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结肠癌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

摘要:目的:建立结肠癌13cm和24cm非线性分离系统的2-D图谱,分析比较两者的分辨率。方法:提取结肠癌总蛋白,用pH3-10非线性干胶条对样品进行等电聚焦分离,并分别使用13cm和24cm电泳系统进行双向电泳,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图像分析,比较对比两组2-D图谱,量化分析两种系统的分辨率差异。结果:在等点电3-10,分子量20-170kD范围内分别分离得到蛋白质斑点873个(13cm电泳系统)和1349个(24cm电泳系统)。对于24cm电泳系统,1mg蛋白质上样量的电泳图谱清晰,分辨率较好。结论:成功建立了高分辨率、简便易控的结肠癌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平台。
1601-1603

小鼠Oct4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鉴定

摘要:目的:构建小鼠Oct4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表达进行鉴定。方法:以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ESCs)cDNA为模板克隆Oct4基因编码区序列,将其通过定向克隆插入pcDNA3.1(+)载体多克隆酶切位点(multiple cloning sites,MCS)中,形成pcDNA3.1(+)/Oct4重组载体。将pcDNA3.1(+)空载体和pcDNA3.1(+)/Oct4重组载体分别转染293T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Oct4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检测到Oct4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Oct4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1610-1612

HRB2基因对细胞增值影响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HRB2基因对细胞增值的影响。方法:设计4对HRB2 RNA寡核苷酸片段,经退火制备的双链DNA oligo,连接经双酶切的线性化PLKO.1-TRC-SP6载体上,转化后经PCR鉴定,阳性克隆测序,质粒抽提,应用Lipofectamine2000将质粒导入293T细胞,包装成慢病毒,再感染靶细胞293T,用嘌呤霉素筛选15天后,收集细胞抽提RNA,实时定量RT-PCR检测HRB2 mRNA水平,评价干扰效果。Western免疫印迹进一步确认有效作用靶点。通过划痕愈合实验和绘制生长曲线研究HRB2基因对细胞增值的影响。结果:载体构建成功。包装成慢病毒感染293T细胞系,发现:2号和4号靶点敲减HRB2基因效率达84%和8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通过western进一步证实了2号和4号是抑制HRB2的有效作用靶点。划痕愈合实验和绘制生长曲线的结果显示2号和4号靶点细胞株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并且4号较2号稍明显。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了携带有人HRB2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及有效靶点,研究发现HRB2基因对细胞增值产生了影响,这为进一步研究HRB2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实验平台。
1613-1617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关于2010年继续开展“生物医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摘要:为促进我国生物医学研究的进步与发展,本刊经研究决定于2010年继续开展"生物医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为了确保优秀论文评比的公证与公平性,编辑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617-1617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胎膜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促进烧伤愈合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胎膜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SD大鼠Ⅲ度烧伤中的作用。方法:用胰酶消化法分离足月产胎膜细胞,加入Amino-MAXⅡ培养基进行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73、CD14、CD45。分别用浓度为3mg/ml、5mg/ml、7mg/ml、9mg/ml的明胶溶液包被脱细胞真皮(ADM),以5×106/ml的密度将细胞种植在包被和未包被的ADM表面,2小时后收集未贴附在ADM上的细胞,计算细胞种植效率。实验组:以7mg/ml的明胶包被ADM,以5×106/ml的密度种植第2~3代细胞,培养3~5天后,移植至SD大鼠Ⅲ度烧伤创面;对照组Ⅰ移植单纯的ADM,对照组Ⅱ未进行移植,术后定期观察创面大体情况,计算创面收缩率、表皮再生面积比例,第5周切取新生皮肤组织行HE染色。结果:胎膜分离的细胞以长梭形为主,表达与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表面抗原标志物CD29、CD73,极少表达造血细胞标志物CD14、CD45。不同浓度明胶溶液包被和未包被的ADM,其细胞种植效率均无明显区别(P〉0.05);相比对照组,实验组移植物成活时间更长,创面再上皮化时间较早,创面收缩率较小,再生表皮面积亦较多(P〈0.05);再生表皮更厚,有明显的表皮突,真皮层毛细血管丰富。结论:成功分离、培养了胎膜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胎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复合ADM可促进SD大鼠Ⅲ烧伤创面表皮再生,加速创伤愈合,抑制创面收缩。
1618-1623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会议征稿:2010年第十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征稿通知(第一轮)

