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CaMKⅡ在大鼠异氟烷全麻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磷酸化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pCaMKⅡ)在异氟烷吸入全身麻醉作用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经侧脑室置管全脑给药,将SD大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control组)和CaMKⅡ抑制剂十四烷酰肉豆蔻酰-钙调蛋白自变性抑制肽(myrAIP)处理组(n=10),给药40min后行异氟烷吸入麻醉(1MAC,30min),监测动物脑电,取脑电波平稳清晰的波段,在异氟烷麻醉30min时间点进行分析,并于异氟烷麻醉30min取脑组织样本进行蛋白定量分析。结果:抑制剂组动物给药30min时脑电抑制波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抑制剂组脑组织pCaMKⅡ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CaMKⅡ抑制剂能明显改变异氟烷全麻过程中大鼠的脑电变化及磷酸化蛋白表达变化,pCaMKⅡα参与了异氟烷全身麻醉的过程。
401-403

构建大段组织工程骨的新型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制造

摘要:目的:设计、制造一种新的灌注式生物反应器,专门用于高效地构建大体积、β-磷酸三钙组织工程骨。方法:在普通模式灌注生物反应器的灌流室内生成间断性低压环境(-0.01 mpa,0.5 Hz),用材料色素颗粒洗脱实验进行验证后,将复合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大段、管状β-磷酸三钙材料分别在静态、反应器内常压灌注和间断低压灌注三种环境下培养4周。期间收集培养液检测葡萄糖日耗量、细胞活力(MTT比色法)、碱性磷酸酶比活性、骨桥蛋白水平,并进行硬组织切片检查。结果:色素颗粒洗脱实验证明,间断性低压可以改善低流量液流在材料内的分布;在培养2周和4周时,负压灌注组日均葡萄糖消耗量和细胞活力均显著高于常压灌注组:(t=20.254 P〈0.05,t=64.794 P〈0.05)及(t=17.586 P〈0.05,t=7.583 P〈0.05);碱性磷酸酶(ALP)比活性测定和骨桥蛋白水平(OPN)反映间断低压灌注组中骨髓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效率更高,但高峰相晚于常压灌注组和静态培养组;在间断低压灌注组中材料深部的占孔率最高,并且分布更均匀。结论:此新型灌注式生物反应器适用于构建大体积、特殊构型组织工程骨;其高效的促进细胞增殖效应可减少初始复合的种子细胞数量,缩短构建周期。
404-409

海藻溴酚化合物对糖尿病大鼠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观察海藻溴酚化合物A、B对糖尿病大鼠机体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STZ注射法制作糖尿病(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化合物A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化合物B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灌胃给药12周。12周末处死大鼠,测肾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的活力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肾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肾组织匀浆中GSH-Px活力下降,MDA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干预组中GSH-Px的活力较糖尿病模型组有升高的趋势,MDA含量有下降趋势。电镜下各干预组肾小球及肾小管病变较糖尿病组减轻,且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结论:溴酚化合物A、B能提高糖尿病大鼠机体抗氧化水平,并能一定程度的改善肾脏病理改化,但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410-414

氯胺酮对抑郁大鼠模型抗抑郁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在抑郁大鼠模型中单次氯胺酮可产生快速持久地抗抑郁作用。方法:实验一: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n=8),药物干预前1 d大鼠强迫游泳15 min,药物干预当天,分别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S组)、5 mg/kg氯胺酮(K5组)、10 mg/kg氯胺酮(K10组)、15 mg/kg氯胺酮(K15组)。30 min后记录大鼠运动能力及不动时间。实验二: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n=10),所有大鼠均经历21天慢性不可预知应激试验。第22天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生理盐水及10 mg/kg氯胺酮,于干预前、干预后1 h、2 h、6 h、1 d、4 d、7 d分别进行敞箱试验,并记录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结果:与S组相比,K5、K10及K15组大鼠运动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且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显著减少(P〈0.01);与干预前生理盐水组相比,生理盐水干预后1 h、2 h、6 h、1 d、4 d及7 d组大鼠敞箱试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干预前氯胺酮组相比,生理盐水干预后1 h、2 h、6 h、1 d、4 d及7 d组大鼠敞箱试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抑郁症大鼠模型中氯胺酮可产生快速且持久的抗抑郁作用。
415-418

