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05 11:25:00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篇(1)

语文这二字,单看字面上,语文的“语”,意为“自己及他人的言论”。“文”意为“文字”、“书面言论”。语文二字连起来的意思则为自己及他人的言论与文字。

语文是始于且属于新中国的,具有时代进步性的人文教育科学综合基础课,是科学系统中的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学科。那么,初中语文对于我们又有多重要呢?

一、语文具有启迪作用

中学生正处于大好青春年华,正是智力和身体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启迪发展智力,正是语文学科的根本目的。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明,并且哲学、逻辑学、美学、文化学也都承认:“文字”是人脑进行思维活动的物质前提。人脑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文字”和“词语”进行的。语文教育,就是向人脑输入并固化“文字”的一个过程,为启迪发展教育对象的智力和发展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当语文教学陷进“少慢差费”的泥潭时,许多学生开始放弃语文,认为其“食之无味”,许多人也开始放弃语文,认为其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人们发出了“语文教育误尽苍生”的埋怨,并大力注重发展“数理化”,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试问你连最基本的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的欠缺,本事再大又有什么用呢?“人生聪明识字始”,语文不行,什么都枉然。我们现行的《语文教学大纲》没有把启迪发展智力放在肩上,还是“工具”“工具性、思想性”难怪很多人以为“语文课最好上”,又有人认为“语文课最难上”。好上与难上的区别就在于如何看待语文对智力的启迪与发展,是否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语文素质被认为就只有听说读写能力,孰不知还有“察言观色”的聪敏,孰不知还有审时度势的智慧”。语文是培养一个人品德的学科,语文教学对于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与判断等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作用。语文可以完善一个人的人格,增长一个人的智慧,弥补一个人的缺陷、不足。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前提是学好语文。所以,启迪发展智力是语文学科的根本目的。

二、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篇(2)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建立开放、和谐、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从需要出发,以课题为引领、任务为驱动力,拓宽语文运用的空间,从而沟通语文与不同学科领域的联系,在更广大的范围内锻炼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学习整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向语文基本目标,争取多方面的收获。它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所以其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实践探究过程”,将为学生搭建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平台,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教育领域。语文综合性学习将成为我国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顺应了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必然要求,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是落实语文课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乃至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它将为语文教育改革开辟出广阔的前景,注入新的思想和活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更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潜能,整合语文知识和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学习专题,策划学习活动,表达学习收获,交流学习成果,培养了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策划能力、观察体验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合作精神和写作能力都得以训练和培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语文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学习学习语文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些理念的落实主要是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来实现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走进课本有走出课本,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到生活中语文的身影,在生活的大课堂里去触摸语文、听到、看到、嗅到语文的芬芳。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必会冲破生活和自我的藩篱,不断超越和追寻知识境界。语文综合性学习更以其思想教育的形象性、自觉性、以文化教育的广博型和亲和力,情感教育的丰富性和潜在性,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道德品质的建构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智、体、美得和谐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有益于各类学生的智力发展,打破语文“大一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教育的平等。学生在活动中与教师、同伴、生活平等对话,发现自我价值,展示自我、证明自我,迸发自己的特长兴趣,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才能的发展。

语文综合性学习同时对教师也是一种成长和挑战,语文综合性学习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全新的定位,必将为教师的生活注入活力,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来前进的动力。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去适应。教师也随着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走出狭窄的象牙塔,深入广阔、火热的生活,去调查研究。教师必须深钻教材,领略其中的精髓并依托教材进行整合与定位,同时做好与其他学科的衔接,统筹处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使两者相得益彰。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地方教学资源并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发掘与设计,因地制宜有序地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并有效地展示学习成果,以此奠定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主动性和指导作用。语文综合性学习将为语文教师的生活、情感和积累带来全方位的体验和跨越,对构建教师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篇(3)

合作学习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同一项任务,这要求学生们要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和积极的思考能力,这能充分开拓学生们的大脑。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合作学习使得同学之间有了更详细的认识同时也给了师生交流的机会。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成功的运用将会取得巨大的果效。

