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5 16:32:55

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篇(1)

1.管理不当,运行艰难:在调查的301所小学中,竟有30所小学根本无人任教劳动课,占调查学校的10%,即使有人担任,但大多数为兼职,占调查学校的71.4%;学校对任课教师及劳动课的检查指导几乎是空白,竟有84.4%的学校根本不问津此事;劳动所需的器材及劳动基地问题比较严重,有54.8%的学校不齐全,6.3%的学校根本没有任何器材,没有劳动基地;劳动课的实施也明显存在问题,有61.1%的学校课表上安排但根本不上课,不是被考试或其它学科取代,就是被自习所侵占,更有5.3%的学校根本不安排劳动课。

2.实施简单,枯燥无味:调查表明,小学劳动课的实施较简单,无论是兼课教师还是专职教师对备课普遍不重视,其中偶尔备课的占16.3%,根本不备课的为78.7%。正是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对教材内容不了解,传授知识只是照本宣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无从谈起,使劳动课枯燥无味,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用扫清洁区、擦门窗等简单的体力劳动取代劳动课的现象占调查学校的77.5%。3.总结检查,无人问津:调查表明,学校对劳动课的考查考试及对教师本人的考核几乎是空白,绝大多数学校从不关心学生对劳动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考查考试。劳动竞赛的组织、安排轻描淡写,偶尔进行,这一现象占调查学校的53%,有40%的学校根本不组织任何形式的竞赛。学校对劳动教师的考核更是无从谈起,无人问津,听之任之,使得这些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例行公事”,得过且过。

二、小学劳动课现状形成的原因。

造成小学劳动课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学校对劳动课的认识不够。目前有些学校还在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上下功夫,认为劳动课是花架子,多此一举,没有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校对劳动课没有一定的计划、实施制度,对劳动课全部放手,任其发展,将其看成是应付上级检查的一个内容。

3.劳动教师素质偏低,且学校对他们也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他们积极性不高,情绪低落,只是“例行公事”。

4.学校对劳动课缺少必要的要求、检查与考核,从而导致劳动课可上可不上。

5.学校教育经费短缺,在劳动工具、器材、场地等方面无法提供必备的条件。

三、改善小学劳动课现状的对策。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抓好劳动课的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认识。学校领导、教师一定要认清小学开设劳动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开设劳动课是培养新一代建设人才和提高人才素质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提高上好劳动课的自觉性。

2.加强管理。学校应制订必要的教学计划、管理制度、措施,加强对劳动课的指导和检查,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杜绝“侵占”劳动课时的现象,定期举行公开课,听取有关汇报,交流经验,表彰先进。

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篇(2)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161-01

一、当前城镇初中劳技教育的现状

本人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通过走访调查本人所在城镇及周边城镇初中劳技教育的现状,发现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轻视劳技教育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忽视了劳动技术教育对学生智慧的发展,忽视了通过劳动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许多学校和教师认为劳技教育与升学率没有直接联系,上不上无所谓。许多学校的劳技课虽然排进了日课表,却是形同虚设,“纸上谈兵”。有的学校七年级按规定才上,八、九年级则不上,改成了其他科目。许多学校领导的观点是劳技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最好是不要。

(二)片面劳技教育

由于社会环境和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许多学校往往将劳技课同劳动改造联系起来。许多教师带着“有色眼睛”看问题,把学生视为劳动改造的对象,视劳动为“没出息”“低智商”,把老师视为“不会教书的”“教不好的才去上劳技课”,把不爱劳动、不会劳动视为正常现象。学校虽然也有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劳动习惯等方面教育,但许多学生认为这是老师或者家长布置的任务和要求,没办法只有去做。甚至有的班主任将打扫卫生的简单劳动归为劳动实践,错误地、局限性地认为,劳技课就是让学生们多参加劳动。

(三)单一劳技教育

由于很多学校没有专职的劳技教师,也没有正常的教研和培训,许多学校劳技课的开设确实也存在困难。上面要求开设,教务处只有安排有一定专长和兴趣爱好的教师或者由从某个学科将近退休的老师来上,他们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也是不在行的。同时也存在短期行为和浅薄意识。具体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一切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教材中能上的内容上一下,不能上的就不上,甚至有的学校采用因噎废食的做法。

二、城镇初中劳技教育策略

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本人总结出几下几点策略:

(一)建立有实际意义劳技教育目标体系

1、认识劳动的意义。通过初中三年的劳技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爱护劳动工具、保证劳动质量、端正劳动态度,形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2、学会生活自理。教育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和维修最常用的基本劳动工具,教会学生学会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树立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职业意识,形成勤劳、坚强、认真负责,服务社会的品质,具有初步适应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二)建立动手动脑结合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可与多家企业联系,建立学生实践基地。还可配备一定的劳动工具和物资,为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提供保障,将课堂知识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还可以建立多功能的劳技教学实践基地,置办各种型号的自行车及零配件、机械工具、缝纫机设备等,开展自行车简易维修操作、缝纫机的使用实践教育。劳动实践基地和实验操作室的建立,可以为实施劳技教育创造条件,为学生更好地开展劳动实践提供较好的实物场景。

(三)建设一支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劳技教学师

资队伍学校劳技教育得以保证和顺利开展,教师是关键。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成果。本人认为针对劳技课的教学,可采取内挖和外聘的办法。一方面,在科学教师队伍中,挖掘具有实际教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师担任劳技教师。另一方面,根据教材内容实际,就近聘请农业、工厂、企业等技术人员为本校授课教师来校讲课,还派教师参加技术学习和培训。有了专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劳技教育就有了师资保障、智力支持。教师根据教材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落实教学内容,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劳技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三、结论

本研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对有些问题的分析还不够全面、深入,有些对策也值得进一步推敲,敬请各位专家学者给予批评指正,以利于我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篇(3)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质量;提升策略;云南省

Key words: university graduates;employment situation;employment quality;improvement strategy;Yunnan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196-04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攀升。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突破600万人,2014年突破700万人,2016年达765万人,预计2018年将达800万人以上。同时,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对就业拉动有所减弱,就业形势持续复杂严峻。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并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保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就业状况基本稳定。1999年,教育部把“初次就业率”作为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标准,积极推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改革和发展。但“初次就业率”是毕业生离校时的就业数量,无法客观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只有在“就业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才能够全面地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真实状况。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要求,将就业状况的衡量从“就业率”的数量层面提升到就业质量层面。2015年起,我国所有高校及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工作。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包含了就业率情况、就业去向相关分析、就业质量评价、就业工作特点等内容,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两个层面客观反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1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内涵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应该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衡量已经在各个层面达成了基本共识。就业数量主要通过就业率来反映,由此判读高校毕业生是否能够充分就业。就业率数据来源于教育部每年8月31日和12月31日公布的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尽管教育部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数据有所争论,但从官方权威数据的角度基本反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数量状况。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一个综合型概念,很难给出一个高度统一的定义。党的十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质量”成为衡量就业状况广泛关注的焦点,但十报告未对“就业质量”的概念和内涵做深入的阐释和准确的说明,不同的群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就业质量”进行解读和认识。

