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晋升职称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31 01:21:48

教师晋升职称论文

教师晋升职称论文篇(1)

教师职称是教师的任职资格与能力的凭证,是教师的综合素质、实际水平的凭证及物化体现。客观地说,教师职称的晋升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师积极性提高的源动力之一,这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现行的职称晋升制度凸显出很多弊端和不足。

一、现行职称晋升制度的弊端

1.高职称人员数量急剧增加导致职业怠倦现象加剧

近几年,我国高校高职称人员数量不断增长,其间年轻的高职称教师也迅速增加,出现了副教授、教授数量膨胀现象。然而,高校的综合科研能力和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并没有因此而增长。究其本质原因不是政策制定的疏忽,也不是控制监督的主要问题,而是高校的定位。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高职称人员紧缺,高等院校的师资矛盾是供给不足。而高职称教师的供给不足又是由一定的历史原因和现实的学术科研水平有限造成的。[1]不少教师进行科研只是为了晋级,这就容易与生产实际脱钩,研究出一些无用的成果,或者评上职称后就将论文成果束之高阁,不去推广转化为生产力。高校教师一评上教授,就会终身受益,主观上不必为晋升而奋斗,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都达到了满足。很多人四十多岁就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倚老卖老,反正终身享用国家的教授待遇。这种不合理的职称评审制度扼杀了知识分子的创造力,束缚了一大批本可以成为发明家、创造家人士的手脚,造成了人才的普遍平庸化、功利化,严重阻碍了教师专业队伍的发展与建设。

2.高校各学科间职称晋升标准无专业区别

评定标准的不一致更多地反映在高校学科间。不同的院系,因为设立标准不同,评审的结果千差万别。理工与艺术专业,重在实际操作与表演,它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尽管它不同于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建树。两者体系不同,并无高低之分,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实际操作的要求不应被贬低。顺应市场经济变革,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如果没有一支动手能力强、技艺精湛的教师队伍,是不可能实现的。盲目追求学术,轻视技能,不仅会挫伤许多优秀教师进取的心,埋没人才,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当前在评定高级职称时,要制定合理的标准,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专业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结合其各自情况制定分类的任职标准,而不能笼而统之。

3.职称评审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严重

教师最本职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是把先进的教育理论运用于学生教育的实际操作者,把学生培养成国家的有用之才。但现行职称评定的导向,却不可避免地使得教师认为教学无所谓,只搞科研,坦率地说就是写论文,通行的做法是把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或出版的学术专著作为一个“硬指标”。如果论文数量达不到规定要求,无论这名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得如何好,无论其论文质量多么高,都无法得以晋升。尤其对于搞科研的教师来说,认真踏实地搞科研也许几年完不成一个成果,完不成成果怎能评职称?而相同的时间东拼西凑几篇论文却可以评上最高的职称。于是很多人无奈地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捷径上去,也使得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用的精力非常有限。教师摆不正自身工作的重点,教学的质量工程就不可能落到实处。仅仅依靠“评聘分离”并不能彻底解决高校教师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追求问题,唯有在职称评定这个源头纠正高校教师的定位,方能使教师回归教育工作的本质。

二、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我国高校职称改革的经验和今后的改革方向谈几点个人建议。

1.建立多元化的高校教师职称晋升体系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职称晋升体系,即要符合教育的规律、科学的规律、人才的规律。高等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综合性的,既要有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业绩的定量考核,又要有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定性分析。应该把教学与科研、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系统、客观地评价教授真实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晋升体系;在晋级中要兼顾短期与长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鼓励教师通过较长时期的艰苦劳动创造出高质量、高水平、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对人才的成长要有引导、激励和约束机制,要为教授们的继续发展创造条件。

2.提高高校教师的学术权威和学术自由

大学的管理中存在着国家权力、市场力量和学术权威三种力量,三股力量相互作用表现为一个三角形的协调模式。[2]在我国的大学管理中国家的行政权力一直占主导作用,市场力量和学术权威的作用总体上微不足道,尤其表现为学术权威和行政力严重失衡。然而,实践证明大学的行政主导模式不利于学术自由,国家权力应为大学的自由创造保障条件,而不是让学术直接服从于国家短暂的眼前需求。就整体而言,国家绝不能要求大学直接和完全地为国家服务;而应该确信,只要大学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最高层次上实现了国家的目标,由此而带来的收效之大和影响之广,远非国家之力所及。[3]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涵是以学术自由为支撑的大学自治和教授治学,以学术指导模式管理大学有利于学术自由和学术发展。因此,学术事务应尽可能地交给学术人员处理,学术管理权力应尽可能赋予教师群体。

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

一个制度的实施必然要有相应的法律支撑,面对市场化教师职称晋升问题上的诸多矛盾,应尽快出台《教师职称晋升条例》及实施细则,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该制度的权威性,为教师的法律武器,能够维护教师自身的权益,也为教师职称晋升机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高校教师职称晋升是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着重研究、发现其特有的规律,在学习、借鉴别国的成果经验的同时也要注意条件比较,不可盲从。我们要及时研究解决工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推动职称晋升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教师晋升职称论文篇(2)

教师职称是教师的任职资格与能力的凭证,是教师的综合素质、实际水平的凭证及物化体现。客观地说,教师职称的晋升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师积极性提高的源动力之一,这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现行的职称晋升制度凸显出很多弊端和不足。

