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年第3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脂肪沉积的扫频光热波成像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和易损斑块破裂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最高的死亡率,超过传染病和癌症导致的死亡率的总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由一层很薄的”纤维帽”和导致血栓形成的脂质核心构成。光热波成像是基于对被目标发色团(本文中指脂肪沉积)吸收的光信号强度进行周期调制,从而实现对目标发色团释放的热(红外)信号的调制。这里,我们利用光热波成像来检测来自兔子动脉硬化模型的粥样硬化斑块中脂肪沉积的三维分布。波长为1210纳米的激光被用来靶向检测脂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在0.1到5赫兹连续扫频的激光的激发下发出光热波,光热波传播到样品表面形成红外辐射温度并被红外相机以25.6帧/秒的速度接收并录制20秒。红外相机上的每一个像素(总共256~256像素)在进行时域傅里叶变换以后得到强度和相位的频域光热波图像。某一特定频率的强度和相位光热波图像对应着脂肪沉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样品中的横向和纵向分布。对强度和相位光热波图像的分析指出:光热波成像能够用来检测脂肪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三维分布,并且脂肪的分布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状特征有着紧密联系。
6201-6203

利用DNA芯片技术高效合成OstreococcusTauri叶绿体基因组

摘要:目的:21世纪以来,随着合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及其所遇到的问题,开发下一代DNA合成技术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基因芯片技术和DNA大片段组装技术是建立下一代DNA合成平台的关键技术力量。方法:为了开发具有工业化标准的DNA芯片一基因组合成平台,我们首次利用电化学DNA芯片和DNA大片段组装技术合成了72kb的Ostreococcusmud的全叶绿体基因组。结果:首先,我们使用电化学DNA芯片合成仪合成了564条150bp的OligoMix,并成功扩增分离了其中96%的Oligo序列,剩下的基因组序列是通过传统的固相亚磷酰胺三脂合成法合成。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DNA重组技术将564条150bpOligo片段分三步克隆到了一个pGSYN系统。通过高通量测序,我们证实叶绿体基因组被成功地人工合成。整个合成成本大约是目前传统基因合成成本的10%.20%。结论:研究证实基因芯片技术和DNA大片段组装技术的应用是能够明显的降低现阶段基因组合成工艺的成本。新技术的成熟推广和成本的有效控制也会进一步加速科学家对基因组功能的深入研究以及合成生物学的质的飞跃。
6204-6209

过表达CREG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探讨E1A激活基因阻遏子(Cellular repressor of ElA-stimulated genes,CREG)在高糖引起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中的作用,为寻找糖尿病血管病变新的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原代HUVECs,并用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免疫荧光染色进行鉴定。分别用含有5.5mmol/1葡萄糖(正常糖对照组)、5.5mmol/1葡萄糖+27.5mmol/1甘露醇(渗透压对照组)或33mmol/l葡萄糖(高糖组)的培养液培养HUVECs48h。WesternBlot检测剪切体caspase-3表达;AnnexinV/PI双染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通过感染表达CREG基因的腺病毒获得CREG过表达的HUvECs,WesternBlot及流式细胞术评价CREG过表达对HUVECs凋亡的影响。结果:高糖处理48h后,HUVECs内剪切体caspase-3的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过表达CREG后,高糖处理的HUVECs内剪切体Caspase-3表达和凋亡细胞比例均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糖对照组。结论:CREG过表达可抑制高糖引起的HUVECs凋亡。
6215-6218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低氧环境下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肾脏的急性缺血缺氧性损伤是泌尿外科常见病,以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点,成体干细胞在急性肾脏损伤动物模型中可以促进肾脏结构修复、改善肾脏功能,肝细胞生长因子作为抗纤维化的主要生长因子,在成体干细胞干预的急性肾脏损伤动物模型实验中起重要作用,然而以往的研究对象主要以动物模型为主,成体干细胞对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具体调节机制尚不清。本实验通过体外分离、培养人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干预离体低氧预处理后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探讨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低氧预处理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为今后研究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肾功能损害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贴壁培养的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培养、传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融合达90%时更换无血清培养基(serum.fleemedium,SFM)培养24h,收集细胞上清液即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conditionmedium,CM);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tubularepithelialcells,TECs)于低氧环境处理1h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CM干预组,分别培养24h和48h后检测TECs中大鼠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的mRNA水平、收集上清液测定大鼠HGF蛋白的含量,同时收集CM干预组中Oh,12h、24h、48h的上清液,测定其中人来源HGF蛋白的含量,并对TECs在CM干预24h和48h后行免疫组化定性人的HGF蛋白的表达。结果:在低氧预处理的培养环境下,CM干预组中,TECs中大鼠来源的HGFmRNA表达水平在24h和48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上清液中大鼠HGF蛋白的含量在24h和48h,CM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清液中人的HGF蛋白的含量随时间进行性增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24h和48h大鼠TECs中能检测人的HGF蛋白
6219-6222