一、现阶段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中应用的不足

1.形式化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只是盲目的将学生分组,然而并没有领悟合作学习的内涵。当学生们分到一组后看似激烈的讨论然而话题并不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这使得课程杂乱无章。语文这门理解性的学科,σ痪浠岸言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合作学习正是能给学生们一个讨论的平台。但是过度的形式化使得学生们的参与度不高,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学好数学需要一定的基础,一个小组中同学们各自的功底不同,在教师无法管理到小组时会出现严重的抄袭现象。因为长期的形式化,很大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学习到真正的知识反而导致学生们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影响了对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提升。

2.被动化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讨论,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然而学生们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讨论,是为在教师面前做一个讨论的样子而讨论。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出现了各抒己见、沟通受阻等现象,阻碍了问题的讨论甚至影响到学生之间的友谊。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功底等方面相差比较大,教师过分的强调合作学习而不懂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来解决学生之间理解的差异。这种过于被动化的合作学习使得一个分组里的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最终与合作学习的意愿背道而驰。

3.零散化

教师是整个课堂的核心领导者,同时应该是每个小组的组成部分。教师应当发挥引导作用,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进而提高分组的凝聚力来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许多教师只会单纯的认为建立起分组就是建立起了合作学习,这不仅导致分组内部零散,而且各个分组之间也没有联系。零散化直接造成了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失败。

二、实现合作学习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1.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的直译就是团队合作共同学习,语文这门课程更需要团队的合作意识,所以提高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合作学习才会更有凝聚力。团队的合作意识是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行为、意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布置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有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在小学时代,每个学生都希望受到教师的赞美,所以适当的鼓励与奖励会让小学生心中产生荣誉感以及增强自信心,从而为自己的团队努力,团队意识也进一步深化。

2.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

曾经说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应该是整个学习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从小学就应当培养学生做好笔记的习惯。语文词汇语句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数学而言好的例题的摘录更有助于学生的温故知新。合作学习在深化基础的同时更会使学生们积累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加深。教师鼓励学生做笔记也应当是合作学习的一部分。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合作学习中离不开学生们讨论,所以语言表达能力十分重要。小学语文大多以阅读为重,学生们通过反复的阅读来理解课文的内涵。在合作学习时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会让小组在独立完成作业时更有效率。教师们应当鼓励学生们说出他们内心的想法,鼓励他们大胆的想象,勇敢的探索,进而对它们的表达能力进行引导。数学作为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教师们更因该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在合作学习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们举一反三的能力。这些都离不开学生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毕竟人无完人。不论企业还是国家,需要的都是具有强大团队精神的人才。合作一词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很大的学问。合作学习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既让小学生对语文有了更好的认知与学习,同时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以及以后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们应当正确将合作学习应用到语文的教学之中,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篇(4)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c)-0238-01

我们是一个已有十几亿左右人口的世界大国,约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1/4,在国际生活中已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进一步对外开放、改革,努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对外交流崭新形势下,由于物质、精神两个文明频繁接触的迫切需要,我们固然需要多多学习各国语文,更重要的是我们更应重视我们本土的汉语言文学。

当今世界各国更已纷纷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到七八年中期为止,全世界已有60多国,1000多所各类学校开设汉语课,不少大学设置了中文系;汉语教学已在中学逐渐发展,美国纽约市教育局已决定,自1992年起,将汉语列为所有初中、高中、和大学正式教授的第二种外国语。在日本,汉语早已成为人们学习热情极高的外语,而且科研成果非常丰富。日本广播协会举办汉语教学节目已有二十年之久,估计学员已达百万人。在西德,“汉语热”已使这个国家的汉语教学界感到应接不暇。1986年仅在各国大学学汉语的人数就达2000人,开设汉语课的中学也从1984年的4所增加到20多所。世界汉语教学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目前,我国虽有六十多所高等院校专为外国学者开设汉语教学课程,但仍然远难满足各国学者来学的要求。(以上均据1987年8月17日《光明日报》的报导)国外高校的学者已具有如此高涨的学习汉语的热情,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难道不应该更加重视对我们本国语文进一步学习吗?我们也应该多多学习各国语文,否则进行广泛交流就很困难,但毕竟,学好本国语文,达到作为一个新时期中国大学生应有的水平,毕竟还是第一位的。

