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合作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2 17:30:56

教师合作论文

教师合作论文篇(1)

一、构造师生团队,和学生合作成长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和教学中,始终把老师的教摆在首要位置,而忽视了学生的学。虽然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应试教育的措施去强迫学生接受学习,可是这种学习带来的只是消极的应付和被动的接受,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没有得到丝毫的提升,学生成为学校提升地位的工具而不是真正的被培养。在学校教育中,课堂始终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尤其要围绕学生来展开。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应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和自主学习。当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而被动地陷入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境地,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控课堂,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评价和激励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观。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处处体现沟通精神

2005年山东电视台岁末播出的寒假家长专题节目《天下父母》中一专家指出:要认知孩子,会容忍孩子犯错误,要学会和孩子沟通,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其中最重要的也最难做的也是和孩子沟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难做的也是这一项,沟通是建立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的桥梁,学生相信老师能帮助他、关心他,就是对他最大的鼓励。教师要用心去与学生沟通,用爱建起师生情。

如,当学生犯错时——

人都会犯错,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要责备他们的过错很容易,要原谅他们的过错却是不容易的。

一味的指责,或是一本正经地作攻击性的劝解,即使是处于好意,也会让他感到厌烦并且产生反抗心,更别谈反省了,同时他也会对你失去信赖感,所以这种责备方式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这是最笨的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教育方法。

一旦学生犯错,教师首先要注意维护学生的面子和自尊心。假如我的学生被指认拿了别人的东西,我会先做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和学生作深刻的沟通,看是不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要帮助他澄清,让他在同学中抬起头来;如果是真的,要小心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让其他的学生知道,教师可以在私下帮助他改正。这种沟通在小学语文教育和教学中是最适合的,既维护了学生的尊严,又建立了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三、活学活教,生活处处为教堂

小学语文教学,虽然学科单一,但实际上,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的重中之重。教师要培养学生不但在课堂上学习,在课下也要注重学习,活学活教,生活处处为课堂。

要在语文教学中拓展教材的涉猎范围,扩大学生的接触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构造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例如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地走向生活,通过生活观察,与家长、亲朋的访谈、询问,利用网络查询等方式搜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其次是指导学生将了解到的情况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形式进行加工整理;最后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学习和团队建设的热爱之情。在这样一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发现生活与语文的天然联系。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能体会到语文与生活的天然渊源,发现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开发一个无限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从而使学生能自主地、合作地、探究地学习语文,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合作论文篇(2)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教学研究型组织,教师作为学校组织的主体,其思维和行为方式、教育教学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深受学校文化的影响,有人认为:“教育改革对教师以及教师文化的忽视是造成各种改革项目表面化和低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文化是最深层次的东西,具有很强的导向、凝聚和教育功能。以个体劳动为特征的工作模式和分化主义倾向的教师文化已难以满足和适应高校学科发展和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而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形成将有助于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研讨是教师个体在自我发展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集体研究、集体讨论形式,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间题,揭示教学规律,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的活动。而教师的教学研讨合作文化是在教师进行教学研讨的过程中,逐渐积淀或凝结的稳定的价值观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它的形成与发展将会对教师持续成长产生决定性影响,也从深层次制约学校的长远发展。然而,近些年来高校在扩招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学工作的地位日益被边缘化,致使教研合作文化的形成、发展缺乏有利的环境和相应的激励机制。

一、当前高校教师教学研讨存在的问题

(一)趋于功利

目前高校管理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制度与政策导向,以及职称评聘与相应利益机制的影响与制约,教学常常被视为非学术活动和教师职称评审的点缀。因为教学不具有科研成果的高功利价值,部分高校教师则较为明显地反映出对科研尤其是科研成果数量的过分注重,而作为教学者的责任意识则逐渐淡化。即使有为数不多的教学研讨活动存在,也多为追求功利目的。例如各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各种重点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等,往往更多地是为了获取和科研成果相媲美的金钱与名利,而大多并不是纯粹基于对教育教学研究本真价值的追寻。实质上,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它反映的应是教师日常的工作状态,体现的是教师的强烈教学责任感和对待教学的热情。

(二)流于形式

从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上看,一般都有关于教师教学研讨的相关规定与具体形式,但教研活动的真正开展一般需要依靠学校或院系制度规定强制式地推动。同时,由于教学研讨制度的确立和活动的开展缺乏对教师主体需要的了解、唤醒和满足,也很少建立起教研合作文化与教师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而作为教学合作研讨本可依托的基层组织—高校教研室,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组织涣散、功能弱化及缺乏凝聚力等问题,使高校教师之间的合作研讨失却了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环境。教研活动的形式主义和行政意味的浓烈很难吸引教师的充分关注和投入,也失去了通过教学改革与研究推动学科建设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再加上教师自身对教学合作研讨的价值缺乏深人理解,使高校教师的教学合作研讨常常流于形式。

(三)迫于任务

目前高校教师的教学合作研讨活动一般是围绕学校或院系的特定任务和要求展开的,例如修订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编写教材、申报重点课程或课题、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的参赛选拔、为了完成院系规定的教师之间听课及学生实习之前的听评课等。类似的教研活动一般都规定了显性的短期可达成的具体目标,一旦完成教研活动也随之终止。教师的教学合作研讨并没有成为教师日常的职业生存方式和重要的专业发展途径。这种“任务”取向在无形中窄化了教学合作研讨的内涵,造成合作研讨价值的萎缩,难以形成丰富而完整的教研合作文化。

二、阻抑高校教师教学研讨合作文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评价使高校教师的合作研讨文化的发展空间萎缩

国家对高校的办学水平评估存在重量轻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它诱导一些高校去追逐物质化、可量化的科研目标,偏离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学为主要任务的轨道,弱化了评估对高校教学改革应有的导向功能,也难以产生促进高校教师教学研究与创新的动力。其片面导向也影响了高校对教师评价的激励功能的发挥。一些高校为了达到规定的评估指标要求,赚取更多办学经费与相应权利,在教师评价制度中不断强化对科研的硬性要求及奖励,如数量及获奖情况、课题立项、刊物级别等,而与教师教学相关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与教学水平等软性指标,却几乎未被纳人评价体系,评价内容难以体现对教学和学术研究长期性、迟效性和创新性的支持与鼓励。评价的功利价值取向驱使高校教师根据利益多少及相关度来决定工作付出和投人程度,导致行为方式上对名利的极度追逐和心理上的严重失衡;也使高校教师教学创新与研究的激情逐渐消退,作为教学者角色的职责意识弱化,高校教学研究的地位也日益边缘化,这也是教研合作文化难以生成与培育的重要制度根源。

