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年第3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两种GSK-3β抑制剂对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分化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两种GSK-3β抑制剂(氯化锂和CHIR99021)对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作用。方法:体外分离、扩增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用低浓度氯化锂和CHIR99021对细胞进行刺激,检测其对增值活力及Wnt通路中β连环蛋白调节作用的影响,并在加药条件下对细胞进行神经诱导。结果:在细胞活力相近的状况下,CHIR99021更能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和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能力,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HIR99021对Wnt通路的起效时间比氯化锂更为迟缓。结论:GSK-3β受抑制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在低浓度条件下,CHIR99021的抑制作用起效比氯化锂缓慢,但作用延续时间比氯化锂更长,因而对神经分化的长期促进作用也更加明显。
6601-6606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分子影像学》第二版已正式出版发行

摘要: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申宝忠教授主编的《分子影像学》第二版(ISBN:978-7-117-13344-9/R.13345)一书已于2010年9月14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分子影像学》是国内第一部分子影像学大型专著。对于分子影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概况都有精彩而详细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国际分子影像学的最新进展。
6606-6606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葛根素对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具体的作用机理。方法:用0.16mM的MPP+处理PC12细胞48h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保护组,损伤组用MPP+(0.16mM)处理PC12细胞;保护组用葛根素提前预处理PC12细胞1h,后加MPP+。检测PC12细胞存活率、Caspase-3活性及ERβ的转录活性。结果:葛根素能够抑制caspase-3的激活,且其依赖于ERβ的表达,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 182,780可阻断上述效应;其次葛根素可提高ERβ的转录活性。结论:葛根素对MPP+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抗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且具体的作用机理可能依赖于ERβ介导的经典的基因组作用模式。
6611-6614

VEGFl65b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摘要:目的:VEGFl65b是新发现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构体之一,本研究将观察其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抗凋亡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糖尿病组(DM),糖尿病VEGF165b低剂量治疗组(DMT1)、中剂量治疗组(DMT2),糖尿病高剂量治疗组(DMT3),糖尿病单纯胰岛素治疗组(DMT4),所有治疗组在糖尿病成模后1个月开始治疗。2个月后处死各组大鼠,摘取眼球进行光镜形态学观察、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翻译法(TUNEL法)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检测。结果:VEGF165b治疗使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光镜形态学改变减轻,能有效的抑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VEGF165b治疗组视网膜神经节凋亡细胞数较DM组明显减少(P〈0.01),与糖尿病大鼠单纯胰岛素治疗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随着VEGF165b浓度的增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个数减少,但1ng/μL组与10ng/μ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EGF165b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有保护作用,可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治疗有意义。
6615-6618

高压氧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6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8);I/R组(n=24),夹闭双肾动脉45分钟后恢复血流灌注;I/R+HBO组(n=24),夹闭双肾动脉45分钟并在恢复血流后1 h、24 h、48 h行HBO治疗,每次HBO后采血并取双肾,比色法测定血浆尿素氮(BUN)、肌酐(Cr)值,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促凋亡基因Bax的mRNA含量。结果:与sham组(BUN值为9.563±1.384 mmol/L;Cr值为45.912±2.685 mmol/L,TUNEL值为2.088%)比较,I/R组大鼠再灌注1小时尿素氮(12.5±1.487 mmol/L)和血肌酐水平(51.388±3.092 mmol/L)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UNEL阳性细胞数(9.775%)和Bax的mR-NA(3.219±0.427)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再灌注24小时及48小时后尿素氮(28.087±2.012 mmol/L、41.225±1.397mmol/L)和血肌酐(241.75±11.853 mmol/L、278.75±12.578 mmol/L)水平、TUNEL阳性细胞数(12.512%、14.413%)和Bax的mRNA(5.541±0.227、6.407±0.29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HBO治疗可显著降低再灌注24小时及48小时的大鼠尿素氮(14.15±1.397 mmol/L、25.962±2.497 mmol/L)和血肌酐(146.375±8.782 mmol/L、210.125±11.519 mmol/L)水平(P〈0.05),但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HBO治疗可以改善I/R后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在早期明显降低Bax的mRNA表达,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6619-6623

p65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其显微结构

摘要:目的: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5x-1-p65,诱导GST-p65融合蛋白的表达并观察其包涵体的显微结构。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得到p65全长序列,并亚克隆至带有GST标签的pGEX-5x-1载体中。经酶切、测序鉴定后,在原核细胞中诱导表达GST-p65融合蛋白并将诱导后的菌体制作透射电镜标本,观察菌体内部显微结构。结果:成功构建表达载体pGEX-5x-1-p65,原核细胞中诱导表达、凝胶电泳后未见可溶性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到在承载有重组载体的菌体内部出现大量高电子密度的包涵体。结论: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GEX-5x-1-p65,电子显微镜观察并证实在原核细胞内p65蛋白诱导表达形成包涵体。
6624-6627