气温骤升诱发脑梗塞过程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

摘要:目的:研究气温骤升导致高血压大鼠发生脑梗塞过程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RHRSP)模型,放置于人工模拟的气温骤升环境中诱发脑卒中,检测气温骤升前后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E、NE和DA的变化。结果:气温骤升时,正常生理组大鼠血中NE水平明显降低(P〈0.01),E和DA变化不明显;而当升温结束后,NE出现明显的回升(P〈0.01),恢复到升温前水平,DA继续下降,明显低于同组降温前和降温中水平(P〈0.01)。高血压大鼠血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在气温骤升的刺激下出现异常升高,E、NE和DA浓度均比升温前明显的升高(P〈0.01),其中E和NE水平还明显地高于同一时间点的生理组大鼠(P〈0.01)。模型组升温后发生脑梗塞的大鼠血E水平仍明显高于同一时间点的生理组大鼠(P〈0.05)和同组升温前水平(P〈0.01)。结论:在气温骤升的应激刺激下,高血压机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异常升高及其调节的紊乱是骤然高温诱发脑梗塞发病的重要机制。
422-425

硫柳汞SD大鼠单次静脉注射药代动力学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硫柳汞在SD大鼠静脉注射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SD大鼠单剂量(高、低2个剂量组)静脉注射硫柳汞,以冷原子吸收测汞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用DAS2.0软件获取各剂量组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硫柳汞在高(30mg/kg)和低剂量(15 mg/kg)的消除半衰期t1/2z分别为171.61±0.33h,,156.54±18.61h;AUC0-144h分别为16748.65±7296.61mg/L*h,9131.94±1406.68 mg/L*h。结论:硫柳汞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过程呈线性动力学特征,半衰期约在130~170h左右。
426-429

大鼠髓核细胞原代培养及表型鉴定

摘要:目的:探讨Ⅱ型胶原酶联合透明质酸酶消化分离培养髓核细胞及免疫细胞化学表型鉴定的可行性。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SD大鼠凝胶状髓核,采用Ⅱ型胶原酶联合透明质酸酶消化分离髓核细胞并连续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随后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不同代次髓核细胞HIF-1、Ⅰ、Ⅱ型胶原、MMP2及蛋白聚糖的表达情况,并给予MTT法测定髓核细胞生长曲线。结果:Ⅱ型胶原酶联合透明质酸酶分离培养原代髓核细胞需要12 d左右贴壁,达95%融合需要34 d,而传代髓核细胞贴壁速率明显增快至10 h,且其倍增时间约为2.5 d;免疫细胞化学显示髓核细胞均表达HIF-1、Ⅰ、Ⅱ型胶原、MMP2和蛋白聚糖,且随着髓核细胞传代其HIF-1α、HIF-1β、Ⅰ型胶原及MMP2表达均增加,但Ⅱ型胶原表达降低,而蛋白聚糖表达无明显差异;MTT法显示随着髓核细胞传代其增殖有所减缓。结论:Ⅱ型胶原酶联合透明质酸酶可成功分离髓核细胞,提高培养效率,且HIF-1α、HIF-1β、Ⅰ、Ⅱ型胶原及MMP2可作为髓核细胞表型分子用于髓核细胞的鉴定。
430-434

c-met在大鼠胰岛β细胞INS-1胰岛素分泌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从c-met对胰岛β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糖耐受和对GLUT2的表达影响三个方面探讨c-met在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在大鼠胰岛β细胞系INS-1中运用RNA干扰技术(RNAi)抑制HGF的特异性受体c-met蛋白的表达,检测其在正常的生理状况下对成熟的胰岛β细胞增殖以及功能维持的作用。结果:c-met蛋白对成熟的胰岛β细胞的增殖与周期并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于β细胞的功能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结论:通过调节GLUT2蛋白来维持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有助于进一步阐明HGF/c-met通路在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的分子机制,从而为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435-438