(二)高校教师对教学学术内涵和合作研讨价值理性认识的匾乏阻抑了教研合作文化的发展

在美国学者博耶的倡导下,国内外学者对学术概念进行了新的诊释,认为教学属于学术的一种类型,赋予了教学学术性的内涵。“教学学术”提倡以新的学术视角看待教学活动,给予它和高校科研活动同样的地位,目的在于实施有效教学,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但现实中一方面高校教师对教学的学术性缺乏充分认识和理解,仅认为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只是在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基础上的自觉迁移运用过程,无需保持对教学敏感的问题意识和对教学本身深人细致的研究,教学研究的功用与价值常常被漠视。实际上高校教学工作是一项环节复杂和效果迟显的工作,对教学的研究既需要多学科综合的学术基础,还需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且研究难度较大都钳制了其学术性的凸显。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制度环境的支持,缺乏对教师作为教研合作主体意愿和需要的充分把握,合作文化并没能够真正成为高校教师的主流文化,合作研讨的价值未被教师充分理解和悦纳。由于评价制度的片面导向、学科之间本身存在的疏离及高校教师不坐班工作制等因素的影响,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在高校教师间更为盛行。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虽然具有不可否认的优势,但它却易于使教师形成封闭的心态,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与思想交流严重匾乏,不利于教师的主体性成长和获取外界积极的情感支持而加剧了高校教师的职业孤独感。

(三)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不利于合作研讨文化的生成与发展

教学研讨合作文化实质是一种自觉的人为合作文化,而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不利于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与发展。首先是高校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和相应管理模式约束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校内横向的组织结构是一种以分割和阻隔为特征的蜂窝状结构,教师们被分隔在一个一个独立的教室或教研室中;学校纵向结构是具有等级明显、分工明确特征的科层制,教师仅限定于狭窄的工作岗位上。这种相对封闭与隔离的特征限制了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目前高校实施的是强调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职责分工、严厉的奖惩措施的管理模式,驱使教师之间围绕名利展开激烈角逐,要在竞争中获胜,必然不愿坦陈自己的教学感悟与经验以及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势必淡化通过合作研讨改善教学的热情,也日渐丧失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进一步加剧了高校教师之间孤立、封闭的现象,使高校教师之间缺乏合作共事的习惯与相应文化氛围;其次,高校教学工作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并且高校教学工作的迟效性相对于中小学教学更明显。因为中小学教学成效还可以用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去衡量,而高等教育教学成效却难以用眼前现实功利的标准去评判,因此高校教师很难体验到教学的即时成效所带来的成功感与愉悦感,却常被一些消极情绪所困扰,为了维持专业自尊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一般不情愿向同事公开自己的教学并乐意接受同行评价,当然也限制了教师通过同行合作吸纳新鲜思想和交流有益的教学经验。再次,教学工作也缺乏诸如医生律师等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一样的公有文化的支持,使教师们很难相互分享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经验和知识体系,很难运用一些“公共技术术语”来进行相互之间的批判反思。劳蒂对此曾断言:“教学公有文化的缺失,造成了教师之间的孤立,这就是代价之一。……由于教学工作私人化和‘成败靠自己’的社会化准则,个人主义、教师文化被强化了。

三、高校教师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培育策略

(一)高校应逐步建立激励教学研讨合作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评价机制

教师的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定的外部动力机制,以保证教师参与合作研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久性。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只有用激励因素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提高生产效率。真正的激励因素就是工作本身以及职工对完成工作的感觉。”因此,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及教师的主体需求,摈弃影响教师长远的潜在发展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评价机制,积极构建激励教师教学改革与合作研究,能促进教师持续成长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将学校评价重点放在引导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与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上,增加教学合作研究与教学创新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充分体现学校对教学工作这一高校中心职能的足够重视。只有教学研究在职称评定、专项奖励、年终考核等教师评价体系中举足轻重,其价值能被充分认可,才能激发教师教改探索的自由或自主的激情,也才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教学实践精神的培育;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时,应充分考虑被评价教师的理解和接纳程度,应赋予基层教学研究组织和教师教学改革的相应权利。只有逐渐建构起具有正确导向的评价机制才能有助于教研合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二)高校教师应深化对教学学术内涵的理解和追求教学合作研讨价值的实现

教师合作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190 — 02

文学概论课是高师中文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也是统摄文艺学课程群的主干课。该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理性与学术思维,深化学生文学阅读的感知能力与审美体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艺审美观与批评价值观。同时,该课在拆除学科壁垒、构建文学类课程间的有机联系方面也不可或缺。但自从该课创设迄今,学生的教学反馈与接受效果始终不尽人意,学生因理论枯燥常常形成厌学心理,压抑了理论课的教学潜力,使教师的知识传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大大削弱了该门课在高师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如何在新世纪背景下创新文学概论教学,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让该课真正实现自身的学科价值,这成为高师人文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文学概论的教学缺失与合作式转向

近几十年来,文艺理论工作者在汲取国内外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对该课的内容编排与体系设计。但伴随这种课程内容建设的纵深发展,文学概论在教学方法上的革新却步履缓慢、弊端重重。传统上以讲授法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学生主体的发展现状,虽然近些年一些研究者相继提出了审美化教学、批判导读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多样化教学等新模式、新方法,但从实际效果与推广情况来看起色不大。从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来看,文学概论想要创新教学模式,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首先这种教改要符合理论课自身的文化品性,其次要尽可能地契合学生的身心结构与接受视野,再次要符合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如是,教与学双方才会和谐互动,克服文学概论教学的当下缺失、焕发教学的青春活力。

在化解文学概论教学危机方面,合作式教学的引入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前景。这种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很快在世界范围内主导教流的教学模式,自80年代引入国内各级、各类教学后,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实践能力上绽现了蓬勃的教学生命。合作式教学以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为组织方式,以学生兴趣与问题探究为导引方式,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消除师生间教学文化冲突,形成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的教学场域,极大地推动了教学文化的生态变革。从该教学模式在文学概论课堂实践中的创新价值来看,我们可将之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合作式教学有助于师生间教学文化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教学矛盾首先表现为一种差异性文化的相遇,即作为精英文化代表者的教师与作为青年亚文化载体的学生之间的异质性碰撞,如何才能由不同主体的文化冲突走向文化调适与文化融合,这决定着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根据教与学双方所处的教学文化处境,我们认为实现这种主体联合的有效前提是,教师应主动感知与应答周遭的文化嬗变,既做主流文化的传播者与代言人,又不忽视学生亚文化在课程实践中的补充价值,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不同教学文化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教师与学生不同“文化人”之间的主体平等与自主交流。