国内学者近年来对“就业质量”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刘素华(2005)认为就业质量是指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在微观层面上,它指的是一切与劳动者个人相关的要素;在宏观上,指的是一个地区或是一个行业、一个国家范围内劳动者整体的工作状况的优劣程度[1]。苏士尚(2007)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就业质量进行总结和归纳,认为微观用以衡量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的就业状况,中观反映劳动力市场运行状况,宏观则是二者的协调发展情况[2]。秦建国(2007)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毕业生获得的工作状况及工作固有特征满足个人要求的程度,应包括就业岗位质量指标、就业满意度等指标[3]。曾向昌(2009)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定义为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所学专业和就读院校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就业意愿的符合程度[4]。李业昆(2015)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定义为大学毕业生依据其个体特点、专业知识水平、职业技能,经过用人单位的招募与选聘,在自由、公平和安全的前提下,获得能满足其需求的工作岗位,并因此获得相应劳动报酬和自身发展的优劣程度[5]。综合学者的研究和具体实践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因评价主体及评价层面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内涵。从政府等宏观层面来看,就业质量以就业机会、就业环境、就业结构,劳动关系等为衡量标准;从高校等中观层面来看,反映的是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与其受教育程度、专业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对微观层面的毕业生个体而言,主要w现在毕业生对就业情况的满意度。

④劳动监察力度不够,劳动关系不够和谐。当前人社部门劳动监察力度还不够,部分用人单位,尤其是一些中小微企业用工不规范的情况大量存在,如社保制度不落实,劳动制度不执行,不签订劳动合同等情况。毕业生在正当权益受到损害时,维权时间长,维权成本高,被动接受的情况比较普遍。

3.2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

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亟待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核心要素。云南省共有高校69所,其中本科院校31所,专科院校38所,全国“211”高校仅有云南大学一所,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较少,人才培养的总体水平不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部分高校未能正确处理办学规模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办学资源的不足,导致不能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部分高校在培养过程中“重教学轻实践”,学生缺乏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导致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②高校对社会需求的认识不足。社会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有的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未能直接从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专业设置不尽合理,课程设置与现实需要脱节,缺乏对社会需求变化的及时反馈;有的高校专业设置过细过窄,缺乏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培养的毕业生视野较窄,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较弱;有的高校未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在师资力量有限甚至缺乏的情况下盲目跟风开设热门专业或开办新的专业,由此带来教学水平不高等后果,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难”,导致就业质量降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造成一边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一边是高校毕业生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现象。

③高校对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教育重视不够。教育部明确要求:“所有普通高校都要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同时,在课程教学基础上,要广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面试大赛以及讲座、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指导活动。近年来,云南省大多高校逐步开设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但课程体系建设参差不齐,效果差强人意。有的高校只作为选修课开设,就业教育覆盖面不广;有的高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不高;有的高校到学生毕业阶段开设,教育作用有限;有的高校实践活动针对性时效性不强,对学生吸引力不够。很多高校提供的并不是系统化、专业化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教育,并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需要。

3.3 毕业生就业观念有待转变,就业能力有待加强

①就业期望脱离实际。部分大学生尚未完全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客观现实,自视为“天子骄子”,职业期望值过高。有的毕业生希望毕业后立刻能找到一个地域条件好、待遇优越、社会地位高的职业,不正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欠缺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片面去追求所谓“好”的工作;有的毕业生不能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一味追求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等稳定的工作岗位;很多云南籍毕业生存在“家乡宝”的观念,不愿意出省甚至不愿离开昆明就业,更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区就业创业。

②就业能力有待提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择业时自主择业、平等竞争,不但是大学生之间的竞争,而且是全体劳动者之间的竞争。目前许多大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不足,“哑巴”英语,办公软件使用不熟练,缺乏沟通能力等现象普遍存在。大学毕业生成了只会考试不会动手的“活动书柜”,而不是单位需要的人才。有的大学生不珍惜宝贵的大学学习时间,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不注重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锻炼,导致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难以找到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4 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

4.1 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健全就I市场,拓展就业渠道

①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增长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源泉,经济发展是就业的基础和根本保障,在规模就业的基础之上提升就业质量才有意义。“十三五”期间,云南省要抓住桥头堡、“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依托经济增长开拓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要继续优化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要大力支持就业能力吸纳较强的现代生产业和生活业,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要制定相关政策,加快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以满足就业需求。

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篇(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人力资本理论观念的深入人心,各国对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位置也日趋重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但高职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高职教育供给不足,高职教育供求矛盾突出,这些需要我国高职教育有一个补偿性发展。

一、高职教育供求系统及高职教育供求均衡

1.高职教育供求系统

不同于一般商品仅由供给方和需求方组成的单一供求关系,高职教育供求系统包含着三大主体和两对既相互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供求关系。一方面,在高职教育服务市场上,个人和社会对高职教育服务的需求和高职教育机构提供给受教育者的教育机会构成了高职教育服务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另一方面,在社会劳动力市场上,社会各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需求和高职教育机构向社会提供的高层次人才构成了社会劳动力市场上高职教育产品的供求关系。高职教育供求系统图如下:

图 高职教育供求系统图

2.高职教育供求均衡

所谓高职教育的供求均衡,是指高职教育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在总量、结构和区域上的均衡。从不同的需求主体看,高职教育供求均衡表现为:一是高职教育服务的供给与个人、社会的高职教育需求之间的均衡,二是高职教育产品即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在总量、结构和区域上的均衡。

高职教育供求总量均衡是指高职教育供给数量和高职教育需求数量之间的均衡。总量均衡的实质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高职教育服务的供给与有支付能力的高职教育需求之间的均衡。主要从高职教育服务供求数量的均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供求数量的均衡两方面考察。“结构均衡是指高职教育供给结构与高职教育需求结构的均衡。其实质是高职教育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程度。”区域均衡是指高职教育的区域供给与高职教育的区域需求的均衡,包括高职教育服务供求的区域均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供求的区域均衡两个方面。区域均衡的实质是高职教育财政投入的平衡程度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程度。

