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为群众办实事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8 15:27:30

教师为群众办实事

教师为群众办实事篇(1)

一、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

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在各方面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政治信念和理论水平上能保持领先地位。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和崇高远大的理想抱负,时时处处用言传身教来影响周围的同志一起进步。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肯钻研,肯下功夫,肯花力气,努力做到业务精、专业强,在实践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争做教师、学生的表率,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成为教育创新和改革的示范者。

二、注重自己的政治、品德和文化修养。

结合所任教学科的特点,积极承担传播、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用先进的文化感染、熏陶、教育、引导学生,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优良方法。同时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学生的榜样、导师,也为其他教师作出表率;在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终生学习意识和能力为重要目标,具有强烈的依法执教和依法治校意识。

三、做人民利益的忠实维护者。

我要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家庭服务,为社会服务。踏踏实实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主动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努力提高办学效益的有心人;热情为集体出谋划策,发挥民主办好学校的主人翁作用。发扬奉献精神,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富有牺牲精神。真正做到以优质的工作水平满足学生、家长及社会的需要,让学生高兴,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教师为群众办实事篇(2)

2013年5月9日,中共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明确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高校办公室是学校党政综合办事机构,是党政机关的核心、枢纽和“心脏”,直接服务对象是全校师生员工,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一、群众路线与高校办公室工作

首先,高校办公室直接为校领导服务,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对学校各部门、单位及全校师生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深怀群众感情、秉持群众观点、立足群众立场,工作中处处体现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就必然能够发挥良好的示范表率作用,为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凝聚“正能量”。反之,任何脱离群众、疏远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言行,都有可能损害学校领导及学校的形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其次,高校办公室在全校各部门、单位中处于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的中枢地位,对全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影响重大。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作为校领导的参谋和助手,肩负着为领导提供决策信息、反映全校师生员工呼声的重任,只有深入群众,才能获得准确客观的信息并反馈给学校领导。因此,积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是新形势下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需要,也是高校办公室与时俱进拓展工作新局面的需要。

二、把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一)以谦虚谨慎的作风,汲取群众的智慧

高校办公室担负着为校领导“当参谋、出主意”的职能,只有牢固树立服务群众的观点,主动深入到师生员工中去调查研究,才能为校领导决策服务。(1)要虚心向群众求教,汇集全校师生的力量,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和技巧。(2)要勤于调查,深入了解全校师生的所思、所想、所盼,掌握好第一手材料。(3)要善思善谋,运用全局的眼光认识问题,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形成吸纳了群众意见的调研报告,使决策服务更能反映群众意愿。

(二)关心师生的利益,为群众排忧解难

开展高校办公室工作要时刻牢记同志讲到的“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工作。以“人对人、面对面、心换心、实打实”的诚意与群众建立情感,时刻把全校师生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全力解决师生员工的困难。校领导的关心,要及时送到师生员工中去。对于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听取,虚心接受。对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能解决的立即解决;暂时难以解决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并给群众一个明确的答复;确实不能解决的,要加以解释说明,取得群众的理解和谅解。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要以诚恳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为全校师生员工办好事、办实事。

教师为群众办实事篇(3)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十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抓手,是顺利实现十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坚强保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体察民情、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解决民忧、温暖民心,用群众的信任和拥戴来检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联系群众最广泛,服务群众最直接。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新期待,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新需求。

一、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实现人民群众的期盼

坚持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教育根本利益作为教育工作的“最高目标”。人民群众在教育领域的根本利益就是通过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为人民群众培育更多更优的教育资源供自主选择,为人民群众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便捷的条件。为此,教育工作者就必须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始终站在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耐心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才能提高用心服务人民群众的实效性。

2013年,我区教育事业继续保持了均衡、健康、平稳的发展势头。在优质生源大量流失的情况下,高考本科达线314人,达线率41.53%,保持了高考升学平稳态势。黄山旅校获得省级竞赛奖4个,参加导游资格、会计证考试通过率均远超全省平均水平。继续保持教育管理规范办学零投诉、校园安全责任事故零发生、义务教育学段零收费的“三零”目标。在全市率先通过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级评估和二类语言文字城区达标验收,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率显著提升。

二、以均衡发展为基础,响应人民群众的呼声

坚持把加快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提升群众教育幸福指数作为教育工作的“最大要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是保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从整体看,学校差距仍然较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已由“能上学”转变为“上好学”。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现优质教育普及化,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为均衡优质教育资源,我区要在以下几方面做足文章。一要在农村学校的建设上下大功夫,让农村学校能“留得住人”。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办学差距,将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薄弱学校延伸和覆盖。二要在城区小学和学前教育扩容上下大功夫,让城区学校能“留得下人”。采取在现有幼儿园扩容或另行选址新建的方式,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新增学前教育承载力600人以上。调整现行城区中小学管理机制,以解决日益突出的“大班额”为突破口,充分发挥黄山二中办学承载力,谋划新建一所全寄宿制小学,实施甘棠小学扩容,将中心城区小学办学规模再提高1800人。三要在构建“以区为主,乡镇为辅”的教育管理新机制上下大功夫,让城乡学子能“留得好人”。启动强化学区管理,健全完善督学责任区和督学队伍,改革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推行学校去行政化,从育人管理上契合“教育教学管办评分离”的改革要求。推行学业考试向学业监测转型,改一次监测为多项评估,实行学业水平监测和综合素质评价,从育人模式上契合招生制度破除“一考定终身”的改革导向。

三、以师德建设为保障,满足人民群众的意愿

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作为教育工作的“最强动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的十明确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新形势下,必须全面领会十精神,准确把握十关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任务,切实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书育人荣誉感和责任感,善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下一代。