血小板来源的生长因子通过ERK/p38/PI3K促进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增殖、迁移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来源的生长因子(PDGF)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对参与其中的信号通路做初步研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与含有重组人血小板来源的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含有或不含2%(v/v)胎牛血清)共培养,用MTT法检测PDGF对RPE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细胞爬片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DGF对RPE细胞迁移等影响;另外分别向细胞培养物中添加PD98059,SB203580和PI3K等不同的信号通路分子抑制剂,判断参与PDGF激活的细胞活动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外源性PDGF能促进体外培养的人RPE的增殖和迁移。ERK1/2选择性抑制剂PD98059和PI3K抑制剂LY294002能显著的降低PDGF-BB诱导的人RPE细胞的增殖(P〈0.05),p38抑制剂SB203580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PDGF-BB诱导的RPE细胞的迁移,SB203580和LY294002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PD98059抑制作用不显著。结论:PDGF对RPE细胞的影响提示其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其可能为PVR提供一种新的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手段。
6628-6632

针刺联合依达拉奉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视网膜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针刺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依达拉奉组和联合(针刺+依达拉奉)组。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于造模后1 d,行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取视网膜组织,测定各组MDA含量及T-SOD、GSH-Px、CAT活性的变化。结果:①ERG a、b波振幅相对恢复率:联合组、针刺组及依达拉奉组与模型组相比,a、b波振幅相对恢复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针刺组和依达拉奉组相比,联合组作用更为显著(P〈0.05)。②MDA含量及T-SOD、GSH-Px、CAT活性:联合组、针刺组及依达拉奉组与模型组相比,MDA显著降低,SOD、GSH-Px、CAT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作用显著优于针刺组或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依达拉奉具有干预自由基代谢作用,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对视网膜功能起保护作用。
6633-6636

抗VEGFR-2嵌合Fab抗体对裸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

摘要:目的:检测抗VEGFR-2嵌合Fab抗体对裸鼠肝癌原位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肝癌H22细胞原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n=12)和抗体组(n=1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对两组肝脏移植瘤进行血管染色,观察其微血管密度(MVD)情况。结果:成功建立裸鼠H22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HE染色显示肝脏移植瘤为肝细胞肝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脏实体瘤内微血管密度抗体组较生理盐水组显著性减少(25.64±1.53 vs 8.65±1.79,P〈0.05)。结论:抗VEGFR-2嵌合Fab抗体能够抑制裸鼠肝癌原位移植瘤的血管生成。
6643-6646

淫羊藿苷对小鼠骨溶解模型OPG/RANKL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淫羊藿苷对钛颗粒诱导小鼠骨溶解模型中OPG/RANKL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淫羊藿苷治疗关节置换术后骨溶解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成年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阴性对照组、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建立骨溶解模型后,各组按各自药物及剂量给予每日1次灌胃,共8周。停药次日取颅骨组织及外周血,运用real-time PCR及ELISA技术测定OPG/RANKL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OPG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1),RANKL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低剂量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淫羊藿苷可以改变OPG/RANKL基因及蛋白表达量从而抑制骨溶解,这可能是淫羊藿苷治疗关节置换术后骨溶解的作用机制之一。
6647-6650

磁感应热疗联合放疗对小鼠4T1移植瘤的杀伤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磁感应热疗联合放疗在小鼠4T1乳腺癌细胞株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经皮下移植4T1乳腺癌细胞株,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待肿瘤直径达到10mm左右,然后将其分为以下4组进行处理:标准对照组(未做任何特殊处理,C组)、单纯热疗组(48±2℃10min,MIH组)、单纯放疗组(10Gyx2次,R组)、热放联合组(10Gyx1次+48±2℃10min,MIH+R组)。观察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肿瘤体积的大小、肿瘤体积抑制率。每组分别在实验处理后24小时处死小鼠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热疗后的第1-4周MIH+R组的肿瘤体积抑制率分别为(64.38±17.97)%、(73.90±9.48)%、(77.43±10.71)%、(73.17±8.58)%;MIH组的分别为(40.66±21.46)%、(54.60±10.20)%、(51.22±5.05)%、(39.53±5.49)%;R组的肿瘤体积抑制率分别为(51.60±18.93)%、(57.53±9.76)%、(52.34±7.42)%、(35.42±4.14)%。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均能抑制肿瘤的生长(P〈0.05)。其中以MIH+R组抑瘤作用最显著。与其它组相比,Bcl-2在MIH+R组的表达显著下降,而Caspase-3的表达显著上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磁感应热疗与放疗均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效地抑制小鼠4T1乳腺癌细胞株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而磁感应热疗与放疗的联合治疗的抑瘤作用最显著,而且降低了放疗剂量。
6657-6662