不要认为学习汉语只想学点简单的口语和浅近文字,也不要认为外国学者只有爱好语文的才想学习汉语。经过初级阶段的学习之后,其中很大一部分就向高深方面进一步学习,很多人成了汉学家、“中国通”、甚至大企业家。他们根据各自的需要与兴趣从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中分别汲取到了大量有用的文化知识、生活哲理、创造精神和事业才能。日本的很多小学生都能背出不少著名的唐诗宋词,日本很多大企业家自己爱读《老子》、《论语》、《周易》、《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这些我国的经典名著书在外国大行其道。而且很多国际化的大公司往往还规定属员必须阅读这些中国古籍。他们自称从这些中国古籍中汲取到了关于处理人际关系、竞争机制,企业管理、得以在“安”与“和”的环境中迅速发展生产力的启示,以至有所谓他们是在实行“儒学资本主义”的说法。新加坡、南朝鲜、香港等国家后地区很多人有类似的见解。英国李约瑟教授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更使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大学者。中国古代文化、哲学、科技、艺术的精华近来得以在国际间越来越得到赞赏,越来越扩大影响,是同各国学者对汉语学习的越来越趋向高深分不开的,这种交流趋势的发展和理解的增进,无疑是对人类持久和平、共同进步的有力推动,一个莫大佳音。尽量开放,相互交流并且使交流越来越向深广度发展,我们现在要谈教育面向“四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不能不向这方面做重大的努力。这一点对新时期中国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大力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应当是责无旁贷的。

美国大学一般都规定进入大学后必须学习一年他们本国语文——英语,教材大部分都是较早的文学名著,还要求所有大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所有课程都应该重视写作训练。规定本科整个学习课程中的核心应是必修的主干课程,包括语言,人文科学,历史,社会与政府结构以及自然科学。认为每一个大学生应该掌握这些公共基础知识。(据美国卡内基基金会教育发展组织公布的调查报告见1987年1月19日《光明日报》)美国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程度较高,即以大学方面来说,针对存在问题就采取了这些措施,值得我们借鉴。

基于以上这些情况,我觉得在《大学语文》教材里,应该按不同比例以古今中外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著名文学作品作为教材,是比较适当的,是符合当前需要和国际文化交流趋势的。我国历史悠久,文学遗产丰富,选入的古代文学作品数量应略占多数,而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则又应以散文为主。现当代文学作品比较易懂,平时接触较多,所以略少。外国作品选入虽少,也可以扩大一些视野。我们希望所有的中国人,就力所能及,在尽量多多自学些有代表性的名著,不要只限于教材中极其有限的作品。考试及格,绝不等于自己的语文知识与能力已经足够了。

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既根据国家对造就和选拔新时期大学生的要求,又考虑当前世界上“汉语热”的形势,同时也注意到了各国大学对本国语文越来越学好的要求。我就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大家共勉,望大家都能重视好好学习我们的本国语文。

参考文献

[1] 黄秋勇.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与改革[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0).

[2] 蒋黎欣.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对接性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11).

[3] 王彩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习;重要性

1.合作学习的特征

合作学习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任务有明确的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1)异质分组,建立学习的“多元世界”。小组成员在性别、学业能力、学习阶段和其他品质上必须是不同的、异质的。这样才能够共同发展、宽容他人,使学习不好的同学获得更好的学习机会和自信。

(2)积极互助。小组成员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

(3)分工合作。建立小组成员的行为规则要求,强调个人责任感,各自的义务,对其他成员的激励和帮助。

(4)资源共享。互相体谅和彼此帮助。

(5)奖励体系。集体的荣誉就是每个人追求的共同目标。

2.合作学习与小学语文的联系

在言语的生成过程中,孩子们将复杂的内心感受通过手写或者口说的形式表达出来且这种内化的过程必须通过人与人交流获得和生成。合作学习可以为孩子们创造更多交流的实践机会,让孩子们尽情的参与到大集体中来,提高孩子们交际能力以及孩子们的语文素养。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伴随着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却出现了一些问题,社会道德问题突出。例如碰瓷事件、强买强卖、独生子女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心理素质差等问题。小学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小学教育基础的打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将来孩子的价值取向。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与合作学习的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总的来说,合作学习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是时代的召唤,顺应了社会的的发展潮流,俩者的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能培养孩子们与人共处的能力,因此合作学习在语文学科中,甚至教育的领域中大放光彩。