2014年,区教育局以“教师队伍建设年”系列活动为平台,以教师“五种特质”建设为着力点,结合“”整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一是将每年11月1日定为教师宣誓日,强化全体教师崇尚科学、开放创新、敬业奉献、好学笃行、讲究操守建设。二是在教师节期间,集中表彰宣传一批师德标兵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营造比先进、学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三是发挥齐胜利、程嗣武、黄海生三个“名师工作室”的龙头作用,构建一支以拔尖人才和特级教师为带头人、各级优秀教师 和名教师为主力军的骨干教师队伍,辐射带动教师队伍整体发展。四是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以整治有偿家教为重点,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打造一支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教师队伍。

四、以民生工程为核心,顺应人民群众的需求

坚持把加快校园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作为教育工作的“最严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检验教育教学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尺。只有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学校乐办、社会乐助,家长才乐意。近年来,我区组织实施了危房改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职和高中困难学生资助、乡镇公办幼儿园和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等,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教师为群众办实事篇(4)

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要树立群众观念,也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要在思想上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毛泽东同志讲,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来自群众,始终以人民为靠山。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党才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凝聚了巨大的前进力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也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牢牢把握的工作准则。只有这样,才能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与师生员工站在一起,同师生员工坐在一条板凳上。

二、要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要时刻保持和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必须执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摆正同师生员工的关系,清楚认识“我是谁”的问题。我们党与人民群众长期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对党群关系,有像舟和水、鱼和水、公仆和主人、学生和老师等比喻,这些都强调的是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告诫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位置和身份。江泽民指出“我们党有许多优势,根本的一条是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所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决定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得很及时,切中了要害,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健康进程中又一项重大而英明的决策。

三、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做好本职工作,服务群众。这次中央和省上提出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首先是要查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坚持“五个对照”(党章、廉政准则、改进作风、群众期盼、先进典型),抓好“四个剖析”,突出“三重要求”,严格“四级把关”,对我们机关干部来说,特别适用,特别有针对性。办公室作为学校的综合办事机构,是学校党委、行政管理的参谋和助手,是学校的司令部,它沟通上下、联系左右、协调内外,具有承办、参谋、协调、督办等职能,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之责,是展现学校形象的一扇窗口和一面镜子。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群众观念,做好本职,服务群众。师生员工工作就是民情工作,基层工作就是民生工作,服务师生员工,弄清师生员工要我们做什么,我们能为师生员工做什么,认识清楚,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心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教育,我认为办公室要以搞好服务为核心,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针对存在的工作标准不高、学风文风会风作风不够实、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服务不到位、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小有小改、大有大改,逐一抓好整改落实,更好地服务领导、服务师生,为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是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是青年干部健康成长的根本需要。我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成人生的一种常态,一种习惯甚至一种精神追求,始终保持对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的激情,自觉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紧迫感和责任感,从工作需要的被动型学习,提升到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的主动型学习。努力提高工作标准和目标追求,坚持学用结合,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发自内心地多学习,多思考,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少一些浮躁和肤浅,把学习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持之以恒,一以贯之。

(二)是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归根到底就是服务。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是办公室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必修课。尤其要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面对每一件大小事情,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坚持认真再认真,细致再细致的原则。每一句话、每一个电话、每一件小事都要据实情、讲实话、重实效,做到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在我们手里延误,不让传递的批件在我们手里中断,不让办理的文件在我们手里积压,不让各种差错在我们手里发生,不让前来办事的师生因我们而受到冷落,不让学校形象因我们而受到影响。同时,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不断改进和加强为二级单位部门、为师生员工、为干部职工服务的方式和能力,热情帮助、认真解决二级单位部门、师生员工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如实反映二级单位和师生的意见,有效加强领导与二级单位、师生员工之间的联系,建立起领导与二级单位、师生员工之间沟通的新桥梁和纽带,时刻把为领导服务、为二级单位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铭记在心,事事做到想在先、跑在前、服务跟得上。

(三)是要严把文稿关会议关,切实解决“文山会海”的问题。要从转变工作作风的高度来认识“文山会海”问题的危害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健全完善办文、办会、办事等各项制度和规章,做到有章可循,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用制度规范各项工作。坚持改进会风,严格会议计划审批制度,改进会议形式,从严控制会议次数、会议规模和时间,压缩会议开支。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开务实的会,能不开的坚决不开,可以合并的坚决合并。提倡讲短话、真话、实话、管用的话、贴近群众的话,不讲空话、套话。坚持改进文风,减少发文数量,注重发文实效,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内容与已发文件雷同或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一律不再发文;禁止以文件落实文件、照搬照抄、简单转发上级文件;加强文件、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督查,确保各项安排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清理压缩各类简报的数量和种类。通过办公室充分发挥把关作用,使领导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能够集中精力研究谋划大事大局。

教师为群众办实事篇(5)

  实行承诺办实事制度,是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听取群众意见和反映,落实整改措施的一种成功经验,也是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实际行动。为了长期坚持和认真实施承诺办实事制度,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要求

  1.深入调研,找准问题。党支部要成立承诺办实事领导机构,抽调得力人员到基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基层和群众的所需所盼,了解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承诺办实事提供第一手材料,力求承诺内容选得准、合民心。

  2.求真务实,取信于民。要把务求实效贯穿承诺办实事全过程,一言一行都要向党和人民负责,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能马上办到的事要及时快办;暂时不能办到的事情,要努力创造条件办;办不到的不要承诺。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只说不做、有诺不践;努力做到承诺清清楚楚,措施明明白白,效果实实在在,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3.发扬民主,联系群众。承诺办实事的过程,既是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过程,也是依靠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必须充分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遇事同群众商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反映,并诚恳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使承诺内容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4.坚持上下联动,协调推进。对于本村能够解决的问题,要组织力量抓紧办理;对于涉及面大,靠本单位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上级部门要积极协调相关单位,组织专门力量,上下联动,合力解决。

