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3'UTR不同基因型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摘要:目的:构建含SNP位点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3'UTR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进一步揭示VEGF基因3'UTR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影响肺癌发病风险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rs3025039和rs3025040两个位点均为C纯合子的非癌症病人血液DNA为模板,扩增出两位点为C/C单体型、长度为1448 bp的VEGF基因3'UTR目的片段,测序验证后将其克隆至pMIR-REPORT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上,得到重组质粒pMIR-C/C。同时,我们以pMIR-C/C为模板定点突变两个SNP位点,得到具有T/T单体型的重组质粒pMIR-T/T。将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10B,筛选阳性克隆后提取质粒进行双酶切鉴定及DNA测序鉴定。结果:单菌落质粒测序验证显示带有C/C单体型的VEGF基因3'UTR重组质粒pMIR-C/C构建成功;经两次定点突变,成功将pMIR-C/C质粒转变为pMIR-T/T,经测序验证未引入任何其他突变。同时生物信息学预测还显示rs3025040位点位于miR-199a/b与VEGF基因mRNA的结合位置,其改变可以影响miRNA与mRNA的结合效率。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含有两个连锁SNP的VEGF基因3'UTR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今后VEGF基因3'UTR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1001-1005

电针足三里穴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延髓多巴胺能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延髓多巴胺能神经元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星形胶质细胞内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实验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空白)组、糖尿病胃轻瘫模型(模型)组、模型组+电针足三里穴(足三里)组和模型组+电针非经非穴(非经非穴)组(每组8只)。模型制备采用腹腔注射5%四氧嘧啶和熟地灌胃诱导的方法。实验3周后取大鼠延髓进行抗TH和抗GFAP的单一和双重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记数TH和GFAP在延髓内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实验组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和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集中表达于延髓迷走孤束复合体内,有明显的定位特点;高倍镜下观察到TH阳性神经元周围有大量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包绕。各组TH和GFAP表达以模型组最高;而足三里组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31.3±4.4→16.8±3.2),GFAP阳性产物表达明显降低(113.8±7.6→95.4±8.4),且它们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经非穴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调节糖尿病胃运动功能障碍大鼠与其调控延髓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其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功能活动有关。
1006-1008

多肽LSARLAF直接引发整合素活化及信号传导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LSA引起信号传递以及PLC 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分泌的作用。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配体-受体结合及血小板聚集和分泌实验,研究LSA诱导血小板活化的作用及参与的信号分子。结果:LSA引起了整合素Ⅱb 3上LIBS表位表达明显增加,PLC 2可能以一种酪氨酸活化依赖性的方式参与了这种信号传递。结论:LSA引起的信号传递是由β3介导的,并且LSA可引起不依赖于聚集的活化剂的分泌,而这些活化剂能引发聚集依赖性Ⅱb 3信号传递。
1009-1012

糖尿病对大鼠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的骨折愈合过程,探讨糖尿病影响大鼠骨折愈合的可能的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雄性Wister大鼠140只,随机分成二组,每组70只,A组为糖尿病骨折组;B组为非糖尿病骨折组。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后,无菌条件下在各组大鼠胫骨中点用手术方法制成骨折模型。术后1周、2周、4周、6周、8周各时间点进行X线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周、2周、3周、4周、6周、8周分别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F-1含量。分别在1、2、4、6、8周各时间点观察5只大鼠骨痂生长情况并取骨折断端组织行HE染色光镜观察。术后4周、6周、8周每组处死10只大鼠留取双侧胫骨标本,冷冻保存后集中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1、大体标本观察结果:各时间点A组骨痂生长减缓延迟。2、X线结果:A组骨折愈合质量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B组。3、生物力学测定结果:4周、6周、8周个时间点A组骨折处骨痂的机械强度均明显低于B组。4、组织学染色显示:术后各时间点1、2、4、6、8周A组与B组相比骨折处局部骨痂成熟延迟并且软骨细胞肥大。5、血清IGF-1含量测定:A组大鼠血清中IGF-1含量低于B组,且高峰延迟1周。结论:1.患有糖尿病后大鼠骨折愈合质量差,比较容易出现愈合延迟甚至不愈合;2.患有糖尿病的大鼠骨折后血清中的IGF-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高峰推迟1周。
1021-1024

大鼠骨髓来源未成熟与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对比培养大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与成熟树突状细胞,并从形态学、表型及功能检测等多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为后续的实验做出基础研究。方法:大鼠脱臼法处死后取两侧胫骨、股骨,PBS冲洗骨髓腔收集骨髓细胞,经GM-CSF和IL-4刺激培养六天后,对比研究经LPS刺激组与未经LPS刺激培养组细胞状况。结果:①成熟树突状细胞悬浮生长,集落分散,扫描电镜下见其突起数目明显多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②成熟树突状细胞高表达表面标记分子CD80、CD86、MHCⅡ,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均低表达。③成熟树突状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2水平高,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2水平低。④成熟树突状细胞具有强的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基本不具有诱导T细胞增殖能力。结论:未成熟状态的树突状细胞具备致耐受原性,可抑制T细胞的应答,而成熟状态的树突状细胞由于获得了免疫刺激潜能从而会对炎性刺激做出反应。
1031-1033

