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年第3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Cosmc基因在卵巢癌中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摘要:目的:明确Cosmc基因在卵巢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本研究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在卵巢癌细胞A2780和SKOV3中过表达Cosmc基因,MTT实验、细胞凋亡实验以及Transwell侵袭实验对过表达Cosmc后卵巢癌细胞在生长、凋亡、侵袭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慢病毒转染卵巢癌细胞A2780和SKOV-3后,Cosmc的蛋白表达显著提高;MTT结果显示,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过表达Cosmc的卵巢癌细胞生长能力显著减弱;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Cosmc过表达的卵巢癌细胞凋亡数较空载体对照组细胞显著增加;Transwell实验显示Cosmc过表达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较空载体对照组显著减少。结论:卵巢癌细胞系中过表达Cosmc基因能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
6001-6004

慢病毒介导的下丘脑中过表达miR-505小鼠模型的构建

摘要:目的:本文用慢病毒定点注射的方法构建了在下丘脑中过表达mi R-505的小鼠模型,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在冰冻切片组织上快速检测mi RNAs,以确认慢病毒载体介导的mi R-505在丘脑中的表达能力。方法:实验小鼠在脑立体定位仪下定位到下丘脑位置,采用原位注射的方式进行慢病毒注射,注射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CR和应用了LNA探针和TSA系统的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技术,完成在慢病毒介导的mi R-505过表达老鼠下丘脑区域细胞中的mi R-505检测和示踪。结果:mi R-505慢病毒注射未成年小鼠下丘脑区5、10、20和40天后,均可检测到mi R-505在下丘脑区域的表达,且实验结果表明在慢病毒介导的过表达小鼠下丘脑注射部位,mi R-505表达量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利用慢病毒注射未成年小鼠下丘脑脑区的方法,成功的建立了下丘脑中过表达mi R-505的小鼠模型,使用LNA标记探针的FISH方法探索mi RNA表达规律较稳定,且重复率高。
6005-600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氨气致大鼠吸入性肺损伤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氨气致大鼠吸入性肺损伤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9只普通SD大鼠,随机将这些大鼠分为正常组(n=23)、地塞米松治疗组(n=23)、干细胞治疗组三组(n=23),正常组给予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地塞米松治疗组给予注射地塞米松,干细胞治疗组给予干细胞注射。结果:干细胞治疗组大鼠治疗后1 d、3 d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肺W/D、BALF白细胞数量及蛋白浓度、TNF-α、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地塞米松治疗组(P〈0.05),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氨气致大鼠吸入性肺损伤的疗效较地塞米松显著。
6017-6020

丁酸钠器官毒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ion HDACi):丁酸钠(Sodium Butyrate Na B)腹腔连续给药对BALB/C小鼠体重增长及器官发育的影响。方法:20只健康,3周BALB/C小鼠随机分成2组(丁酸钠组和对照组);丁酸钠组腹腔注射丁酸钠(Na B)1.2 g/Kg·d,连续21天;对照组同时间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1天后,测量体重;行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取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组织以及小肠组织器官,做石蜡切片,HE染色两组比较有无器官损害。结果:1.丁酸钠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动物体重增长良好,平均增长11 g,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HE染色见丁酸钠组:心肌细胞无变性,坏死,无炎性细胞浸润,无肉芽组织形成;脾脏红、白髓结构清晰,脾窦无扩张,未见炎性细胞浸润;肺间质无扩张,充血,未见纤维化,肺泡无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无变性坏死,肾间质未见水肿;脑细胞周围间隙和小血管间隙无增宽;肠道纤毛上皮排列整齐,肠壁无出血,坏死,无渗出;肝细胞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细胞无水肿,无胆汁淤积。未发现上述器官的病理变化。结论:丁酸钠长期腹腔给药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6021-6023