二、我国高职教育供求现状

教育供求现状包括教育机会供求现状和教育人才供求现状,通过生源市场和人才市场数据来体现,衡量判断教育供求是否有效的客观标志可以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三个层面来考察。数量上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教育供给是否满足了个人对入学机会的需求,是否满足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劳动力和人才的需求。在质量上,要考察其是否满足了人们对教育质量的需求,包括社会及用人单位和个人。在结构上,就是要使得教育供给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专业结构的需求,适应人们对教育多种自主选择的需求。

1.高职教育机会供求现状

高职院校是教育机会的供给方,为学生提供教育机会,而愿意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才是真正的需求者。从招生数量上看,尽管每年高职的统招计划数量在逐年提高,但每年的实际招生状况不尽如人意。我国总体上教育机会供不应求,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远远高于招生计划。占总体招生计划一半的高职招生计划也同样如此,每年高职的实招数远远低于高职招生计划,虽然高职的招生数在逐年增加,但直到2008年高职院校招生人数才达到原定计划,即个人对高职院校教育机会的需求低于教育机会供给,可以说我国近期高职教育机会供求矛盾属于需求制约性供求矛盾。

2.高职教育人才供求现状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提供多少教育机会就会形成相应的受教育者的供给量。随着高校扩招,我国本专科毕业生数量在大幅度增加,从2004年的240万增加到2007年的448万,高职毕业生由120万增加到248万,都增加了1倍多。然而中国目前仍属人才奇缺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人口比例的5.7%,远低于其他国家,从理论上来说,我国大学生数量还满足不了社会需求。但同时又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以及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满足不了企业需求的问题。

三、缓解高职教育供求矛盾的对策

由于高职教育系统是由三大主体和两对供求关系共同组成的一个相对复杂的供求结构,因此,要解决高职教育供求矛盾、实现高职教育供求均衡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方面,高职教育机构不能只依据个人和社会对高职教育服务的需求招生,因为个人和社会对高职教育服务的需求往往高于社会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如果高职教育供给只注重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则会由于社会无法吸纳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而导致劳动力市场上形成人才高消费和学用错位现象。另一方面,高职教育机构也不能只根据社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招生,因为有些具有高职教育购买力的消费者,他们接受高职教育并非完全为了日后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更好的价格,而是出于个人经济以外的其他原因。”同时,从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增加高职教育服务供给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普及化,对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生产力水平以及社会进步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篇(5)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师 职业倦怠 初中体育

当教师感觉到他们无法给学生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变化,而他们的职业所带来的诸如,金钱、社会认可等回报少而又少时,很多教师就产生了较强的自卑感。这时失败就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学家将之称为“习得性无助”。教师职业倦怠实质上是职业问题在行业领域的拓展,具体可定义为在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的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的症状

当工作环境等外部因素对个体的要求超过个体所具有的有效应对资源时,工作应激就会产生。而职业倦怠是应激适应过程的崩溃阶段,是长期的、持续的工作应激的结果。其次,工作应激的发生对象范围较广,只有那些成就动机过高,具有较高职业目标或自我期望与现实差距较大的个体才有可能体验到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可以看成是特殊的、长期的、具有多侧面本质的工作应激,而其中包含的负性态度和行为通常发生在具有较高成就动机的个体身上。

过久的因工作而产生的超出个体承受限度的疲劳即为过劳。过劳更强调因工作而引起的身体疲劳不适,对于精神和情感上是否出现枯竭现象却未加限定,并且大量实例显示个体虽处于过劳状态但其精神世界可能是美好的,并且未出现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及低成就感。甚至为了追求更高工作目标和实现自我价值,有些个体可能长期处于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过大、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而碎死,即过劳死。

为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有教师职业的压力、新型师生关系带来的挑战、作为社会人面对的生活重压、教师角色冲突、教师人格因素五个方面。曹鸣岐认为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个人因素,包括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压力过大,工作期望过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二是组织因素,包括教师的工作量,回报少,工作缺少主动性。体育教师要切实转变思想,提高课程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促进角色转换,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评价方式,使其积极参与到体育与健康课中来。

初中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较为普遍。高校体育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较高的来自科研、自我发展、及职业期望的压力,同时还感受到相当程度的来自工作因素、组织气氛及学生因素的压力。女性体育教师的厌倦心理高于男性,31~40岁厌倦心理较为严重,公共体育课程教师高于体育专业课程教师。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目前的职业倦怠程度整体上并不严重。职称、学校类型和受教育程度在职业倦怠一个或多个维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性别在职业倦怠及其各个维度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教师的经济待遇是指社会给予教师的工资报酬和物质利益水平。确定教师工资报酬和物质利益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是教师职业劳动的价值。教师劳动属于一种复杂劳动,其劳动力的价值明显高于简单劳动的劳动力价值。客观地说,近些年来,教师的经济收入和待遇的确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与社会其他行业比较,仍无太大改善,其收入水平与其劳动价值并不吻合或等值。作为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师,无论是与社会其他行业,还是与其他教师相比,其收入更是处于中下水平。

在遇到心里困扰时,就能够从这种社会支持关系中获得有效的帮助。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水平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里幸福感越强,心里症状越少。学校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组织,在学校这个组织中,学校领导的帮助与支持是教师社会支持系统中很重要的部分,成员上下级关系融洽,互相支持和配合,就会形成良好、平等、愉快、互助的心理氛围,教师处于这样的组织中,会具有很大的安全感,并且充满着自信和自尊。体育经费的短缺,体育场地、器材的匮乏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成为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瓶颈。初中学校要积极争取政府、社会相关部门等地财力支持,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有计划地配置体育场地和器材,把体育场地建设、器材配备纳入到学校自身的发展规划中去。同时,教师的工作士气也会较高,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冲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而不易感到疲劳。相反,教师在这一组织中的同事关系紧张,彼此之间各自为政,缺乏交流与激励,甚至互相攻击,就会感到压抑、不愉快、无归属感,从而使工作压力增大,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工作。

初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现象,而是学校、社会、教师个人等多种因素、多种矛盾冲突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我们不能把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简单看作为一个事实,而应把体育教师置于个人、学校、家庭、社会这样一个多元化背景下全面、综合的考察其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初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广西城县乡初中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低、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工作负荷大,工作环境差,学校体育器械和场地缺乏、教师角色模糊、教师培训的机会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和愿望不强烈,社会变迁和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带来的压力与困惑、教师个人生活作风问题等。

参考文献:

[1]蓝秀华.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J].江西教育科研.2003.

[2]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国教育研究.2002.

[3]徐宫明等.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的研究[J].中小学管理.2002.

