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17 05:04:21

德育课程总结

德育课程总结篇(1)

校级德育优秀课例观摩及互联网+教学培训活动点燃德育教科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精神,落实学科德育课程目标,我校受“中国好声音”启迪,以“公平、互动、选择、激情、用心”为主导,调整课堂评价办法,创建“课堂好声音”评价体系,以“让所有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所有学生自信地站起来”为目标,把“教,好学生”引向“教好,学生”,深入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教学方式的全方位转变。并通过开展初中学科德育主题教研,力求课堂中师生都有好声音,实现音效合一。

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文化二中本学期注重教师内涵发展,开展教师专业成长系列活动,以教师成长促学生成长。本次活动由年我校获得省、市德育优质课和互联网+教学优质课的名师和骨干教师分别进行德育课例和互联网+教学公开课展示,四位教师还结合日常教学中学科德育渗透的感悟、和优秀经验与全体教师进行了分享,并对互联网+教学进行了相关技术培训。

校级德育优秀课例观摩及互联网+教学培训活动,是我校新学期德育教科研工作开展的第一项大型活动。精彩的展示为各学科德育教学提供了借鉴,为青年教师做出了引领,得到教师们的一致认可。在校级观摩培训基础上,各学科组开展组内德育课例展示评比。

红色基因文化传承,英雄品格引领少年前行

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铭记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营造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浓厚氛围。

1.学英雄事迹

学校组织班级观看《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的宣传片,选取《地雷战》、《血战台儿庄》、《红海行动》等一批主题鲜明的红色影片推荐全校师生观看,短短的宣传片,学生们的眼神从一开始隐隐激动到凝重敬佩,都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学生们对老一辈革命人深深的崇敬;学校组织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我的祖国》、《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祖国,你就是我要唱的那首歌》等一首首热情洋溢的诗文,同学们朗朗诵来,那坚定的眼神、昂扬的激情、铿锵有力的声调,无不体现出同学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学生们通过诵读红色经典文化,进一步了解国情、党情,加深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展现当代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精神。

2.走英雄道路

学校在校内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参观杨子荣纪念馆的活动,到教育基地领略英雄风采,在杨子荣纪念馆展厅里的一段段文字,一组组图片,生动再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战斗英雄不畏艰险、英勇善战、为国家和民族奋不顾身的悲壮历史,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杨子荣的英雄事迹,深入了解纪念馆所承载的革命历史,并被杨子荣烈士“甘洒热血写春秋”的英雄气概深深打动。

3.做英雄传人

通过爱国军训感悟英雄情怀,军训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教会学生团结拼搏、吃苦耐劳,体验军队生活,这对于刚刚结束暑假的学生们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和洗礼。但孩子们在操场上都能听从指挥、挥汗如雨,收获是巨大的!在学生谈到自己的军训感受时,说到:“坚定的军姿,庄严的军礼,是对我们心灵的最好沐浴。经过军训,我们收获的不只是坚强的体魄,更是一种境界,一种比以前更成熟的心灵,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勇敢,不畏挫折”,通过军训,能让学生们深入体验到军人的坚强、严格、坚定,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未来的生活选择和信念;通过志愿活动奉献爱心,组织学生清扫绿化带、号召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社区服务活动,通过开展志愿活动让学生们继承和发扬帮助他人、互帮互助、热爱集体的优良传统。我们教育学生从生活中礼赞英雄、学习英雄,高举英雄烈士们传递过来的火把,认真将英雄身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乐于奉献的精神刻画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体现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

注重家校互动 推动三维一体共育体系

1.“大走访活动”,拉近老师、学生、家长心灵

虽然网络平台为家校沟通的方式提高了便捷,但家访作为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为此,全校上下开展了“带着亮点走进学生家庭大走访活动”。领导,教师两人一组,佩带家访工作证,利用下班后、周末、节假日深入学生家庭,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畅所欲言。政教处根据家访情况编辑大走访工作简报,宣传工作典型,撰写家庭教育现状调研报告,开展家庭教育课题研究,老师们在家访中有许多意外的发现。如有的同学房间收拾整洁,有的同学有许多小妙招,例如防校牌遗忘法,物品收纳法。这些发现让老师对学生有了新的认识,有的学生在学校并没有什么过人的表现,通过家访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及时给予表扬,不仅增加学生自信心,也拉近师生关系;有的老师在走访中调解了学生与家长紧张的亲子关系,让家长感激不已;还有老师在家访中面对学生经济穷困的局面,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令家长感动落泪,感人的情景数不胜数。通过一次次家访,老师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情况,掌握了学生家庭的第一手材料,拉近了师生与家校距离,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社会上取得广泛好评。每位老师留有家访记录,学校组织刊印了家访专题简报,全校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家长座谈会,盛开和谐文明之花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有效形式和重要平台。我校改变传统家长会模式,学校以汇报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学校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阳光体育艺术教育活动,学生实践教育活动的丰硕成果等等,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把家长会办成表彰会,实现家长会华丽转身,实现学校和家庭的零距离接触;召开家长座谈会,学校更是把班主任更名为“大家长”,营建出融洽愉悦的氛围,不仅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位家长从“被教育者”走向“教育者”,家长更乐于接受,对孩子的教育不再是老师的孤军奋战,让学生的心态更阳光,让家长的微笑更贴心。

3.家长开放日,零距离见证学生成长

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在“零距离” 接触中体验校园生活,感受学生的成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是家长进课堂活动。家长们对孩子在课堂的表现都很好奇,很乐意到学校来与孩子共同上课,初四一名家长在听课心得中这样写到:“昨天听了雪宁老师的语文课,重当了一回学生,真切地感受了老师和蔼可亲的教导,亲眼目睹了孩子们积极踊跃的表现,课堂气氛非常融洽,我这位特殊的学生很享受,非常支持学校搞这样的活动。”另一位学生妈妈高兴地说:“通过听课评课活动,我学到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对自己的孩子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对以后辅导和教育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二是家长观摩军训活动。每学年初,我校都对全体初一新生进行入学军训,并举行军训会操比赛,在军训会操比赛中邀请家长到校观摩军训成果。家长们看到短短几天军训,自己的孩子眼神坚定了,意志坚毅了,看台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比如一位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观摩后这样说:“听着孩子们铿锵有力的口号,看着他们严肃坚毅的面孔和整齐划一的步伐,我似乎也回到了童年,亲子活动,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学校的优秀,感谢学校给我这样的机会!” 三是亲子观影活动。学校为亲子活动搭建了舞台,在学校和谐厅,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观看励志爱国影片,让家长与孩子共享周末好时光,观影过程中,学生和家长被英雄们的精神所感染,纷纷表示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无论处境多么艰难,都要坚持不放弃,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勇敢向着梦想奔跑。学校组织的各种亲子活动活动,架起了家长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使家长与学生消除了隔阂,密切了关系,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并肩做战,互相扶持,加深感情。

