神,它主要不是一种职业责任,而是一种事业责任,具有更强的道义性、精神性,在某种意义上它与学术道德是一回事,也可以说它是体现在科学研究工作全过程中的学术道德规范。笔者以为学术责任或学术道德的基本规范是真实不欺、客观公正。这不仅是学者自己应该遵守的,而且是学者对别人的学术工作和成果所应有的态度和行为规范。

学术工作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真理,因此它内在的要求学者自身要有真诚不欺的精神,因为虚伪与真理是水火不容的,一个以追求真理为自己工作的最终目标的人,要以虚伪欺骗达到真的目标,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对道德和良知的嘲讽。这个道理似乎是无需多讲的,可是恰恰在这方面出了问题,这也许是近年来人们关注学术道德的原因所在。造假被认为是学术研究中最不可原谅的错误。造假在研究初期表现为在审报课题时,骗造较多的前期成果,在当事人不知情或未同意的情况下,把其列入课题组名单,利用其学术声望使自己的课题更容易获得。最恶劣的仍然是研究过程中的骗造假数据甚至在一些人命关天的领域也有这类现象发生如在生物医学领域,这不仅丧失了最基本的科学道德,动摇了学术工作的根基,而且是伤天害理的事。科学欺骗行为使其他无辜者的研究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之上,造成对珍贵研究资源的配置产生更大和更久的浪费和不良影响。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使用他人尚未公开发表的观点是一种盗窃行为,尽管这种行为不易被察觉和证实。进一步利用他人已经公开发表的观点属于学术研究。不仅借用观点而且还将其表述的原文照抄过来是剽窃。在成果发表过程中,署名的“友情赠送”也是一种不符合诚实的科学精神的不良行为。友情赠送不仅使人们混淆了真实的作者,将荣耀给了那些不该获得荣誉的人,而且如果在研究中存在不正当行为,那么对无辜的合作者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剽窃行为盗用了他人的表述,使自己的提升得到不应该有的名声,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在美国研究诚实办公室(OfficeofResearchIntegrity)提出的定义中,剽窃,连同欺骗和伪造,都被列为该机构需要处理的不正当学术行为。“剽窃”被定义为:“在没有适当方式说明出处的情况下,将他人的词句或观点表述为自己的词句或观点”(《研究中的诚实与不正当行为:科研诚实委员会报告》,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公共健康服务部,1995)客观公正也是科学事业的内在要求,因为规律和真理是客观存在而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不知为不知方是知也。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离开了客观精神将会一无所获或走向谬误。但是在对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的自我评价和同行评议的过程中,有的人往往不能做到客观公正。对自己的项目和成果大肆吹嘘、无限拨高,而对别人的项目和成果则是有意贬低和压制。特别是在同行评议中,这种情况可能表现得更突出。在学者的学术生涯中,同行评议是一种重要的活动。它可以决定学位的获得从而获得从事学术工作的资格,它可以影响研究项目和经费的获得,学术成果的能否发表,学术水平的认可,成果的评奖从而决定学者在学术界的地位与声望。但如何使这种人为的评价能够更加客观公正,促进学术事业的发展,是学术界尚须继续努力的。在评议方式上,往往有专家匿名或公开评议,还有定量的方法亦称文献计量的方法。它统计研究者发表文章的数量以及这些文章随后被其他科学工作者引用的次数。各种评价方法各有其利弊,不能尽善尽美,甚至在近年来的学术评价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对学位论文的评价过宽、看面情,在科研成果评奖中根据关系和地位而不是根据学术水平等来评的学术腐败行为,甚至在一些非常重大的部级的项目评审中或成果评奖中,以一种貌似公允的量化打分的办法进行,但离开了学者的客观公正的学术道德与学术责任,这种公允的形式恰好充当了不能客观公正的挡箭牌,如有五个评委打分,有一人跟某人有过节或要有意抬高某人,都可采取有意打高分和低分的情况,虽然现在也有的基金和评奖采取了取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办法,但是还是不能完全禁止学术评价中的不公正现象,正如有人认为的那样:同行评议同人类的所有的评议一样,可能会受到自身利益的影响,不管如何小心地去排除。要做到客观公正,还要依*学者自身学术道德的提升和学术责任感的增强,但这种道义的力量往往又与利益原则发生冲突,而使有的人丧失学术良知。能否客观公正的对待他人的学术劳动与成果,实际上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这不仅是对事业的一种责任,也是对人的一种责任。

学术道德的失落,学术责任感的淡化,不良学术行为的出现,其原因都在于利益的诱惑使学者丧失了自己的价值立场。一旦在学术的追求中伴随有个人利益、贪婪或者虚伪,那么就会严重威胁到人们对学术价值的信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在利益诱惑和学术良知面前做出选择,这是每一位学者都应思考的问题,让我们呼唤学术良知,重建学术道德,强化学术责任感。

