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年第2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人生长分化因子15单克隆抗体制备、鉴定及药用价值初探

摘要:目的:制备稳定分泌抗人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单克隆抗体(m Ab)的杂交瘤细胞系,并对其分泌的m Ab进行鉴定。方法:根据人GDF15氨基酸序列特征,设计合成了8条能够免疫产生GDF15特异性抗体的抗原多肽,与VLP载体偶联后,免疫雌性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鼠源抗人GDF15的m Ab,用间接ELISA检测m Ab腹水效价。结果:获得针对7个抗原多肽的12株稳定分泌抗人GDF15的杂交瘤细胞系,腹水m Ab效价可达1×104~1×109。结论:获得了针对不同抗原多肽的抗人GDF15的特异性m Ab,为进一步研发以GDF15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物奠定了基础。
4601-4604

复方浙贝颗粒联合三苯氧胺对LCC2移植瘤相关蛋白表达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浙贝颗粒(CZBG)联合三苯氧胺(TAM)对LCC2移植瘤组织相关蛋白HER-2、GST-π、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耐TAM的人乳腺癌细胞系LCC2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实验分模型对照组,TAM组,阿霉素(ADM)+TAM组,中剂量CZBG+TAM组,ADM+中剂量CZBG+TAM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各组HER-2、GST-π、Caspase3的表达差异。结果:1与TAM组相比,中剂量CZBG+TAM组、ADM+中剂量CZBG+TAM组能下调HER-2表达(P〈0.05)。2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GST-π表达均有所下降(P〈0.05);各治疗组之间的GST-π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中剂量CZBG+TAM组和ADM+中剂量CZBG+TAM组均能上调Caspase3表达(P〈0.05);中剂量CZBG+TAM组与模型对照组、TAM组、ADM+TAM组比较,Caspase3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剂量CZBG能够下调乳腺癌LCC2细胞移植瘤组织的HER-2表达,提高Caspase3活性,而对GST-π表达无明显影响。
4610-4615

水飞蓟宾通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发挥抗食管癌EC109细胞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水飞蓟宾(silybin,SIL)对人食管癌EC109细胞系的作用,并探求Notch1以及凋亡通路在其中的角色。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SIL处理组(75、150、300μM),各组细胞分别处理12、24、36小时。Cell Counting Kit-8(CCK-8)测细胞活力;粘附实验测细胞粘附能力;Caspase-Glo誖3/7定量试剂盒测细胞Caspase3/7的表达;Western-blot测Notch1、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CCK-8检测结果示SIL可有效抑制EC109细胞的活力(P〈0.01),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粘附实验结果示SIL可以降低EC109细胞粘附能力(P〈0.01);Caspase3/7检测结果示SIL可以使EC109细胞Caspase3/7活性升高(P〈0.01);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SIL可以使EC109细胞Notch1和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上升(P〈0.01)。结论:SIL可有效抑制食管癌EC109细胞活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otch1通路,激活凋亡通路相关,SIL可能是食管癌药物治疗领域具有开发前景的药物。
4620-4623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成脂细胞方向分化的潜能,为脂肪组织工程提供一种来源丰富的干细胞来源。方法:采用胰酶和胶原酶Ⅰ型联合消化法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对其表面标志物进行鉴定,化学诱导方法诱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成脂细胞方向分化,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变化,油红O染色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染色。结果:胰酶和胶原酶Ⅰ联合消化法分离的细胞贴壁生长,呈现成纤维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29、CD44和CD105,但不表达CD31、CD34和CD105,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成脂诱导培养基中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细胞形态转变为肥大、扁平、含有大量脂滴的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示胞浆充满了油滴空泡。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成脂细胞方向分化的潜能,为脂肪组织工程提供了一种来源丰富、免疫力低和低分化的种子细胞。
4624-4626

不同表面处理对全瓷材料表面粗糙度及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三种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全瓷材料表面粗糙度及表面自由能的影响。方法:选用两种氧化锆(LAVA Plus,Wieland)和两种玻璃陶瓷(E.max Press,ELDC),按照生产商的制作方法制作成盘状试件(直径13 mm,厚1 mm),并将以上四组全瓷材料按照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分别分为以下三个亚组:粗磨组(rough grinding)、抛光组(polishing)和上釉组(glazing)。利用三维形貌扫描仪测量样本表面的面粗糙度(Sa),表面张力仪测量各组样本表面接触角并计算表面自由能。结果:各组材料粗磨组粗糙度值均显著高于其抛光组及上釉组;对于两种氧化锆陶瓷,抛光组与上釉组间粗糙度值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于两种玻璃陶瓷,抛光组的粗糙度值显著低于上釉组(P〈0.05);上釉组表面自由能均显著高于相应粗磨组及抛光组(P〈0.05),粗磨组和抛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抛光和上釉均能显著降低全瓷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对于氧化锆陶瓷,抛光能达到类似上釉的表面粗糙度,对于玻璃陶瓷,抛光能够获得更加光滑的表面。上釉后全瓷材料的表面自由能显著高于抛光组。
4635-4639