4.师生交心导师制,春风化雨润泽学生心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每位教师与三名学生“搭建心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导师,导师就是学生在学校的家长,每周与每名学生至少交流一次,导师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交流学习、生活的感悟,为学生加油鼓劲,疏导学生压力,交心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心理困惑,平日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导师的指导和帮助,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每学年开学初,心理健康教师给每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筛查重点关注对象,跟踪进行心理辅导;每周三天定期开放心理咨询室,为同学们疏导心结;针对各个级部学生各个阶段存在的典型问题,精心录制心理讲座视频,利用每周一班会时间集中播放,有效的疏导了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同时精心打造心理健康精品课程系列,为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和提升自我;利用家长座谈会的契机,开展亲子交心活动,让孩子与父母,敞开心扉,互吐心声,父母更理解孩子烦恼,孩子更体谅父母苦心;以心理健康活动月为平台,制作心理知识看板,绘制心理主题手抄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我校于2017年被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评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同时针对我校生源特点,学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由李晓杰副校长主持,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已经于2018年通过烟台市教科所的立项审批。

德育之花在音乐中绽放实践科技引领素质提升

校学生社团是学生以兴趣爱好为纽带,打破班级界限,自愿选择并组成的团体。这是经过学校资源整合,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为每一个学生量身打造的教育模式。

社团数量根据学生的素质培养方向逐渐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合唱、舞蹈、管乐队、鼓号队、民乐队、吉他、小提琴、戏剧等音乐社团。这些社团均由专业老师进行指导,根据指定时间,有组织地开展活动。

合唱社团伴着或粗犷高亢,或悠扬婉转的曲调,社团孩子们在《东方红》的情境中,感受到了时代的心声,体会到亿万中国人民敬爱毛主席,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求解放,建设新中国的决心。在《我喜欢》中感受少年的憧憬。

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无论歌舞表演,还是小品相声,绝大多数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动情的歌唱、炫目的舞蹈、让人忍俊不禁又发人深思的小品相声,发挥了学生特长、展示了学生风采、张扬了学生个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音乐社团利用自身的特长走进聋哑学校和养老院,用他们精彩的表演为那里的孩子和老人送去他们满满的爱;相声故事会的文明礼仪情景剧让社区群众看到了文二学生的新风尚;锣鼓队的孩子们春节时走上街头,用欢快的舞步、振奋的鼓点,表达了一份对家乡父老浓浓的祝福与诚挚的感谢。这样的经历与体验无疑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

举办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活动内容包括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两个系列,竞赛活动包括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创意概念竞赛、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等;展示活动包括优秀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展、优秀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等。

德育课程总结篇(2)

作者简介 李亚娟,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儿童发展与德育研究中心,博士

当前,学校德育模式各式各样,层出不穷,都在试图实现促进道德主体的道德学习与道德品质及公民素养的发展的目的。但从学校培养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需要结合教育的时代背景对学校德育模式做整体生态性的思考,需要关注学校德育创新实践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德育模式,特别需要理性地思考学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的道德教育使命,在探索、改进和完善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积极寻找学校德育践行的可靠路径。因此,构建学校德育课程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基于中小学德育创新实践的德育模式探索。

应该明确的是,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必须立足于中小学德育创新的实践情境与发展前景,结合新世纪德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纲要及精神,既要充分强调学校教师需要掌握并拥有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技术原理与操作方法,更要从学校如何培养人的人文与社会功能角度来思考整体提升学校德育课程品质的路径与策略。一方面,就学校德育课程功能而言,是学校结合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在德育课程与教学实践中规范地运用课程论、德育原理、德育课程文化资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质量特征与精神性。另一方面,就学校德育课程内部结构而言,具体指学校德育课程整体规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质量与精神特点,主要从学校德育课程整体设计科学、德育课程实施过程高质量、德育课程评价多元以及注重学校德育课程文化构建四个方面进行整体动态性分析与衡量。因此,总体来看,学校德育课程模式能够帮助学校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怀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怀儿童全面发展应该是所有中小学共同的价值观。从国际上公认的几种道德教育课程来看,譬如:威尔逊的“符号”课程模式、麦克费尔的“体谅”课程模式、纽曼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美国品德教育课程模式四中课程模式皆是关怀儿童的手、脑、心的综合、整体、全面的发展,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与精神,强调儿童主体成长生活与社会适应过程中的实质性能力,强调儿童通过社会生活情境进行体验,理性地进行判断、推理、行动的能力。关怀儿童全面发展这一信念,将影响学校德育实践,将帮助学校进一步从整体上科学了解学生的需要、发展、能力、动机和兴趣,将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角色信念、以及如何促进儿童进行道德学习;将帮助学校思考德育课程的内容有哪些组成部分,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组织实施;将帮助学校思考德育课程的环境、学校的环境是什么;帮助学校思考学校德育课程的规划、开发、决策者应如何去选择;将帮助学校思考如何评价学生,如何进一步思考德育课程的价值,以及如何确定学校德育课程的价值;当然也会帮助学校教师解决在努力实施德育课程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思考学校德育课程对个人与社会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譬如,琅琊路小学在多年教育探索过程中,由儿童、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协商完成《儿童公约》,基于“快乐做主人”的理念,着眼于儿童的快乐全面发展,它是学校生活中的“宪法”“法典”和“心灵之约”,是琅小的学生、教师、家长为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而发出的尊重儿童的教育宣言,它赋予了成长中的儿童不可侵犯的权利,并将这种权利落实在教师,家长以及孩子的内在心灵世界,尝试通过公约将儿童所在的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发展成一个教育共同体,让儿童在舒适、信任、尊重的氛围中快乐地成长,从而也成为培育孩子公共精神的土壤。南京市雨花台小学以“教孩子学会生活”为办学理念,践行生活德育课程,让全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叙述着自己的生活故事,增加生活阅历、本领与智慧。板桥小学的《启德》《立德》《冶德》课程、共青团路中学的《德育课程指南》、雨花台中学的欣赏型德育微课程等等,这些都体现出学校具有坚定的关怀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信念。

二、保证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高质量

课程开始于计划,只有当教师在真实的课堂中,对真实的学生实施课程的时候,课程才变成现实。仔细的规划和开发学校课程固然非常重要,但教师意识到它将会产生结果并且拥有在课堂中实施课程的技能更为重要。因此,我们有理由谨慎地对待课程实施的过程,如中小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对于保证课程的实施质量,进而提高学校德育课程品质来说非常重要。