如果说上述三种职责是大学教师的职业本份,那么,公益与社会服务职责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衍伸性责任。这种职责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的,一是对社会的。对大学的公益与社会服务职责,表现为参与组织的会议、集体活动、教学研究、学术研究与评价特别参预某些大学的管理事务,这既是大学教师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义务。大学是一个培养人才与从事学术研究的专门机构,教授治校、学校自治成为大学传统,这样就使部分教师有可能从事校长、院长、学校职能部门甚或是系主任、中心主任、教研室主任等等大学内部的社会公益性的管理工作。这在某种意义上赋予教师一个新的角色和职责,使他们在教师的身份基础上又多了一层身份和职责。但他们并未失去教师的身份,在中国这部分人被称为双肩挑。在西方的大学里,这种管理工作更多地被看作是对大学团体的一种服务,而在我国则往往把这看作是当官了,似乎是对一些教师学术地位的一种肯定。特别是在一些二、三流学校,这种官本位的意识更强,使大学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了自己的学术精神,使学场具有浓厚的官场习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事业的进步。我们一定要淡化当官意识,强化服务意识。

如前所述,教师对社会的服务功能,是由于大学在当代社会又产生发展出社会“服务站”功能,大学对社会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大学对社会的服务与贡献,有些是以学校团体的形式发生的,如大的技术项目转让或开发,大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创办甚至上市,社会办学等多种服务形式,但也有很多场合则是以教师个人身份发生了对社会的服务关系,因此就产生了一系列与学校及社会的权利义务关系,使这一领域的职责和道德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了。这种种服务活动有些是与教师的专业有关系的,如专业咨询、校外讲课或报告,技术转让或参股,有些则是与专业没关系的,如在没有离职的情况下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甚至是企业管理工作等等。这里面的责任与道德问题表现为:在绝对时间上,用大量精力在校外活动,这势必影响校内教学研究工作的数量与质量,如有的学校的教师讲校外兼职的课比讲校内的课还起劲,课时量之多已超出了他们的负荷,但还是在讲,因为外面的课时费很高。有的人还无偿使用学校的名牌、设备等软、硬性资源办学,有的侵犯学校的知识产权,把自己在学校的职务发明甚或是集体成果偷偷转让以换取暴利。有人讽刺说,这些人兼职成了专职,专职成了兼职。这方面暴露出的问题是很突出的,但由于在我国尚是市场经济以来出现的新问题,大学在此方面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还不是那么明确,控制的也不是那么得力。由于教师工作的个体性和自由性,使对他们的校外活动较难控制,在美国,起码还有这种责任观念,在我国可以说连观念的自觉性都还没有,可以说我国大学教师在这方面享受着充分的特权与“自由”。在美国的大学里,一般从事与专业有关的校外咨询等与专业有关的服务工作,一周不超过一天在道义上是被允许的。斯坦福大学的有关政策提到:教员首要的职业效忠对象是学校,其时间和精力应首先承诺给学校的教育、研究和其他学术项目。全时任用要求教员有在校园里效力出勤的义务。……应该可以被学生和工作人员找到,在职期间的任何时间应与斯坦福的同事保持互动。校外专业活动是一种特权而不是一种权利,必须保证不致干扰教师对其大学的全时义务。一个教员全时在职期间,尤其不可以拥有明显的校外管理责任。大学与大学主体——教师在当代社会不可能没有社会服务活动,但界定其中的权利与义务,规范这种活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紧迫的。

三、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

任何职业道德的首条规范或基本原则都是要求从业人员要尽心竭力地为职业对象服务,那么,同样教师职业的存在其必要性就在于学生的存在。因此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同样也是大学教师职业道德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大学教师对学生首先应该具有热情关怀的态度,一切为学生的发展和学业进步考虑,把学生成长的利益放在首位。对他们要热情教导与培养指导,不能以冷漠、嘲讽的态度对待他们,必须尊重学生的感情,并且抱着明确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对学生的认识和品德错误提出及时的批评和忠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学习成绩要负全面责任,教学态度是否认真,备课是否充分,授课是否认真,考试评卷是否严肃,这不仅是一种做事的态度,而且体现着对学生的权利和人格是否尊重的问题。在对研究生的学习、成长、人格发展进行培养指导的过程中,更是体现出导师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直接责任。其次,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平等权利,尊重他们享有的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只不过这个“类”的具体含义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孔子当年主要是在学下民间的背景下,提出教育不应以社会阶层等的差别而影响学生接受教育,而在今天,我们则不应因学生的贫富、素质的良莠、家庭的背景、甚至是男女性别的不同而有差异。作为受教育者他们在教师面前都是平等的,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权力的公正。不仅要尊重他们的权力平等而且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第三,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一种正确的权力义务关系。在研究生阶段,还有一个教师是否侵占了学生的科学研究劳动及其成果,是否对他们有劳务方面的剥削,是否对他们的学术研究方向有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志强加于人的因素等等。当教师与其学生的关系超越了友谊而变成别的什么时,一种特殊的损害会就此产生。在教师与他们的学生之间的罗曼蒂克以及性关系的整个领域,充满了复杂的纠缠不清的不快与紧张不安,因此必须理智的对待。在中国大学的性胁迫事件似乎还不常见,但这也是在处理教师与学生关系问题上应该引起警惕的一个问题。