眼镜蛇毒神经生长因子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摘要:目的:从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观察眼镜NGF对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凋亡活性的影响,进一步为蛇毒NGF在抗肝纤维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hephadex G-75和CM Sepharose CL-6B二步柱色谱对眼镜蛇毒NGF进行纯化分离;PC12细胞测定各洗脱峰的活性,再用SDS-PAGE鉴定具有NGF活性洗脱峰的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实验设立空白对照和NGF处理组,分别作用于HSC-T6,培育相应时间,MTT检测眼镜蛇毒NGF对HSC-T6细胞活力影响;HE染色、紫外激光显微镜与透射电镜观察HSC-T6细胞的形态学变化;TUNEL、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眼镜蛇毒NGF对HSC-T6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眼镜蛇毒经PC-12细胞鉴定第Ⅵ峰具有NGF活性;SDS-PAGE检测为电泳纯,相对分子质量为22.3KD;NGF对HSC-T6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2μg/ml NGF的抑制率为49.66%±6.50%,P〈0.05;6.25μg/ml NGF的抑制率为71.33%±1.53%,P〈0.05);TUNEL法检测发现NGF干预组的凋亡率28.71%±1.59%(2ug/ml NGF)和34.4%±2.49%(5μg/mlNGF)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85%±1.58%(P〈0.05);流式细胞仪也有同样的发现,NGF干预组的凋亡率16.12%±3.02%(2 ug/mlNGF)和21.15%±3.31%(5μg/ml NGF)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1.55%(P〈0.05)。结论:眼镜蛇毒NGF能抑制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1034-1039

吲哚美辛对COPD大鼠TNF-α与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吲哚美辛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趾长伸肌TNF-α及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A组)。模型组采用熏香烟和气管内滴注猪胰蛋白酶(PEE)法建立COPD模型大鼠,以低于A组大鼠平均体重的90%判断发生营养不良的标准,将模型组大鼠分为COPD营养正常组(B组)和COPD营养不良组,COPD营养不良组随机化原则分为COPD营养不良生理盐水组(C组)、吲哚美辛1组(D组)、吲哚美辛2组(E组)、吲哚美辛3组(F组)。A、B、C三组灌注等量生理盐水,D、E、F组给予不同剂量吲哚美辛(IND)灌胃干预。TUNEL法测定趾长伸肌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cl-2、Bax蛋白表达,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及趾长伸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吲哚美辛干预后,E组趾长伸肌细胞凋亡率、Bcl-2、Bax的蛋白表达、趾长伸肌匀浆和吲哚美辛干预后血清TNF-α浓度低于C、D、F组,但高于A、B组,P〈0.05;E组趾长伸肌Bcl-2蛋白表达高于C、D、F组,低于A、B组,P〈0.05。结论:Bcl-2、Bax及TNF-α参与COPD模型大鼠趾长伸肌细胞凋亡,适当剂量的吲哚美辛可改善COPD营养不良模型骨大鼠趾长伸肌的凋亡。
1044-1047

Cu型医用抗菌不锈钢在大鼠体内抗细菌感染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普通304医用不锈钢和304-Cu型医用抗菌不锈钢的体内抗细菌感染性能。方法:将两种不锈钢片涂布浓度为1×107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24 h,植入SD大鼠胫腓骨肌袋内,继续饲养并在术前及术后第1、4、7、14天进行大体观察、植入部位细菌培养、白细胞计数、组织学观察等检测。结果:普通304不锈钢组术后中度化脓,检测到较多细菌,白细胞增多且有大量的炎症细胞出现;而304-Cu型抗菌不锈钢术后只有轻微化脓,检测到的细菌较少,白细胞数稍有增多但无统计学差异,炎症细胞少,感染程度轻。结论:与医用304不锈钢相比,304-Cu型抗菌不锈钢有较好的抗细菌性能,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
1048-1053

肾盂灌注冲洗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猪模型的建立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肾镜下肾盂灌注冲洗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猪模型。方法:家猪10头,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按时间点分为基础状态(Basic)、术后0h、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 5个亚组。猪肾穿刺造瘘,利用自体盲肠内容物加入肾盂冲洗液中,模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持续肾盂灌注冲洗1h。每个时间点观测肛温(T)、呼吸(RR)、心率(HR);采血行血细胞计数分析(WBC、RBC、PLT)、肾功能(Cr、BUN、β2-MG)测定、血清IL-6、IL-10、TNF-α含量测定;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在术后6 h-24 h各项指标与假手术组相比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模型组肾脏组织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病理切片均较假手术组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结论:本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临床病人PCNL并发SIRS的病理生理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和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054-1058