扶正化积方对H22肝癌荷瘤小鼠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扶正化积方对H22荷瘤小鼠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建立小鼠皮下H22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FZHJF组(40.95g/kg)、5-氟尿嘧啶组(5-FU)(0.2 m L/10g)和联合给药组(FZHJF+5-FU),连续给药12 d后,采集肿瘤与脏器称重并计算抑瘤率、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并对各组肿瘤外观和肿瘤病理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病理结果显示均为典型的肝细胞癌。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其余三组瘤重均显著减小(P〈0.05);而联合用药组的瘤重显著小于5-FU组和FZHJF组(P〈0.05),肿瘤外观图也显示联合给药组瘤块小于FZHJF组和5-FU组。扶正化积方单独使用的抑瘤率为40.5%,联合5-FU后,抑瘤率达到66.7%,大于两者合并用药后的理论相加效应值65.6%;与5-FU组比较,FZHJF组与联合用药组的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FZHJF组与联合用药组的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和5-FU组(P〈0.05)。结论:扶正化积方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化疗具有增效和减毒双重作用。
6024-6026

RECK基因在兔颈动脉壁损伤后再狭窄过程中的表达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动物损伤模型,分析RECK基因在兔子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的表达与动脉内膜变化和官腔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兔子手术损伤侧的动脉血管设置为实验组,未进行手术操作的一侧动脉作为对照组。建立动脉模型的四个时间点7、14、21、28 d,在麻醉状态下处死模型动物。取得所需长度的损伤动脉血管及对照组动脉血管。将取得的标本进行HE病理染色,通过计算机图像计算软件观察标本动脉内膜随时间的变化;同时通过western-blot方法测定RECK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测量RECK基因表达量。结果:血管手术损伤后,血管内膜面积在随着术后日期的增长呈逐渐增厚变化,血管内膜与中层比值逐渐增大,同对照实验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的中膜无显著增生。结论:RECK基因在组织中表达变化影响MMPs基因表达。实验论证了在动脉损伤后RECK基因参与了血管再狭窄,为血管再狭窄研究寻得新的研究方向。
6027-6030

β-catenin基因在人骨肉瘤MG63细胞系的表达变化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β-catenin基因在人骨肉瘤MG63细胞系的表达变化。方法:培养MG63细胞株,用不同浓度的Wnt3a蛋白或相同浓度、不同时间段的Wnt3a蛋白刺激液MG63细胞生长,用FQ-PCR在m RNA水平检测β-catenin在MG63细胞系的表达变化。培养MG63细胞株,用相同浓度的Wnt3a蛋白刺激,比较刺激组与空白对照组的细胞数目的差别。结果:在细胞生长的第0,1天两组的MG63细胞数量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第2,3,4天对照组细胞增殖速度较刺激组缓缓,经比较(t=4.109,3.892,5.215,均P〈0.05)。β-catenin基因表达不会因为Wnt3a的浓度增加而增加。100 ng/m L的Wnt3a蛋白刺激β-catenin基因表达最高,其他几个浓度的β-catenin基因表达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100 ng/m L的Wnt3a蛋白刺激下,β-catenin基因表达会随时间延长而增加,6 h时β-catenin基因表达最高(P〈0.05),随后β-catenin基因表达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Wnt蛋白对MG63细胞有正向增加增殖作用。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能促进MG63的细胞增殖。
6031-6034

骨化三醇干预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发生机制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骨化三醇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组织中肾素水平,肾小球基底膜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s,HPA)和足细胞podocin蛋白及m 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的方法构建DN大鼠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骨化三醇组(T组)、DN组(D组),并设置健康对照组(N组)。T组给予0.03μg·kg^-1·d^-1的骨化三醇灌胃;D组与N组给予等量花生油灌胃。12周后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血生化指标,通过ELISA法检测肾组织中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浓度变化,免疫组化法和RT-PCR检测HPA、podocin蛋白及m RNA的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T组和D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肾素及AngⅡ水平较高,D组显著高于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相比,T组和D组HPA m RNA及蛋白表达较高,D组显著高于T组;T组和D组podocin m RNA及蛋白表达较低,D组显著低于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素和HPA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趋势(r=0.79,P〈0.05);和podocin蛋白表达存在负相关趋势(r=-0.65,P〈0.05)。结论:骨化三醇可显著减少DN大鼠早期蛋白尿,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肾素,下调DN肾小球基底膜HPA、上调足细胞podocin蛋白的表达实现。
6035-6038