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团结合作,必要的团队精神是事业发展所需要的,教师的个体性的创造性劳动决定了这一职业是一个孤独的职业,不仅事业发展需要合作,从人性的完善角度看,似乎需要更多的亲近性和勾通交流。这样对形成自由探讨、友好交流的学人社会氛围是有好处的,从而会推动学术与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现代科学发展是高度分化的又是高度整合的,这需要学者既要有较强的学术个性,又要有很好的合作精神。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凭个人的努力尚能完成一些研究项目,但自然科学大多需要合作。要形成这种和谐合作的关系,就要求教师之间首先要有这种和谐合作的善意,要对团体和他人有认同感,要互相尊重、协作、忍让、宽容。在学术探讨与交流中要注意尊重对方,不要有太过激的言词甚或是超出学术语言范围的话,而对他人的综合学术水平甚至人格进行攻击,这不仅不合学术规范,而且会很伤感情的。另外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又要善于把学术问题与感情问题区别开来,在学术问题上,我们可以争得脸红脖子粗,但这并不应影响学者之间的感情,但在中国的现实中,往往容易将两者混为一谈,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观点,似乎就是跟他这个人过不去,这是有碍于学术进步的。大的学术研究项目需要彼此在知识结构和研究工作分工方面的协作,即使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其研究的个体性比较强,但在学术方向与学科发展的整合上也需要互相分工,互相协作,否则便难以形成比较显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不仅影响学科发展,也会间接影响学者自身的学术进步。合则共荣,离则同败。要达致这种合作和谐关系,还需要彼此在利益上相互谦让,在精神上相互宽容。很多矛盾都是由一些利益纷争引起的,另外,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大多数人的个性都比较鲜明,甚至是有一些缺点,这要求我们必须有谦让和宽容的精神,超脱一些,利益看得淡一点,这样必能形成良好的教师群体人际关系。

另外大学教师在大学团体中还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与学校的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的人际关系,无疑教师是大学的主体或主导力量,这是必须坚持的价值观,但大学离开了管理与服务这两支队伍也是不行的,所以双方都要有互相理解和尊重对方的道德义务。这两种群体有时在精神上表现出某种对立的情绪,这一方面在于中国的官本位意识严重冲击了大学的某些传统,如以教师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教授治校的观念。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校园中充斥的官本位使教师地位低下而且感到压抑,从事教学第一线的工作并不是最底层,但是在一段时期内,只要有点权都会压抑教师,随着大学改革的深入和大学传统的逐步恢复,学校管理部门服务意识的增强,大学后勤社会化的推进,近年来,教师的中心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突显。从另一方面看,教师也应对管理与服务工作有更多的理解,有的冲突的产生是教师不熟悉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若干情况和程序,只有了解才能理解和谅解。在与社会公众打交道时,要善于维护大学的价值观,这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能因利益而丧失这些应该坚持的精神原则。维护教育价值的严肃性、学术价值的崇高性,如美国的某些大学就坚持不授予高官或总统以学位,但在我国,有的大学则为了达到利益目的,不仅把学位在不严格把关的情况下变相授予某些掌握权力的官员,而且也同样授予某些有钱的企业界人士。还有教师为了达到拉点赞助金从而出版著作的目的,不惜把能提供金钱的某些官员的名字署在自己的前面,这已不是“友情署名”了而是对学术价值的一种变相出卖。当然这也是一段时期的客观情况所迫。大学曾经是“象牙塔”,现在成了“服务站”,在坚持开放办学、服务社会的同时,我们仍然要坚守某些独立价值原则,因为服务毕竟是知识的应用,而大学的基本使命和任务是知识的传续和创造,知识的运用不仅追求广泛的社会效益而且追求经济效益,而知识的传递和创造则是以育人和科学精神为其价值基础的,而这两者之间有时是会发生矛盾和冲突的。这是我们在不断扩大大学的服务功能时要保持的必要理智,也是每一个大学人的责任与道德或应有的价值立场。

教师职业论文篇(5)

1职业教师所须具备的职业素质

1.1熟悉一线,注重应用

有理论,会教学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个必要条件。但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又有不同于高等学校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基础理论适度够用的前提下,着重于实际运用。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近半数的是实践课,即使是理论教学其应用色彩也十分强烈。因而,熟悉一线,掌握并注重技术的应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显著特征。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都应是理论或技术的“应用型”教师。无论是教授技术基础理论课还是教授技术专业理论课,着眼点都是“应用”。他们具有较强的将理论阐释浅白化通俗化的能力、较强的应用理论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较强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1.2重职业道德,具有“关键能力”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无不重视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品德风范感召学生。教师只有重视个人的师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才能做好教书育人工作。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生产、管理、经营一线上的岗位。他们所从事的岗位要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关键能力”。所谓“关键能力”是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等非技术性的职业素质。“关键能力”是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由德国企业界提出来的,“企业界欢迎的是技能和关键能力两方面都好的员工”。如何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如何培养关键能力?这几个方面是高等职业教育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项教育内容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提出了相应要求,即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必须是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关键能力的群体。这个群体的高雅举止、优良作风本身就是一种足以打动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巨大力量,使学生终身受益。

1.3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创新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所以需要有大量的知识来支持。正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一般都对未来充满憧憬,同时也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他们在与周边世界的接触中,产生了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吸引着他们去分析、去探索。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在告诉他们一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此,教师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虽然教师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回答学生所有提问,但是,教师知识的渊博,一方面会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师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1.4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教育特点、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并不完善或不很清楚。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并无现成的经验和模式。研究先行,可以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职业教育教师应该能结合实践和亲身体会,善于发现问题,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立即付诸教学实践并进行修正。用研究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2现今职业教育教师存在哪些差距