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篇(6)

[2][5][7]广州市统计局.2012年广州统计年鉴[Z].2013.4.

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篇(7)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快速增加,毕业生就业中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公认问题,也是高校毕业生的普遍感受。导致就业难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第一,高校毕业生规模过大,毕业生数量供大于求;第二,结构性矛盾突出,“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现象并存;第三,毕业生自身定位不准确,就业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这些问题都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辩证处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重要性。

劳动力市场的“收入信号”是制约高等教育需求的直接因素

虽然教育应该是培养“真人”的活动,不应当抱着功利的思想办教育,但多数人对高等教育投入的首要动因仍然是希望通过高等教育能够获得理想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高等教育规模有限,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包统分,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得到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其干部身份更是为工人和农民兄弟所向往,通过上大学跳出“农门”和端上“铁饭碗”成为无数家庭和学子的梦想,因为那样他们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人事制度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以后,虽然大学生不再像以前通过“包分配”获得工作,但直到高校“扩招”初期,人们仍然坚信上大学能够改变家庭和个人的命运,同样因为大学毕业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人们普遍存在的增加收入的预期成为高等教育需求长期持续旺盛并不断扩大的动因。

在“包分配”就业的实践及其惯性之外,运用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可以更加理性地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收入信号对教育需求扩大的作用。

1.人力资本理论的解释

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应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式,它体现在人的身上,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的收入;而教育则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即通过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能力从而生产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带来的收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劳动者个人的收入,另一方面是为社会创造的财富,人力资本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连续的作用。按照人力资本理论,受教育层次越高,受教育者所形成的本领和能力越强。能力越强,在劳动力市场上就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收入,因此大学毕业生的收入理所应当高于大学前教育毕业生的收入。许多实证也证明了这一点。

2.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解释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能提高人的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的论断是不正确的,教育的作用主要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而是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有学者曾说“教育作为一种筛选装置,它为雇主提供信号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也就是说具有高学历的人的能力不是教育的结果,而是教育筛选的结果。但不管如何,这一理论也暗含这么一个论断:受教育的层次越高,表明其能力越强,因此可以得出一个与人力资本理论同样的结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以获得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高的收入。

以上两种理论均可以合理地解释在劳动力市场中“收入信号”―高学历致高收入的导向下,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高校“扩招”迎合了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使得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1999年是我国高校大幅扩招的开始,当年普通高校计划招生153万人,与1998年的108万人相比增幅高达44%,实际招生增幅高达47.8%,致使该年度高考生的录取率达到了58%左右。高校扩招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但中央政府作出这一决策的一个重要历史背景和原因是,面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社会各界尤其是经济界对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以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呼声很高,对利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刺激短期经济增长,使之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有些专家甚至估算,通过扩大招收自费生300万人,将扩大内需270亿元,加上边际消费,总共可扩大内需1,350亿元,连续4年共可扩大内需12,400亿元。这是导致1999年扩招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校扩招政策迎合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因此高等教育规模一扩再扩,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目前全国高校在校生已达3,000万,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如此大规模的快速扩张的直接结果是高等教育的过度教育。

过度教育导致高等人才劳动力市场相对疲软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开始研究过度教育问题。关于“过度教育”定义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我国学者的解释是“过度教育即教育供给超过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过度教育表现为知识失业和知识贬值,知识失业是指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超过了社会需求而造成的毕业生失业现象;知识贬值是指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者从事只需受过较低教育的劳动者就能胜任的工作,大材小用,资源浪费,换句话说就是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超出了自身的工作需要。

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迅速扩张,高校在校生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1999年~2006年,本、专科生的年均增长速度约为22%,而GDP的年均增长率为9.4%。中国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完成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伴随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失业现象不断加重,高等教育人才劳动力市场呈现出相对疲软的状态。2002年高校毕业生145万,就业率为80%,此后就业率逐年降低,2008年高校毕业生将近560万,就业率为70%。

根据北京大学闵维方教授带领的课题组的研究,按照目前中国人均GNI发展水平,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应该在每年300万左右,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但增加的数量不宜太大,否则就会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更大的压力。根据这一研究成果,可以肯定目前高校的招生规模存在较为严重的过度教育问题,供大于求矛盾突出,这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呈现出的状态即高等教育人才劳动力市场相对疲软。因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近年来“读书无用论”有抬头趋势,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而选择打工赚钱,也是劳动力市场对过度教育的反应。

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篇(8)

大学生实习权研究的立足点、出发点与实践价值在于推动高校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大学生实习工作的有效开展正遭遇阻力,并出现实习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对实习工作均不满意的三维困境。出现此三维困境的关键原因在于大学生实习权认识的缺失。只有在理论上解决学生实习权的问题才能在实践上破解上述实习难题。基于这一原因,笔者提出大学生实习权的命题,并就大学生实习权的属性界定、权利价值特征与内容表现、侵权主体及权利实现路径的几个理论问题做出系统分析,希望引起人们对大学生实习权研究的关注与重视。

一、大学生实习权的属性界定与权利价值特征

实习(本文专指大学生实习)是高校为使学生掌握某专业技能、熟练专业课本内知识、印验专业理论而在机关、企业事业等单位进行真实性的工作劳动。实习不同于就业性见习与一般性学习见习。就业性见习侧重为解决已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而组织的适应性训练,一般性学习见习侧重实景观察学习,实习虽要观察学习但侧重真实工作、真实劳动。实习是一项对大学生、高校、用人单位均有利的双向人力资源安排:一方面,学生要完成其学生到员工的职业化角色的转化,其职业化的转化必须通过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接纳方可实现;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通过接纳学生实习,可以发现、选择、培养单位所需人才,实现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战略目标。

大学生享有实习权。实习权是指未毕业的大学生为就业而获取真实性工作劳动机会的权利。它既是一项受教育权也是一项劳动就业权,它是公民受教育权与公民劳动权的交集,是两项权利的交集衍生出的一项新的权利。大学生实习权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民的受教育权,另一方面是公民的劳动就业权。这两项权利受到我国《宪法》、《劳动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以及《就业促进法》等法律的严格保护,所以我们认为实习权亦应受到上述法律的保护。

