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理念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02 15:21:07

德育理念

德育理念篇(1)

一、集中、规模、同步、竞争、效益、标准化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教育和学校生活。体现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其特征主要有:

第一,德育管理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只注重德育的外在功能,看重社会效益。德育的短期行为严重。

第二,德育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获得谋生的手段。对学生来说学习就是为了找到好的职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就业机会是学习的直接动机,培养良好的道德不是因为自身需要,而是社会的需要,(当然社会也需要,但这只是外因)社会需要德才兼备,学校就要按社会需求的模式去培养。所以,“听话”“服从”就成为学校培养道德的标准。

第三,德育管理的方式是同一的、强制性的。在德育管理中主要运用惩罚的手段,激励的方法被忽视。学生就像产品,要生产高质量的合格产品,就必须用同一标准去强制要求,按照工厂化模式对被管理者进行强制性的管理,达到符合社会用人的同一标准。这种管理理念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2本位主义管理理念

“本位主义是一种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是个人主义的一种思想表现。”本位主义也叫小团体主义,是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只顾眼前的局部的利益,不顾长远的全局的利益,一切从自己的小集体、小团体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是否符合本单位的利益。其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德育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学校秩序的有序性;第二,德育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学生,与德育的对象相混淆;第三,在制度上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第四,不从长远出发,只顾眼前利益。

本位主义的价值理念,使学校在整个德育管理过程中,把保障正常的工作秩序列为第一位,只从学校自身的利益出发,不关注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德育管理需要有效地整合人、财、物、技能、环境等各种资源,调动各级管理者的积极性。但这个过程是一个缓慢的投资过程,为了眼前的利益,本位主义者一般不会去考虑的。本位主义管理理念忽略了教育的本质是“传播文化、传递人类文明,传递人类劳动和智慧的一切成果和结晶”,而不是为教育者带来利益;忘记了教育首要的功能是育人,是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而不是教育者的发展,思想品德教育尤其如此。

3情感管理理念

“情感”一词,常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意义很多。但其科学定义应该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映。情感及其多种多样的体验形式对人们的行为有着“调节机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行为,成为人的活动和各种动作(以及动作完成的方法)的持久的或短时的动机,从而产生追求所提出的和所想到的目的的意向和欲望。”理性固然重要,但理性不能离开情感,离开情感的理性就会失去其效力。规则、规范、制度的制定必须合情合理,当人们感情对立时,理性则常常是对抗的,这时要疏通理性,就需要从感情开始,情通理则通,情不通理则对立;管理的理性,要建立在感情通融的基础上,而不可能在感情对立的前提下获得理性的认同。

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他们的各种感情会编织成无形的人情和感情网络,形成共同的理性认识和感情纽带,达成默契与共识。在德育管理中必须要尊重人性的规律,以谋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在制度的框架里,留有一定的空间,把理和情置于其中,理中有情,情中有理,做到“润物无声”。

4文化管理理念

德育的文化管理理念就是把人们所认同的优秀文化融入到德育管理的各环节中,以文化的价值观念维护有效的秩序,实现学生的德育目标。文化对现实的管理活动有巨大的作用。这主要是:(1)价值定位。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价值定位,价值定位的不同,会使管理出现重大差别。(2)优先选择。管理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价值冲突中进行优先选择。在德育管理中。如果认可“人本价值理念,那么就会在制定各种制度中,体现个体的充分发展,不会以过多的惩罚压抑个性;相反,会运用更多的激励和鼓励发展个性。(3习惯选择。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学习、行为,并通过文化的积淀养成习惯,建立不成文的甚至下意识的规则体系。例如,一个饱读诗书深懂礼仪的重要性的领导,不会常常把训斥、谩骂挂在嘴边,不会经常去惩罚人;相反,一个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领导,不会有很高的涵养,言谈举止就会欠佳,他会认为惩罚比什么都管用。新晨

管理也是一种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我国教育管理的基石,是我们处理教育工作各方面关系的基本原则。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思考、实践,形成了一个民族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的理解和共识,这就是文化传统,是文化的底蕴。文化是社会的产物,是一个社会的共识,是民族认同的标记,因而是民族得以凝聚的最大而无形的力量。中华民族讲究和合、宽容,克己、自省,诚信、坚韧等等,这些优良的传统都可以挖掘出来,用到管理之中,使学生在一种自觉不自觉、有意无意的轻松环境中内化自身的品行,加强身道德修养,提高思想水平。

德育理念篇(2)

一、树立人本化教育理念,倾心关注学生发展

1.德育教育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人性化理念最根本的内涵就是尊重和爱护学生,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必须要坚持这个立足点。在德育工作中要尊重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独立思想,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的思考权、发言权,保证学生的精神自由,要允许学生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同时,要关爱学生,把学生当作需要帮助的孩子对待,用爱浇灌德育之花。

2.德育教育体现对学生的引导价值。人本化理念归根结底就是以学生为本,要认识到德育教育对学生将来发展的重要引导作用,要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目标。在日常的行为规范中发挥德育教育的引导作用,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中发挥德育教育的引导作用,逐步让高中生生养成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导他们学会自我反省,引导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

3.德育教育要体现对学生的帮扶价值。德育教育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那么要体现其对学生的帮扶作用,必须要坚持人本化理念的指导。要针对高中生的需要建立起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德育教育机制,要关心高中生的日常困扰,关心学生的德育现状,关心学生的志愿和报考,真正发挥德育服务学生的作用。

二、注重内容和方式创新,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

(一)开发校本课程,为德育教育培土

校本课程是在尊重本校实际基础上,利用本校的教师资源和其他资源开发而来的,能够为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扎实的理论课程体系指导。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1.要充分了解该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从中发现普遍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在开发校本课程时针对这种普遍性和特殊性体现德育教育的适用性,从而更好的解决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

2.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即通过德育理论知识学习,能够初步掌握马哲和政治法律及社会道德等基本知识,并适当的拓展对学生有益的人际交往知识。还包括能力目标,即通过德育学习让学生具备能够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制定情感和态度目标,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和道德观,能够树立为社会服务、为国家献力的奋斗目标,并自愿遵守社会公德,自愿传承传统美德。