(二)合作式教学有助于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对接。于文秀教授指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二者中,人文教育是基础和底蕴,专业教育则应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不能代替人文教育,它不能成为大学教育与大学文化的唯一承担者。”〔1〕文学概论合作式教学模式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实现教学的人文使命、生命意义。该教学模式的突出特征表现为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根本要旨,在师生、生生之间建立多重对话机制,如通过小组研讨、学生评课、模拟教学等合作内容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思维能力、品评能力与教学能力。所以,把学生激活是合作式教学的灵魂,惟其如此,文学概论教学才能放飞思维、事半功倍。

(三)合作式教学能够更好地释放文学概论的理论品性。文学概论在知识属性上可归入元理论范畴,不仅抽象、思辨,而且较之当前创作、当下文学现象带有明显的滞后性与文化惰性,这种理论化的课型特征不利于学生认识与接受。但文学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文学阅读、文学批评、文学史诸经验的系统化与抽象化,合作式教学能够通过设置议题、创设情境,通过组内与组际、教师与学生互学互评等多向交流方式,变单一课程资源为多元训练主题,且能还原形而下向形而上的理论生成轨迹,契合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知心理与接受规律,实现学生由苦学向乐学,由知识向素质的教学扩展,更好地释放理论课的文化魅力。

教师合作论文篇(4)

一、高职院校教师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教师文化是从属于学校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在教育领域的折射。

教师文化的研究最初源于上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沃勒(W.Waller)以《教学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开启了这个领域的研究。教师合作文化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其中最为权威的当属加拿大著名学者哈格里夫斯(Andy Hargreaves),他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提出了教师文化的转型,他认为教师文化是教育变革和学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并从“形式”的视角展开了其教师文化论,由此将教师文化划分为四种形态:个人主义文化(individualism),教师彼此隔离,教师间的互动焦点在教材、学科、个别活动上,而非课程目标或教师教学问题上;巴尔干式文化,亦称派别式文化 (balkanization),教师的工作彼此分立,有时会因为权力与资源而相互竞争,教师对特殊团体有高度忠诚度与认同感;自然合作文化(collaborative culture),这种文化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开放、互信和支持基础上;人为合作文化(contrived collegiality),教师被要求围绕行政人员的意图与兴趣进行“合作”[1]。解析了教师文化的四种形态后,哈格里夫斯构建了第五种教师文化模式――“流动的马赛克” (the moving mosaic)文化,也就是教师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成的一种相互开放、信赖、支援性的同事关系的教师合作文化,它具有自发性、自愿性、发展取向性、超越时空、不可预测等特性,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

所谓马赛克(mosaic),是指用不同颜色的小块玻璃、石子等材料镶嵌成的图画或图案。如果构成整幅图案的各个部分处于静止的状态,那么不难看出,各个部分之间存在明显界限并互不干涉。这基本上可以用来形容教师之间貌合神离的合作,即表面看起来,各个教师群体组织组成了整个学校的完整画面,而各个教师组织之间却处于不合作状态。但是,如果让马赛克图案的各个组成部分处于动态循环的状态,则会在我们面前出现一幅全新的画面,这正是哈格里夫斯所建构的教师文化新模式。在他看来,“流动的马赛克”文化是一种理想教师文化模式。在这种教师文化模式下,学校根据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允许若干个教师小组的存在,每个教师小组的活动范围和成员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交叉重叠的。这样各个教师小组之间的界限也是模糊的,随时可能更新成员和转换职能。从性质上看,各个教师小组都是开放的,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因此,这些小组凝聚在一起必然会达到一种总体力量大于各部分力量之和的效果,并且使学校整体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流动性和适应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教师文化可以超越学校界限,扩展到学区、社区,乃至更大的范围。

哈格里夫斯构建的教师文化新模式,是在合理吸纳自然合作文化和人为合作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更具有包容性的教师文化,它既体现教师自发、自愿、自主、超越时空等特点,又不排除合理控制,结合了相应的制度规范。简单地说,教师合作文化是在教师自愿和自觉合作整合基础上生成的一种合作文化。

“全球教育改革越来越被推向通过学校的结构调整、制度完善等来实现变革的轨道,而对教师文化却很少顾及……因此,将来的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运动应该更加重视教师文化的价值”[2]。目前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文化的研究更是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试图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尝试提出高职院校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基本策略,以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高职院校的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教师合作文化实践价值

1.对学校的整合功能。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热切关注的焦点。促成高职院校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加强跨学科、跨专业、跨院校的合作,能够实现不同专业领域、不同优势院校的资源共享与互补。

2.对教师的发展功能。

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合作与社会互动的结果,就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最大的援助也是来自其他教师。”[3]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融入教师具体的专业实践之中,实现专业实践与专业发展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取决于专业实践,而专业实践是否具有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又取决于渗透在这种专业实践中的专业文化。因此,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必须改变教师的以专业个人主义和专业保守主义为特征的专业实践,形成以合作、探究为核心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合作文化[4]。

3.对社会的引领功能。

高职院校教师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造及与社会的互动而对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及其文化表现常常被当做社会道德实践的模范,在社会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对社会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

4.对学生的示范功能。

优秀的教师文化不仅能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且能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在合作中促进学习的进步。更为重要的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大多处于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更多的是在一个团队中工作,需要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人际理解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合作”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对于未来合格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文化状况剖析

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在共同的学校教育环境里,以独立的身份,在教育教学和研究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反映,它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职业意识、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等。其中教育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属于深层因素,内隐于教师的心灵,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属于隐性文化;而职业意识、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是表层因素,外显于校风和教风,是可以觉察到的,属于显性文化。它们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统一整体[5]。本文在此剖析高职院校的教师文化状况。

1.高职院校教师的“马赛克文化”现象。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容易陷入“以自我或少数群体为中心”。高职院校实行的是分科教学模式,强调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教师总是归属于某一个学科专业,在工作内容上表现出很强的专业性。他们往往只在自己所属的学科领域内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工作方式大多是以“独行者”的角色出现,个体之间很少进行交流、合作和真诚评价。教师不愿意观察和干涉别人的工作,也不愿意被观察和涉,羞于与同事合作和不愿意接受同事的批评,教师之间没有合作共事的要求和习惯。这种坚持独立的成功观和对其他教师所采取的不干涉主义的态度,即是教师“个体马赛克文化”。这种文化氛围虽然有利于教师保护教学隐私和回避外界对教学工作的干扰,但也切断了教师从外界获取各种支持和评价的通道,不利于其自身以及其他教师的专业发展[6]。