傣药“雅糥妙”(肾茶)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目的:对肾茶正丁醇部位进行系统分离和化合物鉴定,为探索肾茶药理活性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多种分离纯化技术(硅胶柱层析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sLH-20、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对肾茶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运用电喷雾质谱(ESI—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DEPT)和二维核磁共振谱(HSQC,HMBC)对所得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肾茶正丁醇部位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酸甲酯(1)、原儿茶醛(2)、原儿茶酸(3)、3,4.二羟基苯乙酸甲酯(4)、3,4一二甲氧基乙酸甲酯(5)、2,5-二羟基苯甲醛(6)、苯甲酸(7)、咖啡酸(8)、迷迭香酸(9)。结论:肾茶正丁醇部位主要化学成分为酚醛、芳香酸及其衍生物,除分离得到之前献报告的咖啡酸、迷迭香酸等外,还首次分离鉴定4个化合物(1,4,5,6),其中化合物6为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对该化合物核磁数据进行了归属;化合物1、4、5均为首次从肾荼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6227-6230

胰岛素对糖尿病兔牙槽骨缺损修复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对糖尿病兔牙槽骨缺损修复治疗的效果,为糖尿病所致的牙周炎提供临床治疗的依据,方法:4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A组制备健康兔的牙槽骨缺损;B组为胰岛素组,制备健康兔牙槽骨缺损后,用胰岛素治疗;C组为糖尿病组,制备糖尿病兔牙槽骨缺损;D组为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制备糖尿病兔牙槽骨缺损后,用胰岛素治疗。每组10只,缺损制备后4、8周各处死5只,对各组成骨情况进行组织学观察及测定。结果:组织学观察A、B、D组修复区可见大量新骨形成,以B组为显著;C组仅见少许成骨,多为纤维组织。新生骨面积比和成骨细胞数在4、8周时均为D组大于c组,B组大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应用胰岛素促进糖尿病兔缺损牙槽骨形成新骨的效果明显。结论:胰岛素能够促进糖尿病兔牙槽骨缺损的戍骨,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并发牙周炎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6240-6243

血源性兔VX2肿瘤脑及脑膜转移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MRI检测

摘要:目的:研究MRI对血源性脑及脑膜转移瘤动物模型转移灶的检出效果。方法: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从左颈总动脉内接种VX2瘤细胞,A组:20%甘露醇注入5min后接种VX2瘤细胞:B组:20%甘露醇注入5min后,加入肝素再接种VX2瘤细胞;C组,对照组,单纯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2周后行MRI检查。病理取材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平扫:A组,1只(1/6)发现脑内结节并脑膜结节样增厚,T1WI为等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B组,2只(2/6)为脑内多发结节,T1WI为等信号,TM为稍高信号。2只(2/6)脑膜结节样增厚。增强扫描:A组,2只(2/6)脑内见强化结节灶;直径在1.5mm-7.0mm之间。4K(4/6)脑膜线样增厚或结节样增厚强化。B组,6只(6/6)脑内见直径在1.5mm-5.0mm的高信号结节,其中5只为脑内多发结节灶;4只(4/6)脑膜线样或结节样增厚强化,左侧为主,其中2只(2/6)为双侧脑膜增厚。增强扫描A、B组问脑内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s确切概率值为0.04)。C组平扫及增强扫描均未见异常信号。结论:上述方法制成的动物模型可为医学影像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加入肝素可提高瘤灶的形成几率,并证实血脑屏障对脑转移瘤的形成起重要作用。MRI增强检查是检出脑内及脑膜转移瘤的首选方法。
6244-6248