(二)搭建生活平台,为德育教育助力

中学德育教育不应该剥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坚持德育走入生活、生活中进行德育,只有实现二者的融合和互动,才能确保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发挥。中学德育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轨迹、思想动态。要围绕他们生活中面临的现实的压力、烦恼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疏导心理问题,培育他们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要围绕他们的政治困惑和对社会及当前政治局势各种问题的迷茫开展政治教育和法律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让他们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的新世纪公民;要围绕他们关心的高考、专业报考和志愿填报等问题开展教育,让学生能够提前做好高考前的思想和心理准备,能够从容的应对高考和专业选报。

(三)采用多种形式,让德育教育开花结果

有了校本课程做依托,有了生活化的教育助力,如果能够创新德育教育形式,必将促成德育教育开花结果,最终实现实效性。具体可以开展以下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

1.利用各种载体实施德育教育。新时代网络媒体的出现给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在德育教育中,中学要善于利用当前的各种网络资源,包括学校网站、学校论坛、校友QQ群、班级QQ群等,包括微信、微博、博客等互动平台,包括微电影等资源。要将德育教育内容通过这些平台进行传播,提高传播的时效性,提高传播的影响力。

2.利用各种活动提高德育成效。

(1)开展德育之星评选活动。在学校内部营造一种浓郁的追星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以成为德育之星为目标,自觉地进行自我反思,自觉的规范自己的日常言行,自觉的遵守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主动的办好事、做好人,营造出一种争当道德标兵的氛围。

(2)开展德育教育宣传月活动。在德育教育宣传月,可以以德育为主题举办征文比赛、举办演讲活动、举办各种联欢活动。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强烈德育意识,让他们自觉地将德育学习与日常的专业学习和其他学习结合起来,深化德育教育效果。

中学德育教育实施中一直坚持的都是师本化的理念,这种理念下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走,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各种德育理论和德育知识。这种理念下的德育课堂必然是僵硬的,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也无法让学生学有所得。而人本化的教育理念下,德育是围绕学生的发展这个核心开展的,坚持实效性为目标转变德育教育方式,能够提高实效性,能够充分发挥德育对高中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德育理念篇(3)

2.德育手段僵化,片面强调灌输、限制和防范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是由学习者经内化等一系列心理机制自主建构的。由此我们应认识到,受教育者只有主动接受教育,主动对自己施加教育和影响,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再加上德育不仅仅指向知识,还包括情感、态度、行为、意志、信念等更广更深层面的内容,这种主动性在德育过程中就显得更加重要。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是非观念,若适当地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去思考、认识事物,而不是一味地强调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往往更能深入人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当前的德育实践中,却存在着片面强调灌输、限制和防范的倾向,忽视学生的自我感悟、体悟及自主建构,把内涵丰富的德育工作窄化为单调的知识学习,把丰富多样的德育手段僵化为枯燥乏味的课堂说教。这种僵化、灌输式的德育方式忽视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师的“主导”异化为“主宰”,严重影响德育目标的实现,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德育内容狭隘,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德育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一般而言,包括道德养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公民教育等多项内容,且每一项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从教材方面来看,几乎每一项都有所涉及,但在现实德育实践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德育内容却存在失衡的现象。道德养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中占了极大的比例,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公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在很多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由于专业师资、场所的严重缺失以及理念的落后,心理健康教育有名无实、形同虚设,这在心理危机事件频发的社会大背景下亟须改进。在现代社会,大规模的城市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主政治的迅速推进催生了新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是处理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依据,而这些需要公民教育的培育。在这方面,很多中学还没有充分重视起来,从教材到师资,从理论到观念仍然十分匮乏与落后。

二德育工作的突围路径

中学生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造成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家庭、教育者、学生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从而达到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目标。

1.更新德育理念,突破僵化模式,倡导个性化教育青少年正处于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对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健全人格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教育理念上,教育者要把学生看作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个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要把学生视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不是家长或教师的附属品;要相信学生有自我成长的原始动力。在教育方法上,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搞训斥式、灌输式、保姆式教育,提倡暗示性教育,重在引导和点化。教育者要创造自由民主的教育氛围,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与尊重。首先,要通过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记》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对喜欢篮球的同学,教师不妨参与其中,然后借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对崇拜马云的同学,可借势培养他正确的财富观。其次,要对学生有足够的理解和包容。包容过失、叛逆,引导他们大胆探索,开拓创新。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张扬学生的生命个性,多一分包容,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爱,就会使学生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就能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人。

德育理念篇(4)

本文作者:黄东升工作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2000年,品德教育伙伴组织公布了“有效品德教育的11项原则”作为评定优质品德教育的依据:(1)品德教育使核心伦理价值观念成为优良品德的基础;(2)必须对品德进行综合的界定,以便把思维、情感和行为都考虑在内;(3)有效的品德教育要求采取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广泛的态度,来促进学生在各个阶段生活中的核心伦理价值观念的形成;(4)学校必须是一个充满关爱的社区;(5)学生要有机会参与道德行动以发展自己的品德;(6)有效品德教育包括有意义的、充满挑战的学术课程,这种课程尊重所有的学习者,并且帮助他们获得成功;(7)品德教育应当努力发展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8)学校全体员工必须是有学识的、有道德的公众,他们有责任从事品德教育,努力奉行指导学生品德教育的核心价值观;(9)有效的品德教育要求学校员工和学生都发挥道德的领导作用;(10)学校必须召集家长和学校所在的社区全面参与学校的品德教育活动;(11)评价品德教育应当注意评估学校有无公认的品德标准、员工对品德教育的支持和学生对美德的认可程度[4]。密苏里大学教育学院的马文•博克维茨教授也在最近的研究中归纳出了有效品德教育的要素:(1)学生得到了尊重和关怀的对待;(2)学校存在积极的角色榜样;(3)有自律与发挥影响力的机会;(4)提供反思、争论与合作的机会;(5)学校有明确的品德教育的目标和标准;(6)提供社会技巧的训练;(7)提供实施道德行动的机会;(8)家长和社区的积极参与,有一个支持达到品德教育标准的大环境[5]。可见,他们都强调了正面和直接的道德教育,要求学校与社区、家庭在德育上的配合,以及努力促进青少年学以致用、践行道德价值以形成良好的品德等特征。因此,课程理念应该围绕优质、高效的特征来设计。课程设计理念是品德教育的首要步骤,如果仍存在随性而为或仅凭经验法则,实际已经显示了失败的端倪。课程设计理念是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没有理念的实践是盲目的,而失去理念的理论则是虚幻的。相关调查表明,很多老师存在“反思”的迷失,诸多教育政策的推动也多半忽略“理念”而仅就“技术层面”进行宣导,因而容易导致“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或者产生偏差的遗憾。所以,要推动品德教育,应该先掌握课程设计理念的精准性、针对性、实用性与可行性,而且,课程设计理念是动态的、生活的、多元的以及创造的基础平台,只有奠基于此平台的品德教育才能彰显其深度与广度。品德教育的课程设计理念可分为课程观、学校观与社会观三个面向,共计九个理念。