3.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陪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2)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学习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自身与集体共同成长的过程。

(3)在合作学习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差异会得到认可,其潜能也能够得到挖掘;有助于满足学生身心发展张扬自己个性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合作学习活动能使学生深深的感受到彼此间的关心和帮助的重要,使得学生之间更多的互动、相互激励、共同成长达到一种彼此共同进步的和谐局面。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成长的过程。它有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态度。

(4)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过去那种反复强化或外在因素来维持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效的教育,其后果不仅使得学习成效与学习质量没有得到提高,更压抑了学生本身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能动性与个性的发挥,会影响学生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的形成。正如俗话所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人。”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喜欢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给学生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喜欢学习的好习惯,让学生前后桌同桌学习、小组学习、集体讨论、学生讲课和情景表 演等多种形式学习,一句话,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喜欢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古人云:“独学无友,孤陋寡闻”,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得到分享,语言上的交流,可以引导学生对语言更深的感悟,对文章字里行间隐含的道理也有所感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做带来的乐趣,也使学生认真学习每一堂课知道应该怎么去学习。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之间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相互学习的关系。所有的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目标也紧密的联系起来,每个成员都有自己所应该完成的环节,成员之间直接的接触,以彼此了解的方式进行交谈,非常亲近体贴。不管有没有天分,他们都能够昂着头挺着胸,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显得尤为自信,无忧无虑,他们非常相信自己,认为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值得别人尊敬。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都非常积极的参与着,自愿学习,没有被被动的感觉;整个学习过程都是通过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激励、互相帮助、认真聆听、积极探讨来实现的。因此成功的合作不仅使得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而且使学生学会应该怎么去与同学交流交往,学会参与,学会聆听,学会尊重他人,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篇(6)

一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语文学科不像自然学科那样严密,它始终离不开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这个道理。读得多了,自然就会从各个方面得到提高,尤其是文章的情感,它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由地进行阅读。如在引导朗读《七月的天山》时,先让学生选择文中最生动、最感人的语句进行自由品读,然后交流共同欣赏,有位学生选择的语句是:湛蓝的天空……几朵银灰色的暗花……该生读得声情并茂。这时我顺势启发,文章描写所包含的意境,引导学生认识天山景物的特点,初步感受语言的优美。

认认真真地读,本身就是一种扎扎实实地学习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的好方法。增强语言文字的感染力,靠熟读;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纯熟度,也主要靠熟读。有些文章,它的好处、妙处,它的弦外之音不易分析出来,讲解也难以渗透。只能靠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吟咏,然后才能悠然有所意会。一些看似浅显的现代白话文,也还是要多读才行,读多了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感受到什么叫“言已尽而意无穷”。学习语文重在语文实践,重在训练。而“读”又是最为基本的实践和最为有效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上,我们教师应该变多余的分析讲解为扎实认真的阅读训练。因为语言文字往往包含着很大的意义,离开了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的读,单凭老师在讲台上的讲解,学生能学到的只是皮毛!而且学生平时语文基础差,错别字多,不也正说明了他们读得少,是凭自己想当然在写字吗?如果经常读书,字形多次在头脑中显现,哪会写错别字呢?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多读与多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 更新观念、提高教学效益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仍然是一个给予的过程,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是知识授受的关系,老师花了很大的精力,苦口婆心地讲解,而学生则昏昏欲睡,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火烧云》阅读教学可以从题目入手:(1)什么叫火烧云?认真默读课文,然后从文中找出一句话回答。(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2)这句话中的“烧”换成“红”通不通?既然通,为什么用“烧”而不用“红”?同学们讨论后得到三种理由:为了点题;与这句中“好像是天空着了火”相照应;用“烧”给我们变化的感觉,动的感觉。只有一字之差,就有几种理由,可见祖国的语言文字多么丰富,激励学生认真学习。这个教学片段,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消极、被动地位。对后面的内容,像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变化多、快的特点,完全可放手让学生学课文,圈画词句,体会积累,再加以运用。这样的安排,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带路人。可以说,更新观念,摆正教与学的位置,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益的前提。