一、现行职称晋升制度的弊端

1.高职称人员数量急剧增加导致职业怠倦现象加剧近几年,我国高校高职称人员数量不断增长,其间年轻的高职称教师也迅速增加,出现了副教授、教授数量膨胀现象。然而,高校的综合科研能力和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并没有因此而增长。究其本质原因不是政策制定的疏忽,也不是控制监督的主要问题,而是高校的定位。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高职称人员紧缺,高等院校的师资矛盾是供给不足。而高职称教师的供给不足又是由一定的历史原因和现实的学术科研水平有限造成的。[1]不少教师进行科研只是为了晋级,这就容易与生产实际脱钩,研究出一些无用的成果,或者评上职称后就将论文成果束之高阁,不去推广转化为生产力。高校教师一评上教授,就会终身受益,主观上不必为晋升而奋斗,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都达到了满足。很多人四十多岁就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倚老卖老,反正终身享用国家的教授待遇。这种不合理的职称评审制度扼杀了知识分子的创造力,束缚了一大批本可以成为发明家、创造家人士的手脚,造成了人才的普遍平庸化、功利化,严重阻碍了教师专业队伍的发展与建设。2.高校各学科间职称晋升标准无专业区别评定标准的不一致更多地反映在高校学科间。不同的院系,因为设立标准不同,评审的结果千差万别。理工与艺术专业,重在实际操作与表演,它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尽管它不同于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建树。两者体系不同,并无高低之分,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实际操作的要求不应被贬低。顺应市场经济变革,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如果没有一支动手能力强、技艺精湛的教师队伍,是不可能实现的。盲目追求学术,轻视技能,不仅会挫伤许多优秀教师进取的心,埋没人才,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当前在评定高级职称时,要制定合理的标准,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专业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结合其各自情况制定分类的任职标准,而不能笼而统之。3.职称评审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严重教师最本职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是把先进的教育理论运用于学生教育的实际操作者,把学生培养成国家的有用之才。但现行职称评定的导向,却不可避免地使得教师认为教学无所谓,只搞科研,坦率地说就是写论文,通行的做法是把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或出版的学术专著作为一个“硬指标”。如果论文数量达不到规定要求,无论这名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得如何好,无论其论文质量多么高,都无法得以晋升。尤其对于搞科研的教师来说,认真踏实地搞科研也许几年完不成一个成果,完不成成果怎能评职称?而相同的时间东拼西凑几篇论文却可以评上最高的职称。于是很多人无奈地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捷径上去,也使得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用的精力非常有限。教师摆不正自身工作的重点,教学的质量工程就不可能落到实处。仅仅依靠“评聘分离”并不能彻底解决高校教师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追求问题,唯有在职称评定这个源头纠正高校教师的定位,方能使教师回归教育工作的本质。

二、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我国高校职称改革的经验和今后的改革方向谈几点个人建议。1.建立多元化的高校教师职称晋升体系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职称晋升体系,即要符合教育的规律、科学的规律、人才的规律。高等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综合性的,既要有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业绩的定量考核,又要有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定性分析。应该把教学与科研、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系统、客观地评价教授真实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晋升体系;在晋级中要兼顾短期与长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鼓励教师通过较长时期的艰苦劳动创造出高质量、高水平、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对人才的成长要有引导、激励和约束机制,要为教授们的继续发展创造条件。2.提高高校教师的学术权威和学术自由大学的管理中存在着国家权力、市场力量和学术权威三种力量,三股力量相互作用表现为一个三角形的协调模式。[2]在我国的大学管理中国家的行政权力一直占主导作用,市场力量和学术权威的作用总体上微不足道,尤其表现为学术权威和行政力严重失衡。然而,实践证明大学的行政主导模式不利于学术自由,国家权力应为大学的自由创造保障条件,而不是让学术直接服从于国家短暂的眼前需求。就整体而言,国家绝不能要求大学直接和完全地为国家服务;而应该确信,只要大学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最高层次上实现了国家的目标,由此而带来的收效之大和影响之广,远非国家之力所及。[3]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涵是以学术自由为支撑的大学自治和教授治学,以学术指导模式管理大学有利于学术自由和学术发展。因此,学术事务应尽可能地交给学术人员处理,学术管理权力应尽可能赋予教师群体。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一个制度的实施必然要有相应的法律支撑,面对市场化教师职称晋升问题上的诸多矛盾,应尽快出台《教师职称晋升条例》及实施细则,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该制度的权威性,为教师的法律武器,能够维护教师自身的权益,也为教师职称晋升机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教师晋升职称论文篇(3)

1制度建立

随着中国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各级医院将是向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发展,严格的医疗质量控制、规范的临床教学管理和开展医学科研将大大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7-9]。本院作为一所年轻的教学医院,为了强化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教学意识,鼓励他们积极从事临床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从2007年就制定了医护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必须完成当年的教学任务,临床带教学生评价满意率在80%以上,并通过教学讲课和教学查房考核,方可申报晋升上一级职称。临床医生未参与教学工作和教学讲课、教学查房考核不合格者不予晋升。

2考核标准

教学讲课标准参照“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师讲课评价表”标准执行。教学查房标准参照“重庆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教学查房评分表”、“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护理教学查房评分表”标准执行。

3考核办法

主要采取了平常测评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平常测评就是通过每月的教学质量考核和向实习生发放调查表对带教教师进测评;集中考核就是对拟晋升职称者在申报前夕进行教学讲课和教学查房集中测评。晋升中级职称考核由院内高级职称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分别组成教学讲课和教学查房考评小组,按照标准集中考核,当场评分后交人事部门统计,最后按平均分数计算。晋升高级职称考核由医院聘请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相关专业教授到本院对拟晋升人员进行教学讲课和教学查房考核,当场点评,当场评分。

4考核效果

4.1拟晋升高级职称医务人员临床教学考核情况5年来考核拟晋升高级职称的医疗、医技、护理人员共34人次,考核情况见表1。

4.2拟晋升中级职称医务人员临床教学考核情况2009~2011年拟晋升中级职称的医疗、医技、护理人员考核情况见表2。

教师晋升职称论文篇(4)

激励是调动高职院校教师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与途径。通过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并注意适当适时的具体情况,创造条件以激发教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高职院校的发展与教师自身发展的统一,达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目的。在各种激励方法中,非职称晋升激励方法贯穿于整个高职院校教师管理的过程,与其他激励方法融合在一起,是不可忽视的一种激励方法。

高职院校在实施教师非职称晋升激励方法的过程中,公平是不可忽略的假设前提。所以本文的所有内容都建立在管理公平的基础之上,是公平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教师非职称晋升激励方法的研究。

一、非职称晋升激励

1.什么是非职称晋升激励

非职称晋升激励是指学校采用非职称晋升的方式激发、鼓励、调动教师的热情和动机,使教师潜在的工作动机尽可能地充分发挥和维持,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或学校目标的过程。

因为“职称晋升”是一个时点或者说是一个时段状态,而“非职称晋升”是一种常态,是一种时期状态,所以,非职称晋升激励是高职院校教师激励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

2.非职称晋升激励教师的原则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2)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相结合原则;

(3)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相结合原则;

(4)及时适度与因人而异原则;

(5)公平公正与注重实效原则;

(6)注重法纪原则。

二、高职院校教师非职称晋升激励的过程

对教师的激励是有一定规律的,把握好这个规律就能使管理工作事半功倍。如图1所示,首先,要有适当的刺激,激发教师的内在愿望与冲动,产生工作需要;其次,合理设计目标和方法,满足教师的需要,产生行动动机;再次,因为动机产生行为,用相匹配的实际行动来实现动机,就会产生对应的工作行为;最后,行为无论成功与否都会通过反馈来决定和影响下一轮行为。

高职院校教师非职称晋升激励方法也不例外。首先,要摸清高职院校教师的各种需要,或者给予一定的外界刺激,引导或激发某种需求;其次,根据不同的需要制定相应的非职称晋升激励教师的方法,对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的目标设计进行引导,让其产生合理动机;再次,让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和维持工作动机;最后,采用非职称晋升激励方法及时有效地回报教师,并根据执行结果的好坏对非职称晋升因素激励教师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