1.品德教育的课程观(1)理念一: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可以由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等类型组成,增强其多方面的教育目标。正式课程着重于认知层面,可以单独设置课程,以利于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完整的品德教育;非正式课程侧重行动层面,多半运用于社团活动、周会或自治活动,与学生生活结合或进行随机教育;潜在课程则较重情感层面,包括学校环境的软硬件布置、校园气氛与文化的营造,以及师生关系等均可产生品德教育的正负面效用。所以,品德教育可以由不同课程类型组成,达到强化其各个方面的教育目标。当然,针对学校的特性与实际需要,也可有不同的着重点,将品德教育在学校中准确定位。(2)理念二: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必须掌握多方面的整合统一,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与行动,使学生知善、乐善、行善,进而形成完整人格。在认知层面,可以依据知识、理解、应用,进而达到分析、综合、评价等步骤,循序渐进以提升学生道德认知力;在情感层面,也有意识、珍惜、热爱、反省等依序提升等不同重点;在行动层面,则可使学生经由体验、意志、实践,以养成道德习惯,最终形成品德。(3)理念三: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应考虑背景、输入、过程与输出等因素,以建立多元且具有效能的教育历程与成果。背景因素包括学校环境、社区特点、学生差异;输入因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过程因素包括目标、内容、方法、历程性的测量等;输出因素包括总结评价学生表现、教师表现、学校整体表现以及学校与社区关系。只有兼顾多重因素的课程设计,才能发展出具有特色、符合实际需要而且具有效能的品德教育。2.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的学校观(1)理念四: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须让其具有深入思考、情感分享与反复练习的机会,并引发其内在动机以达到自治自律。品德教育过程中可以由论辩、价值澄清、角色扮演、戏剧、阅读、合作学习、服务学习等多元教学方式,使学生有深入思考、情感分享与反复练习的机会,进而由外在动力引发其内在动机,由他律进而自律。(2)理念五: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应将教师视为帮助学生探寻与充实生命意义的领航者,而且教师所应关切的是学生的内在善价值,而非外在成就。所以,教师是以尊重、关怀来启发并引导各具特性的学生,教师也是主动、积极地将知识转化的品德课程领导者,教师更是提供学生品德教育身教的行动典范。(3)理念六: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将学校定位为资源整合与发展平台,进而连结学校、家长与社区,以营造学校———社区本位的品德教育特色。学校作为品德教育的社群,学校中所有成员都是社群中的一分子,一则彼此相互影响,二则每一分子都有责任与义务参与社群中的事务;另外家长与社区也是品德教育的支援与伙伴,以达到发挥家长、学校与社区相辅相成的效果。3.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的社会观(1)理念七: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切勿流于意识形态的灌输,而是对诸多视为理所当然价值的超越与反省。意识形态是指一种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单一价值灌输,也是一种“由上而下”的社会控制心态,其包括性别、种族、宗教、阶级、物种等,都有可能蕴含某种意识形态(包括偏见或刻板印象等),所以,品德教育必须时时透过反省、批判,以超越并消解意识形态。(2)理念八: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奠基于社会多元价值,经过沟通与论辩所形成的价值及规范共识。这个理念强调品德教育就消极面而言,必须免除各种意识形态的主宰与灌输;就积极面而言,则是建立多元价值观与容忍异见的精神。然而多元与容忍并不表示价值中立或缺乏立场,品德教育也是着重价值的引导与规范的建立,唯此价值与规范是经过沟通与论辩所形成的共识,以彰显生命的共通性与卓越性。(3)理念九:品德教育的课程设计应同时激发理性与感性的交融,并兼顾正义与关怀的和谐。正义取向是强调公平、权利、理性等原则,而关怀则强调弱势优先、补偿、责任与感性。然而正义与关怀并非冲突或矛盾的概念,而是不同取向的发声,更是相辅相成的互补概念,即由兼顾正义与关怀以营造真正和谐的品德理想境界。4.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的检验准则依据前述的品德教育设计理念的课程观、学校观与社会观,此罗列教育工作者在规划品德教育时的自我检验准则。

(1)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定位清楚吗?是属于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还是潜在课程?还是兼而有之?(2)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否兼顾认知、情感、意志与行动?(3)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考虑周全吗?是否纳入背景、输入、过程与输出等因素的考量?(4)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吗?还是只为了应付政策或者教学的绩效?(5)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对于教师有明确的定位吗?有让教师从中反省与修正的机会吗?(6)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有将校园纳入考量吗?学校整体气氛对于品德教育是正向还是负向?我能善用资源并改善阻力吗?(7)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能免于意识形态的控制吗?我是否时时思考自己背后所隐藏的或视为理所当然的价值?(8)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开放与容纳多元价值的吗?其是否可以由沟通以达到暂时性的共识,而非既定与单一的价值观?(9)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展现了正义与关怀之声吗?其凸显了品德教育的涵义与价值吗?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的特点为何?与其他的课程有何不同与关联?