2.1素质有余而“职业”不足

2.1.1缺乏系统的先进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理论和理念

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培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从事职业技术教育也是头一次。关于职业教育的理论和理念的接触比较少,而且这些理论的理念本身也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所以大家对职业教育这一新生事物知之寥寥。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的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导致在工作中缺乏方向;有的教师靠自己对职业教育的主观理解来进行教学工作;有的甚至墨守陈规,以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思想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那么工作效果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目标之间的偏差可想而知。可以说许多教师缺乏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关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理念。

2.1.2对课程的把握理论多于实践,而且理论落后于实践

由于许多教师对实际接触较少,在许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理论的阐述比重多于对实践的介绍。被动地陷入重理论轻实践的泥潭中。而多数职业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是对实践的总结。理论知识总是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因而理论知识是相对过时的、滞后的。

2.1.3对职业实践课程知之甚少,操作动手能力差

因为条件和时间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少有甚至没有动手事先亲自参加职业技术课程实践。关于实践的了解较少,而且落后于实践的最新进展。课程安排的时间紧迫,使得老师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第一线调查、联系、准备。往往就是和学生打打时间差,边摸索边指导。教师中有相关职业资格证的寥寥无几,熟练的操作技能也就谈不上。

2.2对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够,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和民办教育的兴起,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源不足,生源质量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有的学校里既有高中生,还有初中生,中专毕业生,也有成人教育的学生。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基础特点复杂化和参差不齐。但一些老师还有些不太适应这一转变。在教学这一方面,体现出以成人教育或者以普通高校教育所要求的方法、内容、手段来教育学生,有的甚至采用高中教育的方式和套路。未能做到与时俱进。由于对学生的实际了解不够,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这些或那样的偏差。

2.3部分教师对职业二字有思想顾虑

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员工,毕业生主要从事技术性甚至有一些体力含量的工作。虽然目前许多企业都迫切需要这种类型的人才,但受到传统价值观的影响,社会上有人认为做生产第一线的工作是蓝领员工,低人一等,比不上白领和金领等。这种思想不仅影响到学生选择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专业,而且有些老师特别是从普通高等院校转制过来的老师,对职业教育有一些思想顾虑,总觉得是培养蓝领工人,技术含量低,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上有些偏差,部分教师缺乏从事职业教育的荣誉感和相应的崇高责任感使命感,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态度并影响到他们的教学与管理的效果。

2.4教师结构不合理

理论教师偏多而实习实践指导教师不足。大部分职业技术学院都存在这种现象。不仅老师的知识结构上理论部分强于实践部分,而且从教师总量的结构上来看,合格的从事实习实践指导的老师偏少。即使有些专职实习实践教师也是转型和客串。这样势必影响到实习实践课程的效果。

3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3.1树立和强化教师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特的特点和内容。它不同于高等普通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成人高等教育也有所不同。这些知识不学习是不会知道的。只有正确的理论和观念的指导才有正确的行动。我们应该鼓励教师加强关于职业教育的理论的学习,树立起职业教育的观念,并不断强化这种观念。建议有关院校可以将职业教育的一些理论知识收集汇编后下发给师生员工学习,并纳入考核的范畴。

3.2建立双师型、全能型教师团队

“双师型”是指一个教师同时具备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和工程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比如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是教授又是高级工程师。在教师队伍总体上应该努力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除了文化基础课的教师之外,专业理论课教师和职业实践课教师起码应具有双师性质。各职业院校还应该鼓励教师全面发展,在自己的相关领域内拓展知识和技能。另外,职业院校的具体现实情况也要求教师是领域内的多面手全能型人才。因为各学校专业教师人才总体上来讲是匮乏的,在短期难以引进的情况之下,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和挖潜,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空缺,并可以相应的节约支出。第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往往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动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但万变不离其中。一些专业核心课程是不会有多大的结构改变的,还有一些专业课程往往是领域内的知识点的一些变化和发展,老师们如果事先就进行了这方面的准备,可以做到未雨缪缪,在开设新课程时可以很快进入角色。

3.3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要注重从企业、产业部门引进一些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建立一支质量高的兼职教师队伍。让他们经过教师的基本培训,取得任教资格。他们更适于做技术实践课的教师,也可以做技术专业理论课的教师。本校专职教师在和兼职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中,可以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同时通过和产业部门的联系,为学生的实习锻炼开辟渠道,为学生就业拓宽信息来源。也可以宣传职业院校的学生和形象,借此提高知名度。

3.4探索教师职称评定的新方法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师比如高职教师职称评定尚无政策,其标准是比照普通高校教师,过分强调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这样一来,高职教师就处在教学(理论、技能)、科研双重压力之下,精力相对不济。也就往往疏于对知识、技能结构的梳理,传授知识、技能缺乏集成性,这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相当不利。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政策上应做到与科研成果同样对待。在评职称,申报相关成果奖时同样有效。