摘要: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脂质与脂蛋白分会主办,湖北省医学会、湖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协办的"第十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拟于2010年8-9月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脂质学创新与发展,
1623-1623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多种血清小分子蛋白分离提纯方法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磁珠及超滤离心管对血清小分子蛋白的分离提纯能力,筛选较优的分离提纯方法。方法:分别利用Cu2+螯合磁珠(MB-IMAC Cu)、弱阳离子磁珠(MB-WCX)、反相C18磁珠(MB-RPC18)及3种不同型号的超滤离心管对同样4例血清标本进行血清小分子蛋白的分离提纯,比较6种方法对血清高丰度大蛋白的去除能力和处理后血清小分子蛋白质谱图的质量。结果:6种不同的方法均有明显对血清高丰度蛋白的去除能力,其中以超滤离心管效果最明显。在血清小分子蛋白质谱图质量上,磁珠处理后血清生成的质谱图质量更好,其中MB-WCX处理后血清质谱图中总峰数量最多,且在各分子量范围均分布均匀,适于后期鉴定。结论:利用MB-WCX对原始血清进行分离提纯能够获得质量较好的血清小分子蛋白质谱图,可以为进一步实验中寻找差异小分子蛋白并实现兴趣蛋白鉴定奠定良好基础。
1628-1630

短双链RNA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中的抗病毒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研究短双链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病毒感染和复制的抑制作用,研究RNAi在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质粒载体将siRNA转染至HeLa细胞和Balb-c小鼠后感染病毒,荧光显微镜观察GFP表达量观察细胞内质粒转染效率和持续时间,通过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CPE)保护实验病毒空斑形成实验检测病毒受抑制程度,动物模型中观察动物死亡率和易感组织病理变化评价siRNA的保护作用。结果:在HeLa细胞中针对CVB3 2B区的siRNA能显著抑制柯萨奇病毒B3的感染和复制,抑制率可达90%。动物模型中siRNA质粒可改善动物存活率(30%),并降低易感脏器中病毒含量,减轻病理反应。结论:针对CVB3基因组2B区的siRNA在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中具有保护作用。
1631-1634

HLA-G蛋白及基因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

摘要: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cocyte antigen-G,HLA-G)在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患者在位、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及其生物意义,为AM的病因研究和治疗展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36例AM患者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在位、异位内膜HLA-G蛋白及基因表达情况。结果:AM在位、异位内膜HLA-G蛋白及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AM在位与异位内膜HLA-G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AM在位、异位内膜腺体细胞HLA-G蛋白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948,P〈0.05);AM在位、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LA-G蛋白的表达量也呈正相关(r=0.863,P〈0.05)。结论:HLA-G在AM在位、异位内膜中呈高表达,参与了AM的发病机制,HLA-G阳性的子宫内膜更容易逃避免疫细胞的攻击而浸润肌层生长。
1635-1638

转录因子NF-Y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HeLa细胞中的表达

摘要:目的:构建pAAV-NF-Y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子宫颈癌HeLa细胞,检测NF-YA的表达水平。方法:抽提人类胚胎干细胞和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总RNA,RT-PCR获得NF-YA基因的cDNA,克隆至pAAV-MCS载体中,经限制性酶切和测序鉴定后,重组质粒pAAV-NF-YA转染HeLa细胞,Western Blot检测NF-YA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NF-YA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La细胞后NF-YA的表达水平有显著提高。结论:获得了有效的pAAV-NF-YA真核表达载体,为后续NF-Y的功能研究提供了便利。
1639-1641

曾凡一副主编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摘要:本刊讯: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于2010年1月26日在北京揭晓,5名青年女科学家成为这一奖项得主。其中,〈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副主编曾凡一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荣列其中。
1641-1641

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RECK基因表达和MMP-2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RECK基因的表达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SD雄性成年大鼠(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肝纤维化组(20只)。对照组每周2次纯花生油皮下注射,剂量为3ml·kg-1,第8周全部处死。肝纤维化组每周2次用50%CCl4油溶液皮下注射,剂量为3ml·kg-1,建立起肝纤维化模型,并分别于第1、2、4、6、8周末各处死4只动物,留取肝组织备用。天狼猩红染色判断肝纤维化程度,RT-PCR法检测RECK基因的表达情况,明胶酶谱法检测肝组织MMP-2的活性。结果:MMP-2的活性随肝纤维化的形成而逐渐升高,而RECK基因表达的变化与之相反,RECK的表达和MMP-2的活性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RECK的表达与MMP-2活性可能有密切关系,前者对后者可能起抑制作用。
1642-1645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转移紧密黏附素受体的表达及其活性鉴定