Nur77在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Nur77通过线粒体转位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l-2天SD大鼠心肌细胞,建立H/R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R组、Nur77组,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横纹肌肌动蛋白(α-actin)鉴定心肌细胞;采用TUNEL染色法及Caspase-3酶活性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及线粒体Nur77蛋白表达、线粒体及胞浆Omi/HtrA2蛋白表达。结果:H/R组细胞核中Nur77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在线粒体中则相反。Nur77组线粒体中的Omi/HtrA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在胞浆中则相反。结论:在心肌细胞H/R损伤时,Nur77线粒体转位促使Omi/HtrA2蛋白从线粒体释放入胞浆,从而导致心肌细胞凋亡。
445-448

TGF-β Ⅱ型受体的RNA干扰抑制肾纤维化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TGF-βⅡ型受体的RNA干扰质粒对α-SMA表达的抑制作用,探讨RNA干扰TGF-βRII的方法对肾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单侧结扎输尿管方法制备肾间质纤维化小鼠动物模型。分别经输尿管逆行注射a:RNA干扰质粒;b:错配对照质粒;c:空载体;d:生理盐水;e:正常对照。通过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第3、5、10天后肾组织内TGF-βRⅡ、α-SMA,观察其对肾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结果:针对TGF-βRII的RNA干扰质粒,明显抑制肾组织内TGF-βRⅡ、α-SMA表达;几组对照未见相应作用。结论:针对TGF-βRⅡ的RNA干扰质粒,能够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延缓肾功能减退的有效方法。
449-452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β-TC3细胞Gα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葡萄糖对β-TC3(小鼠胰岛β细胞瘤细胞)细胞Gα(G蛋白α亚基)表达的影响。方法:β-TC3细胞在正常葡萄糖浓度下(11.1 mM)适应性生长两天后,将细胞暴露于不同葡萄糖浓度(25、50 mM),分别于24、48、96h收集细胞,并行蛋白质印迹检测Gα的表达。结果:加入葡萄糖后24、48、96h,Gα的表达明显下降(相对对照组)。结论:持续高糖刺激,可导致β-TC3细胞Gα表达的下调,从而影响细胞信号转导,致使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453-455

塞来西布及5-氟尿嘧啶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塞来西布(Celecoxib)和5-氟尿嘧啶(5-FU)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噻唑兰比色实验(MTT)观察Celecoxib和5-FU对胆管癌QBC939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长周期和凋亡率改变。结果:不同浓度的Celecoxib和5-FU可抑制胆管癌QBC939细胞的生长,细胞生长抑制率呈时间-浓度依赖性(P〈0.01);实验组QBC939细胞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升高逐渐增高(P〈0.01),S期细胞逐渐减少(P〈0.05),G1期细胞逐渐增加(P〈0.05),G2期细胞无明显变化。结论:Celecoxib和5-FU可抑制人胆管癌QBC939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联合用药效果优于Celecoxib和5-FU单药效果。
456-459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临床研究

胆碱酯酶在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胆碱酯酶(CHE)在评估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1例肝硬化患者病例,并根据肝脏功能进行Child分级。应用全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速率比色法检测胆碱酯酶(CHE),溴甲酚绿法检测白蛋白(ALB),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s)。应用方差分析,研究胆碱酯酶(CHE)在不同CHILD分级组别中的肝功能评价意义。应用相关分析方法,比较胆碱酯酶(CHE)与其他肝脏合成指标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s)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患者在严格Child-Pugh分级标准划分而成的ABC三级中,各级胆碱酯酶(CHE)活性逐级明显下降,分别为5469.04±1777.31 U/L(Child A),2935.08±1206.95 U/L(Child B),1810.40±724.72 U/L(Child C),且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F=261.114,P=0.000)。在肝硬化患者中,胆碱酯酶(CHE)与白蛋白(ALB)总体正相关、与凝血酶原时间(PTs)总体负相关。其中Child A级患者中,CHE与ALB成正相关,与PTs负相关。Child B级患者中,CHE与PTs负相关,但与ALB无显著相关性。Child C级患者中,CHE与ALB正相关,但与PTs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胆碱酯酶(CHE)与肝硬化患者肝细胞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关,可反映肝脏的储备功能,与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s)有同样重要的价值。
460-463