低氧诱导因子和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双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在肺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摘要:目的:构建同时携带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N腺病毒载体(pAdxsi-GFP-HIF-KGF),观察其在防治肺损伤潜在的应用前景。方法:低氧处理A549细胞后提取总RNA并逆转录为eDNA作为模板,依据GeneBank公布的HIF-1α cDNA设计引物,并分别引入KpnI和BamHI酶切位点,PCR扩增后将目的基因HIF-1α连接到载体pShuttle-CMV-EGFP上,构建重组质粒pShuttle-GFP—HIF。然后以质粒plRES2-EGFP-KGF为模板,用引入NheI和PmeI酶切位点的引物PCR扩增KGF基因并克隆到重组质粒pShuttle-GFP-HIF上,获得穿梭质粒重组质粒pShuttle—GFP-HIF—KGF。采用细菌内重组方法将目的序列重组到pAdxsi病毒骨架栽体上构建携带HIF.10t和KGF双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xsi-GFP-HIF-KGF。检测重组腺病毒滴度后,转染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检测目的基因的转染表达。结果:通过对构建质粒克隆进行测序及酶切,证实携带HIF—lot和KGF双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xsi-GFP-HIF-KGF构建成功,且构建的重组腺病毒纯度好、滴度高。用pAdxsi-GFP-HIF-KGF以100MOI转染A549细胞后24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有较强的绿色荧光表达,48h时荧光更强;转染48h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HIF-1蛋白表达水平为(56.36±4.53)ng/mL,KGF蛋白表达水平为(60.20±2.92)ng/mL。结论:成功构建了腺病毒栽体pAdxsi-GFP-HIF-KGF,其转染效率及目的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较高,具有潜在的进一步在肺损伤局部应用的前景,为后期制备可以同时发挥KGF、HIF-1作用的基因治疗药物打下基础,同时为高海拔地区应激性急性肺损伤的有效防治提供实验基础。
6249-6254

牛磺酸镁对哇巴因致豚鼠心肌细胞心律失常模型钙离子通道的作用机制分析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牛磺酸镁(TMCC)对哇巴因致豚鼠心肌细胞心律失常模型钙离子通道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TMCC和胺碘酮对正常心肌细胞和哇巴因导致的心律失常心肌细胞模型钙离子通道的作用。结果:5bμmol/L哇巴因使心肌细胞钙离子通道电流(ICa-L)减小。200和400μmol/L可以明显使Ic}L恢复。24.26μmol/L胺碘酮使IM进一步减少(P〉0.05)。结论:400μmol/LTMCC可以明显加大正常细胞的b。,起到促进钙内流的作用,并且增强哇巴因致豚鼠心律失常心肌细胞异常减少的电流。
6255-6257

一个I型神经纤维瘤病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

摘要:目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累及皮肤和神经系统。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以”咖啡牛奶斑”、皮肤神经纤维瘤、虹膜Lisch结节、腋窝和腹股沟斑点为特征,I型神经纤维瘤病由NF1基因突变所致,神经纤维瘤蛋白是NFI基因编码蛋白,是一种肿瘤抑制蛋白,可抑制细胞的过度生长。NF1基因突变不仅可导致细胞过度生长,还可增加良性及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基因突变分析,确定中国东北地区一个伴有先天性白内障的I型神经纤维瘤家系NF1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NF1基因直接测序分析对家系中的3名患者及2名健康成员进行基因突变检测,以确定其突变位点。结果:此家系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通过基因序列分析发现NF1基因第1140密码子第二个碱基呈杂合子点突变C—G,导致一个无义突变S1140X,家系中健康成员和正常对照未检测到此突变存在。结论:通过NF1基因测序分析,我们发现NF1基因的S1140X突变是引起该家系NF1疾病的致病原因,该突变导致NF1基因终止密码提前,神经纤维瘤素蛋白截短。本研究丰富了我国关于I型神经纤维瘤病在眼科的临床表现。
6261-6263

siRNA抑制stathmin表达对高级别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siRNA抑制Stathmin表达对高级别胶质瘤微血管内皮细胞侵袭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结合CDl05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磁珠内皮细胞分选系统特异性分选出22例高级别胶质瘤微血管内皮细胞(其中8例III级胶质瘤,14例Ⅳ级胶质瘤,13例男性和9例女性组成)。应用siRNA技术抑制高级别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中Stathmin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Stathmin基因沉默对高级别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采用RNA干扰Stathmin的高级别胶质瘤微血管内皮细胞中Stathm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而迁移细胞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siRNA抑制高级别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中Stathmin表达可抑制其迁移。
6268-6271

肝动静脉渡越时间对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及预测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肝动静脉渡越时间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包括58例明确诊断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转移组),48例具有结直肠癌史同时无肝内转移的患者(待查组)及3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肝动脉及肝静脉到达时间并计算其差值记为肝动静脉渡越时间(HAVTT)。待查组患者在3-6个月后行超声造影检查及增强CT/MRI检查来判断是否发生肝内转移。结果:转移组HAVTT较正常组明显缩短(6.58SVs10.75s,P=0.0000)。以HAVTT小于8秒为标准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7.93%、96.55%及100%。以HAVTT小于8秒为标准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3.75%、66.67%及95.56%。结论:HAVTT可用来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HAVTT缩短者需进一步检查或密切随访。
6272-6275