由于专业的限制,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多的是以自己所从事的学科专业为纽带的,从事同一个学科专业的教师群体具有类似的学术追求和价值观念,自我身份与派别紧密相连,很自然地就形成以专业学科和个体观念为划分标准的教师“群体马赛克文化”。每个教师只忠于自己的团体或派别,而与其他团体或派别的教师甚少真诚交往,甚至为了自己团体或派别的利益,敌视其他团体的教师。这种文化虽然加强了各个派别内部的合作与团结,但是由于派别之间的互相隔离和排斥,限制了教师发展共同使命的可能性,制造了不同教师群体之间的不平衡和不平等,减少了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当前高校职院教师合作文化的缺失。

教师合作文化中的“合作”包括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之间的合作。除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缺失之外,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管理者之间合作文化的缺失。

首先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缺失。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模式都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即便是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强调“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等,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惯性,在教育活动中仍然是教师处于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合作的教学观尚待形成。

其次,当前的教育管理模式制约着教师群体的合作。主体性过强的教育管理仍然是目前教师管理的主要模式。这种管理机制过分强调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责任分工、实行量化的检查评价与以奖惩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制度,管理者处于绝对优势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有被动地接受管理,执行规章制度,接受管理者的评价。这样的教育管理容易造成不同个体、不同派别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产生内耗,制约学校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高职院校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与发展策略

高职院校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坚持不懈的培育才能形成并趋于完善。将教师内在因素的改变和外部条件的支持有机结合起来,并根据各个院校本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建构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文化,才能促进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

1.建立激起教师合作的共同愿景和信念。

促成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必须以改变教师传统观念、树立合作意识为前提。这种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职业群体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的综合反映。它表现为教师更愿意进行公开的教学、科研及日常生活上的合作和交流。对于教学、科研上的挫折或失败,教师不是采取逃避或防卫的态度,而是相互帮助、共同去面对,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成员之间在教育价值观、思想认识上追求广泛的一致性,对于细微的不一致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它是在教师自愿合作、自觉合作的基础上生成的一种理想教师文化。

2.打造和谐环境,创设合作文化氛围。

当教师有了合作的意识,外界却没有及时提供相应的促进合作的环境,那么合作依然只会流于形式。因此,构建一个让教师能有效地进行相互沟通与合作的开放的、民主的、平等的合作氛围,对于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与发展至关重要。在开放型校园氛围里,教师能自由、愉快地进行全校间的合作,甚至实现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这种教师文化又将有助于营造更为自由、开放的校园氛围,使学校充满互助、合作的气氛。

3.建立开放的校本教研组织制度,完善教师合作的组织设计。

校本教研形式是校本教研内容的载体。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对校本教研形式的要求是不同的,教研管理部门和学校只有认识到这些不同,并针对这些不同要求安排教研形式,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要对这些机构进行职能和机制的改造,以适应教师的发展。从结构上打破各个系、处的马赛克状态,在各个系、处之间建立一套沟通、联系的制度,使大家能够在信息上分享、在经验上交流,真正促成协调发展。在学校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势互补。这使教师不仅可以进行跨学科的交流与对话,而且可以提高进行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的效率。再者,可以按照学校面临的一定任务和问题建立灵活的团队和项目小组,将职能性的组织结构和面向任务和问题的组织结构结合起来组成团队。这样的多元组织结构有利于组织成员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和创新,也更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

4.建构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

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具有文化构建的特性。发展性评价着重突出文化精神,在科学、人本的管理机制中寻求文化的融合。高职院校实施的“奖优罚劣”评价政策,呈现出显著的理性化及技术性特征,这种评价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人理应具有的情感及个性的完整性,同时也无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这种管理制度导引下,由于其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极易引发教师间的不良竞争,导致教师彼此间的猜疑、矛盾和对立。同时,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看,过于强调量化评价非但与教师职业的性质不符,还有可能把教师引向异化发展的歧途,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也就自然无从谈起。

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评价制度,通过评价的实施,了解教师现有的工作状态与表现,根据其现有的基础和教师个人发展特点,对教师进行指导或提供进修的条件,从而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发展性评价给教师营造一种共同参与的环境,减少教师之间相互敌视、教师与领导间互相埋怨的局面,创造了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沟通的机会,为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和谐的空间。

参考文献:

[1]Hargreaves,A.Changing teachers,changing times: teachers’ work and culture in the postmodern age[M].London:Cassell,1994.XIII.

[2][6]邓 涛,鲍传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哈格里斯夫的教师文化观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08.

[3]李广平.教师间的合作专业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5,03,(6).

教师合作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53-02

为了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活力,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一经推广立即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但在具体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工作中,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用科学的指导方法,解决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情况对小组合作教学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小组合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小组合作”教学流于形式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之下,教师们对小组教学的方式进行广泛的运用,不考虑实际的教学情况,导致小组合作在课堂上使用泛滥,学生对小组合作教学已经司空见惯。有些教学内容不适合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教师们生搬硬套只会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达到教学目的。还有可能导致课堂出现混乱。

应教学活动的工作安排,有一次参加高一年级的听课活动,教学的课文是《我与地坛》。教师对课文的讲解非常精彩,当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时,课堂上就出现了一些混乱,气氛热烈却无实际讨论内容,导致教师草草将讨论结束,没有达到小组合作教学的目的。在这节课中,教师没有考虑到教学内容是否合适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二)教师没有对“小组合作”进行相应的指导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之下,教师将语文课堂教学主导权交给学生,认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甚至完全将教学中小组合作讨论活动交给学生组织或者完成。学生不能够准确的理解教师小组合作学习的用意,盲目的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在一旁等待,并不关心小组讨论的情况与结果,不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也不对小组合作进行指导。等到小组合作讨论结束时,教师再向各个小组询问学习讨论情况,不对小组合作讨论进行点评或者是总结,而匆忙的结束小组合作讨论。

(三)“小组合作”将教师的作用弱化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们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灌输,并不考虑学生的意见。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之下,教师们大多数认为“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应该改变,于是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我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没有得到约束的情况下,往往讨论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题,还有学生自己做自己事情,不与其他同学交流。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样更难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

例如,在某一次公开课上,当堂教师讲的是《鸿门宴》。教师将重难点知识讲解完之后,让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由于教师没有对小组合作的讨论进行控制,任由学生自己讨论,学生们将小组合作的讨论内容延伸到了《三国演义》里面,甚至有些同学讨论起了电影和电视剧的情节。教师原本想学生依据自己划定范围讨论,却没有想到学生讨论偏题了,加上教师受新课改观念的影响,认为应该由学生自主讨论,这样就会造成学生讨论的时间多于教师讲课的时间,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二、小组合作教学的科学策略

(一)有效的分配“合作小组”