德育理念篇(5)

一、杜威德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杜威的德育思想总的来说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他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根源于他对教育的根本认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在19世纪末期,当时美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学校教育也发生了变革。由于当时美国的学校大量开展社会、学术与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在传统学校中居于统治地位的道德教育和人文学科在学校中的核心地位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由于当时美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社会结构变迁,移民增多,给社会带来了价值观整合的困难,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成为青少年德行问题发生的诱因。因此,美国教育界人士、宗教界人士对这些问题都深表忧虑,纷纷提出应对道德危机的教育主张。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思想家提出了自己的德育观点,认为社会需要全新的社会秩序和全新的道德教育模式。

二、杜威的德育思想

(一)道德教育要“从做中学”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由教师把一套固定的行为准则和固定的道德习惯增强加于儿童,或者把已经组织好的道德知识灌输给儿童,不考虑儿童的心理状况和智力水平的“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或者强迫学生记诵各种成文的道德准则,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者都不能成为德育教学的主要手段,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与实际行为毫不相干的支离破碎的道德知识,对道德的养成是毫无意义的。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认为“教育过程是经验的不断生长、改组的过程”。儿童在教育中的生长和发展,除了他们的生理生长之外,他们自身经验的也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一方面要不断增加经验,同时又要增加指导或控制后来经验的能力。杜威认为“直接由经验获得的知识”对行为最有效,认为活动对于经验和思维具有决定的作用,因为没有活动就没有经验,经验都是由做事得来的。为此,他主张学校教育应以“主动作业”活动的方式代替让学生“静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

(二)道德教育要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遵循其心理发展规律

杜威认为,“在学校里,儿童的生活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凡促进儿童成长的必要措施都集中在这个方面。”他提出“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认为儿童是教育的基础和中心,教师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把促进儿童成长作为自己工作的中心。他反对传统教育的死记硬背、置儿童于被动、压制儿童个性、不考虑儿童心理特点等问题,提出道德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要适应儿童的整体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注意改革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杜威强调在道德教育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位于德育主置,认为道德教育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学生的探究过程,学生是探究的承担者,在道德教育中要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他们去探索和创造。

(三)道德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真正的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而且必须要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杜威认为,传统道德教育的失败,在于忽视了学校的社会性和生活性,致使学校与社会、与生活脱离,因此他提出“学校即社会”,要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东西组织到教育过程中去,使学校成为一个“雏形的社会”,学校在利用活动性课程教学进行道德训练时,也应充分体现社会精神和社会生活。杜威认为学校道德与社会道德是一致的,“不能有两套伦理学原则,一套为校内生活的,一套为校外生活的。因为行为是一个,因此行为的原则也只有一个。”同时,学校德育方法应该强调组织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应有的道德训练。杜威认为,那种把重心放在对犯规行为的处罚与不道德行为的矫正上,而不是放在品格的积极培养上的道德训练就是病态的。道德训练如果不参与社会实际活动,就像学游泳下不了水,只是反复训练游泳动作一样不可取。他指出:“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既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①“一切能发展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②因此他主张学生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在合作的活动中形成道德判断能力,才是身心成长和经验改造的正当途径,即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四)道德教育要与各科教学相融合

杜威认为,各科知识的内容与道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科教材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可以说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共同和首要的目的。他指出,道德教育在学校里是无所不在的,学校各类学科只是统一的社会生活的几个方面。“虽教算学、博物、理化等科时,皆有道德问题在内”。因此,杜威认为在学校里,道德是不能作为独立的学科来传授的,如果将道德教育与它们分离开来,那是非常有害的,对道德教育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只有将道德纳于各科之中,使道德教育无所不在,才能真正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三、我国成人教育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由于观念上认为成教生既为成人,其思想已经相对成熟,很难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所以成人教育的德育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明显存在滞后性。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拥有丰富的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更是对人的思想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成人教育所培养的成教学生,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他们的素质尤其是思想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加强成人教育的德育尤显重要。目前,成人教育的德育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教学方法单一,以满堂灌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p#分页标题#e#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任课教师都认为成教生基础差、素质低,加上有些教师在全日制教育中的工作量很大的情况下,更是视成教课为额外任务,根本不花时间研究成人教育的教学规律及教学方法,一味按习惯教学方法“满堂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而且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导致学生认为这些课程纯粹是空洞说教学科,对这些课程提不起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出勤率偏低,普遍出现“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现象,根本达不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二)缺乏德育实践活动训练

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的德育课只注重理论的讲授,很少结合理论内容组织学员进行“触摸式”实践教育活动,缺少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道德实践能力的训练。对于成人来说,一般道德认知已经完成,但道德实践能力却有待加强,特别是对道德文化的判断、选择、批判的能力,平等正确地对待利益,对行为的正确性作出判断,把道德原则内化的能力等,这些都需要在德育实践活动训练而获得。另一方面,对于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陶冶高尚情操、活跃课余生活、疏导消极情绪等方面一个重要方式———校园文化活动,成人学生是缺位的,因为目前在高校举行各种的校园文化活动只针对全日制学生举办,没有将成教生考虑在内,成教生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丧失了在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

(三)缺乏人人参与德育的机制

长期以来,学校习惯于把德育当成一项工作来抓,存在着一种将德育实体化的思想倾向,具体表现在将德育看作教育中的特定部分,看作专门的德育工作,安排专门人员从事德育工作,从而将德育与教育的其他部分区别开来,这样导致了学校很多专业老师、管理干部认为德育工作是辅导员老师和思想品德教师的事,认为德育不是自己的工作,与自己无关,由此便妨碍了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参与德育的积极性,缺乏人人参与德育的机制。