MiR-26a在人垂体腺瘤组织及血清中表达的研究

摘要:目的:miRNA遍及生命体的发生、发育、分化和死亡的过程。它在肿瘤、心血管、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各个阶段中起到调控癌基因作用。miRNA在垂体腺瘤中异常表达,且影响垂体腺瘤的增殖、侵袭及凋亡情况。本研究通过探讨miRNA家族中的miR-26a在垂体腺瘤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变化情况,为垂体瘤的早期诊断及疗效监测提供依据,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微创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20例,取其组织及采集血清标本:年龄在20-74岁(平均50岁),术前均未进行任何治疗。既往无内分泌疾病的正常死亡人的垂体组织及其血清标本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CR)方法分别检测垂体腺瘤病人和正常人组织及血清中的miRNA-26a的表达情况。用SPSSl3.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Mann—WhitneyU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iRNA-26a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量为22.30,正常垂体组织中的表达量为23.38,垂体腺瘤患者血清中miRNA-26a的表达表达量为25.04,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量为24.95,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垂体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垂体腺瘤患者血清与正常人血清中miRNA-26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垂体腺瘤组织中miRNA-26a的高表达与血清学检测miRNA-26a的正常表达,为预防脑垂体腺瘤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临床诊断依据。
6289-6293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80例小儿病毒性发热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和小儿病毒性肠炎伴发热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肺炎和小儿病毒性肠炎惠儿80例,所有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单纯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40例在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儿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及两组小儿的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0.83%和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和小儿病毒性肠炎伴发热疗效显著,能够缩短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6298-6300

我院自制5号粉对宫颈糜烂并HPV感染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自制5号粉对宫颈糜烂并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否具有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妇科就诊并自愿接受fI盏床实验的90例宫颈糜烂并HPV患者(呈阳性),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中药组与西药组,平均每组患者45例。对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中药组方与西药两种不同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后,参照相关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总计转阴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发现中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33%,西药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9%,中药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的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转阴率分别为45.7%,62.3%,75.7%,西药组治疗的转阴率为21.0%,37.7%,47.7%,中药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得我院自制5号粉对宫颈糜烂并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具有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提高HPV(人乳头瘤病毒)的转阴率,并且极大缩短转阴时间。
6301-6304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的关系。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04例作为实验组,包括妊娠期高血压53例、子痫前期轻度24例,子痫前期重度27例;并随机选取同期正常孕晚期孕妇60例做为对照组。测定血浆Hcy及hs-CRP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浆Hcy、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实验组病情加重.血浆Hcy、hs-CRP水平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Hcy和Hs-CRP水平随着病情发展不断升高,密切监测其变化,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诊疗及动态监测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6305-6307

Wnt5a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wnt5a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例增生性瘢痕患者,术中取成熟期增生性瘢痕6份,增殖期增生性瘢痕6份,正常皮肤组织6份。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学的差异,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和比较其Wnt5a阳性表达的细胞面积率。结果:与正常皮肤相比,增殖期增生性瘢痕中有大量的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含量丰富,且排列紊乱,其间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成熟期增生性瘢痕也含有丰富的成纤维细胞和胶原,但炎性细胞很少。增殖期增生性瘢痕和成熟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真皮浅层和真皮深层Wnt5a阳性表达的细胞面积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且增殖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wnt5a阳性表达的细胞面积率显著高于成熟期增生性瘢痕(P〈0.05)。但正常皮肤组织、成熟期增生性瘢痕、增殖期增生性瘢痕各组间真皮浅层与真皮深层Wnt5a阳性表达的细胞面积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Wnt5a的表达上调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与增生性瘢痕的增殖活性有关。
6315-6318

左室主动固定电极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左室主动固定电极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中的作用并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由梅州I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植入CRT的患者,共56例(男34例,女22例)。根据植入冠状窦电极的不同,分为左室主动固定电极组(17例)和被动电极组(39例),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和造影剂用量。结果:左室主动固定电极组的手术时间[(61±36)minvs(143+61)min,P=0.035]和透视时间[(10±5)minvs(45+11)min,P=0.042]均较被动电极组显著缩短,而造影剂用量[(36±20)mlvs(87±46)ml,P=0.041]也较被动电极组明显减少。结论:左室主动固定电极用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造影剂用量,使患者和术者均获益。
6322-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