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合唱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08-14 09:48:39

摘要:合唱课程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其对于高校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非凡的意义。高校合唱课程开展至今,虽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具体教学方式经过诸多学者研究探讨,也形成了相关切实可行的方案,但合唱课程的教学现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学生课堂参与度不足、教学乐曲选用不够科学与教学方式单一古板等。针对此种情况,本文将切实提出相关教学改革建议,意在为广大合唱教学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从根本上

高校合唱教学改革探讨

“合唱作为声乐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集合多声部的团体演唱艺术。”[1]其既有与众多声乐艺术相同的部分,也有其特色所在,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在于,这门艺术更加具有集体性。在高校中开展合唱课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对于美的认知能力与创造创新能力。此外依据于合唱艺术的集体性质,学生学习合唱还能够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故此,我们对于合唱课程的开展一定要具有广泛性,无论是对于不同类别的高校还是高校中不同的专业都应当积极开设这门课程。“普通高校的合唱课程一直作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尤其是公共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2]该项课程开展至今已经初具成效,但仍然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乐曲选取不科学等问题。故此,需要相关人员深入研究,提高相关的教学改革策略,从而致使学生能够掌握全面的合唱知识体系与实践技能,全面掌握合唱指挥的基本要义,并能将其合唱指挥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技巧运用到日常的指挥练习活动之中,帮助其有效地开展各式同声合唱实践活动,进而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理论与审美情趣,为其日后的发展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故此,笔者将针对现今高校开展合唱教学时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而提出关于高校合唱教学改革的相关建议,具体如下:

一、进一步优化高校合唱基础课程所使用的乐曲与教材

就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开展的合唱教学课堂来说,普遍存在合唱基础课程使用的乐曲与教材分类不全面的问题。众多高校所使用的教材乐曲综合性太高,以至于这类综合性较强的曲目不能在课堂上起到良好的效果。针对此种情况,笔者认为高校应当积极引入多门类、优秀的合唱曲目,来丰富课堂,提高教学效果。优秀的合唱曲目主要有同声合唱与混声合唱两种,教师应当对教学的曲目进行分类。具体的分类方式可以采取中西作品分类的方式,首先将中国内容的作品进行分类,具体可以分为诗歌改编、民族歌曲改编与传统艺术歌曲创作等。然后对于国外优秀作品进行时间分类,我们可以将国外优秀作品分为初期的牧歌时期、中后期的古典乐派时期与浪漫乐派时期等。高校教师通过对合唱曲目进行准确分类,并依据分类曲目进行阶段性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形成完善的合唱曲目体系,还能使教师依托于自身多年优秀的教学经验,进一步优化高校合唱基础课程所使用的乐曲与教材,提高合唱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高校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活动时,如果仅仅凭借教师个人的力量,不注重学生的广泛参与,必然不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3]故此,笔者认为教师除了要注重上课的教学工作外,还应当适当增加一些学生自我参与的项目与内容。例如,教师可以依托于传统的大班教学模式,在班级内部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为其提供更多的自由训练时间,这样不仅能够为每一个小组提供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与创造空间,还能促使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之中,进而将学生传统的听课学习模式转换为自主高效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将理论联系到实践之中,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曾经教过一个学习合唱的班级,这个班的学生都是以选修课的方式聚到了一起,从而导致这个班级的人数大大超过了教学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采取以往单一的授课方式,必然不能良好的教学效果。故此,笔者将这个班级分为了三个大组,每个组约有30人左右,然后为每一个小组分配不同类型的合唱曲目,使其进行自主训练,最后在由笔者本人对每个小组的情况进行点评与指正错误。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经验,还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科学运用多种新媒体工具与互联网技术

教师在开展合唱基础课程教学的时候,将现代新兴的媒体工具与互联网技术引入到课堂之中,笔者认为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由教师进行单一的理论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传统合唱教学模式的问题,“除了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沉闷与单一之外,对于学生课后学习的跟踪调查,也是传统合唱教学模式所不能把控的。”[4]将新媒体技术引入到合唱课堂之中,可以从根本改善这一现状,例如依据现代智能手机与社交软件在学生群体中广泛使用的背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学生为几个学习小组,并设立相关的学习群,以便教师进行跟踪了解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具体步骤,应当由教师分配相应的任务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尽心完成任务,并以拍摄视频的方式,将课后练习的成果传到网上,以供教师对其进行监督与指导。相信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加持,定能有效的督促学生进行课后的学习,从而大大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推动“朋辈”教育合唱体制的进一步深入

合唱艺术作为一种优秀、高雅并富有集体性质的声乐艺术。高校将这门课程大力开设到自身的教学体系之中,相信定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与艺术修养。“朋辈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共同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共同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5]这种前卫的教学方式在我国当前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太具有广泛性,但笔者认为将之运用到高校的合唱教学工作中,可以收获良好的效果。“朋辈”教育在合唱课堂的具体应用,应当是由高校管理人员牵头,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将学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分为相应的合唱小组,并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帮助每一个合唱小组都能够深入到自己的学院,并组织、参与日常的排练互动。这种恰似于“朋辈”的关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之间建立更加深厚的情感友谊,还能加强各个学院之间的协调练习与合作学习,这种“朋辈”教育合唱体制的建立既能提高学生的团体意识,还能使学生得到更多、更好地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合唱艺术修养。五、结语“合唱课程不仅是我国声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高校对学生进行声乐教育的重要基础。”[6]高校有效地开展合唱教学活动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综合艺术修养,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但现今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开展合唱教学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人员深刻地意识到合唱课堂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方式,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高校合唱教学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良洪.职业学校开展合唱教学的价值与策略思考[J].当代音乐,2017,10:33-34.

[2]帅荣.新形势下普通高校合唱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当代音乐,2016,12:13-14.

[3]王亮.高校合唱教学现状与创新发展[J].音乐创作,2016,11:168-170.

[4]张军.新形势下普通高校合唱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16):4-6.

[5]黄凌燕.高校合唱教育新焦点之朋辈教育[J].当代音乐,2015,07:79-80.

[6]肖晓阳.浅谈艺术类高校合唱教学的创新模式[J].中国民族博览,2017,04:28-29.

作者:韩东岳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上一篇: 公共体育场馆转型路径研究 下一篇: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探究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