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与争鸣、教育信息化、远程教育、学习资源、教学实践与研究、技术与应用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
  • 国际刊号:1006-9860
  • 国内刊号:11-3792/G4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107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5.68
  • 综合影响因子:2.93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电化教育 2014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国际学者对话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4版)》的“新”与“旧”——访领衔主编J.MichaelSpector教授

摘要:《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4版)》(以下简称“第4版《手册》”)于2014年初Springer版社正式出版,它与英文版的第3版出版相隔约五年,与中文版的第3版出版时隔一年有余。作为国际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最引人关注的权威出版物,第4版《手册》与第3版以及前几版相比,结构上有哪些新的调整,内容上有哪些新的补充,又传递了哪些前沿信息,相信是国内教育技术研究者关心的问题。
1-6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理论与争鸣

信息技术课程的本体价值探讨

摘要:一门充分发展的学科课程应有其独特的核心概念、逻辑结构和表达方式,以此反映课程的本体价值。然而,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研究表明,其中还存在着学习对象不明确、核心概念不聚焦、逻辑关系混乱的问题。针对现实问题,该文提出“以用户为中心、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栽体”的信息系统课程本体,概述了“信息”与“技术工具”的核心概念群,并以“图式”方式分析核心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涵意,梳理出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技能结构体系。,最后,通过制定学习标准、确定课程类型、设计学习活动来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本体价值。
7-11

国外教育技术研究趋势管窥与反思——基于ET&S(SSCI)(2003—2012)中高被引论文分析

摘要:《教育技术与社会》杂志(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hology & Society,ET&S)是国外教育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个学术期刊。该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ebofScience为信息源,统计分析了《教育技术与社会》杂志2003至2012年十年间发表的高被引论文,从高被引论文的研究类型、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合著研究以及国家分布、学科分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旨在揭示《教育技术与社会》杂志中高被引论文的主要研究类型、主要研究主题的分布规律及特点;以文献计量学的视角分析该杂志的特点,从国外教育技术顶级刊物来管窥国外教育技术研究新趋势及所呈现的新动态,以期为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直观、系统、全面地了解近十年来国外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动态、热点研究领域及其新兴研究趋势提供参考与借鉴.
12-18

认知属性标定框架的实证研究——以小学数学为例

摘要:在基于认知诊断理论的自适应测试中,认知属性的标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该文首先使用文献法对认知属性进行理论分析,探索认知属性标定的理论依据,其次在对认知属性内容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认知属性标定的结构性框架,最后通过小学数学测试题对认知属性标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属性标定框架能有效地提高认知属性标定的效率。
19-23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教育信息化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反思(上)——基于9省份5版本教科书使用状况的问卷调查

摘要:在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近十年之际,教育部组织实施了“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教科书使用情况的调查”。该研究是此项调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教科书使用情况,考察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状况。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从教研员、教师和学生三类人群中得到教科书使用状况的反馈。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校都能够在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课程实施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然而,选修模块在学校的开设极不均衡,教师和学生不能有效地利用教科书进行教与学。未来的信息技术课程需要调整选修模块的结构,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特别关注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24-29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

美国K-12网络教育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摘要:美国非常重视网络教育为K-12教育长远发展带来的机遇,将K-12网络教育的发展视作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推动K-12教育深度变革的重要途径,并从制度保障、师资建设、资金投入等多方面为K-12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系统支持。该文主要分析美国K-12网络教育发展的特征.包括发展目标的统合性、发展路径的多元性、发展过程的规范性以及发展支持的系统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网络教育发展的启示,包括在意识层面要转变认识并明确网络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作用指向;在规划层面要系统分析基础教育领域网络教育发展的应然、实然与必然状态;在实践层面注重支持力量的整合且强调实效。
42-50

社会学角色理论视野下的远程教育导学教师实证研究

摘要:导学教师是我国远程教育教师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作为直接面对学生,为学生提供非学术支持服务的主体力量,导学教师的角色实现程度,决定了其能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非学术学习支持服务,也直接影响到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良好运行。该研究运用社会学角色理论,从角色期望、角色冲突、角色定位、角色扮演等四个方面对我国远程教育导学教师的角色状况进行相应的实证调查和分析研究,同时探讨了导学教师的队伍发展思路。
51-57

问题解决在线学习活动中的任务设计研究

摘要:学习任务是问题解决学习活动设计的核心,是问题解决学习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该研究分析了问题解决学习活动中任务的基本特征,并提出由问题解决维度和活动操作维度构成的任务设计结构。实证研究部分利用准实验研究的方法,验证了任务设计结构的有效性。实证研究的结论认为,任务设计结构能够增强学习者在线问题解决学习的效果,并提升学习者对学习的主观感知。最后,结合具体的设计经验,研究给出了问题解决学习任务设计的具体策略。
58-62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学习资源与技术