FXR在糖尿病大鼠回肠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摘要:目的:探索法尼酯衍生物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模型回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DM模型组(DM组)。腹腔注射STZ建立DM大鼠模型,NC组予无水乙醇生理盐水溶液腹腔注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XR在回肠组织m RNA表达水平。结果:(1)DM组FXR m RNA表达量减少、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平均血糖升高、体重下降与NC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FXR m RNA表达量pearson相关分析:DM组平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最终体重与最高体重相比下降的程度、最终体重与造模时体重相比下降的程度与FXR m RNA表达量呈负相关;(3)FXR m RNA表达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DM组平均血糖、最终体重与最高体重相比下降的程度、糖化血红蛋白对FXR m RNA表达量的影响大(P〈0.05),而NC组各个指标对FXR m RNA表达量无影响(P〉0.05)。结论:FXR表达异常与糖尿病的发病和糖尿病患者的体重下降相关。
4640-4644

尿酸性肾病中IL-1β、IRAK-4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尿酸性肾病动物模型中白介素-1(IL-1)β和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表达的意义,了解IL-1β信号通路在尿酸性肾病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高尿酸血症组30只、正常组24只,制备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检测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及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微量白蛋白(m A1b);取肾脏组织行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测定IL-1β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IRAK-4 m RNA的水平。结果:高尿酸组2、4、6周时IL-1β的表达均增加,免疫组化评分(IHS)均明显升高(P〈0.01);高尿酸血症组较正常组IRAK-4 m RNA在2、4、6周时均出现表达上调,4~6周IRAK-4 m RNA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L-1β、IRAK-4参与了尿酸性肾病炎症反应的过程,可能为尿酸性肾病治疗提供新的可能。
4645-4648

广西地区104例泰国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1的研究

摘要:目的:对广西地区的泰国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1的血液学、基因型、临床表现及民族分布进行分析。方法:对门诊病人进行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及-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收集已确诊为泰国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1患者的检测数据及临床资料,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104例泰国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1,其中71例基因型为--THAI/αα,17例基因型为--THAI/-α3.7,14例基因型为--THAI/αCSα,2例基因型为--THAI/αQSα。统计学分析:--THAI/αα杂合子和--SEA/αα杂合子的血常规结果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泰国型Hb H病(--THAI/-α3.7、--THAI/αCSα、--THAI/αCSα)和东南亚型Hb H病(--SEA/-α3.7、--SEA/αCSα)的血常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民族分布上,有67例为壮族,34例为汉族,其他民族3例。结论:泰国缺失型-地中海贫血1在广西有一定的发生率,在壮族人群多见;和东南亚缺失型Hb H病相比,泰国缺失型Hb H病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更早、贫血更严重。
4649-4652

MIF和CerbB-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MIF和Cerb B-2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为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判断预后和寻找子宫内膜癌的新的治疗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F m RNA、Cerb B-2 m RNA和MIF蛋白、Cerb B-2蛋白的表达,其中免疫组化中子宫内膜癌组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如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结果: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都有MIF和Cerb B-2的表达,子宫内膜癌中MIF m RNA和Cerb B-2 m RNA扩增含量显示高水平,其阳性表达率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MIF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的细胞质中,少量表达于细胞质,在阳性表达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蛋白含量在I期(P=0.033)、G1期(P=0.034)、无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水平较高(P=0.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erb B-2蛋白主要表达在子宫内膜的细胞质,少量在细胞膜中表达,阳性表达率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Cerb B-2蛋白在III-IV(P=0.009)、G2-3期(P=0.033),有淋巴结转移(P=0.018)的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含量较高,与年龄和肌层浸润深度无关。结论:MIF和Cerb B-2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都有表达,提示着MIF和Cerb B-2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MIF在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表达含量较高,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指标,Cerb B-2在子宫内膜癌的晚期表达含量较高,可以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可作为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4653-4658