高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首先要对小组进行合理的划分。小组划分要考虑到各个同学的综合能力,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将学生按能力划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小组中需要多个能力层次同学,这样才能确保大家都有提高。还可以根据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划分,有些学生之间可能会产生矛盾,在没有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之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划分,学生自我分组并交上小组成员名单。小组合作还要考虑性别,小组中最好不要全部是女生或者全部是男生,合理的男女搭配才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小组合作和人数应该有合理的规定,人数过多会造成有些同学只是挂名,并不参与讨论,人数过少可能完成不了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教师必须要将小组合作的内容和目标确定好,避免学生盲目的学习。

(二)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小组合作”

由于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有趣的学习问题,但不是每一个问题都需要经过讨论,有些问题比较简单,不具备小组合作讨论的可行性,有些问题在学生之间可以达成一致意见,没必要进行讨论。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时,要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安排。

(三)教师要参与“小组合作”,对“小组合作”进行指导

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中去,了解学生小组讨论的情况,发现有小组合作遇到问题难以解决时,教师应该主动的进行指导,根据需要,适当讲解。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师生之间相互配合,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运用课堂的主导权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时,如果学生讨论的内容出现偏差,教师可以及时指导学生更正,还可以监督小组合作的讨论状况,防止有同学利用小组合作的时间讨论其他话题。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高中语文实施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但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小组教学还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小组合作教学流于形式;教师没有对小组活动进行相应的指导;小组合作将教师的作用弱化等。为此,本文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如下:科学的分配小组合作;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小组合作;教师要参与小组合作,对小组合作进行指导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的解决小组合作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小组合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推广,促使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马鹏贤.新课改下高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之我见[J].青海教育,2011,(7)

[2]马鹏贤.新课改下高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之我见[J].青海教育,2011,(8)

[3]王玉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3)

教师合作论文篇(6)

一、“小组合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小组合作”教学流于形式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之下,教师们对小组教学的方式进行广泛的运用,不考虑实际的教学情况,导致小组合作在课堂上使用泛滥,学生对小组合作教学已经司空见惯。有些教学内容不适合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教师们生搬硬套只会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达到教学目的。还有可能导致课堂出现混乱。

应教学活动的工作安排,有一次参加高一年级的听课活动,教学的课文是《我与地坛》。教师对课文的讲解非常精彩,当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时,课堂上就出现了一些混乱,气氛热烈却无实际讨论内容,导致教师草草将讨论结束,没有达到小组合作教学的目的。在这节课中,教师没有考虑到教学内容是否合适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二)教师没有对“小组合作”进行相应的指导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之下,教师将语文课堂教学主导权交给学生,认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甚至完全将教学中小组合作讨论活动交给学生组织或者完成。学生不能够准确的理解教师小组合作学习的用意,盲目的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在一旁等待,并不关心小组讨论的情况与结果,不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也不对小组合作进行指导。等到小组合作讨论结束时,教师再向各个小组询问学习讨论情况,不对小组合作讨论进行点评或者是总结,而匆忙的结束小组合作讨论。

(三)“小组合作”将教师的作用弱化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们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灌输,并不考虑学生的意见。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之下,教师们大多数认为“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应该改变,于是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我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没有得到约束的情况下,往往讨论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题,还有学生自己做自己事情,不与其他同学交流。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样更难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

例如,在某一次公开课上,当堂教师讲的是《鸿门宴》。教师将重难点知识讲解完之后,让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由于教师没有对小组合作的讨论进行控制,任由学生自己讨论,学生们将小组合作的讨论内容延伸到了《三国演义》里面,甚至有些同学讨论起了电影和电视剧的情节。教师原本想学生依据自己划定范围讨论,却没有想到学生讨论偏题了,加上教师受新课改观念的影响,认为应该由学生自主讨论,这样就会造成学生讨论的时间多于教师讲课的时间,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二、小组合作教学的科学策略

(一)有效的分配“合作小组”

高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首先要对小组进行合理的划分。小组划分要考虑到各个同学的综合能力,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将学生按能力划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小组中需要多个能力层次同学,这样才能确保大家都有提高。还可以根据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划分,有些学生之间可能会产生矛盾,在没有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之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划分,学生自我分组并交上小组成员名单。小组合作还要考虑性别,小组中最好不要全部是女生或者全部是男生,合理的男女搭配才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小组合作和人数应该有合理的规定,人数过多会造成有些同学只是挂名,并不参与讨论,人数过少可能完成不了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教师必须要将小组合作的内容和目标确定好,避免学生盲目的学习。

(二)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小组合作”

由于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有趣的学习问题,但不是每一个问题都需要经过讨论,有些问题比较简单,不具备小组合作讨论的可行性,有些问题在学生之间可以达成一致意见,没必要进行讨论。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时,要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安排。

(三)教师要参与“小组合作”,对“小组合作”进行指导

教师合作论文篇(7)

我国高校推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纵观已有的经验和研究来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从规章制度到具体运作及管理体系已经比较成熟、完备。不过,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发展,本科教学普遍面临着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挑战,特别是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因为存在着教师指导不力、过程不严以及论文质量泡沫等问题,正经历着废除与存续的舆论煎熬。对此,本文认为首先应该对高校现行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过程展开演绎分析,然后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展开调查研究,如此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探讨毕业论文的“弃存”或“改革”问题。

(一)管理主体及架构

综合来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监督和管理的主体大致可分成三类:第一,省(市)教育厅及其相关部门。作为浙江省属重点高校之一,浙江工业大学的主管单位是浙江省教育厅,其中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改革及其质量评估等各项工作由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具体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具体包括编写《普遍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规范、下发通知、抽查各校各专业的毕业论文等。第二,高校教务处(科)。从学校层面来看,高校教务处一般都设立教学科具体负责毕业论文的指导、监督工作,包括制定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毕业论文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语、毕业论文进程安排与考核等。从毕业论文题目申报、中期检查、答辩督导到论文抽查等每个环节上来规范和监督各个学院的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第三,学院教学主管机构。如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成立了以教学院长为组长的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制定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规范、毕业论文写作指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规范、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在这三大监管主体的指导下,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则是:毕业论文教学年度工作计划及组织实施由系负责,包括参照导师制确定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组织和动员指导教师、毕业班学生认真学习毕业论文有关制度规定;组织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审题工作;审核签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组织答辩委员会,确定答辩程序,组织答辩工作;做好毕业论文总结工作;由学院教学办公室负责毕业论文具体工作的安排,包括统计和整理各类表格、安排论文评阅教师、发放通知、收集论文等;由论文导师负责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包括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论文初稿及其修改、答辩等。