  三、方法步骤

  1.确定要承诺办理的实事。年初,要根据调查研究的情况,制订出当年为群众承诺办的实事,然后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置征求意见箱、召开座谈会、恳谈会、下访谈心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对群众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梳理,尊重多数群众意愿,确定出承诺办实事的具体目标,经广泛公示后,按管理权限报上级党委备案。

  2.督促检查。让群众形成督促检查机制。

  四、组织领导

  1.明确责任,分工负责

  成立承诺办实事领导机构,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层层落实责任分工,确保所承诺的实事,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2.领导带头,示范表率

  党员领导干部在承诺办实事时,要带头调查研究,问计于基层,求教于群众,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解决实际问题,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推动承诺办实事活动的扎实开展。

  3.搞好宣传,营造氛围

  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和宣传栏等阵地,努力营造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广大党员主动参与、各界群众积极支持的良好舆论氛围。办实事的结果要在新闻媒体公布,接受群众的检验和监督。

  4.树立典型,正确引导

  大力培养和树立具有时代特色、为民办实事、体现先进性的典型人物,宣传他们的模范事迹和经验,引导党员干部职工自觉向身边的典型看齐,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总结2

xx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直属党支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找准“三个点”,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注重发挥特色优势,为党史学习教育找好“制高点”,把为师生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着力点”,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找准“落脚点”,创新方式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精准发力解决实际困难找准落脚点

紧盯师生需求和图书馆事业发展重点,以服务学校学科发展需要、服务学校人才培养需要为根本目的,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举措。

满足学院需求,xx特色阅览室。作为高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直属党支部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中积极为学校各学科专业xx服务,让文献资料更具专业性、内容载体更具多样化,努力满足全校不同学院对专业学科知识的需求,成为对图书馆直属党支部纸质图书数量和种类上的有效补充。为学校高职学院输送专业书籍数百本,为艺术学院xx特色图书阅览室。

开展“我与群众面对面”活动推进资源xx。针对补充数据资源采购事宜、文献服务微信群、馆资源xx意向等问题,与各学院进行了充分沟通和交流,了解各学院对图书馆的需求、想法与建议,梳理了相关问题,能够整改的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聚焦惠及师生的各项工作,着力解决学院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使图书馆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有温度的优质服务,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在各项服务工作中。

改善工作环境,让职工愉悦工作。图书馆原开放式服务台冬冷夏热,为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切实体现对职工的关怀,图书馆直属党支部在二楼合理利用已有资源,新辟房间一角作为服务台办公地点。原一楼6人所在办公室因特殊原因房屋发霉等,有害身体健康,经过现场办公,克服困难,做相应调整后,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紧扣师生教学科研需求切中着力点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共产党人真抓实干、务实为民的历史。图书馆直属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笃守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坚持把办实事、解难题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

满足师生教学科研需求,开展系列特色服务。紧盯师生需求和图书馆直属党支部事业发展重点,举办 CIDP 制造业数字资源平台功能与使用、超星系列数字资源的使用技能等讲座报告,走进学院、走进师生,为广大师生充分利用数据资源开展科研和学习提供精准服务。

把书香和爱心送到师生身边。采用“你选书,我买单”方式,xx书香校园。汇聚数家国内重点大型出版社,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书展,涵盖党史图书、主要学科专业书籍和畅销书等,共2000多种,为广大师生献上了一场图书盛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师生在现场推荐购买各类书籍数百种,既激发了师生读者的阅读激情,营造浓厚的校园阅读氛围,更让图书馆直属党支部了解和深入分析师生多元化、个性化的读书需求,提高图书馆直属党支部的馆藏质量。

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占据制高点

图书馆直属党支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多措并举,大力发挥文化阵地和文化辐射作用,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丰富的史料,打造线上线下沉浸式、立体化党史学xxx台,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雄伟历史,为全校师生照路前行、洗涤心灵。

联合校外资源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党史学习有奖知识竞答,活动引导广大读者重温党的百年历程大事件,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举办2021经典诵读大赛,通过诵读红色经典文章、诗词,歌颂红色精神,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坚定大学生爱党爱国、顽强奋斗的决心,成为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举办“微读书”笔记征集活动。鼓励更多师生阅读红色经典书籍,形成良好的党史学习氛围,参赛读者围绕“红色经典”“党史”等相关主题自行选书阅读,截取所阅读书籍的优质片段,整理成笔记,进行评比。还举办“红色文化·薪火相传”xx应用技术大学第一届“翼狐杯”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暨庆祝建党100周年校园作品征集主题活动等各类活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

为师生整理党史学习教育线上资源文献。图书馆直属党支部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资源文献xx和整理,为全校师生学习党史提供支持,包括党史学习系统数据库、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数据库、思政云课堂数据库、建党100年辉煌历程专题资源库,整理党史学习教育百本电子图书掌上阅读、xx红色电影资源库等,实现党史资源数据的浏览、检索、阅读等服务,含精品视频课程、PPT 课件、书稿、电子书等多种形式资源,让师生随时了解、学习相关的党史知识,一站式获取所需要的各方面信息,通过数据库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

为师生xx线下党史学习特色展区。xx党史学习教育特色书籍展区,为师生阅读党史提供专门区域,xx党史学习教育交流多媒体研讨室,供全校基层党支部预约使用。通过结合特色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开展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图书馆直属党支部精心打造线上线下沉浸式、立体化党史学xxx台,为师生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雄伟历史,助力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总结3