为了激发教师的进取精神,职业院校可以考虑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他们参加“双职称”的评定。实行两种职称评定时可交替进行。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理论课教师以偏重于教师职称系列为主。如教授—工程师型。职业实践课教师以偏重于技术职称系列为主,如高级工程师—讲师型。职业实践课教师的待遇按与技术职称级别相当的教师职称级别来考虑,如一个高级工程师—讲师型教师,与一个教授—工程师型教师享有同等待遇。

参考文献

教师职业论文篇(6)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应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它应是一个整体、系统的教育,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跨学科的特点,不能被看做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是与各学科相互交融,因而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跨学科的综合知识结构。

1.2具备习惯思辨,善于想象的思想

作为教师应具有习惯思辨善于想象的灵活思维。教师应经常审视自我,反思自己的行为、作风是否符合一名教师的准则和规范,是否做到了为人师表的要求,应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1.3具备敏锐的信息素养

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更新、更准确的信息,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①有强烈获取新信息的意识;②对信息具有较强烈的敏感性,能够迅速、准确地对信息进行选择;③能高效地利用信息去解决实际问题;④能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课程的载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了解更透彻。

1.4个性心里,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本人在长期的教育事业中,逐步形成的,独特鲜明的人格,是思想、气质、风度、知识及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教师可以将个人的一部分生活化特质折射到教学过程中,在人格上与学生平等,以诚相见。通常生活化的教师更容易让学生接近,更容易展现个人魅力,从而使学生乐于对教师的信任和期望作出积极的反应。学校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与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反映了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综合实力。

2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

2.1基于职业院校教师持续发展要求,应具备“学习型”职业素养

作为从事职业的教师应构建自己善于学习、博与专相结合的多层次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必须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形成基础文化知识宽广、专业知识扎实,又具备一定相关知识的“T”型知识结构。基础文化知识主要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方面,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基础部分,是教师进行学习和创新的原动力。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是教师在理论知识传授和实际操作指导时应掌握的知识,其它知识是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一些知识。以上三方面的知识不是并列的,其中,专业知识是核心层次,基础文化知识是基础层次,其它知识是层次。

2.2基于职业院校教师职业技能要求,应具备“双师型”职业素养

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理论扎实、技艺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是适应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学校能更好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因此,指导学生进行实际专业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师最主要的教学内容。职业教育的这种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有较强的理论功底,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而实践教学的能力又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3基于职业院校教师学术水平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应具备“研究型”职业素养

打造“研究型”的师资团队既是院校的需要,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由于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于人才的需求走势也是向着技术型、实用型和创新型发展。职业教育也应按照职业的需求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提高办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和更新的能力,培养直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具备“研究型”的能力和素质,即在教学中要研究职业岗位需求、研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锻炼和培养自身职业分析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不断地更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提升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3.1构建良好的师资培训机制

学校应制定措施保证师资培训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教师的不断再学习,学校应该建立一系列的培训机制,例如鼓励青年教师再进修,提高学历与知识水平;鼓励在职的教师多申报教学与科研课题,通过课题,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鼓励教师到兄弟院校调研,学习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应将教师的培训情况纳入考核档案,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政策保证。

3.2“校企交流,人才互用”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学校可充分利用企业的有利资源,通过校企联合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每年可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以提升教师实践技能,同时把企业一线优秀的技术骨干调到学校任教。通过校企联合,良性互动,加快教师队伍的培养步伐。通过交流,学校为企业送教上门,通过调研分析,把实践锻炼中的收获有计划地运用到教育、教学、科研中去,以充实实践教学中的实践内容,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3.3实施“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学术水平

3.3.1积极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活动,不断提升学术水平

教师的发展能力是指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教师能力的最高层次,其特征是不断进取和创新。只有发展研究型的教师才能成为职业教育的专家型教师。所以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参与专业课程开发、改革和建设,主动承担课题,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等,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课程设计、改革和开发能力。

教师职业论文篇(7)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内容构建

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部分)中,课程目标领域是:①教育的信念与责任;②教育的知识与能力;③教育实践与体验。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基本内容为:①专业理念与师德;②专业知识;③专业能力。这两个标准,构成小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一致性要求:一是理念(信念)与师德(责任)部分;二是专业知识与能力部分;三是实践与体验部分。在此重点论述知识与能力部分的构建:如前所述,教师职业“需要教师通过严格的和持续的学习获得和保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那么什么是教师应有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就小学教师而言,作为专业化的职业教育,有关小学教师的应有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组成内容的确定,只能是遵循《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部分),本着“学会工作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理念,依据小学教育的真实工作过程———包括教学工作、德育工作、课外活动、教研活动及教师成长等方面的工作(成长)过程(行动领域),在课程内容上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小学教育知识篇”和“小学教师技能篇”的两大组合(知识与技能)模块(学习领域),正是进行教师教育的课程与配套教材建设的创新尝试。

1“.小学教育知识篇”(专业知识)包括:教育与教育学,小学教育,小学生、小学教师的相关专门知识(按照两个标准的相关条文有序构建,并以主题案例及知识话题引导知识学习)。