Sirt3对过氧化氢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通过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中的Sirtuin-3(Sirt3)蛋白的表达水平,阐明Sirt3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MSCs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MSCs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刺激组、H2O2+Sirt3转染组、H2O2+Sirt3 si RNA转染组。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3及cyclophilin d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沉淀法检测cyclophilin d乙酰化水平、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①H2O2刺激使MSCs中Sirt3表达水平降低。②转染Sirt3可减少H2O2诱导的MSCs的凋亡,而转染Sirt3 si RNA可增加H2O2诱导的MSCs的凋亡。③Sirt3蛋白的含量并不影响cyclophilin d的表达,但影响cyclophilin d的乙酰化水平。结论:Sirt3可能通过减少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lity transition pore,m PTP)中的关键蛋白cyclophilin d的乙酰化水平,进一步抑制m PTP的开放,从而减少H2O2诱导的MSCs的凋亡。
6039-6042

环境光导致昼夜节律紊乱对睡眠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通过环境光扰乱正常昼夜节律对睡眠的影响。方法:使用小鼠昼夜节律模型(20小时一个循环,10小时见光,10小时避光),利用小鼠睡眠生物解析系统,记录脑电波和肌电波,分析睡眠觉醒量、不同时间睡眠觉醒波delta功率和睡眠时相转换等参数。结果:昼夜节律干扰后导致昼夜觉醒差异、非快速眼动睡眠差异(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差异消失(P〉0.05),昼夜节律干扰后增加了觉醒和NREM睡眠之间的转换次数(P〈0.05),昼夜节律紊乱的光照时相在开始时没有delta功率减弱征象(P〉0.05)。结论:昼夜节律模型不会导致典型的睡眠剥夺,但是会对睡眠时间和质量会产生影响。本研究一步证实昼夜节律对睡眠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
6046-6049

腹腔热灌注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IHCP+CDS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治疗确诊为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IHCP+CDS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灌注+肿瘤细胞减灭术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临床疗效、复发率、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腹水量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和24个月生存率比对照组高,而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恶心、麻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而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和盆腔感染方面相互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HCP+CDS能有效改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对化疗的耐受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临床治疗效果。
6050-6052

检测pT1-4aN1-3M0期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微转移及临床病理因素对p T1-4aN1-3M0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12月期间胃肠外科单一手术组行D2胃癌根治术p T1-4aN1-3M0期患者63例1427枚HE染色阴性淋巴结,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这些淋巴结中CK19表达,观察微转移的情况并分析发生微转移的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对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结果:临床病理分期p T1-4aN1-3M0胃癌患者中,经免疫组化染色,1427枚HE常规染色阴性淋巴结中CK19阳性表达率为15.49%(221/1427);63例胃癌患者中CK19表达阳性率39.68%(25/63);术后随访时间5.6-68.5月(平均时间43.88月),淋巴结中CK19阴性表达、阳性表达患者的总5年生存率分别为52.63%、28.00%;两者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8.677,P=0.003)。淋巴结CK19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肿瘤直径(P〈0.05)、浸润胃壁深度(P〈0.05)有关。COX生存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微转移为独立预后因素。25例患者发现淋巴结微转移并推荐再分期,再分期率39.68%(25/63)。结论:p T1-4aN1-3M0期胃癌病人,CK-19免疫组化法染色能检出常规HE染色阴性淋巴结中的微转移,有助于细化分期、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
6053-6056