  根据《XXXX区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x周年暨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及x个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XX组〔xxxx〕x号)安排部署,区住建局结合整治群众最不满意十件事和整治企业最不满意十件事活动,高位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相关事宜,有效解决群众房屋质量安全、白蚁防治等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我局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XX建发〔xxxx〕xxx号),召开专题会议,结合物业管理小区、白蚁防治、燃气安全等民生实事,全面安排部署“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和工作台账,确保住建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落实到位。

  二、全面掀起我为群众办实事高潮。

  一是深入开展住房保障为民办实事。率先在群众办事多的住保服务中心试点登记公租房申请、白蚁防治领域为群众协调办理的的民生事项,切实督促办好民生实事。

  二是加快老旧小区改造为民办实事。通过“一线工作法”加快,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活动开展以来,凤凰街道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xx%;柔刚街道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xx%;xxxx年正东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方案设计正在进行施工图初设;凤凰、梧桐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正在招标。

  三是开展农房风貌整治试点工作为民办实事。以全市农业农村现场会和伍先华故居建设为抓手,加快安三路、安西路、Gxxx到东禅沿线农房风貌改造提升,目前已完成农房改造和风貌提升xx余户,乡村风貌实现“大变化”、颜值实现“大提升”。

  四是开展农村危房改造为民办事实事。争取到xxxx年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xxxx万元,启动全区xxxx户危房改造工作。

  五是深入开展质量安全监管为民办事实事。落实双随机监管,开展安全生产日常巡查xx多次,开展专项检查专项治理和大检查x次,开展“暗访”工作x次,发现并整治各类安全隐患xx个,确保全区在建工地无重大安全事故。

  三、存在问题

  一是调研不够,针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分管领域开展调查研究,入户(企业)走访不够,没有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盼。

  二是还没有结合各个股室和下属事业单位的业务特点,全面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四、下步打算

  一是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围绕住建领域城市建设等核心工作。深入企业实地查看,当面交谈,掌握群众和群众的困难事、心里话。

  二是依托12345政府服务热线线索,召开座谈会和设置意见箱进行开门问计活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工作建议。

  三是结合“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作风建设活动,在全局创建一批“党员先锋示范岗”,积极推动党员“亮身份、树形象、显作用”,切实推动全局服务质量提升。

  四是抓好一批项目建设。确保停车场建设项目、xx景观打造建设项目x月启动建设,区城区照明提升工程、xxx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x月启动,XX大道西段连接线等工程x月开工;遂安大道城市道路、兴贸路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建设项目在x月启动建设。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总结4

  一向以来,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我党十分重视的一项基本性工作。新形势下,群众日益增长的新期盼也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群众工作呈现出资料多样化、环境严峻化、纠纷复杂化、成因多样化等特点,沿用老办法做群众工作已经明显不适应时展的要求,务必要有所创新。

  一、要坚定信念,加强职责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拥有更多机遇的同时,相应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而群众工作作为反映群众呼声和愿望的重要渠道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我党“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从根本上认清脱离群众的危险性,本着对党负责、对群众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透过群众工作把群众引导到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的轨道上来,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从而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好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另一方面能够畅通群众提出意见和推荐的民主渠道,广开言路,汇集实用的意见和推荐,真正的做到“问计于民”,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决策的活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教师为群众办实事篇(6)

作者简介:常捷(1976-),女,江西临川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红色资源开发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陈世润(1952-),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5-0081-04

1930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福建龙岩召开全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建立了闽西苏区。中国共产党在闽西苏区严酷的战争环境中,在物资极其匮乏的条件下,积极开展文化教育建设。在闽西苏区,党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当前,梳理和总结闽西苏区职业教育的宝贵经验,对实现党的十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闽西苏区职业教育类学校概述

1931年秋,闽西苏区建立起了完整的教育体系。这一完整的教育体系中包含了适合革命斗争需要的职业教育类学校。

(一)地方干部训练班

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闽西苏区的干部难以适应基层建设的需要。培训干部成为巩固发展闽西苏区紧迫的大事。为此,1930年初,中共福建省委就指示闽西特委要加紧教育干部,特别要加紧训练干部。1930年3月,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作出决议:要求“闽西政府应聘请富有斗争经验者,经常开办各种工作人员培训班,造就各种干部人材”[1]。遵照此决议,闽西苏区先后开办了闽、粤、赣三省干部参加的政治、军事训练班、农运训练班、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宣传工作人员训练班、苏维埃工作人员训练班、少先队工作人员训练班、妇女干部训练班、党委巡视员训练班、教育巡视员训练班、教员训练班、工人政治训练班、游击队干部训练班、卫生行政人员训练班,等等。这些训练班的培训时间为半个月至1个月,或2个月,最多不超过3个月。短期速成,随时随地,因需而办,既节省了经费开支,又解决了实际需要。

(二)红军学校

在闽西苏区激烈的革命战争中,红军部队和地方武装力量发展迅速,因而培养造就军事干部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1929年7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作出决定,要求建立和扩大闽西红军,开办红军学校训练干部人才。1929年7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政治决议案再次明确指出:党在闽西斗争中,党内工作应该执行“训练干部人材”[2]的任务。1930年初,闽西苏区在龙岩开办了闽西红军学校。第一期招收学员200人,定期学习4个月。学员由各县的区乡苏维埃政府选送,毕业后分配到红军中工作。后来,为适应战争形势,闽西红军学校先后改名为“福建红军学校”、“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闽粤赣边红军军事政治学校”等等。红军学校规定入学学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要求校长和教员具有专业知识,能够联系学员实际对教学作出全面而科学的安排。红军学校开设政治课和军事课。政治课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运动史、目前中国革命的情势与策略、土地革命等;军事课主要学习野外演习、射击教练、部队教练和野战巷战等。同时,红军学校还还特别重视战后总结经验教训和战场纪律教育。经过红军学校严格的专业学习和纪律教育,学员毕业后,分配到部队个个英勇善战。