四、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成人教育德育的启示

(一)德育理论课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杜威非常注重道德教育“从做中学”,强调实践的重要意义。同时他要求学校生活不能与社会生活脱节,学校德育方法应该强调组织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应有的道德训练。针对目前成人教育德育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教育活动,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1.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成教生很大部分都有一定的社会实验,他们具有更强的独立学习和活动能力,有较成熟的世界观和独立的人格,对客观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具有自主性,他们对抽象的道理很难理解,更易于接受实用性、功利性较强的知识。因此德育理论课要避免满堂灌、照本宣科,光是空洞说教,而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多举实例,将看似空洞理论变为工作生活实用知识、实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生活情景,设计开展德育主题活动,通过学生根据生活情境、生活经历、生活体验,采用互动、对话、交流、探究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

2.围绕德育内容,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要充分利用双休日和课外活动时间,围绕德育内容,以成教学生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学术讲座、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知识竞赛、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等,这些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充分展示个性才能,充分享受自我表现、自我发展而产生的自豪感,从而培养主人翁的意识。同时,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在各种美的欣赏中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3.组织学生进行“触摸式”社会实践活动

杜威认为社会生活具有明显的教育作用,他说,“社会环境能通过个体的种种活动,塑造个人行为的智力的和情感的倾向”③。在实践中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主要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加生产劳动、社区服务、军训及多种兴趣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丰富情感,磨炼意志,形成信念,形成巩固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增强德育实效的目的。如可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可组织学生参观成功的企业、农村、商店等,让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成功的经理、企业家作专题报告,引导他们学习成功人士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可组织学生到监狱去调查,让学员在活生生的案件中接受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二)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平等的育人环境

德育理念篇(6)

新时期师德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负面因素开始出现,对新时期的师德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严重阻碍了新时期我国的师德建设,严重影响了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水平的提高,从而直接影响到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新时期我国师德建设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教师教育理念陈旧。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他们的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重视学生的智育发展关注的是学生考试的分数、忽视了学生的人格的培养;教育手段单一,仅仅用训斥和批评的方式去教育学生,甚至不惜运用体罚的方式进行教育,没有注意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没有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从而把学生变成了考试的“机器”和书本的“奴隶”,为了考试而学习,造成了学生心理成长的扭曲和变形,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崇高的职业精神。良好的心里品质是做人和做事成功的保障,而教育学生更需要良好的心里品质。当前,很多教师在进入教师岗位之前,没有进行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培训,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没有积累科学的心理辅导方法,因而很多教师不了解他们的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使得很多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存在无法与学生沟通,缺乏职业精神,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不屑或者厌倦的情绪。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对学生缺乏关爱。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一些弊端也开始显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功利主义倾向,这种功利主义倾向在教师队伍中也经常存在。一些教师抛弃了教师工作的神圣职责,将教师工作仅仅看做谋生和挣钱的手段,把全部心思不是用在钻研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上,而是放在谋取经济利益上。在这种功利主义倾向的影响下,一些教师利用开辅导班、卖辅导书等方式挣钱,甚至收受家长和学生的钱物,丧失了一名教师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德育理念篇(7)

学生是教育的核心,一切教育都必须做到以人为本,这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德育教育作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水平,建立融洽师生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开放、高效的德育氛围,体现人文关怀,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成长。但是,当前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德育理念在学校内的普及和传承。比如学校里重智育、轻德育现象严重;在德育方面投入师资较少,不能满足教育要求;认为德育就是靠教师约束和管理,学生不能掌握主动权,等等。在新时期,德育教育需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确保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本文首先分析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然后着重对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新理念的实施策略进行阐述。

一、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被提上日程,德育工作的进行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德育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规范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形成行为远大的志向、高尚的情操和纯洁的心灵,给学习和生活提供强有力的动力。现在社会的复杂程度不言而喻,由于学生对社会接触的不多,因此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从而给心理带来影响。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和情感疏导,将学生的错误思想扼杀在萌芽之中,促进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有利于加强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在新时期探索德育教育新方法,渗透德育教育思想,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教师要及时观察学生思想变化,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新理念的实施,极大改善了学校教育现状,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学生能够清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当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了,校风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是当前德育教育工作的重心。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新理念的有效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落实以人为本新理念。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内在修养的教育,因此,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将抽象的德育教育内容转化为具体事例,增强学生的重视程度,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并且秉承“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思路,为学生提供成长空间。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观念要求教师重视学生主体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同时要认识到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必须尊重学生人格和需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不文明的现象或者行为方式,从中启发学生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强化自己的道德分析能力。

(二)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建立新型教育体系。

传统的德育教育都是在教室内进行的,由教师进行灌输,被称为“封闭式”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教育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阻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不符合现代化教学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德育教育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回归生活,将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建立起新型德育教育体系,提高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德育教育不能把学生与现实生活分离,要让学生在社会中历练,从而形成强大的生命力。比如对于交通规则、防火防灾、封建迷信等的教育,就可以进行实践演练,促进学生有效掌握。带领学生到马路上做义务交通宣传员,让更多人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组织学生观看火灾或者地震的逃生视频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范技巧;参加反封建迷信主题演讲,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三)建设人性化的校园环境,注重对教师的师德培养。

要想德育教育能够发挥作用,学校要建设具有人性化的校园环境和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在欢乐和谐的环境中成长。校园内可以张贴文明礼仪的宣传标语或者宣传画,营造校园文化气息,还可以利用升国旗、运动会等集体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同时,要加强对师德的培养,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和组织者,在德育教育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一个思想品德高尚的教师会通过自身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和规范的行为。学校德育工作就是要把学生内心里潜在的道德意识激发出来,以学生发展为本,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坚持家校结合的德育思路,施行养成教育方针。

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要坚持家校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学校、教师、家长三方的共同努力,切实提高德育教育质量。首先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德育教育大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究,养成习惯,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打扫卫生,培养学生领悟尊老爱幼的好传统。教师要提高教育水平和素养,深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教育理念,积极改革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正视自己,发现自身问题,及时改变。家长要在家里为学生营造德育氛围,提倡孩子自己打扫卧室、自己洗碗筷等,从而使孩子端正态度。德育教育要实施养成教育方针,只有学生养成了德育习惯,才会真正养成道德品行。

三、结语

学校德育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对德育教育保持高度重视,从一点一滴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新理念。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开放的德育氛围,提供发展的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高素质、强本领的综合型人才。