实习权具有教育与劳动就业两个方面的价值特征。首先,实习权具有教育经济学与教育法学的教育功能价值特征。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实习权作为教育权的内含部分,可以保护教育发展所必须的实习经费。把实习权作为教育法中的一项权利,可以保证足够的经费投入来促使实现学生的实习权利,促使教育资源在实习工作中得到合理的配置与使用。从学生受教育权角度看,实习权是实现学生受教育权的一个表现。实习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在我国《教育法》中我们可以找到实习权存在的依据。《教育法》规定了受教育者享有受教育权,实习权是受教育权的一个具体内容表现。学生实习权作为受教育权的基本权利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参加教学活动并使用实习教育资源的权利;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享有实习人身权;享有公正评价与获得资格证书的权利;享有申诉权等。从教育功能上看,实习权是实现教育价值的支柱保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教育原则中的四大支柱认为教会学生学会认知与学会做事密不可分,只有通过实习实践才能教会学生实践他所学的知识,真实学会“求知”,并且只有通过工作实习“求知”才得以实现,才能做到“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1]

其次,实习权具有劳动就业的价值特征。促进实习也就是促进就业,实习权是公民劳动就业权的外延表现,具有劳动权的某些基本特质。劳动权由劳动原权利、救济权与保护权三个部分构成,劳动权的本质是作为人的属性享有、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我们所称的就业权、劳动权、工作权在许多外国学者的视线中为同名互解的权利。根据挪威学者克里斯托弗·德泽维奇的观点,劳动权就是工作权与工作中的权利。这种被视为就业权的劳动权包括四个层面的权利:与就业有关的权利、由就业派生出来的权利、平等待遇和非歧视权利、辅助性权利。[2]笔者认为实习是就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不发达时期,学徒工作(可与实习相比)是就业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实习具有非稳定性,但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今天,实习承担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具有劳动工作的完整性质,是学生就业的初期阶段。实习工作是劳动,我们不能否定实习的工作特征、劳动性质与就业性质。我们不能用实习的“教学”特性来否定实习的劳动性质,就好像不能否定学徒工是劳动者一样。我们认为以就业为圆心的一切与工作直接有关的权利都应视为劳动权,实习权即应划入劳动权的保障范畴,只有如此,才能使实习者的权益保障不产生断节与空白。

实习权作为劳动权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来说具有生存与发展功能价值的权利特征。因为就就业而言,首要的任务是要实现就业者的生存目的,其次还要实现其人的自我价值与个性的发展。实习是在从事一项劳动,实习过程也是大学生谋求生存开始的过程,这时他们进入到工作开始状态。对于大学生来说,必须有最低限度的报酬,这种报酬是使他们得以维持下去的东西,也可以说是其劳动再生产所需的最低限度的金额。实习劳动报酬不仅要体现生存的目的,而且要体现生存权的手段,这种认识对于实习期超过一个月以上的大学生很有价值。目前国内的状况是大量的高职类学生都处于所谓的“2+1”培养模式中,他们实习期长达一年甚至更长,他们的劳动力正在以实习的名义被剥夺。因为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需求状况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对剥削高职类学生的劳动充满“热情”,而许多高校、专业教师为了完成所谓的“2+1”模式,以文凭要挟的方式而源源不断地把年轻体壮的学生送去工厂、酒店等地,“被实习”往往成为许多高职类院校学生无奈的选择。针对这一现状,认识到实习的生存手段价值——即要取得最低限度的报酬以维持生存的基本需求,对保证实习者的生活延续和保护其身体健康的生存意义显得重要。

实习权对大学生来说也体现其发展功能价值。实习虽然要获得一定报酬,但实习毕竟是一种职业的正式探索,主要为将来的工作积累经验并在其中寻找发展机会,所以实习权的确定对大学生的发展显得更加重要。他们要在实习工作中体现其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胜任能力,体现其综合素质、品德与责任心,这都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核心所在,而我们所强调的操作技能是较容易获得的。实习管理主体的高校、用人单位应帮助大学生发展其真实的潜力、兴趣与职业胜任能力,奠定良好的专业发展基础,为大学生实现人的价值与实现自我发展个性提供一个真实有效的价值平台。

实习权既是一种受教育权又是一种就业劳动权的认识论对高校与学生具有很高的现实价值,它可以改变高校对学生实习工作敷衍不主动,将实习工作推给学生与家长,或将实习生长时间廉价(或免费)送给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或血汗代工工厂的管理方式。实习对于高校来说是一种教育管理责任,教育管理者对实习生的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工作任务、工作报酬应承担管理责任。学生遇到实习侵权时不再是无法可依,他们可以从教育侵权或劳动侵权或劳动协议违约中行使选择权起诉学校、企业、政府,从一般民事侵权诉讼或劳动仲裁诉讼寻求法律救济保护。同时,实习权的确立,表明受教育权与劳动就业权的属性特征对政府、企业、司法机关具有现实意义。政府应当认识到和谐实习对维持社会秩序与创立和谐就业社会、保障大学生某一阶段的生存及促进今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应改变目前政府对大学生实习不管不理的现状;对于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来说,将改变企业拒绝接受实习生、或免费或廉价剥削使用实习生的现状;对于司法机关来说,可以明确大学生实习的法律性质,便于更好地处理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纠纷。

二、大学生实习权的权利内容

实习权作为受教育权与劳动就业权的结合体,它包括以下权利内容。

(一)实践教育权。大学生在实习中直接参与职业界的活动是一项在进行着的实践教育活动。实习既然是一项教育活动,学生就有使用教育的设施、设备、资料的权利,高校和指导教师必须组织安排好各项实习教学实践活动,科学地设置实习课程内容并主动有效地管理整个实习岗位工作等。学生参与工业与服务业、农业等项目的实习时学会集体劳动并掌握企业需要的技能,学会市场思维的能力:发现掌握处理信息的能力、寻找市场机遇的能力,学会了解独立工作的可能性,甚至学会“用创造就业取代等待就业”等。

(二)平等实习权与自由选择实习权。平等实习权与自由实习权是公民平等就业权与择业自由权的表现。平等实习权与区别对待、排斥、优先对待相对,是指除了能力与技术的限制外,不得因性别、种族、信仰、区域等不同而限制大学生的实习,危害他们的平等实习的机会。明确平等实习权可以取消反对实习工作或职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者待遇平等而产生的任何差别、排斥或优待的实习聘请政策与行为。当前不少企事业单位对实习生选择时在性别、年龄、高校级别、区域户口等方面的限制就是一种实习歧视,也是一种就业歧视。所谓自由实习选择权并不是指大学生可以拒绝参加实习而是指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所学专业的特长、个人才能及关系、企业供求状况,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实习职业与岗位,不受他人的干涉与控制。这一权利是大学生作为劳动者个体的人格独立与意志自由的体现,这样可以避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下令全省某类大学生全部到某企业实习,高校强制学生集中参与某企业实习的现象发生。