三、高职院校教师非职称晋升激励方法

1.成就激励

一是科学设置工作目标。目标是激发教师动机、满足教师成就感需要的重要诱因。设置目标首先是要具有价值性,要具有社会意义,要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组织的某种需要和个人的某种需要,目标价值越大,起到的激励作用也会越大。其次是目标要具有挑战性,这样才能强化目标的激励作用,实现目标后才有成就感。再次是目标实现要具有可能性。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尽管价值很大,挑战性很强,但由于可望而不可即,目标也会没有吸引力,没有多大的激励作用。二是进行工作再设计。根据面临的新形势,对工作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工作团队的组成进行再设计,赋予工作新的使命、内涵和职责,从而丰富原来的工作内容,使教师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有新的和更高的成就感。三是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围绕高职院校新课程改革、推进新型校企合作方案等中心工作,在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拓宽高职教育服务领域,以新的工作挑战来扩大教师工作覆盖面和成就面。

2.参与激励

参与激励是指让教师参与高职院校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和管理,并对领导的行为进行监督。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参与高职院校发展目标的制定,参与重大问题的讨论、研究和决策,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二是要鼓励教师对本高职院校工作充分地提意见和建议,体现教师这个团队的组织性和团队性,发挥教师的监督作用。三是让教师在学校与学生之间发挥沟通作用,向上汇报学生反映的问题,向学生传达学校的意图、决策和处理意见,在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校分担责任中体现出工作能力和自身价值。

3.奖罚激励

求上进、受人尊重、得到组织和社会的认可和赞扬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高职院校要根据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因人而异的原则,及时地、分层次地给予教师一定的奖励。过时的奖励,不仅会削弱奖励的激励度,反而会适得其反。不分贡献大小,一视同仁式的奖励,也会挫伤先进者的积极性,不利于其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同时奖励方式也应富于变化,物质奖励的方式一定要有时代气息,以教师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奖励。精神奖励也应不仅仅限于通报表彰、大会表扬、记功等常规形式,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进行宣传,采用领导走访、会议座谈等形式进行经验交流,或委任各种形式的义务宣传员、义务监督员等社会职务。

惩罚后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对先进的一种激励,但应注意好以下四点:一是不能滥用惩罚,特别是不能打击报复。二是要注意惩罚与帮教相结合,惩罚本身并不是目的,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才是目的。三是注意及时有效。查明真相后,要立即进行惩罚,一方面可以防止事态扩大,另一方面也可以消除教师因过时惩罚而产生侥幸心理。四是注意把握惩罚的轻重程度,防止无关痛痒,也要防止大伤元气。当然,应该移交纪检或者司法部门处理的问题,必须毫不隐瞒地、坚决无条件移交。

4.交流激励

管理学中有一种观点:“前三年是优点相加,后三年是缺点相加。”这通常是指一个人在一个岗位工作的时间以3到4年为宜,这就需要用交流的方式来激励教师。交流激励主要是指在高职院校内对教师实行岗位轮换和非提拔性调动,比如调换班级、年级等,由于教师的专业具有稳定性,这样的流动不可能很大,所以更要重视工作环境的细节变换,根据教师个人的不同需求,及时适度地进行调节,进而恢复和保持教师的工作热情。

5.待遇激励

在不违反国家工资分配政策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工资和福利档次对教师的激励作用。在改善工资结构和推进福利分配货币化、工资化的过程中,体现出先进工作者与一般教师的待遇区别。

6.培训激励

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培训也能对教师平时的工作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一是可以调节教师工作情绪和心态;二是通过学习交流可以查找出自已的工作与上级精神、与先进学校、与先进典型、与同期学员之间存在的差距,起到学习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三是可以将培训作为对先进工作者的一种奖励方式,用点名调训、脱产学习、跟班学习、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激发教师的学习和工作热情。高职院校教师教育培训工作应该在“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全员培训、保证质量,全面发展、注重能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原则指导下进行。

7.关怀激励

关怀激励是指在工作以外,领导以组织或个人的名义关心高职院校教师的心态心情、关怀教师及教师家属的工作、生活,从而增加教师的集体荣誉感,使教师个人因得到组织和领导的充分尊重,在工作中而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潜力。关怀激励的主要方式有领导与教师和教师家属交心谈心、精神安慰、走访看望和适当的物质慰问等,鼓励教师积极发挥发展情趣健康的个人爱好,组织开展由教师及教师家属参加的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等等。

四、高职院校教师非职称晋升激励的实践研究

我们选择了武进城市学院作为实践对象,采取了系列教师非职称晋升激励的措施,并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教师满意度的研究。

1.建构量表的要素结构

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量表分为五个方面:学校形象、工作环境、工作团队、工作回报、工作本身。

2.研究对象与调查统计方法

本研究以武进城市学院的专任教师为研究对象,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问卷调查量表采用自评法完成,所有资料均用FOXPRO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和EXCEL进行统计分析。

本研究共发放103份问卷,回收103份,有效问卷为81份,有效回收率为78.65%。

3.研究结果

(1)描述性统计。本研究以量表各个维度的平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变量分析,结果如下表1:

教师满意度最低分47,最高分100,平均74,标准差12.316。

(2)对学校形象的满意程度对比。由表2可见,在采取非职称晋升激励系列措施后,武进城市学院教师对学校形象满意、基本满意占有效调查总体的百分比有很大提高,对管理制度的满意度由38.13%提高到45.96%,对组织文化的满意度由57.74%提高到60.82%,组织气氛的提高最大,由53.92%提高到71.01%。

(3)对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对比。由表3可见,由于武进城市学院2009年8月搬迁校区,教师对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的满意、基本满意占有效调查总体的百分比有很大的降低,对工作时间的满意度由86.77%降到41.30%,对组织文化的满意度由80.15%降低到40.86%。我们认为这是暂时对新环境不适应造成的,是短暂的现象。

(4)对工作团队的满意程度对比。由表4可见,在采取非职称晋升激励系列措施后,武进城市学院教师对工作团队满意、基本满意占有效调查总体的百分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领导的认可度,由49.93%提高到了62.00%,对同事协作度、人际关系、信息开放度的满意度有了小幅度的提升,原因是这三个方面的满意度原来就在比较好的水平上,继续保持并有小幅度的提升也是很可贵的。

(5)对工作回报的满意程度对比。由表5可见,在采取非职称晋升激励系列措施后,武进城市学院教师对工作回报满意、基本满意占有效调查总体的百分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培训和开发上,由44.53%提高到了57.50%,对报酬、福利、晋升的满意度基本维持原来的状态,这是因为高职院校教师收入相对稳定。