兰州地区健康体检者血脂水平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兰州地区健康体检者空腹血脂水平了解本地区人群血脂水平现状及血脂异常情况,建立本地区血脂参考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兰州市2328名健康体检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不同年龄、性别血脂水平差异。结果:本地区2328名被检者,女性TC平均(4.54±0.94)mmol/L,TG中位数1.24mmol/L、HDL-C平均(1.34±0.26)mmol/L、LDL-C平均(2.61±0.76)mmol/L;男性TC平均(4.52±0.84)mmol/L、TG中位数1.56mmol/L mmol/L、HDL-C平均(1.20±0.23)mmol/L LDL-C平均(2.76±0.72)mmol/L,血脂水平随年龄增加逐渐升高(P〈0.05)。血脂参考范围为女性TC:2.70~6.38 mmol/L、TG:0.52~3.66 mmol/L、HDL-C:0.83~1.85 mmol/L、LDL-C:1.12~4.10 mmol/L男性:TG:2.87~6.17 mmol/L、0.65~4.00 mmol/L、0.75~1.65 mmol/L、1.35~4.17 mmol/L。男性高TC、高TG、低HDL-C和高LDL-C患病率为18.2%、42.8%、19.6%和28%,女性高TC、高TG、低HDL和高LDL的患病率分别为22.1%、25.5%、2.7%和23.5%。结论:兰州地区血脂水平随年龄、性别、地区不同存在较大差异,临床上不能采用统一标准衡量,而应根据本地区建立的参考值诊断高脂血症。积极控制血脂水平、降低高脂血症患病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464-468

Q值调整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非球面变化

摘要:目的:观察Q值调整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术后不同角膜直径下的角膜的非球面变化来分析Q值引导个性化切削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随机选取2010年至2011年来我院就诊的准分子手术患者35例68眼,分别进行标准化LASIK(S组:17例34眼)和Q值调整个体化LASIK(Q组:18例34眼)矫治。术前2组各项指标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屈光度数分别为标准组球镜平均值为-4.76±2.02D(-1.5D~-9.75D),柱镜平均值为-0.71±0.7D(0~-2.5D)和Q值个体化组球镜平均值为-4.78±2.21D(-1.5~-9.5D),柱镜平均值为-0.84±0.55D(0~-2.5D)两组,对比两组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术后1个月不同角膜直径下的Q值及△Q。结果:两组术前Q10、Q15、Q20、Q25、Q30平均值分别为标准组:-0.12、-0.17、-0.20、-0.25、-0.30,Q值个体化组:-0.14、-0.19、-0.22、-0.27、-0.32.。术后一个月两组的△Q(△Q=Qpost-Qpre)△Q10、△Q15、△Q20、△Q25、△Q30分别为标准组:0.58、0.88、1.08、1.10、0.85,Q值个体化组,0.39、0.75、1.03、1.10、0.84。△Q10和△Q15术前术后变化在角膜直径为3.5mm之内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值调整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非球面变化与标准组相比皆由术前的长椭圆型Q值向扁椭圆型变化,但Q值调整的个体化组在角膜中央区的扁椭圆变化小于标准组,尤其在角膜中央3.5mm。说明Q值调整的个体化LASIK组在角膜中央区比标准组具有优势。
469-472

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对30例异位妊娠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MTX病灶局部注射,术后给予米非司酮口服(25mg,2次/天,共3天)。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一次抽血查β-hCG直至其降至正常范围内。结果:30例患者中,29例(96.7%)通过治疗后β-hCG降至正常,1例(3.3%)治疗失败后行外科手术。结论:超声引导下MTX局部注射治疗异位妊娠技术操作简单,疗效肯定,对适应范围内的病人是值得考虑的治疗方法。
476-478

PRL-3和VEGF在结肠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PRL-3和VEGF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例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RL-3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变量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PRL-3和VEGF在结肠癌组织表达上调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有统计学意义。PRL-3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PRL-3和VEGF表达上调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者。PRL-3和VEGF表达有显著相关性。结论:PRL-3和VEGF与肿瘤分化、侵袭、转移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485-488

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抑癌基因Maspin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抑癌基因Maspin(mammary-serp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VEGF和Maspin表达水平。结果:VEGF在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率为44.4%(40/9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91.1%(82/90),Maspin在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率为100%(90/9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8.9%(62/90)。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乳腺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Maspin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型、分级、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结论:检测VEGF和Maspin有利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评估和乳腺癌预后判断。
49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