(三)看护学校

革命战争年代,战斗频繁,伤员很多,加之群众也有很多疾病患者,因此,解决军民治病问题是闽西苏区建设的一件大事。为了解决军民治病问题,闽西苏区政府决定开办一所看护学校。1932年2月1日,校址设在长汀城内的看护学校开学。看护学校第一期在江西和闽西各招收30名学员。对入学的学员性别不限定,但对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学员在6个月的学习时间里,主要学习普通内外科的诊断、治疗等知识和基础科方面的知识等。“毕业的学员大部分分配到前方部队去服务,留下一小部分成绩最好的,加上新招的共20名,便成为创立中央红色医务学校(校址在瑞金叶坪)的第一批学员。”[3]

(四)新泉工农妇女夜校

1929年7月,闽西苏区在新泉“张家祠”开办了红色政权诞生后的一所新型学校――新泉工农妇女夜校。该夜校开始只有学员十五六人。夜校没有现成的教材和教员。闽西苏区克服困难,教材由干部编写、学员翻印或抄写《红军识字课本》;教员由干部,或由先学会的学员担任。经过闽西苏区干部和妇女们的共同努力,到1929年底新泉工农妇女夜校学员发展到一百多人。新泉工农妇女夜校培养了不少的骨干和积极分子,这些积极分子为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新泉工农妇女夜校的创办,极大地鼓舞了新泉妇女走上革命征程,是闽西苏区妇女教育的先声。

(五)列宁师范学校

发展教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师资问题。闽西苏区从发展教育的开始,就十分重视师范教育。在闽西苏区,上杭县最早提出要开办列宁师范学校。1929年10月,中共上杭县委在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的提案中提出要开办列宁师范学校,培养教师人才。1930年8月,上杭县苏维埃政府在茶地双溪浦村开办了列宁师范学校。1930年7月,闽西苏维埃列宁师范学校在龙岩正式开学,其办学宗旨是培养小学教师,造就干部人才。一般开设小学各科教材教法、小学组织与设备、社会教育问题、教授方法总论、政治常识、自然科学常识等课程。列宁师范学校初办时称为列宁师范暑期学校。闽西列宁师范学校是一所初级师范学校,修业时间为6个月,最低限度不少于3个月。为适应战时需要,1931年7月,在永定虎岗开办了为期一个月的闽西列宁师范短期学校。闽西列宁师范学校的创办,为闽西苏区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为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闽西苏区职业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的思想性

闽西苏区政府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闽西苏区的职业教育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根本区别于统治下的旧式教育。1930年8月,《闽西苏维埃政府目前文化工作总计划》明确指出,要“对群众作普遍而深入的政治鼓动”[4]和“提高群众共产主义教育”[5],并强调,要把“普遍而深入地提高群众的阶级觉悟,政治水平、文化程度”[6]作为教育方针。1932年5月,上杭县各区文化委员联席会通过的决议指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武装工农群众的头脑,造成大批革命模范人才,为资本主义制度,争取苏维埃胜利而奋斗。”[7]闽西苏区的职业教育注重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红军学校重视革命人生观的教育。通过政治课来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形成革命人生观。如《中国革命运动史》课程,教员用大量的革命事迹启发教育,使学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困难时不逃跑,打仗时不怕死的精神。新泉工农妇女夜校,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号召妇女解放。如其教材之一《群众课本》的内容,就具有鲜明的阶级斗争观点,富有强烈的革命性和鼓动性,通过教学确实能起到“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巨大作用。

(二)培养的针对性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苏区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急需人才。因此,闽西苏区职业教育根据不同的需要,因地制宜,培养不同的人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1930年初,针对闽西干部缺乏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政治水平低,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情况,先后开办了各类干部训练班,提高了干部的素质。为适应革命战争中红军部队和地方武装力量发展的需要,1930年初,在龙岩开办了闽西红军学校,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军事干部。为解决军民治病和医务人员缺乏问题,1932年2月,在长汀城内开办了看护学校。为提高妇女地位,帮助妇女获得彻底解放,1929年7月,在新泉开办了工农妇女夜校等等。为解决教育的师资问题,1930年7月,在龙岩创办了闽西苏维埃列宁师范学校。

(三)教师的专业性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专业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苏区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闽西苏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有:一是开设教员训练班。“闽西每年遇暑假、寒假,各县区都分别举办教员训练班,时间一般为20天到1个月”。[8]这种短期集中训练,实施性强,非常方便。二是创办闽西列宁师范学校。闽西列宁师范学校以短期培训为主,因地制宜,联系实际,解决了闽西职业教育事业师资严重缺乏的难题。三是请兼职教师,干部授课。如同志曾在闽西干部训练班授课,用简明的道理,启发干部学员。在其他干部训练班、红军学校和新泉工农妇女夜校,不少干部也亲自授课。此外,重视团结利用旧知识分子也是闽西苏区职业教育师资来源的重要渠道。

(四)办学的群众性

旧社会的教育,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广大劳动群众及其子女被排挤在教育的大门之外,长期和文化绝缘。闽西苏区成立后,广大劳动群众及其子女享有优先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大权已掌握在工农群众手里。随着生活的改善,闽西苏区的群众对文化学习的要求更加迫切,因此,闽西苏区的教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创办和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闽西苏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办学方针,强调从入学对象、办学经费、学习场所到学习形式、学习时间和教材编写都应联系群众生活,要考虑到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和需要。在革命战争年代,闽西苏区职业教育的创办异常困难。闽西苏区坚持群众办学方针,依靠群众创造办学的物质条件、筹措办学经费、建设各种文化设施、解决教师缺乏问题,依靠群众办好教育、管理教育。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没有群众的群策群力,就没有闽西苏区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闽西苏区职业教育的当代价值