(6)对工作本身的满意程度对比。由表6可见,在采取非职称晋升激励系列措施后,本院教师对工作本身满意、基本满意占有效调查总体的百分比有非常大的提高,对工作胜任的满意度由73.00%提高到81.63%,对成就感的满意度由58.21%提高到71.53%,可见教师的工作自信心、工作动力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教师晋升职称论文篇(5)

王敏是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中极为普通但又颇具代表性的一员。在网络上,他们被称作青椒二十几年寒窗苦读修成正果,在大学校园争得一席教职。可未曾料想,职称晋升、教学科研、结婚生子、赚钱养家等人生大课题让他们面临比以往更大的压力。

晋升副高出现职称拥堵 科研领域的马太效应是压力来源

根据团北京市委的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高校青年教师中,48.0%的受访者表示压力大,其中10.1%表示压力非常大,另外还有38.0%的受访者表示压力适中,仅有4.3%和9.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压力或压力较小。

在造成工作压力大的原因中,专业职务晋升困难成为最主要的一项。

王敏是北京一所高校新闻学院的教师。在同事眼中,他是科研和教学双丰收的年轻榜样。然而,尽管达到了学校评定副高职称的标准,可由于排队的优秀者太多,他只好着急地默默等待。

中央民族大学的徐伟也面临和王敏相同的情况。他以自己所在的管理学院为例,目前学院在岗超编的副教授已有8位,符合条件的讲师更有10余位,职称晋升的拥堵现象极其严重,很多优秀的人短时间都无法晋升。

职称晋升是大多数青年教师所面临的困境。根据团市委调研结果,北京高校青年教师以中级职称为主,初级职称为辅。

课题组称,在过去的青年教师评定中,副高级职称主要与工龄及学历相关,存在一定的论资排辈、熬年头现象。以往由副高晋升正高很难,现在不仅评上正高更加困难,由讲师晋升副高也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副高职称的评定已经成为青年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瓶颈,第二次职称拥堵或者说双职称瓶颈在青年教师群体中已经逐渐显现。

然而,青椒压力大不仅仅是因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困难(占24.52%),工作负担太重(占17.30%)、教学科研经费不足(占13.66%)也是主要原因。

现在的青年教师早不是从前那种安安稳稳、悠闲自得的教书先生了,既要搞科研,也要抓教学。王敏说,现在不少青年教师身上都压着很重的教学任务,可绝大多数的考核都以科研为主,的数量和期刊等级、申请的课题数量和大小等等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但最大的难题在于,如徐伟所说,越有头衔的教授越能拿到高级别课题,年轻人几乎没机会。另一方面,量化的考核标准让不少急需职称改变生存状况的青年教师写了大量质量很差的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从科研经费的分配和激励上来看,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存在评定不公等问题,41.6%的人认为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有改进空间。

报告分析认为,从技术职务上来看,依托于掌握丰富资源的学术权威的青年教师更容易获得科研项目和发展机会,进而获得更多提升空间和展示平台,优势资源向优势青年教师集中,使其变得越来越好,而那些缺乏依附关系和相关资源的青年教师,则很难获得机会和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高校内科研资源配置强者越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青年教师根本没有真正独立科研的机会,都得攀着老教授们。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副教授告诉记者,现在不少老师都很忙,忙着编课题申请书,炮制论文,找发票,和老教授、期刊编辑拉关系,谁还有心思好好上课?

不管怎样,青年教师还是得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学者气质和耐心。徐伟说。

期望收入与实际收入反差较大 住房是最主要的困难

尽管青椒面临着职称晋升难、工作负担重等压力,但同时,调查显示,在对工作满意度的测评中,青年教师最认可工作的稳定性。在受访青年教师中,79.0%的受访者为北京非农业户籍。显然,这也为他们在京工作、生活的稳定和子女的照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教师晋升职称论文篇(6)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河南省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SCL-90各个因子上得分均高于全国高校教师常模,差异非常显著。所测584人中,高职教师心理异常人数比例达到52.3%,特别是焦虑、强迫、敌对、偏执、人际敏感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河南高职教师在各个因子上得分均偏高,这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发生严重心理疾患的可能性较大。高职教师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超半数的教师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2.低职称教师是心理问题高发群体

低职称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更为严重。调查表明,低职称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高职称教师,主要表现在焦虑、强迫、敌对、偏执、恐惧等因子上。高级职称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中、低级教师。高、低职称的教师都有压力,但教师个体感受压力大小的差异却比较明显。低职称教师是高职院校中的弱势群体,心理压力更大。特别是学校的津贴标准与职称挂钩,高级职称与中、低职称之间差异很大,职称低就意味着付出同样的劳动得到的报酬会少得多。低职称教师不仅要承受巨大的职业心理压力,同时也承担沉重的经济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低职称教师已成为高职教师中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

二、高职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职业压力太大,社会支持度偏低是高职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

近几年,广大考生要求享受优质高职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大,社会各界要求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生源荒”使招生竞争越来越激烈,录取分数大幅下降使学生越来越难教。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常常还要自加压力,易形成焦虑、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社会支持度相对偏低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高职教师缺乏与社会其他群体成员“等价交换”的资源与条件,社会支持度相对较低。教育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情感,但教师的劳动成果不会在短时间内很快见效,导致高职教师投入产出不协调。与其他一些职业相比,社会对高职教师的要求较高,但社会回报率偏低。社会对高职教师提出的要求往往高于对他们的社会支持,使高职教师极易产生心理矛盾,出现心理疾患或心理问题。

(二)职称晋升太难,忽视高职特征是高职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职称晋升难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1)发核心期刊难。如今的核心期刊属于稀缺资源,即使你的论文质量完全达到发表要求,由于版面有限,合格稿件太多,不找关系很难发表。(2)申请课题难。高职教师申报省内课题很难,由于省内课题评审专家大多来自省内几所名气较大的高校,他们对高职院校申报的课题往往是戴着有色眼镜靠思维定式评审,高职教师很难入围。(3)职称申报难。职称晋升僧多粥少,竞争激烈,从学校推荐上报,到省里评审;从小评委,到大评委,都需要通融。职称晋升已成为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的最大压力。晋升职称忽视高职特征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高职教师晋升职称从属于普通高校评定,评定条件只看论文、著作、科研成果,不看工作经历和操作技能。例如正、副教授晋升条件,不仅高职教师与其他普通高校教师区别不大,而且从2010年开始,对论文刊发的核心期刊级别又有较大提升,高职教师职称晋升的通道变窄,优势难发挥。目前,职称晋升难已成为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的直接原因。