德育理念篇(8)

“教育是在环境中进行的。”人与环境,犹如鱼与水、鸟与木的关系。环境之于人,在于它为人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土壤和养分。人的发展,人的思想道德面貌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来决定,而人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环境,从而改变其思想政治面貌和道德风尚。

高校德育环境是指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及其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以及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的一切特定因素的总和。优良的大学德育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思想品德形成起促进作用,反之,则可能抵消学校正面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而生态德育是区别于传统人际德育的一种新德育观,是在生态伦理学指导下的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般认为,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观出发,启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关心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其实质是要求广大学生以一种全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去调节人与自然地关系,合理维系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 研究型大学实施生态德育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人和自然的生态矛盾,已逐渐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在我国,人与自然、资源等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是决定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胡锦涛同志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到,“建设生态文明,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充分奠定了高校实施生态德育的理论基础,也预示着高校德育工作由人际德育向生态德育转变的必然趋势。

研究型大学是我们国家培养高素质精英人才和发展高水平科技成果的重要基地,是推动社会生产力与文化繁荣的强大力量,是保持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学生是学生中的佼佼者,是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领跑者,是遵守社会道德和进行思想解放的先驱模范,也理应成为传播和坚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先锋力量。相比于普通大学,研究型大学开展生态德育工作更具迫切性和必要性。北大校长陈佳洱说过:“我们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使他们不但具有开拓新知识的创造力,而且具有一个高尚的灵魂,具有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及对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研究型大学在开展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同时,更需要引导学生自觉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把研制和应用科学技术与防止和解决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结合起来,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角度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同发展。

笔者认为,在生态德育理念的指导下,研究型大学德育环境的创建应该致力于达成一种共识:即学校德育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时刻保持与生态环境的一致性,保持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同时丰富德育生活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促进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生命的自由发展,进而维护学校德育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

2 研究型大学德育工作的环境特点

研究型大学德育工作根本特点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点和非研究型大学是相近的。但由于研究型大学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要求德育工作者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掌握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2.1 群体的高素质性

研究型大学,德育工作的主客体均具有高于普通大学的综合素质和理论水平,以浙江大学为例,专职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者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都具有相当程度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而从研究型大学学生的构成来看,进入研究型大学学习的学生是相当优秀的,以我们国家为例,每年高考最高分的学生近乎全部进入名牌重点大学学习,他们在学习能力,自制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相对于普通大学学生的明显差距,他们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质、思想道德修养都有一个较高的层次,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对德育工作者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难题。

2.2 学生的强自主性

在研究型大学,学生可以最大化的接触到社会最前沿的知识和信息,在不同文化和传统的交互影响下,各自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同的见解。特别是研究生,他们的生理、心理、思想等日趋成熟,自主意识强烈,个性化愈加明显,对他们的教育不能仅靠传统的知识灌输和理论讲解,而是要引导和鼓励他们进行自我理解和深入思考,进而实现自我管理。因此,这也对德育工作者创新实施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2.3 目标的超前瞻性

研究型大学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社会精英和领袖人物,这里的学生代表着国家最高层次的人才,这里有良好的研究环境,包括丰富的图书资源、设备良好的实验室、先进的计算机以及大学出版机构等等,学生有条件学习最广泛的知识,接触最前沿的技术,与最出色的学者面对面,在设施完备的实验室里创造创新技术,并通过他们特有的方式将更多更新的创意经过学校向社会辐射,从而带动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应而,对他们的教育更应体现超前性,必须着眼于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

2.4 环境的大开放性

人才培养国际化是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方向,这些学校往往拥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访问学者,双语教学以及各种国际性的研究课题在这些大学里频频出现,社会环境变化的剧烈性、广泛性、关联性、渗透性都在这里逐一体现。作为社会知识创造和传播的中心,研究型大学通过联系社会,参与国际合作,沟通着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办学思路的国际化,让整个校园环境都充满了多彩的气息,学生在这样开放的环境中,他们的德育理念、途径、方法也更具有开放性。

3 研究型大学实施生态德育的思考方向

3.1 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长期以来,人们由于缺乏正确的生态观念而采取种种不恰当的生产实践方式破坏自然界,致使生态环境恶化趋向严重,而人类自身也面临危险的生存困境。所以,研究型大学实施生态德育的首发点应从建构学生正确的生态观念入手。

3.1.1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极大程度的受限于自然界的制约,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对人类今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迄今为止,已经历二三百年历史的工业文明,就是人类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的光明,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在这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影响和危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3.1.2 充分强调节能节源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网络化普及的今天,外来思想对当代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特别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流过程中,他们的文化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影响了我们的学生。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已明显表现出西方消费主义的特色,比如跟风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等等。勤俭节约本是我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在过分提倡物质生活的今天,传统的力量不足以抗衡外在思想的强烈冲击,据2005年5月24日《北京晨报》载:中国奢侈品市场价值约占全球奢侈品销售总额的3%,而消费这些奢侈品的绝大部分是25岁至30岁的年轻人。因此,消费主义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的问题,也是一种国家的发展态度问题。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树立节约型消费观极为必要和迫切。开展节能节源消费观念的教育,要教育学生认识恶性消费的危害,认识到人类对物质的无限欲望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教育学生重拾名族传统美德,提倡简朴的生活,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

3.1.3 树立观科学技术生态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一切破坏力的源泉。树立一个良好的生态观念,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将生产技术用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中,反之,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为环境的进一步破坏承担责任,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学生将是我国未来高科技的开创者和引导者,教育和培养这些学生树立科学技术生态观,以可持续发展为正确的价值观深化技术应用,将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人类与自然同时创造福利的有效手段。“引导大学生以综合效益的眼光评价科技成果,防止和纠正以‘单一’的经济效益评价科技成果的倾向”。进行技术生态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让大学生了解支撑生命的基本系统、能源流、生命链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形成变化以及掌握认识、利用、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所以说,在生态德育过程中潜移默化用生态知识去丰富和柔化科学生产技术的产生,是我们实施生态道德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手段。