闽西苏区的职业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下领导闽西苏区人民开创的伟大事业。其成就和经验,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职业教育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闽西苏区职业教育注重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我们今天在职业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具有借鉴意义。因为教育的功能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的教育,更要加强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要进行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的教育;要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要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职业教育要把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否则,只注重技术教育,只会把人培养成机器的替代品。同时,良好的职业精神中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挖掘潜力、不断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积极乐观的心态,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坚强健康的心理能力的培养也要求职业教育必须要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职业教育必须联系实际因地制宜

闽西苏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灵活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注重把职业教育与劳动生产和社会急需密切联系,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理念。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在办学模式上,实施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平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将“产学合作”列为教学的基本途径,加大实践教学和实践操作在总学时的比重。在人才培养上,从实际出发,以人才的预测,即计划的需求为依据,政府的计划部门与社会的教育机构有效沟通,使“计划”与“教育”密切结合。职业学校要敞开校门,走向社会,密切与社会和企业的联系,建立与企业或用人单位的合作,协同完成教学过程和实训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理论技术知识,又掌握实践技术技能。这样,才能节约教育资源,培养出合乎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三)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培养职业教育教师,是闽西苏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既懂理论技术知识,又掌握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发展目标。针对我国目前职业教育教师的现状,师资队伍建设可从四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强已有师资的培训力度。在加强教师的理论修养的同时,经常安排他们深入生产一线参加实践,或到企业挂职锻炼,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二是要聘请兼职教师。聘请企事业单位中的专家、资深技术员等来校任教或兼课。三是积极引进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人才。四是要尽力改善教师的待遇,营造和谐的教学工作环境。

(四)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群众办学方针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办学方针,是闽西苏区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闽西苏区职业教育实践中的一份宝贵遗产,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目前,针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的现状,一是要促进职业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保障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和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教育需求。二是要开展以面向城市下岗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再就业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公益项目,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指导和介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城乡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资助贫困学生等方式,让群众受惠。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多渠道包括政府的资金、企业的资金、各个部门的资金,还有社会捐赠的资金以及民间资本来办职业教育。

总之,尽管闽西苏区职业教育发展于残酷、艰苦的革命战争环境,但其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对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仍有着极其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教师为群众办实事篇(7)

在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中,认真贯彻落实“四个不能变”的要求,就是在推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体现广大师生员工的意志,代表最广泛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聚焦发展,以事业协调快速发展来团结和凝聚人心。发展是硬道理,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和事业的兴衰。高等学校是知识的殿堂,是人才的摇篮,是社会的良心。高等学校既对发展先进生产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又在发展先进文化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把高等学校办好,符合人民的愿望,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就高等学校本身而言,学校存在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发展问题。因此,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要始终围绕发展的主题,审时度势、把握全局,高举“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旗帜,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勇于谋划、勤于谋划、善于谋划,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合力,以明确的学校发展目标激励师生员工协力推动学校发展。

教师为群众办实事篇(8)

首先,感谢“政风行风热线”栏目给我们教育系统一个接受群众监督,了解群众呼声,宣传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的机会!

近年来,我县教育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原创: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科教兴县”战略方针,贯彻落实各项教育政策,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环境,净化教育行风,提升机关服务水平,促进了民族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在教育管理、教学质量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普九”工作通过了自治区评估验收,“普实”工作进展十分顺利,中高考质量连年获得新突破。2006年,我县493名学生参加高考,考上第一批本科线8人,第二批本科线118人,第三批本科线101人,本科上线人数合计227人,首次突破二百人大关。

在为成绩喝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我们把“政风行风热线”栏目作为接受群众监督,加强行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切实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问题,维护群众的利益,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我们郑重承诺,增强服务意识,虚心倾听群众呼声,热情周到为群众服务,积极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对群众来信来访所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只要群众所提的要求合法合理,原创:事实清楚,政策界限明确,能在当天解决的,决不拖延至第二天;教育内部能解决的,决不推脱责任。处理起来比较繁琐的,在15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问题复杂,需要多方调查取证才能解决的,也在当天着手安排调查处理,拿出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力争在60个工作日内办结,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此外,我们也希望通过热线栏目,认真宣传教育部门的工作职责,宣传党的教育政策,宣传教育部门当前开展的重点工作,使广大听众及时了解教育工作情况,赢得群众对教育工作的理解、配合、支持和参与。

下一阶段,我们将认真分析当前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改进机关作风、治理教育乱收费和加强师风师德建设为重点,在全县教育系统深入持久地开展一系列政风行风整顿活动:一是围绕“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在全县开展“怎样从我做起”的大讨论;二是围绕师德教育,开展“修师德、铸师魂、正师风”活动;三是围绕提高教学技能,实施了“名师工程”,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四是成立专门督查小组,加大对群众来信来访所反映问题的查处力度。五是加强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总之,我们今后将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和法制意识,加快发展步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需求。

教师为群众办实事篇(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等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民主管理,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可见,高校民主管理是教职工依据相关规定,通过一定的方式参与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主动关心学校发展和自身权益的一个过程。高校民主管理的主体是师生和工会等群众组织,民主管理的内容涉及与师生有关的政治事务、经济事务、行政事务、学术事务等。通过民主管理,让师生拥有知情权、建议权、决策权、监督权,以此调动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也是贯彻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