学校层面 首先,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前瞻性与反思性智慧。促进课程成功而有质量地实施,有很多重要的因素,其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课程意识、能力与态度,动机与责任特别关键,只有教师的卓越发展,才能有学生的卓越发展,今天教师的质量往往决定明天学生的质量。因为教师了解学生、了解教材、了解课堂,在这个根本前提下,有利于从课程的高度去理解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够在与学生共同经历的课堂上,客观分析总结出学生学习课程是为什么、是什么以及怎么学的问题,进而能够对学科课程进行科学设计,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教师与教师一起合作完成课程实施的流程。因此,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在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富有前瞻性并务实地进行课程实施,非常重要。

第二,学校课程实施中的规范管理与智慧。如何让学校课程管理既具有科学性,起到规范、约束的作用,又富有人文性,发挥引导、激励的作用,这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领导智慧和管理艺术。学校德育课程在总体规划框架下,实施过程中校长承担协调和领导人角色,需要针对学校课程管理建立可操作性的制度,以此让学校课程的相关人员熟悉并理解学校课程的总体政策有明确的意识,譬如研制《学校课德育程计划的决定和实施条例》《学校德育课程管理制度》《教师德育工作要求》等涉及德育课程管理的制度,除此以外,为更好地进行德育课程实施,还需要校长具有道德目的(善待学生、教师和家长,试图改变学校生活);改善人际关系(与各种不同的人与团体建立关系,竭力激发和鼓励学校教师);知识创造与分享(校长作为学习的带头人并与他人分享);形成一致性(关注学生的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领导素养,具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管理智慧与艺术,为学校德育课程实施创造规范而又宽松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帮助学校德育课程实施落到实处,而不是游离于学校教学之外。

第三,学校课程实施中积极的教师评价。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无论是德育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由于工作复杂性与特殊性,我们应该倡导赞美式的、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价,而不是以一种导致教师自己消极并与其他教师关系恶化的方式进行评价,这都会很深刻地影响学校课程的实施的质量。对教师课程实施评价可以采用教学档案袋的方式,帮助教师构想对自己、对学生最有价值的教学理论方向,它既是教育教学的反思性汇编,也是教学资格和能力的表现。以积极的导向对教师进行档案袋式的评价,不仅利于教师课程实施,更有助于教师作为专业的个体的综合发展。

行政层面 学校课程的行政决策者除了学校校长以外,还有一些个人和群体,他们的决策往往决定学校的课程计划的实施程度。譬如各级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地方政府、课程督导人员、课程专家以及教研员等,他们通常与学校校长及相关人员一起工作,他们以各种方式影响推动着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课程管理和课程实施的监督、评价机制。南京市玄武区、雨花区、建邺区、江宁区、栖霞区、六合区等都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职能部门的各方力量的充分支持下,充分支持学校德育的规划设计、德育课程实施、德育队伍培养,为德育工作者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与工作环境,引领德育工作者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打造一支既有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人格魅力,又有实践创新和育德能力的德育工作的领军队伍,构筑德育工作的人才高地,引领德育队伍走向专业发展。

三、实现学校德育课程评价多元化

通过对南京市学校德育课程的调查与了解,各级各类学校在尝试构建德育课程评价方面存在很多困惑与难题,但各学校仍然尝试探索德育课程的评价多元化。通过多元的评价过程,学校将明确现有德育课程是否达成了预期目标,是否适应学生需求,并保证学校德育课程目标具有统一性、持续性。譬如,夫子庙小学的“星星论语课程”,通过建立“学生星星论语课程档案袋”进行课程评价,在这个档案袋里,既有报告书,将学生六年必修和选修的星星论语课程一一罗列,认真参加课程学习的学生,报告书上会被盖上特制的印章。学生自己的体验收获、老师的激励话语、同伴的合作互助、家长的亲情参与,也都能在这本报告书上留下痕迹。而档案袋里最让学生激动的是六年来各式各样的作品:有开笔礼、成童礼、状元礼的证书;有12张图文并茂的游学手册;有在课程中留下的精彩照片;有“名人”或是手拉手小伙伴赠送的礼物、有金灿灿的孔子智慧奖章……星星论语课程档案袋,引导学生“自省自励”“见贤思齐”,使他们通过这种过程性的、多样化的、积极主动的评价走向成功。

四、用行动研究方式构建学校德育课程

确定学校德育课程构建的总体方向,进行科学的整体设计,首先需要实施发展诊断策略,在科学诊断基础上,确定德育特色品牌的教学促进、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取向。具体的学校德育课程用行动研究方式构建学校德育课程特色的过程包括优势发展诊断、主题提炼与顶层设计、模式构建三个重要内容。

其一,自我诊断、集中优势发展

我们需要仔细思考学生及学校的优势是什么,学生、教师和学校如何注重自己的优势。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他的新学年开学讲演中说的,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可以成长为有用之才。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擅长做精做细,发挥它的顶端优势,把它变成我们的品牌。

其二,主题提炼、顶层设计

仅仅思考并找到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紫色奶牛”还不够,因为我们还需要继续思考,我们为何是与众不同,我们有什么资本能够持续地与众不同下去?当今社会最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德育课程必须要根据已经分析出来的特色与优势,进行精确地提炼,让所有成员了解学校的顶层设计的思想与过程。主题提炼、顶层设计即工程学概念,引申为旨在谋划发展战略的思维方法和先进理念。它是一种以核心理念为指导、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从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和整体营造计划。譬如,南京市逸仙小学附属幼儿园的“逸乐童心”课程、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基于“汇”文化的初中生生涯规划指导的校本课程等,都是学校对实践多年的课程经验进行针对性、现实性、校本性主题提炼,并从课程文化的高度进行整体顶层设计。

其三,模式建构

学校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通过以上两个环节之后,可以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学校的特色与模式。譬如,夫子庙小学学校以“星星论语”微型课程为主干,形成了“科学探究、社会交往、个性发展”为维度,以“亲仁、尚礼、志学、善艺”为主题的德育课程体系。每一个“星星论语”微型课程都制定了《课程纲要》,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进行相应的规定。从学校系统整合的角度,学校形成了校长室—德育处—少先队大队部—课程实施团队等分级、分层的管理模式,每个课程的开发都要首先经过教师讨论和专家论证,并由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二是必须要有课程目标、要求和课时安排,并试行一个阶段后,才可正式实施;三是要有比较可行的检测,反馈、调控和激励办法。科学有序地推进、整合环境课程、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形成以“星星论语”为品牌的校本化课程体系,并科学对德育计划进行管理,以《星星论语》读本为主干,生发出“星星论语课程群”。每一个微型课程都有具体的内容,并通过“课程纲要”“课表”,对其课程时间、实施、评价等进行具体规划,以求落实到位。学校在百年的办学实践中,一直坚守着学校文化传统,传承孔子教育思想,从“亲仁、尚礼、志学、善艺”等方面践行素质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孔子文化”办学特色,并在德育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创造性地构建了小学素质教育的范式,成为传承孔子文化和教育改革实验的典型。

