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管理世界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Management World

  • 11-1235/F 国内刊号
  • 1002-5502 国际刊号
  • 5.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管理世界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管理世界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本刊专稿、经济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理论述评

管理世界 2005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管理世界杂志本刊专稿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做强做大中央企业1-5

摘要: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是在党和国家事业加快发展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央专门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在我们党和新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把人才问题作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我们党和新中国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管理世界杂志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核心通货膨胀测量及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对中国1995~2004的实证分析6-13

摘要:本文介绍了核心通货膨胀的基本含义及主要测算方法,并运用中国1995~2004年间的数据计算了我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讨论了中国核心通货膨胀与宏观经济状况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就核心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我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行为与支出的不确定性关系14-18

摘要:一个普遍的看法是,预防性储蓄动机在中国居民储蓄决策中起重要作用。国内学者大都遵循西方预防性储蓄理论的轨迹分析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即认为收入的不确定性是居民进行预防性储蓄的原因。本文认为,支出的不确定性同样也可以导致预防性储蓄,从而提出了我国预防性储蓄行为支出不确定性原因的问题,进而以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为例,对预防性储蓄行为的支出不确定性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

管理世界杂志中国金融·财政论坛
整体设计的金融发展改革模式与宏观视角的国有银行改革19-26

摘要:按照转轨经济学的主张,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以极其滞后的次序和被动的方式推进,致使金融改革与发展不能适应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如果说转轨前期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不良资产等紧迫问题的话,那么随着对国有银行的一次次注资和不良资产问题严重程度降低,金融发展和金融体系重构等长远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以股份制改组为中心的国有银行改革思路,过分注重金融机构个体竞争力等微观效率,而忽略了构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金融体系,现有银行体系对经济发展、宏观稳定和国家财政金融安全的潜在损害没有根本消除,为此,需要从新发展观的长远战略高度和宏观视角来重新审视和整体规划金融发展与改革,尤其是国有银行改革思路。

银行监督效应与贷款定价——来自上市公司的一项经验研究27-36

摘要:银行作为最大的投资者之一能否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本文通过考察银行贷款利率与借款企业财务状况和治理状况之间的关系,来观察我国银行是否具有这种监督作用。我们发现,银行的贷款利率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与借款企业当前财务状况和公司治理状况有一定的合理相关关系,说明我国银行对借款人经营活动已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

论人民币汇率的双重均衡37-45

摘要:本文试图在理论和实证上证明,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均衡,即实际汇率与名义均衡汇率的均衡,实际汇率对购买力平价低估基础上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性均衡,从长期看,实际汇率与名义均衡汇率的均衡,是以对长期购买力平价的低估为基础的。为此,我们在理论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基于金融脆弱性的低汇率、高储备假说,建立了非合作博弈模型,说明汇率低估政策的博弈会产生系统性的低估效应。文章证明了东亚8个经济体的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东亚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在东亚金融危机后均出现对长期购买力平价的低估。我们认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双重均衡政策,对稳定我国和全球经济具有重娶意义。

管理世界杂志中国对外经济关系论坛
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46-54

摘要:本文分别对中美及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将贸易收支分为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两个层次,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中美双边实际汇率在中美双边贸易收支变动中的影响微乎其微,但中日双边实际汇率在长期中却是中日双边贸易收支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和美国的需求共同影响了中美的双边贸易收支变动,其中美国需求的贸易收支弹性很大。对于中美和中日之间双边贸易收支影响因素的差异,我们主要从贸易结构和贸易条件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存在差异的部分原因是中美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和当地货币定价比例高于中日。本文最后建议目前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外部均衡,并充分发挥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以实现中国经济的内部均衡。

海外直接投资成果因素分析——以在华韩资制造业企业为中心55-64

摘要:本文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海外直接投资理论为依据,从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本土化战略、投资方式及投资动机等方面考察决定对外直接投资成果的主要因素,并探讨投资方式和投资动机不同的情况下,投资成果决定因素的影响力。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中国的全方位开放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区位优势对外资企业投资成果的影响力下降,企业的所有权优势特别是企业的生产技术能力及R&D和市场营销能力,以及经营战略尤其是本土化战略的选择对投资成果的影响更重要。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选择合资方式投资经营可能比独资方式获得更高的投资成果;随着中国内需市场的开放,以开拓内需市场为目标的投资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的作用分析65-69

摘要: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简要回顾与分析。并根据1979~2003年的相关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作用进行了回归分析,进而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关的新一代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以期达到跨国公司实现效益最大化及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双赢”目标。