一、群众路线与民主管理的内在关联

1.践行群众路线是高校加强民主管理的内在要求。

刘少奇曾指出:“群众路线的基本点就是:第一,信任人民群众,相信他们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相信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二,党必须根据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党的方针、政策、措施都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P400-401)可见,践行群众路线其实就是要确保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就是要实现人民群众的民利。践行群众路线,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为了维护好、服务好、落实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加强民主管理,就必须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师生,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地反映师生的意愿和诉求,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努力获得师生的广泛支持和拥护,确保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有效性。这是加强民主管理的基础,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任何民主形式、民主理论、民主制度,都离不开人民群众这个主体,在高校则离不开师生这个主体,否则民主管理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如白益华指出:“中国这个国家为什么能搞好,根本是群众路线问题。通过群众,由群众通过,自己讨论,集中起来,再坚持下去,自己当家作主。”[2]在高校,能否开展好高校民主管理工作,关键在于能否理解、贯彻和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能否通过走群众路线,获得师生的支持和认可。

2.加强民主管理是高校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高校领导决策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多,因此,高校领导仅凭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决策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高校领导决策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高校领导在决策前要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倾听基层教师意见,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达成共识,形成决策;决策之后,要结合实际情况带头贯彻执行,严格依章办事;决策执行中,要紧紧依靠师生,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及时总结经验,补充完善,纠正偏差,减少失误,切实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目前,许多高校都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岗位聘任和绩效考核制度,教师职业不再是铁饭碗和大锅饭,待遇也随岗位的不同、能力的差异而不同。在此背景下,如果教师对岗位聘任制、绩效考核没有发言权,岗位设置方案、教师聘任和绩效考核办法等决策不征求教师意见,就难以保证教师利益不受损害。因此,高校领导必须更好地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群众工作路线,尊重教职工的主体性地位,让广大教职工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教职工的智慧和才能,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其为学校发展的奉献精神和自觉性。群众路线就是“基层民众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表达自身的利益,从而实现领导和群众的经常性沟通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领导的决策和执行加以检验、监督、纠正的民主机制”[3]。落实群众路线,就要让教职工参与决策,使教职工的权利得到保障,使群众路线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善治。可见,民主管理和群众路线是高度契合的,是高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二、在贯彻群众路线中推进高校民主管理

当前,高校民主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领导“师生本位”意识不强,脱离群众现象严重。部分高校领导驾驭民主的能力不够,工作方式粗暴简单,调查研究不实,深入群众不够,在政策的制定与决策过程中不顾及师生的知情权与参与权,简单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草率决定或者是以“召开民主会议、集体领导”等为由“推卸责任、不敢担当”;还有部分高校领导认为按照民主管理机制办事会削弱其领导地位、弱化自己的权力与权威性,导致民主管理完全附属于行政管理的潜规则,常常是“会上强调民主意识、文件要求校务公开,舆论宣传按章办事,实际工作忽视民主管理”。二是教师“从众”心理较强,群众主体地位意识不强。在高校民主管理过程中,“从众”心理可能会导致教师在考虑问题时简单而片面化,缺乏仔细领会、研讨问题的精神,常处于消极议事的状态。同时,“从众”心理还可能导致教师爱做“老好人”。“老好人”表面上看起来很成功,既保护了自己,又回避了矛盾,皆大欢喜,一团和气,而实质上是是非标准模糊化、组织生活庸俗化的表现,既害己害人,又害学院学校。三是民主机制不健全,“从群众中来”贯彻不力。高校民主管理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制度,更是高校的一种工作方式。在高校民主管理中,部分领导或教师采取拉帮结派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主要原因在于民主管理监督制度不健全、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导致即使发现问题也难以通过制度及时有效地予以纠正。因此,针对高校在民主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各高校应以群众路线为指导,建立健全高校民主管理机制,进而推进高校民主管理进程。

1.强化领导的“师生本位”意识。

科学准确的思想认知是行为的先导。坚持群众路线,实质上是民主管理的内在要求。因此,要在坚持群众路线实践中,加强对民主管理内涵和本质的学习和认知。民主管理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放任的民主或为民做主。民主管理与集中指导和制度规约互为前提和基础。高校民主管理既不能民主过度,又不能民主缺失,两种极端都不利于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学校团结与和谐发展。因此,要通过讨论交流和制度规范等各种形式,师生提高民主管理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确立民主管理理念,破除师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观念;高校领导应强化民主意识和“以师生为本”的理念,树立民主治校、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师生办好学校的思想,保证师生在民主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和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化和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4](P368)和指出的“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5](P899)一样,群众路线是我们的根本工作路线。只有领导和师生对民主管理的认识提高了,思想统一了,群众路线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强化教师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意识。

邓小平早在党的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就指出,“党除了应该加强对于党员的思想教育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从各方面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并且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的规定,以便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6](P12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见,建立和完善民主管理监督机制,是对高校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机制,是高校民主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有力保障,是团结师生、倾听意见、广开言路、纠正工作偏差、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要搭建师生监督的平台,疏通师生表达意见的渠道(如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校级教代会长效机制等),采取多样化的监督形式,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与此同时,要推行和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并公开办事原则、办事程序、办事结果,提高权力透明度。列宁说过:没有公开性而谈民主是很可笑的。同样,没有公开性来谈监督,也是不现实的。[7](P417)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意见》第六条也指出:要“建立校务公开制度,明确学校重大事务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事项的议事、决策和监督程序,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体制和监督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严格遵守“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依靠师生,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的工作方法,强化师生的主体地位意识,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可操作性的民主管理参与和监督机制,确保民主管理的有效运行和制度的贯彻落实,切实做到权为师生所用、情为师生所系、利为师生所谋。