乳腺癌CXCR1的表达特征及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摘要: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XCR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并探讨新辅助化疗前后其表达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例正常乳腺组织,20例乳腺纤维腺瘤,104例乳腺癌标本,免疫组化染色后统计每例标本CXCR1的阳性表达积分,分析不同乳腺疾病CXCR1的表达差异。统计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标本CXCR1的阳性表达积分的变化,分析其与化疗病理反应的关系。结果:CXCR1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纤维腺瘤中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上高表达;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与病理分期、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个数、激素受体状态及Her2表达情况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后,癌组织中CXCR1的表达下降,下降幅度越大,其化疗疗效越好。结论:CXCR1的检测对于乳腺疾病的良恶性判断有指导意义,可辅助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侵袭性以及预后,CXCR1表达的下降与化疗疗效相关,抑制其表达可能可以提高化疗疗效。
4659-4663

新活素治疗心脏术后心肾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及评价新活素治疗心外科术后心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50例心外科术后心肾综合征(CRS)患者经多巴胺类、利尿剂、硝酸酯类、米力农等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无效后,加用新活素,微量泵静脉泵入48 h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加用新活素治疗24 h后尿量明显增多,肌酐(Scr)、血尿素氮(BUN)降低,肾小球滤过率(e GFR)增高,中心静脉压(CVP)下降,动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48 h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下降,7天后复查心脏超声,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结论:心外科术后心肾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无效时,加用小剂量新活素(〈0.01μg/kg/min),可改善心肾综合征患者的心肾功能,具体作用机制可能是先改善患者肾功能,继而心功能得以改善。
4668-4671

抗生素单剂与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与β内酰胺类单剂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62例,随机分为单剂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其中单剂治疗组抗生素采用β内酰胺酶类单剂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β内酰胺酶类和大环内酯类联合治疗。所有患者统计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并记录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住院天数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的变化,统计住院天数。结果:联合治疗患者一般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与单剂治疗组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及治疗后首日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二者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与单剂治疗组相比,C反应蛋白在住院第2、4、6、9天,白细胞计数在住院第2、4、6天,均明显下降,住院天数缩短,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中、重度CAP(CRB65≥2),联合治疗组与单剂治疗组相比,治疗后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计数明显减少,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轻度CAP(CRB65=0~1),两组治疗后CRB和白细胞计数相比,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治疗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优于β内酰胺类单剂治疗。
4672-4676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IH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HD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脐血干细胞移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个月的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右室舒张末容量(R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49.23%,90.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77%,70.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治疗前LVEDV、RVEDV以及LVEF比较无差异。在治疗后观察组这三个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LVEDV和RVEDV减小、LVEF提高均较对照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身体功能、运动限制和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IHD效果好,能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使用。
4677-4679

成人脂肪肝与体重指数和血脂水平的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成人脂肪肝与体重指数(BMI)和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1月我社区成年人800例,检测所有入选者的体重和身高,并计算BMI,检测入选者的血脂水平和脂肪肝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分析脂肪肝与BMI和血脂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检测出脂肪肝376例,占47.0%,肥胖者532例,占66.5%;肥胖者伴随脂肪肝的发生率64.7%,显著高于非肥胖者脂肪肝的发生率11.9%,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显著高于非脂肪肝者,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低于非脂肪肝者,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脂肪肝与BMI和血脂之间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BMI和血脂水平与成人脂肪肝存在较大关系,应该注意控制体重,进而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改善脂肪肝的情况。
4680-4682

能量平台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能量平台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能量平台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的并发症主要有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局部病灶复发、肠梗阻以及腹腔内出血,其中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其它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量平台辅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能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几率小,因此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4683-4685

伽玛刀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伽玛刀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临床疗效,探索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优方案。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伽玛刀室实施伽玛刀治疗的肝癌病例1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8)和试验组(n=95),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伽马刀治疗,试验组采用伽马刀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后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3~24个月,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AFP)等,追踪有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出现,了解其近期与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复查,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60.5%和76.84%,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及AFP改善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及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放射诱导的肝病5例,试验组3例,经内科对症处理后,患者情况均好转。试验组在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伽玛刀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伽马刀治疗,可进一步研究,进行临床推广。
4686-4689

序贯旁路移植同期行内膜剥脱治疗严重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序贯旁路移植手术联合内膜剥脱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严重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序贯旁路移植结合内膜剥脱治疗,对照组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结合内膜剥脱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围手术期死亡2例(3.70%),对照组死亡4例(7.14%),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31,P=0.427)。围手术期内治疗组心肌梗死、严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以及新发房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年吻合口通畅程度和桥血管通畅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16,-2.456;P=0.016,0.014)。结论:在非体外循环下序贯旁路移植同期行内膜剥脱治疗严重弥漫冠状动脉病变具有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且疗效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4693-4695

半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半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半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患者42例(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人造血管内瘘患者42例(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导管留置时间(23.2±0.8)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2.8±0.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导管功能不良和感染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2例止血困难,6例血栓形成。结论:半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具有方便、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可应用于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
4696-4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