三 重视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浏览是读书的第一步,当拿到一本书后,首先应概要地读一读该书的提要、目录,以便对该书有个大体的了解;发问,一边粗读一边提问,这样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己的钻研;阅读,如果说浏览、发问敲开了书本知识的大门,阅读则是登堂入室。阅读就是从头到尾细读,对重要、难解部分反复读。在阅读过程中,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也就是边读、边思考、边圈点、边画杠杠。要尽可能将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新知识结合起来,写眉批、写心得,做读书笔记。以保存“知识印象”;在阅读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整体性与创造性,这便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不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如《桂林山水》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和品词析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深入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在读和赏析中,让学生达成共识:山水相依,共融相生,自然是和谐的!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也应和谐共存。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篇(7)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大学生忽视甚至轻视英语精读课文的学习。即使是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关注的也是词汇、语法和实用技能,以及它们与四、六级和四、八级考试的关联。大部分学生也喜欢课堂上的趣味故事和游戏。但是真正重视课文学习的学生少之又少。英语精读课是具有浓厚人文性的综合性科目,课文学习是精读课学习的重中之重,重视语法和考试而忽视和轻视课文学习实在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实际上,英语精读课文的学习不仅对英语学习,而且对学生初步研究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针对英语专业的情况来探讨精读课文的学习以及其对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精读课文学习的内容 对于精读课文的学习,首先要改正一个错误的认识。精读课文的学习绝不仅仅是认读几段英文,或者阅读一个英语故事。精读课文作为精读教材的主要部分,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学习才能充分起到学习知识、锻炼技能和培养研究能力的作用: 1)词汇学习和积累 学习精读课文的第一步应该是词汇的准备,这是阅读的基础。但是由于很多大学生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他们把词汇和课文割裂开来看待,或者只把词汇学习当作通过考试的一道阶梯。这种做法的弊端是偏离了任务焦点,并且增加了任务负担。学习课文前的词汇准备过程不应该是个独立的学习任务,学生要明确这个过程的目的是为课文学习做准备,任务的焦点是课文学习,不需要刻意、机械、系统地去学习词汇。明确目的并且排除不必要的任务负担,才能顺利执行和完成任务。 2)课文阅读和理解 课文阅读和理解是课文学习过程中重要而又容易被轻视的一步。毫不夸张地说,许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只是通读课文,认认单词而已。简单的课文,读完之后大概知道什么意思,而对比较难的课文,甚至都没有做到读懂。这种做法的心理因素就是等待老师的讲解。这显然是很被动和懒惰的做法。课文阅读和理解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步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注重阅读和理解的结合,然后要注意提高阅读理解速度。阅读和理解的结合即是指以理解为阅读的目的,读多少就懂多少。如果读了一句话只是认识每一个单词却不知道句子的意思,那么这个阅读是无效的,即使读得再快,也对课文理解没有任何作用。所以阅读课文不应求快,而要注重理解。能够边读边理解了,再逐渐提高速度,不仅是读的速度,也是理解的速度。 3)课文分析和欣赏 课文分析和欣赏是实现精读课的人文性和建立学生研究能力基础的重要环节。课文分析是欣赏的基础。分析包括意义、语法、结构等方面的分析;运用语法和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义。欣赏是在分析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深入理解和欣赏课文。现在精读教材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篇篇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欣赏的角度包括文学、文化、艺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以及历史和地理等各个方面。