总之,学校德育课程构建的行动研究过程,是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实施行动、解决问题的系列过程。即学校德育现状特点诊断、学校德育特色建设定位、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规划、学校德育品牌规划实施、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总结、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推广,然后继续针对学校的校情(教师、学生、德育课程资源、共同体等)、国家课程的总体精神,进一步做循环研究分析,逐渐地与学校办学目标、培养目标这一宏观层面来整体思考学校德育课程构建。

五、力保学校德育课程与学校培养

德育课程总结篇(3)

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充实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精神世界的丰富,也不能避免价值观的失落。因此,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十分关注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强调儿童品德的培养,道德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倍受重视,从而促使品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加强道德教育研究,加快德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为我国小学品德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丰厚的借鉴经验。例如,1989年日本文布省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均进行了调整。为培养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现适切性,力求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相吻合;道德教育的实现方式体现阶段性,由低年级体验性活动逐步向高年级反思性活动推演。1994年,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将品格教育列为各国教育应进一步努力的首要方面之一。1996年美国的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1997年总统的《国情咨文》都强调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英国在1999年9月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肯定真理、正义、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

我国一贯有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传统,从1981年开设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以来,品德教育改革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始终没能有效地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实践性整合,成为导致品德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化、简单化、去生活化、成人化倾向的原因之一。课程作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中介,必然承担着改变德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偏低的责任。值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强小学品德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势在必行。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研究将以在实验区试教的新教材为依托,围绕小学品德课程建设展开,验证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探索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

(一) 品德教育的模式

目前国外影响比较广泛的德育模式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体谅模式等,对于这些模式我们应合理地进行借鉴,使其成为我国品德课程改革的推动力量。国内现已被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道德教育模式有情感道德教育模式、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体验道德教育模式等,各实验区应灵活地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任何一个模式不可能就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进行阐释,因此,在小学品德教育中不能采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任一德育模式,而应以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将德育模式运用于具体的儿童品德培养中,并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品德教育模式。

(二)新教材的编写和实施 新教材是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所依存的物化表现形式,又是教学实践工作的工具,因此,本课题将借助新教材推动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同时积极吸取实验区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推进新教材的编写,使实验区工作和教材的编写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 对品德课程本质特征研究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品德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以及新进展

(2) 现阶段品德课程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

(3) 适合我国国情的品德课程的构建方式

2、 小学品德教材编写研究

(1) 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的研究

(2) 教材的形式问题研究

(3) 教材综合资源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3、 小学品德教材实施研究

(1) 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新教材与生活性特质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主动参与、自主建构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完全生命投入、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民主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2) 教材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

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对教材的评价

学生对教材的评价

不同实验区对教材的评价

4、 评价研究

(1) 品德评价的理论研究:

品德评价的本质研究

品德评价的基本理念研究

品德评价的功能研究

(2)品德评价实施工作的研究:

明确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设计评价工具

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四)品德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本课题将探索有效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内容、途径,提升教师的品德课程开发参与意识,确保培养培训工作与新教材开发实施的同步进行。

(五)品德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被列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和课程形态,在品德课程开发中也应突出地方品德课程和校本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发,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

1、 品德地方课程的开发

2、 品德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品德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建设的基础,除去教材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多种资源。

1、 品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2、 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七)品德课程内部以及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1、《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衔接研究

2、小学品德课程与中学品德课程的衔接研究

3、 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三、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由于我国的课程开发一直存在"大一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关于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国外已经有一些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借鉴,但对于国内课程领域的研究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是全新的,我们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研究涉及品德教育理念、品德教学、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以期填补我国课程研究领域的空白。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促进我国教材开发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增强教材的适应性,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研究方法

(一) 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二) 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三) 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四) 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五) 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六) 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2019年12月,开题会。

2019年1月~2019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19年3月~2019年6月,各

这篇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品德课,小学,报告,开发,研究, 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19年7月~2019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二) 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 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五)典型课例集

(六)品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精选集

(七) 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八) 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九) 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十) 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十一) 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十二) 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2019年12月,开题会。

2019年1月~2019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19年3月~2019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19年7月~2019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三) 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 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德育课程总结篇(4)

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加强道德教育研究,加快德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为我国小学品德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丰厚的借鉴经验。例如,1989年日本文布省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均进行了调整。为培养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现适切性,力求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相吻合;道德教育的实现方式体现阶段性,由低年级体验性活动逐步向高年级反思性活动推演。1994年,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将品格教育列为各国教育应进一步努力的首要方面之一。1996年美国的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1997年总统的《国情咨文》都强调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英国在1999年9月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肯定真理、正义、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

我国一贯有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传统,从1981年开设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以来,品德教育改革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始终没能有效地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实践性整合,成为导致品德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化、简单化、去生活化、成人化倾向的原因之一。课程作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中介,必然承担着改变德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偏低的责任。值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强小学品德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势在必行。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研究将以在实验区试教的新教材为依托,围绕小学品德课程建设展开,验证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探索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

(一)品德教育的模式

目前国外影响比较广泛的德育模式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体谅模式等,对于这些模式我们应合理地进行借鉴,使其成为我国品德课程改革的推动力量。国内现已被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道德教育模式有情感道德教育模式、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体验道德教育模式等,各实验区应灵活地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任何一个模式不可能就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进行阐释,因此,在小学品德教育中不能采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任一德育模式,而应以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将德育模式运用于具体的儿童品德培养中,并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品德教育模式。

(二)新教材的编写和实施新教材是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所依存的物化表现形式,又是教学实践工作的工具,因此,本课题将借助新教材推动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同时积极吸取实验区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推进新教材的编写,使实验区工作和教材的编写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对品德课程本质特征研究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品德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以及新进展

(2)现阶段品德课程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

(3)适合我国国情的品德课程的构建方式

2、小学品德教材编写研究

(1)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的研究

(2)教材的形式问题研究

(3)教材综合资源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3、小学品德教材实施研究

(1)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新教材与生活性特质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主动参与、自主建构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完全生命投入、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民主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2)教材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

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对教材的评价

学生对教材的评价

不同实验区对教材的评价

4、评价研究

(1)品德评价的理论研究:

品德评价的本质研究

品德评价的基本理念研究

品德评价的功能研究

(2)品德评价实施工作的研究:

明确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设计评价工具

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四)品德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本课题将探索有效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内容、途径,提升教师的品德课程开发参与意识,确保培养培训工作与新教材开发实施的同步进行。

(五)品德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被列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和课程形态,在品德课程开发中也应突出地方品德课程和校本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发,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

1、品德地方课程的开发

2、品德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品德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建设的基础,除去教材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多种资源。

1、品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2、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七)品德课程内部以及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1、《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衔接研究

2、小学品德课程与中学品德课程的衔接研究

3、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三、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由于我国的课程开发一直存在"大一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关于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国外已经有一些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借鉴,但对于国内课程领域的研究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是全新的,我们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研究涉及品德教育理念、品德教学、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以期填补我国课程研究领域的空白。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促进我国教材开发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增强教材的适应性,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二)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三)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四)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五)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六)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2002年12月,开题会。