电子书包中基于大数据的学生个性化分析模型构建与实现路径

摘要:该文在对大数据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电子书包各学习系统生成大数据的缘由进行了分析,并以学生电子书包中电子学档系统所记录的结构化、半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的大数据信息为分析对象,以学生个性化学习、个性心理学和学习分析为理论依据,构建了基于电子书包大数据的学生个性化分析模型。该模型以学习内容个性化、学习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个性化和学习评价个性化为分析维度,以相关的系统数据库支持为出发点。对系统中的学生个性化信息进行分类汇聚。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系统要素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学生个性化分析模型要素的关系框架,并从个性化学习资源推送、个性化学习过程监控与指导以及个性化学习社区推荐等三个方向分析了学生个性化分析模型的实现路径,以期为今后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学生个性化学习分析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63-69

促进运动技能学习的Moodle网络课程的构建及应用

摘要:该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运动技能学习中应用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以相关体育锻炼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利用相关信息技术辅助运动技能学习的思想。该文以Moodle课程和乒乓球学习为实例,阐述了实现在线动作示范(包括动作分解播放和逐帧播放等功能)和在线视频反馈等关键技术的主要软件和步骤。
70-75

对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现状与需求的调查分析

摘要:本研究以网络调研的形式,针对中小学教师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现状与需求,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选择了11124名中小学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包括使用数字资源的外部条件、个人能力和动机,应用数字资源的行为,以及资源应用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几个方面。调查结果发现,数字教育资源已成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但在应用实践中,教师的资源使用习惯、使用策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有一些需求没有满足,这些影响了数字资源进一步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制约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76-80

基于虚拟环境的体验式网络学习空间设计与实现

摘要:建设网络学习空间是国家提出的“三通两平台”体系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在近年来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学习空间开发与应用的实践,以体验式学习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环境的体验式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方案,并从主要特征、技术架构和功能组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81-85

班班通背景下班级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

摘要:从“双通”(校校通、班班通)的推广普及到“三通两平台”的提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已经成为当前大家瞩卧的一个热点话题。班级网络学习空间把基于网络创设的个人学习空间与基于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融合,既保证了个性学习环境,又符合当前按班级组织教学的实际,实现传统教学环境和现代教学环境的整合,有利于推动师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因此,探讨班级网络学习空间的特点、构建原则、模型等,对于“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在中小学的应用和推广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86-90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信息动态

长三角千校网络结对活动2013年度工作会议暨“中国梦教育梦爱家乡爱校园”微视频大赛颁奖典礼顺利召开

摘要:1月10日,长三角千校网络结对活动2013年度工作会议暨“中国梦·教育梦爱家乡·爱校园”微视频大赛颁奖典礼在安徽合肥召开。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出席会议并讲话。苏、浙、沪、皖四省市教育厅有关领导、电化教育馆(教育技术中心)负责人出席会议。
90-90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App Inventor和计算思维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

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中小学生计算思维思想的有效途径。目前相当数量的中小学校在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知识点古板、教学设计不符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等无益于中小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问题。AppInventor是采用模块拼接方式快速开发移动应用的设计工具,可以培养中小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综合计算思维和AppInventor的特点,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该文探索提出了以教师为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以AppInventor为学习工具,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形式,学生主动利用计算思维思想解决问题,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学习模型。通过实例论证,该模型可以有效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培养学习者的计算思维能力,同时为教学者的实际教学提供了参考。
91-96

从计算思维到计算参与:美国中小学程序设计教学的社会化转向与启示

摘要:计算思维是近年来特别受关注的话题,国内外组织和学者大多从思维过程的要素分析来界定计算思维的概念。随着Scratch等可视化编程工具和支持编程制品分享的在线社区的兴起,以“社会化转向”为特征的计算参与逐渐成为当下美国中小学程序设计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新范型。基于计算参与的编程制品、社区和再创作三维框架,该文提出了创设中小学程序设计教学学习环境的新思路,并对单纯由信息素养主导的国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进行了反思和展望。
97-100

教师在线教学反思支架设计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反思,从而催生了一种新的反思方式——在线反思。然而目前的在线反思平台大多仅提供整篇反思日记的写作与功能,难以为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发挥实质性作用。为提高教师在线反思的质量,需要在深入研究如何为教学反思提供支持的基础上,设计开发教师教学反思网络环境,而支架正是网络环境申“有援性”的一个突出体现。该文在分析教学反思实质与过程的基础上,从支架的内容、支架的性质与支架的呈现方式三方面阐述了在线教学反思支架设计的思路,提出了五种形式的反思支架,并指出了提供在线反思支架的原则。
110-116

TPACK视阈下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新兴技术作为教学、学习工具融入教育,教师对技术的应用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帮助高校新入职教师快速适应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要求,该研究提出了基于TPACK理论框架的岗前培训模式。该模式以面向技术应用为培训理念,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培训内容体系,组建多专业背景的培训教师团队,采用以“设计学习”为主的培训教学策略,实施分阶段的培训方案。经实践,该模式培训效果良好,有助于高校新入职教师角色的顺利转换。
1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