(三)“生源荒”加剧,招生竞争白热化是高职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关键原因

“生源荒”的压力越来越大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高职院校隶属于大专层次,在当前很多考生、家长的心目中,高职再怎么强势也不如本科层次。去年,河南专科二批录取结束时,计划空余6万左右。2012年,第一志愿投档后,文科86%的招生院校一志愿生源不足,理科96%的院校一志愿生源不足,其中文科193所、理科258所院校一志愿零报考。集中录取结束时,专科二批招生计划17.4万,录取11万,空余6万多。从近几年的数据看,河南专科二批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比例不断上升:2008年,文理科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比例均不超过60%,2010年这个比例分别增加到70%和80%,去年达到80%和95%。招生竞争白热化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由于生源不足,征集志愿时很多高校备档线降为150分,但招生效果也不理想。不少学校录取数低于计划数的50%,几千人的招生计划只录取到一千多人或几百人。生源减少,竞争加剧,不少学校将招生任务分到教师头上,与岗位津贴、评奖评先、职称晋升等挂钩,“生源荒”已成为影响高职教师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

(四)生存环境较差,经济收入较低是高职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外在原因

内部竞争激烈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高职院校正在逐步打破“铁饭碗”,绩效考核、竞争上岗、学生评教等举措逐步推开。为了不被时代所淘汰,高职教师在完成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之后,不仅要挤出时间学习和提高自己,还要应对来自上下左右的各种困扰和压力。以70后和80后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师群体,常常觉得在学校不被重视,充当的是“知识工人”或“工蜂”的角色。46%的高职教师认为生存环境较差,心理压力太大。经济收入少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报告显示,大学教师排在第8名,中学教师排在第12名,小学教师排在第35名,工程师排在第4名。由于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属于市管高校,按市属事业单位二类管理,岗位津贴很难足额到位。不少高职院校教师不仅经济收入只相当于省管高校同级教师的一半左右,而且岗位津贴还低于市属中小学同级教师的岗位标准,实际社会经济地位在35名之后。经济收入少是长期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

(五)心理知识先天不足,心理调适技能欠缺是高职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

心理知识先天不足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大部分高职教师毕业于非师范类高校,大学期间没有系统学习过心理学,心理知识和心理能力先天不足。有些教师自身心理修养水平偏低,看待问题的视野不够开阔,对工作、生活和交往中所遇到的挫折很难以豁达的态度去对待,因而易产生挫折感和倦怠感等心理不适。心理调适能力有限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当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出现时,部分教师既不会自己排解,也不会寻求心理咨询,结果导致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在高职内部改革步伐加快的当今,如果教师不能较好地对待来自校内外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能理性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就容易形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

三、提升高职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对策

(一)加快高职内涵发展,提升教师社会地位

首先,应加快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只有加快内涵式发展步伐,提高办学质量,才能有效提升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减轻高职教师的社会压力。其次,应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当前高等教育招生已经从过去“学校挑学生”转向了“学生挑学校”。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报志愿,实际上就是在给学校的办学质量打分。当前的关键是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结合自身优势,把学校办得吸引人,办得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出路,办得让家长满意、孩子愿意去读。学校有吸引力,才能有效缓解高职教师各种身心压力。再次,应坚持特色发展。当前,国内一些高校办学模式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因此,高校有必要对自身历史、发展特色、服务面向、办学规模等进行分析梳理,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定位,适应社会对教育分工的需求。这样才能提高学校的社会美誉度,提升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

(二)优化教师生存环境,缓解教师职业压力

首先,应优化高职教师的社会生存环境。转变社会对职业教育从业者的传统观念,必须从根本上提高职教从业人员的政治地位、生活待遇和工资待遇等。社会各界应关心高职教师的身心健康,尊重教师的劳动和贡献,形成有利于高职教师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高职教师也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争取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缓解职业压力。其次,优化高职教师的校内生存环境。高职院校应维护教师的政治地位和学术地位,尊重教师的劳动和贡献,保障教师的各种合法权益。积极改善教师工作环境,丰富教师精神生活,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再次,应提升高职教师经济待遇。凡是上级文件规定的高职教师应该享受的待遇,应不折不扣落实到位。高职院校领导应在上级文件允许的范围内,不断提升高职教师的经济地位,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改革职称评聘制度,拓宽职称晋升通道

首先,应改革现有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应成立专门的高职教师职称评审专家组,出台符合高职教育实际的职称晋升条件和评审办法,使符合条件的高职教师能够正常晋升高一级职称,缓解教师职称晋升压力。其次,应扩大高职院校职称评聘自。在有关文件规定的高职专业技术人员设岗比例内,让高职院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晋升条件和设岗比例,自主评审、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引导高职教师立足本职工作上台阶,提高归属感,减轻职称晋升的心理负担。再次,应拓宽高职教师职称晋升通道。应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和优势,根据不同教师的实际能力和专长,在职称晋升方面引导其合理分流。对于学术能力较强的教师,应允许其按照普通高校教师职称晋升条件晋升职称;对于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能力较强的高职教师,应允许其按照高职教师职称晋升条件晋升职称;对于在工程、技术领域优势明显的高职教师,应允许其按照工程师或技师职称晋升晋升条件难题。

(四)敞开高职教育大门,化解高职招生难题

首先,应加大高职招生改革力度。目前,我国高职招生改革的主要途径有三种:一是高职单考单招;二是高考+会考统招;三是高职自主招生。三种改革途径均取得不小成效,但仍需扩大试点范围,加大改革力度,尽快形成实质性的高职招生“多元录取”制度。改善高职招生恶性竞争的现状,缓解“生源荒”对教师身心的冲击和压力。其次,应推广完善“注册入学”制度。注册入学能有效扩大高职生源范围,缓解“生源荒”的压力。从2011年就开始在部分高职试行注册入学的江苏省来看,注册入学虽然在扩大生源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应认真完善注册入学配套措施,扩大注册入学范围,形成完善的注册入学制度并在全国推广,缓解高职生源竞争的压力。再次,应敞开高职教育的大门。高职教育应面向社会、面向人人,为社区居民、在岗职工、转业军人和失地农民等有学习需求的广大公众提供服务。这既是高职院校回馈社会的使命要求,更是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放低门槛,敞开大门,大力开展面向社会的高职教育,必然能够扩大生源范围,缓解“生源荒”对高职教师的心理压力。

教师晋升职称论文篇(7)

目前,不少教师对师德规范内容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如将育人等同于思想教育,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示范和潜移默化的影响等。有关部门对基层教师教学工作的检查,大多变成文字的要求,使得教师的课余时间几乎都用于“按要求完成各项检查任务”。教师职称评定时,硬件的要求在教师间差距体现很小,关键看“小分”,即各项评优、获奖等“小分”的差距,成为决定教师职称晋升的关键所在。而教师评优受学校名额少的限制,并不能完全反映教师的实际差距,这必然会影响到教师个人的工作情绪。有的学校管理者,不鼓励甚至阻止教师独立探索,这也让教师倍感压抑。