2003年1月~2003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03年3月~2005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05年7月~2005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二)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五)典型课例集

(六)品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精选集

(七)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八)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

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九)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十)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十一)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十二)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2002年12月,开题会。

2003年1月~2003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03年3月~2005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05年7月~2005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三)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德育课程总结篇(5)

结题报告标题格式: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子课题——

××××××××结题报告

(例如: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深化研究结题报告,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在标题下面列出实验区、实验校和课题组及执笔人名称,联系电话、邮编、Email地址。

二、正文

结题报告正文由四部分组成。

(一)子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

这部分包含四项内容。第一,介绍子课题名称。第二,阐述子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原因,主要以对学校德育工作、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及课程改革、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等现状的调查分析为根据,说明为什么提出该课题及其进行立项研究的必要性。第三,介绍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第四,介绍参加实验的年级、班数、人数、课题研究的起止时间。

这部分内容应体现德育科研和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的“课题性”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包括: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及德育论等基础理论;总课题组的《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引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论》、各学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践导引》的理论要点。理论依据是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科学性”的必要条件。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这部分是总结介绍经过课题研究构建的德育实践模式的主体部分。鉴于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在实施中的整体联系,可以把三者结合起来阐述。如将内容、原则、方法融合到学校课题组设计的序列专题活动中进行阐述;也可以将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方法进行相对划分,依次总结阐述。

1.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

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围绕子课题研究目标设计的具体化的专题或问题,包括实验校对校本德育体系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中一个方面的具体研究,如子课题“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体系研究”中的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小学生心理辅导策略、培养良好习惯、与家长沟通配合等专题内容;实验校对《德育》读本、《成长册》、《当代家长》、《好孩子 好习惯》的实验研究,均可作为课题研究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介绍。

2.课题研究的原则把握

课题研究的原则是根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子课题研究内容确定的研究理念,是对研究过程“应该怎样做”的理性认识。遵循实验原则进行实验操作是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点。实验原则一般在研究方案中已经确定,结题报告阐述原则应把重点放在怎样应用科学理论和课题理念进行研究实验上。

3.课题研究的方法运用

课题研究的方法包括管理方法和研究(实验)方法两个方面。管理方法主要是为保证课题研究按计划实施所采取的课题管理工作措施,如建立课题领导小组,定期进行总结交流,建立科研档案等。研究方法主要指课题研究使用的教育科研方法,如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等。结题报告介绍研究方法应紧密结合实例,把重点放在总结介绍怎样运用适合课题研究内容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怎样解决实际问题,怎样实现研究目标上。总结介绍研究方法要突出重点,注重创新,反映特色,讲究条理,体现实践操作过程。例如许多实验校对《德育》读本的实验采用了实验研究法,其阶段总结报告对如何操纵自变量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关系作了客观的说明,较清晰地阐述了实验的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这种写法可以参考借鉴。这部分内容是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的“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的主体部分。

·科研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结题报告

(四)研究成果和结论

这部分的重点是系统总结课题研究取得的各项成果。

1.分项总结课题研究取得的实际效果。

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总结说明:

(1)课题研究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和推进素质教育所产生的作用;

(2)课题研究对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和师德素质所产生的作用;

(3)课题研究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所产生的作用;

(4)课题研究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引导和影响情况。

从上述层面总结介绍课题研究效果,要注意选取典型实例以辅助效果说明;对课题研究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文件中所起的作用也要进行总结说明。阐述实验效果可以结合语言表述选择使用列表法和条形、曲线、圆形等图示法,与实验前的现状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比较说明,这部分是符合课题验收标准“实效性”的主体部分。

2.分项说明成果形式、数量、发表、获奖和推广采用情况。

3.结论

在对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说明的基础上,写出课题研究的结论。研究结论主要是用简明的语言,归纳课题研究所设计的内容和所采用的方法对取得的实际效果的有效性,也可以通过取得的效果证明课题研究设计的内容方法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

4.思考与展望

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深刻体会或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作概要说明或讨论。

三、参考文献

德育课程总结篇(6)

结题报告标题格式: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子课题——

××××××××结题报告

(例如: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深化研究结题报告,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在标题下面列出实验区、实验校和课题组及执笔人名称,联系电话、邮编、Email地址。

二、正文

结题报告正文由四部分组成。

(一)子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

这部分包含四项内容。第一,介绍子课题名称。第二,阐述子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原因,主要以对学校德育工作、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及课程改革、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等现状的调查分析为根据,说明为什么提出该课题及其进行立项研究的必要性。第三,介绍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第四,介绍参加实验的年级、班数、人数、课题研究的起止时间。

这部分内容应体现德育科研和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的“课题性”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包括: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及德育论等基础理论;总课题组的《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引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论》、各学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践导引》的理论要点。理论依据是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科学性”的必要条件。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这部分是总结介绍经过课题研究构建的德育实践模式的主体部分。鉴于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在实施中的整体联系,可以把三者结合起来阐述。如将内容、原则、方法融合到学校课题组设计的序列专题活动中进行阐述;也可以将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方法进行相对划分,依次总结阐述。

1.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

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围绕子课题研究目标设计的具体化的专题或问题,包括实验校对校本德育体系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中一个方面的具体研究,如子课题“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体系研究”中的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小学生心理辅导策略、培养良好习惯、与家长沟通配合等专题内容;实验校对《德育》读本、《成长册》、《当代家长》、《好孩子 好习惯》的实验研究,均可作为课题研究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介绍。

2.课题研究的原则把握

课题研究的原则是根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子课题研究内容确定的研究理念,是对研究过程“应该怎样做”的理性认识。遵循实验原则进行实验操作是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点。实验原则一般在研究方案中已经确定,结题报告阐述原则应把重点放在怎样应用科学理论和课题理念进行研究实验上。

3.课题研究的方法运用

课题研究的方法包括管理方法和研究(实验)方法两个方面。管理方法主要是为保证课题研究按计划实施所采取的课题管理工作措施,如建立课题领导小组,定期进行总结交流,建立科研档案等。研究方法主要指课题研究使用的教育科研方法,如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等。结题报告介绍研究方法应紧密结合实例,把重点放在总结介绍怎样运用适合课题研究内容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怎样解决实际问题,怎样实现研究目标上。总结介绍研究方法要突出重点,注重创新,反映特色,讲究条理,体现实践操作过程。例如许多实验校对《德育》读本的实验采用了实验研究法,其阶段总结报告对如何操纵自变量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关系作了客观的说明,较清晰地阐述了实验的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这种写法可以参考借鉴。这部分内容是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的“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的主体部分。

·科研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结题报告

(四)研究成果和结论

这部分的重点是系统总结课题研究取得的各项成果。

1.分项总结课题研究取得的实际效果。

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总结说明:

(1)课题研究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和推进素质教育所产生的作用;

(2)课题研究对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和师德素质所产生的作用;

(3)课题研究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所产生的作用;

(4)课题研究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引导和影响情况。

从上述层面总结介绍课题研究效果,要注意选取典型实例以辅助效果说明;对课题研究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文件中所起的作用也要进行总结说明。阐述实验效果可以结合语言表述选择使用列表法和条形、曲线、圆形等图示法,与实验前的现状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比较说明,这部分是符合课题验收标准“实效性”的主体部分。

2.分项说明成果形式、数量、发表、获奖和推广采用情况。

3.结论

在对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说明的基础上,写出课题研究的结论。研究结论主要是用简明的语言,归纳课题研究所设计的内容和所采用的方法对取得的实际效果的有效性,也可以通过取得的效果证明课题研究设计的内容方法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

4.思考与展望

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深刻体会或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作概要说明或讨论。

三、参考文献

德育课程总结篇(7)

随着中职教育不断发展,中职教学逐渐朝着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的方向发展。德育教学也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对德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使德育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一、德育课活动教学模式概述

1.德育课活动教学模式的内涵

德育课活动教学是针对德育课教学实际,对其进行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德育课的活动教学是指让学生参与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通过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提出疑问,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1]。德育课活动以实现学习与活动的转化为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在愉悦的氛围内完成课堂教学目标。[1]

2.德育课活动教学的重要意义

现代德育课教学应该重视实践与教育的结合,这也是德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活动化的教学模式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2]。中职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主要是由于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中职学生思维敏捷、求知欲强,但是思想波动性较大,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活动化的德育课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这不但符合学生喜欢探索的心理特点,而且满足了学生对德育教学的实际需求。中职学生大多讨厌刻板的课堂讲授,喜欢在活动中学习,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让同学们对德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使德育教育在实践中发挥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作用。

二、德育课活动教学的应用策略

1.组建活动小组,实现互动合作学习

德育课活动教学是以活动为教学的载体,为方便活动的展开,教师可以在组织活动时,将学生划分为几个活动小组,组建起互动合作学习小组。组建学习小组是为了形成“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的学习机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活动时,需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这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很好机会。例如,教师在德育课程开始之初,为学生组建起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组员由基础差和基础好的同学共同组成,但是每个小组的整体实力要基本相当[3]。当学习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重新进行分组,但仍要保持成员间的差异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等的环境中进行公平竞争,让学生意识到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成绩,还要帮助别人提高整体实力。这种油然而生的双重责任感会激发学生的斗志,小组内人人追求进步,全组齐心协力共同成功。由此可见,小组模式在活动教学中的应用,切实提高了德育教学的效果。[2]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投身教学活动

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作为德育课教学,也应转变教学观念,确立学生在德育课中的主体地位。在活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及主动思考的能力。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衡量德育课活动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擅长的事,使其树立起主人翁意识,从而自发地投入学习中。例如,教师安排学生做“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教师要安排好学生在调查活动中的角色,发挥每个同学的特长。写字、绘画较好的同学可以绘制宣传海报;口才较好的同学可以作为小记者采访校园的同学;做事认真细致的同学可以整理、统计调查问卷。学生投入到活动中,每个人都积极献计献策,努力完成好活动任务,这样学生不仅完成了调查活动,而且也懂得了很多正确使用网络的知识,从而帮助他们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

3.总结学习经验,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

完整的学习过程必须包含总结与反思的过程。德育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学习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主动寻求解决的办法。反思可以说是知识的一种升华。反思的目的是将课堂活动的体验上升为理论思维,进而用这种思维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学生反思的过程是自我升华的过程。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尚未完全形成,适时引导他们利用德育知识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每一次德育课活动后,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教师自己也要及时总结和反思,并逐渐形成一种自觉的习惯和行为。学生只有将这种总结和反思的模式转化为一种主动的行为,才真正实现了德育教学的意义。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极有可能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德育课活动教学使学生将课堂知识内化成了坚定的道德信念,学生能够积极进行总结反思,及时纠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从而自觉抵制社会中不良风气影响。[3]

结束语:

德育课活动教学是德育教学的一种创新,它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授课模式,真正使德育教学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这种活动化的教学可以有效补充常态教学方式的不足。日常教学实践表明,德育课活动教学对提高德育课的教学魅力,发挥德育课的教育作用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关于德育课活动教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使德育课活动教学真正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 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0).

德育课程总结篇(8)

郭继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邵清,上海市大同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认为,开发德育课程链是改进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开发德育课程链的意义

德育课程链是指为了促进学生道德的知、情、意、行和谐统一发展,由教师开发的,以认知为前提,以活动课为主线,以社会实践为辅助,将学科德育、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机整合而形成的一系列课程的组合。开发德育课程链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助于提升德育工作的专业品质

在现实中,德育工作除了专门的德育课程(如思想品德课)外,主要是以各种临时组织的活动形态存在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德育工作的专业品质。

其一,德育工作所需要的时间难以保障。在应试竞争的压迫下,教师都竭力为自己所教的学科争取多一点时间,因此德育活动时间往往受到冲击和挤压。只有将德育课程化,将德育活动安排进课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遏制对德育工作的时间侵占。

其二,德育工作的应有地位无法落实。尽管各种文件中反复强调“德育为先”,然而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德育工作者往往会会觉得矮人一截。德育课程链开发有助于帮助德育工作者建立专业自尊,从而使德育工作更加健康地发展。

其三,德育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目前,许多学校虽然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停留在自发的、随意的、即兴的课外活动层面,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由于没有纳入课程体系,德育活动始终陷于可多可少、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加之缺乏认真的研究和精心的设计,其实际效果也就难如所愿了。

2. 有助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应当是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即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协调发展。

在实践层面,专设的德育课程主要解决的是学生“知”的问题,由于缺乏后续的活动跟进,学生很难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体验、有所感悟,把“情”和“意”渗透并融入到灵魂中,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而学校组织的各种德育活动因为没有与德育课程实现有效对接,因而显得散乱,往往在“热闹”过后难以给学生认知上的触动。这就造成了学生的知行脱节。

为了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就需要将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培养的途径、方法衔接起来,协同培养学生的“知”与“行”。学生的“知”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要想将“知”内化为“情”和“意”,就需要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而要让学生参与,则必须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即社区服务或社会实践。德育课程链恰恰是将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三个环节有机整合的一种方式,是将学生由外在的认知内化为自身情感并外显为行为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3. 有助于提高科任教师的育德能力

德育工作需要全体教师的参与和努力,但事实上除了班主任以外,广大科任教师往往扮演的是旁观者的角色。笔者认为,在强调和重视班主任育德能力培养的同时,不应忽视科任教师育德潜能的挖掘和激发。