3.2 培养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与自然同属于一个系统,不仅应重视人类的生存价值,也应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支撑与服务价值。今天的生态环境变化迅速,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要求对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时保持与时代特征相符合,与自然规律相协调,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本理论指导,教育学生遵循自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念所告知的人与人之间公平同样适用于人与自然之间。培养学生意识到在进行社会经济活动时,不能仅限于实现自身利益的满足,而应充分考虑到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要的影响,不能超支和滥用后代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开展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可持续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稳定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致力于实现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同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相协调。

3.3 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道德教育必须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生活”是道德教育的主题。生态德育能否落到实处,生态人的培养能否顺利完成,关键在于思想的转变和认识的水平。在人类的环境意识已经觉醒之时,高校迫切需要做的工作是使每一个觉醒的大学生将生态意识付诸行动,改变现成的生活方式,追随绿色时尚,建设绿色文明。大学生生态德育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大学生承担生态道德义务的主动性、自觉性。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强调受教育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和能动作用,把德育过程视为主体间的交流、理解和形成共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准确把握自身的角色,努力将过去那种简单的抽象理论和行为规范教育转变为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具体生动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教育,引导学生贴近社会生活,展开活生生的思想道德分析和判断,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的自身,教育过程要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积极性,启发其自觉性,激发其创造性。这个改变的过程也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教学方法上需要不断的创新突破,更加重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和个体价值,培养其主体意识,让学生深刻认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意义,培养其对自然生态平衡主动承担道德责任和义务的观念。

3.4 重视三位一体的系统观念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说过:“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包括道德的知、情、意、行等诸多方面,围绕育人这一宗旨,学校要善于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关注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强调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发挥多方位教育的功能,从而构建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学生的培养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的责任,要充分重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加强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生态德育与社会环境、地区发展、家庭生活等的密切联系,利用多方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的合力。

4 结束语

研究型大学德育工作的生态化与其大学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同样重要,生态德育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德育理念,同时也是现代大学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开创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它教育人们正确认识生态规律,把教育活动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提高人对生态环境的情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为每个人提供机会获得保护和促进生态环境的知识、态度、价值观、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生态行为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华东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 刘惊铎等.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德育观[J].新华文摘.1999,(1):200;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J].教育评论,l998,(5):36—37.

[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4] 朱志媛.《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5月上 总第136期.

德育理念篇(9)

一、德育理念清晰

(一)我们的理念

由于学校的地理位置特殊,我们的学生既有农村的孩子,也有民工子弟和来自城区的居民子女,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参差不齐,家长的素质也各有不同,如何结合形势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社会主义接班人?俊贤小学的学子应该是怎样的? 要把这一特殊群体培养成知行合一,德才兼备之人。这的确需要我们学校多加思考,规划出一条适合学生成长的德育之路。多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在践行我区“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的同时,不断地探讨和实践德育工作方法,确立了“活动引领、知行达贤”德育理念。经过多年的磨合与精炼,“知行达贤”已经成为学校加速发展的源动力。学校致力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健体”,以践行 “活动引领,知行达贤”的德育理念。

(二)我们的特色:以多彩的活动内化德育

在德育工作中,主题教育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形式。学校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体验活动为形式,结合团队建设理念,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以“知”、“行”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认识相关的道德教育内容,并在实实在在的活动中,体验感悟,力求把我校的道德教育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习惯,逐步形成了以“知行达贤”为理念的系列教育活动。

――以节日活动落实活动德育

通过丰富多彩的的节日活动,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践行德育教育,在活动中让道德教育内化为学生的习惯和品质。

1.“学雷锋”:每年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月”,学校都会开展系列活动。各班出一期以“学雷锋”为主题的黑板报,开展“雷锋与你我同行”主题班会等。

2. “我们的节日・清明”: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统一部署下,开展“缅怀先烈,感恩思源”的系列活动。学生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懂得了生命的可贵。

3、“庆六一”: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都在村两委的支持下举办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童心向党”歌咏活动, “红领巾,我为你自豪”入队仪式等活动已常态化。

4.“教师节感恩活动”:教师节期间,我校都会开展心意卡制作比赛系列活动。9月10日清晨,全体师生欢聚校园,共庆每个教师节。

――礼仪常规教育活动。

定期开展《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蚬涌俊贤小学在校一日规范》知识竞赛活动,学校成立了校园礼仪队。要求学生“把路走好、把书读好、把操做好、把话讲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体育艺术教育活动。学校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校园艺术节、体育节,成立了各种文艺队和运动队,如开展一、二年级的跳绳比赛,三、四年级的毽球比赛和五、六年级的乒乓球比赛。

―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如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深化争当“四好少年” 主题活动,为星星火炬添光彩,我校在“童心向党,文明共创”――广州市中小学生党、团、队史暨文明礼仪知识竞赛中获番禺区优秀组织奖;何杏彩、梁健玲老师在“童心向党,文明共创”――广州市中小学生党、团、队史暨文明礼仪知识竞赛中被评为优秀组织者、优秀辅导老师。我校科技节活动以“体验、创新、成长”为主题,引领同学们接近科学、走进科学,把环保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相结合。

――年级德育教育活动。

及时有效的年级德育教育活动 “学生级会”,成为大家认可和接受的一种教育方式,低年级以“热爱集体,养成良好习惯”为教育目标;中年级以“认识自我,学会分辨是非”为教育目标;高年级以“确立目标,形成健康人格”为目标。各年级坚持每学期一次的级会,如五年级级会“好习惯伴我行”,六年级级会“读书明礼”,在级长的带领下正副班主任齐心合力,把年级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既收到教育学生的作用,还增强了教师群体的凝聚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重视师生心理健康,开设了心理健康课,成立了心理咨询室,由取得心理健康教育B证的丁老师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定期对师生开放,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中午11:50―12:20,对师生进行心理调适。如学期中根据消防安全演练、地震演练等活动及时对全体学生进行“如何面对灾难”团体心理辅导,考试前对学生进行“以良好的考试心理应对考试”等团体心理辅导。