当前,教师晋升职称除主要硬件标准外,实际决定教师职称晋升的是所谓“小分”的区别,即论文、获奖和“优秀”“先进”等各种荣誉,而对教师师德行为要求并不突出。所以我们常看到一些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师德素养并不高,教学水平也不突出。有的教师教学水平不错,但师德形象很差,动不动就发脾气、训学生,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不敢问问题,担心被教师瞧不起。相反,有的教师为人厚道,师德素养高,教学水平也很高,是学生认可的好教师,却因不善写论文而丧失晋职机会。而发达国家和国际教育组织在20世纪末就明确提出:聘任未来教师的标准应该不仅仅注重申请者的知识基础,个人的素质如良好的道德责任感、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出众的交际能力等同样是必要的。基于此,建议教师职称晋升时应将师德行为表现放在重要的地位,甚或对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晋升职称的特优待遇,以激励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规范言行,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学校管理者要充分信任每一位教师,给他们一定的自,发挥教师教育创造的能力,使教师在自主、自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成就自己的师德。

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师德建设要充分尊重并发挥教师的自主性,使师德建设真正成为教师的一种自我成长需要。师德既是客观、外在的规则和秩序,更是职业的内在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地加强师德修养,进行道德自律,才能获得教学的成功,赢得学生的信赖,也才能生发职业的幸福感。建议将教师道德自律纳入学校规范要求,让教师学会自律,做到自律。

(作者系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樊林小学教师)

教师晋升职称论文篇(8)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正在向市场转变,深化高校教师的职称改革,优化职称结构,已不是什么新话题。笔者认为,高校教师的职称改革依然成效有限,优化职称结构很多方面停留在纸面上。为什么职称改革会如此之难,结构为什么如此难以优化。关键问题何在?围绕这个问题,谈谈几点看法。

一、职称改革问题的起因

我国原有的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与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一种相适应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管理制度必然要向以市场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制度转变,作为人事管理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职称制度,也必然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职称一词,源出“职务的名称”,最初是表示一个人的职务,但并不一定代表其水平、能力和贡献等。

但职称作为一种制度,其内涵已远远超出“职务名称”所能表达了。按照《科技进步法》的规定,在今后一系列实际上将要实行的职称制度中,其思路和实际做法与一些专业技术人员所期盼的所谓“没有指标限制,人人皆可拥有高级职称”的评聘分开制度相差甚远。因此,职称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本质上职称本身具有这样一些特性,如:一旦拥有,终身享有;相同的职称,评定的标准相同,不应因地区、单位、民族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应该没有数额限制;与使用无关,人人可以参加职称评定等。然而,严格地说,我国的职称制度改革,无论是1983年的职称评定,还是1986年以来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都有很深的计划体制的烙印。

二、国家和高校在改革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

优化高校教师的职称结构的过程中,主体究竟应该是谁?从社会生产理论来看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审晋升制度,在经济学上,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的标志是经济增长靠投入增加,这叫粗放型(或外延)增长;如果靠效率提高则称集约型(或内涵)增长。在高校职称制度也同样适用。衡量一所高校师资水平的标志,理论上都是看高校教师职称结构中高职比例的高低,如果师资队伍水平是靠不断增加高职比例而提高的话,我们就可以看作是高校职称的粗放型(或外延增长;如果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和素质的提高是靠效率和产出提高的话,我们就说是集约型(或内涵)增长。毫无疑问,粗放型与计划经济体制有着必然联系,而集约是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在宏观,国家在1986年恢复职称评聘以来,提出一系列的建议。首先是深化职称改革。其次是职称结构的优化,其中结构优化是关键。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职称改革已取得一些成效,高校各职称人员数量上有明显增加,尤其是高级职称人员数量增加迅速。国家一直把高校的职称改革作为主线,鼓励教师评职称,尤其是高级职称。提法没错,这样可以对高校青年教师起到激励作用,提高效率,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还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优化教师结构。但是在经过几年的改革后,从宏观上,普遍认为高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得多了,不够条件的多了,高级职称评得有些滥了。在微观,各具体单位争着要增加评聘数量,教师个人也争着要晋升。问题在于高校教师的职称评聘由谁来控制,向什么方向进行控制。在计划经济中,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不管是宏观总量,还是微观结构,都是由政府计划来定;在市场经济中,应该是政府管宏观,市场管微观。在还没有完全走向市场的高校中,应该由高校本身来管微观。政府直接进行干预就是错位,政府只能通过完善职称制度来合理晋升职称,配置高校教师资源,间接发挥作用。

三、高校教师职称改革,职称结构优化的方向是什么

目前,从全国高校的师资情况看,职称的评定出现向粗放型“高职化”方向发展的倾向,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示。1986年恢复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以来,改革措施也是层出不穷,呼吁和鼓励年青教师评高级职称。提出现有高级职称平均年龄偏大,提倡晋升年轻的教师以鼓励青年多出科研成果。全国从中央政府到地方高校都在讲职称改革工作势在必行。高校教师中高级职称人员的比例较低,因此,职称晋升政策在向粗放型“高职化”方向导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第一,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急需大批的高科技人员。高校是科技力量比较集中的场所之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突击队,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

“优化教育结构,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普及科技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鼓励创造发明。”目前,全国高校中教授、副教授人数不断攀升,根据教育部统计资料,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教授5.07万人,副教授16.13万人;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教授6.02万人,副教授18.6293万人;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教授7.01万人,副教授21.616l万人。虽然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中高级职称所占的比例还不算高,甚至可以说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比较低,但我国特殊国情告诉我们一切发展都要以实际国情为背景。我国高校教师高级职称人数上升的如此之快,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职教师比例过低的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是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制度的痕迹,如教师队伍只能进,不能出,一旦进入教师队伍,人人都是“终身教师”,教师的“铁饭碗”使教师缺少压力,表现差的人员走不了,优秀的人员难进入;“近亲繁殖”无法解决,几代“师生同堂”。在教师职称晋升和职务聘任中,只在内部竞争,“矮子当中拔将军”,难免有人为情感因素,使教师缺少竞争的动力和淘汰的压力,最后导致不够条件,不够水平的也能评上高级职称。虽然我国高校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增多,但是不是每个高职教师都真正达到相应水平,是不是每个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都可以与国际上同一级职称的教师相比,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因此,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结构优化的方向不应只重职称的“名”,而不重职称的“实”。粗放型“高职化”倾向与我国目前的国情是不相符的。虽然,理论上认为一所大学师资素质水平的高低以职称结构而论。通常也认为高级职称的师资比重越大,师资的整体水平就越高。但理论所说的高级职称是指教师的水平真的达到相应的水平。因此,要提高大学师资水平和整体素质,不能片面地追求数量上的粗放型“高职化”。结合我国的实际背景,要想在短时期内,使大批教师在学术、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在“质”上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是很难的。有些知识技能是靠时间的积累,阅历的丰富才能达到的,速成是不现实的。要使高校教师的职称结构优化,要达到“质”的优化,而不是“量”的优化。要形成“质”上的学术梯队,使教师的学术科研技能达到相应的水平。提高高校师资水平、科研能力,不是一朝一夕靠数量就能解决的,而应该循序渐进,从“质”的角度提高。美国高校中“终身教授”的晋升率不到20%,可是却拥有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因此,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要走集约路线,谨防高校教师职称出现粗放型“高职化”倾向。