(二)管理机制和流程

根据现行制度框架,毕业论文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监管主体比较清晰、管理制度规范程度较高,大致的运行机制可以用图1来表示:图1毕业论文管理运行机制从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上来看,以导师与学生为主的毕业论文教学主要包括选导师、选题目、开题、论文写作、答辩等几个主要环节。结合以上两部分内容来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除了受到教学监管层的影响之外,关键还是在执行层的论文导师与学生。下面就以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为观察对象,分析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探索优化毕业论文教学的可行路径。

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实施及问题

教学改革是基于现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等方面的完善和创新。因而,要进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必须先要清楚高校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实施过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毕业论文导师双向选择

论文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是政管学院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教学管理创新举措,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大三第一学期的时候开始实施论文导师的双向选择工作:一方面,学生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学习课程等情况,结合论文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填写“论文导师选择志愿表”,每个学生可以填写三个志愿;另一方面,论文导师通过阅读学生简历、面试等方式,选择自己愿意指导的学生名单。最后由学院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情况确定最后的名单,并进行公示。这一制度实施近五年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所选择的导师是第一志愿的比例达到62.07%,学生对导师选择结果“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总和达到了98.85%。这说明:第一,学生的选择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尊重,对该制度的认可度高。第二,论文导师的选择过程及程序透明、公正,体现了学院教学管理过程的民主化。第三,此项制度扩大了师生交流的机会,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这为整个毕业论文教学的开展和完成奠定了良好地基础。但是,我们把学生的评价与毕业论文导师的评价情况进行对比,则反映出论文导师对该项制度的认同度比较低。为此,课题组专门对政管学院长期担任论文导师的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综合来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其中对学术研究感兴趣、学习认真的学生日益减少。这种情况导致指导教师一方面对选择自己的学生不满意,另一方面选不到自己满意的学生,因而一些导师认为这种“没得选择”的选择不如随机分配。第二,部分学生滥用选择权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该制度自实施以来就存在一种情况,即不少学生在填写志愿前同时给好几个教师打电话,希望导师选择自己,而指导教师对这种情况往往是无法掌握的,所以导致指导教师在自己选择的学生名单里(一般是五个左右)选择了该学生,而该学生的第一志愿却是其他指导教师。简言之,对整个教学工作来说,作为第一个环节的“选导师”,其重要性则不用多说。不过,从调研结果来看,该制度在设计、执行、监管等各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选题分析

结合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的毕业论文题目统计表来看,有几个情况比较明显:第一,从选题来源来看,从高到低分别是“学生自定(45.98%)”、“导师课题(33.33%)”及“导师建议(12.64%)”;在选题上花的时间比较多的学生人数占到62.79%,而且大多学生选择的是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选题,选择这两个选项的人数比分别为80.42%和76.47%。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感兴趣,教学的效果也比较好,这为较好地完成最后的毕业论了一个铺垫;另一方面则说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作为评价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仍然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第二,论文题目体现了专业特色。2011届本科毕业生共提交113篇论文,大约有20篇论文题目是教育管理方面的,27篇论文属于社会保障方面的选题,其余66篇则集中在政府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方面。这与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模块课程设置基本一致,明显反映出学校公共管理的特色。从近几年学生论文题目分析来看,问题集中表现在:第一,宏观理论研究较多、选题偏空泛。以2009届行政管理专业为例,40篇论文中就有10多篇论文选题明显空泛,不适合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第二,实证研究的偏少,研究方法运用不当。从本届毕业论文的题目来看,尽管有35个选题是对研究对象做实证分析的,但从其论文终稿来看,案例说明主要以网络、政府文件、已有研究数据为主,真正自己去做实证的调研数据、访谈资料少之又少。第三,热点问题关注多,理论知识运用则明显缺乏。本届毕业论文讨论主题涉及“菜价最后一公里”,“以房养老”、“廉租房政策”、“居家养老”、“民间慈善基金会”,“用工荒”,“房屋拆迁”等非常热点的社会公共事件和政策。不过,这些论文均没有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其中最大缘由则是理论知识运用的欠缺。

(三)开题报告分析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直受到教学管理机构、毕业生、论文导师的重视。有36.84%和47.37%的论文导师认为开题报告对论文写作“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对应地,学生中有19.77%和53.49%的人选择“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不过,尽管有53.49%的学生表示自己“比较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和答辩,但在开题报告上所花时间比较多的人数比例只有45.35%,同时对于整个论文教学中“哪个环节最重要”的问题选择时,只有5.81%的人认为“开题”最重要。结合师生的访谈情况,发现开题环节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真正体现开题对论文写作的意义。目前,在开题报告教学时间安排上,学院考虑到学生考公、考研和就业的压力,适应地做了调整,即把开题报告的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开学第一周。这一教学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开题,更好地完成报告的写作。对于这一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的问题中,有61.79%的学生选择“合理”,但是,仍有42.11%的教师反映学生在开题前才和教师联系。同时,仍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承认自己花在开题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基于上述问题,在本次调研中,课题组专门设计了“是否把开题报告作为过程考核的一部分”的调查。对此,论文导师中有47.37%的人认为对毕业论文的阶段性量化考核对毕业论文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26.32%的人则认为基本上没有影响,另外还有21.05%的人选择了“不清楚”。结合前面的数据来看,如何真正地发挥“开题报告”的作用,加强对这一环节的考核或许是可以尝试的一项改革。

(四)论文写作环节分析

论文写作是一个综合性强、时间跨度较大的过程。课题组从动机、写作时间、师生互动情况、论文质量情况等几方面来评价这一环节的教学情况。从写作动机来看,有55.81%的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40.7%的学生是出于兴趣,仅有3.49%的学生是为了获得优秀的毕业论文成绩;从论文写作的时间上来看,76.74%的学生到5月份才完成初稿写作,仅有23.26%的人在4月下旬之前完成初稿;从论文写作过程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论文都经过导师3次以上的修改,人数比例达到75.58%,而且没有一位学生的论文是未经导师修改直接提交的;从师生互动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选择“有事情才联系”,这说明师生之间在选题、开题、初稿、定稿这些重要的“事情”上才会交流;从互动方式来看,现在师生间的交流主要以电子邮件和电话为主,传统的面对面或小组式讨论日趋减少。从毕业论文教学监管单位、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机构和论文导师的多方评价来看,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首先,以浙江省教育厅对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2005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抽查分析的结果来看,与省内其他高校相比,论文总成绩处于中等偏下的层次,特别在“选题”、“教师指导”、“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学术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力”这几大方面,得分明显落后于其他高校。其次,根据政管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办公室的统计来看,近几年本科毕业生的成绩分布大致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所谓两头小,即“优秀”和“不及格”的论文少,大部分论文都处在“及格”和“中等”之间。调查显示,“及格”和“中等”的论文比例占到64%。同时,与前几年相比,“良好”的论文比例则有所上升。最后,从对论文导师的调查来看,仍有16.67%的导师认为本届毕业生论文抄袭情况“非常严重”,22.22%的导师认为“比较严重”,而认为“基本没有抄袭”的比例是零。也就是说,如何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仍旧是目前本科毕业论文教学面临的严峻问题。