3.完善民主机制。

邓小平曾强调,“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执行规章制度宁可要求严一些,不严就建立不起来。”“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8](P328,11,332)党的十也指出,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9](P51)。坚持群众路线,对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具有保驾护航的作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完善的机制体系、规范的办事程序和科学的管理,是提高学校民主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基础和保证。高校要健全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一套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和规则,保证师生参与决策、执行、监督、检查的规范化和实效化,确立师生在民主管理体系中应有的地位,充分体现一切“从群众中来”。就高校而言,应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和校级教代会长效机制等。民主生活会是参会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加强党内监督,提高领导班子与师生的凝聚力、战斗力;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领导和领导平等协商工作的平台,有助于领导形成合力,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校务公开制度,是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大举措,有助于密切党群关系,调动师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规范办事行为、提高工作水平,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校级教代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载体之一,是征求民意,发挥师生才能的重要舞台,也是凝心聚力、促进学校稳步发展的催化剂。与此同时,学校要尽可能地拓展民主管理渠道,搭建民主管理平台,如为师生设置工作信息栏,提供网络媒介平台、建立师生代表听证会制度、教代会工作机制和实施细则以及教代会后的追踪和质询机构等,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凸显师生的民益。通过贯彻落实以上制度,确保高校民主管理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做到“一切从师生中来,一切到师生中去”,切实落实群众路线。

参考文献:

[1]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白益华.彭真与8亿农民的民主——我所知道的村民自治[J].中国社会导刊,2002,(5).

[3]别红暄,李优坤.当代中国制度的逻辑起点[J].甘肃理论学刊,2006,(2).

[4][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教师为群众办实事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工作原则和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切入点,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核心,以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推进便民服务、简化手续,解决群众办事难为目标,扎实开展“对照职能,贴近民生,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主题实践活动,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以新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树立司法行政机关“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为加快建设新**、中原崛起争先锋作出贡献。

二、主要内容

对照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按照《河南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豫司文〔 **〕 133 号)的要求,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对照职能,贴近民生,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主题实践活动主要有五项内容:

(一)扩大和规范律师参与政府工作。加强律师参与接待工作网络建设,消除律师参与工作盲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巩固到局值班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尝试设立工作专家咨询组,参与疑难案件听证工作等,丰富律师参与工作方式。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加强制度建设,设立建立健全律师参与工作长效机制,为上防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妥善处理涉法涉诉来访案件,协助党委政府及时化解矛盾,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 7 月底以前,省厅将召开新闻会,对新的法律援助范围和公民申请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向社会公开,维护困难群众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使法律援助成为服务为民的“光彩事业”。市县(区)两级法律援助机构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将扩大的法律援助范围和困难标准融入法律援助明白卡、宣传单中,上墙公示,在方便受援人了解的同时,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推进法律援助工作向基层延伸,方便困难群众就近获得相应的法律援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强同异地法律援助机构的协作,健全完善市际间法律援助互动机制,扩大市际间法律援助协作覆盖面。为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开辟绿色通道,对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法律援助的,免予审查其经济困难状况。

( 三 ) 认真抓好“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规划的组织实施。以“法律四进”活动为突破口,为当地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供免费法制宣传,覆盖面要达到 100% 。广泛开展“法制宣传进万家”活动。组织律师事务所积极开展法律进社区、进乡村活动。每个律师事务所都要固定联系若干个社区或行政村( 10 人以下的律师事务所联系 1 — 2 个, 10 — 20 人的律师事务所联系 2 — 3 个, 20 人以上的律师事务所联系 4 — 5 个),从 7 月中旬开始,每月不少于 1 次深入到联系点,积极开展“送法上门”服务活动,运用法律知识及时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帮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积极开展贴近群众的免费法律咨询和法律宣传等公益性活动。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各县区司法局要组织司法所为农村、城镇每户居民和个体工商户免费发放一份宣传页。

(四)大力开展公证服务。要利用《公证法》颁布两周年之际,于 8 月底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公证法律咨询周”活动,促进社会各界对公证工作的了解,提高公证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人民群众积极运用公证手段防范矛盾纠纷的发生。要针对我市劳务输出的实际,积极开展对农民工的公证服务。各个公证机构要设立法律政策咨询台,对外公布咨询电话,安排具体人员负责,实行节假日轮流值班制,对办理公证和前来咨询的农民工,要热情接待,认真解答有关问题,及时办理有关事项。对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农民工进行权利诉讼、要求工伤赔偿等事宜,要坚持特事特办,及时为他们出具相关公证文书,并酌情减免公证费。

(五)积极为困难群众申请司法鉴定提供服务。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和管理,引导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执业为民”的执业理念,积极配合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提出的鉴定事项,凡有法律援助机构出具证明函的,要视情况适当减免鉴定费用,确保经济困难当事人的鉴定请求能够得到实现,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宜, 9 月 份在全市集中开展一次宣传活动,通过张贴标语、召开座谈会、在新闻媒体发表文章、制作展板、现场咨询、免费发放资料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司法鉴定法律制度和司法鉴定基本知识,提高社会各界对司法鉴定工作的了解度和认知度。

三、方法步骤

主题实践活动坚持统一组织,分级实施,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共同努力,务求实效的原则。市局主题教育活动由律师管理科,公证管理科,基层工作科,法制仲裁与司法鉴定科,依法治市办公室和市法律援助中分别牵头落实。

(一)动员部署阶段( 6 月 30 日前 )。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主题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安排部署主题实践活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 7 月 1 日 至 9 月 20 日 )。全市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按照确定的主题教育活动内容,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三)工作总结阶段( 9 月 30 日前 )。各县区司法局要于 9 月 30 日前 向市局纪检组监察室报送主题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四、几点要求

上一篇: 挂职干部交流发言材料 下一篇: 公司三年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