欣赏的过程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并且从整体上拓宽了学生的英语知识面,无形中也为学生们奠定了进行深入研究的知识基础。 4)精读课文与其他英语科目的关联 英语专业的专业科目除了精读之外,还有泛读、听力、口语、语法、语言学、写作、翻译、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等,各个科目之间都有互相关联的地方。在精读课文的学习当中,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很多词汇、语法现象以及各种英语的信息都可能在其他科目中出现,或与之相关。注意这样的关联不仅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到各个学科的理论知识,比如语言学、文学、文化学、哲学、教育学等。教师应当引导和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初步教给他们比较、对比、归纳、演绎等方法,培养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基础。 5)有关课文的扩展性作业 精当的作业能有效地锻炼和检验学生的能力。有关课文的扩展性作业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思维,并锻炼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扩展性作业在形式上要灵活多样,鼓励学生通过听、读、观察、采访等各种渠道获取资料,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发挥写作、美术、演讲、表演等各种才能来展示自己的研究。以上五点充分说明,课文学习包括的内容很多,牵涉的知识和能力也非常重要。所以课文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能把精读课文仅仅当成是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载体或轻视课文学习。 2学术研究的步骤 一般来说,学术研究的步骤是这样的:第一步,发现问题。在阅读、学习或观察的过程中找到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发现疑惑的问题,确定研究的选题。第二部,收集材料。通过广泛的阅读、敏锐的观察和大量的调查、采访和网络搜索等途径,收集与选题相关的信息,这是进行研究的材料准备。第三步,整理材料,提出假设。对收集到的材料做分析、比较、筛选、概况和归纳等工作,结合选题,提出假设。第四步,论证。结合相关的理论,运用比较、对比、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论证假设。第五步,总结。总结论证的结果,得出研究的结论。学术研究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研究者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包括语言知识(词汇和语法等)、语言能力(听力、阅读、口语、写作和翻译)、理论知识和能力(语言学、教育学、文学、哲学、文化学乃至心理学、传播学等理论知识和理论能力)以及思维和研究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对比、归纳、演绎等)。然而所有这些知识和能力,其实都可以在学习精读课文的过程中获得。下面就来讨论精读课文学习和研究能力培养的关系。 3从课文学习到研究能力的培养 前文已经论述了精读课文学习的内容包括词汇学习和积累、课文阅读和理解、课文分析和欣赏、精读课文与其他英语科目的关联以及有关课文的扩展性作业。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可以学到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文学、文化、艺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地理、历史等人文知识,还有语言学、文学、文化学、哲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同时,在这些环节中学生的许多能力和技能也得到了锻炼和培养,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运用各学科理论乃至提出新理论的能力、还有分析、综合、比较、对比、归纳、演绎等思维和研究能力。因此,不难看出,精读课文学习中所能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和所能培养的各种能力都是进行学术研究所要求的因素。所以,认真学好精读课文不仅是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任务,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能力的过程,可谓一举两得,有什么理由不重视精读课文的学习呢?#p#分页标题#e# 4结论 本文通过对英语课文学习内容的分析,申明了课文学习各环节的重点和重要意义。通过将课文学习和学术研究进行关联,说明本科阶段的课文学习和学生的研究能力的培养是个同步的过程。由此,笔者呼吁英语教师和学生重视英语精读课文的学习和有意识地培养研究能力。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篇(8)