四、要警惕高校用旧观念运行新政策

1986年,中共中央决定“改革职称制度,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国务院在同年颁布的《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中指出:“专业技术职务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不同于一次获得终身拥有的学位,学衔等各种学术技术称号。”“建立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专业技术工作岗位,规定明确的职责和任职条件,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确定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合理结构比例。”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报告》时指出,要通过职称改革,“着手革除历史上形成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上的各种弊端,打破禁锢人才,一潭死水的局面,逐步建立起充满活力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1995年在《关于加强选拔优秀青年科技人员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提到“要逐步提高高教、科研、工程、农业、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中青年人员所占的比例,大胆选拔35岁左右的优秀青年科技人员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这是政策导向,使高校开始放手选拔青年教师担任教授职务,然而所谓“优秀青年科技人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尤其在高校,优秀与否是个定性的概念,难以量化,若青年教师科研水平高,而教学平平,是否优秀?还有教学能力强,科研一般,又怎样衡量,尤其是对教学水平。一般意义上讲,教学水平的高低是与一个教师的教学经验积累有一定关系的,经验的积累必然以时间积累为前提。

《意见》中还有“事业单位35岁以下人员聘任副高级职务,40岁以下人员聘任正高级职务,经各地部门人事(职改)部门核准,可不受上级核定的基层单位职务数额或结构比例限制”。“各地、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地、本部门的优秀青年科技人员专项管理办法,在国家每年下达本地、本部门的总职数内定出一定比例,设置专项职数,解决35岁以下人员聘任副高级职务,40岁以下人员聘任正高级职务需要的职务数额。人事部将视该专项职数的设置和使用情况,在来年下达年度职数微调计划时适当增拨专业技术职务数额。”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在职称作为我国目前评价高校师资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前提下,各高校努力扩大青年高职人员,一时间,高职人员数量迅速增加。同时期,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职称比例偏低,尤其是高级职称的教师比重与国际相比偏低的报道或文章也出现频繁。因此,在“响应”政策的掩盖下,高校纷纷争取高级职称名额,个人也都争上高级职称,使得我国高校教师在短期内高职比重不断上升。从理论上讲,一个教师从一个职称级别晋升到另一个更高的职称级别,是需要一段相当长时间积累和努力的,而且并非所有的低一级别的职称教师都能得到晋升,高级职称晋升的过快是与客观事实相悖的。客观地讲,不是高校教师中高职比重越大越好,人数越多层次越高,要谨防我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中出现粗放的“高职化”倾向。

五、关于政府宏观控制的手段

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要尽量用总量手段,在需要用行政手段时,也要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现在一种看法认为总量手段很可怕,政府一说高职人员数额偏少,比重偏低,在几年之内全国高校中高职教师就会迅速增多。其实,总量手段体现在高校教师职称晋升上,就是指利用评聘标准,如利用学历、年资等条件来控制高校教师职称的总体数量。

在宏观经济学上,总量手段的作用就是指要把需求总量调整到与资源支撑能力相适应。应用到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上,其作用就在于把高校教师各级职称的需求总量调整与师资能力相适应。至于在微观结构上,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同的学科系列晋升多少,晋升的水平要求应由客观情况决定。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职称评审中行政手段利用仍然很多,因为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完全走向市场,尤其是在职称晋升这一块,仍遗留有计划经济的烙印。

当前,我国人事管理制度面临着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要求,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又进行开发,职称制度作为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部分,也必须适应这个需要。国家对职称工作的宏观管理在思路上,应从转变政府职能出发,坚持管少管好的原则。由国家宏观控制部门提出宏观的指导性意见,供各高校参照执行。如确定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实施范围,总体规划出哪些岗位,哪些专业实施职称制度,而高校依据国家的指导性意见,制定符合自己情况的具体量化标准条件,组织统一的考评,确定评价结果与使用的相互关系等。不要一味地追求量的增长,造成高校教师的粗放型“高职化”倾向。

参考文献:

[1]熊新华。高校教师职称问题探源[M].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2):37.

教师晋升职称论文篇(9)

职称晋升办法也很有意思,有的直接民主打分,谁分数高谁晋级,这就要看人缘了,我可以不好好工作,只要人际关系搞得好,照样能成。有的晋升方案制定的太细,考虑的因素很全面:工龄、教龄、校龄(调入学校时间)、考勤、工作量及教学效果等等,太细则操作性不强,实施起来很难。也有的采用轮流坐庄,谁有资格谁申报,可这仅限于单位人少且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更有的单位领导比较专横,他说谁行谁就行,不行也行,他说谁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失败者者常常扮演那只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喃喃道:一年不就是多那几千块钱吗?钱乃身外之物,只要自己身体好多活几年,职称低点儿也罢。

平心而论,本人是最没资格也极不愿意谈论“职称”二字的。好多亲戚朋友很多年前就开始戏称我为“教授”,一是因为我的职业,再就是我眼睛近视,平时戴着眼镜的缘故吧。一个中学高级教师充其量算个副教授,可我虽然一大把年纪了,依然是中级职称,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实至名归,让我在众人面前扬眉吐气一把?