四种嗜热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摘要:目的:在对嗜热真菌的资源调查中,分离到嗜热真菌20株。方法:通过形态学比较研究并结合分子分析方法。结果:鉴定出嗜热真菌4种,即杜邦青霉Penicillium dupontii、疏绵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lanuginosus、嗜热子囊菌Thermoascus aurantiacus、嗜热革节孢Scytalidium thermophilum。此外,还分离到耐热真菌1种,鉴定为不规则头梗霉Cephaliophora irregularis,为中国新记录种。结论:这些研究结果新增了嗜热真菌在中国的分布记载,丰富了我国西南地区嗜热真菌的菌种资源库,另外对分离获得的嗜热真菌进行木聚糖酶活性测试,发现嗜热子囊菌为高产木聚糖酶活力的菌株。
1059-1064

PRP结合组织工程皮肤修复裸鼠巨大创面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结合组织工程皮肤对裸鼠巨大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富含生长因子的浓缩血小板的血浆,并测其所含生长因子的量;其次,在裸鼠的背侧部分构建大面积皮肤创面,分别用人工真皮,组织工程皮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织工程皮肤,表皮生长因子组织工程皮肤和PRP结合组织工程皮肤修复裸鼠巨大创面;最后,手术后不同时间间隔收集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PAS染色和免疫组化等方法评估创面愈合情况。结果:PRP结合组织工程皮肤组创面修复愈合情况最好。
1065-1074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分子影像学》第二版已正式出版发行

摘要: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申宝忠教授主编的《分子影像学》第二版(ISBN:978-7-117-13344-9/R.13345)一书已于2010年9月14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分子影像学》是国内第一部分子影像学大型专著。对于分子影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概况都有精彩而详细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国际
1074-1074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刺五加胶囊改善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对海马BDNF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刺五加胶囊对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对海马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刺五加胶囊低、中、高剂量组,21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法(CUMS)制备大鼠抑郁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ml灌胃,刺五加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刺五加胶囊(200mg/kg,400mg/kg,800mg/kg)灌胃,取大鼠海马组织。分别采用Morris水迷宫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对海马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结果:刺五加胶囊低剂量组能升高海马组织中BDNF的表达(P〈0.05,P〈0.01),降低大鼠逃避潜伏期(EL)时间,提高大鼠空间探索时间(SET)(P〈0.05,P〈0.01)。结论:刺五加胶囊能升高抑郁大鼠海马组织BDNF的表达,提升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1078-1080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临床研究

微创经皮LCP接骨术治疗老年股骨近端粉碎骨折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微创锁定钢板接骨术治疗老年股骨近端粉碎骨折临床效果,旨在找出最佳治疗方式。方法:自2007年12月~2010年03月,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近端粉碎骨折23例。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最后一次随访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2~28周,平均16周。除1例患者髋内翻畸形,1例锁定加压钢板断裂外,其他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满意的特点,尤其适用于老年股骨近端粉碎骨折。
1081-1083

营养保健知识宣教对妇女产褥期知识、行为干预效果研究(英文)

摘要:目的:评价营养保健知识宣教对妇女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认知、饮食行为的效果。方法:选择青岛市孕晚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对象进行营养保健知识宣教。结果:干预组对象大部分营养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对象从医务人员、书刊杂志获得营养保健知识的发生率(83.1%、72.3%)显著高于对照组对象(65.2%、56.0%);干预组对象薯类、鱼类、豆制品、绿叶蔬菜、坚果,膳食纤维、烟酸、钙、维生素C的每日摄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蛋类,胆固醇的摄入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性强的营养保健知识教育能明显提高产褥期妇女知识水平,促进健康的饮食行为,因此应推广有针对性的营养保健知识宣教。
1084-1087

先天性耳前瘘管二次手术68例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耳前瘘管术后复发原因,以及二次手术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共诊断收治的68例复发先天性耳前瘘管病例,观察其二次手术效果。结果:68例先天性耳前瘘管复发患者中,66例Ⅰ期愈合,治愈率97.06%。结论:再次手术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术后复发的有效途径,完全切除残余的瘘管及上皮组织是防止再复发的关键。
1091-1092

成人骨性Ⅲ类错治疗前后下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研究

摘要:目的:利用CBCT(Cone-Beam CT)三维重建技术评估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在正颌手术前的正畸治疗中,下切牙唇向移动后的牙根吸收情况。方法:对17名需要进行正颌手术的成人骨性Ⅲ类患者分别在矫治前及正颌手术前对下切牙区进行CBCT扫描,经软件处理进行三维重建,对每个牙根单独成像后分别测量其牙根体积。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治疗前后牙根体积量及吸收量百分比的变化。结果:①下切牙在唇向移动后牙根体积显著减小,具有统计学差异;②不同牙位间牙根吸收量百分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成人骨性Ⅲ类错在术前正畸治疗移动下切牙的过程中,下切牙牙根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吸收。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1098-1100

结直肠癌mP53和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突变型P53基因(m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20例正常肠粘膜中mP53、PCNA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结直肠癌中mP53阳性表达率65.0%,PCNA阳性表达率78.3%,20例正常肠粘膜中mP53、PCNA表达均为阴性(P〈0.05)。mP53和PCNA阳性表达率在低分化组、浆膜层浸润组、淋巴结转移组均较高(P均〈0.05)。mP53和PCNA表达呈正相关(r=0.58,P〈0.05)。结论:mP53和PCNA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均增高,二者与结直肠癌病理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110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