热习服对大鼠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热习服对大鼠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1只,按体重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单次高温暴露组(高温组)和热习服组,每组7只,各组在各自的实验条件下进行10天,对照组大鼠第11天留取肾脏组织标本;高温组和热习服组第11天进行相同条件的标准热负荷实验后留取肾脏组织标本。采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肾脏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肾脏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高温组与热习服大鼠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大鼠(p〈0.05)。热习服与高温组大鼠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无明显差别。经RT-PCR检测,与对照组相比,高温组肾组织Epo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5),而热习服组较高温组明显降低(P〈0.05),但仍然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水平。Western blot实验中对照大鼠、高温组与热习服大鼠肾脏组织均有明显的Epo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高温组Epo表达显著增强(P〈0.01),而热习服组较高温组明显降低(P〈0.05),但高于对照组的水平。结论:热习服后大鼠肾脏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明显升高,大鼠肾脏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mRNA与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强。提示热习服能显著提高肾脏Epo的表达水平,热习服后红细胞代谢变化可能与Epo水平提高有关。
6663-6666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临床研究

先天性肝纤维化47例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先天性肝纤维化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8月在解放军第302医院住院治疗、资料完整的先天性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先天性肝纤维化47例,男女比例25:22,平均发病年龄17.85±12.49岁,临床以门脉高压症表现为主,肝功能无明显减退,主要并发症为腹水及上消化道出血,45例肝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板排列基本正常,汇管区增宽,炎细胞浸润不明显,较致密的纤维间隔穿插、包绕大致正常的肝实质,但不形成典型的假小叶,可伴有小胆管增生、扩张和畸形,其中35.6%伴有calori病。结论:先天性肝纤维化多以青少年时期起病,无明显性别差异,门脉高压与肝功能损害不一致,可伴有calori病,确诊需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6667-6669

阿德福韦酯片治疗60例老年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老年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106例,46例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其余60例加用阿德福韦酯片(观察组)。比较两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HBV-DNA阴转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为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LT、ALB和TBiL水平及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V-DNA阴转率为56.67%(34/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56%(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现与服用阿德福韦酯片相关的不良反应,无死亡病例。结论: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老年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6670-6673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肤肺穿刺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93例因肺部肿块行CT引导下经皮肤肺穿刺患者,对其性别、吸烟史、病灶大小、肿块类型、组织学分型、穿刺时体位、进针位置、进针角度和进针深度等因素与穿刺后并发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病灶大小、肿块类型和进针深度在有并发症患者和无并发症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大小、肿块类型和进针深度在两组患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病灶大小、肿块类型和进针深度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并发症出现的高危因素。
6681-6683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摘要:目的:总结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2月期间经心脏超声或左室造影证实的33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以胸闷、气短为主者20例;心前区不适4例;心前区疼痛5例;乏力2例;心悸1例;发现心电图异常前来就诊1例。32例患者行左室造影诊断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例因肾功能不全,未行左室造影,但经心脏超声诊断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27例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2例患者服用钙离子拮抗剂,4例患者因心率慢,未服用药物,临床随访1~36(平均16.7±4.1)个月,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均适用于治疗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6684-6685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治疗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评价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对高危心梗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作用及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到2010年间50例心梗病人,其中随机选取25例应用IABP,其余2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入院时和5天后血压、心肌损伤标志物、BNP的差异,并随访6个月时左室射血功能(EF)。结果:IABP组在5天后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损伤标志物和BNP恢复较对照组增快,6月时EF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危心梗患者行PCI介入治疗时,尽早应用IABP能改善患者心功能。
6686-6688

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所致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所致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原发非小细胞肺癌150例,所有病人接受精确放疗治疗。对各因素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文150例病例治疗3个月后随访确认较严重的并发症16例(10.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及放射剂量与并发症相关,而病灶位置、肿瘤大小与并发症的发生无关。以上相关因素带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提示只有同时放射剂量指标为独立的相关因素,年龄与并发症的发生可能相关,但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肺癌患者接受精确放疗治疗并发症与放射剂量密切相关,并发症发生于患者年龄也可能相关。放疗剂量的合理控制有助于增加放疗的安全性,这在高龄患者更尤为重要。
6689-6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