刚参加工作时不知职称为何物,见很多先辈们绞尽脑汁为此打拼。首先从年度考核开始做手脚(要晋级者当年考核必须优秀),要么拉选票要么贿赂单位领导。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世间有些东西,你越是想得到,却偏不能。记得有位前辈在全体教工会上谈起自己的职称,声泪俱下,结尾很是悲壮:等我死后就看在我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一生的份上,请组织上追认我为“中学一级教师”。

我有一位业务能力很强的同事,本该晋升高级职称,但苦于单位没有空岗,无计可施。单位领导也算爱才,找到主管县长请求解决问题,县长应允,批复说特事特办,多给单位一个指标。但好多比他资历更老的同事便联名上访,县长也退缩了。该同事一气之下,调动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去了。

我的职称很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多次被通知担任晋升中高级教师讲课答辩的评委,我真的很忐忑,一个中级职称者给高级职称晋升者当评委合适吗?最难堪的,课后选手问我,请问您老是哪年晋升高级职称的?问得我面红耳赤,忙顾左右而言他。

今年教师节前夕,我在教育局人事股遇见一位年近花甲的老教师,历数自己如何努力工作,教学效果如何如何好,以前没有岗位自己从来不争,但明年自己就要退休,已经没有退路了,今年非进不可,问题非解决不可,不然他就耍泼,赖着不走,一把鼻涕一把泪水的。原来他单位领导耍了滑头,只有一个空岗,他却在好几位老教师的申报表上填写了“同意申报”,这不是将矛盾上交吗?气得人事股负责人在电话里直嚷嚷:你快上来,明明单位只有一个岗,怎么你签了那么多“同意申报”?一来把你的人领回去,再就是抓紧修改你的晋升方案。

教师晋升职称论文篇(10)

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高校办学的活力和潜能的重要标志,高校特别是西部高校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真正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是西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需要设计出符合高校特点的激励型薪酬制度。

一、西部高校薪酬分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国高校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在薪酬制度改革方面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普遍建立了以岗位津贴为特征的多种分配模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实践中,高校逐步形成了以岗位工资为代表薪酬模式。收入分配模式的改变对于提高和改善教职工收入,聚集和稳定优秀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学科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推动高校各方面改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体制、机制以及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现在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收入分配制度中,工资基本上按照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的政策执行,岗位津贴的激励作用也很有限,不能完全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改革精神,与“建立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与绩效为导向的薪酬体系”改革还存在一定差距。

在现行的高校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下,教职工职务(职称)的晋升意味着工资收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职工之间职务(职称)晋升的竞争。按照岗位设置的要求,高校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分别纳入相应岗位设置管理,并实行最高等级控制和结构比例控制。这意味着高校某岗位设置满额,并聘任到位后,如果高一职级岗位中没有退休、调离或者低聘等情况下,低一职级的教职工将无法向上晋升,长此以往会在学校中出现大量的“跳槽”或其它不稳定因素。

二、宽带薪酬的理论和优势

宽带薪酬(Broad banding)理论是由美国薪酬设计专家爱德华・海提出的,宽带薪酬在薪酬设计上不再是传统薪酬结构下的一岗一薪,而是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变成只有相对较少的薪酬等级以及相应较宽的薪酬变动范围。“带”是指薪酬等级,“宽带”是指每一形成等级的浮动范围与以往相比要宽很多。典型的宽带薪酬结构可能只有不超过4个等级的薪酬级别,每个薪酬等级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区间变换率一般达到100%,可能达到200%-300%(带宽变动幅度为2-3倍)。而传统薪酬结构通常有20个甚至以上的薪酬等级、每个等级的区间变动比率通常只有40%-50%。

宽带薪酬应用于西部高校绩效工资分配有以下优势:

一是维护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和成就感,增强教职工满意度。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有利于弱化教职工垂直晋升的愿望,稳定教职工队伍。应用宽带薪酬设计绩效工资分配体系,每一个岗位级别有较大的薪酬变化区间,即无需通过职务(职称)晋升,也能获得较大的绩效工资上升空间。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教职工因岗位数量的限制无法晋升而影响工资收入的增加,晋升不一定会加薪,不晋升也不一定会低薪,因而达到弱化了追求职务(职称)晋升的愿望,稳定教职工队伍。

三是拓展教职工职业生涯通道。宽带薪酬为教职工提供了更多的横向发展空间,教职工的职业发展不必只遵循垂直的职务(职称)等级上升,避免了传统职工职业发展轨道的单一性,充分激励教职工多方面发展,避免“彼得效应”的发生。

四是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整体绩效水平。在宽带薪酬体系中,由于薪级等级较少,大量教职工被归入统一薪级中,彼此间薪酬等级上没有差距,这种基于级别的统一性赋予了教职工平等感。而在同一薪级中,教职工又各自其绩效差异获得不同的薪酬,低职级教职工的薪酬可能会大大超过高职级教职工的薪酬,这种基于绩效的差异性赋予了教职工公平感。平等感和公平感保证教职工以积极的态度提高绩效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薪酬,从而引导教职工从追求职务晋升转移到提高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水平和能力上来,能更好的培育积极的团队精神,增强高校凝聚力,达到提高高校整体绩效的目的,进而提升地方院校的办学水平、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

三、宽带薪酬体系的应用设计

以新疆某高校为例,对宽带薪酬体系进行研究。

1.主导思想。新疆某高校根据学校“由教学型大学发展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制定了坚持 “优劳优酬,兼顾公平” 的原则,确定分配制度向“高层次、优秀人才倾斜、教学科研一线倾斜”的主导思想,已宽带薪酬为理论基础,通过合理配比劳动价值和津贴分配关系确定“带”的数量和“带”的宽度,建立收入和业绩相挂钩的机制,较大幅度地提高骨干教师的收入,逐步拉开分配档次。

2.工作分析和岗位职责。宽带薪酬体系主要应用在教学科研岗位,依据岗位任职职责确定七级十二档,每个档级的岗位职责规定了与教学相关的课时量、教学研究与成果,与科研相关的科研开发与应用、论文著作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每一个教师依据本人业绩定档,根据定档结果确定津贴额度。

3.确定“带”的数量和宽度。在规定的岗位职责基础上,设计等级,如表所示。低一级级别和上一级级别都有交叉,表明低一级职称只要业绩达到岗位职责的要求就可以执行上一级职称对应的薪酬待遇。教学科研系列津贴由岗位津贴、课时津贴、导师津贴、科研奖励和绩效津贴构成。同时,设计了较低岗位津贴加单项津贴方案,突出了“优劳优酬,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增强激励作用的同时,克服平均主义,拉开挡差,提高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采用岗位津贴加各单项津贴结构,避免了相对大锅饭的弊病,使教师所有的教学、科研工作都得到合理体现。

4.考核体系。岗位职责为基础,对教学科研人员的津贴实施动态管理,三年为一个考核周期,缓解了晋升后动力不足的问题,部分教师在晋升高级职称后有了“教授到头,等待退休”的思想,多年无课题、无论文、无成果,津贴体系的变化使教师考核从传统的主观评价变为客观评价,从单一评介转变为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张月玲.宽带薪酬制度设计及其应用[J].现代财经,2006(7)

[2]孙武.基于职位和绩效的宽带结构式薪酬体系设计[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7)

上一篇: 质量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下一篇: 报告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