(五)答辩环节分析

毕业论文答辩是整个毕业论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学校教务处组织专门的督导组对下属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从学院层面上看,非常重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包括事先成立答辩委员会,制定了毕业生答辩工作规范并及时公布答辩信息等。从相关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学院的答辩工作程序比较完善,师生的认可度也比较高。学生对答辩工作满意程度非常满意的占23.26%,比较满意的占61.63%。此外,浙江省教育厅也开始加大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监管力度,要求2011届本科毕业生提交论文文献相似性检测报告。对此,政管学院在答辩资格审核中增加了文献相似性检测报告的环节,即文献相似性检测超过20%的学生不能参加首轮答辩,而与为首轮答辩没有通过者提供第二次答辩机会的大组一起答辩。对该项规定,有73.68%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可以防止严重抄袭的现象;26.74%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可以保证论文质量”;68.6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但不够完善”。至于相似性检测的结果是否合理,60.47%的学生认为比较合理,有15.12%的学生认为非常合理。

三、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的改革路径设计

从政管学院的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发现:第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实施主体是学院和系。省教育厅、学校教务处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主导、监督的作用,具体的规范要求和实施责任主要落实在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头上。据此,要提高毕业论文教学的质量,则需要各学院、系(所)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改革措施。第二,毕业论文教学的核心是导师和学生。毕业论文好不好关键在于导师“导得好不好”,更在于学生“写得好不好”。这就要求一方面毕业论文导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把写好毕业论文作为自身内在的要求,增加对学术研究和写作的兴趣。第三,优化毕业论文教学的成效需要从改善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出发。毕业论文教学是个周期漫长,场地分散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突出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监督和考核。课题组认为要优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可以探索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体应该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教学的相关机制,特别是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论文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就管理过程来看,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体,尤其是学院这一层级,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调控功能。在此,仅选择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论文指导教师评价体系为对象展开讨论。首先,就政管学院实施的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来看,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该制度的认同度较高,而论文导师的认同度则相对较低。因而,导师双向选择制度的优化方案要做到既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也尊重导师的选择权,具体改革可尝试:第一,把大三第一学期(第五学期)前两个月作为师生沟通月,鼓励师生在选择之前做充分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第二,每个学生只能限填一个志愿,如未被该导师选中,则服从调配。第三,为提升学生选题与教师研究方向的匹配性,设置导师与学生的流动、协调机制,包括交换、共带等。第四,适度考虑学生所学模块课程与导师选择之间的相关性,比如需调配的师生,则可以充分考虑这一点。其次,鉴于导师在整个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中的重要角色和功能,参考其他高校的相关制度,可以考虑建立论文导师评价指标体系。为此,课题组专门设计了关于开展这项制度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认可度较高,而指导教师的态度则比较模糊。因此,应立足本院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他院校的经验来设立导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先研究讨论评价指标项,然后征求导师的意见,进行修改、试行。从内容上来看,导师评价体系可以包括导师自评、学生评价、领导小组评价等。

(二)推行实证研究论文的教学改革从学生选题和监管部门的评价情况来看,公共管理系的学生选题偏大、空泛的问题比较突出。选题直接影响着论文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对纯理论、重大问题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导师对此类论文写作的指导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论文教学中对选题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论文教学改革中尤为值得探索的一项工作。鉴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修过社会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课程,结合学院目前正在推行的“五个一工程”等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优化方案的核心可以放在推行实证研究性本科毕业论文。所谓实证研究论文是指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以公共管理领域的某一现实问题为关注点,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记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其展开分析研究,并得出一定结论。实证研究论文教学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学习如何从某一社会公共事件出发,运用合适的理论去分析、解释,探索更好的公共管理策略。从这一内涵出发,推行实证研究论文教学的意义在于:首先,做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既避免学生做大而空、无意义的理论研究,又会激发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度、责任感,提升写论文的积极性。其次,以现实问题为基础的研究,凸显了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这一点正好能弥补目前学生对论文意义的虚无看法。再次,从现实来看,实证研究论文的训练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职业,为胜任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当然,这一方案的实施细化,需要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诸多环节的配套改革,例如需要毕业论文监管主体的配套性制度支持,包括教育厅、学校对改革试点的支持、学院毕业论文规范的改革、学生从事实证研究的相关费用保障、论文导师教学方式的改革等。

教师合作论文篇(8)

(一)教师教学方式设计不合理,要求不明确。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有的教师对于这一句话的理解失之偏颇,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要求不明确,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头绪,缺乏针对性、目的性。一些教师没有给学生设计学习问题,一味让学生自主讨论,缺少对课堂的控制。比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对课文进行讨论、朗读、表演等,但是并没有说明学生应讨论到什么程度,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样的讨论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使得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成为一纸空谈。

(二)教师与学生沟通不到位。有些教师虽然在课前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解决,却并不在意学生在问题讨论过程中所用的方式方法,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重视学生能否得出与书中相一致的答案。在这样的导向下,学生认为只要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便万事大吉,不会向教师提出有关讨论过程、解题方法的问题。比如,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有些教师只是带领学生解决课后的问题,对于学生是否理解并不进行询问。与学生缺乏沟通交流。教师没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更无从谈论因材施教、改变教学方法。

这两种问题的存在均不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进行。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问题意识、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R,改变固有的教学、学习方式,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

二、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重视学生自主合作观念的培养,转变学生的观念,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使学生运用新的学习方式,也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在自己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带领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如果学生还像以前一样只是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就无法培养他们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支配、调节,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借助工具书主动学习。如在教学《愚公移山》这一课时,教师不应一开始就讲解文章,而应让学生通过查找《古汉语常用词典》等工具书,对文章进行翻译。由学生自己对文言文进行翻译,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好处,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才能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课前设计好教学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教师应在课前认真设计好教学问题,用有效、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性格、学习情况等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将设计好的问题、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际情况挑选问题,并对挑选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形成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同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组内其他成员的解答方法提出自己的意见。最后,学生整理问题的答案,形成最终结果,交由教师评阅。在教授《藤野先生》一课时,有的教师的课堂问题往往设计得不够合理,没有规律性,比如在刚开始教学课文的前几个段落时,会提问学生为什么鲁迅先生会弃医从文,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学生在学完文章后才能解答,不利于课文前面部分的学习与延伸。有的教师在课文学习过程中会提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比如某一个汉字如何书写、如何组词造句等。这类字词认识问题不是教学重点,在课前预习之后教师就应解决,而不是留在课文讲解过程中。教师只有进行有效提问才能激起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才能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时,先设计好课堂问题,如“鲁迅在写清国留学生时抓住了他们的什么特点”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具有针对性与启发性,能有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教师合作论文篇(9)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合作学习理念,不仅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团队意识的培养。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深入,合作学习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合作学习能够很好的促进生生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无论是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本文将进一步的对合作学习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合作学习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形式化严重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的关注合作学习的形式而不在乎合作学习的内容,导致了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形式化现象严重。小学语文教师对合作学习理念的认识不够全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先进分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进行发言表达一下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这种纯粹的小组讨论根本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作用。形式化的合作学习教学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以至于热闹的合作学习课堂只不过是一种表象,甚至会出现学生利用讨论的机会聊天。这极大的影响了整个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从而降低了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师的监管、引导力度不够