(三)实习劳动报酬权、劳动安全权、休息权、人格权及停止实习权。实习不同于学习参观。大学生实习是在全天性劳动,尤其是目前职业类高校强推的“顶岗实习”,实质上就是“劳动”,只不过目前我国法律对此视而不见而已。实习劳动也是劳动,所以实习劳动者应享有报酬权、安全权与休息权。我国许多学者认为劳动报酬权的获得是“劳动者进入劳动关系的直接目的与追求”[3],并认为劳动报酬的取得必须以建立劳动关系(即订立劳动合同)为前提。笔者认为该思想僵化,不符合我国劳动市场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它很难处理如保姆工作、装修工作、“顶岗实习”等劳动现象。我们认为只要“为他人服务”就应取得报酬,就应有报酬权、安全权与休息权。我们认为实习生应有获得最低实习工资的权利,在同一单位超过三个月的实习工作则应获取最低工资标准以上的全额工作工资,超过半年应该同工同酬。我们也呼吁国家应介入实习生劳动力市场,规定实习劳动的最低价格,以确保大学生在付出艰辛劳动之后获得生存的基本报酬。

实习工作中的大学生享有的劳动安全权与休息权及其他的人身权利与建立了所谓的劳动关系(雇佣合同)的“正式”员工应一致。大学生在实习工作过程中享有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免遭职业侵权的一切权利,用人单位应为他们提供一个合乎法律法规要求的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并防止各类职业危害事件的发生。对于实习生而言,为了使自己健康不受侵害,他们有对工作环境、生产过程、机械设备、危险物品的安全卫生知识的培训权与知情权,同时有在其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拒绝工作甚至停止实习工作的权利。高校方面应对实习生工作的安全卫生环境负认真仔细调查检查的管理责任,如发现有危害学生安全的异常情况,必须停止实习,否则高校应承担侵权责任。

大学实习生的休息是其恢复劳动能力的必备条件,休息权与其它人身权是社会人性与人道主义的关怀体现。目前某些“血汗工厂”或者“黑心工厂”千方百计挤压实习生的休息时间,甚至出现对实习生非法禁锢式强迫劳动的现象,这是对实习生的休息权及其它人身权的非法剥夺。实习生与一般的正式员工一样应有工作日、公休假日、法定节假日的休息权(如果其顶岗实习超过一年则应享有休年假权)及人格权。

在实习工作进行中,如果以上权利受到不法侵害到了严重的程度,大学生可以停止实习,即行使停止实习权。停止实习权既是行使民主权利,又是在行使协议权利:即在履行与高校签订教育协议,履行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实习劳动协议。

三、大学生实习权的侵权主体及实习权实现路径

由于大学生实习的权利没有得到政府的关注,没能受到高校、用人单位的重视,出现了对大学生实习劳动权益“高校、法院不管,用人单位压榨,大学生自认倒霉”的现象,并使大学生实习权保护处于真空状态。不少高校为实现“顶岗实习”与“2+1”办学模式,把学生打发到一些无责任的企业实习,在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如加工(代工)业、旅游、酒店、餐饮业、客服、信息处理等企业中,大学实习生因用人单位的“压榨”受到不少“折磨”。由于我国目前法律与司法实践认为大学生实习不具备《劳动法》规定的独立劳动者身份,学生与用人单位不构成劳动关系,所以不少不良企业(与个别教师合作)利用这一法律漏洞招收大量的大学生实习生,有些世界500强的子公司招收的实习生比正式员工还多,甚至有些企业常年根本不招正式工,只是与高校合作低价或免费使用实习生,使学生的权益受到损害,而且这一现象已到了较严重的程度,已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甚至引起了群体事件。

目前对大学生实习权的侵权主要有以下主体及行为表现。

1. 政府。其表现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下发文件强迫学生到某企业、某地区、某项目实习,剥夺大学生的实习自由选择权;劳动部门或司法部门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充当黑用工企业的保护伞。

2. 高校及其教师。高校以文凭或实习成绩为威胁工具强迫学生长时间参加短时间内可以掌握或胜任的实习工种而不支付或支付较少劳动报酬;教师侵吞实习报酬、或与人合伙无偿占用实习生劳动、指派学生参加与专业无关的实习工作或简单重复无需技能训练的工作;高校对学生实习采取放任不管而导致学生受伤害甚至失踪;高校强令学生集中实习严禁分散实习,委托中介机构或者个人代为组织和管理实习,安排无资格学生在需要相应职业资格的岗位上顶岗工作等。

3. 用人单位(主要指企业)与中介单位。企业唯利是图,缺少社会责任感与商业道德,常年以实习生代替正式工而少付或不付工资,克扣、拖欠、拒付实习报酬或不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报酬;安排学生到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场所实习,蒙骗大学生参加非法传销活动;安排学生从事高毒、易燃易爆、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以及其它具有安全隐患的劳动;企业或中介假装招工骗取应聘学生押金,利用所谓培训费、保证金等名目骗取钱财;拒签书面实习协议或劳动保障协议书;故意延长工作时间,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指派实习大学生从事推销等杂务而不给予其足够的技能训练;不提供其足够的工作安全和职业卫生条件;对女大学生实施性侵犯;对实习大学生进行人格歧视等。

对大学生实习权的侵犯的主体与客体及行为都具有多样性及复杂性,而导致大学生实习效果缺乏实效性,最终导致目前大学生实习工作的有效开展遭遇阻力,并出现实习工作的三维困境。对于高校来说,因为要完成培养任务的实习指标与实现“2+1”、“3+1”的培养模式必须开展实习工作但实习效果不佳(高校不管专业、职业、地域特征强行推行“2+1”、“3+1”的“以工代学”培养模式存在不少弊端);除对廉价劳动力感兴趣外,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实习缺乏认同感,高校因实习用人单位接纳实习生积极性不高而无价值性地强迫安排学生实习工作,或者对该项工作放任不管。对乐于接受大学生实习的许多企业来说,他们受到“滥用、贱用、剥削学生劳动力”、“缺少社会责任感”的广泛社会责难而无所适从。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希望实习,但实习侵权行为不断发生,不少学生因实习权益受损深感寒心与无奈或走向群体对抗。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对实习工作均不满意,出现当前三方并输局面的实习三维困境。关键原因在于对大学生实习权认识的缺失与政府、高校、企业等对大学生实习对国家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认识不足,也因政府缺少科学又能确保企业、高校、学生三方共赢的实习劳动制度而导致对大学生实习权的忽视或蔑视。为此,我们要对实习权有足够的认识,建立科学的实习制度,使得实习权得以落实并得到保护。