2“.小学教师技能篇”(专门技能)包括:教师成长、教学工作、德育工作、课外活动、教育研究的相关职业技能(按照两个标准的相关条文有序构建,并以真实工作案例及行动体验引导技能实操)。作为配套教材建设,首先应当革新“教材观”,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不再“为教而编”,而是“为学而编”,变教材为学材,即有助于变教而学,为学而行。因此,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在总体上既要体现小学教育、小学教师的特色,在具体部分又要体现工作过程的“行动领域”与教学过程的“学习领域”对应关系。最重要的是,更期望通过执教者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变“知识灌输”为“行动体验”,创建职业化的“自主、行动、合作”的教学文化。

三、基于行动导向的技能实训

小学教育永远是实践第一的活动。在职业教育理念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能力一般都比知识量更为重要。因此,无论是职前教育还是职后培训,有关小学教师工作的系列技能部分就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与小学教育相关的知识通过引导自主性或探究性学习理解和掌握。我们既不能单方面谈论课程的内容构建,也不能离开课程的内容构建单方面谈论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内容构建必然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这是教师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必须同时考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师职业技能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它是基于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但同样也是适用小学教师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因为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就是指教师不再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来传授教学内容,而是按照职业工作过程来确定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学习形式组织教学,并强调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特别是“以学生为中心”、“合作与交流”完全就是小学教师实际工作要求的预演。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更是任何职业教育所必需的。

2.微格教学法原作为教师教学技能专用的教学法,实际就是与具体组成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角色扮演法”或“模拟教学法”在内涵上一致的教学法。现可更大范围用于教师系列职业技能的实训。

教师职业论文篇(8)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应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

教育的过程是以人塑造人的过程,是以优良的职业道德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的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多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高职高专所培养的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如果只有专业技能即只是一个实用、适用的人才,而没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则会是一个不可用、不得用的人。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成长为怎样一个人,与学校的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更是思想的、人格的影响。音乐教师的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有其特殊性。音乐教师作为“美的使者”,不仅是音乐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是是非曲直、完美人格的塑造者。因此,音乐教师良好的思想素质是影响学生形成健康品格的重要因素。

(一)要具有爱心

爱心是音乐教师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以爱心为基点去爱音乐教育事业。只有有爱才会全身心投入,只有全身心投入,才会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忘我的敬业奉献精神,只有敬业才能以对音乐的爱、对教育的爱,创造最佳的审美情境。要以爱心为基点去爱学生,只有爱了才能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也才能以教师之情动学生之情。还要以爱心为基点去热爱生活,只有爱了才能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享受美,对生活充满乐趣,对世界充满感情,对生活的美和生活的艺术有独到的见解和体验。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还未完全成熟,他们需要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也希望我们去分享他们的快乐与痛苦、幸福与忧愁,我们应真心去爱他们,把他们当成朋友和亲人,尊重他们、关心他们,只有这样才无愧于教师这份职业。

(二)要有耐心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耐心,也就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感倾向和情绪表达方式。教师以积极的、愉快的情感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情感体验,并且借助情绪极易去推动和提高学习效率。因而教师无论是在传授知识时,还是在解答疑问时,都要有耐心。

(三)要有信心

教师如果对学生失去信心,教学质量无从谈起,教师的表扬与批评都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变化,表扬容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而批评则会产生消极的情感。有些教师带有情感色彩的评价,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要能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用乐观精神和信心去鼓励学生。

教师职业论文篇(9)

一、课程学时重复性问题为了加强会计师资力量的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应鼓励自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生员有两类:职专类考己的专业任职教师,走出校门到相关的行业、企业去兼职锻生和普通高中类考生。绝大多数职专类考生在职专时学过炼;教师自己也应该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建设一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会计课程,而高中类考生和少一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关部分职专类考生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也就是说,同时进人键,会计专业尤其不能例外。会计专业学习的学生专业基础相差甚远。我认为可以从两个

三、教材问题途径加以解决。第一,按照两类生员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桥梁,优秀的教材能够提高学课程和学时;第二,规定免修但不能免考。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目二、专业教师问题前,各高职院校使用的会计教材有以下两种情况:高等会计职业教育的鲜明特点,在于它的职业性。怎样1.高职专科使用现有本科类会计教材。如果学校原有本体现这一特点,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而绝大多科会计专业,则大多数学校在给自己的高职院校的专科学生数情况下,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和技术又取决于任上课时选用的教材基本上和本科生一样,只不过在讲课时做课教师。

因此,作为一名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教师,如果没有一些删减或降低一些难度。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教材和学生不从事过企业会计实务工作,那他在职业教育这方面是欠缺能很好地协调,学生在预习时不知道该看什么,该掌握哪些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普通教育是基内容。而且,一本教材有自己的前后顺序,有自己的体系,讲础知识传授在先,实践实习过程在后。而职业教育则强调实课时如果跳着讲、挑着讲,势必造成知识体系的不连贯、不畅践与基础并重,甚至实践课的学时应多理论课时。这就要求通。这样做,教师讲课费劲,学生听课也不容易。会计教师必须是身兼两职:教师和会计师,即国家教育部门2.高职专科使用专科类会计教材。如果学院是新成立的或会计专业是新设置的,那么教材很可能是从各出版社买进的,可能出现不尽适用的情况。针对以上状况,学校最好是组织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自编教材。根据学生的情况和专业建设的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内容、案例,做到特点鲜明、重点突出。如果学校不具备自编教材的能力,在购进教材时应该舍得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详读、研究,做到优中选优,而不是盲目购买。