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习方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探究性学习是在借鉴原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大量的自我创新和突破,时时刻刻做到“以学生为本”,突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着重强调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早以前我国就提出了探究性学习方式,但是正式书面提出“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探究意识,做到探究性学习。新课改更是将探究性学习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成为新课改过程中独特而又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高中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教学方式改革,大力推广探究性学习方式。

二、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特点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对原有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探究性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为教学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探究性学习为高中语文带来了一抹新鲜的“绿色”,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改革就是其间最浓重的一笔。探究性学习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教学前提,以培养学生自我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开放性学习方式是探究性学习主要的表现形式。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者和指导者。

(1)探究性学习方式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性学习方式要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充分认知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发展特点,努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探究性学习方式积极鼓励学生自我学习,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是教学的发起者和接受者。探究性学习能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保持渴望和好奇。那些脱离社会发展,与时代严重脱节的教学方式应该被摒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亲切的时代“代入感”和主人翁意识。教师要摒弃以往单方面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要围绕学生“转起来”。

(2)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方式不仅是教学的一种模式,而且要具有人文性,达到人文和语文的和谐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学习,与传统的老师教授,学生听讲的传统模式完全不同,让学生自己去发掘知识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保持个性的独立性和思想的自由性。“满堂灌”的单方向灌输知识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根本不能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严重违背了“教育之道”。教师应该“放弃学习过程中的支配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掌握方法,增强能力,发挥学生的潜力。

(3)探究性学习方式以独特的呈现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性学习采用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全新的呈现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学习语文课文的过程可以将学习过程分为“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模块,呈现出一种系统的学习模式。同时为了体现某些方式的特殊性,设置其他独特的呈现方式。探究性学习中的三个模块并不只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每个模块不仅仅提供学习的要求,而且激发学生的自我问题意识,自己提问题,然后自己解答。在不断地探索过程中,积累知识,提高自我的整体素养和能力。苏教版语文教课书就是采用这种呈现方式编写的。

(4)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求以开放的学习方式转换课堂模式。探究性学习以开放的方式将课堂扩展到教科书之外,推广到课堂之外。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有开阔的视野、教材有丰富的选材,让知识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学生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是将学习空间拓展了,而且让学习习惯、学习内容、学习思维都转化为开放式。比如学生下课的作业形式应该多样化,学生可以欣赏春联,搜集生活中听到的神话故事,积累生活中读到的文章,然后和教科书中的文章进行对比,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篇(9)

一、明确目的,细化内容。

在以前小学英语预习作业中教师布置最多的是听音式和朗读式的作业。上完一堂新课,给学生布置新的预习任务:回家跟录音磁带朗读三遍或更有甚者朗读半小时等。这虽是一种最简单、最低的要求,但是要求过于泛泛,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再加上小学生本身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和自觉意识较弱,长期以往效果并不明显。根据家长的反馈,我们意识到这种作业的不足,改变成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并细化预习内容。年前去金宝双语小学教研,看了他们的课前预习活动设计,很好,也引用了一些。

我们在新授课前可以设计这样的预习题目:先听音,找出课文中你不认识的单词,并用铅笔画出来,通过查阅单词表或者英语词典先明白它的汉语意思,然后反复听录音,模仿跟读,进一步读熟课文,这样便于在听课时带着问题听课,重点听自己不会的,真正学会了,再把标记擦掉,直到铅笔标记都擦掉了,也就是把问题都解决了。

在练习课前可以设计有明确话题的预习题目:给出几个重点词,试着用这几个单词把课文内容串起来,然后听音跟读,背诵课文,进一步试着复述课文。如第八册Module3,Unit1,可以给出boy—sheep—bored—wolf—everyone—laugh—angry—wolf—lies—eat这几个单词,让学生把课文意思串联起来,帮助他们听音背诵课文。或者根据本课所学重点设定话题,准备口头作文,在下一节课的freetalk中展示。

有了这些框架及精心设计的预习题目,学生预习目的性就更明确了。通过这一系列的口头及书面的表达,学生在课堂上也变得有话可说了,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学习热情。

二、趣味预习,挑战自我。

如果预习任务是一味地朗读、听音跟读,学生会对预习感到厌烦,缺乏了预习的兴趣,预习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同时小学生本身所掌握的英语知识有限,不能布置难度很大的预习作业,以防挫伤他们预习的积极性。我们的预习任务就要达这种程度,即让学生努努力,就能做到。在学习新单词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预习作业:由这个单词,你还能想到哪些和它有关系的单词?下一节课小组交流,又能巩固不少以前的单词。在第八册第二模块中,重点学习了形容词,由difficult又联想起以前学的形容词,交流的时候学生说了几十个单词,不仅明白了语法知识,还温故知新,这样学生会饶有兴趣地去完成,同时这也是一种学习策略的培养。教师也应在课上及时地表扬这些预习充分地学生,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教学任务就能轻松完成。

三、调控预习,有效评价。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语言 英语 文化

1、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交流的重要工具以及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英语使用覆盖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渗透到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因此掌握了英语能让我们随时随地了解世界各地最新的资讯。但是,只是针对语言知识的学习, 比如词汇、语法是远远不够的。英语学习者还应该扩充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和运用英语知识。