管理世界杂志中国农村经济论坛
简析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70-76

摘要:本文从中国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背景、形势、改革的走向及制约因素、改革的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认为近年来以精简机构人员、撤乡并镇为标志的乡镇行政机构的改革并未收到预期效果,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后乡村治理方面的矛盾凸显出来。乡镇与行政村的治理模式要想由从统治型转向服务型,由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型转为群众参与的自治型,由全能型转向有限功能型,与三个因素密切相关:一是上级布置任务的减少,二是传统的管理模式的改变,三是有其他类型组织来接手乡镇与行政村组织的一些功能。为此要建立乡村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与完善乡村治理结构。

经济增长成分变化与农民收入源泉77-83

摘要:本文分析了经济增长成分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政策含义。中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增长格局,这种变化通过产品和劳动力市场对农民收入发生直接和间接影响。农民收入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就业问题。开通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劳动力市场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政策选择。

世界贸易体系中的中国农业84-90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与世界贸易体系的基本关系,同时评估了WTO后过渡期中国农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中国一方面要坚持立足于国内生产的粮食安全战略,另一方面要选择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农产品贸易战略,促进中国农业进一步融入世界贸易体系,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农民异地就业对区域发展和农民收入影响的研究与思考91-95

摘要:文章以大量事实说明,农民的异地打工就业是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居民收入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差距;并指出劳动力的跨省就业及其造成的区域差距,并不是实施效率优先的结果,而主要是由于政策上的不公平造成的。因此,对几千万的跨省打工者原有的“经济接纳,社会拒绝”的制度安排必须要打破,今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对策取向:一是要“变跨省打工为异地转移”,二是要促使发达地区低层次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实行梯度转移;惟有这样才能朝着缩小而不是扩大区域差距的方向进展。

管理世界杂志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中国各地管理价值观之差异96-103

摘要:在中国吸纳现代市场要素和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经理拥有什么样的传统价值观,哪些传统价值观将被保留,哪些价值观将被放弃。本研究在中国的3个不同地区考证了经理个人的价值观。我们发现中国价值观调查(Chinese Culture Connection,1987)的一项因子分析与原始研究中所描述的特点的相同之处甚少。我们辨别出反映儒家学说的5个因子。我们的假设是: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越高,经理们的价值观就越接近于西方市场经济为动力的价值观。在200名经理人员抽样中,我们的这项假设得到了部分证实。

价值链模式下价值创造的要素体系研究——兼论价值评估过程中与传统模式之间的异同104-110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价值链模式下的价值创造的要素体系。对比了与传统模式下价值影响要素的异同。从价值链价值创造要素体系的特征出发,得出价值链模式下价值创造的3个主要的外部影响要素:即优越的顾客价值、核心能力与相互关系。对这3个重要的概念理论给予界定与诠释,力图给出一个清晰的概念框架。

制造企业的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柔性战略与公司绩效111-116

摘要:本文以上海、江苏和广东三地122家制造企业为样本企业,采用层级回归分析的方法,检测了中国背景下制造企业的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与公司绩效的联系,同时也检测了不同柔性战略对“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一公司绩效”的调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与公司绩效有一般的联系,然而与不同的公司绩效、有特别联系的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是不同的;新产品柔性战略对“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一公司绩效”没有表现出调和作用,而市场调整柔性战略则表现了较明显的调和作用。

管理世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研究
H股公司上市前后绩效变化的实证研究117-126

摘要:本文利用会计数据比较了所有在中国大陆注册,并在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上市前后的财务及经营绩效。理论上看,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影响着这些新上市公司的绩效:正向的公司化改造及民营化效应和负向的IPO效应。本实证研究发现H股公司上市后2~3年里经营绩效大幅下降,但是作为控制组的民营企业上市后与H股公司相比绩效下降幅度更大,这可能是因为对H股而言正向的公司化改造及民营化效应抵消了部分IPO效应。本文首次提出了中国上市公司部分民营化效应也是正向的论据。

从长期业绩看设置再发行“门槛”的合理性127-134

摘要:设置再发行门槛的初衷是希望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让“绩优”的项目融资。但再发行门槛可以过滤掉历史“绩差”公司,但无法保证历史“绩优”公司拥有未来的“绩优”项目。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增发配股后的长期市场业绩和会计经营业绩角度,讨论了设置门槛的合理性问题。结果发现,门槛筛选的“绩优”公司在增发配股后的经营业绩普遍大幅度下滑,而且即使门槛不同的公司在再发行后的长期业绩也没有显著差异。因此,设置再发行门槛并无法减轻投资者在再发行中的信息弱势。建议重新审视设置再发行门槛的功能,可逐步取消再发行门槛,而注重培育投资银行专业功能和构架投资银行信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