四、课程设置和考试方法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后能立即就业。这就要求它所设置的专业课程要紧跟社会经济环境、经济形势的发展。教育部的有关文件指出: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高专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专业口径可宽可窄,宽窄并存。根据上述文件精神,很多高职院校都设置了与经济有密切联系的会计专业,课程安排大多模仿会计本科设置。其实,很多高等会计职业教育定位在专科层次上,学历水平比本科教育低,学习时间也比本科教育短。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不应该模仿本科教育,可以少设置一些专业课程,如只设置《会计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其他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高级财务会计》、《西方会计》、《税务会计》则可以不设置或开设课时量较少的专题。这样,我们把较多的时间用来讲专业核心课,让学生有一技之长,可以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职业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采用传统的试卷测试显然不很适合。超级秘书网

那么,怎样才能考核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呢?解决案例和大作业不失为很好的方法。如,考查《会计原理》时,可以布置相关企业的背景资料,给出若干必备条件,让学生有所选择地使用,从凭证到帐簿,再到报表,每个学生的选择和实际操作都会有所差别,但可能都正确。除此以外,学生课余时间对会计知识的认知、理解和探讨,都可以作为考试成绩的参考。那种期末卷面成绩一锤定音的考试方法最不符合会计职业教育的特点。

五、会计诚信教育贯穿高等职业教育始终高等会计职业教育与会计本科教育相比,更注重实践技能,但这并不等于忽视对学生的会计理论教育和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后者。只有夯实理论和技能基础,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水平。我们的毕业生更多的是从事具体的、简单一些的会计实务工作,接触帐务和金钱的机会多。因此,在学期间,要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这方面,除了学习《会计法》以外,更多的引进国内外的相关案例教学,会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

教师职业论文篇(10)

1.1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概念

关于创业教育的概念,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1991年东京会议报告认为: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他们应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是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和创业能力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一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从上述两种定义看,创业教育首先是培养创新创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意识,而后是培训创业技能。创业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转变和更新观念,从而推动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创业教育更强调对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也促进了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专业教育是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专业划分为大学生提供的专门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该专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学校专业是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校性质,按照学科门类或产业技术类别划分的,因此专业教育指注重某一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旨在培养某专业领域的专门人才。专业教育是依据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课程评价,并以此引导社会就业走向,促进社会、人和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

1.2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1.2.1专业教育奠定创业教育的基础

创业教育绝非“企业主速成教育”,激发个体内在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价值所在。这些意识、精神和能力是隐性的,不能直接传授,只能通过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所包含的文化精神以熏陶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教授,而这些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内含于专业教育之中的。专业教育能够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传承专业精神文化。因此,要获得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必须依靠专业教育。否则,创业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创业教育必须依据专业教育的规律,将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渗透到各专业课程中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并通过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符合专业发展方向的创业所需的能力结构,使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

1.2.2创业教育对专业教育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高等学校专业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本专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由于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培养只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术,其结果是导致学科之间、学科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被隔断,形成知识结构单一的人才,严重制约了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事实上“教育必须首先是人类的,然后才是专业的”。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在处理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关系方面,避免了教学内容偏窄、偏专、偏深的倾向,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相融,创业教育使专业教育回归到“育人”和“训技”的统一。创业教育注重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构有机关联的知识。通过相关联的知识,使他们学会思考、推理、比较和辨析,提升他们的洞察、选择、整合和集成创新能力。专业教育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和学生的创业需要,这就是创业教育对专业教育的引导和调控。因此,创业教育能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能使专业教育与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培育相统一。

2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2.1开展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业压力愈来愈大,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求大学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为了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学校要推进创业教育。为了实施《规划纲要》的精神,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并在2012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为了使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得到落实,2012年8月教育部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提出:创业教育教学的目标是要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创业教育教学的途径是要结合专业,在专业教学中更加自觉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发现创业机会、敢于进行创业实践的能力;创业教育教学的内容是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创业教育教学的考核是要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中去。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落实国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要求,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开展结合专业教育的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2.2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成为创业教育的母机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以培养中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师资为主,他们需集学术能力、职业能力和师范能力为一体。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同样需要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因此,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既是培养创业人才的基地,也是培养创业教育师资的基地,更有必要开展扎实的创业教育。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通过传授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弘扬和传承创业文化,培养创业型人才和储备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作为专门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职业师范院校,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从传统上的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大力加强对职教师范生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引导和支持帮助职教师范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创业教育工作,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业型人才。只有开展创业教育,才能让职教师范生拥有良好的创业素质,为以后传授创业知识和实践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创业者,更要关注为社会培养创业教育师资,发挥创业教育母机的作用,在全社会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力军、辐射源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发展空间。

2.3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创业教育要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只有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才能适应创业教育的开展,使学生由被动求职、就业转变为主动创业或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要实现上述目标,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要在创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改变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注重创新和实践,调整课程体系结构,摒弃陈旧的教材和教学方式,加大实验(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课时的比重,建立健全适应鼓励创新和激励创业的评价体系。

2.4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一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帮助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指导学生创办自己的企业。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要引导学生到艰苦的地方、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指导学生开办企业,是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身开办企业,这不仅实现了学生自身就业,还将带动身边其他人才和劳动力就业,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增加。