学校开展德育课程链的开发,能够为科任教师提供参与德育的平台。德育课程链的基础是学科类课程,科任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提炼德育内容,在课堂上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整个德育课程链开发的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是学生道德的“关怀者”,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为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

德育课程链的开发,也为教师提高自身的育德水平创造了机会。学科知识的传授是科任教师的强项,但如何无痕化地挖掘德育内容、整体性地构思德育课程链,则是对他们的挑战。在德育课程链开发中,教师首先要选择和组织德育课程内容,挖掘学科中丰富的德育素材,然后将这些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选择优秀的骨干学生成立对应的社团,指导学生开展相应的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的基础上,组织指导学生进行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道德。这一过程离不开反思和总结。伴随着德育课程链开发,广大科任教师的育德能力必然会随着实践的深入而提高。

二、德育课程链的开发流程

德育课程链开发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但在操作流程上可以依托学校已有的课程开发体系,根据德育课程链的特点稍加改进。为此,笔者将德育课程链的开发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方案设计与审批

德育课程链主要依靠教师自主开发完成,但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首先,引导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德育课程链的理论实质、主要特点和实施形式。其次,帮助教师选定科目,确定拓展的内容,明确德育的目标。最后,在教师编制德育课程链的课程方案时,要及时给予专业上的指点。

不同于其他单门课程的开发,德育课程链在方案设计时就必须同时考虑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三个部分,围绕着共同的目标,各有侧重地编制不同的方案。三份方案要统筹兼顾、合理衔接,从而连续性、一体化地解决学生的知、情、意、行问题。

教师完成方案设计后,须上交给学校的课程开发管理机构进行审批。课程开发管理机构的人员由学校的行政领导(校长和业务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和资深教师组成,这样既能发挥学校行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又能发挥专业教师在学术上的优势。根据学校当年课程设置要求,课程管理机构经商议后按“立项”“修改立项”“不批准立项”“建议立项”进行课程链的网上审批。

2. 学生选择

审批通过后,德育课程链会被登入网上选科系统,学生可以在开学后的第一周按照“自由选择,自主选择”的原则进行网上选科。学校规定学生必须要修满2个学分的拓展型课程,一个学期要选择一门文科、一门理科。

选课时,德育课程链是纳入学校的拓展型课程体系的。因此,学生既可以选择德育课程链,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拓展型课程。

3. 课程链实施

当学生选择了德育课程链后,就要进入实施阶段了。一个完整的德育课程链,包括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三个部分。

课堂教学是教师在固定教室内开展教学活动,主要以科任教师讲授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传授有关道德知识,注重学生的认知。而学生也以听讲为主,感知道德。比如,“我身边的形象设计”德育课程链在课堂教学部分,教师会向学生讲解一些形象设计的基础知识和中学生形象的特定要求。

当学生在课堂中有了一定的道德认知,便由学生组织相关社团进一步展开活动。社团活动中的学生主要是选择该课程链的学生,每个社团都会指定一位学生为社长,具体负责本社团的活动。社团活动开展的时间一般为每两周一次,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没有限制,但一般为10人左右。社团活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注重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的感悟,加深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和体会。比如,选择“我身边的形象设计”德育课程链的部分学生组建了“完美形象1+1”社团,社团内部进行合理分工,有形象绘制师、发型师、创意总监、模特等,定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如某种发型的梳理;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如帮助某位同学改造形象。

仅仅有道德认知和体会还是不够的。为了使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内在的情感和体验,外显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就需要让学生参与更多的、更广泛的实践。社会实践一般是社团成员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到附近的社区去服务,如宣讲世博礼仪,解答居民的形象困惑等。

4. 课程链评价

德育课程链的评价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对学生的评价,即对学生参与课程链以及学习结果进行判断;二是对教师的评价,即对教师课程链开发与教学情况作出评定。

各个课程链的教师对学生规定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科目不同,具体评价方法也会不同。一般会要求学生写小论文和报告,日常评价和学期考核相结合。不同的课程链虽然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有些不同,但都会包括课堂学习评价、社团活动参与评价和社会实践参与评价。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通过三个渠道进行:一是查看学生记录册。记录册由班长负责管理,主要看学生是否比以前有了进步,看教师是否按照课程计划在进行教学。二是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这主要在参加课程链的学生中间进行。三是随堂听课。由相关人员对德育课程链进行不定期的听课,以收集教师开课的情况。

三、德育课程链的开发策略

德育课程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也不同于单门德育课程,它的开发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1]笔者认为在德育课程链的开发中必须注意三大策略。

1. 总体设想策略

德育课程链是一系列链式课程的有机整合,开发时需要站在整体的高度通盘考虑,并对其中的课程进行分类设计。由此,才能使整个德育课程链体现出序列性和整体性。

对德育课程链进行总体设想,就是要从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全局出发,将德育课程链的开发纳入学校整个课程建设体系中,整体构建。长期以来,德育是作为学校工作的独立模块进行的,德育和课程建设是平行的两条线。实践已经证明,这不利于提高德育实效性。笔者认为,只有将德育课程链纳入整个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才能有效避免德育游离于学校课程和教学之外,才能使学校的课程体系更为完整,才能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德育课程链进行总体设想,就是要从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构想出发,将德育课程链开发置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大背景下进行设计和规划。德育课程链的开发不能脱离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布局而另搞一套,不应使之成为外在于学校德育的“另外”工作,应使其很好地融入、支撑、服务于学校德育的整体工作。因此,学校应当明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阶段性任务、本校的特色,为教师进行德育课程链开发奠定思想基础,提供方向指引,将教师个体性的课程链开发行为与学校整体的德育工作有效地联系起来。

对德育课程链进行总体设想,就是要从课程链开发的主题设计出发,用主题将学科类课程、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贯穿起来。主题是德育课程链的“灵魂”,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社团活动抑或社会实践,都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展开。比如,“我身边的形象设计”德育课程链在课堂教学中着重讲解美学知识,在社团活动中主要训练学生的设计技能,在社会服务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而这一切都是围绕着得体的礼仪来进行的。

由此可看出,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实践性非常强,对于学生践行道德的知识与技能提供了广阔空间和丰富形式。传统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往往是单独进行的,没有和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链接起来,而德育课程链在设计时,注重在课堂教学科目和社团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实践性、体验性和丰富性,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获得道德的体验和最终形成道德的内化过程。

2. 强化体验策略

道德的关键不在于“知”而在于“行”,从“知”转化为“行”,离不开中间的“体验”环节。综观我国的德育实践,课堂组织上单向灌输过多,且偏重于理性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实践机会的提供,即使有所谓的“实践”活动,其结果也容易走向形式主义,学生也没有得到真正的体验。[2]在德育课程链的开发中,必须解决上述问题。

德育课程链是一个由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组成的三环式结构,在强化体验方面应当三管齐下。限于课堂教学的性质和任务,留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和机会不可能很多,为此,学校应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在后续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中加深体验做好铺垫。