实习权的实施与保护必须依赖四个路径,一是法律路径,二是财税路径,三是人力资源路径,四是管理路径。

1. 法律路径。法律必须解决实习劳动也是劳动、实习工作者也是劳动者的问题,只有解决这重大问题才能让实习生充分享有取得报酬权及社会保障、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权利,否则一切均为空谈。笔者建议将实习劳动(尤其是超过三个月以上的顶岗实习)纳入《劳动法》调整范围,明确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在法律的框架下构造大学生实习权的司法保护与救济机制,同时,政府应当制定政策,鼓励并规范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它社会组织接收学生实习,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吸纳、培养和储备人才。

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篇(9)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新一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教育部进一步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工作的指导,同时,根据市场和社会学要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教育部把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报告》显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合同签订率较低,他们的劳动关系以实施劳动关系为主。虽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高,2006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职的就业率达到了95.6%。但是,职业院校毕业生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

就业包括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两个方面。就业质量的内容包括工作的性质、聘用条件、工作环境、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就业质量是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低劣的就业质量会降低就业的相对稳定性,使摩擦性失业增加。一部分劳动者对现在的工作不能忍受,总处于寻找工作的状态;或者由于对现有工作不满意而影响了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效益,而效益不佳则限制了用工数量。当前,随着就业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不断增加,已对扩大就业产生了不少负面作用。陈嵩在《上海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中指出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专业对口率不高, 学非所用的现象比较严重;二是工资等福利待遇不到位;三是工作稳定性较差。本论文主要从政府和学校两方面,提出策略,促进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提高。

一、政府出台措施,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

1.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大多实行“双证”教育,对在规定时间内修完专业教学计划全部课程并经考试合格准予毕业的,发给国家承认学历的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印制和电子注册的普通中等学校专科毕业证书。通过职业资格考核的,同时发给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师范专业可认定教师资格)。但是,楼根良在《中职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中指出中职毕业生基本上为一线岗位员工,实行计件工资,但是,采用计件工资,中职毕业生的收入略低于民工工资;中职毕业生首次就业后,短时间内离岗比例最高,在岗时间最短;中职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以专业职业群为主,真正做到专业对口的比例并不大,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工作的比例也很小,有75%以上的中职毕业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表示不满意。这些数据都说明在接受教育后,中职毕业生就业在质量上并为显现出优势。政府加强证书制度,体现出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优势。

2.制定行业具体工作条件,保障从业者的利益。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劳动合同法》在宏观层面对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了规定,但是,微观层面的具体操作却有一定的难度。比如,劳动合同条款中的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条款,并未具体化这些条款的标准,用人单位和职工对于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都不是很明确。

中职毕业生大多是技术工,一般在制造业就业,大多有严重的职业病、工资水平偏低、参保率低等情况。国家和行业协会联合出台具体条款明确规定该行业的劳动条件,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对从业者宣传,提高职工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真相、自我防护等方面的知识,意识到不做好职业卫生防护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减少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建立职工健康档案、不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现象。这样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后,当劳动者在权益受到损害后,由于有明确的劳动关系,私营企业不可能逃避本应由其承担的保险责任和义务。政府和行业协会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要增大财政投入,加强监管。

二、合理设置专业,实现对口就业

目前的职业教育与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还难以跟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新变化。陈蒿调查发现,53%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教育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是专业课程设置或技能教育;78家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中,也有三分之二的用人单位认为专业课程设置或技能教育是职业学校最薄弱的环节。

1.组织专门人员,调研市场需求。由于教育的周期长,中职学制一般是三年,学生入学时市场的需求与三年后学生毕业时市场的需求会有所变化。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第一线的中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他们将直接和生产相结合,因而受经济形势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较大。学校设置专业前,组织相关人员对市场进行分析。抓住市场信息综合分析,调查产业结构、人才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和调整以及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本校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等制定专业目标、内容。

2.采用“校企合作”模式,针对企业需求。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企业通过参与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教学活动、师资队伍建设及招生和就业工作等,从而建立校企多元紧密型办学模式,在培养人才上实现“零间隙”,学校与企业“零距离”、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目前,中职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是订单培养模式。首先,企业了解未来员工的招聘数量、人才的类型、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等信息。这些信息作为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或调整、课程设置的决策依据。然后通过订单培养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学校必须按企业要求培养人才,企业则要接纳合格的订单人才。校企双方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后,学校与学生双向选择参与“订单式”培养的学生,组织实施订单教育。最后做好学生在企业实习、工作期间的跟踪调查工作。通过跟踪调查,了解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岗位变化和薪酬状况,从而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学校为企业和学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三、制定合理培养方案,加强技能教育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的培养方案相似,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升学为目的。2006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表明,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是38.84%。中等职业教育对初中毕业生的分流的作用不大,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的不符。改变这种培养方式,相对减少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加大技能训练的时间。为了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注重加强技能培训。与企业之间共同培养,通过企业平台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真正做到培养社会需要的适用性人才,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彻底打破学校办学和企业用人之间相互脱节的传统壁垒。

四、提高教师素质,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办好一个专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师资队伍是关键。中等职业教育需要“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可靠保障。统计资料表明,截止2004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仅为21.7%。北京市职成教所的研究表明,目前,职业院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与职业教育改革目标要求之间有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专任教师职业课程开发能力欠缺;专任教师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差;专任教师的工程开发能力差。

1.完善专任教师队伍。由组织物色与个人自愿相结合,安排本校青年教师自学或派出进修,逐步建立和完善专任教师队伍。同时,教师要积极参加生产服务一线岗位锻炼,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教师通过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树立市场观念,理解企业文化,提高专业技能,从而促进了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结合,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校拓宽渠道,广开门路,向社会招聘和引进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到校任教,从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中等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以高等学校为主要依托,充分发挥企业生产场地、设备的作用,与企业携手,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刘素华:《就业质量:概念、内容及其对就业数量的影响》,《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7。

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篇(10)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建设起步和高速发展阶段,中职教育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今天,中职教育依然是现代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提高产业工人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中职教育。但事与愿违,中职教育并没有能按照预期健康发展,部分地区的中职教育已走入困境。中职教育发展究竟存在哪些瓶颈?将如何应对?本文将就此谈一点浅见。

一、中职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工作,中职教育除了提高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劳动技能。为什么中职学校多数都处在一个令人尴尬的处境?我觉得可以从家长的心态,中职学校的教育状况和中职生毕业后的生存状态三个方面来分析。

1.入学前的心态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一句流传几千年的“名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话揭示了在中国不同职业人群人格的不平等,中国历代的父母都想把孩子培养成“劳心”的白领,而不愿意孩子成为“劳力”的蓝领。尽管进入21世纪以来,中职毕业生供不应求,经济待遇也逐渐提高,但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重视高学历文凭、轻视技术劳动的现象仍比较严重。很多父母宁可千军万马去挤高考的独木桥,也不愿意让孩子成为生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更何况随着义务教育阶段人口基数的下降和高校的不断扩招,高考录取率已超过80%,还能有几个家长愿意将孩子送到中职学校?