摘要:目的:在原核表达基因工程菌中实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转移紧密黏附素受体(Translocated Intim in Receptor,Tir)蛋白的高效表达,并对其活性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采用PCR方法从EHEC O157:H7基因组中调取tir基因,插入pEASY-T1克隆载体。克隆质粒测序鉴定后,采用NdeⅠ、Xho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双酶切pEASY-T1-tir质粒获得tir基因,连接同样经过双酶切的pET-22b(+)。表达质粒转化E.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相对分子质量,Western blotting验证抗原活性。荧光显微镜观察蛋白是否具有嵌入细胞膜的活性。结果:PCR扩增得到1686bp的目的片段。构建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2b(+)-tir经酶切鉴定及测序与预期序列一致。目的蛋白以裂解上清形式表达,表达量约3mg/ml。经镍柱纯化后纯度达90%以上。重组表达的Tir具有嵌入细胞膜的生物学功能。结论:成功表达了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Tir蛋白,为Tir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1646-1649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被英国Global Health数据库收录

摘要:Global Health是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国际上权威的公共健康研究数据库。读者范围主要针对专业学术机构、研究人员、非政府组织、政策制定者、从业医师、健康机构专业人士及学生。
1649-1649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抗砷细菌arsH基因多样性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含arsH基因抗砷微生物的多样性。方法:从NCBI数据库中收集95条arsH基因序列,通过Clustal W1.83、Mega3.0、DOTUR软件分别对95条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稀释曲线等分析。结果:这些包含arsH基因的菌株分别归属于α-变形杆菌纲(约40%),γ-变形杆菌纲(35%),β-变形杆菌纲(22%),以及蓝细菌(3%)。在涉及的14个科当中,Rhizobiales所占比例最高(29%);Burkholderiales次之(22%);Pseudomonadales和Enterobacteriales占较少的比例,分别为18%和11%。针对数据库已有数据分析显示,含有arsH基因的微生物约89%分布在陆地,6%分布在海洋,还有5%在陆地海洋均有分布。陆地中占总比例的24%分布于土壤中;21%分布于矿山、地下水、气田、油田、受污染环境、矿坑水、淡水等环境中;约1%为植物共生菌,26%为病原微生物。结论:该基因在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水平基因转移,目前对于含arsH基因的抗砷微生物的筛选和分离工作还远远不够。
1650-1653

用于活体影像技术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肺癌细胞系的建立

摘要:目的:建立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人肺癌细胞系并进行体外验证。方法:亚克隆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到真核表达载体pRc/CMV2上,构建重组质粒pRc/CMV2-luc+,转染到肺癌细胞株spc-a-1,经过G418筛选获得单细胞抗性克隆。抗性克隆连续传代,并通过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筛选出高水平表达荧光素酶的稳定细胞克隆,在体外检测细胞的生物发光能力与细胞数量的相关性。结果:构建的pRc/CMV2-luc+真核表达质粒转染spc-a-1细胞后,经G418筛选出多个抗性克隆;传代至40代时确定有3株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最高;活体影像系统体外检测证实阳性细胞株发光强度与数量呈正相关。结论: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spc-a-1细胞系。
1658-1660

脂联素在高糖孵育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调节

摘要:目的:探讨脂联素(APN)在高糖孵育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调节及意义。方法:用不同浓度葡萄糖(5.5、11、22及33mM)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2天后收集细胞和上清液。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A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APN和TNFα分泌情况。结果:随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HUVECs中APN的mRNA表达及上清中APN蛋白含量降低(p〈0.05),TNFα的mRNA表达及上清中TNFα蛋白含量增加(p〈0.05),HUVECs中PPARγ的mRNA表达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保护性细胞因子APN表达分泌下降,可能是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1661-1664

E-钙粘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域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347G→GA)和大肠癌遗传易感性的联系

摘要:目的:探讨E-钙粘蛋白基因(CDH1)启动子区域-347G→GA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中国地区散发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人群遗传易感性的联系。方法:以中国地区大肠癌病人群为研究基础,同时建立无肿瘤家族史以及其它遗传性疾病史的正常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行目的基因的多态性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大肠癌组的目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并无统计学差异(x2检验,P=0.246),而近端大肠癌患者中GA基因型(GA/G杂合子和GA/GA纯合子)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OR=1.773,95%CI=1.174-2.679,P=0.007),同时低分化大肠腺癌GA基因型比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OR=2.623,95%CI=1.326-5.191,P=0.007)。结论:CDH1启动子区域-347G→GA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中GA基因型可能增加近端大肠癌以及低分化腺癌的发病风险。
1665-1668