如果说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体验的前奏的话,那么,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就是体验的核心环节了。在这两个环节,要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作用,因为学生的体验是无法由教师去替代的。当然,教师并非无事可做,他应当辅导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他应当指导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让学生在联系中加深体会;他应当引导积极尝试,让学生在行动中领悟。

3. 渐进完善策略

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德育课程链的开发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必须实行渐进完善的策略,从单链尝试到逐步提升,再到分批推广。

在德育课程链开发的起始阶段,必然要选择某一方面进行单条课程链的尝试,当单条课程链尝试成功或取得一定成效后,再逐渐推进其他课程链的开发。在德育课程链中,单链尝试过程一般包括课程链计划、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评价改进等五个方面。五个方面是闭合的循环过程,具有序列关系,体现了单链开发的逻辑体系。

单链开发完成后,需要在实施中逐步提升。课程链实施从本质上来说,不是课程链计划的照搬,而是一个过程;不是一项事务,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施过程中,必然涉及实施者的课程理念和个性化工作,必然会遇到学校内外环境的变化,因此需要学校管理者、课程链开发教师和学生等的共同参与,在实施中建构德育课程链的理论和实践,为德育课程链计划的调整、修改和补充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德育课程链的推广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批推广。德育课程链的推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初始阶段。此时一切都处在探索中,只能脚踏实地地进行,慢慢积累经验。第二,成熟阶段。当逐渐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做法后,就要逐步在各个学科、各位教师间交流与分享,进而达到全校范围内推广。第三,辐射阶段。当德育课程链在一校之内达到成熟和常规化后,推广的范围就会超出一所学校的限制向其他学校辐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必须要认清德育课程链开发推广的阶段特征,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错失良机。

德育课程总结篇(9)

1、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

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民族在其历史演进和文化行为中积淀形成的长久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就是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是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就把握了该民族文化演进的纲要。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总体特点是整体和谐、辩证综合。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宇宙、人生运用整体思维,把人放在与天地社会的动态联系中认识。

2、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道德也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建立在小家生产基础和封建宗法制度之上的传统道德,必然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一面。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同时,还要有世界眼光,实现中西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二、综合性与实践性应成为《德育》教材与德育观点变革与创新的主要特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才各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育课程是实现这种教育过程的最重要的活动载体。

1、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

整体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做法是: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生;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内在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小学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将总目标转化为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具有年级梯度的具体目标,并体现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

2、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

德育课程不仅是德育目标内容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是德育实践活动体系,这是由道德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实践体现着道德的本质,反映着德育的基本规律。

首先,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

其次,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兼培养能力,它主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中到此并没有完结,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得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三、回归生活应成为《德育》教材与德育观点变革与创新的主要形态

1、回归生活是德育课程形态的一种改革趋向

回归生活的趋向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理论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促进了德育课程类型的变革和发展。其表现为原来占一统地位的德育学科课程开始由理论体系向生活体系转移,同时,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如德育活动课程、德育综合实践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等,德育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精神环境等)也纳入德育课程范围。在近年来的《德育》教材与德育观点变革实验中,“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课题组研究编写的《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在德育回归生活上进行了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自然办生活、国家民族生活六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

德育课程总结篇(10)

一、德育课程三级目标彰显科学化

(一)总目标的确立

高雅学生德育课程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小学德育纲要为准则、以学校办学理念为依托构建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小学德育纲要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是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旗帜,统领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德育渗透办学理念。

(二)二、三级目标的确立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心理学林崇德教授认为,德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是要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因此,根据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与思想基础,整合当前社会时政热点,创建、分化出德育课程体系的二、三级目标,这是德育科学性的起点。每个年级在总目标下有各自的二、三级目标,这样就犹如把颗颗“珍珠”串成了一条“项链”,由一条主线贯穿整个学期,甚至整个学年,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

二、德育课程内容凸显生活化

目前德育教育很受重视,但效果不是很明显,主要问题是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相脱离,所以,内容的选择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触动学生内心深处,以学生喜爱的形式开展,才有实效性。

同时,学校德育课程内容以严谨、丰富为准则,群策群力共建而成。主要流程如下:首先,上网寻找古今中外对“雅”的诠释,为“雅”的定义提供科学依据,做到有理可循,有据可查;接着,通过班主任及全体教师共同研讨,进一步深化“雅”课程内涵,并且以学生家长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为重要手段,丰富“雅”内容,增加可行性;再向家长收集儒言雅行案例,归纳“学生儒言雅行100例”作为德育重要内容。

三、德育课程的实施

(一)德育基础课程校本化

1.“启雅”课程(幼小衔接)

学生升入小学后,在生活上、学习上有一个适应过程,学校在开学前应设置一周启雅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课堂常规教育(坐姿、站姿、学具摆放等)、各门学科课堂规范教育和训练、队列训练、生活常规教育(洗手、漱口、如厕等)……如,语文学科规范教育包括阅读习惯训练、练习拿书姿势等,又如,美术学科规范教育包括学会爱护自己和学校的美术工具等。

2.“汇雅”课程(思想品德课整合)

目前品德课教材包括《小公民》《品德与社会》《人・自然・社会》三套,内容多,主题重复。可以将三套教材整合出五个主题:学会负责、诚实有爱、乐学善思、遵纪守法、热爱家乡,这五个主题涵盖了浙江名人故事、美丽的浙江、浙江公益、浙江天气、安全你我他等多项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丰富地方风土人情的同时,又落实了德育目标。

3.“触雅”课程(主题式班队课)

学期初时,学生发展中心结合德育阶段性目标及各月德育主题,以“菜单式”为各年级列出班会课主题,确保课程的有序开展与实施,内容来源于学生学习生活,紧紧围绕三级目标,既有针对性,又接地气。

(二)德育拓展课程精品化

开设此类课程主要是为了整合家长资源、社会资源等丰富的校外资源,以克服校内资源有限这一问题,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主要包括:社会小义工活动、暑期童子军活动、“东方遇见西方”文化活动、家长客座教师、德育大雅堂等。

上述德育拓展课程,充分挖掘、利用了家长和社会资源,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合力。

四、德育课程评价彰显过程化

德育课程评价要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合,改革原有的“三好学生”评价方式,引领学生人人争当“星级学生”。首先是过程性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情况,发放学科卡、文明卡、艺术卡,每月兑换学科星、文明星、艺术星。第二是阶段性评价,平时,教师及时将学生信息输入学生评价系统,到期末由系统自动生成相应的银星、金星、钻星,这一评价方式完全体现了高雅学生德育课程的特征,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由评到争”的转变,大大激发了全体学生争优的积极性。

德育课程是学校发展的内在驱动,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在实践中探索的系统工程。乘着课程改革的东风,让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新媒体半年工作总结 下一篇: 思想品德教育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