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特征。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对57例PSD患者和91例非PSD(None PSD,NPSD)患者在基线期、6周和12周后分别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hina Stroke Scale,C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的评估。结果:基线期PSD和NPSD患者Mo CA总分[分别为(11.6±2.9)分、(11.2±3.1)分]和BI总分[分别为(45.6±8.3)分、(46.2±7.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和12周后PSD组Mo CA总分[分别为(13.4±2.3)分、(18.2±3.2)分]和BI总分[分别为(63.8±6.5)分、(77.2±4.1)分]均低于NPSD组[分别为(15.8±2.8)分、(22.6±2.4)分;(72.2±7.5)分、(85.8±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在卒中的康复后期,PSD患者较NPS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损害更严重,生活质量更差。推测认知功能是PSD患者长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可为PSD患者康复策略的制定提供帮助。
6057-6059

LenkeⅡ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内固定冠状面失衡的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Lenke II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内固定冠状面失衡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已确诊为Lenke II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60例,根据术前脊柱柔韧度、risser分级水平、支具支持治疗、椎体融合数、内固定系统选择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对内固定后冠状面失平衡情况发生率进行分析评估,其数据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处理。结果:对术后患者评估比较,多种因素均可影响内固定后冠状面失平衡情况发生,表现为:脊柱柔韧度低、risser分级高、长时间支具佩戴、延长融合椎体范围、先进钉棒系统方案选择均可明显提高术后疗效,降低内固定后冠状面失平衡情况发生率(P〈0.05),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通过对患者脊柱柔韧度、risser分级情况评估来判断脊柱成熟度,并在术后积极支具辅助治疗,选用钉棒固定系统并延长融合椎体节段,可明显降低内固定后冠状面失平衡情况发生,提高远期随访疗效。
6060-6063

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增加5 mg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研究组增加20 mg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均每天1次,晚餐后应用,治疗时间为4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其达标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以及LDL-C均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TC和LDL-C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
6068-6070

不同剂量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复律后的窦性心律维持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复律后的窦性心律维持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65例,两组均给予氯沙坦治疗,A组给予胺碘酮600 mg/d,1-2周后改用200 mg/d维持1年;B组给予胺碘酮600 mg/d,1-2周后改用200 mg/d,1个月后改为100mg/d维持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转复维持有效率、心率、血压、左房内径(LAD)、左房舒张末期容积(LAEDV)、左房收缩末期容积(LAESV)、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转复维持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LAEDV和LAESV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两组组间心率、收缩压、舒张压、LAD、LAEDV、LAESV、LA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氯沙坦与大剂量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转复效果相当,但是不良反应较少。
6071-6073

快速扩弓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反合效果的CT观察

摘要:目的:应用CBCT观察快速扩弓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合对上气道的影响。方法:选取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合患者22例,采用上颌快速扩弓前方牵引治疗,应用CBCT评估矫治前后上气道的大小和形态的变化。结果: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合患者矫治后上气道的总体积、腭咽、舌咽、喉咽及口咽体积显著增大(P〈0.05);软腭尖、会厌顶平面上气道的截面积及口咽段最小截面积、软腭尖平面矢状径、横径与会厌顶平面横径均显著增大(P〈0.05);硬腭平面的截面积、横径与矢状径及会厌平面的矢状径无显著变化(P〉0.05)。软腭尖平面上气道的矢横径比显著增大,会厌顶平面的矢横径比显著减小(P〈0.05)。结论:快速扩弓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合患者后上气道变大。
6074-6077

艾迪注射液与沙利度胺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APRIL、β2-m和TPO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APRIL、β2-m和TPO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及试验组。常规组患者采用长春新碱静、盐酸肾上腺素及醋酸地塞米松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艾迪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髓浆细胞数、M蛋白、血红蛋白、免疫功能、肾功能及血清APRIL、β2-m和TPO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较,试验组采用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肾功能获得明显改善,肿瘤细胞活性得到显著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试验组患者骨髓浆细胞数、M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降低,血红蛋白及CD4^+/CD8^+比值升高,血清APRIL、β2-m和TPO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可降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肿瘤细胞活性,增强患者免疫力,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6078-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