教师是语文合作学习教学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只是一味的注重学生的讨论结果而对学生的讨论过程没有进行很好的监督管理。这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做不到全面的了解,导致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同时,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了解不是很全面,造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安排时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生因为脱离了教师的监督管理,而不认真对待小组间的讨论,对教师规定的讨论问题只是疲于应付,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3.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是语文合作学习教学的主体,在实际语文合作学习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强,然而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差,新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吃力。从而导致在语文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总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几个同学回答老师的提问,而相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却一直充当合作学习中的旁听者,缺乏发言的机会。从而造成了合作学习成为了少数学生的学习,降低了学生整体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改进策略研究

1.提高对理念的认识,优化教学分组

在语文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提高对合作学习理念的认识,加强对学生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培养。教师要把合作学习理念充分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产生影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分组,促进学生全面参与。在分组前,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每位同学的学习成绩,学习接受能力,性别,性格特点等因素,尽量做到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补。这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有裨益。

2.教师要发挥引导、监管作用

在语文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对讨论过程的重视程度。积极参与到学生讨论中去,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一方面可以对学生整体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另一方面有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可以很好的提高课堂教学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大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监督管理力度,为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提供保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监管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讨论结果的掌握,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及时的讲解。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讨论内容的监督管理,防止某些同学利用小组讨论的机会聊天,影响整个课堂的语文学习氛围。

3.注重安排契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重适当的契机,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教学才会对语文教学起到真正的帮助作用。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进行适当的讲解之后,让学生再进行分组讨论。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水平。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以及合作意识,需要每位同学的积极参与。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鼓励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积极发言,帮助他们树立对学习的信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保证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关系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理念的认识,提高学习小组划分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强对小组讨论过程的监管;引导学生全面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的顺利实施,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教师合作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106-02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本科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通过毕业论文,创建一种新型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也已经成为推进高校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2]。

一、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自21世纪以来,实践环节薄弱是本科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3]。目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和整体水平下滑,其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学校方面。学校重视不够,具体体现在学生毕业论文经费、实验设备、实验用房等教学资源紧缺。二是来自于指导教师方面。例如部分指导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学术与技术水平有限、缺乏指导毕业论文的教学经验与方法、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指导人数偏多等。三是来自于学生自身,例如学生对毕业环节认识不足、忙于就业、重视不够、平时缺少锻炼、理论知识不扎实等。这些问题导致毕业论文的选题、过程指导、论文评阅、学生答辩等环节不够严谨,影响了毕业论文质量;加之毕业论文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尤其是部分学生离校去企业实习,导致学校对学生监管不够,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质量。因此,改革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提高毕业论文整体质量,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二、团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实施

1.团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含义与优势。团队指导模式是一种在理工科大学生实践教学工作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新机制和人才培养新模式[4]。我们的团队模式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教师团队,根据团队中教师特点进行分工,同时也有利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指导教师素质,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二是毕业论文与科研课题紧密结合,以教师承担的实际科研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论文题目,将科研团队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即形成一种“团队—科研”模式来指导毕业论文工作,这样有利于开展大型科研课题,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取充分的实验数据;三是学生团队,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将一个大课题分成几个子课题,分配给不同的学生来完成,同时又要求学生注意到课题间的联系与衔接,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学习和锻炼,学生在毕业环节通过参与实际科研课题,通过系统培训与锻炼,强化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

2.团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①教师团队的组建与分工。笔者所在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团队由1名老教师、2名中年教师和2名青年教师组成。老教师主要负责选题审核,保证团队的课题有较高起点,负责开题报告的审核,中年教师主要负责实验中仪器设备的使用、实验研究的开展等过程指导,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能力培养,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与毕业答辩准备;青年教师主要负责文献查阅、科技文献阅读及外文文献翻译,青年教师更易与学生沟通,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了解学生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和掌握学生动态。在团队模式指导毕业论文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根据毕业论文进程中的各个环节开展不同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引领。②团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团队模式指导毕业论文有利于对学生专业水平、创新能力、科学研究方法、系统思考、团队精神的锻炼。毕业论文实施的全过程能够使学生在前序课程中所学的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得到实际运用与提升。本团队在毕业论文工作中采取一学年分阶段渐进完成、各阶段目标明确、每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2~3项能力模式进行,采取的具体指导方式有教师讲解、跟踪指导、学生讨论、撰写总结报告等。要加强毕业论文全过程指导,实现师生良性互动。毕业论文工作在第七学期开题,整个过程分为开题阶段、研究阶段、论文撰写与答辩阶段。开题阶段,指导老师集中讲解、学生实践与讨论、老师总结与检查要分多次进行,重点培养学生文献查阅与整理、科技文献翻译、可行性方案论证的能力。研究阶段是后续撰写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团队真正发挥协同效应的过程。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学生提出计划,老师检查并提出建议;学生实施操作,老师指导并督促;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并解决。注重加强学生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全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培养,锻炼其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边做边整理边总结,养成良好习惯。论文撰写与答辩阶段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此阶段采取老师集中讲解—学生撰写—老师再讲解的步骤,经过几个轮回最终完成。坚持预答辩做法,在正式答辩之前,指导老师集中讲解答辩注意事项,团队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预答辩,学生与老师均给予点评,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答辩经验,也提供一次锻炼机会。正式答辩时学生按照答辩规则、程序、要求进行。此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科研思维与应变能力。

在团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转变了观念,树立以学生培养为本的思想,增加了质量意识,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全局意识、创新意识、环境保护和服务意识,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优化效果,在提高了毕业论文质量和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高校厅[2004]14号)[EB/OL].[2008-11-06].

http:///edoas/website18

[2]常虹.提高工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4):5-10.

[3]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5,(1):3-7.

上一篇: 交通工程建设论文 下一篇: 工匠精神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