(2)中职学校小环境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如果农村的孩子考上中专,那是要摆酒请客的,但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中职学校逐渐发展到国家贴钱也不愿意上的境地,认为只有差生才上中职学校,生源素质可想而知。正因为如此,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近墨者黑”。现在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谁也不愿意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冒风险,所以即使考不上普高,宁可花钱去读私立学校也不愿上职业学校。换位思考一下,以中职学校目前的现状,即使是中职学校的行政干部,又有谁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中职学校呢?

2.入学后的教育状况

中职学校的教学状况。有人说中职教育现在是“四不象”,走进中职学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我们会看到有综合班(普高模式),对口升学班(应试教育模式)和少量的就业班(职业教育模式),学生中成绩稍好一点的还是选择参加普通高考或对口升学。国家为中职学校保留升学通道,原意是给中职学生多一种选择,也为中职学校在激烈的生源市场上留一线生机。但正是这一线生机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职学校的办学模式,为了满足大部分学生升学的愿望,也为了学校的招生,很多中职学校办得与普高无异,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职业教育资源多年来的严重短缺,也使得中职学校实践教学设备严重不足,不少学校仅靠争取中央资金添置设备。教师实践培训普及率不高,实践教学能力弱;多数中职学校老师都是在黑板上开机床、在黑板上造房子、在黑板上种水稻,真正想要到职业学校学技能的孩子很难学到真正的技术,这也是令学生和家长失望而不想进中职学校的原因。中职教育因此走进一个“办学条件差质量低下得不到认可投入减少办学条件更差质量更差更得不到认可”的恶性循环。这一过程的后果就是:职业学校在校生减少,在校生流失率居高不下。

国家政策的缺失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缺位,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长期处在一种低级无序的自发式发展状态。很多学校办学没有长远规划,专业设置跟风现象严重,学校办成了小而全,不但没有自己的特色专业,也难以提高办学水平。中职教育评估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中职教育办学局面的混乱,使得本已十分稀缺的中职教育资源被进一步浪费掉。

中职学校的管理状况。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求知欲不强,管理难度大。归纳中职学校的管理模式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放任型,大多数学校属于第二类――看管型。很多学校都实行二十四小时跟踪管理,班主任、行政人员全天候值班,教学楼、宿舍楼摄像头密布。但看管毕竟只是教育管理的最低层次,中职学校的孩子都处在青春躁动期,一味地看管不仅不能培养他们行为的自觉性,反而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同时他们想被尊重的心理需求也得不到满足,总是处在一种被敌视被蔑视的环境中,这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3.毕业后的生存状况

在职业生活方面。很多中职学校现在都是愁“进口”不愁“出口”,中职毕业生供不应求,但在高就业率的背后却隐藏着就业质量不高的事实,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专业对口率不高,学非所用的现象比较严重。二是工资等福利待遇不仅不见高且不到位(虽说少数工种熟练工待遇很好,毕竟凤毛麟角),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据调查,在企业一线就业的毕业生工资的40%来自加班。三是部分企业用工制度不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且劳资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劳动者永远只能是服从,处于没有保障状态。四是工作稳定性较差。据调查,60%以上的毕业生在初次工作6个月以内就更换了工作单位,许多毕业生尚未满试用期就换了单位。五是企业对中职生的能力持怀疑态度,通常只让他们进行一些简单操作,不放心把真正技术性的工作交给他们,也不甚注意培养,让学生觉得读不读书没什么区别,也让他们丧失自信和尊严。

在社会生活方面。内地的中职毕业生大都选择到沿海或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他们远离家乡,长期工作在二、三产业一线,两班倒现象普遍,拿着与城市的生活水平不相称的微薄薪水,过着单调而枯燥的生活,面临着恋爱、结婚的人生课题,背负着重重压力。他们大都游离在城市的边缘,没有归属感,没有成就感,准确地说,他们就是城市里自卑的新生代民工。

二、中职教育发展的对策

要使中职教育摆脱困境,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长期共同努力,不能把办学仅看成是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全社会共同办教育。只有多管齐下、坚持不懈,才能有效改善中职教育现状,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使中职教育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1.严格准入门槛,完善评估体系,走规模化发展道路

目前中职学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办学规模大小不一,专业设置严重重复,加剧了中职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中职教育的重点是培养技能,没有一定的硬性条件和师资力量是办不好的,仅靠中央政府投资也是办不好的,地方政府必须重视,不少地方政府将投资学校基建费用作为教育附加费统计是错误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出台制度,完善中职学校评估体系,对不符合中职办学条件的学校予以取缔或整合,集中优势力量、集中职教资源在每个地市办好一两所上规模上档次的中职学校,不必遍地开花。

2.明确办学方向,加大教育投入,走特色发展道路

中职教育的社会职能是为经济发展服务,要办好中职教育,首先要清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才,明确办学方向。中职学校应通过市场调查和专业需求预测,集中优势做好特色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加大实践教学设施设备投入和师资培训力度,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层次,使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与专业教学目标相一致,与社会需求相一致。

在中职学校具体办学事务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给学校松绑,让他们有自己处理办学事务的主动权,给他们一个发展的空间。现在多数学校迫于压力将学校安全作为第一任务,教学质量退而次之,这不符合办学规律。

3.改变用工制度,加强用工监管,保障企业工人利益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按法律规定做好用工监管工作,将《劳动法》落到实处。企业应按法律规定与聘用人员签定劳动合同,不得擅自违规延长试用期,为工作人员提供劳动安全保障,不得强制工人加班,为工作人员的继续学习和教育培训提供条件,保证落实工作人员应得的福利待遇,整个社会同等学历人员在不同岗位上基本待遇差距不能过大。

国家还应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章程,引导和调动企业建立合理的技能型人才薪酬标准,提高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以改变目前用人价值取向。

4.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打破等级理念,从思想上重视职教

加强舆论引导,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整体社会地位,并形成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一位德国工程师曾给中国提出这样的建议:中国必须要关注专业技术工人,关注技术教育和培训――这样,不管你是农民、烘焙师、粉刷匠,或是木匠,每个人都有行业被认可的、统一的、受尊重的学位。只有打破职业被烙上的等级烙印,才能激发技术工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更好地钻研技术,并真正体现他们的社会价值。

上一篇: 股票投资实战分析 下一篇: 远程审计的思考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