二、德育管理规范完善

我校整合德育资源,做到德育工作全员参与、全程进行,充分体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

(一)德育机构健全

有专门的德育工作机构。形成了校长负总责,副校长分管,德育干事牵头,大队部、年级和班级实施,全员参与、社会及家长多方面配合的立体化管理模式。

(二)加强教师师德培训学习

1.加强级组、班主任队伍建设

2.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

3.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德育工作

(三)德育常规教育管理制度化

为引领学生知行达贤,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我校建立了健全的德育管理制度,使德育工作常规化。

1.坚持升国旗、国旗下讲话制度。

2.开展创文明班队评选活动,促学生良好规范养成

三、德育过程落实到位

(一)课堂主渠道作用良好

1.开足开齐德育课程。

2.主题班会课系列化。我校每学期分年级定期组织主题班会公开课。

(二)特色教育活动常抓不懈

修定了《蚬涌俊贤小学学生在校一日行为规范》,并从多渠道多方面推进行为规范的实施于落实,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德育理念篇(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促进了新德育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一步要求德育工作者应当从原来的“教书的”转变为“教育研究者”、“学生品德养成指导者、参与者、支持者、合作者”。学校德育工作不再只是一成不变的常规管理,而是要坚持德育行动研究工作,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反思、分析、再实践、再研究,通过定期的交流座谈、共同学习等方式,逐渐学会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用发展、开放的眼光来观察和分析德育的现状,思考和研究新的德育课程。

一、树立现代德育理念,深刻反思现状

社会的变革、未来的挑战、个性的解放、教育的民主,越来越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重新审视现行的学校德育模式。现行的德育之所以实效低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德育理念的拘囿。传统德育的理念是一种单向的、强制的、封闭的教育模式,是与现代开放社会和现代德育理论背道而驰的。因此,现行德育在理念上还存在着“道德约束论”、“德育模式论”、“地位从属论”、“学生低估论”等限制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落后理论,使广大教师长期实施“灌输式”的品德教育。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文化多元的时代,它必然显示出不适应性。不同生活方式的呈现,对立价值观念的碰撞,学生精神生活的丰富,都迫使学校德育确立起现代的德育理念。

1.开放的德育(拓宽德育范畴)。面对日益开放的社会,德育不能再走传统的封闭式教育之路,而应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逐渐向社会化、生活化、个性化转型。教育者不能再按照“理想模式”去塑造学生,而应当针对社区、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学生特点、家庭层次,注重针对性、实效性,探索构建具体化、特色化、可操作的学校开放德育实施系统,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化、社会化、创新型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2.互动的德育(实施德育多主体)。德育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我们不能只看到道德的约束性、规范性,而忽略道德的主体性、发展性特征,忽视人的理性和创造性,不能排除个人的理性在道德中的参与。因此,德育要发挥其实效性必须使德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德育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建立互动的关系(包括它与智育等其它各育之间应建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和谐统一关系),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

教师在德育中应明确自己的角色是辅助者和指导者,而不是指令者和领导者,这样才能在德育系统中成为互动的桥梁和催化剂。

3.科学的德育(改进德育的方法与途径)。德育方法应具有科学性,这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基本条件。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改变了以前的事务性德育的方式,而形成科研带常规,常规促科研的德育工作格局。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实践者,必须不断学习德育理论及方法论等系列教育理论。一方面,学校建立学习制度,在理论的基础上实践,才能不断上台阶,尤其是青年教师,理论与实践都较缺乏,但有创造精神和一定的创造能力,为了增大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尤其应抓紧学习理论与勇于实践,在学习中创新。

学校德育工作要坚持以不同形式进行合作性的课题研究工作,在常规工作中围绕课题,大胆尝试,深人钻研,将经验与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寻找科学的德育方法,改进自己的德育工作,形成科学的德育体系。各课题可从不同的切人点人手,全面投人研究工作,不断优化德育方式,使德育研究走向合作性互动的良性轨道。

二、科学管理出特色

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影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充分利用科学管理的手段协调多种关系,发挥各方面优势,才能取得最优的系统功效。管理是一个使组织成员一道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的对象是人,因此,学校管理者都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本校的教师和学生的特点,找到不同的切人口,制定不同的组织管理、制度管理、质量管理的办法,实施学校特有的管理模式,一是以常规管理为重点;也可以科研管理为重点,或侧重德育师资管理;或侧重班级、年级纵横管理;或侧重深人研究并实施“三结合”的立体管理网络;或侧重研究目标管理等,不管是怎样的管理模式,还是将几种管理有机结合,只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适应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它就是科学的。以科学的特色管理就能创出学校德育特色。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T 三、开展活动出效益

活动是德育的最优化载体,是增进品德教育与儿童生活和社会实践最佳途径。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是人类交互作用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因此,研究德育问题就是研究真实的个人,因为这些关系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在活动中偷快交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也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前提。活动作为品德培养的载体,可以使人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人与人的接触和交往认识自己,培养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控力,也会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认识他人、认识社会,体验道德情感,感悟人生真谛,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实实在在地开展活动,一定会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

如针对学校实际开展的各种家校互动和谐活动,就是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身边的道德社区,让更多孩子在正面的道德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健全自己的人格。如:在运动会中设立亲子项目,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为建立良好的家校人际氛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孩子们得到的是可贵的亲情体验,对他们的人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或将家庭、社区纳人到传统的艺术节中,请家长、派出所的替官等与教师、学生同台演出,增进亲子之间、社会与家庭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融洽关系,加强教育的整体性。可开展学习型家庭的构建活动、家庭文化节活动等,促进家长、学校共同创建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使学生、家长和老师在活动中丰富文化底蕴,提高素质修养。

德育活动是多彩纷呈的,但每个活动之间不是完全分离的,只要我们抓住德育的“魂”,并用一条可以体现“魂”的主线将这些活动有机的串起来,这条主线越清晰,这些活动的效益就越突出。而教师在品德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感悟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在生动的活动中强化道德行为,同时,使学生的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

上一篇: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下一篇: 学生会外联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