3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

3.1贴近市场需求的专业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开设的技术师范类专业绝大部分是面向社会行业的对口专业,并且大部分专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应用性专业优势,把创业教育和技术技能教育融为一体,培养具有创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人才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高层次应用人才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他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依据自身所学专业创办企业和到自身专业适应的地方建功立业。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相比,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兼具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他们善于结合专业教学开展创业教育,一旦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可以继续传播创业思想、传授创业知识与技能和传承创业文化,培养具有创业素养的人才。

3.2校企合作的社会资源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为培养合格的职教师资,通常都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合作企业本身就是创业典范,具备深厚的创业积累、丰富的创业经历及熟练创业技能的创始人、各方面的专家等。他们不仅能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创业教育提供专业性指导,也能为创业教育提供较多的平台。学生也可以深入到企业之中的某些部门任职,积累大量的实战经验,为以后的创业活动打下基础。这种校企互动的方式是创业教育所必需的,也是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最大优势。

4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专业教育的模式

4.1创业素养成为专业培养目标的因素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一体化”职教师资,但在具体表述中没有把创业素质涵盖进去,导致创业教育在培养方案中难以体现。为了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0),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要从改进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在保持不同技术师范专业特有培养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增加培养具有较高创业素质的高级应用人才的要求,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

4.2课程模块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模块

创业类课程是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要开设创业类课程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渠道。职业技术师范学校课程一般包含通识课模块和专业课模块,没有单独设计创业类课程。为了加强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要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专业特点开发创业类课程,即要在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依据专业特点以通识课程或专业课程必修课的方式新增专业的创新创业类课程,这样可以加强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既把创业教育有机地融入专业教育,又加强了专业课程的建设。创业类通识课程内容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品德、创业技能、创业精神等。创业类通识课程一般通过传授创新方法、案例研究和在课堂上引进企业家讲座等实现。创业类通识课程还可以通过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实现,如可以根据学校的性质和特点,选择性地定期举行一些活动,如企业家讲座、创业计划比赛、创业俱乐部、创业项目援助、创业夏令营等。

4.3创业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内容

创业素养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生理等五个方面。可根据专业特色,将创业素养分解为创业教育的具体内容,并将其渗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通过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讲授和实训得以实现。教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及特点,利用多种方式将创业教育内容纳入专业课程内容中,例如在专业课堂教学内容上,可以增加对本专业创业背景和本专业创业案例,使专业课程具有创业导向的功能。专业教师可以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岗位创业知识,渗透创业内容,培养学生基于专业知识的创业素养,从而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4.4专业实践模式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专业实践模式是指通过专业创业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创业素质。高校实践专业创业项目有两个途径:一是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这种途径一般是通过各专业的实验实训中心或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基地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创业知识。基地教师可以做创业技术顾问,为学生围绕专业领域开展创业实践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二是依托教师应用性科研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应用科研工作,既可以培养自身的专业素质,也可以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一旦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开启创业之路。

5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专业教育的保障措施

5.1树立一种创业教育的理念

要真正推动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前提是要转变专业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实现专业教育理念的更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专业教师要明确创业教育不是一种急功近利的专业教育,而是一种素质教育;不仅是教会学生创办企业或开办公司,更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不是阶段性教育,而是贯穿教育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教育。只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专业教师树立了上述创业教育理念,才能在专业教学全程中传播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创业技能,才能真正做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5.2营造一个浓厚的专业创业文化氛围

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促进剂,能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践行创业教育。一是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要通过科技竞赛、创业设计等活动,让学生享受创业氛围。二是建立大学生创业实习或孵化基地,如建立校园废品回收公司、校内职业培训公司等。三是设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服务,制定校内创业支持制度。四是重构学业评价体系,学业评价指标体系要包含创新创业能力的指标,比如对学生的小发明、设计、论文等创新成果以及学生开办自营店等,可以用学分的形式进行考核。五是加大创业学分比重或实行弹性学制,如鼓励学生通过创业完成创业学分,可以采用弹性学制对学生的学籍进行灵活的管理,允许学生休学创业。

5.3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在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需要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因此,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应该来自专业教师队伍,但目前在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研究和执行创业教育的不是教学部门,而是学生管理部门,结果进行创业教育实践的主力军不是专业教师,而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培养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是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当务之急。创业教育既要有理论的先导,又要有实践的检验。因此,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既要培养注重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的师资,又要培养创业实践型师资队伍。理论型师资要更加注重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为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开展提供精神示范。实践型师资要更加注重创业实践经验的积累,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案例。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要形成拥有高水平创业师资的良性机制:一是专职或兼职招聘一批有成功企业经历并担任过或仍在担任企业管理职务的人士出任职业技术师范学校创业教师。二是支持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创业实践经验。三是鼓励在职教师参与与专业相近的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5.4执行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企业产品生产和研发、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院的技术创新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企业和科研院成为人才培养不可缺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学研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产学研结合把企业和高校联系在一起,形成共同学习体和创业共同体。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学生到企业去进行实习锻炼,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依托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志。推行产学研联合的培养模式,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既可以提供咨询,还可以提供技术指导,让学生在真实的创业环境中得到锻炼,提升自身的创业素养。

上一篇: 语言学论文 下一篇: 课堂效率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