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信息化建设杂志 省级期刊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 33-1216/N 国内刊号
  • 1008-1941 国际刊号
  • 0.1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信息化建设是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8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的学术期刊。信息化建设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高层论坛、专家视点、应用与交流、典型报道、网言网语、信息化博览、电信助推信息化、公务员学电脑

信息化建设 200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搜索”与推销1-1

摘要:小时候,经常会玩一种捉迷藏的游戏,先是一个小朋友放好一个纸条或一件小礼品,另一个小朋友用布条蒙住双眼,然后是胡冲乱撞的去瞎找.网络时代自从有了搜索引擎,再也没有捉迷藏的游戏了!

名刊摘要3-3

摘要:走,去信息化的新农村!;我国信息化步入全方位推进阶段;酝酿巨变的互联网;2006年电子政务的八大趋势。

:我从网民意见中看到信心和力量6-8

摘要:牵动亿万国人视线、引发全世界共同瞩目的2006年的“两会”,将以为中国新的发展里程碑奠基的地位载入史册.中国的步伐将继续是稳健而又快速的,中国对自己未来发展目标的诉求,充满了最美好的期盼。

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8-9

摘要: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信息化成为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信息化推进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务实,更加注重应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整体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到目前为止,全国电话用户数突破7亿,互联网上网人数超过1亿,其中宽带用户数达到5800万,广播电视网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

彩云之南奏响信息化新篇10-12

摘要:新世纪的头五年,云南省上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奋斗,开拓创新,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五年来,全省信息产业系统按照省委、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05年全省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74亿元,比2004年增长14.3%,比2000年翻了一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得到新发展;无线电管理事业也不断取得新成绩,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电子政务业务参考模型13-15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业务模型、总体架构缺乏研究和设计,大量的资金进入了以技术为中心的立项-投标-购买设备-闲置或大材小用的往复循环,电子政务建设成了投入大见效小的典型.本文在借鉴美英等发达国家电子政府的策略和总体架构的基础上,结合国情,探讨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电子政务业务参考模型。

我国电子政务组织管理体系的构想16-19

摘要: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电子工程,更是一个复杂的管理工程,是技术、业务和管理的统一体,没有合理的电子政务组织管理体系,也就无法高效地完成电子政务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目前我国在电子政务组织管理体系方面的建设已滞后于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体制性障碍已经显现,并制约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我国电子政务的有效组织管理模式,为构建电子政务组织管理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加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促进电子政务健康发展20-21

摘要: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及问题,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从总体上来看,经历了以办公自动化建设为核心、以行政监督为核心和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等三个阶段,并取得了阶段性的建设成果.目前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开始向第三阶段转移,强调面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通过“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手段更为“人性化”的行使政府管理职能.但是,在我国电子政务高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给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积极配合 共建合作 努力落实中国政府网内容保障任务22-23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政府门户网站已成为政府应用信息技术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政府网站对实施政务公开、改进行政水平、提高行政效能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1月1日,由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建设的中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正式开通了,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海关总署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积极落实中国政府网的建设和保障任务,并以中国政府网的开通为契机,发挥海关实行垂直领导的体制优势,整合全国海关资源,建立中国海关门户网站体系,努力将其建设成为中国海关对外宣传的窗口、关务公开的渠道、服务社会的平台和内外交流的桥梁,并以此为载体,开展与中国政府网的合作共建,配合中国政府网建设。

突发事件应急系统中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24-27

摘要:应急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集成的、多功能的大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是系统目标,信息是管理的内容,系统是管理的技术平台和信息的载体.管理信息系统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围绕着管理的目标,依赖信息技术和系统平台,为决策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信息的内容和质量才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灵魂.因此,在突发事件应急系统中,加强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为系统的决策者、职能部门和广大公众提供足够、高质量的信息才是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建设的宗旨。

山区发展电子政务的道路探索——广东省清新县电子政务特色启示27-29

摘要:近年来,电子政务在税务、海关等垂直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硬件设施较落后的广大农村基层,电子政务能否带来实效,还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县一级政府是农村基层的核心,电子政务能否为他们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是电子政务能否有效服务于农村的关键。

如何做实电子政务规划30-31

摘要:近年来,随着对电子政务的投入越来越大,对加强电子政务规划、提高整体效益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从一些地区或行业的电子政务规划看,大多仍是按照其他专业领域规划的模式:阐明指导思想、规划原则,提出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配套措施等,往往篇幅很长、内容很多,但总令人觉得与期望中的“顶层设计”有距离,也使电子政务规划比其他专业领域的规划更容易得到“虚多实少”、“操作性不强”之类的评价.显然,电子政务建设发展实践的需要已经超过了这种电子政务规划所提供的指导。

恰如一场及时雨——人事部打造全新公务员招考报名系统32-34

摘要:2005年10月25日,对于农村民办教师张明来说,是焦虑而兴奋的一天.因为身处边远山村,每次报考公务员都要到几十里路外乡政府的电脑拨号上网.由于网速等方面的问题,常常让张明花费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一次报名.今年,因为事务羁绊,到了报名的最后一天张明才来到电脑前,以往的经历让他担心不已,但意外的是,这次登录、报名仅半个小时就顺利完成.当得知这是源于全新的报考系统,张明长长出了一口气:“真是一场及时雨……”

“协同”要“PK”ERP?35-35

摘要:一个记者在跟我聊天的时候出了个思考题:ERP和协同软件,谁将成为2006年里的主流?……据她解释,现在业界有一种声音,或者说是一场争论:协同软件将取代ERP软件,成为应用软件市场的主流。我对应用软件的市场格局并无很深的研究,叉没有做过ERP,甚至连“协同软件”的准确含义也不能一下子说上来,实在不该乱发言论。但第一感觉告诉我:这可能是一个伪命题。也许探讨一下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以及解答这个问题的必要性,比回答这个问题本身更有意义。

网上行政审批软件突破点何在36-36

摘要:2005年,在我国90%地市级城市已经建立了政府网站基础上,电子政务方向开始从网络基础建设向功能应用和社会服务层面转变,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实质阶段.2004年颁布的《行政许可法》催生了一批行政审批系统,特别随着2005年《电子签名法》的颁布实施,网上行政审批系统作为不受时空限制的“在线电子服务”,必将成为今后电子政务市场的热点,涌动着无限商机。

基于DES和RSA的混合加密机制37-39

摘要:密码是一种可以防止信息泄漏的技术.就体制而言,一般分为两类:对称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码体制.对称密码体制这类算法用同一把钥匙进行加密解密,适合对大批量数据的加密.常见的算法有DES、IDES、FEAL等.非对称密码算法是发信人和接信人之间需要进行密钥交换,目前常用的公钥密码系统基于由RSA Data Security获得专利的算法.非对称密码体制使用公钥(Public key)和私钥(private key)进行认证,签名,加密等,公钥和私钥是同时生成的,成为一对钥.用你的公钥加密的数据只有用你的私钥才能解密。

美国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应用现状分析40-42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联邦政府预算管理办公室(0MB)基于美国联邦政府CIO委员会1999年提出的“联邦政府组织架构框架(FEAF)”的基本思想,于2002年提出了更为完善的统一规划“FEA”,并为此专门成立了“FEA项目管理办公室”。

农机信息化网络建设应选择适宜模式43-45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机信息化建设随着政府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正在不断推进,各省依据各自的资金、资源、人才和技术条件情况,采用各自的技术路线,独立开发信息网络系统,造成各省之间数据交换、多指标的统计分析等难以实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农机信息服务的效能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