2、从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对文化的了解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语言来自生活,语言是文化的反映。因此我们应首先深入了解文化。以中国与西方学说相比可以发现,他们彼此在很多地方时大相径庭的。中国学说从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到之后的韩非、杨朱、墨翟等,其思想精髓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主张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相比而言,西方学说则不同。从希腊哲学的城邦论到后来欧洲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等,我们可以看出个人主义、国家主义是西方学说的特色。

3、东西古代文化差异与联系

3.1东西文化的差异

如果我们在仔细将中西两种文化作一对比,可得到如下结果:西方对社会、对国家,以“我”字为起点,即是以“身”字为起点;中国儒家讲治国平天下,从诚心正意做起,即是以“心”字为起点。双方都注把起点培养好。因此为了自身健康,西方人倡导运动,这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即可略见一斑;中国人倡导培养闲适爱好,比如,读书、写字、栽花、养鸟等等。由此可见两种文化是有很大差异的。

3.2东西文化的联系

3.2 .1 东西文化在政治上的联系

从起点问题上来看,虽然西方人强调“身”,中国人强调“心”,但是它们都有相似的地方。比如在希腊哲学家中,柏拉图就十分注重个人品德的培养。柏拉图认为,一个高尚的人应具备美好的品德,还要不断学习,掌握数理知识,培养高尚的爱好,最后还要有强健的体魄。柏拉图认为这样的人才能担当城邦的管理者的职责。人首先应完善自身,之后才能管理国家,这与我们中国哲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是同样的道理吗?

3.2.2东西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联系

东西文化的联系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西方人崇尚个人自由、东方人讲究个人与社会和谐、平衡。但是西方崇尚的自由绝不是无限度的自由,自由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才有效。同样,中国人讲究个人要学会自我克制,人与人要以礼相待。因此,有了对中西文化相互联系的了解,语言的交流才能更好地进行,通过语言的交流来达到互相了解、相互合作的目标才能实现。

3.2.3 东西文化在当今时代中的联系

不仅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中西文化有着很深的联系,在今天21世纪,二者更是相互依存、无法分离。在经济领域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让各国加各地区的经济活动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分工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贸易的巨大发展不断加深着各国之间的联系。我们在学习英语是应着重适用于当前,努力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具体说来,在学习英语时应重视对经济知识的了解,掌握基本的词汇,不断更新所学知识,不断实践,只有这样学习英语才能真正达到学位所用的目的。

4、从系统功能语法学派分析英语学习与了解东西文化的联系

4.1系统功能语法的内容

系统功能语法有两个组成部分: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系统语法的目标是要说明语言作为系统的内部底层关系,它是与意义相关联的可供人们不断选择的若干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又称"意义潜势"。功能语法的目标是要说明语言是社会交往的手段,其基础是语言系统及其组成成分又不可避免地由它们所提供的作用和功能所决定。系统功能语法的建立基于以下两个事实:(1)语言的使用者实际上是在一组系统中进行选择,并且努力在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实现不同的语义功能;(2)语言和人类的社会活动紧密联系,不可分离。

4.2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因此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应放在整个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下来学习。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英语是作为一门外语来学习的,要想学好这门外语就需要了解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和联系,这样才能把英语熟练地运用在生活中。英语学习者在学习基本的语言知识外还应注重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理解词汇的含义和运用。

5、结论

语言是在特定文化下产生的,学习英语知识也应当放在具体文化背景下才能真正理解英语知识,了解中西方文华差异才能更好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恰当地运用英语知识,促进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王宇慧,中西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09).

[2]王济卓,浅谈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冲突[J],王海霞,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9, (01).

[3]马晓娜,中西文化差异对比与跨文化交际[J],邢台学院学报, 2009, (01).

[4]王罗成,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J],青年文学家, 2009, (15).

[5]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黄国文:《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40年发展历程》,《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期.

[7] Plato.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02.

上一篇: 数控技术教学论文 下一篇: 实习医生年终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